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IT 精英的子女更容易患上自閉症」?

《環球科學》雜誌的文章《IT 精英的子女更容易患上自閉症》提出「數學上的天賦跟許多與自閉症相關的特質有聯繫。」

給出的數據:

12.5% 自閉症患兒的父親是工程師,而非自閉症患兒的父親中只有 5% 是工程師。

同樣地,自閉症患兒的祖父中有 21.5% 是工程師,而非自閉症患兒的祖父中,這個比例僅僅只有 2.5%。劍橋大學數學系的學生中,被正式診斷為自閉症的人數是人文學科的 9 倍。

「自閉傾向指數」測驗中普通成年男性的平均得分是 17 分,普通成年女性平均得分是 15 分。自閉症患者的得分通常在 32 分以上。英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獲獎者的平均得分是 21 分。

矽谷自閉症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群平均發病率的 10 倍。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也報告稱,他們的孩子中,患自閉症的人數是普通孩子的 10 倍。在被稱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當地醫生也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

號稱「荷蘭矽谷」的艾恩德霍文市的自閉症發病率(2.29%)幾乎是普通城市的三倍。

文章最後指出:

調查為什麼特定的人群有較高的自閉症發病率,以及與該狀況相關的基因是否跟與技術天賦有關的基因相連,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人類大腦有時會發育異常。自閉症患者的思維與眾不同,經常同時表現出能力的欠缺和超人的天賦。人類能夠非常細緻地了解世界的運行規律,能夠看到自然、科技、音樂以及數學的模式中的美,這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可能跟這種特有能力相關的基因重疊。


