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值得」這個感受,心理學上有沒有什麼科學的解釋?
有人覺得幾千塊買個耳機不值得,有人覺得值得。
有人覺得花半天時間做飯值得,有人覺得不值得。
以上這些差異是如何產生的?心理學上有什麼相應的解釋?
判斷一件事值不值得牽涉非常多的因素,有理性的方面也有非理性的方面。既然題目標籤為心理學,我想人們的關注點不在於高帥富A不在乎價格、矮窮挫B根本買不起,或者不同的人興趣愛好三觀有別這種顯而易見的答案。從心理角度來說,除了消費能力和個人價值觀之外,還有什麼心理因素影響人們對價值的判斷,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這其實是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這裡略提一下兩個影響深遠的理論:
一個是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的前景理論。根據前景理論,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權衡本質上一樣的選項,會得到不同的判斷。簡單來說,想著收益的時候人們規避風險,寧願要必然到手的50元也不選1/2機會到手的100元,想著損失的時候人們追逐風險,
寧願賭1/2的機會不被拿走100元,也不要乖乖交出50元。買耳機也可以
是一種風險決策(你不確定它的表現是否對得起你的期望),那麼根據前景理論,即使兩個人對耳機有著同樣的期望 X,這兩人也有著同樣的消費能力,但如果一個人想的是「有了這個耳機我聽歌的感受能有 X 的提升」,而另一人想的是「若沒有這個耳機我聽歌就得不到 X 的感受」,兩人的決策也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我們可以說,就算是同一個人,他購買與否的決定很可能取決於他採用了上述哪種思維。所以一個出色的推銷員不會一味強調買了這個你就能得到什麼,而是要引導客戶去想沒了這個你將失去甚麼,這就是對心理學的一種應用。
第二個是塞勒(Richard
Thaler)受卡尼曼啟發提出的心理賬戶理論。心理賬戶理論說的是我們心裡會把自身的經濟活動歸類於不同的「賬戶」中,而這會導致我們對同樣數量的錢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僅取決於這些錢「存」在哪個心理賬戶。一個簡單的例子是,你今天打算一個人去看電影,結果準備出門的時候發現你的車被罰了一張
100元的罰單,那你還去不去?再換一種情況,你今天打算一個人看電影,早前已經買好了100元的電影票,結果今天發現票弄丟了,不過票沒賣完,你仍然可
以去電影院再買一張100元的票入場,你還去不去?同樣是100元的損失,但因為這100元所屬的心理賬戶不同,很多人就會作出不同的決定,車被開了罰單多數人還是會去,但丟了電影票就未必了。雖然在經濟學的角度上看,100元就是100元,是付罰單還是再買電影票並沒有分別。
心理賬戶的另一層意義在於人對價值並不只看絕對值,也看比較值。10元商品折扣5元,跟100元商品折扣5元,前一個5元的分量往往高於後一個5元,那是五折vs九五折的差距嘛(這裡假設你只需要一件商品,不是批量購買)。省錢如此,花錢也如此,比如一個美國人花了一大筆積蓄去歐洲旅遊,其中在德國商店買了個數千美元的森海耳機,這個消費在他心裏面,往往就沒有平時在家直接訂購這耳機來得「肉痛」,哪怕價格是一樣的。因為耳機本身的價格跟旅遊中其他高昂消費放在同一本帳上,心理負擔也就沖淡了,平時不捨得買的,那時候也就買買買了。對了,為啥特別說明是美國人呢?因為我講中國人的話,有人肯定要吐槽他是怕在國內買到假貨啊。
這些理論能不能套用在其他非金錢消費,比如時間消費、感情消費上面?我覺得是可以的。至於怎麼套用,你們不妨腦補一下。
===============4/20/2015 添加=================
關於心理賬戶理論中電影票的例子,前面可能說的過於簡略。這裡把回復中有人提出的疑問我的回應一併貼出來好了。
@痕迹
看電影的例子,如果被開罰單還不去看,相當於損失200元,但是丟了票不去看只損失100元。算這個帳很簡單,跟心理賬戶有聯繫嗎?
