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應該有多大,可以估算出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兩個前置問題需要分析清楚,它們是:
什麼是城市的發展邊界?為什麼要劃定/預測一個城市的發展邊界?
在此基礎上,討論如何預測或是否能夠預測一個城市的增長邊界才是有意義的。在此,先表明自己的立場(價值觀):城市的增長邊界是可以被較為準確地預測的,現在做不到不代表將來永遠做不到。
在此插一句題外話,事實上關於 @十三路車站 的答案,我的導師還轉給我看過,關於究竟能不能預測這個問題,我們還有過一番討論。我的核心觀點是:
a.城市增長邊界預測是個技術問題,那麼既然是技術問題,就不要因為一時的技術水平局限性而歸結為「社會學科屬性」、「城市是人造物」等託詞當中。我打了一個比方,如果城市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那麼價值觀和長官意志等因素,可能是船長的指令,充其量只能決定一艘船開去哪裡。但是船速多少,怎樣抵抗風浪,如何導航等等,這些都是城市規劃技術要解決的問題;
b.在學科當中要釐清哪些是在技術層面可以解決的問題,哪些則是非技術的,不應該依照方便混為一談;
c.在同樣的價值觀下,規劃技術水平決定多大程度上可以實現在這種價值觀影響下的決策。而在更高的層面上,技術水平也會影響人們選擇何種價值觀,做何種決策。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在現階段看起來是非技術因素的事情,也會逐漸取代so called價值觀、利益等影響因素的地位,成為更加優先考慮的因素。這就好比,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用過多的米釀酒是一種價值觀取向的問題,而當生產力發達的時候,這種問題已經不復存在,所謂的」價值觀「不會影響酒的產量。在城市規劃領域,我相信也是同理。
城市增長邊界(urban
growth boundary)是區分城市建設用地範圍和非建設用地範圍的邊界線,也是一種有助於控制城市蔓延的技術手段和政策措施。[1] 剖析來看,城市增長邊界包含兩性:一是作為控制城市蔓延而帶來種種客觀問題的技術手段的科學性,二則是作為引導城市發展目標,平衡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的主觀性,或能動性。這兩種性質,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理論上可以預測,但是實踐中這個問題,即如何預測城市發展邊界,並確定城市規模,依然是城市規劃領域未能真正解決的課題。準確地說,城市規劃雖然一直都在預測,但是事實上一直未能做到定量。雖然有很多規劃師聲稱他們做到了定量,但是總的來說這些工作所說的定量基本上只是用了定量方法,但是其方法中很多中間步驟卻不是純粹基於理性的。
現階段的實踐還是依靠經驗公式作為預測城市規模的依據。
先科普(這個詞本身不太嚴謹,因為城市規劃並不算是科學,至少現階段不是,將來會不會是,我表示謹慎樂觀)一下傳統的預測方法。
這個其實非常直白,規劃界的前輩們早就看透了一切。通常來說:城市規模應該跟城市人口正相關,城市的用地規模確定應該由城市人口確定。因此城市發展邊界則是在容納這個人口規模的城市建設用地與非城市建設用地的分界線。這個邏輯在總體上是合理的,但是在同一數量級內缺乏精度。這之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城市的總體密度和容積率可以差距很大。
所以這並沒有什麼卵用:誰知道這個係數應該是多少?這個世界上城市成千上萬的城市,若以城市人口為橫軸,城市用地規模(也就是面積)為縱軸,得到的散點圖相信很難擬合出一條可信的曲線。事實上,假設數據理想,應該可以得出若干條曲線,每一種曲線代表一種城市類型(低密度、高密度,以及在這兩者之間的大量非典型或混合特徵的城市、半城市化地區等)。
所以人口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影響因素還有其它的。問題在於,我們並不能窮舉所有的因素,而且依然不知道這些因素各自如何影響在某一時間切面城市應有的規模,遑論各個因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這是一個混沌的系統。有評論指出,雖然是一個混沌的系統,但是仍有可能解析它。這是當然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可知論者,但技術水平、基礎理論研究都需要跟上。城市規劃教育體系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偏弱,這是個問題。
因此,其實目前為止,城市的規模預測基本上都是在估計。比瞎猜是好的,但是也就這樣了。
城市的邊界有物理層面上的,也有概念上。但是兩者必然都是模糊的,而不是精確的。前邊有答案說看不透水層來判斷邊界,可是這個閾值要設定為多少呢?規劃界目前的共識是城鄉之間差異明顯,但是兩者無絕對的界限,是模糊過度的,何況城和鄉的劃分本身就是人為的。做此種區分主要是因為人類不擅長處理連續值,總是喜歡做個分類。
扯遠了,估計城市邊界(唉不能忍了,專業術語叫做」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預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傳統的經驗估算,另一種是利用遠胞自動機進行模擬(CA)。前一種雖然效果不認直視,但後一種卻未必如它聲稱那般可靠。說多了都是淚,城市規劃這個學科就是這樣還在混沌中蹣跚著。
傳統方法:在開展城市規模預測時,一般是從預測人口規模入手,在根據城市性質與用地條件加以綜合協調和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校核,然後確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標,在推算合理的城市用地規模。
這句靈活性爆棚的話翻譯一下就是:領導叫我定多少我就定多少,好商量。
好一個」綜合協調「,好一個」多種方法「,好一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標「,好一個」推算合理的城市用地規模「。基本上都是人在定。這種方法為什麼不會死人呢?因為城市是個複雜系統,而且容錯能力還不錯,規劃師神棍們裝神弄鬼大部分時候捅婁子還捅不了那麼大。
事實上,我看到其它知友回答中提到的方法基本上就是這種,這種也是目前寫在教科書里的所謂的正統。但是還是前邊所說,這一切並不準確,也並不嚴謹。實踐中,漏洞百出,主觀隨意性很大。用需要的用地指標來反推城市人口預測值的現象已經是潛規則。這種情況可以發生,本身就是這種方法不準確的佐證。
但建築師除外。
如果是建築師來做規劃,做一個死一個。因為建築師是把城市當做建築來做的,他們的城市裡沒有人。他們只要秩序、空間和精神。人?交通?功能合理性?能吃嗎?早起的規劃師都有建築師背景,做出來的規劃。。。去看看柯布西耶的昌迪加爾和光明城市的方案吧,就連今日的規劃神棍們也可以踩上幾腳再吐上一口鄙夷的口水。
總結一下:傳統方法可以預測,但是精確度可以不用指望。主要核心用途在於批用地指標,是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門票」,悶聲發大財。(最近這條財路也不太好走了)
」新「方法:之所以打引號,其實也不算很新,大概也有二十年左右了。可以去大概了解一下元胞自動機(Celluar Autometa)。這種模擬事實上出發點在於,元胞自動機的迭代狀態在圖形上跟城市拓展有相似性。。。然後就被拿來用了。。。(好吧我是在吐槽,但是根據我讀了相關論文之後發現,這個表面的,牽強的相似性可能真的是一開始選用這個模型的初始動機)
先不批判模型的選用依據和邏輯,凡事都有嘗試的價值,至少可以排除一個錯誤項。我認為用元胞自動機這個模型最為嚴重的缺陷在於,元胞自動機主要考察邊界條件,但城市增長邊界的邊界狀態並不是決定其增長和如何增長的決定因素,很多決定因素來自於內部,甚至是非空間因素。這就導致了很多元胞自動機模型加入了大量的約束條件,這些約束條件,沒錯,又是經驗的和人為的。雖然如此,但我認為這個模型依然是有潛力的,不過具體如何發展,學界還有爭論和發展。仍在研究中,一些信息暫時不便公開。(學術競爭倒是其次,主要是研究進展還未能有所突破)
元胞自動機為基礎的增長邊界研究中,若想關注現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搜索一下知網的論文就可以找到很多。也可以閱讀一些外文文獻。讀過某實驗室的的負責人的博士論文,也做出了模擬,有代碼實現。(從純粹代碼的角度來看,寫的令人費解和痛苦:注釋太含糊,此乃後話)雖然可以模擬,但是依然是局限性很多,且也無法應用於實踐。有興趣的可以去關注。至於隱去具體機構和人,也是為了免去一些不便,可以私信問我。
階段總結:現有的方法都不足以準確判斷城市增長邊界應該如何劃定。但是,國家要求劃定增長邊界,私以為經濟原因大於城市原因:遏制土地財政帶來的城市無節制增長的經濟惡果才是主要目的,至於城市空間環境質量本身,我相信對於國家而言這個並不是最急迫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張振廣,張尚武. 空間結構導向下城市增長邊界劃定理念與方法探索——基於杭州市的案例研究[J]. 城市規劃學刊,2013,04:33-41.
看了好多人的答案,其實各位說的都挺好,我也好想認真的答一次題。(捂臉)作為一個偽工科學科而言~(攤手)┑( ̄Д  ̄)┍ ,經常會談論到城市規劃的不確定性以及所謂的不科學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學科,從大家的答案里各個角度的論證可見一斑。
好吧,言歸正傳。我的導師經常講一句話,城市是慢慢生長出來的。我們在最終成圖上所展現的板塊,是基於對於整個城市的發展方向的判定,發展規模的預測,以及相關要素(這個就很多了,詳見各種規劃的專題)所確定的一定年限內的城市發展空間格局預判。所以首先這個前提是,城市的發展是動態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每次做規劃的時候,都很糾結的一件事就是城市規模的判定。因為基於人地掛鉤,國家的相關標準一般是一平方公里一萬人,所以可以理解地方政府為了出讓土地,對城市的規模求大,也導致規劃城市人口規模的增加。。所以辣么多的現狀一兩萬人要在十幾年的時間做到二十萬,現狀三四十萬人口要在十幾年做到百萬的城市,都是有原因的。然而這個規模確定的過程,呵呵呵呵……人口年均增長几個百分點,機械增長多少萬,這些預測方法總覺得有點深深的不靠譜感。我不是在質疑這種方法,而是在我國城市地域這麼遼闊,城市差別這麼大的情況下,這種規模預測真的靠譜么?我國現狀還處於高速的城鎮化時期,人口的流動頻繁,大城市人口嚴控,小城鎮與鄉村卻出現了「鬼城 」與「空心村」,而很多規劃的規模預測依然是基於公式化的人口增長率預測,以及領導意志,後者往往更重要。大城市的城市規模是爆炸性的上升,北上廣深這些地方自然不用多說,武漢市現行總體規劃在規劃批複前就已經超過了規劃的預定規模,然而中小城鎮確定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規模,我可能有些悲觀的預測,基於現在的小城鎮人口流出以及國家生育率的降低,我覺得可能永遠也達不到。
好的,上面說了一大堆城市規模的問題,那麼現在我們來講講城市空間增長邊界。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東西,已經有很多的知友旁徵博引了其他地區的城市空間增長邊界,即UGB(Urban Growth Boundary)。很不好意思的是,現在這個東西很火,我們項目組前兩天還畫過,但是幾乎是基於我們的規劃期末用地作出一定的預留,而畫出來的一根線。所以,規劃的不科學性就在這裡,這根線是我們對規劃期末的用地作出一定的預留,那麼我們的預判就是,這個城市的增長,到此為止。且不論這根線畫的科學與否,那麼,這個城市是不是在規劃期末,就不增長了呢?我們不知道,也沒有人會說。如果這個城市充滿著希望,忽然有著北上廣一樣的吸引力了,那麼它肯定會繼續增長。就比如十年前,北京市在四環畫一根空間增長的邊界,意味著我們的北京到四環就不能增長了,那現在會是怎麼樣呢?這根線,怎麼可能守得住。。。。。到了差不多的時候,肯定會有學者來論證,開發商建言……基於北京市的發展訴求,城市blabla...建議調整UGB。。。。然後這根線就繼續外調了。市場的力量是驚人的,在現行的人口流動趨勢下,擴張是必然的。so.....這根線的意義就持續了十年。同時對於小城市而言,它可能永遠也夠不著這根線。那麼,城市空間增長邊界的意義在哪裡?它是永久的、還是我們經常說的「彈性」的呢?