文章的作者Baron-Cohnen是在擴展了的theoory of mind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Emapthising-Systemising Theory, 可以算是一種神經心理模型,用來解釋自閉譜系症。他的切入點正是文中提到的男女診斷數量的懸殊以及和原生家庭職業的差別。所以他認為自閉症在某種程度上是an extreme form of the male brain. 他認為男性大腦的神經結構就使他們更傾向於系統性思維,並在情感交流能力方面比不上女性。
這裡有必要說說擴展的theory of mind中對cognitive Empathy 和emotional empathy 的區別。傳統的theory of mind模型中認為自閉症患者缺乏認知他人情感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無法站在別人的立場上體會他人的情感。不過很多新研究發現自閉症者其實是有感受情感的能力的,還有模型主張自閉症者是過度敏感的感受情感。 在這個基礎上Smith提出了區分Empathy為cognitive和emotional empathy,emotional empathys可以看作是更直接的有時是無意識感受到的基礎情感,比如說開心,悲傷,憤怒等。而cognitive empathy 則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的能力。由此他也對包括自閉症在內的臨床情感障礙做出了分類,比如高情感敏感性和低情感認知能力,低情感敏感性高情感認知能力。 他認為自閉症者是屬於情感敏感性過分飽和,但是情感認知能力弱。
Baron-Cohnen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他對於男女差異上的假設的。他試圖通過這種男性系統化傾向解釋自閉症者重複系統性行為方式以及他們對某方面的特殊興趣和才能,從而也脫離傳統單單從缺陷的角度解釋自閉症的方式。一些神經學的觀察發現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他的理論。
不過也不乏對他理論的質疑聲,這裡就不說很多人已經提到的家庭對自閉症的認識程度的不同產生的影響了。男女診斷出自閉譜系症的明顯差異也很大可能和基因密切相關。除此之外我們也知道大腦的發展在兩歲內受到的社會,家庭教育的影響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男女的區別,這方面的影響他幾乎沒有在他的研究上考慮進去。而且他的理論只注意到自閉症者靜止大腦功能結構的不同並沒有考慮到自閉者在其大腦的發展過程和認知能力發展過程中和神經正常人也存在很大區別。
有的答案里提到的家庭忽視情感的交流模式導致自閉症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這種互動模式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自閉症而起。
解釋自閉譜系症行為模式的神經心理模型很多,可是至今並沒有能解釋所有行為障礙的模型。不過很多新模型可以從更積極的,而不是單單病態的角度去解釋,比如說Intense World Theory和Monotropism假設。這種新的從自閉症者潛在能力角度出發的神經心理解釋模型,能更好的在平等的接受自閉譜系症者的前提下幫助支持他們的發展。這也不是要忽視自閉症所帶來的行為問題而不去干預,只是在干預前也需要認識和接受他們的特殊需求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首先,感謝話題發起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想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我並不是研究自閉症的專家,對於自閉症產生的原因了解甚少,所以在這裡給出的回復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愚見,僅供大家參考哈。
我認為 -IT 精英的子女更容易患上自閉症-這個問題如果在科學上是成立的,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解答。第一部分是,自閉症的定義以及產生的普遍原因;第二部分是,IT精英的子女相比於其他人群,為何對自閉症更敏感,即這些特定人群的特點。
據我所知(我的研究方向為認知神經科學),對於自閉症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主要的研究方向體現在綜合使用基因學、腦認知的手段共同探明自閉症的biomarker。例如,這個biomarker在基因的角度上表現為某些基因發生突變,因此需要找到這些關鍵基因位點,並探究它們突變的生物學機制;另外,從腦科學角度上看,可以從resting-state以及functional-connectivity角度來綜合探求自閉症患者的腦部相對於正常人腦部所顯現的特徵。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先進技術以及更有效的數據分析的演算法的湧現,許多研究機構開始綜合使用上述兩種手段。
第二個問題涉及到的是自閉症患病人群的區分。事實上,不同年齡人群的自閉症患者,顯現的患病特徵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區分的,這也是研究工作需要重點明確的一點。就我們討論的問題而言,我並沒有接觸過IT精英的子女,所以對他們沒有直接的了解。從理論上講,如果真的存在和自閉症相關的典型特徵,那麼作為IT精英的父母,其工作特點有可能導致和子女的溝通較少。正如樓上朋友所分析的,如果連最親近的父母都難以敞開心扉,那麼,作為生長在IT精英家庭的子女,他可能更願意傾向和冷冰冰的機器打交道。當然個體環境我們並不了解,大體上只能這樣推測。
另外,也許更多人關心的是在臨床上如何有效治療自閉症。據我所知,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和醫院開始展開深度合作,以求找到真正有效的並且具有個性化的醫療方案,這也是近些年國家越來越強調轉化醫學的重要性,該行業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將會為患者帶來福音。

Preferences:
The idiosyncratic brain: distortion of spontaneous connectivity pattern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http://www.nature.com/neuro/journal/v18/n2/full/nn.3919.html
Excitatory/Inhibitory Balance and Circuit Homeostasi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5006753
Idiosyncratic connectivity in autism: developmental and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Idiosyncratic connectivity in autism: developmental and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謝邀。

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大部分都在我支持的答案中有了,不再重複,這些答者為: @婁曉, @李老西,匿名用戶對年齡與自閉症關係的討論, @不讓我改名, @吳佳峻, @王老師-特教老師 。

只吐一下對Baron-Cohen大牛這篇文章的槽。

我不知道大牛這篇文章,算不算動人的、成功的科普文,但我知道我寫不出來,因為其中的「情懷」過於強烈,已經到了「誤導」的邊緣——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通篇沒有對父母從事IT職業與自閉症這兩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下定論,只是一個勁地提問、聯想,不負責任地suggest很多「可能」存在的關聯。在我看來這就好比一名雄心勃勃的建築師,建築於脆弱、零星甚至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地基上,觀眾能不虐心嗎?

