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最終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從境遇、遺傳等方面可以解釋嗎?或者說,只是一種心理作用?

相關問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06801


小時候看各種文青小資文章太多,誤以為任性就是真誠,自私就是天真,嬌氣就是可愛
長大了才發現原來任性就是任性,自私就是自私,真誠什麼的都是借口,但是又無法從內而外地改掉自己的毛病,現實又不允許自己一直這麼自私做作,只好指責社會不能像爹媽似的寵著自己
然後只好裝作不自私,「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做不到不自私不任性,所以認為其他大方溫和的人都是裝的。。。
——以上是大學剛畢業時候的我
——以上是我討厭《致青春》電影的原因之一

真正理解了什麼叫「理解他人」以後,發現那個別人所謂「最討厭的人」,正是我希望自己變成的樣子
「理解」的意義不在於「既然你這麼說,那麼我容忍你不指責你」,而是「我支持你的選擇,因為我真誠地認為在你現在的境況中這個選擇是最正確的」

以上是2014.09.22寫的,2015.7.14追加下文
沒想到這麼久還有人點贊
看了些其他小夥伴的回答,回頭看當時寫的東西還是不大對頭,最初只是題目里這句話讓我瞬間穿越到《致青春》電影最後趙又廷吸煙那段了,所以大致還是寫了些「從幼稚變成熟」的內容。
然後確實有些討厭的樣子,確實是不可以變成那樣的,比如涉及職業道德,比如涉及正義或者公平,比如被金錢或者慾望誘惑,比如一開始沒有遇到的考驗等等。如果變了,只能說自己確實沒有把持住自己吧。


小時候想法太簡單,世界有善良和邪惡,美麗與醜陋,豪邁與雞賊,最重要的是,覺得它們之間涇渭分明。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就是善。看見別人難過,就不跟他計較,覺得自己好有愛。喜歡一個姑娘就藏在心裡,不去打擾人家學習,覺得自己很偉大。

時光如狗,咬爛了一切,一切都改變了。 我並不討厭現在的自己,但我知道現在的自己肯定是自己小時候討厭的樣子。

現在知道了生活那麼複雜,如果遇到能不妥協的事,我會堅決捍衛自己的自由。比如他是個傻逼,我不會因為他很難過,而不計較他乾的傻逼事兒。現在知道了沒有什麼是憑空而來的,要過主動的人生,別躲在牆角顧影自憐,你含糊了,世界就是別人的。喜歡個姑娘就千方百計要把人家勾搭走,學什麼習啊,考慮什麼啊,偉大個毛啊,好不容易遇到你,你活該是我的。再也沒有涇渭分明的世界了,小時候憤世嫉俗,覺得誰誰都不入眼,這個低俗,那個淺薄,這個貪婪,那個醜陋,現在連貪官我都替他們感到屈得慌。 在不影響自己的情況下,我也知道了應該尊重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以前我還討厭豹紋褲衩呢,現在你穿條狗當褲衩我也不會驚訝。以前我還覺得姑娘交男朋友太多很騷氣呢,現在看見大齡女青年禁不住替她們惋惜,其實也沒什麼好惋惜的,她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開心就好。以前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如今知道好多事情都情非得已,比如覺得喝酒很傻逼,現在經常爛醉如泥。

可是,幸運的是,現在的我不討厭現在的自己——終於不討厭了。就算偶爾會有點討厭,也會想想辦法,在失眠的夜裡勸自己:和自己和解吧,也別與世界為敵。

年少懵懂,繼而狂妄,隨即浪蕩,然互慚愧,旋即自責,隨後困惑,終於領悟。每個階段都有你的一個化身,如果偶然這幾個貨能相遇,誰也別看不起誰。領悟就了不起啊?會懷念浪蕩的時光,恨自己浪不起來了呢。狂妄了不起啊?世界向你慢慢展現全貌的時候,你陷入困惑,那些困惑的日子,也蠻有意思的。

人不會變成自己的討厭的模樣,人都是往自己喜歡的模樣走的。如果你討厭現在的自己,你肯定不會成為我的朋友,你也太不負責任了,你自己把自己送到今天,然後你還討厭,講理嗎?


