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說下午要看書,卻上網聊天了,本來說不能打遊戲,已經 30 了,要努力一點,結果依然在打遊戲,這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


這個是我的研究範圍,我來回答一下。
大家基本都是從自己的人生經驗角度來回答,我從心理學角度回答一下。


【問題表現】:
樓主那個就是典型的問題表現。——在實現長期目標的過程中,很容易被短期目標吸引。
這個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只不過每個人表現的強弱不同而已。世界上每個人都面臨毅力不足的問題。

【問題原因】:
人類的進化速度比較慢,而最近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很快,尤其最近幾百年更是飛速發展,導致我們的身體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的世界。不適應的地方有:

  • 過度重視短期目標:人的本能是重視短期目標,這是和古代例如石器時代是適應的,那個時候如果過於重視長期目標,估計生存就困難了。但是現代社會人們安全多了,應該更多地關注長期目標,於是問題就出現了,例如樓主的現象。
  • 喜歡甜食:人類本能是喜歡甜食的,為什麼你吃甜食會比較爽,因為你吃甜食,大腦裡邊有個部位起獎勵功能的,在你吃甜食的時候會讓你感覺很好。原因是甜食的熱量高,大腦里進化出這個獎勵系統的人在遠古時代更容易存活下來。但是現代社會食物很穩定,而且尤其是白領整體坐著,消耗熱量更少,於是這個大腦里的獎勵系統造成了很多過度肥胖的人。
  • 應激反應:遠古時代,出現應激反應通常都是短暫的,例如或者去追野獸或者被野獸追,人體在應激過程中,會將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的能量抽調出來,送往運動系統、神經反射系統,以便讓人們儘快追到食物或逃脫虎口。但是現代社會,出現應激反應有不少是長期的,例如工作壓力,當一個人在長期的壓力下,一直處於應激狀態,那麼他的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的能量長久得不到足夠供應,那麼他的健康就危險了。——偉大的喬布斯君自己推測就是在同時管理蘋果和皮克斯的時候累出癌症的。 ~&>_&<~
  • 男人好色女人愛有錢的男人:有利於遺傳……
  • ……

人體和當今世界不適應的地方應該還不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造成樓主的問題,就是人類過於重視短期目標的本能。——玩遊戲能立刻爽到,而讀書或許要幾年後才爽到。


【解決辦法】:
我看了下當今的解決辦法,基本都是在利用或者說順應人類的本能。例如:

  • 劃分成多個短期目標:例如將背誦一本英語詞典的目標劃分成每次背誦10個單詞。
  • 即時獎勵:每完成一個目標就儘快給自己一個獎勵。
  • 理論聯繫實際:盡量將枯燥的學習和實際應用聯繫起來,例如學習網站開發,就一邊學習一邊開發個網站。
  • 社會壓力:將自己的長期目標告訴親戚朋友,如果中途放棄會承擔來自他們的壓力,從而更不容易放棄。

前面3個利用了人類的重視短期目標的本能,後面一個利用了人類是社會動物的本能。像上邊這些順應本能的解決方法應該還有,我暫時想到這些。


如樓上一些人提到,這與「推遲滿足感」有關,相關的信息可以看書《少有人走的路》,這本由斯科特醫生所寫的著作打動人心,在理智的敘說中給人以勇氣和希望。
就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任何疾病,但是可以治療。
試想,你的生活是否已經到了一塌胡伍而毫無可改的地步了呢?
惰性,是人的本性。
要克服這點,我想到的相關信息有下:

追隨你內心的聲音,很多勵志而且暢銷的觀點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極為強大的聲音,在找到你內心忠實的聲音後,你會獲得極大的動力、執行力來幫助你追隨你內心的聲音。具體的來講就是擁有動力來完成你的人生目標。這點我映像最深刻的是柳比歇夫,在20+歲的時候明確了自己的人身目標和人生使命,在之後的生命中一直全力以赴,一絲不苟的執行自己的目標。更多關於柳比歇夫的資料可以閱讀關於他的傳記《奇特的一生》。同樣提高過人生使命的好書我認為還有《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提出了要本人寫一個「個人使命宣言」並依此執行,個人這樣做以後感覺確實多了動力。

