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崇拜」有什麼背後的心理機制?
今天在人人上看到一個好友分享一篇關於祭奠南懷瑾老師的文章,並附上一段類似感謝祝福之類的話語。但據我了解,他本人對於文學方面是沒有什麼大興趣的,所以我想起之前在傑克遜和喬布斯逝世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堆」粉絲「的現象,據我查證有」死亡崇拜「一說。
死亡崇拜在我看來分為兩類:
1)一類與生殖崇拜類似,單獨對於死亡本身的崇拜,像美州印加文明十分崇拜死亡,他們有二十位進位的數字,「零」代表死亡。傳言的水晶頭骨代表死亡,並具神奇的魔力。印加的城市都有一條通向死亡的大道,稱「黃泉大道」兩邊都是墓葬。
2)另一類不是傳統嚴格意義上的死亡崇拜,死亡可以延伸為逝去的人或事,而這個人或事可以產生一種暈輪效應。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傑克遜,死前由於整容失敗和白癜風皮膚一直處於輿論的漩渦中;而死後媒體卻倒向另一邊,傑克遜偉大的音樂成就和對慈善的熱愛(獨自支持了世界上39個慈善救助基金會)成了報道重點。其它比如我們總是懷念過去的時光等等在我看來都可以看做死亡崇拜。
謝謝邀請。我沒有系統的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個話題也不在我的專業範圍內。拋磚引玉吧。
搜索了一下學術期刊,發現關於崇拜的話題多見於人類學、考古學對於宗教的研究。Worship這個詞,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給出的的定義是」The term 『worship』 refers to a complex of acts whereby humans express their devotion and reverence toward a deity (in theistic religions) or toward a transcendent yet nondivine being (in nontheistic religions)「。根據這個定義,崇拜往往和儀式、獻祭(食品、牲畜、血液等等)相聯繫。這篇文章指出,崇拜是宗教的生命線。當人們認為自己的幸福是由某個超自然的力量決定,並誠服於這個力量的時候,就產生了崇拜。對於死亡的崇拜,應該也是屬於這個範疇的。至於其中的心理機制,我猜測是人們通過各種儀式和獻祭,表示對這個力量的忠誠,期望受到這個力量的保護。至於這個儀式、獻祭傳到後代,估計就像那個猴子吃香蕉的故事一樣,第一批猴子知道去拿香蕉會被水淋濕,於是暴打會去碰香蕉的新來的猴子,後面的猴子根本不知道拿香蕉會被水淋濕,但只要有猴子大膽去碰香蕉,照例是一頓暴打 (http://www.eygle.com/digest/2006/03/the_monkey_society.html)。
至於問題中」死亡崇拜「的第二種情況,似乎說的是人們對死去的人總是比較寬容,多提優點和個人成就,少提不足和缺點。這個我沒有搜索到相關文獻,只能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我不是傑克遜,也不是喬布斯的粉絲,對他們了解不多。但我覺得,這些公眾人物對社會的價值不僅僅是他們的作品或者成果,他們本身也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在他們活著的時候,他們的負面消息也不少。揭他們的短,抨擊他們的缺點估計也養活了不少人,或者讓一些人更受歡迎。喬布斯的競爭對手應該會很樂於看到這類新聞得。然而,在人死後還這麼做就顯得不厚道了。兔死狐悲,誰都有死亡的一天。生前為了生活、夢想努力,死後還得背一身的惡名,想想也讓人心酸。更何況,人都已經去世了,再也不能和活著的人競爭,給活著的人造成威脅。何必再說死人的壞話,給人留下刻薄的印象呢?說些漂亮話、官面話,也顯得寬容、和善。
斯人已去,把去世的人塑造出偶像、英雄比塑造一個活著的偶像、英雄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了。死去的人也不可能再做出什麼舉動讓我們失望,破壞他們的好名聲。同時,他們的名氣也不可能威脅到活著的人。了解中國歷史的人,可以自己去想像。我就不多說了。
除了從現實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覺得這種現象也許和記憶的選擇性有關。當我們的心態更寬容的時候,可能會更容易記起別人的優點。
參考文章
Ed. William A. Darity, Jr.. Worship.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9. 2nd
ed.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8. p154-156.
