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老師向學生灌輸「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沒有差別」的觀念?會對學生產生什麼影響?

相關問題:為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貶低天賦?


這道題的問的是,為何很多老師強調「智商近似論」,並非探討「智商近似論」本身是否正確,因此重點在老師這樣做的動機及其影響。樓上那些對人類智力結構侃侃而談的飽學之士看錯題目了。

那麼為何很多教師願意向學生提倡「智商近似論」呢(姑不論老師自己是否相信)?唯有從教學目的上理解。

教師主張人與人智商差別不大,是旨在盡量消除學生對自己天資的過分注重和依賴,把注意力投在後天的刻苦勤奮之上,以期達到駑驥並進、賢愚同爭的目標,從而提高班級各階層學生的整體成績
對於天資高的學生,強調「智商近似論」,是告誡他們切勿恃才自傲,智力優勢只在毫釐之間,稍一鬆懈即可能落後,因此要保持憂患意識。對於天資低的學生,強調「智商近似論」,是鼓勵他們切勿自暴自棄,天分程度只有幾微之別,奮志揚鞭猶可能趕超,因此要保持競爭意識。這是對天資高和天資低學生都有利的一張牌,教師何樂而不為?

至於影響,要視這套理論的推廣效果具體而定,是否深入人心,能否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用自如,關乎老師個人的功力。可以翕然景從,也可能適得其反,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我唱歌跑調,而我表哥唱的很好。

我們同樣的年紀,一起長大,我接觸歌曲還早一些。但他聽一遍,就會唱了,我帶著耳機,學一個月,只能離調近一點,還是跑。這是件挺有趣的事。

更有趣的是,他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跑調,我也無法理解他為什麼不跑。

沒有經歷過的事,往往是無法理解的。

我從小就有好為人師的毛病,經常被爸媽的同事拉去給他們孩子補課。有的一點就明,舉一反三,有的掰開了,揉碎了,他還是不懂。最讓我震驚的是,我不能理解他為什麼不懂。就好像我哥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跑調一樣。

不能理解。

我也和成績好的同學一起學,大部分學霸的方法,性格,行為,我是可以理解的,我明白他為什麼這樣做,我跟著做,成績也有提高。但最頂尖的那幾個人,我是不能理解的,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可以那麼快,那麼穩,成績好的那麼天經地義。

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和老婆一個中學的時候,她次次年級第一,從概率的角度看,這是很不公平,也很不自然的事,我無法理解,也無法想像。後來混的比較熟了,我就問她怎麼學的。

她不知道!

她只是看看例題,做了作業,不買輔導書,不做習題集,十點多就困了。考試就是第一名,她不明白別人為什麼做不出來,她也不感興趣。每次考第一,也沒有心理負擔,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大家都習慣了。

當時以為她忽悠我。

結婚以後,她讀博士拿了個科研機構的獎學金,要考GRE。我就看她怎麼學。

她抱了本紅寶書,坐在沙發上,和我一起看電視。瞄一眼書,看一會電視,康熙來了,邊看,還邊笑,還評論。這什麼學習態度!我挺擔心考試費打水漂的,她不緊張,就這樣利用業餘時間,背了一個月的單詞,就去考了,出來說,好幾題字不認識,蒙的。成績出來了,幾乎滿分。

無法理解。

我覺得人是有差別的,而這種差別,往往是無法理解,難以描述的。

有的人天生擅長一些領域,有的人則需要數倍的努力才能望其項背。但不用以此劃分等級,也不要稱之為智商,只是差異而已。就好像有人天生跑得快,跳的高,身體素質好,有人天生會唱歌,會畫畫,有的人天生數學好,物理好,僅此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如果唱歌是高考主要科目,我可能就上不了一本了。

但是,人腦是有可塑性的。

天生的差異,不一定不可彌補。就像經過鍛煉,瘦子可以變壯一樣,人也可以變得聰明。小提琴家的大腦中,控制左手手指的部分,比普通人更發達,因為他們經常使用和練習。

在開竅之前,我們很難確定,自己是天生的笨,還是努力不夠。

有的人,天生字就寫的很好看,有的人,則相反。很不幸,我是後者。從小時候起,字在我的眼中只是一堆筆畫,努力的寫出一撇一捺,湊到一起,卻幼稚的不好意思。

從小學寫到高中,我以為一輩子字都是這樣了。直到給老婆寫信,寫出來,既不工整,也不成熟,內容再好,也是丟人。我就開始練字,高中那麼忙,每天練兩個小時,晚上回家就練字,練完睡覺,作業早上補。

