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對客戶風險評估的方法是怎樣的?

銀行 客戶 風險 評估


我要提問!!第一次上首頁,怎麼才能像經常上首頁一樣??

大家這麼捧實在受寵若驚,在此萬謝。本人認為,我國現階段銀行在盡職調查過程中存在的大量的人為因素,將來如何減輕人治的色彩將成為銀行業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鍵抓手,不要問答主怎麼辦,答主要是知道就成神仙拉~~

以下正文。

銀行對於企業的風險評估手段從理論上講是能有效控制風險的,注意是控制風險而不是迴避風險,銀行的主業就是經營風險,通過系統的風險評估手段儘可能多的識別出什麼是我們能承擔的風險,什麼是不能承擔的。風險總是存在的,並且和收益呈正相關,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在銀行的風控體系中,乃至整個金融領域對於風險的識別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即信息對稱。所謂信息對稱就是企業的情況銀行要達到高度了解,這種了解主要是通過兩方面手段達成的。

1. 財務報表的分析。通過對財務報表中關鍵科目的分析、計算、總結得出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並與同業進行對比。最近股市很火,就已股市為例:平安銀行現在每股收益1.37元,每股凈資產1.09元,每股現金流量-0.45(這裡僅列明這三點)。興業銀行每股收益2.01元,每股凈資產2.28元,每股現金流量11.22元。這三個數據分別表現除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現金流量。這也是銀行考核企業最重要的三個指標。盈利能力不用多說了,就是掙錢不掙錢,如果一個企業不掙錢,再好都沒用(這是按照銀行標準來說的,銀行要求企業盈利,如果是小企業初創期,尤其是不掙錢的科技型企業銀行是迴避的,那些企業由其他金融機構來支持,銀行可以說是風險迴避者);資產質量表現出一個企業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資產質量高,當企業遇到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就有更強的生存能力;現金流量則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通俗點說,一個企業一年掙一個億,但是買家都不給企業結賬,那這一個億就只能存在於財務報表中,企業實際沒掙到錢,如果有一天企業沒有現金去向上游採購了,也就是現金流斷了,你賬上有再多的利潤也沒有用,如果說盈利能力是企業的肌肉,資產質量是企業的骨骼,那麼現金流就是企業的血液啊!!!你就是超人沒了血也白搭!!通過上述幾個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興業銀行這張標的的各項指標表現要好於平安銀行,所以呢,興業銀行的股價為16.84,而平安銀行為15.99。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我們要拿兩家上市公司來分析呢,上市公司還需要銀行給貸款?我來告訴大家吧,因為上市公司的報表相對比較真,而市場上其他的公司財務報表造假是正常情況,不造假的幾乎沒有,會計事務所只要有錢,就隨意的給企業出審計報告,節操全無。

2. 通過調查了解企業的運營、經營者等基本面情況。這個相對就比較虛了。我們還是拿之前的兩支股票來說可能相對容易理解。我們可以看到興業的盈利能力為平安銀行的1.46倍,凈資產為2.09倍,現金流量為無數倍。。但是為什麼平安銀行的估價僅僅比興業銀行低了一塊錢呢?簡單來說,市場上存在著平安銀行的業績可以快速增長的預期。這種預期來自於平安銀行成立時間短,快速成長;身後有中國平安這個巨頭;金融全牌照等等。說了這幾個原因之後大家會發現,這些原因都很虛,需要有市場經驗的人對於行業有基本的了解,然後對於單個企業進行判斷。這真的很難。我們對於一個企業在分析的過程中一般要關注到非常細的東西。比如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是否有賭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是否有大規模的對外投資,他的政府關係如何,鄉鎮企業家在自己村鎮里的人緣好不好,這都有可能對信貸造成風險。然後這些情況的調查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靈活性這個東西在中國,你們都懂的。

上述的兩個調查的模塊都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干擾。財務報表分析的前提是財務報表是的準確性,而現階段國內的會計事務所節操比較碎,財務報表幾乎沒有真的,我們有一個客戶,財報上銷售收入15億,我們實地一調查,壓根連生產設備都沒進,根本沒開工,唉唉。對於基本面的調查分析則依賴於調查人(我們銀行叫客戶經理)自身的調查技能和盡職程度,通俗點說就是他是否能調查出來真實情況和他調查及反映真實情況的意願,因為在銀行體系內客戶經理是一個很擰巴的職業,一方面客戶經理有給客戶貸款增加自己業績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又是銀行貸前貸中貸後整個調查體系的直接負責人,現在一些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改進,把權力關進籠子。

