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孤獨,其本質源於哪兒?
柏拉圖在《會飲篇》里有一個小故事,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為宴會上的人們講了一則奇妙的寓言:很久以前,我們都是「雙體人」,有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由於人類的傲慢自大,眾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兩半,於是人類不得不終其一生苦苦尋找另一半,但是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難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獨的「半人」仍然苦苦尋找著。
阿里斯托芬說這就是愛的起源,「半人」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更隱喻著個體永遠是未完成的、殘缺的,它訴說著人類精神的孤獨,和人類試圖從孤獨中走出來的焦慮。
在很多哲學家看來,孤獨,乃是人存在的本質。孤獨不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是全人類要面對的客觀事實,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
第一種認識孤獨的哲學觀點:「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現代人文主義生存哲學,如叔本華和尼采認為,每個人一生下就註定受到生存意志的擺布,對意志的領悟不能訴諸理性,只能求助於神秘的自我體驗,生存意志讓人類慾壑難填,得不到的和暫時得到的都只是痛苦,人生是悲劇、夢幻和泡影,徒勞的行動最後只是一場幻滅。
存在主義先驅克爾愷郭爾說,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生來獨一無二,不可替代。每個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在體驗著人生的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磨難,讓人類意識到自己的不確定性和有限、脆弱,並從「死亡」中體會到人的終極性的悲劇下場。
薩特也很悲觀,他認為人生而自由,人就是自由,每個人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其他的立法者。上帝既然已死,一切事情都可能發生,再也沒有別的東西為個體生命提供尺度和參照,因此,每個人都處於孤獨之中,一切都需憑自己決斷。人類無法跟最高的真實對話,也不能再在上帝或者誰那裡找到庇身之所。
空無的萬神殿並未讓人類有成為主宰的勝利之感,反而讓他覺得生命無所依託,孤立奮戰又終歸虛無。這是個體生命的悲歌,孤獨是人類的原罪,每個人都被生命之流裹挾,順從生命的擺布而孤獨無援。
第二種觀點,自我的孤獨來自於和他人的關係。
首先,自我的本質是什麼?在不同的情境里,「自我」都是不同的,我們會在求職時把自己描述成「認真負責、出類拔萃」,甚至「精通office軟體操作」人,在社交網路上給自己貼的標籤則是「貓控」、「二次元少女」「吃貨」、「風一樣的女子」。這意味著,我們看待自己與所處的情境是如此的相關,我們無法抗拒這樣一種感覺:在這些因不同場合而對自我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個不因背景而改變的「真正的自我」。
離開了特定社會的語境,說一個人「風趣幽默」、「紳士風度」「有教養」是什麼意思?如果沒有置身於那些對「美麗迷人」、「學識淵博」「三觀正確」等品性與你有相似觀念的人當中,這些品性又如何理解?於是,我們認識自我的思維語境,早就預設了他人的存在。海德格爾說,從本質上講我們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正是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學會了怎麼樣成為一個個體。卡爾·馬克思更直截了當的說,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只有在一個(特定類型的)社會中才能獲得自己的身份。
澄清了自我,也就不可避免的導向下一個問題:每個人都處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與他人共處,為何我們還是孤獨?
自我被哲學家們認為是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東西,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從本質上定義為衝突。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力圖按照某個形象創造自我,這樣,他人就外在於這種創造,他們是我們創造自我的工具,或者尚待加工的材料,或者是創造自我的討厭的障礙。他人提出種種要求,設定期望,來限制我們的能力,規制我們的行為,於是也就干涉了我們創造自我的自由。我們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識到個體孤獨無依,體會到個體生命與他人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孤獨的源泉。
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很多的哲學家,都認為溝通當然的可以消解孤獨感,這種說法在維特根斯坦和莊子那裡則受到限制。維特根斯坦拒絕承認語言可以描述所有的東西,事實問題可以言說,然而「什麼愛情?」「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卻都是「神秘之域」,是「不可說」的。莊子說「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禪宗佛教說「不可思議」,都是拒絕語言可以承載一切的先見之誤,也就是說,語言不能完全的表述所想。所以,他們甚至拒絕承認溝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涉及思想、觀念時。溝通的效用還依賴溝通雙方對語言精確的共同理解,但既然語言是受到限制的,更何況我們組織語言的能力有限,溝通的絕對效用也就無從談起。
第三種觀點,現代人的孤獨體驗。「我迷失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找不到自己」。
這是一種將社會形態與個體經歷結合起來的哲學觀點。因為我們其實都生活在某個社會裡,我們的行為受到社會的塑造,我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也跟社會形態密不可分。照這個觀點看,現代人的孤獨感就和古代人不同。所以對我們當下的人而言,就不能空泛地說個體存在的孤獨,和他人即地獄了,要具體事實具體分析。
資本主義革命以來,技術一直在進步,環環相扣,我們的生活和交往也就與以往相比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
現代社會工業和科技正加劇個體之間的疏離,消費主義讓我們成為商標的附庸,好像每個人都是由他消費的品牌定義的,穿什麼樣的衣服、開什麼樣的車有了定義一個人的能力。除了我們自身,就只能和自己的產品做無意義的獨白。
自我是個人安全感的基礎,而科層制和流水線,把我們變成龐大生產機器上的螺絲釘,讓我們喪失了自我,我們自以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實際上他想要的只不過是別人期望他要的東西。因此自我在根本上受到削弱,人覺得無能為力和極度不安全,從而在失去自我的過程中體驗著孤獨。
甚至,我們與內在的自我也失去了接觸,反思自我已經不流行了。我們還失去了與土地和自然的親密關係,它們曾經是我們認識人類本質的參照,古人講格物致知,現在我們對著一件阿瑪尼或者香奈兒五號能格出什麼來呢?
然而互聯網的出現是又一次「信息革命」,人們驚喜地發現,工業時代未來恐怖的幻象到來之前,就擁有了抱團取暖的工具。「自我」重新變得重要了,孤獨又有了化解的方式,溝通變得如此便捷,以至於孤獨似乎不再是一個沉重的哲學命題,而是一個可以排解的社交困境。
當人們藉助社交媒體搜尋有趣的信息,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交流時,他在做的就是對於孤獨的抗拒。
人是一個追求生存意義的精神存在,他的靈魂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超越,但肉體終將死亡的事實,時刻在提醒他個體生命的脆弱無依。他人的存在,也時刻讓人類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本質上來看是互為陌生的。但孤獨靈魂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嘗試與他人抱團取暖的種種努力,姑且算是對「我們生來就是孤獨」(By李志)的超越。
維特根斯坦說,凡是能夠說的事情,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可說的東西都應該保持沉默。
什麼是可說,什麼是不可說,比如你告訴別人現在是五點二十三分,這屬於可說,你想傳遞的和人家接受到的完全等價。
而人生,能一起陪你共同經歷每一件事情的,只有你自己,而且大多數,都不像電影那樣你可以帶著他再去體驗一下你所體驗到的,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你自己能夠體會,所以孤獨,便因此而生。
PS:孤獨沒什麼好可怕的。
理性。
理性的萌發產生自由和孤獨。自由和孤獨是一體兩面。孤獨是痛苦且往往令人難以忍受。所以現代人往往逃避自由,即通過消解自我消除孤獨感。這種"逃避自由",也是現代人的另一種孤獨形態。
以上觀點來自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我知道跳躍性有點強,不過給我點時間慢慢論證。
首先,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一種狀態:缺乏精神聯繫(the lack of spiritual relatedness),也是這種狀態導致的不幸福(unhappiness)。
什麼意思?孤獨不是簡單說,身邊沒有人陪,我好寂寞。有時候即使身處於茫茫人海中,你與對方有著明顯的肉體聯繫,可還是覺得自己是精神的流浪者,是人海中的孤島,你又這孤島上的魯濱遜,認為無人可依靠,這種精神隔離,就是一種孤獨狀態,當然也會伴隨孤獨的痛苦。
那孤獨有其本體論意義么?就是說,孤獨是客觀存在的么?所謂客觀,就是說,是普遍存在於每一個人之中么?