練著練著,我就能看出字的重心,能夠琢磨出怎麼呼應,怎麼平衡,可以分得出什麼好看,什麼難看,字帖上沒有練過的字,也能寫的好看。然後,神奇的是,我忘了之前那種字體了,也無法理解以前怎麼能寫的那麼爛。

這是一件小事,但讓我重新思考天賦和努力之間的關係,重新考慮自己所謂的「不擅長」領域。

我覺得,要承認差異,也要強調努力和方法。正因為有差異,所以不同的人可能需要尋找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回到問題,學生不需要考慮自己智商高低,高考就在那裡,智商低也不會加分,只能努力,不一定能勝過所有人,但可以贏過以前的自己。


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老師不會向學生說「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是沒有差別的。」

老師常說的是「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是沒有多大差別的。」

「沒有差別」和「沒多大差別」意思可完全不同,怎麼會沒有差別了,智商在人群中是呈正態分布的,智力超群的人肯定是存在的。

而老師說的「沒有多大差別」是有一定前提的:1.智力落後和智力超群的人是極少數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班級里常常會有幾個智力發展遲緩的學生,老師就不會跟他們說「智力沒多大差別,你要繼續努力」。也就是這句話是對智力平均的大多數學生說的,所以這麼說沒毛病。2.「沒有多大差別」指的是中小學階段的比較基礎的學科知識。排除智力水平的兩端之後,剩下的絕大部分學生智力上的些微差距並不足以造成學業上的巨大差距。3.這裡的智力指的是狹義的智力,指的是紙筆的標準化考試呈現出來的智力水平。並非加德納所描述的多元智力,在通俗的語言描述中,除了標準化考試所呈現出來的智力水平之外,其他的多元智力更長被稱為「天賦」。


而為什麼要灌輸「智力水平沒有多大差別」,「努力更重要」這就要提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德韋克的歸因理論的研究了,德韋克發現:個體把失敗歸因於自身能力的缺乏或者某些不能控制的外部環境因素時,就不會在後續的學習中堅持努力;個體把失敗歸因於自己的動機不足時,就會傾向於在後續學習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實現目標。 也就是說,那些歸因於能力不足的兒童易於放棄努力,歸因於動機不足的兒童則更具堅韌性 。 (Dweck,1975)


當然,部分教師並不知道德韋克的歸因理論,但多年的教學經驗之後,哪怕部分老師並沒有看過德韋克的理論,也有辦法形成這種教育直覺,把學生學習的低成就解釋為努力不夠更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人與人的智力之間當然是有差別的,只不過在很多情況下,多出來的那部分智力起到的作用並不明顯。如果把編程水平從1級排到100級的話,前面的95級用勤奮完全是可以達到的(但是我並沒有說你要幾歲才能達到)。


謝邀!

不要看這些老師說了什麼,要看這些老師做了什麼。

任何牛逼的教育機構(清華大學、某某中學、某某小學)都在挑生源。任何一個牛逼的教育機構,生源一旦平庸化(注意:僅僅是平庸化,不是變得最差),該機構的人才培養質量將迅速淪落。

生源好不完全等於智商高(再說一次,生源好不完全等於智商高),本人不談智商,只談生源。


我們會發現,老師不僅不敢公開說某學生智商不高,也不敢說某學生是不好的生源。

————————————
大家不要糾結於「智商」這個詞,改用「生源」這個詞。你就會發現教育機構的言論是非常「政治正確」,行為卻是在赤裸裸的搜索好生源。


其實答案很簡單,一是不願意讓學習不佳的學生自暴自棄,二是不願意被成績不好的學生及其家長怨恨。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很多中學老師在公開場合不宣揚智商論,在辦公室關起門來就會說。(類似於有人在公開場合不貶低黑人,在私底下還是覺得種族有優劣)


我曾經一直覺得,我做完作業就玩,從來不做習題,上課偶爾開小差,還一直不出前五,那別人該有多懶呢?一定都是整天裝樣子磨洋工吧,所以實際上挺看不起其他同學的,覺得他們特別虛偽。後來才知道人家還真是認真學習了.....


