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貶低天賦?

有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的作用,嚴重貶低了天賦的作用。 諸位怎麼看?像達芬奇 特斯拉這樣高智商的人,真的可以從普通人訓練出來嗎?

相關問題:
如何評價「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說法?
努力是一種天賦嗎?
為什麼很多老師向學生灌輸「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沒有差別」的觀念?會對學生產生什麼影響?


(相關回答: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有什麼缺陷?)

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三個字:控制感。

大多數人都渴望成功。與此同時,在大多數人眼中,「天賦」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努力」則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那麼,把成功歸結到天賦上,你就有可能感到灰心喪氣,畢竟自己能改變的有限。相反,如果把成功歸結到努力上,就會給人一種希望:只要努力到了,我也可以。

這方面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有很多種表述方式,最初的源頭是心理學家Ericsson於199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這篇論文研究了柏林音樂學院小提琴系的學生,發現最有才華的那批到人20歲時,總共的練習時間大概是10000小時。

若干年後,暢銷書作家Gladwell發現了這篇論文,大開腦洞,寫了《異類》這本書,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後來,又有幾本跟風的暢銷書面世。到現在,「一萬小時定律」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知乎上每次討論成功學相關的話題,總會有人拿這個說事兒。

這是一個誤讀和濫用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典型案例 。Ericsson本人對此很不滿,曾表示10000小時只是那個研究的均值而已,這個數字本身沒有任何神奇之處,許多人的練習時間遠小於10000小時(Can 10,000 hours of practice make you an expert? - BBC News)。

不過,原作者本人的抗議並沒有什麼卵用。沿著「Ericsson論文——&>Gladwell《異類》—&>跟風暢銷書——&>大眾口口相傳」這個傳播路徑走下去,故事越講越邪,到最後甚至變成了「不管什麼領域,只要努力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大師」。這就像玩rpg遊戲一樣,攢夠了經驗值,就能升級。

其實,即使在學術界內部,Ericsson的觀點也只是一家之言,他屬於比較強調後天練習的那一派,也有些人是強調天賦的。更何況,真實世界的複雜性,遠遠不是「天賦-努力」這個二元論所能概括的。有的人靠努力成功,有的人靠天賦成功,有的人靠努力+天賦成功,也有的人靠努力+天賦也成功不了。

不過,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複雜性意味著未知,意味著不可控,意味著缺乏安全感。相比於懸而未決的狀態,還是「一萬小時變成大師」、「努力就能成功」這種簡單明了的因果關係,讓人心裡更舒服一些。

有的人以此作為行動指南,努力奮鬥,也有的人把它作為自我寬慰的手段:「我不是天賦不夠,只是不想努力而已。」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把失敗歸結為可控的因素,確實是一種維護自尊的有效方法。

最後再放一碗毒雞湯:努力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你想努力就能努力的。一個人能夠有多努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控力,而遺傳學研究表明,自控力的遺傳度大概是40-50%(e.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vels of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t Peer Affiliation)。換話說,你到底能多努力,可能有一半是先天決定的。


努力就是天賦

這是一般人死活弄不明白的,甚至有看輕努力的傾向,高中時候坐最後一排的差等生經常會說某某人不過努力學習罷了,我要是認真努力,也能學的好

說的就好像智商很重要,努力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兒罷了

事實並不如此,所謂努力二字,看似簡單,一天十多小時的伏案工作罷了,其實很難,因為日復一日的勞作,至少需要三點保證
1,集中力
2,精力
3,耐力

據我所知,所謂中國人的天賦,多半指的是智商,更簡單來說就是學習東西上手的快慢

說實話,學東西上手的快慢,其實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但是想要精通某事,那麼比拼的真心就是集中力,精力還有耐力了

而這三者很多時候其實跟智商差不多,基本都是天生的,就是屬於天賦

所以努力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很多人號稱努力,卻基本連努力的資格都沒有

或者再說一句,所謂努力,其實不過是假裝努力,集中力和效率完全沒有,純粹是在徒勞耗損精力和耐力罷了

仔細觀察身邊努力學習但是成績不好的同學跟努力工作但是沒有業績的同事就知道了

如果只有達芬奇的智商才華,卻沒有他的集中力和耐力,不可能日復一日忍受枯燥的畫雞蛋的,當然這個故事被證偽,但是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工作,揮灑汗水之後才可能有成就,這是普遍不變的情況

當然,想揮灑汗水,首先你得有較強的集中力和耐力,不幸的是大部分人沒有,有的只是憧憬和假裝努力

所以,努力就是天賦,不要小瞧任何一個真正付出汗水的人


這個問題挺好的,認真答一下。

  • 從個人層面看,可以用維納樸素的歸因理論來解釋。對於每一個上進的人,用這種歸因方式去讓自己努力和上進是可取的。

維納認為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是人們在解釋成功或失敗的四個主要原因,並且將這四個因素分為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對動機有重要影響。將成功歸因為內部維度(能力、努力),可以讓個體產生自豪感,進而提高動機水平。而如果這種內歸因的因素是可控的,更能夠讓人們積極去爭取成功。

將成功歸因為自己的努力,這種內部-不穩定-可控因素,這樣子他就會繼續努力,進而取得更好的成績。將失敗歸因於自己的天賦,這是內部-穩定-不可控因素,這樣一個人也很容易自暴自棄,找到不努力的理由——「努力也沒用」,這樣也就不會有所提高。

而德威克認為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付出的努力大小和策略的運用上,集中於掌握知識本身,更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過度放在比較上,學生會將學習成績視為表現自己的工具,進而產生依賴性自尊,不利於學生的獨立和成長。

部分人在決定努力不努力的時候,思考維度上存在一個錯誤,我們更應該比較的是不努力和努力後的結果,而不是努力後的自己與不努力的別人的差距。這也是擁有成長動機和表現動機的人的區別所在。前者更能夠帶來持續的進步,而後者更容易陷入怨天尤人。

  • 從群體層面而言,天賦帶來的是差異,而不是差距。

這種差異的體現需要環境的作用,努力的人能夠去主動去適應環境,甚至尋找適合自己的環境,這點比天賦更重要。天賦決定我們有沒有一種能力,但是我們的環境決定這種能力發展的方向。比如,我們的先天遺傳決定我們能不能說話,但是我們會說什麼語言,卻需要依賴我們的環境。

天賦的高低只是限制了我們的潛力和給了我們一定的不足,但它無法規定我們的思想、感受和行為。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所處環境,我們可以打開或者壓制某些先天因素的作用,進而在生物潛力範圍內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外,比起天賦我更喜歡適應性對個體發展的作用。在海島上會飛的昆蟲更容易被吹到海中,反而是那些不會飛的昆蟲更具有適應性更有概率存活。成績好的人可能並不是他天賦高,而是他更適應這種環境,更適合應試模式。成績差的人也不一定是天賦低,而是還不能適應這種環境。

當大學學習環境不再是高中那般,曾經的天之驕子表現變差了,不是他們天賦變了,更可能是不適應新環境導致的。能夠有一定地位的人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適應了社會的環境。

在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的道路上,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往往也能夠比天賦高的人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從功能上來說,提倡自由的作用也是如此,它能夠讓每個人有機會去尋找自己適應的環境和領域,進而創造更多價值。所以,也不奇怪提倡自由的國家在創新能力上更強些。

  • 從社會層面上分析,貶低天賦是在人的平等權上的努力。

哥白尼否定了地球中心說之所以會受到猛烈攻擊,是因為他動搖了宗教統治的基礎,畢竟他們對社會管理權力的天然來源之一是建立在地球的特殊性。達爾文的進化論否定了神創論則進一步否定了人的特殊性,再一次打擊了宗教和統治者的統治權力的天然合法性。

