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

從小父母對我用盡了心思,我就是不想讀,走上社會我才發現原來讀書比工作輕鬆多了。現在,我有了孩子,我希望他活得不要像我這麼辛苦,我琢磨了很久,覺得一個情商智商都偏低的父母,孩子的人生想過得舒適些,讀書幾乎是唯一的道路,我希望能有辦法把孩子引導到愛學習這條路上。希望各位大神能幫幫忙!謝謝!


我15歲在紐約讀高中的時候,因為心理壓力非常大,再加上身邊認識的所有的朋友(大概4,5個)非常「有默契」地一起選擇了退學(我特么也不知道為啥認識的全是不愛學習的),選擇提早步入社會,一度也在考慮加入他們。他們之間有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是讀書的材料,有些人是因為覺得社會比學校更精彩。

我兩個都不是,我承認我的一部分思想確實受了他們的影響,看到有些人在外面找了份搬家的工作,時不時拿點工資回來請客吃飯,日子似乎過得也挺不錯的嘛。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當時我剛移民到美國沒多久,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非常不適應,漢堡太難吃,外國同學太難融入,對完全陌生的學校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極其嚴重的排斥。

當時我有一整個學期都在思想掙扎,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就是長期曠課,各種科目不及格,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低迷,也因此老師時不時就要跟我爹舉行小型會議進行溝通。雖然我沒有明說退學的想法,但我爹肯定知道我遇到了瓶頸。

勉強混完那個學期,到了暑假,有一天我爹突然跟我說,這個暑假你不能回國,不能在家呆著玩,你得出去打工了。

我聽完就懵了,我才15歲你讓我一個人出去打工?哪個地方敢收一個未成年童工?

你別說,還真有。
哪兒呢?中餐館。
可一個15歲乳臭未乾的小子能幹什麼呢?
打雜。

我問我爹,咱們家缺錢嗎?
他說不缺。
我又問,那我為什麼要去打這種工?那都是非法移民不入流的人乾的活。
我爹說我知道,但你得去。
我不想去。說,你不講道理,憑什麼。
我爹說,憑我是你爹。

接下來我爹就帶著我去唐人街的介紹所,謊稱我已經18。不久就找到了一份新手打雜的工作,月薪1500美元,在離紐約4個多小時的馬里蘭州的一個人口稀少的小鎮。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抱著上墳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長途巴士。

接下來的日子簡直是水深火熱,暗無天日。餐館的老闆極其苛刻,什麼髒話累活都扔給我(廢話,乾的就是打雜的),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以及頻繁地炒飯,有一段時間我連做夢都夢見自己在炒飯。中餐館大多是小本經營,自然要做到每個員工都「物盡其用」,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會壓榨你身上的所有勞動力。

此外,我當然還要聽命於其他店員的指使,哪裡垃圾該倒了哪裡廁所堵了,他們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顛屁顛地去解決。店裡打工的人大多來自市井,偷渡來美後沒有其他的技能,只能找一個賣力氣的地方混口飯吃。他們大多沒有多少文化,沒有綠卡,不會英文,但我是新來的,而且職位最低,自然沒有地位。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個房間里,完全沒有隱私。他們睡覺打呼,這對睡眠極淺的我來說又是一種折磨,常常整夜整夜的睡不著,第二天起來幹活根本沒精神又要被人罵。

空閑的時候想起學校的環境,心裡似乎隱隱地開始想念。在外地打工最要命的是一個星期才休息一天,根本來不及回紐約,於是就要一個人孤獨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呆著直到暑假結束。

有天晚上收工後我一邊洗澡一邊回想自己的「人生」,我他媽一個有身份,會英文,前途一片光明的未來國家棟樑,為什麼要淪落至此被一群連身份都沒有的粗人頤指氣使?!轉念一想,不就吃點苦嗎,我一大老爺們有什麼忍不了的?又一想我平白無故為什麼要在這看人臉色累死累活?又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無依無靠,一時之間悲憤交加,竟然開始嚎啕大哭,收都收不住。

堅持了一個多月後的一天晚上,收工後老闆把我叫住,把工資遞給我,讓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
我又懵了:我被炒了?
老闆接著說,你幹不了這活,這不是你該呆的地方,我早看出來了。

我又悲又喜。
悲的是原來我心高氣傲其實連打雜的活都干不好,喜的是終於要脫離苦海了。手捧著沉甸甸還帶有濃濃油煙氣息的工資,我坐上了回紐約的長途巴士。打開窗,聞著帝國之州瀰漫著的自由空氣,我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攤開雙手一看,以前從來沒幹過粗活,現在因為打雜手上全是裂開爛掉後重新長出來粉紅的新皮,連指紋都磨沒了,就我這手現在去犯罪都不用戴手套的。
摸出工資數了數,將近2000美元,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做血汗錢。

回到家一陣忐忑,以為我爹要把我收拾一頓,說了整個暑假都得打工這才過了一半就灰溜溜回來了。沒想到他不但沒有責怪,語氣似乎還頗為讚賞地來了句,「嗯,比我預料中堅持得久」。

我正懵的時候,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頓讓我心驚肉跳的話:
不是每個人都得循規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學,上完大學去公司當上班族的。只不過如果不走這條相對輕鬆穩定的路,那擺在大多數人眼前的選擇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幹得了,有的人就幹不了。有的人沒有條件也沒有選擇,只能幹粗活,那沒什麼好說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條件和機會卻任性地放棄錯過了,將來可是要後悔莫及的。當然,要是有人天賦異稟3歲識譜5歲編曲或者18歲就能打NBA那這些話不適用他。否則,好好讀書拿個大學畢業證至少能保證你將來生活的底線不會太低,這不會讓你吃虧的。

我現在當然知道自己屬於幹不了粗活又不會識譜更打不了NBA的那類人了。新學期開始後我就再也不憂鬱了,什麼漢堡難吃同學難相處,都他媽慣的。

經歷過這麼一場磨難,從此以後我是吃嘛嘛香,睡哪哪甜,看同學們個個可愛純真,老師們個個慈眉善目。把高中落下的課補上後又順利上完了大學,遇到挫折想放棄的時候就在腦海里回想當時打工的痛苦經歷就能咬著牙堅持下去,直到現在當了個相對來說還滿輕鬆的小白領。

因為有那段經歷,我感覺自己對事物的容忍度提升了不少,如果要在公司搬個箱子移個桌子也會樂意幫忙絕不會擺出高姿態說「It"s not my job」要等別人來做。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順利完成了學業,我才能找到一份相對來說不錯工作。

我不敢想像當初要是自己真的輟學了,我的英文沒有質的飛躍,我現在會在哪個餐館打雜或是哪個菜市場宰魚的情景,到那個時候可不是「體驗人生」想什麼時候喊停就喊停的事兒了。那種日子將會是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每天早上睜開眼到每個夜晚閉上眼的真實生活,而且這樣的生活是沒有盡頭的。

我當然不是說不屑這些工作低人一等,而是我清楚意識到了自己根本幹不了除了穩穩噹噹上完學後當上班族以外的活。事實上我也確實享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齒這段打雜的經歷,在同學朋友們面前從來不敢提起,心裡似乎覺得幹了什麼丟人的事。但現在回頭看,我非常慶幸自己的這段「慘痛」經歷讓我沒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上彎路。

當然,初到異國對身份的疑惑和對未來的焦慮並沒有馬上就被消除了。但我意識到了比解除迷茫更緊迫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真的退學後我要如何生存,之前只是在年輕的腦子裡走馬觀燈一樣想了一遍就以為看透了人生,現在有了切身體會,才知道人生不易。

這其實也是美國的大多數第二代移民離開熟悉的母國後會面臨的問題,是的新社會很難融入,英文也不好學,我見過太多不肯吃幾年學習苦的「移二代」,他們到了社會上的工作幾乎都離不開以下幾個行業:餐館,超市,搬家,裝修,菜市場。

我有時候去菜市場買魚的時候,在海鮮部看到跟我同齡但似乎一臉生活的風霜的殺魚師傅,他的活動範圍就是不到10米長僅容得下一個人行走的工作台,客人選好魚後他的工作就是去鱗,掏出內臟,切成塊,然後沖洗乾淨遞給客人,每天面無表情地重複這種動作無數遍,這個10米長的工作台就是他的生活。

我看著他手上的動作嫻熟又機械情不自禁地走神:他在殺魚的時候想的是什麼,他為什麼來美國,他想歇一歇的時候能不能跟店長請個假出門買一杯奶茶,他看著人來人往衣著時尚的客人的時候會不會很期待休息日的時候換下一身腥味的工作服………… 我不敢深想。

我再重複一遍,我絕對不是說不屑這種工作,相反,我打心眼裡敬佩殺魚的師傅能處在這樣的生活里日復一日還沒有發瘋,可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是個熱愛自由視自由如命的人,哪怕僅僅是想一想自己處在這樣的方寸之地都能讓我感到絕望。我絕不能讓自己今後的人生局限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這就是這件事情的全部意義。


如果以後我生了個兒子說不想上學,我壓根就不跟他講道理,直接讓他去體驗一段他除了上學這條路以外他將可能要過的生活。如果他覺得自己幹得高興地很,那我沒話說;如果他體驗後覺得幹不了,自然會跟當年的我一樣乖乖滾回學校啃書本。

他要是問為什麼他非要去體驗,我就告訴他:
因為我是你爹。

完。


知乎上985、211遍地,就讀藤校的也有不少。

大家從道理上已經說了很多,我就分享一下關於『如果真的放棄學業,人生會怎樣』的真實案例,雖然有點自毀形象,但如果能在這種重大的人生抉擇中給各位一些幫助,也算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沒上大學就跑出來,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

因為一些緣由主動放棄學業,在這個選擇上,我一直沒有後悔過,但如果是身邊的人,我都會規勸對方好好完成學業,儘可能的讀個好大學,有條件出國一定要出去走走。

在這個時代,放棄學業在社會上打拚,真的很難。

如果說人生這場遊戲分為簡單、一般、困難、地獄模式的話,你放棄學業,前兩個選項就不存在了。

影響最大的就是工作方面。

求職被拒是家常便飯,大多數在簡歷階段就直接被排除掉,和大公司更是基本絕緣。

在工作的初期階段,就職的公司好壞對之後的職業發展有很大影響,你在BAT工作三年出來,和在一個中小型公司工作三年出來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你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積累的資源、就業的選擇面都要遠超那些在小公司工作的人。

如果你畢業後起薪是20W,只要你正常的工作,不出意外,你的年薪在未來一定會比起薪6W的人高——除非對方遇到非常好的機會,不然每年以差不多的增長速度,他永遠都會被你碾壓。

很多人會講,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學歷會越來越不重要,在工作的前五年時間,學歷影響都是很大的。比如你從事財務工作,做了三年發現自己不喜歡,想要轉崗或者轉行,這時候既有工作經驗很難帶給你突出的優勢,你的學歷背景依然會發揮作用。

如果走職業經理人的路線,學歷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想成為大中型企業的高管,學歷的優劣也會成為制約因素(不然很多人也不需要花錢拿學位鍍金了)。

我在放棄學業時,也考慮過這方面的影響,覺得以後只要自己創業,還是可以避免這種影響的。

然而,這個時代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可以靠著努力和勤奮白手起家的時代了,面對融資學歷依然會成為重要障礙。

很多時候我看著一些名校海歸搞的創業項目,心裡都很清楚投資人的錢打水漂了,但是那又怎樣?人家有融資的能力,你沒有。

我見過幾個不靠學歷混飯吃的大牛,年少有為,不過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從事技術性工作,如編程、設計等。

這類工種的好處就在於,你的能力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程序員的代碼寫的好壞,放在全世界判定標準都是一致的,很清晰。

對於非技術類崗位,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清晰。

至於一些領域,學歷影響更大,像是國企、學校、醫院、各類事業單位等等。

很多人在評估一個人能力的時候,都是通過看標籤,你的履歷存在劣勢,很多時候就是比別人低一等,受到輕視、嘲笑那都是家常便飯。

從概率上來講,企業錄用高學歷人群進行人力評估的成本很低,因為高學歷人群存在不穩定性因素較小,而低學歷人群無論是評估成本還是不穩定因素都要高出很多。

所以現實就是很殘酷,你走了一條違背主流的路線,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才有可能獲得主流認可。