因為這個說法雖然事實不正確,但目前看來政治正確。
反過來說,假如老師對一些很努力但學習不好的學生說,他們學的差是因為他們先天頭腦不適合學習。
學生聽了不會惱怒嗎?家長不會去學校鬧嗎?媒體沒準還會報道這個「駭人聽聞」的新聞呢。然後眾鍵盤俠出動,要人肉這個老師,甚至人肉這個老師的兒子女兒,「看看他的孩子學習怎麼樣,是不是智力也有問題」。還會有人叫囂,查查他有沒有收那些好學生家長送的禮!查查他大學論文有沒有抄襲!這就是「為人師表」!這就是現在教師的素質!
然後學校為了息事寧人,一般來講都會以「造成了不利影響」為理由,嚴肅處分這個涉事教師。
什麼「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那是精英階層考慮的事。混口飯吃的小老百姓啊,說多數人認為對的話最穩妥,政治正確比事實正確更安全。


說 「沒有差別」是錯的。但說 「智力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則是對的。

我知道,很多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這樣的:

在他們看來,天天上課睡覺打遊戲然後考前翻翻書最後九十多就是天賦高,認真聽課挑燈夜戰結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賦低。

在他們看來,面對同樣的問題,一看秒懂就是天賦高,苦思冥想也一頭霧水就是天賦低。

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

在 @張英鋒的這篇文章你也是這樣理解智商和天賦嗎? - 教育成本 - 知乎專欄中,類似的觀點還有很多。

總而言之,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

成績=天賦×努力;

天賦=成績÷努力;

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首先亮明,這篇文章將要論證的觀點是:

1. 天賦的差距是存在的,並且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重要的話說三遍!


2. 但是,大多數人高估了這種純天賦的作用的重要性。人們對學習現象下意識的膚淺認知,會導致我們把很多其實源於後天習慣,但比較隱蔽的因素歸因於天賦。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出一堆自己身邊的聽說的天才例子來反駁,然後說「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請注意,我這裡論證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這個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於習慣的貢獻」。


3. 如果我們把學習效率看成一個以天賦,努力,習慣,方法,環境等諸多因素為變數的多元函數,那麼只取天賦與習慣兩者的偏導數,它們的對比應該如下圖所示:

(當然,許多能力即有天賦的貢獻,也有習慣的貢獻,比如體力。這只是一個粗略的示意圖。)

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洞察力越強,認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隱蔽的習慣來源,在我們的認知中天賦和習慣的分界線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認知越膚淺,能夠解釋的就越少,然後把那堆自己解釋不了的因素籠統地歸因為「天賦」,這條分界線也就越靠右,這無非是另一種神秘主義。甚至在這個問題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認為「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種荒謬的論點,已經趨於反智了。

現在開始論證。


===================================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叫「偽天賦」才對。

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兩類: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這兩者的作用是如此廣泛,如此隱蔽,以至於滲透到了學習的每一個細節中,體現出來就是一種「天賦」的錯覺。


學習習慣有多重要?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棄枯燥的事物而尋求娛樂」的經驗更多,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讓他習慣於從中獲得快感,適應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個學習習慣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從小適應了枯燥的鋼琴舞蹈書法繪畫,於是追逐刺激的經驗更少,適應了低刺激的事物,更習慣於在枯燥中堅持下去。並且隨之而來的好成績正向激勵了這種親和枯燥的習慣。

——於是,同樣是刷書遇到枯燥的章節,前者在低刺激的環境中更傾向於走神,花了兩小時在隨時襲來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強推完了這個坎;

而後者更傾向於專註下去,二十分鐘就能推完。並且兩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別;

同樣是上課接受信息,刺激閾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隨時「滑落」至其記憶中高刺激的事物,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遊戲或和女神的約會;

而閾值更低的後者,則更容易適應低刺激信息流,從而進入狀態。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個節奏緩慢的教育環境中,更多地體會了拖延學習來開小差的快感,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使其習慣於拖延

而習慣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動後獲得了巨大的獎賞,於是這種正向刺激的積累使其養成了毫不拖延的習慣

——於是,同樣是上課講到稍微艱難的點,前者更傾向於打算拖到課後再消化,然後開起了小差,後者則更傾向於直接正面剛,當下解決問題。

結果前者不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後還要以加倍的時間,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其實這也是答主大學學習效率低的主因);

而後者則能在一馬平川的課後時間自由地平推進度刷熟練,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學習時間。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會在早期缺乏挑戰困難的教育,於是更習慣於放棄;

