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

如題,我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許多事情哪怕有人告訴過你不會有好結果,但是自己卻還是很執拗要堅持到底(或者只是懶的改變?),真正知道疼了才會認識到錯誤。這種現象是什麼造成的?

類似問題:為什麼會「斗米恩,擔米仇」?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日常行為分析,更多關於日常行為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東邪西毒里有一句: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在別人看來,是浪費時間,他卻覺得很重要。在我認為你是想堅持自己,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是對的,你渴望自己去打探這個世界,不想靠別人,即使是父母,即使被這個世界撞的頭破血流又怎樣,你會覺得很痛快,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自己決定,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可以了無牽掛的繼續前進。

東邪西毒里又有一句:為了一個雞蛋失去一根手指,值得嗎?不值得,但我覺得痛快,這才是我自己。在你逐漸與這個世界抗衡的時候,你失去了自己的年輕的時間,你失去了很多可以穩定下來的機會,你失去了依靠孤獨一人,在那時你認識到了自己所失去的一切,開始承認自己年輕,承認自己選擇錯了,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你的信念開始慢慢被這個堅硬殘酷的世界吞噬。

東邪西毒里還有一句: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去,你會發覺沒什麼特別,再翻過來,可能會覺得這邊會更好,但我知道他不會聽,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走一走,又怎麼會甘心呢。你終究是想要翻過你眼前的那座山,即使別人告訴過你,在這裡會更好,更舒服,更有機會,可是你沒有聽,你倔強的看著眼前的山,你想要征服他,於是你披荊斬棘所向披靡,但是在你在走過之後發現自己錯了,山的那邊還不如剛剛自己走過來的村莊,那裡有自己的朋友,家人,快樂,那邊風景更美,於是你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這不是現象或者有人稱為一種現象,這是我們每個熱血的人都會走的道路,他證明著我們激情過,經歷過,倔強過,他帶來了我們成長,我們從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了不一樣的自己。如果你不選擇去闖一闖,不去執拗的堅持自己,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又怎麼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麼走你心裡或許也有了模糊的影子,那麼繼續前進吧,一個人不怕犯錯,但就怕他到最後都不知道那是錯誤,因為他不敢向前邁進,他不敢去證明,要知道錯誤也要是在證明了才是錯誤,不去證明你怎麼知道他是對是錯,或許你就是對的呢。

你已經證明了自己,你不覺得自己在執拗堅持到底同時你也成長了嗎?你對這世界開始有所懷疑,對自己有所懷疑,對人生也有所領悟,希望以後你能對自己有很好的評判,對事能認清對錯,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繼續執拗的堅持到底。我們要走的路始終是要自己走完,因為每一條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沒有人可以幫你走完,只是我們都要學會為自己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

還有一篇我覺得和這裡的問題接近,複製過來,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為什麼人們總喜歡用「你太天真了」去否定別人? - 常亮的回答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是因為人實在太會為自己編造虛幻的希望,來避免損失帶來的痛苦了。


經濟學關於"沉沒成本"的論述常愛舉這個例子:


如果你花了50塊錢去看場電影,看了半小時,你覺得這個電影非常扯淡,你應該離開還是繼續看呢?大部分人會選擇,既然錢都已經花了,既然來都來了,那還是看完吧。哪怕等電影結束,你會為這個爛片浪費了你兩小時的時間而吐槽罵娘。


可是為什麼不看了半小時就走呢?經濟學家的解釋,是已經花的50元錢,成了你的「沉沒成本」,你覺得既然有投入了,總得產出,哪怕最後損失更大。


可是如果你去採訪這些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覺得,自己留下來看兩小時爛片,是因為捨不得花50元錢。可能很多人想的是,「萬一演著演著,導演或者那個面癱的演員開竅了呢?」


50元和已經投入的時間成本是損失。而「導演開竅」就是幻想。


前幾天兩個話題在知乎引起熱議。一個話題是有個姑娘來控訴自己老公,不管自己和孩子,每天打網遊。另一個話題是一個姑娘來控訴自己男友,居然動手打她。對於這兩個「怎麼辦」的問題,旁觀者大都一個字:「離」。很多人勸她們,不要到「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