作為一個會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吼聲的國度,也就不奇怪會竭力否定先天的影響,這種思想的來源更多是對社會上層人士必然性的否定,進而鼓勵人們上進和努力,達到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的目的。而在其他國家,貶低天賦的作用是為了消除種族偏見,以達到平權的作用,畢竟它們遭受了太多因為誇大先天(種族差異)帶來的災難。

上帝偏愛「鐘形曲線」,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稍微努力就可以超過他們。所以,絕不要因為某個方面不如人就放棄努力,我們更需要比較的是不努力的自己與努力的自己,而不是其他人。而且絕大部分情況下,先天因素帶來的是差異而不是差距。這種差異在不適合自己的領域或環境中會變成差距,但是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時,我們則能夠成為這一環境和領域中的佼佼者。

羅爾斯在其《正義論》中寫到:

「一個正義的社會應當是:那些尚未被賦予肉體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可能會被分配到劣等基因的情況下,依然希望投身其中的社會」。

即使我們的基因帶來的是差距,而不是差異,那麼努力地意義更在於此——我們不在於幻想著擺脫先天帶來的不足,而是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時,依然能夠有計劃有希望地去改變和利用這些不足。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鏈接可直接購買:《反本能》—衛藍


有兩種人會強調勤奮的重要性、低估天賦的重要性:

一、長期在一個天賦差不多的圈子裡混,發現勤奮與否確實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成就拉開差距。譬如說,一個北大清華畢業的人長期只跟校友在一起混,他當然眼睜睜的看到很勤奮的校友有成就,很懶惰的校友荒廢自己。於是,這些人就感概勤奮比天賦很重要。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群已經進入乒乓球國家隊的人,有人天賦稍遜但是靠勤奮彌補了天賦稍遜的不足(注意:他只是天賦稍遜,其乒乓球天賦碾壓大部分國人毫無問題)。該乒乓球運動員總結自己運動成就的原因就會大談特談自己不靠天賦靠勤奮。

這種天賦稍遜但是已經是很高的人低估天賦的言論,廣大一般群眾不要太當真了。(可悲的是,這一類成功者說天賦不重要,知乎群眾會瘋狂點贊。為何點贊,因為成功者自己都說天賦不重要,當然比我這個非成功者說得對)

二、心理防禦機制。大家認為「努力程度」是自己可控的,天賦是自己不可控的。如果天賦不重要、努力很重要,那麼就意味著自己的學習生涯盡在自己掌握中,自己想讓自己變牛,那是分分鐘的事情。強調天賦不重要而努力重要,會讓學業上的失敗者減少焦慮感,失敗者會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暫時性的貪玩,這就意味著只要自己收心上進,就有機會趕上成功者。


——————————————————————————————


天資高的人強調勤奮,那是高智商小圈子對比後的結論,一般群眾不要信。


天資一般的人強調勤奮且自己踐行,我們尊敬他們。


天資一般的人強調天賦不重要但是自己堅決不勤奮,那是在搞自我心理安慰呢!


我猜想這可能也是一種經驗總結。

天賦是人所不能改變的。但是,人總是可以努力的。努力了,無論原來天賦如何,都能有所提高。這都能加大在社會中獲取更好機會的可能性。換言之,天賦是客觀現實,努力是主觀能動性。既然只有努力是自己能控制的,何不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呢?

另一方面,我認為,強調努力的文化,其實是比強調天賦的文化更先進的。

具體可以以看這篇文章:https://www.stanford.edu/dept/psychology/cgi-bin/drupalm/system/files/Intelligence%20Praise%20Can%20Undermine%20Motivation%20and%20Performance.pdf

斯坦福大學兩位教授Claudia Mueller和Carol Dweck在1990年代進行過一系列針對美國5年級學生的心理學實驗。

當一個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有兩種鼓勵方法,一種是「你真聰明」,一種是「你真努力」。

實驗發現,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聰明」的褒獎,學生會迴避困難的或他們吃不太準的任務,而選擇簡單的任務,並且會過度重視他們的排名,而相對忽視具體的技能掌握。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希望因為失敗而被視為「不聰明」的學生。

如果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褒獎,學生會更傾向於選擇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會傾向於參照其他完成任務的人的方法和技巧。

更近一步地,相比於受到努力方面褒獎的學生,受到聰明方面褒獎的學生:

遭遇失敗後更傾向於放棄;
遭遇失敗後表現會下降。

總而言之,強調天賦時,當人遭遇失敗,此人會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笨。這時候,顯然,由於天賦不足,放棄任務才是正確選擇。而強調努力時,當一個人遭遇失敗,此人會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這時候,加大努力程度,自然是一個好的選項。

相比於強調天賦的文化,在強調努力的文化中,人能夠更平靜地接受失敗,會更傾向於挑戰自我,更不傾向於迴避困難任務,會更注重做事方法,而不是具體的排名。

所以我認為,強調努力、勤奮,比強調天賦、智商,是更優越的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擁有著上千年的科舉歷史,長期相對較高的社會流動性使得社會逐步熟悉了個人發展的有利方向。我想,這種強調努力和勤奮的文化氛圍,就是這樣一種樸素的經驗總結。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因為努力是可控的,天賦是不可控的,所以誇大努力的作用有助於增加人的控制感。

控制感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增強控制感有可能提升主觀幸福感。


20世紀80年代初,心理學家德維克提出了動機的成就目標理論。
大概如下:

德維克認為,個體的內隱能力觀與其目標取向相關。持有能力實體觀的人,認為能力是不變的實體,傾向於設立表現目標,從而避免被人嘲笑。而持有能力增長觀的人,傾向於設立掌握目標,他們總會尋求有挑戰的任務,這樣能真正鍛煉自己,獲得能力提高。

這兩種不同的內隱能力觀念大概就能代表題主提到的,有人認為天賦更重要,有人認為努力更重要。

能力增長觀的人,認為努力更重要。他們認為,天賦是相對不重要的,因為能力是隨著不斷學習而提高的。因此,他們在設定目標時會選擇中等難度的任務,對自己有一定挑戰,能夠鍛煉自己的能力,但是不會太難而不可能完成。他們的做事動機是掌握目標,為了不斷提高和學習,所以他們不擔心失敗,不害怕失敗會有人嘲笑,因為現在能力不夠不代表我不能通過學習進步。從而這種人在學習工作中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能力實體觀的人,認為天賦更重要,他們認為努力不重要。因為能力是基本不變的實體,由天賦就基本決定了。所以他們設定目標時總選擇特別簡單或者特別難的,這樣成功了就能顯示自己天賦不錯,困難的任務失敗了也能歸因於任務太難,大家都完不成,我完不成也不代表我能力比人差。在他們眼裡,能力是不變的,所以他們特別害怕失敗,失敗代表著我能力不如人,他們做事動機是表現目標。


客觀上,天賦和努力同樣重要。非要糾結誰更重要的話,客觀地說,我們不知道。但是主觀上不同的內隱觀念,會讓你產生不同的動機。

所以題主如果覺得太多人誇大了努力,貶低了天賦,那麼說明太多人持有能力增長觀,他們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並且不害怕失敗,勇於挑戰。而你呢?持有能力實體觀,害怕失敗,被人嘲笑天賦不如人,不敢於應對挑戰。


這些人是對的。 因為天賦本來就沒有很多人想像得那麼重要。
實名反對匿名用戶的高票回答。這個用最武斷粗暴的簡單思維得出的回答簡直完美地集中了人們對天賦的大部分誤解。
所謂「努力也是一種天賦」,是我見過對天賦最荒謬的誤解之一。一種幾乎完全可以由外界刺激改變的因素居然也能稱之為「天賦」。許多人對這句話的認同,其實只是出於其標新立異而又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這種反智主義在讀書無用論上被否定了,現在又在天賦決定論上死灰復燃。
反駁的理由,下面會論證。
原答案:為什麼有些人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沒有學習,成績卻還是很好? - edmond 的回答
=======================================================

以上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沒有說到本質。忍不住認真寫一篇回答了。

很多人對天賦的理解是這樣的:

在他們看來,天天上課睡覺打遊戲然後考前翻翻書最後九十多就是天賦高,認真聽課挑燈夜戰結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賦低。
在他們看來,面對同樣的問題,一看秒懂就是智商高,苦思冥想也一頭霧水就是智商低。
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智商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

在 @張英鋒的這篇文章你也是這樣理解智商和天賦嗎? - 教育成本 - 知乎專欄中,類似的觀點還有很多。
總而言之,在他們看來,就是成績=天賦*努力,天賦=成績/努力,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先亮明觀點:

  1. 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並且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2. 但是,我想論證的是,這種純天賦的作用的重要性遠沒有大多數人想的那樣高。很多天賦神話產生的原因,在於我們習慣於把很多比較隱蔽,但其實源於後天的因素歸因為天賦。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出一堆自己身邊的聽說的天才例子來反駁,然後說「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請注意,我這裡否定的不是它的存在性,而是它的重要性

現在開始論證。
=================================================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叫「偽天賦」才對。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兩類: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這兩者的作用是如此廣泛如此隱蔽,以至於滲透到了學習的每一個細節中,體現出來就是一種「天賦」的錯覺。
學習習慣有多重要?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棄枯燥的事物而尋求娛樂」的經驗更多,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讓他習慣於從中獲得快感,適應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個學習習慣好的人可能被管教得好一些,於是這種經驗更少,更習慣於在枯燥中堅持下去,適應了低刺激的事物,並且隨之而來的好成績正向激勵了這種習慣。
——於是,同樣是刷書遇到枯燥的章節,前者在低刺激的環境中更傾向於走神,花了兩小時在隨時襲來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強推完了這個坎,但後者更傾向於專註下去,二十分鐘就能推完。(比如我和一個朋友 @Demon 一起學習的時候,我出去休息了三四趟,這位朋友還在學習。於是這位同學可以開學初推完整本線代,然後期末輕鬆97)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個節奏緩慢的教育環境中,更多地體會了拖延學習來開小差的快感,於是習慣於拖延;
而習慣好的人可能相反;
——於是,同樣是上課講到稍微艱難的點,前者更傾向於打算拖到課後再消化,然後開起了小差,後者更傾向於直接正面剛,當下解決問題。
結果前者不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後還要以加倍的時間,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其實這也是答主大學學習效率低的主因);而後者則能在一馬平川的課後時間自由地平推進度刷熟練,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學習時間。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會在早期缺乏挑戰困難的教育;
而學習習慣好的人則在一件件堅持後完成的難題中得到成就感,從而更習慣於堅持。
——於是,同樣是學習中遇到難題,前者可能畏難而放棄,認為沒必要研究那麼難的問題;而後者則會仔細鑽研,然後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與成就感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
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很多人誤以為學習這個動作只是在積累路程,大錯特錯。學習也能積累學習的速度——換言之,學習本身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學習,就越適應學習,越在「放縱/學習」的艱難抉擇中選擇後者,你對後者的突觸建立就更強一分,下次選擇堅持學習也就不那麼痛苦一些。
所以,我一向認為,那些說什麼「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當然,更不用說學習本身還能讓你積累試錯經驗,改進學習方式了。

===================================

以上的論證,僅能證明「後天養成的學習習慣能為學習效率產生巨大貢獻」,並不意味著「學習效率高的人一定擁有好的學習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XXX天天上課弔兒郎當回宿舍就打遊戲照樣年級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來就要說到另一種因素——思維習慣這種因素更重要,也同時更隱蔽。

思維習慣有多重要?


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經驗或新的理論時,對其的認知往往是依靠其與已知的經驗或理論進行的比較與聯繫。

許多關於學習原理的書都會講到這一點,並由此強調體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並未真正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 舉個經驗的例子,我們見到一個由幾根木棍支撐的木板,會馬上判定這是一張「桌子」,因為我們在後天見到所有具有類似特徵的東西,都被我們分類為「桌子」了,於是這一類物品就和「桌子」這個詞語聯繫在一起。即便我們沒見過面前這種桌子,但憑藉其與這一類事物極其相似的特徵,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其進行模式識別,認為其也將和這個類別下所有的事物一樣,被公認為具備「桌子」的分類。

  • 再舉理論的例子,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價格回歸價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物理,聽說過「強弩之末,不可穿魯縞」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勻減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做過智商測試題的人,往往可以瞬間理解三階行列式的沙路計演算法。

而對於這種思維習慣,後天教育中一個作用相當大的途徑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法,書籍的作用有兩種,一是提供經驗、二是教授理論。比如一部小說,就是一系列經過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經驗;一本科普雜誌,除了經驗之外還有一系列淺顯通俗的理論

一個熱愛閱讀小說新聞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過閱讀這種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經驗豐富度的途徑,擁有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早期經驗積累,而人總有從已有經驗歸納理論的傾向。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里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經驗越豐富,平時突發靈感從經驗歸納出理論/聯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對新知識時也就更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個熱愛閱讀科普雜誌的孩子,則更容易養成鍛鍊出自己接受外來理論與整理既有經驗的習慣。同時一個個由以往經驗整理出理論的成功案例很可能會在價值觀上激勵他們思考,並養成強烈的思考傾向。
你仔細觀察那些學習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會發現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愛閱讀的習慣。無論是何種閱讀,都有產生精神愉悅的可能。而這種愉悅將成為寶貴的早期正向激勵,使其愛上吸收外界經驗/接受外界理論。細分起來,他們可能也因此愛上數學/物理/天文/歷史等等具體的領域。所謂興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後天的。

你可能會說,許多天才長於邏輯推理或數學計算這些比較先驗的東西,這又如何解釋?

這裡引用 @張英鋒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為思維習慣不同造成的嗎? - 張英鋒的回答(同時建議閱讀):

成年後的高斯說在他學會說話之前就會計算了。這說明在高斯的幼年經常接觸到各種數字,無意間讓他很小的年齡就掌握了初等算術。有這樣一個有數學應用背景的父親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親有個缺點就是目光短淺。
……
通過長期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不僅計算能力極強,而且非常善於發明數學工具,來簡化自己的計算過程。剛才說到高斯9歲時就掌握了等差數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18歲時又發明了最小二乘法,極大簡化了計算過程。後來,勒讓德在54歲時也發明了最小二乘法,並早於高斯發表,獲得了優先權,但這個工具高斯已經用了
十幾年。
但是沒有公開!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當時能及時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整個高等數學可以向前推進50年!但高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拒絕發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來自內在視覺洞察力,是直覺形式的結論,雖然他自己長期使用,已被驗證沒有問題,但並沒有經過邏輯嚴密的證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來,把寶貴的時間消耗到瑣碎無比的嚴密證明上。如果高等數學真的因此被推遲了50年,這可真是整個科學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我前面說道,數學家可以不藉助紙筆來思考數學問題,這其實來源於他們高強度的數學計算,高斯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會好奇,高斯的計算強度究竟有多大?我們以1818年高斯擔任丹麥的測地工作為例,整個工作持續了8年,高斯白天測繪,晚上計算,他曾估計測繪所畫的圖就有100多萬張。野外實測數據匯總後,全部計算工作由高斯負責,隨便兩個點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過冗長的計算獲得,一般需要一個計算能力中等的人計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個坐標點,總計算量需要這個人一天不休的計算10年!

也就是說,即使是邏輯推理與數學直覺這種東西,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思維訓練鍛煉的。因為一個理論/公式的背後,往往是抽象的邏輯,而後天的練習就是一種熟悉這種邏輯的方式。

比如說,同樣面對一道難題/理解一個難的概念,至少需要經過七層邏輯。
——於是一個經過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前三層邏輯早已爛熟於心,第四五層邏輯以前在他做過的題目/看過的書中熟悉過,剩下的工作只不過是推出剩下的兩層邏輯而已;
——而一個沒經過邏輯訓練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兩層的邏輯,於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可能就要佔用極大的工作記憶空間,經歷無數次試錯,才能HOLD住那高達五層的邏輯樹。於是解不出來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然而,事後,仍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天賦,是智商。

當然,你的確可以舉例來反駁我說某神思維習慣並不突出/某神閱讀量其實稀少/某神拖延癌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個具體習慣都只是諸多因素之一,一個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經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會有二三短板。但總的來說,最根本性決定學習效率的,仍是後天習慣。

=============================

那麼,智商帶來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嗎?

