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解放軍的被子一定要疊成豆腐塊兒?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嗎?對提高戰鬥力有幫助嗎?難道,被子隨便一弄,戰鬥力就下降了,就不可能是好兵了?
疊被子、隊列操練等枯燥、繁瑣的儀式,目的是為了消滅個性,培養服從天性。士兵的訓練正是從這些細節開始,才能讓士兵在戰鬥的時候不去質疑軍官的命令。
————————補充————————
隊列和內務是全世界所有現代軍隊都必備的項目,並不是PLA所獨有的。現代軍隊的士兵都要經過「新兵連」的訓練,這其實就是一個「組織化」的過程。所有的內務和隊列訓練,都是為了培養士兵對指揮體制的無條件服從。只有這樣,士兵才可能在戰場上面對槍林彈雨而本能地服從軍官的進攻命令。
現代化軍隊不需要士兵的個性,士兵只是可替換的作戰單元,軍官計算的只是交換比。是的,是有好處的,是能提高戰鬥力的。
首先,要明確得跟你說,理論上,軍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軍人不是人。
軍人的用處,就是作為機器,去執行軍事命令。軍隊的強大,不在於個人技戰術的強大,不在於裝備的強大。軍隊之所以成為軍隊,之所以能把手中的武器發揮出最大的效率,就是紀律。大學生們在軍訓的時候經常吐槽,齊步走,向左轉向右轉,太土鱉,沒意思。但這就是軍事訓練。在步兵方陣時代,能整齊劃一得向左轉,半邊向左轉,那就是一支強軍。向左轉,變換攻擊方向。半邊向左轉,可以從盾牌陣中伸出長矛。在這樣的戰爭中,士兵個人的格鬥技巧,用處並不大。重騎兵列隊衝鋒起來,要的就是一條馬線密不透風,你騎術再高明,面對這樣壓的人喘不過氣來的馬陣,也會落荒而逃。這樣的戰術,要求方陣中的軍人,在面對戳向自己的武器,不能閃避,坦然承受傷亡。否則就會引起整個方陣的混亂,導致戰鬥失敗,兵敗如山倒。
至於齊步走,坦白說,鴉片戰爭中,八旗和綠營,就是被齊步走打敗的。那個時代的戰鬥,就是排隊槍斃,只有工業化社會組織起來的近代軍隊,才能保持足夠的紀律和勇氣,向著敵人齊步發起衝鋒。面對這樣一支整齊的,踏著鼓點的,齊步走,射擊,裝彈,齊步走,射擊,裝彈,齊步走的堅不可摧的步兵線,什麼人也都會嚇尿的。這就是紀律的意義。
到了現代戰爭,軍事活動就更需要紀律。軍事活動越發需要鐵面無私執行紀律和命令的軍人。很多技術動作,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我軍內務設置有疊被子,美軍要整理褲縫線,擦禮服紐扣,法軍英軍擦皮鞋讓人無法忍受。一方面是體現軍人的榮譽感,這是有約束有要求的清爽利落的小夥子,不是落草為寇聚嘯山莊的座山雕。一方面,就是培養每一個人執行紀律的認真態度。
以上
對被子做超越正常整潔範圍的加工,比如一定要搞出直角,是一種典型的「無意義」。(所以會有此問:為什麼...?)
