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改變了中國歷史學知識體系的考古發現?
中國的考古發現有哪些極大地補充了一些歷史問題的史料空白?哪些顛覆了或者是極大地衝擊了傳統的史學認知?哪些問題因為考古發現而得到最終答案?有哪些失傳的史料被發現?有哪些發現引發了新的史學爭論?
兄弟問題:有哪些考古發現完全推翻了人們之前對歷史的認識? - 中國歷史
鏡像問題:求教:請問在西方歷史上有哪些廣為人知的歷史常識因為某些考古發掘的出現而被顛覆? - 知乎
曾隨一國or兩國之謎?
據新華社武漢(2014年)10月21日專電「通過近幾年在隨州境內的文物考古發掘整理,我們接連發現了幾段重要銘文,其中曾侯璵編鐘上的180多字的銘文清楚表明曾、隨是同一個國家,破解了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
曾國,一個存續了700餘年卻無任何文獻記載、被歷史的塵埃深埋著的諸侯國。隨著從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多個曾侯墓葬的發掘,以及專家對器物和銘文的研究不斷深入,人們對曾國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這個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國,逐漸撩開了神秘面紗。
簡介
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震驚世界。由此,引出了一個令考古界和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今隨州之地——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隨國,為何頻頻出土曾國文物?曾、隨到底是何關係?這一爭論了36年的「曾隨之謎」,終於被徹底破解。
何謂「曾隨之謎」?「曾隨之謎」即「曾國隨國之謎」。史料記載,隨國是春秋早期漢東第一大國,但長期以來,在古隨國轄境內出土的多是曾國銘文銅器,而非隨國銘文銅器。由此引發學術界爭論——曾、隨是一國兩名,還是兩個國?這個謎團持續30多年,一直未解。
據介紹,「曾隨之謎」由來已久,但在1978年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曾侯乙墓後,這種爭論更為激烈。黃鳳春說,關於曾國其名,在春秋、戰國的文獻里,均沒有記載。從宋代開始,卻有曾國出土的青銅器見於著錄,安陸就出土過2件「曾侯鍾」。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楚幽王墓中,出土一對大型的曾姬壺,當時,歷史學家劉節先生就根據曾姬壺銘文推斷,在歷史上應有一個姬姓曾國存在。此論斷雖無法得到考古證明,但在當時已屬大膽新奇。但當時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棗陽、隨縣一帶的隨棗地區,也相繼出土了不少曾國青銅器。
發現戰國曾侯乙墓
1978年2月,隨縣(今隨州市)城郊,駐軍某部雷達修理所為擴建廠房,在一座名叫擂鼓墩的小山包上開山炸石。石破天驚,不僅意外發現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也打開了通向古曾國之門。
曾侯乙墓中出土隨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編鐘一套64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的一套青銅編鐘。出土器物上有大量銘文,多處銘刻著「曾侯乙作持」字樣。
曾侯乙是誰?根據考古發掘推定,他生於公元前約475年,卒於公元前約433年,為曾國國君。這進一步證實,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名為「曾」的諸侯國存在,其政治中心在湖北省隨州一帶。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銘文中記載,楚惠王(楚昭王之子)曾給曾侯乙送過編鐘。
左傳等對隨國有記載,但不見隨國銅器出土。但從北宋開始,隨州附近卻常發現曾國銘文銅器,而曾國在史料上並無記載,從而引起了學術界對曾、隨是否是一國兩名還是兩個國的「曾隨之謎」的大討論。
爭論:曾隨是同一國嗎?
隨國見諸於史籍典冊,《左傳》明確記載了春秋時期伍子胥伐楚,楚昭王到隨避難的故事。
曾國在史書上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只能通過考古尋找證據。
曾隨是否為一個國家,抑或兩國曾經有過爭戰,其中一國被另一國所滅?曾國被發現後,史學界關於曾國文明的探究日漸集中到破解「曾隨之謎」上。自曾國在考古發掘中被發現,困擾史學界最大的問題漸漸轉移到「曾隨關係」上: 一個是只見出土文物,歷史文獻未著一字;一個僅在古典文獻中有記載,鮮少發現實物遺存。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隨國疆域內,卻屢屢發掘出了曾國的墓葬。時間、空間交織在一起,文獻記載、出土文物千頭萬緒。
一種觀點認為,曾國即隨國,理由是它們所處地域相同。曾國器物出土地點以「隨棗走廊」東南端 即今隨州、安陸、京山之間較為密集。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在相同時期,這一帶為隨國所在地,因此「 曾」即是「隨」。此外,古籍中一國兩名的記載很普遍,如「楚」稱「荊」,「魏」稱「梁」,「州」稱「淳于」,「呂」稱「甫」比比皆是。
也有觀點認為「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
其中史學界有三大觀點被關注得最多:其一,曾隨兩國地域相同,都在漢水以東,所謂「漢東之國隨為大」,兩國是否合一;其二,兩國族姓是否相同,他們是否同為姬姓;其三,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一鎛鍾,銘文上說楚王曾經被曾國所救,而史書上卻記載「楚王奔隨」,隨人救楚,這段歷史作何解釋?
隨著更多的古曾國文物墓葬的出土,更加深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疑問。而伴隨越來越多新證據的出現,謎底逐漸從歷史的迷霧中一點一點顯得清晰起來。
春秋末年諸國形勢圖,注意楚國境內隨城。
曾隨同姓?
隨國是姬姓。
《國語·鄭語》韋昭注:「應、蔡、隨、唐,皆姬姓也。」
那麼曾國呢?
1979年,文峰塔旁的義地崗墓地中出土兩件青銅戈,其中一件銘文為:「周王孫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銘文為:「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尹季怡之用。」
兩件銘文中,出現了同一個名字——季怡。二者無疑指同一個人。黃鳳春認為,「周王孫季怡」 ,表明主人是周王后代姓姬;「曾大攻尹(註:掌百工之官)季怡」,載明他是曾國穆侯之子,這說明曾侯也是姬姓。
史料記載,隨國是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也姓姬。黃鳳春說,由於「曾」和「隨」的族姓 、地域都相同,一些學者認為考古發現的曾國就是文獻記載中的隨國。
但有學者持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葉家山墓葬平面圖像與姬姓周人墓葬圖形不同,還有周人墓地旁不留腰坑(腰坑通常會埋有一隻狗);商人喜歡用日名,周人銅器不用日名(以天干地支對每日命名),而葉家山墓地卻用了日名;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根據商代甲骨文所記,在漢水流域曾經有一個姒姓曾國。以這些依據來判定曾國不是姬姓,還說一定是商代姒姓曾國的遺裔國。」這些觀點,對於黃鳳春依據銅器風格所推斷的觀點來說很不利。[宋朝時就有人在安州(今湖北安陸)發現了六個帶有銘文的西周青銅器,被稱為「安州六器」,其上銘文講到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線,經過的地名依次為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夔(今湖北秭歸)、虎方。此處地名「曾」,按路線來說,應在漢水一帶。結合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賓組卜辭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與安州六器中的銘文吻合,初步可以證明當時在漢水以東確實存在一個曾國,姒姓是夏禹之後。後文可以看到商代曾國與周代曾國並不是同一個]。
新證據:發現西周葉家山古墓群
2010年底,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意外挖出青銅器,由此,西周葉家山古墓群被人們發現。
葉家山古墓
黃鳳春領命帶隊前往,共發掘墓葬140餘座、馬坑7座,出土青銅器以及陶、銅、瓷、漆木、玉石等各類文物近3000件。
這次考古,又有了震驚中外的發現。有5座墓葬出土的銅器上發現「曾」、「侯」、「曾侯」和「曾侯諫」銘文。根據墓葬規格和出土銘文推斷,這5座墓葬可能為曾侯諫墓、曾侯諫夫人媿氏墓、曾侯諫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葉家山曾侯約40周歲http://news.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33/201307/t2635434.shtml
葉家山出土編鐘,比曾侯乙墓編鐘早500多年
由於葉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餘年,這一發現,將曾國歷史前推到了西周早期。排除了曾國是東周初年由河南省遷徙而來的可能[詳見附錄曾、繒、鄫之辨]。
發現東周文峰塔墓葬
2012年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隨州東面文峰塔一帶拆遷工地上,勘探出60多座東周時期墓葬。當年8月,搶救性考古發掘開始。
令考古隊興奮的是,不斷挖掘出的500多件銅器上都有銘文,「曾」、「曾子」、「曾大司馬」等字樣依然清晰,顯擺著這些墓主的貴族身份。在這次發掘中,還發現一座長、寬各約16米的大型墓葬,「根據銘文推斷是曾侯丙墓"。
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方缶,其色彩歷經數千年依然鮮艷
謎底揭曉:曾隨一國
曾侯乙、曾侯丙,加上近30多年不斷在隨州出土的曾侯諫、曾侯與、曾侯寶等許多曾侯墓,逐漸勾勒出古曾國的脈絡與輪廓。
曾侯璵的編鐘,2013年出土於隨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個銘文,記載了春秋時期506BBC年吳王闔閭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國的歷史。這段歷史在《左傳》中有詳細記載,不同的是《左傳》中保護楚昭王的國家是「隨」,曾侯璵編鐘用的是「曾」,「這就證實了,『曾』『隨』確實是一個國家。(註:給曾侯乙送編鐘的是昭王之子)
「銘文是最有說服力的,有銘文為證,曾隨一家、曾即是隨,已沒有懸念。」黃鳳春說,我們的成果發布後,考古、史學界都沒有異議。
此外,「曾孫邵」的墓葬中,除出土了一批帶「曾」字銘文的銅器外,還發現了一件隨國銅器,銘文上寫「隨大司馬嘉有之行戈」。 同一墓葬中既有「曾」又有「隨」,可以基本斷定曾國就是隨國了。[隨州文峰塔墓地發現首件隨國銅器 「曾隨之謎」或將破解 _光明視野 _光明網]
曾國分封歷史和姓氏確定
另外,文峰塔曾侯璵編鐘上還有段銘文:「白適上通,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縈宅土……」黃鳳春稱,「白適」指的是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宮适。銘文的意思是,南宮适得到周王重用,輔佐周文王、武王,滅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宮适,到南方營建城址。
90版《封神榜》中的南宮适。西周開國功臣南宮适,封神榜有戲份
還可以佐證的是,葉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銘文「犺乍剌考南公寶尊彝」也可佐證。黃鳳春解釋,曾侯犺稱「南公」為「考」,「考」為對逝去父輩的稱謂。曾侯犺就是被封於曾國的南宮适的後代。
通過曾國青銅器銘文的研讀,可以看出曾國的始封國君為南宮括,南宮括曾輔佐周文王與周武王,由於功績顯赫,因而受到周成王的分封。曾國的建立,是西周王朝經營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實現了周王朝對江漢地區的有效控制。
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銘文
黃鳳春說:「銘文出自曾侯墓,周王分封的是曾國,受封地在今隨州地域,也就是史書記載的隨國。」 《左傳》記載「漢東之國隨為大」,意為周王在漢水東面分封的諸國中,隨國最大。
將這兩段指向南公括的銘文,與史書文獻記載相對應,可以推定曾國是西周早期被分封到南方的姬姓侯國。另外還有一件鐘的銘文說道,「曾侯與曰:余稷之玄孫。」稷,為后稷,是周人的祖先。因此,曾國是姬姓。有關曾國姬姓的爭議,到此就可以塵埃落定。
曾國最初的疆域有多大?從地理格局看,以葉家山為圓心,其西與溠水流域安居羊子山的鄂國,半徑直線距離25公里;其北與漂水上游厲山的厲國,半徑直線距離35公里。
這與文獻記載的周禮制是相符的。周制是以爵位高低給予封地,按《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曾國作為諸侯國,其規模與「方百里」大致相符,這說明西周早期曾國面積並不大,偏居於隨州漂水流域附近。
曾國在戰國時期最終亡於楚,按照公曆紀年,曾國處在約公元前1030年至公元前320年,延續了700多年。
註:葉家山西周墓群,與附近的西花園——廟檯子新石器遺址一體,有城池、環壕、聚落遺址。可能隨州附近從遠古以來就有古文明傳承,前文所述商代隨地有姒姓曾國,周代分封的姬姓曾國可能是在兼并姒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的 。
結語:
穿透歷史塵埃,似乎看到了沉睡三千年的古曾國諸侯紛爭的場景,彷彿聽到了2400多年前來自古曾國的美妙樂音,中華文化何其絢爛悠遠曾國之美 回味古老曾國文明的最後輝煌。
附錄:曾、繒、鄫之辨:天下曾姓出於一?
周代另有繒國,是滅亡西周幽王的元兇之一——《國語·鄭語》記:「……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史記·周本紀》:「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都記載了繒國參與滅亡西周幽王的故事,即所謂「申繒之禍,顛覆宗周「。
該繒國是姒姓,侯爵。其位置在哪裡呢?根據史料「繒,姒姓,申之與國也。」,繒國當與申國(姜姓)比鄰,這也符合申繒臨近更容易共謀顛覆宗周的邏輯。所以弄清楚申國位置,就可以接近繒國位置。
申國在哪裡呢?歷史上有兩個申國。西周初始分封申侯國位於陝西省眉縣附近,申國世代與周王室通婚。到了周幽王父親周宣王時,為了加強對南方局勢的控制,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區。宣王還派召伯虎去為申伯經營首都謝邑(今河南南陽市宛城),徹取村社土地的一部分作為公田,還派遣近臣傅御把申伯的私人(申伯原有的臣民)遷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統治地位。為了做區分,現史學界將陝西眉縣附近的申侯國稱作西申,而將遷徙到河南南陽附近的申伯國稱作南申。可以認為南申是西申的衛星國、分部,南申是伯爵,西申是侯爵,兩者國君是親屬關係,都是姜姓。
那麼滅亡西周的繒國鄰居是西申,還是南申呢?根據其勾結西戎的表現來看,申繒當距西戎不遠,史料也稱滅亡西周的是申侯而非申伯,所以此處繒國鄰居是西申,但是史料表明南陽南申國附近有繒國,似乎有矛盾。其實不然,畿內之繒可能是繒國在朝為官者的采邑、與西申國相鄰。這也很常見,《竹書紀年》記載:「申侯、魯(疑繒誤作)侯、許文公立平王於申。」許(姜姓)文公虎公先秦史:許國小史封國在河南許昌附近,這時可能也在畿內采邑。
[註:《竹書紀年》作為一部盜墓而得到的書,使用的又是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的魏國字體,所以不免有字跡不清和翻譯失誤的可能。由於「魯」字在字形上與「曾」相進,所以此處的「魯侯」字樣可能是後來與申侯共同殺死幽王的「繒侯」的誤寫罪惡的交易—]
因此,繒國可能有兩部分。河南部分與南申比鄰,而陝西部分與西申比鄰。
曾經有觀點認為隨州曾國是河南繒國南遷而來,稱曾國原封於河南繒國故地(今河南方城縣),因襲故國之名,未加「 」部,以示區別。之後國域逐漸向南擴至隨州,遷都於此。戰國末年,曾國為楚國所滅。此說又將河南繒國及湖北曾國合二為一,二者只是時間一個在先,一個在後。
但是隨州葉家山西周古墓群發現表明隨州曾國早在西周初年就已經建立,繒國即使南遷也不會帶上以前的祖墳。而且考古發現(周王孫季怡戈和曾侯璵銘文)表明隨州曾國是姬姓,而河南繒國是姒姓,既然不同姓,又怎麼可能是同一國?隨州曾國從西周初年開始就是一個一脈相承的本地諸侯國,而不是河南繒國遷徙而來。
最後,山東蒼山還有一個鄫國,姒姓,子爵。活躍於《左傳》《春秋》,託庇於魯國,為莒國所滅。這個山東鄫國與河南繒國同姓,兩者關係如何?一說兩者都是夏朝後裔,分成兩族,分別建國於兩地;一說兩者西周分封時同為一國,平王東遷河南繒國一支隨晉文侯征東夷,後來封在山東,為山東鄫國。不管何說,山東鄫國與河南繒國很大可能同出一源。
結論:湖北隨州曾國是姬姓,周天子近族,周初分封在隨州一脈相承,直到戰國亡於楚。山東鄫國與河南繒國是姒姓,夏朝後裔。天下曾姓不出於一。
參考:
發現曾國
1978年湖北開山炸石發現2400年前曾侯乙墓
第四十期:36年「曾隨之謎」破解
隨州3次考古解開曾國千古謎團 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周代姬姓大國----隨
「曾隨之謎」
曾國國君墓為何建在隨國
首都博物館--文博快訊
前北師大已故教授顧誠公一生著作不是很多,但卻足以在歷史學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自成的謀士李岩是曾經很有名的一位"農民革命家"同時也是李順政權的重要奠基人,智囊,在諸多文獻中均有所記載,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中也提到了此人。 就是這樣一個在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卻被我國著名明史學者,顧誠先生予以證偽,顧先生在其李岩質疑的系列論文中,翔實嚴密的證明了李岩此人系後世誤載捏造的人物,引起了學界巨大轟動,此結論經長久考驗已成明末史的一個定案(雖然近日翻看06版中國史綱要還出現了李岩,不得不感嘆我國某些科目教材的更新校對確實有點遺憾)
再一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明初豪富沈萬三,顧先生也用嚴密的考據向我們證明了萬三實存於元代,且在明建國之前就已去世了,正所謂是其論文題"明朝沒有沈萬三」
對於歷史而言,考古的許多發現是可遇不可求的,真實的歷史更多地還是依靠顧誠公這樣的踏實學者在文獻中緊密考據,反覆校對才得以還原。我非常敬佩顧先生,很喜歡他的著作,他僅有的兩部專著,明末農民戰爭史和南明史都是論證嚴密,文字流暢的優秀作品,是真正貫徹了史才,史學,史識的作品,推薦大家一讀。
顧先生一生清貧,一直住在北師的舊宿舍里,只因為離圖書館近,文革時也偷偷去圖書館抄書,一抄就是一整天。在沒有計算機檢索運用的時代,他完成了他大部分學術成果。這些論文和專著幾乎都做到了每字有據。而他的文章也常常飽滿深情,無論是明末戰里對李順失敗的批評惋惜,南明史中對南明派閥內耗的痛心疾首都像我們傳達了顧先生在他嚴密謹慎的考據家形象之下,還富含著對人民的尊敬,對英雄的遺憾,以及對自身工作的熱愛。
我謹慎敬佩顧先生這樣的人,他不僅告訴我們歷史的真實,也教會我們體會歷史的情感,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從事歷史研究的工作,成為一個如顧先生一樣,嚴密而深情的歷史工作者!
