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廢除漢字,用拼音代替當前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應用會怎樣?

廢除漢字是指...完完全全地不用漢字。


人家問的是代替了怎麼樣,不是應該不應該代替。





加粗了看見沒
仔細思考一下這話什麼意思

Zhèqún dǎ yīduī liánxù zìmǔ de rén dōu méi tīngshuō guò HàNYǔ PīNYīN ZHèNGCíFǎ JīBěN GUīFàN?

Duì, rúguǒ nǐ yào qúanbù shǐyòng Hànyǔ Pīnyīn lái xiě yīduàn huà dèhuà, jiùyào xiàng zhèyàng zuò.

Hái juéde tèbié bièniu ma? Qíshí jiù hé nǐ tīngle yīduàn huà shì yīyàng de (biàndiào shénme de zàishuō).

Gèrén rènwéi, rìcháng shēnghuó zhōng, zhèyàng yòng bùhuì zàochéng shénme tàidà de wèntí.

Dāngrán, xiàng SHīSHì SHíSHīSHǐ zhèzhǒng nìtiān de cúnzài, pīnyīn háishì yào guāiguāi guìxià de.

Shá, nǐ shuō nǐ méi kàndǒng?


沒想到摳腳的那個也被摺疊了……
大家可以回去翻翻。

——————
我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排名第一的答案可能爭議比較大被摺疊了……後來的人不要誤會以為我再說摳腳的那個,摳腳的那個我笑了,還點贊了。

原答案見下:
——————————
排名第一的那個答案!怎麼就蠢了?怎麼就神經病了?

我會說差一點咱們就活在那樣的世界了么:

快看這個報紙!是不是超洋氣的?右上的人頭都顯得酷炫霸氣極了對不對?
這就是用拼音寫出來的報紙,《大眾報》,叼不?

還有這個

還以為這首歌是英文或者法文的呢,發現,誒,不是啊!還是中文歌!

專門有小冊子來教大家的好么,1936年喲。(不過這本別看像是大家誰都可以讀的親民作,其實裡面內容還是主要面向知識分子的。)

這個才是親民的小冊子:

不是給幼兒園的人看的哦,是真的給成年人學慣用的。

而且我會說當時都細緻得想好怎麼照顧到北方口音了么?快看維基百科(詞條:拉丁化新文字)里給出來的例子

這是四川話:

Ngaaiz go ho, ngan lo xin

Giuo zen bupa xai uai

C baoguba daa xoxai, kai xuongqiang

Mer zua cba, to budao zaozao


看得懂不?
順著它多念念
……


再念念

……

好了,
給你公布答案:

  • 矮子過河,安(淹)了心
    • Ngaaiz go ho, ngan lo xin
  • 足正不怕鞋歪
    • Giuo zen bupa xai uai
  • 吃苞谷粑打呵欠,開黃腔
    • C baoguba daa xoxai, kai xuongqiang
  • 貓抓糍粑,脫不到爪爪
    • Mer zua cba, to budao zaozao

好了,再回頭重讀一遍……
我去!相當能把握神韻,是不是?
直接在耳畔迴響了有木有?

別小瞧拼音!
除了蠢萌,它不蠢的!

快看下圖人民的好日報右上角主席的教導。

所以知道了不?拼音寄託著咱們對英特納雄納爾實現的期盼有木有!全國上下如火如荼地開展廢漢字,興簡化字,羅馬字,拼音……巴拉巴拉,大家都可正經,為這個國家奮鬥,超嚴肅,超熱血的有沒有!怎麼就蠢了呢?

你再翻翻這個題底下的那些大長篇的學術答案,這麼多嚴肅的人嚴肅地探討怎麼就神經病了?
————————

害怕有人會沒事找事趕緊聲明我是堅決反對廢除漢字的,原因不過多闡明了。
這個答案就是想讓現在得票最高的人們看看,這件事情很嚴肅的……沒有那麼簡單啦……
那個時候中國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迫切尋找突破口的知識分子們的焦慮,和觀察世界再觀察自己國家不識字的百姓,得出來的「這可能是中國地希望!」的結論,與如此強大的行動力,是單純的「蠢爆了」「神經病」「白痴」 就能總結的么?

__________________
雖然答得不到位,也算是某種程度上回答了題主的問題吧。
(不過大家早就各種答非所問各種歪樓了_我覺得題主問了很好的問題,這底下也有很多值得看看的答案,大家快去給那些答案點點贊吧!)

其實大家應該能看出來我上面的答案根本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如果廢除漢字,用拼音代替當前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應用會怎樣?」。我心中的答案,和底下 @朱小博 寫的答案是一摸一樣的。大家請自行往下翻吧。

————————以下不再是答案了而是個人評論了大家可以散了散了無視了——————

再另一個答案里的一個評論被推薦說也貼到這個答案上來。但是想到那和題主所問的相去甚遠,幾本題外話我就不按照 @燭台犬 (謝謝!)所推薦的貼在吐槽前了。就放在後面了。大家看看就好,畢竟個人主觀臆斷色彩太濃厚,信服力估計也很低。

評論是這樣的


「…………我認為,繁體字恢復才是必然趨勢。拼音是永遠無法代替漢字的。

……在印刷技術如此純熟,大量寫作不依靠手寫的現在,原來繁體字帶來的書寫麻煩已經大量削弱了。出版繁體字讀物比幾十年前輕鬆不知道多少了。近幾年大家也逐漸開始意識到簡化字的劣勢,學術界就不用說了,在一般大眾面前也有依靠類似長微博的形式發起的討論。簡體字的缺點和劣勢逐年變少的繁體字對比,會逐年顯刺眼,也會反過來襯托繁體字的優點……而且我們打繁體字現在輕鬆得很,切換輸入法就行了,辨識度在簡體字用戶那裡是很高的,推行起來一點都不麻煩。最後,繁體字是不可能滅的,台灣,香港,甚至日本,等還在大批出版繁體字刊物的地區在繁體字用起來最麻煩的時候都沒有廢棄掉它,現在怎麼可能會反過來簡化漢字呢?就算大陸一直沒有恢繁,這些地方也會一直保留著繁體字,繁體字是不會被淘汰的。

……而且字被簡化背後本來就是有各種political背景的,因為political 問題重新推行繁體字也是未必不可能的事情。……」

「剛才……提到的political問題只是個人的不負責任猜想。怕漏怯就沒敢細說。無視掉它吧。」


這樣就可以一眼看出是南方還是北方人了~~萬年前鼻飄過……


與其閉眼說瞎話,不如把我寫的一個Quora 回答放在下面:

問題:

Why do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Chinese language lacks accuracy?

我的回答:

(Year 1 pinyin level and minimum aptitude required for maximum comprehension of the following passage. Pinyinphobic people, would you please leave.)

I tried to look for supportive evidence for the claim ( not mine ), but found none. I believe that lack of accuracy lies in currently prevalent instances of poor application of the language rather than the language itself. More desirable training is thus needed.

I wrote an answer (on Zhihu, a Chinese QA site)in pinyinwen to explain my view, which I transfer below:

Jǔ shuāngshǒu, jianjue fandui "hanyu bu jingque" de shuofa!

Wo xing·xing·chong·chong, ren·ren·zhen·zhen de zhao le laobantian, nong de tou·hun·yan·hua, tian·xuan·di·zhuan de, haishi sao·xing·er·gui, xinzhong yi pian juewang, yinwei wo zhao bu chu renhe zhengju, yi ge ye mei you, jùhào!

Zhiyao women mingque le xuyao biaoda de yisi, jiu nenggou yong hanyu bu·zhe·bu·kou de biaoda chulai. Ran"er, ruguo xuyao biaoda de yisi benlai jiu bu mingque, name buguan shi yong hanyu, hai shi yong yingyu, huozhe yong Swahili yu, dou shi mei you banfa zuodao jingque biaoda de.

