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約瑟翰·龐麥郎?

突然爆紅背後有沒有團隊策劃炒作?


流傳的說法是真的,確實一個求助帖引發的血案。在音頻應用論壇有帖,我是當時從第一帖剛出現就發現了,而且我還在回帖里拿伴奏玩了個翻唱。

整個事件可以如此理解。 龐麥郎本身應該是和5sing上那些默默無聞的90後「屌絲」音樂人(無貶義,只是形容那種無名氣和無水準狀態的音樂人)一樣的。 他們很多都寫一些詞曲花錢讓別人去編曲。 但大多數情況依舊是默默無聞,畢竟經濟實力和水準擺在那兒。

龐麥郎的轉機在於摩的這首歌,詞寫好了以後又讓別人去編曲。 結果接活的小哥無奈了,感覺無力完成,發到了音頻論壇上求助。 音頻論壇畢竟大神多,音爆雲是正好路過且有時間的大神之一,試著玩了下電音(嗯,對於大神來說只是花一天功夫隨便搞了玩玩)。 結果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再之後呢,一個名為 明兒2012 的音頻壇友,用我是歌手的片段剪輯了一個鬼畜MV,發到了B站和A站。 那麼,這麼叼的東西上了AB站,影響力自然不用說。傳開以後,喜大普奔。 音頻應用還湧入一堆觀光團。

此事發生之後,想必龐麥郎同學受到某些傳媒公司關注了。 據小道消息說,龐麥郎聯繫過音爆雲有關版權分成事宜,後來音爆雲拒絕,決定低調做人。(民間高手就是不一樣)。

至於新歌滑板鞋打敗你啥的,估計是公司出資後的新作。

整個事件大致如此了。 可見龐麥郎的成功主要還是靠摩的這首歌,離不開音爆雲和明兒2012的神製作。如果要問有沒有炒作,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摩的這首歌純屬論壇大神的娛樂成果,捧熱龐麥郎只是不經意的副作用。至於之後的作品,就不好說了。

音頻應用神帖傳送門:求助老師們這歌怎麼編曲?請做好心理準備


1,關於團隊策劃和炒作。
早期的《打吊針》神曲,是龐麥郎找華數唱片做編曲,編曲人網上訴苦引發的,是無推手策劃的偶然事件,畢竟炒作是要投錢的,打吊針並沒有誰從中獲利,公司不會做虧本運營。
後期的《我的滑板鞋》確實是由華數公司策劃推廣的。問過那邊,七位數的說法也得到了確定。
《新聞當事人》20141130 約瑟翰龐麥郎謊稱為90後 幕後故事大曝光
至於離開公司出走的事情,幾個月前就這樣了,那時華數還為此事訴苦來著,只是最近才擺上檯面。
龐麥郎欲解約?深挖滑板鞋走紅後風波

2,關於音樂水準。
他唱歌走調和發音不準是天生的,和左小祖咒故意走音不一樣。如果真是故意,至少自己要能複製自己的演繹,才有說服力啊。
創作才華什麼的,多聽幾首自然就知道了,《西班牙的牛》《我要打敗你》這樣的曲目很多了。
歌詞的寫作倒是很符合大眾審美,老實說,不算差,能及格,發自內心,感情真摯。
他不可能一無是處,不然華數公司也不會重金砸他了。當然,不排除打吊針人氣積累的影響。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創作才華要拯救華語樂壇什麼的,還是差了點。

3,關於演藝生涯。
想多賺些錢,接私活,離開公司出走,這個……理論上倒是只要付得起違約金就行,不過確實缺乏了藝人的基本職業道德。公司這麼多人辛辛苦苦捧你,也回報一下不是?
收入和公司二八開(自己二),對一般新出道藝人而言是很合理的價位,棒子那邊甚至還有一九開,詳情可自行了解,至少王力宏周杰倫這個等級的大牌才有可能對半開。
另外,商演5萬一場是一個好的開始,作為新藝人來說不算低。可能他有些急於求成了。

4,關於他的法律意識。
個人跟他沒有直接接觸,但從朋友「音爆雲」和龐麥郎的聊天記錄中感覺法律意識稍顯淡薄。比如他覺得他提供了人聲素材,所以擁有詞曲著作權。
音頻應用
另外,我只是拿他的人聲素材改曲子玩,從來沒說是他的作品,也沒授權給他收入任何專輯呢……結果我自己的作品突然就在這裡看到了。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更多版本見【全系列】【打吊針神曲】有人發了一首歌求編曲,然後神作出現了
(PS:我不是音爆雲,他做的是2P,我做的是14P。1P是龐麥郎自己唱的原曲。)
欠缺法律意識為他帶來了許多麻煩,希望他自己早些明白吧。我沒追究不代表別人不追究,你看,一旦公司要追究,麻煩就大了。

5,感嘆一下。
個人看來,他本該有一個不錯的前程,可以老老實實接代言,走穴,練好唱功,轉型發新專輯,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可惜由於法律意識的欠缺,目前要面臨違約的巨額賠款,後續也沒有更多優質作品加入,等滑板鞋過氣以後,未來的演藝生涯還真不好說。

補充:昨天和華數那邊聊了下,錯過的商演和代言:

假如他不出走,留在公司好好努力的話,自己拿個100W+還是不成問題的,可惜……

希望他早些回到正軌吧。

利益相關:《摩的叨位去》曲作者/編曲者,華數公司合作編曲人。


謝邀。
我寫關於龐麥郎(龐明濤)的報道剛剛發在《人物》雜誌2015年1月號了,採訪是去年11月底做的…………可以關注人物微信(renwumag1980)

是的。的確有公司炒作,是北京華數,一家不算一線的唱片公司,採訪時,對方暫不願透露具體數額,但表述是「這麼跟你說吧,超過七位數挺多了的反正是。」
=================

見我的採訪原文:
華數看中了龐明濤的草根氣質,最終與他簽下一張6頁紙的合同,決定賭一把:投入「超過百萬」資金包裝《我的滑板鞋》。6名企宣,24小時3班倒,買「摩擦」、「時尚時尚最時尚」的關鍵詞搜索,把歌曲熱度頂上去;請大V段子手寫段子造勢;編曲、花3天時間錄歌,在數百個小樣中拼湊剪輯出最終版本。一切都為的是「製造出他是自己火的感覺,特別神秘,但又沒包裝的這種(效果)」。

報道全文:


驚惶龐麥郎
把自己藏起來

「你們誰最好看?可以把她介紹給我嗎?」以《我的滑板鞋》一歌走紅網路的約瑟翰·龐麥郎先生在QQ上問。接到採訪邀請後,他把《人物》所有記者的微博關注了一個遍。

「最好看的已經結婚了。」記者說。

「那你怎麼樣?」他補了個笑臉。

「……還可以吧。」

「那你來上海我們再說。」他同意了。當天凌晨3點,他給記者打電話,說睡不著要聊天,不陪就取消採訪。聊到5點,他想掛了,因為「我要看電視了,《西遊記》要放了」。

第二天,見到《人物》記者後,龐麥郎收起了此前的戒備,沒再要求查驗記者證和身份證,也沒再提接受採訪要收費。他的頭髮板結油膩,弓著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區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澀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來,摳著手說,「去我酒店吧先。」

一推門,一大股食物腐爛、被單潮濕的味道。他挺不好意思,招呼服務員來打掃。

房費每天158元,位於轉角,不足10平方米,沒窗,大白天也得開燈。床腳的被單上,沾著已經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頭髮和花生皮。唯一的板凳上堆著他的褐色牛仔布大包。房間的床頭,他鄭重放了一張歌單,選了5年來寫的10首歌,打算出專輯用。

在上海待了半年,龐麥郎的活動範圍是一個以小旅館為中心,半徑200米的圓。他沒電腦,不會用手機連WiFi,醒了出門去網吧聊QQ,談找上門的商演生意,沒生意時就打連連看。吃飯叫外賣,回到房間,打開電視只有法語頻道能看。他不懂法語,仍堅持收看凌晨5點播出的法語動畫版《西遊記》,這是他夜裡唯一的娛樂。