而學習習慣好的人則在一件件堅持後完成的難題中得到成就感,從而更習慣於堅持。

——於是,同樣是學習中遇到難題,前者可能畏難而放棄,認為沒必要研究那麼難的問題;而後者則會仔細鑽研,然後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與成就感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很多人誤以為學習這個動作只是在積累路程,大錯特錯。學習也能積累學習的速度——換言之,學習本身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學習,就越適應學習,越在「放縱/學習」的艱難抉擇中選擇後者,你對後者的突觸建立就更強一分,下次選擇堅持學習也就不那麼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認為,那些說什麼「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當然,更不用說學習本身還能讓你積累試錯經驗,改進學習方式了。


===================================

以上的論證,僅能證明「後天養成的學習習慣能為學習效率產生巨大貢獻」,並不意味著「學習效率高的人一定擁有好的學習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XXX天天上課弔兒郎當回宿舍就打遊戲照樣年級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來就要說到另一種因素——思維習慣。這種因素更重要,也同時更隱蔽。


思維習慣有多重要?

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經驗或新的理論時,對其的認知往往是依靠其與已知的經驗或理論進行的比較與聯繫。

許多關於學習原理的書都會講到這一點,並由此強調體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並未真正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 舉個經驗的例子,我們見到一個由幾根木棍支撐的木板,會馬上判定這是一張「桌子」,因為我們在後天見到所有具有類似特徵的東西,都被我們分類為「桌子」了,於是這一類物品就和「桌子」這個詞語聯繫在一起。即便我們沒見過面前這種桌子,但憑藉其與這一類事物極其相似的特徵,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其進行模式識別,認為其也將和這個類別下所有的事物一樣,被公認為具備「桌子」的分類。

  • 再舉理論的例子,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價格回歸價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物理,聽說過「強弩之末,不可穿魯縞」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勻減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做過智商測試題的人,往往可以瞬間理解三階行列式的沙路計演算法。

而對於這種思維習慣的獲取,後天教育中一個作用相當大的途徑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法,書籍的作用有兩種,一是提供經驗、二是教授理論。

比如一部小說,就是一系列經過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經驗;一本科普雜誌,除了經驗之外還有一系列淺顯通俗的理論。


一個熱愛閱讀小說新聞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過閱讀這種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經驗豐富度的途徑,擁有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早期經驗積累,而人總有從已有經驗歸納理論的傾向。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里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經驗越豐富,平時突發靈感從經驗歸納出理論/聯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對新知識時也就更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個熱愛閱讀科普雜誌或者淺顯理論的孩子,則更容易養成鍛鍊出自己接受外來理論與整理既有經驗的習慣。同時一個個由以往經驗整理出理論的成功案例很可能會在價值觀上激勵他們思考,並養成強烈的思考傾向。


你仔細觀察那些學習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會發現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愛閱讀的習慣。無論是何種閱讀,都有產生精神愉悅的可能。而這種愉悅將成為寶貴的早期正向激勵,使其愛上吸收外界經驗/接受外界理論,或者開始看到一道難題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細分起來,他們可能也因此愛上數學/物理/天文/歷史等等具體的領域。所謂興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後天的。而興趣對一個人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後,你可能會說,許多天才長於邏輯推理或數學計算這些比較先驗的東西,這又如何解釋?

這裡引用 @張英鋒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為思維習慣不同造成的嗎? - 張英鋒的回答(同時建議閱讀):

成年後的高斯說在他學會說話之前就會計算了
這說明在高斯的幼年經常接觸到各種數字,無意間讓他很小的年齡就掌握了初等算術。有這樣一個有數學應用背景的父親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親有個缺點就是目光短淺。
……
通過長期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不僅計算能力極強,而且非常善於發明數學工具,來簡化自己的計算過程。剛才說到高斯9歲時就掌握了等差數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18歲時又發明了最小二乘法,極大簡化了計算過程。
後來,勒讓德在54歲時也發明了最小二乘法,並早於高斯發表,獲得了優先權,但這個工具高斯已經用了 十幾年。
但是沒有公開!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當時能及時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整個高等數學可以向前推進50年!但高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拒絕發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來自內在視覺洞察力,是直覺形式的結論,雖然他自己長期使用,已被驗證沒有問題,但並沒有經過邏輯嚴密的證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來,把寶貴的時間消耗到瑣碎無比的嚴密證明上。如果高等數學真的因此被推遲了50年,這可真是整個科學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我前面說道,數學家可以不藉助紙筆來思考數學問題,這其實來源於他們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會好奇,高斯的計算強度究竟有多大?我們以1818年高斯擔任丹麥的測地工作為例,整個工作持續了8年,高斯白天測繪,晚上計算,他曾估計測繪所畫的圖就有100多萬張。野外實測數據匯總後,全部計算工作由高斯負責,隨便兩個點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過冗長的計算獲得,一般需要一個計算能力中等的人計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個坐標點,總計算量需要這個人一天不休的計算10年!