消瘦的先生。本來先生預備在明末戰和南明史之後再撰寫一部專著的,可惜天不假年,中壽而薨,實在是令人惋惜。近年來明清史在學界和社會都算是比較熱的,顧誠先生的名字也被很多人知曉了,在搜索顧誠時我們可以搜出南明史而不是搜出另一個"顧城"的"殺妻真相",也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了。先生的所有著作論文在2011年都由光明出版社整理出版,所有五本(兩種專著,三冊論文)在史學專著中也是比較熱門的,甚至有所再版,其研究貫穿明代,涉及清初,所著論文涉及明清易代探微,明代疆土管理,同時還有幾篇綜述性質和科普性質的趣文,大家如果已讀過明末戰和南明史,三本論文集足以作為初步學習和了解明清史的良好導學和材料。
第一次正經在知乎回答問題,沒想到有這麼多贊....
有朋友認為這個回答不算是考古發現,從狹義來說,確實和考古學的關係不大,但如果放開了看,我覺得考據古籍舊史也算是一種"考古"更何況顧先生的幾個發現確實是顛覆性且準確的發現,可以說比較大的改變了明季和清初史的研究狀況,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我前面所說,文物的考古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很大的隨意性,歷史的學問不能僅靠從地下的發掘來一點點推動,主要還是需要如誠公這般學者潛心在浩瀚如海的往昔文字中尋找出蛛絲馬跡再將其串聯成連貫,真實,生動的過去,才形成了歷史學科的不斷進步。
也有人在評論里罵"垃圾皇漢"我不知道是罵我還是罵先生,罵我自然無所謂,即使我不是皇漢,過去在網上也被人扣過許多帽子,我是不在乎多一所的,如果是罵顧老先生,我只能說是滯脹發作了。顧先生從來不是皇漢,他從來只是站在多數人民的角度還原歷史而已,縱然對清初弊政批評諸多,那不也是滿清做過的嗎?不過我還是覺得雖然現在明黑不少,但敢為清初張目的遺少還是不多的。你很有勇氣。
我要說一個顛覆這些年一個錯誤的疑古,即我們的文明只有3000年這種看法。這在我看來,屬於一種中華文明虛無論,算是河觴遺風吧,很多人把「爭議」和「存在」搞錯了,甚至埋頭不看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也是可怕的
中華文明,從八千多年前開始萌發,在五六千年前已經有了最初的古國,三四千年前完全成熟。中華文明古國之悠久,完全不輸於西方的文明古國。
本文分為兩大塊
第一部分是一些最新考古成就,涉及到了2012年science發表的仙人洞新石器,以及良渚古城、石峁古城,還有大地灣的新成果,相關報道請隨手百度
第二部分是引用復旦大學李輝教授的一篇演講,從分子人類學角度闡釋中華文明
ps:走出錯誤疑古也是目前考古學的一個重要新思潮,核心在於我們要重新定義文明的概念。
新一代學者,尤其是很多擁有廣闊視野的年輕學者,既具備古文功底,又具備新的科研技能,二者結合,產生了很多新的成果。目前中國分子人類學做的非常棒,用生物的手段在結合考古,真的結出了很多精彩的果實,有興趣的,我以後會介紹一些分子人類學的最新成果(張亞平,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就是做這個的,還有金力院士,也很年輕)。
————————————————正文————————————————
現代很多人一說起我們中華文明,就說,中華文明啊,其實很短,包括各種對夏否認的理論,反正就是覺得,這個文明,最多和希臘文明同時期。
看起來好像挺顛覆的是吧, 很多人就喜歡這種顛覆,然而這種顛覆真的對嗎?
難道,我們一直信仰的三皇五帝的輝煌時代和悠久的華夏文明是假的?大禹,后羿,商湯,伊尹,這些古書中的人物難道真的只是一個穿著獸皮的小部落?換句話,華夏文明只有3千年?
然而來自分子人類學的證據,卻告訴我們,事情,也許不是這樣,我們這些結論,不過是西方中心論的一個後遺症,我們固執的以西方的標準來闡述了中華文明。
那一套二十世紀初期的老標準,所謂的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正在逐步被掃入歷史的灰堆。新的文明評價體系正在建立。
由於考古學發展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一直受制於人。但是中國人自己明白,我們的文明絕不是始於商朝,倘若用在中國廣為流傳的玉器文化來看,西方怎麼混?
因此,無論是老少皆知的五千年文明概念,還是國家層面的夏商周斷代史工程,以及教科書里大量篇幅介紹新石器文化,都是代表著我們的態度。
如果我們把良渚文化叫做良渚古國,把石峁遺址叫做石峁古國,還會有這種想法嗎?埃及的城市遺址也不過是是這個時代,至於只知道金字塔的人,了解過墓葬的研究嗎?
有關中國文明,我提幾個重大發現
1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
2 良渚遺址(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
3大地灣遺址(發現象形文字,黍和油菜籽的種子,以及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最具中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距今5000多年)——文字,農作物的馴化,建築
4 粟黍文化傳播(西方一直認為黍是外部起源,傳到中國,而現在結論反過來了-大地灣,中國馴化後傳播到西方)
5 仙人洞遺址 2012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發現陶器,使得中國新石器文化向前推動近一萬年,達到了公元前18000年,而世界其他地方,最早進入新石器的西亞,也才開始於公元前9000年,晚了中國近一半時間(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89/1696.abstract)
6 仰韶文化 縱橫兩千於里,跨兩千年,父系社會,村落和墓葬,彩陶,發達的農業
7 家犬馴化於中國,馴化歷史超過3萬年。張亞平院士的研究:家犬是在3萬3千年前左右開始在東亞的南部地區逐漸被人類馴化。家犬在這一地區與人類共同生活了幾千年後,於1萬5千年前開始向中東、非洲和歐洲等地遷徙擴散,並在1萬年前左右到達歐洲地區。其後,這些遷徙出亞洲的家犬群體中的一個支系又向東遷徙,在東亞北部與當地家犬群體雜交形成了一系列混合群體。並在其後隨人類遷往美洲地區。 (doi:10.1038/cr.2015.147,Cell Research)
以上幾個都是有明確證據,無論是時間還是規模,絲毫不遜色埃及金字塔和蘇美爾文明
此外,現代古人類學和考古學結合起來,產生了很多新觀點
這裡全文引用復旦大學李輝教授在聯合國的演講。
一、文明定義的質疑
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
西方很多學者認為根據青銅器這一條標準,中華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很多學者對此也無奈接受。但是我認為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顯然是不科學的。西方文明的四項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除了文字,多是具體的物質。而文明,應該是社會文化的升華,更多是精神文明層面的。物質是精神的產物。
所以我認為東方文明形成的標準應該調整為:國家政府(帝王)、文書記錄(圖文徽章)、禮儀規範(禮制玉器)、曆法或法規。這或許是更好地適應世界各地的文明形成標準。
玉器出土於各個中國文化之間,包括紅山、龍山、仰韶、大溪、良渚。
二、文明的基因證據
用Y染色體構建的中國父系遺傳譜上,我們發現了三個獨特的新石器時代個體節點,發生了突然的後代人口擴張。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分別有特別多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有特別多的孫子,兩三代內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萬後代。今天,近半數的中國男人都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後代。根據積累的突變計算出這三個個體的年代,分別是大約6800、6500和5400年前。如果不是帝王級別,如何能有這麼多的子嗣?有趣的是,這三個年代正好分別對應考古文化中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鼎盛期的開始時間。
下文來自復旦大學李輝教授在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的講演
2014年是紅山文化申遺年,是我們需要向全世界展示紅山文化瑰寶的時候。但是大部分的紅山文化出土瑰寶都在上世紀初流散海外,所幸玉石專家曾一士教授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上千件海外遺珍紅山玉器收集到一起。今天又把其中的精品帶到了聯合國來,向世界展示中國。我也有幸受邀,從中國人起源的角度,闡述紅山文化玉石文物的重要價值。楊定一教授將從中國早期文化與宗教信仰層面來解析這批玉器。
人類從哪裡來?我們現在有三種類型的材料來研究這個問題:基因、化石、語言文化。
語言文化能夠追溯的時間有限,一般不能超過新石器時代。而根據化石相似度的比較構建人類進化譜系,也存在很大的主觀判斷的影響。很多形態特徵並不與種系差異相關。比如,去年在Science發表的喬治亞直立人的形態研究,五個同一地址同一地層發現的頭骨,形態差異近於人屬內的能人、匠人、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的差別。這嚴重挑戰了化石形態比較的可信度。而DNA遺傳基因,有著極其龐大的信息量,我們每個人的基因組都有上萬個鹼基(密碼單位),通過六次壓縮,長度縮減上萬倍,存儲在人體的絕大多數細胞內。而人與人之間的DNA的差異,有著明確的界定,以及穩定的發生速率,可以準確地判定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第一、人類從哪裡來?自古不同的文明有著不同的解釋。毫無疑問,我們屬於靈長類動物,與獼猴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當然,與我們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是黑猩猩屬,包括黑猩猩和僰猿兩種。其實,在生物學上有一個「人科」的概念,包括了黑猩猩屬、大猩猩屬、紅猩猩屬和我們真人屬。人科動物都有著很高的智力。僰猿能達到10歲的人類兒童智力,黑猩猩能達到6歲,大猩猩和紅猩猩能達到4歲。所以,「來自猩猩的你」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通過基因組的比較,人科動物的演化譜系已經相當清晰。三千多萬年前猴猿分野,兩千萬年前人科與小猿科分開,約1600萬年前猩猩亞科與人亞科分化,約1000萬年前金剛族(大猩猩)與人族分離,約500萬年前人類祖先與黑猩猩祖先分道揚鑣。各種化石人科動物都可以在這個進化樹上找到位置(圖1)
圖1人科
第二、中國境內的各種化石是中國人的祖先嗎中國境內也發現了很多人科動物化石,他們是中國人的祖先嗎?
中國最早的一批人科動物是拉瑪古猿、祿豐古猿等等,距今上千萬年,但是他們顯然是屬於猩猩亞科的分支。三五米高的巨猿是另一種人科動物,一直生活到二三十萬年前,他們也屬於猩猩亞科,甚至與直立人共存過。所以這些都不是中國人的祖先。根據人類起源時期的冰川期的氣候環境,東亞的森林更適合猩猩生活。非洲的草原才是人類的家園。人族產生於非洲,現在發現的八個屬,圖邁人屬、千禧人屬、地猿屬、黑猩猩屬、南猿屬、傍人屬、平臉人屬、真人屬,只有真人屬的部分物種走出了非洲。這個人族的譜系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是,雖然現在只有人類、黑猩猩和僰猿這三個物種,但是人類進化的歷史上,很多時期都曾經數個物種共存,人類曾經並不孤單。例如大約兩百萬年前非洲的大湖區共同生活著鮑氏傍人、能人、匠人、盧道夫人。真人屬是狹義的人類,可以分為四個類群:能人、匠人、直立人、智人。能人發生於大約210萬年前,是人類的第一個階段,樹居人和盧道夫人是近似物種。大約190萬年前,能人中演化出匠人。170多萬年前,部分匠人來到亞洲,形成了直立人。中國境內,170萬年前的元謀人、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屬於直立人範疇。120多萬年前,非洲的匠人中又演化出智人,並數次從直布羅陀向歐亞大陸蔓延。人類適應世界各地的不同環境,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特徵,就身高而言,就出現了1.03米的印尼弗洛勒斯人和2.15米的南非海德堡人如此懸殊的差距。海德堡智人在非洲、歐亞西部、歐亞東部分別演化成羅得西亞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在中國境內也有主要分布。20十萬年前,非洲出現了現代人,並漸漸散播到全世界。這就是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圖2)。
圖2人族
總體算來,中國大地上出現過三種人類:直立人、丹人、現代人。但是我們不能認為前兩種人有基因流傳給我們,因為二十多年的分子人類學研究成果徹底否定了這種可能。
二十多年來,分子人類學有四項最重大的成果。(1)現代人非洲起源。全世界任何兩個人基因組之間的最大差異約20萬年,而非洲以外的任何兩個人之間最大差異不超過7萬年,所以現代人應該是2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不到七萬年前走出非洲的。(2)尼人基因組與現代人基因組有約80萬年差異。(3)丹人基因組與尼人基因組有約60萬年差異,與現代人有80萬年差異。(4)西班牙近40萬年前的海德堡人線粒體基因組,處于丹人的祖先位置。這就徹底確定了智人分化過程的框架圖。現代人起源於約20萬年前的非洲,羅得西亞人是現代人唯一的祖先選項。羅人上溯到40-100萬年前起源於海德堡人。部分海德堡人約80萬年前來到西班牙,分散到歐亞大陸。約60萬年前,部分海德堡人從北亞到了東亞。大約30萬年前東西方分別演化成丹人和尼人。通過全基因組比較,發現各種智人之間有交流。非洲現代人中有零星的羅人基因。非洲之外的現代人中都有約2%的尼人基因,來自近7萬年前的一次基因交流。而只有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和美拉尼西亞的土著中有大約7%的丹人基因。第三,Y染色體研究起源
研究人群之間的演化關係,最實用的遺傳材料是Y染色體。因為Y染色體是純父系遺傳的,它是父傳子、子傳孫,世代相傳的家族標記。家族祖先的Y染色體特徵會一直保留在直系男性後代中。所以我們利用Y染色體分型技術,成功地跨越1800多年,把曹操的爺爺和今天的九家曹操後人聯繫在一起。後代除了繼承祖先得Y染色體標記,也會隨著世代傳遞不斷增加新的標記,使得後人的Y染色體類型越分越多。目前,我們把全世界現代人的Y染色體分成了20大類,編號A-T(圖3)。圖3人種Y系
每一大類內部還有成百上千亞型,如果分析徹底,每個男人都可以在這棵進化樹上找到自己唯一的分支。這些大類由於地理分布差異很大,可能起源於不同的地理類群。根據地理分布,把這棵樹投射到地圖上,就可以觀察到現代人起源於東非並漸漸擴散到世界各地的過程。
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最多的Y染色體類型是O、N、C、D,還有少量的Q、R、J等等。計算各種類型(單倍群)在東亞的遺傳年齡,可以明顯分出三個遺傳地層。C和D在東亞已經有了4-6萬年,東亞主流的O和N在東亞不會超過2萬年,而其他稀少類型大多只有數千年歷史。地理分布上也有明顯差異,C型沿海分布,觀察早期沿海的考古遺址(貝丘)人骨遺骸,形態非常接近澳大利亞土著(圖4)。圖4東亞2X2
D型分布青藏高原、日本、東南亞,東南亞和康藏的早期人骨接近尼格利陀人的形態。O型和N型在東亞人群中是最多的類型,分別約佔60%和10%,O型東亞和東南亞最多,而N型在北亞達到高頻。Q型也是北亞的類型。O、N、Q是真正的東亞人種類型。R型、J型等來自西方,是歷史上西方人群漸漸東遷,從中國西北進入的類型。從基因組比例上計算,東西方基因的地理中位線位於哈薩克中部。中國各個區域自古都是東方成分佔多數,即便在青銅時代的新疆各考古文化中看到了很多面貌接近西方人的遺骸,他們的基因檢測也發現更多的東方成分。這些人群在東亞地區遷徙、融合、發展,形成了南島、侗傣、南亞、苗瑤、漢藏、烏拉爾、葉尼塞、古亞和阿爾泰這九個語言文化類群(圖5)。
圖5語系
從Y染色體類型相似度看來,南島和侗傣、南亞和苗瑤、漢藏和烏拉爾、葉尼塞和古亞都成對地體現出明顯的近緣關係。從語言學上分析,侗傣、苗瑤、漢藏、葉尼塞(匈羯)都是兩三千年前演化出了有聲調的分析語,而與其近緣語系產生了明顯差別。而這些演化過程,可能都是在中華文明圈的影響下發生的。
第四、中華文明起源
