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誓這類行為是如何產生的,有什麼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


「發誓」用學術一點的說法叫「公開承諾 Public Commitment「(自己悄悄發誓,本質上跟「我想要XXXX」沒有區別哦)。

大部分公開承諾是對未來進行承諾,比如「我發誓我會愛你一生一世」;也有一部分是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進行確認,比如「我發誓我從來沒愛過小紅」。兩者有一個相同的本質:發出社交信號,降低對方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或者說未知,往往帶來焦慮和恐懼。即使對於某些高風險偏好的人來說(我沒有說交「低智商稅」的彩票玩家和賭徒),在做某項「高風險、高回報、富貴險中求、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投資之前,也會儘可能地做足夠多的調研,降低不確定性(所謂看市場、看團隊、看面向、看心情等等……)。基本上可以這樣說:沒有正常人會對未知產生的恐懼完全免疫,之所以有的人看起來膽子更大一點,是因為他自信他的能力足以應付大多數他可能遇到的風險。我見過的最牛逼的基金經理們,腦中大多都有很多大膽的假設,但在求證的時候極其小心謹慎。

經濟學理論中有 「風險反感 risk-averse」 和 「風險偏愛 risk-loving」 兩種純理論上的叫法,但實際上對於心理學研究來講,只要你大腦的右額葉下回區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沒有壞掉,人們在風險偏好上的區分,只是強風險反感和弱風險反感的區別。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

從純理論經濟學中出來。既然誓言是社交信號,而且是一種較強的社交信號,通常用作如下用途:

  • 威脅(別過來!再過來我就開槍了!)
  • 尋求合作(打土豪,分田地!)
  • 表明立場(從今天起,周芷若和那姓張的,恩斷義絕)
  • 自我鞭策(鎚子2500元以下我是你孫子!)

呃,好像黑了羅老師……其實是這樣的,我本人不是羅粉也不是羅黑,舉這個例子只作個橋接。這件事,網上打臉的人不亦樂乎,也有很多人舉出了其他名人各種被打臉的名言。其實,在我這樣一個學了心理學所以略懂人性的人的眼中,發生這種事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電腦屏幕前的大家不妨仔細想一想,自己對某事物的態度,是否一直始終如一呢?有多少誓言是在說出來的時候信誓旦旦,可等到毀約的時候也覺得自己真的做不到也是情有可原的呢?你們有說過「我會永遠愛你」嗎?有說過「大哥有事吩咐,小弟自當萬死不辭」嗎?有說過「看完這集我就睡覺」、「今天晚上不吃飯了我減肥」、「這是我淘寶的最後一件衣服」嗎?

這也是為什麼,最開始說,悄悄發誓是不算數的。因為本來,大多數態度也是不算數的。你若還總是相信他人的態度和諾言,說明你多半還是未成年。倒不是說人不誠實不真誠,而是人和現實都在時時刻刻變化。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現代心理學出現人們才總結出來的規律。古人看這事也透徹,引一段《蘭亭集序》: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情隨事遷」,「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王羲之也是受過傷的人啊……

公開的誓言雖然也是一種表明態度的方式,但因為其「公開」的性質,便多了兩層含義:
1. 因為怕被打臉,所以很難自己改變,也很難被說服;
2. 因為公開表述,所以在這個觀點和立場上更堅定,也就想得越多越深,甚至可能走向極端。
也就是說,誓言一方面製造了輿論監督環境,被動促成某種行為的保持或達成;另一方面,誓言也強化了發誓人自己的立場,引導他的思考方向,主動實現目標。

網路罵戰其實就是個很好的觀察平台。你會發現,有一部分人因為選擇了某個立場,就開始放棄所謂「理性思考」,偏聽偏信,選擇性失明。有的人呢,被人罵得多了,能知道自己錯了,但怕公開丟人,下不來台,於是罵幾句髒話就把人都拉黑了。這種人考慮公眾形象多一些,受誓言左右更多是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什麼方式能偷偷逃避誓言,恐怕……呵呵呵呵。

但有很多思考能力非常強的人,則會在選定一個立場後,一條路走到黑,發展出一套自我完善的邏輯體系,以至於持別的立場的人很難在這個框架下說服他,而使用別的框架來爭論,要麼對他的框架沒有影響,要麼被他視為歪理邪說。這種人,便是由於誓言本身左右了人的思考,而並非被外界影響。

回到羅老師。羅老師很多時候在我看來是有些偏激的,雖然也講道理,但講自家的道理多一些。可這件事情上,當企業出現困難、現實不如計劃美好的時候,羅老師敢於跳出來改變,哪怕被打臉。這讓我覺得羅老師還是挺厲害的。

