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實驗室和大學相比研究氛圍如何?

印象里很多是提供facility,也有獨立研究,很多博士後會選擇國家試驗室。有和大學一樣的faculty嗎。除了大型設備(中子源,加速器等)外,硬體、預算也有優勢嗎?行政官僚主義如何?比如Oak Ridge,Los Alamos,NIST
P.S.比較一下高校和實驗室做薄厚的區別?

本問題已收錄進圓桌:動態 - 將科學研究進行到底

更多討論歡迎關註:)


本回答純騙贊,文不對題(特別是當題主在問題說明裡補充了關於「做博後的區別」的要求),列位看官看個新鮮就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國家實驗室和大學皆做過博後的人,雖然不少,但有這麼好的閒情逸緻上來答題的,肯定沒幾個……

==== 原文如下 ====

題主單單點那幾個涉密程度最高的實驗室,對不涉密或少涉密的乾脆一個不提(比如 LBL,Argonne,FermiLab,PPPL 之流) ,莫不是別有所圖!我搞凝聚態實驗的機油們去 LANL 做個強磁場的實驗,都要被審查好一陣子……

在下經歷淺薄,只好對比一下呆過的區區兩個地方了:Lawrence Berkeley 和 Princeton,且都只是天體物理這一塊兒(凝聚態的人又要說咱做的不是物理了);同時還要外加一些限制和問題:在 LBL 的身份是訪問學生,並不是博後;兩個地方的規模差異太大(所以似乎更應該是讓在 Harvard 天文系這種巨型院系呆過的人來做對比)。所以,這個答案可能會讓您失望。

國家實驗室本身,原則上是不給博士學位的。有說其在某個國家實驗室讀博的,多半是在實驗室裡頭找了老闆;拿學位時,則還是得「回到學校」的。

名為實驗室,做理論的人其實甚多(這可能就是題主所說的「獨立研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總體而言,研究方向也非常多。比如,雖然 LBL 是做物理起家的,卻有許多做生物燃料和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人員(那兒的 shuttle bus 燒的是生物柴油,據說就是那幫人自己搞的生產方案和設備)……

在 LBL 期間,老闆是 David Schlegel,大神一枚,但原則上他的職位並不是終身的(又不是大學嘛);當然,你叫不叫他 Professor 他都不介意,儘管他不是。還有一個老闆,是山下(UC Berkeley)和山上(LBL)雙重聘任的。這種情形,在不少國家實驗室其實很常見;所以,若要說國家實驗室里和大學裡的氛圍差異有多大… 還真不見得。

當然,聽粒子物理那一塊兒的朋友說,IceCube 和 ALS 那邊,確實就跟每一個大型科學實驗項目裡頭一樣,人太多,氛圍於是就說不上多 fancy 了;而且,研究組裡的很多人員,其實是做工程的——他們的習慣是,Webapp 開發和研究工作協調這類事務,也常常招個博後來干。

根據自己和幾個學弟的經驗,LBL 的國際事務辦公室效率非常低下,特別是在發放 DS-2019 表格方面——因為,根據他們的說法,這玩意兒要跟山下搞,他們自己則似乎不太方便。

LBL 錢多,是真的多。Princeton 天文系算相當富裕了,博後也就一共二十多個;在 LBL,找上五六間辦公室,各在門口喊一嗓子「去陽台看日落啦」,若運氣好些,過不了多久,陽台上和附近就可能會聚集同樣數量的博後……

因為錢多,LBL 的項目無比多,而且很多項目中都充斥著與當時的我身份一樣的本科訪問學生(不過他們不給訪問學者銀子,需要派出機構支付)。項目太多,人手有時會不夠,便讓不太靠譜但是免費的小本們打打雜(寫 GUI、給正在做實驗的探測器值班或者灌液氮,雖然這些小本都會抱怨說我們是做理論的啊啊啊)。這種情形,在大學裡頭,通常是見不到的。辦公區域也大,雖然我去的時候,Berkeley 的天文系在整修大樓,山下的人們全都上山了,弄得天體物理這塊兒擁擠不堪,給三個人設計的辦公室裡頭擠進八個人…