他拎來一袋生花生叫記者吃,然後徑直去了洗手間,隔著半透明的玻璃門,一邊蹲坐在馬桶上一邊說,「我要上封面,必須在最前面,拍照也必須把我拍得帥,你不要跟我耍花招。」他要求穿著身上這件價值100多元,買於夜市的花襯衫為封面拍照。

女服務員正在把舊床單扯下來,一抖,毛髮、皮屑潑潑洒洒散在空氣里。他起身,沖水,馬桶劇烈抖動。

龐麥郎藏身在這家小旅館裡,躲人。此時距他憑藉「神曲」《我的滑板鞋》爆紅網路已有小半年。這首歌寫的是一位少年苦尋後買到心愛的滑板鞋的快樂,歌詞離奇,曲調混搭,唱腔帶著濃厚的陝南口音。

他的經紀公司、父母、老朋友,都在找他。「我火了成了肥肉了,哪個都想來割一刀」,龐麥郎說。他頻繁換手機號,誰也不見。在上海,跟他接觸最多的是旅館前台—他不會開熱水,每次都叫前台幫忙。

用力找前途

龐麥郎本名龐明濤,35歲,陝西漢中人。成名後,他接受視頻採訪。「主持人一問,他就說他是台灣人,是90年的,我們都傻了你知道嗎?」龐明濤簽約的華數唱片的經紀人李希告訴《人物》,藝人改小年齡很常見,但龐明濤沒和任何人商量,就改小11歲,有陝西口音卻說自己是台灣人,讓公司騎虎難下,不得不幫他打圓場。

老家熟人頻繁在貼吧發帖,證明他是漢中人。面對媒體質疑,龐明濤撐不住了,改口說自己祖籍台灣,大陸長大。

此刻,貓在旅館裡的龐麥郎依然對自己的過去諱莫如深,以「這個我現在暫時還不能告訴你」回答所有問題。直到《人物》記者說起漢中是平原,務農相對輕鬆,他才猛拍大腿,回憶道,「根本沒有!很累!」他身體瘦弱,夏天酷熱,還得下田割水稻,再把稻穗一擔擔挑到曬場。「簡直要我命。」他拍拍自己的肩,「你看我擔不擔得起嘛?我不是搞種地的。」

剝著花生,他漸漸鬆弛,說自己其實在陝西漢中寧強縣南沙河長大,此地夾在大巴山和秦嶺之間,是古蜀道的入口,「特別窮」。

龐明濤從小在姑姑家長大,自認「讀書很用力很乖的」,但因家境和成績不好,很早就退學了,也不討人喜歡。聊到家人,他緊皺著眉,把頭埋在膝蓋上,「不說他們,沒好的人。」他成名後,兒時玩伴龐志斌在貼吧發帖,罵他「想紅想瘋了」。「他小時候就是個拐棒子(脾氣古怪),」龐志斌回復《人物》記者私信,「他唱的啥玩意?土得一逼。你們還採訪他?!!」再不願多談。

龐明濤說,自己那時「最好最好的朋友」是姑姑家的奶牛。喂牛時他蹲在一旁看奶牛吃草,一看一下午,「吃得特別快,邊吃邊屙,屙起來一大坨一大坨的。」聊到奶牛,龐明濤不再綳著,露出少有的天真興奮的神色,他猛拍了下手,「牛奶真的太好喝了,我該給奶牛也寫首歌的,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呢!」

他幹不了農活,被人瞧不上。2008年,他決定進城「找前途」。先到寧強縣,他幹不了電工、貼地磚這樣的技術活,搬磚又覺得吃力。很快又去了漢中,他在一家 KTV落腳,工作是切果盤,每天從下午4點做到凌晨4點。「切最多是西瓜,切成一條一條的,有客人線什麼的壞了,叫我們進去修一下。」

在歌詞中,他將漢中稱為「魅力之都」,有他從未見識過的好事:2000元的月薪,「別人不一定有」;下午開業前,經理組織所有人在門口列隊拍手、跳舞、喊口號,他覺得「挺有意思」;沒生意時,他會與同事悄悄溜進包間,調低聲音唱幾首歌,他最喜歡劉德華的《天意》:「誰在乎/我的心裡有多苦/誰在意/我的明天去何處……」

有一次,龐明濤偶然點到一首邁克爾·傑克遜的歌,被震撼了,「我就覺得太潮了,非常國際化!」聽同事說傑克遜「一首歌可以賣大幾十萬」後,他覺得「這個事情我肯定能做成」,暗暗立志要做「中國最國際化的歌手」。

晚上回到宿舍,工友們蹲床上抽煙打牌,龐明濤不理他們,盤腿面牆而坐,把一個小學生小字本放在膝蓋上,寫歌,一首接著一首。《我的滑板鞋》就寫於這個時期,歌詞中「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靈感來自傑克遜的太空步。他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野心,怕丟了工作,也怕同事們「只會笑我」。

《人物》記者通過QQ空間找到他那時的工友鄭軍,鄭軍客氣而謹慎,「他歌我也欣賞不來,你們別害他……他有現在挺不容易的。」他記得龐明濤曾在宿舍表演過一次「太空步」,寫歌「寫了厚厚一本子」。

龐明濤寫了《打吊針》(後改編為《摩的大飆客》):與工友在工地上比賽騎摩托,受了傷去打吊針;《西班牙的牛》:幻想自己是西班牙鬥牛士,鬥牛時抱著必勝的決心……歌詞情節多與打工經歷有關。

2013年2月,龐明濤已經攢夠了十幾首歌,覺得「漢中發展小」,沒朋友,他決定離開,隨身帶的牛仔包里,只有一張髒得看不出花色的床單,和寫滿歌詞的小字本。

坐了18個小時的硬座到北京,一下火車,龐明濤立馬去網吧,搜「錄音棚、專輯」,找錄音公司地址,一家家抄在小紙片上,挨個去看,最後選定一家,交了6000塊錢,是他自2008年來攢下的所有積蓄。

他不會租房、不信任中介,沒地兒住,夜裡只能去網吧,一把接一把玩連連看,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用床單裹住頭,才能斜躺在椅子上睡著。7月,連去網吧上通宵的錢都沒了,他就在公園背風處的長椅上湊合一晚。

龐明濤一個人抵擋著整個世界。他怪家人「不懂我的理想」,絕少與他們往來。電話那頭,龐明濤的父親對《人物》記者談起兒子,語帶無奈,「我真的管不了他,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真的,都不懂。」他的母親就在一旁,疲憊沉默。舊友在QQ上問龐明濤最近在哪兒,他回復「不關你事」。他把身體不好歸咎於政府,2012年,他在QQ空間寫道,「中國政府荼毒人心,手段殘忍毒辣,毫無人性,從2008年至今本人一直在藥物中痛苦掙扎」。

一次他掉了20塊錢,去朝陽區一家派出所報警,鬧到半夜,堅決不走,要求民警必須把錢找回來。民警只好給他手機聯繫人挨個打電話,找人把他勸回去。這次經歷對他打擊很大:他過去經驗里,老家唯一能信任的只有「要跟我耍」的奶牛,城裡唯一信任的只有警察。現在,連警察也在敷衍他。「太壞了,都是壞人,所有人都在騙我,想利用我名氣搞錢。」他回憶道。

「誰要是算計我,他還沒有出手,就被我看透,我就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龐明濤捏拳,做出惡狠狠的樣子,用戲劇性的口吻說。

捧紅了,跑了

錄音公司沒做出他想要的「飆高音、高大上」的效果,參加選秀全部落選,家人催他回去,龐明濤又氣又悲。

直到2013年9月,龐明濤熬來了機會。北京華數唱片公司舉辦一場選秀活動,他到場參加。華數運營總監嘉霖回憶,龐明濤「穿得挺破的,身上還挺大味兒」,上來就要公司給他「打造一首國際化的歌曲」。