就我現在的知識容量,我覺得我真的很難想通這個問題。有知友已經提到了,城市空間增長邊界是為了防止城市的無序增長、保護生態等等。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城市的邊界應當由市場確定,大家有時間可以移步看看~
讓市場決定城市邊界
作為一個與國家宏觀政策緊密相關的學科,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想法真的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並不是在質疑國家的政策指向,而是感覺到,在一個這麼遼闊的國家,這麼複雜的土地上,很難用一個手段去統籌所有的問題。一時間到處是美麗鄉村,一時間到處是新型城鎮化,一時間到處是多規融合,現在又是城市空間增長邊界,接下來又會是什麼?且不說規劃的實施這個讓人蛋疼的話題,這些「熱點」,所有的城市都適合么?以上
題主,城市應該有多大 和城市發展邊界是兩個問題。
城市規模這個問題太大了,預測起來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總的來說有基於歷史和基於目標兩種相結合。
基於歷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各種模型擬合,國內現實操作中經常用的方法是基於各種歷史上的指標增長率來預測。增長率不至於太離譜都可以接受。不是需要特別嚴謹的證明。
基於目標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先提出一個大致的人口目標(當然不能和基於歷史的模擬算出來的差別太太大),然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需要從產業、公共服務、資源環境、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政策與財政這些方面怎麼配合,怎麼引導,安排建設,可以實現這種人口目標和結構。這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關鍵在於怎麼講目標分解到各個方面以實現這種人口吸引的目標。
至於你提到的城市發展邊界,在中國對應的是06版城市規劃編製辦法提出的「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新的城鄉規劃法出台之後,各省的規劃編製辦法也出台了一些規定需要在城市和縣城的總體規劃中劃定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
這是一個管理的概念而非基於預測。也就是說,一開始即是設定了種種發展目標(限制和保護也是一種目標)和原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劃定的線。對於管理和實施的意義更大。
對於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僅僅是一個總量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如何劃定這個邊界。實際操作中,我們城市規劃專業考慮的重大因素有:土規的建設用地邊界、土規的基本農田邊界(最近正在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底線),生態保護的各種線(綠線,景區,水源地等等,待補充),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的線(管道,高壓走廊,高速,鐵路)等等。其實在滿足這些限制條件之後,可用的地也沒那麼多了,也就是說這時候已經划出很多「不能增長」的邊界了。這時候再考慮最有利於城市發展的方向,結合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劃定「增長」的邊界。
所以增長邊界的外面其實大部分是「不能增長」的空間。從這個思路來考慮,問題就簡單多了。
國外有劃定空間增長邊界的例子(UGD),最初也是基於管理上的不便提出。有很多文獻,你可以自己動動手。我所知道的是美國70年代開始小範圍提出的「精明增長」概念,在精明增長的背景下至今還沒有非常好的劃定城市空間增長邊界的實踐。
@cill 說的更理論一些,我說的偏實踐一些。
業內面對外界的批評其實很無奈,規劃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扔,什麼人動動嘴皮都可以指出他自身角度提出的一堆問題。我們只能在吸收合理建議的基礎上盡自身所能,在業務範圍內,在體制範圍內,做到更好。
謝謝邀請。歸納一下觀點:
1)純粹地科學地預測城市規模不存在,預測的城市邊界大多作為制定規劃的參考,根據預測來修正規劃方案,很難精確預測,把時間放遠的話就更難預測;(ps:補充一點,有一種觀點認為城市規模是千萬個體以及個體組成群體進行活動的空間產物,只要在大數據背景下模擬個體活動就能預測城市發展情景和城市規模,但是這是在假定千萬個體都是同質化個體狀態下做出的演繹和推算,但是我們的社會即便大多數人的行為特徵都符合理性經濟人的運行法則,但是個體所在的社會環境確實不斷變化又無一雷同的,尤其是在涉及公共決策的領域,社會的結構、階層分配方式等都是影響個體做決策的外部結構性條件,所以說雖然理論上個體理性人組合後的群體性行為可以預測,但是一旦在個體理性人外部加上一個社會關係的結構性條件,那就基本上無法預測了。社會是結構的也是能動的,結構性是可以依照線性思維進行推演和預測的,而能動發生的背景則涉及到人類個體心理、不同社會結構下的個體心理變遷,是不斷突變和偶然發生的)
2)劃定城市增長邊界更多地是一種管理城市空間結構的方法,一種計劃性較強和把管理簡單化的規劃思路和管理手段,而不是客觀存在和可以精確預測的;但這種方法剛性過強,很難操作,也有些粗暴。在對結構進行調控的基礎上引入指標評估可能是更為市場化的規劃思路和管理手段;
3)這條邊界可能也就是政府一方面一廂情願地認為集約就是好,集約就是高效就是低碳,集約就能引導產業升級和創新的簡單表現;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政府和開發商又一次限定開發空間,拉高房地產,增加政府收入和開發商盈利,從而帶動經濟的一個棋子;
4)無論是劃界還是通過空間結構引導,目的都是提高空間利用的績效。採用何種方法,一方面體現了當下城市發展中各類權力主體的權力格局,集權多一些還是市場博弈多一些;另一方面也是一個能力問題,在我們的規劃實施能力還比較低的時候,大概也只能採取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了;
5)最後,劃界還是應當回歸到禁建區的範疇,把這些重要的資源保住就已很不錯,對於不確定的建設用地調控來說應運用更靈活,更結構化的措施,而非簡單粗暴的一條邊界。下面詳述:
城市是否可以預測?可以也不可以,只是個大概,其實城市是人造的,就和社會科學一樣,不是科學,是包含了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純粹地科學地預測城市規模、城市邊界大多大多作為制定規劃的參考,根據預測來修正規劃方案,很難精確預測。
就城市空間模擬來說,所用的模型經歷了形態結構模型、靜態模型和動態模型三個發展階段;基於離散動力學的微觀動態城市模型目前是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向,這種模型從微觀角度自下而上地分析政府、企業、居民等各類主體的訴求和行為特徵並基於此對空間擴張、職住地選擇、企業區位選擇等進行模擬,能夠為規劃方案編製提供依據,主要包括微觀模擬(Mircrosimulation Model, MSM)、元胞自動機(CA)和多智能體模型(Agent-based Microsimulation Model, ABM)。
預測的結果有好有壞,其中,CA運用比較廣泛,主要涉及到一個規則問題,應用較多的是利用神經網路模型,通俗說就是提取歷史時段上的擴張規則,預測未來在遵循歷史擴張規則的情況下演變的趨勢和空間的增長模式,但是一個問題是,如何能保證未來的趨勢和原來的相同呢,個人覺得越大的城市影響擴張的因素越多,單一的外力因素很難大幅改變內在的規律,所以CA模型預測可能對於越大的城市來說越靠譜一些。而ABM模型關注到了個體行為對空間擴張的影響,但是個體的規則很難判斷,既有文獻中對於個體規則的制定有的有些簡單和主觀,對外部因素對於個體規則的影響考慮也有限,還有待發展;當然這些研究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好的實證研究可以發現問題並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上是技術層面的,回答能不能預測,回答是當然能,但是不可能準確,更多是為決策提供參考。
下面關於劃定城市發展邊界,首先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要劃這條邊界。誠如@loveapple所說的是一種管理概念,在研究城市擴張規律的基礎上疊加規劃意圖,規劃都是人做的,反映的人是一定時期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現在國家要劃定地方城市的發展邊界,是國家權力對於地方事務的又一次干預,個人覺得可能沒必要,而且劃界和管理這條邊界的成本都很大,管不好還危及規劃嚴肅性和規劃的公眾形象。
分幾個方面來說這個問題:
一是概念。城市發展邊界」,或「城市增長邊界」,就是urban growth boundary,來自於西方,如 @cill提到,出發點是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格局的安全,中國對於這個概念的轉換有一定偏差,原本的發展邊界的概念類似於我國禁止建設區的概念,我們把這個概念放大了。下圖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漂石市1978年的規劃(圖1),是比較早提出城市增長邊界的城市,保護了外圍生態用地不被城市建設蠶食掉,但邊界後來有擴展,而且城市很小,與我國快速發展的大城市不具有太大可比性。
圖1 漂石市城市增長邊界圖(來源:[美]吉勒姆(倪曉輝,譯). 無邊的城市——論戰城市蔓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
二是「邊界的剛性與彈性」。這個問題直接涉及到「城市發展邊界」的原本內涵,上面說概念的原意是限定那些具有生態敏感性地域建設活動的,具有很高的剛性;但是到了國內,「邊界」的內涵被放大到了整個城市,因而「邊界」的剛性屬性也擴大到了整個城市,也就直接出現了現在所謂的要「嚴格限定城市發展在城市增長邊界內」的說法。但是這種高度剛性的邊界是否合適?對於禁止建設區邊界的劃定來說,比如自然保護區、水源地地,本身具有高度的剛性保護要求,因而也比較容易劃定,也非常合適這樣的高度剛性,而且這種為了保護生態而劃的邊界也是「城市發展邊界」概念的原本意義。但是要對城市建設活動劃定剛性邊界,很難操作,較為粗暴;實踐中有在此基礎上增加彈性邊界的,如土地規劃里的可擴展邊界(圖2)和緩衝區(圖3),這樣可以增強邊界靈活性,但其基礎還是剛性,彈性不可能定得過為寬泛,在發展比較快的背景下,可能還是難以管控而流於形式。
圖2 重點建設區(剛性)和允許建設區(彈性)概念示意(來源: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研究.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圖3 城市總體規劃空間管制中緩衝區示意(來源:郝晉偉,李建偉,劉科偉.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建構研究. 城市規劃, 2013, 37(4): 62-67.)
下面是剛性邊界失效的例子:如下圖的大倫敦規劃劃定了幾個比較明確的圈層(圖4),用以疏解中心人口,但失敗了。
圖4 大倫敦規劃示意圖(來源:百度圖片)
其餘的例子還不勝枚舉,在當下的規劃實踐中這條邊界的效力也相當有限,往往流於形式。
既然實施不了,為什麼要劃邊界,劃定增長邊界的表面目的可能是控制土地濫用,保護耕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績效,還有就是遏制土地財政等等;
但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非得劃定這樣剛性比較強的邊界嗎,有沒有別的辦法?