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西方很多學者認為根據青銅器這一條標準,中華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很多學者對此也無奈接受。但是我認為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顯然是不科學的。西方文明的四項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除了文字,多是具體的物質。而文明,應該是社會文化的升華,更多是精神文明層面的。物質是精神的產物。所以我認為東方文明形成的標準應該調整為:國家政府(帝王)、文書記錄(圖文徽章)、禮儀規範(禮制玉器)、曆法或法規。這或許是更好地適應世界各地的文明形成標準。
作為中華文明的徽章象徵,龍是當仁不讓的。而龍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東北的紅山文化中,很可能是8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變而來的。中國的國家最早什麼時候形成的?我們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大陸地區,雖然有著紅山、龍山、仰韶、大溪、良渚這五種文化區系,但是文化區系的差異更多地體現在平民使用的陶器上,而上層貴族使用的玉器都非常相似。最重要的禮器之一,玉琮,從東北到西南都有發現(圖6)。圖6文明
這可能說明,新石器時代的中國,雖然平民有著不同的遺傳和文化傳統,上層建築可能是同一套。
那麼中國的帝王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
這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繫上發現了證據。我們發現中國人群,特別是漢族人群來自迅速的人口擴張,這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就開始了。用Y染色體構建的中國父系遺傳譜上,我們發現了三個獨特的新石器時代個體節點,發生了突然的後代人口擴張。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分別有特別多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有特別多的孫子,兩三代內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萬後代。今天,近半數的中國男人都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後代。根據積累的突變計算出這三個個體的年代,分別是大約6800、6500和5400年前(圖7)。
圖7三皇
如果不是帝王級別,如何能有這麼多的子嗣?有趣的是,這三個年代正好分別對應考古文化中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鼎盛期的開始時間。
這三個帝王是誰?需要考古遺址中去尋找答案。在這些年代中出土了數個高規格墓葬。最著名的是仰韶文化西水坡大墓,距今6400多年。其中遺骸的四周擺滿蚌塑,東面是龍,西面是虎,北面是北斗,南面擺了一排動物,起頭的是駝鹿和山羊,後面還有蛇蜥等動物,很有可能是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對星象的詳細描述,說明當時中國地區的人們人有豐富的天文知識,這可以用來制定曆法。這位如此高調的墓主是誰,或許檢測其基因組以後,可以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繫上找到他的位置。紅山文化牛河梁最大的陵墓,是一個金字塔形建築,距今5300多年。墓主佩戴的玉器極其精美、無出其右。他的身份也有待於基因組檢測來解答。說到這裡,紅山文化及其玉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中國古史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或許都是真的。我們確實到了走出疑古時代的關口。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據近四千多年前,中國各地出現了多個城池。八角星的徽章出現在各個文化區的重要器物上。陶寺遺址發現了制定太陽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台。各地的玉制禮器越來越規範。這一切都說明,中華文明已經完全成形了。
所以,我們重新審視文明的定義,我認為應該這樣闡述:文明是一種讓不同的人群和諧生活於同一個國度中的倫理和科學規範。而中華文明,從八千多年前開始萌發,在五六千年前已經有了最初的古國,三四千年前完全成熟。中華文明古國之悠久,完全不輸於西方的文明古國。
為了研究中華古史,我們必須從分子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文化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任何一個學科單方面的研究都只能得到片面的結果,猶如盲人摸象。只有多學科綜合研究,我們才可能看到一個多維的立體的更真實的歷史。Hui Li, Ph.D., Professor, Ph.D. Student Supervisor,
MOE Key Laboratory of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李輝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補充————————
1,關於證據問題
如果你認為分子生物學證據,物理學測量,文物遺址和史書記載這四樣聯合起來都不可信,我不知道還有哪些可以值得相信的,尤其是大家口中信誓旦旦的西方文明,不妨用這幾個標準去套套。
2,關於政治民族意識問題
首先,李輝是中國人,這一點無法否認,我不相信人類中有絕對的公正客觀存在,因為是人就有自己的成長背景和知識體系,而這一點,是脫離不了他的民族的。
其次,他的演講是面對公眾。所以,必然無法像論文一樣嚴謹。
第三,如果大家看過一些分子人類學文章,一定會明白,很多分子人類學研究會和古代歷史結合起來。來互相印證,比如做Y染色體的時候,就推出過成吉思汗有過n多後代,然後根據史書認為這種可能性式非常大的,這就是一個相互證明。
誰能徹底公正客觀,我很好奇
3,關於「三皇五帝」和生物學意義上的人
一定要說明:我並沒有在考證三皇五帝真人真事,我們是在考證那段文明史。或許有個十皇八帝也行。
相信知乎的各位一定知道人類走出非洲理論,這個理論俗稱「夏娃理論」,當然,還有一個類似的,根據y染色體提出的,叫做「亞當理論」,那麼,這個亞當和夏娃,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依據就是這兩位的基因散布了全人類,尤其是夏娃,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追溯到二位身上。難道我們就真的是聖經里的「夏娃」的後裔?我們這裡的夏娃,是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人。當然你可以叫她女媧也沒啥問題(不過估計你得打官司)。
類比的三皇五帝也是一個意義,也是一樣。
4,還是關於情緒化的問題
知乎只是社區,不是nature和science,所以,帶有情緒是必然的,憑什麼你們否定中國歷史,信誓旦旦的說文明起源於商的時候,可以情緒化,而我們反對這個觀點,帶上證據,卻要畏畏縮縮?
這種雙重標準,不要也罷。
5,這篇是從分子人類學角度來研究
也就是說,我們用分子的方式來計算歷史,從而得出的結論,來反推認為,我們文明並沒有那麼晚,再結合上歷史的記載和考古(這一點是學術界通用的,有質疑的隨意去google一篇文章自己看看,懶得去爭論這種推理是否可行了)
關於文明,我已經反覆說了,你不能拿別人的標準來反過來套我們自己。
最後,請正確的看待「學術爭議」,本文不是定論,更不是真理,只是一種新思路,新看法。
相信各位在討論漢族血緣問題上,對分子人類學的作用已經有所了解了。
繼續補充,近幾年中國的大製作
第一,仙人洞遺址(science 2012年)
發的science哦,考古的人應該知道這個難度是逆天級別的。直接將新石器文化推到了2萬年,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新石器也是9000年。
如果你覺得是中國人自編自演,看看期刊級別,看看作者成分北大、波大、德國,通訊作者是哈佛的。
第二,史前人類定居青藏高原歷史研究(science 2015年)
這篇文章講的是農業技術革新促使人類3600年前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
這是文中的一個史前遺址圖
第三,中國漢族南遷歷史(nature 2004)
通過y染色體和線粒體DNA證據,證明漢族文化持續南遷,而且男性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
遷徙圖
第四亞洲人口持續擴展的建立者效應(science 2009)
第五,人類遷徙三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二等獎的分量,懂行人都知道,因為一等獎2000-2012年空缺了9次
這三次分別是,都是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完成的(其中y染色體還有復旦),都是是做生物的。
2006年 線粒體基因組多樣性與東亞人群歷史的研究
2007年 Y染色體多態性與東亞人群的起源、遷徙和遺傳結構的研究
2014度 基因組多樣性與亞洲人群的演化
這三個獎有什麼意義呢?今天你們廣泛討論的漢族起源論,漢族成分論,都是依據這三次獎
最後歡迎討論的人跟我一本正經的拿論文來,不然大家扯來扯去,其實都是販賣了n手的內容,沒啥意思了
另外,無腦噴一律拉黑
目錄:
1.阿房宮
2.戟的樣子
3.騎兵和馬鐙
4.火藥的發明
5.古人用爵喝酒?
6.古代城市有沒有城牆?
7.四輪車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古代的主流?
8.鐵器什麼時候出現?
9.蒙恬發明了毛筆?
10.地圖上北下南是天經地義的嗎?
11.七環套八環的玉佩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12.杯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3. 960萬平方公裡面積上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在哪裡?
——————————————分割線————————————————————
1.項羽並沒有燒了阿房宮,阿房宮根本沒有建成,只造了個地基。
2.戟不是圖1這樣子的,這是宋代《武經總要》中的戟刀,被搬上戲曲舞台以後誤導了全國人民。歷史上的戟如圖2。
圖1 《武經總要》中的戟刀
圖2 出土的戟
3.隋唐以前,騎兵雙手揮動長武器衝鋒的騎兵衝鋒戰法還未成型,因為馬鐙尚未大面積裝備。三國里那種武將單挑通通不存在。
當時的騎兵更多的作用是牽扯突襲,到達目的地以後下馬像步兵一樣作戰。(具體戰法還有爭議)
這點要較真的話今天隋唐以前的古裝劇都不用拍了。
(這點也確實存在較大爭議,做些解釋:雙馬鐙的實物最早是在十六國時期的北燕馮素弗墓出土,根據我在各地博物館觀察館藏騎俑及壁畫的結果看,成建制的騎兵部隊成批的裝備馬鐙,可能要到南北朝後期,所以我往寬了說,是隋唐。至於沒有馬鐙以前騎兵的戰法,東西方騎兵的作戰方式的差異以及中國騎兵衝擊戰術的成型,萬方知網上論文幾千篇,大家有興趣自己看吧,此條原文肯定性語氣太多,已做修改)
4.火藥不是因為軍事作用才被發明的。
火藥最早是因為成分(硝石木炭硫磺)多用於方士煉丹,玩多了發現會炸,這才發現了火藥。
火藥用于軍事要到唐末五代,而且最早的形式是用拋石機把火藥包扔向敵人的陣地。
出現槍管類的射擊火器則可能要到元代了,而且最初精度和射速極差,簡直是搞笑的。
5.
爵在先秦(可能)並不是像電影電視劇里一樣是飲酒器。
6.「大都無城」。
從最早的夏代(如果有的話)二里頭到東漢末年曹魏鄴城,宮城+郭區是城市的主流形式,真正的「城牆」(指將整座城市圍起來,具有明顯防禦性質的郭城城垣)較少出現。這一現象可概括為「大都無城」。
7.中國人(可能是匈奴)帶給了西方馬鐙,西方人帶給了中國馬蹄。西方(可能)傳給了中國馬車這一交通/作戰工具,中國人卻將其發揚光大。
中國馬車和西方比,領先在系駕方式上,卻由於沒能發明理想的轉向裝置,導致中國人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只能乘坐兩輪車。
關於中國和西方馬車的差異,見:中西方古代馬車的差異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8.金屬冶煉來自中亞;我國在商代就有了鐵制兵器,不過是隕鐵。
9.毛筆不是蒙恬發明的,新石器時代有些陶器上的花紋就是用毛筆畫的,最遲到商代也出現了墨。
10.地圖並不一直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馬王堆出土過上南下北的。
11.曾侯乙出土的玉組佩(網圖,如侵刪)。在曾侯乙墓發現之前,也有玉雕鏤空之法,但遠沒有如此精細,當時一般認為這種鏤空做成活環的玉雕技術的出現要到乾隆之後,畢竟只有盛世愛玩的乾隆爺如此屌炸天,但是曾侯乙這件組佩的出土將這個時間點往前推了整整兩千年。
12.之前的人們一直認為,當時的人喝水喝酒應該用的是各種各樣的青銅器,現代喝水的杯子形狀是很晚才形成的,結果又被各式各樣出土的杯形器打了臉。
婦好墓出土的象牙杯
戰國水晶杯,我大杭州出土,現存杭州博物館,此杯用整塊完整的水晶雕成,在同時期的出土中為孤例,所謂孤證不立,甚至一度被懷疑是後人放進戰國墓里的。
各種杯……
青銅器中的杯子,攝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13. 20世紀20年代開始,日本學者在對中國進行了考察之後斷言,中國大地上已經找不到唐代木構建築,想要看唐代建築,請到京都和奈良去。
為了打破這個斷言,著名的古建築學家,梁啟超長子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在華北大地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古建築考古。
終於,在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的前幾天,他們騎著毛驢,在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發現了當時中國大地上最早的唐代建築遺存——佛光寺東大殿,徹底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
關於這段中國建築史上的光輝歷史,學建築的同學一定耳熟能詳,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自行詳細了解,這裡僅貼幾張我去佛光寺的時候拍的照片。
摘自《梁思成文集》第四卷——《記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築》
2013年我來到了佛光寺。這裡位於五台山的台外,香火不旺,基本上除了研究古建築的沒什麼人來。為了體會一下上世紀30年代交通的不便,我特意沒有選擇包車。結果從我的上一站:雁門關到抵達佛光寺的大門口,我整整換了8趟交通工具,坐了如今已不常見,每小時30公里的綠皮火車,還坐了小巴、中巴、大巴,最後是搭乘了當地村民的私家車上山到達佛光寺。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坐的綠皮火車,當晚從山西原平坐綠皮車趕到忻州,次日晨從忻州坐大巴到五台縣,轉中巴進入五台山地區,到了豆村坐了當地村民的車上山到達佛光寺,路途輾轉,方能體會到的當年交通不發達時古建築考察的艱苦程度。
這是佛光寺的正門
佛光寺東大殿遠景,真的是沒什麼人,來到這裡千年古剎的味道一下就來了。
梁思成所描繪的佛光寺平面圖,上圖中我拍照時位於五角星處。
佛光寺文殊殿的殿門(感謝@Hon-siu Wong 君指出錯誤)
這就是東大殿了。
這就是中國古建築史上著名的斗拱形制——「雙杪雙下昂偷心造七鋪作」
東大殿全景,因為大殿前空間有限,只能拍到這個角度。當時還沒有無人機拍攝,真想再去一次用航拍好好拍。。。。
東大殿的介紹。
這是大殿前唐代經幢上的文字——「女弟子寧公遇」是佛光寺當年重建的出資人,是佛光寺年代考證的重要證據。
在梁思成夫婦發現佛光寺之後,建國以後的文物考察過程中,又陸續發現了五台山南禪寺等三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如今中國一共有四座唐代木構建築被官方承認,都位於山西,但是論研究價值和學術價值,仍然以梁思成、林徽因發現的佛光寺東大殿為最。
想到了再補充。。。。先寫的是敦煌篇,半夜太累,不過已寫完。
...........................................................................................................................................................