Women zhao zhengju de shihou, yinggai cong jingdian mingzhu limian qu xunzhao, er bu shi cong xiaoxuesheng zuowen, duiwai hanyu xuexiban, zhongguo de dianshi dianying juben, huozhe Zhihu de huida, etc limian qu sousuo. Bu hui jingque biaoda ziji de yisi, shi ziji de hanyu bu hao, bu shi hanyu bu hao.

Wo zai shangmian kandao, you ren ju le yi ge lizi, juede hen bu qiadang:

"Zhongguo de pingpang he zuqiu, yi ge shi shui dou bi bugo, yi ge shi shui dou bi bu guo."

Zhe ge lizi, yong lai shuo xiangsheng, bu ke fouren, dique shi bu·ke·duo·de de hao cailiao, keshi yonglai zhengming hanyu bu jingque, jiu yong cuo le difang, mei shuofuli.

Women dou zhidao, zhe ju hua yao biaoda de yisi shi, "women de pingpangqiu da de hao, zuqiu ti de bu hao". Nandao shuo, zheme jiandan de yisi, yong hanyu jiu shuo bu qing le ma?

Qishi, zhi yao huan yi ge shuofa, wenti jiu jiejue le; yisi yixiazi jiu qingchu le:

"Pingpang, shui ye da buguo women; zuqiu, shui dou ti de guo women."

Luanshuo luanxie, bu neng zhengming hanyu bu jingque.

(Btw, wo yong pinyinwen, bu shi shang Zhihu lai zhuangbi, er shi yao zhengming, pinyin bu zhi shi keyi zhùyīn, xie duanxiao de gushi, bla, bla, bla. Hai keyi yong lai xie weida de Zhihu huida! Bu yao xiangxin youguan pinyin ruhe ruhe yaobude, xenophobic de lian·pian·gui·hua. Yinggai fa cíbēixīn, ba pinyin cì gei zhongguo de haizi, rang tamen he waiguo de haizi yiyang, fangbian de xue hao ting shuo du xie, sikao wenti de zhengque fangfa. Congxiao yangcheng bu luanshuo bu luanxie de hao xiguan. )

~·~·~

一位美國人 Michael Campbell 的評論:

Here is my loose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inyin post (so ironically it may have some inaccuracies):

Raise both hands and stand up against Chinese being inaccurate!

I have frantically and seriously searched day and night until I』m blue in the face (faint and blind), and have despaired for I have found not a single thread of evidence, period!

As long as we wish to clearly express ourselves then we can do it completely in Chinese. If what we wanted to say were not clear to begin with, then it wouldn』t matter if we were using Chinese or English or Swahili,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express ourselves accurately at all.

If we were to find evidence, then we should search among the classics rather than from the essays of students or Chinese learners or from Chinese television or movies, or the answers of 「Zhihu」, etc. One who cannot express oneself accurately could be said to have poor grasp of Chinese, rather than Chinese being the inadequate tool of expression.

I saw someone give an inappropriate example above:

"Chinese ping-pong and football: nobody can beat them at one, and nobody can lose to them at the other」

This example used in cross-talk comedy, undeniably, certainly is worthy, but is used incorrectly to prove that Chinese is an inaccurate language. It is not convincing.

We all know that this sentence is simply saying 「we』re good at ping-pong and we suck at football.」 Isn』t it strange that something so simple could be difficult to express clearly?

Actually, all you have to do is change the wording and the problem is solved: and the meaning becomes so much clearer now:

"Ping-pong: nobody beats us; football: everybody beats us.」

Saying and writing whatever the hell you want does not justify that Chinese is inaccurate.

(Btw, I』m using pinyin, not coming on 「Zhihu」 to just [slam into the wall], but to prove that pinyin can not only spell out words, write out short stories, and so on, but it can also be used to write a great 「Zhihu」 answer. Don』t just believe those xenophobic cockamamie stories of how pinyin is unworthy. Use some compassion and poke these Chinese children with pinyin so that they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and think critically as well as foreign children do. Nurture them from a young age to develop good habits of not saying or writing however they please.)

事實勝於雄辯,結果就是這樣。

https://goo.gl/GE45nK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其實很久之前就有人想過用拼音替代漢字。於是&反對&支持者之一趙元任寫了這篇文章。

=============6.12補充===============
1. 作為一個已經學會了漢字並用的很舒服的人而言,不希望廢除漢字

2. 我雖然不能代表別人,但是廢除意味著大多數人要「重新學習新語言」,在WinXP退市換代仍然能成為問題的時代,廢除語言成本既高,又無必要性

3. 文字本身的意義是知識文化的「持久化」載體,文盲和大家的差別就是他們不認識漢字,不具備能從書籍文獻中獲得信息學習知識的能力,但是他們仍然會交流會和你爭辯買菜也未必不會砍價。漢字的信息量是大於拼音的,優秀文字可以用於消除口語書面化後可能產生的歧義,如果看到一段文獻不能較快速地分辨它的描述內容,那麼我覺得這種文字就是失敗的。
上面那篇嘲諷文雖不是大眾化的筆墨,但是看到文字後顯然會發現它所描述的故事雖然荒誕卻仍然清晰易懂

4. 即便拉丁化,拼音可能也不是最佳選擇,放到英語里也一樣,你把英語換成音標fr?m tu? tu? tu? tu? tu? tu? 這樣一個短語寫出來一眼望過去誰知道你要幹啥?

根據 @Mario Yeung的評論對原文進行了一定修改。


夏天用 rMBP 玩遊戲機身非常燙 有解嗎?
樓主你感受下


lou-zhu-de-wen-ti-ti-de-fei-chang-hao-。
zai-wo-dang-cheng-li-dao-ru-jin-,yi-zhi-jiang-han-zi-pin-yin-hua-zuo-wei-zhu-yao-de-wen-hua-zheng-ce-jia-yi-tui-xing-。
han-zi-pin-yin-hua-zai-shang-shi-ji-de-zhong-hua-su-qu-,ceng-jing-xi-tong-de-jin-xing-guo-tui-guang-he-yun-yong-,dou-qu-de-fei-chang-da-de-she-hui-ying-xiang-。
de-dao-le-zhong-hua-su-qu-ren-min-qun-zhong-de-re-lie-huan-ying-。
dan-shi-jian-guo-hou-,jing-li-guo-yi-jian-er-jian-de-wen-zi-gai-ge-hou-。
han-zi-la-ding-hua-de-qu-shi-que-tu-ran-ting-zhi-。
zhe-shi-fei-chang-rang-ren-bu-jie-he-yi-han-de-。


之前的答案沒有正式答題。
我看到的題目是「如果廢除漢字,用拼音代替當前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應用會怎樣?」
題主沒有問該不該漢字拼音化,而是拼音化之後會怎樣。 @龔博致 的答案提到了越南文字的拼音化其實可以類比了,但是還不夠,畢竟越南語和漢語還不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看「東干語」的例子。東干語是漢語北方方言,和普通話向去不遠,很有可比性。
東干族用拼音化的文字書寫東干語,有出版物,有自己的文學作品。
但是在中亞國家,俄語是比較強勢的語言,再加上所在國的國語,東干族母語在科技方面的辭彙使用範圍不太清楚。
維基百科:東干語
吉爾吉斯斯坦電視台的東干族紀錄片:
5"30"開始介紹東干語文字以及用東干語念詩
描述東干族生活的電視紀錄片《生命之輪》