其實,通過結構來調控空間、提高用地績效、遏制土地濫用已經是國外城市普遍採用的方法;當然,他們沒有我們的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利器,這個還可以進一步討論。
對於空間結構的管控是城市規劃的高級階段,小規模有小規模的結構,大都市有大都市的結構,粗暴的一條增長邊界包打天下可能太粗暴太任性了,增加的是管理成本,帶來的可能是多樣性的消退。此外,在對結構的管控上,增加量的指標,繼續延續目前土地利用規劃中的用地指標,再增加一些量的指標,尤其是環境方面的,如排放物、空間破碎度、廊道比率、綠地比率等等,通過這些細化的指標來落實管控意圖,可能是更為適應市場的方法。
比如下面一些案例,很明顯,已經超過了劃邊界的境界。
馬里蘭1997年的「馬里蘭精明增長和街區保護規劃」(圖5),通過劃定政策區來引導開發,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的劃邊界:
圖5 馬里蘭優先資助區示意圖(來源:[美]吉勒姆(倪曉輝,譯). 無邊的城市——論戰城市蔓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
波士頓基於TOD的環城線系統(圖6),通過交通引導結構和土地開發。
圖6 波士頓環城線系統(來源:[美]吉勒姆(倪曉輝,譯). 無邊的城市——論戰城市蔓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巴西庫里蒂巴堪稱經典案例(圖7),把大部分開發都引導到五條公交走廊上。
圖7 巴西蒂巴五條公交廊道的運量示意(來源:google images.)
劃邊界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計劃思維,包括我們藍圖式的總體規劃。擴展一點,看看我們的藍圖規劃,上海這麼大城市的總體規劃,本來應當是一個戰略性和政策性層面的規劃,主要控制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發展結構等,但是我們的總規把用地布局做到了很細(圖8),不僅實施度不會太高,在本身應當發揮的戰略性引導層面也比較乏力,而且這麼細的用地規劃可能會與下位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土地出讓時的規劃條件產生衝突,規劃體系內的不同層次規劃邊界不清晰(趙民,等,2012)。圖8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土地使用規劃圖(來源: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網站,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1999年.)
再看一些不同思路下的同層次規劃:
香港的策略只定了幾條帶(圖9),只是結構性的引導,而非在戰略層面的規劃中制定詳細的用地規劃,更詳細的用地規劃留到了下位的地區規劃,即法定圖則中(香港規劃體系包括全港發展策略規劃、次區域發展策略規劃和地區規劃),策略規劃只作方向性引導,而地區規劃則是嚴格的用地圖則,兩個層次的規劃銜接比較好,邊界也比較明確(趙民,等,2012):
圖9 香港2030的發展模式圖(來源:趙民,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實踐中的悖論及對策探討. 城市規劃學刊, 2012, (3): 1-9.)
溫哥華規劃體系包括省級政策宣言、都市區策略規劃、市政區官方規劃和區劃法四級,下圖是都市區策略規劃的總圖,也很概括和方向性(趙民,等,2012)(圖10):
圖10 大溫哥華策略規劃用地導引總圖(來源:趙民,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實踐中的悖論及對策探討. 城市規劃學刊, 2012, (3): 1-9.)
相比於我們的總規,以上這些戰略性規劃的表達方式可能太過大略,可以做個折衷。
如下面是西部一座縣城(圖11),確定了主幹路和大片區的功能引導和開發強度,剩下的留待市場去做。這種大框架下的空間管制規劃可能也是目前藍圖性和剛性總規走向未來政策性和戰略性總規的一個過渡(郝晉偉,等,2012);進一步的思路就是在現有的總規之上設定「市域總體規劃」,更加強調總規的政策性和戰略性,這也是總規進一步發展和改革的方向(趙民,等,2012)(圖12),這個層面的規劃只管方向性的東西和生態方面嚴格要保護的東西,比如禁建區範疇的「城市發展邊界」,在這個層面上來進行結構引導,並逐步替代總規的作用,或者和總規合一。
圖11 我國西部某縣城空間管制區劃圖(來源:郝晉偉,李建偉,劉科偉. 基於GIS的中心城區空間管制區劃方法研究——以嵐皋縣城中心城區為例. 規劃師,2012, (1): 86-90.)
圖12 城市規劃編製體系改革示意及「市域總體規劃」在體系中的位置(來源:趙民,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實踐中的悖論及對策探討. 城市規劃學刊, 2012, (3): 1-9.)
當然,這條邊界可能也就是政府一方面一廂情願地認為集約就是好,集約就是高效就是低碳,集約就能引導產業升級和創新的簡單表現;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政府和開發商又一次限定開發空間,拉高房地產,增加政府收入和開發商盈利,從而帶動經濟的一個棋子。
無論是劃界還是通過空間結構引導,目的都是提高空間利用的績效。採用何種方法,一方面體現了當下城市發展中各類權力主體的權力格局,集權多一些還是市場博弈多一些;另一方面也是一個能力問題,在我們的規劃實施能力還比較低的時候,只能採取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了。
最後,劃界還是應當回歸到禁建區的範疇,把這些重要的資源保住就已很不錯,對於不確定的建設用地調控來說應運用更靈活,更結構化的措施,而非簡單粗暴的一條邊界。
參考文獻:
1、[美]吉勒姆(倪曉輝,譯). 無邊的城市——論戰城市蔓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2、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研究.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郝晉偉,李建偉,劉科偉.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建構研究. 城市規劃, 2013, 37(4): 62-67.
4、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網站,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1999年.
5、趙民,郝晉偉. 城市總體規劃實踐中的悖論及對策探討. 城市規劃學刊, 2012, (3): 1-9.
6、郝晉偉,李建偉,李建偉. 基於GIS的中心城區空間管制區劃方法研究——以嵐皋縣城中心城區為例. 規劃師,2012, (1): 86-90.謝邀。
無法估算,城市的發展不光是本身的問題,也受周邊乃至更遠的城市的影響,而周邊的城市的綜合影響很難預測,加上城市本身也會與其他城市互動,這些都是難以量化和預測的。城市應該有多大,本質上只要能夠容納本地人的經濟活動以及與外地的聯繫就行了。香港土地面積很小,容納了700萬人口,並且是亞太的金融中心,集中了眾多的企業總部,它當前的空間足夠了。而北京由於土地開闊,無需像香港那樣建設,加上很多軍事設施遍布城市,所以北京的用地非常大。所以各個城市有著各自的特點,應該有多大,要看城市本身的情況。至少目前來看,北京、上海作為兩個全國意義的中心,其能夠容納的對外經濟聯繫和人口都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也使得城市無論是土地擴張還是人口增長都還會有繼續增長的潛力。
給城市增長劃界限其實是逼迫各地節約用地而非限制城市增長,迫使各個城市深挖存量用地,向地下、向空中要空間。避免攤大餅式發展,這已經證明不是一個合理的城市發展策略,加大了城市內部的聯繫成本,違背了城市集聚經濟的本意。更好的利用空間,容納更多的經濟活動和人口,通過一定的規划去合理的運用土地資源,這是一門學問。這一政策的提出,說明了存量規劃已經成為各個城市需要面對的。存量、產權、法律等知識都會成為今後城市規劃、城市經濟研究的重心所在,而不再僅僅是目前的畫圖。
劃定「城市發展邊界」的目標不是為了「測准」城市的大小,真正的目標在於「遏制土地財政帶來的城市無節制增長的經濟惡果」(@工常邵的這句話是準確的)。具體來講:
- 「城市發展邊界」的意義和城市綠線,即綠地控制線,這類邊線一樣其根本用途在於以行政力量介入土地市場的活動,是國家、住建部、國土、發改,甚至環保、農業等各個部門試圖自上而下,從中央向地方揮舞自己行政之手插手土地市場活動的一種工具。這類工具,國家有很多,之前有總規的土地規模,土規的建設用地規模和基本農田規模等等各類指標數據與「紅線」。所以,「城市發展邊界」並非新鮮事物,而僅僅是國家控制土地的工具庫中的一把小扳手。
- 「城市發展邊界」也不是單純是它的字面意思「一個城市的發展邊界」。題主所問,「城市應該有多大?」點明的是另外一個城市規劃的曠世難題「城市是否有一個合理規模?如果有,這個規模是多大,如果沒有,為什麼沒有?」。匿名用戶和其他用戶答案都多少有提及這個問題,但大多言不對題。有回答「可以確定城市發展邊界」的,照搬了教科書里「預測城市規模」的方法介紹一通——都說了是「預測」怎麼敢自稱「確定」?預測就是預測,有預測就有預測不準,那不是確定;也有回答說「不可以確定的」,列舉了一堆不好測量、不好估計的變數,然後說因為「不好說」所以不能確定——如果這些因素通過有效的方法測量出來了呢?所以,這些回答都站不住腳。我個人的觀點是,迄今為止,各類理論還無法證實城市有一個「合理」規模,也無法證偽——「城市沒有合理規模」。所以,現階段爭論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點難且意義不大。行業內外也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無論是從人口的需求這一根本要素出發,還是從城市歷史發展的歸納與數理模型的推理,都試圖一步步證明,我們對於人類文明的巨構物——城市的理解在不斷的進步,但還遠未能回答答案。
國外的「城市發展邊界」,一般又被翻譯為「城市增長邊界」(Urban Growth Boundary),其出發點是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穩定性與格局安全,回應的是美國這個汽車國度恐怖蔓延的「郊區化」帶來的巨大生態壓力、土地低效的利用方式與生態問題。它的核心關注是自然生態,是規劃者為不發言自然所作的代言。因此,對比我前文對我國「城市發展邊界」的「小扳手」的概括,也就可以看到,這只是外部概念的又一次「中國化」的轉譯和應用實例,其內涵實質是有很大差異的。國外劃定的城市增長邊界的目的在於限定不被城市發展所侵佔的生態用地,哪些地城市不能碰,為的是城市的永續發展。
我個人認為,美國的增長邊界的理論及實踐根本在於「政策工具」,理論中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多數是城市地理、城市經濟中較為成熟的技術工具;增長邊界本身只能被稱為工具箱,一個綜合的政策、技術文件包,而不是技術手段。我所反對的,也正是中國現在只使用了這個概念的名,而無其實;目標、思路、手段、技術方法還是舊的一套。
謝邀,可以。城市發展邊界可以簡單分成兩種。
一種是規模邊界,分為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而用地規模是通過人口規模來預測的。這個規模是一個動態的數字指標,允許「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比如說18億畝耕地紅線,並不是說現在的農用地就完全不能進行建設開發,而是說保證指標,可以異地置換。
這種情形下,城市規模可以由以下因素確定(主要是與人口有關的因素)。
①城市人口增長需要(涉及產業、人口遷徙等等因素)
②滿足住房、就業機會和生活質量需要
③滿城市發展足公共設施和服務等等另一種是空間邊界。這個邊界是硬性的且不可突破的,確定這個邊界一是出於對於城市結構和城市周邊環境的保護。包括基本農田的保護;對於空氣、水和土地污染的控制;對於周圍山體、水系的避讓等等。
這個空間的邊界是留有發展餘地的,配合規模邊界我們可以實現在一個明確邊界內的更新操作。城市的更新是與市場相關的,如果 更新盤活現有的地塊的成本>在新地塊上進行開發的成本,大家首先會通過用地的拓展來解決需求,無序的蔓延便由此發生。而邊界的控制能倒逼這種需求,使得城市用地走向可持續,城市也會走向高密度、緊湊型的發展模式。
空間邊界可以由以下因素確定(主要是空間與土地的因素):
④最高效地利用現有城區以內和邊緣區的土地
⑤開發活動對環境、能源、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⑥根據土地分類標準保留農業用地
⑦使城市對土地的使用與附近的農業活動相和諧等等題外話,這個邊界考驗的不是設計者,而是地方政府的意志。如何用好有限的資源,滿足規劃期末的居住、工業、商業、娛樂及其他建設用地的需要是政治的藝術。
第一次能說一句瀉藥!!就算不會也要上來答(zhuang)問(ge)題(bi)!