不是的。前面大約提到,我們學習的途徑本質上分兩種,一是從外界表象獲取新的經驗,二是從既有的經驗與理論中整理歸納出新的規律與理論,或者外界協助你完成這個過程。(記得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張形象介紹DIKW體系的圖,可惜找不到了,有誰記得嗎?)

而我們最最普通的智商測試一般長這樣:

也就是說,這些網上流傳的智力測驗,是在測試你從給定有限的經驗中歸納出規律與理論的能力(所以智力測驗聲稱跨文化,是因為其剝離了既有經驗的因素),對應的是第二種。

這種能力的確重要,比如數學上有一個段子:

數學家能找到定理之間的相似之處;
優秀的數學家能看到證明之間的相似之處;
卓越的數學家能察覺到數學分支之間的相似之處;
最後,究級的數學家能俯瞰這些相似之處之間的相似之處。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歸納能力的強弱。
另外更專業的測試,可以測出工作記憶,反應速度等等。
所以說,智商帶來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歸納能力再高,也抵不上愛閱讀的孩子積累下可觀的經驗與理論存量; 但是,你的反應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強的孩子聽課從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記憶再強,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輕易專註兩個小時的好習慣;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清北的學霸在對學習的理解與勤奮度上甚至不如一個普通二本的學渣,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這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環境帶來的習慣。事實上,我認為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 習慣的作用是如此的隱蔽,以至於彌散在了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控制著你絕大部分的學習行為,而又隱蔽得讓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將其歸因為「天賦」這個籠統的概念。許多人見到天才就嚇得腿軟,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環境與教育因素。
「天賦神話」是一種懦弱的逃避。與其自責努力不足,不如抱怨天分不夠來得舒服。事實上,習慣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但它需要長久的時間與探索。

我們對學習理解得越深入,在與學習有關的諸多因素中能夠科學解釋的也就越多;理解得越膚淺,能夠解釋的就越少,然後把那堆自己解釋不了的因素認作是「天賦」,這和神秘主義沒什麼區別。至於那些甚至主張「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已經近乎反智主義了。

當然,學習效率還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學習環境:在一個進入衝刺狀態的重點高中的晚自習課的學習效率,當然比離期末考還有大半個學期的大學日常要強得多。在一個好的環境中,許多習慣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補償。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環境/出身能帶來的巨大優勢。

最後, 答主本人智商測試做過140+的,也做過160+的(註:160+那一次是小時候在某醫學院的附屬幼兒園做的,印象比較模糊,也可能是140+或150+,總之不低) ,但其實在學習過程中也非常坎坷,更能體驗到天賦的作用其實實在有限。更詳細的過程可以見「學霸變學渣」和「學渣變學霸」分別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 edmond 的回答這個回答。

最後的最後,再一次推薦@張英鋒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為思維習慣不同造成的嗎? - 張英鋒的回答。


尼瑪。。。。。

首先我覺得你這個問題不成立,國人不夠相信勤奮與努力。


其次。。。。。。

又不是每個人都要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多納泰羅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斯普林特這種人當老師

對於我們這種平凡的人(99%?)來說,缺的正是勤奮和努力。
天賦?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已經是難得的天賦了。


至於天才。。。。天才才不會被這些無聊的論斷所阻擋,天才會堅信自己的判斷的。。


天賦是拉開強者之間區別的。換句話說就是,努力到一定程度才輪得到拼天賦。


誇大勤奮,貶低天賦,是適者生存之道。


強調天賦有基因歧視的嫌疑,會招人嫌的。而誇大勤奮,一方面是以謙虛示人——你看我挺笨的,至少不比你聰明,我就是下了點笨功夫而已;一方面是以自律傲人——老子就能吃苦,能管得住自己——這種驕傲一般人聽了還都能接受,不至於引起反感。


很多人覺得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差距在於天賦,天賦確實也是其中重要元素之一。但我不希望這個因素直接可以成為你「不用再努力了,反正也拼不過人家」的借口。


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或高手,再怎麼都得經過練習的過程,當然由於天賦和接受的指導不同可能練習量會有差異,你可以由於天分好、學的快、悟性高而用較短的時間內變成高手,但是不存在說一個人生下來從不經過一點訓練就在某一領域是專家。


什麼是練習?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個「習」字。「習」是簡化漢字,原本寫作「習」,寓意是小鳥在每天太陽出來的時候就開始撲騰著翅膀學習飛翔,要經過一次一次掉下來再一次一次飛起來的磨練。小鳥本來就應該為天空而生,血液里流淌著翱翔的基因,但依舊少不了練習的過程。

所以第一點請認清,不論天賦好壞,想要成為專家與高手,都得經過練習,只是量不同。


那麼說到練習量,那現在比較流行的有個10000小時理論,其意義在於,一方面確立了後天練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量化你的努力。


有人質疑這個理論也有人悲觀的認為練習再多也拼不過天賦,這個先不去討論,但請問在接受已有的天賦與教育環境的前提下,你除了努力練習還有其他的路嗎?天生的容貌不滿意可以用發達的技術整容,家裡窮也可能因為一張彩票有所改變,但天賦這種東西想要用什麼捷徑一下子逆襲,這幾乎不靠譜。又不能重新回到娘胎里再來一次,難道只能幹等著過了80年投胎再來一回?那要是再來一回還不如上輩子呢?所以除了接受當下的現實,用可能改變現實的路子去努力,沒有其他的什麼捷徑。


所以第二點請認清,我們承認很多人再努力也拼不過一些人的天賦,但是這個時候除了努力能讓你向他們靠近一點外,你也沒有什麼路可選了。


所以,忘掉那些不能改變的因素,接受成為高手必須練習而且是堅持練習這個現實,差距縮小一點算一點,你的每一點努力,可能都在改變著原本老天給你安排的宿命。


我不也經常以我自己為例么,由於大學時參加大賽的原因偶然接觸PPT和PS,自己又不是設計專業的學生,一點底子都沒有,而且我學的慢,剛學過的東西忘得也很快,剛開始時還經常被同伴開玩笑。但是我規定自己每天必須練習1~2個作品,網上下載的各種PPT每天看10個以上。練習的作品用時間作為命名放到一個文件夾中,保證對這個軟體的界面、命令、基本操作的熟練掌握。當然,時間充裕的話練習的難度可以大一些,時間緊迫的話可以稍微簡單一些,依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安排。


這樣的過程我一天不落地堅持了半年,然後還當上了培訓班的老師,在網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後被稱為達人,然後還出書、和其他高手合作……所以別以為每天一點點沒什麼了不起,長久下來能量可是驚人的,因為持續不斷的刺激與熟悉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每天的一點點進步就像對參天大樹的一次砍擊,剛開始的幾刀可能了無痕迹,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積起來,巨樹終會倒下。而大多數人是開始的時候有一腔熱血,拿起斧頭猛砍,但三天後感覺沒啥效果就放棄了。所以,「勤奮」的定義,我覺得最大的成分是堅持。正如俗話所說:苟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我直到今天依舊保留這個習慣,外出講課或出差,晚上沒有什麼應酬我應該也會在賓館打開電腦做上兩頁,如果白天折騰的太累實在不願意動手,就看上幾個高手的作品,琢磨琢磨其中有哪些亮點可以學習與借鑒。


一來這些工具已經成為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另外,我說了,我這個人不聰明,三天不練我就退步,為了保證我的熟練度,我只能如此。


我本來以為也只有我這種笨人才需要這種練習的,大神都是信手拈來,平時瀟洒自由,多令人羨慕。


後來遇到其他領域的一些專家,發現其實高手煉成之路大多是想通的。比如有一次,我聽文案高手小馬宋的一次講課,他在課上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插播一下,小馬宋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大熟悉,但是你應該看過這條帖子:

小馬宋就是這條帖子的原作者,這條帖子傳播很廣,可能很多人都看過。其實這個《一個廣告文案的自白》系列有很多篇,都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絕,有興趣秦友可以去搜。


他本人是西安交大鍋爐專業畢業,畢業後分配到中石化集團天津石化煉油廠燒鍋爐,幾經波折到後來在國際廣告公司FCB任文案,再到奧美互動任助理創意總監,再到創辦第九課堂……此處略去不表,你的疑問應該是:


如何從鍋爐工做到創意總監?