死亡是這個世界最為神秘的事情,任何活著的人都沒有經歷過死亡,在經驗的層面上,死亡是完全未知的東西。人對死亡的未知是徹底的,純粹的。因此人們可以對於死亡有任何的想像(天堂地獄涅槃彼岸),也可以對死亡投注任何的情感(愛恨恐懼與悲傷)。關鍵的關鍵是還沒有任何人能說任何人是錯的,死亡是超越認知極限的東西。死亡牽動著所有活著的人的各種敏感的神經,被賦予分離、喪失、復仇、憤怒、暴力、命運等各種各樣的意義。
死亡擁有巨大的力量,是權力巔峰的一種象徵,公平而又強硬,死亡是一切法律的典範。無論王侯將相,還是菜場賣肉的王二麻子,誰也不能拒絕履行死亡。
再來說說崇拜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
1. 神秘與未知,熟人之間無崇拜。被崇拜了的重視被理想化了的對象。說白了就是你崇拜的永遠都沒有你感覺到的那麼好,崇拜對象是被誇大了的。仔細覺察的話,我們可能會發現,崇拜的過程更像是,我們在外界抓到了一個人,在我們的內心將他穿上我們早已準備好的金光閃閃的服裝。這意味著,崇拜一個對象就是要有意無意的對其保持無知。
2. 權力,被崇拜的對象必須要擁有更高的力量和控制權,這個無需解釋。
死亡高度契合未知與權力的雙重條件,因此成為崇拜的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死亡對於一個人來說,的確是像鍍了一層金,經歷過死亡的確像80/90年代的留學生。
題主很敏銳的把死亡崇拜,和對死去的人的理想化聯繫在一起,我覺得這二者的確是密不可分的,恰恰是位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無意識的死亡崇拜,從根本上造成了這樣一種社會心理現象。
甚至於有過瀕死體驗的人,聽起來也牛牛的,就好像儘管並未留過學,但去過可以遙望外國的邊疆。
於是當死去的人,披上死亡的光環,換來幾句緬懷和稱讚,倒也是挺正常的事情了。
人都會屈服於一種巨大的力量,以求得安全感,對抗孤獨感與渺小感,這個力量來自某種權威,而權威可以是一個獨裁者,一部法律,一種宗教,當然也可以是死亡,因為一切生命在死亡面前都是渺小的,不值一提的。
回答這道題就推薦一本書,《象徵的交換與死亡》。死亡,淺顯的理解實際上就是一套世界觀,或者宇宙觀。如何看待死跟如何看待活著,就是一個概念。有永生的崇拜,也有死亡的崇拜。不見得是心理機制了,或許是集體心理機制。一種文化現象。
一些文化認為,死亡是邁向另一階段的神聖過渡。死亡被神聖化了。
活著帶來虛無,死亡就是永生。看看這些人類的腦洞吧。
就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啊。
謝邀,發現之前寫的回答一直在草稿箱沒發。。。。死亡崇拜古來就有,而且是全世界通用,這個不光是心理學問題也是和宗教信仰有關。我不是特別對這個有研究,只能說說我知道的。針對你說的第一點死亡崇拜,首先崇拜並不是說嚮往,而是worship的意思,類似尊崇敬畏吧,就像你祭拜自己的祖先、神靈,是因為敬畏他們,因為敬畏所以崇拜他們。偶像崇拜,生殖崇拜,死亡崇拜都是一樣的。
死亡崇拜來自於
1)對神秘未知事物都好奇和敬畏。如果看原始人,大概六七十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和北京人同時代的原始人就被發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喪葬儀式,例如用紅色染料把屍體圍起來。為什麼是紅色,比較認可的解釋說是「對血液的模擬」。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不是打獵就是採集,那麼一般受到動物攻擊或者意外死亡的幾率很大,除了一般生病,只要流血,那離死亡也不遠了。再者這些紅色染料被鑒定含有大量鐵礦石成分,這種雖然現在看來簡單儀式其實是證明了人類對死亡是不光只單純的害怕,也是崇拜和敬畏的,因為在物質極其貧乏的時代,搜集鐵礦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了解釋「死亡」,人類大多會求之於神秘主義。最早的避免人類死亡的,不是救死扶傷的醫生,而是巫師(不要想成騎著掃把的哈利波特)。在原始社會,巫醫是不分的,而且就算偶爾作為醫生救人,但他的主要身份其實還是主持祭祀的巫。醫生來源於巫師,弗雷澤的《金枝》有論證。巫既是現實生活中控制生死的主宰者,也是聯繫神秘未知世界的橋樑。種種以至於後來我們祭祀亡者,變成了人類社會的一部分。