從公司回到家裡慢慢發現答案變多了,目前最多贊的那個匿名答案,其實也正是我們行業面臨的一些問題,我個人如今也非常迷惑城市規劃這個專業,自身的科學性還有專業性或者說價值到底在哪裡。
下面是個人的一點理解、思路還有吐槽,由於個人真的是個學渣,只會畫圖(其實也畫不好),不懂理論歡迎打臉還有討論,嫌字多的直接看最後。
首先關於城市邊界的問題,其實在過去以來一直是有的。
古中國為抵禦外族入侵,挖河築牆,護城河跟城牆成為了城市的邊界。這是人為以及工程因素的一方面。
古日本為抵禦颱風海嘯,每次水淹到一個地方就沿水淹沒的邊線放置石頭,以警示後日請勿超越邊線造房,我想這也是一條自然的城市邊界。這是自然條件約束的一方面。然而,比較近代地提到城市規模邊界的,不得不又說起那個市政府速記員霍華德,他所寫的田園城市理論。當時倫敦因為工業發展而產生大量的人口集聚,城市環境急劇惡化,於是霍華德根據平時與官員們以及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的討論,提出了田園城市理論,裡面提出了一個城市以綠帶(green belt)為界限畫一個圓,核心城區合計12000英畝住58000人。這是當時認為理想的一種城市規模以及形態,可以解決城市空氣污染以及擁堵等問題,至少霍華德是這麼認為的。
(田園城市規劃圖,來源維基百科)
這裡必須明白到,城市的發展總是受到科技發展的影響的。比如工業革命前後,城市的規模就發生了明顯的增長,因為汽車還有火車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的活動半徑,因而使城市規模大面積地鋪開成為了可能。正因為這種可能性,讓田園城市可以提出衛星城這一概念。這也使得近代現代的城市規劃多以汽車或者說交通運輸作為指導地進行著,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例如最常見的城市蔓延問題。城市蔓延導致的問題有如環境惡化(伐木發林造城市)、降低城市活力(中國常見的睡城)、資源浪費(過分依賴汽車通勤)還有市政設施建設費用的急劇上升等問題。正式因為這些原因,城市發展規模控制的問題被提了出來。
那到底該怎麼控制?該有多大?
這個問題在國內規划行業內是有規範和標準的,基本可以遵循以下套路來確定的:利用各種方法做人口預測,結合人均建設用地規模標準去推算城市用地規模的大小,再根據GIS數據的疊加,除掉水域,除掉坡度大的,除掉地震斷裂帶等等不適宜建設的工程地質後……搞定!你就是那麼大一塊地兒了!然而除了GIS的部分,剩下的數值都怎麼來的?經驗觀測和歷史推到。那這個推測是否準確呢?Who knows……這正是城市規劃作為一個所謂科學最尷尬的地方。作為一門學科,城市規劃大部分的結論和標準都是一堆半經驗型(semi-empirical)的結論。正如那匿名答案裡面說的,城市系統複雜,容錯性超高,因此我們難以去建立一個模型去萬萬全全地模擬並表達一個城市的發展,如匿名答案裡面提到的CA模型,也是一種理論模型,希望通過一種仿生學的理論(沒仔細研究過,不知是否準確,煩請匿名回答者來打臉)去支撐城市規模以及邊界的預測,但很多條件是人為加上去的,而且即便這個東西正確了或者錯誤了,我們也很難得到一個回應,因為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是緩慢的,你也很難從某些問題中得到一個因故關係。更何況,城市的發展從來都是雙向的,你把數字作為因子輸入模型里,然後模型進行推論,這是一個單向的過程,然而城市的發展本質上是更加雙向的,如產業的發展帶來人口,人口的集聚又帶別的動產業的發展,又或者如預測道路的OD trip是多少PCU,然而道路建成之後往往會因為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通勤,又或者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來而過分高估了通勤需求。不難發現,模型是單向的,可是現實卻是雙向的。這些都是城市規劃學科目前的缺陷,缺少有效的實驗跟模型去支撐所有規劃。
再者,城市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人類活動生產還有生活的主要載體,那麼它必然離不開兩個學科:經濟學以及社會學。而兩者均是社會科學,是人類研究人類自身的一門學科,自然存在很多缺陷與不足,比如經濟學基於理性人假說,雖然產生了很多優秀的理論,然而卻無法避免人本來就不是一種純理性動物這個問題。城市規劃學科亦然,很多理論只在一個特定的實驗條件下才能成立,然而城市本質和人的活動卻未必如此。比如我們都希望能在一個片區內達到人口的職住平衡,然後因為無法解決產業集聚帶來的經濟優勢,即使我們規劃得再好,理論上在正確,也是沒用的,最後產業還是該集聚的集聚,該搬走的搬走。再說到社會學,如今大部分的規劃理論基本起源於西方,文化跟社會背景註定跟我們有所區別,他們認為舒適,合適的規模尺度,是否又同樣適用於中國呢?這點是需要慢慢去驗證考慮的,而且外國也未曾經歷過如此大規模、人口基數巨大的城市化。
最後前面說了那麼多,其實可以簡單總結一下,其實城市邊界時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受到科技進步、經濟發展還有人類活動所影響的,或者有一天人類人做出浮空城市還有傳送門了,那所有現在地址問題都可以解決了,宇宙有多大,城市就能有多大。
然而就現在來說,城市規劃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可以說還在嬰兒蹣跚起步的階段,而且人類目前正在進行著一場史無前例的,高速的城市化,所有的發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觀測以及紀錄才能繼續地發展和完善,也許有一天,現在看起來不科學的規模預測還有控制會慢慢變得有理有據。======================以上是廢話,下面才是正文============================
===========================割一下才專業=================================說了半天廢話,到最後,正式地回答題主問題。
首先,城市發展邊界是可以預測的,至少按照目前國內的法律以及規範而言,城市發展規模是可以根據人口預測還有環境容量(如耕地紅線、工程不宜地質、自然保護區等因素),來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邊界,而且這也是城鎮總體規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諸如香港(er……好像不算外國,可是這個比較熟悉呀)在最上層的territory planning裡面就會劃定出城市的建設區,然後再分發到下一級的規劃里。這一過程基本確定了香港現在30%都市區加70%綠地的格局。在諸如美國也有提出urban growth boundary(貌似也是通過CA模型來模擬的)來確定區域內的城市邊界用以控制城市發展規模,防止城市蔓延。以上。(聽說加了這個顯得高冷)
(??A??)碼字好累的,能隨意給點贊么,當我騙的也好。
都沒回答到點子上啊,先上答案:城市的邊界應該在土地用於農業的邊際產出等於用於工商業的邊際產出。
城市和農村的主要區別在於一個將土地用於農業,一個用於工商業。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只要雙方土地利用的產出存在差值,存在的套利空間就會不斷地鼓勵農地轉換,直到雙方邊際產出相等。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用18億畝紅線這條高壓線和數不清的土地利用審批來阻止農地轉用,卻也無法阻止市場上存在的違規活動。重慶的耕地增減掛鉤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至於如何人為地控制邊界,很簡單,引入外部性,通過稅收及法律控制來提高成本從而有效的控制邊界位置。謝謝邀請, 知乎新手, 第一次回答問題, 歡迎指教.
看了一些大家贊同比較高的回答, 也越來越覺得題主的問題應該是有很多種理解方式的, 根據題主的新聞鏈接, 推測題主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那麼高分答案里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去理解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對路的. 我對這個方向不是很了解, 所以就不在這個方面添油加醋了.
下面的回答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想法:
第一個問題: 要如何定義 "城市"? 是URBAN, 還是CITY? 如果是URBAN, 那麼就是關係到 高密度的社會關係網路, 因此也就不存在具體的形態, 如果是CITY, 那麼作為由社會關係網路所產生的形態上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出發, 我們要如何判定城市i可能的最大範圍?第二個問題, 如何定義邊界? 現在的城市邊界在哪裡? 舉個栗子,我們開車沿著出城的道路, 高樓漸漸減少, 眼中開始出現一點點農田, 然後農田越來越多, 樓房也越來越少, 終於到了一片幾乎沒有建築的農田, 你說停, 這裡就是現在的城市邊界, 那麼一公里以外的一個小村莊, 裡面住著27個每天要到市中心上班的人, 有一條公車線路經過往返城市. 那個村子裡有一個木材加工廠, 為城市裡的傢具店做傢具, 村子的外面有一個農家樂農場, 每周末都會有城市的人開車到那裡過周末......那麼, 那個村子不是城市的一部分嗎? 我們現在站的位置還是城市邊界嗎?
最後一個問題, 新聞中的城市邊界是什麼? 很多答案其實提到了, 是建立在行政管理體系上的邊界, 再舉個栗子, 如果有一天, 崑山被劃給了上海, 東莞被廣州和深圳瓜分, 那麼第二天我們的城市CITY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嗎? 我們照樣天天早上樓下買兩包子然後坐一個多小時地鐵"跨區"去上班, 但是新聞里"上海", "廣州"和"深圳"的城市規模(城市人口數量)突然就變大了, 附帶的各種統計數據及規劃指標都變化了.
以上基本上是我有這個問題想到的, 估計不符合樓主針對性的問題, 但希望或多或少能幫助理解我們到底是在什麼情境下討論城市這個東西.謝邀。
看了樓上的答案,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區分城市規模和城市蔓延這兩個概念。
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固然與城市規模有關,但城市增長邊界主要與城市蔓延、城市無序擴張有關,或者說,精明增長。先說城市規模問題。城市規模綜合來看,包括人口規模、用地規模甚至資本存量規模等等。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在衡量城市規模問題是否過大、過小的問題上,多採用人口規模。
城市規模過大會不會有問題?
從城市經濟學角度來講,城市發展實際上可以簡單理解為聚集經濟效應和擁擠成本之間的作用。單中心城市規模過大擁擠成本會使得聚集經濟效應下降,從而使得總效用下降。(圖片上傳失敗是什麼鬼……)但具有多中心的大城市在城市規模過大帶來的擁擠成本方面,受到的影響較少。城市是否有最佳規模?