你必須比付出更多,你得一直努力下去,不然分分鐘都有可能掉隊。

說完工作方面,再說說人際關係。

交朋友這點上沒遇到什麼障礙,一般沒人在日常中提學歷,我看上去還算像是個知識分子。

但是提到『校友』真的是很遺憾,功利方面,在學校中有機會結交比你高一到兩個社會層級的朋友,進入社會後這種機會是非常稀少的;非功利的方面,現代人一生當中的至交好友,很多都是在學生時代認識的,工作後身邊大多數的人都是利益關係,不但難以交心,也缺乏學生時代那種長時間相處的共同經歷。

談戀愛影響不大,但很多姑娘都坦誠:雖然在一起很開心,但如果真的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還是會猶豫。

當然,如果能事業有成,可以消除學歷方面對於婚戀的負面影響(主要是父母那關),但工作方面本來就存在劣勢,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循環,也是難上加難。

作為普通人,我們其實很難在某一個領域做出較大的成績(比如得到主流社會公認的成就),大多數人一輩子就是平淡的學習工作,娶妻生子,養家糊口,並不適合劍走偏鋒,人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其中大多數都是個人無法把控的,比如時代背景、社會大環境、機遇等等,所以盡量提高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

學業這個東西麻煩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不可逆』的,等你到了二十多歲,懂事了,知道重要了,你的『第一學歷』也是一輩子都改變不了的。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要著要『活的精彩,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但沒幾個能明白『想要活得精彩,你得有足夠的資本』。

永遠要記住,在所有的投資當中,教育投資的回報率是最高的。

平民家庭的孩子想要完成階層跨越,最完美的方式就是早上學,努力讀書,出國留學,玩命考個常青藤(當然了考上清華北大也很好很好),在學校多認識些校友(要是順手騙個校花也是極好的),出來找個大公司踏踏實實待幾年,有了一定人生積累,自己再去做點想做的事情。

說完了世俗方面的感受,再說說我對於學習的理解。

很多人把『學歷』、『學習』這些不同的概念都混淆在了一起。

其實並非一回事。

學曆本質上是你擁有的一種資源,學習則是一種能力。

在整個學生時代,是否能獲取『學習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而良好的受教育機會則保證了你能享受到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這是足以改變你人生命運的極重要因素。

再重複一遍。

你享受的教育資源的多少,對你的整個人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哪怕你野雞大學畢業,把你放到斯坦福回爐三年,只要一心向學,三年後出來你的能力和素質依舊完爆國內一線大學畢業生。

如果你是個進不了BAT的程序員,如果有機會去google、微軟等公司的核心項目組工作,幾年後拉出來隨便碾壓國內的程序員。

在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面前,你能學習到的除了龐大的知識量,其環境還會幫你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良好的學習能力,完善的知識體系和豐富的經驗。

沒有人自己天天跑步跑進奧運會,再好的天賦沒有科學合理的訓練都是白搭。

如果你從生下來就開始接受正確的教育與訓練,你的未來幾乎是註定要比很多人光明的。

以前有個姑娘,曾經和我說過這樣的話:

小時候父母懂得不多,沒人教,上學又沒有得到相關的教育,等出來社會之後,只能靠自己東拼西湊的這學一點,那學一點。

聽起來很心酸,但這就是沒有接受良好教育之後必然的結果,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相信很多工作後的同學們都有這種感悟,想再學習點什麼,靠自學都會很吃力,學來學去也很難有較大的提高。

當你本身的知識水平有限時,如果不想辦法加以彌補,你未來的成長空間就會很有限。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周圍的人沒那麼好學也過的挺好啊。

我只能說,那是人家命好,你有沒有那個命?

小孩子能否意識到學業的重要性,其實最多的還是靠父母、學校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是因為過早的體驗了生活的艱辛,知道讀書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我學生時代的學校環境到現在都覺得很噁心,諷刺的是被當時大多數老師討厭差生,現在倒是個非常喜歡學習的人。學習是一種樂趣,可惜大多數的學校和老師,將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給抹殺掉了。

不過現在的教育環境肯定比我那時候要好很多,像是之前在群里和朋友聊天,大家一起從文化角度討論ISIS的興起,結果有個女高中生說這是他們的課後作業……

當然,如果你沒有身處在中國的發達地區,無法享受到讓人不那麼討厭的教育環境,那我勸你還是接受現實更加玩命讀書吧,你沒做錯什麼,就是運氣不好。

如果身為父母沒辦法耳目渲染的影響孩子,就早點讓他體驗一下現實世界的殘酷。

休學一年,扔出去自生自滅,很快他就會去乖乖的去上學了。

如果他真的能挺過去還覺得不錯,那就讓他自由的選擇自己的路吧,也許就是個像我這樣的奇葩呢。


1、
初三,重點班,農村的孩子站一下,嘩嘩嘩一半;
高三,全市頂尖的48人一個班, 農村的孩子站一下,加我也就八個人;
如果去的的清北浙大復旦之類,這個比例還會使勁兒縮小;

公平這玩意兒從來只給強者!
從小縈繞耳邊的一句話就是:學習是唯一的出路!
至理名言!

2、
高一,地點日照一中,初級班信息競賽培訓:
省隊隊員扒拉扒拉講著,使勁兒打起精神還是昏昏欲睡。
第一排身高只有我一半的小孩扒拉扒拉對答如流……
我明白了,從小到大優秀慣了的我也不過是井底一隻青蛙而已!

高二,華北電力,清北學堂培訓:
有個老師叫吳佳俊,繼馬家姐妹後鬧得沸沸揚揚的學神事件主角。
還看了NOI國家隊隊長去加拿大參賽的總結和感想。
我明白了,有些差距是從小就落下的。
我初中剛學會上Q的時候,人家可能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pascal,C,C++了。

高三,教室,清華高材,班主任得意門生:
一個人對高考、學習以及人生的理解竟然可以那麼深刻透徹,處處浸透著哲學的味道。
(網上還可以查到,孫振宇的學習方法和思想)
我明白了,差距兩個字怎麼寫。
也明白,束縛你的不是出身,而是有沒有一雙往上看的眼。

學習就是讓你有一雙看得見天空的眼睛!

3、
倪一寧:《你們真的不明白》

寫這篇日誌是為一張圖片和一條微博以及一段對話:

一條是我的高中同學文科狀元的,他拍了考試前教室的照片,並加了一句:本年度中國新生代考神們擠擠一堂準備考試。

另一條是他的直系學姐八月長安的,她說:大二時有天晚上聽到一個同學打電話。我們院的學生大多是一路「優秀」上來的,然而再優秀,有排名的地方就有倒數。經過一年級的不信命,很多人漸漸學會了認慫,然而我能聽出電話另一邊父母的困惑。多年經驗告訴他們自家孩子但凡努力了就能拿第一。

同學只是疲憊地重複,你們不明白,你們真的不明白。

至於對話,是我和浙江省出來的一個競賽大神的。他跟我說起高中準備競賽時的艱辛,提起一堆書名,他說到其中一本時,我隨口插了一句:「嗯,我知道,我爸編的。」

當天晚上大神堅持要請我吃飯,並且在明知我嗜辣的情況下堅持給我點了三份甜點,報復之心一覽無餘。

吃飯途中他問我,你爸爸的工作,給你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我當然可以理解這樣的疑惑,爸爸自己搞了那麼多年物理競賽,卻幾乎以強硬的姿態,把我推上了學文的道路,在應該學奧數做雞兔同籠問題的年紀,我被關在書房裡,一個人汗涔涔地練顏體。

我很仔細地想了想,認真地回答他,最大的影響或許是,他比別的家長更明白,天賦,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

和生來的不公想比,社會的那些不平事,根本算不了什麼。

就像有的人周一吃雞公煲周二吃麻辣燙周三吃水煮魚皮膚仍然光潔,有的人哪怕一天一個蘋果都拯救不了痘痘一樣,就像同樣是致遠班的學生有人打DOTA的過程中解出了一道數分,有人每天在圖書館窩到十點仍然要面對不及格的試卷一樣,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哪有為什麼。

來交大以後我發現,跟大一大二的學生最容易找的共同話題就是高考——包括高三甚至整個高中歲月。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的高中時光多麼嶙峋,但至少從側面說明,高考——直到此刻都還籠罩著他們的人生,或者說,它作為前十八九年的主旋律,沒法一時切換,只能反反覆復地單曲循環。

就像我許多的同學都轉發類似於「原班人馬回高三」的狀態,當然我能理解同學深情云云,但私下裡總覺得,他們是希望回到高三,那種得心應手的狀態,那種解出一道題就能獲得滿足感的狀態,那種盲目地相信「熬過高三什麼都會好的」狀態,那種以為世界真的可以憑藉一張卷子創造的狀態,那種因為面前只有一條路而走得格外篤定的狀態,那種做錯了不過擦掉考砸了不過重來的狀態,那種大學永遠也沒有辦法給你的狀態。

大學的可惡之處或許在於,它看似給你提供了種種可能,各色社團各類選修通識,但事實上又有一套評價體系限制著你的選擇。或許更可惡之處在於,我們都變得實際而精明起來,知道結識什麼樣的人脈可以把未來的天塹變通途,也知道選什麼樣的課老師給分很水什麼樣的社團加入後可以有更多的資源,於是我們活得如履薄冰生怕翹掉的哪一節課會給未來抹上污點也生怕得罪的哪一個人會讓日子變得寸步難行。

——但其實你可以比你想像中更自由。

只是自由從來也需要代價,你斟酌再三,還是選擇了看起來最便捷的那條路。

在這個看似被光棍節渲染的禮拜,底下暗潮洶湧的仍然是期中考試,一定會有學霸失落,當然也會有人奮起,但是有排名的地方就一定有倒數,總有一天,也會有人承認了自己的無能無力。

所以有時候隱隱有些慶幸,我比他們更早地接受了某些既定的無能無力,譬如高三月考數學及格次數屈指可數,譬如每次訂正時都忘了劉宏怎麼講的,譬如每天早上都得急急忙忙地請求援助,在那些對著一堆怪力亂神的圖畫和一群魁魅魍魎的數字發獃時,分針從我皮膚上趟過去,刻下的四個字叫:無能為力。

就像爸爸比其他的家長更早地明白,有些東西,是努力也彌補不了的。有的學生做實驗一遍就過,有的做到十二月里額頭滿是細密的汗,所以他在很多家長恨鐵不成鋼的電話里輕輕嘆了口氣:「不要怪他。」

何韻詩有一首歌叫《少年維特》,當中有一句觸目驚心:即使你早知,明天非更好。當一些分數給予優等生們的光環褪去後,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成功在他們中間也仍然是個小概率事件,大多數人都得面對平凡的甚至平庸的一生。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所做的都是無用功,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我們已經意識到」功夫不負有心人「是句混賬話。功夫常常是會負有心人的,功夫負不負有心人本該沒有那麼重要,「有心』的價值是不能用負與不負來衡量的。莫言在寫作之初大概也沒指望能拿諾貝爾, 打算起手不凡寫出鴻篇巨著來的人,大概永遠都不會完成第一章節。

換而言之,悅人不如悅己,不如別把成功當做責任,沒有人要求你,你也不必那樣要求自己,他們不明白,你肯定明白。

4、
你心中最嚮往的學校你往往考不上
你心中最喜歡的工作你往往得不到
你真正喜歡想要的
沒有一樣
是可以輕易得到的
這就是努力的理由


謝邀。
只是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的一些體悟,答主思想還不成熟,閱歷尚淺,望辯證看待。

我同意你的觀點,如果家境不算優秀,周邊環境也並不優越,孩子在技藝方面沒有遠勝常人的天賦,而你又希望孩子能夠跳出他長大的環境,過一種高質量的生活,讀書確實可以說是「唯一的途徑」。

