人為什麼厭惡風險?
1.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收益的不確定性越大,風險越大。
2.大多數人表現為風險厭惡。但是如果當事人充分的理性,應該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風險只是收益的不確定性,當投資時間足夠長,最後的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
或許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對於個人來說,投資時間不是無限長,投資金額也會受到限制。
2. 對於個人來說,風險的增加意味著對未來需要作出各種判斷,作出針對於各種情況的準備:增加了當事人的成本。但是,
1.這些解釋完整的說明了問題了嗎?
2.如果這些解釋並不充分,「風險」本身會是一種陰謀論嗎?
3.對「人為什麼會厭惡『風險』」的文獻或著作有哪些,這些著作能夠充分的解釋這一問題嗎?
反對上面沒有看題目的所有人的答案。
但是如果當事人充分的理性,應該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風險只是收益的不確定性,當投資時間足夠長,最後的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
這是題主的困惑所在,我覺著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在於「人為什麼厭惡風險」,而是在於,人性為什麼「不耐」。
故事是這樣的,假設有兩種投資的收益路徑:- 每期收到1單位回報
- 第一期收到0.5,第二期收到1.5,第三期收到0.5,第四期收到1.5........
注意在這兩個投資裡面,都沒有不確定性。那麼請問,你應該選擇哪一種呢?
我想任何一個學過經濟學的都會寫出如下的效用函數(收益為):
這裡面出現了一個,一個。現在我們來看,如果u假設是一個concave的函數,那麼一般來說我們認為這個人是風險厭惡的(有文獻指出這裡的u跟風險偏好係數並不等價,特注)。但是,如果我們假設u是一個linear的函數,也就是說是一個風險中性的效用函數,那麼投資者會選擇什麼呢?
仍然是1。為什麼呢?稍微計算一下可以知道,如果假設linear的效用函數u,第一種投資的收益路徑計算出的效用為,而第二種投資的收益路徑計算出的效用為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個誰大誰小呢?這要從的涵義入手。這個度量了「人性不耐」,明天的1塊錢,只相當於今天的塊錢,如果人性不耐,那麼明顯。如果成立,那麼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到,投資者會選擇第一種。
更進一步,我們會發現,在一些簡化的模型裡面,應該等於無風險收益率的倒數。
總結一下,我在這裡沒有假設所謂的「風險厭惡」,投資者仍然選擇「風險小」的投資,可見在題主的這個疑惑裡面,「風險厭惡」雖然有一定的解釋能力,然而僅僅「人性不耐」就可以解決掉這個問題。
那麼,現在我們反過來考慮,如果存在一個非常非常有耐心的人呢?我們現在考慮一個投資者準備投資A股。簡單起見,我們假設這個投資者投資了market portfolio,而market portfolio是簡單的服從一個隨機遊走的:,為market portfolio的價格,或者說是指數。同時,假設一個無風險收益率,其年化收益為5%。
為了校準market portfolio,我取出了從2006-1-1至今的上證指數,計算出,並使用以上的參數進行模擬。注意無風險收益率每天的收益約為1.626e-5,也就是說投資股票從長期來看是有正的收益的,對應題主的「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這裡投資股票的收益長期來看是大於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的。(這個計算,當然,不靠譜,因為相當於粗暴比較了06年的上證指數和現在的上證指數。不過僅僅作為一個近似的calibration,此處不予較真)。
現在我們做一個實驗,如果一個人隨機一個時間點入市,他足夠有耐心,一直持有這個market portfolio,那麼他手上證券的價格走勢可能是這樣的(藍線表示一直持有5%的無風險收益證券):
看起來運氣不錯,有一段時間幾乎翻了5倍。不過也有可能是這樣的:
這也許就是07年的那些接盤俠吧。
現在我們考慮這個投資者,不僅非常耐心,而且非常有決斷力:只要投資股票的收益大於等於無風險收益的兩倍,那麼就退出市場。請問他要等多久?
