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整理、鞏固平常積累的零碎知識?
包括自己專業較精通的,自己感興趣而了解一些的,自己正在學卻不太系統的知識你是怎麼排除自己平時的懶惰與瑣事而不時的回顧鞏固的(當然自己專業既是自己感興趣的,回答兩條即可)。
歡迎來答,對每位回答者說聲謝謝!!!
整理並不困難,已經有很多人再說明了,但關鍵難的是如何反覆回顧。
回顧的經驗:
1. 每周選一天(比如星期日)只看收集的東西,而不再閱讀新的東西
只收集不看是收集知識的大忌,因為知識永遠比你收藏的多,你24小時收集,也一生都收集不完。而且最終形成了資料收集狂症,(硬碟裡面有幾百G資料,卻從來沒有看過),白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所以,如果你能把你現在收集的資料鞏固消耗,就能有很大的,不錯的進步了。
2.用思維導圖畫出知識的脈絡
像記筆記一樣的記錄知識,最終也是記錄狂,記下的東西不一定看。一般的記錄法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脈絡,讀起來和讀書一樣,讀了後面可能又忘了前面。
所以用思維導圖畫出知識的脈絡很重要,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整理知識的大局和線索,以及節點之間的關係明顯,快速從一個節點推導到它的下節點和上節點,以及各種知識的相互關係。
之所以用思維導圖,是因為相對來說,思維導圖畫法自,由分類自由。
關於思維導圖,可以看看
思維導圖真的有效嗎?
怎麼使用思維導圖?
xmind網站上的一份《影響力》的讀書筆記,大致說明清楚了這本書的脈絡。
3. 每日一讀
經常讀到一些生活小技巧和生活經驗,以及一些能力培養大綱。但是讀了,收集了,然後就忘了。
為了改進收集資料不鞏固這個缺陷,自己設計了一個每日一讀的方式。
每日一讀,就是短句子收集,然後貼在牆上或者放在每日比看的地方(手機,手賬啥的)。然後起床後就讀一遍。
比如說我的列表裡面有:
抬頭,挺胸,向前看
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
膽大,心細,臉皮厚
每日進步一點點
等等,每日作為提醒。
4.卡片法
準備一套卡片,然後寫上你要學習的知識,然後出門後帶上,坐車或者等人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
摘要:學知識是一個很漫長的積累過程,幸好的是,我學會了知識管理,並獲益良多,我視之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我會將這個技能不斷優化,用來雕琢自己。這篇主要介紹了知識的獲取及管理方法,都是要靠實踐獲得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本文初發於2014年3月4日,2014年5月12日大幅修改。
簡書地址:《個人知識管理的方法》
前言知識管理是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有足夠的耐心,自然就會有好成果。
為什麼要學習知識管理?為什麼要進行個人知識管理?
德魯克說過,沒有人為你負責,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資本就是知識。在這裡我還需要補充一句就是,你唯一的能力就是應用知識創造價值的能力。PKM的最終目標仍然是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體現知識創造價值,因此就需要再次強調了不能脫離了某個場景或領域來單獨的談個人知識管理,否則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在我們平時的問題管理,工作,技術研究,學習,時間管理等各個方面都無處不體現知識管理的影子。
知識管理是什麼?
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一般指個人通過工具建立知識體系並不斷完善,進行知識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
個人知識管理(PKM)-是將知識管理思想應用到個人,形成經驗和方法論,為個人創造最大的價值。
PKM與PIM的關係
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與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區別在於信息與知識。信息與知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信息是未經過處理的輸入,它們會主動或者被動地進入自己的視野,一天到晚我們接受到無數的信息,例如電視播的新聞,手機收到簡訊,郵箱收到的郵件。而知識就是提煉信息之後的結果,它是信息的精華部分,是經過歸納總結得來的。
個人知識管理,又名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一種個人收集,驗證,存儲,搜索,提取,分享知識的過程。PKM有一個相對應的概念叫做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這兩個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區別如下有兩點:
從對象而言,PKM面向的是知識工作者,而PIM面向非知識工作者,知識工作,即有創新需求的工作。
從過程而言,PIM只採用了個人知識管理過程中收集,存儲,搜索的過程。 可以這樣說,PIM只是PKM的子集。很多人使用知識管理軟體很長時間,卻只是停留在PIM的階段。知識管理軟體就像是一個收納箱一樣,收納了他們收集的所有信息。而這些知識並沒有像化學藥劑一樣產生連鎖反應,所以其對收集者帶來的幫助也不是特別明顯了。
PKM關係圖
知識管理是一個很大概念,它包含有以下的關係。
個人知識的管理流程管理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過程:
- 1、收集(保存、記錄)知識;
- 2、吸收(優化,萃取)知識;