弗洛姆說,是的,因為孤獨來源於理性的覺醒。那孤獨如何來源於理性的覺醒呢?
(接下來開始解釋什麼是理性)
理性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在西方哲學中,便是講羅各斯和努斯。
羅各斯就是本質,或者萬事萬物的中心。人總是不滿足於表面的現象,總要問為什麼,然後去總結現象後面的規律。這個規律,或者說普遍性的存在,就是羅各斯。比如我們讀一篇文章,那羅各斯,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羅各斯是歸納總結那些概念後的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我們希望儘可能簡潔涵蓋所有的現象。所以牛頓是偉大的,他用了三條公式就解釋了當時出現的所有物理學定律。所以,羅各斯簡單可以說成跟現象背後的東西,是精神性的。
如果說羅各斯是一個圈(規則,規律或定義實質就是一種圈定的範圍嘛),那努斯就是圈裡面指向圈外的箭頭。它是一種超越,企圖從內部超越羅各斯的範圍。是一種能動性,黑格爾說的存在,或者自由,都是指這個東西。可每一次努斯走出了羅各斯之外,羅各斯又會發作,把努斯開拓的地盤收攏在自己的範圍下。羅各斯借用努斯擴大了自己的範圍,形成了新的羅各斯。還是拿物理學來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對牛頓體系的一種超越,可這種超越,是在牛頓的基礎上做出來的,是物理學內部進行的。所以,相對論算是顛覆了之前的物理學的定義,可又因為它實際上也屬於物理學,那就擴大了物理學這個羅各斯的圈圈。
人類史就是理性史,是羅各斯跟努斯的交替進行。
那理性跟孤獨的聯繫是什麼?
理性是人所獨有的,往往同動物性相對的概念。上面無論是羅各斯還是努斯,你要歸納還是演繹,還是你要超越,其實前提都是你意識有一個自身之外的東西,你意識到有對象,不然你歸納誰?演繹誰?超越誰?理性的開始,就是人突破了動物性,認識到自己和外界的不同,認識到有相對於自身的客體。
舉個栗子,在《聖經》伊甸園的故事中,亞當和夏娃吃了伊甸園裡的善惡果後,看到彼此,馬上就拿葉子什麼的遮擋自己的私處。為什麼?因為他們意識到男女有別,認識到了彼此之間的不同。這就是理性或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一隻豬是不會區分它跟另一隻豬的不同的,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小孩也是後天才慢慢認識到ta同別人的不同。這種區分,這種認識到有自身之外的客體,就是理性的覺醒。
《聖經》里,亞當和夏娃最後被上帝逐出伊甸園。這象徵著人同大自然隔離開來,沒法回到那種原初的聯繫了。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無我之境,其實就是想忘記理性,返歸自然。理性覺醒就明顯特徵就是區分開自我與他者,這種區分意味著與自然無意識地融合狀態的失去,於是會帶來隔離。這種隔離開始於同自然之間,進而過渡到人與人之間。你意識到同自然和人的隔離(isolation from nature and other people),那自然,同別人就沒法徹底地精神融合,自然有時會產生精神聯繫的缺失(the lack of spiritual relatedness),孤獨就來了。而當一個人個性越明顯,自我定位(self-identification)越明確,那同別人就越不同,隔離也就越明顯,孤獨感就越強烈。
所以,孤獨源於理性。因為人必然有理性,而理性必然導致隔離,隔離必然導致孤獨,所以,孤獨有本體論意義,或者說有客觀性或普遍性,是存在於每一個人(有理性的存在著)身上的。
自由和孤獨是一體兩面的,因為都來自於理性。
所謂的自由,就是努斯,是理性的主觀能動性,是意識到自己的選擇、作出選擇並付諸行動。《逃避自由》里講了三種現代人逃避自由來逃避孤獨的情況,其中有一樣是機械協同,或者說盲目從眾。比如,上了大學,獨處時很孤獨,所以乾脆找人多的地方,同他們干一樣的事情,比如沉溺於遊戲,或者天天縱情於ktv,或者跟一群人陷入各種八卦聊天的泥沼談話中,這樣,ta就感覺沒那麼難受了,ta感覺大家都做一樣的事,就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就沒孤獨那種痛苦了。可其實,ta是放棄了理性,放棄去探索自我,通過消解自我去融入別人的圈子,這也就是ta放棄了為自己未來使命做選擇的自由。他逃避自由,通過消解自我來逃避孤獨。
這時候,我們看到,理性、自我、自由、孤獨其實都是共生的。我很多時候選擇孤獨,只不過我選擇保持個性和自我,選擇自由和理性,我捨不得放下這些東西,即便孤獨往往是痛苦的。當然,孤獨也是可以享受和超越的。若你讀到這了,建議去讀讀《逃避自由》吧,看看作者如何論述用"積極自由"去真正超越孤獨。這是影響我此生最大的一本書之一
以上
--------------
@mu mu的回答"源於人是群居動物"給了我靈感,讓我發現回答中有一點預設沒有說明。
在本回答開頭,說孤獨是缺乏精神聯繫,這便預設了,人與人之間是本能需要精神聯繫而無法自足的。因為人若是可天生精神自足,那就沒有缺乏之說。
弗洛姆認為,人同其它動物不同之處,在於人自然界中本能最弱的動物,他無法像昆蟲那般單靠本能就能存在,更多需要後天滋養與學習。相應的,本能最弱意味著先天束縛最少,所以人是自然界中,可塑性最強動物。人的成長期如此漫長且脆弱,獨立生存已經不可能,所以需要社會性的合作。
當然,這裡只是推出"人是群居動物"的生理性因素,人有物質聯繫的需要。大自然可不僅僅只有人是群居動物,蜜蜂和螞蟻等許多動物也是,那為什麼偏偏只有人有精神聯繫的需要。也許還是得歸到理性覺醒,所以人不僅有肉體成長需求,也有精神發展需要,後者是需要通過精神聯繫來滋養的。不想拉仇恨,我只是闡述一個事實,目前這些所有的回答,都是錯的。
這個回答我寫了兩天,所以會很長,請你靜下心來最好在無人打擾的地點和時間段閱讀。
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看完,這篇文章也許會顛覆你以往的的認知,並令你成長。
大部分問題的偏差和錯誤的產生,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定義」不明。
漢語中的許多詞語往往有著多重的含義,當我們討論孤獨的時候,有的人是把孤獨理解為了一種渴望與外界發生聯結痛苦,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只是對一個人獨處的描述,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了寂寞。
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誤解,我們先來確定孤獨的定義。
在大眾最普遍的認知中,孤獨一是指個體的一種「單獨的狀態」,二是指「個體的孤獨感」。
當孤獨只是指個體的單獨的狀態的時候,孤獨就只是一種中性的形容辭彙,一個人對於孤獨的理解如果偏向這一種現實的認知時,那麼我們一般會把這種孤獨定義為「積極孤獨」。
因為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越是偏向現實、越是偏向客觀,就代表這個人的心裡越成熟。
所以雖然這種孤獨的狀態本身是中性的,但因為我們對此的理解是成熟的,這種孤獨才會是「積極」的。
但是大多數人在潛意識裡對孤獨的定義其實是偏向指「個體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是指個體的一種心理感受或情緒,往往會因為語境和詞性而帶有消極的色彩——因為「孤獨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其潛在的含義多是指獨自一人時的空虛,寂寞,痛苦,悲傷等負面的感受。
孤獨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是多重的,並且不同的個體對於孤獨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基於語言本身的局限性我們無法定義出「孤獨」的本質。
但是因為很多人對於孤獨的理解是「個體的孤獨感」,所以我們接下來由「孤獨感」入手,來談談孤獨。
孤獨感的本質是源於:對已失去、未得到、幻想中的自身之外的其他客體,所懷有的一種痛苦的渴望。
由於孤獨是一種幾乎所有的人類都能夠體驗到的情緒與感情狀態,並且因為「孤獨」這個詞在大眾集體潛意識的概念里會和天才、高貴等詞性掛鉤、或與痛苦、悲傷等情緒聯繫在一起,同時大眾最喜歡的就是抱團取暖,因此在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小說、詩歌、電影等文學作品中將「孤獨」給誇張和放大,所以令大多數的人類都將「孤獨」這個詞給升華和美化了。
但孤獨在本質上其實是和「高興」「悲傷」「幸福」等情緒一樣的心理狀態和感受狀態的一種而已。
孤獨並不高貴,也並不特殊,更不是孤獨就意味著永恆的焦慮和痛苦,雖然它的確是存在於大部分人類的共性中,但並不代表孤獨就是一個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是無法用語言給出定義的。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用於交流和溝通的一種工具,它們是小於人類本身的框架的。
人類除了語言和文字還擁有情緒,感受,思想,潛意識等等眾多語言之外的東西,語言很多時候就連我們一些稍微複雜一點的情緒或感受都定義不了,又怎麼可能能夠反過來去定義「人的本質」這個比語言要大上那麼多的框架呢?