他在講課中提到,他的第一份廣告公司的工作,雖然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對於廣告創意的思路也很局限。


那好,他用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閱讀大量的廣告創意案例。他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把德國的一本世界級廣告創意雜誌十年來的作品,從網上全部搜集起來,一共是20000個頂尖的創意作品。


他又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把他們分門別類的整理成了10個PPT。而他則把這20000個創意反覆看了三遍以上。當看完了這些創意後,就發現,其實市面上大部分廣告,創意方法都是來自這些經典的創意,無非變變形式而已。


同時,他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經典的文案,全部抄寫了一遍。大部分經典的文案他都是背誦或者能夠夠複述。這時,寫文案的時候就有了各種不同題材和思路幫你。而他個人也在從事廣告的6年間每天保持著閱讀10個以上廣告案例的習慣。


或許,高手都有一段苦心折磨自己單點技藝的過程,而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距離,大多也就是自己能否嚴格要求自己的程度吧~


共勉。


高危報警!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學請繞道。
努力是生活賜予的一個善意的謊言,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但是無法產生質的飛躍。
界定努力到底有多大的用處,你可以先思考一下學校裡面的情況,因為社會的情況更複雜,而我們對他人的信息也掌握的不是那麼全面。
以學校為例,你們班成績最好的人努力嗎?是最努力的嗎?
我覺得未必,也許他們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努力的,但肯定不會是最努力的,而有些人即使非常努力而成績還是一塌糊塗。
當然舉個體的例子,沒有代表性。那麼你仔細回憶一下,成績排名是否和努力程度成正比,有沒有你很努力但是依然學不好的功課。我想除了學神,大部分人都有幾門搞不定的功課,而且你明顯感覺自己在那一個領域花了更多的時間卻毫無效果。
所以很多時候努力和智商之間的差距是無法逾越的,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有多少人能夠確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考上清華呢?
出了社會也一樣,你努力的時候,大家也都在努力,你怎麼樣保證自己能夠脫穎而出呢?繼續賣命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嗎?
-----------------------------------------------------------------
「努力」這個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如你在讀書的時候,你拚命看小說,可以視為一種努力嗎?肯定不行。
努力必須是對於你本職工作有所促進,並你自己要花很多精力的,本質上是一種痛苦的經歷。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本身就很熱愛,他不會覺得自己很努力,還覺得很開心。
但大部分人努力的過程是會產生一定的痛苦的,對精神生活是一種負面影響,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熱愛你的工作,那麼努力的過程是消耗你幸福感的,所以鼓吹努力的時候,對你生活質量的提高幫助並不是很大。
更要命的是,如果物質回報沒有達到預期,甚至沒有,對你人生的摧殘是致命的,世界觀可能就此扭曲了。甚至完全放棄了努力,這也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
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無論你多麼差,你總有一兩門比較擅長的科目吧,或者你熱愛的活動吧。把它們做好,有時候比努力更有意義。當你從事這個工作的時候,你就覺得快樂,你才能讓人生的發展更有利,讓生活變得更幸福。
至於努力,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了,想想你的人生都是誰在鼓吹努力,無非是老師和老闆,因為他們需要你努力而已,需要你付出極大的代價去換取一點點的進步,對你而言,那重要嗎?
找到你的天賦,你的人生才有出路。
至於努力的傳說,那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避免你陷入絕望,但是努力只能讓你變好一點點,而天賦才能讓你獲得成就,甚至還有快樂。


我非常贊同 @惡魔的奶爸的觀點,努力就是天賦,除此以外,也想補充一下為什麼中國人不愛談天賦。

引用一下翟文喆老師的赫敏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哈利波特》中的歷史、文化與政治(完整版)_百度文庫

前一篇本宅介紹西方國家重視體育教育,這倒也不是什麼獨得之秘,差不多是教育理論界的通識。那為什麼萬惡的中學老師總是搶走大家寶貴的課外活動時間,拿去給文化課補課?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因為高考不考體育唄,但這只是表面現象,高考又為何不考體育呢?如果教育當局認為體育教育非常重要,把體育考試吸納進高考體系很難嗎?比如在高考里增加一門體育,佔一百五十分(重視的話可以再多),測試百米、跳遠、鉛球三項,某日統一集中到某中學測試,按照指標記分,這在技術上也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如果這樣,萬惡的中學老師一定會風雨無阻的把大家從教室里趕出來跑圈的:親,跑圈哦,加油哦,有一百五十分哦。

問題是這一切都沒有出現。原因何在?

因為體育和智育不同,體育更加依賴人的先天條件。隨便一個班同學排排隊,總有大個子、小個子,每個人的身體天賦是明擺著的。相對於文化課,鍛煉對天賦改變並不大——無論怎麼鍛煉,你也不能長到姚明那麼高。大家都鍛煉,最後還是比天賦。過幾天大家就要看倫敦奧運會了,這是西方體育文化的集中展示,大家不妨留意其中的價值導向。奧運會的口號是「更強、更快、更高」,稍一注意就能發現,其實奧運會根本和普通人無關,完全是一群體育天才的競爭。


中國高考的基本理念,是假設幼兒的大腦是一片空白,在這個層面上人人先天平等。教育的目的在於傳授知識,傳授的效果則取決於學生的努力程度,教師要鼓勵好學生刻苦讀書,而高分就是對勤學的獎賞。因此,像體育這種比較依賴天賦而非勤奮的科目,在中國的高考體系中就很難找到位置。你能接受一個刻苦讀書的勤奮女生落榜,而一個五大三粗的笨男孩被高校錄取嗎?

而英美國家的主流教育理念正好相反,在他們的教育理念中,勤奮並不特別重要,而天賦則是首要因素。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的原文有爭議,在美國也有,大家耐心,我後文也會稍微解釋一下這種爭議的原因)。

這是其一

英美教育理念的「天賦」是個很有趣的概念,一方面,他們認為每個人的天賦差別很大,而且基本不能靠後天改變,這好像很不平等;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即使再差的人也有某種天賦,只是和別人不同而已。老師只要發掘其中的潛力,則任何人都可以成功。這個理念常玩歐美網路遊戲的同學應該很熟悉:你註冊一個角色的時候,有各項天賦值——比如力量、敏捷、耐力等——供選擇,但一個角色不能同時佔有各項天賦。每個角色類型都有特定的天賦,比如法師有法師的天賦,騎士有騎士的天賦,在遊戲中天賦會數字化到一個點數,而各項天賦加在一起,總和是一樣的。(沒玩過網遊,有錯誤請指正)。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上帝在這裡關上一扇門,就會在那裡打開一扇窗子。」

這是其二,但是為什麼中國不推進這種教育理念呢,是因為這裡面有一個致命的「政治不正確」

怎麼樣,這種教育理念是不是聽著挺動人的,在這種理念下,幾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老師應該鼓勵個性、強化特長,而不是逼著有外語天賦的同學練飛行,或者讓有經商才能的同學搞草藥研究。這些年中國的教育改革,引入了不少英美國家的教育理念,所以這些說法,估計各位也不完全陌生。

但是說也奇怪,中國現在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高考體製為主,多少「素質教育」的好計劃,聽起來不錯,一旦遇到高考指揮棒,就會出現各種走形。為什麼不根本上引進英美國家的教育理念呢?