人是基於獨立思考行動的生物,很少有人會真正接受這種「無意義」。
但是,上級找這種「無意義」的行為,然後做要求,可以利用「命令」和「意義」的衝突。這樣,就可以根據執行情況,過濾出那些接受「命令」大於「意義」的人。這種人被表揚或者提升的同時,執行不好被忽視或者懲罰。
這種做法是一種過濾聽話的人來搭建體制的「機制」。當然,也應該有不錯的洗腦的效果(或者發泄精力等等)。個人認為,前者更加重要。
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對「命令」絕對服從的底層組織。好的一面是擁有貫徹命令的高效率。壞的一面是尷尬時也不需要對士兵解釋:「為什麼而戰」。之前回答過類似問題,簡單引用一下吧。
首先,對內務有一定標準是普遍情況,美軍基礎訓練之美軍內務 美軍軍被
其次,但凡有點歷史軍隊都有很多本身沒太大意義但是又一定要有的儀式性規矩和傳統,作為榮譽感培養的一部分,比如法軍一定要燙出來十五條燙線的襯衫,美軍一定要和手冊上規定的位置嚴格對應到0.1英寸的勛略,英軍要擦無數次直到閃閃發亮可以當鏡子用的皮鞋。
這些都是用一般人的標準來衡量的話並沒有什麼卵用的繁文縟節,而且大多都嚴格到了反人類的地步,法軍燙半天燙不出標準襯線最後精神崩潰拿熨斗把自己臉給燙爛的不止一個兩個;英軍的皮鞋想要擦到亮閃閃必須反覆多次花上幾個小時;阿靈頓國家公墓衛兵換崗步操(阿靈頓國家公墓,無名戰士墓警衛換崗儀式!)規定詳細到了步數和每一步的距離,地面上都被皮鞋鐵掌踩出來痕迹了;海軍陸戰隊槍操還是上著刺刀在玩,一個不小心沒甩好什麼後果可以想像(USMC Silent Drill Platoon)。
最後,這種細緻到變態的規定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打磨士兵的性格,讓他們習慣每天反覆去做一些沒什麼意義的事情,培養對命令的絕對服從,這個作用是好是壞就看個人想法了。事和事之間是相通的,
簡而言之,如果你能把一件小事做得徹徹底底乾乾淨淨,那麼在做大事的時候,你也會有這樣的一種心理素質,你會不自覺地就想把這件事情做乾淨做徹底。
疊被子不過是培養這樣一種心理習慣的手段。
軍隊作戰屬於一種團隊行為。在團隊里,所謂的單兵素質,並非要求你能力有多逆天,更多地是要求你心理素質以及與團隊其他成員之間的配合成熟到位。也就是不能一碰上問題就崩了,更不能馬馬虎虎地做事,你過敵占區的時候馬虎一點試試?
所以為什麼部隊會拚命地折騰士兵?各種拉練,各種緊急集合,各種莫名其妙地摳細節。本質上還是在這種折騰中,培養士兵的意志力和做事的細緻程度。
當然,還有可能有更多的培養的東西在裡面,我沒進過部隊,我也不敢多說。
知乎上相關的問題討論多了去了,N多高票答主都在論證說這樣不是科學的鍛煉方式,會對士兵身體造成損害(比如各種玩命的訓練),以及事情特別地沒有意義(比如疊被子)。
問題的關鍵是,人家本來就不是在培養運動員啊,人家是在培養士兵,而這些東西,就是士兵的必備素質。
至於這東西是不是真沒有意義?我在電視上見過,生活中也有接觸過不少部隊出來的人,普遍的感覺是話不多但做事真靠譜,就是給他們的事情都能解決得了,而且解決得漂亮。相對而言,我見過更多的說話口吐蓮花妙語連珠,但做起事來真的慘不忍睹讓人想踹死他們,他們都沒進過部隊,他們都很有思想。
關於軍人的做事風格,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看中國最牛轉業軍人,俞敏洪、史玉柱都甘敗下風!-搜狐
你可以明顯感覺出來,這人說話很簡短,而且沒有太多的裝飾和提煉,人家沒有說自己的人生夢想行業情懷改變世界造福人類,就是簡簡單單的我們做了什麼,都是怎麼做的。
這才是真正幹事的人該有的作風。
說實話,知乎上很多答主的回答,都是看起來有思想而實際毛用都沒有的東西。
再延伸一點,其實思想真不是個多叼的東西,也就是一堆人除了這玩意兒啥都沒有,才會時不時拿出來相互吹捧一下。
士兵突擊人物性格分析,最認同哪個人物? - 知乎
首先,我贊同@張小北 和@李楠的答案,以下僅作補充。
內務規範基本是現代軍隊都玩的一套把戲,就拿美國洋大人來說,床鋪一樣是有內務規範的,著裝的規範更是比PLA強出許多,襯衫要熨燙,肩章要戴正,皮鞋要擦乾淨,所有金屬件兒(皮鞋上的鞋帶環、軍銜上的金屬標)要擦得鋥亮——街上還有憲兵溜達著,看到儀容不整就搞禁閉。我覺得只有比我們嚴,沒有比我們松。
網上流傳的照片基本上都是戰區照,比如阿富汗或伊拉克,在這種環境下,自然就沒法講究這些。
你問:為什麼解放軍的被子一定要疊成豆腐塊兒。
在戰爭年代裡不疊被,醒了就打起背包,時刻準備行動。
在和平環境,要求紀律嚴格,執行內務條令,有個好的軍風,才能打仗,大勝仗。
有人說「你連被子都疊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這裡邏輯就有問題
如果我說你連編程都學不好,你還能幹什麼,你什麼感覺?