也就是說,即使是邏輯推理與數學直覺這種東西,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思維訓練鍛煉的。


比如說,同樣解決一道難題/理解一個難的概念,需要經過至少七層嵌套的邏輯。——於是一個經過高度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前三層邏輯早已爛熟於心,第四五層邏輯又在他以前做過的題目/看過的書中熟悉過,剩下的工作只不過是推出剩下的兩層邏輯而已;

——而一個沒經過高度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兩層的邏輯,於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可能就要佔用極大的工作記憶空間,經歷無數次試錯,承受大量不熟悉邏輯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達五層的邏輯樹。於是解不出來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體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來題目,事後發現原因都是「想不到」。


我們每做一道題目,每理解一個概念,每嘗試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斷地熟悉其內容底下的一個個邏輯通路,對其的神經鏈接不斷地變得暢通。

而對這種邏輯通路的熟悉,會遷移到我們未來遇到具有類似底層邏輯的問題中去,從而舉一反三。換言之,做題好處的本質,就是熟悉邏輯範式,縮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間」,從而讓自己的邏輯習慣能更好地擬合實際問題的路徑。

然而,事後,仍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當然,你的確可以舉例來反駁我說某神思維習慣並不突出/某神閱讀量其實稀少/某神拖延癌/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

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個具體習慣,都只是包括了習慣,天賦,努力,環境,經歷,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個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經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會有二三短板。但總的來說,最根本性決定學習效率的,仍是後天習慣。


中心極限定理告訴我們,由大量獨立因素影響的變數將近似服從高斯分布,學生的成績也應如此(雖然這些因素並非絕對獨立,但也可以近似為高斯分布)——無數的學生依據其從小到大的一個個習慣,積累下的一點點經驗,紛繁複雜的成長環境,人盡不同的個人經歷,高低不平的天賦和主觀能動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學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學生,或是在天賦上突出,或是在習慣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錯。而在這個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變數上都至少做到了「優秀」這個層次。

我知道,很多人會反駁說,到了最頂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賦。換句話說,就是流傳得很廣的所謂「努力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無數個變數產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極端靠近,短板效應就越嚴重。在最頂尖的位置,習慣,天賦,努力,方法等已經是缺一不可。此時所有的高權重因素基本都會成為必要條件,天賦在其間並無什麼不同之處。


曾經認識一個高考省狀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頂尖的天賦,強大的規劃能力,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從小刻苦的才藝訓練,對特定學科的熱愛,每天精確6小時整睡眠的作息等優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頂尖的成績。

所以說,所謂「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也是不準確的,所有的因素共同決定上下限。

天賦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變,但一來我們討論的是「誰權重更高」而不是「誰更難改變」,二來以大多數人的習慣之差,習慣的上升空間不知有多大,讓習慣產生邊際效應遞減是極為困難的事。


=============================

所以,智商帶來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嗎?

不是的。

前面大約提到,我們學習的途徑本質上分兩種,一是從外界表象獲取新的經驗,二是從既有的經驗與理論中整理歸納出新的規律與理論,或者外界協助你完成這個過程。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張形象介紹DIKW體系的圖,可惜找不到了,有誰記得嗎?)