注意,以上條件必須全部滿足。

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以下是我的建議。

題主和我的父母相似,因為自己沒有做到走通讀書這條路,成人後幡然悔悟,認為這條路相對而言比較順當,而且前途光明,所以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通這條路。想法可以理解,拳拳父母心,不過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是:

因為你自己沒有真正走通過這條路,所以你不知道在走這條路上會發生什麼。無法掌握細節。
這會導致你的教育方針出現偏差。後果可能是很嚴重的。

從小成績優異,甚至出國深造,海外就業的孩子,在「幸福感」這一點上,可能比不上你家樓下賣醬油的孩子。
這一點務必謹記。請深入思考你希望帶給孩子的,是什麼。

然後就是具體問題了:

  • 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不管父母多忙,在學業上多麼一竅不通,也請體現出充分的責任感。

在孩子早期識字時,您可以一筆一畫地教他,陪他閱讀各種小人書,按著他的手在書上寫字,用玩具等教會他數數和計算,不厭其煩地教導,要有耐心。切不可煩躁和責罵,以及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式的教育方式。

尤其是,這個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比如給孩子講一些比較複雜的長故事,然後讓他複述故事情節。以及背誦簡短的古詩詞之類的,如果有條件,甚至可以在鄰里的小孩之間舉行比賽,激發孩子的動力和競爭意識。我的母親在我三四歲時給我講的睡前故事是小學初中的課文OTZ。。。雖然這個做法吧比較那啥,但是效果拔群,我在小學初中的學習中看到這些課文就有很強的熟悉感,背誦和分析課文意思都很輕鬆。當然,你要講得生動和詳細。

當你的孩子上了小學,每一次發教科書的時候,你都可以當著孩子的面翻看一下他的書,一來你自己熟悉孩子在讀的是什麼,以後進行指導也比較方便,二來你這種行為無形之中也向他傳達出重視學習,渴求知識的想法,這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當孩子領了書從學校回來,你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讀他的教科書的場景,一定會讓他在今後的學習中也心生暖意。

他的作業,你可以讓他先自己檢查,然後你們再給他檢查一遍,如果有他檢查沒出來的錯誤,你們可以不具傷害性地對他開玩笑,小孩子都很自尊,下次會做得更好。

小學階段的書想必還是不難,既然您都能上知乎來提問了,您的教育程度應該也完全能應付,所以我想上述方案應該可行。

最主要的是時間,如果您一定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學霸,這些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幾乎是必須的。付出才會有收穫,如果您認為學習習慣的培養能一蹴而就,「孩子早點懂事,懂事後就可以不管」,那這個想法無疑是錯誤的。這是一個長期的付出。

根據我個人經驗,在四到六年級,是數學等科目邏輯思維發展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學校老師也會加以引導(前提是一定要選一個好的學校),您要做的,只是不斷地鼓勵,在他做出一道難題時給予由衷的讚美和欣慰,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時尊重他的頹然放棄,給予寬容理解,不要強迫他死鑽牛角尖,對培養思維毫無益處,讓他多去發問,多去思考,牢牢記住經驗教訓,就可以了。

不建議報太多興趣班和輔導班,一般沒有任何卵用(講真),反而擠占孩子的課餘休息時間。小孩子多愛玩,有目共睹,這樣強制性的學習,反而會讓他產生厭學心理。當然很多「優秀小學」會強制學生補習,很多老師也會明裡暗裡讓學生去他家補習,這是大流,無法違抗,硬要追求個性您的孩子容易受排擠,所以在他周末補習結束後,您可以適當給予安慰和嘉獎。

  • 盡量身教,不要僅僅言傳。

孩子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其行為對孩子的指導意義是無以倫比的。就算您家孩子嘴上不說,當他長大以後,也會驚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很多方面和父母高度一致,所以您的行為的合理性,極其重要。
雖然讓一個成年人自省實在太難,但也希望您能努力做到。

您誠實,他必然不會虛偽;
您不逃避責任和指責,他必然也有所擔當;
您理智不感情用事,他長大後也必然通徹明達;
您熱情對待鄰里,真誠善良,他也必然與人交往令人如沐春風。

不要說什麼「我做不到但是我希望你做到」,太蒼白。
時時關注自己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真的很可怕。

  • 閱讀。

這個能力對於想要追求卓越的人之關鍵,不用我多說。
希望您家有一個很好的閱讀環境,如果現在沒有,那就去創造條件。
不要讀什麼《知音》《瑞麗》《婚姻與家庭》那些雜誌,那隻適合您,您在孩子面前讀這些,您的孩子拿著沉重的四大名著,他是愛不起來的。
全家一起讀!
詩歌,哲學,歷史,心理學,名人傳記,古時的史書和經典著作,優秀的書籍,您自己找也行,鼓勵孩子自己去書店挑也行。當然,這些書小學高年級之前看都太早了。適合比較小的孩子看的書有,這也不須我多說了。
不推薦帶孩子去大書店兒童區一待待一天,那裡的書沒什麼太大價值,而且一幫小孩呆在一起,吵吵鬧鬧看不進去不說,讀的多是漫畫類童話類書籍,打發時間而已。(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有知友說漫畫書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講也有意義)
最好的是,要麼是一個足夠格調,人也不多的環境優雅的書屋,要麼就是你們一家,燈火下慢慢閱讀。
書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您的孩子要是從小喜歡讀書,他在再差的環境,在再落魄的境遇,也很難變壞。
這一條幾乎可以解決所有青春期墮落,遇到挫折萎靡,被損友帶壞的情況。

  • 關注孩子的情感。

中國很多父母在這方面做得都非常非常差,包括我的父母。
直接給你結果:您的孩子將成為不苟言笑只會學習奮鬥拼搏的機器。

你培養出了成績那麼優秀的孩子,但是他不快樂。
那就沒有任何作用了。
少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家,當然也不要帶著他去你們的麻將館酒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同輩欺凌的情況,發現他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低沉,一定要儘快弄清楚原因,鼓勵他不要害怕。
可以和老師交流,甚至討好老師,只要能解決這些受欺負的現象,只要能讓孩子得到老師的重視。
小學階段,一個學生如果長期被老師表揚的話,他在同齡人之間是會有威信的,較不容易受到欺凌。
所以有時討好老師,雖是無奈之舉,可也是必須之事。
欺凌現象嚴重,安撫好孩子情緒,轉班!轉學!

一定、一定要用」正常的方式「來表達您對您孩子的愛,別信什麼」打是親罵是愛「」我雖然這麼說你但我都是為了你好「,人都是注重感受的,您給您孩子帶來成噸負能量,您說得再在理,他也不會認的。
希望您對這條足夠重視,稍有不慎,您的孩子可能就會因這一條而被毀掉。

當然,和言傳身教那條相呼應的是,你們夫妻有正常的人際交流,您的孩子才會有正常的人際關係。你們夫妻對鄰里不聞不問,或是虛情假意,兩面三刀,你們的孩子長成啥樣也不須我多說。

  • 驕傲與虛榮

好了,現在你大概得到了一個積極進取,成績優異的孩子,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鄰里的稱讚。
然後你就要面對一個問題,小孩子,容易飄飄然。而您的孩子很可能並不會在您面前表現出來,但是這種心理是存在的。
這種時候就需要你們自己去引導了。我在這方面實在沒什麼經驗,只能靠猜測。
告訴他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鼓勵他不僅僅是去交往成績優異的朋友,有些同學雖然成績差一點但是仍有閃光之處。
告訴他樓下買菜的張大媽雖然自己不識字,但是總是幫助大家;
告訴他街角修鞋的李鞋匠雖然是個跛子,但是一直在資助貧寒的上不起學的學生。
告訴他你的成績只是一方面,切不可因此丟了謙卑和善良。
告訴他誰都有自己會的和不會的東西,別為自己不會而悲傷,也不要為自己會而過度驕傲。
欣賞別人。反省自己。


大概就是這樣吧,這已經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您的孩子大概自己都會走了。
我自己離結婚生子還太遠了,寫了這麼多真是切身體會到培養一個孩子是多麼不容易。
需要極大的智慧,和精力。
當然,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我能給他創造的條件,讓他足夠有選擇的權利。我會詳細告訴他學習好的利弊,學習不好的利弊,然後讓他自己選擇。
只要不後悔。
這也是我的父母,自我記事以來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一條。


如果題主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再補充。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017年6月22日更新

要說一些可能很負能量的話了。這個答案是我兩年前寫的,那時候我大二,充滿朝氣。一眨眼兩年過去了,我即將結束大三的學習進入大四,才發現整個大學我除了在知乎上風生水起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現實生活里的我真的一團糟,看著身邊的同學都比自己優秀很多,即將步入社會的我真的很害怕。我的故事是真的,希望能帶給所有人的精神力量也是真的,只不過寫故事的人現在也是真的很迷茫。有人說迷茫是大學生的通病,可我不想和這個時代一起生病。

昨晚睡的有些晚,頭很疼。語無倫次的打下這些負能量的話。我不是一個天生的樂觀派,現在的我是真的很悲觀了。大學裡我成績一般偏下,考試靠突擊和同學幫助,每天和朋友吃喝玩樂,花錢大手大腳,還掛過幾科,明明是學語言的,張嘴卻不能和外國人進行基本的對話,大學幾年下來課逃了不少,去夜店喝酒搖骰子倒是學的很快……覺得自己很廢物,凡事總該有底線,可我的底線訂的實在是太低了。我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從小到大我確實一直在等待,我一直是該努力的時候不努力,然後等待一個變故讓我振作。整個大學太過安逸,我仍在等待一粒石子激起我生活里的千層浪花,可是最近我突然發現自己太傻了,為什麼要太晚才能明白早該明白的道理,並且那些變故我想我可能無法承受吧。居然有人期待自己身上發生巨大的不幸,我覺得自己真傻。

最後要立一個很正能量的flag:接下來的一年裡,希望自己找回過去的自己,我用這僅剩的一年為我的大學生活畫下最圓滿的句點。
今天2017年六月,是我們學校大四畢業生離校的日子,明年的今天我會再次編輯這篇回答,很想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凡屬過往 皆為序章 謝謝關注

以下原答案

這是我在知乎上最喜歡的答案!因為很多人說給他們影響,我很開心,私信有看,謝謝大家關心。

我心疼父母的苦難也心疼自己,可我也很感謝這些經歷,很難想像那個沒有經歷過這些的我現在會是什麼樣的。現在家裡情況屬於中上等,父母身體健康我就很滿意了。確實這樣的經歷並不是人人都能有,我相信忍別人所不能忍的人也會成別人所不能成,所以我對生活充滿信心?( "? )????