我的大學在日本的京都,京都的地鐵烏丸線有一站叫做北大路,我每次都能路過一個叫做大谷大學的高校,大谷大學的校長每過一段時間都在學校的大門寫一個佛詩,而聯繫這個學校與中國的,竟然是遠隔萬里的敦煌。
提到敦煌,我們總會想到,滄桑的莫高窟,靈動的飛天,實際上真正讓敦煌從一個地名變成一個學科的,是一個極其不起眼的小洞窟。
19世紀末,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在暗夜中還看不到一絲曙光,一個流浪者王圓篆從陝西漂泊到酒泉,皈依道教,人稱王道士。後來雲遊不遠處的敦煌,登三危山,見到莫高窟後發出了「西方極樂世界,乃在斯乎」的感嘆,從這之後就留住在莫高窟,發誓守護。
莫高窟內全是積沙,有時候兩年才能清理出為數不多的幾個大洞窟,後來王道士僱傭了個楊姓的貧苦勞工進行莫高窟的清掃,就在有一次這個勞工抽煙往一塊沙壁上磕煙袋時,發現好像中空,1900年5月25日夜,王道士——「沙出壁裂一孔,彷彿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
敦煌這地方,處在「河西走廊」最西端,河西走廊這地方,南邊是祁連山,祁連山再往南就是一望無際的青藏高原,而走廊的北邊就是巴丹吉林沙漠,沙漠往北就是套馬的漢子們(霧)的蒙古高原,就這麼一條狹長的通道,連接了中國腹地直到中亞甚至歐洲,讓我們的出了河西走廊,就是傳說中的羅布泊,從現在來說也就是進入了新疆東部。
圖 河西走廊,南隔祁連山青藏高原北隔大漠內蒙古高原,中間幾條河流滋潤的綠洲,形成了「中國」到歐洲的最佳「走廊」。
之前在另外一個文章寫過,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新疆」這地方是很晚才併入中國版圖的,其實現在完全是漢人聚居地的福建廣東,和「新疆」幾乎是一個時代併入到「中國」控制範圍內的。
我們史書中第一次出現敦煌這個名字是《史記·大宛列傳》從張騫嘴裡提到的,張騫說原來是「月氏」的聚居地,月氏這民族可是個實實在在的白種人,人家從先秦時代就分布到了河西走廊,也是個我們的神奇鄰居,只不過後來月氏和自己的另一個雅利安鄰居「烏孫」開始激烈的搶山頭,被欺負的烏孫投奔了草原上的大哥匈奴,匈奴硬生生的把月氏趕到了大夏一帶(阿富汗,噗)。當然了,這群月氏成為了後來大名鼎鼎的印度貴霜王朝的建立者,不過這是後話了。
等到漢武帝的時候,之前也說過他是個BUG了,南打夜郎滇國南越閩越,東欺負朝鮮,那麼匈奴也就別想好了,霍去病又把在河西走廊屁股還沒坐熱的匈奴搞了回去,這樣一來通向西域的大門就這麼打開了,漢武帝本來設立的是酒泉、武威兩個郡來管理河西走廊,後來一看這麼長一地方就兩個郡也不好管理,最後就有搞出來個張掖和敦煌,敦煌這名字說法很多,一般認為是「吐火羅(新疆的土著白人)」和敦(大)煌(盛)的音譯和意譯。
總之設了敦煌郡,又修了玉門關,這地方可就成了東西交流的西大門了,等到漢武帝派李廣利吊打現在在烏茲別克一帶的希臘化城邦「大宛」之後,西域逐漸併入漢轄區,敦煌就成了個名副其實的十字路口了,西域也就是現在新疆的龜茲焉耆、現在中亞那些斯坦的雅利安人們、兩河那邊的安息甚至歐洲的羅馬,都需要經過這地方進入中國腹地。
當然這之後西域也是不斷地在分裂後的北匈奴和漢裡面兩頭倒,等到匈奴被漢和在現在東北逐漸崛起的鮮卑共同擠壓知道徹底西遷後,敦煌就又一次成為了個軍事重鎮和交通要地,鮮卑人和漢人和羌人就開始大量的活躍在這個地區了,漢末亂世,所謂董卓的西涼軍也是這個範圍,等到「司馬」們統一三國搞出來個西晉,這個短命的奢靡王朝很快就被漢化匈奴劉淵給趕到了東吳屁股低下那把椅子上,北方被少數民族入侵分裂,五胡十六國開始(文末有這段歷史概況的鏈接),這個時代的各種「涼」就是徘徊在這邊,就比如一個很有名的龜茲翻譯家「鳩摩羅什」,也就是翻譯觀世音菩薩那位,就曾經是呂光的前涼政權的人(後來歸了姚萇的後秦),包括李嵩建立的西涼,當然了這個不是女兒國,定都就定在了敦煌。
- 當然了這個李嵩後來還被李淵李世民他們給定成了自己的祖宗,不過不管是不是真的祖宗,總之李唐王朝的建立本來就和鮮卑和西域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淵源,五胡十六國被北魏統一形成北朝,南北朝對立又被從北朝脫離出來的隋統一,當年柔然(也是鮮卑)的小弟突厥又開始趁亂崛起,滅了原來的鮮卑宗主,控制河西走廊,當然了有一個被太祖寫到詩里的人物把突厥逐步瓦解蠶食之後,唐就算徹底控制了敦煌,甚至直到波斯。李白的出生地有一種說法就被認為是碎葉,也就是現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
結果好景不長,同樣是中亞粟特人(也是一波雅利安人)血統的安祿山搞出來的安史之亂徹底把唐朝給弄毀了,這樣一來本來還是半獨立半小弟的吐蕃可就看到機會了,前面說過就是因為青藏高原,敦煌這地方才成了個「走廊」,可是曾經是羌人的一波的發羌不斷在青藏高原悶聲發大財,到了唐朝也終於有了能被唐朝看在眼裡的能力了,松贊干布把吐蕃發展起來,藏族正式進入歷史舞台。當年因為阿三欺負唐朝使臣,和過親的吐蕃還幫忙欺負過一次三哥(實際上也是欲加之罪),但是唐被安祿山搞的這麼一元氣大傷,吐蕃立刻翻臉不認人,快速侵略了整個河西走廊,這可是第一次從青藏高原過來的敵人佔領,這麼一來整個河西走廊斷了,西域就算是徹底脫離唐朝的控制了,沒想到這麼一脫離,直到清朝,已經伊斯蘭化的西域才以「新疆」這個名字重新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圖 吐蕃極盛時期範圍。 當然了吐蕃隨著自己內部的矛盾激化奴隸起義加上本來瘋狂擴張造成的控制力削弱,很快的就衰落下去了,這個時候河西走廊出現了一個神奇的存在,畢竟這個時候的河西走廊還是漢人為主的,本來大部分漢人就很不滿吐蕃的統治模式,結果正好蒙古高原的回鶻又被北邊的黠戛斯(吉爾吉斯)給大敗開始大量遷入河西走廊(對的,回鶻的老家並不在新疆而是現在的蒙古),一個神人張議潮揭竿而起,收復瓜州(酒泉一帶)沙州(敦煌),三年收復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對甘肅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隨後收復伊州涼州。
「西盡伊吾(新疆),東接靈武(寧夏);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這麼一來, 張議潮的這個地盤就脫離了吐蕃成了個獨立政權,我們也知道唐的末期就是大軍閥「節度使」的藩鎮割據,這麼一來張議潮歸順衰落的不得了的唐,成為「歸義軍節度使」,當然了張家人吧,有點不會處理這個民族內部矛盾,等到傳到張承奉的時候,這人趁著唐的滅亡自稱「白衣天子」,結果張承奉後繼無人,豪族曹仁貴篡權,歸義軍節度使就歸順了已經取代唐的「後梁」。
這也就是五代了,中央政權一茬接一茬的換,皇帝還基本都是被吐蕃趕到內地的突厥沙陀人,但是這個歸義軍節度使卻一直都是曹家人。
可是之後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回鶻的小夥伴「葛邏祿人(烏茲別克人祖先,維吾爾人近親)」建立了新疆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獨立王朝——喀喇汗國,喀喇汗國不斷吞併被趕到新疆的回鶻人,並且一直在和西邊已經伊斯蘭化的波斯薩曼王朝搶地盤,終於在波斯薩曼王朝的影響下,喀喇汗國皈依了伊斯蘭教,新疆地區的去中國去佛教化的伊斯蘭進程正式開始,同樣在新疆保持佛教最後一塊陣地的于闐王國徹底陷落,一直和宋以及歸義軍交好的于闐王國也就這樣消失在歷史上。
而威脅不僅僅是西邊的伊斯蘭化大國喀喇汗國,曾經一直在夾縫中生存的羌人的一支——党項人首領李元昊異軍突起,在本來和宋確立良好關係的歸義軍節度使中插了一刀,建立西夏的李元昊讓歸義軍節度使逐漸招架不住,末代頭領曹賢順投降西夏,從這之後,河西走廊也幾乎告別了中央王朝的控制。
我們也知道,之後的宋,就一直和西域沒什麼關係了,不久時候也就是轟轟烈烈的蒙古西征了。
我們回到王道士的時代。
殘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浮雲萬里橫渡,塵世的路。
視莫高窟為聖物的王道士發現了這個神奇的密室——
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
其實實際上並不是唐經,這個以後被稱作17號窟的狹小洞窟里,包含著從兩晉一直到歸義軍時代的大量典籍,沒人知道這個藏經洞是被誰建的,有人說是在喀喇汗和西夏夾擊下的僧人為避難進行的經書藏匿,又或許是僧人棄用的經書殘本,也或者是寺院供養的經文,各種說法,莫衷一是,總之在西域去佛教化的近千年光景里,這個曾經被遺忘的繁華盛地,卻成為了彌補我們歷史上空缺的重要一筆。
當然了,繼續我們的故事之前,先看一看這被人遺忘的千餘年。
暫且不說藏經洞《妙法蓮華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經》、《維摩潔經》、《金光明經》、《涅梁經》、《無量壽宗要經》、《佛名經》、《心經》等佔有9成的古本佛教經書(這一系列經書都是對佛教經書進行研究和勘錯的重要資料,胡適研究禪宗大多都是根據敦煌遺書),而還有剩下1成的世俗書籍,而就是這僅僅1成的世俗書籍,又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量文章的古本甚至最古本,但是首先要說的,也就是可以說對我們的歷史認知有巨大影響的,還是大量的吐蕃文寫成的文獻。
我們對於吐蕃這個國家的了解,在藏經洞被發現之前,幾乎僅僅是通過舊唐書和新唐書,而舊唐書都能把吐蕃說成是拓跋鮮卑,這麼看來是有點不靠譜的。
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推行的部落制,而這個時代吐蕃的一切制度都是吐蕃本國的影子,在藏經洞發現的吐蕃文文獻里,我們終於可以對這個神秘國家開始更深的了解。吐蕃設有上部落、下部落、撩籠部落、絲綿部落、行人部落、僧尼部落、紇骨薩部落、悉東薩部落、中元部落等諸多部落的演變,而吐蕃的半游牧半定居的管理制度,以及各個階級之間的管理和矛盾,幾乎都是從敦煌吐蕃文文獻里獲得的。
敦煌發現的吐蕃文世俗作品裡,非常著名的就是印度詩史《羅摩衍那》譯本。藏經洞的吐蕃文本與通用的梵文精校本《羅摩衍那》進行對照中,發現無論從內容,還是從篇幅上,作為精校本的梵文本很有可能要比吐蕃文本更晚。這之外,吐蕃還翻譯了不少極其著名的古漢文著作,如《尚書》、《春秋後語》、《戰國策》等,其中《尚書》中的《泰誓》(中、下)、《牧誓》及《武成》等會發現和現在流傳的版本都多有不同,而經過元明尤其是清人對書籍的大肆篡改銷毀的風波之後,這一系列的古文本都是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的。尤其是《晉紀》、《帝王概論》、《春秋後語》等等,都是從來沒見過的失傳本。當然了之後還會列舉大量從沒見過的歌辭、俗賦、白話詩、話本(如韋莊的《秦婦吟》),之後還會提到宋後失傳的「變文」等等。而如《壇經》、《毛詩正義》(著名的對詩經的註疏)等一系列著作中,敦煌本都被認為是現存最古本,這裡僅僅舉一些典型例子,其實真正關於敦煌的古本中,還有太多等待發掘考察的。
- 下面需要提到的,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也就是敦煌曲譜,一直以來還原古曲都是一個極其麻煩的東西,我們只知道各式各樣的詩詞曲,但是對應這些詩詞的具體是什麼樣的曲調大多都不得而知了,結果也正是藏經洞發現的《敦煌曲譜》和《琵琶二十譜字表》很大的改變了這個情況,《敦煌曲譜》中抄寫了琵琶曲25首,25首樂曲的標題分別是《品弄》、《傾杯樂》、《又慢曲子》、《急曲子》、《西江月》等,寫成敦煌曲譜的是唐代風靡一時的燕樂半字譜,這種早就失傳的曲譜經過日本林謙三的破譯,基本已經能恢復除了節奏外的音調高低了。
圖 敦煌藏經洞,燕樂半字譜,主要由20個譜字「一乚ク丄ユス七八幾十匕丨フてマムレㄐ之ヤ」組成,一個比較被認同的說法是,日語中的片假名就是遣唐使吉備真備根據半字譜進行改進得到的。
- 給大家個鏈接,這個是根據上面的又慢曲子復原的古唐曲,又慢曲子伊州_土豆。
當然了,現在對於敦煌曲譜的分析還在進行中,很有可能經過學者的努力,唐代的很多基本曲調和節奏都能穿越塵封的沙土,從絲路的末端飄到這個時代。
- 當然了不僅僅是曲調,藏經洞里最大的一個發現,就是被稱為《雲謠集雜曲子》的詞集,為我們推斷我們耳熟能詳的宋詞的起源也帶來了重大的幫助,寫本上並標有「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等題記性質的字樣,約為盛唐教坊解散後流落於民間的歌妓所使用的唱本;部分作品產生在盛唐,全書編成於晚唐,文筆有著大量拙樸的民間特色,也能很好地和唐詩風格互相輝映。部分研究敦煌學的學者認為,菩薩蠻、西江月、定風波、破陣子、浣溪沙等等也都是在盛唐就已經興盛在民間了,並且曲詞的起源上來說很有可能很大的受到中亞胡樂影響,和我們本土的詩經起源可能完全不同。
當然了,舉個栗子,有個藏經洞里的「菩薩蠻」,極其直觀的描寫吐蕃佔領時期敦煌人的心態——敦煌自古岀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還有一個浣溪沙,這東西貌似在初中物理考相對運動的小題里無數次出現。
- 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同樣,關於雲謠集的研究,大家也可以關注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這裡主要也是為了拋磚引玉了。
既然說到文學,那就在這裡也說一下藏經洞里發現的大量「變文」,最著名的比如《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伍子胥變文》等等,我們或許對這東西感到十分陌生,這東西最早是佛教僧侶把佛教故事和漢人的很多樂府詩雜賦等結合起來,用白話和口語夾雜韻文,進行的一種「說唱」形式的文學作品,這種東西也是敦煌學研究的重中之重,一般認為變文的出現是漢語言文學由雅到逐漸雅俗共賞的一個重要轉折,也很有可能對後來的小說等產生重大的影響,而目前發現的變文,幾乎全部都是在敦煌。
當然了再說個意外收穫,一個非常有名的868年的雕版印刷的金剛經了,這個金剛經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調版印刷的實物,當然了大家看各種圖書也都拿這個說事,大家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
圖 雕版印刷的金剛經。
就是大量的粟特文、吐火羅文、回鶻文、西夏文、梵文、波斯文甚至希伯來文文獻,這一系列文獻對語言變遷的研究有著無法想像的價值,其實我們現在對中亞的很多歷史變遷,也是通過很多吐火羅文以及突厥文文獻等等進行研究的,尤其是在吐火羅語研究里,曾經故去的季羨林大師算是權威了(也讓我聯想到了這兩天楊絳去世一些人在朋友圈刷屏的行為,想當年季羨林去世,好多都不知道吐火羅語甚至羅摩衍那的人,也在各大社交網站大肆「悼念」——一路走好。),而大量的粟特文被破解讓唐代中亞的狀況開始變得越來越明了,就像前文說的,我們原來只能通過24史來了解中亞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無論是比什凱克的康國,布哈拉的安國,都開始變得栩栩如生。
圖 藏經洞的希伯來文(猶太語)「免罪符」,當然了在那個時代,基督教的分支聶斯托利派(我們叫景教)已經在中國大肆傳播了。
但是上面說的所有的一切,都僅僅是藏經洞的冰山一角,甚至大量的情報,就像我剛才所說的半字譜,都不是中國人自己研究出來的。
好了繼續我們的故事。
發現藏經洞後,這個誓死守護莫高窟的人立刻就認識到了嚴重性,王道士徒步50公里去拜訪當時的敦煌縣令嚴澤,可是這貨根本就沒覺得王道士拿出來的是什麼好玩意,所以也就沒搭理。等到1902年有點知識水平的新知縣汪宗瀚上任後,也僅僅是告訴王道士「好好看管」,順便還順了幾本的經文。
王道士還是不甘心,輾轉800里找到了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廷棟,這位大人看到王道士帶來的經卷後,來了一句——「字寫得還沒我好」。
當然事情最後還是驚動了省府,但是大部分官員也真的看不出所以然,只能讓王道士嚴加看管藏經洞,王道士無奈甚至給慈禧寫了密報信,但是這個時候的大清帝國早就被日本和八國聯軍欺負的不成形了,根本沒工夫管這種「屁大的事」。
- 1907年,斯坦因,到了敦煌。
斯坦因本來是個奧匈帝國(匈牙利部分)的猶太人,在學生時期,他聽到匈牙利地質學家洛克齊對於敦煌「千佛洞」的描述,心馳神往,後來斯坦因的興趣就轉移到了東方語言和歷史,很快崇拜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的斯坦因立刻就找到了兩個新偶像,其中一個是跑到元朝的馬可波羅,另一個就是《大唐西域記》的作者玄奘,斯坦因被大唐西域記搞的如痴如醉,等到在英國上學時,就主攻東方語言學和考古學,24歲的斯坦因對塞種人(比如我們史記里的烏孫)和印度文化的研究就已經非常深入了,於是被派往英屬印度,進行對印度以及中亞文化的考察。
1906年4月27日,斯坦因經過阿姆河,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喀什,在官員安排下,師爺蔣孝琬進行隨從,隨後斯坦因離開喀什經過葉爾羌,斯坦因在樓蘭大搬特搬之後,動身向甘肅敦煌進發。1907年3月12日,斯坦因一行到達敦煌縣城,完全不會漢語的斯坦因從蔣師爺那裡學了一些簡單的湖南話,隨後斯坦因考察了敦煌附近的故長城烽燧遺址,獲大量漢簡。5月21日,斯坦因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莫高窟,扎帳在莫高窟下。
- 斯坦因剛到敦煌時,從一個維吾爾商人大叔薩希伯克聽說了莫高窟有個藏經洞的消息,大喜過望的斯坦因卻不巧正好趕上了王道士外出,在多日在敦煌考察周邊後,又一次來莫高窟。
斯坦因這次首先派蔣師爺與王道士交涉,希望看到經文,王道士一開始,肯定是拒絕的。
- 不過也是神奇,遠在歐洲的斯坦因竟然和王道士有個共同的偶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唐僧,斯坦因大喜過望,忽悠技能全開,這個博士後非說自己是因為信仰玄奘跑到印度朝聖,然後希望重走玄奘路,把玄奘書寫翻譯的經文帶到印度好好供養,這麼一來,屢屢碰壁心力交瘁的王道士被忽悠的一個來一個來,隨後拿了一些經文給斯坦因來看。
- 這一看可不得了,蔣師爺正好發現一件寫本是唐僧從西天取經取回來的(霧)。兩個人一起繼續忽悠王道土說這是神明力量如何,王道士最後同意讓斯坦因調查所有經卷。
圖 伯希和在清點藏經洞文物(下文會提到,我原來寫成了斯坦因,感謝指正。)
- 7天時間,40塊馬蹄銀,這一切就成了倫敦的斯坦因敦煌文書。
斯坦因所獲敦煌文書,凡漢、粟特、突厥、回鶻語及怯盧文梵語的原歸大英博物院東方印本與寫本部,凡于闐、龜茲、藏語及婆羅迷文梵語的原藏印度事務部圖書館,繪畫品在大英博物院東方古物部與印度德里中亞古物博物館之間平分。1973年以後,大英圖書館成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成為其組成部分之一,大英博物院東方印本與寫本部也改歸大英圖書館,稱東方寫本與圖書部,現改名東方部。斯坦因敦煌漢文寫本的總數,現在該東方部編號為Or.8210/S.1-11604號,即11604件,但其中混有和田文書和吐魯番文書。目前這批寫本已公布到(H)80號,其餘部分將由中、英兩國學者陸續整理公布。
這個時候藏經洞的文物瞬間就轟動世界了,清朝官員才開始怒拍大腿,但是這之後完全就是官員搶掠,民間破壞,大量卷子被盜,一個真正的劫難出現了。
可是斯坦因畢竟是個幾乎完全不懂漢文的人,隨著法國語言學家伯希和的到來,藏經洞又一輪真正的散失開始了。- 1907年伯希和在烏魯木齊獲得一本——千佛洞寫本。
1908年2月,為了查閱敦煌的法華經,伯希和到達敦煌。因為漢語極其流暢,伯希和和徹底失望的王道士的談判就變得更容易了。伯希和經過3周調查了藏經洞的文件,並選出最有價值的文件,王道士最終以500兩官銀的價錢賣給伯希和。精通中文的伯希和帶走了斯坦因完全搞不明白的一系列絕品。
前面說的大量敦煌學研究,半數以上都是伯希和的敦煌遺書。
這麼一來,王道士就成了靶子中心的人物了,7年的時間裡,按照斯坦因的說法,王道士被官員的做派弄得極其灰心,他只能用斯坦因給的錢,清掃洞窟,修建「三層樓」,完成自己的守護願望。1910年清政府作出決定,把剩餘的敦煌卷子全部運往北京保存。在運送的路途中,幾乎每到一處都失竊一部分。
所以據後來斯坦因的回憶,本來還極其自責的王道士悔不該把所有的經卷都賣給斯坦因。
當然了,故事還沒有結束。大谷光瑞,京都西本願寺第二十一代宗主大谷光尊的長子,1900年被派往歐洲考察宗教,見到斯文赫定等人中亞探險的成果,決定利用回途往中亞探險。
大谷探險隊就這樣成立了,在去往敦煌前,斯坦因的中亞老路已經被日本人走的差不多了,第三次中亞探險,領頭橘瑞超和上一次的合作夥伴吉川小一郎前往,與橘瑞超在敦煌相會,分別從王道士手中購買敦煌寫本。大谷探險隊收集品大量被送到大谷光瑞的別墅,剩下被寄存在帝國京都博物館。
圖 前兩天剛去的京都國立博物館。
就這樣,在日本人的最後一擊之下,藏經洞基本就空無一物了,這曾經無人問津的敦煌寶庫,又一次成了列強的肥肉,王道士這個「太上老君」的弟子,發宏願守護釋迦牟尼,這個本來就類似玩笑的東西,在近代中國這個更大的玩笑面前,顯得不可笑而可悲了。
等到美國的華爾納來到莫高窟的時候,這個被鄙視成賣國賊的王道士已經徹底自暴自棄了。當時藏經洞已全空,王道士手中的存貨也早已銷售一空,華爾納竟然把莫高窟的壁畫全部粘貼下來,這個把賣寶得錢全部用於維護莫高窟的王道士,已經對華爾納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了。
就這樣,頂著賣國賊名號面對著不斷逼要寶物的中國百姓,王道士幾乎在裝瘋賣傻的過程中,走過了這個小人物傳奇的一生。
1931年,弟子安葬王道士。莫高窟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從幾座坍弛的來看,塔心豎一木樁,四周以黃泥塑成,基座壘以青磚。歷來住持莫高窟的僧侶都不富裕,從這裡也可找見證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群更顯得悲涼。
- 而有一個塔,竟然被喚作「道士塔」。
就像前面說的,佛塔裝了道士遺體的諷刺,也不必過那個時代。經卷漂洋過海,我卻在河西走廊的盡頭,在莫高窟長存,見證這個民族未來的興衰榮辱。
我在敦煌臨摹菩薩,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本節安利答案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最早是哪個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
如何理清五胡十六國的脈絡關係? - 安森垚的回答
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 安森垚的回答
...........................................................................................................................................................