人都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題記

1、你以後再也不能保持你的稜角分明和特立獨行,你會變得開始在意他人的目光。

2、你長大之後,會變成買東西第一眼看標價的人。

3、你擔心你以後會變成養不起父母、還啃老的人

4、你也擔心你以後,會變成 眼高手低、不努力還天天想發財的人。

5、我最擔心的日子,莫過於平庸——老老實實娶一個湊合過日子的女人、做著自己討厭的工作、想買的東西買不起,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糟糕的生活。

「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不如說是「每個時期的自己討厭的東西都不同」,

比如,我當年是文青的時候,討厭商人;我現在是商人,討厭文青。

人的見識是隨著閱歷不斷擴充的。

高中政治課教過:「只有變化是永恆的」。

環境在變,人的見識與觀念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

發現自己在變化的過渡期,內心迷茫是很正常的。

只要你找到了出路、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也就不會糾結於「為什麼我最終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這張問題了。

http://weixin.qq.com/r/mUQdBa-EZPIbretm9xG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殺掉惡龍的勇士看著寶座下的金幣,自己也長出了鱗甲


佔座。猴哥成為了玉帝。

既然佔座說猴哥,那麼就從猴哥說起吧。猴哥是叛逆的代表人物,它猴子是妖怪,三觀與建立成型的天庭社會根本就不一樣。花果山的猴子都能活上幾百年,可終究還是要死,這不公平吧,神仙為什麼就不死?所以孫悟空要鬧。

簡單的思維下對事物的判斷很直觀,孩子們大多如此,你們大人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有複雜的社會體系。孩子們能看透大人的虛偽,而我們卻認為虛偽是社會的客觀合理存在。大人的世界在玩政治,在打仗,複雜的國際問題。孩子們只能區分誰是好的誰是壞人,為什麼要亂殺人,為什麼要做壞事。這個世界上那麼多人吃不飽,又那麼多人浪費食物,把那些浪費掉的食物給吃不飽的人,不是能救很多人嗎?跳過一切過程與可行性,這不正確嗎?

直觀的視角能看清楚許多問題,但那並不能解決問題。《魔方大廈》第二集就有這麼一個劇情,把所有家長都關進罐子里,城市由孩子們制定一切規則,孩子們只是想要無盡的玩耍。如果世界的人們都這麼和諧不好嗎?問題是我們都要面臨資源爭奪。惡是這個世界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只是還沒有面臨過惡的選擇,所以依舊天真。如果都如《蠅王》的故事一樣,孩子們大多數無法避免人性惡一面的萌生。你在看小說的時候,你一定覺得傑克是壞人,拉爾夫是好人,當你面臨一樣處境的時候呢?

到了叛逆期的時候,很多人會盲目反抗大人與社會的一切,拒絕一切他們主動向你灌輸的價值觀,這基本上是人們最後的反抗機會了。到了最後,你可以選擇被社會同化,亦可以選擇被社會邊緣化。人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你還是孩子的時候還有人保護你內心的凈土,但到了一定的年齡你不去適應社會,不去改變就只能被邊緣化。

因為張傑,大家揭起了一陣閏土熱潮。少年的閏土:勇敢、可愛、活潑、自信。小知識淵博。 成年的閏土:怯懦、自卑、因生活窘迫,表現出來愚昧。這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少年活潑的閏土成了當時社會典型的大人。

少時許多孩子的夢想是成為科學家、醫生、警察,希望能有一個偉大的職業。青年時許多人的夢想轉變想成為明星、詩人、冒險家、作家、開咖啡廳等等,一些傾向於文藝的職業,這是隨著閱歷而改變的價值觀。當大多數人到了24歲這個階段(很多人早熟,但我依舊推遲成長的年齡段),發現自己還沒有覺醒超能力或是還沒遇見一個藍色的胖子,普遍也都接受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的事實,絕大多數人都要開始面對社會現實的挑戰,你必須放下所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還是說回猴哥吧,被關了五百年,終於老老實實的為組織工作,在路上打死無數自己以前的同行,腳踏實地也終於成為斗戰勝佛。回過頭來想想,猴哥還能回過去以前花果山稱王的生活嗎?理性告訴自己成佛不比做山大王好?已經偷食禁果的男女們,還能覺得跟心愛的人手牽手在夕陽下奔跑能夠滿足?已經買一大堆奢侈品的你,可曾回憶得起新買一個玩具高興一整天的感覺?