——————————————————

補充回答。
仔細看了問題,再從貪玩的孩子的角度,分析為什麼學業很重要。

因為好的學業讓我玩的更嗨。

我熱愛這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東西,於是我喜歡遊玩山水,喜歡攝影,喜歡音樂,喜歡手帳,喜歡美食,喜歡香水彩妝與衣服,喜歡豪車名表與別墅。無論俗或雅,我都喜歡的太多太多。學業很重要,只因我想有足夠的資本,為我喜歡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投上一票。

我熱愛我稍縱即逝的寶貴青春,於是我想寄情廣闊天地,認識有趣的人,玩鬧到老。學業很重要,因為它就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敲門磚。 人生真的很玄妙,一紙錄取通知書就決定了你的一生做什麼樣的工作,有什麼樣的眼界,認識什麼樣的人。
我高中在普通班裡,高考時全班只有兩個上一本的,我是其中之一,相比我在本地讀書的同學,走出去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每年的同學聚會都讓我很有感觸,因為我發現人與人的差別越來越明顯。


我熱愛並相信純真的愛情,於是我尋尋覓覓。好的學業很重要,無論那個人是家纏萬貫或是一無所有,我都更有底氣站在喜歡的他面前,它讓我更有勇氣向他張開雙臂,它讓我能底氣十足地對那個人說:不要緊,我愛你。


學業其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享受人生,維護堅持與選擇的自由。

接下來講自己的經歷。

——————————————————————


這個問題已經有這麼人在答了,可是我還是很想來回答,甚至迫切到凌晨三點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

今年大二,學生時代經歷了一次徹徹底底的逆襲,才成為了今天的我。今年假期我擔任家教的工作,輔導一位初中孩子英語,在第一次與他見面的時候談起學習的重要性,饒是我如何苦口婆心,他都一臉淡然。這樣的他讓我想起初中時的我……

從小家庭富裕,爸爸是做大生意的老闆,我出生那年的禮物就是全家從120平米的房子搬到(1995年)一百六十平米的房子,裝修的很很很豪華。
那個年代電視才剛出來,好多地方的人都需要去附近唯一一個有電視的人家去看,可是那個時候我家就已經在用40寸的電視了。後來聽我一個姑姑給我講,那時候我姑姑她們都在工作,工資每個月只有20塊錢,我爸就已經背著一麻袋的錢到處做生意了。家裡當年就到這種程度,我從小受到的教育資源當然也比較好,四歲的時候媽媽送我學舞蹈,學英語,學費不便宜,一年1w多。

我確實是學了不少東西,可是家裡衣食無憂的狀態讓我覺得這些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我一直都帶著無所謂的態度。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辛苦,因為我從小到大就不知道錢是什麼,我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有這些東西,我沒什麼了不起的。再加上很多我爸爸的朋友想攀附我爸的地位,小學老師也想利用我爸的資源,所以我靠著我爸得到不少關愛和好處。
後來我家搬到160平米的房子,爸爸更有錢了,小學時候同學的零花錢只有幾塊 ,我就抓著五十一百請同學吃燒烤。爸爸經常去澳門玩幾把,動輒就輸個百萬。

我根本不學習,因為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我不懂我為什麼要奮鬥,我家的錢夠我花一輩子了。所以我每天混日子,等著爸爸兌現送我去歐洲留學的承諾。

可我沒等到,很好笑。

初中的我很愛玩,每天和一群高中的富二代混在一起,每天幾乎都花個小一兩百。因為我從小到大都對錢的金額沒什麼概念,只管花,花完了就伸手要。可是當我又一次花完零花錢向我爸爸開口的時候,一向大方的父親第一次面露難色。

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家破產了。

本來考上高中對我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找找關係塞點錢就好了。可是那時候爸爸欠了一屁股債,家裡窮到連一頓飯都吃不起,根本拿不出那點錢。

以前有錢到什麼地步…我爸爸澳門賭一天輸一百多萬(手動再見)好不心疼,破了產之後窮到什麼地步…我家連袋速食麵都買不起。

留學夢破碎,幾乎要餓肚子,每天一起玩鬧的朋友也因為我總是拒絕他們的飯局越走越遠。

為了能考上高中,我開始學習。最後我考上了,雖然分數不高,但是對於一個大家都覺得考不上高中的我來說已經是足夠幸運了。這是我第一次小逆襲。

上一次的努力只是為了考上高中的小折騰,我還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女同學,高一一年我又渾渾噩噩的虛度了。

高一的我一直住校,高二開學時班主任叫來我媽媽說也許我走讀更好一點,因為我太影響別人了= =。於是媽媽當天就在學校附近找了間小平房,我在學校上學,我媽媽一個人安排搬家,沒幾天我就搬了進去。說實在的,我嫌棄啊。我哪住過那樣的地方……可看著媽媽每天一個人挑水煮飯的,我心裡就很酸。她自己一分錢都不捨得花,卻願意幫我報最貴的補習班,和小時候一樣。

生活的有趣在於一切都偶然的很湊巧,正在我有些被我媽媽的良苦用心觸動卻遲遲沒有做出行動的時候,我爸爸出事了……

因為公司欠債,我爸作為代表被關押了,對方說拿不出錢就要判個幾十年。正是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籌備過年的時候,我的爸爸在監獄裡……那是我最崩潰的時候,那時候我才真的意識到錢的偉大。「如果我快些長大,如果我有很多錢,我就可以幫幫他了」每天晚上在被子里哭得昏天黑地的時候我都是這麼想的。幸好在親戚的東拼西湊下,我爸爸在除夕夜的時候被放出來,我才鬆了一口氣。我很感謝這次幸好,如果沒有這麼幸好,可能我會內疚一輩子。


那時候我才真正的覺得,我需要努力了,努力考個好大學,掙多多的錢,為的是有一天能能讓父母享享清福,我希望這一天越快越好,一定要快。

然後就是紮起頭髮不洗頭不睡覺的奮鬥一年,每天睡四個小時,只要是睜眼的時候沒有一刻不在學習,市面上所有高考相關的練習冊我都刷了個遍,因為我有些強迫症,給自己定下了每天一支黑色中性筆的規矩,因為心疼家裡的錢我也不補課,純自學,喜歡英語就背下來一整本新華社英語詞典。

就這樣,當初差點考不上高中的我,高考高一本線四十分,也算是漂亮的逆襲了。

現在上大學,偶爾我還是會放鬆,但是當我在虛度時光貪圖享樂的時候,總會想起那句話:父母尚在苟且,你卻詩和遠方。

半年見一次父母,更能體會到他們身上殘酷的歲月痕迹,我就更加堅定加倍努力的決心,決心一定要快速成長起來。


大三本來學校里有出國留學的項目,家裡現在也有能力支持我去,可是一想到一年不能回到他們身邊,對於我這種在國內都活不明白的人,出國也只是浪費錢,我就沒有這個想法了。

我記得我高中為爸爸寫過一篇作文,被當作範文讀出來聽哭了半個班的人。大概的意思就是我的書包壞了,爸爸帶我去買書包,我想要個貴一點的,爸爸把兜子里的錢全部掏出來給我買了,好久以後我才知道,那段時間我爸爸落魄到一個月的生活費就是我那個書包的錢。我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了,可從那以後我的肩上就更沉了,腳步也更堅定。
在我的心裡我老爸一直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像葡萄藤纏繞著的漂亮鞦韆,任意東西又踏實可靠。
我的媽媽是個大美人,明眸皓齒,有著最甜的笑。
而現在我看著他們,爸爸斑白的兩鬢和寫滿愁緒的雙眸,媽媽眼尾的溝壑和緊縮的眉頭,是我不忍心想不忍心看的。我常在想也許歲月的痕迹會這麼重,全都是因為他們的生命里出現了沉甸甸的我以及對我沉甸甸的愛。我也後悔自己沒能早一點懂事,恨自己不能再快點長大,幫他們分擔生活的愁苦。

要經歷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來自好學生的嘲諷眼光,來自老師的不公待遇,來自父母苦口婆心的鞭笞?不,這些都不夠深刻。

真正刻骨銘心的是:美人遲暮,英雄末路,而我作為子女江郎才盡。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真的很害怕這個。要經歷的恐怕是時間的無情碾壓,經歷過了才懂得,為什麼人生這條路上,風景這麼美,大家卻都走得這麼快。大家都在追,追著前路人。


嘿嘿,今年假期當家教掙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全部孝敬了父母,雖然不多,可這件事足夠我幸福整個2016的了。


惟願青山不老,不要再為雪白頭。以上。


謝邀。
曾經有過一位家長找我,希望我幫助她使得她的孩子不要再玩遊戲,能夠把心思放在好好學習上面。
我以為這和大多數遇到的求助一樣,一個非學習型家庭要求出一個學習型的孩子,我就問這位媽媽:「你為什麼需要你的孩子好好學習。」
按照劇情發展,媽媽應該告訴我學習的重要性,但是這一次,我被打臉了。
這個媽媽是這麼講的:「如果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他會孤獨的。」

這位媽媽和我講了她的感悟,她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她有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姐姐。
她是個體經營戶,雖然有不少朋友,但是都是很淺層的交往,這也是她讀過很多書之後才意識到的,她因為抑鬱症而開始讀書,才發現曾經的自己很幼稚,原來還有這麼多不知道的東西,隨著閱讀,她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但是周圍沒有可以交流的人,這時候她才意識,以前大家一起逛街,一起打麻將都是很淺的交往,這種交往一定要對方在身邊才能體驗到對方的存在,一旦幾天不見,這個人會在大腦中消失。
她的姐姐不一樣,已經40歲了,還健身、旅遊,她有時間去拓寬自己的精神,她周圍有著很多懂很多的朋友,以前她意識不到,現在自我意識覺醒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樣,醒悟的這麼遲,曾經總是被動接受,直到有一天自我意識覺醒的時候,才發現已經落後好多。

這個問題下的很多回答,都是希望告訴孩子生活有多苦,如果簡單一點說,是為了生存而讀書。我以前也是這麼乾的,但是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沒用了。現在很多孩子,大腦中是沒有因為貧窮而痛苦這個概念的,他們沒有餓過肚子,沒有為了賺錢而被迫「吃屎」,所以,為了生存而學習,他們理解不了。
當我們的身體匱乏因為社會的發展而被逐步滿足,我們需要滿足下一個任務了,我們精神的匱乏:孤獨。
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你現在以及將來,都會孤獨,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孤獨面前,無能為力。
讀書是為了進入更好的平台,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選擇權越多,就能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與金錢。
一個有錢人憤怒了,他可以去玩拳擊,他可以去旅遊,他可以不和讓自己憤怒的人玩,但如果你是貧窮的,你就沒有那麼多選擇,學拳擊的錢要用來買房子,去旅遊的時間要用來工作,換工作代價太大。

好好學習,可以讓你不那麼孤獨,可以讓你不為了克服孤獨,去委屈求全。


十天後吐槽:
評論中有人說我秀優越感,我真不知道哪來的優越感。出生的時候大家都是光著屁股出來的,也不見得誰就高人一等,但後天的家庭教育和個人成長環境千差萬別,這就是不同的根源。
李子是我從小的朋友,長大後聯繫越來越少。除李子外,我還有很多從小長大的朋友,有些人不再聯繫,有些人雖在天涯海角,但一年中總是會想辦法見一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路都是自己選的,是在家庭環境和個人成長環境的共同影響下選擇的。要說家庭環境,我先說說我們兩家的區別吧。在我小時候我家很窮,李子家在村裡算是中等。我父母勤勞辛苦掙錢,李子父母出大力掙錢,他家比我家富。我買了很多書,即便是不吃零食也要買書。李子每次向父母提出買書得到的都是一頓訓斥,不當吃不當喝,買書有什麼用?我父母教育我要努力學習,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李子父母從小教育他進工廠做工一個月掙400就挺好。我父母省吃儉用供我讀書,教我樹立遠大志向,不能為自己謀私利;李子父母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不覺中就影響了孩子。我承認我父母做得不是特別好,但他們從不避諱他們的錯誤,然後教育我不要這樣做錯事;李子父母在家一言不合就打架,滿村皆知。
李子不是個例,而是一類人的代表。社會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所有人人格平等,但職業永遠不平等,因為你為從事這個職業付出的不一樣。
感謝點贊的各位,也感謝評論里支持我的各位。至於那些說我優越感的,你有言論自由,我也有拉黑你的自由。