可是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找了一個男朋友,花前月下過了,也見過父母了,甚至還結婚有小孩了,發現他成天打網遊,或者動怒了居然給敢打你,你卻很難下定「離」的決心。因為你心裡總會有幻想:「萬一他洗心革面浪子回頭了呢?」畢竟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有啊,我總得做什麼來嘗試下啊。


她們的想法並非不可理解。我們的決定並非完全理性,還有依賴我們的情緒。而重要的情緒之一,是對損失的恐懼。她們並非看不到損失已經造成了,也不是看不到如果這樣下去,會損失更多。她們很難下決心,是因為當損失出現時,「希望」也開始在不確定中若隱若現,損失帶來的痛苦越大,希望也會越大,我們越會抓著這個希望不肯鬆手。


生活本身的不確定性確實為希望保留了一部分空間。在這種希望中,投資會扭虧為盈,不合格的戀人會洗心革面,損失最終會被避免。直到現實把這種不確定性的泡沫擠干,「希望」渺茫到無處容聲,冰冷的現實,最終還是浮出了水面。而這時,我們也會悔不當初。

怎麼才能避免?我的建議是,在做重要的決定之前,先打會座。不是開玩笑啊。打坐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情緒,能讓我們的情緒和行動隔離。當我們能在恐懼和幻想中端坐不動,也許我們就能看清事情的本來面目,了解我們對損失的擔心,並最終做出最勇敢的選擇。


恰好在做decision-making的實驗室散混,各種模型累覺不愛。

簡單來說:經過加權眾多因素(過往經驗,他人經驗和信息,風險評估等等),對一件事有了預期價值(expected value),decision就形成了。當然實際上越複雜的情形考慮的因素越多,用到的模型也就越複雜。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原因恰恰是之前沒見到棺材,也沒撞過牆,所以缺少了過往經驗(past experience)這個加權係數很大的一項,他人的經驗和信息加權係數太小,不足以撼動我們的期待值。
知道疼了之後就有了past experience,理智的人就不會再次選擇撞南牆了。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受到情緒的影響或是冒險特質,再撞一次。


你說是棺材 我看是紫檀天堂。

你見是南牆 我望是彼岸陽光。

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

著相了而已。


@動機在杭州 的答案非常恰當地引入了「沉沒成本」的概念,並簡單扼要地論述了一個原因:「希望,不切實際的希望」。在這裡,我想更進一步地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也講清楚「希望」與「沉沒成本」之間不能分割的關係。(PS:原文中應該有筆誤,出於沉沒成本的考量,經濟學家的建議會是讓觀眾離場。)


玩德州的人有一個基本常識:已經下到牌桌上的籌碼不再屬於您,因為這已經屬於「沉沒成本」的範疇了。其實,按照理論來講,大家應該都很理智地明白不能因為籌碼池金額的大小而扭曲了自己對牌局的概率估計。但實際上,人們卻往往難以做到這一點,這是為什麼?

丹尼爾·卡尼曼在新書《思考,快與慢》中將人類的決策方式大致分為兩大類,其一是需要大腦理性思考得出,另一個則是類似條件反射式的反應,這就是常說的「非理智」的情況。我們可以藉助這一理論,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原因。


一、關於快思考-非理性

心理學上有專門的研究,查理芒格稱之為:「被剝奪超級綜合征」。老虎機的設計原理即時基於這一點,出現的圖標總是極其接近大獎,讓人們非理性地不斷地嘗試玩下去。這種非理性的情況,很容易在德州撲克中出現:您最初擁有40萬籌碼,如果只剩下8萬,那麼您很可能會有All-in的衝動。

所以,人類從本能上不願意放棄沉沒成本。「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積重難返」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關於非理性,其實還涉及到兩個相關的心理:「僥倖心理」與「樂觀心理」。我們傾向於相信一點:我的壞運氣到頭了。這個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即便我們的手牌明顯不足以支撐我們高估的運氣,而這又進一步造成了惡性循環,又開始了下一輪的」我的壞運氣這下肯定用完了吧。「

如果問題停留在這個層面,那麼我們可以採用所以,@動機在杭州提倡的「打坐」,讓自己得以在「快思考」這一階段里充分地權衡,減少非理性因素的影響。通過概率的計算來做出理性的選擇,完美地避開「棺材」跟「南牆」。
但是,我們依舊很難做到,這是因為理性思考也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關於慢思考-理性:

經濟學上有一些理想化的辭彙,其中就有「機會成本」跟「沉沒成本」。(嚴格意義上的沉沒成本是:已經投入但無法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機會成本則是: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學過經濟學的人都被良好地教育到:不要讓沉沒成本影響您的判斷。但是,通常「沉沒成本」扮演著「機會成本」的角色。這一點總是有意無意地被忽略掉,更多時候為了簡化情況,而將兩個項目獨立來進行闡述,在所有的經濟學著作上,幾乎沒有把二者並列來提的。我後來不喜歡經濟學而更加偏愛數學的原因也在於此。經濟學中的很多概念無法在實際中應用,更多的是存在在象牙塔中。


首先,現實中,很難有嚴格意義上的沉沒成本。就好像您開了一家餐廳,但是經營慘淡,這時候如果您認為再投入更多的資金也無法挽回損失的話,那麼這家餐廳對您而言就是沉沒成本;但是如果您認為再投入更多的資金就可以盤活起來的話,那它在您就不是沉沒成本。再好比您打算加入一家創業公司,不算期權分紅初期的工資比如只有1萬元,而之前的工資是3萬元/月來看的,相當於每個月的機會成本是3萬元(此時也是沉沒成本),即用3萬/月去博取一個機會,而這個沉沒成本是否值得,也是取決於創造出來的機會最後是否成功。所以,是否是沉沒成本取決於您當下的主觀判斷、以及事後的事實驗證。這樣,就讓「沉沒成本」成了象牙塔里的術語。


所以,從理性上來看的話,如果一個人的沉沒成本不伴隨任何的機會成本,那麼他是不會跟進的;人們之所以難以割捨沉沒成本,就是因為他們把其看做機會成本。這個機會成本的「機會」,就是@動機在杭州 提到的「希望」。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其實可以參照股市上止損的做法:強制設置一個金額/預期,支出高於/收入低於這個金額/預期則即刻叫停,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或者設置一個時間截點,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截點事情依舊無進展,則即刻叫停。


可惜,能做到的人總是少數,就好像股市上賺錢的人總是少數一樣。

希望有所幫助。
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2015年3月16日


自由是人最高的價值,獨立自主是它的要求、痛並快樂是它的表現

人生在世,最重要和開心的事情是自由。自由是一個人外出旅遊、享用美食、搞攝影、寫字繪畫等活動的基礎,所謂自由就是獨立的、按照自己內心的感受和理解來表達與做事的狀態。反之,剝奪一個人的行動自由、乃至生命存在的自由,是現代法治社會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

為了實現自由,人類發展了很多心理的功能作為保障。其中核心的自我功能,即維持和保護自我邊界。因為你得有穩固的自我邊界,才有自我的存在;有了強壯的自我才能談得上按照自我意志來感知世界、做出自我的選擇。

人是以個體為單位的,現代社會法律明文規定的基本精神,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一個有獨立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在違法犯罪的情況下,只是這個當事人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即使家屬至友都不受牽連。除非有人涉嫌包庇、乃至協同作案,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但這也是另一個人違法的問題,與前者沒有必然聯繫。

這種獨立的法治精神,與封建社會時期的連坐制與株連九族的懲罰體系完全不同。後者只要你和犯法者有血緣關係、甚至你住他家隔壁,都會受到懲罰。在這種環境下,毫無獨立性可言。而現在,一個人獨立承擔和照顧自己的生活,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在一個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也相對接納自由表達的社會環境里(絕對的自由後文再說),人們可以通過努力和競爭來儘可能實現自己嚮往的生活。但是在一個法律雖然允許,但是人際邊界普遍不清晰的社會裡,要做到這一點兒很不容易,時常還會惹一些麻煩。

比如每年秋風吹起、天氣變涼,你得穿秋褲,一是你自己覺得腿冷,二是你母親覺得你的腿在冷。添不添衣,本來是我們個人的事情,但是母親的介入,讓我們感覺自己安排生活的權利受到了侵犯。使得不少人,反而寧可咬緊牙根兒、不讓上下牙打架,在凌冽的寒風中「嘶嘶」哀嚎著前進,也不加上秋褲。內心體會到的、是自我獨立性的小火苗,溫暖著自由的心房。直到頭疼無力、鼻涕橫流,在感冒中的侵襲下,悲憤地讚歎自己:為了自由,革命先烈可以拋頭顱、灑熱血,感冒這點兒代價不值一提。阿嚏!