你肯定會想,老子不是學不好,而是老子不需要學。
事實上,那些反對方塊被的人也是這麼想的。
如果你一定要給疊被子附會上各種理由的話,我也同樣可以給讓每個士兵早起之後,完成一段編程找到看似合適的理由。
1 編程對秩序要求非常高,這與軍人身份相符
2 編程必須無條件服從命令和規則,這能鍛煉士兵的服從性
3 每天早上起來編程,能夠幫助士兵大腦清醒,進入工作狀態
4 所有人一起編程,整齊劃一,軍旅需要有這種作風
blabla。。。
看出來問題在哪裡了吧?
給一件事情找到合適的理由很簡單,但事情的本質往往會被忽略。
關於疊被子,整齊美觀都是次要的,唯一的無法迴避的一點,就是——部隊這種特殊的組織,需要用一些有效的方式來訓練士兵,培養他們的服從性。
疊被子這種行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和路徑。我反對的是有些人潛意識裡面的工具崇拜或路徑依賴,有意無意的忽視或掩蓋事情的本質。
依我在寶島台灣當兵的經驗,當兵能玩的可多了,疊被子只是其中小小一項
新兵入伍的時候都還是"死老百姓",需要把習氣給磨掉
出操、疊被子、擦皮鞋、練軍歌都只是訓練一個人像個軍人
另外,訓練中心跟作戰部隊的要求是不太一樣的
訓練中心往往做的是基礎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這些鳥事
分到作戰單位後,才會依單位的需求再予以訓練
所以很多作戰單位對於被子這些內務,要求就不是很高了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曾經在部隊里飽受被子折磨的人,實在忍不住吐槽下,講一下與被子的愛恨情仇。
1. 疊被子是新兵連重要的一項內務訓練科目,各個班之間,班級內部還要進行評比,所以壓力山大。為了疊好被子,早上6點鐘出操,經常四點多鐘就起來,在地板上、走廊里搶地方、疊被子——好看的被子在床上是疊不出來的。可以不洗臉、不刷牙、不洗衣服、但被子一定要疊好!!歷經千辛萬苦在地上疊好後,像十代單傳的嬰兒一樣,小心翼翼放在床上,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有!想要被子成為豆腐塊,有稜有角,還要花無窮無盡時間理被子,一點一點捋,一點一點捏,像這樣:
(各位戰友不要再吐槽我的被子了~這張照片是周末拍的,唯一可以隨意卷卷被子的時間。平時還是比這個水平高點的,整體來講,在連隊,我被子折得確實不好,因為這個一直都睡在上鋪不起眼的角角,倒也清凈。)
洗漱時間,飯後一點點的休息時間,基本上都用來疊被子、理被子。對被子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在寢室,沒有安排政治學習任務的時候,好好捏被子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沒有片刻休息的時間!疊得不好?等著被子被扔出去吧!我曾經「享受」過好幾次這樣的待遇,還好最後在戰友的幫助下,被子也逐漸疊得有模有樣了,漸漸被子會有摺痕,就容易多了。不過若是洗了被單,或是曬了被子,又是一場噩夢啊!就在這樣的反反覆復,曲曲折折中,心性逐漸被磨礪了。記著有一次,班長指責我,你的被子中間怎麼老是塌塌的,陷進去啊?我也不知道怎麼了,就接了句「我的被子在微笑」,班長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你再讓被子笑,就讓你哭!!」在整個中隊傳為笑話。現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2. 新兵連結束後,大家疊被子整理內務的水平大有提高,這時也有了正規的任務,疊被子就不在那麼大抓特抓了,在有領導視察時好好搞一下就行了。
3.說到疊被子關係戰鬥力啥的,以我的認識,在部隊似乎只有第一年的新兵最需要疊被子。到一定級別後,會有通訊員,這等小事怎還需要親自動手?不過這些老兵也是一樣一步步從新兵蛋子走出來的,疊被子水平都不會差。許多幹部甚至會專門好好疊出一床軍被用來擺設,供在那裡,睡覺還有另外的被子。軍被為了疊出形狀,用熨斗熨,用凳子壓來壓去,又被捏過、捋過無數次,蓋著怎麼會舒服?疊起來又麻煩。還有人說什麼豆腐塊是戰爭需要、體積小啥的,現在部隊配發的都有背囊,有需要被子塞進去就是了。另外即使是需要打背包,跟疊豆腐塊的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4.退伍了,打背包走人,被子也帶回去了。我大一時休學去當得兵,返校後大學幾年,蓋的還是軍被,主要目的是想提醒自己曾經的艱苦生活,珍惜現在的自由時光,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當然,被子沒怎麼疊過,有整被子的時間,我還不如學學外語啥的。不過,若是有需要,還是可以疊出來的,比如帶新生軍訓,稍微折一下,在普通同學看來,就已經很好了,然後,就盡情享受一些讚美吧,哈哈~