題外話,在這所有的對生死解釋中,我比較欣賞中國古人的哲學觀點「未知生,焉知死」 。這是根本上避開了死亡的未知性和神秘性,只是從現實角度出發,告訴你「現在活著都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那等你死了又怎麼能找到死亡的意義呢」。此處應有掌聲, 這是對死亡崇拜一記響亮的耳光。所以我們經常說中國人世俗、中國人現實,沒錯啊,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就是從現實意義出發的,死後的追求有死後再來討論,你先過好現在得日子再說。其實我欣賞的是這個解釋得哲學意義。這個解釋的邏輯其實和我們大人在回答一些小孩子提出的的複雜問題一樣,怕解釋了小盆友也聽不懂,於是會說:你長大就會明白的,你現在需要做的是好好學習知識,到時就會明白。生死也是,一樣道理。到了一定人生階段,就有所感悟吧。
2)信仰和宗教的影響。
難道中國因為有「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就沒有死亡崇拜了?別忘了我們是一個儒釋道法,墨兵縱橫,陰陽等等各種思想都存在的文明,更何況上千年宗法制佔主導地位,講究繼承傳統。從原始神秘主義衍生出來的最早的宗教--「祖先崇拜」,必然是會保留下來的。例如近的如中國清明節,祭祖的,都知道,不說了。遠的南美洲墨西哥有亡靈節,日本有盂蘭節,都是祭祀亡者的節日。【如果要問為什麼最早的宗教是祖先崇拜,它又是哪裡來的,那當然是kinship(親屬關係)產生後才有的。但是這個涉及太多,光kinship就有很多書。。。】
而一般宗教的觀念和孔子的想法是倒過來的,他們崇尚是「未知死,焉知生」,例如剛認識佛教的人,就會知道它的六道輪迴,所謂下三道的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是為邪惡的人死後準備的,上三道則反之。再例如,不類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基督教則認為人生下來便有原罪,那是對亞當和夏娃不聽話吃了禁果的懲罰,你們從人類始祖那裡繼承的一代代的原罪,如果不做善事來贖罪便是會被撒旦引入地獄的...反之做善事死後就可以升天堂(這個性善性惡說很多人寫過文章的,分不清孰優孰劣)。但對兩者的教義來說,自殺都是絕對是不行的,一定會拖入地獄,可以說宗教的信徒都是從宗教本身的信仰中先一步了解死亡,了解死亡以後的世界,以至於敬畏死亡,一方面「敬」死亡可以通往比現在更美好的天堂、天道,另一方面又「畏」死亡會帶人墮入地獄。至於伊斯蘭教,那個類似天堂的流著奶和蜜的地方也是一樣的意思,穆罕默德總是要給人類畫一塊餅才會有追隨者去統一阿拉伯半島的。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幫了人類一個大忙,解釋了「生和死」的終極問題,不需要哲學的辯證,神說什麼是什麼。被自殺式「聖戰」帶入歧途的恐怖分子最近太活躍,那其他宗教信徒就不會這樣?君不見阿壩很多ZF(自己燒自己)的DL信徒?助李世民奪天下的武僧也是手染鮮血,被要求做善事卻殺戮無數的基督教十字軍呢?所以,當宗教為人類解釋清了生死問題,那麼剩下來的就是人們愛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了,管他是自我了斷的死亡還是令別人死亡,好似自己所了解的生死才是真諦,自己所理解的生死就是真理。所以呢,這個第二點就是說所謂的死亡崇拜,宗教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在人們了解死亡,或者產生死亡本身起了推動作用,儘管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類自己。
3)戰爭,所謂英雄主義因素。xxx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來自統治階層的宣傳洗腦,或者是來自輿論的引導。不管是三國時期的劉關張,還是逼上梁山的好漢們,甚至是偉大革命先驅永垂不朽,都在或多或少傳達著英雄主義,自我犧牲等思想,在此不做贅述啦。
4)心理因素和心理疾病,也有認為死亡是美好的瞬間,雖然這比較變態。或者對現世自己的存在十分不滿,求助於死亡來解脫。這些精神問題不在我的世界,不過確實有很多奇怪的藝術創作者追求那種瀕死的狀態,以激發靈感和對生活的激情。