以下是原答案:
前幾天在縣城超市裡偶遇兒時玩伴李子和他的一群工友。雖然他就住在我家衚衕口上,但長大後真的沒見幾次面。我在外上學,他在外打工,即便是見了也沒什麼好說的。這次可能是他想在工友面前吹吹牛,就大聲嚷嚷著和我聊天了。
李子比我小一歲,大約五六歲時我們就一起玩了,直到我上了初中他還在小學的時候,隨著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接觸的就越來越少了,因為他是那種在老師看來很「笨」的那種學生。後來我上高中了,聽說他在當地某著名飯店裡當了服務員,就是傳菜的那種,一個月一千塊錢工資,管飯,住家裡。看到那些在包間里的女服務員,他也很羨慕,但是女服務員只能供廚師和顧客調戲,像他這種服務員調戲人家的話,會挨揍的。於是他暗暗發誓,絕對不要做一輩子傳菜員!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過了半年,能和廚師談笑風生了。但他還是一個傳菜員。
等我考上了大學,聽說他已經把縣城周邊幾個大飯店都干遍了,每個飯店都有過他傳菜的身影,而當時和他一起傳菜的人,有的成了領班,有的成了廚師,也有的站到了包間里。這個時候他開始考慮轉行了。
再次見到李子,已經是我大學畢業後,工作了。我在縣城某重點高中當老師,他在某知名連鎖企業上班——送快遞,送牛奶,送報紙。見面後也就是寒暄幾句,因為我總是匆匆忙忙,雖然不是大人物,但我事也挺多,不是別人眼中「一周就上兩節課工資還那麼高」的那種教師之神。這次反正是假期,我有喘氣的時間。在超市遇到李子,李子熱情地請我吃飯,連他的那些工友一起。
飯桌上,他的工友得知我是老師,立馬畢恭畢敬,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被老師責罰。李子是他們中間學歷最高的,初中畢業,其他幾個是初中肄業甚至沒上完初中的。而我竟然考上了高中,竟然還上過大學,竟然還在一所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高中當老師,教育那些比他們厲害不知道多少倍的學生!
這麼多年過去了,一個個都後悔自己當初沒聽老師的話,不好好學習,惹老師生氣,等等等等。
說實話,這頓飯我吃得挺害怕的,他們的喝酒方式我早有耳聞,不怕死,往死里喝,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而我曾經喝酒喝傷過一次,所以滴酒不沾,聞到那味就頭疼。結果喝酒時卻出乎我意料:一個黃頭髮小子端著酒杯對我說:「老師我敬您一杯,我先幹了,您喝不喝隨意。」說完一仰頭幹了。我一看沒辦法,也喝吧。皺著眉頭,把酒杯端到嘴邊,卻怎麼也喝不下去。小黃毛看出來了,說:「您是老師,不用喝。」在他們的意識里,是不是朋友,有沒有交情,是否看得起自己,如果能說出「我幹了您隨意」的,說明交情相當深厚了;自己喝,對方可以不喝的,那就尊重大發了。
這群孩子,用自己的話說就是上學時太調皮,現在想來後悔了。從事著非常累的工作,拿著非常低的報酬,還時刻擔心著被炒魷魚。從遇見我的時候開始,就沉默多,話語少,不知道該對我這樣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說什麼合適。
我的腳前幾天扭到了,走路一瘸一拐,不知道的以為我是個殘疾人。李子也問我這樣還怎麼上課,我說反正就站那麼四十五分鐘,怎麼還堅持不下來?李子又問是不是如果我不能上課了,校長就辭退我?我說不可能,我的同事會替我上課,而且校長也無權處置我,因為有勞動合同。而且我的腳傷有醫保,不花自己的錢。聽到這的時候他們都沉默了。自己得小心,不能受傷,不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而是萬一受傷了,即便是工傷,也會被炒魷魚,而且拿不到任何補償。學歷高了就是好,這麼多優待條件。而且我就算是瘸了,依然獨自出入各種公共場合,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陷。而他們說如果自己瘸了,會躲在家裡以免被人欺負。
我要的啤酒是8塊錢一瓶的,他們喝的白就是某爛大街品牌的,幾塊錢一瓶。我說寧願少喝點也要喝好的;他們說買便宜的可以多喝幾瓶。身體健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遙遠的名詞,不到身體撐不住了他們不會在意這個問題。甚至他們會覺得太看重身體健康「不爺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只要現在有酒喝就行,幹嘛為了一個遙遠的名詞去犧牲現在的快樂?這是他們眼中的快樂。我現在有自己的房子,我喜歡躺在沙發上讀書,沉浸在書中與主人公同喜同悲,這種快樂是他們無法體會的,甚至以後他們的孩子都無法體會的,他們會教自己的孩子抽煙喝酒打麻將,或者用手機上的小遊戲來哄孩子好讓自己能安靜地喝酒打麻將。如果孩子考試考不好,又會觸動他們脆弱的神經,把孩子抓過來打一頓,再留下幾滴恨鐵不成鋼的眼淚,然後舞照跳酒照喝孩子照樣考不好。
離開飯店,我越來越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儘管我班裡有五十多個可愛又好學的孩子,但在社會上我的同齡人中卻有這麼多認識不到自己問題所在並將把這些問題遺傳給下一代的人。家庭教育不好,卻要求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為教育從業者,我只能說我儘力,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坐在我的教室里的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盡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能有一個更好的起飛平台。
深夜亂碼,不喜勿噴。


謝邀!

其實提問者已經給出答案了,最高票也是很好的答案。

我就不講故事了,我來個理論升華吧。
————————————————————
在吃大虧之前,

我們理解一個道理第一好的辦法是情景模擬(或者叫做「苦難實習」)。例子請參見最高票「李良」的答案。

我們理解一個道理第二好的辦法是親眼看別人吃大虧,最好看見對方凄慘或狼狽的細節。譬如說某國的性教育是讓女生觀看墮胎錄像,看錄像的時候那些女生一個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以後就自覺避孕。

我們理解一個道理第三好的辦法是從紙上看案例、看數據。這就是一般的父母與老師給孩子們講道理的方式。

————————————————————

採取第一種方法,需要靠當事人的監護人有見識、願意投入一點錢、願意投入一點時間。最高票答案答主的父親就是那種人。

對於天性頑劣的人,只有優質的監護人採取第一種方法才能救他,老師不行。因為老師雖然有見識,但是不可能在單個學生身上投入金錢與時間去搞場景模擬。所謂的好老師無非就是換著花樣第三種方法去勸說孩子勤奮。

這就是為什麼說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原因並不是父母一定比老師高明,原因是父母才捨得投錢投精力給子女營造一個場景去感性的認識一些道理。


因為初高中時期成績好,很多長輩都很感慨我媽命好,孩子學習不用操心。我一直很奇怪,難道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學習本來就不是我媽的事情,又不用她承擔後果,她為什麼要操心。

舅媽常感慨「生了省心的孩子就是不一樣,你看大姐多瀟洒。」什麼叫「生了省心的孩子」,難道所謂「省心」的特質是娘胎里自帶的嗎!


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信息:你需要自己負責!


好,我來說說作為一個「自覺」的孩子是怎樣一種體驗:首先,無論是學習還是任何事,我都很自然地認為要自!己!買!單!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大把三四十歲的成年人不懂。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成天罵政府、罵政策的人,其底層邏輯是「政府要對我的生活質量負責」。孩子不認真學習,是覺得我的幸福生活可以指望父母,他們會負責。罵學校、罵老師的,覺得老師應該對學習成績負責。同樣的班級里,有的學習好,有的學習差,又怎麼會是老師的問題?難道老師上課時候捂著你的耳朵來著?

父母之所以急於讓孩子提高成績,是對孩子前程的擔憂,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而已,真到了買單的時候——誰的福誰享,誰的罪誰受。


舅媽總是一臉愁雲,快要被兒子氣死了。舅媽的憤怒是擔心。但是,這擔心裏面也包含著另外一層。她沒有給孩子想清楚的空間。每天催促著孩子學學學,寫作業盯著,寫完挨個檢查,時不時跟老師打電話,(敲黑板)這些舉動都在想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我來為你負責。


家長以為,我要是放手不管了,那孩子更完蛋。實際上,任何人都不會平白無故毀掉自己的前程。舅媽以為孩子會「完蛋」,實則是對孩子沒有最起碼的信任,不相信孩子有對自己負責的願望和能力。就像過度管控的政府會導致社會毫無生機,過度管控的父母也會讓孩子失去生機。孩子是一個生命體,他在生長,要矯正,但不能捆綁。在逼仄的空間里生長出來的,只會是無能、扭曲的。脫離了捆綁之後,還是會滑回他本來的水平,而且此時生長能力也衰退殆盡了。那些高中時候成績不錯,進入大學渾渾噩噩的孩子,出了社會拿什麼參與競爭!


有人問經歷怎樣的事情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學業的重要性?我覺得答案很簡單:無助。徹底的、讓人絕望的無助。


傷其九指不如斷其一指。只有徹徹底底的無助才能教會一個人一切靠自己。什麼講故事啊、灌雞湯啊、樹榜樣啊,都沒用。因為那些雞湯、榜樣與孩子沒有建立起聯繫,在孩子心裡,不過一句「關我屁事」。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真的忍心讓年幼的孩子陷入絕望和無助呢?(攤手)


我的獨立來自不太幸福的童年,寄居在別人家裡,從小知道寄人籬下的滋味兒。在父母身邊,不好好吃飯父母追在後面喂,在別人家,生怕錯過飯點兒,怕吃不飽,也怕吃太多被嫌棄。不是沒脾氣,卻從不發脾氣,從不魯莽任性,任何事情三思後行,再不開心都忍著——我說的不是現在,而是我四五歲時候。我從小極擅長看人臉色。


後來讀書,我爸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看著辦吧」——知道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嗎——要自己負責!那時候真的很無助!!!


「媽,我想去補補數學。」「你自己去找吧」

「媽,我不想上奧數班了,聽不懂」「哦」

「爸,你說我要不要學個二外,我們同學都說挺有用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媽,我今天要不要穿秋褲?」「你覺得呢?」

「媽,我感冒了」「多喝熱水」


我上學的時候,爹娘除了保證給我做飯洗衣服之外,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該幹嘛幹嘛,從來不記得陪我寫作業,陪我上補習班。接送我上下學的次數屈指可數,一般都是因為順路。吃完飯,我進書房,他倆去小公園遛彎,高中下了晚自習回來,他倆基本都睡了。有一次開家長會,我爸居然是喝多了去的,醉醺醺的開了一個家長會——到現在,我班主任都還老跟我提這個梗……


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自己獨特的環境和因緣,父母不是要當英雄,是要造時勢,給孩子好的成長環境。


「好的成長環境」不是「你啥都不用管,搞好學習就行」,好的成長環境是在保護他健康安全的前提之下,讓他盡量真實、全面、客觀地了解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


我想談的第二個問題:父母的自我修養

1、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要說父母的名言之一就是「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去種地、掃大街、放羊、餵豬……」不一而足,這句話看似苦口婆心,實則狗屁不通。一個出身中產階級的孩子就算成績差到一塌糊塗,也不可能去放羊餵豬掃大街,最差也就是比父母的社會層級略低一點點——所以這種沒水平的話少說,越把孩子當傻子,孩子越不聽話,因為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水平太差,壓根不想聽你的。把孩子當作一個智力水平與自己相當的獨立個體,誠懇地告訴他你所知道的、你所見到的。哪怕是不公平的、不幹凈的、殘忍的,都告訴他,讓他早早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然後,讓他判斷自己要做什麼。與孩子相比,父母僅僅是經驗更豐富,而不是智力水平更高。所以多分享經驗,少秀智商。


用佛家的話說,就是「起心動念」都要自省。你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個念頭,孩子眼中都洞若觀火。這個世界上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沒有看不穿父母的孩子,真的!所以真誠地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不斷校正自己的思維,學會承認錯誤,才能培養出「懂事」的孩子。


此時,你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我經驗所及的範圍只有這麼多,這是我所了解的,獲取幸福的方法,我希望你幸福,並且我尊重你的選擇。


2、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身教而非言傳——這個大家都懂吧?