關於我的個人經歷,見大學生當兵,參軍入伍,在部隊的兩年時間裡具體干一些什麼事情?需要注意些什麼?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下面我的回答(1)「豆腐塊」能體現出嚴謹、整齊的作風,培養軍人一絲不苟和整齊嚴肅的作風。
(2)通過簡單重複再重複,培養軍人的意志。
(3)消滅個性和磨滅創造力,培養服從的性格,軍隊紀律化,規範化,組織化的體現。
(4)疊被子是戰爭年代延續下來的一種做法,成為一種傳統。戰爭年代,有利於執行緊急任務,寬三長四的摺疊方式,便於摺疊和捆紮,便於減小背包面積,保證背包帶不脫落。
(5)軍營文化。一支軍隊的力量和特徵不僅表現在服裝和武器上,還體現在疊被子等構成的軍營文化上。
(6)讓軍人意識到自己區別於常人的生活。
(7)疊被子對士兵的需求如同戰場上的需求(縮影)。
同意目前第一名的答案。
這是一種創造性的又是長期實踐被隱藏的秘密。和踢正步是一個意思。因為豆腐塊和踢正步是一樣的,可以泯滅個性。記得埃里克·霍弗在《狂熱分子》中有相關的表述,他舉的例子正踢正步,可以泯滅個性,絕對服從。
作為模仿軍隊建制建立的現代企業組織訓練員工的辦法是企業文化,好的企業就是好的文化管出來的,通過核心價值觀、方法論、執行力和戰術紀律等對員工進行「軍事訓練」,這種企業文化的訓練可以使得員工價值認同、思維一致、執行有力、降低內阻等作用。越強的文化越有軍隊性格。
在局部內容上,不同意 @張小北, @cOMMANDO,二位大神的回答。我很喜歡小北大神的許多回答,但不知道北神有沒有當過兵,有些觀點可能欠妥。
疊被子、搞內務、走隊列、練體能,是初為軍人的必修課,絕大多數人對這些日常事務表示不齒,或者說完全不屑,包括曾經的我自己。我在軍校時期,最不拿手的就是疊被子,經常被點名,整理內務更是十分痛恨,唯獨隊列倒是十分出色,在軍校和部隊都是隊列示範班成員。至於不疊被子,不愛整內務,我個人感受,最大的原因是:懶。除此我再也幾乎找不到其他原因了。
反正大家說到這個地步,疊被子問題早已不是疊被子本身了,那我也就展開論述一些周邊觀點,並用以部分地反駁上面2位大神的回答內容。最後再談一下我對疊被子的看法。
凡事都有個邏輯起點。我的邏輯起點是:正常情況來講,軍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提高戰鬥力服務的。上述兩位大神的邏輯起點可能是:培養服從的天性,以及對部隊搞這些沒必要沒效益的事情的不屑。
第一、成為合格的軍人,並不代表就必須要消滅個性。相反,有極強自律性,且個性獨立的軍人才往往能夠出類拔萃
撇開各種救災、施工、護航、撤僑等非戰爭軍事行動外,我主要從軍事行動本身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從戰術到戰役,再到戰略級,戰爭都充滿了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一名指揮員在每一次戰術行動中,一位統帥在每一次訂下戰略決心過程中,他們的個性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性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名軍人,接受並服從上級下達的命令之後,並不意味著他已經把作戰任務完成,相反才剛剛開始。執行命令的過程大體上主要有2方面因素產生著影響:一是軍事素養,二是執行者的性格。前一條自不必說。性格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性格中的膽量、魄力、狡猾、堅忍等等因素,都會在一次戰術行動中得到運用和體現。面對槍林彈雨,或者帶傷作戰,或者以寡敵眾,如果教條地照搬戰術戰法,或者是無腦硬上,帶來的結果顯然在多數情況下是慘痛的。這時候,一個狡猾的偷襲者或是一個耐心的戰術家,才能更多幾率地存活下來和獲取勝利。當然了,軍事素養和執行者的性格是相輔相成的,彼此作用、彼此影響。
這難道不是個性的體現么?一個只是機械服從和執行命令,照搬戰法的人,在戰爭中是無法放出光彩的,尤其是在指揮員的崗位上。而信息化的戰爭更加需要個性,那些儀器裝備的操作可以固化和照搬,但信息化條件所帶來的各種威脅,尤其是致命威脅,帶來的戰法上的多端變化,恰恰更需要軍人能夠飛速地運轉大腦,調動一切充滿個性的智力來尋求制勝之道。如果你把定位點落在戰士身上,那些從士兵成長起來的將軍且不必說了,那些軍官難道從開始就不疊被子?或者說疊的都不是豆腐塊么?