有了以上的參數的校準,我們可以做一些模擬,把以上的投資過程模擬10000次。同時,考慮到人的生命有限,模擬到50年(18250天)即終止。code之後附上,我們來看一下結果:- 為了獲得超過無風險收益兩倍的收益,平均需要1821.72天,也就是大約5年
- 以上天數的標準差為1982.18天
- 最少需要75天
- 最多?50年,也就是到了我們的上限
- 50年仍然沒有達到這個收益率的有8/10000個
或者,我們來看一下直方圖,注意橫坐標為天數,5.0*10e3對應著13.7年:
5年的時間平均下來10%的收益,你覺著怎麼樣呢?妥妥的跑贏了無風險收益率哇!以上的結果表明,如果你非常非常有耐心,跑贏無風險收益率幾乎是肯定的。而且,如果你足夠聰明,不在2007年那麼高的點位入市,跑贏無風險收益2倍也不是很難的事情,最多10年左右的時間足夠了。但是,請問有多少人會願意採取以上的策略呢?
這裡,就如同題主所說的,隨著時間變長,投資的收益率不會有那麼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預期收益更高,然而,絕大多數人仍然不會選擇這樣的投資策略。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性不耐」吧,誰會願意等那麼久呢?
附代碼:#!/usr/bin/julia
using Gadfly
## seed
srand(19880505)
## constants
miu=5.1447e-4
sigma=0.0176
re=log(1.05)/365
## iteration
iter=10000
T=Array(Float64,iter)
for i=1:iter
t=0
P=1.0
R=1.0
while (t&<=18250 P&<2*R)
P*=exp(miu+randn()*sigma)
R*=exp(re)
t+=1
end
T[i]=t
println(t)
end
println("mean days=$(mean(T))")
println("s.d. days=$(std(T))")
println("max days=$(maximum(T))")
println("min days=$(minimum(T))")
println("Proportion less than 3 years=$(sum(T.&<365*3)/iter)")
println("Proportion equals 50 years=$(sum(T.&>18250)/iter)")
graph=plot(x=T, Geom.histogram)
draw(PNG("days.png", 20inch, 15inch), graph)
1、先糾正一點:經濟學中的風險厭惡(risk aversion)概念並非由 Kahneman 在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中提出,早在18世紀,數學家 Daniel Bernoulli (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Kahneman)就以對數函數 lnx 作為效用函數提出了風險厭惡的思想。Kahneman 提出前景理論之前,經濟學家 Arrow(1971) and Pratt (1964) 已針對效用函數建立了風險厭惡理論,前景理論只是對期望效用理論的修正,使對經濟行為的描述更準確更符合實際,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幾種風險態度的表現,包括風險厭惡,但風險厭惡作為一個經濟學名詞並不是在這裡最先提出,前景理論也並沒有解釋「人為什麼會風險厭惡」的深層原因,這牽涉到社會,文化,心理,生理等多方因素,並非經濟學可獨立解釋。
2、什麼叫風險厭惡?
風險態度除了風險厭惡(規避),還有風險中立和風險愛好(追求),但用「厭惡」或「愛好」來形容風險態度其實容易讓人誤解,因為人本質上都是追求確定性和安全感的,在風險相同的情況下,人一定會選擇預期收益高的,在預期收益相同的情況下,人一定會選擇風險低的。人之所以會願意承擔風險,不是愛好和追求「風險」,而是愛好和追求高風險可能帶來的高收益。也就是說,因為風險意味著可能的損失,而人對損失的厭惡是絕對的,所以人對風險的厭惡也是絕對的(和本題所說經濟學名詞「風險厭惡」不同);但風險也可能帶來收益,而人對收益的追求也是絕對的,當損失和收益發生衝突,不同的評價和權衡就表現出了不同的風險態度。當我們稱一個人風險厭惡,其實是在使用一個經濟學或心理學名詞,並不是指人本質上追求確定性和安全感的對風險的厭惡,而是指人在做風險決策時,相比一個具有更高預期收益的事件,更願意接受另外一個更保險但預期收益更低的事件。「風險厭惡」者也不會完全拒絕風險,只是對風險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風險愛好」則可理解成對風險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事實上,人類的發展從來都伴隨著大量風險追求的行為,甚至可以說,人類的大的進步和飛躍大多是由承擔了高風險的風險追求行為推動的。
3、「人為什麼會風險厭惡?"