槽點1:「自閉傾向指數」(Autism Spectrum Quotient, AQ)
查了一下,這是一份自評問卷:Autism Spectrum Quotient (AQ)
50條題目,四級評分(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文獻未見信度效度證據,也未見對AQ這個概念的理論推導,因此可以說是「虛無縹緲」,未算真正的知識,建議無視之。

槽點2:「實際上,這些行為全都是系統化的例子」
首先,「系統化能力」是什麼概念?姑且當作是「系統地(而非個別化、割裂地/無序地)認識事物之間有規律的聯繫」的能力吧。文中對此能力舉出的例子各式各樣。背列車時刻表這個行為體現出的記憶力就與系統化能力不是一回事;把屋子裡所有的開關都置於同一狀態可以純粹是強迫性行為,與「系統」差很遠,可是為什麼這些行為都被貼上「系統化能力」的標籤?

槽點3:「同樣地,擁有較強系統化能力的人往往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Wow!這是什麼話?請先解釋清楚「系統化能力」是個什麼東東,然後拿出數據說明這種能力的確在男性群體中更明顯;更重要的是拿出證據說明是性別而不是養育方式、社會文化、學習機會等其他因素造成了這種差異。完成以上三個步驟的研究少說也得十年八年吧,把這句話證實了,然後咱再往下討論自閉症的男女比例與「系統化能力」的男女比例之間是否存在關係,好不好?我不是說性別完全不影響認知差異,不是否定男女大腦存在各自的特點。「系統化能力」這種複雜的認知功能,顯然不可能由一種激素水平解釋(文中也說了)。但即使能部分解釋,激素水平不直接等於性別(sex,一般指出生時被看到長著什麼性器官)。說起性別這個模糊的概念,又是一大坑。

總的來說,人類目前對自閉症了解非常的有限,因此猜(腦)想(洞)很多,這我能理解,也鼓勵和支持自閉症研究人員站在已知事實的基礎上大膽猜想、小心驗證。不過,像這篇文章這樣試圖用一個看起來高端大氣俯視地球人的虛無概念「系統化」總結什麼是自閉症,而且還企圖從對錶面特徵的牽強附會的總結中找出成因,我深深地感到了對科學的不尊重。吐槽完畢。


我倒是覺得相對於父母職業,父母年齡的影響更大,也更基礎

  自閉兒童284人,非自閉兒童659人,兩組性別比例類似,都是1994年灣區出生的。藍柱的對照組指的是「父母至少一方是白領,且雙方都不在IT領域工作」
  你覺得左右兩邊有差嗎?就算你肉眼覺得有差,統計上還是沒差的

縱軸:子女患自閉症的相對幾率
橫軸:父母生產時的年齡;左圖——母親,右圖——父親

  之所以是相對幾率,是因為統計上是用其他年齡和30歲來進行對比的。從圖上來看,對於母親來說,30~35歲生產子女患自閉症幾率是最低的,少於30或者大於35幾率都會增加;對於父親來說,年齡與子女自閉症幾率近乎線性相關,生產年齡越大幾率越大


參考
Sandin, S., Schendel, D.,
Magnusson, P., Hultman, C., Surén, P., Susser, E., ...
Reichenberg, A. (2015). Autism risk associated with parental age and
with increasing difference in age between the parents. Molecular psychiatry, 1-8. doi: 10.1038/mp.2015.70
Windham, G. C., Fessel,
K., Grether, J. K. (2009).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relation
to parental occupation in technical fields. Autism Research, 2(4), 183-191.


我一定要來給IT男澄清一下!你們的精子,哦不,基因與自閉症後代沒有直接關係!

先說三個事實:
1.這篇報道的作者是Simon Baron-Cohen,而所有將做工程技術的父母和自閉症兒童聯繫起來的文獻都是Simon 參與發表的
2.文章中的數據與他後來引用時的說法有出入
3.關於職業和自閉症的聯繫有許多研究,結果包括數學、音樂、科學、會計、醫藥、金融等。

讓我們來一起回顧下Engineering和Autism是怎麼被炒到一塊的。

1997年,Simon Baron-Cohen作為關注自閉症父母職業的第一人,發表了名為《自閉症與工程學之間是否有聯繫?》的文章,通過對英國近千個自閉症家庭的問卷調查分析,得出自閉症兒童的父親/祖父從事工程類工作的比率遠高於非自閉症兒童。