這還只是一條秋褲的事兒,大而化之,我怎樣完成我的工作、怎樣安排我的假期、我學什麼專業、我買哪兒的房子、和什麼樣兒的人結婚、過日子等等,都可能因為要抵抗試圖侵入自己邊界的人,而導致刻意對立著做事,通過防禦外界的干涉、來保持自我邊界的穩固。

自由和依賴同樣是我們的內心需求

但是任何矛盾能夠被維持,必然有兩股能量相當的力量在提供燃料。而這種一味地維持自我邊界是如何被維持住的呢?

原來,雖然為了自由,人們在意識層面玩了命地抵抗,但在潛意識裡,人也都有同樣強烈地依賴、順從的渴望。表面上在對外界的干涉與侵入進行防禦,保持自我的獨立性,其實是反向地拒絕著,內心渴望依從別人的渴望。簡言之,過度強調邊界、不肯退讓,往往是對內心依賴渴望的反向形成。

想想我們小時候,得到照顧、充分被滿足時,我們並不覺得自由是最大的價值,反而被照顧和關懷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但是隨著成長,進入充滿競爭性、弱肉強食的學習、工作氛圍中,曾經依賴、依從的願望在這種現實條件下是不能被實現的,甚至是可怕的、不利於實現成績優異、獨立工作的目標,現實的要求告訴我們:獨立做事的能力不足會保不住工作、職務無法晉陞。

所以,我們內心雖然有依賴別人的需要,也明知道得到別人的照顧是一件很爽的事兒,但是我們大多時候選擇了壓抑和否認了這種可怕的、不利於在競爭環境中展現出來的特質。甚至過度地強調自我的獨立性,在輕微的邊界被侵犯,如別人給予善意的建議和安慰時,而感覺強烈的不自在、拒絕別人的好意。

其實這與我們內心對依賴的渴望缺少覺察,把內心對於自己依賴的恐懼,投射給對方有關。因為對方越是侵入邊界、照顧自己,越是顯得自己需要被照顧、自己是無能的,無法維護自己的邊界。小事上,鬧一些不愉快還好,但是如果是大事上,因為要保持獨立性,而刻意維持對抗、拒絕依從別人的建議,以至於影響到了現實上的判斷。那麼就真如題主所言,會撞到南牆了。

還以那條秋褲為例,母親對我們的建議:「天氣涼了要穿秋褲」,撇開「被體驗」到的侵犯感,從最簡單的信息層面看,是「母親提示了天氣的變化、可以做出穿衣上的調整「,僅此而已。對這條建議投注自由與否、獨立性與否的象徵意義,來自於我們內心狀態。是我們對於母親的關切投注了是否在控制自己、侵犯自己的情感,並以拒絕外在的建議,來使自己意識層面保持獨立,而這些內心的意義和情感,並不是這個信息的原意。要想解決這種聽不進去別人話的心理狀態,方法不在於拒絕母親式的勸告、不要讓她給出建議,而是要在內心能面對自由和依賴的衝突、接納內心活動的複雜性。減少把內心的衝突,投射給別人,進而和對方糾纏。

所以,保持獨立、自由的狀態,更需要我們保持一顆覺察的心,無需為了自由而自由,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舒適、更自在,出於現實的考慮而堅決做出獨立的選擇。

特立獨行、苛求自由有時是最大的不自由

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往往內心有強烈的依賴需求,甚至比可以接受一些不自由的人,更加依賴。因為凡是追求絕對自由的人,內心其實都是極度不自由的。頂著嚴苛的「我必須徹底獨立和自由」的要求,必然處處標榜自我的邊界和獨立性、處處以「我不能聽從別人的意見」為第一標準,以此來反向地防禦著內心過於想要依賴別人的渴望。但是這樣往往會導致心理功能中的預期後果和自我調整功能受到影響。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和獨特性,同樣也有特定的視覺盲點。有時候我們聽從別人的意見,不見得是對方給出的建議有多高明、道理有多深刻,而只要幫我們消除一些盲點就可以了,以此我們就能根據目標和現在的差距、做出自我的調整。有如開車的老師傅,在拐一個陌生的巷口時,讓一個孩子幫著看看離牆根兒還有多遠一般。