但恰恰是因為大部分人反而是被語言和文字的概念給奴役了,才會由此產生許多諸如「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而存在」之類的十分愚蠢的問題,偏偏很多人卻還陷入了這種「用語言根本不可能得出結論」的邏輯陷阱里還不自知。
你首先要意識到,如果你真的想客觀的去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質,那麼首先要刨除的是,在你的頭腦中由於 集體潛意識 和 社會洗腦 、令你給客觀事物貼上的一切消極或積極的標籤。
不要因為在你過去的經驗中的那些孤獨的時刻總是痛苦的,就給孤獨預設上消極的色彩;
也不要因為你看了一些講述天才都是孤獨的文章就給孤獨預設上高貴的定義。
你必須在一開始就拋卻這種主觀立場上的預設,才能夠客觀的認清表象背後的本質。
孤獨感並不是我們人類生來就擁有的屬性,而是我們作為人類——群居生物的一種,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的一種情緒、感受、與認知反應。
只不過是因為孤獨這個詞的含義中還有一層是「描述個體單獨時的狀態」,所以「人生而孤獨」這種觀點才會令大多數人覺得好像是正確的。
因為的的確確每個個體都是單獨的、並且所有人也都體會過那種單獨的狀態,所以當我們回過頭去設想我們的嬰兒時期時,由於一開始預設好的立場產生的確認偏誤,我們才會將之逆向合理化為:人生而孤獨。
但實際上「人生而孤獨」的這個【孤獨】與「孤獨感」中的【孤獨】是兩碼事,一個是指單獨的狀態,一個是指一種心理感受,當我們沒有分清這種定義上的偏差的時候,就會產生錯誤和混亂。
有些人會把「人生而孤獨」中孤獨的定義混淆為「孤獨感」中的【孤獨】定義,這樣就造成「人生而孤獨」這句話由單純的對於客觀事實的描述,變成了帶著消極色彩,似乎在暗示人生來就註定「一生都會」受到孤獨所產生的負面情緒的痛苦的折磨。
重點就在於「人生而孤獨」這種觀點是從潛意識裡在暗示你【一生都會】受到孤獨感帶來的痛苦,這種對於你整個人生、整個未來的消極暗示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孤獨而焦慮、會希望逃避孤獨,會抗拒孤獨的原因之一。
或者是因為,大多數人因為內心的脆弱與短視,令他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因為無法接受事情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急迫的想要獲得安全感,所以會採取一種十分極端的看待問題的方式,在他們對事物的認知里只有兩種情況會發生,「全」或「無」。
他們一旦陷入孤獨感所帶來的負面感受中時,就會急迫的想要從孤獨的痛苦中走出來,他們要麼通過找朋友狂歡、逼迫自己非要做些什麼、沉迷於網路遊戲之類的手段來否定和逃避自己的真實感受;要麼就是更加徹底的放棄,索性認為自己註定要一輩子都這樣孤獨下去,這樣他就不用再為什麼時候能擺脫孤獨而擔心了。
無論是逃避現實還是更加徹底的放棄,這都是沒有勇氣面對真正的現實的表現。
因為現實中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你其實也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孤獨,什麼時候能夠走出孤獨。
但很多人因為心理成熟度太低,在面對生命中的不確定因素時往往會非常的焦慮,這種焦慮會令他們無比的抗拒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們不願意麵對負面的情緒,他們不願意承受痛苦,所以他們總是在想方設法的逃避。
但是人是永遠無法欺騙自己的,不管你怎樣抗拒自己的孤獨感,你最終還是會在有些時候無法再逃避那些負面的感受。
你不願意接受自己的真實感受,又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所以久而久之有些人就徹底的放棄了。
他們不逃避,但也不面對,這種比逃避更加消極的方式非常容易轉化為——抑鬱。
唯有我們接受生命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對於未來很多時候其實是沒有掌控力的這個事實,我們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我們才能不再去逃避孤獨所帶來的痛苦,我們才能獲得內心真正的安定的力量,與一種堅固的行動力。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孤獨感,其根本原因是來自於,我們處於嬰幼兒時期對母體的依賴,這種依賴是非常完全的、整體的投入,因為在那時我們能否生存下去完全要依賴於母體的照顧,出於動物的求生本能會令我們對於得到母體的愛產生強烈的渴望。
但是在早期我們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母體或許會投入大量的時間來照顧我們,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母體可能就不會那麼持續的、無時無刻的都能夠給予我們關注,當我們渴望母體的關愛卻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時,一種出於求生本能的恐懼和焦慮便因此產生了。因為得不到母體的照顧對於我們而言就意味著死亡。
而這種恐懼和焦慮,就是孤獨感在一開始最本質的「來源」。
這種最原始的對於愛和照顧的渴望也是我們此後對於外界的嘗試和探索、對於希望與他人發生聯接,對於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等一些精神需求最基礎的藍本。
當我們意識到不會有來自外界的力量能夠持續的恆久的照顧我們,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和外界保持著永遠的聯接,當我們處於強烈的渴望無法被滿足的狀態中時,我們才逐漸的形成了「自我」的這個概念。
但是「自我」這個概念的是伴隨著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不斷地因為得不到外界的關注、不斷地對自己生存的擔憂的焦慮和恐懼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以一旦當我們獨處、當我們不得不再次面讀自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的時候,嬰幼兒時期的那種焦慮和恐懼就會再次重現,所以我們才會產生——孤獨感。
隨著我們逐漸的成長,我們的意識水平不斷提高,眼界和接觸的外界事物逐漸變多,那最初的對於來自母體的愛的渴望會投射在我們今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當我們思念愛人卻得不到她的回應時、處在眾人之中卻無人能產生共鳴時,在群體中戴著面具習慣了扮演另一個角色又忽然感到疲乏時,等等等等,這都會令我們體會到深深的孤獨感。
所以綜合各種情況而看,我們會得出我在最開始給出的那個答案:孤獨感的本質是源於:對已失去、未得到、幻想中的自身之外的其他客體,所懷有的一種痛苦的渴望。
我再次陳述這一點是為了強調:「孤獨感」本身並非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一種感受或情緒,而是由於無法被滿足的渴望所引起。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渴望,我們就不會有「孤獨感」。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心智成熟的人非但不會逃避和阻抗孤獨,反而會主動地享受孤獨的原因。
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擺脫了童年陰影對他們的影響,不僅僅只是孤獨感這一點而已,像害羞,內向,易怒等等許許多多的童年陰影都是可以在我們不斷追求成長,不斷令心智更加成熟的過程中逐漸擺脫的。
但是既然談到了主動孤獨的這個維度,我們必須也要意識到,主動孤獨也是分為消極的和積極的兩個方向。
也有一些人會主動的追求孤獨,但那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享受孤獨。
而是由於對外界的恐懼,對社交的恐懼,他們在外界世界中表現不佳,性格內向,總會在生活中受挫,為了逃避外部世界帶給他們的痛苦,他們索性徹底放棄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寧願將自己孤立。