李希說,華數看中了龐明濤的草根氣質,最終與他簽下一張6頁紙的合同,決定賭一把:投入「超過百萬」資金包裝《我的滑板鞋》。6名企宣,24小時3班倒,買「摩擦」、「時尚時尚最時尚」的關鍵詞搜索,把歌曲熱度頂上去;請大V段子手寫段子造勢;編曲、花3天時間錄歌,在數百個小樣中拼湊剪輯出最終版本。一切都為的是「製造出他是自己火的感覺,特別神秘,但又沒包裝的這種(效果)」。

唱歌音準極差,出道年齡太大,支撐龐明濤的信心從何而來?李希分析,龐明濤完全不懂藝人的運作模式,不知道自己的劣勢。另一方面,「我們見太多了,有的草根就有那麼偏執,就需要個念想做支撐」。

「(錄歌)最痛苦的是什麼你知道嗎?他每一遍,每一遍都唱得不一樣,完全沒有調子。」李希說。龐明濤接受採訪,張口就問記者要錢,擅自改年齡和籍貫,也讓她頭疼。

春節,龐明濤躊躇滿志回老家,花200塊拍了組藝術照,要求影樓把他眼睛PS得大一點,做專輯配圖,還給自己起了藝名,「約瑟翰·龐麥郎」。「出道就不能用本名嘛,而且以後我到國際上,就不用改名了,現在的名字可以直接改成英文名,也像日本名。」他對《人物》記者解釋說。

運作半年後,2014年6月,《我的滑板鞋》如願火了。儘管很多人抱著調侃奇葩的態度在談論這首「洗腦神曲」,但龐明濤由衷地相信,受歡迎是因為自己唱得好,打動了人心。「國內現在沒有我唱的這種風格的,很珍貴的,而且我很帥。」

剛成名時,龐明濤很激動,每天在QQ空間分享自己在優酷、蝦米上的歌,把影樓拍的PS照片給公司,要求馬上做專輯。7月份,他的想法開始起變化,驟然成名讓他陷入更大的恐懼之中:公司接了大量通告,他擔心自己形象不好被嘲笑,不想去,又必須去。個人和公司二八開的分成比例更讓他氣憤,「簡直是把我當奴隸!」

偶然發現華數註冊名稱為「傳媒文化公司」而非唱片公司,龐明濤徹底怒了,「我又被騙了!簡直個騙子!明明是文化公司怎麼可能給我出專輯?」

他如驚弓之鳥,再也受不了「被騙」的感覺。他立刻關機,扔掉電話卡,跳上了去上海的火車,發誓再不踏入北京一步。換號前,他還特意安撫公司,「我就是壓力太大了,散散心就回來,這幾天你們不要找我。」

李希也崩潰了。華數原本已經為龐明濤簽下200場夜場演出,每場5萬元,他一走,所有演出通告全黃了,華數還得賠錢。「你說好不容易把他打造出來了,居然跑了。他以前老說你要是騙我,我就告你我就告你,以為他挺懂法的,誰想到他完全沒法律意識。」李希說。根據合同,龐明濤再不回京履約,將面臨巨額索賠。


龐麥郎在蝦米音樂為他拍攝的MV中出鏡,他要求其中一定要有外國人

很孤獨很寂寞

龐明濤蝸居在上海的旅館房間里,想像不到的名利滾滾而來,他覺得自己「能搞定一切」。他有5萬粉絲的認證微博被華數管著,自己的小號微博關注數不到100,上面寫著手機號,以此接商演:為某連鎖旅館開業站台,一天2萬;在Chinajoy唱歌,兩天4萬;儘管看不太懂合同,一首歌也已經以25萬的價格賣給了成都一家遊戲公司。

他沒法判斷哪些機會對自己更好,就立下規矩:只接商演,即使有惡搞性質也沒關係;絕不上電視,看的人多容易「破壞形象」;寧住旅館不租房,因為「不曉得再待幾天又要走了,又要去哪兒發展」。

北京衛視邀請他錄節目,他以「我要在國際上推廣漢語歌曲文化,不能上你們這種地方台」為由拒絕;東方衛視請他參加「跨年演唱會」,他的條件是「除非給我單獨開演唱會,做直播」;央視一套《開講啦》邀請他做嘉賓,他聽說主講人鄧紫棋是1991年的,提出「她91年的都可以做主講人,我90的憑什麼只能做嘉賓?」也拒了。

龐明濤很在乎「國際化」。拍MV,要求必須有外國人出鏡,製作人李達只好找維族女生充數。為演出歌詞中「我的媽媽問我/今天怎麼不開心」的場景,李達想找個阿姨扮演他的母親,他聽了大怒,以棄演相挾,「那個女的不是我真正的媽啊」。他擔心,以後到國際上帶母親一起走紅毯被狗仔偷拍,粉絲髮現MV里不是他親生媽媽,會覺得他是騙子。

他對台灣身份有類似的執念。聽說百度百科的出生地被改回漢中,他大為光火,用腳狠狠蹍碎了地上的花生殼,「他們就是嫉妒,在搞我!」優酷曾熱捧他的歌,2014年春,雙方本想合作拍視頻,但他一聽說是策划去台灣「尋找故鄉」,就把編導拉黑了。

他能坦然地說出有違事實的話—即使這能被人輕易戳破。他指著《人物》記者筆記本電腦上台灣地圖的最上端,為自己作證,「這是基隆,我就在這長大。」「那是台北。」「哦……那我是在台南長大的。」他快速虛指了一下,然後用力按了屏幕幾下,想關掉頁面,但失敗了—他誤認為這是可觸摸屏。然後突然火了,摔了電腦,機身邊緣被磕出一個小坑。「這就是你採訪大明星的態度?你是查戶口的嗎?」

擔心偷拍被拍丑了,龐明濤出門總戴著一個皺巴巴的、用了很久的藍色一次性口罩。出於同樣的擔心,他要求採訪也在旅館房間內進行,採訪中他的情緒驟起驟降。「你不拿我當朋友嗎?我都拿你當朋友。」「我很孤獨很寂寞的,只能每天都蹲在旅館創作。」

他自稱沒談過戀愛,喜歡長頭髮、溫順的女生。他拒絕了許多好機會,但主動配合了相親網站網易花田的軟廣告,希望能藉此找到女友。他想不通,「為什麼一個給我打電話的女粉絲都沒有?」

在最新創作的《骯髒的惡魔》里,他寫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在便民街的路上,邊走邊吃泡饃。」網路上瘋傳一張他與「老乾媽」陶華碧的「情侶照」,他生氣地澄清,「她那麼老,怎麼可能跟我是情侶?」

採訪次日,與《人物》記者走在街上,一個胖男生突然衝出來,「媽呀,你就是龐麥郎嗎?哎呀,我是你的超級大粉絲!」龐明濤點點頭,很受用,合影完,他卷著舌頭說「thank you」回應對方的「 I love you 」,轉頭問記者,「我發(音)對了嗎?」

他邀請記者去一家名叫「巴黎春天」的KTV唱歌,他從沒來過這裡。在漢中的KTV切水果時,他曾渴望能有一天在KTV唱自己的歌。一出電梯口,整層樓正好在放《我的滑板鞋》,他先是得意,繼而生氣,覺得版權受到侵犯。他考慮了一下,要不要報上名字以求打折,想到「明星要維護形象,要低調」,放棄了。

在包間里,他點了兩次《我的滑板鞋》,兩次唱得音調完全不同,也都跟MV里的音準合不上,他靠在沙發上,漸漸鬆弛,長期浮現在他臉上的驚惶和用力過猛的神色,漸漸消失了。無人喝彩,他為自己按響了屏幕上的「歡呼」鍵。