這個結論的延伸意義是什麼?
「你看你找個工程師男朋友,以後生出個自閉症怎麼辦?我不同意!」

Simon因此獲得了巨大的關注以及非議。

於是1998年,同在英國的兩位學者Christopher Jarrold和David A. Routh實名舉報,哦不,是指出Simon的取樣和分析方法有偏差。他們分析了原始數據,得出雖然搞工程的有很多,但從事會計和科學工作的父母也不少,於是寫了一篇《自閉症與工程學之間是否有聯繫?——答覆Baron-Cohen等》。

等了三年終於有了回應。

2001年,Simon的好搭檔Sally發表了《自閉症與工程/數學/物理/計算機等技能的聯繫——答覆Jarrold和Routh》,用Simon在1998、1999的最新文章說事,把「嫌疑」職業擴展到了數學、物理、計算機。

注意,工程是和計算機分開的,可見題主引用的報道標題根本就是混亂試聽,人家做研究的時候連IT都沒有哪來的精英?

然而,對Simon的質疑並沒有停止。
2008年,Gayle C. Windham以舊金山灣區的200+自閉症兒童和600+非自閉症兒童為對象進行調查,發現自閉症兒童的母親在高科技企業工作的可能性大於普通兒童的母親,但是父親的職業並沒有顯著影響,未指名道姓但駁斥了某人97年的研究結果。

還沒有完,又有人發現了這篇證明的漏洞。

Simon撰寫的這篇報道中說,1997年他們的研究表明:12.5%自閉症患兒的父親是工程師,而非自閉症患兒的父親中只有5%是工程師。
只看這個結果,讀者理所當然會認為他們的實驗對象是自閉症患兒的家庭+普通兒童的家庭。然而,他們的控制組並非正常發展的兒童,而是由四部分組成——有妥瑞氏症的(40對父母),有唐氏綜合症的(464對父母),有言語遲緩的(98對父母),有言語不遲緩的(125對父母).
由這種取樣得出的結果,是不能理解為「自閉症患者的父親是工程師的比率很高」,只能說「相較於***症的比率更高」。

另外,文中確認:Information about grandparents was only collected for the autism and TS groups. (關於祖父的信息只統計了自閉症組和妥瑞氏症組)。
But,Simon在後來的文章中多次公開引用,並稱「自閉症患兒的祖父中有21.5%是工程師,而非自閉症患兒的祖父中,這個比例僅僅只有2.5%。」

到底什麼樣的父母生出自閉症小孩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是:思維方式系統化的父母
這個系統化不局限於科技、工程和數學,有些系統是社交性的,包括商業和藝術。系統化的思維是指,你習慣於先識別出系統中的規律,然後你依照這個規律去預測、做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自閉症患者喜歡重複性的行為,並討厭意外的變更。
其實這個理論也是Simon提出的,但顯然更令人信服。因為自閉症是神經性的疾病,而思維也是在神經中發生,父母的思維遺傳給下一代的過程中某些特質被放大、縮小都有可能。例如,在某個找不到source的實驗中,Simon和Sally發現自閉症患者相比起其他人更關注細節,而他們的父母也比其他父母更快、更準確地完成「細節測試」。另外,1997年,英國的E. Fombonne發現自閉症患者的親戚有著較高的IQ,但在語言上有些缺陷

最後,給大家一個溫馨提示,關於自閉症的說法太雜了,神乎其神若有其事。請大家在閱讀相關資料時抱著批判性的態度,去找原文,去看paper,看作者的研究方法,看研究的limitation。

再說一個Simon做的事,他建了一個網站,讓自閉症兒童的父母去上面填寫資料,留下自己的職業、教育、小孩情況等信息,作為實驗數據收集。
呵呵,
這種link難道不是只有IT男才會去點的嗎?
這種充滿bias的實驗方法只能導致有bias的結論。