- 3、實踐操作、應用知識、創造價值;
- 4、分享知識、研究探討。
對於個人知識管理仍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而我理解的知識管理的層次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從資料收集開始形成個人知識庫,第二是根據自我的目標形成知識地圖,其三是從知識到技能到方法論和模式不斷的進行轉換和升華。
收集(保存、記錄)知識工具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RSS之鮮果閱讀器RSS是我個人收集信息來源最多的地方。Google Reader關閉之後,嘗試過多種的閱讀器,最後選擇鮮果閱讀器。優點:快、穩定;缺點:更新極其慢。現在專心做RSS閱讀器的企業不多了。
RSS源或者高價值博客推薦,選擇原則:(1)新文章好;(2)舊文章也好;(3)截止至2014年5月仍在更新;
看好博客是一種享受。你可以感覺到他們在默默地寫但不知道誰在看,那種感覺是多麼的平靜而優雅。
- 1、孤島客
- 2、左岸讀書
- 3、南橋的博客
- 4、白板報
- 5、蕭秋水
- 6、學而時嘻之
- 7、陽志平的網誌
- 8、盧昌海個人主頁
- 9、Swordi Media Lab
- 10、我在中國論壇
- 11、亂象、印跡
- 12、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13、木易人的博客
- 14、MRTOYY"S BLOG
- 15、一桌一椅一世界
- 16、樓群中的飛行
- 17、海德沙龍
- 18、人月神話
最後自薦一個:千字文練習地
網頁- 1、簡書
- 2、知乎和知乎專欄
- 3、豆瓣讀書
- 4、十五言
- 5、騰訊大家
- 6、傳送門
網頁知識收集工具
- 1、Chrome瀏覽器:PKM最好工具就是Evernote+「印象筆記·剪藏」 +「印象筆記·悅讀」插件。雖然剪藏進步不少,但是用剪藏收集的文章到手機端Evernote的效果還是比較差,字體偏小,閱讀體驗不佳。如果是剪輯圖片,建議採用剪藏,如果是全文剪輯的話,建議採用悅讀瀏覽,再進行剪輯。另外,Chrome的同步書籤是Chrome的特色功能,可以在手機同步,也可以雲同步,我在Chrome書籤中就建立了一個「Cloud」書籤,專門用來臨時書籤。
- 2、手機端的Chrome用於瀏覽信息,大多是查詢信息,Read it later的軟體用的比較少,Read it later的東西我將它全部推送至Evernote了。
知識儲存工具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
這個搭配是基於手機端的,原因很簡單:我不能在手機上裝兩個印象筆記,同時我不希望所有信息都在印象筆記中。所以,我採取了雙線操作:如果要看文章,直接看印象筆記,如果需要記錄思考,開有道雲筆記。
參考文刀漢三的方法:把文章保存到「00@Inbox」筆記本,然後再進行提煉和總結,最後再分類到具體的筆記本中,我認為這才是行之有效的學習過程。
不知道說得對不對,文刀漢三的方法是參考GTD的任務流入流出思路。
我的印象筆記分類
騰訊微雲騰訊出品,在PC和手機都有有相應的軟體,上傳速度還是挺快的,容量有10T。我已經將常用的文件、軟體和自己所有的圖片上傳到微雲了
自己用過國內的網盤還是挺多的,我就逐一說一下吧。
華為網盤,之前使用的網盤。放棄它是因為登錄網頁端下載文件的時候十分麻煩,使用Chrome瀏覽器還要下插件,而且還有一堆的廣告,微雲一出,馬上放棄了。
百度雲,百度雲上面的資源相當豐富,依託百度的伺服器,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
115,金山,360雲盤之類的,我比較擔心數據的安全,沒有試用過。
Dropbox,Dropbox的安全性是沒得說的,對數據安全比較敏感的話建議選用。如果外出或者出差需要取個文件,但是網路又不給力的話,那還是需要衡量一下。出於各種的原因,我選擇國內網盤是妥協的結果。
微信公眾賬號
- 1、槽邊往事:我一直關注他,從博客,微博一直到微信公眾號;
- 2、小道消息 by Fenng:加了他的私人賬號,他在朋友圈內的發言大多是純文字,有吐槽,有調查,更新頻率很高,可以看到他對生活事情的思考;
- 3、蕭秋水:雖然博客更新的頻率慢了,但是她在公眾號更新的文章是唯一的,需要向她學習;
- 4、MacTalk By 池建強:不得不說,我用Markdown也多得他,最近通過精進學堂獲得了他的《人生元編程》,初步接觸了Markdown和Mac大有裨益;
- 5、改變自己:人總要有些改變,總要有些勵志,總要有些成長;
- 6、大象公會:普及常識,原創內容,值得關注;
- 7、連岳:我最喜歡的專欄作家,我買了《我愛問連岳》1234;
- 8、cnfeat:這是我自己的公眾賬號,用作練習寫千字文;
微信文章收藏工具
我的印象筆記(微信服務號)
這是採集微信好文章的重要方式,關注並綁定之後,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文章點擊分享到我的印象筆記,這篇文章就可以同步到Evernote上,微信上的公眾賬號就像是閱讀器上的RSS源,非常好用。
移動App- 1、知乎
- 2、知乎日報:主要是看如何正確地吐槽;
- 3、印象筆記:這就是我為什麼沒有裝Read it later之類軟體的原因;
- 4、有道筆記:印象筆記用於輸入信息,有道筆記用於輸出信息,這樣就有效地區分信息流;
- 5、Quora:學習英文的好地方;
- 6、豆瓣閱讀:在上面看免費書籍都夠了,例如知乎周刊,簡書周刊,豆瓣閱讀排版是沒得說的;
- 7、多看:閱讀軟體備選;
- 8、鎚子便簽:可以髮長微博,閱讀體驗非常好,iPhone端推薦用Zine;
- 9、http://Doit.im:嚴格按照GTD流程製作的軟體,個人覺得比any.do好;
- 10、騰訊微云:移動大硬碟;
- 11、單詞鎖屏:開鎖前看看單詞;
社交網路
- 1、微信:幾乎取代QQ
- 2、微博:重新挖掘微博的價值,鑒於新浪上信息源還是挺多的,提供一個保存新浪微博內容到印象筆記的用法,在微博上關注「我的印象筆記」綁定賬戶,在評論下@我的印象筆記,自己的微博,別人的微博,轉發或評論都可以保存到印象筆記自動生成「新浪微博」的tag中去。