老實說,我自己也曾做過主動分手之後又回去倒追的事,想想當時那種「臉皮算什麼最重要的是無怨無悔」的態度,也是有點微醺了。現在回看過來,其實違背一個不違法的誓言時,所謂「輿論監督」這東西真的是最最沒有影響力的。有誰真的在意你的所作所為呢?有誰真的為你的開心、幸福考慮呢?有誰真的理解你的苦楚呢?有誰記得你上次語文考試的成績嗎?又有多少人真正注意到你的信守承諾呢?人,大多數時候,都只不過是快樂自己的快樂,憂傷自己的憂傷,如果別人有什麼好玩的事兒讓我樂呵樂呵就再好不過了。在路上摔了一跤,自己爬起來就是了。你又不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摔過跤的人。

誓言是一種態度,而態度沒那麼容易永恆。所以我們不妨將誓言,看做此時此刻的一種情緒和態度的表達,把它當成是這個人對現實和未來的真誠憧憬。至於他能否實現?你信他,又何必在乎這一誓?你不信他,又何必在乎這一誓?


發誓也可理解為許諾但不可理解為承諾,許諾和承諾不同。
許諾和發誓都可以看成是一種言詞上的表示;而承諾是一種行動,言而有信。

發誓是一種向外的聲明:可能是威脅性的,類似「如果你不答應(或答應)做某事,我就會如何」;也可能是許諾性的,類似「如果你答應做(或不做)某事,我會如何「。這兩者的實質都是發出聲明的一方(即發誓的一方)希望以此來影響對方的行動。對,發誓的目的是要用自己的語言去影響別人的行動。

發誓的實質是限制自己的選擇範圍
,即放棄某些選擇,或使得如果不選擇承諾自己的行為,就要付出信譽的代價。放棄某些選擇,使得自己的選擇變少,從而降低對方對己方的不確定性使對方相信自己,反而對自己有利(當然,前提是自己信譽的完整性和許諾有可信性)。這實際上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
比如,我們都知道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故事公元前207年,項羽軍隊20萬與秦軍主力30萬在巨鹿作戰,「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其實就是項羽在發誓(許諾):「不勝此戰,絕不退戰,」項羽的士兵都明白,別無選擇,要想活命,只有拚命,從而振軍心;而秦軍看項羽所為,必信其背水一戰決心,有所懼,故項羽大勝。

為什麼有些誓言會不可信呢?因為事前最優和事後最優不一致。


很多發誓都是說給自己聽。再上淘寶就剁手!


大概每個人都有發狠起誓的經歷,不管是大聲說出口的還是在心底默念的,不管之後遵守了的還是沒有遵守的。

一個室友最近不能吃辣的東西,偶爾吃了一次都要發誓賭咒「我發誓這是我最後一次吃辣的了。」這時我們都會在旁邊調侃「我發誓,這是我聽到的第N遍了。」

另一個室友偶爾跟男朋友吵架,也會恨恨地說「我發誓,再也不會理他了。」恩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在旁邊煽風點火的好。

每一個起誓的人,都是以怎樣的心態起誓的?
是不能。
是覺得不能繼續做像發誓前那樣的事,但事實上卻控制不了自己,想靠起誓賭咒來逼自己一把以達到目的。讓自己做 自己覺得應該做的、正確的事。

就像願望難以實現,誓言也一樣難以遵守。

你的內心本就是搖擺的,加上美食的香味兒勾著你的味蕾,怎能不投降認輸?胃差一點有什麼關係?

「我是說過再也不要理他了,但是是他先理得我啊,這又不算違誓。」好吧,反正你們的誓言後面也沒加上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之類的事。

發誓其實就是捨不得

但是就沒人害怕違誓的懲罰嗎?

有的,不過人們更害怕的是違背了一次又要違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


(別馬上反對,此為一類而已)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發誓是以增加自己的沉沒成本的方式,取得信任。


我不在乎誓言是否能實現,只是動不動就發誓讓人覺得很不成熟,不可靠。要是許諾後又做不到印象就更差了。


發誓要麼是給予承諾,要麼是自述清白。前者為了騙別人:你和我媽掉進水裡,我肯定先救你,後者騙自己:再買xxx剁手


在我看來不過是演員的台詞罷了。


個人內心良知和社會公共輿論。


更多的是一種表態,表決心。


推薦閱讀:

父母給予了子女生命,所以子女生來就欠父母嗎?

TAG:倫理道德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