你說的第二點崇拜傑克遜喬布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死亡崇拜...至少我不認為那是死亡崇拜,只是一般的偶像崇拜而已。我覺得是物以稀為貴吧...因為死亡不可逆,沒有了這個人,他所留下的遺產不管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只是時間快慢而已。當人們意識到這種不可逆時,其價值就會翻倍影響會擴大...例如梵高的畫在他死前沒什麼影響,他死後卻被瘋搶。再例如你舉的傑克遜的例子都是一樣的,人們並不是在崇拜死亡。而是在挽留那些即將消逝的legacy 遺產而已。他露出傾神細聽尚秀芳說話的神色,頜首道:「生死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事,所以關乎到每一個人,無論帝王將相,賢愚不肖,都要面對這加諸他們身上無可逃避的命運。不過縱然事實如此,要我們去想像死亡,是近乎不可能的事。甚至生出錯覺,認為自己會是例外,不會死去,遂對終會來臨的死 亡視如不見。我們若想掌握生死之道,首先要改變這可笑的想法。」
金正宗道:「國師看得很透徹,這是大多人對死亡所持的態度,不 過我們是迫不得已,因為所有人都難逃一死,沒有人能改變這結局。與其為此恐懼擔憂,不如乾脆忘掉算了。」
伏難陀從容一笑,低宣兩句沒有人聽懂的梵語,油然道:「我的生死之道,正是面對死亡之道。不僅要認識死亡的真面目,還要超越死亡,讓死亡變作一種提升,而非終結。」
伏難陀雙目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語調鏗鏘,字字有力,神態卻是從容不迫道:「要明白何謂『我』,先要明白『我』的不同層次。最低的一層是物質,指我們的身體,稍高一層的是感官,心意又高於感官,智性高於心意,最高的層次是靈神,謂 之五重識。『我』便是這五重識的總和結果,以上御下,以內御外,靈神是最高的層次,更是其核心。」
伏難陀毫不在意的續道:「靈神雖是無影無形,形上難測,卻非感覺不到。事實上每天晚上我們均可感應到靈神的存在,當我們做夢, 身體仍在床上,但『我』卻到了另外一些地方去,作某些千奇百怪的活動,從而曉得『我』和身體是有區別的。晚上我們忘記醒著時的『我』,日間我們卻忘記睡夢中的『我』。由此推知真正的『我』是超然於肉體之上,這就是靈神。」
伏難陀說的道理與中土古代大聖哲的莊周說的「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可謂異曲同工,但伏難陀則說得更實在和易明。
伏難陀續道:「我們的身體不住變化,從幼年至成年、老朽,可是 這個『我』始終不變,因為靈神是超乎物質之上,超越我們物質感官的範疇,超越我們心智推考的極限,觸摸不到,量度不到。生死只是一種轉移,就像蘇醒是睡覺的轉移,令人恐懼害怕的死亡,只是開放另一段生命,另一度空間,另一個天地的一道門。那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機會,問題在於我們能否掌握梵我如一之道,也是生死之道。」
死亡對於生者來說或許太過深奧,所以對於「死亡崇拜」的探討似乎也比較具有神秘色彩。
不是專業人士或心理學愛好者,只是看到題主的問題突然想起弗朗西斯·培根在《論死亡》中引用的兩位先哲對於死亡的見解。
其一是塞內加在《道德書簡》第二十四篇中提出的「伴隨死亡而來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Pompa mortis magis terret, quam mors ipsa.」)
以及賀拉斯《書札》第二卷第一首的第十四行,「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後會受人愛戴」「 (」Extinctus amabitur idem.「)
對於在世的大多數(未逢過生死一劫)的人來說,死亡的表象、隨之而來的親朋的悲痛和入土為安的被儀式化有可能大大加強人們腦海中對於死亡的神聖印象。而這種印象往往很容易給人們帶來恐懼感和崇敬感。這是死亡崇拜可能在心理上形成的原因之一。而妒忌等負面情感的形成原因大多可以被理解為其他個體的存在與人自身的存在形成對照,並且基於人本身的判斷方式而言,其在各方面或某方面優於此人本身的存在與表現。但是死亡的這一瞬間終結了人在現世中的確實存在,因而已死亡的個體(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再能夠成為人們比對自身生存狀況的參照標準,而且死亡的個體往往也不會對人們在精神上或身體上構成威脅或是造成傷害了。所以,人們對於死亡個體的負面印象也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認知,而殘留下來的大多會是他/她曾經帶來的美好和對生命的懷念之情。「妒忌之心」已被慢慢消除,「名望之門」因而也就更加容易被打開了。