未完待續,下面說下馬王堆。
寫之前說個東西,這裡主要打算寫關於敦煌藏經洞和馬王堆的,但是說個題外話,在這裡聲援一下 @李雷的答案,感覺在李雷回答的回復里有很多誅心和扣帽子的論調,李雷也和我討論了很多關於中國文明起源的一些猜想,首先我也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國際上目前對於夏的存在確實存在諸多爭議,商之前沒有成體系文字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文字也確實是我們的硬傷,而從考古上來說,紅山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和黃河流域(仰韶等)文化的必然關係確實也沒有定論,但是李雷提出的假說確實也是目前結合分子人類學以及考古的一個很受認可的假說,也希望大家關注一些復旦大學的分子人類學研究成果,去一起追溯我們「祖先」的奧秘。
- 看了下面討論的一些論調,一般來說,一定要涉及「成體系的農耕文明哪個出現的更早」「誰更早出現城邦文明」這個事情的話,現在一般公認還是兩河流域要比我們早的多的,但是一定要論斷出什麼文明誰優誰劣還是沒必要的,最起碼我還是更認同我們是——「最年輕的原生文明」這個論調的,如果非要強硬的去證實我們一定比誰先走一步的話,那也就比某些韓國科學家好不到哪裡去了,我和李雷的看法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對於某些人,我們的態度絕對是一樣的。
從某種程度講,我們西邊橫亘著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這兩個世界屋脊,北邊是寒風凜冽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亞,比起環抱地中海交通發達的西亞南歐文明來說,我們能幾乎「自力更生」的發展出一個偉大的文明實屬不易,相當於我們先秦時代的邁錫尼和古典希臘,要不是有埃及亞述赫梯的連綿催化,很難想像還會不會有談天說地的「雅典學院」,我們可以疑古,但是不要懷疑自己。
當然還是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的專欄「祖先」。
這次安徽大學新收藏的戰國楚簡,已經有一個徹底顛覆的結論,那就是季連即「穴熊、鬻熊」
「安大簡」首露真容 上載《詩經》、楚史等珍貴文獻
比如,按照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季連是楚國人的直接祖先,但是過去出土的材料里無法得到驗證,從來沒見過季連的影子,這讓專家們十分困惑。「安大簡」揭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原來季連就是前些年考古新材料中多次出現的一個人,叫穴熊。這個穴熊在《史記》里又稱鬻熊,季連與穴熊、鬻熊竟然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寫法,這樣,專家們所有的困惑都煙消雲散了。「司馬遷寫楚國的這段歷史,他自己也承認搞不太清楚。『安大簡』把這個學術界長期的困惑給解決了。」黃德寬說。
為什麼叫顛覆!因為這個結論毀滅了整個早期楚史研究的全部基礎
現有楚國史對先楚時代的研究大致出《楚世家》、《世本》,楚世家謂:
「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
參照楚世家,楚人的先祖是「弗能紀其世」的遠古人物季連(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然後經過一代或數代人,楚的先世又傳承到鬻熊,或者說,這至少是四代人甚至更多人。
在包山楚簡與葛店楚簡出現以後,穴熊與鬻熊是不是一人的問題浮現出來了,為什麼在楚簡里發現楚人祭先祖有一個固定的組合,稱為「三楚先」
但是三楚先有兩種不同的組合,一種是「老童、祝融、鬻熊」,一種是「老童、祝融、穴熊」,當時學術界為了穴熊與鬻熊是不是同一人,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展開了持續的撕逼,有印象的朋友應當還記得李零大戰李家浩,其中一個爭論點就是鬻熊與穴熊的問題
但是所有不同意穴熊與鬻熊是一人的意見,在清華簡出世之後都被徹底打臉,「清華簡《楚居》在「穴酓(熊)」之後是 「侸叔、麗季」」(麗季即楚世家提到的熊麗),證實了穴熊即鬻熊,為此清人孔廣森的意見被大家廣泛引用「鬻熊即穴熊,聲讀之異,史誤分之。穴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孫以熊為氏,是為熊麗,歷熊狂、熊繹、熊艾、熊黚、熊勝、熊楊,到熊渠,凡九世也」
但是在清華簡楚居里,季連與穴熊(簡文作穴酓)還是以兩個人的形象出現,季連的形象類於天神,穴熊更近於人王:
」季連初降於隈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茲率相,詈胄四方。季連聞其有甹,從及之盤,爰生[糹呈]伯、遠仲,游徜徉,先處於京宗。穴酓遲徙於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列賓於天,巫[並戈]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
事實上,在安大簡出現之前,沒有人會想到季連即穴熊、鬻熊,學術界倒是考慮到另一個重要問題,既然季連是楚人極其重要的先祖,為什麼三楚先沒有季連,只有」祝融、老童、穴熊「的組合,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學術界對此進行激烈的討論,比較代表性的意見是趙平安先生的,」從《楚居》看,季連和鬻熊是兄弟關係,季連的後人沒有即位,楚的大位賴鬻熊一支得以傳延。對楚的後人來說,是鬻熊的直系親屬,而與季連沒有血緣關係。這就很好地回答了「三楚先」不包括季連這個懸疑。」
但是安大簡公布結論以後,等於是早期楚史從季連到穴熊、鬻熊這一段要完全重建了,誰也不想到看起來相距三四代甚至十代以上的季連到穴熊、鬻熊竟是一人
事實上,季連不僅僅是一身三化,在看到安大簡的結論以後,我認為他還有一個化身,那就是山海經的太子長琴,山海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
老童-祝融-太子長琴,恰恰與老童-祝融-穴熊(鬻熊、季連)的世系吻合,李連浩曾經花很大力氣在文字學上討論過長琴與穴熊即為一人,他的討論問題本身漏洞,也頗受質疑,但基本可以明確他的結論是正確
好吧,除了考古學的寫法之外,我們或許可以寫一部很污的小說
ps:回去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季連問題的衝擊比我最初想像還要大,整個中國傳說時代的世系都要重建,因為按照楚世家和其它傳世文獻,顓頊到季連至多十世,或者說,在傳統體系里,季連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至遲也是虞夏之際的人物,清華簡楚居出來以後,季連推遲到商代中晚期,對中國傳說時代的世系造成了相當衝擊了,現在明確季連即鬻熊,是文王時人(雖然從傳世文獻來看,文王初起時,鬻熊就是九十歲的老人),從季連時代前推十世左右到傳說的三皇五帝時代,那就代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大約是盤庚遷都之前的人物(不過從個人理解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很合理,方國很難能一路追溯一兩千年)
更新一下:根據讀安大簡「楚史類」竹簡的幾點啟示一文,早期楚世系顓頊至季連只四世,即顓頊生老童,老童生四子分別是「重及黎(祝融)、吳及韋(回)」,而黎氏(祝融)生季連(即穴熊、鬻熊、太子長琴),另據蘇建州先生文中轉述,黃德寬認為這是「楚國的一部官修史書」
才回答,晚上就發現問題居然大變了……現在問題是
中國有哪些考古發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歷史知識體系?
中國的考古發現有哪些極大地補充了一些歷史問題的史料空白?哪些顛覆了或者是極大地衝擊了傳統的史學認知?哪些問題因為考古發現而得到最終答案?有哪些失傳的史料被發現?有哪些發現引發了新的史學爭論?
這個就多了去了……如果不加限定的話。以中國文化傳統上對歷史的重視,重要的考古或者遺址、古墓的發現,補充了重大歷史史料空白,或者大大衝擊、改變了原有對歷史事件的了解、解讀的事例,說不上是不計其數,至少也是難以計數……的多。
例如《竹書紀年》,這部戰國時魏國的「內參式」史書的出土,最早打破了上古三代禪位天下的傳說,提出了「昔堯德衰,為舜所囚」的說法。還有太甲與伊尹的關係,周厲王「共和」時期的執政人,大量先秦重要歷史事件的記載都與傳統流傳的說法極大不同。深刻的衝擊了傳統儒家的歷史學說體系。即使在它基本散失之後,留在其它書籍的斷羽殘光的記載仍然發揮著巨大的影響。
其它,例如安陽殷墟的發現對於商代實際情況的了解;
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對於先商文明或者夏晚期文明研究突破性的意義;
長江下游流哉發現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明,它們的驚人久遠性,農業及其它技術的先進性,以及龐大和成熟的規模突破「華夏文明黃河流域單一起源論」的影響;
金沙堆和三星堆文化的發現,打破了原來以為西南地區文明出現較晚的定論;
………
可以說,近幾十年來,改寫中國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幾乎是幾年就至少有一兩次,小一些的改寫和衝擊更是外界難以盡知。例如長沙馬王堆漢墓以辛追夫人乾屍和大量帛書最為有名,但其實一併出土的並不很出名的「絨圈錦」(用作當時衣物上的緣飾),卻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明創造的,否定了之前誤認為唐代以後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能說不重要嗎?
另外,關於「失傳史料」再度現世其實特別有意思。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案例肯定就是《古文尚書》真偽案了。
《尚書》作為記錄中國上古時期最早的歷史文獻和傳說中聖王的文集,其地位在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和顯赫。據說經過孔子親自整理後,留有百篇傳世。但它卻由於秦始皇時期對於民間的禁書運動和秦末戰爭的動蕩而失傳。漢初靠一位名叫「伏生」的老儒生背誦默寫,得重傳28篇,稱為《今文尚書》。
之後又傳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了有一處夾牆,裡面藏有一批在秦朝時偷偷埋藏的古籍,其中就有一部分《尚書》。據說是用先秦時的字體寫的,被稱為《古文尚書》。經過孔安國整理後,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但是!在西晉永嘉之亂中,《尚書》再次失傳了。到東晉,有個叫梅賾的官員又搜集到今古兩種版本的《尚書》獻給朝廷。後來流行的《尚書》就是梅賾所獻的版本。
不過到了宋代,就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是偽作,並非真正的先秦史料。就此開始了長達千年的古文《尚書》真偽之爭。到了近代,主流意見已經認為流行後世的古文《尚書》確系後人偽托所作,但仍然一直有少數學者依然堅持,今古《尚書》基本上都是先秦史料。
到了2008年,清華大學收到了校友捐贈的一大批戰國竹簡,也就是現在在史學界鼎鼎大名的「清華簡」。而在清華簡中,發現了從秦末之後失傳兩千多年的真正的先秦《尚書》原文!對照清華簡內,與今文、古文尚書共同的篇目,證明了古文尚書確系偽「書」。這個爭論千年的歷史疑問終於划上了一個終結的句號。
這裡請允許在下感慨一句。數年前看到「原文《尚書》重新現世」的消息,真是整個人都被震撼了。想不到失傳二千年之久的三墳五典居然還能重新被找回,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足夠讓人痛哭流涕了。清華簡對於中國人來說,歷史意義恐怕堪比《死海古卷》之於以色列和基督教世界、商博良石碑之於埃及,漢謨拉比石碑之於兩河可比。
我和朋友說:換了從前有皇上的年頭,這是要百官大朝於正殿!聖上親告於太廟!大赦天下的!