而我們最最普通的智商測試一般長這樣:

也就是說,這些網上流傳的智力測驗,是在測試你從給定有限的經驗中歸納出規律與理論的能力(所以智力測驗聲稱跨文化,是因為其剝離了既有經驗的因素),對應的是第二種。

這種能力的確重要,比如數學上有一個段子:

數學家能找到定理之間的相似之處; 優秀的數學家能看到證明之間的相似之處; 卓越的數學家能察覺到數學分支之間的相似之處; 最後,究級的數學家能俯瞰這些相似之處之間的相似之處。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歸納能力的強弱。

另外更專業的測試,可以測出工作記憶,反應速度等等。

所以說,智商帶來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歸納能力再高,也抵不上愛閱讀的孩子積累下可觀的經驗與理論存量;

但是,你的反應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強的孩子聽課從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記憶再強,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輕易專註兩個小時的好習慣;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清北的學霸在天賦,對學習的理解與勤奮度上甚至都不如一個普通一本的學渣,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這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環境帶來的習慣。


這篇文章,不是來給你灌雞湯的。我要告訴你的是:

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

無數的習慣,就像一道道堅固的高牆,在從小的鋼琴繪畫與電子遊戲之間,

在一本本數理啟蒙文學名著與網路爽文無腦漫畫之間,

在巧妙的引導鼓勵與粗暴的填鴨灌輸之間,

在科學的言傳身教與無度的溺愛家暴之間,

在週遊世界博覽群書和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之間,

在從小熱愛推理痴迷編程與熱愛遊戲痴迷逛街之間,

在一貫的三好學生與起起落落的弔兒郎當之間,

在競賽班的燈火通明與普通班的嘻哈玩樂之間,悄然建立。

等你發覺這一切之時,高聳在普通人和學霸學神之間的,已是一道道無形而萬難貫穿的壁壘,殘酷地分隔出強弱有序,不可僭越。


很多天賦論者以為,我反對天賦決定論,就是在說「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過他們」。

錯了。

普通人和學神的差距有多大,這個壁壘就有多難擊穿。擊穿這個壁壘,是相當於玄幻小說中「逆天改命」這個級別的事情。


習慣的作用是如此的隱蔽,以至於彌散滲透在了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控制著你絕大部分的學習行為,而又隱蔽得讓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將其歸因為「天賦」這個籠統的概念。

許多人見到天才就嚇得腿軟,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環境與教育因素。事實上,習慣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但它需要長久的時間與探索。


「天賦神話」是一種懦弱的逃避。與其留下那一點點可以改變的願望,不如乾脆斷了念想來得舒服。

畢竟,最讓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相當反感當下流行的一種「鄙視鏈」的風氣:我們不談對學科的熱愛,不談對學習的堅持,卻偏偏要攀比成績除以努力的那個商數是高還是低,然後拿來排出一二三四,論出甲乙丙丁。

一個人好好學習而成績一般,那便最該鄙視;若是成績不錯,那倒正常,位列次席;萬一這個人成績不錯時還能天天打遊戲,那就更要奉為至高無上的大神了。

這是一種何其病態的風氣。


當然,學習效率還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學習環境:在一個進入衝刺狀態的重點高中的晚自習課的學習效率,當然比離期末考還有大半個學期的大學日常要強得多。在一個好的環境中,許多習慣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補償。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環境/出身能帶來的巨大優勢。


最後,答主本人智商測試做過140+的,也做過160+的,但其實在學習過程中也非常坎坷(最後只是勉強進入1%,羞恥XD),更能體驗到天賦的作用其實實在有限。更詳細的過程可以見「學霸變學渣」和「學渣變學霸」分別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 edmond 的回答這個回答。


PS:別問了,那道題答案就是D

(這篇回答已經在不同的問題下發了兩三次,但由於知乎上錯誤觀念的存在實在太廣泛,我忍不住再在這裡回答一波了)

原文鏈接: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場景一:
xxx,知道為啥考試比別人差么?就是因為你不用功,別人認真上課你在開小差!別人做作業你在玩遊戲!你對得起老師么,你對得起你父母么?
場景二:
xxx,雖然你成績倒數,但是老師不會責怪你的,因為你本來就比別人笨啊!呵呵呵

天哪,我還是選擇傳統的受虐方式吧,至少還有繼續活下去的希望,因為我只要努力就能趕上別人啊。


最大的影響就是:成績好的同學覺得成績不好的同學都是咎由自取;到了社會上之後,高級知識分子覺得體力勞動者都是活該,誰讓他二十年前不好好讀書。


老師向學生灌輸人與人之間智力水平沒有差別,也許是為了鼓動全班同學一起努力學習。但我覺得,這並不是唯一的鼓勵方式,卻後患無窮。

它讓我們無法理解那些不同的人,把大多數能力問題都上升到態度和品德問題上。

而很多養成了這種世界觀的人,長大成人之後,又成了新的老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而那一些被放棄和嫌棄的人,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大多數註定是不可能建立完全健康的心態的。

人怎麼可能在嫌棄的空氣中快樂地成長,還長成你喜歡的樣子?