(以上觀點均為個人對於文章的見解,不具有專業的參考性)謝謝邀請。
1.題主同學的分享原因:你同學平時對文學沒有多大興趣,那麼分享可能來自兩點——一是分享內容恰好契合自己想表達和傳遞的,二是南懷瑾前輩的名聲足以提供給分享的資本。這時候南懷瑾老師的「去世」(死亡)是傳統生死觀中的「死者為大」,蓋棺定論之意;
2. 邁克爾·傑克遜與喬布斯的「粉絲」現象得益於互聯網與大眾文化的雙重作用,放大了二人的生平貢獻而已;
3. 印加文明的死亡文化傳說,沒有看過專業論文不好下結論,推薦題主看下弗雷澤的《金枝》,死亡與巫術的關係尤為密切;
4. 時光追憶的感覺:回到傳統來說,儒家有「慎終追遠」的禮法,道家有此身寄居天地之間的超脫,佛家又講六道輪迴,都把生看做短暫或較為短暫的一個狀態,死亡似乎成了永恆。
向死衝動,生命回歸無機物以逃避精神焦慮的慾望。
弗洛伊德,死之本能
本人沒有宗教信仰,死亡崇拜僅僅對自殺的年輕人。比如張國榮,海子,kimi。
對因病身亡的人,即便是有同樣藝術成就的梅艷芳,鄧麗君不會有這種感覺。
就是因為他們做了我想做又猶豫不決不去做的事,跟他們有幾分相似吧,那是一個更加勇敢的自己,所以崇拜。(有些抑鬱)
蛋破生雞 雞大生蛋 既有其生 必有其滅
有過向死而生的說法。還有福柯說的快樂的極致是死亡。我很難想像,自己竟然是這樣的人。很多時候堅強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可以自主選擇死亡,這樣就會開心一點,好像將要完成一項什麼任務似的。
上帝擰的發條時間結束,或者說塵封在主機里的數據再也不會變化了。
謝邀
雖然不是心理學專家,但是看到「死亡崇拜」我的第一反應是《1984》里東亞國的意識形態,大致就是把佛教的極樂輪迴和犧牲精神混和在一起的產物,基本特徵就是不畏懼死亡,相信英勇的死亡會有各種形式的回報,但是有的相信來世有的不相信:
前者一般表現為希望以靈魂的超脫得到在來世/樂土的歡愉(個人認為這種類型的還沒有脫離肉體上的需求);後者一般會將所謂壯烈的死當作壯舉,並且會被現實的世界裡的後人歌頌。
所謂死亡崇拜
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追求解脫吧
原始時期人們已對於死亡、夢等未知的領域報有恐懼與敬畏,人們在不斷探索自己是誰 從何而來的道路中經過了萬物有靈 泛靈 拜物到今天的多神教一神教
從幽靈 祖先到神的崇拜過程 對於死亡的崇拜可以進一步細分下去 比如 鬼崇拜 祖先崇拜 圖騰崇拜 紀念型的崇拜等等 這些幾乎都是在人物 (世界上活著的時候就被崇拜的也就幾個人……)動物 植物失去生命或事件發生以後才受到人們的關注 留下深遠意義
對名人的崇拜應該還是從宗教上講 像耶穌 穆罕默德 釋迦摩尼等宗教的創始人 因其有廣博的學問堅韌的精神而被人們所熟知 他們的思想與精神被流傳下來 而對於名人的崇拜則是一種變體 我們雖然讀不到傑克遜寫的書 但我們可以聽他的專輯 看他的MV 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崇拜的儀式感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所謂「死亡崇拜」並非是對「死亡」這一事件的崇拜,而是對象徵著死亡的那些東西——比如骷髏、屍體——的崇拜。
樓上網友們已經講的很多、很詳細了,我就不再啰嗦了。我想充點說說的是:為何古人認為在他們之前的古人是「不死」的,是「永生」的。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詩人荷馬把他之前的古代社會分為四個階段: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這四個時代一個不如一個。黃金時代是最好的時代,那時候的人不僅德行很好,高大英俊,而且長生不死。因為一個神的錯誤,一切都改變了;白銀時代稍差一些,但仍比青銅時代好,黑鐵時代最糟,神都住到天上去了,只有人不得不仍受世間種種苦難,其中就有死亡的痛苦。
與荷馬一樣的歷史觀,在古代神話中處處可見,在兩河流域也有這樣的看法,古埃及神話中同樣有。
我們今天的小孩子恐怕都不會認為古代社會比現在好。這不是一個達爾文的進化論問題,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感受問題。但是為什麼荷馬認為他生活的時代遠不如黃金時代?為什麼他認為歷史是墮落的?為什麼有人為人古代的人是不死的?只是因為某個神的錯誤,才使人有死亡?