------------------------------------------------------------
要我說,有錢的父母會生出自閉症小孩。


因為我們公司的家長都是有錢人。

因為我們的學費是3萬一個月。


首先。。額。。謝好多人邀。

結論先上,個人意見是這個文章的內容。。。有一部分對。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自閉症的成因始終無法確定,但並非無據可循。目前可以完全證實的有三點
1.和遺傳有關,祖輩和旁氏血親里有遺傳病史如精神病癲癇或者乾脆就是自閉症,會讓後代獲得的概率遠高於普通人群。
2.和父親的年齡正相關,年齡越大概率越高。
這一部分本題下有一位匿名用戶說的比較詳細了,不過我@不到他。可以去看他的圖表和參考文獻
所以我一直奉勸找對象的妹子們,結婚前對象的家庭環境搞搞清楚很有必要,另外就是大叔雖好,不要貪杯喲。
3.男孩遠多於女孩,比率大約是9:1或者是8:2.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講,以上的幾點在我的工作之中也非常容易被驗證,我學生的長輩親戚里總有那麼一兩個「隱患」,表親居多。男孩也是絕大多數(這一部分都是和家長聊天得知屬於私貨)

但是我不能完全同意的就是文章中的兩點。

1.調查取樣

我要強調的是自閉症的診斷在目前世界範圍之內都是帶有比較大主觀傾向的判斷。

因為這個診斷過程幾乎都是靠量表和被診斷者當時的一個表現來判定,就是說:

一個人在A醫院或者專家那裡被診斷為自閉症,但是一周之後在同一個醫院診斷結果很可能就不是

另一個人在A醫院診斷為是自閉症,在B醫院也可能為不是。

一般診斷過程是這樣:

是的,一般有三個位子,其中一人與」患者「互動,而另一個人記下其行為是否符合手中的量表。
也就是說這個文章的取樣必須是多次診斷結果相同或者接近的「穩定性」自閉症患者才能部分成立。
特別是文中的取樣是這樣的:

在另一個檢驗自閉症和數學的關係的測試中,我和惠利賴特開發了一套標準,用以衡量普通人群中與自閉症相關的特質,我們把它叫做「自閉傾向指數」(Autism Spectrum Quotient,AQ)。

這個自閉傾向指數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內容,反正是生造概念,類似於醫生中的「史詩級外科醫生」
這個」指數「沒有被反覆驗證前,我持懷疑態度。

2.父母職業與患病概率 我認為自閉症患者的比率和父母的職業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這裡就是其他答案里表述的「倖存者偏差」
如果同樣取樣方式在中國全境的話,那父母職業的構成應該是:1.教師 2醫生 3公司法人,IT業可能要排在這幾個之後之後。如果取樣在非洲叢林呢,那應該是: 1巫師 2農民 3盜賊 4獵人

但是有一部分合乎邏輯,那就是自閉症患者有關於職業的適應性。

我曾有一個回答自閉症兒童的思維和普通孩子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 - 李老西的回答

講述了思維模式的不同,所以自閉症兒童會更傾向於學習有著固定邏輯知識體系,也就是理科優於文科。但是要提及一點的就是「繪畫」這種有創造性的技能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能接受的是「臨摹」用我們的術語是「精細動作模仿」

這一點是確實的,以小學一年級融合性教育為例:(融合性就是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一塊上)

音調造句課文理解的難度遠遠高於加減法。這一部分是確實的。

所以在日後工作的選擇上傾向於理科的IT就有更高的可能性。

所以本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謝謝邀請。(手機敲出來的,別介意格式啊)
其實我剛剛接觸自閉症患者的時候也有幾個家長都是工程師,計算機,土木,生物都有。後來到一家專門服務拉丁裔低收入的家庭的診所才發現了更多的家長並沒有高學歷高收入