他們錢多的另一個表現是,在百廢待興萬業凋敝(霧)的美帝,特別是在那被終結者先生於財政上搞得一團糟的加州(大霧),他們竟然在修新樓,而且修得還挺快…

資源也給力。美帝的國家實驗室都是能源部(DoE)旗下的,資源大大的有。NERSC(DoE 的超級計算中心)是 LBL 管著的,所以… Hopper、Edison、Carver 各種超級計算機隨便用有木有!維護超級給力、各種軟體包的新版和歷史版本統統齊全有木有!Emacs 24.2 發布之後 12 小時全部裝好有木有!提交 Job 之後幾乎不用排隊有木有(原為「根本不用排隊」,該誇張被人誤解,現已修改)!DoE 從來不跟 NASA 那樣雞賊兮兮地防著中國公民有木有!Princeton 也有自己的超級計算機,可是最大的 tiger 集群的規模,也比 NERSC 小一個量級,三天兩頭髮生系統崩潰、節點崩壞的事兒都不必說了,還有一些學生拿成百上千的高優先度串列程序霸機,逼著我為了一個本該運行一天的程序排上一周的隊…… 沒辦法,私校么,再有錢也比不過國家實驗室(但這兒還有個 PPPL;不過在下不是做等離子物理的,其情況不是太了解,只知道他們的博士生培養計劃自由度很大,有到四年級才開題的)。

因為 LBL 是壕/財主,所以經常成為一些重要項目的關鍵節點。它主持了 BigBOSS 巡天計劃(現在改名叫 MS-DESI)及其建造,每周都有組會——這不稀奇,但這不是簡單的組會:請想像,每周開組會的時候,老闆讓你上去給個報告;你硬得頭皮上了台去,只見下頭坐著四十號人,來自世界各處,而且每次差不多都要換四分之一的人… 相比之下,Princeton 的天文系以理論為主,也因其規模小,雖然經常有人來做報告,卻很少出現這樣大規模的交流… 兩處都經常有很多 fancy 的人過來做報告,可是在國家實驗室,埋首於自己事務而忽略報告的人的比例,似乎比學校還是要高出不少…

作為國家實驗室的成員,LBL 學生和博後在活動和文藝娛樂方面,顯然比學校里的人單薄很多。某次,辦公室里的人們煞是正經地組織去聽一場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會——我驚異於他們竟然把這當成一件大事兒……

就像前面提到的,LBL 的常駐居民和流動人口組成也相當豐富多彩。小小一個辦公室,就能讓你認識一大票人:從未來老闆的前學生,到乒乓球球友加未來的隔壁辦公室兄弟,再到每天拉你去陽台上拍海灣日落、一回日本就當上叫獸的從東京大學來訪的哥們兒…… 斜對面和頭頂上的辦公室各擺著一尊活佛,這酸爽,不敢相信……

嗯,先說到這裡。受樓下啟發,曝點兒照(皆為自行拍攝,藝術修為和後期技術皆欠奉,看官知道意思就成);反正都寫成一個騙贊的回答了。不過,這也說明一個問題,除了少數例子,美帝的大學和研究所多是在鄉下或者小鎮上的……

LBL Building 50 五樓陽台上黃昏時分拍攝的圖片,有山下的學校和小鎮,海灣(海灣對面是舊金山),晚霞。就像前文所說,每天日落前後,花上二十分鐘站在陽台上觀景——看那紅日西沉,五彩沉凝,華燈漸上,空氣的顫抖把地上的流光化為繁星——乃是 50 號樓的人員的標配。

Princeton 則完全是另一番風光(後一張其實是 IAS,technically 並不算學校的一部分,不過兩家機構是緊挨著的,人員重疊度也很高):


第一個知乎回答,謝謝大家的贊同。我發現其餘兩個答案都開始彪圖了,我在考慮我是不是也應該甩幾張圖出來。

**多說幾句關於Security level**還沒正式工作,前期被邀請去做報告時,security background check就一個月,還要登記護照,因為我是外國人(很多DOE實驗室都是這樣,甚至更嚴格,比如Brookhaven,但LBNL非常寬鬆,去那裡開會參觀syncrontron不記得有什麼特別不方便的地方);後來我在國家實驗室工作的時候,網線介面是單獨的,因為我是外國人;我的工作牌背景也是紅色的,因為我是外國人;我工作時間不能超過某一個點,如需超過,必須向上級彙報並得到批准,因為我是外國人;所有在實驗室外的報告,以及投發文章,必須要在實驗室內部先審批,這個大家倒是都一樣;我下班後是不能夠access email的,這是好事!;沒有來自『Evil Country』的同事;我還認識在Los Alamos做核反應堆材料的朋友,據說有一種超級神秘的security level,叫做『security level X』什麼的,我想那種level你上知乎上瀏覽什麼都是會被監控的吧。