絕大多數人成長至今,一定會覺得以前的自己膚淺、無知、幼稚、沒追求、沒品味。但無論是從前好還是現在好,有一個事實永遠無法改變,你已經回不去了,即便是假裝還是當初的自己,也已經找不回那個時光。這裡我強烈舉薦血與冰激凌三部曲之一的《世界盡頭》,如果你已經長大成為自己討厭的人,你一定會在這部電影中找到拒絕成長的快感。

繼續

我是真心舉薦《世界盡頭》,這個故事是一群中年男人從家庭、事業、責任的生活中離開,回到以前居住的小鎮尋找青春,文明給人帶來科技、素養、和平,人長大了就應該進步,這卻不一定能給人自由。我依舊擁有酒駕、嗑藥、酗酒、亂搞、打架,以及隨時說操你大爺的權利。


你未必是人好只是沒機會放蕩
————————————————————————— 畢業後自己要承擔自己的一切開銷,便不得不精打細算了起來。每買東西或出去玩都會很省。我常常以節儉自詡,各種秀自己的勤儉節約。某天我跟我媽說我如何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我媽呵呵,說:「兒子你不是勤儉節約,你只不過現在拮据了。當年你花我們錢的時候你怎麼就沒有節儉呢?」我無言以對。

小時候認識鄰居一叔是公務員。十年前他處於邊緣崗位。總聽見他謾罵貪官,咒罵腐敗。家裡也確實經濟條件一般。我們覺得他肯定是一個好乾部。後來這叔被提拔為了某實權部門的副處長。然後前幾天落馬了。我伙呆。聽他妻子說,原來叔「靠邊站」的時候真的對腐敗恨之入骨。但是後來有了權力嘗到了腐敗的甜頭,一樣吃拿卡要。鄰居聽後,不勝唏噓。

《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彼得三次不認主。大意就是耶穌跟門徒說完自己將要被刑拘以及判刑。彼得立即表示誓死捍衛耶穌。耶穌告訴彼得:「你雖然現在信誓旦旦,但夜裡雞叫前你將三次不承認認識我。」彼得堅決表示對自己的忠誠和勇敢有信心。結果,雞叫之前彼得果然就有因為懼怕承認認識耶穌而惹禍上身,進而對衛兵否認認識耶穌。

以上三個故事告訴我:沒有經歷考驗的「人品」,不能放心被視為「人品」。

就像我們一直迴避我們的硬傷的頻率一樣,我們會對我們自身並不一定存在的美德引以為榮並夸夸其談。我們會向親友們展示我們自認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們會迷失在一個幻想中的高尚自我而不能自拔。

單身多年的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是負責任的「好男人」,不愛「騙女孩子感情,耽誤女孩子青春」;熬夜工作的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是有使命感的「好員工」,為了好的工作成果可以「拋頭顱灑熱缺」;生活樸素的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是「安貧樂道,不慕榮華」的從容生活的人。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每當我們承受一些世俗意義上的負擔,我們往往會將其同某種道德品行聯繫起來。

但是,我們真的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嗎?

長年的單身,有多少是真的因為我們「怕耽誤女孩」而導致的?可能只是因為「我們自己丑,還嫌棄別人丑」。與其說我們自己選擇當一個「好人」,毋寧說是我們更多是因為長年在愛情狩獵場被淘汰而不得不選擇當一個「好人」。

熬夜通宵的工作,有多少是出於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單位時間內完成任務的能力有限,以及面臨著強大裁員壓力和生存壓力而不得不賣命幹活。試問如果說現在我們熬夜的工作即便不干我們依舊可以領取工資,我們有多少人的「事業心」將會頃刻瓦解?

至於我們簡樸的生活,有多少是真的因為我們樂於恪守樸素的生活?可能只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機會去奢侈。正是因為我們慘淡的銀行卡餘額,我們才不得不將自己的目光從琳琅滿目的奢侈品店移開,而投向廉價的衣食住行。如果我們一夜變土豪,我們能夠保證自己還是會對著淘寶款含情脈脈,對著國際一線呵呵呵呵嗎?