剛好前一陣做作業做城市最佳規模問題的綜述,簡單說說。根據城市經濟學中成本-收益曲線,城市最佳規模是存在的。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那一點。目前學界普遍的看法是城市規模是動態變化的,並且需要考慮到與周圍城市的空間聯繫。這一點國家的政策出台時也有所提到,即會對於成長型的城市會制定動態的增長邊界。
目前關於城市最佳規模問題的研究,大致有綜合測量法,即通過總成本、總收益函數估算出城市最佳規模,王小魯等人據此估算出中國城市最佳規模大致是100-400萬。指標-規模回歸法:通過城市規模與某項指標進行回歸分析建立模型得出最佳規模。此類研究部分認為我國不存在最佳城市規模。城市網路模型法: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方法,但我國相關研究比較少,在先前研究基礎上引入空間聯繫,從而確定動態的、聯繫的城市最佳規模。到此結論是:限制城市規模並不是國家出台這項政策的主要原因(單純從學術角度),城市規模也並不是我國城市過度擴張的根所在。
城市增長邊界
城市增長邊界最初源於美國劃定城市用地和鄉村用地的邊界,解決行政糾紛。目前城市增長邊界在國外主要是用來遏制城市蔓延、郊區化、城市空心化等負面效應。在我國主要用來遏制城市過度擴張、保護生態環境。
城市增長邊界在西方已經有先例,很多城市應用。如美國波特蘭市確定城鎮發展邊界。 其中預測了四種城市增長邊界的情景,如快速增長、穩定等等,並依此制定城市增長邊界。甚至很多年前的英國《規劃引介》書籍中就已經有所介紹。
對城市增長邊界的估算主要考慮如下因素:(以波特蘭定性分析法為例)土地利用狀況、服務中心和主要街道位置、環境敏感區、不適宜開發用地、建成區再開發和填充式開發的可能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供給現狀和未來供應能力、預測未來人口規模、產業結構與增長規模等等。
城市增長邊界的劃定:主要分為剛性增長邊界和彈性增長邊界。剛性增長邊界主要面對生態問題,彈性增長邊界往往包含在剛性增長邊界內,指的是依據城市發展動態變化的邊界。具體計算方法有很多,不細說。實際上我國在這項政策出台就 已經有過類似於城市增長邊界的政策,即「四區」政策:將城市分為禁建、限建、適建、已建區域,但問題重重,很多區域之間存在衝突,並且這四種區域劃分與真正的生態功能區保護相差較大。此外,國家出台這項政策針對各個城市有不同的目的,比如北京和上海的目的可能就有很大不同。北京的問題是中心城區人口不低,但邊緣地區「攤大餅」狀況比較嚴重。和上海、和國外都有很大不同。同時,這項政策也和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有關,在城市規划上表現為」增量規劃「向」存量規劃「的轉變。
參考文獻:
王穎, 顧朝林, 李曉江. 中外城市增長邊界研究進展[J]. 國際城市規劃, 2014, 4: 001.第一次收到專業問題的邀請,看似好像能說一點,但是又卻覺得無法從容的給出判斷。
目前大家清一色說「可以預測」,這些說法不能說有問題,但我想她們應該都不是太有價值的回答。
城市有自身的發展邏輯,這個邏輯當然不是我們在設計上的操作邏輯。規劃編製的層次,體系,包括操作的手段,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好。而不是說在一個先人既定的體系下面去用別人定義的條件或者說操作模式去定性實實在在的問題。
這個話題比較大比較嚴肅,涉及到規劃發展和轉型,也涉及到規劃法規的管理體制,再往下說跟現在的行業動向密切相關,比如說現在提的「三規合一」(我看前面回答也提到了土規這個問題),比如說現在的城市邊界等等。
而且這個話題不能僅僅局限在空間規劃,這個其實是包括社會、經濟、產業、政治等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做出努力的研究。城市規劃是一個系統性複雜性的學科,我希望我們規劃人都可以稍稍「右」一些,多遵守自然、經濟、社會本來的規律,努力去「促動」而不是去「設計」。
對於規模邊界,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發展動力」和「空間承載能力」這兩個要素
——至於我們規划上喜歡參照的那些要素嘛:土規是人做的,基礎設施也是人建的——
所以面向直接的原因會更好。
希望能有實力慢慢更新這個話題。這個早就有研究模型了:
大城市的直徑一般就是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在1小時內行走的距離。
在以步行為主要工具的時候,一小時步行距離即可視為城市大小【類比遠古時期】
之後以駝畜代步時期,城市大小基本上也就是牛車馬車一小時能到達的距離【馬車牛車時代】
再後來就是機動車了。
當然這個說法隨著科技的進步漸漸不太合適了。協和式,和諧號,磁懸浮。。。。
遵從城市化規律吧,城市規模基本上是【小】-【大】-【小】
從小到大屬於傳統城市化過程。
在到達一定階段以後,市區工作生活環境隨著人口密度增加,基建老化,越來越差。更多的人開始逃離市區。
從而進入從大到小的逆城市化過程。
許多城市由於城市用地因素的影響,城市被市郊的綠化用地【green belt,不是小片公園,很大的綠化帶,森林狀】限制了城市的發展。
再有一類屬於自然條件限制,河流,山脈,濕地,湖畔限制城市發育。
待更
系統學和混沌理論太過複雜了。提一個簡單的思路:用現有科技下常規交通工具一小時出行距離為半徑畫的圓,可以作為城市半徑。
古羅馬城市以4km為限,正好與人步行距離1小時吻合~
先佔坑去年我問過一個問題:北京極限可以住多少人?
計算結果如下:
1)四環以內,長18.6千米,寬17.1千米,面積318平方千米。
紐約曼哈頓區人口密度為27627人/平方千米,27627*318=8 785 386,即照這個密度可住878萬人;
巴黎市(20區)人口密度為25632人/平方千米,25632*318=8 150 976,即照這個密度可住815萬人。
如果按照世界密度最高城市印度孟買的30000人/平方千米計算,北京四環內可容納人口為954萬。
當前北京人口超過2100萬,我們按照60%居住在四環內計算,就是1260萬。四環結論,北京正悄無聲息的創造人類城市居住密度最高紀錄。
2)六環以內,長44.5千米,寬45.4千米,面積2020公里。
按照紐約曼哈頓區人口密度為27627人/平方千米計算,可住55 806 540人,即5580萬人;
按照現有城市極限密度30000人/平方千米計算,可住60 600 000人,即6060萬人;
按照東京特別區(23區)14538人/平方千米,可住29 366 760人,即2936萬人。
六環結論,北京再裝1000萬人沒有問題,極限可以再裝4000萬。如果人口願意從四環出來的話。
最終結論就是,北京四環以內人口密度已經非常高,必須向外擴張。未來20年,北京建成城區極限集中於六環以內。可能最終將穩定在六環以內。相對於人口,四環以內土地稀少,寸土寸金。
題目問城市應該有多大,在未來20年甚至50年,北京應該就這麼大。
說到這,順便說說北京的擁堵問題原因在哪:
需不需要通勤,決定因素是居住區和工作區的分離,有分離才有通勤需要。你在小區住,在小區上班,不需要通勤。
有了通勤需求後,通行時間=通行人口人數/單位時間運力,也就是通行人口規模和單位時間運力共同決定通行時間。
1)北京人口規模
北京的人口自不必說,暴增。從2000年的1356萬到現在的2114萬,14年時間,增加758萬。平均每年增加54萬。
2)單位時間運力
北京地鐵線路里程,客觀的說,增長也是驚人的。查到的數據:2007年前,北京只有四條地鐵,總里程114公里;2012北京有14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372公里,超過東京。
5年時間,增長近2倍。這從側面說明中國的工程技術和工程效率世界領先。
3)人口分布
人口規模增長,地鐵線路更大幅度增長,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要從人群的出發地和目的地找原因。如果海量人口,就像12306或天貓雙11,幾億人同時湧入同一個網站,再寬的路也會堵。
從2000年到2010年,北京人口增加758萬,而這些人口都到哪個區了?順義嗎,門頭溝嗎,懷柔嗎?非也非也,當然往有利的地方。
從上圖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0年,北京各個區域外來人口增加幅度大為不同。增長最大的朝陽區,增加了125萬人;第二位海淀區,102萬人;第三昌平,85萬人;第四丰台,75萬人;第五大興,69萬人;第六通州,53萬人。
新增人口最大的幾個區域在圖上表示如下。
再一個,我們來看看北京工作地集中在哪裡。下圖是北京商圈分布圖,40個商圈80%位於四環內。商圈密布的地區同時也是寫字樓密布的地區,這個城市大多數工作機會集中在四環以內。
進一步看圖可以發現,更多的集中在三環、二環以內。
這樣,特別是昌平、大興、通州的人口,在三環、二環內上班,居住在四環以外,工作地和居住地大距離分離。朝陽、海淀、丰台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每天早上醒來,千萬規模人口、7:00-9:00同一時段、往同樣的幾個目的地位移,不堵不符合科學規律。
每天千萬人口,早上殺向紫禁城,晚上殺回去,這就是北京地鐵的現狀:
你要問我解決方案,就一條:你讓這些提供工作機會的公司遷到五環以外。Who can who up.
謝邀。先說關鍵點,取決於——政府稅收vs政府公共開支——這是邊界的決定點。
這個話題很大,先說一點:目前行政區劃對各級政府,是已經明確了面積的,地盤就那麼大,邊界也很清楚。所以,強調一下,與其說城市邊界,不如說開發經營面積,或者乾脆說城市人口總量。
猜作者提這個問題,就是對「萬能政府」啥也能算出來和規划出來,而產生異議的。這方面,我們有傳統,特別是這幾十年計劃經濟轉軌過來的國家,對於相當複雜的經濟、社會、科技等等問題,總有自信去運算,希望得出一個所謂有科學推算的結果,其集大成者,就是「計劃經濟」。落實到文件上就是「規劃」。
各級有各級的規劃和計劃,比如計劃生育國策,比如十三五規劃等等,從事後來看,大多實現不了,而且經常「調規」。比如說首都的人口,《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實施近10年,當時制定的人口規模為1800萬人,但這一數字早被突破。截止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
同時帶來的問題是:人口的過快增長,環境污染、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等「城市病」日益突出。所以,拋開計劃思維,排開政績考慮等等,最後真正決定一個城市的邊界的,就是「財政公共支出,對人口的支撐能力」。因為目前各地各級政府,都是「分灶吃飯」,人多了,稅收&>公共開支,地方政府就會想辦法擴大城市和城市規模;反之,限制人口和城市規模。
你會發現,有的城市要加大外來人口,從而提高房地產、服務業等方面政府的好處,有的城市控制和壓縮外來人口,多是算賬的結果:人口到底多了好,還是少了好——當然是政府在算這個賬。這涉及到幾個方面:
水資源能承載能力;
城市交通最大限額:比如地鐵的吞吐量,車位總數夠不夠;
義務教育資源:北京稱,一個外地孩子,政府要掏不少錢 ,你看大學不存在這問題,因為當地政府不為大學付錢;
環境污染接受能力;
公共設施:如綠地,公園;
等等,這都是政府支出,所有人享用,很難按照使用情況收費的。舉個反例:醫院,從來沒見北京市反對外地人到北京看病,因為醫院掙錢啊,同理,也歡迎外地人來買房,多好的稅收啊。到買車就翻臉了,因為道路擁堵,賣車的那點稅收,還不夠高層對北京領導城市治理的責難呢!