- 3、知乎和知乎專欄:我的知乎專欄:千字文
- 4、簡書:真心希望簡書做出一個軟體,而不是在線發布平台,還是喜歡離線寫
- 5、豆瓣
- 6、Quora
書籍
書籍部分屬於非網路的信息採集途徑,推薦在豆瓣讀書獲取優質豆列推薦來讀書,豆瓣上8分以上的書還是屬於好書的。讀完書之後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或者讀後感的形式整理。
或者可以參照劉未鵬的這篇文章《一直以來伴隨我的一些學習習慣(三):閱讀方法》
在這裡順便推薦一下劉未鵬的博客「MIND HACKS 」,更新慢,但是每篇都是乾貨!或者直接買他博客集出的書《暗時間》
交談或者培訓課程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三人行必有我師。保持有一顆求知的心,身邊的師傅、朋友、同學,甚至領導都會給到很好的意見和啟發。可以將這些記錄下來,不斷實踐。
吸收(優化,萃取)知識這個過程就比較複雜,你看看我寫過這這幾篇文章就知道什麼是吸收知識的過程。
收集整理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鑒定知識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的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不過,我們很幸運,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學習CriticalThinking相關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這方面的理解。
如同把書讀薄一樣,學習和整合資料的過程就是要進一步把資料讀少,在讀和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剔除掉垃圾和無價值的資料。資料的分類管理是第一步,但遠遠不夠,做第二次過濾需要對每個資料都進行泛讀,通過泛讀對資料的價值和優先順序進行排序,以確定後期學習的計劃和學習的重點。
[1]如何搭建一個獨立博客——簡明Github Pages與Hexo教程
[2]何為高段位的學習者?——《怎樣成為高段位的學習者?》的求知索引之一
[3]什麼是知識的結構與解碼?——《怎樣成為高段位的學習者?》的求知索引之二
[4]為什麼練習在學習中那麼重要? ——《怎樣成為高段位的學習者?》的求知索引之三
[5]怎麼打通知識的任督二脈? ——《怎樣成為高段位的學習者?》的求知索引(完)
[6]我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1)
[7]我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2)
[8]我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3)
[9]我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4)
實踐操作、應用知識、創造價值任何知識管理工具和系統,如果走不到第三個層次則始終是停留在使用階段,而無法真正過渡到創造階段,(那麼就達不到我們學習的目的)。
我們進行的知識管理應該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面,後面要做的就是通過自我知識的學習形成相關的經驗,大家通過知識平台的討論和固化,將我們的經驗積累為相關的方法論和模式。
方法論會告訴我們遇到河流你需要通過橋過去,搭橋過去,或者說學習游泳技能過去;遇到山你可以爬過去,打個隧道過去,也可以繞過去。
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選擇相關的方法。所以有了這些大家共同積累下來的方法論和模式,再給你一張地圖的時候,你不一定安裝常規的學習路線走,你可以在方法論和模式的指導下創造出更多的行走路線,你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技能特點和面臨的場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路線。
寫作工具篇
MarkdownPad強烈建議使用Markdown語法進行寫作,這是一種能讓你減輕排版壓力,更專註於寫作的輕量級標記語言。
Word、Pages 實際上是字處理軟體,這些東西的真正目的在於排版而不在於寫作。
Everything
文件搜索最好的工具,沒有之一
ALTRun國產神級快速啟動軟體,最好用。
紙筆電腦不在身邊的時候就要考慮使用紙筆來輔助。
輔助工具- 紙筆
- 思維導圖:初學者可以先嘗試使用Xmind,不過我還是喜歡手繪。 學習思維導圖的可以根據以上的《我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一步一步來。
- 圖片外鏈,因為Markdown是純文本輸入,必須得有一個穩定的圖片外鏈庫。推薦比較靠譜的雲存儲商,我自己在使用七牛雲存儲,標準用戶,免費,需綁定手機。其次是Yupoo,有100m的免費空間。
觀察和應用生活
資料-&>知識-&>技能-&>經驗,資料要真正可用必須經過一個學習,抽取提煉和整合的過程。如果簡單的認為任何別人的資料自己撿來就可以用則是很盲目的。別人提供的資料僅僅是自我學習,總結和歸納的基礎,而不是一個直接應用的基礎。
這些要靠積累,參考以下我的文章或者可以給到你啟發。
[1]加油站的產品觀
[2]寫一份老闆滿意的申請
[3]基礎只靠一樣東西:練——淺談學習和寫作
[4]如何在Quora上學英語
[5]餐飲服務應該這麼做(1)
[6]餐飲服務應該這麼做(2)
[7]餐飲服務應該這麼做(3)
分享知識、研究探討分享平台- 1、公眾賬號;
- 2、簡書(重要的是支持Markdown);
- 3、知乎專欄;
- 4、十五言;
- 5、博客(獨立博客);
- 6、PDF,最好的文件發布格式;
- 7、微博
- 8、朋友圈
分享知識的必要性
如果不懂得分享,知識永遠只是你的,如果知識不能流動,就像地上的一灘水,面積永遠只有這麼大。流動的知識卻能被注入更多的活力,也許您是某一個方面的專家,也請不要小瞧「磚家」的威力,他們也許會提出一個問題,嚇你一大跳!