當然現在沒皇上了,但每念於此,仍有當浮一大白之感。
中國有哪些已經被廣泛接受的歷史知識但因為考古發現而被顛覆?修改
我問題闡述有點不太明確。有必要補充一下,我想問的不是野史vs正史,也不是演義vs正史。而是「正史,史學界的普遍認知」被「考古發現」所打破。
與題主要求比較相符,已經被史學界普遍認知的中國「正史」被實際考古發現推翻的例子其實是很罕見的。蓋因中國的正史總體上還是非常嚴謹的。即使進入文明極成熟期後,官方國史上對帝王將相的「起居注」上會玩一些揚善隱惡的「避諱」,但對於重大事件的基本背景、事實的記錄仍是嚴肅的。同時,民間也有大量的私史筆記會記錄下不同的說法,極大的幫助了後世史學家分辨歷史的真相。
近代以來,最符合題主要求的考古發現對史實認識的變化,首推的就是疑古派(古史辨派)的興起和衰敗。
上世紀20年代以顧頡剛、錢玄同、胡適及他們的一些得意學生為代表的疑古派,尤其是顧老,運用引入的西方現代歷史學的理論和方法作為武器,沉重打擊或者說幾乎徹底擊潰了原來研究歷史只需求諸於古書的傳統儒家歷史學者。對於中國歷史學來說,疑古派提出的問題、開創的新的歷史研究方法,都是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極大。
但作為具體的結論,疑古派又有「只破壞不建設」的問題。他們幾乎完全推翻了,原來根據古籍建立的先(東)周以前的中國歷史記載,甚至斥之為充滿了後世偽造、不可置信的「偽史」。同時卻沒有能提出新的華夏上古文明傳承序列的理論。在事實上,造成了中國(華夏)文明在先(東)周之前的上古史的中斷,也是延至時今,「中國不能算四大文明」「中國五千年史是自大自吹」這些說法的源頭。
如果不是1928年安陽殷墟的發現,疑古派本來是連商代的真實性也極為質疑的。一定意義上說,安陽殷墟的考古發現就比較符合題主的要求。它的及時發現改變了疑古派把商代也劃入「偽史製造」的可能結果。
(坦率的說,當時疑古派的一些結論,在學術上也許是階段性的正確意見,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卻是不得不說對國家大局的考慮極少。象顧先生在抗戰時期還公開反對「炎黃子孫」的提法,現在看確實有些書生意氣了。)
疑古派雖然主要成就集中在20-40年代,但他們在學術圈內,尤其是整個國際上的中國上古史研究領域的影響力,卻是在上個世紀後半葉達到巔峰。在此間的大多數時候,雖然國內官方的普及性歷史教育作品上,主流還堅持「華夏五千年文明說」「先秦夏商周三代」甚至「三皇五帝的故事」,但在嚴肅的學術界內,對於中國先商以前存在較成熟的文明,或者說存在可與亞歐大陸其它上古文明相提並論的古文明的底氣,其實很弱的。
但隨著諸如二里頭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紅山文化等上古華夏文明起源性文化的大量遺址不斷被發現,不斷被發掘、研究和解讀。大量早期馴化的動植物,大規模的農業活動、集中建築,比較繁多、工藝也要求較高的人工製造物品,不斷被發現和證實。現在幾乎沒有人可以否認,華夏文明是發源於東亞大陸的本土原創型文明,傳承有序,到商時代之前就已經相當成熟了。雖然現在還無法證實或證否,中國古籍中記載的「夏朝」以及更久遠前的堯舜禹幾代上古「皇」者是否存在,但與傳說記載中的歷史時期段能對應起來的文化遺址卻是越來越不缺了。先商時代的華夏文明,不管它真正的自稱是什麼,本身的存在已經不容辯駁。這反過來證明了,古籍上記載的上古史並非是數百乃至上千年後的人們憑空想像,或是按政治需要編造的,而是至少有著部分事實的基礎。
1992年李學勤發表了《走出疑古時代》一文,雖然他自己後來稱這題目是編輯自作主張加的,並非他本意如此盛氣凌人。但此文仍然可以看做是「釋古」一脈(馮友蘭提出的與盲目崇信古籍的傳統歷史學者的「信古派」不同,接受考古重於古籍,但同時主張不可一概抹殺古籍記載真實性,以及線索指引和印證作用的歷史研究學派),在埋頭苦幹了幾十年後,揚眉吐氣的勝利宣言。
儘管當年疑古派大師親傳的學脈尚存,而且(坦白直說)借著海外對中國上古史要求特別嚴格之力,仍然還與釋古派有許多細節性、具體性的問題上有激烈爭論,但大勢上,疑古派,確切的說對中國古籍可信度可用度採取基本否定態度的「疑古思潮」,已經無可挽回的衰敗了。最多只能在「文明的必要標準」、「夏與不夏」之類問題設下更高的門檻,但再想把記載上古史的古籍打回「後世無名文人編造的故事」的地位,恐怕是永遠做不到了。
實際上,題主限定了必須是「考古發現」,反而排除了近年來在上古史上最大的突破型發現。利用生物遺傳學在新世紀的進展。在全球歷史的角度,科學家們證實了,人類的起源比原來想像的要狹窄的多。當代人類都是十萬年前左右「第二次走出非洲」的現代智人的後裔,之前「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各人類亞種都滅絕了。也就是說,象北京猿人、山頂洞人那些古人類,其實完全不是華夏族或者其他現代東亞人類的祖先。
而在中國上古歷史的研究上,生物遺傳學也發現,有極大可能,大部分中國人(漢族)的男性祖先來源非常非常狹隘——在5000-6000多年前上下,可能可以僅追溯到個位數的男性祖先身上。非常有趣的是,這個時間段與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正巧重合。對於疑古派來說,這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笑的笑話……
——15.10.11——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這批帛書中對蘇秦張儀的記載與《史記》有所不同。
成書於西漢武帝時期的《史記》中記載,張儀是蘇秦的師弟,兩人以連橫合縱相互對抗。但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卻表明:張儀實際上是蘇秦的父輩。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後。張儀在秦國任相時,蘇秦還沒踏入政壇。而張儀的主要對手則是公孫衍。
針對上述史實,《戰國縱橫家書》的記載與隨後出現的《史記》、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相互衝突,並同時彌補了《史記》在時間軸上自相矛盾的一些地方。
雖然《戰國縱橫家書》在很大程度上幫我們理清了時間軸,但是在很多歷史事件中,它的記載至今還只是孤證。如果成書於西漢初年呂雉執政時期的《戰國縱橫家書》所載屬實,那麼我們的前輩們已經廣泛接受了這些錯誤歷史知識長達約兩千年。
——15.10.13——剛剛搜了一下發現知乎上已經有相關答案了,這個答案說得比我細緻。
歷史上有哪些很厲害的騙局?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另,關於《戰國縱橫家書》可信度問題,答主也有作解釋:
有朋友質疑為什麼楊老可以因為《縱橫家書》推翻《史記》記載,為什麼它不是司馬遷已經排除過的文獻。這裡澄清一下。
《史記》中記載蘇秦的事迹,本來就遭到很多人質疑。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里已經考據過。《蘇秦列傳》里蘇秦的活動年代,跟《戰國策》記載是矛盾的。如果蘇秦生活在宣王時代,湣王時代已被處死,那麼《戰國策》說他要阻止孟嘗君入秦就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樣一來他的年代在趙武靈王之前,其時趙國比較弱,《列傳》里蘇秦說六國合縱攻秦是以趙為主導,這也是不可能的。錢穆經仔細分析後,認為不獨蘇秦的言辭,《史記》里包括張儀的言辭記載也是不可能的,是跟當時六國強弱不匹配的。因此他認為《史記》里關於兩人遊說言辭的記載「一切皆虛」,是後人偽造的。
錢穆那時候還沒看到73年出土的帛書。73年帛書出土後,楊寬發現如果根據《縱橫家書》內容,蘇秦主要活動時間放在湣王時代,《史記》中關於蘇代的記載其實就是蘇秦的記載,那麼《戰國策》、《縱橫家書》和《史記》的一些記載就可以解釋得通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楊老的還原,也就是我這個答案採信的說法比《史記》記載更接近真相。
就講一個,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名字,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吧,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十七八位女演員飾演過上官婉兒。
李冰冰版上官婉兒
阿嬌版上官婉兒
唐寧版上官婉兒
茹萍版上官婉兒
陳秀麗版上官婉兒
2013年8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現一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根據蓋題「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的一方墓誌,考古工作者判斷該墓的主人當為當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兒。2014年1月7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的上官婉兒墓誌全文,披露或者顛覆了很多史書記載的內容,或許會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上官婉兒。
墓志銘給你不一樣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這位生活在1300多年前武則天時期的「巾幗宰相」,美貌與智慧兼備,生前顯赫卻不得善終,一生縈繞諸多傳奇。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上官婉兒墓志銘,在歷史考古學界吸引無數眼球,學者們盯著那982個字反覆琢磨,從中窺見了一個史書里沒有的上官婉兒。
一妃事二主?
墓誌明確記載,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這時應為唐高宗在位期間。有專家據此認為,她13歲時曾嫁給唐高宗。
而在以往的史書上,只記載了上官婉兒42歲嫁給唐中宗,冊封為昭容。從來沒有哪段文字提到過,上官婉兒曾先後嫁給父子兩位皇帝。
在目前的考古圈內,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顛覆性的大發現,並稱上官婉兒的婚姻之路讓人聯想起武則天。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於庚哲還根據上官婉兒被封才人時高宗年事 已高的細節猜測,婉兒與高宗即使有夫妻之名,也無夫妻之實。在他看來,「才人」封號很可能是武則天指定給上官婉兒的,只是為了幫她擺脫原先尷尬的官奴身份。
也有學者認為「才人」和「昭容」是宮中女官的官職名稱,前者是正五品,後者是正二品。墓誌只能說明上官婉兒被封過官,不能確鑿證明她曾是皇帝的嬪妃。
她才不是韋後黨
史書記載,安樂公主是唐中宗和韋後最寵愛的女兒,恃寵而驕、飛揚跋扈,曾在韋後默許下,向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當儲君。
墓誌顯示,上官婉兒曾拚死阻止「皇太女」一事,還詳細記載了勸阻的過程。
她曾四次向唐中宗進諫,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准許,最終婉兒採取了「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的激烈方式,可謂以死相諫。
唐中宗「惜其才用、慜以堅貞」,廣求名醫,最後將命懸一線的上官婉兒救活。最終唐中宗答應了上官婉兒的要求,將她從昭容降為婕妤。而安樂公主的「皇太女」之夢,最終也沒能實現。
此前史學界對上官婉兒和韋後、安樂公主的親疏,頗多爭論。此次公布的墓誌,對支持婉兒並非「韋後黨」的學者而言,無疑是劑強心針。
安葬、毀墓,皆拜太平公主所賜
上官婉兒的一生,始終處於政治漩渦中,死後都無法從宮斗中脫身。公元710年,47歲的上官婉兒離世,從墓誌可以看出,她死於政變的兵鋒之下。
唐中宗駕崩,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上官婉兒和韋皇后、安樂公主一道被誅殺。雖同為政變中被殺,但上官婉兒與韋後、安樂公主的身後待遇完全不同。
墓誌中對上官婉兒讚譽頗多:「婕妤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並以唐睿宗的名義為其篆刻墓志銘,還賜了謚號「惠文」(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幾位公主能獲得謚號)。韋後和安樂公主則被追貶為庶人、悖逆庶人。
有專家推斷,上官婉兒之所以能夠相對風光地下葬,完全是因為和她私交甚篤的太平公主從中運作。太平公主遊說哥哥唐睿宗(李隆基的父親)下詔安葬上官婉兒,為她簡單修了個墓。
太平公主還出錢資助了上官婉兒的葬禮。墓誌中對此有所提及:「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弔祭,詞旨綢繆。」五百匹絹在唐代是一大筆錢,相當於今天約50萬元,可見太平公主對上官婉兒的重誼。公主還主張為已逝的上官編纂文集。
上官婉兒去世兩年後的712年,李隆基登基。曾經的盟友太平公主成了李隆基在政治上的心腹之患。713年,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墓也因此遭「官方毀墓」。
有專家分析,李隆基此舉或是為了發泄積怨。當年太平公主對死於他手的上官婉兒高調示好,李隆基心裡難免有氣。唐代政治鬥爭的詭譎慘烈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墓志銘給你不一樣的上官婉兒
最近的一個:對秦律研究發現,陳勝吳廣罪不至死……
秦國的土地制度。之前一直認為秦國土地是私有的,但是雲夢睡虎地秦簡等考古發現,秦國的土地是國有的。國家按爵位分給每個人,等死後收回。
居然沒人說我大漢曹丞相曹孟德?
被顛覆的觀點有兩種,分別是:
1.曹操為西漢相國曹參後裔(出自《三國志·武帝紀》);
2.曹操本姓夏侯,因其父曹嵩為當時的宦官之首曹騰養子,故改姓曹(出自《曹瞞傳》,在《世說新語》和《三國演義》中均有提及)。(吐個槽,《曹瞞傳》為東吳人所著,各種黑死曹操不償命,多大仇~)
直到21世紀發現曹操墓之後,以此為契機(研究結果和曹操墓本身無關),才顛覆了以上兩種觀點。曹姓DNA取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挖掘的曹氏家族元寶坑一號墓中出土的曹操叔祖父河間相曹鼎的牙齒中。
也就是說安陽曹操墓的真偽不影響該課題的研究成果。
之前2014年第33期的《Vista看天下》專門做了專題,講得很詳細。本答案最後會貼出雜誌官方微博的長圖文,和雜誌內容應該是一樣的。
時間表:
2006年除夕,高陵被發現
2009年底,國家文物局確認高陵為曹操墓
2010年1月26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出「尋人啟事」,開始尋找自稱為曹操後人的「曹」「操」「夏侯」姓氏的男性志願者進行染色體採集
2013年11月11日,聯合課題組發布了關於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雜誌《人類遺傳學報》上。
詳細經過見下文:
轉自Visit看天下官方微博,侵刪。
MEBKM:TITLE:Vista看天下客戶端下載;URL:http://m.vistastory.com/ (二維碼自動識別)
伏羲女媧夫婦不僅夫婦人祖,還是中國發現的最早創世神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眾所周知,然而早有不少學者指出盤古開天地的出處最早是三國時期的《三五曆紀》而且可能是受到南方少數民族神話影響。中國上古神話如《山海經》中似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造物主,即使是代表無上的主宰者天帝,帝嚳,帝俊,黃帝等,也可以明顯天帝看出不是唯一的一個人,天帝是好幾個人輪替。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文獻最豐富的文明古國,但歷史文獻中的神話資料卻最為貧乏,創世神話尤甚,以致國內外學術界長期存在關於中國古代有沒有創世神話的爭論。杜維明先生就認為,缺乏創世神話是「中國哲學的基調之一」。認為中國有創世神話的學者,主要精力用於搜集中國現代各民族的創世神話,至於古代中國的創世神話,較完整的只能舉出盤古開天的故事,盤古創世故事始見於三國時期,國內外都有不少學者認為它來自印度,非中國所固有。該文證據頗堅,要駁倒它不太容易。暫且不論盤古本是華人還是洋人,他的晚出則是不爭的事實。在傳世的先秦兩漢典籍中,的確找不出像盤古開天那樣完整的創世神話,而只能舉出羲和生日月、女媧造人補天等三言兩語的記載。它們充其量只能說是創世神話的殘餘片斷,完整的文本仍告闕如。傳世典籍,屈指可數,舉證中國古代創世神話的希望,可寄託於地下考古資料。
一個完整的創世神話文本長沙楚帛書。
出土於1942年,出土地點是長沙東郊子彈庫的王家祖山一座楚墓。墓葬年代為戰國中、晚期之交,帛書寫作年代當與此相同或稍早。楚帛書出土後數易其主,觀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1966年,大都會博物館用紅外線拍攝帛書照片,圖文清晰,成為學者釋讀楚帛書的主要資料依據。 經過眾多學者數十年的努力,楚帛書文字上的分歧已經不大,已基本上可以通讀。
楚帛書為四方形,中間有兩組文字,一組八行,一組十三行,兩組文字上下互倒,好比八卦的陰陽魚,四邊還有文字,並配有彩色繪圖。中間八行者稱甲篇,中間十三行者稱乙篇,四邊的文字與繪畫稱丙篇。本文要討論的是甲篇,今將其全文釋寫於下。
楚帛書甲篇釋文曰故(古)大熊包戲(伏羲),出血□雨走(震),居於睢□。劂□亻魚 亻魚 ,□□□女。夢夢墨墨,亡章弼。□每(晦)水□,風雨是於。乃取(娶)□□子之子,曰女王出(媧),是生子四。□是襄而土 戔,是各(格)參化法□(度)。為禹為契,以司域襄,咎而步廷。乃上下朕(騰)傳(轉),山陵丕疏。乃命山川四海,□(熏、陽)氣百(魄、陰)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益、厲。未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步以為歲,是惟四時:長曰青干,二曰朱四單,三曰白大木然,四曰□墨干。 千有百歲,日月□ 生,九州丕土旁(平),山陵備血 矢(亻血 )。四神乃作,至於覆(天蓋),天旁動,扞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孚 文 (保),奠四極,曰非九天則大血矢( 亻血),則毋敢蔑天靈,帝□乃為日月之行。 共攻(工)□步十日四時,□神則閏,四□毋思,百神風雨,辰□亂作,乃□日月,以傳相□思,又霄又朝,又晝又夕 。
根據上面的釋文,茲將其大意表述如下:
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下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結為夫婦,生了四子。這四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四神開闢大地,這是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的緣故。由禹與契來管理大地,制定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暢通,並使山陵與江海之間陰陽通氣。當時未有日月,由四神輪流代表四時。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單,老三叫白大木然,老四叫墨干。 一千數百年以後,帝□生出日月。從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還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極。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天神。帝□於是制定日月的運轉規則。 後來共工氏制定十干、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曆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
編輯於 2016-03-09
作者保留權利
圍魏救趙。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孫臏兵法》出土以前,中國人普遍認為桂陵一戰是就是「圍魏救趙」,這一個成語也被無數軍事專著提及,引為經典戰術,名列三十六計之第二計。就連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也結合現代武裝鬥爭,肯定了這一戰術,指出 「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踞不去,我即以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裡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撤退出去打我主力。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
然而,當《孫臏兵法》出土之後,我們這才從其中的記載發現,原來「圍魏救趙」根本就是假的,齊軍的圍魏是假的,齊軍的救趙也是假的,魏國人也根本不是因為大梁被圍而回援,齊國人也根本就不在乎邯鄲的死活,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魏趙二國兩敗俱傷,然後果斷出手,一舉承二國之弊,成為最後的贏家。
我們早該懷疑的,以大梁城堅固的城牆、發達的水網,以及完整的水陸防禦體系,當時軍事能力並不強大的齊國根本不可能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威脅,那麼圍魏救趙從何談起!