我們會相信甚至炫耀自己的一些具有苦難色彩的經歷,進而標榜並炫耀自身的一些品質。而事實上,我們很多自以為是的種種品行並沒有經過可靠檢驗,而我們卻把它夸夸其談。當我們遠離檢驗的時候,我們往往高歌猛進;當我們面臨檢驗的時候,我們往往默不作聲;當我們經過檢驗的時候,我們往往百口莫辯。我們對自身的一些「道德判斷」,與其說是一種判斷,勿寧說是一種期待,甚至是一種想像。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道士下山》。講了一個小道士的故事。大意就是一個生長在山上不諳世事的小道士一心修道。被師父趕下山之後,在世俗社會經歷了恩怨,仇殺,淫亂,生死等等人性的最陰暗和醜惡,然後才悟出道理重新回到山上修道的故事。若要修道,不在山上,而在山下。沒有經歷過拷問和磨礪的「道」,都是虛假的,脆弱的。道如此,德亦如此。

都不曾坐過寶馬,卻說自己不會喜歡阿斯頓馬丁的生活,這並不靠譜;不曾有女神對你表達愛意,卻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被美色所誘惑,這並不靠譜。試問,沒有經歷過種種慾望的拖累,如何能說自己能做到無欲則剛?再問,沒有經受過種種誘惑,如何能放言自己已然六根清凈?又問,這紅塵你都沒有走過一場,你如何能說你已看破了紅塵?

以最標榜禁慾和德行的佛教為例。佛祖出身王子,從小過著麻辣小龍蝦任吃,長腿妹子任啪的快活日子。所以他對慾望的認識也最深刻,對慾望的危害也最了解,他同紅塵有著最強的革命性,最終主張種種禁慾。而對於廣大和尚而言,他們的革命性則不一定如釋迦牟尼強大。因為他們不曾經歷紅塵,恰恰容易為紅塵所擾,即便他們標榜自身不屑紅塵。《水滸傳》中言及裴如海和潘巧雲通姦便講過「和尚是色中餓鬼」的戲謔說法。玄奘的首席愛徒辯機禪師同高陽公主私通便是一例。

所以,在沒有基本的檢驗下,我們對自身道德的自信甚至自負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可靠。很多時候,維繫我們的言行合乎道德規範的,往往不是我們的道德情操高人一等或者精神境界俯瞰眾生,而是僅僅因為我們的種種短板。我們可能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支撐我們「人品」的未必是我們的人品,而恰恰是那些用來證明我們?人品「的苦難色彩的經歷。我們未必是人好,我們只是沒有機會去放蕩。

維持我們節儉的,可能是我們的貧窮;維持我們檢點的,可能是我們的醜陋;維持我們的低調的,可能是我們的平庸;維持我們的鑽研的,可能是我們的笨拙。促成我們「義無反顧」的,可能是我們的「走投無路」;激發我們「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們的「一無所有」。我們「心無旁騖」,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從容;我們「剛正不阿」,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格被誘惑。

在沒有經歷過檢驗之前,一旦我們對自己的人品太自負,就會進而喪失了對我們自身人性弱點的警惕,從而放縱自我。我們在未曾有過絲毫檢驗的基礎上對自身得來的結論及其導致的言行邏輯,在精神上是有殘缺的,在實踐中是有風險的。

這種不可靠的道德自負的潛在的危險就是:一旦我們具備了擺脫苦難的能力,我們可能就會失去了維繫我們「道德品行」的束縛,而我們卻相信我們有足夠的強大的品行,我們便會挾持道德自負為所欲為,我們更會缺乏對自身短板開展有針對性的自我提升。

嘗試第一口K粉的吸毒者沒有不覺得自己足夠堅強,可以抵制住毒癮的,而忽視了對交友的謹慎;跟別有用心的「商人朋友」吃第一頓飯時候的落馬官員沒有不相信自己的立場和原則,能夠保持廉潔奉公的,而忽視了對人民的責任;所有刷夜玩DOTA的學渣都會在十一點高喊「這是最後一盤」然後一直玩到一點以後的,而忽視了對自控力的提高;每一個愛逛淘寶的萌妹子都會一邊相信自己的價值判斷能力,一邊買著一大堆三天就後悔的雜七雜八的東西的,而忽視了對個人理財能力的提升。

行文至此,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太過妄自菲薄,道德虛無」。這裡必須強調,我們毫不質疑種種美德存在於我們身上的可能性,我們更絕不否認任何一個有美好德行的人,而是突出強調要警惕我們種種美德的可靠性。我們不是要說我們都是「不道德」或者「沒有檢驗就不能說自己有道德」,而是想強調我們「未必如我們想的那麼有道德」以及「我們要對自己的道德判斷更謹慎」。就像對個人能力的高估一樣,對個人品行的高估一樣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