因為強調天賦的教育,有一個隱含的邏輯,不知道各位能不能接受。在這種教育理念下,人的差異會被固定化。天賦是先天的、用生物學的說法就是遺傳基因決定的,但基因會代代相傳,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強調天賦的結果造成這樣的邏輯:商人有經商天賦,他們的子女仍然有經商天賦,也就應該繼續經商;音樂家有音樂天賦,他們的子女仍然有音樂天賦,也就應該繼續搞音樂;……;這還不要緊,關鍵是:統治者有統治的天賦,他們的子女仍然有統治的天賦,也就應該繼續統治大家。

說人話。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你是什麼意思!

你是不是法西斯!作為一個大學老師,你不覺得可恥嗎!日本人殺害了我們多少同胞,南京大屠殺你難道忘了嗎?你竟然在網上公然散布這種腐朽的法西斯思想!難道共產黨帶領大家翻身做主人是錯的?打到地主有什麼不對嗎?喜兒就應該嫁給黃世仁做小老婆?楊白勞就該世世代代給黃家種地?你是不是南霸天的私生子?政府一個月給了你多少五毛?現在政府腐敗成這樣,漫天的有毒空氣,遍地的環境污染,還不許我們屁民上街散個步!你爸是不是個貪官!你是不是覺得,白富美就得嫁給高富帥,然後生下官二代富二代繼續騎在我們頭上?你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些是翟老師在吐自己的嘈XD)

※以上選段引用自翟老師的文章,提供了一種思考天賦問題的視角,本人對這篇文章的視角持部分贊同立場,同時希望有所引申。

所以,我認為 @惡魔的奶爸等等同學說的是「為什麼勤奮比天分更重要」的問題(因為勤奮就是一種天賦),而翟文喆老師回答的是「為什麼中國總體上不推崇天賦教育」的原因。

因為天賦很容易被理解為血統論、繼承論(翟老師所說的「隱含的邏輯」),這樣理解以後的天賦問題,會直接和我們的基本意識形態衝突。

有些人可能會說天賦未必是繼承的,但類似「商人有經商天賦,他們的子女仍然有經商天賦,音樂家有音樂天賦,他們的子女仍然有音樂天賦」這樣的例子,也在一定在每個人身邊多的無法忽視,就算有人有「變異」出來的天賦,也無法抹殺有繼承現象存在的事實,這就給很多意圖鼓吹血統論繼承論的人以可乘之機、
當然,不是說所有人的天賦就一定是繼承來的,事實上反例也比比皆是,但其實很多時候,事實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說法會不會被利用,不管天賦是否真的源於繼承,僅僅承認「天賦有可能繼承」這一點,就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無限放大,歪曲、曲解和利用。

從這一點來說,翟文喆老師的說法就屬於直接把天賦問題和血統問題連接在一起了,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失偏頗。
我個人認為天賦有可能源於血統(比如運動員、歌唱家所需要的客觀上的身體條件),但同時,也可能源於環境耳濡目染,同時也有可能源於個人的獨特性(俗稱變異)和人生軌跡的不同,同時,天賦不只指從事某一件事的先天條件,還包括專註的程度、興趣的濃淡、可以投入的努力的程度和性格的適配程度,這些都是包含在天賦一詞的定義里的。
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對這個問題理解的深刻,事實上現在人們對」天賦「一詞定義上有著巨大的模糊和分歧,不然你們數數光是這個樓里的人就對天賦有多少種理解吧,我敢打包票這個樓里產生的一大半以上的爭執的原因,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對這個詞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引起的,所以某些神棍利用這個詞傳播他們想傳播的東西實在是太容易了。

(另一方面來說,連X二代的事實都不願意承認的小老百姓們,真的能坦然接受「天賦」的說法嗎?X二代尚且有祖宗用功的因素,天賦這個詞就基本上等於「天註定」了,所以不信把這個詞一拋出來,百分百會像「屌絲」,「高富帥」,「長相」這些詞一樣炸出無數膝蓋中槍不願意承認事實,所以拗著邏輯著也要跟你較真的人。)
大多數人只願意承認他們想承認的事實,跟這種人是永遠不可能講客觀道理的,所以,自認為沒有天賦的人在花吃奶的勁兒駁斥天賦論,或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而自認為有天賦的人又希望將天賦擴大為人與人之間的天然差距,製造對他們有利的人際藩籬,累不累?

所以人們寧可教給小孩子「努力可以改變命運」的價值觀,我們的學校老師,也寧可更多地強調勤奮的重要性,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天賦,天賦在他/她的成功中所佔的比重重不重要,將勤奮當成做人準則的人總比自恃天賦的人更值得尊敬。

至於很多人質疑天賦是否存在,我個人的感受是,只有真的努力過的人才知道天賦的重要,試試在某個領域的頂尖圈子裡呆一陣子,你就知道到底有沒有天賦這玩意了。

但同時我也相信,努力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雖然如果有天賦相輔相成更好,但很多情況下,努力也是一種天賦,而且這種天賦也許受到血統的影響較小,這麼想想,也就不會被宿命論困擾了吧。


人願意承認自己懶,而不願意承認自己蠢。


因為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本身就是少數。

我嘗試以健身為例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我和比利都上知乎。某一天,健身女神的照片同時出現在我們的時間線上。看到女神美好的肌肉線條,在流口水之餘,我們也決定去健身。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第二天,我和比利統統去辦了健身卡。然後做了相同數目的深蹲,卧推,腹肌輪,坐舉,飛鳥等項目。

晚上回去,我在床上葛優躺,比利在知乎上找到了徒手健身的帖子,看的興味盎然。然而白天累壞了,沒力氣做,於是也葛優躺。

第二天,同去健身房。比利興緻很高,仍然做滿了昨天的運動量。我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決定今天少做幾個。然而回去,仍然葛優躺。

第三天,同去健身房。我有點不高興了。當初我是怎麼想的,非要花錢買罪受?於是做了幾個卧推下來,我就感覺精疲力盡了。於是停下來,和旁邊的兄貴聊天。但是比利仍然堅持不懈。同時一邊看帖子,一邊調整飲食。這些資料我早就看過了,但我看今晚家裡的飯菜這麼豐盛,不如明天再……

第四天,下雨了。我心裡暗爽,可有理由休息一天了,不用去了!然而比利按照第一天晚上的徒手健身帖子鍛煉了一晚上。

第五天,我在糾結去不去健身,糾結了一晚上,一直糾結到睡著。轉天才發現比利昨晚又去了。

第二十天,我發現自己還是那副肥宅樣,比利的體型好像有了點變化。

第六十天,我發現我的體脂含量仍然依舊,但比利的體脂含量下降了。

第九十天,我終於明白,健身這種東西,比利覺得它很上癮,我覺得它如同上刑。我們踏上同一個起點,卻註定走向不同的終點。

一年後,比利成為健美先生,被尊稱為「比利王」;我仍然是肥宅屌絲。

表面上看來,這確實是我不夠勤奮造成的。

實際上,只有註定要加冕為王的人,才能通過勤奮成功啊。最終的結果,早就在開始前就被寫好了呢。


一家之見:

以前的女人不剖腹產是怎樣生孩子的?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古代神話中有哪些鮮為人知或細思恐極的細節?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大眾點評必吃榜?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取消高考英語是明智之舉嗎? - 知乎