方法論:劃分目標為小份,初學者我推薦使用番茄工作法,相關的書籍推薦《番茄工作法圖解》,這本書配圖生動有趣,而且十分容易上手。對於初學者最大的優點是阻力很低,而且帶有樂趣。如果在此之後還對時間管理方法有興趣可以查閱GTD,要事第一,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時間投資法,國內作者的《小強升職記》《把時間當作朋友》等等。個人覺得時間管理法是對個人的一個約束和效率提高,也對閣下所述的困惑有效。
當然除了劃分時間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說獎懲法:自己設定目標和獎懲
大聲的告訴別人,增強自己的勇氣和毅力
《晨間日記》一書也許也有幫助,通過每天的晨間日記來幫助自己,激勵自己和尋找生活的美好和細節。
也有一個類似於對付走神的最簡單的方法:拚死命的告訴自己「你在這時就不能堅持住嗎?哪怕這一次?」,在成功一次以後應該會體驗到愉悅和放鬆「我原來能做到啊」。這種方法如果使用有效,在堅持後可以在接近放棄時不斷的對自己說「你能」(很多次我跑步回家中途想走路休息時,就問自己:can you make it?yes, i can.)

意志力:很多人也將此歸於意志力差,關於改善意志力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我相信拋開各種方法,如果能真正改善意志力是十分有效的。推薦閱讀《意志力訓練手冊》(本人沒有閱讀過),據說裡面通過訓練,刺激你的各個感官來科學的提高你的意志力。

找到激情,找到樂趣。不斷的尋找生活中的細節,一個微笑,一朵花。當你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時我想你會高興的、心情澎湃的去做一些美好的事請。那麼打遊戲的事情也就不用擔心了。
除此之外,我想遊戲並不是你人生的極樂點,也不是你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找到一個比遊戲更吸引人而且你能承認(自己這一行為)的事去做就好。

更多關於惰性的資料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個人所知如下:《拖延心理學》,《本能:為什麼我們管不住自己?》。

多讀勵志書,三天有效。這個觀點我是從羅永浩那個有脾氣的胖子哪兒聽說的。他自己的經歷告訴他,讀勵志書確實有效,這能讓你馬上行動,努力而且充滿動力。但是一本勵志書或許只能讓你堅持三天,在三天之後你會發現這本書和其他的書也不過是大同小異,漸漸的失去了興趣。這時你得接著讀下一本,通過一直換著勵志書來讀的方式或許能讓你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充滿動力,朝著自己理想的軌道前進。悲觀的一點的來說,又有幾人在隨時學習,隨時奮進,這麼一段自我激勵的時間中若拚命努力(或許是一個月,數月,半年),就能讓你超越許多人。

運動:某些較為主流的理論贊同增加運動量或許會有效的改變個人的生活習慣,思考和行為。多運動或許能幫助你找到更光明的自己,更願意努力面對生活。同樣,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會讓你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個人的抉擇和勇氣:在《少有人走的路》書最後所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傾向於簡單的逃避痛苦。例如不經常的思考和反省,自己放任自己懶惰。懶惰讓我們遲緩和停止。作者說「我一旦發現了放慢腳步,就會強迫自己加快步伐,朝著自己企圖遠離的方向大步邁進」。這是極值得尊敬的做法。
你的任何行為,都是依靠自己的勇氣做出的抉擇。所以請在做出抉擇的時候鼓起勇氣。例如問自己「我是否該繼續下去(玩遊戲)」「我是否該立即停止」時

你能控制你自己。這是出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一個理論(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此書的作者從它處讀到並且極為推崇的一種觀念)。理解為:動物的反應是靠天生和遺傳來決定的。你給與它刺激,它只能做出相應的動作,產生相應的反應。但是人的思考和我們的高級使我們不一樣,我們可以自己做出自己希望的行為,我們可能必須接受刺激,但是做出何種回應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個人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如果你想做什麼,你只要告訴自己,你就會去做。在很多時候,你甚至可以忽略掉自己對於遊戲等不被你自己認可的行為的樂趣,只要告訴你那並不有趣即可。

《秘密》、《力量》是同一位作者所寫的兩本流行書,裡面也說明了有關如何改善生活的方法和作者個人關於生活的獨到見解。我認為是值得一看的書籍。

統計:製作相關的表格來監控自己的行為,給自己打分督促自己完成目標。
這也算是時間管理法的一種,即是進行粗略的時間日誌,時間日誌讓人明白自己的過錯,也因此提高個人效率和催促自己努力。

信仰:很明顯的,宗教的信仰能給其信徒巨大的動力。不過就我個人理解,請勿把宗教當作工具。

描繪未來:在腦海中描繪未來的景象:你想做的事情,你願意做的事情。不斷的描繪其中的細節,然後不斷的在腦海中體驗你將做的事,同時在現實中努力的前進,根據很多人的反饋這是一種有效達成目標(或者說成功)的方法。在腦海中的描繪讓你對自己即將做的事情激動而且充滿激情。細節和真實的場景描繪則會降低你做事時的阻力。