龐麥郎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夢想和能力極度不匹配的悲劇。
他的歌我也就聽過《我的滑板鞋》,還是在朋友那聽的。我是不願意主動再去聽一遍《我的滑板鞋》,但是在我看來它確實不是一首非常垃圾的東西,特別是歌詞,我覺得真的寫的挺好,至少我是寫不出。更也不敢去嘲笑他的普通話,他的節奏感,畢竟一個敢於去實現自己夢想的人,已經比我們強太多了。
在n線城市(n&>3)城鄉結合部有無數類似龐麥郎的年輕人(隨便拉出一個人來叫他唱滑板鞋,基本都和龐麥郎一個調,特別是西南地區)。他們沒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唯一的娛樂場所就是網吧,能接觸到的所謂的「時尚」基本都是從互聯網,特別是QQ空間QQ音樂之類的騰訊產品,這些東西裡面都有啥,想必各位也都清楚。那些年輕人和現在在上知乎的各位相比起來,完全就是在不同的次元。
作為一個從這種地方走出來的人,在聽到《我的滑板鞋》的時候真的是眼睛有點酸。在那時我身邊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龐麥郎,甚至我自己身上都有著他的影子。當然我也不喜歡這個影子,但是有些東西是刻進骨子裡的,沒辦法丟掉。
回來繼續說龐麥郎吧。我覺得他悲劇就悲劇在他永遠也夠不到他的夢想,即便他現在通過炒作火了,但是也沒有讓他離夢想更近一些——幫助他的人只是通過利用他來得到利益,沒人會讓他更上一個台階,沒人會去教他樂理,沒人會去教他吉他,沒人會去教他跳舞,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該去幹什麼,只能繼續唱著他的滑板鞋。接下來就是進一步墮落,就如他所唱的「似魔鬼的步伐」。在這裡只能默默希望他是在自己想要的世界裡活著,是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吧。


至於上面專訪里提到的奇葩行為,我覺得作者肯定也不是故意要黑他,我接觸到過很多類似的人,也是各種奇葩。畢竟和我們完全不在一個次元的人,真的很難琢磨他在想什麼,大家看到笑笑就好。


謝邀

很早的問題,因為鯨書的關係這些天估計龐麥郎要「火」一陣了

印象中在知乎答過一道關於龐麥郎的問題,當時我直接否定了龐麥郎。可能由於我的否定和批評直接傷害了那些喜歡聽龐麥郎歌曲的知友,當下我的答案就被反對到了摺疊區,挺失望。

按照我之前的經歷來講,今天看到鯨書的採訪,我是不是應該按「歡呼」鍵為其喝彩?沒有。

正如之前跟圈子裡的朋友們料到的那樣,龐麥郎不可能走下去,也不可能走遠。如果龐麥郎能走遠,只能有一種可能:就是能善用自己的優勢,最大化利用資源去利己,然後頻頻接演走穴代言。

但這種可能是需要很多個前提的:

  1. 如何將自己聰明的轉換(包裝)成一個「音樂人」、「歌手」、「藝人」的身份?
  2. 如何在今後推出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作品」?
  3. 誰敢接龐麥郎的盤子,然後將他良性的運作下去,而不是Low到堆SEO做爆點整那些忽悠梗?

很顯然,龐麥郎的能力最多只能勉強稱為是一個「藝人」,就如他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一樣,是一場夢幻般的滑板戲。當一個底層的普通人,迫切的想實現自己的夢,又被輿論媒體公司最大化消費,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很大的風險,不是說搞個台灣籍唱別人的歌然後整幾篇軟文搞幾個AB的爆點就能持續的火下去。根本不是那回事,試問,一個沒有真正基石的人,他如何支撐自己走下去?

以龐麥郎的水平,幾乎無可能寫出一首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作品」,他的水平甚至還不如5sing的邊緣音樂人。我以前就說過,5sing和地下音樂人的群體里,聚集了很多待挖掘的歌曲和音樂,他們為什麼沒火?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不好,而是人家有音樂骨氣,人不稀罕靠炒作、靠搏出位、靠忽悠來獲取關注,人家丟不起那個人,懂嗎?這是一種對待音樂的態度,不是玩票也不是愚弄。好玩有趣的音樂多的去了,如果你這一年來只認為龐麥郎的歌好玩,那可能你真的聽的太少。

誰敢接龐麥郎,誰就是作死。龐麥郎是有原罪的,他的走紅不幹凈,從人到作品都受到了極大的爭議。當初周杰倫唱《雙截棍》和《娘子》的時候,也引起很大的爭議,媒體和聽眾們褒貶不一。喜歡周杰倫的人把他捧成神,討厭周杰倫的人給周杰倫起外號並對他嗤之以鼻。

可後來的周杰倫呢?
為什麼同樣在出道時引起巨大爭議的歌手,而周杰倫就能走上神壇,而龐麥郎就不行?
因為周杰倫的歌曲,是建立在音樂基礎之上的。而龐麥郎的歌曲,是建立在嘩眾取寵的娛樂之上。
你可以說周和龐的歌曲都很好玩有趣,那麼我沒意見,因為確實挺逗的挺新鮮。但有趣和新鮮是無法支撐一個音樂人或歌手走下去的,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是自身的硬實力,而不是別人無腦喝彩。

喜歡他的歌的人都是因為僅剩的「情感共鳴」,而從嚴謹的音樂分析上,他的東西經不起推敲,甚至不值得去推敲。特別搞笑的是,有個學音樂的朋友,他原本起初是反感的,但他周圍的一些人非常喜歡聽滑板鞋,最後他竟然反智一樣的逐句逐段的分析滑板鞋,並給龐麥郎的歌曲找了很多美化的分析。竟然說龐麥郎是當今華語樂壇的先鋒代表,說什麼是第二個周杰倫,我當時都醉了。

上面的問題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潛在的反智現象」。
龐麥郎是被自己、被市場、被那些捧龐麥郎的人害了。他是一個悲劇,但慶幸的是,鯨書的採訪將龐麥郎、捧龐麥郎、以及這個浮躁的市場和圈子,敲了一記警鐘。

同樣,這個文明的社會依然歡迎優秀的音樂作品和音樂人,他們會得到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地位和讚許。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能力、人品、作品,與他已獲得的聲譽與地位不相符,那麼走下神壇是必然。

如果龐麥郎僅僅走一個娛樂藝人,能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水平落差,能精準的找到自己與市場的契合點,能踏實坦誠的面對自己的狀況,或許今天就不會有鯨書的採訪稿了,或許他今天還能登上各大綜藝節目,然後接個微電影、代言個手機或滑板什麼的,都挺好的。

當你決定走音樂這條路的時候,就要意識到你將面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無腦捧你的聽眾,還有別人。

關於我對那篇採訪稿的評價:如何評價《驚惶龐麥郎》這篇採訪稿?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逆襲的背後滿是經歷無疑都是經歷過辛酸的奮鬥,遭遇巨大的挫折,與社會妥協,遇到巨大的機遇而後成功,在成功過後,除了自己以外,剩下的就是內心惴惴不安的悲哀。

看《我的滑板鞋》歌詞:


「我說在我的想像中有一雙滑板鞋,與眾不同最時尚跳舞肯定棒,整個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沒有」

在龐麥郎的小的時候,一直有一個當歌手的夢想,,家人罵他「想紅想瘋了」。「他小時候就是個拐棒子(脾氣古怪),」

「她說將來會找到的時間會給我答案,星期天我再次尋找依然沒有發現」

這個時候,龐麥郎的內心世界幻化了一個「母親」,實際上這個母親是一個鼓勵者,指引者形象,她很有可能不會在現實當中實現,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在音樂當中體會到的快來。


「有些事我都已忘記,但我現在還記得,在一個晚上我的母親問我,今天怎麼不開心」

龐麥郎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要成名的夢想,這種慾望刺激著他。

「星期天我再次尋找依然沒有發現」

2008年,他決定進城「找前途」。先到寧強縣,他幹不了電工、貼地磚這樣的技術活,搬磚又覺得吃力。很快又去了漢中,他在一家 KTV落腳,工作是切果盤,每天從下午4點做到凌晨4點。