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是什麼? - 知乎

阿茲特克人為什麼要用活人做祭祀? - 知乎


勤奮確實能讓人不落後,但是光有勤奮真的不夠。

為了更有說服力,特意去採集了一些我們學院的數據,包括:飯點數據,圖書館數據,成績數據,做了如下簡單分析。

數據概況如下。

首先是學校食堂的飯點分布,這個數據貌似還有點別的用處,每次都被人群裹挾著向前,以後終於可以走在他們前面了。

借書次數分布如下,看起來極差有點大,借書最多的那位學霸大學期間總共借了475本書。

極差更大的是這個,進閱覽室次數分布,次數最多的那位大神大學期間竟然進了432次閱覽室。要知道絕大多數人都只去過不到5次。

概況大致就是這樣,有意思的地方在下面。

1. 生活規律好的同學,成績多半不會差

何謂生活規律,早起吃早飯肯定算一個。下面是早餐次數和前三學年成績的關係。

可以發現,各個排名段的同學都變得越來越不勤奮,但是相對來說,好學生始終很努力,差學生基本是自我放棄的,而中間的學生在大一和大二之間差距較大,大概是這部分人大一的新鮮勁兒耗盡,而真正的學霸是能堅持下去的。

2. 好學生和差學生成績都很穩定,而中間學生波動比較大

雖然總說學習是場長跑,但如果起跑落後了,還真就很難趕上別人了。

3. 哪個成績段最容易進步

其中最容易進步的是40-100名的學生,而最容易退步的是100-200名的學生。結論跟上面那條相似,最好和最差的學生基本上不怎麼變動,上躥下跳的是那幫中間的學生。

4.存在早餐次數多,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

早餐次數前30的同學,總體上來看,這幫人成績是較好的,但是其中非常亮眼的76號同學,靠後得非常穩定,不知道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

5. 結論

最後,把三個學年早餐次數,閱覽室次數,借書次數做了綜合排名。

得到一個近似廢話的結論。生活規律最像機器的人成績平均是最好的,聰明的人比你還勤奮的雞湯是真的。100-200名之間的成績和勤奮程度看似不成正比,大概是有些聰明人可以用天賦來彌補勤奮上的不足。勤奮指數非常靠前的人裡面,也有成績不見起色的,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你不夠聰明,再怎麼勤奮也很難達到頂尖。當然,可以看到排名最靠後的那些人,基本是既不聰明也不勤奮,也就是說,勤奮還是有那麼點作用的,可以讓你不落後。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一點——有些人的天賦,是你一輩子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達到的;有些人生來就有的東西,可能是你一輩子奮鬥而不得的目標。

我有個朋友,她是學吐火羅·梵語·巴利文研究的,當然她們學校為了她們將來能找到工作,還硬性規定她們需要學德語,還可以選修一些其他的語言。她一面學專業課,一面在大學四年裡完成了德語專業的學習,並掌握了拉丁語,會話程度的西語,閱讀級別的法語,和熟練使用俄語的程度。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只要她願意,以她的天賦,在大學四年掌握超過8門外語也不是什麼難事,當然這個8是指吐火羅·梵語·巴利文以外。

我經常向她請教德語,所以叫她師父。而我請教她德語的內容,居然就可以等同於一個詞組——查字典,因為只要是我看到的生詞,問她,她就可以直接說出拼寫,動詞變位,人稱形態等等等等,所以,她就是一本活的字典。或許有的同學發現了,我這個朋友,她有超強記憶的天賦,她能背下一整本的字典。

她的記憶力到底好到什麼程度,她從小學4年級發現自己記憶力非常好,所以她就試著背下教科書,到高中的時候,每次開學拿到新書,她就全部通讀一遍,然後上學就不用帶書,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到任何一個地方,她都記得是哪本書的哪一頁的第幾排,真的是不服不行。

只是這個朋友沒什麼野心,也不是那種很有慾望的人。高級記憶力,為她帶來了高效率的學習效果,如果她願意的話,她大學之前的教育年限,至少可以縮短一半。她高效學習所餘出的時間,基本都被她用在了看球賽和看動漫上。如果是不了解她的人,往往會認為她是學習非常不努力的人,但是就是這種看起來不努力的學習方式,讓她成為了她那年的文科高考省狀元。

這就是天賦的力量。

話題說回來,我對天賦和努力的理解,其實很簡單:天賦和努力一樣,是平行的兩種天生的能力,這兩者沒有包含關係,也沒有主次關係。


有的人可以沒有天賦,有的人也可以沒有努力,但如果要成功,就必須有一樣,相對而言天賦比努力的效果要好些,至少最次可以讓人衣食無憂,而完全依靠努力的,也至少能夠做到滿足溫飽,如果一個僅僅只有努力的人,想要成功,還必須擁有強大的運氣,因為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這些平庸者的公敵,就是那些既擁有天賦,又很努力的人。


不要認為努力不是能力,而是主觀意識就可以決定的。 一個社會中的天才畢竟是少數,我相信知乎裡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是和我一樣,屬於非常平庸的一類人,我們並不具有特別的天賦,或者說我們從來沒發現,以後也不可能發現自己的天賦(有科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天賦,只是大多數人並沒有發現或被發現),當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也包括我,也並不具有努力這個能力。

到底努力是一種什麼能力,這個很難界定,要我說的話,總結起來就是兩點:1,發現自己需要的目標和方向的能力;2,向著目標和方向具有高效率行動力的能力,努力就是這兩點的總和。

也是曾經的一個同事,做銷售的,他為了拿下一個單子,白天可以連著喝兩頓酒,晚上還陪客戶唱歌,然後晚上回家還加班把資料做出來,第二天一早就去跟客戶簽合同,並且合同裡沒有任何可以異議的地方,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加班超過4天。試問在知乎裡,有多少人能做到?甚至有多少人知道該怎麼做?不要以為吃飯喝酒,唱歌跳舞是很簡單的事情,在這些活動中,體現的是人際交往的最高水平,一句話一個詞都可能影響到你最終的目標,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要保持高度緊張並且始終明確目標,而且還需要效率,如果這個同事晚一天去和客戶簽合同,這個單子就會被對手拿走,對手的報價比我們低,但對手的效率沒有我們這個銷售高,此銷售也從這個兩千萬的單子裡提成了60萬。

這就是努力的力量。

我不得不信,即便是努力的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貪圖享受,過分在意自我,口若懸河但事不走心等等等等,都決定了我們這些平庸之輩不可能具有努力的能力,努力這個能力是身體素質和精神意志力共同產生的結構,很不幸,這兩樣基礎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少數具有這能力的人,也是天生的。

當然,努力和天賦最大的不同,就是努力會受到後天的影響,努力的能力和後天的成長環境,特別是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如果某人的父母就具有努力的能力,那麼後代通過言傳身教,也會領略一二,如果父母就是天天打麻將的,那後代也不可能有太高的能力。相信我,如果你為人父母卻不知道怎麼努力,就不要要求你的子女比你更努力,更優秀,因為你沒有教會他怎麼去努力。


我要說的大概就這麼多,想到什麼說什麼吧,希望能起到對題主的建議作用。


天賦很重要,特別是在學生階段。有的人聽一遍課堂就懂了,有人下課了做好多題依然不懂。可是過了所有人都拚命學習的階段呢?努力就重要了。市面上各種背單詞的軟體,很多可以加好友。我發現個有趣的現象,一個月跟你一起背單詞的到了三個月的時候也就剩下30%,到了半年也就10%,到了一年2%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一件事和把一件事做下去根本就不是一碼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奧運金牌,可是朋友圈裡喊著要健身最後真的堅持健身的沒幾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努力重要過天賦。因為擁有天賦的人可能根本沒用過。


坐電梯的時候,一個衣著時髦、看著精明能幹的小女孩跟身旁的女伴說:「我現在最討厭的一類人,就是那種不聰明卻很勤奮的人。」

女伴問:「哦?怎麼說?」

小女孩說:「我們公司就幾個這樣的人,因為不聰明,所以很勤奮地加班,導致整個公司的加班文化不斷惡化。」

我注意到這個小女孩說這番話的時候,周圍的一些同乘電梯的人臉上露出一些不悅的表情。沒錯,像這樣的話,在我們傳統的認知裡面,似乎帶著一點點「輕狂、冷漠」,可是細細琢磨小女孩的話,卻並沒有什麼錯誤,甚至反映了我們當下整個國家人才低績效的現狀。