如果漢字拼音化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可能就會這樣。。。

以下是之前的回答
+++++++++++++++++++++++++++++++++++++++++++++++++++++++++
對於總是有人拿趙元任的三篇同音字文章批判漢字拉丁化,正好看到了相關文章,在此貼一下。有耐心的人可以看一下,看看趙元任的初衷可不是用此批判漢字的拼音化,而且趙先生一生致力於漢字拼音化的研究。。。
++++++++++++++++++++++++++++++++++++++++++++++++++++++++

【王開揚,彭澤潤】趙元任的「獅子」不能亂「吃」——不要誤會趙元任對漢語拼音的支持
《趙元任三段同音字「奇文」的語言學闡釋》

【來源:《現代 語文》2013 年 第 1 期】

《趙元任三段同音字「奇文」的語言學闡釋》
【作者】 王開揚;
【單位】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


【摘要】
20世紀50年代末,趙元任編了三段全用同音字寫成的故事。有人據此認為趙元任反對拼音,保衛漢字。這是誤解、曲解。趙元任創作這三段"奇文",是為了說
明文言單音節詞多,今音同音詞多,是不能擔負口語交際職能的、有重大缺陷的語言。趙元任早年研製國語羅馬拼音文字,在以後的學術生涯中也堅持認為,"在多
數文字用處的場合","現在就可以用國語羅馬拼音文字"。趙元任用"打電話原理"說明,凡是"聽得懂"的語言,寫成拼音文字,也能"看得懂"。實行國語羅
馬拼音文字的困難,不在於"文字學的技術上的問題",而在於文言成份沒有完全退出語文生活,和社會在"心理上還沒有進展到相當的程度"。趙元任是漢字拼音
化的先驅之一,他的語文改革思想對新世紀中國的語文建設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漢字能否拼音化和趙元任是否反對拼音是兩個問題,即便不搞漢字拼音化,趙元任的
學術思想也不容誤解和曲解。 更多還原
關鍵詞:趙元任 同音字 奇文 語言學 闡釋


  一、趙元任三段「奇文」原文
  趙元任(1892~1982)是國際知名的語言學家,是中國語文改革的先驅。如果說王力先生
是中國現代意義的漢語語言學的奠基人,那麼趙元任則是中國現代意義的漢語語言學研究的揭幕人。他的語言學思想和語文改革思想哺育出王力這樣的一代宗師,更
惠及語言學界一代又一代學人。無論誰總結20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和語文改革,都是要為趙元任建立一座巍巍豐碑的。
  趙元任生前以高超的智慧創作
了三段全用同音字寫成的小故事,被學界稱為「天才奇文」。在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版的趙氏的《語言問題》中,我們可以完整地讀到這三段「奇文」。這本書
是趙元任50年代末在台灣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的演講記錄,集中反映了趙氏的語言學觀點和語文改革思想。全書共十六講。在第十講「語言跟文字」里,趙元任編了
三段全用同音字寫成的故事,第一段為全是shi音節的《施氏食獅史》,第二段為全是yi音節的《漪姨》,第三段為全是ji音節的《飢雞集機記》;從語體上
講,三段全是文言。
  趙元任三段全用同音字寫成的故事如下:
  1.施氏食獅史 (《語言問題》第149頁。以下凡引自該書,均直接注出頁碼)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2.漪姨 (第149~150頁)
  漪姨倚椅,悒悒,疑異疫,宜詣醫。醫以宜以蟻胰醫姨。醫以億弋弋億蟻。億蟻殪,蟻胰溢。醫以億蟻溢胰醫姨,姨疫以醫。姨怡怡,以夷衣貽醫。醫衣夷衣,亦怡怡。噫!醫以蟻胰醫姨疫,亦異矣;姨以夷衣貽醫,亦益異已矣!
  3.飢雞集機記(第150頁)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機脊。機極疾,雞飢極,雞冀己技擊及鯽。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鯽。機疾極,鯽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飢即唧唧。
 
 這裡的「全用同音字」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以現代北京音讀,僅僅是聲母韻母相同,聲調並不相同。聲調是音位,有區別意義的作用。第二,用古音或者江淮
官話以南的方言音讀,並非聲韻母都相同——聲母可能有清濁的差異,韻母上存在入聲韻,聲調上存在入聲。例如第一段里「石室食十適拾濕拭識實釋」、第二段里
「悒殪溢疫亦益」、第三段里「集脊極疾擊及鯽激急級即跡寂」都是促聲調、入聲韻(有塞音韻尾或者喉塞音韻尾),其他的字都是舒聲調、陰聲韻(無韻尾或者是
母音韻尾)。這裡的「同音字」並非百分之百完全同音,只是寬式同音。
  二、對這三段「奇文」的截然相反的解讀
  趙元任為什麼要編這三段「奇文」,或者說這三段「奇文」說明了什麼問題?有意思的是,這三段「奇文」在面世時就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兩種理解,並一直延續至今。
 
 趙元任在第十講「語言跟文字」里,在這三篇「奇文」後面說:「不久以前,《今日世界》(第168期)載了一段我的談話,大部分都登得對,就最後幾句話,
說我說關於羅馬字的拼音文字的用處是很有限制,那大概是訪問的時候,時間匆促了,沒有弄清楚,結果登出來的那個說法,跟我的意見剛剛相反。登出來的說法
是:羅馬字的拼音用處很有限制。其實我是說呀,在有限的某種用文字的場合裡頭,是非用漢字不行。比方你要是研究文字本身吶,當然不能不寫你所研究的文字。
就是研究中國文學史跟中國歷史當然也非用中國漢字不可。可是在多數——剛剛是『有限』的反面兒——在多數文字用處的場合,比方說是自然科學啊、工啊、農
啊、商啊、軍事啊、普及教育啊,我覺得現在就可以用國語羅馬字拼音文字。」(第150~151頁)
  1983年,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長、博士
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曾性初在《教育研究》雜誌第1、2期發表兩萬多字、十四個小標題的長文《漢字好學好用證》,在第六個小標題《漢字比漢語
拼音易解好懂》引用了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一段,說:「趙元任教授寫的《施氏食獅史》,一般大學生是看得懂的,如果用漢語拼音來表示,就無人能懂了。」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86年改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鄭林曦教授在《教育研究》1983年第11期發表回應文章《&<漢字好學好用 證&>的一些論據不合事實》,批評了曾性初的這個觀點。
  1989年9月8日,《漢字文化》雜誌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漢字落後論時代結
束,21世紀是漢語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座談會,自然科學家錢偉長發表《振興中華,漢字大有可為》的講話,在第一個小標題「漢語拉丁化不符合中國國情」
下,說:「趙元任是很反對拼音的,寫了兩篇文章。我這裡弄到一篇,都是在西北亞的地方發表的。一篇叫『施氏食獅史』,全文四百多個字,全部是shí、
shí、shì、shì……。念起來根本不懂,寫出來才懂。因為我們同音字太多,所以不適合於搞拼音。」(《漢字文化》1989年第4期第15頁)北京市
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劉澤先先生寫了《評錢偉長同志的一個錯誤》;鄭林曦針對錢偉長此說再次著文批評這個觀點,在香港《語文建設通訊》第35期(1992年
3月出版)發表《同音字不是同音詞,趙元任從不「很反對拼音」》;該刊為鄭林曦的文章加的「編者按」說:「趙元任先生『施氏食獅史』,從誕生之日起就引起
誤會,至今不絕,並成為『各取所需』的絕好材料。反對中文拼音化的人們見了如獲至寶,他們得出結論:趙元任反對拼音,保衛漢字,因為拼音不能區別意義,只
有通過漢字字形的分辨才能區別意義。贊成拼音化的人們——例如鄭林曦先生說,趙元任『是要證明漢字不中用,用漢字硬湊成假古文而又用今音來讀,是沒法讓人
聽懂的』。」
  1993年,中國語文現代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學術領袖周有光《漢語拼音方案基礎知識》在語文出版社出版。該書第16頁說漢語拼音方案
有三個「不是」、三個「是」:「第一,它不是漢字的拼形方案,而是漢語的拼音方案;第二,它不是方言的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話的拼音方案;第三,它不是文言
的拼音方案,而是白話的拼音方案。」接著說:「有人說,拼音不能區別同音字,遇到「『施氏食獅史』竟然束手無策,可見拼音無用!這是不了解第一個『不
是』。……有人說,拼音拼寫出來的唐詩宋詞難於叫人看得懂,可見方案大有問題。這是不了解第三個不是。」該書第108頁註解[8]:「『施氏食獅史』(全
讀shi)是趙元任編寫的遊戲文字,目的是說明『拼音』的用途雖然很廣,但是不能拼寫文言,不能區分。趙氏一生提倡拼音文字,『國語羅馬字』主要是他的創
作,他晚年又設計『拼音通字』。可是後來人們引用『施氏食獅史』作為否定和詆毀『拼音』的資料,完全違反了趙氏的原意。」
  國家語委機關報
《語言文字報》2000年1月16日「語文人物欄」發表席加宏的文章《趙元任奇文衛漢字》。文中說「本世紀被(此處誤加一「被」字——王)語言學家趙元任
在一場有關漢字存廢的論爭中為了駁斥當時有人提出廢除漢字的主張,戲作一奇文,題為《石(原文如此,當為「施」——王)氏食獅史》」,在文章結尾,作者總
結說「末句的言外之意是:請你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這段文字,看看有誰不是莫名其妙?確實,如果不靠視覺,不管用方言還是普通話,拼音寫出,讀起來都是如聞
天書。趙元任以此荒誕奇文攻其認為荒誕主張,其深厚的學力和過人的智巧令人嘆為觀止」。該報2000年9月17日第2版發表吉林北華大學陳永舜教授的反駁
文章《趙元任主張拼音化》,文章最後一段:「半個多世紀以來,時不時就有人引用趙先生的『硬造的極端的例子』,把與先生『剛好相反』意思的帽子扣在他的頭
上,實在是天大的冤枉。」
  《中文》2009年第2期第87頁發表江蘇技術師範學院馮壽忠教授的短文,文章引用《施氏食獅史》一段,介紹引申出的不同觀點:1.證明漢字拼音化荒謬;2.說明拉丁化不適合文言文。《現代語文》雜誌2009年12月發表湖南師範大學彭澤潤教授的文章《趙元任的「獅子」不能亂「吃」——文言文可以看不能聽的原理》,對馮壽忠文作出既有理論深度又形象生動的回應。
 