孩子都是有樣學樣,一個對工作不認真、在事業上得過且過、說話不算數的家長,就不要期望培養出懂規矩、刻苦鑽研的學霸娃了,因為孩子並沒有感覺到你的認真和鑽研。教育孩子之前,先改改自己。


我有個無敵學霸的學姐,四年拿下法學和英語雙學位,還保送研究生,n個社團的負責人,女高音絕美無敵!我問她怎樣像她一樣酷炫,她就說「我這也叫酷炫?我老爹才酷炫呢(崇拜臉),四十多歲的時候白天上班,晚上在家複習考博士,那麼大歲數了,工作也不錯,真不知道他怎麼有那麼大決心。我也想讀博士,像他一樣。(嚮往臉)」有樣學樣的典範。


我姥爺家教很嚴格,家裡六個子女都很出息。姥爺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是很有威信,因為他就是說話算話,決心很硬的人。前幾年查出肺不太好,醫生建議戒煙,姥爺回家二話沒說,抽了一輩子的煙一下子戒了,說不抽就不抽,他戒煙都看不出一點掙扎,雲淡風輕地戒了。我見過多少人嚷嚷著戒煙,真能戒掉的人沒幾個,能戒的這麼乾脆徹底的,我姥爺獨一份兒。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無關對錯,只是選擇。即便考上了世界名校,也未必能過好這一生。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裡面,寫給兒子的信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沒有哪一種人生道路是絕對正確的、值得過的,人生中有太多不可預計的因素,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人會有怎樣的機遇,誰都不知道。


好好學習無非只是增加些籌碼罷了。但是這些籌碼也未必是決定性的。我們念高中的時候,老師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高考是決定命運的考試」,實際呢?命運那麼複雜,不是一件兩件事就可以決定的。


對於一個初高中學生來說,人生路還長,前途會是怎樣沒人知道。對我自己而言,我更崇尚體驗型的人生,什麼都試試,什麼都看看,來世上走走看看,然後離開。好好學習,能夠把我帶進更豐富的世界,如此而已。社會固然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但是幸福不排名、快樂不排名、善良不排名。父母究竟是希望孩子功成名就呢,還是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呢?還是隱隱然地相信,人只有功成名就才能幸福快樂呢?


為父母者,要多反思自己的三觀,然後再教育孩子。


一起讀書、觀影、思考,歡迎關注「歐陽霈官的功課」

http://weixin.qq.com/r/Mi7B2Z7EpcPardq693sg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寫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初中三年從來沒學習過,初一腦袋混沌,初二玩cosplay,初三跟著小時候的玩伴混社會,去溜冰場,地下商場買劣質化妝品抹臉。似乎還穿媽媽的高跟鞋。

中考失敗,沒有一個高中願意要我,交錢都不要。普通家庭,媽媽抹著眼淚給我在一個衛校報了名,老爸一根煙一根煙的抽,最後還是我大姨找的關係,交了7萬讀了一個普高

初三畢業是我成長的一個節點 從此我知道那些初中想的詩和遠方 是首先要你承擔起責任的 我只是不願再看見爸媽求人低聲下四的樣子 我想成為他們的驕傲

如今雖然還是學渣,但我敢說,我已經不是三年前那個我了

附上一張三年前的我的鬼樣子(那時覺得很美233 完全是25歲以上的氣息)

然後是現在和朋友們一起努力奮戰高考的照片
(拍畢業照當天拍的)

左二是我 明天最後一次模擬考了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
居然過百贊了 還是很神奇^_^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還有8天高考。
然而其實說實話,我沒有一開始考完編導回來的拼勁。
那個時候對自己很自信,以為自己能考上重大。所以很拚命的在學習文化,可直到4.15成績出來,當時也正好在二模考試,才考完語文數學的第一天晚上,得到消息。。
因為很自信,所以只報了重大,當時全重慶市統考編導考的特別好,全市62。
那天晚上哭得特別厲害,因為覺得自己好想上好想上的大學怎麼沒考上,然後後來反省自己還是太貪玩。
比初中的自己有長進,可是還是努力不夠,付出的時間不夠。
可能大家都覺得成績出來沒考上我會更努力學文化吧,因為畢竟你只能靠聯考成績了。
然而不知為什麼,心情一直挺差,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所以其實我也只是一個想要求助的人,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然而我自己身上固有的毛病卻好像一直在阻止你。我好想成為一個有魅力的知識女性,有智慧而獨立,就像我的朋友(右一)一樣,她對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目標,並且一步一步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她是我最敬佩欣賞的姑娘。
謝謝那麼多知友的鼓勵!我想說,即使我現在看起來不怎麼樣,即使身上一大通壞毛病,但我會越來越好,我有向上的動力,和對我溺愛的朋友和親人,為了他們和我自己。我都會努力的!

我想認真回答題主的問題:孩子什麼時候才知道學業的重要性?
當你懂得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你就必須肩負。當你對自己有信心,你可以變得更好,你可以知道的更多,你就知道,好好學習,可以看得更遠,還有更寬更廣的世界在等著你!(*^_^*)

————————————————

後來問過爸爸
「為什麼當時你那麼堅持?」

爸爸說:
「因為你不是那樣的命,我的女兒會飛的很高很高。」


至今好感謝當時爸媽對我的不放棄和相信。

那個改變我人生的選擇,如果我沒有選擇上高中,現在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我也不會認識身邊幾個逗比frand

想起以前的事淚奔了…&>_&<…

——————————————————
後天高考,好怕的感覺。有點緊張……
很感謝各位知友的鼓勵!
要死黨聯繫方式的 高考後私信我吧 悄悄給聯繫方式XD 畢竟身邊的三張臉是我們學校最好看的三張臉哈哈哈!
畢業,最難過是捨不得離開朝夕相處的朋友們和同學。


看見有知友評論 以為我初中輟學 這裡澄清一下
其實沒有那麼嚴重 該上的學我還是在上 只是基本上在看書 當然不是教科書 是各種與學習無關的書 藏地密碼啥的 還幻想做背包客呢哈哈
答主麻麻初中的時候正好是更年期 比起答主這個青春期叛逆girl 還是更年期可怕一點......
所以通常是周末出去玩 晚上還是必須九點以前到家 不能玩晚了 T^T
不過現在很感謝媽媽 還是那時候她凶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真正的太混進社會裡的亂七八糟的漩渦
-----------------------------------

我爸媽高興死了,我考上了一本


謝謝每一個閱讀過這個回答的人。


這學期已經結束了。

成績比班級第一高85分。交到了一個很可愛的朋友…第一個朋友。老師和同學對我很好。

值得的。

我在努力,所以我擁有到我曾夢寐以求的東西。


他是宇宙第二的神槍手,

他是翻花繩的一代宗師和最快入睡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他是瑪雅族太陽王的朋友,

他是日本開國賢者的僕從,

他是白堊紀恐龍的拯救者,

他是童話中的白銀劍士,

他是另一個世界的上帝,

他是魔法世界的救世主,

他是摧毀鬼岩城的勇者,

他是天上世界的國王,

他是宇宙播種者唯一接觸過的人類,

他征服過星辰大海,跨越過時間與空間,

他見證過無數國度的誕生與毀滅,

他拯救了過去,拯救了未來,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外星,

他是無數神秘度100%的文明的傳奇英雄,

他能夠隨心所欲地創造神話級幻想生物,

他在能讓宇宙怪獸喪命的歌聲中生存多年,

他是好幾個文明與國度共同的至尊創世神,

他和他的五人小隊同伴,曾經擊敗過邪惡財閥、恐怖魔王、夢幻世界BOSS、天上世界的高等文明、擁有N多核彈的海底文明、掌握著時空機器的遠古文明、還有讓宇宙文明也為之顫抖的傳說級邪神……

這麼屌的一個人,在經歷了這麼多事,見過了那麼多人之後,依然選擇相信科學、相信老師,每天認認真真的在學校里好好讀書。

你還有什麼資格不發奮努力?


你試過在中午十二點,氣溫38度,烈日當空被趕出去割草喂牛么?
你試過淋著暴雨,腳踩在泥水裡,在田裡拔花生,累到腰快斷了的感覺么?
你試過冒著高溫烈日,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臉上,胳膊上全是被玉米葉子划出的傷口么?
你試過在煙葉田裡掰煙葉,頭髮上,臉上,手上全是苦苦的黑黑的煙油,在六十多度的炕房裡把烤熟的煙葉取出來么?
你試過靠人力把幾千斤麥子從糧倉里弄到打穀場上曬好再裝起來運回去么?
你試過在建築工地和建築工人同吃同住,刷油漆,批膩子,打磨外牆,手指被磨出血,還要被工友嘲笑細皮嫩肉么?
是的,這些我都體驗過,而且一直做了好多年,一方面是家在農村沒得選擇,另一方面我爸媽每當我厭學的時候就用這種最質樸最直接的方式讓我知道上學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讓我知道坐在教室里沒有風吹日晒,不用勞力傷身是多麼輕鬆的一件事。。
即使到現在,每每遇到困難,只要想到這些經歷,都會覺得那麼苦那麼難都扛下來了,眼前的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

今天被大V翻了牌子受寵若驚。。

我只是個小透明,看心情答題,看心情點贊,看心情罵人(你要批評我,我就罵你~!)

關於大家的評論和私信我都有認真的看和回復,希望大家能夠平和一些的討論,下面我明確幾個事情:

1、 我只是在陳述我的經歷,懂的人看完自然就懂了,不懂的多看看可能也會懂。。我沒有販賣經歷的目的,因為第一沒人買,第二我的經歷很多人都經歷過,見怪不怪,雖然知乎都是年薪百萬的高大上,但像我這樣的農村娃應該不是少數

2、 之所以不願意讀書原因可能有幾個:1)沒有認識到讀書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和自主的選擇權,而不是被裹挾著走過自己的人生或者過著一眼可以看見墳墓的生活;2)他除了讀書以外還有更多的選擇,而且這些選擇其中最輕鬆的可能就是以父母為靠山的那條路了,不必像父母那麼辛苦的工作賺錢,而只需要伸手就好了;3)環境,如果父母每天在家不是玩電腦手機就是打牌喝酒吹牛逼吵架,學校里老師不管不問,同學都是沆瀣一氣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那麼孩子喜歡讀書的可能性也不大;4)智力水平跟不上,雖然是極少數,但確實這個現象也很常見

3、 我只是一隻在營銷路上慢慢摸索的營銷狗,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以溫飽奔小康看世界為目標,絕無炫耀和看扁農村人或者基層工作人員的意思

4、 等我想起來再說。。想起來了,向農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的兄弟姐妹道歉,讓你們躺槍了。。罪過。。


夏蟲不可語冰。所以孩子永遠不會真正的明白,學業有多重要。
如果你試圖和有些答案一樣,給孩子講故事……那作用約等於0。
為什麼那麼肯定?
因為大部分會問這個問題的父母,你們孩子會不會聽你們的故事,你們會不知道?
你們小時候願意聽長者講故事嗎?

古語有云,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撞南牆不回頭。
所以,結論很明確。
引導孩子向學的核心就兩點:
1. 讓他體驗下上長城,知道什麼是克服困難以後的成就感。
2. 讓他體驗下撞南牆,然後給他一粒後悔葯。

只要體驗得到位,並且你家娃腦子沒啥問題,那麼他就會開始向學了。


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感。 而不是恐嚇,強迫,批判……


學習怎麼會沒有快感呢?

我大學異常討厭英語,看到英語就想要嘔吐。

但後來我自學日語,為了灌籃高手,為了學唱日語歌,為了看日本動漫,為了玩日本遊戲。

每自學完一課,都感覺到自己成長了。後來居然學得比一些日語專業的學渣強多了。現在玩遊戲,看動漫,唱歌,完全OK。


後來畢業了,走上社會了。看了絕命毒師,看了邪惡力量,看了一些美劇,突然覺得,英語也沒有那麼令人討厭啊。


最近我開始學JAVA了。我很崇拜我哥哥的。


我的哥哥是個蠻厲害的程序員,就是從遊戲開始,爹娘給買電腦,遊戲玩厭了,就開始想製作遊戲。

當年,我還玩過哥哥自己寫的打飛機遊戲,打不過,就在源代碼里把子彈改得厲害點,甚至,把自己飛機改小一點……


每當做出一道JAVA習題,就會有一種快感湧上來。而且,這種快感和電腦遊戲不同,電腦遊戲在關閉後,會有空虛感,而學習的快感則不會衰退。


我覺得厲害的家長,應該是懂得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出來,向著更深,更難的方向發展下去。如果用老一套的毆打,辱罵,壓迫,威脅,恐嚇,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


題主的描述中其實已經隱含了一個觀點,就是如果不經歷些什麼,是無法明白學業的重要性的。這也是我所堅持的觀點【事情除非親身經歷,不然不會有所感而有所行】。所以以最小的代價讓他知道的痛,讓他試錯,讓他去經歷不讀書的會有怎樣的生活,他自然能醒悟,萬一混社會是個人才呢?