這個想法可以理解。
表面上看,如果你選擇看電影,損失是一樣的:
被開罰單後去看電影等於你看了電影並多付出100元
丟了票後去看電影等於你看了電影並多付出100元
而如果你選擇不看電影,損失是不同的:
被開罰單後不去看電影等於你沒看電影並多付出100元
丟了票後不去看電影等於你沒看電影並多付出0元
況是已經註定了的,不是我們能主動選擇的,因此我們不可能在
「沒看電影並多付出100元」和「沒看電影並多付出0元」這個兩個價值不同的結果之間挑選。你說被開罰單後沒有理由再浪費電影票,這個沒錯,但此例子的有趣之處不在於為什麼人們被開罰單後還去看電影,而在於為什麼很多人丟了票就不去看了——塞勒認為這正是心理賬戶的效果,因為他們心理上認為再買票就是花了
200去看這個電影,比別人多一倍,覺得不值,覺得花了冤枉錢,所以不看了。
先謝邀提升逼格 @鍾文昊
準備從3個維度討論這個問題。當然「價值判斷」這個課題太大,也許三個維度遠遠不夠,所以當我發現這個問題如此巨大之後,我已經開始後悔保證在這周末寫完了……
1. 從人類的思維方式入手:習慣 、直覺 與 推理
「值得」這個判斷是相當複雜和高級的。複雜和高級就意味著人類的大多數行為用不到價值判斷,而是服從一些低級的、習慣性的、不涉及判斷的、強制性的、生物性的過程。舉幾個例子:- 長期養成的習慣和愛好(上完廁所擦屁股,睡覺時左側卧)
- 隨機的、無關緊要的行為或選擇(用完計算器隨手扔到左邊,無聊的時候隨手抄起一本書,先游500米蛙泳再游500米自由泳,吃火鍋的時候點了鵝腸藕片蝦滑肉肉肉肉……)
- 必須要做的工作或長期職責(今晚你去站崗)
- 社會規則/普世價值帶來的默認選擇(給孕婦讓座)
當然,在一些習慣性的行為中,通常也涉及到一些判斷(你的腦子無時無刻都在轉),但這些判斷通常只在一瞬之間,你幾乎意識不到你思考了。其實,人類的思維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兩種——直覺和推理,那麼人類的大多數行為和判斷是由直覺帶來的,而不是推理。
直覺系統反應迅速,不太受意識控制,是一種基於關聯的思考方式,消耗非常少的精力,並且可以同時處理多個事件。
常見的心理書籍都會提到一些思維定勢(不一定有害)和偏見,如
- 首因效應:一串事件/選擇中,第一個發生/出現的印象最深刻,容易成為最後的選擇
- 近因效應:一串事件/選擇中,最後一個發生/出現的印象最深刻,容易成為最後的選擇
- 證實偏見:想到一個觀點後,更傾向於找支持這個觀點的論據(而不是駁斥這個觀點的論據)
- 可得性啟發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基於想到例子的容易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和頻率。比如,因為想到醫鬧事件非常容易而判斷醫患關係非常不好;再比如,因為想到「中學生因戀愛而致懷孕」的例子非常容易而反對早戀。(媒體對人類的判斷影響真的蠻大的,是吧?)
- 代表性啟發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基於個體與某群體的相似性,以及群體所具有的特徵,來判斷個體的性質。比如,因為程毅南受過高等教育又從事金融行業,所以他應該很聰明;再比如,因為程毅南學過心理學,所以他是個心理醫生(這是錯誤的)。
- (上面兩個中文翻譯實在太差了,有更好的翻譯嗎?)
- 公正世界假設: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一個人為他所遭受的境遇負責。
- 等等等等
恐怕,習慣迫使選擇的最好的例子,來自微軟。曾幾何時,微軟在中國大陸的銷售微乎其微,但幾乎人人都用Windows和MS Office——盜版橫行。其實微軟中國早就成立了,但他們似乎採取了一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雖然時有抗議,但對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基本上是「天高皇帝遠,貴國沒版權」的態度。不過隨著國家慢慢強調創新型經濟,微軟也適時地跳出來嚴抓版權,打擊盜版Windows和MS Office,技術手段也不斷升級。這時候消費者面臨抉擇:是付費,還是轉移?大多數消費者最終還是妥協於自己的習慣:買正版。很多央企和政府部門甚至不得不在微軟有後門、會泄露機密的情況下,依然妥協選擇採購微軟,同時不接外網。為什麼?Linux不會用,還是習慣用Windows。
如你所見,你對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判斷,很可能會通過非常簡單的關聯,就輕易地說出「是」或者「否」,甚至來不及仔細思考。比如很多家長因為非常容易想到「醫鬧」而阻止孩子學醫,認為不值得為了一份工作豁出性命。再比如類似「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索尼大法好」之類的口號,會讓大家認為某公司、某品牌出的產品必然值得買,而缺乏必要的試用、性價比分析等等過程。我們的生活充斥著來不及思考和研究而做出的判斷。
那你要問了:理性思考的時候會怎樣呢?