這樣雖然他們會陷入持續的痛苦的孤獨感,但這種孤獨感比外界帶給他的恐懼與痛苦小太多了。
並且他可能是曾一次次的對外界抱有很大的希望,但這希望卻又一次次的落空,期望落空形成的巨大失望令他從此對外界不再抱有任何信心。
因此,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就不要再用自己主動追求孤獨來顯示自己的高貴與獨來獨往的瀟洒,你騙不了自己,你是享受孤獨還是只是因為你在外部世界中太過失敗而只能選擇孤獨,你自己清楚的很。
雖然理論上我們完全有能力徹底消除孤獨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有人做到徹底擺脫童年陰影對它的影響,更何況是像孤獨這種由於個體在最脆弱的時期因對死亡的恐懼所形成的巨大創傷,這更是難以超脫。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孤獨感其實是所有人類都必須要面臨和體驗的感受的一種,因此「孤獨感」這本身我們就可以將它作為一種客觀的現實來看待。
人類的一切痛苦,在本質上都是來源於對現實的否定、逃避、和不接納。如果我們能夠接受痛苦是存在的、是無法逃避的這個事實,那麼痛苦也就不存在了。而孤獨感也亦復如是。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孤獨」的存在,而不是抗拒,那麼我們就能逐漸意識到: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已經能夠只憑藉自己的能力就足夠在這世界上生存下去,我們不再需要來自「母體」的照顧。
這樣我們就逐漸走向了成熟,我們的內心就不會再被嬰幼兒時期對於死亡的恐懼與焦慮所捆綁,我們就會懂得要為我們自己負責。
同時我們也能夠逐漸剝離童年陰影和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創傷對我們的影響,然後我們就會把關注點從外界轉移到自己的內心上。你不會再被別人一時的熱鬧和喧囂所吸引,你不會再渴望從別人那裡得到關注和認同,你不會再在獨處的時候只感到空虛和寂寞。
因為你意識到了,任何試圖去追逐外界,試圖從他人身上獲得安全感,試圖融入一個熱鬧的圈子從而令自己「暫時」擺脫孤獨感的行為其實對於你而言都是一種對心智的損害,任何通過一時的逃避手段將問題向後拖延的行為都只會令問題在將來以更痛苦的方式爆發,所以你不能夠欺騙自己,你必須真正的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它。
那麼如何解決孤獨感所造成的痛苦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對和接受你的孤獨感。
其實大部分人並不只是因為孤獨感本身而痛苦,更多的是因為對孤獨感的抗拒和逃避引起的焦慮與恐懼所帶來的痛苦。
你越是想擺脫孤獨感,你就越焦慮,你越是焦慮,就越是無法正視和面對你的孤獨感,你越是無法面對,那麼焦慮就越強烈,由此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你必須在當下這一刻,你必須在這一次你因為孤獨而痛苦的時候就正視你的孤獨感,停下來,什麼都不要做,不要再試圖從外界得到點什麼。去感受和面對你陷入孤獨時的那種心理狀態,當你不再試圖逃避的時候,你反而能夠從自身狹隘的焦慮中抽離出來,像個旁觀者一樣去不帶偏見的審視自身。
人的任何情緒和感受都是帶著主觀色彩的,因此一旦你能夠從自身、從當下的情景抽離出去,那麼情緒與感受也就會被慢慢的削弱了。同時因為你在審視,所以你就能夠逐漸了解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是從何而來,一旦你能夠理解一種情緒或感受的根源與本質,那麼他們就不會再令你痛苦。
最根本的方法在於:培養自己內心的富足和充實。
你會看到有那麼一些人孤獨對於他們而言已經不再是需要逃避和抗拒的感受了,孤獨對他們而言也並不意味著痛苦和焦慮,他們反而會主動地去享受和追求孤獨。
其實真正的原因倒也不一定是他們已經擺脫了童年的陰影,他們能夠將孤獨作為一個中性的事實看待了,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心足夠充實與富足,當他們獨處的時候他們是在做著令他們愉快、充實的事情。
即便你能夠從意識層面理解到孤獨的本質,但下一次當你獨處的時候你還是很有可能會焦慮,很痛苦,會渴望從外界得到些什麼,發生些什麼。
因為人總是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安全感與意義感,如果你的自身無法自給自足,你無法從自己的內心獲得安全感和意義感,那麼你只能夠試圖去從外界去尋求了。
但是就像我們小的時候總是依賴著母體希望能夠從母體那裡獲得關注和愛一樣,無論是外界還是母體將永遠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夠給予我們照顧和關注,如果我們把自己是否快樂,自己是否不焦慮的關注點依託在外界和別人的身上,那麼我們將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意義感和安全感。
因為外界和別人是我們心裡邊界之外的東西,我們對於心理邊界之外的東西是無法控制的。
積極的孤獨就是意識到我們永遠都無法依靠別人,我們不可能能夠從別人那裡獲得恆久的安全感,所以我們會放棄對外界的渴求,轉而去關注自己。只有我們自己給予自己的愛、安全感、和意義感才是永恆的,來自自己內心富足的滋養才能令我們獲得真正的成長。
所以,在最後我要談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獲得內心的富足和充實?
答案是,我沒有任何能夠保證你一定可以獲得內心的富足和充實的方法可以教給你。
在個人的心靈與精神層面而言,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適性的只要你按照一定的步驟和法則去做、就一定能夠令你的心靈到達怎樣的層次與境界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無比的複雜,每一個細微處都有著千差萬別,而且未來總是充滿了無數的未知與不確定性因素,我們甚至都無法預測十分鐘後我們的情緒與思想會是怎樣的。
「心靈的提升與成長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其艱難的地方就在於,你要鼓起勇氣從迷夢中醒來,你要不再屈從於平庸大眾的觀點和看法、而是走上屬於你自己的那條獨一無二的道路,這就意味著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沒有任何經驗可以依循的,你必須完全依靠自己、完全由自己承擔風險,完全由自己做出選擇。」
如果把「心智的成熟與內心的富足」比作一個你想要到達的地方,那麼你既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兒,也不知道該走什麼樣的路線,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你自己想到達這個地方。
不要試圖從別人那裡獲得任何的經驗或指點,也不要試圖用心靈雞湯和勵志的話語來激勵自己,更不要試圖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給自己安慰,你必須讓自己直接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獲得內心的富足和充實能夠令你自己的生活變得很好,但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並且即便你試圖去追尋這個目標,但是你也有可能窮盡一生都無法達成這個目標。
我不會用任何雞湯式的話語去鼓勵你非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非要去追求內心的富足和充實,我只是把這個現實擺到你的眼前,由你自己去做決定,由你自己來選擇。
你選擇追求內心的富足和充實,我不會誇獎你是明智的,你是好的;你選擇逃避這個問題,選擇一如既往下去,我也不會諷刺你是軟弱的,你是愚蠢的。
這只是你自己的選擇,沒有好與壞,沒有褒與貶,這只是你人生中無數個選擇之一而已,微不足道。
但是如果你願意選擇面對這種艱難,願意去爭取獲得內心的富足和充實,那麼當你做下這個決定的這一刻起,在這之後的每一天、每件事,都有可能是令你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到達了那個目的地的契機。
完