但是邊界僵硬、內心很頑固的人,會為了保持獨立性,盲目相信自己、拒絕建議,這必然會導致撞南牆的後果。直到撞了才悔悟「早不該如此啊!?」這就是為了保持獨立性,而壓制了上述兩種功能的表現。

充滿彈性的自由和依賴,是自我功能健康的一種表現

所以說,獨立和依賴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分別,內心任何真實的需要都要與當時的人、事、物結合來看。而撞南頭才回頭的人,顯然是在這部分心理功能上缺乏彈性,不是以現實要求為考慮,反而僵硬地維護著自我獨立性,來防禦者內心強烈的依賴需求。

對於追求自由的人,我想說,內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失去了和環境聯繫的、孤立而徹底的自由。

與面對內心的衝突、困擾相比,外界大多的束縛和侵犯,都只是暫時的、可以協商解決的,而內心不敢嘗試去想像、不敢進入某種角色、不敢真實地體驗和接納自我,那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在@動機在杭州 老師提出的沉沒成本作一些延伸:)

好友一日致電,稱與男友分手了,之後心情一直低落。問及情況,給我列舉了這個賤男的若干劣跡,作為一個毒舌,我的反應是「這種賤人,何須掛心,早分早好。」朋友說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還是心裡覺得難受、不舍。

要是你是個過來人,曾經有過一段糟糕的感情關係,她的心事,你懂的。但我就有問題了:明明心知肚明這段關係維持下去都不會開花結果,乃至自我折磨,為何偏偏難以割捨呢?是因為愛得太深不能自拔?還是因為對對方負上道義上的責任?抑或是迫於經濟、家庭乃至孩子的壓力?

實際情況往往是我已經習慣了和他/她在一起了,分開的話會不習慣甚至很難受。心理學上叫這種做「不活動慣性」(Inaction Inertia)。就是慣於維持現狀,哪怕情況不好也不願意改變。而這種「惰性」的背後,其實還隱含著對自己付出多少的算計,「我們都在一起7年了,我為了這個人付出了這麼多,我不想放棄。」「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經營這段關係,如果要跟他/她分手,不就血本無歸,又得從頭再來。」

對於精於算計的現代人,在一段親密關係的十字路口,要決定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我們會考慮很多。這個時候,很多人會著眼於過去,回首跟對方走過的日子,看看自己為這段關係付出多少代價——精力、時間、金錢甚至是一去不復返的青春。這些過去已經投入的一切,叫做「沉沒成本」。一旦你選擇放棄,這些過去的投資就會變成「泰坦尼克號」,長眠于海底。

同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不勝枚舉。你從事了一份工作3年,已經是個熟手技工,但是一直都不太喜歡這份工作,也得不到升遷的機會,但是你卻遲遲沒有跳槽,因為你已經在這份工作中付出太多,轉新工作意味著重新開始。我媽媽那碩大無比的衣櫃里有超過200件衣服,但是你一看其中一些,就知道它們跟冷宮中那些「永遠不會再被寵幸」的妃子一樣孤獨地躺在那裡,而我媽就每天穿著她的老三件,同時死守著她的衣櫃。我老爸在我的床下堆了一堆百萬年都不會再用到的工具,但是當我揚言要把東西扔掉時,他就會有一百個莫須有的理由把它們繼續珍藏著:這些東西以後會變成古董啊、還有很多有用的、扔掉了以後想用的時候就沒得用了云云。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決策的悖論》中舉了一個很好的場研究的例子來說明沉沒成本是怎樣影響人做決定的。一間本地戲劇演出公司向觀眾提供戲劇季票訂閱服務。買票的人被暗中隨機分成兩組,一組買到的是全價票,另一組是打折票。然後研究者通過追蹤調查買票者在這個季度看演出的頻率。結果發現買全票的人看戲的頻率遠高於買特價票的人。個中原委可能是全價票買家要是不去的話會浪費更多錢,他們比折扣票買家更心痛。因為對全票買家來說,不去看演出要損失更大,也會讓人感到更後悔。如果我們從展望將來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應該選擇的是讓我們自己感覺到更開心的事情,那麼在演出當天應該問自己的問題是「我今天究竟出門看戲劇好呢,還是宅在家裡打Dota好呢?」

冬天來了,溜冰的時間到了,現在想像你買了兩張溜冰場的票,然後才發現兩張票是同一天的。一張價值50元,另一張價值25元,但是25元那個溜冰場這時候人比較少,環境也更好。你會選哪個呢?大部分人還是選了用掉價錢更貴的溜冰票。可是,溜冰本來就是一種愉悅身心的活動,難道不是應該選擇那個能讓你玩得更盡興,更開心的選擇嗎?