上面我們講述了信息的不對稱對於銀行識別風險造成的巨大困難,下面我們來聊一聊如果信息高度對稱情況下,銀行是如何進行判斷的。

1. 很多朋友都提到了模型,我們也先說模型的事。

所謂的模型是一個什麼東西呢,就是對於你這個企業打分,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個段子,就是給男朋友打分,超過多少分就好好珍惜那個,他裡面提到了比如不會抽煙加100分,甩過別人加100,身高180以上加100分,其實銀行的所謂模型,和這個是一樣一樣的。舉個栗子,凈資產在1億元以內加100分,在1億到10億加200分,在10億到50億加300分。資產負債率在30%以下加300份,在30%-50%加200分,在50%-70%加100分,在70%-90%減100分。然後把所有的分數加一起,對總分進行分類管理,最終得到一個結果。在這裡面也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的區別,不同行業的模型也有區別,但邏輯基本相同,考核的重點有所偏重。現在比較火的是把微型企業的打分模型單獨出來,這種模式與之前模型的主要區別在於:大企業的模型結果一般作為參考,因為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論,所謂的參考一般來講是准入、許可權的區別,比如綜合得分500分以上的予以准入,500分一下的不予以准入,500分以上咱再仔細分析,能不能貸;再比如雖然500分以下的不予以准入,但是禁入的原則是你們支行沒有審批許可權,高一級單位可以對500分以下的企業進行審批。而對於微型企業基本是一測訂終身,現在都在鼓吹的大數據概念在銀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應用。銀行通過樣本容量非常高的數據進行測算,採樣的數據類型參照現在一樓所說@冷炎,然後得出多少分以上可以貸,多少分以下不可以貸,沒有商量的餘地噢!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對於銀行來講大大減少了對於單筆貸款進行風險評估的時間,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轉效率,另一方面,這類產品的利率通常較高,意味著銀行可以通過高收益來彌補高風險帶來的損失。對於微型企業來講。。。。。。。。。終於可以貸到款了!!這是現行比較流行的模式,不僅銀行在做,P2P平台也在做,目前看比較成功。但和前面說的模式一樣,在客戶經理環節存在較高的道德風險。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已經模型法了,怎麼還有客戶經理的問題,雖然是模型法,但是模型也需要原始數據的採集,比如營業執照,徵信,銀行流水等等,這都是長期浸淫在銀行系統內的客戶經理可以「活動」的地方,所以也發生了不少客戶經理夥同客戶騙貸的事件發生。

說了這麼多各位應該可以看到,我國銀行業現行的風險控制方法中,人治的因素仍然非常非常高,體制、文化、思維方式都產生了較大的限制,本人在跑業務過程中,遇到過多次,客戶明確表示,這筆貸款你給我辦下來,給你5個點,5個點啊,什麼概念,夠哥干多少年的,但是被我義正詞嚴的拒絕了。。大家在觀念中仍然是想辦法騙銀行錢的思路,客戶這樣,客戶經理也這樣,所以說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處於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任重道遠!!


首先反對一下樓上@WEI CUI的回答,誰說銀行風險評估只是面子工程?事實上,如果能夠嚴格履行銀行風險評估的要求和流程,如果客戶提供的資料真實有效,銀行的風險評估結果要比大多數的投資公司什麼的更靠譜,畢竟銀行的流程和模型是基於天量的數據和實踐經驗建立的,銀行的研究能力也要比投資公司更強悍。再說了,人家題主問的如何評估客戶是否存在風險,你回答一大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做什麼,打算給人家推銷理財產品么??

正經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客戶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有兩種:
一、專家法:即通過專家(也就是銀行審查人員)的個人經驗、知識、技能等,對客戶的風險進行主觀判斷。這種方法缺點顯而易見,目前基本被淘汰,或者只作為輔助手段。
二、模型法:即在長期大量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搜集各類可能影響客戶風險的要素並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模型計算出客戶的違約概率。這是目前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通行的做法,但是具體模型千差萬別,通常的模型要素大概包括:個人客戶基本信息(年齡、職業、學歷、收入情況、婚姻狀況等)或公司客戶基本信息(企業規模、組織架構、行業地位、高管信息等),客戶資產負債(公司客戶還要做報表分析),客戶信用(有沒有不良記錄?),貸款金額及用途(是否與行業情況匹配?是否與資產情況匹配?等),還款來源(用什麼錢來還?),擔保(什麼擔保方式?擔保效力強弱?),宏觀環境等等。