兩群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彼此看不見對方的存在,彼此都把對方符號化、臉譜化。而這樣的對立,又會把這個社會帶向何方?


以前知乎上曾經有過一個問題,叫做什麼是「精緻的利己主義」,我個人認為答案就是:

知識特別多,悲憫特別少。


而這,作為當前教育體制下的老師,我們這些人,是不能甩鍋的。


(評論區已全部刪除並關閉,無它,看著累得慌。能理解理解,不能理解點反對吧。)


=================================================

補充: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是每一個老師都需要通過灌輸「人和人之間的智力沒有差別」這種話來達成教育目的的。

很多朋友被問題帶跑了,陷入了「非A即B」的選擇中,好像如果我不說「你們的智力沒有差別」,我就只能說「你們的智力有很大差別,你們都是些ZZ」。

事實上,在平時的教學交流中,從學生的家庭親子關係、成長經歷、心路歷程、學習特點、人際交往、情緒處理、時間分配、學習方法等等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分析指導,起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老師要幫學生認識自己,而不是去編一個紙糊的、遺毒無窮的童話。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你是真的有一大堆理由經過深思熟慮覺得「智力差不多論」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還是看見了這個問題才開始為這種方式找理由?

問一問自己的心,答案不難找。


大致能猜到針對我的補充,評論區會有什麼說法,所以這裡先介紹一下我的工作量:兩個班,每個班級八十個人,一共一百六十個。每周需要批改周練試卷一張、限時精練每天一頁、語文練習冊、作文,此外每個月有月考,一個年級兩千人。曾經帶過三個班的語文,工作量最大的時候一個星期上三十三節課。

沒有炫耀的意思,也不是為了比慘。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老師工作量比我更重。只是想說,講究方法,在剛開始會帶來痛苦和煎熬,但是專業的思維一旦形成,事實上會減輕後面的工作量,也會增加工作的幸福感。

希望大家都加油。


雖然老師知道能考上一本的同學在小學高年級就已經決定了,多數情況下只少不多,但是老師不願意錯過大器晚成的孩子……再說維持紀律這事不容易啊。


不以天賦為導向的努力就是浪費生命。


實事求是地說,「大部分人的智力是沒有本質區別的」是一句沒有錯誤資格的話。有關人員總是對「本質區別」這個辭彙擁有解釋權,以至於無論兩個人的智商相差多少個標準差,你都可以說這個區別不夠本質。

回到原問題,之所以老師會向學生們灌輸「人和人的智力是沒有差別的」這種錯誤命題。是因為考試不考心理學,這麼說不怕學生們考試時丟分(誤)。

其實,老師是希望學生們將自己行為歸因於自己可控的努力,而不是不可控的智力。

小明考試拿了100分,如果小明將此成就歸因於自己的智力,那他很可能驕傲自滿,看不起其他同學,在下次考試時也不努力。因為自己是憑藉先天智力優勢而取得成就的,而別人考試不如他,是因為先天智力就差於他。

而小強考試不及格,如果小強將此成就歸因於自己的智力,那他很可能陷入自卑之中,下次考試也不努力。因為他覺得自己之所以考不好,是因為有先天劣勢,不是自己後天能夠改變的。

而教師則要激勵學生們努力,引導學生們把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都歸因於自己後天可控的努力。成功了就更加努力,失敗了更是要更加努力。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們的學習。

但教師這麼做,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畢竟這是以欺騙的方式激勵學生,但這個激勵也是有效果的。

我認為,這麼做是弊大於利的。教師不應該給學生灌輸錯誤思想,但是鼓勵學生將責任歸因於後天可控因素這個目的,還是好的,所以我們要換個方式來實現這個目的。

正確的做法不是強調人與人沒有智力差別,而是強調智力不是大部分人完成某些任務的門檻。只要你不是智力發育遲滯,你就能完成絕大多數任務。學生們的學術成績,將來的工作績效,都不是由智力完全決定的。學生的成就和家庭環境、社會以及學校環境、自身努力、巧合機遇等因素都有關係。

教師可以指明個體對環境的主動選擇,這使得個人努力和環境有一個交互作用。換句話說,我們大可以說個人努力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個人成就。不需要靠騙來引導學生們將責任歸因於此。