當我們對自身的道德品行有警惕的時候,我們做事情還會心存顧慮,投鼠忌器;當我們對自身道德品行盲目自負的時候,我們則很容易肆無忌憚,傷痕纍纍。一旦缺乏對自身的德行操守的警惕和對自我提升的敬畏,我們會做出更多的傻事,一些讓我們大叫三聲,後悔一生的傻事。

質疑自我的目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提升。對自身道德的拷問,旨在提示一種謙卑,一種對自身道德品行的謙卑,從而存留對社會,對人生的謙卑。

似如《聖經》中《彼得前書》(5:5-6)所言:

「就是你們眾人,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首先你得證明人都最終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就下定決心,會把那顆倔強的心保存下去,揚言38歲像28歲一樣,28歲要像18歲一樣。我很努力地在完成我的這個目標,會時不時的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違背當初的目標,如果發現不對了,即使會對人際交往和職業發展有壞處,也絕對不做。拒絕變得目的性過強,拒絕變得圓滑。

然後,在我28歲的某一天,我打開筆記本,在上面寫下:

終於,我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自己。

我變得專業,功利,凡事直奔目標。我不再一上戰場自報家門亮出兵刃要和你大戰三百回合,而是願意一封書信和你談雙贏,然後不戰屈人之兵。

那個倔強的以剛克剛的我去哪了?是從什麼時候,哪件事開始變化的呢?我翻看回憶,找不到那個點。是的,最可怕的不是戲劇性的災難,而是平淡的生活的沖刷。

沒有哪一顆稜角分明的石頭是被切削成鵝卵石的,他們需要做的,只是把你放到水裡,然後等上一段時日。


我們都曾經認為自己獨一無二,光芒閃爍。我們拒絕平庸,拒絕成人柴米油鹽的世界。我們倔強著反抗一切潛規則,反對被同化。直到發現,這麼做毫無意義,只是代表了你不成熟。

你曾把世界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自己,或者加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人。第二種是別人。
然後你長大了,發現其實世界上只有一種人,你和別人毫無二致。你的小心思,成千上萬的人都曾擁有,你的小情懷,成千上萬人都曾感慨。你的小苦難,成千上萬人都曾經歷。你會感到有些失落,不過這還不算太壞。

更糟糕的是,你開始看不慣滿身稜角的新人,他們把自己當做中心,大聲宣揚著你多年前就早已明白的道理。你會感到可笑,但有時也會羨慕他們,因為你自己知道,你再也變不成他們的模樣。

我想,這就是我的答案。
人最終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摸樣,只是因為,你一定會討厭那個不斷變老的自己。


從小很單純,從來沒有覺得世界很殘酷,只是覺得很無趣。
你不覺得大人的世界很好玩嗎,我是一個正直的人,但我又不迂腐,對於敢觸犯我的人,我會報以極大的熱情和他們開開心心的博弈,就像在下棋,誰認真了,誰就輸了。
世界很美好,只不過有時候我們經歷的事情太過於超過我們的預期了,或者你根本就還沒長大是個孩子,所以當你覺得你變成了你討厭的人,其實你已經快長大了。
金錢,權利,運籌帷幄的謀略,都是我想要的,金融市場里,你盈利的錢就是別人虧得,世界是殘酷的,也是美妙的,只不過角度不同罷了。
換句話說,你太弱了,所以你討厭長大。


「我所討厭的,即是我心中的魔鬼。」我大聲叫喊,正是因為我害怕,害怕變成心中的惡魔,越是害怕,魔鬼就越快找到我。
心中的魔鬼 - 迷路的離境扁舟 - 知乎專欄 略微乾貨在這裡面。
反對同性戀最凶的人,往往有著最強烈的同性戀慾望。
曾經把宗教駁斥的一無是處的人,哪一天變成了虔誠的教徒你千萬不要奇怪。

很多時候人的討厭,往往都是內心裡最害怕的軟肋,就像戰爭中有時候攻擊不是為了消滅而是因為防守不了。恨和愛一樣需要注入很多心血,而把恨轉變成愛,有的時候要比沒感覺轉變成愛,要來得快得多。