我們在做決策時,尤其是重大的決策時,都希望自己能夠理智地分析情況,然後做出更好的選擇。但是斤斤計較一個選擇的「沉沒成本」,通過對過去付出的多少來衡量決策的好壞,其實並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反而很多人越是不願意做出改變,越是為此投入更多,然後就會讓事情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只有放眼未來,從這件事情對未來的影響來看,才能幫你做出更問心無悔的決定。

回到了最初關於感情的決定。決定兩個人是否走下去的,是未來兩個人能不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而不是算計自己投入了多少。畢竟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的日子還長呢。


PS 為了我家有個美好的未來,老爸,你讓我扔掉床底下的古董吧!

參考文獻:
Barry Schwartz,《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Harper Perennial 2004

keledoll梁嘉歆
友心人心理社區發起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中山大學應用心理學學士,科學松鼠會成員,發起心理科普活動少少人讀書會,翻譯心理學書籍《被捆綁的慾望》和《選擇的悖論》。


本文分手的沉沒成本 ,如需轉載,請聯繫yosum@qq.com。
——友心人是你懂心理學的好朋友——
微信公眾號:友心人(yosumn)
新浪微博@友心人心理社區



因為人活的就是這個體驗的過程。

不撞南牆,不見棺材,那您還活個什麼勁啊?大家都知道有一天要死,幹嘛不今天就自殺結束了完了呢?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這是一句古話,並沿用至今,這說明什麼?自古人們就意識到有這麼個現象存在,而且到現在仍不斷地出現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影響之深,就像你困在流沙之中,你能很明確地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很難真正的做出改變。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此有魔性,讓大家往坑裡跳呢?

題主提到了一個解釋---懶。懶是什麼?很多時候「懶」證明了捷思/啟發法Heuristic)的存在。啟發法是人們為了節省心理能量(Mental energy)而採用的思維捷徑Mental shortcut)。很多時候這種思維捷徑能夠幫助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挑選一本歷史讀物的時候,你會選擇北大歷史系教授的作品呢,還是某個不知名野雞出版社的作品呢?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少有人會耐心的翻看兩本書再做定論,這時候人們就「正確」的使用了思維捷徑。

當然,思維捷徑有時候也會玩拖,比如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就是個例子。看官們不妨一起來做兩道小題目。兩道題目都要求你選出你所偏好的選項,不要多想。

第一題:
A. 保證能拿到100塊
B. 50/50的幾率拿到200塊或者什麼都沒有

第二題:
A.保證要失去100塊
B. 50/50的幾率失去200塊或者什麼都不失去

這個實驗在社會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領域中重複了許多次,大多數實驗結果是第一題選A,第二題選B。

在分析這個結果之前先要牽扯到一些簡單術語和理論。一個理論叫做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預期效用Expected Utility= 可能性(Probability * 效用Utility). 這裡效用是指某個事件所能帶來的價值可能性這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要是想成為一個理性的決策者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完整性Complete)意思是這位決策者每次都能作出決定,非A即B
  2. 可傳遞性Transitive)意思是如果A&>=B, B&>=C則A&>=C.
  3. 獨立性IIndependent I)意思是如果A&>=B;那麼(A+C)&>=(B+C)
  4. 獨立性IIIndependent II)意思是如果A&>=B,那麼A永遠&>=B
  5. 最大化預期效用

那麼我們回到之前的結果,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算出
第一題A選項的預期效用是100%*100=100
第一題B選項的預期效用是50%*200=100
第二題A選項的預期效用是100%*-100=-100
第二題B選項的預期效用是50%*-200=-100

所以,理論上來說,作為一個理智的決策者,選擇每個選項的幾率應該是一樣的。但很明顯,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是理智的決策者,因為他們違背了條件4——如果A&>=B,那麼A永遠&>=B。結論顯示:面對收益的時候,很多人是規避風險的(risk averse);當面對損失的時候,很多人是接受風險的(risk prone)。