分享知識不只是分享,也完善了你的知識。
完善知識結構
如何去學習?這裡我想強調的就是先找到你最關心的專業和方向,根據這些專業方向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地圖,然後在日後的工作和實踐過程中不斷去對知識結構的細節進行完善。如果把知識用一顆大樹來比喻的話,就是確定了自我的目標和方向後先不要在某一個知識點上鑽的太深,而是要儘快的完善整個樹的樹榦,樹榦完了知識結構就出來的。後續的樹葉不要想著一下全部搞清楚,等到具體實踐和應用的時候再逐步完善。
應用知識
說到底,知識管理就是用於創造價值,並不是所有知識都能夠創造價值,但是知識不做管理,想用的時候就找不出來,那學來有何用。
做好了知識管理,可以給自己帶如下的好處:
- 個人品牌最大受益者
- 內在品德修養比外在形象更重要
- 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
- 提高個人核心競爭力
個人知識管理幫助你作好歸納和總結,但還無法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當有了這些量的積累後才談得上質變,質變的結果就是我們經常需要的創新思維和系統觀.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樣才能夠走得更遠,看得更高.Google不是讓你不思考,而是讓你從重複的無價值的活動中解脫出來.真正將思維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總結
最後,願大家都能夠利用知識管理過一個充實而有趣的人生。
參考資料[1]文刀漢三:我的個人信息管理
[2]月光博客:我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軟體
[3]人月神話:個人知識管理-隨記
[4]人月神話:主題閱讀-個人知識管理
[5]知乎討論:個人知識管理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6]長雲博客:PKM個人知識庫結構圖
[7]Albert:個人知識管理的誤區
[8]人月神話:個人知識管理-再談下知識結構
[9]長云:個人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
[10]人員神話:我理解的知識管理層次
[11]人員神話:從資料收集下載談起(上)
[12]人員神話:從資料收集下載談起(下)-知識和技能
[13]人月神話:讀田志剛的個人知識管理心得集
[14]人月神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沙堆模型
[15]人月神話:個人學習和知識管理之六忌
[16]人月神話:個人知識管理點滴
[17]人月神話:高瞻遠矚和好高騖遠
[18]人月神話:從和諧生產到知識創造:此文提出知識的粒度的概念
[19]人月神話:拿來主義和植物人
[20]人月神話:個人知識管理感悟和ppt下載
[21]人月神話:個人自我管理-培訓課件內容
[22]人月神話:個人知識管理-課後總結
(題圖:Bright Future by Osher Partovi)
選擇合適的知識管理工具,養成個人化的整理習慣,最重要的——吸收/發散聯想/整合/輸出的過程。
以下分享一些自己的整理方式,不能說好,僅僅適合個人當前的知識水平,希望有所幫助。
——————————————
1.專業資料/零碎網頁資料收集:有道雲筆記(PCphone)和chrome端網頁剪輯插件
建議:分類建立資料文件夾,用好搜索功能。零零碎碎的url、文檔、文字片段都可以扔進去,記得加上tag,慢慢搭起你的個人學習資料庫~
2.稍後閱讀/精華長文採集:pocket(Chrome插件/phone)
建議:主力為手機端,優勢是可以將各平台/各內容生產方的高質量碎片收集在一個平台。以自己感興趣的文章為主,加上合適的tag也很重要,按類目回溯會非常方便,也有助於知識框架的搭建和發散過程。(如定期閱讀同類目下的多篇文章,並將思考簡短表達在雲筆記中)
3.精讀書摘錄,知識擴展與心得:onenote(PCphone)
很顯然大材小用了,不過我認為作為深度閱讀,單獨用一個樣式簡潔,穩定高效的筆記軟體會讓讀書整理的體驗加成~(非常個人化的觀點)
建議:製作待讀書目清單,然後為每本書分別開一個note,記錄值得深入思考的片段,下面加上自己查找獲得的相關材料與自己的聯想,定期返工閱讀會對知識消化大有裨益。(精讀完一本後在清單上打一個勾會很有成就感~)
以上是整理工具的分享,至於知識的鞏固,除了勤思勤問,常與外人交流/分享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相當於用自己的語言邏輯方式給自己做了一次知識的封裝~
———————————————
我用的方法比較笨:寫下來。
# 緣起
關注知識整理、信息管理領域有一段時間了,當發現所有的工具都是以一種保存的方式妥帖地安放別人已知的應用知識——就像一個倉庫,而我是倉庫保管員的時候,這事兒就不對了。
#緣由
人家的知識、人家的應用、人家的分享,終究是人家的。
還是那個比喻,倉庫很結實很方便,似乎倉庫管理員只要想,契機一來機關一開俯拾皆是隨時召喚。
可惜是似乎。到了契機,很多時候我也想不到要碰觸開關去。
那些人家的東西,終究是人家的。
讀也好,保存也罷,摘抄也好,筆記也罷,都是一種輸入。
而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的是輸出。
#破解
寫下來,是一個內化的過程。
方才看到周老師的專欄,也寫到「寫作」這個論題。
傳送欄:為什麼寫作很重要 - 虛晃一槍 - 知乎專欄
我曾在 讀完一本書之後一定要思考出一些很深刻的東西,才算是真正讀了書嗎?表明了觀點
並非「一定要思考出深刻的東西」,而是「一定要思考出理性且有實體的東西」。
當時的措辭不嚴謹。理性這個詞不能隨便用。
如果在這道題目下,我想改一改表述。寫是一項嚴肅的事情,需要標準。
1.要吸收他人的知識和理解
2.筆記或摘抄時,除關鍵的語句外,其餘語句要以自己的語言表述(類似於paraphrase)。
但他人的表述也要一併保存,並列排放,以作對比。
3.聯繫情境(或真實或想像),將這一知識點用不同的形式寫下來:或故事、或公文、或推薦(這一文章的)文案或廣告詞……甚至日記的形式也可。
4.如果願意,可以順手練練翻譯
#其他
如果按步驟一篇篇文章、一個個知識點去做的話,會花費很多時間,不現實也無必要。
但如果每天收集過多的零碎知識,知識系統會千瘡百孔。
我的另一個回答 怎樣更好地利用和儲存知識?
每天的碎片記錄和感想記錄好之後,每周進行整理。
整理過程中,將同類型或是有關聯的部分劃專題結構,以線性時間為標準記錄感觸,以不同緯度來處理該領域的知識。
每月整理專題時,如果對該領域的知識接觸較多,考慮制定計劃系統學習。
同類問題:
每天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學習、但我感覺很盲目的在學習、想請問我應該往哪方面去學習?