-----

既然問的是研究氣氛,還有問career track,我覺得我可以回答。我在DOE國家實驗室工作過,也在美國幾所高校工作過。題主想問是以PI姿態的研究狀態,還是postdoc的研究狀態?簡而言之,氣氛非常不同,career track也不一樣。National Lab都是soft money,自己的每一分工資幾乎都是來自research funding,overhead rate非常高,裡面的Permanent Research Scientist分級,對應與大學裡的tenure track faculty,但有點像公司里的級別變更周期和考核,沒有拿tenure的壓力大。有幾個實驗室是Battelle管理,但LBNL不一樣,是歸UC管理,overhead比較低,和高校比較接近,當然,security level也比較低(如之前 @王力樂 答案提到的)。而你提到的這幾個實驗室里Oak Ridge歸Battelle管,Los Alamos是UC系統管,NIST是Dept of Commerce的。我個人比較喜歡高校環境,因為總是有很多年輕人,覺得氣氛比較活躍,也比較靈活。國家實驗室里條條框框比較多,比如上班打卡,在實驗室一定要戴護目鏡,有一定的dressing code等等,自主性差點。做PI差別還是很大的,一個是Educator and Researcher,一個只是Researcher;基本上走上了不同系統(高校和national lab)的career track,很難再轉入到彼此系統。當然了,well establish了以後做個兼職什麼的很常見。做postdoc的話,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國家實驗室里不能做postdoc超過三年。關於項目資金,國家實驗室不能申請NSF,但很多DOE的FOA都是針對某些國家實驗室,一般別人/別的group拿不到。國家實驗室資金不一定充沛,不同專業不同實驗室貧富差距發展狀況差別很大,而且受財政年度預算和政策影響非常大。可能上一個5年大家呼啦呼啦都在做方向A,然後政策一變,沒錢了,就只能換方向了。我當時的實驗室就面臨了嚴重的基金困難的局面,然後,我就又跳回了高校坑。希望有幫助。


額。。。現在坐在NIST把這道題答了。。。不過才來沒多久,而且沒在美國大學實驗室呆過,只能說說對於NIST淺顯的認識。

首先,根據了解,最最重要的一點,NIST的苦逼博後的工資好像明顯比美國其他大學實驗室高^_^"。比起CU Boulder,或者法國的國家科研中心(CNRS)的實驗室和法國原子能署(CEA),這裡博後的工資確實高很多。不過Boulder的物價好高,據說比東海岸很多地方都貴,畢竟是滑雪勝地,丹佛的後花園,科州好多有錢人都在這裡買房。。。

十一月就下雪下得喪心病狂的Boulder。。。

NIST由於屬於政府部門,裡面好多警察,辦進門證非常複雜,background check已經三周了還沒結束,還要做一大堆training。。。暫時發的通行證寫有escort required,理論上不能一個人在裡面瞎晃悠。官僚主義好像比較嚴重,今天剛剛才聽說如果比較貴的儀器設備,需要很多人簽字才可以。

NIST裡面涉密的部門,基本都有單獨的門鎖,一般人也晃悠不進去。一直想看看NIST-F1也不能隨便看。商務部的實驗室已經那麼複雜了,我想也許能源部的更加複雜,曾經給Sandia的老師寫信,人家一句我們不招中國人把我給打發了。

NIST經費目前應該還比較充足,我目前做的項目之前是由DARPA資助的,後來結題之後還需要繼續做,現在就改成NIST內部的funding繼續,畢竟本身NIST還要給別人發錢,沒有某些大學沒funding以後就只能把項目終止的問題。但是似乎NIST永久職位比較有限,我們整個組有十幾個人,實際上只有三個人是正式員工,一個group leader兩個staff,而且有一個人還是在CU兼職。由於NIST本身肩負制定標準之類的職責,所以大老闆幾乎天天開各種會議,基本不下實驗室,但是經常會在NIST出現。剛來了一周多的時候,看到Dave Wineland,覺得很激動,可是後來發現就算是他,也經常會在一些seminar和talk出現,按在國內的經驗,這種地位的人基本都不會再參與一些普通的seminar和talk了吧。組裡面也比較注重交流,雖然每個實驗室可能就兩三個人長期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每兩周組內要開會報告,每個月部門要開會報告。不過每次部門開會會講一些blablabla跟政府職能有關的事情或者各種注意事項。有時候會收到商務部的郵件,體現了這確實是屬於政府部門。

NIST的實驗室覺得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很多大學的實驗室也差不多,儀器設備還是比較充足,至少不會出現一台頻譜儀或者微波源到處借的情況。NIST的很多科研成果應該是需要提供給有所需求的公司,畢竟是拿納稅人的錢。NIST發的文章後面會有寫This work is a contribution of NIST, an agency of the U.S. government, and is not subject to copyright.