低績效人才時代

我們國家經歷了低績效人才時代並非偶然,而是這個國家的應有之義。

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第一課,大家都會知道經濟學裡的三大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和勞動」,當然現在的學者們會強調一個「企業家才能」,我們姑且也認為這是一個要素。

那麼,我們回顧改革開放38年的歷程,我們就不難發現,我們國家從一窮二白的計劃經濟時代,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程中,其實伴隨著一條激活生產要素的主線。那就是:先激活資本要素,在激活土地要素。

1978年,「文革」浩劫剛剛結束,百廢待興。有著「現代化」夢想的中國,此刻再次朝著這個自1840年以來就不斷奮鬥的夢想振翅高飛。

可是,就在準備振翅高飛的時刻,中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就像「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飛不高」。要搞現代化,必然要搞經濟,要把經濟搞起來,得激活市場主體,得有工廠、有商店,得有貿易,得有世界發達國家先進的生產機器和生產設備。

但是,要機器、設備,得要有錢買呀。看看自己的國庫,只有1.67億美元。而日本在1975年外匯儲備就達到了106.49億美元。那我們要搞經濟,怎麼搞呢?就靠著1.67億美元,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路上搞市場經濟么?

所以,在1978底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提出了一個新理論:「讓一部分城市先富起來」。他當時一口氣列舉了十來個城市,第一個就是深圳。

1979年初,廣東省委、省政府經過研究後初步決定,先在深圳、珠海兩地試辦出口特區。並由此,以深圳、珠海兩地,逐漸擴大,吸引外資投資。

這一段時期,目的就是要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聚攏「資本要素」,因為按照經典經濟學理論,無論是什麼經濟模型,資本都是邁不開的重要生產要素。

這就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製造了一段「黃金時代」,一直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當時的政治氣候、國內製度建設狀況以及整個全球格局的原因,中國經濟依然是經濟規模小、大起大落明顯、財政收入不穩定還有國有企業改革工人「下崗潮」導致的社會穩定成本負擔沉重等問題。特別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國內也呈現了通貨緊縮、經濟蕭條、國庫薄弱的狀況,如何破局?

我們國家自然想到了經濟學三大生產要素中的「土地和勞動」,那麼到底是激活「土地」還是「勞動」?我們反過來想,如果要激活「勞動」怎麼激活?有幾個辦法:一是提高勞動力水平,可是對於一個財政薄弱的國家,連維持國企下崗工人的錢都拿不出,又拿什麼來提高勞動力水平呢?況且,對於一個沒有現代IT產業、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的金融業等匹配高水平勞動的國家而言,我們有了高水平勞動又有何意義呢?二是進一步招商引資,讓外商來辦企業,讓更多人就業。可是,國際上流動的資本就那麼點,況且那時候中國還未加入WTO,外商並不覺得中國是個絕佳的投資地。綜上,激活「勞動」是不太現實的舉措。那麼就剩下激活「土地」要素了。

那麼激活土地要素是相當好辦的,縱觀全球,近一點看一下香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政府通過賣地獲得相當大的收益,是一個很成熟的模式。

所以,1998年7月3日,國務院辦法《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開始,拉開了中國激活「土地」要素的序幕。這次房改的實質是貨幣化改革。

但是,由於當時在朱總理的正確領導下,在房地產領域有比較正確的政策指導,所以房價在溫和地上漲,房價負擔比跟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相一致。

而到了2003年,建設部起草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後,把房地產列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同時把原來的「經濟適用房」換成了「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房」,房價飛漲的時代來臨了。

房價節節攀升,地價節節上漲,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房地產行業,政府在高地價中也充實了財政實力。在這場激活「土地」要素的盛宴中,房地產開放商和政府都獲得了利益最大化,而受傷的是普通的民眾。

在這個時期,這個國家薪水最高的人都跟房地產有關:房地產開發商、售樓小姐、建築設計師、還有農民工。這個時期的媒體最喜歡調侃的一件事就是「農民工工資比大學生還高」。對呀,全國都在服務房地產,如果你一個大學生不跟房地產沾邊,你憑什麼高工資?所以,詩人不好好寫詩,而是跑去給開發商寫樓盤策劃廣告;高校教師不好好教書,跑去給開發商畫圖紙;甚至連賣飯盒的也要跑到建築工地旁賣,多賣幾個錢。

所以,這個時期的中國,並不需要什麼高水平的人才。中國最聰明的人都跑去房地產行業撿錢了。置業顧問,只需要擺好譜,大把人求著你把房子賣給他;建築設計師,拿著抄襲而來的圖紙,不斷copy,也完成好了設計;農民工更不用說,只需要下力氣就好……所以,這個國家沒有人會去做學問,沒有人會去創新,更沒有人有專業精神……浮躁的低績效人才時代,就這麼降臨中國了。

2009年,我們錯過的一個轉折點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眷顧中國人還是怎麼的,美國就爆發了次貸危機,整個美國社會的信心都跌入了低估。而這個時候,中國握有大量外匯儲備,東方財富夢正在巔峰。

東西方勢力對比的轉折點就這樣誕生了,東西方勢力逆轉點就在眼前。我們只需要輕輕拋售美元,就可以擊潰美國華爾街、擊潰美國大部分知名企業。一個遍地破產的美國,還憑什麼跟中國人玩呢?

可是,這時的中國,長期的低績效人才氛圍,短視思想極其嚴重,從美國開始散發出一種論調「拋售美元沒用,因為我們美國人可以印美元」,那麼中國人手裡的外匯儲備就會成一堆廢紙。這樣的論調甚至得到了我們的像社科院這樣的國家智庫研究員。道理簡單,卻經不起實戰的推敲。

通過公開的資料表明,我們的專業人士,智庫們,不少都接受了諸如美國X特基金會的資助。他們到底是為中國人說話,還是為誰代言呢?

後來,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幫助美國人走出了泥濘,拯救了美國。到了今天,走出陰影的美國人沒有感謝中國,反而恩將仇報地在南海、人民幣匯率、貿易等諸多方面給我們製造麻煩。

我們一手好牌,就這樣變成了一手爛牌。

我們依然是低績效人才時代,這嚴重危害了我們國家的未來。到了今天,好多人在反思,為什麼我們那麼焦慮?害怕朝不保夕,害怕未來沒有保障。有人說是國家的保障體系不好,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自己沒能力。不可能吧,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許多人從黑髮人熬成白髮人,多麼有擔當的一代,怎麼說沒能力呢?

是呀,我們自己問一問,我們的註冊會計師有多少?我們的頂級工程師有多少?我們的精算師有多少?我們的創新人才有多少?

過去38年,大多數人都養成了跟著政策走,習慣走捷徑的心態。之前,有一個在金融圈打拚多年的朋友,在小圈子交流意見時還在重複他的觀點「能睡著掙錢,絕對不站起來——我累」。可是,那樣的時代,畢竟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要轉型成功,必須要進入高績效人才時代。因為,在進入「后土地要素時代」,我們通過激活「土地」要素獲得的黃金髮展期,即將結束,我們這樣的大國,要繼續高速增長,要完成「中國夢」,到底要開始思考新的問題了——經濟學的三大生產要素,我們該激活誰了?


創建於 2016-03-18
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弟弟終日啃老卻不知上進怎麼辦?
二十歲女生,迷戀TFBOYS,該如何點醒她?
在美國生活有什麼煩惱?
在生活和互聯網上的討論中,有哪些講不清邏輯,但經常被使用的觀點?
你見過哪些化解尷尬的例子?

TAG:學習 | 生活 | 心理學 | 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