現在方法改進了。
不再以收集為引導的開始,而是以領域的學習來引導知識的收集,再以寫作收尾。
如此一來,輸出便可與輸入保持領域上的一致,不至於在茫茫書海文山中迷失方向。
個人粗淺經驗,泛泛而談。
2014年4月1日16:03:26 更新 補充:
午間讀《傅雷家書》,有一篇「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一日午前」很是簡明扼要地寫出了「我想說的話」。
一切的疑問,在經典中均有解答。
……你的感受力快極。但是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有長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
我現在特別提醒你,希望你時時警惕,對於你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覺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意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希望你常常用這個步驟來「鞏固」你很快得來的新東西(不管是技術是表達)。
彈琴不能徒恃sensation[感覺],sensibility[感受,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變。從這兩方面得來的,必要經過理性的整理、歸納,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靈,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藝術家天生敏感,換一個地方,換一批群眾,換一種精神氣氛,不知不覺會改變自己的氣質與表達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靈中最優秀最特出的部分,從人家那兒學來的精華,都要緊緊抓住,深深的種在自己性格里,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部分始終不變。這樣你才能把獨有的特點培養得厚實。
在知乎快一年了吧,看過無數令人拍案驚奇的答案,但是鑒於答案過於碎片化,一直想整理歸納一番,根據知乎在各個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用戶?這個問題
以及神奇的知乎助手整理了各個領域內大牛的word答案文檔集合,目前整理了近50位,後期會增加,
汗,電腦配置不好,花了兩天時間整理的,要的知友留下郵箱(申請的百度雲賬號忘記了,只能麻煩一些了),還有別忘了點贊哦~~
這個問題其實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簡單說幾點吧。
1、知識要想隨時隨地拿來就用必須形成體系、結構化,而要能做到這一步重要的是實踐體悟。
專業較精通: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自己感興趣而了解一些的:不確認你是否真的感興趣,只從感興趣知識的角度來說,這是很輕易就能構建起對該類知識的基本宏觀認識和微觀理解,舉例而言,你對古典音樂感興趣,你很輕易就能知道/記住自己喜歡哪些曲目、創作者是誰、哪些演奏者演奏過、各個創作者/演奏者的特點是什麼、曲子產生於怎樣的背景……或者再深入一些,約翰·塞巴斯金·巴赫和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各自的創作、演繹思想是什麼、他們都有哪些趣聞軼事(這個問題你自然會研究他們的成長曆程等資料)、音樂由巴洛克時期轉向古典主義時期的不同之處在什麼地方……這些不過是多Google幾下,閱讀一些書籍、雜誌,再和他人閑聊時就能記住的知識。(如果你真感興趣)
自己正在學卻不太系統的知識:這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 a、你對正在學的知識有全貌了解嗎?(方法的話,有些不是所有人都適用,說個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吧:找一個已經嫻熟掌握該套知識系統師傅,學徒制永遠是最快的學習方法);
- b、你實踐過已經學習的知識了嗎?你在實踐中產生疑問了嗎?你找到解決這些疑問的渠道了嗎?……
- c、這個問題太大,以後再說;
2、對於你喜歡、覺得以後在某些方面會有用現在卻無暇顧及的知識,用Keyword Tag標註存儲起來。推薦Everything
3、怎麼排除自己平時的懶惰與瑣事而不時的回顧鞏固的?
你實踐知識了嗎?你讓知識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了嗎?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長期接收碎片化的信息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改變。
近年來網路變得越來越貼心,功能愈來愈多,我們越來越整天都離不開它。
我們都成了低頭族,談論的大部分熱點來自於微博,閱讀的大部分場景在微信或者其他APP,自媒體數量已經超過千萬,誰都關注了幾個「papi醬」們。
我們的信息來源和接收場景已經變了。我們的習慣和思維方式也隨之改變。
第一,我們的閱讀變「碎」變「淺」了。
第二,我們越來越難記住具體內容了。
第一點好理解,我們用碎片時間去閱讀。思維連續切換,很難進入深度思考。現在的文章也越寫越碎,越寫越短,經常每篇只有一個要點。
第二點我們很少注意。
哥倫比亞大學的Betsy Sparrow及其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實驗發現,人們現在對於信息存儲位置的記憶要明顯好於信息內容本身。
換句話說,如果有些信息我們能在網上找到,那麼我們的記憶就會告訴我們去網上找,到外部存儲記憶中去找,而不是記住全部。──這種效應被稱為:Google效應。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信息爆炸」?
毫無疑問我們不能僅僅去堆砌零碎知識,點一下收藏。
否則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看得東西總量比以前多得多,卻既不理解,也不會用。
這也是前面提到過的,很多人的切身感受——每天接收大量信息,頭暈腦脹,但是收效甚微。
那麼怎麼辦呢?
有的人提倡不要看「碎片化」的信息,只看書,甚至提倡只看經典,完全不看出版十年以內的書。
這其實上是因噎廢食。
信息的流通加快,知識淘汰更新也相應加快了,無論是在學術、技術、商業、教育還是日常生活,舊的理論淘汰的速度都在加快。
十年前同性戀還是「心理疾病」,還沒有拖延症這個說法,沒有人用智能手機,沒有發現引力波,人工智慧沒有會下圍棋,沒有人聽說過VR,紙媒和線下店還是主流……
十年前還舉辦過一場大賽,比的是誰能足不出戶只依靠互聯網生存。
如果有人只讀十年前的書,他也可能在今天策划出一場這種比賽,徒增笑料。
並不是只要是碎片的知識,都是不好的。
恰恰相反,知識的更新,很多是以碎片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科學家讀文獻,每篇文獻代表了一個研究,每個研究都只解決了一個問題,都是「零碎」的。但就是通過不斷閱讀這些碎片,科學家才建立了對前沿領域的了解,才能夠繼續深入。
如果你想讀所謂的非碎片化知識,只能讀教科書了。但是教科書通常都比前沿落後很多,更新也很慢。只靠讀教科書是出不了新成果的。
因此除非你不需要與時代接軌,否則就不要拒絕所有的碎片化知識。
你需要的是知識管理。而知識管理又可以分為三個大的步驟。
l 知識來源管理
l 知識儲存管理
l 信息提取管理
知識來源管理
就像剛剛說的,並不是所有的碎片化信息都是壞的,問題不是出在「碎」上。
問題出在我們經常接觸的碎片化信息,良莠不齊,篩選成本很高。
我們可能開著朋友圈,刷著刷著就被一個標題黨吸引,去看了一篇完全沒有意義的文章。我們可能開著微博,時間線上的信息不是我們可控的,等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才發現我們接收的沒有幾條是對我們有用的信息。
這個不能怪「碎」本身,要怪的是信息來源。
科學家讀碎片化的論文有用,是因為他們只看一些權威期刊,只看影響因子比較高,跟自己研究相關度比較高的文獻,而不去把時間浪費在劣質文獻上。
我們要做的,就是管理自己的信息來源。通過篩選選出比較靠譜的信息來源,持續關注。並且抽出一小段固定的時間,考察新的信息來源,不斷更新這個信息來源列表。
知識儲存管理
我們經常抱怨信息太多了,無法處理,想要用的時候也找不到,因此沒什麼用。但這個抱怨也是沒有道理的。
想想圖書館吧,圖書館是信息量很大的地方,但是書總會找到。這是因為圖書館有自己的成熟的藏書管理體系。
先分大類,人文社科、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再分小的領域,人文社科裡面分為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其中領域還可以細分,不同領域的書,再按照首字母以及作者的首字母,分別編號。