看了底下很多的回答評論,我覺得有必要闡述一個完整的體系。首先是很多人理解的狹義上的讀書,就是各種文憑呀,證呀,碩士博士之類的,有了這些之後,一部分人認為會走上人生巔峰,一部分人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然後是在社會上工作混社會,離開高校在社會上打拚,一部分人覺得當初的讀書並沒有什麼卵用,我依舊混的很好,一部分人覺得讀書真的很有用,後悔當初沒讀書,或者慶幸自己當初有好好念書。

下面我開始闡述我的觀點。

人與人的差距在哪?這個問題有點大,有人會說出身,有人會說性格,有人會說他所接受的教育。在我的觀點裡,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他自身資料庫的大小,以及他個人對數據的分析,整合,內化的能力。
舉點例子好了,你知道ACCA么,不百度的話,有幾個人知道這個是什麼?然後你百度了,發現是國際註冊會計,年薪二十幾萬,原來考完這個證後能走上人生巔峰,你知道了這個數據,然後準備利用這個數據,你準備考這個證了,感覺美好的明天努力一下就在眼前,那如果我再告訴你,ACCA在中國沒有簽字權,想在中國混得考CPA,你知道了這個數據,然後準備利用這個數據,你準備考CPA了,感覺美好的明天努力一下就在眼前,那如果我再告訴你,CPA必須有三年相關工作經歷才能考(實際上不用),你是不是感覺被我耍得團團轉。為什麼你會被耍,因為你的資料庫不大,不全,而這些數據是會左右你的選擇判斷的。實際上很多情況都是自己把自己耍的團團轉。
再來點例子,鄉下農民工進城工地搬磚,為什麼他不去從事高薪工作呢,比如碼碼代碼月薪13k+,因為他不會,那麼為什麼他不會?因為在鄉下他無法得知這個數據,所以他的視野里資料庫里只有搬磚,假設哪天他吃飯的時候意外碰到了一個落魄的程序員,得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掙錢,敲敲鍵盤就把錢賺了(可見他此時得到的數據認為敲敲鍵盤就把錢賺了很輕鬆),然後感覺美好的明天努力一下就在眼前,他報了個培訓班,在自己的資料庫里添加了java技能,然後去找了工作,發現果然過得比搬磚好,不用干體力活了,這個時候他感嘆知識改變命運。
還是這個農民工,假設那天吃飯時碰到一個落魄的小老闆,一番接觸之後,發現跟著他做生意也能掙錢,然後開始混社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開始跑業務,不斷長見識,提高姿勢水平,發現過得比搬磚時好多了,這個時候他感嘆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嘛。

但其實,讀書和混社會是硬幣的正反面,都是豐富你資料庫的方式。當一個人意識到因為自己資料庫小而且不能利用這些數據創造財富,所以過得不好的時候,他決定去豐富自己的資料庫,有人選擇了讀書,有人選擇了混社會,有人兩條路都選。經過一段時間後,資料庫大了,有的人能很好的利用轉化,過上了幸福生活。有人的不能很好的轉化,原地吃屎。
A通過混社會積累資料庫,並很好轉化了數據,過上幸福生活,並不怎麼看重讀書(比如我父母圈子裡的浙江一帶的老闆,讀書不好,學做生意就行了)
B通過讀書積累資料庫,並很好轉化了數據,過上幸福生活,會覺得知識改變了命運(比如我媽)。
C由於數據轉化能力不行,無論是讀書還是混社會都是loser,但C意識不到這點或者不願承認是自己能力的問題,讀書C看見A,覺得讀書太苦,還是要混社會。混社會C看見B,覺得混社會太苦,還是得讀書。混社會C看見A,發現自己混得沒別人好,讀書C看見B,發現自己讀書沒別人好,但由於不能正視自己,變成了屌絲。有些讀書C與混社會C之間則相互嫌棄或相互取暖,有些A與B之間則相互借鑒學習,所以有了重視孩子教育的A家庭(比如沒什麼文化的老闆花很多錢在子女的教育上),與注重讓孩子去社會上練練的B家庭,以及意識到問題所在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老路的C家庭。
而題主在知乎向ABC們提了這個問題,所以有了這個問題下各種各樣的回答,有看不起題主的ABC,也有真心想幫助題主的ABC。


而我的家庭是兩條路都走通的D,不會因為一條路走通而去貶低沒走通的一條,也不會因為一條路沒走通而去吹捧走通的另一條路,但很多人不能很全面的看待這問題,原因也是資料庫不夠全。

———原答案———


看了排序第一的答案@華胥de亡靈,很有感觸,我結合自己的經歷從相反的角度說說自己的體驗,並對排名第一的答案進行補充。

與題主的情況相反,我出生在書香門第,我的爺爺是大學校長,父母都是大學教師雖然後來下海經商了。提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在排名第一的答案中,答主說了以下這段話。

「因為你自己沒有真正走通過這條路,所以你不知道在走這條路上會發生什麼。無法掌握細節。
這會導致你的教育方針出現偏差。後果可能是很嚴重的。」

而我的家人走通了這條路,他們知道這條路上會發生什麼,給了我很多細節方面的指導,所以教育方針沒有大的偏差。

以下觀點為@華胥de亡靈所列,我只進行補充。


一、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不管父母多忙,在學業上多麼一竅不通,也請體現出充分的責任感。


很不湊巧,2~6歲的階段我沒有見過我的父母(因為他們忙著下海經商,沒時間照顧我),我的早期教育里父母並沒有出現,但這並不影響,因為有我的校長爺爺。

1.他在我小的時候,就天天給我講三國演義,講水滸傳,但不是光講故事這麼簡單,他總是會問我問題,儘管四五歲的我回答不出來或者回答的天馬行空,但他已經把這個「為什麼」的種子給埋下了。
2.四川多山地,爺爺每天帶我去山下的奶牛場擠牛奶回來煮給我喝,路上幫我折路旁的草杆子給我玩,教我用那種草的葉子編東西,帶我去學校操場玩沙子,玩泥巴,一把年紀,身體力行,當時我沒感覺,現在想想,由衷的佩服,我後來問他那時候為啥不把我扔託兒所,他說娃娃小時候就要多野野,得知道日子是怎麼過的。
3.爺爺是知識分子,愛看書,愛寫字,小孩喜歡模仿,這應該是屬於潛移默化的那種,他看書寫字的時候,我纏著他要玩,自然被他一把摟在腿上看他讀書寫字去了,久而久之,我也就愛看書了,而且有一個習慣是從我爺爺那傳承過來的,看書一定在書上寫批註寫隨想。
4.到了差不多6歲的時候,爺爺就開始引導我多角度辯證的看問題了,現在想想,簡直碉堡了,在小時候就建立起這種思維方式和邏輯真的讓我受益非淺(比如和父母狡辯的時候)
5.當然由於在小時候的早期教育我的父母缺席,所以我和父母之間的親情比較淡,6歲回到江蘇被告知這兩人是我爸媽,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而我的父母也覺得很虧欠我,忙於經商沒時間照顧我,只好在物質條件上來彌補。
6.小結:在小孩小的時候,父母不要缺席小孩的成長,以身作責這點很重要,因為小孩是會模仿的,如果條件允許,請盡量讓小孩的生活貼近現實,託兒所的生活如同花園,多帶孩子去菜市場批發市場,因為從小不知人間疾苦,對以後的成長沒什麼好處(比如我父母圈子裡老闆們的子女,從小不知道人間疾苦認為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不給錢就鬧小情緒,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了)。

二、盡量身教,不要僅僅言傳。

1.我6歲回來直接上的小學,由於父母依舊很忙,一天能見到的時間,也就晚上1~2個小時,8點就被要求上床睡覺,但每天我的父母都會幫我檢查作業,並告訴我哪裡錯了,為什麼錯,應該怎麼做,到周末的時候手把手的教我寫字,教我洗衣服,洗碗,拖地,還特地做了一個小拖把,一起拖地,洗碗也是拿個小臉盆讓我在地上洗。不要僅僅言傳,說你去把碗洗了,把地拖了,也不要用物質獎勵來誘導他去做這些事,因為不利於價值觀的成長,這些生活技能是他本就應該掌握的東西。
2.我高中的時候沉溺遊戲,我爸言傳身教,他帶頭就把煙給戒了,然後對我說「你看你爹都把煙戒了,網癮你都戒不掉,真是垃圾。」配上輕蔑的眼神和嘲諷臉。
3.我曾抱怨英語難學,然後我爸就和我一起學,依舊身體力行,然後配上輕蔑的眼神和嘲諷臉。
4.小結:不要言傳,要手把手教,道理誰都懂,父母不行動,光說大道理,並沒有什麼用,大人總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但如果小孩沒走過橋,你說橋的事,他是理解不了的。

三、閱讀


1.很不湊巧,我媽就是愛看《知音》,但對於在四川就養成了閱讀習慣的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小時候就愛看《知音》上的笑話,還有什麼故事會之類的,並沒有讓我喪失閱讀原著的能力,盡信書不如不讀書這個概念,在6歲的時候就已經被我爺爺埋在腦海里了。養成閱讀的習慣後,讀什麼書都無所謂,你只要讓他意識到,書里的東西不都是對的,得有自己的思考這點就可以了。至於閱讀習慣的養成,之前有回答過。

四、關注孩子的情感


這點我的母親做的非常差,如果我不出車禍思索了一下人生,估計也會成為不苟言笑只會奮鬥學習的機器,按著父母安排好的人生走下去。
不要總是一味的鼓勵孩子,或是一味的打擊孩子,我媽從來對我只有否定的評價,無論做什麼都遭嫌棄,拿第一是應該的,考差了就不高興,干學習以外的事(比如辯論賽拿了獎)獲得了點成就,她會說這有什麼用,能當飯吃么?當然她的態度與她的經歷有關,我媽考了4年才從農家子弟成為大學生,苦了大半輩子才有如今的一番作為。我只能說,她在對我物質生活的照顧方面滿分,情感方面負分。我爸就很好,總是從我的角度考慮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雖然物質生活照顧方面是負分,但情感方面滿分。請把青春期的小孩當大人來對待。


五、驕傲與虛榮

由於我媽強大的打擊能力,所以至今沒什麼好驕傲的,又因為自己思索過生死,所以明白很多東西都是虛名,爭那東西沒什麼意思。

———以上為對排名第一答案的補充———
———以下為自己想說的———
題主問要經歷哪些才能使孩子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我小學初中並不喜歡學習,完全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在學,因為我那時不知道學這個有什麼用,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即使是父母,老師,苦口婆心的說,也沒有什麼用,因為事情除非親身經歷,不然不會有所感悟,如同現在的題主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因為你知道痛了。
我在高一的時候經歷車禍,思索過生死,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只是那些思考中的一部分,後來休學一年,我的父母讓我去社會上試試自己有多吊,被社會狠狠草了一番之後,我踏實了,我深切的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您的小孩在初中高中的時候,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幫他休學一年,讓他去社會上走走練練,退一層皮回來後就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了,你得讓他痛了,切切實實吃了虧,認識到自己是個戰5渣,他才會明白這個道理,相比較以後幾十年的人生,休學一年如果能讓他之後走得更好,真心不虧。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573163/answer/42141044更詳細的教育情況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回答


最後還有一句話送給題主和大家。


前人之悲劇不在己身身上重演,此謂智慧。
己身之悲劇不在後人身上重演,此謂擔當。


謝邀
因為職業便利,我面授了很多的學生,接觸了非常多的孩子。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有過一定的獨立思考
在我看來,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喜歡讀書的,而且更多的孩子相信,讀書的作用僅僅只是考大學,卻不思考讀書本身所具有的作用。
曾經有過嘗試改變,後來發現效果甚微
之前聽過一句話讓人覺得深有感觸:世界上兩件事情最為重要,第一件事讓年輕人覺得這是假的,第二件事是讓老年人覺得這是真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忽視學業,與家庭教育會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很多時候,對於一部分家長來說,他們缺乏的是一種對於知識的基本尊重。
他們不會非常推崇知識的掌握者,推崇的都是馬雲馬化騰之類的商業巨擘。
我想,這些認知,會在潛意識中,導致很多學生產生一種對於知識的漠視。
更多的,人們崇拜的是那些在商業上取得去大成功的人,而不是那些在人生中獲得更多成就的對象。