「一個月後我去了第二個城市,這裡的人們稱它為魅力之都,時間過的很快夜幕就要降臨」

編輯認為龐麥郎將漢中稱為「魅力之都」,實際上我覺得應該是北京,在北京依然過的非常落寞,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項。

我想我必須要離開」

龐麥郎決定放棄了,在這座城市依然沒有實現他的夢想,他決定離開

我的滑板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摩擦 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

龐麥郎通過選秀或者其他什麼方式,總之是一段不能放在明面上的成功方式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應該就是通過炒作欺騙的方式,龐麥郎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在這座城市當中穿梭。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時很遠有時很近,感到一種力量驅使我的腳步,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 摩擦」

夜深人靜,月光下,龐麥郎開始擔心自己,開始懷疑周圍,巨大的名聲,源源不斷湧來的金錢,都讓他迷失,這一切都是他原來想要的,現在卻突然害怕起來,就像是原來一個流浪漢,突然進入了一家五星級高級酒店,讓他不經懷疑起自己的成功是不是真實的,不過其實現在真假不重要,把握自己,甚至按照記者原話說,喜歡音樂的偏執感佔據了主流。

「我給自己打著節拍,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時刻,我要完成我最喜歡的舞蹈,在這美麗的月光下在這美麗的街道上,我告訴自己這是真的這不是夢」

就算一切是假的又如何,音樂就是真實的我!


透過我的滑板鞋這首歌曲,實際上表現的是龐麥郎的真實人生,兩者有令人驚訝的相似。

《我的滑板鞋》這首歌曲並不複雜,簡單的歌詞,詭異的曲調,奇葩的斷句,讓各位能夠朗朗上口,但是誰能說自己能夠超越原唱呢?區別大嗎?我覺得不大,你可能帶著嘲笑,戲謔來聆聽這首歌,但是我想說,誰都會唱了多遍過後,覺得心裡會有辛酸,會有沉默。

龐麥郎通過自言自語說出的是我們都想說出的內部言語,引出的強烈共鳴,實際上我們都曾經奮鬥過了,小的時候為了一個分數,長大為了追求ta,再長大我們會為了職位,薪資,房子,車子,榮譽,權力等等我們想要征服的東西,其中的過程莫不是要經歷辛酸,挫折,困難,少數人會成功,成功過後依然逃不出這個成功道路的魔圈,雖然我們強烈控制,沒有讓這種「成功思維」顯出來,不過它一直在,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從未消失。

據說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名聲8分鐘,龐麥郎也是這個其中之一吧!或許前段時間很火的余佳文也是這樣吧!他不就是我們當初想要成為的出名要趁早嗎?反正我一直想成為90後的創業代表人物,揭開的成功的內幕,是不是如此不堪呢?

那個人的出現帶著他的當初的夢想走來,那種眼神,心情,思想是不是跟自己當初的自己很相似。人們嘲笑的,戲謔的難道不是自己曾經的影子,他能火起來並不是偶然。

社會節奏很快,人們總是很快忘記那個引起他們強烈的共鳴,因為有更多的人兜售著那些帶著影子的照片。

龐麥郎只是一個兜售著我們影子的歌手,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評價龐麥郎當中,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曾經的你是不是滿是夢想,想想如今又在何方?

曾經的你是不是眾人眼中被譏諷嘲笑的對象?

曾經的你為什麼放棄,選擇屈從生活?

曾經的你想到過若干年後的你現在的模樣嗎?


初聽 滑板鞋 有種 掉進糞坑不知所措 的感覺。


這個問題的熱度,經歷了這三個多月,也慢慢下去了。我想在此時再來談談龐麥郎。

前幾天室友突然在放歌,一開始還沒注意,後來發現唱歌這個人的嗓音怎麼這麼熟,問室友的時候,他說這是龐麥郎的新歌《惡魔不要啊》。那時候突然想,原來他還在啊。

他依然在被消費著。

張惠妹的前不久出了首新歌《怪胎秀》,這首歌讓我想到了龐麥郎。

在這首歌MV里,剛一開始便有幾個幾乎全白的人正張著嘴,雙眼無神。隨著音樂慢慢推進,這些人先是扭曲身體,做出匪夷所思的造型,直到身體異化得已經不再是人。

「夠驚悚,才能嘩眾取寵,只為今晚而生活。」——《怪胎秀》

對於需要娛樂和焦點的大眾來說,我們正需要龐麥郎這樣的人。正如我們需要羅玉鳳,需要芙蓉姐姐。也許他們一開始只是有一些不同,而這樣的不同正好迎合了我們的惡趣味。於是他們的不同被放大了。就像MV中那些其實只是身體柔韌性更好的人,被推就成了「怪胎」。

無論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不過是在佐證他們的「與眾不同」,就像一個優質的笑話,不斷引起人們的笑聲。

龐麥郎真的很我們很不同么?

並沒有。

我們之中有無數個相貌不出眾的人,無數個五音不全的人,無數個虛榮的人。但是龐麥郎被選中了。於是他的一切不完美都被直白地展示給大家看,然後大家自由地對他品頭論足,彷彿正坐在馬戲班的觀眾席,欣賞著「新變種」。

需要新聞,於是新聞才被製造。所以我們總能看到驚世駭俗的故事。我們在這個傳播媒介空前強大的時代,獵奇的需要愈發強烈,以至於我們總能為未被證實的傳言感動或憤怒。我們需要的不是真相,只是情緒。

醫患糾紛,城管小販,論文作假,高分低能。

這樣的東西才有價值,因為這樣才會有人去看。人們歡迎一切高高在上的東西被撕破和跌碎,這樣才能讓不那麼成功的人感到自己並不太壞。

「你看看那個龐麥郎,唱的是什麼狗屁,老子比他強一萬倍!」

「什麼狗屁清華學神,還不是以後給小學畢業的人打工!」

「你看看鳳姐那醜樣!」

……

所以,真的要評價龐麥郎么。

他只不過是我們需要的「怪胎」,他出了新歌,他成為焦點,那等人們開始厭倦的時候,就會有新的人來取代他,成為新的「怪胎」。

他只是個喜歡唱歌寫歌的普通人,然後被異化成一個「奇葩」。無論你喜歡,討厭,同情,鄙夷,其實都是在「幫助」他好好地完成異化。

「掌聲歡迎,對號入座,場內禁止沉默。」——《怪胎秀》

對啊,禁止沉默。觀眾們。


UPDATE 1.15.Thur.
我一朋友呼籲從精神病理的角度關心一下龐,如果《驚惶》一文沒有誇張,他的被害妄想,偏執等癥狀可能需要專業醫生介入治療,希望媒體從業者從這個角度考慮一下。 @鯨書 (憤怒讓我有失公允,但我對作者個人是沒有資格judge的)
除此之外,除非你能花費大量精力資本, 幫助他培養三觀,積累知識與藝術素養,大家對他最好的幫助就是不再關注。
————————————————————————————————
神煩《驚惶龐麥郎》!
你們喜歡一個小丑,然後又笑他丑,不管是嫌棄還是同情,別否認從骨子裡透出的優越感,別否認你們從骨子覺得跟他不是一個級別的人!
這樣的人中國遍地都是!可你們都是體面人,見到這樣無知自卑還掙扎著追求名利的人,你們真心地為他感到不堪,驚惶的是你們!(對,在你們那叫追求榮譽與夢想,那叫達成優越的物質生活,在他就是蠅營狗苟,不自量力!)
他缺乏基本音樂能力,有著非常簡陋的三觀,遣詞造句都是小學生水平,這些事聽了他的歌還要裝作不知道嗎?還需要一篇事無巨細的「報道」來告訴你們嗎?!
聽他的歌,你們就做出了選擇,儘管嘲笑,無法抵擋洗腦。說到洗腦,節奏比得上江南style嗎,獵奇比得上狐狸叫嗎?我都不想提小蘋果這種在艾美拿個友誼獎還被央視表揚的噁心歌曲了。再說三觀,他拜金了嗎?!毀愛情了嗎?!他說的不過是笨拙的夢想!石頭縫也可以發芽!五音不全也可以唱歌!
是的,他是被捧起來的,這何嘗不是他與世界的相互利用?明知他差得還多,炒作的核心也是「差也能發聲」的獵奇,炒作也是風投,火了就想立馬變現,指望一個簡陋的破碎的人穩定產出,就像揠苗助長之後還想畝產十萬斤,是誰失策?
就算他沒跑,只會在唯利是圖的公司運作中迅速榨乾最後一點「驚奇」,然後跌入遠不如泯然眾人的深淵。
曾經有一篇別人的幸福你不要輕易拆穿的文章很火,那時大家都願意維護那層窗戶紙,反而遇到這樣一個相互消費的畸形產物,卻會對著這樣一篇通篇用細節勾畫不堪的文章點讚歎息,彷彿不因此噁心龐麥郎就是自己道德的升華,真是可笑。
世人都愛錦上添花,落井下石,誰人能雪中送炭。