那麼到底為啥大家會瞬間大腦短路,忘了數學莣了噯呢?因為人不是機器,人有主觀的感受。打個比方,同樣是1000美元,你更開心還是比爾蓋茨更開心?事實上,人們做決策的時候用的不是效用,而是主觀效用Subjective Utility),不是可能性,而是主觀可能性subjective probability),所以人們最大化的往往不是預期效用,而是主觀預期效用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於是有了主觀期望效用理論(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主觀預期效用=主觀可能性*主觀效用

在第一題B選項中,得到200塊的主觀可能性可能小於50%,導致這個選項預期效用不到100,所以人們選擇A.
在第二題B選項中,失去200塊的主觀可能性可能小於50%,導致這個選項預期效用高於-100,所以人們選擇B.

到這裡,」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心不死「的根本已經解釋的差不多了。同之前的第二題,這句古語描述的是一個面對損失的情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偏向於迎接風險,因為此時損失的主觀可能性要比平時來的要小,所以此時冒險的主觀預期效用要更高一些。於是很多人抱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玩脫了,進了墳墓,撞了南牆。

==============================
其他網友的回答提到了沉沒成本理論(sunk cost theory)。沉沒成本本質上也能用先前的主觀期望效用理論解釋,同時還要牽扯到另外一種啟發法叫做代表性啟發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舉個例子,一個人拋色子,拋了5次,分別是55555,請問這色子正常嗎?很多人會想,這色子有毛病吧。其實這色子很有可能是正常的,只不過這個結果和人們想像中的隨機結果不一樣,也就是說這個結果不具有代表性。如果拋出了23561,很多人就會覺得這個結果夠隨機的了。代表性啟發法的一個具象叫做賭徒效應(Gambler"s fallacy),上面舉的色子的例子就是。如果連著出現了5次5,那麼人們會覺得下一次還出現5的幾率微乎及微,其實仍有1/6的機會搖到5。代表性啟發法的另一個極端叫做熱手效應(Hot hand fallacy),舉個例子,你跟一個人玩剪刀石頭布連贏了5把,你會覺得下一次贏得幾率相比以前更大,其實並沒有變化。所以人們往往對概率很不敏感,原本該保持不變的概率會因為之前的事件改變。

那回到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你先前投入進去的成本(包括機會成本)。隨著投入的精力金錢/損失逐漸變多(離南牆越來越近),沉沒成本越來越大,代表性啟發法這時候會讓你產生賭徒效應的錯覺——我連虧了這麼久,下次虧的幾率肯定沒之前那麼大了。於是變本加厲地向南牆進發,直到嘭地一聲撞死在了南牆上。

歸根到底,沉沒成本理論也是說損失的主觀可能性會變小,因此冒險的結果會更好些。這大概是僅次於」她也喜歡我「的錯覺了吧。

---------
作者對一些專有名詞的中文翻譯不是很確定,如有錯誤或不地道之處還請指出
Q.E.D


證劵交易市場中存在一個術語,叫停損點,顧名思義,止損點是為了控制交易風險而設置的一個停止損失的標記點,當交易下滑到該點時,此時投資者應該採取措施減少損失情況的繼續發生。然而在市場的具體操作中,雖然每個投資者都知道止損的概念,但當投資出現大幅下跌,從而擊穿停損點時,真正能夠執行該概念的人並不多,絕大多數人此時都不願離場,因而套牢現象能夠一再發生。在事後追問這些人被套牢的的原因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共謀性保護對他們的影響,通常來說,進入交易市場後,個體都會有對自己的興趣點進行關注、思考、判斷,這些思考、判斷決定了一個人的交易行為。然而當出現一些不符合預期的現象時,共謀性保護會有針對性的對和自己判斷存在矛盾的資訊進行過濾,在這種心理機制的影響下,個體會尋求能夠支持他原先預見的「客觀材料」,使其仍然堅信之前的判斷,不願意根據事實的進展採取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進一步加劇。


其實最簡單的答案就是:他們需要為自己一個交代。
1&>紙上學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諸葛亮也是事無巨細鞠躬盡瘁最後累死了自己
都是因為他們骨子裡的多疑。
這沒什麼問題,世界上總是心寬的人少,多慮的人多,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煩惱。