魏國地處河南平原,基本無險可守,所以才會更加重視城牆的修築,特別是國都大梁的城防,在當時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
事實上,作為戰國時代城防最堅固的超級都會,大梁城就從未被人力攻破過,後來秦國名將魏冉、白起也都曾兵臨城下,但也都只能望城興嘆,悻悻退兵。整個戰國時代,大梁城只有一次被攻破,那就是戰國末期秦將王賁引水灌城,水淹大梁3個月,直到城牆被水浸毀,秦軍才將其攻破。
如此金城湯池,以孫臏之智,他可能貿然圍攻嗎?《孫子兵法》嘗言:「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孫臏自己在《孫臏兵法》中也有一章《雄牝城》介紹了哪些城池可以攻打哪些城池千萬不能攻打,而像大梁這樣的超級「雄城」,孫臏自己都認為不可能攻破,龐涓又怎會輕易上當呢?
事實上,孫臏在內心壓根就沒想過救邯鄲(趙國實力減弱對齊國霸業有好處),邯鄲也壓根就沒被救下來。齊軍在平陵的進攻,對大梁的佯攻都是假的,目的只有一個,驕敵。孫臏之先祖孫武《孫子兵法》嘗言:「怒而撓之,卑而驕之。」敵人越是卑視我方,我則越要助長你的傲氣,使你頭腦膨脹。龐涓攻破邯鄲,本已傲到極點,孫臏再加一劑猛葯下去,龐涓還不尾巴翹到天上去!
當一個名將尾巴翹上天,失去了對待戰爭應有的冷靜,那麼他離失敗就不遠了。
如果不是這樣,以龐涓之能,他怎會急急忙忙,冒冒失失,不加防備的鑽進孫臏的口袋裡?
如果龐涓從容回救,桂陵一戰誰勝誰負,恐怕還難說的很呢!
《呂氏春秋》嘗言:「孫臏貴勢」。所謂「勢」,通俗來講就是「戰爭的主動權」,也就是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兵法虛實篇》),中國兵法千章萬句,無非就是要盡量調動敵人而不讓自己被敵人調動,龐涓輕鬆被孫臏所調動,他當然必敗無疑。
另外還有一點,孫臏佯攻大梁驕敵一次即可,他為何要攻平陵,這是不是多此一舉?
答曰:非也。孫臏這麼做,是為了讓趙國多耗一些魏國的實力。
《孫子兵法》又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齊軍雖然沒能力攻破大梁,但攻破平陵還是綽綽有餘的,但孫臏卻故意打敗,為什麼?如前所述,平陵是戰略要地,更是攻趙魏軍的重要補給基地,一旦被破,龐涓及其8萬之兵絕不會等閑視之,這樣雖然有可能解趙之圍,但對齊國有啥好處?到那時,在平陵的戰場上,將會出現齊、魏兩軍的大拼殺,是趙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孫殯巧妙的攻打平陵,讓趙抱持一線希望拼力死守,大耗魏軍實力,接著齊軍攻平陵不勝,魏軍繼續猛攻,魏趙繼續自耗,結果是孫臏一計拼弱了趙魏二國的實力。齊國自然就一家獨大了。
本答案來自 江湖閑樂生的 《千古名將英雄夢》 書寫得很好 有需要的可以附雲盤鏈接
關於編著《孫子兵法》的原作者的爭議(之前的《左傳真偽》由於@白開水@浮休道人指出了錯誤與不真實性,現已刪除,在此感謝)
以下內容為轉載
————————————————————
關於《孫子兵法》原作者爭議內容如下:
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將文獻書籍書寫在竹片、木片、布帛上,今人稱之竹簡、木牘或帛書。因為這些文獻載體易於腐朽,至今不見傳世品。20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學的誕生,出土了一批批珍貴的簡帛文獻,時代上迄戰國,下至三國,不僅可以補缺現有歷史文獻,也是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品。
現藏於山東博物館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竹簡,於1972年4月10日發現於銀雀山漢墓。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被列為「新中國3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11年3月17日,被評為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漢代古墓里埋藏千年秘密
1972年4月10日上午,「臨沂文物組」工作人員接到群眾報告,說在臨沂地區衛生局基建工地上發現了一座古墓。基建工地位於臨沂市南部的一座名為銀雀山的山崗上,這裡原是一處漢代墓地。於是有關工作人員迅速趕到,並和工地負責人協商有關發掘事宜。
4月14日,「臨沂文物組」工作人員正式清理先前已被建築工地挖開的一座墓葬,4月17日清理完畢。這是一座岩墓,墓坑直接在岩石上開鑿而成,長314厘米、寬226厘米;墓坑內有木質棺槨,木槨長264厘米、寬176厘米;木棺在木槨內西側,棺內放置人體屍骨,已腐朽,另放置少量的漆木器、銅鏡等隨葬品;木槨東側為器物箱,放置大量的陶器、漆木器、錢幣等隨葬品。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兩部《孫子兵法》竹簡就放置在器物間隙之中!
4月14日,是這次發現值得銘記的日子;楊殿旭、劉心健等人的名字同樣值得銘記在冊,他們來自臨沂文物組,是他們首先發現竹簡。
據參與當時挖掘工作的人員回憶,楊殿旭在墓葬中清理器物時,看到一根竹片從水中漂浮上來,不經意地漂洗了一下竹片上的泥漿(清理墓葬時,墓坑內有積水),並說:「你們看,這上面有字。」他把竹片遞給了墓坑上面的人。劉心健經仔細辨認後,確認竹片上寫的是「齊桓公問管子曰」的字樣,他就興奮起來,大呼:這是古代的竹簡!在發明紙張之前,古人把書籍文字寫在製作好的竹片或木片上,分別稱為「竹簡」和「木牘」,也就是說,「竹簡」就是古代的「文書」。文物工作人員當即要求施工人員停工,並安排人員保護現場,同時上報山東省文物部門。山東省文物部門隨即派遣山東省博物館有關專家前來發掘指導。該墓被編號為「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不久在一號漢墓的西側又發現二號漢墓,也出土一批竹簡。事後經初步整理統計,一號漢墓出土竹簡4942枚,大部分為「兵書」;二號漢墓出土竹簡32枚,為《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
墓葬發現之初雖然是偶然的,但墓葬中竹簡「兵書」的發現卻驚天動地。在《文物》1974年第2期發表《山東臨沂西漢墓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等竹簡》的簡報及新華社在1974年6月發表了臨沂銀雀山發現竹簡消息的新聞通稿後,很快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並掀起了孫子兵法研究的新一輪熱潮。
鑒於這次考古發掘的重要性,20世紀70年代,該考古項目被評為「新中國30年影響最大的考古發現」之一;20世紀90年代,又被評為「新中國影響最大的考古發現」之一;21世紀初,該項目再次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之一。
臨沂漢簡本《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發掘出土後經保護處理,至今一直存放在山東博物館。2011年,此批竹簡被評選為「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漢簡兵書解疑千年歷史懸案
漢代以前的正史文獻雖然多次提及孫武、孫臏及其兵法,但均極簡略而零碎。最早記載孫武、孫臏的文獻有《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可見戰國、秦代之時兩位孫子的「兵法」均為世人所熟知。兩漢時期的《史記》、《漢書》也均有所記,《漢書》「兵書略」中將《吳孫子》排在第一位,《齊孫子》排在第二位,並明言《吳孫子》有八十二篇,《齊孫子》有八十九篇,可見兩位孫子確實均有「兵書」流傳於世。但不知什麼原因,戰國重要文獻《左傳》中沒有此二人的記載,並且漢代以後的文獻也不見《齊孫子》的記載。由此,引發了一場聚訟千年的懸案。
從漢代至唐代,對《孫子兵法》的作者一直沒有人提出異議,但宋代以後,開始有人對這兩部兵書及其作者產生諸多疑問,大致有以下幾種論斷:其一,支持《史記》中的記載,認為孫武、孫臏各有其人,並分別著有「兵法」流傳於世。其二,認為歷史上並無孫武其人,只不過是一位戰國時期「山林處士」所作的「兵法」而已,以其為吳王所用乃是誇大之詞。其三,不否認歷史上有孫武這個人,但《孫子兵法》不是孫武自己編著的,而為後世之人偽托「孫武」之名而作的。其四,《孫子兵法》的作者是孫臏,孫武和孫臏是同一個人,「武」是其名,「臏」是綽號。其五,歷史上有孫武和孫臏這兩個人,但現存的《孫子兵法》作者是孫臏。其六,認為《孫子兵法》是三國的曹操所著,「兵法」中提到的「孫子」是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直到1972年臨沂銀雀山竹簡出土之前,各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近代甚至還有外國學者也參與其中。
臨沂漢簡本《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同時問世,使得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歷史大討論一下子戛然而止,歷史原貌不辨自明。臨沂漢簡的出土,向世人昭示,孫武和孫臏不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兩位人物,而且分別有「兵書」流傳於世,同時也證明了《史記》、《漢書》等早期文獻記載的真實性。
臨沂出土的兩部竹簡本「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孫子兵法》版本,大約成書於西漢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為校勘r和研究《孫子兵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文獻價值非同一般。竹簡本《孫子兵法》現存200餘枚竹簡,記2300餘字,對照宋代版本的《孫子兵法》,竹簡本「兵法」所保存內容約佔全書三分之一。儘管是殘書,竹簡本仍然與宋代版本有100多處不同點。此外,竹簡本還保留了少量的佚文,十分值得研究。竹簡本《孫臏兵法》使得該兵書失而復得,其價值不言而喻。
直到今天,《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依然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對現代軍事理論依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
另外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東西,可以隨意看看,因為是「孤證待掘」,沒法定論,記載「胡亥繼位的另一種說法」內容如下:
9月23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包括《趙正書》在內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一、三、五卷在上海首發。在首發式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副所長趙化成告訴早報記者,「《趙正書》只是說提供了(關於胡亥繼位問題)另外一種可能,值得深入研究。但我們絕不能拿《趙正書》來否定《史記》,畢竟孤證不立。或許將來有更多的出土材料出來,我們才有可能得到答案。」
迄今發現 存字最多的《蒼頡篇》
北京大學所藏這批漢簡,共有3346枚,包含17種抄寫於西漢中期的古書。這些古書或是亡佚已久,或是獨具特色,是目前所見戰國秦漢古書類竹簡中數量最大、保存質量最好的一批,在2009年獲贈之初就轟動了學界,當時北大歷史系教授、北大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瀚用「稀世」兩個字來形容它們的價值。
因為這批竹簡的內容為各類古代典籍,內容涵蓋了《漢書·藝文志》所劃分的「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等6大類古籍,而非以往數次發現常見的律令、文書檔案和遣冊,所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組織專家進行的整理工作,也是按此分類為序編為七卷。2012年12月,收錄了目前所見簡帛古書中最為完整的《老子》的第二卷得以出版。此次集中面世的是第一、三、五卷,包括10種古書。
在第一卷中,作為中國統一文字的關鍵史料,《蒼頡篇》(「蒼」通「倉」)最為引人注意。秦始皇兼并六國後,丞相李斯作《蒼頡篇》七章,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均以秦小篆書寫,作為統一文字的依據。西漢在民間教書的「閭里書師」將三篇字書合一,斷六十字為一章,共五十五章,仍稱《蒼頡篇》。
此書在漢以後不再流行,宋以後已失傳。20世紀初以來,我國先後於甘肅幾處漢代遺址出土的簡牘中發現《蒼頡篇》殘文,但存字很少。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漢簡《蒼頡篇》,僅存500餘字。北大漢簡《蒼頡篇》經綴合後,有完整竹簡63枚,殘簡18枚,每枚簡寫滿為20字,現存1300餘字,是迄今所見《蒼頡篇》中存字最多的。
據負責《蒼頡篇》整理的朱鳳瀚介紹,因為其存有完整章目,且每章末皆標明字數,雖然仍為殘書,但可以據此看到《蒼頡篇》的整個結構和規模,並可推知完整《蒼頡篇》應有3300字。《蒼頡篇》中的字詞有相當一部分取自《詩經》與先秦子書等典籍,也證明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下令禁讀《詩》《書》以前,秦人讀書涉獵的範圍相當廣泛。
「北大簡本《蒼頡篇》的發現,使這一失傳八九百年的著名字書之面貌初步明朗,對於中國文化史、教育史、文字學、音韻學與歷史文獻學的研究都有重要學術價值。」朱鳳瀚評價說。
子書補正經史
昔者,秦王趙正出遊天下,環(還)至白(柏)人而病,病篤,謂然流涕長大(嘆)息,謂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謀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殺其兄父骨(扶蘇)、中尉恬、大赦罪人……
這段文字出自此次出版的北大簡第三卷中的《趙正書》。書中明確記載了胡亥繼位是在李斯等建議下,得到秦始皇認可的過程。這與我們傳統由《史記》得到李斯、趙高矯詔立胡亥的認知明顯不同。
《趙正書》有竹簡50枚,大多保存完好,總近1500字。書中大部分篇幅記錄了秦始皇臨終前與李斯的對話、李斯被害前的陳詞以及子嬰的諫言等,負責本卷整理的趙化成認為,其成熟年代可能在西漢早期。而通過書中稱「秦始皇」為「秦王趙正」、稱秦二世為「秦王胡亥」,說明作者不奉秦朝為正統,有可能為六國貴族後裔所作。
與《史記》相比較,《趙正書》有些段落明顯與其同出一源,但也有像胡亥繼位問題這樣的重要問題,二者記載存在重大差異。另外一例就是《趙正書》記載趙高是被秦將章邯所殺,而不是《史記》說的子嬰。
「這些都不見於傳世文獻,所以說,關於秦末歷史,漢初就已經有多種不同的記述流傳,《史記》只是取了其中一說而已。」但趙化成也特別提醒,「司馬遷因為父親司馬談的緣故,可以閱讀大量官方書籍,其中自然也有秦國正史」,加上他本人的採訪、調查,「所以我們不能僅據一部《趙正書》就推翻司馬遷的說法。」但顯然,類似《趙正書》這種出土文獻的出現,毫無疑問是豐富了我們對歷史記載存有多種可能的認知,值得深入研究。
《揕輿》竹書填補空白
北大簡第五卷收錄了《節》、《雨書》、《揕輿》(堪輿)、《荊決》和《六博》五種數術類古書,多為首次發現。
其中《揕輿》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堪輿,但在當時堪輿並不是如我們今人理解的風水之學。堪輿一詞在唐以後主要是指風水術,但在漢代是指一種主要用於選擇時日的數術。從清代開始,就有學者懷疑堪輿的含義在歷史上發生過變化,北大簡《揕輿》使得這個懷疑成為定案。
「這個堪輿術長期以來我們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因為後期的陰陽先生、風水先生都以為堪輿術就是看風水,其實此前很多學者就指出它不是看風水,它屬於日者之術里的七家之一。我們的這個簡提供的材料填補了很大的空白,證明它確實是日者之術(註:古人從事婚嫁、生子、喪葬、農作、出行等各項活動時選擇時日吉凶宜忌參考的方術)里的一種。」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在評論術數文獻的整體價值時說道。
1、1974年,河北宣化遼代墓出土的《黃道十二宮彩繪星圖》中的黃道十二宮圖畫就是西方的十二星座,可見十二星座也不是什麼時尚的概念,它在1000多年前就傳入了中國。
2、曾侯乙墓出土編鐘 證明宮商角徵羽等音不僅有相對音高,也有絕對音高。該發現證明中國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有了7聲音階。
3、2013年,石鼓山西周墓地出土文物中的高領袋足鬲改變了以往此類鬲不可能晚到西周的觀點。
4、「欒川人」,除了中學課本上的元謀人,北京猿人,藍田人等等之外,2012年欒川孫家洞遺址發現中更新世時期古人類化石,屬於地質年代的中更新世,而且從化石種類看,該遺址所處年代不晚於北京猿人。
「許昌人」,出土於河南許昌靈井遺址的古人類化石,距今8萬~10萬年,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許昌人」。在國際學術界關於現代人類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是「非洲起源說」,現代人是非洲南部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而中國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約20萬年前消失,現代中國人都是來自非洲的人類的後代。
一是「多地區進化說」。「中國古人類連續進化學說」就是其中之一。其重要依據是發現了200萬年前的巫山人、115萬年前的藍田人、50萬年前的北京人、1萬至4萬年間的北京山頂洞人等,幾乎是一個完整的進化體系。但是,這個體系卻存在著關鍵缺失:沒有5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而這一時期正是「非洲起源說」推斷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關鍵時段。此次發現距今8萬至10萬年的「許昌人」頭蓋骨,正處在這個非常關鍵的時間段。而靈井的「許昌人」或可衝擊現代人化石的「非洲起源說」。
5、利蒼之子墓出土的《導引圖》,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一種保健體操圖譜(其中包含器械體操),所以中國的體操運動並非完全來自西方。
6、從古文獻結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來看,中國傳統的姓原本指母親一系的血緣關係,而氏才是父系血緣關係。 這種指代關係後來才發生了交換對調。
7、馬王堆出土帛書《十六經》中,人們印象里垂衣裳而天下治的黃帝極具暴君傾向,將對手蚩尤挫骨揚灰以警示(kong he)臣民。
原文為: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皮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翦其發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集之。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流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乏禁,流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不死不生,愨為地楹。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恆刑,以示後人。
而人們往往會認為蚩尤是個人,經馬王堆出土《蚩尤旗彗星圖》,後世《古玉圖》中的蚩尤環等等形象推測蚩尤的指代意義極多。
8、戰國以前,車馬相連,馬是專門為拉車而用的,古人御車即御馬。至春秋後期才有單騎出現的可能。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騎馬之風日盛。 所以今人拍攝的戰國以前歷史的影視作品中騎馬這一動作是不符合史實的。
9、吐魯番地區出土過唐代的焦圈,, 1960年河南漢墓中出土過《相撲圖》。
10、西漢初期以前,人們吃飯仍需用自己的手抓取食物送進嘴裡,筷子僅用來分餐和撈取食物
11、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詳細記錄了蘇秦的反間活動,以及蘇秦和張儀並沒有什麼luan關係,有答主已提。 這個帛書還糾正了許多關於蘇秦的歷史錯誤。
12、漢代可能沒有結構完整的內褲,僅有犢鼻褌。人們主要靠深衣遮蔽,當然就有遮不住的時候: 四川漢墓出土的《石棺百戲圖拓本》中就出現了男性生殖器的走光。 馬王堆墓及楚王墓中都出現過衣不蔽體的情況。
13、唐代及唐以前的飲茶方式與我們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加入鹽蔥姜等等。 有元一代,唐朝茶道在中國幾乎湮滅,其中小部分反而在日本保存下來,而在中國另一種飲茶方式流傳了下來——茶葉泡水。
-----------更新-------------
夏商周三代的關係,不僅是前仆後繼的朝代繼承關係,而且一直是同時的列國之間的關係。從全華北的形勢來看,後者是三國之間的主要關係,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國之間勢力強弱的浮沉而已。
——張光直
三代考古資料的發現了糾正以前人們認為夏、商、周各為獨立朝代彼此更替的誤解。
當然,我們的某些知識已經是顛覆後的面貌了,所以現在理所當然認為夏商周都是曾經共存的部落,無非勢力此消彼長。
-----------更新-------------
2015年10月15日凌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多位學者合作的論文《中國南方已明確的最早現代人》。
論文稱,通過對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
該團隊研究顯示,這47枚牙齒尺寸較小,明顯小於歐洲、非洲和亞洲更新世中、晚期人類,屬於現代人變異範圍,呈現典型現代智人特徵,如簡單的咬合面和齒冠側面形態、短而纖細的齒根等。
針對現代人類的起源,一種傳統且流行的觀點是非洲起源說,稱現代人起源於非洲,並在5萬年前走出非洲遷移至西亞、歐洲,以及世界各地。
《自然》雜誌同期發表了英國考古學家Robin Dennell的評論。他在評論中表示,人類祖先可能是先向東擴散,而非向北擴散——走出非洲後向東來到中國東海岸,而中國科學家發現的化石正印證了這一點,中國南方地區的現代人類是8萬到12萬年前從阿拉伯半島或地中海東部遷徙過來的。
這次的研究結果對非洲起源說提出了質疑, 但能否推翻「非洲起源說」呢?