沒有書架的書最容易丟。
同樣,我們的知識體系就是這個書架,我們需要自己去搭建它,然後再去安放知識碎片。
科學家在讀文獻之前,也是要先做讀教科書的學生。我們要決定了解一個領域之前,也應該先搭建好自己的框架。
知識提取管理
如果說前兩個步驟就好比你不斷選擇心儀的積木,然後把它們分類擺好。那麼這個步驟,就像是裁剪打磨,通過自己的設計,把它們搭建起來。
儲存下來的知識,仍然是別人的,會使用的,才是自己的。
分享和應用,是兩種高效的知識提取管理方式。
去寫文章,演講,做展示,去把你搜集和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你的項目里,運用到你的實踐里。
這樣一來,它們就真正成了你的了。
正如德魯克所說,在21世紀,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知識工作者及其生產率。你的頭腦決定了你的價值,管理你的知識,就是在打造你自己。
如果說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是體力,工業社會最重要的是機器。在信息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你的頭腦。
散落的只是廢石爛磚,建構成型的才是宮殿;零散的只是烏合之眾,組織有序的才是勝利之師。
加油吧。
本人是產品新人一枚,整理知識是培養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基礎最重要的一步,這裡轉載一下之前寫的文章,希望能對題主有幫助。
以下是正文
個人管理是每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領導者都應該具備的習慣,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別人。個人管理中的細分類別,比如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健康管理等等都有各自的牛人,我不敢班門弄斧。但作為一個成長中的產品小汪,如何設計一套方法將知識管理與產品學習結合起來,我認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1.為什麼要進行知識管理
每個產品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互聯網信息浩如煙海,更新頻率極高,能把信息變成知識並融為己用的產品經理才能培養出競爭力並進一步塑造成影響力。而參照人的認知模型和記憶習慣,知識管理很明顯是存在一套科學的方法論。將其養成習慣之人必能在日積月累中完成令人吃驚的突破,正所謂量變引發質變。
2.產品知識管理的原則
我認為一套科學的產品知識管理原則至少有如下幾條:
- 需要有不斷篩選信息的步驟
- 需要有時間進行緩衝,並形成習慣
- 符合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 使用方便管理的工具
所謂知識篩選的步驟,網上有很多方法論,我個人比較贊同
「收集-篩選-分類-實踐-分享」
的步驟。收集時就大範圍的去瀏覽,只要是稍有亮點的信息都採集下來;篩選的時候需要進一步審視之前的信息,提煉出精華;分類則是思考之後的分門別類,方便日後回顧;實踐屬於強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分享則是外化的過程,後兩步暫時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所謂需要時間緩衝,這點就像經典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給予大腦一定的消化和反思空間。而等待過程中,知識因為有時間進行發酵,加上不斷新增的見識和實踐經驗,新的突破和靈感極有可能突然來臨。
再說到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這點和知識篩選中的「分類」息息相關。產品作為綜合能力要求極高的職位,所學習的知識一定是多樣化的,這裡我比較喜歡用蘇傑老師的能力模型來分類,
如果產品知識管理也能夠以此分類,我們就能很好的量化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現況,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才有動力去完善自己的能力體系。
3.接下來重點聊聊工具的使用
好的工具有很多,我們可以用網上現存的工具,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好的工具在規範了流程和方便了操作之後,你需要針對自己的習慣做設計和優化。
比如我用的是印象筆記,針對知識管理的每一個步驟,我都規範好了方法,並針對每一個信息如何流通到下一步做了流轉要求。流轉要求是指一個信息要加工成知識或者收穫所必須達到的要求,只有達到了要求,才有流轉可言。流轉要求是看板管理的精華內容,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收集階段常用的是印象剪藏,此階段重在便利收集渠道,抓住任何第一眼就感覺有用的信息,包括文章、靈感、語句、圖片等等,然後統一放到「收件夾」里;
這裡不得不贊一下印象筆記的功能設計,微信文章可以直接收集,網頁文章可以去廣告。多平台實時共享,大大加快了我的收集效率。
篩選步驟一周進行一次,收集過渡到篩選階段的流轉要求是:
- 複習過收件夾里的所有內容
- 取精華,去糟粕
篩選也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分類,比如你是將整篇文章作為流轉對象,或者是匯總本周的靈感和隻言片語的收穫。
分類階段一月進行一次,而篩選後的知識能進入到分類的流轉規則是:
- 複習過」篩選「里的所有內容
- 按照分類標準將知識分門別類
分好類之後的知識就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了,工作一旦遇到問題,你能迅速的知道這個問題需要什麼分類範疇內的知識來解決。同分類的問題往往有很高的相似點,將分類筆記本里的所有文章看一遍,你一定能收穫極佳的靈感。
4.產品收穫表
正如前文所說,工具最終都是服務於人的習慣,我很喜歡用表格來記錄收穫,因為表格是一個二維的平面,也逼迫你去精簡和濃縮語言。所以我在更新印象筆記進行產品知識管理的同時,還會在筆記里新建一個表格用來記錄產品收穫。
所謂收穫,往往就是你實際工作中多方努力整合出的一些經驗點,按照產品能力模型,我也對其進行了分類,
每周把心得收穫以1.2.3的清單形式更新在對應的周數里,緩衝期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按分類劃分到相應的能力類別,形成該月份的收穫表。
5.最後的一點話
互聯網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產品新人剛進來很容易就會耳濡目染變得浮躁。而產品作為一個綜合要求極高的職位,看似門檻低,但要做好其實艱難無比,提升的唯一途徑就是踏實。踏踏實實的對待每一天,每一個需求,每一個項目,這聽起來好慢,好笨,但獻給大家一句話:最可怕的,就是聰明人開始做笨事。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wumuwizard~
建了個文件夾存放所有學習資料,看到好的書和文章就丟進去然後用百度雲同步,至於好的網站的話就存書籤或者把內容用Evernote剪藏下來,有好的想法也時不時用Evernote記下來,標好標籤方便查找。
書裡面的內容的話鑒於是用iPad看的,可以隨手截圖下來,整理到Evernote裡面。
好吧我是個Evernote重度使用者(u_u)。
其他的話用flipboard訂閱自己喜歡的頻道,對於科技資訊有特殊愛好的推薦極客快訊,它會根據你的閱讀記錄推薦更有針對性的內容,使用越久越精準哦~
題主的問題嚴格說來是兩個,其一是「如何整理零碎知識」,其二是「如何強迫自己回顧總結知識體系」。
第一個問題,最好的答案無疑是「階層化」。將一切事物階層化,可以說是人類邁向秩序的起點。
很久很久以前,甚至任何意義上的文字都還沒被創造出來,人類已經開始脫離本能的桎梏,單憑族群的智能來管理自己的生存。正是憑藉著將各種信息分類,才逐步脫離混亂混沌的原始狀態。
在祖先們的眼中,果子分成「有毒」與「無毒」;氣候分為「需要取暖」和「不用取暖」;動物分成「可獵殺」與「不可獵殺」——可獵殺的獵物,下面還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及對應的狩獵人數。
世易時移,到了今天,這種階層化的體系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滲透到社會中每個環節。
例如我們遼闊的國土,中央以下為了有效管理,劃分了省市縣鄉鎮村等各級行政區,並任命對應的官員治理。
例如說我們的電腦,各種資料用文件夾分門別類管理,原理同樣是階層化,想像一下若強制只能使用一個文件夾,那使用電腦會是多麼無序瘋狂的一件事?