已有很多經濟學,心理學,醫學研究在試圖發現和建立某些特徵和風險態度間的關聯,這些特徵包括人的生理,心理,認知幾方面,比如有性別特徵、情緒特徵、動機特徵(自尊心的強烈,對成功的渴望,害怕失敗)、認知特徵、生理特徵(神經醫學的研究)等等, 研究這些特徵和人的風險態度間的關聯其實就是從不同層面去尋找人會「風險厭惡(或風險追求)」的原因。
以下例舉部分研究成果:
認知能力低,會表現出更高的風險厭惡程度,並且更不耐心。( http://www.aeaweb.org/articles.php?doi=10.1257/aer.100.3.1238)
女性比男性更風險厭惡(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5-7295.1998.tb01740.x/abstract)
情感因素對人的風險態度的影響(http://sds.hss.cmu.edu/media/pdfs/loewenstein/RiskAsFeelings.pdf)
人格因素對風險態度的影響(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08000068)
前額葉損傷對風險決策的影響(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YX200645000.htm)
Here, we should point out that risk-taking is neither inherently 『『good」 nor 『『bad」;
although risk without regard to safety can clearly be self-destructive, risk-taking may also be
important to the creation of well-being.*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08000068
簡單象徵地說,人要活下去,靠的是天天都有二兩米,而不是餓一星期肚子接著兩天二十斤米撐死。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對穩定的偏好。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邀請我,不過還是謝邀
我覺得上面的非線性圖表很好地說明了問題,最近某機構作了個調研,調查金錢和幸福感的關係,得出的結論是金錢和幸福感的確是成正比的,越有錢的人,幸福感越強,但是,這個greeks是隨著金錢的增加而逐漸減小的,也就是說,到達一定程度後,錢的多少和幸福不幸福就沒有太敏感的關係了。我覺得這個可以衍生到理解人們對風險的態度。
每個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會有個預期回報,我們會為了這個回報作的事情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我們對回報的渴望(暫且稱為回報感)高於對風險的恐懼時,我們就會做這件事情。 回報價值越大,回報感就會越強,但是當回報價值超出我們的預期回報一定程度,那麼可能我們的回報感增長就不會這麼大了,但是通常來說,回報感和回報價值的曲線會趨於平緩。 但是回報價值和風險之間的曲線大多數情況都是和前面那條曲線相反的,也就是說越有回報價值的事情風險越大,風險常常意味著損失的可能性,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恐懼感,由此可以看出,回報價值只是回報感和恐懼感當中的一個參數,可以改變這2個值,但是幅度是不斷變化的。 每個人接受回報感和恐懼感的比值(簡稱PFR吧)都是不一樣的, 當比值大於某個點的時候,人們就會作出負面的動作。 比如說通過放棄部分回報價值來修正回報感和恐懼感的比值。
人們迴避風險,我覺得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PFR越高,人們越會去做某件事情。就算是常年和風險為伍的投行最喜歡的其實還是那些沒有風險的生意。就是因為當風險恐懼值為0的時候,PFR就是無窮了。
一點淺見。
我是來反對以上所有答案的。因為題主的題目本身是個偽命題:
風險只是收益的不確定性,當投資時間足夠長,最後的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
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比如,我的portfolio的收益每期由一次拋硬幣決定,如果是正面,收益1塊,如果是反面,收益-1塊,那麼,令表示次拋硬幣後正面出現的次數,表示反面出現的次數,則就是期之後的收益數。
很明顯,。
然而,
題主的意思似乎是,不確定性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消失,但事實上,不確定性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大。事實上,根據de Moivre–Laplace theorem,,一個零均值,無窮大方差的正態分布。
這還只是獨立同分布的情形,如果考慮到跨期的covariance,那麼這個風險更大。
你說,風險是陰謀論嗎?