在研究員劉武看來,47枚牙齒所代表的研究發現讓人們認識到東亞最早的現代人是出現在中國的華南地區,並且從現在已有的研究發現可以推測,現代人在中國的擴散是從華南往華北方向進行的。但是,對於推翻「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學說,劉武認為這次的研究結果並不能得出這個結論。
學界有觀點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這次的研究只能確定東亞最早的現代人起源,要確定其與非洲的聯繫還證據不足
黃帝本是殘酷暴戾的暴君,把蚩尤剁成肉醬還強迫臣民來吃?
1973年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十六經》里這樣記載:
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翦其發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人唼之。上帝以禁。帝曰:毋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犯禁,流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干其窬,不死不生,慤為地桯。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恆刑,以示後人。 (為無法識別之字)
翻譯過來就是:
黃帝和蚩尤在戰場上交鋒,抓住了他。於是剝了他的皮做成一個靶子,叫大家射,射中多的人有賞;又剪下他的頭髮掛在天上,叫做蚩尤旗;還把他的胃填成球讓大家踢,顛球最久的人也有賞;把蚩尤的骨肉也做成肉醬,混到苦菜醬里,命令所有的人分吃、黃帝在天下頒布禁令,他說:「禁止觸犯我的律令,禁止不吃我分給你們的人肉苦菜醬,禁止擾亂我的民心,禁止不按我的路子去辦。如果觸犯律令,如果偷偷倒掉人肉苦菜醬,如果擾亂民心,如果不聽我的話,如果不守規矩時限,如果明知故犯,如果越過界限,如果私自改動制度圖自己快活,如果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我還沒有頒布命令而先起來用兵造反,看看蚩尤共工部族的下場,他們得俯首做奴隸,他們得吃自己的糞,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地底下給我當墓室的柱子。」黃帝最後說:「所以你們都要謹慎的遵從我,不許觸犯我制定的刑律,以示後人。」
這也許就是黃帝所謂「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禮治起源真相了吧。人們往往不能容忍遠古聖賢時代有暴力的記載,所以這段文字在漢代以後散佚也不奇怪。
至於蚩尤指得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部落,如今還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澄清。
其實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代,如此野蠻殘酷的部落戰爭應該是常態。畢竟物質匱乏,剛從蠻荒時代走出來的人們還未在社會性生活中完全褪去獸性的原本形態,把黃帝塑造成仁慈的聖人的樣子反而倒有些超越時代了。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面對禮樂崩壞,戰爭連連,諸子百家中不少流派都對英雄先賢抱以肯定態度,試圖將自己的政治訴求寄託於那個時代。(經@瀉藥指出,並非所有諸子百家都對其肯定,這是我的疏漏,已在原文中改正。)後來太史公編修《五帝本紀》時,亦是通過考據先秦文獻和收集傳說,有選擇性地進行記載。到了現在,自詡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恐怕也更難以接受這種說法。
—— 但是至於這段文字記載的真實性呢? 這也很難斷定,畢竟這段文字被記錄下的時間(戰國時期)距黃帝生活的那個時代的跨度,大致等同於我們這個時代到那個記錄下這段文字的時代的跨度;更何況遠古時期也沒有信史的記錄,黃帝蚩尤的故事,也就通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而來。事情的真相,恐怕只能湮沒於歷史的煙雲詭變之中了。
但是我更加傾向於相信這篇帛書上的記載,畢竟歷史從來都是冷酷的。我們從黑暗之中走出,跨過無數布滿荊棘的路,才會認識到光明的可貴。
—————————————————————
參考: 王力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
之前這個問題還是「中國有哪些已經被廣泛接受的歷史知識但因為考古發現而被顛覆?」,而現在問題已被改得上升到了「改變學術體系」的高度,有些文不對題了。多圖,也不算多。我為你介紹良渚文化。我是南方人,所以自然的想到了長江。三星堆大家可能更了解。不多做解釋了。 手機黨,這裡留下地址: http://m.baidu.com/from=1011987e/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1_1003%2Cta%40utouch_2_4.4_1_10.7/baiduid=DC905B458CAE021398B317783B4D04FE/w=20_10_%E9%A2%A0%E8%A6%86%E6%80%A7%E8%80%83%E5%8F%A4%E6%8C%96%E6%8E%98/t=wap/l=3/tc?ref=www_utouchlid=8536259511708873868order=8vit=osrestj=www_normal_8_20_10_titlem=8srd=1dict=30title=%E4%B8%AD%E5%8D%8E%E6%96%87%E6%98%8E%E7%9A%84%E6%9B%99%E5%85%89%E8%89%AF%E6%B8%9A%E6%96%87%E5%8C%96%E9%81%97%E5%9D%80%E6%8E%A2%E7%A7%98%E5%9B%BD%E5%AD%A6%E7%BD%91sec=7439di=ab54deb13b1a0d7b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EQGG_ydF0S_bmI39h47aUbAfEVXf2SiyUp7cdTC——————————————————————————!!——————————感謝辛勞的記者們,葉輝,嚴紅楓。
導語:
良渚文化遺址群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的存在,使中華文明有了一塊可以與古埃及、古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文明遺址並列的文明聖地。
2月14日,杭州雪後初霽。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中心主任鄧聰教授率領20多位師生,專程到良渚博物院進行學術交流。
像鄧聰教授這樣對良渚文化始終抱有濃厚興趣的,大有人在。
70多年來,在經歷了一次次「轟動世界」、一次次「石破天驚」的發掘之後,隨著歷時10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階段性成果的公布,良渚遺址的神秘面紗被漸次揭開。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趙輝聯名發表的《關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間的巨型都邑、大型宮殿基址、大型墓葬的發現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較快的區域,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進入了古國文明的階段。」
這一結論表明,良渚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已改寫了我們對於中華文明起源時間、方式、途徑的認識。
「黃河中心說」被顛覆
1936年,當24歲的業餘考古學家施昕更站在這塊土地上時,可曾感到這份神秘?這位良渚遺址的發現者,在此發現並試掘了6處以黑陶和石器為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一雙年輕的手拉開了良渚文化考古發掘工作的帷幕,而他的考古發掘也被公認為是我國東南地區考古史上的里程碑。從此,良渚這個江南小鎮,在考古學家的手鏟下揭開了5000年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得長江流域逐漸與黃河流域一起,共同成了中華文明的源頭和搖籃。
黑陶瓶
良渚博物院院長蔣衛東對記者說,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中華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以黃河為中心,江南屬「化外之地」。二十世紀初掀起的考古熱,陸續發現了周口店、西陰村、殷墟、城子崖等遺址,都為「黃河中心說」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然而良渚的考古發現改變了這一認識。
1959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考古學命名。儘管如此,「黃河中心說」在新中國成立後仍佔主流地位。
直到1973年。
「1973年是良渚考古的又一個里程碑。」蔣衛東說,「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一九八號墓的發掘,首次使得琮、璧、鉞這些長期被定為『周漢古玉』的玉禮器,回歸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標之中。可以說,玉禮器的發現快速改變了對良渚文化內涵的認識,提升了良渚文化的地位。當年《光明日報》對此也做了報道。無獨有偶,1973年浙江對餘姚河姆渡遺址進行了第一次考古發掘,發現了長江下游地區7000年前發達的原始稻作農業、精美的刻紋黑陶,以及漆器、象牙等藝術品。這些考古發掘成果顛覆了『黃河中心說』: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絲毫不落後於黃河流域,甚至在許多方面還處於領先地位。此後蘇秉琦教授提出了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理論與中華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說』,即中華文明起源多中心說。」
蔣衛東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遺址迎來了輝煌期。1986年,反山墓地的發掘震驚世界,11座墓葬出土3000多件玉器,這是迄今為止出土良渚文化玉器數量最多的一次。反山十二號墓中發現一件高8.8厘米、重6.5公斤的神人獸面紋玉琮,這是良渚文化的「琮王」,代表著墓主人崇高的地位。
次年,距離反山5公里的瑤山遺址又有驚人發現,12座墓葬共出土玉器700餘件。此次發掘還發現一座祭壇。至此,餘杭良渚、瓶窯、安溪、長命4個鄉鎮3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共發現四五十處良渚文化遺址點。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員王明達認為良渚是一個「遺址群」,一個「部族聚居區」。這意味著良渚文化研究開始從點向面跨越。
1992年,莫角山遺址中心發現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夯土建築基址。北京大學嚴文明教授稱,中國還未發現過如此大規模的夯築基址、如此複雜而高超的夯築技術。他確認:莫角山上曾經矗立的大型建築肯定是禮制性的高級建築!
密集的遺址點,豐富的墓葬,驚人的發現,良渚文化發散著的「中華文明之光」,越來越顯示出其作為中華文明源頭之一所具有的獨特的重要性。
良渚古國之謎
2007年,良渚考古再次震驚世界——良渚發現距今5000年的規模恢宏的古城,經專家考證,這是中國同時期規模最大、營建最考究、配置最高級的古城!
很快有考古學家提出,良渚古城的發現意味著當時存在著一個「良渚古國」,這一發現使傳統的中國文明史觀念崩塌了,這意味著在夏之前還有很長一段存在國家文明的歷史,而良渚就是那段歷史的實證!
這是一個顛覆性的發現!中國考古學界被震動了,專家們驚稱:良渚古城的發現是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
2013年8月23日,首屆「世界考古·上海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公布了10項「2011年至2012年度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良渚古城考古發現榮居其列。
一般來說,在構成文明的要素中,城市、禮儀建築、文字、青銅器是重要的四項要素。在良渚,城市、禮儀建築已有實證,而文字問題卻一直存在爭議。
難道良渚文明是一種「沒有文字的文明」?
2013年,喜訊傳來,平湖庄橋墳遺址考古中出土了大量刻畫符號。7月6日,全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們齊聚浙江平湖,對此進行論證。在這次出土的器物中,有240餘件器物發現了刻畫符號,專家認為這是良渚早期文字的印記。有專家認為,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而良渚先民5000年前就已開始使用文字。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表示,庄橋墳遺址的所有出土文物都是真實而有科學依據的。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單體刻畫符號那樣孤立地出現,而是可以成組連字成句。庄橋墳遺址的研究表明,良渚先民已達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需要用某種方式來交流溝通,就會出現這類具有原始文字特徵的刻畫符號。
蔣衛東說,我國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古城達90多座,而良渚古城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是目前發現的同時期城址中規模最大、結構最為完整的一座,許多方面已具有初期城市的特徵。
5000年前的古城,承載著一個怎樣的古國?莫角山上恢宏的宮殿,建設宮殿需要多少財富?莫角山人工堆積的台基平面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高約10米,這個巨型人工營建的台基需要多少人力來完成?能夠建造如此恢宏宮殿的主人,該是古國的統治者,他們是如何調度這麼多的財富和這麼多的人力的?這些統治者死後有那麼多玉器陪葬,他們生前死後享受著怎樣的尊榮?良渚文化建築群有中心祭壇和中心神廟,良渚先民尊崇的是怎樣的信仰?古城外發現有陶器作坊、玉器作坊,還有碼頭,良渚該是一個商業和手工業都相當發達的古國吧?還有,2011年在莫角山宮殿旁發現的二三萬斤已碳化的稻米,顯然是糧倉失火後的堆積物,這應是良渚稻作農業高度發達的物證吧?
良渚文化已不只是一抹文明曙光,它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良渚使中華文明輝耀世界
春節的良渚博物院依然熱鬧,《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國文明展》吸引了各地遊客。「每天有2000多人參觀。」展教部主任羅小群對記者說。
玉器
良渚已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勝地。
目前良渚遺址保護區範圍已擴大到42平方公里,遺址內分布著135處遺址點。大面積遺址保護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況且良渚遺址保護範圍處在經濟高速發展區域,要使這麼大型的遺址在現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不受破壞,更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據介紹,良渚遺址1961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在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時做出這樣的評價:「良渚遺址重大價值的不斷揭示,已經改變了以往人們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時間、方式、途徑等重大問題的認識;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良渚遺址重大考古成果曾五次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良渚文化遺址群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的存在,使中華文明有了一塊可以與古埃及、古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文明遺址並列的文明聖地。」
項鏈。(絲毫不輸現在) 「良渚遺址是研究探索中華5000年文明最好的標本,沒有一個遺址能像良渚這樣擁有如此豐富的內涵,良渚已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繞不開的話題。」
安徽的巢縣人(早期智人,距今20—16萬年)和和縣人(直立人,距今19—15萬年)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同一區域,二者之間的關係肯定不是通常認為的,同一區域的直立人進化演變為早期智人。
百色一系列舊石器遺址的發現
——哈佛大學的莫維斯曾提出過莫維斯線理論,在西方很受推崇莫維斯認為在舊石器時代,位於該線以西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先進地區,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傳統為代表,能掌握先進工具製造技術的先進文化圈;而位於該線以東的中國等地區是以製造簡單的砍砸器傳統為特徵的「文化滯後的邊緣地區」,缺少手斧和勒瓦婁瓦技術等較為精細的石器及技術。「這兩個多多少少同時代的石核工具傳統能夠被定義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徵是雙刃、兩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東方的——典型特徵是單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
而侯亞梅等為代表的中國研究者在百色盆地發現了距今80萬年的手斧,對這一理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還登上了science的封面文章,是目前中國考古學界僅有的幾篇登上世界頂級權威期刊的文章之一
之後中國發現的手斧等相關證據越來越多,有利的反擊了莫維斯的理論
Mid-Pleistocene Acheulean-like Stone Technology of the Bose Basin, South China
百色考古:揭開廣西最早的輝煌
人民日報
P.S. 這期的science正是長者接見science主編時,主編送給長者的一期哦~補個最近最火的道縣福岩洞吧
圖自網路,侵刪
有空來答
推薦閱讀:
※中國現在算盛世么?如果算,那從什麼時候開始?
※隋朝為什麼一定要打高句麗。當時高句麗不過是個不聽話小國!何必徵發百萬大軍,打的國破家亡?
※同樣是被少數民族攻擊而被迫遷到南方,為什麼宋朝叫南宋和北宋,而晉朝卻像漢朝一樣叫做東晉和西晉?
※東晉南朝歷次荊揚之爭,為何有時下游能反壓上游 ?
※西漢滅亡,新朝天下大亂,農民起義,光武帝建立東漢這段歷史為什麼不是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