所以我堅定地認為疊被子「目的是為了消滅個性」這一說法是不成立的。況且,一個區區疊被子就能消滅個性,我尼瑪這還叫個性么,這叫傻逼吧。
至於年輕人身上一些不適應部隊的一些個性,是在漫長的軍旅生涯和艱辛生活中磨礪掉的,把被子疊成形之後,每天疊被子都是分分鐘的事情,而這個過程往往只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當兵沒多久的人退伍後,個性、習慣、思維方式很快就回到入伍之前了。
第二、沒有誰能養成服從命令的天性。軍人能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方面來自於強大的紀律性,更多的則來自於對於勝利的渴望,以及對指揮官的深度信賴。
天性是不可改變的東西,除非後天腦殘或者失憶。
疊個被子你還能改變人的天性了?被改變了的那特么能叫天性么?如此說來,要培養一幫奴隸,讓他把被子練成豆腐塊,服從的天性就養成了?這特么什麼邏輯!
從戰爭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總是經受失敗的軍隊,你能指望那些士氣低沉,時刻擔心自己白白送命的戰士對一個垃圾指揮官唯命是從么?或者說,接受到一個不值得信賴的指揮官的命令,面對生死的考驗,很可能只是滿足於接受,而不去執行,這就明顯不能叫做服從命令了。
或者你會說,疊被子只是一部分,還有整理內務,還有隊列訓練呢?我要說,都是一個效果。以服從為天職,是一個軍隊武德精神的體現,除了服從以外,武德在一名稱職軍人身上的表現還在於:深刻理解軍人事業的精神實質,激發、鍛煉和吸取在戰爭中活動的力量,再把全部智力,明確而迅捷、全力以赴地反饋至這個事業。
這樣的武德,以及武德所衍生的服從意識,並不是來源於疊被子、隊列訓練和整理內務,而是來自於兩個方面:一系列戰鬥的勝利所積累的信心、信賴和經驗總結;軍隊經常經受的極度的勞累和困苦。可能,疊被子、隊列、整內務,可以極其少地和第二點搭點邊吧。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軍隊中出現的一些缺乏武德精神的現象,同樣可以由上述觀點來解釋:整個一代軍人缺少戰爭的歷練和獲取勝利的榮譽感。當然了,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問題。
答的有點多了,也累贅了,還有一些觀點就不一一闡述了。最後談一談我對疊被子、整內務意義的理解。
1、便於戰備。這個還需要解釋么?業內人士肯定不需要,業外人士,解釋了也沒用。
2、鍛造習慣。那種不厭其煩,耐心地處理好細節,善於注意找出微小的錯誤並加以改正的習慣。說大一點,反覆的戰鬥動作協同訓練和預案演練,也正是培養這種低成本但高效益的行為習慣,確保每一次、每一個行動都精準、有效、快速,尤其是在實戰行動之中。仔細想一想,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不也都遵循這一方法么。
3、培養興趣。培養屬於部隊的獨特的興趣。我軍校回家沒事也會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我舅舅則是疊了40多年豆腐塊退伍老兵,而他個性極強,事實上事業也比較成功。
4、出於美觀。整齊劃一、乾淨清爽,這就是部隊的審美,歸根到底,也是為了便於戰備。
其實呢,我是能不疊被子就不疊的那種貨,主要原因還是。。。。。。懶。。。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是由於我國沉重的國土防禦任務所決定。
現在的軍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盎格魯—撒克遜式的軍隊,另一種是普魯士式的軍隊。前一種以海軍、空軍為主,主要代表國家是英國和美國。後一種以陸軍為主,主要代表國家是德國和中國。
英國和美國共同的特點就是孤懸海外,本土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他們軍隊的主要用來進攻,尤其以空軍、海軍這樣的技術兵種為主。而我們和德國由於鄰國眾多,地緣環境惡劣,軍隊主要是用來防禦,故以陸軍為主。
任務的不同,直接導致治軍理念的不同。進攻為主的軍隊需要戰士靈活富有侵略性,再加上現在大部分是技術兵種,側重的是技能訓練,管理上比較鬆散,對士兵的私生活干涉較少。防禦為主的軍隊在遂行國土防禦任務時主要就是要堅守陣地,忍受戰壕中惡劣的環境和敵人猛烈的火力打擊,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需要士兵極強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所以平時部隊的訓練主要側重的紀律和作風。
那麼怎樣使士兵令行禁止,在戰場上能夠冒著生命危險服從命令呢?