 歷史在延伸。2006年,首都師範大學的劉慶俄教授編了762頁、將近65萬字的多名作者論文集《漢字新論》(北京,同心出版社),又收錄了曾性初的那
篇文章和錢偉長的那篇講話;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會刊《漢字文化》在2010年第5期的封二、封三、封四、插頁用彩頁推出「沉痛悼念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名譽
會長錢偉長」專欄,在卷首重新發表錢偉長的那篇講話。
  同一份材料,從中引申出的結論截然相反,誰是誰非?這簡直成了中國語言文字學說史上的「一段公案」「斯芬克斯之謎」「哥德巴赫猜想」「趙元任悖論」「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三、解開三段「奇文」之謎
  現在筆者「試釋是事」——試著解釋這件事情:
 
 第一個問題,趙氏這三篇「奇文」說明什麼問題?在這三篇「奇文」的上文,趙元任說:文字「可能會離開了活的語言走得很遠」;漢語從古到今,語音發展的總
趨勢是簡化;「同時口語裡頭么,用複音詞的時候多,所以說話時候,並沒有感到什麼說話不懂的困難。可是你要照古文,多數一個單音詞素就是一個獨立詞,在那
種情形啊,照現在的古文今讀,不但同音字多,連同音詞也多了。所以結果就有光聽聲音不夠分辨的問題」(第149頁)。在三篇「奇文」的下文,趙元任說:
「不過平常寫文言你本來也不一定預備說得能夠聽得懂。如果你要是寫語言(趙元任這裡的「語言」指的是白話。因為是演講實錄,不像寫文章一樣字斟句酌——王
按),當然不會有問題。」(150頁)在第十六講,趙元任說《廣韻》有3877個音節,而今國音只有1279個音節(第219頁)。顯然,趙元任旨在說明
漢語從中古到現代,音系簡化,音節數目減少,造成單音節詞和語素同音現象大量增加,在書面上同音字大量增多;文言單音節詞多,帶來同音詞多,造成口耳交際
「聽不懂」,只有通過漢字才能「看得懂」,因而文言是不能擔負口語交際職能的有重大缺陷的語言;而白話的詞向著複音方向擴展,一個複音詞中,可能每個單音
節語素另都有大量的同音詞和同音語素,但是這些複音詞中的若干單音節語素藉助於此同彼不同,或彼同此不同,就把這個複音詞和那個複音詞區別開來。例如
「行」「形」「型」「刑」作為單音節詞,都是xing,在語音形象上區分不開,看不懂,但是擴展成為複音詞「行走」「形式」「模型」「刑罰」以後,藉助於
另一個語音形象的不同,就不再是同音詞了,這樣就彌補了由音系簡化引起的同音詞和同音語素增多的缺陷。因此,白話能「聽得懂」,白話文能「看得懂」,同時
擔負起口語交際和書面交際的職能,「不會有問題」,這才是健康的語言。
  第二個問題,這三篇「奇文」作為例證具有何種程度的代表性?首先,白
話因為複音詞多,同音詞少,基本不存在「聽不懂」的問題,所以這三篇「奇文」與白話無關。其次,就是文言文,因為同音詞比例高而讓人聽不懂(當然「聽不
懂」的原因除此以外,還有別的諸如詞義、語法、修辭等方面的原因),但其同音率也絕沒有高到100%的程度。筆者執教「古代漢語」課程30多年,還沒有碰
到一段像這種全由同音詞(字)組成的古文,不知道那些說拼音不中用的先生們能不能、肯不肯告訴我幾段?趙元任這三篇同音字小故事之所以叫「奇文」,「奇」
就「奇」在極少——甚至是沒有。趙元任先生在這三篇「奇文」的上文說,「在極端的例,當然可以有些很怪的」(第149頁);在下文說,「這些當然是硬造的
極端的例子」(150頁)。博學如趙元任居然也沒有從古文中舉出實際例子,而要自己親自動手去「硬造」,可見,文言文雖然單音詞、同音詞比例高,但同音率
100%卻只是一個可能存在的極限,語言實踐上是難以做到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讓我們來看看趙元任創作這三篇「奇文」面臨的困難:一方面,全文必須
用同一個音節的字,另一方面,所編的故事要盡量符合常理和邏輯。這可是一條處在夾縫中的不能算路的路——簡直是走鋼絲的絕活!當「同音」和「合理」兩方面
不能兼顧時,趙元任不得不捨棄「合理」而遷就「同音」,用席加宏的話說就是「荒誕奇文」。試問:有幾個人吃過獅子肉?哪個國家有像賣豬肉一樣的獅子市場?
有多大的勁兒能「拾」起十個獅子的屍體?用弓箭射死的獅子怎麼又成了石頭獅子(以上《施氏食獅史》)?古今中外,有誰用箭來射螞蟻?那螞蟻的身體該有多大
(以上《漪姨》)?那試圖拍打到幾條鯽魚來解除飢餓的雞兒是不是基因產生了變異(以上《飢雞集機記》)?這些違背常理的地方,編童話都不會這樣編。這說
明,正常的語言表達要合乎情理和邏輯,是根本不可能全部使用同音詞(字)的;而違背常理和邏輯去「硬造」,自然就「很怪」,也只能「很怪」。
  既然這三篇「奇文」是「很怪的」「硬造的極端的例子」,不是應用自然語言的實際語料,那麼用這樣的論據去論證語言文字問題,在邏輯上就犯了「使用預期
理由」「前提虛假」的錯誤,得出的結論——對於白話文來說,基本上是虛假的;對於文言文來說,也是要大打折扣的。當然,趙元任自己對這一點很清楚,他一再
申明這些是「極端的」「很怪的」「硬造的」例子,他的意圖只是在論證「文言文同音率高」的同時,也以其「深厚的學力和過人的智巧」使演講儘可能地生動些,
通俗地說是「露一手兒」,用這些年剛產生的說法表達,就是——「搞笑」(咱們可以想像當時聽眾的笑聲);然而有些先生卻信以為真,把這種「戲作」的「奇
文」當成語言事實去論述問題,並且把得出的結論嫁接到現代漢語的白話上,在方法上就是錯誤的——再用這些年流行的話語說就是「很傻、很天真」,套用席加宏
的話說就是「荒誕邏輯」。
  第三個問題,趙元任對漢語拼音文字是什麼態度?席加宏先生說趙元任作此「奇文」是「為了駁斥當時有人提出的廢除漢
字的主張」「以此荒誕奇文攻其認為荒誕主張」。這真讓筆者大吃一驚——趙元任是「以此荒誕奇文攻其認為荒誕主張」的嗎?!席先生文中的「當時」「有人」指
代不明。據筆者所知,「提出廢除漢字的主張」的人是「五四」前後的北京大學教授錢玄同。1918年,錢玄同在《新青年》第4卷第4期上發表《中國今後的文
字問題》一文,明確提出要「廢漢文」;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口號的影響下,1923年,錢玄同又在《國語月刊》的「特刊」《漢字改革號》上發
表《漢字革命》的長文(另有當時在巴黎的中國留學生吳稚暉在《新世紀》發文主張改用「萬國新語」,即世界語。這是語言、文字替換,和用拼音寫漢語是兩回
事,這裡不予討論)趙元任的態度如何呢?他也在這一期的「特刊」上,與錢玄同、黎錦熙(文章題目:《漢字革命軍前進的一條大路》)同時發表他的研究成果
——題為《國語羅馬字的研究》的長文,提出詳細的「國語羅馬字的草稿」;1925年9月,在趙元任家裡,經劉復(劉半農)提議,由劉、趙、錢、黎和林語
堂、汪怡組成「數人會」,此後一年間,「數人會」開了二十二次討論會,終於議決了一份《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請注意,「國語羅馬字」有三要素:「國語」
指的是記錄的對象——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北京音),區別於現代漢語的「方言」;「羅馬」指的是所採用的字母形式——也就是拉丁字母,區別於民族字母或者斯
拉夫字母或者個人自創字母;「字」指的是自身的屬性——表明它是記錄漢語的拼音文字方案,而不是作為給漢字注音的工具。為了區分同音詞,倡導「國語羅馬
字」的先驅們提出用「詞類連書」(20世紀50年代之後稱「分詞連寫」)來克服同音混淆的毛病。知人論世,趙元任明明是主張「廢除漢字」的錢玄同的「同一
戰壕里」的戰友,何嘗「駁斥」過錢玄同或者另一位「有人」的「荒誕主張」(本文不打算評析「廢除漢字」的主張)?莫非趙元任認為自己參與制定的《國語羅馬
字拼音法式》就是「荒誕主張」?一方面參與制定國語羅馬字,一方面又著「奇文」駁斥自己的「荒誕主張」,世界上有這樣的「荒誕邏輯」、這樣的雙面人嗎?難
道趙元任先生患了人格分裂症?可見曾性初、錢偉長、席加宏三位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者之間「荒誕」到何等地步!到了50年代末,趙元任在這次演講的三篇
「奇文」後面用一句「現在就可以用國語羅馬字拼音文字」把他的拼音化的主張說得何等清楚明白!方案可以各異,但這段話就是趙元任對漢語拼音文字的宣言書!