http://weixin.qq.com/r/4jlQSEbEYhsdrQIr92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建了一個關於自我提升的微信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回復:微信群,會收到這個群的二維碼,掃碼加入即可。
人的孤獨,是因為我們所知所見太少,局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半張床,狹隘的知見,卻從不知道任何一個想法,任何一種情緒,都與千萬人共震共鳴— 我們只是拒絕去了解,懶於去溝通罷了。
若你覺得孤獨,便是因為閱讀量太小,所知太狹隘,覺得自己是舉世無雙,身邊人只知一日三餐,自己卻能思考人類命運的走向。你便去圖書館,拿30本書,一半流傳千百年的智慧經典,一半是當下科技與未來科幻的狂野猜想,細細讀完,你才會知道,你所思所想的問題,千百年前早已有人思索得深邃透徹,無論東西,而今時今日,又有遠見者、探索者,將你想像力之外的近乎科幻般的科技和命運,已經實實在在地變為現實。除了震撼,自覺渺小,你將會深刻地覺知自己的存在,與整個人類文明,是多麼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你若孤獨,亦是因為,不曾主動去溝通,去理解,去愛,反而責怪身邊人沒有人主動理解你,與你溝通,按照你的思維方式想問題。讀過1000本書,見過1000個人,你就會知道,人與人之間根本就沒什麼差異,我們的共同點,遠遠大於那些看上去天差地別的表象 :膚色、身材、學歷、收入。人的情感,思維,渴望,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孤獨是渴望被理解,卻不被滿足的渴望。打破孤獨的唯一方式,是主動伸出手去理解和聯結他人。
孤獨是局限於肉身之內,未能了解時空之廣闊時,對自我存在意義的迷失,用一雙眼,一雙手,和一個好奇的心靈,去發現過去和未來種種,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融入整個文明的偉大篇章。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儘管身體互相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我們好象住在異國的人。對於這個國家的語言懂得非常少,縱然我們有各種美妙的、深奧的事情要說,卻只能局限於會話手冊上那幾句陳腐、平庸的話。我們的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思想,而我們能說的只不過是象「園丁的姑母有一把傘在屋子裡」這類的話。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目前的高票回答我覺得都沒有說到「實質」。這麼好的問題,一定要聽聽這個理念解救孤獨症患者群。
一、
我認為孤獨的本質是「缺少關係」。
用馬丁布伯在《我與你》這本書上的理念來講,就是,我們互相塑造了太多「我與它」的關係,而缺少「我與你」的關係。這一點至關重要。
二、
我與它的關係指的是:
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他周圍的在者――其他人,生靈萬物――都當作與「我」相分離的對象,與我相對立的客體,通過對他們的經驗而獲致關於他們的知識,再假手知識以使其為我所用。只要我執持此種態度,則在者於我便是「它」,世界於我便是「它」之世界。這自然會招致兩種後果。首先,與我產生關聯的一切在者都淪為了我經驗、利用的對象,是我滿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布伯將這稱之為「我一它」關聯,其次,為了實現利用在者的目的,我必得把在者放入時空框架與因果序列中,將其作為物中之一物加以把握。因為,如果我對對象之間的諸種聯繫及其在時空網路中的位置無所認識,我如何能成功地利用他們?我對在者的態度,取決於我此時此地的需要,取決於他們的具體性狀、素質。如此,則在者不過是眾「它」中之一「它」,相輔相成的有限有待之物。(我與它塑造越多當然越孤獨。)
我與你的關係指的是:
在其間他與在者的「你」相遇,或者說,與作為「你」的在者相遇。此時,在者於我不復為與我相分離的對象。這裡包含著兩層意思:(1)當我與「你」相遇時,我不再是一經驗物、利用物的主體,我不是為了滿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高尚的需要(如所謂「愛的需要」)而與其建立「關係」。因為,「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我當以我的整個存在,我的全部生命,我的真本自性來接近「你」,稱述「你」。(2)當在者以「你」的面目呈現於我,他不復為時空世界中之一物,有限有待之一物。此時,在者的「唯一性之偉力已整個地統攝了我」。「你」即是世界,其外無物存在,「你」無須仰仗他物,無須有待於他物。「你」即是絕對在者,我不可拿「你」與其他在者相比較,我不可冷靜地分析「你」,認識「你」,因為這一切都意味著我把「你」置於偶然性的操縱之下。對「我-你」關係而言,一切日常意義的因果必然性皆是偶然性,因為它缺乏超越宿命的先驗的根。
舉個簡單的例子(生活中到處都有例子):
大多數母親都有「自己」的一套對孩子教育理念的「認知」。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只會去隨便安慰,訓斥,或者是教育等等,而卻從來沒有去「聽」孩子在說什麼,去認真思考對待「當下」孩子的感受去應對孩子的特殊性。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和你的關係就是,「我與它」的關係。
再者說,只要你不是以你的主觀經驗和主觀世界的認知去解釋一切,而是以開放式的自己去認真對待每一次相遇,並且去了解去認識人事物的獨特性,那麼你所做便是「我與你」的關係。
三、
最後。
孤獨的人大多都需要一段好好被對待的「我與你」的關係,而孤獨人本身也需要好好去塑造「我與你」的關係。
當你看到身邊有孤獨的人時,請以「我與你」的身份去對待他。
更多理解請看,馬丁布伯的《我與你》。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源於人是群居動物。
人有兩枚硬幣,一枚硬幣A,一枚硬幣B。
如果孤獨是硬幣A的正面,那麼其反面就是對社交的恐懼。
如果渴望與人交往是硬幣B的正面,那麼其反面就是對孤獨的恐懼。
所以關於孤獨的本質,我想,不能就孤獨談論孤獨。
實際上,孤獨的本質是硬幣本身,而不是這兩枚硬幣的某一面。
看了以上的答案,發現沒有從人類學角度來解釋的。
我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談談這枚硬幣。
一、你恐懼一個人的孤獨/渴望社交
1、我們需要大量刺激
人在生物學上的分類: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
關注這個要素:哺乳綱。
哺乳綱動物中,可以這樣分為兩類:專食動物,雜食動物。
專食動物:食譜極端專門化,只要特殊需求得到滿足,它可以接受一切慵懶無刺激的生存模式。
雜食動物:食譜雜而不精,隨時準備接受環境提供的任何便利,所以從不停止探索,必然成為機會主義者。
人是雜食動物中典型的機會主義者,探索行為必然會從環境中獲得大量的刺激輸入,例如爬樹摘果子、奔跑追逐獵物、與爭食者對抗。
不能承受大量刺激輸入的基因被歲月濾去,而剩下的基因里,與生俱來便內嵌的生活需求是:從環境中獲得大量的刺激輸入。
要看各種電影,要去各地旅遊,要吃各類美食,要去夜店轟擊耳膜,要去啪啪啪...
尋求刺激,是內置在現代人大腦的默認程序。
孤獨,違背了這樣的程序。
2、我們靠部落而生存
祖先們從樹上下來之前,就已經有成熟的部落結構和等級劃分。
當祖先們來到草原上時,他們只有兩種可能的未來:
要麼比草原上的食肉動物更會獵殺動物。
要麼比草原上的食草動物更會採集植物。
相信既有選擇前者的,也有選擇後者的。
進化論告訴我們,選擇前者的祖先們勝出。
因為他們在與食肉動物爭食時,發展出更加精密的社會化組織形式、更高的智商、更強的耐力,通過工具與團隊合作解鎖了高級狩獵技能和高級防禦技能,成為了狩獵猿。
而後者,基本就給食肉動物塞牙縫了。
今天的我們都是狩獵猿的後代,基因告訴你:
融入群體,意味著確定性、安全、溫飽。
遠離群體,即孤獨,意味著不確定性、危險、恐懼、飢餓。
3、群體中才能確認部落身份
融入部落的一個顯著標志是,你能獲得一個部落身份。
在社會,你是白領。在公司,你是主管。在家裡,你是兒子。在微博上,你是意見領袖。在興趣小組,你是組員。在床上,你是抖M...