悖論在於,當城市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時,就有更多的人自願加入,從而政府公共開支更大,當到了零界點,政府就從吸引人到控制人扣轉變了。一切都是政府算賬的結果,只不過不是在一屆政府完成的這個過程。所以,有的城市甚至不僅僅是控制外來人口,同時也控制本地區的農村人口進城,不知道說明白了沒有。
第一次有人邀請回答,說的有點亂,
下面這個文檔,說明了政府在人口和城市規模方面的取捨:
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對財政公共服務支出項目的影響
偏學術的,可以看《地方政府間財政支出競爭與人口流動關係研究》
張策 2012-04-13 10:19:5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員自由遷徙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自已的家鄉,來到
適合自已的或一直嚮往的城市生活、學習、工作,地方財政支出覆蓋範圍正由戶籍人口逐步向常住
人口延伸,下面本文就從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與財政支出具體項目關連性方面簡要闡述對財政公共
服務支出的影響。
一、戶籍人口對財政公共服務支出項目的影響
戶籍人口與「公共安全、教育、文化體育與傳煤、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事
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住房保障、糧食物資儲備」十一類支出中的基本支出密
切相關,這些部門分支機構設立、人員編製配備、任務下達、辦公運轉費測算等基本支出均按照城
市戶籍人口或轄區戶籍人口的一定比例設置。
二、常住人口對財政公共服務支出項目的影響
(一)與常住人口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支出項目
一是治安管理:本項目用於反映公安機關開展治安管理方面的支出,而常住人口與社會治安有密切的互動關係,常住人口的數量、教育程度和道德修養直接影響社會治安成本。
二是學前教育:按照財政部《關於加財政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通知》(財教[2011]405
號),要建立「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
扶持民辦幼兒園,保證家庭困難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等接受學前教育。
三是群眾體育:用於反映全民健身等群眾體育活動方面的支出,全國上下均按照常人口密度、比例,在各中心公園、社區、廣場、居民小區設置健身運動鍛煉器材,群眾體育支出與常住人口規模存在緊密正向聯繫。
四是計生服務:全國大部分城市實現了常住人口(含戶籍人口)納入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免費提供婚前檢查、孕前檢查、避孕節育知識宣傳、計生政策諮詢避孕藥具領取、生殖健康服務證申領等全方位計生服務。
五是職業培訓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就業補助支出:國家出台多個相關政策文件,幫助大學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外來務工人員實現就業創業,常住人口享受與本地戶籍人員一樣免費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就業見習補貼、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補貼、一次性帶動就業獎勵、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園補貼等就業創業優惠政策。
六是公立醫院:無論外來人員還是戶籍人員,看病問診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一部分,同時醫
院診治也不需要病人提供戶籍證明,隨著常住人口數量增加,醫院藥品、葯具、醫療面積等醫用資
源需求提高,各類醫院支出和財政對葯改、醫改補助支出加大。
七是社會福利中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方面:將家庭成員中非本地戶籍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均屬
於救助覆蓋範圍,常住人口中的老年人可入住各類社會辦養老機構,享受專業養老服務。
八是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全國各個省、市基本都出台了《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實施意
見》,明確每個街道(鎮)或一定數量常住人口,要有一所政府舉辦的社會區衛生服務中心,按常
住人口一定比例配製社區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同時明確服務範圍為社區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據有
關部門統計,目前有三成患者社區就診,所以常住人口直接影響社區衛生機構配備和醫療支出。
九是城管執法:城管執法工作直接按常住人口的一定比例配置執法人員,外來人口中小攤販很
多,所以常住人口數量直接影響社區環境、道路通行、戶外廣告等市容環境,增加城管執法支出。
十是交通運輸中對特殊群體乘車補貼支出:按照《特殊群體優惠乘坐交車財政補貼實施辦
法》,70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中小學生等特殊群體免費和優惠乘車,財政對公交企業及時補
貼,可見此項支出與常住人口息息相關。
(二)與常住人口聯繫較強的公共服務支出項目15-6-5 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對財政公共服務支出項目的影響
一是普通教育中的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公辦學校逐步向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
工人員子女敞開大門,部分流動人口數量較多的城市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已佔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
總數的30%以上。全國相當多的高中學校面向全省、甚至全國招生,已並不拘限於本地戶籍學生。
二是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為了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外來人員和戶籍人員都積极參加各類
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隨著外來人員增多,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支出不斷提高。
三是圖書館、體育場館: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按常住人口充實圖書館藏書量,設置圖書館分
館、規劃體育場館,使常住人口享有基本的公共文體服務。
四是公路新建、公路改建、公路養護:外來人口增加、常住人口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提
高,私家車數量激增,增加對公路承受力、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能力的剛性需求,為緩解城市擁堵
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地方財政不斷加強對公路新建、公路改建和公路養護支出。
五是信訪支出。常住人口中一大部分為進城務工人員,在社會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和僱工老
板只顧自身利益,執行相應法規並不到位,工傷不及時就治、拖欠工資等時有發生,經常發生上訪
事件,增加信訪支出。
(三)與常住人口關連性較弱的公共服務支出項目
一是高等教育,隨著各類大學擴大召生範圍,目前高校在讀大學生(含研究生)逐年增加,但
是大學生到異地求學時戶籍也相應遷移,不屬於外來人口範圍。故高校支出與戶籍人口相關性較
高,只有單位定向、委培的研究生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屬於外來常住人口,但人數並不太多。
二是保障性住房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支出:全國大部分城市申請經濟適用房、廉租
房、公租房需提供戶籍證明、收入證明等文件,此項支出與戶籍人口聯繫較強,但是,相關城市已
出台政策,允許持有《居住證》(或《臨時居住證》)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創業人員中符合規定
條件的,可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數量不是很多。
三是對城市公交的補貼、對計程車的補貼:石油價格改革後財政資金對公交車、計程車補貼
是按照汽車數量計算,公交車購置與車輛狀況、公交路線、運輸量、汽油價格關係較大、計程車購
置與市場需求、駕駛員就業狀況、燃油價格關係密切,所以常住人口對以上支出有一定影響。
建立和完善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十二五」期間財政部門重要規劃之一,相對越來
越龐大的外來常住人口,要使他們完全像戶籍人口一樣享受各種公共服務短期內不太現實,地方財
政會不堪重負,但「基本公共服務」財政部門將努力、儘力覆蓋,可以預見「公共教育、公共衛
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服務四項基礎服務類」和「包括生活保障(含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
障、五保)、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四項基本保障類」支出會與常住人口聯繫越來越密
切。
各位大神回答好專業,作為規劃小白我就把我最近接觸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上周北規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茅明睿到我們學院做了場講座,談規劃轉型、雲平台和大數據,其中講到大數據的應用方面提到一個:他們團隊通過網上獲取的大量數據,如OSM、DMSP/OLS、GLOBCOVER等數據,完成了基於城市夜間燈光、土地覆蓋、人口密度、道路交叉口四種界定方法的全國654個城市的地塊尺度建成區界定。
可能在有的學者看來這還存在質疑之處,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數量的城市建成區界定;而且鑒於使用的是同樣的標準劃定的邊界,有利於各個城市間進行橫向的對比分析,這在以前各地各自為政出一套界定標準,相互間失去了可比性。
貼幾張茅主任PPT里圖吧,侵刪。
城市應該有多大,可以估算出來嗎?答:根據木桶理論,一個城市能走多遠取決於他短板的長度。
決定一個城市發展有很多硬指標,其中一項就是說城市發展的空間。
水資源。
積溫。
(黑龍江出海口)
有無海運。
杜能農業區位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和韋伯工業區位論的區別?
答:簡答。杜能農業論基於距離衰減理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基於距離衰減,但還要考慮交通、資源、市場,商業區位理論(中心地學說)還是基於距離衰減理論,但要考慮的問題更複雜,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對這門小眾科學有興趣的,可以繼續往下看。
1、唯物質論
開始講課吧。
那天在知乎看了一個評價。他說我主張的地緣政治是唯物質論。
當時聽了不以為然。心想這個比國際關係、中國特色的地緣政治、五行論道、之乎者也差太遠了。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定義地緣政治?想來想去,地緣政治還真是唯物質論。一方面地緣政治研究的是地理和政治的關係。比如說德國為什麼軍事實力超強?因為德國本身就是四戰之地,戰爭最後能存活下來的都是戰爭優選的強者。同樣的道理德國為什麼總是會失敗,還是因為德國是四戰之地,他要面臨的不是兩線作戰,而是四線作戰。假如把英國算上,德國要面對的是五線作戰,這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於法國。唯物質論。呵呵。
地緣政治在計算政治的同時,還計算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戰爭的資源。例如石油。美國在二戰前,石油產量是兩億桶。而德國在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義大利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日本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日本在大慶油田打了四十七口油井,現有些人說日本人沒有發現大慶油田,這就是孤陋寡聞。因為技術儲備的原因,所有鑽井都是深度不夠,最終還是沒有鑽出石油。德國為了補足自己的短板,大力發展煤制油,用煤炭代替石油。但伴隨著德國對蘇作戰的深入,補給線不斷延長,導致一車汽油或煤油運到前線已經所剩無幾,這就是戰爭的距離衰減理論。一方面你有能源增長極的限制,另外一方面距離衰減還進一步限制德國的軍事進攻能力。