還有大家很熟悉的教科書,不管是文科理科、不管是媒體、法律、計算機那個領域,教科書上的目錄,一樣是大章節小章節各種分類。
相反的例子也有。印象筆記也就是Evernote,在早期有個版本,軟體的介面像是一卷長長的紙卷,個人所有資料都存在那裡頭,記得那個版本的文案類似於「只需搜索,無須歸檔」。
後來?為了這破玩意,Evernote差點倒閉。到了新版本,還是乖乖換回來傳統階層式目錄,但上限僅有兩層也常常為人所詬病。個人知識管理內的搜索功能固然必要,但僅有搜索也不行,這與從外部索求資料的搜索引擎完全不同。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強調「階層化」的重要性,尤其題主以碎片化的無序信息為主,若僅僅按照時序收藏,之後想重複利用非常困難,也無法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想要系統化地管理,我們得依照固定的邏輯,將混亂的資料,轉為井井有條的樹狀體系。
首先,我們必須挑選一個合用的工具作為儲存知識的載體。在此推薦我們的產品Weavi——Weavi
當然,選用其他的軟體與APP,以下的的方法論同樣可以套用,只是就題主的用途而言,Weavi的無限階層非常合適。這邊提供一個管理工作知識經驗的範例:工作知識系統化整理(以網管為例)
選定工具後,接下來就是建立階層化的分類,若已有頭緒,可以直接建立目錄架構,再將手頭上的資料一一填入。但若題主沒有頭緒,不妨先從手上的素材著手。
收集的每一條內容,一一排隊來到我們眼前。處理第一條內容時,我們沒有建立任何分類,所以我們依照其性質,隨便給它一個分類。例如「入門」、「技巧」、「資料來源」、「統計數字」、「參考書籍」、「code」……。
從第二條信息開始,就問問自己「現有分類能涵蓋這條信息嗎?」(當然現在只有一個分類) 若能涵蓋,就把信息扔進第一個分類中;若不行,則再建立一個新分類。
依此類推,隨著分類數量增加,找不到分類的信息將越來越少,直到所有信息都被歸檔。所有的意思是「每一條」,就算部分信息和其他內容「質」的差異很大,難以歸入其階層體系,我們也可以加個「其他」或「例外」作為分類嘛。
階層架構完成,日後採集到同領域的新資料,就繼續按照上面的流程處理,隨著時間經過,題主的知識體系也會日益完善健全。
然而,無論是分類還是內容,都需要定期思考與調整。某分類之下如果內容太過龐雜,就需要建立子分類讓他們各安其位,若某分類涵蓋的資料量顯得太過單薄,就可以找找有沒有其他類似分類可以合併,管理階層架構的有效性,是個動態的、持續發展的過程。
希望針對第一個問題「如何整理零碎知識」的回答能讓題主滿意。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強迫自己回顧總結知識體系」,其實有個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好好運用你的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就像是學編程,最好的方法是親手碼一個感興趣的專案,放在知識管理上也一樣,無論是專業知識、感興趣的、正在學的,想盡辦法把它們用起來。
實際地運用你的知識,可以讓您對這個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比方說手頭一些資料是過時或是錯誤的、某些理論得加上特殊前提才看得出效果、因此認識同好而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所謂實踐出真知,不然學校幹嘛考試呢?
若對魔術感興趣,收集了大量資料,不妨從每天固定練習開始,逐漸熟練了以後表演給親人朋友看,接著可以在街上找觀眾,再進步一點,可以去參加比賽、兼職演出……等。
如果是研究創業,紙上談兵同樣沒什麼用,不如在業餘時間,利用手頭的資料分析匯總,從最基礎的行業分析一步一步做起來,搞不好無心插柳,就此走上人生顛峰。
就算存在無論如何想不出來如何實作的領域,我們至少可以開個公眾號做科普介紹,或是乾脆在知乎上搜索類似的問題作答。
所有知識都是越用越活、越用越豐富,採集以後就再也不見天日的資料,其實也沒有必要採集。
而題主所強調的回顧總結,就蘊含在此過程里,甚至能得到的更多。1. 用起來
2.分享,傳授起來
3.收藏起來絕對是無用
當你理解「掌握零碎知識是在填充」的時候,你就很厲害了。
因為所學的你知道去怎麼安置,安置在哪,包括能遇見的各類事物。
因此,問題的核心在於體系的建立和對零碎知識的基本屬性的判斷問題。
問:「什麼是體系?」
答:系統的存在。是完善的成長機制。裡面包括個人的屬性、環境的屬性、個人與環境的關係。
當意識到零碎知識的價值在於促進個人屬性的提升及與環境關係的良好發展,就可以了。
再有就是關注某類零碎知識提升哪類屬性的事了。
例如:「某某與某某因某事而某事」這句話等價位為「人與事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交集」。
這就是對個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的一個補充。
也就是實踐向理論的轉變過程。長此以往,不說別的,絕對是個覺知高的人。
我的方法,很可能不適用於很多人,僅僅分享而已.