2&>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同理,子非魚,安知魚之能?你到水裡會淹死,魚不會
他們也會這麼想,別人做這件事做不了,我不一定做不了。只要有1%的機會成功,投入產出比又可以接受,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你只要一想,如果30-50年後,你再回顧人生,會不會後悔此時這一剎那沒有勇敢地去撞撞南牆?會不會懷疑其實當年的那堵牆,只不過是紙糊的?
所以,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撞南牆不是什麼錯的事,頭破血流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所有傷痕,都會變成之後寶貴的財富。趁著年輕多撞撞牆,反而比小心翼翼只走平安大道的平庸之輩值得尊敬的多。

穩如泰山的人生是一種人生,恣意妄為的人生也是一種人生。

精彩有趣,便是好事


進化得不夠,大腦皮層太薄,被間腦控制了。
好吧說人話:情緒無法對抗,只能安撫和欺騙。沒有足夠的智商,是駕馭不了情緒的。


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人,他們落淚和回頭的【閾值】不同。」
你以為人家撞了南牆才回頭,實際上那只是你的南牆…


沉沒成本越多,期待的收益也就越多。
越投入越無法罷手。


其實不見棺材不掉淚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我姑且猜測一般能夠見到棺材的人大概都有過深的執念。
因為執念太深,所以最後在不斷追逐嘗試的時候已經忘了初衷,不斷面對失敗還不放棄,有的時候並不是源於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喜愛其實只是已經前期付出太多,你讓他突然抽身離開一時心裡接受不了。
此外還有一種人,面對一些事情明明在心裡就知道沒可能但還要嘗試,是因為他受不了世人的眼光,受不了別人在背地裡說你看這傻瓜一開始就不行還開始,但是這種人繼續堅持,別人的話就會變成這傻瓜,怪讓心疼。本來是件白痴的事,但是讓他這麼一堅持,硬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明知道沒有結果但是還要努力的英雄形象,其實大多數的情聖還真不是有多喜歡那個自己永遠追不到的女神,人家只是想營造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Feel而已,

當然還有一種人,那就是真傻。。。。。。。。。。。。。


賭徒心理,沉沒成本,還有就是死要面子,投入那麼多,付出那麼多,也許很多人都說自己蠢會失敗,所以就希望證明自己才是對的,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自己才是特殊的,其實么...


看以前的回答太酸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原來喜歡一個男生很多年,表白被拒,依然心存妄想,以為自己特別執著特別堅強特別不一樣,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直到我某一位老師上課的時候舉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例子,老師說,這種行為,就是你們小年輕缺乏智慧,愣頭青的表現。
多希望身邊能多一點直白的人,讓我們從幻夢中醒來,少點無用的自欺欺人。
當年的南牆撞的太狠,現在傷還沒好利索,還得換條路走,也不容易啊!
—————————————————————
缺乏tact,簡單來說,缺少智慧。不懂得何時放手。
但是個人覺得,也有隱含的積極性。不撞南牆不回頭這種心態的形成,是因為始終抱有希望的存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希望是一件好東西,但是也要明白,希望也會給人帶來痛苦。很多事情我們是無法準確預測的,現實與理想之間始終有一道很深的鴻溝。如果你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可以說你很幸運,你的努力有了回報;但是很多希望是很渺茫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在某種情緒的主導下,我們還是希望會不會有逆轉的結局,比如到了南牆也不回頭,甚至想一想是不是還能把南牆撞破了。
但是,如果你沒有把南牆撞破,死在了南牆前面,這樣做值得嗎?
認真想一想,有什麼事情值得你為之死在南牆前面,還抱有希望,還不換一條路呢?
所以,接受很多事情的失望,換一條路走,別在南牆前面耽誤太多的時間,有很多路走,那些過不去的坎,想不清楚的失望,最不濟還可以先交給時間。


還有一絲希望就不願意放棄。
不留遺憾好過以後後悔。


很簡單,基因造成的,這是人的本性之一,探索和懷疑。


推薦閱讀:

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心理學中「親子依戀」是嬰兒對父母的依戀,那麼有父母對子女的依戀嗎?
如何更好地與父母溝通?
妻子經濟獨立,不太信任、在乎丈夫,反對婆媳同居,我該怎麼辦?
我從小被繼母長期傷害致殘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家庭關係 | 日常行為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