另,反對 @慧航 的答案,那篇答案似乎想用時間偏好解決所有問題。但怹的答案中有這樣一個結論,如果等的時間足夠長,那麼股票收益一定超過債券收益,這,本身就是風險厭惡的表現。如果人不是風險厭惡的,答案相反,無風險收益率肯定更高。Daniel Kahneman 的期望理論理論只是描述風險厭惡 risk aversion 和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不能解釋為什麼。
需要說明風險厭惡在這裡指代不確定性,有正負兩方面,比如買彩票中獎在這個理論中風險(不確定性) 極高 ,買保險獲賠的風險也是極高。和平常語言不同。比如:若有選擇1給你100塊,選擇二給你50%機會贏200塊搭配50%機會不贏。風險厭惡較強的人喜歡選擇1。 另外,若有選擇1損失100塊,選擇二給你50%機會損失200塊,50%機會不損失。風險厭惡較強的人喜歡選擇1。
平常較常見的是損失厭惡。 如果選擇1是不輸不贏 ,選擇2是50%概率贏一萬塊搭配50%輸一萬塊。損失厭惡較強的人喜歡選擇1。
目前沒有理論能夠信服地解釋風險厭惡。效益邊際遞減不能解釋這個現象。因為買保險和買彩票自相矛盾。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 Simon, H. A.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63(2), Mar 1956, 129-138. doi: 10.1037/h0042769
Simon, H. A. (1978). Rationality as a process and product of though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8, 1-16
解釋損失厭惡常用的有進化心理學,說損失可能導致死亡,從而帶來無可挽回的後果,如果概率是50:50,同樣大的收入不可能彌補死亡的損失。但是也沒有系統的理論描述。
有些新理論試圖從人的收入支出習慣解釋,但實驗數據沒有支持。只要邊際效用遞減和期望效用兩個前提都存在,風險厭惡就是符合邏輯的。
不過以上答案都只回答了「什麼是風險厭惡」,而沒有回答為什麼。
從演化論角度講,風險偏好的策略是不利於全局的生存概率的,所以千萬代下來,風險厭惡的策略集會被一次次證明為有利於物種生存吧。
簡而言之:喜歡冒險的都死了。風險厭惡,或者說風險規避,說的是人們為了取得一個確定的收入,相對於不確定的收入,願意損失的期望收入的大小。比如老闆給你兩種月工資結算方式,A,給你(5000-x)元;B,讓你拋硬幣,正面給10000,反面不給錢。顯然x為0時絕大多數人會選擇A選項,那麼x持續增大,什麼時候A和B選項變得無差異了,x就衡量了這個人的風險規避程度。
人們風險厭惡的解釋要兩個前提:
1,期望效用理論。小芳上街購物,有0.99的概率能開心地買東西,效用為1;0.01的概率被偷被搶被車撞了,效用為-10,則小芳上街購物的期望效用為0.99*1+0.01*(-10)=0.89。
2,邊際效用遞減。假如到一無所有到擁有100元,人的效用增量為1,那麼從100元到200元時效用的增量低於1。這個前提一般來說是reasonable的,而且很直觀:一個乞丐和一個百萬富翁的財產都增多1萬元,前者的效用增量肯定大於後者。
想像一個人有兩種選擇,選擇A肯定收入2元;選擇B有50%機會收入1元,50%機會收入3元。u(1),(2),u(3)分別表示收入為1、2、3時的效用。由於邊際效用遞減,這個效用函數是凹的。
那麼選擇B的期望效用就是B點在y軸的高度,為0.5*u(1)+0.5*u(3),選擇A就是C點,效用為u(2),前者小於後者,在期望收入相同時人們選擇了風險較小的B選擇,這就是風險厭惡。其中A和B的距離代表了這個人的風險厭惡程度,即人們願意損失的期望收入以換取確定收入的程度。只要在期望效用理論和邊際效用遞減這兩個前提成立,人們就是風險厭惡的。
人怎麼會厭惡風險呢?人只會厭惡沒有報酬的風險。
如果回報高於風險,這種風險是非常受歡迎的,否則就不會有風險投資(風投)了。
沒風險的事,風投們還沒興趣呢。
所以,人不是厭惡風險,而是厭惡損失。你說的「厭惡風險」的這個概念,來源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的「期望理論」,是經典的決策模型。
「厭惡風險」這個可以用經典的價值函數來解釋。如圖:
可以看到當面臨損失時,函數變化更為陡峭,即同樣程度的損失和收益,損失給人們帶來的夾著影響更為巨大。
詳細解釋可參見維基百科的詞條:
前景理論:
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選擇,取決於結果與展望(預期、設想)的差距而非結果本身。即,人在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標準,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這個參考標準的差別是多大。例如,一個人展望(預期)能得到獎金 500 元,當他的決策讓他得到獎金 500 元,他會覺得沒什麼;若他有辦法得到多於預期的 500 元,多數人會審慎地考量這方法(決策)帶來的風險,以免失去展望(預期)回報;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個比較安全,但讓他少得100元獎金的辦法(決策),那多數人會寧可冒較大風險,以獲取展望(預期)回報。
期望理論引申的三個結論:
- 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
- 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
- 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8D%E6%99%AF%E7%90%86%E8%AB%96
最近正在看行為金融的文獻,我也提供個看法。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用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因為包括傳統的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還是Alternative utlity theory,包括Prospect theory, Regret theory,本質上是用數學模型來描述個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
重點在於「描述」而並非"解釋"
Kahneman, Tversky (1979, 1992)建立的Prospect theory 實際上都是從實驗入手,從實驗獲得的數據,也就是不同選項間的偏好關係,來推導出,或者說是歸納出S型的效用曲線和決策權重曲線(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
Loomes, Sugden 1982 和 Bell 1982 分別提出了Regret theory,雖然文章偏重於理論探討,但是也是在討論數學模型是不是能夠準確地描述個人的決策行為。
總的來說,效用理論解決的問題不是個體為什麼會這樣決策。這樣的問題恐怕要從心理學甚至人類學的角度來研究吧。
另外,在期望效用理論的框架下,規避風險的行為是由邊際效用遞減這個假設推導出來的。所謂邊際效用遞減,也就是說,隨著財富的增加,個人對財富的變化越來越不敏感。換句話說,以個人目前的財富為基準,增加一單位財富帶來的幸福感要小於損失一單位財富帶來的失落感。(這裡為了方便理解,我把utility表達成幸福感和失落感,請勿深究)所以,如果一個賭局是一半的幾率+1財富同時一半的幾率-1財富,由於上面說的幸福感小於失落感,平均下來,這個賭局的總的來說是弊大於利的,所以個人的行為是規避風險的。
不過話說回來,邊際效用遞減這個假設也是通過對客觀世界觀察而得出的一個公理式的結論,至於為什麼是這樣呢?不知道。不過我覺得可能和餓的時候吃飯特別香是一個原因吧。
原問題吐槽點太多了。
籠統回答,人並非是一直討厭風險。之前有回答提到,當涉及個體重大生存問題的時候,人當然要厭惡風險,栗子太對不表;但日常中,人往往喜歡風險,例如收益明顯為負的彩票和賭場,頻繁操作的股民。因為風險同樣可以帶給人新鮮感(效用),甚至有很多人因為愛上這種刺激而導致風險偏好大大提升以至於傾家蕩產。
謝謝成遠老師邀請。
關於人為什麼會厭惡風險,我在《無價》這本書裡面看到過詳細的解釋。當時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們讓一群人做一個關於賭博概率的選擇,不過抱歉, 數值我記不清了,我自己模擬一個出來
:)
方案一,有90%的機會能夠贏取$90,10%的機會全部損失掉。
方案二,有10%的機會能夠贏取 $900,90%的機會全部損失掉。
如果從數學的角度來看的話,兩者的選擇是一樣,但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方案一,而且更加弔詭的是,實驗人員不斷的提高方案二的報酬,即從數學角度來看,方案二的回報更符合「理性」的選擇,可是選擇方案一的人依然多餘方案二。