和幾個speech pathologist言語輔導師?加上我的經驗豐富的導師交流後覺得他們的看法十分有道理。這裡就分享一下他們說的吧,畢竟一個社工沒有接觸到很多基因方面和神經科學的文章。

我的導師因為二十多年給低收入少數族裔家庭設計家庭支持項目,接觸過成千上萬的家庭(在美國),所以她有好多話一針見血,但由於她的項目僅限於美國所以文章里說的和中國的情況也許都會有所不同。
----
低收入家庭或少數族裔家庭的自閉症患兒診斷時間平均比中高收入,白人家庭的自閉症患兒都要晚。最晚可以達到8歲甚至更晚。

診斷晚的原因:
在臨床心理學博士項目中很少會涉及有關如何診斷雙語家庭小孩的項目,所以很多拉丁移民家裡說西班牙語,孩子看電視是英語,有些醫生為了不誤診就直接說可能是雙語的原因,再等等。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診斷沒有文化敏感度。現在美國最流行的診斷手冊是ADOS。ADOS的診斷過程就是心理學家或者其他有診斷資格的醫生,治療師等根小孩玩。他們玩的時候也是一種十分美國,十分白人的玩法。如果你玩的過程有點不符合正常美國小孩的反應,就會給你打分低於正常水平。最後把所有問題加起來看總分是否高於8。我沒有診斷資格但是有很多次坐在診斷師傅邊上房間隔著單向可以看見那種玻璃觀察。感覺他們的玩法有時候要是個中國小孩說不定被嚇到。因為他們有些診斷時候故意表現出很激動,「看!那個氣球!」就那個看就能聲音很大很尖。這個診斷手冊一直以來不斷改進,但我導師正在嚴肅的研究這個診斷到底是不是文化敏感的。等她發表了,我再來和大家分享。

還有一個診斷晚的原因就是家長對自閉症的了解十分的少,極少好的小兒科醫生對自閉症了解全面的。美國的醫學分的太細。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小兒科醫生是多花了三年去專門教育性醫院裡接受發育兒科方面的培訓的。這培訓期間他們的收入比其他醫生低很多所以很少有人去繼續修鍊。大多數醫生選擇兒科畢業趕緊賺錢。因為畢竟學生貸款已經不知道是什麼天文數字了。再加上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是被貫出來的,也會減少他們對孩子異常表現的質疑。

另外就是自閉症常常伴有其他發育性障礙,有很多醫生會給其他診斷比如腦癱,智障等而忽略自閉症的診斷。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很多自閉症的寶寶零到1歲都是正常的,到了一歲以後開始反向發育,regression,這就很容易讓家長覺得孩子的問題不是大問題,以前會說以後也會說的。這個現象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醫學解釋

好了,終於把診斷晚的原因說完了,下面我們說一下選擇性交配和社會歷史原因。這個是引用男友家一個遠房的語言治療師的解釋。他有自己的早教公司,有大概20年的治療經驗。

選擇性交配是城市化工業化的產物。我們的生活圈子,除了睡覺吃飯方便的時間,大多數是在工作學習。即使社交network我們也會選擇自己領域的。想想哪一個學計算機的高材生回來我們英語文學系network呢?(除非是為了找妹子)但選擇性交配有個弊端就是減少了基因多樣性的可能性。當然我這個是從跟很多人討論之後得出來的邏輯,不適合科學引用了。我們常說近親不能結婚。是因為基因相似度太高容易生出不健康的下一代。那麼基因相差越遠越好了?不是的,人和猴子交配就是例子。但這和自閉症在工程師家庭發生概率高有什麼關係?這其實是說這篇文章雖然不一定強到可以證明工程師家庭就會產生自閉症兒童,但是他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這個普適性有多大,就要靠未來研究的證明了。