上文已提到,融入群體是底層需求。
而有了部落身份,才能放心地確認自己被群體所接納。
孤獨,無法獲得部落身份。
二、你恐懼群體的喧鬧/偏好孤獨
1、部落大腦無法適應超級部落
人類出現在公元前700萬年到500萬年期間,從樹上到平原用了幾百萬年;從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用了十幾萬年;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用了幾千年;而由工業時代到原子時代,只用了兩百年;之後,僅用了幾十年,人類就進入了信息時代。
而我們的大腦對社會關係的處理能力,並沒有跟上文明的發展步伐,事實跟狩獵時代的祖先們相差無幾,只能應對小部落環境(150人以內,鄧巴數)的人際關係處理。
而我們聚集的部落,已經從百人不到的小部落,發展成千萬人級別的超級部落。
部落人數越多,人對自己部落身份的識別能力越差。在千萬人級別的超級部落,這種識別能力喪失殆盡。
遠離喧鬧的群體,是人對自己那飄搖的部落身份的本能保護。
2、削減刺激
是的,人本能地尋求刺激。而在超級部落里,環境刺激是過度的。
百人部落里,一切對你來說都是如此熟悉。農村村莊,張三李四,家長里短,誰家誰戶,幾口豬,幾畝地,村莊里每個人都知道。
熟悉的環境里,刺激是匱乏的。
而在超級部落,成千上萬的陌生人出現在你生活中,每天都有新的刺激出現。可憐大腦內存有限,這樣的超強刺激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範圍。
本能地遠離喧鬧的群體,削減刺激,是大腦避免宕機的應激反應。
熙熙往往的人群,模糊了人的身份。獨自一人,卻又需要群體的庇護。
於是我們創造了朋友圈、興趣小組、社群這樣的假性部落,讓身份焦慮得以暫時緩解。
但漫長進化而來的大腦卻跟不上文明的增速,孤獨是文明帶來的副產品。
我們是群島,卻又是彼此的孤島。
我想走進人群,可人多的地方,孤獨也多。
這是一個深層次的話題,目測會有很多人看不懂。哈哈,,,,
我認為人孤獨的本源並不是因為人的天性是孤獨的,人不是天性孤獨,而應該是天性排斥孤獨。
我們可以把孤獨比作是水,如果人的天性的孤獨的,那麼人的本性就應該是一個鍋水,當孤獨襲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就像一滴水滴進鍋里一樣,無感。
但是現實中的人,可以不是這樣,現實中每當孤獨襲來的時候,我們會產生很多行為和表現,想法和情緒,我們都在試圖去消除這一種孤獨感。而這個時候,人的本性更像是一鍋油,而不是一鍋水,而當孤獨襲來的時候,就像油鍋裡面放進了水一樣,霹靂扒拉,在水沒有蒸發掉以前,絕不會安寧,就像人在感覺到孤獨,寂寞,無聊以後,在這些感覺沒有消失以前,是絕對不會安寧的。
或許有人說:我受得了啊,我感覺孤單,孤獨了,無聊了,寂寞了,我就是可以什麼都不做。好,那你敢保證,你可以永遠都這樣嗎?沒有人可以保證的。
人為什麼要排斥孤獨呢?我想了很久,最後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因為人都在追求精神上的愉悅。換句話說:人的本質是愉悅的。所以和愉悅相反的東西,人都會排斥,通俗講,就是只要會讓一個人不開心的東西,人都會本能的排斥。
於是人本能的做事情,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沒有人會說:我做這些事是為了讓自己悲傷吧,讓自己痛苦吧。如果有這樣的人,要麼是嘩眾取寵,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博存在感,讓自己開心,要麼就是有病了,就應該去醫院了。比如自殘這件事,一個正常人為什麼不去自殘,因為那會使自己痛苦,不舒服,但要是一個人會覺得自殘以後,自己很開心,很爽,我靠,這人怕是真的有病。
人會感覺孤獨是因為人感受不到喜悅,感覺不到開心,感覺不到快樂。換句話說:孤獨就是因為快樂(這個詞不嚴謹)的缺失。
那麼快樂又來源何處呢?快樂來源於對外在事物的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外在事物很少,於是人就會為了控制更多的外在事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學習,工作,希望有錢,有權利,或者是有超能力,最後去控制那些外在事物,從而讓自己感覺快樂,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現實中很多的人,可以控制的外在事物很有限,他們對快樂的感覺也很有限,所以會很孤獨,而且就算一個人可以控制很多外在事物,他漸漸也會感覺不到快樂,因為這種快樂,是靠著外在事物不斷是疊加和累積造成的,一旦外界的事物停止疊加和累積了,他的快樂也就沒有了。
而這種對外在事物的控制,更多是指對人的控制,所以我和朋友說,權利比錢吸引人,超能力比權利吸引人,給你一個國家主席,和把你變成超人,你選哪一個,反正我選超人。
而這種對人的控制,希望得到人的敬仰,膜拜,尊重,滿足就是一個人的存在感,人自己是無法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的,所以人所有公開的行為和表現,都是為了找存在感,靠找到與外界事物的聯繫,彌補內心的存在感的缺失,靠對外界事物的控制,對人的控制,靠得到敬仰,膜拜,尊重,從而覺得不孤獨,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公開場合行為背後的真正的目的。
所以最後得出人的孤獨,本質是源於人對自己存在感的缺失。但是這種靠外界事物滿足的存在感,是一種錯誤的追求,所以很多哲學家,心理學家都在歌頌愛。
那麼愛是一個什麼鬼呢?愛是一種在不斷付出,不斷成就他人中找到存在感的能力。只是這種愛,被愚昧的人類描繪的亂七八糟的。
我是廣告,我是廣告,我是廣告 ,不喜歡不要點開滿屏的「哲學」觀點,似是而非,既然有個心理學的標籤,我便來提供一點微小的見解吧。
如果從還原論的角度來解釋,孤獨本身是一種必要的情感,人類是群居動物,當你感到孤獨時,就意味著你需要進入某個群體了,原始人集體打獵,如果你獨身而不感到孤獨,恐怕已經狗帶了吧。
至於現代人說的「孤獨」,主要是因為我們落後的人腦與日新月異的社會形態的矛盾。
既然要追問「本質」,就要挖掘到最底層,在這個「本質」之下不會有其它任何能夠決定和影響「孤獨」的因素。
那麼,首先是第一步,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還是一種「客觀存在」?
也就是說,孤獨是可以通過客觀標準來衡量的?還是只能通過主體表述來確認?
如果可以通過客觀標準來衡量,那麼這個「標準」大概可以是這樣的:單身,朋友數<3,工作時面對機器,獨居,距離家鄉>1000km……
顯然,這樣的標準不可能健全完整到準確的反映每一個人孤獨與否,因此排除「客觀標準」這種情況。
所以:孤獨只能通過主體表述來確認,也就是說:孤獨與否無法通過主體之外的第二個人評判。
好了,到了這裡,孤獨成為了自己的事。孤獨與否成為了一個僅僅關乎個人感受的問題,那麼,
第二步:
當我們感到孤獨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感受到了什麼?
首先,感受到的是「不同」,是「與他人的不同」,因為「我與他人不同」,所以「我感到孤獨」。
這一點大家可以先做個人體察,下文中會有論證。早期出國的同學都有體會,在陌生的國度,當你舉目四望發現身邊所有人的膚色、發色、瞳孔的顏色都與自己不同的時候,一種深深孤獨感便會襲來。這種「孤獨」是「生理上的孤獨」。
其次,感受到的是「不解」,是「他人對我的不理解」,因為「他人無法理解我」,所以「我感到孤獨」。
這種孤獨比較常見,上司不理解我的才華和創意,父母不理解我辭職去旅行,女友不理解我熬夜打遊戲,知友不理解我在說什麼東西……這種「孤獨」是「心理上的孤獨」。
因為「與他人不同」,所以「生理上孤獨」;
因為「他人不理解我」,所以「心理上孤獨」。
到了這一步,接下來的過程在形式上就相對簡單,只需要不斷追問「為什麼」。
第三步:
1、為什麼「我與他人不同就會感到孤獨?」
仔細回想,當我們發現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感到孤獨嗎?當一個幼兒園的女老師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會孤獨嗎?當我們小時候每逢過年和家裡的親戚長輩在一起的時候會孤獨嗎?甚至有的人在家裡養了許多小貓小狗,他們和小貓小狗在一起的時候會孤獨嗎?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換一種情況,如果那個幼兒園老師身處於一群非洲土著人之中;如果過年時的小孩身邊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陌生的叔叔阿姨;如果那些小貓小狗突然變成了豺狼虎豹。這些情況下,每個故事的主角會感到孤獨嗎?