後來,實驗人員讓被試者,自己來分配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報酬,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將更多的報酬分配在方案二身上,也就是說,在數學上公平的分配方案,理性上的公平,並不是人類心中的公平,在人類心中,「風險」和「收益」並不是成線性關係,這也可以解釋,人類確實是「厭惡風險」的。
為什麼會造成上述的現象?書中是從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的,他們認為,人類自古以來首要的任務都是繁衍和生存,並不是為了追求更多的物質,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在夏天的時候會更多的參與狩獵,而冬天往往躲在安全的地方。所以,「厭惡風險」的喜好,是人類的基因做出的選擇。 不過,進化論也只是一家之言,並不是萬能的,比如進化論就無法解釋同性戀和熱愛藝術以及性虐待等現象,所以期待其他角度的答案。
話說回來,如果讓各位選擇方案一和方案二,會如何選擇呢?我可能會選擇一吧,Because I"m a bad luck man :(我所理解的風險,有2層含義:
1、不確定性;
2、損失;
對待未知的事物,人們常常是心懷恐懼。歷史上,人們對待未知的事物,往往採取最極端的方式進行處置。比如瘟疫,把染病的人活生生燒死。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為未知,所以恐懼。因為無知而恐懼,所以要導致人們恐懼的事物扼殺在萌芽。
而損失,則建立在功利主義的基礎上。在功利主義的假設中,人是具有理性的,利益得失能被量化,也就是所得失能用簡單的數字來展現。比如說,聚餐時,你吃到了好吃的,滿意度是7。如果吃到了不好吃的,滿意度是2,或者是負數。
所以,在功利主義量化的基礎上,損失意味著你的福利、滿意度減少了,所以理性人厭惡風險。
但這只是假設情況的一種。現實生活中,不乏許多愛好風險的理性人。在他們看來,高風險的同時也意味著高收益,而樂於挑戰自己、嘗試未知的事物所帶來的刺激,給他們帶來的滿意度是正的。於是,這類的理性人成了風險偏好者。
所以么,我覺得風險厭惡還是風險偏好,具體看個體需求,不可一概而論之。
不厭惡風險,那持什麼態度?難道喜歡風險?
風險會造成理性預期失效,不穩定。會使得人們利益受損,自然受人厭惡。
人們要如何才不厭惡風險呢?簡單,當因風險造成了損失時,有人願意出錢彌補人們的損失和交易成本。那麼人們就不會厭惡風險了。
厭惡的不是風險,是損失。
題主這個是辯論會議題嘛,感覺還有完全對立的反方觀點。。
1.這些解釋完整的說明了問題了嗎? 解釋不錯的。但我覺得人普遍表現為厭惡風險要看風險的程度,裡面有個邊際,比如你只有2塊錢,可能全部會去買彩票,但你有2完,肯定不會全部去買彩票。。。人普遍會厭惡風險這個論題,我覺得指人本來就在追求風險收益最大化,但這個最大化不是簡單的無風險收益和風險可能性成損失的加權,至少不是金額上的。表現就是有些投資的預期收益是個正數,但他不會去投,就被理解為風險厭惡了,比如一個收益能把土豪的資產翻一倍,但也有四成可能全虧了,算下來就是60%*2+40%*0算下來會有1.2的預期收益,按理論就應該投,但表現卻很可能沒人會去投,因為實際上資產翻倍並不能給他帶來生活上的翻倍,資產損失會給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2.如果這些解釋並不充分,「風險」本身會是一種 陰謀論嗎? 風險本身不會是陰謀論。不充分的理由是不能拿簡單的預期收益金額去衡量風險和收益造成的實際影響,這個很難量化。
3.對「人為什麼會厭惡『風險』」的文獻或著作有哪些,這些著作能夠充分的解釋這一問題嗎? 不好意思不知道這個理論哪裡來的。。。感覺本身還應該有一定爭議。
可以學習一下prospective theo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spect_theory)。事實上,人們不是簡單地厭惡風險(risk aversion)或是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aversion),因為風險和不確定性中其實也包含了上升空間(upside)。人們真正厭惡的是可能的損失(loss aversion)!