城市化工業化的另一個產物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工作的時間,吃的食物都和幾千年以前相差很大。有一本書叫「The Day Before it was Yesterday"是我最喜歡的歷史文化書之一。你們可以google一下。生活方式的變化和飲食的變化讓我們身體內部的菌群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你們會發現很多自閉症的孩子挑食很厲害。那不是他們不需要那個食物的營養。而是他們的菌群或者消化系統不能接受那種食物。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几個高功能自閉症成年大朋友每天只吃那種膨化的麥片,或者超市買的速凍食品。有的吃了橘子嘴裡會有爆炸的感覺。

下面說一下我自己的個人看法:雖然很多人希望找到自閉症引發的原因,但是必須承認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把這個單純的責怪是家長的原因。家長的基因,環境,生活方式,飲食,壓力,孕期健康等等都有可能是引起的原因。但在科學研究沒有敲定病因前。我們為什麼不看看為什麼現在社會裡自閉症患者變的更讓人覺得是一個問題?相反在封建社會,他們可以做學徒,可以幫忙種地,反而沒有引起過多的社會關注?現在很多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在美國有機會成為作者,教授,音樂家,但這些成功的患者基本都有一個中上產的家庭,和高學歷的父母。為什麼社會不能給所有自閉症患者,無論家庭中產低產,都給他們機會?社會建構原因,在很多時候多於病因本身。所以我們在讀到這種文章時候,首先要把他放在社會歷史大背景下來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做出類似這樣的結論:工程師不能嫁,工程師不能娶。。。我想研究者本身也只是希望給一個角度來看自閉症罷了。


研究只是由果推測因。並不代表肯定是,只能是可能有關、或者高度相關。


自閉症有遺傳性這點是被證實的。很多自閉症特質和阿斯伯格症的人群都比較適合做IT工作(邏輯嚴謹,絕對的對錯性,不需要過度和人打交道),所以這個職業本身這類特質的人就比較集中。這也許解釋了這個研究的結果。

關於自閉症的成因一直沒有「科學」的論斷,我只說我的觀察(沒有任何科學研究基礎),一個是和母親孕期的情緒有很大相關,這點不分階層,教育程度,種族。另一個所謂遺傳,就是這個家族有一個固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這點其實可以解釋所有的遺傳性疾病。西方醫學一直是物質為基礎的,研究細胞,基因等的遺傳性,中醫則認為大部分的疾病是因為情緒和心情(思維)引起。例如一個女性得乳腺癌,這個女性絕對是容易有鬱結情緒,且不易疏解的人。那麼這個女性的女兒,如果潛移默化地受母親思維和行為模式的影響,她也會成為這樣的人,那就也會容易得乳腺癌。

心理學上有研究,就是不管我們成人以後的性格或者軌道看起來和父母多麽不同,但是父母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人的深層次個性大概在3歲,甚至胎里就已經形成大部分。西方有句話說:我們都不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但我們最終都成為了父母那樣的人。

自閉症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發現很多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在性格上都有一些堅固的思維模式和角度,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也特別注重父母的培訓和教育,因為父母的改變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瀉藥。
在我身邊很多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以及相關的問題,比如【為什麼高學歷的家長孩子容易得自閉症?】或者【為什麼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容易得自閉症?】之類的,其實這都是一個誤區,因為在你見到的自閉症孩子絕大部分都是高收入高學歷的家長的孩子,包括IT精英,醫生,律師,大學教授,甚至科研人員等等。 辣么這素為蝦米嘞? 1.因為人家學歷高啊!學歷高表示家長有文化,有文化表示他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比較重視,更有甚者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孩子剛生下來就把奧數全集都買好的多的是。所以,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馬上會引起家長的重視,即便他們不是特教專業的,也會查找相關資料,找到問題,並且會及時干預。 2.因為人家收入高啊!收入高的家庭相信絕大部分都是高學歷吧!除了第一條中說的之外,高收入說明他們能夠承擔機構訓練以及相關的開銷。現在的康復機構真的如雨後春筍一般哐哐哐地都出來了,不過教師資質也確實參差不齊,家長收入高的話,可選擇的範圍也大了,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兒了。
3.並不是說所有家長是高學歷高收入的自閉症兒童家庭都能及早發現並干預,但是比例很大。同理,一些家長是低學歷低收入的自閉症兒童家庭也能及時發現並干預,但往往因為經濟原因干預不到位或者半途而廢。大部分的發現的比較晚。太可惜了。