就此,以上是我所有我能想到的有關閣下困擾的信息。
很抱歉由於本人的表達能力水平低下,無力對上面的信息做出良好的歸納和總結。
我是一名高中生,也很惱火的存在和閣下一模一樣的困惑。
例如,說了遊戲玩一個小時,很可能就玩到凌晨早晨去了。抱了一堆書說晚上回家學習,卻一直呆在計算機前。回首高一到現在,總是在腦海中描繪美好的努力願景,然後依舊墮落,或者可以說從高一到現在我還從未努力過,真是可悲。
同為重度拖拉者,樂意與閣下一同努力,一同進步。

不過,即使作為各種資歷都不足的高中生,我還是很清楚一件事:
在幫助自己的時候,我們需要勇氣,更需要希望。
請不要悲觀的看待自己,甚至將此看作是自己患了一種需要治療的病
保持希望,努力前行,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本人的第一篇知乎回答~嗚呼~


我來回答你吧,因為我之前就和你一樣!
我前一段時間是23:00睡,5:30起,起來後看英語、聽聽力,有時間的話看看書之類。由於我晚上效率極差,現在改成了22:00睡4:30起,我22:00能睡能睡的不錯的話,就延續下去。

之前我和LZ一樣,是個特別容易犯困的人。
但我養成了一些習慣,使我克服了以前的惰性。我目前的日常生活是:
1、給自己的生活定一個目標,然後將目標分解成小的、可執行的方式,規划到每天當中;
2、堅持鍛煉。我現在一周至少去3次以上的健身房,強健體魄。相信我,跑步或者無氧運動完後,你一定會充滿活力。
3、工作或者學習多用番茄工作法,認認真真去做一件事,要敢於迎難而上,克服惰性以及自身能力提高帶給你的喜悅是積極的。
4、多利用空閑時間放鬆大腦,午休、冥想,都是緩解疲勞的方法,休息時間不用多,一次幾分鐘即可。
5、放縱不會使你更輕鬆,那隻能使你更累。
6、你選擇平時去什麼地方,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現在開始培養自己周末去去圖書館,雖然有段距離,但那裡的氣氛和環境,讓我找到了以前在學校的感覺。即使在閱覽室里趴著睡會,那又怎樣?我們大學時不也這樣充實的度過嘛!關鍵是這些習慣讓自己變得年輕了。真的太爽了!:)




看看一天的時間是怎麼構成的吧:

  • 每天的作息與習慣。時間是固定的,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開始工作,幾點運動,幾點睡覺……
  • 每天的工作/學習時間是固定的。比如早上8:00至11:00,下午14:00-16:30,這些大段的時間。
  • 剩下的時間就屬於「瑣碎時間」。

如何高質量利用這些時間:

  • 培養並堅持作息習慣。到點了,該幹啥幹啥,絕不不拖拉。——作息習慣構成了每日生活的基本框架。
  • 學習時間與工作時間需要極其專註。我喜歡番茄工作法,將時間分割為半小時,然後以此為單位,按照清單一項一項來,原則性非常強。——時間價值體現在這裡。每個人的時間質量是不同的。
  • 瑣碎事務瑣碎時間完成。我會在吃飯的時候順便去取快遞,會在休息的時候回電話等。原則就是:不要讓瑣碎事務傷害到大段的工作時間。——瑣碎時間是自由的,不必為此時的無所事事與放鬆感到內疚。

人是習慣動物,任何改變的都是不適的、痛苦的,這非常考驗自制力。但好處也在於,生活就像一台機器,慢慢調試好之後就能高效、持久的運轉。我會在每周一嚴格要求自己,儘可能把這一天打造成一個「模板」,然後向外兼容,爭取每一天都能如此高效。

推薦一個工具:
番茄土豆,http://beta.pomotodo.com/

使用這個工具,你可能會需要這些資料:
番茄工作法百科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5259318.htm
《番茄工作法》,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586954.html?retcode=0


首選,我不贊成給自己的不良習慣下定論歸結於心理學中的xx病,這樣真沒必要,本來沒有的事或者很輕微的一些不良習慣而已,因為自己給下了定論之後對自己反覆的進行了心理暗示,反而成為真的有病了。。

別亂想,大部分的心理都是正常的。
你所說的情況在大部分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包括我也是,我現在也正在努力的改過來,自己意識到了這點就好。