個人方面不了解,我來說說公司類風險評估。

我是某國有銀行小企業專職信貸崗,我們行對於信貸客戶有評分卡和評級兩套體系。
一,評分卡。
評分卡針對500萬元以下的信貸業務,全部是小企業。而且根據產品不同評分側重不同。一般企業主的信用情況,包括財產,信用記錄,與我行合作情況都在考評範圍。如果涉及抵押就要評估抵押物情況,包括抵押率,變現能力,押品位置等。還有專門的產品需要分析賬戶行為,包括結算量和日均存款。還有分析納稅情況的,POS機結算情況的,就是每個產品關注點不同,打分結果不同。總分100,及格60分就能開展業務。
二,評級。
我行評級總共19級,大中小型企業均可以得到相應的評級結果。評級由總行建立的系統模型進行分析,地域,行業,財務情況,信用情況,賬戶行為,都是考評的範圍。最影響評級結果的是財務指標分值,資產負債率,銷售收入增長情況很重要,經營環境分值、經營狀況分值和實際控制人實力,賬戶行為分值相對比重較低。系統根據打分情況計算出違約概率和風險限額,風險限額減去現有信貸餘額就是該客戶最大新增授信額度,一般還是要在最大值以下來控制風險。
其實評分卡和評級系統只是工具,銀行評估風險主要靠上門調查,客戶經理,信貸經理,風險經理各司其職。上門看企業經營情況,與企業實際控制人交談了解企業發展前景,查看銷售合同以及各類單據。然後定義這個企業適不適合開展信貸,以及能夠開展多少信貸金額。
知乎首答,希望能有所幫助。


其實千萬種方法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根本目的銀行如何掙錢。所以風險評估力圖完成兩個目標,一是銀行多掙錢,二是少虧錢。
1.如何多掙錢。銀行對其客戶都有建立檔案,也就所謂的資料庫,裡面包括客戶的個人數據,不同客戶群體的數據,囊括徵信、個人工作、家庭、社會關係、財力證明等等。當客戶去銀行辦業務的時候,桂圓理財經理就推銷保險或理財產品、客戶經理就不停的滿世界拉客戶。然後,進行建模定性定量分析,那些客戶錢多,喜歡或者適合買相關的產品進行推薦,哪些客戶的信用記錄好,還有那些客戶習慣性逾期,習慣性逾期的客戶提供的收益明顯比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多,在哪一類客戶身上銀行可以賺得多,這都是所謂的風險評估。
2.少虧錢。這就是對哪些客戶、哪些行業是堅決不做的,違約風險比較大的盡量不做。會還有就是減少欺詐風險,防止騙貸之類的。至於怎麼評估,就隨意說個大概吧,客戶A過來申請業務,首先配比黑名單,再就是對客戶的個人信息進行分析,每一條進行打分,例如已婚2分,未婚1分,公務員3分,民營的1分之類的,之後所有的分數加總,低於多少分的不能做,多少分區間的能夠批貸多少,額度期限都會區分。還有對客戶的信用記錄進行分析等等。。。就是盡量減少損失。

好了,看客戶有無還款能及和還款意願。有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的客戶都是好客戶!!


這個涉及到風險的種類。首先要明白,公司貸款的風險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是不一樣的。不是風險大小不一樣而是風險的種類不一樣。

公司的風險主要在於其經營,經營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周期和行業景氣度。所以這個時候用模型法是合適的。

麻煩的是個人風險。個人風險沒有什麼關聯性。在一個比較大的城市,通常是不存在居民一起不還錢的問題。原理上個人風險的判別需要依靠個人的行為數據,最有效的行為數據通常是徵信數據。美國有四大徵信局,銀行會向他們購買信用報告。但是我國,呵呵,央行也有徵信部門,但是統計不全...有bias的統計還不如不統計。所以在我國個人風險做模型目前是行不通的。那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就有了所謂的專家法,問你幾個問題,看看你的反應就知道你這個人大致的品性。有多准?我覺得和星座差不多。不過目前還有種折衷的辦法,打分卡。好多P2P也用這個方法,真是辱沒互聯網精神...