結論就是:「與他人不同」並不是「生理上孤獨」的根本原因,「與比自己強大的個體不同,並且無法得到他(它)們的關愛才是。」
因為我得不到比我強大的人的關愛,所以我孤獨。
2、為什麼「他人不理解我就會感到孤獨?」
論文的觀點一次次被導師否定;努力創業卻得不到愛人的支持;辛辛苦苦寫的答案沒有幾個人看也沒有幾個人贊;夜深人靜發一個狀態引來的只有挖苦和調侃沒有理解和關懷……
導師、愛人、理性的知友、親密的朋友……這些人要麼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佔有著一席之地,要麼在自己的物質生活中把控著利益的籌碼,總而言之,他們都是「我在乎的人」。
如果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你在乎的人,那麼你的一切情感和情緒都會關閉,也就無所謂「孤獨」了。
結論就是:「他人不理解我」並不是「心理上孤獨」的根本原因,「有一群自己在乎的人,並且得不到他們的理解才是。」
因為我得不到我在乎的人的理解,所以我孤獨。
第四步:
那麼現在,我們得到的是:
因為我得不到比我強大的人的關愛,所以我孤獨。
因為我得不到我在乎的人的理解,所以我孤獨。
繼續問為什麼?
為什麼是這兩點?為什麼偏偏指向了「比我強大的人」和「我在乎的人」?為什麼我需要「關愛」和「理解」?
這就要追溯到我們還是一個細胞的時候了。
設想一下,我們的祖先,不是大猩猩那種形態的祖先,是草履蟲那種形態的祖先。當我們的祖先還是一個細胞的時候,它在想什麼?或者說,它需要什麼?
首先,它需要存活;
其次,它需要繁衍。
在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中,要存活下去,必須儘可能依靠其它個體的「關愛」,而要繁衍後代,則必須努力讓更多的個體(特別是異性個體)「理解」自己。
而回歸到今天的人類社會,人生中最大孤獨,也莫過於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得不到愛人的理解。
而我們最親近的人也都是最關乎我們「存活」與「繁衍」的人。
第五步:
那麼,終於到了這裡,走到了這一系列問題的最後一問:
人為什麼要存活?
如果存活僅僅是為了繁衍,那麼存活的意義是什麼?
人又為什麼要繁衍?
……
這便是真正終極的哲學問題,一切哲學追問都會回歸的幾個問題之一了: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但這個問題已經和本題無關了。
回答題主,孤獨的本質是什麼?
孤獨就是「存活」的需要與「繁衍」的渴望受到世界負回饋時主體的感受。
「露宿天橋下」的孤獨,是感受到可能無法度過這一個難熬的冬夜,迎接明日的朝陽。
「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是感受到可能不會擁有一個能夠讀懂我的她,願意和我繁衍後代。
完。既然已經有小夥伴從哲學的方面聊了孤獨,那我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說一下吧。
想像一下這 3 個場景:
- 剛來這所新高中的孩子在同學嬉笑聲里一個人吃盒飯。
- 離了婚的男人獨自坐在沙發上,數著跨年倒計時。
- 被關在一間單人牢房裡,深感不安的囚犯。
這些發生在不同時空的不同場景有一個共同點——普遍都讓人感到「孤獨」。
人類身為社會動物,天生渴望建立交際圈和鞏固「人脈」。這種內在驅動的行為與生俱來,使得我們和「組織」呆在一起會更有安全感,花更少時間和能量就能找到食物,後代生存幾率也會更大,更健康。不難想見,社交孤立和拒絕帶來的孤獨和被排斥感,會激發強烈的負面情緒,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生理和心理疾病。
在神經科學領域,多年來的研究都展示了獎勵機制背後的神經迴路,尤其是溫暖的人際互動如何激勵著我們。當你和你最喜歡的人在一起時,那種「艾瑪,好舒服啊」的內心感覺是由多巴胺神經元(一種能釋放多巴胺神經遞質的神經細胞)激發的。這種細胞聚集在我們大腦中的獎勵中心,腹側被蓋區(VTA)。
可你是否想過,當我們被隔絕孤立的時候大腦里又發生著什麼呢?VTA 難道失效了嗎?當我們沉浸在孤單寂寞冷,什麼神經機制使我們反彈恢復,重新感覺到自己有所依附?
一篇於2016年發表在《細胞》期刊上的研究報告深入發掘了這些問題,藉助另一種同樣離不開小夥伴的社會動物:鼠。
為了研究孤獨感背後的神經機制,Matthews, Nieh 和他們在麻省理工和帝國理工大學的同事在一些白鼠的多巴胺神經元上用綠色熒光蛋白做了標記。這些經過處理的白鼠之後又被分成兩組,一組經歷了 24 小時的獨處,另一組則和別的白鼠待在一起。
他們用電生理學設備記錄了兩個腦區中被綠色熒光蛋白標記過的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狀況:
(1) 一個腦區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 VTA,就是那個大部分多巴胺神經元集聚開趴體的地方;
(2) 另一個腦區是中縫背核(DRN),一個只有少量多巴胺神經元存在的腦區。
實驗發現:
1. 在 VTA(多巴胺神經元超多的地方),獨處組和社交組的小白鼠的幾乎沒有生理差異。
2. 然而,DRN 腦區的多巴胺細胞則表現出了強烈的組際區別:與社交組相比,獨處組在這一腦區里的多巴胺細胞突觸強度顯著增高(an increase in synaptic strength)。換句話說,面臨強烈的孤獨感,獨處組小鼠的神經元突觸變強了。也即,社交隔離增強了 DRN 腦區中多巴胺神經元突觸的效能,從而讓我們感受到所謂的「孤獨」(小友AI:真是謝謝您嘞)。
我們恐懼長久的孤獨和隔離。不管是嚙齒類動物還是人類,都會在短暫的社交隔離之後立馬產生重回社交圈的渴望。這種現象被命名為「社交反彈(social rebound)」。
抱著這種想法,研究人員又做了一個後續實驗來探索社交反彈背後的神經學基礎。位處 DRN 腦區的神經元被一種鈣熒光指示劑標記出來,神經元越活躍,這種指示劑就越明亮,便於直接觀測。
研究者把經歷過獨處的小白鼠放回到可以勾搭其他小白鼠的環境里,從而模擬出一種類似「社交反彈「的情境。相比一直處於社交環境下的小白鼠,社交活動顯著地增加了獨處組小白鼠 DRN 腦區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這個結果表明 DRN 腦區的神經元不僅能幫我們在社交隔離的狀態下體驗孤獨,還能讓我們在重回社交環境時感受到積極的情緒。
至此,研究已經顯示小白鼠的社交狀態(隔離和社交反彈)會調節 DRN 腦區的多巴胺神經元活動。若是這些 DRN 神經元是感到孤單而去社交的動力源泉,那或許只要提高這些神經元的活躍程度,就能讓小白鼠更積极參与社交咯?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研究人員們又使用光遺傳學來人為調整 DRN 的多巴胺神經元。他們在 DRN 神經元中添加了一種名為光敏感通道蛋白的蛋白質,用藍光照射激活它們。
當 DRN 神經元受到刺激時,小白鼠們似乎更喜愛社交活動。相反,如果抑制 DRN 神經元,小白鼠哪怕經歷了社交隔離和孤獨期,都不會表現出社交反彈。他們會保持獨處,而非融入群體。研究者們因而推測:DRN 腦區的多巴胺神經元是讓我們有社交動力的來源之一。
很多人肯定要問,這項研究要怎麼用於解釋人類行為呢?我們顯然比小白鼠複雜得多。對於「社交」,有的人定義為「廣交友」,而另一些人奉行「少而精」的準則。在社會上,我們認為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比如覺得自己優越還是低人一等)也會影響對社交隔離的敏感度。
所以說,人類的孤獨更多是種很主觀的內在感受,不像實驗室里嚙齒類動物的行為那樣容易解讀。但這項研究讓我們又多認識了一個奇妙而重要的夥伴——DRN 腦區,以及它在社交行為里發揮的重要作用。
-----------------------------------------------
本文節選自人如何感知「孤獨寂寞冷」?你的神經細胞說了算,點擊標題可閱讀全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我心裡想的說出來就變味了。
我說出來的你聽到就變味了。
你聽到的在心裡一想就變味了。
你心裡想的說出來就變味了。
然後無限死循環。
我們依靠表達和理解交流,但是表達和理解本來就有無窮的局限性。
孤獨源自你周圍的人帶給你的落差感。
假設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類存在。你從沒體會過跟朋友在一起玩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孤獨對你來說是一種常態。你腦中根本不會產生孤獨這個概念。你也不會感到孤獨。