因為總是不能堅持,不能做好想做的事,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標,會讓自己產生沮喪消極的情緒,次數多了就會進入惡性循環,變得自暴自棄,否定自己,懷疑自己,變得悲觀
建議從小事做起,一點點的改變,你想一下子就改掉這些是不現實的;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好了一件有一定難度的事情會讓自己產生較高的自我肯定感,增加信心。堅持下去,促使自己進入一個良好的循環狀態,改掉壞習慣就不是那麼難了

多走出去參加一些戶外運動,或者培養其他的愛好或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要看書,把電腦關掉,開著電腦是非常非常容易分心的,愛玩遊戲,就刪掉 ,做些其它有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堅決一點吧,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可以改的,我現在好很多了

我自己曾經也是,愛玩遊戲,總是戒掉,卻沒過幾天又開始玩了,時間久了都對自己失去信心了,很自卑很悲觀,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很沮喪。
不過後來在其它的目標上漸漸找回了信心


看了所有的答案,發現這個還真是普遍現象,其實感覺,這要不要當成一種病,真的很難界定,只想說懶就錯嗎?在空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忽略原本計劃就不對?

個人認為不一定,首先作為動物,他們都會選擇自己喜歡和習慣來生存,而要改變一種習慣,需要的是一股推力,和一些其他的因數。

對於遊戲和讀書,可以看做在兩者間,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來做,而在遊戲中的時間佔據了計劃讀書的時間,只能說遊戲中的某一點吸引著自己,讓自己把讀書時間一拖再拖,完了後又後悔自己為什麼去玩遊戲了,沒有按照計劃來讀書呢?這種情況也是我現在經常發生的…鬱悶啊。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在尋找解決辦法時,我留意到一個舒適區的概念,做了一定的資料收集,現在把個人一點見解分享,希望大家能共同研究改變自己的道路。

首先,每個人都習慣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生活,工作,做熟悉的事情,或者能輕鬆完成的事情。這些在自己看來簡單容易,沒有壓力的事、環境所組成的一個圈子,可以全身舒適區。

如果一旦脫離這個舒適區,人就會感到不安,緊張,有的人能努力適應,來改變自身,他的舒適區就會因此變大,而有的人就會選擇逃避,除非迫不得已,他是不會輕易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的。

回到問題,在選擇遊戲和讀書之間,我感覺遊戲更加有趣,讓自己沒有負擔,而讀書看見那些枯燥的內容就想睡了,看著很費勁,又沒有遊戲的吸引力大,所以我選擇遊戲。

這個只是臆想中的對比,但很多情況下都會有這種二選一,或者多選的情況,這樣相對情況就演化為做這件事很爽,這件事不爽的情況。

假如,我要擺脫遊戲,而去投奔讀書的懷抱,要怎樣做?

我自己的方法是對比,價值對比。

把遊戲和讀書看作一項投資,在一定時間內,遊戲的產出和讀書的產出所帶來的回報是什麼。

這樣就會變得客觀很多,遊戲的回報可以是不確定的,會因為一件裝備,或者一場戰鬥而帶來快樂或者痛苦。而讀書,是有一定可控性的,同時再加點讀書能為未來帶來的景象加點想像,或者讀這本書的目的在於什麼,讀完後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回報。

通過簡單的對比,就能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能讓自己不糾結,因為這是經過自己思考過的選擇,屬於讓自己感到舒服和能輕易面對完成的事情。

其實我個人對於拖延症沒有太大的擔心,這屬於正常狀態,只是人沒有了目標,或者是過於安逸的一種狀態,內心沒有真正改變的動力,沒有改變現狀,或者想創造什麼的想法。如果太糾結於它,那麼才是一種病。


環境太寬鬆,壓力太少。

這是對未來自我的移情失敗,「未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很虛幻的概念,當人們為自己計劃」未來「時,事實上是對」未來的自己「進行移情,但人們在實施對於「未來」的計劃時,卻常常將當前的情緒投射至「未來」,致使」未來「被」當前「所左右,從而導致最終計劃實施的偏差。

事實上人是一種活在當前的動物,計劃未來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極大的內外部壓力來遏制當前的情緒,以免其影響到對未來計劃的實施。


缺支持樓主去做某決定的根本動力…樓主這些想法 要麼來自他人 要麼靈光一閃吧
樓主做決定前自己想想自己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決定 能不能離開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域 做不到就算了 過過小日子很好 閑不下來的人可佩服這類心理各種淡定的人才了