在戰場上實際演練?成本太高,也不現實。
所以就發展出了一套隊列、內務這些單調枯燥甚至有些反人類的軍事訓練來培養士兵的服從意識。通過平日單調重複的隊列動作,苛刻沒有人性的內務要求,使士兵服從,在不斷的聽口令做動作的過程中,潛意識裡樹立起對長官的服從意識。這樣在戰場上面對上級的命令,他們會本能的做出反應,習慣性得忽略那命令可能帶來的危險。
我們發現即使在內務要求近乎變態的我軍,不同的軍種內務的標準也是有差別的。再加上近來強調積極防禦政策,部隊開始轉型,以後的內務要求也會相應得做出改變。
————————————這是一條小清新的分割線,下面我要開始裝逼了~~~~~~~~~~~~~~~~~
疊被子,她並不是簡單的整內務。我們從領到被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和我們同枕共眠,她是我們最親密的戰友,最好的小夥伴。我們拿小板凳壓她,壓制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軟弱;我們不斷的疊她,整理得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浮躁;我們把她捏出稜角,我們自己,也被捏出了軍人的骨氣!
怪不得我一直沒骨氣總感覺自己萌萌噠~~
《規訓與懲罰》里有一章曾經講過,大體是個人權利在這樣無意義的重複動作中流失,具體忘了怎麼說的,可以參看此書。
部隊接到命令要馬上攻下前面的陣地。連長分配任務:一排負責正面佯攻,二排三排側面迂迴包抄。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會想到佯攻其實也就是吸引火力。十有八九怕是活不下來。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連長,怎樣說服一排的戰士接受這個任務並堅決的去執行任務?方法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代表黨和人民感謝他。方法二:擺事實講道理。你看,二排三排的戰士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而你從小就是孤兒,沒有後顧之憂。這次就你先上,中不?
我完全贊同得票最高的答案。部隊不是一個講民主的地方。當然也經常沒有公平和正義。如何使士兵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命令?怎樣培養士兵的服從性?事實證明疊被子、隊列這樣的方式很有效果。
最後,我很想附一張曾被領導用來培養我服從性的被子。手機黨受條件所限,就這樣吧。
在軍隊里,消滅個性,培養服從意識的意義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最好又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
疊被子。
尤其從新兵時代開始。
翻來覆去的折騰,逼著不停的修理被子。
磨練了絕對的聽從指揮。
大家不覺得討厭嗎?
剛開始。很討厭。
我當新兵時候也覺得很討厭。
但是,慢慢的,就習慣了。
就像被制度化了一樣,剛開始不適應。
慢慢的,習慣了。
再到後來,離不開了。
變成管理者以後,更是發現。
安排整理內務,疊被子。
可以把大家每天大塊的時間變得碎片化。
讓大家時時刻刻不得閑。
更利於日常管理。
這也算是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吧。
美軍新兵,軍校的學員也要求內務,只是具體要求的重點不一樣罷了,西點一年新生是要拿自己牙刷刷馬桶,其實都是形式,內容就是要你服從。當你成了老兵,這些要求自然鬆了,你也養成習慣了。有人說一隊士兵天天搞訓練,肯定能打過一隊天天搞內務的,這是沒啥可比性的,僱傭軍就是天天搞訓練的,單兵素質肯定很高,沒有國家指望靠他們去打贏戰爭,保衛國家的。
對於軍隊來說,疊被子的意義在於訓練服從性和儀式感。
新兵的第一步,就是疊被子。這個過程會讓他們適應軍隊的作風和環境。
不談疊被子有什麼用,只說幾點:
1、你在報紙電視上看到的,都是因宣傳需要強化過的;
2、你覺得部隊沒事幹就只會疊被子?新兵要求比較嚴,之後也沒哪個領導把這個當作重點,訓練還搞不完呢?
3、你以為疊這個被子要多久?新兵訓練後3分鐘左右就可以滿足一般日常要求;
4、你還真以為打仗了領導還要求疊被子?
5、你覺得一般的大學男生宿舍和部隊宿舍哪個該是部隊的樣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