如其他人所說的,NIST本身不能培養博士,和法國的實驗室很像,都需要掛靠到大學,Boulder的NIST就是掛在CU Boulder,包括JILA的博士也是。

實驗室裡面有gym,有cafeteria,最神奇的一點是如下圖有定期理髮的,科研禿好多,為啥還對理髮那麼上心,沒明白這個邏輯。(^口^;)

以後有啥新的體會再補充。


本職工作在LANL,沒事幹就去Fermilab,ANL,BNL的跑來答題。

對於postdoc來說,National Lab和大學的主要區別在於:

  1. 錢多。當然具體到不同的實驗室薪酬標準也不一樣,但總體上要比大學裡面postdoc的平均薪酬高2~3萬刀每年(我LANL的postdoc最高年薪約20w刀,簡直喪心病狂)。
  2. 約束嚴格。要想成為國家實驗室的postdoc,你的phd必須在5年以內。換言之國家實驗室不能招那種萬年postdoc。一旦受雇,僱傭期不能超過3年(聽說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可以延長到4年)。

對於faculty來說,National Lab和大學的主要區別在於:

  1. 選擇研究項目的自由相對受限:National Lab歸DOE所有,因此對選題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我們組前兩年想參加CMS,申請了半天,最後還是以類似「CMS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這種奇葩的理由被DOE否決了;
  2. 收入幾乎完全來自funding(包括300%的overhead),因此當funding緊張的時候需要自願無薪休假。。。
  3. 不需要上課。偶爾會有一些面向undergraduate以及graduate student的項目,但是基本上打交道的都是已經訓練好拿來就能用的postdoc們。

關於security的問題,不同的實驗室區別非常大。我最常呆的LANL和FNAL是兩個極端的例子。LANL的security極其嚴格,像中國這種sensitive country幾乎 步步受限:如果回國的話需要跟專人面談上報行程;我的電腦以及我所需要登錄的伺服器都需要連在一個特別的網路里跟實驗室的主網分離;至於clearance更是想都不要想。。。由於Lab的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據說收藏有武器級的核原料,因此會時常見到全副武裝手提M16的大兵走來走去,有一次我甚至還在街上看到了裝甲車。。。Lab里所有地方禁止拍照禁止錄音禁止一切人能想到的東西。。。

Fermilab則是另一個極端,任何人在正常上班時間憑有效ID(駕照,護照,學生證什麼的)就可以進來,除了Controlled area(因為有輻射)之外可以到包括Director"s office在內的地方隨便逛。平時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校車,每逢春天Fermilab的Buffalo farm上Buffalo下崽的時候就會有一群一群的遊客來拍照。如果來Chicago旅遊的話,可以考慮把Fermilab當做一站。


說個Biochem的
NIH跟大學postdoc比, NIH 1) lab錢多, 2)工資高, 3)基本只喜歡給你辦J1, 4)一般組比較大,不會兩三個人的那種,而且是各個方向比較混合,工作獨立性可能普遍來講需要更強一點, 5)確實有background check,你周圍的人會被寄信問問你是不是個恐怖分子。


沒去過搞研究,去過Fermi Lab參觀過,物理系的老師在裡面的D區搞東西,貌似還是小組boss。就上一下圖吧。

進去裡面的樣子,要親自去看才有感覺,很高很高。。。

Fermi Lab的標誌,缺了一塊的地方是費曼當年的車停放的地方


目前是graduate student,在BNL找了老闆。身邊的postdoc都有獨立的項目,定期會和staff討論。
學術資源很豐富,儀器比學校里好很多,而且training很快。一般我在和老闆討論時說想得到什麼數據,老闆會發郵件和負責那台儀器的staff安排training,總時間不超過一周。而且一般實驗需要的儀器都讓培訓,每培一個都有解鎖新技能的感覺 XD
平時colloquium也很多,可以各種蹭大牛的報告。每周會有coffee time,一般這時候大家會下樓喝喝咖啡吃cookie,是社交的好時機~
研究生階段沒在學校實驗室待過,但和本科實驗室相比,感覺national lab平台更廣,儀器培訓流程完善,實驗上不受限制,能和很多有著不同背景的優秀的人交流,也更容易產生connection。
(由於自己是graduate,對postdoc不是太了解,只是共享一下我的感受)


1個多月後就要去NREL工作了,先佔坑後答題


在大學裡,你要聽教授的。在研究機構里,你要聽老闆的。否則就要拜拜走人啦~=_=


推薦閱讀:

為什麼無機反應很少見到機理?有機卻很多機理?
國內導師遇到一個水貨研究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
杜克大學關於消滅癌症細胞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否靠譜?
世界上有哪些失敗的大型科研項目?

TAG:科研 | 實驗室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