因為你討厭他,所以你想戰勝他,因為你想戰勝他,所以你要研究他,因為你研究了他,所以你會不自覺的模仿他,因為你在不自覺的模仿了他,所以你會不自覺的變成他,等你發現你已經變成了他的樣子,就一切悔之晚矣。
想不這樣?那就不要討厭任何人就好了。恨是比愛更強烈的感情,而討厭則是恨的一種。試著把存在看成客觀;試著不去質疑客觀,然後你會發現你就能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了。


和父母有非常大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件事,幼兒是通過模仿來學習,適應這個世界的,他們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而在幼兒時期誰會經常在他們身邊,對他們的影響最大?就是父母。他們會模仿父母的一切並從中學習,但是,他們不能分清楚那種特製是好,那種特質是壞。他們就只是單純的模仿,而這些幼兒早年的模仿,是很容易進入幼兒的潛意識的,成為潛意識的一種模式和特質,很難自動清洗掉。

舉個很貼切的例子,我們要去複印一份文件,複印後,發現複印出來的文件有些錯誤。那麼,我們要去改原版的文件,還是複印版的文件呢?原版就是父母,複印版就是孩子。孩子的特質,無論好的壞的,基本上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等我們稍微長大一點後,通過家庭的引導,學校,社會價值觀念等的學習,以及自身的感受等,我們會覺得父母身上的某些負面特質(例如暴躁,專制,自大等)讓我們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我們小時候曾經因為父母的這些特質而受過一些創傷(比如,父親很暴躁,我做錯了事情,不由分說打了我一頓)。我們的意識會告訴我們,我很討厭這些特質,這些特質非常不好..然後,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就會做一些處理,把這些特質掩藏了起來。請注意,我們只是把這些我們不想面對,不想要的質掩埋了而已,但是,我們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習得了父母的這些特質。這樣,就產生了衝突了。我們無意識中習得了某些特質,可是我們卻不願意麵對這些特質,這就是衝突。衝突感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

這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衝突怎麼處理呢?---通過投射。我們把我們不願意麵對的自己心裡的一些特質投射到外界去,減少內心的衝突感。可是,厭惡感依然存在,因為我們只是把這些特質投射出去,但是沒有把它們清除掉。所以,我們會討厭我們遇到的某些人,因為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討厭的這些特質。如果我們一直沒有在潛意識中清理掉這些特質的話,我們會一直討厭一些帶有這種特質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做法感到特別討厭的原因。要知道,我們指責某些人的某些特質,其實只要我們細想,捫心自問一下,我們自己也有這些特質,只是我們不願意去承認,面對,或者這種特質的程度相對較低而已。

通過某些事情,某些契機,我們不得已去動用我們所討厭的某些特質去完成某些事,或者某些事情超出了我們的理智和控制,讓這些我們不願面對的特質不受控制,跑了出來,然後我們突然發現,我們最終變成了我們所討厭的那個人。

所以,其實,我們不是最終變成了我們所討厭的那種人,而是我們本來就是那種人,只是我們沒有力量,沒有勇氣去承認,去面對,或者被我們用強大的意志力抑制著而已。但是,不要害怕,這些我們討厭的特質,是有辦法清除掉的。或者很多時候,某些人突然悟出了某些東西,釋懷了某些東西或事情,藉此清除了某一種討厭的特質,這種情況也是有發生的。

不贊同的朋友,你們可以靜心想想,總結一下,你所討厭的特質,自己身上或多或少是否會有?對你小時候影響最大的人,爸爸,媽媽,他們身上是否會有?


暫且以「平凡」為例吧。

我猜想,每個人小的時候,最討厭的,大致都是,平平凡凡地過完一輩子吧。
我們渴望精彩,渴望與眾不同的人生。我們幻想自己是大俠,是小說里的主角,是神。

為什麼我們渴望精彩?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平凡?
因為我們讀的小說,看的電視劇,都在告訴我們:平凡的人生是乏善可陳的,波瀾壯闊的一生,才有味道,才不會白白浪費這一輩子。
於是,我們討厭平凡,蔑視平凡——我們作出一副跟平凡決裂的姿態,唯恐別人看不到。
而這,更多的,是一種示威。我們用這種姿態拉開跟平凡的距離。其實反映出來的,是深深的恐懼:我們害怕自己最終會落得平凡一生。
我們對此諱莫如深。乃至需要用這種態度,來宣告與平凡的勢不兩立。