最終也導致了很多人對於結果正義的追求大於程序正義。
在過去的年代當中,因為信息比較閉塞,所以有很多投機取巧的地方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所謂的關係被放在更高的位置,所以產生了很多所謂的反智的思考
會擴大關係的重要性,或者說對於那些具有一技之長的人具有別樣的崇拜,卻對於安安心心的學術產生蔑視。

在大學也是如此,很多人以擁有很多朋友為榮,卻忽略了自己學業上的不足,過度追求人脈就會帶來這樣的問題。
至少從我的觀察中,知道學業的重要性,往往實在找到工作的時候
因為專業知識其實是門檻,而所謂的博文廣記是一個人的個性的體現。

學業賦予我們的專業知識是讓一個人展現出他多樣化人生的重要門檻。
正如,很多人認為喬布斯的成功源於所謂對於一些字體的審美認知
但是卻忽略了,其實更加重要的,是他對於手機製造的專業知識,沒有這種專業知識,他的任何博覽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而只有一個孩子在屢次的求職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碰壁,遇到非常多的問題,這個時候才會靜下心來,去好好思考,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足吧。
而也只有親身經歷,缺乏學業帶來的專業知識給自己帶來就業上巨大的局限,我想才會讓一個孩子體會到學業的重要性吧。

當然想要改變,只有讓孩子提前去體驗。
年級越小的孩子往往會有更多的邏輯上的閉環
會認為自己掌握的東西足夠讓他在社會上生存
會低估做生意還有資源整合所具有的技術含量與風險
這個東西只有體驗才行
正如那句話
想讓年輕人相信某件事情是假的,其實並不容易
但是等到當他們真的相信了,往往他們也不再年輕了
大致如此


龍應台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尊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地藏經說,眾生剛強難化。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我說,您的問題是違背人性的。你不能讓孩子不走你的彎路。


可能我的說法,違背了父母為孩子一番好心的政治正確。

那麼我希望您能夠清醒的意識到,您的遭遇導致的人生經驗,孩子未必能夠接受。

這個和一切的「我是為你好」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教育的殘酷在於,它不可逆。

它的慈悲在於,你終將可以通過自我教育,讓自己得到救贖。


最酷的教育不是說,老爸當年沒讀書,吃了好多苦,所以趕緊去把數學錯題再抄寫一遍。。。。

而是,在燈下,他複習期末考試,您複習成人自考。

你行么?


不行。就看著他的人生,看著他犯錯,看著他學會跌倒了爬起。學會流血了包紮。

因為看著,比一個失敗的人去以愛的名義督促,更矜持一點。更尊重一點。


絕大部分父母所犯的錯誤就是這個笑話。

「一個母雞,不會飛,抽打著小雞說,你飛你飛。。。」


希望您能從這個段子上聽出來,每個人有自己的屬性。

你失敗了,想讓他成功,是一番苦心。

小明他媽成功了,也想讓兒子做商業巨子。你和小明他媽一模一樣。

沒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


但我見到的,幾乎都是不能狠下心來改變自己,卻一直為孩子好的親生父母呢。


不得不矯枉過正。對號入座不用謝。


去年夏天的這個時候,我大半夜突然接到了媽媽的一個電話。接起來,媽媽就一直哭,我就感覺不對勁,後來哭了好久跟我說,我妹妹從瀋陽走丟了24個小時了,她之前怕我擔心一直沒敢跟我說,現在她真的好怕。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我爸爸從我小時候就出去工作了,從妹妹出生到成長的整個過程他都幾乎沒有參與,前幾年和媽媽離婚了。暑假本來想讓妹妹去他工作的城市和他相處一段時間的,但是不知發生了什麼矛盾,我妹妹趁爸爸洗澡的時候出走了。

經過一天一夜的煎熬,終於又過了34小時,我妹自己回家了。。。

當時我剛到瀋陽下飛機,看我爸憔悴的不成樣子了。

後來他就和我說他們矛盾的起源,是我爸爸逼我妹學習,我妹是宇宙無敵超級大學渣。我爸爸數落她傷害她的自尊心了。

我就問我爸爸兩個問題,第一,對我妹來說,感受父愛重要還是學習重要?第二,你憑什麼否定她就因為她學習不好?她只是不感興趣而已。

然後我爸爸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著我,很詫異的說,不學習有什麼出息?我這樣是對她負責。順帶把我批評一頓,以為我是從小到大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乖孩子,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說我正好要跟你說呢,我打算從醫學院輟學,去美國追求我的愛情。後果是,我妹and我和我爸到現在一句話都不說,我結婚都是我舅舅牽我的手送到新郎手裡的。

今年年初我妹開始打網球,教練說兩個月就能打到你這個水平的世界上可能就你一個人吧!上周省里的比賽還拿獎了。這個小學渣每天自己定鬧鐘5點起床,一周7天從早到晚到晚在烈日底下練球,比她大的男孩子都累哭,她樂在其中,一天不摸球渾身痒痒。

那天和我媽媽很嚴肅的說,我覺得我這輩子就上個體育大學,以後當陪練,夠我吃喝,關鍵是我還做我熱愛的事,多好!

這個世界上,比夢想,比世俗,比成功更重要的,大概只有熱愛一詞吧!做你愛做的事,和你相愛的人在一起。不用憧憬遠方,不必緬懷過去,當下的每一秒都是幸福的!這,是當家長對孩子最大的祝福吧!

------------------分割線----------------------
這年頭不來點乾貨,麥狗肉的都說你賣雞精湯。為了證明我是有機食品,來補充點乾貨。

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就是這貨:

雖然馬斯洛只是一個心理學家,但是我覺得這位大神從某種層面上,解決了困擾人類千萬年的問題:人為什麼活著?簡單的說就是,吃不上飯的人為了生存,吃飽了撐著的人為了愛,尊重和自我實現。關於此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以及和這個問題的關係,我想談一下三點:

1. 中國社會已經小康了,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還停留在生存層面?
我是90後,我的爸爸媽媽是60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40後。40後的上上一代,難免都經歷過饑荒,戰爭,變革。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來說,追求生存已然成了人生的慣性和習慣,他們教育我們的爸爸媽媽,自然也是最世俗的方式,錢,工作,傳宗接代。到了我們爸爸媽媽的一代,很多人小的時候依舊是吃不飽飯的。因此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也難免只是好好讀書,以後找個好工作,有家庭,有保障。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中國社會可以說是比較小康了,就算做最底層的工作,也很少有人會餓肚子了。那麼我們自己的追求,以及對下一代的教育,是不是應該提升層次了呢?

2. 金錢在這個Hierarchy中的作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一個和尚,可以佔有很少很少的金錢和物質,但是他可以擁有愛,尊重以及自我實現;一個億萬富翁可以擁有很多很多的金錢,但是他可能只是一個賺錢的機器,需要更多更多的金錢來填補他內心對上層需求的空缺。我們這一代人目睹了中國社會最劇變的二三十年,發展到現在,中國社會總體是拜金的,是盲目的。好像不管你有資產多少都覺得在社會中微不足道。但是實際上,多數時候人們不是真正的缺少金錢,而是缺少更高層次的愛,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而這一點在教育孩子中,越早的讓孩子意識到比物質更高層次的人類需求的重要性,孩子以後就會越幸福。讓孩子意識到,人對金錢的需求不是人生的所有,這樣孩子就不會長大之後只是盲目的追求物質和世俗。

3. 這五個層次是依次遞進的順序,並不能跳躍。換句話說:沒有熱愛,就談不上尊重和自我實現。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從事一個令人尊重的行業,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能對國家或社會有所貢獻。這些都是非常高尚的想法,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一點,沒有在熱愛的基礎上,尊重和自我實現都是空談。(在orgnizational behavior以及management層面談馬斯洛,love/belongning一般都是指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心理學上的理解略有不同。)拿我老公來說,別人看來他的職業是大學教授,在他看來,他是職業貝斯手,副業教授。在米國,教授是非常非常受人尊重的職業,社會地位相當的高。這麼多年培養出來那麼多優秀的學生,聲譽在學術界和教學領域都是呱呱叫,學校也是米國前5的商學院。但是大學教授帶給他的永遠只是一個糊口的飯碗而已,在這個領域的一切成就都不能帶給他足夠的激情和快樂。而在一個小小地下酒吧里的一場成功的演出,就能讓他激動的一夜睡不著覺。樂隊錄的每一個小小的唱片,就算賣不出去,也讓他有極大的滿足感。所以他的被尊重感和自我價值只有在音樂上,因為那是他熱愛的東西。而在學術上,就算別人覺得再成功,對他來說也只是個糊口的副業。(ps: 不是他對物質需求高或者不堅持追求夢想,而是在美國做音樂真心吃不上飯,饅頭都吃不上,決不誇張。所以只能選另外一個相對感興趣的領域做副業賺錢。)

  • 補充:家長希望孩子以後物質上優越的願望也無可厚非,不如從小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學習理財知識。理財是通往「財務自由」的必經之路。理財是經濟上最大的保障。

一個人在物質上過的好不好,不僅取決於他的收入有多少,更取決於他的理財習慣和方法,尤其是中產階級及以上。有一個朋友的爺爺,在美國是律師,美國律師的收入是非常高的,社會地位算是中資產階級。但是他死的時候,一點錢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做唄!覺得自己很有錢就買各種豪車,boat,奢侈品。平時也不攢錢,等老了,退休了,干不動了,才發現平時不光沒有存下錢,還欠了很多自己還不上的債。那些豪車,遊艇等等的折損價值驚人,賣也賣不了多少錢。最後風光一輩子的人老無所依。然後你猜怎樣?他的孩子們都向他一樣花錢大手大腳,孫子們甚至都是這樣。一個家族的理財習慣是很難改善的!相反,從你開始起來的好的理財習慣可能讓你的家族受益多代。


所以教育孩子,有些知識和能力遠遠比課本上的知識重要。與其逼著孩子做「金榜「做到夜裡12點做到吐,不如從小讓孩子學習一些理財知識,讀一些理財方面的書。這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16歲就開始打工賺錢存錢理財投資,別人家的孩子30歲了還在啃老。你賺再多的錢留給孩子,富二代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然而基本的理財知識和好的理財習慣卻可以讓孩子一生都有保障。如果真的有什麼東西必須要讓孩子學習的話,理財是現代社會人最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 日劇《女王的教室》

近藤光: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
之前老師說過吧,不管怎麼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
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讀書不可呢?」

阿久津真矢:
「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
還不明白嗎?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
今後你們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
這時候做為一個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
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猴子都不如。
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理解,還能做什麼呢?
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
進了大學也好,進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上面答案講了很多,講得很好。我就從學習的重要性講講吧。

我覺得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選拔的過程,有主流的選拔,也有小眾的選拔。
雖然找到學習的樂趣很重要,但是把什麼事情都樂趣化夢想化未必是一件好事。
家長們必須要明白,也要漸漸讓孩子們明白,這個過程是很殘酷的,是他們必須經歷的。
正是因為上學的時候學習了喜歡的科目,也學習了不喜歡的科目,才明白並不是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做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必須要學著做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人不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學習的時候是這樣,進入了社會更是這樣。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怎麼跟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打交道,是小孩子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就好比假如我喜歡西方的近代服裝史,可是本科學習服裝史要學習中西方各個時期的服裝史,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知識,我不喜歡讀可以必須得學;如果我繼續讀了碩士,就可以更細緻地研究西方服裝史;如果我讀了博士,就可以研究西方服裝史里我最喜歡的某一個風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學得越好,才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

個人比較欣賞的一個教育觀會是「你可以不好好學習,但是你要天天向上。」
以後準備以此為基準教育小朋友,權當為題主提供新思路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異地考生覺得北京學生 400~500 就能上北大清華呢?
「學霸變學渣」和「學渣變學霸」分別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TAG:學習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學習方法 | 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