從本質上講,動力的源泉都來源於信念。或者直接說是信仰。
人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肯定不會有這個麻煩,這種一旦物質生活得到基本滿足的時候,人就容易迷失方向。但說白了,沒有信仰,本來就沒有方向。沒有終極性的意義,和自己對此深深的信念。剩下的目標什麼十年規劃,五年規劃,這些是迫於外界的影響,自己也依樣學樣的話,自己很難從這樣的目標里獲得動力,其本質上,你對其沒有達到真正的發自內心的認可,並轉化成信念。
先從信仰上著手吧,很多人沒有想起來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匆匆忙忙上陣,結果爬上屋頂了,才發現梯子搭錯了,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反覆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真正值得自己相信的,我相信持之以恆的努力,自己一定會尋得。因為凡尋求的,就給他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送你一段喬布斯的話。
我每天早晨都會對鏡自問:「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那些原本今天要做的事我還想去做嗎?」如果答案連續多次都是「不」,我知道我得改變一下了

本人也是個拖延症資深病患,當下,正走在康復的路上。
以上,共勉。
祝:自強不息


如陳建文所說,很多情況不應該歸結為病。
一定要歸結為病的話,你的行為方式很接近ADHD(過動性注意力障礙)的癥狀。
其實ADHD的種種表現在人群分布中是連續的,就是說像身高一樣,只有到達侏儒的水準才能算作病態。這個學科的研究證實了這種人格特徵跟先天遺傳有很大關係。在後天的矯正上,我之前寫過一個文章,請看這裡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16063


放棄追求華而不實的卓越,而去追求現實可得的利益。雖然這麼說目光短淺了些,但對做事喜歡拖延的人來說,可實現的短期目標遠比看不見的長期目標有意義的多。積流成河的道理去實踐,並且完成目標後迅速給予自己適當的獎勵,逐漸形成習慣和動力,長期以往會有很大幫助。


我覺得做一件事情最大的困難之處就在於著手做。只要強迫自己開始,那下來的一切就很簡單了。
比如每周我堅持四次跑步,只要你換好鞋,下樓,那麼跑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看書的話只要把書拿出來,打開,那也一直會看下去。


不能推遲你的滿足感,這是不成熟的很重要的表現。這不見得已經成為心理疾病,但可以稱為心理問題,建議你看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關於心智成熟的心理書籍,我也是正在看。我的毛病和你很像。但是我現在正在努力改變,且行之有效。一起加油~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就做你自己吧,但既然你提問了,說明你本質上不是這樣的人,所以還請做回你原來的自己


你活得不夠積極,也不夠主動。你總想讓這個世界投懷送抱,但卻意識不到對這個世界來說你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你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昨夜入睡前的信誓旦旦隔天便成了遙不可及的過眼雲煙。你懶,你拖延,你三分鐘熱度。去年買的書蒙著土被丟置在哪個角落,兩個月前碼的字還斷尾在D盤裡苟延殘喘。你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肯為夢想付出哪怕一點點兒的努力。你活得像個皮球,唯有外力和慣性才能讓你匍匐前行。所以你就這樣庸碌而無聊地了此餘生吧,生而在世你很抱歉。


拖延的毛病幾乎每個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
建議你看一下《拖延心理學》這本書,內容比較枯燥,不過很有用。
還有一個建議就是,試試「番茄工作法」吧,專心25分鐘,休息5分鐘,以此類推,直到4個25分鐘,也就是4個番茄時間之後,給自己一個長時間的休息。
我也有很嚴重的拖延,這種方法,我試了,對於我來說很有用。
最好是買一本紙質版的書來看,如果你不想,就去搜一本PDF版的《番茄工作法》吧。


這說明你沒玩夠。連著一個周什麼也別干只網聊玩遊戲試試 保證以後看到遊戲就想吐。其次 是不是周圍的環境也是比較不上進的?某種程度上毀了你本擁有的上進心。試著去一些有良好氛圍的地方 讀一些積極的文字並做摘抄 讓精神集中到文字上 這會有潛移默化地影響。抽出一段時間 什麼也不幹 想想自己最近做了什麼 有什麼收穫 離目標近了還是遠了 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描繪出一個你努力的圖像和實現目標的快樂的圖畫。
當發現自己在浪費時間時 馬上停下手頭的浪費時間的事情 或者定下十分鐘以後開始做正經事的備忘錄 一到時間 馬上忙正經事。
多讀書 少上網。


一句話,不要對自己太好,捨得捨得,很多事情不對自己狠一點就得不到。
人皆有惰性,時間稍縱即逝。


我覺得《番茄工作法》挺好的,你可以試試。。。


推薦閱讀:

如何不虛度大學的時光?
「戰勝拖延」是個時間管理問題,還是心理學問題?
如何保持在 1~2 小時內專註地做一件事情?
從專業角度,應當如何定義拖延「症」?
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拖延現象 | 心理調節 | 個人生活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