下面列的都是我較長時間堅持使用過的.短期測試使用不算.
2010-2011,windows下的onenote.
我很早就開始使用onenote,當然那個時候因為只有一台電腦,所以本地筆記功能就可以了.裡面堅持記錄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使用確實是非常的方便.
2011,轉向evernote.因為很多都是從網上看到的技術帖子,使用evernote的剪藏功能不要太方便啊.但是長期使用發現一個秘密,這樣自己就成了一個搜集癖了啊,自己的消化吸收很弱.
evernote也可以自己建立筆記,但是編輯的功能比較弱.
比如表格的支持,比如標記符號的支持等等.
2012-今.堅持使用vimwiki和pocket
使用evernote感覺自己的整理和創造發揮的不夠.後來自己徹底轉移到linux下,同時也需要更多的跨平台應用,包括網頁應用的興起.自己現在使用vimwiki和pocket的.
vimwiki,自建個人wiki系統.其實和簡陋的博客系統非常相似.但是我不喜歡的一點,就是博客一般是一次創造,而且博客的內容,要求一般比較精良,很多知識僅僅是搜集,發表博客,感覺又不是很合適.而且知識之間相互的鏈接關係,不好體現出來.
因此我需要一個便於修改,多次整理更新,體現知識的聯繫的個人知識庫.
我遇到小的細節知識點,會在網上找下,然後整理到我的wiki中.
目前我遇到常見的問題,直接到wiki裡面搜索就可以了.
wiki的格式是純文本,在任何平台都可以查看.可以轉成html,做出一個網站來.
而網頁,為了避免我的搜集癖,我遇到有意思,需要深度學習的頁面,全部加入到pocket中.然後空閑時間再次閱讀,整理到wiki中.
(我會說我的pocket的列表一直在增長嗎?)
----
騰訊微雲+有道雲筆記(相信國內大廠:不會輕易倒閉或被牆)
把自己看到聽到學到的東西嘗試分享給20個人,我不相信你還記不住。
收集——歸納整理——吸收鞏固——輸出
收集,無疑首選印象筆記
就拿我來說,經常逛這幾個平台:知乎、微信、知乎日報、一刻,相同之處不僅在於它們都有著豐富雜亂的各種知識,而且都支持分享功能,可以同步到自己的印象筆記裡面,方便日後的吸收整理
舉例:
這是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寫得很好,對於拓展自己的視野很有幫助,所以收集起來
然後打開印象筆記,加深、標紅重點的有利於記憶的地方,方便後面的摘錄
接下來是記錄整理,推薦自己手工摘抄,畢竟手寫一遍比思維導圖來的深刻,便於記憶理解。拿出來複習的時候也方便,電腦上的思維導圖可沒有筆記順手吧
用一個心愛的小本本寫寫畫畫,好開心啊(字太丑,請忽略)
如何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想進一步深入了解,那就擴散出去,推薦維基百科
經過這幾步,這個知識點就算是拿下了,剩下的無非是閑來無事拿出來翻翻、彩筆畫畫,加深記憶而已
在此貼出各個平台的推送方法,以此類推,就不詳述了
這是知乎日報的
這是一刻的,為什麼印象筆記總是隱藏在最後面,難道跟知乎關係不好,吼吼
總結:
其實收藏是最容易的,大家多少都有點收藏癖,看到好的東西就拿過來,不費什麼力氣,但是整理——歸納——總結輸出——日後記憶,這幾步卻是難度遞增,也更痛苦費力。但是不經過這樣打破牙齒和血吞的痛苦(誇張了)又怎能在這些知識上有所收穫,最終成為一個有趣博學的人?
掌握這些知識至少有點資本追自己喜歡的妹紙了,哈哈
推薦 WIZ。
不多說,用過的都說好1、隨身帶小本子,記錄想法,還有看到聽到的東西;
2、Onenote收集碎片知識,定期整理,從多變少;
有些東西看時爽,實際沒產生作用,Why?
1. 知乎 中一些優秀的內容,我一般收集到 Word中反覆閱讀。正進一步配合SuperMemo來學習
2. 經典的書、PPT 永遠是基礎:零碎知識在於其觀點有獨到之處,但往往還不足於對具體行為產生影響;還是需要細細閱讀經典的書、有經驗的人寫的綜合性的PPT,以求知識系統化
圖片中不難看出,我的收藏癮問題是很嚴重的。我都很有意識的告訴自己要重複閱讀,但還是收集的多,閱讀的少。
我使用的方法是接觸到知識的同時就處理,盡量減少「未處理的庫存」,途徑有二
1. 對現時有用的知識:歸納(筆記/導圖),融合(自我舉例/模擬會使用到的情形等),討論(如果一個可以時常討論的志同道合之人絕對受益匪淺)。歸納整理的工具是次要的,融合與討論更重要。
2. 認為未來可能有用的知識:推薦給現時需要的人,比如我看到優秀的(保證品質很重要)育兒理念,會立刻以郵件的形式分享推薦給有對應年齡孩子的同事、朋友;看到優秀的創業型文章,會根據類型分享推薦給有相似想法的同事等等。
因為對同事、朋友現時有用,他們一般會花比我更多的時間閱讀,甚至實踐,然後與我討論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學習圈,而且更能夠體現知識的價值,那就是使用與傳播。
推薦閱讀:
※背單詞是必須的嗎?
※如何系統、科學地自學編程知識?
※怎樣學演算法?
※為什麼發現身邊「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審計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習慣從一開始就值得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