然而,我們真的知道平凡是什麼滋味嗎?
未必。我們知道的,只是小說、電視劇,所告訴我們的滋味。
但是啊,小說和電視劇,不會告訴我們:追尋精彩的道路,有多坎坷。
我們不知道,堅守理想,有多麼艱辛;跌宕起伏,有多麼殘酷;我們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光是要活下去,很多時候,就不得不竭盡全力。

慢慢的,我們發現,其實,我們內心所嚮往的,未必真的是多麼精彩的人生。
錦衣玉食,人前風光,這背後的代價,或許是成百上千倍的痛苦,失落,空虛和無聊。
其實我們心底,是不是,還是希望安安穩穩,無災無難,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就好?
這麼想著,大家慢慢停下腳步。突然發現,以前所追求的東西,未必多好;以前所反對的,也未必多錯誤嘛。

大概每個人都有過改變世界的夢想,最後卻發現,原來自己真正希望的,大抵是,不被世界改變,安安穩穩做好自己,就夠了。其他的,任他去吧。

從一個過去者的角度看,這是不是,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呢?

其實無所謂是非對錯,只是觀念變了而已。


寫這麼一段話,是想闡述清楚下面這個解釋:

  1. 人所討厭的模樣,很多時候,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所嚮往的樣子,只是被自己壓抑了而已。
    (你嚮往的,真的是「不平凡」么?)
  2. 這種壓抑的過程,就是「心理防衛機制」中的「投射」。
    「投射」,是「自我」在「超我」的邊界約束下,對「本我」進行壓抑的過程。
    它的機制,就是將自己內心中不願接受的東西,投射到別人身上。
    (跟平凡決裂,更多的是一種示威,給自己壯膽)
  3. 「投射」機制,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衛」,常常因為未健全的「超我」而產生。
    由於這時的「超我」是不穩定的,所以它的邊界是可變的
    (碰得頭破血流之後,開始慢慢思考:平凡,真的不好么?)
  4.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逐漸修正「超我」的結果。
    修正後的「超我」,邊界變寬,那些原來因為窄邊界而被壓抑的「本我」慾望,就得到了釋放
    (最終,跟世界妥協,自嘲一句:也許平凡真的沒什麼不好。然後,看向那些年輕氣盛的年青人。彷彿從他們的目光里,看到曾經的自己)

簡而言之:

他們內心裡並不排斥他們「所討厭的模樣」。只是被外界灌輸了「那樣不好」的信念,不願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已。因此,他們通過表達對其的厭惡(「投射」)來緩解這種衝突。直到被灌輸的信念鬆動了(覺得「那樣其實也並非不好」),他們就開始往曾經「所討厭的模樣」轉變。


解釋一下「投射」:

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是原始慾望,「自我」是對本我的調校,「超我」是對自我的監督。
如果這三者產生了矛盾,比如慾望與道德產生矛盾,就會使人產生一種焦慮感。
這時,為了減輕焦慮感,人會採取「心理防衛機制」將慾望「壓抑」。
其中之一,就是「投射」。

所謂「投射」,就是把自己具備的、又不願意承認的東西,投射到外部環境,亦即他人身上。從而減輕自己的焦慮感和負罪感

可以這樣理解:
「自我」要求壓抑不良特點。但壓抑自身的不良特點,會產生焦慮。所以,個體轉而尋求排斥他人身上的該不良特點來獲得補償,同時,將自己的不良特點歸咎於外部環境,減輕負罪感。


再舉一個栗子:

一位學生,他從小就受到長輩的教導:不能作弊,作弊的人要吞1000根針,
那麼,他就會建立這樣一個信念:我不能作弊!
但是,這種信念是被灌輸的結果,並非發自內心的「內化」。因此,是不穩定的,易鬆動的。
(建立了不穩定的「超我」)

當他看到別人作弊並取得高分時,難免會產生一絲羨慕。
為了掐滅這種羨慕,他告訴自己:
「不,那些作弊的人會有報應的!」
「作弊的人都是惡人,我要消滅他們!」
「我是好人,我不能跟你們一樣作弊!」
藉由反對別人作弊的行為,來消除內心的不安。
(這就是「投射」)