當時希特勒的計劃是拿下蘇聯的高加索油田,那德國事實上已經贏得了二戰,但德國的將軍主張要直接拿下莫斯科。希特勒無奈的說:我的將軍都不懂戰略。即使是佔領莫斯科,因為義大利入侵希臘,又延遲了兩個月,為蘇聯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當時的德國已經和芬蘭、瑞典結盟,所以為了配合芬蘭的軍隊,德國又分出一隻戰略機動部隊去進攻聖彼得堡(列寧格勒)。中國有句話,叫no zuo no die。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國家的既定方針,搞到最後弄的和兒戲一樣。當然對於地緣政治計算的戰爭資源還有很多。比如說:人口、石油、金屬礦藏、非金屬礦藏、信息、煤炭、糧食產量、戰略物資、天然氣、關鍵地區和城市。
在地緣政治中,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答:那就是地球統一,車同軌,書同文。根據杜能農業論、韋伯工業理論、距離衰減理論、增長極理論重新定義和規劃全球資源,讓我們的地球更美好。地緣政治的最高目標是全球統一,全人類生存在一面旗幟下。那次要目標是什麼?我認為應該是單極世界。都說美國霸權不好,那美國霸權真的不好?用曹操的話說,要不是曹操當小人,背黑鍋,不知道天底下有多少人成袁術之流,有秩序總比沒秩序好吧。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再次是兩極世界,雖然美蘇爭霸,但整體態勢是可控平穩的。最怕的就是多極世界,那就是人類世界的噩夢,相當於人類又回到了一戰、二戰時期的狀態,所有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被迫選邊站。所以我是支持G2的,而且認為中國式的防禦就是進攻,那就是修條公路到白令海峽,幫助美國防禦阿拉斯加,以免俄羅斯偷襲美國。
當然有一種說法,地緣政治就是地理政治學,我只能呵呵一笑,我發現這種提出這種主張都是國際關係學。只能呵呵一笑,國際關係內部搞的烏七八黑,互相批判以致邏輯混亂,卻時刻不忘廣大地緣政治的門楣,此情此景叫人唏噓。我是這樣認為地緣政治和國家的關係。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他就一定要懂農業地理和工業地理,否則他對國家就沒有全面的認識。作為一個戰略計劃或發展的制定者,他就一定要懂地緣政治學,否則他對全局就缺乏全面認知的基礎。沒有腳踏實地的經濟、政治基礎,信息收集、分析、控制和鑒偽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然後再一次回到那個唯物質論的觀點。我是這樣認為的,錢(物質)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物質)那是萬萬不能的。主張精神無敵論的,那是金三胖。
今天就說到這吧。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多的問題。吼吼。
註:根據QQ群(535561289)聊天記錄整理,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2、距離衰減理論
講距離衰減理論。
在空間內距離和作用有關。以韋伯工業理論,杜能農業論的觀點,距離決定產業結構,距離衰減理論說簡單點就是一步一市。舉個例子。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中,魯國有44人,而最遠的秦國就只有4人。
距離衰減一方面是位置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影響。二是交通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影響。三是信息要素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影響。
以某地有鐵礦、煤礦、河港為例,工業中心自然選擇這裡。以中心向四周輻射,距離越遠工業中心的影響力就越差。如果參照勞動力價格,距離越遠人均勞動力的收入就越低。
二是交通對經濟資源的配置。假設玉米終端消費市場為深圳,武漢到深圳的鐵路運費假設為50元/噸,鄭州到深圳的鐵路運費假設為100元/噸,呼和浩特到深圳的鐵路運費為150元/噸,哈爾濱到深圳的鐵路運費為200元。同樣是玉米,深圳不可能接受哈爾濱到站的玉米價格與武漢的一個價格,於是哈爾濱只能從農業產出中扣除運費對大宗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於是哈爾濱的玉米價格就要低武漢150元。
第三個是信息的距離衰減。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的就是這一現象。最近得到信息的人,就有機會最快作出判斷,就可以迅速處理信息,而聽不到的人只能自認倒霉。
距離衰減理論在政治學中的反應就是行政管理學的邊際效應。比如說一個國家的疆域是有限的,他不能無限制擴張。以沙俄為例,沙俄佔領阿拉斯加以後,一直想佔領的地方是哪裡?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當時美國、墨西哥、英國、俄羅斯都想擁有這裡的主權。最後由於英國一系列活動刺激了美國,美國迅速完成了對加州的佔領,並與英國沿17度線劃界。
阿拉斯加的延伸部分就是當時俄羅斯人的活動遺迹。伴隨著美國佔領加州,俄羅斯評估繼續佔領阿拉斯加意義不大,於是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而俄羅斯的阿拉斯加、海參崴、伯力。之所以經濟不能發展,就是因為距離俄羅斯的行政中心莫斯科和經濟中心聖彼得堡太遠、太遠。而中國其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以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為軸線的東部沿海,依次向內延伸是中部地區,再次是西部地區。一方面是這些地區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高,另外一方面也是距離衰減的結果。理論上長江可以減弱距離衰減的效果,但我們有南京長江大橋。
在城市治安中也存在距離衰減理論。比如說,以廟會、政府部門、集市、汽車站、火車站為中心,周邊的治安都會比較差,而且呈現距離衰減。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反距離衰減的經濟政策就是三線建設。他提倡山、洞、散,最後大量國努打了水漂。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上海富了周邊,而北京坑了周邊。上海富了周邊是因為經濟的擴散效應和距離衰減。而北京坑了周邊是因為北京發展的是總部經濟,沒有經濟能量向周邊擴散。自然所謂坑了周邊更是無從談起,他們只不過是單純的沒有北京的命運而已。
這就是地理經濟學中很重要的距離衰減理論。
3、杜能農業論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門學科叫農業地理學。我那個時候認為這門學問老牛叉了,以後一定有大用,可事實證明我也有出錯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用,這就是農業地理學!在中國,農業是這樣的。你要是給中國的農民講你們不會種地,人家非給你一鋤頭不可。其實在中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大部分不適合農業農業生產,就我觀察(不對數據負責)1/3是因為不懂農業技術;1/3是因為懶;1/3是因為不懂市場。而真正會種地就是我們說的種糧大戶。就本地的種糧大戶而言,水費一畝地400!承包費一畝地400!糧食補貼全部歸農民所有,這就是小農經濟的本質。問一個種糧大戶能賺到錢嗎?他說:能賺什麼錢啊!不幹,幹什麼去?就是可惜了自己種糧的手藝,莊稼年年種,總有一年好收成的。本市有非常多的基本農田處於撂荒的狀態,這就是中國特色的農業生產!一方面是中國的棉量儲備非常的畸形,另外一方面是外國的糧價、棉價價格超低。在杜能農業論的基礎上,美國人提出來了自己的空間農業觀點。最右上的地區,被美國化為乳品和蔬菜的生產區,為這裡最接近紐約、芝加哥、底特律。這裡需要說明的就是美國的強大,還源於對農業規劃的強大!然後你看北京、上海、廣州周邊的糧食種植,你就懂了,這個國家連合格的農民都沒有。當然還有漁業布局、林業布局、畜牧業布局、郊區農業布局、糧食種植布局、經濟作物布局等等。在一些觀念陳舊的地區你假如追求農業的整體效益,節約資源,提高整體的經濟效益。恭喜你,你做不到。因為他們的土地是分散的,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式的小農經濟。社會資源總量有限,沒有土改這樣的資本再分配,杜能農業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可行,如何提高農民的人均收入?無非就是瞞天過海而已。即使如此,各地還有農民出身的自詡為農民兒子的官僚指導農業生產工作,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的浪費。這些人認為,他是農民的兒子,農業就是他的兒子,因為崇拜絕對的權威,我們這個社會有的時候真的很逗。這就是現實情況,一方面嚴守耕地紅線,另外一方面幾億畝的中低產田沒有錢改造。假如有更多的人懂杜能農業論,中國的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率都會有大的提高!
2012年,外資開始大規模的撤離中國。即使有些外資沒走,日子也是不好過的,以中國醫藥反腐為特徵的超國民待遇,使得一些外國企業如坐針氈。時間進入2013年,中國的民營企業開始大規模有計劃的撤離中國。製造業一共九大類別,鋼鐵、機械、化工、石油、紡織、信息、工礦、建築、食品。中國的化工、石油、信息、工礦、建築、鋼鐵和機械一直處於壟斷和半壟斷的狀態,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進不去,只有紡織和食品兩個過度飽和的行業容許民營企業參與其中。就是在這個過度飽和的行業中,民企都不能倖免。王老吉事件就是一個著名的案例,官辦企業在掠奪民營企業機器、設備、商標這些有形、無形財產以後,再還給你,再掠奪你一次,這就是強盜的邏輯。糧食、石油、鋼鐵、機械、化工產品連續十幾個月國際價格超跌,但在中國貌似有很大的緩衝區間,基本沒怎麼跌。全世界都在迎接頁岩氣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在中國充斥著頁岩氣革命是騙局的論調,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當超低價的煤炭、天然氣、糧食、化工產品在中國港口靠岸,中國只是用一個進口配額的制度就把他們統統擋在門外。與此同時,中國特有的官僚機構發改委聞風而動,在國際超跌的同時,國內是能源價格逆市連續十幾個月的漲價。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大媽的瘋狂舉動叫世界為之恐懼,中國人均收入只有歐美的1/8,但是房價卻是他們的幾倍、幾十倍,中國人幽默的把這種經濟現象叫不理性的繁榮。上個世紀美國開始投資頁岩氣,美國政府從稅收、政策、法律一路開綠燈,當時的中國也全力以赴開發頁岩氣,喊了一大堆口號,今天關鍵性技術是一項都沒有,一共打下了63口鑽井,不到美國的0.07% ,美國是一群狂熱的民營企業,中國是中石油、中石化,還有一批連頁岩氣是什麼都不知道是什麼的地方國有企業跑馬圈地,今天我們已經失去了十五年的時間,可問題是我們還要繼續落後五十年,這就是我們的命,因為民族資本的咽喉被官僚資本緊緊的扼住。
1999年看到胡兆量的中國區域經濟導論,裡面有句話講:為什麼中國第三產業的就業率比菲律賓還低?因為政府壟斷第三產業。舉例說明這個問題:中國的服務業在鐵路市場化以後,還有中國郵政、鹽政、煙草等等政企合一的企業。在中國只有郵政是合法的快遞公司,因為中國郵政只給中國郵政發放牌照,他還想從其他快遞黑戶那裡收取份子錢,一份快遞一塊錢,你不得不佩服郵政的智慧和無恥。美國的服務業創造了80%的就業機會,中國服務業創造35%的就業,之所以服務業對不起中國人,就是體制不容許中國的大學生就業。
4、韋伯工業理論
不想講理論,講完以後閱讀量下降嚴重,嘿嘿。
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卡里·紀伯倫】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記於此處,用以自勉及共勉。)
然後一掐大腿,慘叫一聲,開始講韋伯工業理論。
韋伯是西方研究工業區位理論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工業區位理論-----論工業區位》闡述了選取工業區必須的前提條件。順便提一下,以前這門課程叫工業地理學。他認為假定在造原材料、資本、市場均等的情況下,工廠的選址應該選取生產費用最低的那個點。而成本主要包括:資本、利息、工資、燃料、原料、運費、固定資產、維護、折舊等。而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運費、工資、聚集效應。運費其實很好理解,鋼鐵廠當然優先選取靠近煤炭、鋼鐵的地點。中國清朝有一個武漢鋼鐵廠,就是因為不按這個經濟規律辦事,最後導致破產。我們看發達國家,德國、英國、法國、美國、中國、日本發展經濟,都必須有一個資源,這個資源就是煤炭,這種廉價的能源能使一個國家邁腳跨上一個叫現代化的台階。我們再來看印度,印度煤炭資源稀缺,想靠污染環境發展經濟都難。之所以說印度和現代化無緣,道理很簡單,印度缺少工業化的一個台階------煤炭。我們今天都說霧霾不好,霧霾真的不好?應該確切的說是,有錢以後霧霾就不好了,我們有錢了,所以希望用新的、乾淨的能源。原始資本積累必須靠燒煤開始,然後才有錢燒天然氣和石油。在爆發工業革命的英國,工業中心都要靠近河流、海港、煤礦、鐵礦,只有這樣這個工業點才具有工業價值。後來的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也都是這樣起家。尤其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是地球村製造業的模板。雖然現在煤礦決定城市選址的實用價值已經不大了,但人類主要的工業區還是靠近煤礦主產區,而且沒有移動過。有一個逆天的奇葩,那就是日本。當然日本人也不傻,從中國進口大量煤炭,然後儲備用於以後的經濟建設。