一個被像素塊兒到這種程度還能對觀圖者釋放精神污染的人。
圖片非原創,不喜刪。


首先,回答問題,龐麥郎對世界的認知十分匱乏,詳細來說其實是自身內部(個人心態)外部(出身、成長環境等)的造成的封閉,而導致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十分匱乏,而這種匱乏帶來的「驚惶」使得他更加的封閉。

---

另外,我相信今天大家對於龐麥郎的關注多是因為@鯨書的文章,我認為部分人在說記者惡毒、刻薄或者高姿態,只是不肯接受被「欺騙」的事實罷了。


(一)

這個事實就是《我的滑板鞋》的走火是精心包裝的結果,包括歌曲的編曲以及話題的製造,甚至是龐麥郎個人「不落俗套」「音樂奇才」的標籤,都有操縱的痕迹。


在娛樂行業類似的包裝是很常見的現象,唱片在製作前期就已經有相應的傳播計劃,傳播計劃的關鍵就是話題點的製造,而所謂「話題點」就是要吸引關注引起討論,這樣才能提高唱片的關注度,為後期的發行銷售以及藝人的商演鋪路。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論是唱片發行還是電影即將上映,都會有一批相關的新聞出現,而有時候這些新聞就是發行方「製造」出來的,軟文、社交媒體上的推手(大V轉發)、購買搜索關鍵詞(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百度的熱門搜索)等等。


(二)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自以為由無數像自己這樣的普通人確立的「流行」,其實背後有著精心的操縱。甚至,這種操縱可以像相聲裡面的包袱一樣,精確地戳中你的需求,讓你沉迷於它製造的娛樂之中。


但是與相聲不同,一旦這種人為設計的「包袱」被指出來,很多人是不願意接受這種事實的。就像龐麥郎不願意接受之前與華數訂立的商業合同一樣,你也很難接受之前自己追捧的「草根英雄」「華語高水平音樂的代表」實際上裹挾了他自身的狹隘(無貶義)與商業的包裝。


(三)

所以我不同意一些人對於 @鯨書的批評,自己不肯接受展現的事實,而將事實與自己想像的反差產生的憤怒,轉為了對於作者「腹黑、刻薄、高姿態」的指責。我看到的報道中的每一個判斷都有採訪事實的支撐,這也是一篇新聞稿件的標準。


我們都不是龐麥郎,但是面對與自己想像中不同的真實世界,很多人卻是一樣的驚惶。


以上。


--

補充:關於新聞稿的看法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586432/answer/37325899


看過 人物 的那篇報道,龐麥郎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各處看到的那些同齡人們, 想起成都東站的西裝電動車男,想起掌上明珠的阿標,想起z32上的川北小哥,他們口中都有夢想,但他們的眼神卻都是同樣迷茫,對現實一無所措,他們都是年輕人,但他們卻也是這祖國的陌生人。


如何把「龐麥郎」打造成下一個「周杰倫」

作者:吳寒笛(公眾微信號:吳寒笛可愛多)轉載請註明出處,順便幫我改一下錯別字

估計每一個看到這個標題的人,心理反應恰如第一次聽到龐麥郎的音樂,內心響起一聲冷笑:又是一個借勢炒作的噁心玩笑!是的,你想得沒錯(作理直氣壯狀)

不過嚴格上來講,再可笑的玩笑也有認真的成分。我一直堅信任何目標都有實現的路徑,只是看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精神屬性加成把這條路走通。通過營銷包裝和品牌再造,理論上確實有從「龐麥郎」進擊為「周杰倫」級別天王巨星的機會。

我們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曲的思路來完(Y)成(Y)這個case。如何把「龐麥郎」打造成「周杰倫」呢?!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分析一下雙方各自品牌對應的特點,搞清楚兩個品牌的定位和差距,才能描繪出品牌成長的路徑。如果用地圖打個比方,周杰倫是巴黎,龐麥郎是鐵嶺,你得先把這兩個地方在地圖上標出來,然後才有可能知道怎麼從鐵嶺去巴黎。

發現問題

「龐麥郎」的品牌定位:給大眾惡搞、低俗、荒謬、可笑的第一印象,鄉村洗剪吹的「品牌」認知,中等偏下的身材和長相,荒謬怪異的個性,完全不著調的唱腔,非常不標準的普通話(其實我個人倒覺得他的吐字比周杰倫清楚,雖然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弄清楚「龐麥郎」和「今麥郎」的區別)

「周杰倫」的品牌定位:十年積澱的流行樂壇天王的地位,無數80、90後的音樂教父,RB天才,唱作演導俱佳。

如果把兩個人比作兩個品牌,不管在認知度、美譽度、忠誠度上都有極大差距(下圖是兩人近半年的百度指數對比)

分析問題

看起來「周杰倫」和「龐麥郎」毫無關聯是嗎?不!以下是百度指數關於二人的人群肖像(這真不是百度的軟文)

可以看到,在受眾人群上二者有比較高的相似度:年輕化,男性為主。

遙想當年周杰倫出道時,含含糊糊的發音以及怪力亂神的音樂風格也頗得青少年追捧和中老年的不齒,恰如今天的龐麥郎。所以雖然今天我們恥笑和不屑於龐麥郎,相信他的音樂生涯走到了曇花一現的終點;但如果放大和轉變一些龐身上的特質,這恰恰可以成為他發跡的起點

解決問題

我一直認為營銷是一門哲學,頂層思路的設計稱之為「道」,實現這些「道」的具體方法稱之為「術」,麥肯錫、BCG這些大牛諮詢機構喜歡用所謂的金字塔模型,其實就是把各種「道」拆解為「術」。在這個case裡面,我建議用三個「道」來改造龐麥郎。就像打撲克一樣,儲備三張牌,翻來覆去都打這三張:勵志牌,民粹音樂牌,親民形象牌。

1.勵志牌
麥郎君飽受譏笑的所有特質,其實都是草根屬性:比如長相、歌聲、談吐、氣質。這些草根屬性如果橫向對比,肯定早被娛樂圈的男神女神們甩出八條街,但是如果這些特質成為他開始成長的起點,讓他縱向的一點點蛻變大眾都能看得到(可以參考掏糞男孩,對不起,是TF boys),甚至讓篤信「屌絲終將逆襲」的廣大屌絲有代入感和參與感,那他就能命中相當部分人的集體人格,甚至可以成長為相當一部分草根的精神領袖。互聯網的主要載體本來就是屌絲文化,所以這個品牌定位的市場是非常之大的。

至於具體怎麼逆襲,實在太容易了:配備專業的化妝師和服裝師,服飾打扮力求簡潔自然不簡陋也不華麗;練壯一點,最好有點肌肉;找個專業的音樂老師,至少每次唱歌都能在調上,順便糾正一下他的普通話;找專人訓練一下口才談吐,採訪前專人準備點段子,要求聽起來像是現場發揮但是話糙理不糙,讓不明就裡的屌絲群體一聽就覺得「我X,這貨比我還丑還難看,但真tmd的努力又真誠」,覺得找到知音;上上訪談節目,講述一下當年搬磚有多麼艱辛(可以編),如何在民工棚裡面就著手電筒寫下《我的滑板鞋》這種驚世絕唱,肯定有相當一部分人被感動得稀里嘩啦。大眾需要的永遠不是真相,而是情緒。