大致就是這樣了,如果你對模型感興趣的話,那就看看mathematic finance的書吧


套路太複雜,不說那個,舉例,設定個人角色A需要貸款,目前自己投資開設茶餐廳,加盟費一次性已經繳清,個人資產有兩套房子價值200萬,一輛車子價值十五萬,這些是市場價,評估價差不多的。家屬在某單位工作,年收入十五萬。需要貸款五十萬到一百萬,提供房產抵押,用途為經營茶餐廳。看起來毫無風險對不對。其實不是這樣的好嘛,首先,收集這樣的客戶的資料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幾點,一,用途的真實性與合理性(有的人可能會吐槽,我TM房子抵押給你,你管我幹什麼,我不還不是還有房子給你嗎~~~銀行不要房子,銀行報表不要房子);二,第一還款來源,貸款50萬一年期還本付息,年收入要能覆蓋貸款本息(有的人可能又要吐槽了,你TM的一年收入這麼多還要貸款幹嗎),其實這就是風險模型的一個環節,資產負債率的控制;三,徵信記錄的完整與瑕疵,這個很好理解,不說太多,有的銀行對近一年的逾期記錄是0容忍,有的對信用卡三次,貸款0容忍。最重要的是第一點了,這個環節需要很多材料佐證,茶餐廳的營業流水,個人賬戶或者對公賬戶的流水日平比對貸款額度,茶餐廳的經營控制權比重,茶餐廳的納稅記錄,水電記錄,工人工資發放記錄,客戶的隱形負債以及社會融資對外擔保等等。其實總體來說銀行對貸款客戶的審查是最嚴格的,因為這是人工判斷評審,諸如信用卡和理財產品,那些是模型系統,不可調,主要控制模塊是資產負債率和徵信記錄,系統不批准,人工不能調,否則違規。此外,判斷一個客戶的風險,還需要具備某些行業的基礎知識,比如這個茶餐廳的淡旺季,客戶無法解釋營業流水空白的時候,你要做出判斷,是否撒謊,這一點很重要,客戶提供的信息與你了解的客觀信息不對稱,說明客戶有隱瞞,你必須搞清楚,否則就是瑕疵貸款是會出風險的。手機打,累。


我進行風險評估時一般有以下幾個部分:1.企業成立時間,剛成立企業肯定沒有老企業風險低 2.關聯企業情況(在銀行信用情況及經營情況) 3.企業實際控制人基本情況,如從業時間及個人信用情況是否離異有無不良嗜好等 4.整體行業情況 5.企業經營狀況及上下遊客戶分析,比如上下游是否為上市公司是否為合作多年的老客戶等 6.財報分析(這個叫不多表述了,網上很多關於銀行審核財報的信息) 7.企業貸款需求分析及之前貸款使用情況,包括目前在非本行有貸款餘額也進行分析 8.擔保手段風險評估(抵押質押企業擔保自然人擔保等) ps:如為其他企業擔保還要按前述幾條分析擔保企業情況


這個問題要是詳細論述起來可以寫一本書了。

大前提: 信貸的基本原則:三性原則,即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脫離三性原則討論問題都是耍流氓。

安全性: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過程中,要保證信貸資金的「保值」,避免遭受風險和造成損失。

效益性: 指商業銀行在經營活動中應追求最大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流動性: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中能按預定期限回收信貸資金,或在沒有損失的狀態下迅速變為現金資產的能力。

首先,不同信貸業務會有不同的風險評估標準:

按期限劃分,可分為短期信貸業務、中期信貸業務和長期信貸業務。短期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中期期限在1年到5年之間(含5年),長期期限在5年以上。

按擔保方式劃分,可分為信用信貸業務、擔保信貸業務(包括保證、抵押和質押方式)。

按幣種劃分,可分為本幣信貸業務和外幣信貸業務。

按性質和用途劃分,可分為固定資產貸款(包括基本建設貸款、技術改造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等)、流動資金貸款(包括工商業和建築業等流動資金貸款)、循環額度貸款、消費貸款、保證、承兌等信貸品種。

按貸款的組織形式劃分,可分為普通貸款、聯合貸款和銀團貸款。

按貸款的資金來源劃分,可分為信貸資金貸款、委託貸款和境外籌資轉貸款等。

按授信對象劃分,可分為公司類信貸業務和個人類信貸業務。


信貸業務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受理、調查評價、審批、發放及貸後管理五大階段。

在受理,調查評價方面的風險評估主要取決於客戶經理。


各種產品看似非常複雜,但對於客戶經理而言,可操作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操作起來其實主要考慮一個因素,風險能否被覆蓋。
只要客戶經理覺得這筆款子放出去通過各種方式能收回來,木有問題,做!