  第四個問題,拼音中文能不能讓人看得懂?《語言問題》第十六講是「從信號學的立場看中國的語文」,趙元任在開講之前先回答了五個提問,其中
第四個提問是「問:用國語羅馬字對於同音字問題怎麼辦法」,趙元任答:「這就要問你目的是要用拼音文字把語言(這裡的「語言」指的是言語,即「話語」;原
因同上——王按)寫出來,還是要翻譯漢字,使一個漢字對照一個什麼東西?如果要一個漢字對照一個什麼,就是電報書裡頭少數的一萬個字啊,那個字都要一定的
拼音,那也就相當複雜了。如果要是光拼到聽得懂的程度,那麼凡是成文的東西,只要說得懂就拼得懂,這同音字的問題就少多了。」(第218~219頁)趙元
任並且要求聽眾(讀者)參看含有三篇「奇文」的第十講。在第十六講的正式開講中,趙元任再次談到這個問題,講得更為精闢透徹。他說:「至於用拼音文字打電
報問題,如果遇到同音字,怎麼辦法子吶?就要問你打電報,是什麼目的?你是要傳達消息,還是要漢字對照?要漢字對照啊,那你就用電報號碼,一個字一個字第
幾號、第幾號,或者什麼字什麼偏旁打過去就是了。你要是傳達消息,那麼你平常可以不可以打電話,傳達同樣的消息?如果打電話傳達得了,那麼用拼音文字也傳
達得了。如果用拼音文字傳達不了,那麼或者你這個拼音文字沒有把音拼全,或者你本來措辭不好,因而對方聽不清楚或是聽錯了。如果你措詞確當,那麼用了拼音
文字應該也可以打過去。」(第224~225頁)趙元任的這個「打電話原理」真是太精彩了!這一原理把那些說漢字中用、拼音不中用的人的口堵得嚴嚴實實。
打電話傳來傳去的可不是漢字,而是藉助於現代科技,以「語音—電訊號—語音」的方式雙向傳遞——雙方聽清了「音」,同時也就明白了「義」。拼音文字傳遞語
音的物質材料是語音符號——字母,發出者由語義自然生成語音,把語音轉換為字母,傳遞,接收方把字母還原為語音,「看」(聽)清了「音」,再自然轉化成
「義」。這好像有點玄乎,其實是建立在科學的語言理論基礎上的。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瑞士語言學家德·索緒爾有一段名言:「語言還可以比作一張紙:思
想是正面,聲音是反面。我們不能切開正面而不同時切開反面,在語言里,我們不能使聲音離開思想,也不能使思想離開聲音。」(《普通語言學教程》第158
頁,高名凱譯,商務印書館,1985)趙元任的「打電話原理」的底層有索緒爾的「一張紙原理」支持!例如《施氏食獅史》的題目依照文言,再依照現代北京音
寫成shī shì shí shī
shǐ,當然是看不懂的;但是如果改成白話「施先生吃獅子的歷史(或「故事」)」,再按照「詞」的單位連寫,寫成Shī Xiānsheng Chī
Shīzi de
Lìshǐ(或Gùshi),又哪裡看不懂呢?當然,趙元任的這個「打電話原理」是從宏觀的、動態的角度看問題,如果從微觀的、靜態的角度看問題——譬如
編詞典,同音字的問題還需要深入研究;但是總的說來,語言是語音和語義的結合體,拼音文字直接表現語音間接表現語義,這些基本原理是不會錯的。退一步說,
即使拼音中文有少量地方看不懂,那也首先得從語言上找原因。例如「期中」和「期終」依靠漢字是區分開來了,可是口語中仍然分不開,把「期終」改為「期
末」,解決了口語交際的問題,同時也就解決了拼音中文的區別問題——qīzhōng與qīmò就區別開來了,再和kǎoshì組合,表意就更加明確了。
  第五個問題,實行拼音文字的困難是什麼?趙元任認為有兩個困難。第一個困難是文風上的,一些文言成份還沒有退出現代的語文生活,例如像「等因奉此」之
類的公文語言。他主張「給他製成現代化的一種語言,能夠說了就可以聽得懂的」,也就是「改成聽得清楚的白話」。他根據三四十年代的廣播新聞語言得出結論
「可見得你用普通半文半白的報上的文體,已經達到幾乎能用聲音去傳達的程度了」(第151頁,225頁)。這就告訴我們:文言離不開漢字,漢字支持文言;
白話可以拼音,拼音只能拼寫白話;要想改用拼音文字,就要清理殘存的文言;殘存的文言因為「向來沿用」(第151頁)、「平常用慣」(第225頁),不肯
退出歷史舞台,就阻礙拼音文字登上歷史舞台。席先生譯文前兩句「石室詩人施氏,嗜好食獅」就不是純粹的白話,純粹的白話應該是這樣:「(有一個)住在石屋
子里的姓施的詩人,喜歡吃獅子」。趙元任認為的第二個困難是心理上的。他說:「所以現在如果說,取用國語羅馬字的時期,還沒有成熟,那是一般的社會——我
說一般的社會就是指整個兒社會咯,……『一般的社會』,是連一般人,連政府都在內——心理上還沒有進展到相當的程度,完全不是文字學的技術上的問題。」
(第151頁)
  提到「心理上還沒有進展到相當的程度」,這真是我們民族的源遠流長、根深蒂固、令人痛心疾首的老問題了,可謂沉痾頑疾。說來
話長——孔子老人家言必稱「三代」,「信而好古」,到了晚年,竟然衰老得不能夢見周公了。從漢武帝劉徹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
宋元明清時代,孔子先後榮膺「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等「闊得可怕的頭銜」(魯迅語),在儒家思想的長期統治下,中國知識分子乃至一般民眾的崇古、
保守、自大、排外的觀念簡直深入到了骨髓。魯迅說:猴子不肯變化,也許曾有一個猴子站起來,試用兩腳走路,但眾猴子說,「我們的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許你
站」!咬死了;魯迅問:從來如此,便對么?七八十年過去了,我們仍然可以想像當年魯迅那悲憤的心情;50年代末,趙元任面對「一般的社會心理上還沒有進展
到相當的程度」,定然也是一臉的無奈;直到現在,中國語文改革的倡導者仍然在忍受著同胞的指責——什麼「崇洋媚外」「全盤西化」「「民族虛無主義」,什麼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亞當和夏娃的後代比盤古氏的後代聰明」,什麼「如果拼音文字絕對先進,我們的祖先早在甲骨文以前就實現拼音化了」,什麼「沒有
漢字,中國早就不復存在了」,等等。筆者絕不是說漢字拼音化在必要性、可行性上沒有討論的餘地了,事實上拼音化的困難還不止趙元任先生所說的兩個原因,筆
者只是堅決反對一些同胞離開科學的軌道,情緒化地、「想當然」地胡亂「開炮」,盲目地、頑固地排斥外來文化。
  四、解開三段「奇文」之謎的現實意義
  筆者並非存心在這裡咬文嚼字,鑽牛角尖,玩文字遊戲,而是要解決中國語文改革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和破解趙元任語言學思想中的重大疑難問題。
 