2. 從理性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入手:「理性」的價值判斷
在知乎上待久了,發現大家的言論呈現一種現象:學社科的不太相信絕對理性的存在,學心理的尤其不相信。我覺得我大致也是這麼想的:一個人的思考受太多東西左右,就算是客觀量化結果,也可以通過調整各種假設、參數和模型來改變。
以一個大家公認的需要理性思考的場景——買房,來講講傳統的估值步驟:
- 理論框架:房價由供求關係決定
- 估值模型建立:一年後的房價=現在的房價*(1+買房需求與供給的變化)*某個參數
- 根據發達市場/相似市場/歷史數據/個人經驗/他人經驗等確定參數
- 放入自變數(現在的房價,買房人口的變動,房屋面積供應量)
- 求出結果
發現了嗎?這個模型中有太多東西難以確定了。首先,理論框架就未必是對的,有的人說可以依照當地政府財政狀況和對土地出讓金的依賴程度來預測房價;其次,就算短期到中期房價由供求關係決定,但這個市場未必敏感,價格波動可能具有滯後,而且很可能存在泡沫破裂的一瀉千里;再次,那個參數就非常難確定,到底通過何種方式確定的參數最適合此次估值呢?最後,自變數數據去哪找?哪個口徑是最有效的呢?官方發布的統計結果是否準確?
做為一個搞投資的,我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就在於「合理」估值。那就從一個經常涉及到現實市場中重大商業決策的「估值專家」的角度上(可能不是這個市場上最好的專家,但至少是個有經驗的專家),告訴大家一個殘忍的事實:儘管我極力追求準確,但很多時候不得不拍腦門。(相信客戶大人們會理解的)
(另一個殘忍的事實是:高頻量化交易中,賠的人多,賺的人少)
房價還算有一些數據可參考,而生活中很多事是沒數據可參考的。蘋果手機好使還是安卓手機好使,跑分完全不重要,個人習慣和審美反而很重要。打LOL或DOTA的同學們在出裝備的時候,不僅要考慮雙方陣容,也要考慮當時局勢,陣容和局勢如何量化呢?18塊一份的黃燜雞米飯和15塊錢的麥當勞超值套餐吃哪個更划算?
生活中實在有太多的參數難以估算了,就算我們嘗試理性,還是總會被非理性因素影響。
3. 從非理性的影響入手:又回到了直覺和感受
再回過到房價,大家回想一下,誰TM買房還算估值模型啊?!?!
我覺得,大多數人是這麼買房子的:我需要買房子了。感覺房價還要繼續漲,所以不能等,最好現在就買。然後我希望住在XX地方,聽說那片有幾個小區不錯。然後轉幾個樓盤,直觀感受陽光和環境。在房東或售樓小姐的輪番忽悠後,將腦海中那個漸漸浮現出來的樓盤確定下來。然後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確定一個價格。買。
這個過程中,非理性的因素就太多了。首先,房價未來還要漲你是聽誰說的?做過估值模型嗎?為什麼認為住在XX地方好呢?算過交通費用、學區質量、鄰里結構嗎?看房那天陽光好嗎?自己的心情又如何?有沒有房子其實不錯但沒怎麼打掃好的情況?房東和售樓小姐的忽悠能力有差異么?做過社區住戶訪談嗎?把所有選擇考慮進去了嗎?最後是不是因為自己實在跑不動了所以就定了?
對於更廣闊的生活場景,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形成了一套判斷依據和尺度,我們稱之為「價值觀」。價值觀可能來自於天生性格、家庭、教育、特別的經歷等等,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負責大方向上的判斷。而具體到一個生活場景,我們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在具體分析的過程中,依然要受到性格、智商、心情、目的、信息源、周圍人、媒體等的內部或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們神奇的大腦可能會在綜合各種思考過程後,形成一個意念,告訴你該如何做。但這個過程極其複雜,摻雜著理性、非理性、以及一些你根本無法改變的事。
但是沒關係,人類有一種強大的心理調節能力:一旦做了選擇後,就會合理化自己的選擇(跟證實偏見有點像)。合理化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自身焦慮,提升自我評價,保持心理健康。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做的選擇是值得的,有舍有得的時候也是值得的,甚至只有舍的時候也只是運氣不好但整件事還是個值得的體驗……所以很多時候,「值得」的感受來自於先做了某件事,再用結果(任何結果)來解釋自己選擇的正確性。
寫累了,做個總結吧:對於「值得」這個感受,是通過複雜大腦過程而產生的一個大體感受,涉及到習慣、直覺和理性思考,但結果因人而異,也並非完全理性。人有時候很難解釋清楚自己的想法,於是憑藉著某種信念,乘著隨機性和「盲目樂觀」的風帆,一路前行,不後悔,不回頭。
課後閱讀:
有兩本書,《怪誕行為學》和《怪誕行為學2》,非常好地講解了人在決策過程中可能受到的非理性影響(英文書名挺棒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和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強烈推薦給希望進一步學習的同學。
光說買東西值不值。營銷上很常用的一張圖在此:
簡而言之,感知價值應該視為感知質量和感知價格之間的關係,作者定義為「消費者權衡成本和收益後對商品效用的總體估計」。其實大概就是 質量 - 價格 = 價值。看起來很無趣,但也沒那麼簡單,因為這個公式下有很多複雜的關係。比如,高價本身就可以讓人覺得商品質量較高,如奢侈品定價,這樣減數和被減數都同時增大了,所以操作這個公式來增大價值感知還是有難度的,這大概也算營銷的核心工程了。
至於題主說的「有人覺得幾千塊買個耳機不值得,有人覺得值得」,應該只是消費者個人對效用的權重分配不同造成的感知價值差異吧。
參考資料
Zeithaml, V.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2-22.有錢就任性,沒錢就理性,值不值看心情,記住是自己內心的心情,而不是外在的情緒。
成本核算,包括時間和效果,滿意度
值得是一種滿意解,因邊界理性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組織行為方面的例子可以看馬奇的<企業行為理論>中關於aspiration這個模塊。
物質精神收入大於等於物質精神支出,即值得。
每個人的時間成本是不同的。所以相同的東西對不同人價值也不同。
我覺得非要去找一個科學的解釋很不值得
為什麼要有科學解釋,你願意就值得,不願意就不值得。
1.幾千塊在我看來很多,但在李嘉城看來,那根本就不是錢。
幾千塊錢我要用一個月來賺,而李嘉誠可能連一秒都不用。
不同的能力決定了我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量度單位。
2.需求不同:屎在狗看來是食物,是生存所必需的;但人類卻認為那是垃圾。
相同的事物,不同的個體對它的需求不同,所以會作出不同的價值評價。
所以,人在判斷一件事或者說一個買賣是否「值得」的時候會綜合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我要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它?
二是它能給我帶來多少回報?
再說簡單點,就是付出與回報的關係。
無論是顯意識還是潛意識,我們都會對比付出與回報,從經濟學的角度作出決策。
你要問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認知和不同的能力,
這隻能用「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種哲學來解釋了。
有時候在店裡看到很想買的衣服,但看過價格牌後還是覺得太貴,不就是一塊布嗎?值這麼多錢嗎?後來我發現,買衣服是真值得花錢。一件剪裁好,面料好的衣服穿上去能為你加不少分。這是廉價衣服無法比擬的。衣服是你每天穿在身上的東西,即使它的成本不高,技術含量不高,但它能提升你的氣質,改變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從這個作用來看,花貴一點的錢來買合適的衣服,太值了。
舉這個例子想說明一點就是:有時候物品的價格確定比它的成本高很多,但它的價值卻是體現在其作用上。
佔有慾作怪,就像常說的,你真的了解貓屎咖啡的味道與眾不同么,你只是覺得它稀有,昂貴,想佔有它而已。凡事激發你佔有慾的都是值得的
為什麼現在都要心理學解釋,神經學、醫學問題的我還可以理解,但心理學完全是現象總結,自己總結不好么?用別人的概念很累的啊,你又不是專業人士不用專有名詞又不會怎樣。
回答———————
值不值得看心理預期,你買這個幾千塊的耳機希望達到什麼效果,達到就值,達不到就不值。
花半天做菜也是,預期就是做出一桌子菜的成就感,做了黑暗料理肯定覺得不值的。
值不值取決於期望值與結果。
我幾句話就說完了,一樓專業人士講一堆…
這種地圖炮的答案我就匿名了…有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選擇可能太多非理性因素影響時再排除掉。事後可能不會發生後悔的愚蠢舉動了
就說花錢買罪受。
錢已經浪費了,為什麼人會覺得再受這個罪便挽回與值得?
哪有值不值得,就看我願不願意(感覺七年心理學我白學了,汗——
年輕的時候做選擇,不問值不值,但問敢不敢~
值不值得最科學的驗證方法——拋硬幣
當你拋出硬幣的一瞬間,自己便解釋了一切。
帶給你多少快感計算
對於有些人來說,為了事業前途或者金錢放棄了一些別人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但是他自己覺得值得。有些人卻是為了愛情或者家庭放棄了事業,他自己也覺得值得。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值不值得永遠都是自己對於當下狀態的一種反饋,有可能你以後出了什麼事情你對於現在的選擇感覺不值得了。
值不值得永遠只是一種感受,當下的感受。
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為什麼許多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就著急迫切想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無知是一種快樂,求知是一種慾望,如何取捨?不可兼得?
※如何看待蔡康永線上「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線下同事員工評價其生活中「臭臉,陰沉,難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