2.民粹音樂牌

所謂民粹音樂,其實就是符合民粹風格的農業重金屬:節奏強,歌詞簡單,旋律重複,力量感強,長期活躍在各大廣場與快遞小哥的手機功放音樂里。看過龐麥郎寫的幾首歌,除了《我的滑板鞋》,其他都不太符合上述要求。建議找寫這種口水歌的專業人士訂製幾首(實在不行可以聯繫鳳凰傳奇的經紀公司),歌名可以叫《不要說你是小三》、《沒錢也要回家過年》等等。弄好了找微博段子手寫兩個段子,買點百度關鍵詞,推一下酷狗首頁,慢慢就有人傳唱起來了。

3.親民形象牌

沒事擠一擠地鐵、公交,下下蒼蠅館子,然後再以《年入百萬天天擠地鐵,龐麥郎坦言自己一直是草根》這種親民角度把通稿發出來,廣大屌絲讀到肯定熱淚盈眶,肯定他娘的想:龐麥郎就是自己,龐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雖然我矮、窮、矬、不愛乾淨而且懶,但我是個好男孩」。然後龐麥郎再適時的做做慈善,做點好事:推推車子,撿撿票子,牽牽瞎子,讓讓位子,然後以第三方爆料,自己再害羞的表示「沒什麼,都是我應該做的」,又有愛心人又謙虛低調,廣大屌絲的G點怕是會被戳爆,只有紛紛跪舔的份兒了。

總而言之,我給龐麥郎的定位就是:鄭智化+鳳凰傳奇+黃渤。我相信這個路線如果有足夠的資源付諸執行,一定會對龐麥郎的娛樂圈之路大有幫助,即使成不了周杰倫,成為周傑應該是沒問題的。

---------------------------------------------------------------------------------

歡迎大家加我微信公眾號,定期分享營銷、品牌、公關的乾貨

http://weixin.qq.com/r/VkyRiUjEoxXcrQzq9xl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不明白為什麼第一名的票數這麼高,或許看客們都是有一種獵奇的心理。

我希望你們聽一聽一個普通聽眾的感受。

我喜歡聽這首歌,和你們口中說所的「推手」,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就是聽見我的滑板鞋這首歌,喜歡上了,而不是被炒作得喜歡上了。事實上今日為止,我還不知道有什麼推手。我不喜歡聽的歌,別人拿著槍指著我我也是不會喜歡聽的。


下班回來發現有人評論說,「被廣泛傳播的一切幾乎都有推手的推動」,

我想問的是,如果一首能讓人喜歡上(我不是指能讓所有人喜歡上)的歌,可以得到廣泛傳播的助力,又有什麼關係呢?而不能讓人喜歡上的東西,推廣再多又有誰會去談論呢?(如趴體)】

對於龐麥郎贏得聽眾這一點,用一句「花七位數炒作「一帶而過,我覺得是對龐麥郎的侮辱,對喜歡這首歌的人也是一種侮辱。

對於龐麥郎平時住哪裡,他住豪宅也好,住五平米的廉租屋也好,住地下室也好,我不在意。我只是欣賞他這首歌,因為他首歌確實打動了我,事實上他其餘幾首歌我都無法理解和喜愛。

————————+

我想反問票數第一名的答主,你讀過加繆的局外人嗎?

在局外人這本書里,一個偶然殺害人的主角,僅僅因為他在媽媽的葬禮上沒有像常人一樣哭泣,就被判處斬首死刑。鯨書的回答,儼然與局外人內,那個控告主角的檢察官無異。


(—————「儘管我心裡不安,但有時我很想參加進去說幾句,但這時我的律師就對我說:「別說話,這對您更有利。」可以這麼說,他們好像在處理這宗案子時把我撇在一邊。一切都在沒有我的干預下進行著。我的命運被決定,而根本不徵求我的意見。我不時地真想打斷他們,對他們說:「可說來說去,究竟誰是被告?被告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有話要說呀。」————————)

許多人對龐麥郎的描述,無異於審判。


我的律師已經按捺不住,只見他舉起胳膊,法衣的袖子都落了下來,露出了裡面漿得雪白的襯衫,大聲嚷道:「說來說去,他被控埋了母親還是被控殺了人?」聽眾一陣大笑。但檢察官又站了起來,披了披法衣,說道需要有這位可敬的辯護人那樣的聰明才智才能不感到在這兩件事之間有一種深刻的、感人的、本質的關係。他用力地喊道:「是的,我控告這個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親。」這句話似乎在聽眾里產生了很大的效果。)

要是真的有人喜歡聽龐麥郎的歌,你又有什麼資格因為他所居住的環境,他所成長的氛圍,他那怪異的與社會格格不入的言辭,他那一定要請外國人入mv的要求,有什麼關係呢?

對於評論里那些感覺聽龐麥郎的歌如入糞坑的人,我也可以類比在聽任何一個有爭議的歌手的歌,也有如墜落糞坑不知所措的感覺,這樣的評論有什麼意義呢?

也有人評論說,說記者高姿態,是你不願意接受被欺騙的現實。我接受這樣的現實,我每天都會接觸到無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我親眼見過你們口中的城鄉結合部,非主流殺馬特。但我無法忍受的是,這篇報道以一種近乎潔癖的角度來描述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最後,我感覺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個問題引出的爭論,透過一個個鏡子折射出來的臉孔實在很有意思。
-------------------


被娛樂化的精神病人。 大家拿著他的低智和反社會人格取樂 跟在街頭欺負低智兒童沒有本質區別.


當一個人說出了你一直深埋心底的夢想,你會不會覺得他很棒很懂你?
而當你突然發現,這個人是偏執狂人時,你又會怎麼想?

能觸摸到時代前沿的人,又豈是 99.9999...% 的人可以輕鬆做到?
面對天才,庸人們除了惡毒的嘲諷別無其它,有史以來都是這樣

天才的存在,是對庸人最嚴厲的懲罰!

龐麥郞是不是天才?我覺得是!

你們認為他是炒作才火的,那你們可以問問自己,怎麼沒人來炒作你??

只有一個答案:你的價值遠遠不如他!

如果諸位看到的只是「一個可恥的loser在無恥商家的包裝下莫名地火了一把」,
都不妨撒泡尿照照:有比持這樣的觀點的人更loser的嗎?


----
謝邀


我入門龐麥郎算是比較晚了,14年10月份才開始聽。一開始覺得,卧槽,這也是歌?太傻逼了吧!後來漸漸覺得,其人其歌也頗有可觀之處。再後來甚至單曲循環過一段時間。

聽了一個月左右吧,我興之所至,寫了篇評價龐麥郎的文章。趁著《人物》周刊發的稿子,來湊個熱鬧吧。

======================================================================

扯淡的正文開始:

《龐麥郎的歌》

我彈過吉他,組過樂隊,自詡為搖滾青年,一度以為音樂就是搖滾,直到我聽了《我的滑板鞋》,才領略到音樂世界的廣闊。一個叫約瑟翰·龐麥郎的90後自編自唱,一時點擊量就上了三千萬。


然而,很多網友說,《我的滑板鞋》是洗腦神曲,「刷新了難聽的定義」。一些有識之士擔憂這首歌的風靡,認為是中國流行音樂走向窮途的預兆。更有人藉此痛批當代中國文化,扯一些不知蛋疼為何物的高論。也有人喜歡這首歌,說是「聽哭了」。看他們膜拜龐麥郎,頗似五年前網友膜拜李毅大帝的樣子。