與其用「人與人之間沒有智力差別」來欺騙學生,不如直接反對「智力決定論」。


因為大部分學生的情商還不足以面對:他們就是個凡人,但是世界上有很多超人,他們只是配角,其他人才是主角的事實。所以老師只好暫時騙騙他們,直到他們成年以後情商和神經足夠面對殘酷現實的時候,反正這種事情大家都會慢慢認識到的,日子怎麼過還試過,中二學生們多中二兩年,也沒什麼不好。


實事求是地說,大多數人的智力之間是沒有本質的差異。

所謂天賦,說穿了是一種自幼熏陶的思維素養。

你在題目里加了數學物理標籤,其實那些數學物理天才,並不是說大腦結構跟人有多大差異,那些你中學階段才接觸到餓駭人的科學名詞,也許他們小時候就從父母的交談中獲得了朦朧的理解。父母在孩子小時做的一些維修家用電器機械的事情都會極大地提升孩子對科學的素養。

所以孩子的學習能力往往和父母的教育程度、學習習慣掛鉤。

當然如果父母太心急了,罔顧孩子的接受能力就會適得其反。


打個比方,大部分人硬體性能其實差不多,「天賦高」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啟蒙老師把底層代碼優化的比較好,運行效率高可擴展性好,當然更多的人沒有遇到好的程序員。


在特定的人生階段,把智商和天賦的差異矮化是有必要的。比如說中學的階段,時候在校的學生都干著一件事兒。那就是儘可能的努力學習,掌握基礎知識,但學校的階段,大家都用的相同的教材,學的是相同的知識。在這一階段兒可以很明確說你越是努力你掌握的知識就越多。對你今後的人生階段就是越有用。如果在這個階段兒過分的強調智商和天賦的作用。就會讓那些智商和天賦先天不足的同學容易有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想法。所以在中學階段淡化智力和天賦的差距是有利於大多數同學的。
但是當過了讀書的階段之後,人生走向了特別多的岔路口。如果這個時候還去一味地淡化智商和天賦的差距。那就會弊端大於益處了。每個人的天性稟賦愛好乃至家庭傳承都是不一樣的,這時候就需要根據自己所特有的條件和客觀基礎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而絕對不能一味的抱著我努力,我就能夠成功的想法。


可是如果老師告訴學生,那個xxx比你聰明,你學習就該不如他,你們又說老師沒有師德……

老師也覺得很為難啊……


老師跟我們說的是「智商高的根本就不會來這念書,早去RDF四中嗨去了」


會讓一些智商不高的人不自暴自棄,起碼變成個努力踏實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一般會忽悠我所有的學生你其實很有潛力,你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學生。

這只是給他們一個正當的努力的理由而已,打好自己一手其實並不咋地的牌。


這麼做,起碼比那種怒斥【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最亂的一個班!】的老師稍微正能量點兒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總得干點兒正能量的事,不能跟我在知乎上似的天天瞎說大實話和潑毒雞湯氣人。


反過來,對那種抽到好牌的學生也是個打壓,提醒一下別瞎幾把嘚瑟,龜兔賽跑的故事忘了?別老以為你是兔子。

這個層面其實對抽到好牌的學生的人格塑造有好處。

太嘚瑟終究要出事的,畢竟普通人多,槍打出頭鳥,人家看你哪兒哪兒都是優越感的時候,多半要出事。


現實卻是——學生爹媽在擇偶的時候,競爭就已經開始了。有的人在娘胎就已經輸了,不可逆轉地輸了。

生活這麼艱難,總得喝點兒雞湯堅強地活下去不是?

事實上,讀書聰明沒卵用,北大清華畢業也有人買不起學區房,做生意聰明+運氣好才有用。

當然,這話我怎麼能跟我住別墅的學生說呢。

太沒師德了。


我得忽悠小姑娘自己想考北大清華,自己才能離學區房近一點兒啊。

雖然她肯定考不上。


我覺得合理的討論是不是應該先定義下「智力」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文章《媽媽給我買了一雙耐克的球鞋,學校就取消了我的貧困生助學金》?
部分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如何評價「小伙撿到戰國青銅劍上交文物部門被獎勵 500 元」的新聞?
請比較一下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
清華重點培養 290 名學生,有什麼意義?

TAG:學習 | 心理學 | 教育 | 社會 | 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