 以1892年福建人盧戇章出版《一目了然初階》為標誌,今年恰巧也是中國人漢字拼音化運動120周年。120年來,中國語文改革的先驅們認為與拼音文字
相比,漢字難讀、難寫、難記、難查、難用(本文不打算論述此問題),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漢字改革——漢字拼音化運動。
  反對漢字拼音化的人提出了三大質疑:漢字能區別同音詞,漢語拼音文字不能區別同音詞,同音混淆是漢語拼音文字無法越過的障礙;方言分歧會使得各個方言區的人寫的拼音文字互相看不懂,無法完成交際任務;漢語拼音文字使得文字斷層,繼而出現文化繼承的斷層。
  針對反對人士對漢語拼音文字的質疑,周有光先生提出著名的漢語拼音「三不是」「三是」理論(見本文第二節;又見周有光《中國語文縱橫談》第222~223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周有光先生概括得非常精闢、全面,明確了漢語拼音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範圍。
 
 第一和第三個「不是」「是」緊密關聯。這兩條理論的含義是:漢語拼音文字的拼寫不是對應於漢字的「字」,而是對應於漢語的「詞」;文言文的單音詞占絕對
優勢,現代漢語的複音詞已佔到80%以上,複音詞的同音比例極小,同音詞基本都是單音詞。筆者的研究生做過統計:《漢語拼音辭彙》(語文出版社,1991
年)共有詞語60157個,其中同音同形詞2040組5601個,大約佔9.31%,其中絕大多數是單音節詞。《現代漢語詞典》(1997年版)用漢字也
有同音同形詞,共有同音同形詞740組、1794個,大約佔全部詞語的3.2%。例如:「開花」的「花」與「花錢」的「花」;用於機器的「儀錶」和用於人
的外貌的「儀錶」。英文也有同音詞。《現代英漢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0年)共有25463個詞,其中同音異形詞和同音同形詞613組
1357個,大約佔5.33%,例如同音異形詞two-too、write—right、see-sea,同音同形詞「spring:①春天;②彈簧;③
泉水」「right:①正確的;②權利;③右邊的」(劉文濤《信息處理用同音同形詞研究》,山東師範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從這裡引申出三點:第
一,各種語言、各個時代都可能存在和能夠容忍一定數量的同音詞,但必定數量較少、比例較低;第二,確定漢語同音詞的原則必須跳出漢字的「字」的界面,必須
以漢語中的「詞」為單位;第三,確定漢語同音詞的對象不是古代文言的「詞」,而是現代白話的「詞」。後二者的內容絕不可以混淆和移花接木。
  