一筆確定的(風險較小的)當前收益在一定的利率(機會成本)下能產生確定的收入流
一筆不確定性更大的收益,相當於在一定期限後,得到當前確定的收益的折現
收益大小是確定的,但折現的期數,未來利率無法確定,所以我們很難準確做折現,或者看不到高於機會成本的收益率
應該可以觀察到,相對小的金額,人們傾向於選擇高風險高收益,因為負利率效應金額低其未來收益會小很多
先說結論:題主問題描述前後矛盾,理解了風險的含義,但是沒有理解return和utility之間的區別。也完全沒有加入經濟學理性人假設這一前提條件。
風險的意思就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也就是俗稱的risk。這兩個假設給的還算比較正確的,細緻一點可以說: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某一次的收益不確定性越大,風險越大,也就是波動性比較大。在經濟學理性人假設下,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的。那是因為假設大多數人的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與風險大小是負相關的。1.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收益的不確定性越大,風險越大。
2.大多數人表現為風險厭惡。
第一句,充分理性應該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滿分全對,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加「但是」,你覺得自己的意思轉折了嗎?其中「收益」變成了「利益」,【額,是從return變成了utility嗎?
第二句,當投資時間足夠長,最後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也對。(這裡又變回了收益····所以題主你到底想問哪個?)就好比你要買彩票,假設中獎概率為百分之一,買一百次,是可能會中一次的。
但是如果當事人充分的理性,應該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風險只是收益的不確定性,當投資時間足夠長,最後的收益收斂於期望收益。
接著就給出來兩種解釋,你都沒說要解釋啥?所以我也不好說什麼,自動跳過。
或許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對於個人來說,投資時間不是無限長,投資金額也會受到限制。
2. 對於個人來說,風險的增加意味著對未來需要作出各種判斷,作出針對於各種情況的準備:增加了當事人的成本。
然後又來了一個但是,基於我之前的那兩個解釋都沒看,也跳過。
但是,
1.這些解釋完整的說明了問題了嗎?
2.如果這些解釋並不充分,「風險」本身會是一種陰謀論嗎?
3.對「人為什麼會厭惡『風險』」的文獻或著作有哪些,這些著作能夠充分的解釋這一問題嗎?
好吧,看到這裡,雖然不是太明白題主到底在質疑「厭惡風險」的哪一點,基於猜想,給出以下幾點:
1. 可能沒有分清楚收益和利益的區別。收益是看得到的,是return,利益是這份return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是utility。
2. 基於每個人對utility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投資高風險產品,有些人投資低風險產品。假設一個是賭博,一個是買國債。它們對不同的人的utility可能完全一樣,因為高風險產品對不符合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的人來說,本身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utility。比如你要通過拋一枚硬幣來決定有還是沒有的時候,如果覺得很激動很開心,那就不符合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如果覺得很怕,不想通過拋硬幣的方式,那應該還是屬於理性人假設的。
以上。
推薦閱讀:
※邁爾斯-克拉克提出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該如何解讀?
※茅於軾「廉租房不應該配獨立廁所」的經濟學邏輯是怎樣的?
※路修的太多也會造成堵車嗎?
※在對稱情況下一定存在相等的納什均衡么?
※城市興衰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要素可以用來判斷一個城市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