留個坑,慢慢填。


  1.整體風險評估

  由於整體風險評估覆蓋範圍廣,其又是反映宏觀層面的風險,因此應該以調查方式為主,以檢查、安全測試方式為輔。

  為此啟明星辰針對整體風險評估做了詳細的調查問卷,涵蓋了信息科技的各個方面。整個調查問卷的設計思想為:IT目標是為了實現業務目標,而IT目標是通過資源實現的,資源包括數據、應用系統、基礎設施、人,這些資源是通過流程進行管理的。

  一般來講,銀行的IT目標就是在滿足合規管理的要求下,支持業務創新和業務運營。合規管理就是要符合監管機構的要求,如銀監會;支持業務創新就是通過開發或者購買新的信息系統滿足或者促進業務的發展;支持業務運營則是保證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從而保證業務的持續運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管理流程和基礎資源配備進行支撐,管理流程可分為IT業務創新支持、IT業務運營支持、IT合規管理及IT治理等四類,基礎資源配備包括支撐IT運行的人、信息、應用系統及基礎設施。


1 不動產的資金預估

2 國家系統下的信用指標

3 銀行系統下的信用指標

4 如果是有產業的,五年內的財務狀況,納稅情況

5 比較虛化,銀行會考慮你的周邊環境(社會環境 資金環境 等)。

如果是貸款的話,要看你的貸款額度來具體分析你的風險,如果是小企業資金需求不大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會非常簡單的進行評估就OK了。


徵信是個很重要的東西。
然後信用評級,包含資產,負債,貸款用途,銀行存款,企業的行業投向,企業規模,經營情況。個人的工作,年齡,婚姻,學歷,收入等等。
然後給個限制額度,貸款要在額度內。
然後貸款的時候再看抵押質押物情況。
抵押質押物的價值(銀行算的時候都會打折,具體幾折看情況)占貸款的比例是風險覆蓋,剩下無法覆蓋的才是銀行承擔的風險。
貸款放出後還要關注還款情況,經營情況等。
表外業務基本是沒有風險的,因為不需要銀行動用自己的資產。


這個問題太大,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銀行對於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風險評估方法,在客戶不同的階段,以及申請不同的授信品種,都有不同的評估方法。籠統的說,大致上都是基於三個維度:企業客戶的,就是經營情況,財務指標和風險緩釋手段;個人客戶的,就是收入來源,已有負債及風險緩釋手段。大方向上還是一般通用的評估分析法,只是銀行相對於一般的評估機構,有更加直接的手段進行貸前調查和貸後管理,所以評估方法上也會基於這方面考量而展開或調整。


其實銀行在做一些大項目時如果光看紙面報表或信用報告,就太片面了,包括在借款人帶領下參觀廠房,都不一定百分百可信,一個好的客戶經理或審批人,對當地經濟環境、各行業發展情況,甚至側面真正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的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有些東西就是這樣,經濟環境好,怎麼都說得通,經濟情況不好,怎麼都可能倒霉


正好是我的工作範疇"第一次作答"不喜勿噴。
先說個人吧"因為我覺得企業和個人差別其實不是太大"方法大概是類似的"當然我就職於農商行"這個前提是讓你明白我們接觸的企業僅限於小微企業。
我接到一筆貸款"我會首先了解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比如說是不是本地人"這個很大程度上影響他的經營情況以及獲利能力"因為我認為如果是本地人"有一點時間積累人脈"在很多方面做事可能會方便一點"成功率會高一點"成本可能會低一點… 在什麼年齡段"是否結婚"或者膝下有沒有子女"這個問題可以實際了解借款人的生活狀況"如果子女年紀較小這個就有可能影響借款人的償債能力"我就會考慮是不是要加長借款期限"降低受信額度等……
其次就是參考徵信報告"這樣可以直觀明了的了解借款人的財務狀況"信用情況"但是不是完全參考"畢竟大環境下很多人對徵信的理解還不夠徹底"尤其是信用卡逾期這種情況特別特別多…所以在參考徵信報告的時候我會重點看逾期的金額和時間"如果不太嚴重"也並非惡意"我覺得這個我可以接受…
然後就是經營情況"雖然現在有很多假貸款"騙取銀行資金的情況"但是其實仔細審查資料是有可能察覺的出來的"比如說邏輯是不是合理"時間順序對不對"然後用合同與銀行流水做比對"是不是有真實的貿易背景…這樣你才可以了解真正客戶的用款情況。

這個是我一般做一筆貸款的步驟"不過最重要的是與客戶溝通"了解客戶資金最終是用到什麼地方"幫助客戶分析這個投資的收益才是最重要。
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我們一起學習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汽車金融對公信貸評審工作?
對於風險你有什麼獨特見解?

TAG:銀行 | 商業銀行 | 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