哎,不過一首歌而已,何必上綱上線或冷嘲熱諷?要我說啊,龐麥郎的歌都不錯。為什麼?一句話,好玩。


龐麥郎的每首歌,歌詞都很有趣。《我的滑板鞋》,說的是他費了很大力氣買到喜歡的鞋子後,情不自禁跳舞的經歷。《摩的大飆客》講述了一次公路飆車,情節令我聯想到一個小時候常玩的遊戲,叫暴力摩托。我最喜歡《我要打敗你》這首歌,裡面學生、老師、惡霸鬥智斗勇,人稱和對話在不經意間的轉換,居然有點高行健的味道。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曾說,批量生產的流行音樂,終將使其失去特色,進而毀掉音樂。龐麥郎的歌詞卻不隨大流,而是用一首歌的時間去講一個故事。聽眾無需旋律,只要看一眼歌詞就能猜中,辨識度極高。而且,人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會回想起自己十幾歲時自己做過的可笑的事,產生共鳴。在《我要打敗你》里,龐麥郎用木頭削了一把刀,結果被老師發現。老師說:「同學過來,你幾班的,叫家長過來,做個大檢討。」頓時喚醒了我初中的回憶。明明學生老師熟得很,但老師在訓斥學生時,總得走一遍流程,先問一句幾班的。我聽了,覺得非常親切,又加上我的文筆,基本是寫檢討練出來的,於是聽歌時自然會心一笑。


這些歌的曲風也很有意思,最大的特點就是「電音很重」,給人莫名的喜感。說來奇怪,很多人也不懂電音,卻拿這一點大做文章,說是粗劣、惡俗。我感覺曲風是音樂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曲風好不好,關鍵要看是否和歌曲的主題一致。70年代英國,出過曲風華麗無比、能讓交響樂隊相形見絀的皇后樂隊,也有過簡單粗暴、三和弦走天下的性手槍樂隊。這兩支樂隊,風格截然不同,但哪一種好哪一種差卻不是能用曲風評判出來的。聽著皇后的歌,確實能讓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但這也不代表誰都能唱出性手槍的感覺,他們的成名曲《God Save the Queen》里傳達的對英國政府的憤怒、對人生未來的迷茫,最適合用朋克搖滾的粗糙、隨性來傳遞。說回龐麥郎的歌,裡面夾雜的大量電音,就好比卓別林電影里誇張的肢體語言。我聽過原版的《打吊針》,就像是節奏緩慢的Rap,不是很有特色,但在加入電音後,歌曲突然變得「刺耳」起來。配合著歌詞里講故事的節奏,電音也時輕時重,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感。可以說,龐麥郎的這種曲風進一步襯托出了歌詞本身的有趣。觀眾能因此發自內心笑一笑,就說明這個藝術的價值得到了認可。


龐麥郎的唱腔也是一絕。他自稱來自台灣基隆,卻操著濃厚的陝西口音。他酷愛說唱,但總是找不到伴奏的重音和呼吸點。最近他推出了一首新歌,叫《阻止你哭泣》,不在調上,卻「用情極深」。他唱功確是極度不專業,但不能否認,這種唱腔太好玩了。雖然走音,雖然節奏不對,但他給我的印象卻是樸素自然,不加修飾。而且這種因業餘而導致的節奏錯位,卻陰差陽錯地對抗著常規,迎合了大眾愛換口味的需求。不少流行歌手,在追求唱功的路上走貨入魔,結果忽略了對歌曲本身情感的醞釀和挖掘,導致曲高和寡,聽眾只是感覺技術高明,而很難有情感上的觸動。陳奕迅早年參加選秀比賽時,長於炫技,但在他成名之後,反而放棄了高難度的唱法,返璞歸真,追求真實的情感。在KTV,點他歌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唱出神韻的卻很少,其關鍵就是陳奕迅用心去體會歌曲,因此情感真摯。再看龐麥郎,雖唱腔業餘,但他恰好沒有被各種歌唱的技巧所束縛,於是他能夠專註於歌曲本身,傳遞出了一種真實的感覺。講故事貴在真實,這比技巧更能打動人。還有一點,我認為一個歌者技術高低與音樂成就高低並無直接聯繫。涅槃樂隊主唱Kurt Cobain沒有受過專業的吉他訓練,全靠自我摸索而成。他演繹的齊柏林飛艇樂隊名曲《Heartbreaker》的獨奏部分,被吉他大師Slash譏諷為「猶如災難」,但這並不影響他創作出美國另類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專輯《Nevermind》。這張專輯1991年即賣出1200餘萬張,風頭甚至蓋過了Michael Jackson。


龐麥郎唱了幾首歌,然後成了網路紅人。我覺得,我們在聽他歌的時候,應該盡量做到心懷感恩。我們是否在聽他的歌時,能暫時忘記生活的麻煩,發自內心地笑出聲來?若他曾給我們帶來快樂,那就夠了,又何必裝出一幅專業的樣子吹毛求疵呢?聽眾不應該把熱門歌曲等同於有教義的歌曲,正如同沒有讀者期待從《小時代》里看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的評論者,對龐麥郎加以嘲諷和謾罵,其根本目的就是裝逼。他們可能不太懂樂理,但以流行音樂的角度評判一首歌好聽難聽,還是能做到的。於是,他們借著批判龐麥郎來自我標榜,做出一副音樂品味很高的樣子。我知道,從技術角度上說,龐麥郎的歌十分業餘,但是我被歌曲的「好玩」打動了,便迷上了他,現在天天聽。昨天我洗衣服時,單曲循環著《我要打敗你》,聽了6遍,這讓以前枯燥的勞動都有了盼頭。對於音樂,我自知做不成奔流的大河,但至少可以做一條清澈的小溪。


======================================================================


當時圖樣圖森破,一些細節乃自己臆斷,現在看來《人物》的專訪,感覺我的一些觀點和事實不太相符。但也算了,懶得修飾,就把自己當時的想法呈現出來得了。我不喜歡一早起來化了淡妝,再拿起手機自拍,說自己剛睡醒。


求助老師們這歌怎麼編曲?請做好心理準備 打吊針的原帖

後來出現了很多神奇的編曲之後有人搬運到了AB站,摩的大彪客,打吊針、摩的叨位去等在AB站很火。
音頻應用 這個帖子是原先發帖求助的作者在看到龐麥郎發的新歌之後發的貼。


這個世界不缺正常人的
但龐麥郎這樣的怪人,其實依然還缺。
嘲笑他的人這麼多,但怎麼看上去都是嘲笑原來他比我土包子,比我沒見過世面,哈哈哈這種范兒的呢。
這種嘲笑沒有價值,就像你嘲笑路邊討飯沒有你有錢一樣。
但人家還有歌呢,我覺得歌還蠻有意思,有文本意義也好,有一時的才氣也好,總是留下了東西,雖然可能就像MC石頭一樣很快消失,但又怎麼樣呢?
如果只是評價,我也不會這麼說,但看各位這種自身社會感代入這麼強烈的嘲笑,只好問一聲你們在這個時代留下過什麼么?


這幾天有關龐麥郎的討論挺多,有對他這個人的,也有對採訪他的文章的,高人們都分析得那麼透,我也不需要多說了。只是看了那麼多字,我突然想到:龐麥郎有一點比我強多了——他有目標,也有行動力。


他想唱歌成名,就真的會利用工作間隙寫歌、唱歌,帶著自己微薄的積蓄跑到自己沒有去過的城市,一家一家地找錄音室,找人為自己編曲。能這樣真的把理想從計劃付諸為行動的人,其實並不多。


他35歲,卻也沒有因為怕以後吃不上飯,穿不上衣就畏手畏腳。我的境遇強過他十倍,為什麼我會如此瞻前顧後呢?可能是因為我既懶又蠢,還貪戀往日餘溫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Taylor Swift的創作?
怎麼組建一支校園樂隊?
有哪些貝斯極為出彩的樂隊?
華語樂壇下一個時代會怎樣開啟?

TAG:人物評價 | 音樂人 | 歌手 | 約瑟翰·龐麥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