慢慢地,當他長大了,看到那些作弊的人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因為作弊取得高分,拿到獎學金,平步青雲,一路順風。
於是,他會覺得:原來大家都在騙我,作弊了好像也沒什麼嘛。
慢慢的,被他壓抑了許久的通過作弊來取得高分的衝動,開始在心底破土而出。
(「超我」得到調整,原本對「本我」的壓抑變得沒有必要,被壓抑的慾望釋放出來)

瓶塞一旦鬆動了,封印的惡魔就會跑出來。


最後一句話簡答:

人為什麼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因為,他們並不真的討厭,相反還很嚮往。只是,之前受到約束,後來約束消失了而已。


因為人最終都會死……


你得分清什麼是討厭的樣子和必須要成長的樣子。


-

我覺得從境遇上來講是必然的結果,跟遺傳沒什麼關係,人的變化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你所喜歡的那些優點,什麼正直、善良、慷慨、仁慈,在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就會慢慢消失。就像卡爾維諾的《黑羊》里講的那樣,善良的人因為不願意去偷竊,慢慢變的窮困潦倒,最後死掉了。那個善良人的資產就是你一度以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優秀品質,因為被身邊的人傷害,被掠奪而傷痕纍纍的時候,這些品質就會消失。為了生存善良的人不得不放棄原先那些高尚的原則,而變的自私、小氣,甚至卑鄙、無恥

所有的量變都會變成質變。當一個群體在對某人造成傷害的時候,群體中的個人是沒有負罪感的。他以為自己只是佔了你很小的一點兒便宜,而整個群體對個人造成的損失是個人所無法承受的。為了擺脫這種狀態,就要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這是一種防禦措施,也是最終導致的結果——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那些說討厭有錢人的是在混淆概念,你並不是討厭有錢人,而是嫉妒,相比於窮人,大部分人還是更喜歡和有錢人在一起

++++++++++++++++++++++++++++++++++++++++++++++++++++++++++++

這個規律可以被打破么?

很難。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出生在豪門和出生在貧民窟的人獲得的資源不同,造成他們的人生也不一樣。我們早期的社會是通過物競天擇來實現的,而現在所處的社會階段已經有一部分人佔據了優勢,當勞動成果以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來分配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就會先天的處於劣勢。富人暫時性的慷慨並不能改變窮人的命運,只有讓所有的人都處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提供相同的教育資源),透明的競爭制度,才能讓他們擁有相同的機會。但那時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個體差異、種族差異和所屬群體的差異都會影響到他們的被選擇權。身材高大和身材弱小的人,黑人和白人,宗教信仰的不同都可能會成為人們選擇上的差異因素,這些都不是通過教育可以改變的。幾百幾千年來形成的觀念,若要打破需要顛覆性的科技和制度才可以做到

-


我覺得我漸漸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你的問題對我來說不成立~~~


當少年時的堅持被時光磨滅,青年時的理想被現實擊碎,中年的你突然發現自己曾經的雄心壯志,其實只是好高鶩遠,你已經沒有勇氣再冒險再拼搏的時候,遊戲就結束了,你最終還是被自己打敗。

你一直在扮演著自己討厭的人,只是在年近半百的時候,才有這經歷,有這眼光發現它。驀回首,除了感嘆: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以外,又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一直很討厭有錢人,求變成討厭的模樣


人的本能習慣是逃避,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你選擇逃避或者做錯了,愧疚感等情緒讓你感覺自己的行為和道德相左的時候,你會下意識的為自己找理由從而讓自己心安理得,於是久而久之變得習慣於找借口。
很多時候都是借口,你隨手亂丟垃圾的時候,身邊沒有垃圾桶啊,;這條街反正已經這麼髒了;身邊的人都這樣啊。然後你心安理得或者是愧疚感少了很多。
這種情緒是心理上的一種自我保護,但是長期在保護中的人是得不到成長的。
所以你別去怪現實把你雕琢成了你不想要的模樣,每一次怯懦、逃避、找借口都是你自己下的刀。


推薦閱讀:

世界觀突然間顛覆是怎樣的體驗?
怎樣理解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哪些書讓你的思想和生活有了自覺的改變?
世界觀崩塌是一種怎樣體驗?
有多少堅定的無神論同仁敢在荒山野嶺的墳墓地里待上一夜?

TAG:心理學 | 世界觀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