其實主要是父親的年齡。


我以為這是一個五十年代的話題。


看到上面的長篇大論實在懶得鋪墊了,直接說出答案吧:自閉症有沒有遺傳的問題我不知道,因為病因都沒搞明白。兩眼一抹黑,沒辦法回答。
但~~
阿斯伯格是遺傳的。
典型自閉症發病率其實只有萬分之五(這個數據美國人要瘋了,他們說68分之一),而阿斯佔到千分之幾了。比如我們的機構,一年內來來去去小100個孩子了,沒有一個自閉症,來鑒定沒收的1年里我也只看到過2個。而小阿斯有差不多三十多個了,他們的父母一水的高學歷。其中真正的原因阿斯伯格有一種類型是優勢型,優勢就是能學習,父母也基本都是學霸,雙博士都撮堆兒,都有阿斯特質,只是成長環境適合,他們沒出現自己孩子的問題而已。

另外吐槽一下美國人的所謂互動鑒定方法:就算跟自閉症孩子互動2個星期,同樣是 然並卵!
通過互動只能看到外在表象,這些醫生永遠不知道該如何找到產生自閉症特徵的原因。找不到問題的原因,就不會正確的判斷和有效的解決方案。


其實他們不是自閉,他們只是覺得以你們的智商我很難與你們交流。


我做了一下那個自閉症測試,然後我得分33……


這個結論挺嚇人
我就是it男,雖然我覺得自己挺好的,但我還是不一樣我的兒子將來跟我一樣,宅,靦腆,自卑
不過這跟題豬的結論沒啥關係了
昨天看到兒子現在已經變得很活潑,很是開心
我喜歡活潑的人,希望我的兒子將來是活潑的
如果不是,也一樣能找一個活潑的女孩子做老婆


自閉症的本質是對 物 感興趣,而普通人是專註於人與人的溝通。比如,一個人進門,自閉症傾向或周邊症侯如阿斯伯格等的人會關注晃動的門或門上的細節,普通人則會關注進來人的面部表情,再如自閉症癥候的人看泰坦尼克號小說,他們看後記憶最深刻的可能是泰坦尼克號巨大的發動機,豪華的裝修…,而不是兩個主角的愛情以及人與人的關係。
這種對物的執著,也許正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我相信,因為專註於物,第一塊作為工具的石頭就是患有阿斯伯格癥候的男人製造的,然後火的使用,精巧的工匠,再後來的牛頓,愛因斯坦,安徒生,陳景潤……他們都在承受孤獨的同時,創造著歷史。
現代研究表明,一個具有交際障礙(同時往往專註於物)的父親,其兒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幾率遠高於一般人,同時,這部分後代是高智商的可能性也遠高於一般人,這樣一代一代的強化下去,自閉症或許就是這樣出現的。


還好我是個IT渣渣,孩子有救了。。。
都說搞IT的賺錢多,都是用命換來的錢,在精神上累死你,在身體上拖垮你。
整天對著電腦,天天加班,還有時間,有心情和家人孩子溝通交流?
跟數學有毛線的關係,有幾個IT精英數學好的?工程師更重要的是語文/英語好。


IT精英大多數本身做事就是嚴謹速度快,能不廢話絕對不啰嗦的,嚴肅且不喜歡開玩笑,小孩提問往往回答的超出懂得層面或者回到家中還對著各自的電腦都不說話,也很少有時間帶孩子出去玩,孩子也就自然而然懶得多說話懶得出去。


因為自閉而選擇碼農,還是因為是碼農而變得自閉。這是雞蛋和雞的問題。
我這廂覺得是前者。


推薦閱讀:

TAG:自閉症 | 神經科學 | 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