關於漢語拼音文字的同音混淆問題,筆者早先也認為是重大缺陷。20世紀80年代,在一次學術年會上,筆者向南京大學陳建文先生請教這個問題,他回答(大
意):「這都是知識分子受了漢字的束縛而虛構出來的問題;文盲、幼兒頭腦里沒有漢字字形,他一天到晚說話、聽別人講話,你聽說過有哪個文盲、幼兒說過因為
同音詞混淆而聽不明白的情形嗎?」「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筆者聞之真是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當然,漢語同音詞的比例比英語高,漢語拼
音文字如果不在分化同音詞上下大工夫,同音混淆的比例也會比英文高;但是,同音混淆問題是被某些反對人士盲目過高估計的,甚至是誇大的、虛幻的,他們的錯
誤就在於混淆了漢字的「字」和漢語的「詞」、文言的「詞」和白話的「詞」這兩對概念,並由此對漢語拼音文字作出推論和結論。他們也不知道克服同音混淆問題
是有解決辦法的,不會成為漢字拼音化的「瓶頸」和不可逾越的障礙,更不知道克服同音混淆最有效、最根本的解決途徑是從語音上分化同音詞。解決了「說—聽」
的混淆,自然就解決了漢語拼音「寫—看」的混淆,這才是健康的語言、文字;而「說—聽」的混淆不解決,只依賴「寫—看」來區別,這隻能解決書面語的問題,
不能解決口語的問題,這樣的語言、文字絕不是健康的語言、文字。反對漢字拼音化實質上是反對漢語、漢字健康化、健全化。
  趙元任前輩一生研究和倡導漢語拼音文字,他早年設計的國語羅馬字是清末切音字運動以來眾多漢語拼音文字方案中的一種。他的《施氏食獅史》等三則全用同
音字的小故事,是用來證明文言文的「中看不中聽」的,絕不是用來證明國語羅馬字等漢語拼音文字「中寫不中看」的。他1982年逝世後,商務印書館1983
年出版了他的遺著《通字方案》(A PROJECT FOR GENERAL
CHINESE),這是關於漢字通字和羅馬拼音通字「一語雙文」對照的個人方案,充分顯現了他倡導、研究漢語羅馬拼音文字的學術取向,是他為此奮鬥一生的
真實寫照,真是鞠躬盡瘁,死而不已!他的個人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另作一談,但是本文批評的列位先生卻無中生有,弄「出來的那個說法」,恰恰是「跟我(趙
元任自謂)的意見剛剛相反」,強加在他老人家身上,這是人為製造的中國語言學說史上一大錯案!這哪裡是什麼學術討論,不是誤解,就是曲解。倘屬無知、誤
解,尚有可原;若是蓄意把水攪渾,給逝世者編造謊言,這是欺負逝世者不能講話,就屬於學術道德範疇了。漢字要不要、能不能實現拼音化,什麼時候實現拼音
化,拼音化是否「荒誕」,這些問題盡可以充分討論和再研究,盡可以充分發表否定、反對意見;但是趙元任前輩究竟反不反對拼音化,卻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
必須搞清楚,不可以給他老人家製造錯案冤案;退一萬步說,漢字拼音化可以不搞,但是趙元任的學術思想不容誤解和曲解!趙元任前輩生前很可能就已經後悔不
已,仙逝後其靈魂也不得安息——早知如此引起誤解、曲解,反覆解釋以至於沒完沒了,倒不如當初不「硬造」這些「極端」的「很怪」的段子。人死不能復生。今
日筆者、本文,就是要把抹在他老人家身上的油彩統統沖洗乾淨,徹底糾正中國語言學說史上的這個錯案,還他老人家學術思想的真實面貌,讓他老人家在天之靈得
以安息。
  讓趙元任前輩感到欣慰的是,漢語拼音在目前雖然還不是拼音文字,但是她的使用範圍在擴大,她的文字性能在增長,除注音識字、標出普
通話讀音兩項基本功能以外,她還在索引、代號、特殊語文(盲文、手語、旗語、燈語)、人名地名轉寫、信息處理、網路語文、華裔的華文教育的初期、漢語國際
傳播的初級班、短期來華者的漢語口語教學等領域廣泛、頻繁地發揮著文字功能——儘管不全面、不成熟,但可以肯定,她是「潛力股」,其「成長性」特別好!
  五、關於此熱點的冷思考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有一則「郢書燕說」的故事(譯文):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給燕國的宰相寫信,晚上寫信,嫌燭光不夠明亮,就對拿蠟燭的人說:「舉
燭」,說著便在信上誤寫上「舉燭」。「舉燭」,並不是他信里的意思。燕國的宰相收到信後卻解釋說:「舉燭」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選拔有德才
的人加以任用。燕國的宰相把這意思告訴國君,國君非常高興,國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國家是治理好了,但並不是楚人信里原來的意思。那些引用趙元任三段奇文來
證明趙元任反對漢字拼音化的說法,就是這樣的「郢書燕說」。
  由本文第三部分可知,趙元任先生的三段「天才奇文」其實並不是「斯芬克斯之謎」
「哥德巴赫猜想」,趙元任先生作為國語羅馬字的「主創人員」之一,生前就明確破了「謎底」,讀者只要認真讀一讀這三段奇文的上下文,再稍微了解一點趙氏一
貫的文字學觀點、主張,和語文改革的實踐,是不難領會趙元任的本意的。五十多年過去了,趙元任的演講記錄在大陸出版發行也三十多年了,許多先生完全有時間
把趙元任的思想「弄清楚」,可是他們偏不去弄清楚,偏要「弄」出跟趙元任的意見「剛剛相反」的「那個說法」,奈何!
  上引曾性初的文章,引用
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一段,參考文獻註明出處是「Chao,Yuan Ren(趙元任).meaning in languiage and how
it is acguiseed in heinz von toerster(ed);Cybernetics,Trens,Tenth
Conf.New York,Josiah
macy,gr.toundation,1953,p65.」,版本也有個別字出入。限於資料條件,筆者沒看到這份資料。
  錢偉長1989年
的講話《振興中華,漢字大有可為》交代材料出處全無科學家的嚴謹。他說:「趙元任是很反對拼音的,寫了兩篇(兩篇還是三篇?——王開揚按)文章。筆者這裡
弄到一篇(有這麼費勁兒嗎?才弄到一篇?——王按),都是在西北亞的地方(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哪個雜誌?哪本書?哪家出版社?哪個國際會議?哪一年?
——王按)發表的。一篇叫『施氏食獅史』,全文四百多個字(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語言問題》的此段93個字,21個標點;即使不同版本,也不過
104個字——王按),……」這怎不讓人一頭霧水,疑竇叢生?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語言問題》不是太好找了嗎?而且是完整版三段,
曾性初、錢偉長何至於這樣地如獲至寶?何至於捨近求遠呢?即使曾性初和錢偉長的引用皆有所本,那也不該不看看趙元任《語言問題》第十講「語言跟文字」三段
同音字故事的上下文、全文;更進一步,古人說「知人論世」,還應該了解趙元任的學術史,怎麼能「聽風就是雨」,輕而易舉弄出來個恰恰「跟我(趙元任自謂)
的意見剛剛相反」的說法?可能這兩位其他領域的專家壓根兒就不知道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版趙氏《語言問題》,更遑論知曉其中有完整三段!
 
 曾性初在上引文中還介紹他用操作條件反射的方法教不到周歲、尚不會說話的嬰兒辨認漢字(用圖或實物配字,聽音指字,動作表字),用以證明漢字比字母好
學。作為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國名校著名教授,他竟然在本學科領域留下笑柄,他居然弄不清巴甫洛夫的「兩個信號系統」學說(這對於高中生都屬於常識
了),把屬於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的實驗(其實驗跟馴獸表演沒有兩樣)移花接木到屬於第二信號系統的語言、文字領域來證明問題,能有什麼科學性可言!如
果硬要說這個實驗能證明什麼問題,那也只能證明漢字的原始性和幼稚性,而這恰恰是曾性初們深惡痛絕、絕對不能接受的結論。這種水平,連在心理學系本科畢業
恐怕都是要經過補考的,這位心理學老專家竟糊塗到如此地步,豈不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哥倫比亞大學、華東師大、上海市心理學會顏面何在?老先生如此不愛惜自
己的晚節,著實令人嘆惋。
  錢偉長1989年講話的題目「振興中華,漢字大有可為」也是毫無立論根據。中國從3300年前一直到公元1840年,又從公元1840年到1937
年,不是用的漢字——而且是奧妙無窮的古文字、好得不得了的繁體字嗎?它怎麼「振興中華」了?不就把「中華」「振興」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量中華之物
力,結與國之歡心」、生靈塗炭嗎?不是淪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嗎?1921年以後,不是馬列主義在救中華、「振興中華」嗎?何以見得1937年前
漢字不「大有可為」,把「中華」「振興」到瀕臨亡國滅種的地步,而從今往後「振興中華」,漢字又「大有可為」了?這不是望梅止渴嗎?當然,錢的講話很可能
本無題目,是《漢字文化》編輯部代擬的,但也想必經過錢本人認可、同意的。
  其實,錢偉長和《漢字文化》編輯部都混淆了漢字、漢語本身和漢
字、漢語所負載的思想。從1840年到1949年,漢字、漢語並沒有多大變化,問題是漢字記錄漢語、漢語負載的思想變化了,漢字、漢語負載的思想中正確的
部分振興了中華,而不是漢字、漢語本身。李鴻章、汪精衛、蔣介石也是用漢字、漢語,他們「振興中華」了嗎?
  作為中國著名心理學家的曾性初,
作為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的錢偉長,我們並無意抹煞他們的全部成就;但是他們都過於輕率地踏入自己一無所知的語言文字學領域,自以為是地胡亂髮表感想,闖
了禍、貽笑大方、留下永久笑柄,竟渾然不知!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建立起來的形象。也許他們壓根就不認為語言文字學跟心理學、數學、物
理學一樣也是專門的學問,以為凡會說漢語、認識漢字就是天然的語言文字學家。英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1974年)哈耶克主張「每位研究者立志成為
經濟學家之時必須宣誓,承諾對自己專業以外的一切議題保持沉默」(轉引自《光明日報》2005年7月5日張宇燕文《關於「經濟學大家」的斷想》)。曾性
初、錢偉長都是英語、英文國度培養的人才,何以不知道這「哈耶克誓言」?他們又那麼熱愛漢字承載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何以茫然不知聖人孔子「君子於其所
不知,蓋闕如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遺訓,道統先生韓愈韓老夫子「術業有專攻」的名言和中國老百姓「隔行如隔山」的俗話?
 