接著是工資。我們假定沿海工資是一萬,武漢工資是五千,成都工資是兩千,那工廠當然優先選取成都。但現在中國製造業不能擴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財政轉移(行政干預)導致成都、武漢、深圳的工資差別不大。所以中資和外資都去了東南亞,道理很簡單,還是因為工資。說到工資,順便插一個耶倫的效率工資理論。效率工資理論就是理論上提高工資可以提升社會生產效率,結果呢?結果資本家跑了!外國的跑,本國的也跑。求求那些照本宣科的政策制定者們,饒了中國經濟行不行?效率工資理論在美國可行,那是因為人家在食物鏈的頂端,你說你個農民工搞效率工資理論,最後只能幾千萬、幾千萬的失業潮。道理很簡單,你的科研體制沒有技術紅利,你只能印人民幣印不出美元,實踐是檢驗中西醫的試金石。
最後一個是聚集效應。假定一個工廠在城市邊,那他可以隨時招到熟練工人。假定一個工廠在離城20公里的農村,那他就要頻繁面對用工荒。假定一個工廠離學校、醫院、公園、電影院的距離是六公里,那他可以搭城市發展的順風車。假如一家工廠離城20公里,那他就要自己修學校、醫院、公園、影劇院。而這些開支都必須由工廠承擔。這也是為什麼最後三線工業最後都失敗的原因,物耗和成本太高,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還低劣。在工業選址和工廠選址的時候,就要考慮自己的工廠要靠近原材料產地,還是靠近市場。以鋼鐵為例,假如靠近市場,那他的鐵礦、煤運費就是天文數字。假如以靠近鐵礦和煤礦為主,以力拓30%的含鐵量計算,可以節省80~90%的運費,僅運輸鋼材就可以了。以紡織為例,輸入的是棉花,產出的是服裝,其重量基本不變。但棉花的產區就要廣泛的多,但市場最集中的還是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所以紡織業也多在這些地區集中。而靠近市場可以更好的掌握市場的動態,依靠聚集效應,可以更好的降低生產成本。
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是一把尺子,可以用來衡量現代城市工業布局的自由間隙。
5、商業區位論
今天講商業區位理論。
按照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學說。假設研究的區域內人口均勻分布,如何設計這個區域的購物中心?每一個購物中心的的輻射能力都有限,還要綜合大中小型的購物中心的接待能力。
現實情況中,一個城市內會有很多購物中心,假如我們用圓心來劃分他們,就會發現,有很多的圓形互相交割,而很多空白的區域沒有被填補,而在空白區域放一個購物中心,又會造成資源浪費,所以就會造成經濟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克里斯泰勒提出一種觀點,以城市形狀配置一個到兩個大型的商業中心,以六邊形取代圓形,在六邊形的六個角落配置小型商業中心,以大型商業中心周邊的六個六邊形的中心點為依託,構建六個中型商業中心,以求城市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每一個中心點都有自己的社會功能,必需品小型的商業中心就能滿足,貴一點的消費品可以去中型商業中心,奢侈品和耐用消費品則可以去大型的商業中心,由於對消費品、奢侈品、耐用消費品的購買頻次不同,中心地學說很好的滿足和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在歐洲和美洲被廣泛用於城市規劃和建設。城市建設在部署大中型的商業中心時,也要著重考慮商業中心之間的距離和是不是在城市的中心點,城市的發展具有惰性,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商業中心才會發生偏移。
中心點理論在評估物業地產價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新的商業廣場、開發區、房地產簡單的用尺子量中心點到物業的距離,計算中心點到城市邊際的實際距離,然後再考慮你物業到中心點的距離,你就可以大概估計出物業現階段的實際價值。
商業區位的指導原則:1、近消費市場。2、時間最短原則。3、交通便捷。4、消費心理影響。5、接近商業中心原則。中心點理論在實際操縱中,還受到市場最優、交通最優、行政最優的影響。市場最優即中心點對周邊中小型商業網點的影響和控制作用。交通最優就是附近的公交車換乘樞紐、地鐵站,將會使中型或小型的商業網點迅速擴張,量變引發質變,從而取代大型商業網點。理論歸根結蒂還是理論,在實際操作中有著非常多的變數因素可以隨時影響和改變原有的理論模型。
把中心點理論放到一省一國,你會發現上海、鄭州、合肥、武漢、重慶之間激烈的競爭,東北作為一個經濟副區域,以及遼中南的經濟下滑暫時不予考慮。重慶作為主要的一個商業中心,由於西南山地較多,嚴重影響西南的經濟發展,所以暫不予考慮。合肥在武漢、上海、鄭州、南京之間,貌似區位很好,可事實上武漢、上海、鄭州、南京的商業經濟規模都要強於合肥。上海一步步向現代金融城走去,超高的商業成本不利於商業區位的資源再分配。鄭州作為中國北方主要的集散地,由於鐵路限制運輸規模的集散速度最終會導致鄭州的淪為次要的商品集散地。現在唯一可以由點向面擴散,擁有巨大的運輸能力的城市只有武漢,而武漢也最終會成為中國的商業和物流中心。
6、增長極理論一個是限制城市發展的增長極限。
我們前面講了杜能農業論,還有馬爾薩斯能源理、韋伯工業理論也沒有講。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農業理論產出上有一個最大值,工業理論產出上有一個最大值,能源生產理論上有一個最大值,虛擬經濟泡沫理論上有一個最大值。
沒聽懂?意思就是資源決定人類不可能無限制的繁殖下去。一方面是資源限制。另外一方面是我們應該如何生存?或者說我們的生存狀態。
其實你們很多人都已經感受到了現代化的衝擊力。中國現在人均收入是6000美元,而中國假如達到30000~40000這個區間,中國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和資源?
增長極理論有幾種。一種是地球村的增長極理論。一種是國家的增長極理論。還有一種是省的增長極理論。還有一種是市、縣、甚至鄉鎮的增長極理論。美國為什麼一次次操刀能源價格,就像不控制能源價格就會死全家一樣?因為美國要的就是資源和能源的絕對控制權。道理很簡單,資源總量是有限的。美國傾銷到中國的動力煤130元,運費就130元。這就是美國的目的,叫你煤炭行業破產,幫你削減產能。就這次發改委放出風聲,計劃要800萬煤炭工人下崗是一樣的道理。這種行為美國其實早就干過,幾次能源危機,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其實很簡單的道理美國負責中東國家的安全,美國不點頭,誰敢漲一分錢?美國通過能源危機,迫使西歐開始修建核電站。等西歐修建好核電以後,美國在操刀頁岩氣革命,讓一次性能源的價格暴跌,這個時候全世界棄核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最最關鍵的是伴隨著一次性能源價格的暴跌,核電的價格明顯倒掛,邏輯上繞不過來的,你可以想美國的動力煤賣給中國人只賣0美元。美國人的目的很簡單啊,就是叫核電工人下崗,類似於中國的800萬煤炭工人下崗。等你西歐的核電拆的、報廢的差不多了,然後美國開始新的能源危機,總言之,言總之就是不能叫你發展起來。煤炭、核電是同樣的道理。
二戰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國,最大的石油煉化國家,最大的一次性能源消費國。但美國不是這樣想的,假如能源低價,那經濟就會低沉本的高速發展,那全球的資源最後就會不夠。假如黑非洲、印度、拉美都過上美國人這樣的生活,那美國就會毫無懸念的餓死人,工業就會嚴重衰退,綜合國力就會相對大幅下降,而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容許出現的情況。所以美國通過能源危機、廣場協議一次次打壓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美國在非洲、南美大量採購糧食和經濟作物,一方面是為高消費提供物質保障,另外一方面是為了在黑非洲、南美、亞洲控制人口數量,變相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美國的強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假如非洲、南美強大了,就意味著美國的相對衰退。
接著講國家的增長極理論。為什麼在中國只發展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就可以了?因為我們要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生產效率最高的地方。這樣才能效益最大化,而財政轉移的結果就是中國經濟的明顯放緩。道理其實很簡單,資源是有限的。首先在中國資源分布是相當不均勻的,所以那種希望大河南中原崛起的政策就是痴人說夢。發展經濟勢必會先邁出一隻腳去,兩隻腳一起邁出去的那是現眼。兩隻腳一起邁出去就是均衡經濟發展理論,假如你們還是沒有聽懂,再說直白一點就是財政轉移。我們舉個例子,喀什和上海。上海有黃浦江作為內河水運,還有京杭運河,還有洋山港。而喀什只有一條鐵路,即使有鐵路也不具有任何經濟價值。這就是差距,而上海援建中西部那就是更是扯淡,中西部一方面是硬體設施差,另外一方面是人的精神狀態,窮山惡水出刁民啊。中國具有經濟價值的只有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潛在具有經濟價值的是福建、客家人區、廣西、浙南、山東。道理其實很簡單,本世紀的競爭是城市群的競爭,這一趨勢已經非常、非常明顯了。
我們先分析前面四個傳統的工業區。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工業區?遼中南是中國硬體設施最齊全的,甚至比長三角和珠三角還齊全,遼中南唯一缺少的就是具有脫亞入歐精神的中國人。而中國一再打壓南方,發展遼中南、京津唐,目的就是為了所謂的均衡經濟發展理論。而鄧為什麼從上海選黨委書記?這就是意味著這個國家放棄了均衡經濟發展理論。而長三角、珠三角只是獲得了短暫的經濟發展時期,我把他叫黃金十年。
而在一個區域內部,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全國看南京、杭州,那是重要的經濟城市,在上海看南京、杭州那就是下里巴人。即使在上海內部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以前也是: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而與上海一江之隔的啟東市,你說和上海自然條件上有多大的差別?我看也不是啊。但沒辦法,這就是不均衡經濟增長的必然。導致這一情況的出現,還是因為增長極理論。不可能出現那種資源、能源無限制供應的局面。而對於中國而言,大量的內燃機汽車上路,不是什麼好事情,而是災難。因為有了巨量的需求,導致美國下一次能源危機就有了可以操作的更大空間。而作為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中國將會受損失最嚴重,甚至可以摧毀中國本就不成熟、不合理的工業布局。
如何評價王東嶽的《知魚之樂》?我是坐在馬桶上,一邊吐,一邊看,一邊看,一邊吐,終於看完了這本理解應激性創傷的教材。只講代償理論,你們都知道我是信奉大國政治、地緣政治、馬爾薩斯能源理論的,假如照知魚之樂的代償理論來理解,那我們今天就應該是共產主義啊!共產主義啊!共產主義啊!王東嶽,你應該入黨,不是中國共產黨,而是香港共產黨。我估計他就是托派派來,潛伏在我們身邊的顛覆我們三觀傳說中的特務。希望我的粉絲裡面沒有王東嶽的粉絲,哈哈。
由於信息不對稱,你們只需要知道美國刺殺了伊拉克國王(親英),後又扶持薩達姆,後又慫恿薩達姆進攻伊朗,後又滅了薩達姆。這裡面的狗血劇情不願多講,當年是誰接走了基辛格的外交、內政權?拉姆斯菲爾德。是誰聯絡薩達姆進攻伊拉克的?拉姆斯菲爾德。是誰在聯合國拿著洗衣服說:這就是生化武器的?拉姆斯菲爾德。你說說,世貿大廈是本拉登撞的,還是拉姆斯菲爾德找人撞的?假如是本拉登撞的,作為一個恐怖分子,會高高興興的跳出來承認,因為他活著就是為了大新聞。可事情就是這樣蹊蹺。這個地球村所有的陰謀、陽謀、詭計,都是圍繞著增長極理論展開。假如資源無疑無限大+∞,我們一人一公噸黃金,那個時候誰都能視金錢如糞土,道理很簡單,那個時候就不會存在增長極理論,但那是不可能的。假如代償理論是可行的,那還要資本主義幹什麼?還要杜能農業論幹什麼?全世界都可以成為上海、紐約。
這就是增長極理論。微信公眾號:wwlxl613
人類社會歸根結蒂都是人壓迫人的制度,究其所以還是資源稀缺和分布不均勻導致的。(上面這句話,你信不信不重要,但一定要記住。)
看城市大小,可以先看人口。之前有研究統計個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城市人口人口分布,總體來說是一個冪律分布。那麼可能人口會存在一個極限,冪律代表人口多的城市,特大城市少,大多數城市在中小規模。這其實應該是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當下的生產力極限有關係。一方面人口聚集使得很多資源的單位使用成本下降,吸引力增加。但同時也會使得有些資源稀缺,產生擠出效應。所以吸引力類似於複雜網路中無標度網路的產生機制,大的越來越大。擠出效應則是一個負的效應,可能會對冪律分布的尾部產生一個約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南京留不住人才?
※中國有哪些小而美的城市?
※我國人口預計 15 年內是會逐漸分散在大中小城市,還是繼續向大城市集中?我們應留在大城市發展嗎?
※為什麼蔬菜水果之類的農產品在產地都很便宜,到了城市卻貴很多?
※中國常駐人口 1000 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如果停電一周會出現怎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