但你只要體會過一次跟朋友一起玩耍的快感,當你失去這份快感的時候,你心中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孤獨的感覺。
當你一個人自己靜靜地刷著朋友圈看著其他人歡天喜地地跟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這種極大的落差感最大限度的喚起了你心底與朋友一起玩耍的記憶。但由於在現實中無法得到與記憶相匹配的快感,孤獨落寞的感覺便自然而然的取而代之了。
所以你之前跟朋友玩的越開心,在你身邊沒有朋友的時候,你的孤獨感會越強烈。
所以時常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失為一種好的消解孤獨的辦法。
孤獨本質來源於自戀和失控。
最近心理學書研究的多,有了一些感悟。
人覺得孤獨,並不是因為自己比別人能幹聰明,而是在所有人都自戀的情況下,都會產生控制欲,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而一旦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可時,控制欲不被滿足,孤獨感就來了。
反省下,確實。
我喜歡批判,喜歡自嘲,喜歡理解,喜歡認可,都是源於自戀。
而後,放大了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其他人或事的影響力。
越來越孤獨,更渴望同類。
但是,其實這不算什麼問題。
因為有些人敏感度低和大家都聊的來,並不代表他不孤獨。
獨立的個體必定是孤獨的,但人的本性無法忍受孤獨,對孤獨有一種天然的畏懼,對孤獨的需要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但並非全部,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天生需要群體意識和和共同記憶。
孤獨是獨立的代價,而過多的孤獨所帶來的苦悶和寂寞能夠毀掉一個人,使人墜入虛無可怕的深淵,但人無法徹底消解孤獨。孤獨應該成為個人內心世界的立足點和避難所。
人的自我意識最初通過他人的移情誘導而產生,然後通過移情的方式體驗感知外界環境,將外界對象化,從而形成認知。移情作為一種短暫的直接性體驗,打破了個體的封閉性。在移情的那一瞬間,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消失了,主體的我與客體的我、我思與我在的二律背反消失了。後來,移情逐漸被取代,人類主要運用實用和科學認知的理性來認識和規範世界,借用概念、符號、數字的媒介對客觀對象進行間接地控制,而非移情這一直接體驗的方式。科學的產生,使得人在情感上逐漸與世界疏遠,產生了異化感。
只要人產生自我意識和相互意識,便會感受到自身處於孤寂分離狀態,於是他就會感到孤獨。自我意識是與孤獨共同存在的,對人格的否定就是否定自我的唯一性。人只有肯定自己的孤獨性與唯一性才能夠與他人區別開來。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孤獨,但是,人只有意識到自我有對孤獨的需要來確認自身才能初步產生人格意識。
這裡的人格(personality),是人的一種私人性或個人性,人格是以個人為基礎的,這意味著它是「獨立」的,不可窺視的,不可入的,每個人都有人格,它與是否具備道德無關。
人類往往害怕孤獨,於是西方人通過創造出上帝來陪伴自己。這是一種逃避孤獨的方式,通過創造上帝將全部個體的靈魂統一消融為一個整全的精神實體(聖靈),只是在表面打破了外在個體的獨立性,每個人的靈魂在塵世生活中仍然是各自獨立的,它必須獨自面對上帝,向上帝祈禱。這是一種用孤獨來拯救孤獨的方式,上帝本身仍然是個體靈魂獨立性的象徵。
自從尼采宣布上帝死後,西方社會陷入了精神危機,西方人墜入孤獨的虛無的失落深淵,人不再可以通過創造上帝的方式在孤獨中拯救自己的孤獨,終於無處可逃,成為了孤兒,不得不直接面對孤獨。對個人人格的推崇也同時到了極點。
而中國人極端害怕孤獨,壓抑著自己對孤獨的需要,缺少對孤獨的感受和體驗,覺得自己不需要孤獨,一直生活在家庭、單位和社團等群體當中。相比於獨自一人的冷清,中國人更喜歡熱鬧,習慣逃避著孤獨,時刻恐懼著自己墜入可怕的虛無深淵。對於講究實際的中國人來說,老來孤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不幸的程度甚至超過不能為理想獻身。這不僅表現在現實生活中的老來孤苦伶仃,還有死後世界的孤獨,中國人害怕自己斷了香火死後沒人供奉,成為永遠孤獨的野鬼。
人即使在最深的孤獨狀態中,也仍然不得不從別人出發來思考自身,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擺脫運用他人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而孤獨意識是不能完全擺脫群體責任心、擺脫對世人的同情和對萬物的移情而獨立存在的。真正的責任心蘊藏在孤獨意識本身之中,只有把自己與他人、群體區別開來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責任心。
真正的責任心是對自己負責,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孤獨狀態。這種狀態通過把自我劃定為行動的我和評價的我兩個部分,行動的我是具體的、採取種種個別決斷並付諸實現的我,評價的我是普遍一般的、自身同一的、作為標準或「良心」的我。評價的我用同一個標準評價行動的我的每個不同的行動,這兩者的一致,就是對自己負責,亦即對自己一貫的人格負責。人通過「行動的我對評價的我負責」這一內在形式建立起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人對自我負責,對其它的「我」負責,對普遍社會的「大我」負責。這裡關鍵是評價的我,亦即心中的道德律。
因此,人要想擺脫孤獨所帶來的苦惱和寂寞,只有自己去勞動、奮發有為、積極投身於個人的事業,像歌德的浮士德那樣,在儘可能多的事物上打上自己的自由意志的印記,去創造一個屬於他自己個人的對象世界。但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他永遠也擺脫不了孤獨本身,他頂多能以自己的行為證明他心目中的上帝對他的恩寵。這就是近現代資本主義精神在基督教(新教)中的心理根源。
現代社會普遍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的潮流使得人類逐步原子化,人類長期身處由理性建構而成的人工森林之中,異化無處不在,人類逐漸喪失直接體驗本質的移情能力和共通感,變得更加孤獨。孤獨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病。
對孤獨的需要只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並非全部,人渴望與他人進行聯結。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只有與他人建立聯繫組成群體才能生存下來,人類天生需要群體意識和和共同記憶。孤獨是個體獨立性與唯一性的需要,移情則是社會性需要。人類通過建立統一的價值規範來進行相互確認,建立社會關係,塑造著群體記憶和想像認同。而在與他人的聯結過程中,孤獨可以得到適量的緩解,但無法徹底消除。
因此孤獨對於人類來說是必須的而無法消除的,我們不應該因為恐懼而逃避孤獨,在與他人維持聯結的同時,偶爾抽身脫離出來去體驗感受孤獨,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自我的獨立性,更好地去追求自由。認真回想了自己孤獨的幾個時刻,每次都是精神很乏累的時候。
會覺得愛人不愛自己,會覺得工作沒有動力,會很慌張,很孤獨。
但是每次睡得精神飽滿之後!都覺得格外輕鬆,格外開心。
所以我更願意把孤獨的歸因理解為生理的作用,是否困累時身體的某種元素下降,某種物質分泌增多。
因此,每天嘗試休息好,作息好,成了克服慌張、孤獨的有力武器。
推薦閱讀:
※無神論有什麼積極意義?
※為什麼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往往在境界上顯得很深邃,在生活當中顯得很幼稚?
※讀心理學或哲學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無法給子女提供合格生活條件的貧困父母,生孩子的行為是否不道德?
※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優秀電影作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