我很少看到有人對此給與了令人滿意的解釋。但可以肯定,這裡面一定隱藏著人類重大的秘密。揭開這個謎底,將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其意義絕不低於愛因斯坦的偉大發現。
我們應該知道,人類的意識活動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並非一開始就是現在這樣。當其意識發展之初,雖然有了意識活動,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只是在很久以後——數十萬年的時間——人類才出現了「對意識活動的意識」,即人們才知道了意識活動正是他們自己產生的。這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自我意識」。至於說意識活動究竟在人體中那個部位產生,那又是多年以後才弄明白的。所以,我們可以把人們的意識活動按其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他意識階段、自意識階段和超意識階段(關於這一點,詳見我的《體驗美學》)。現在所說的死亡崇拜就與他意識階段有關。在他意識階段,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他們的目光和心靈都一直向外,關注著自己身體意外的世界。他們把自己的心裡活動無意識的投射到外部事物之中,於是所有的事物在他們眼裡都是有生命的。更加值得我們重視的是:由於他們的身體發育、尤其是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夠穩定,事物在他們的眼裡也是不穩定的。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們用「變形」來解釋不穩定。所以,神話中的事物都會變來變去。一個人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他們不是認為這個人已經死了,而是認為他變成了其他事物飛走了。他可能變成了一隻鳥、一隻昆蟲或一株狗尾巴草。因此,在他們那裡,只有「變形」的觀念,沒有「死亡」的觀念。所以,古代人是不死的,是永生的。他們對客觀存在的「死亡」,沒有感覺,因此,也就不存在對死亡的恐懼,更不存在對死亡的崇拜。
後來,大約在父系氏族時期,人類的意識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意識的意識產生了。就是說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意識活動,明白了自己的主動性,是許多事情和活動的原因。他們意識到了死亡現象。但是他意識階段的意識特徵仍然存在,他們認為人本來是不死的,現在竟然會死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一開始是各種各樣的巫術、魔法,後來發現巫術與魔法的效果不是很令人滿意,於是慢慢地把原因統一歸結到神的安排(懲罰)。——想像《聖經》中創世紀的描述。人們對死亡越來越重視,發現死亡十分神秘:我們不可能對死亡之後的事情進行了解。於是,人們想像了許多景象用來解釋死亡:死亡的人到哪裡去了?他們有何經歷和感受?活著的人如何才能知道他們的事情?這個時候,才有了所謂的「死亡崇拜」。所以死亡崇拜是由恐懼心理引起的對死亡的探究行為。它與某些秘教有關,比如,赫爾墨斯教、摩爾教,尤其是與薩滿教有關。
現在人希望能從死亡崇拜中尋找面對死亡的慰藉。但這可能是令人失望的。其實,面對死亡,僅僅只是一個態度問題。它不是一個事實問題(因為它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
我只能從我所學的角度回答。曾經讀過法國學者德佈雷的一本書《圖像的生與死――西方觀圖史》,書中提到一種觀點,即對死亡的處理,尤其是大型的墓葬和雕塑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源的重要標誌,木乃伊是典型的例子,埃及這座古老文明幾乎是因為修建陵墓而調動整個社會的資源,而李澤厚在《美的歷程》里也有類似的表述。
我們意識到死亡的存在和我們對於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態的認知是緊密聯繫的,這也是宗教抑或是哲學乃至藝術產生的原因之一。因為意識到死亡,我們開始有了生命意識,開始知道朝生暮死和世事無常,開始學會用一些不同的態度面對有限的生命,開始歌頌古老帝王,啟迪後人,祭祀也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儀式,因為死亡和紀念帶給人使命感和急迫感。
對死亡的崇拜其實只在通信技術不發達,人們對死亡能夠感到從內心裡的恐慌和愕然時才會出現。當電報,尤其是留聲機出現之後,我們生前的很多東西都可以保存下來,死亡的神秘感變得煙消雲散,更可怕的是留聲機保存的是一段時間。近代史上照相技術出現以後,最初的一些相片絕大多數是死去的孩子的遺像,家人們用這樣不菲的方式企圖給孩子永生的可能。但是對死亡的確切感知的消退也帶來歷史感的消退,我們的感官可以無限延伸之後,實際上我們的內心焦慮感是上升的,因為我們活在一種不斷續的時間(timeless time)之中,永生其實意味著生命意識的喪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