 席加宏把題目都錯為《石(當為「施」——王)氏食獅史》」,還居然翻譯為「石室詩人施氏」;他所翻譯的「嗜好食獅」根本不是典範的白話文,白話文是「喜
歡吃獅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趙元任、葉聖陶、王力、呂叔湘、周有光這些大師從來都反對新文言、半文不白,一直都提倡寫典範的、純粹的白話文,並且都是身體
力行的,賣弄文言的人倒往往是些個「半瓶醋」。
  從上述分析可見,用趙元任三段同音字「奇文」弄出「跟我(趙元任自謂)的意見剛剛相反」的說
法的這些人哪裡是探討什麼學術,分明是捕風捉影,信口開河,以這種浮躁學風去探求真知,那簡直是童話故事「猴子撈月亮」!如果將這樣的學風用於「神九」、
天宮一號,那飛船、「天宮」上了天是回不來的。人們又常說,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筆者補充:如果既無知而又偏見,那簡直就是可怕!上述諸人以及和他們持
同樣觀點的人,在他們的浮躁學風的底層,有他們根深蒂固的先入為主——他們是先定下結論,回過頭來找論據。這又是由他們的堅定的立場決定的,他們中的許多
人是把漢字拼音化一會兒當作「極左」,一會兒又當作「極右」來反對的,真所謂「立場問題是個根本的問題」「巴掌山擋住了他們的雙眼」!
  然而,個人方面的原因還不是最深層、最根本的原因,比這更為根本的是三十多年來廣闊的社會背景方面的原因——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本人擬另撰文,本文不再枝蔓。
  附錄一:趙元任三段「奇文」的漢字白話文和改寫的漢語拼音白話文
 
 漢語拼音還不是漢語拼音文字,這裡用以說明問題。第一段改寫為漢字白話文和漢語拼音,第二、三段未繼續改寫成漢語拼音,因為其道理、原理是一樣的,為節
省篇幅,就從略了。應該承認,認慣漢字的人閱讀拼音速度是較慢的,這不但是因為認讀習慣問題,還有在心理上把漢語拼音轉換為漢字去進行理解的問題,這就必
然需要浪費一些時間;對於六七歲的學齡兒童來說,如果他學會了漢語拼音,還沒有學漢字,那麼他讀拼音的速度是很快的,遠遠高於成年人,因為他沒有漢字認讀
的習慣,也不存在把漢語拼音轉換為漢字去進行理解的心理過程。
  漢字白話文《施先生吃獅子的故事(歷史)》
  住在石頭房子里的詩
人施先生喜歡吃獅子,發出誓言要吃十隻獅子。施先生經常到市場上查看獅子。有一天,十點鐘的時候,正好有十隻獅子被運到了市場上。這時候,恰好施先生也來
到了市場上。施先生觀察這十隻獅子,依仗弓箭的力量,把這十隻獅子射死。他拾起這十隻獅子的屍體,回到石頭房子里。石頭房子里很潮濕,他吩咐僕人擦拭石頭
房子。石頭房子被擦乾淨了,他開始試著吃這十隻獅子的屍體。吃的時候,才知道這十隻獅子的屍體,實際上是十個石頭獅子的屍體。請嘗試解釋這件事情。
  漢語拼音白話文 Shī Xiānsheng Chī Shīzi de Gùshi(Lìshǐ)
 
 Zhù zai shítou fángzi lǐ de shīren Shī xiānsheng xǐhuān chī shīzi,fāchū
shìyán yào chī shí(10) zhī shīzi. Shī xiānsheng jīngcháng dào shìchǎng
shang chákàn shīzi.yǒu yì tiān, 10 diǎnzhōng de shíhou,zhènghǎo yǒu 10
zhī shīzi bèi yùn dào le shìchǎng shang.zhè shíhou,qiàhǎo Shī xiānsheng
yě láidào le shìchàng shang , Shī xiānsheng guānchá zhè 10 zhī shīzi
,yǐzhàng gōngjiàn de lìliang,bǎ zhè 10 zhī shīzi shè sǐ.Tā shí qǐ zhè 10
zhī shīzi de shītǐ, huídào shítou fángzi lǐ. Shítou fángzi lǐ hěn
cháoshī,tā fēnfù pǔrén cāshì shítou fángzi . Shítou fángzi bèi cā
gānjìng le,ta kāishǐ chángshì zhe chī zhè 10 zhī shīzi de shītǐ.Chī de
shíhou,cái zhīdao zhè 10 zhī shīzi de shītǐ,shíjì shang shì10 ge shítou
shīzi de shītǐ.Qǐng chángshì jiěshì zhè jiàn shìqing.   漢字白話文《漪小姐(漪女士)》
 
 漪小姐倚在椅子上,悶悶不樂,懷疑自己生了奇怪的病,應該到醫生那裡去。醫生認為應該用螞蟻的分泌液來治療漪小姐。醫生用上億支帶著繩子的箭射上億隻螞
蟻。上億隻螞蟻死了,螞蟻的分泌液流淌出來了。醫生用上億隻螞蟻流淌出來的分泌液治療漪小姐,漪小姐的病因而治好了。漪小姐喜氣洋洋,把外國的服裝贈送給
醫生。醫生穿上外國的服裝,也喜氣洋洋。哈哈!醫生用螞蟻的分泌液治療漪小姐的病,是奇怪的事情;漪小姐用外國的服裝贈送給醫生,也更加奇怪呀!
  漢字白話文《飢餓的雞兒聚集在機器上的故事》
 
 唧唧叫的雞兒,雞兒唧唧地叫。幾隻雞兒擁擠地聚集在機器的脊背上。機器轉動很快,雞兒飢餓極了,雞兒試圖憑自己的本領拍打到鯽魚。機器不久在薊都郊區渡
過河流,雞兒考慮用快速轉動的機器嚇唬幾條鯽魚。機器轉動飛快,鯽魚非常害怕,急急忙忙擁擠地躲藏水邊石頭上的台階中間。過了一會兒,鯽魚的蹤跡全部消
失;過了一會兒,幾隻雞兒餓著肚皮兒唧唧地叫。
  附錄二:曾性初文章發表經過及其影響力
  曾性初教授運用資訊理論開創了一門「漢字
漢語心理學」。關於這項研究的性質和成果,在楊桂欣(《中國教育報》1995年11月22日第2版)的紀念廖一帆的文章中做了評估:「表揚他貫徹執行黨的
『雙百』方針,為辦好《教育研究》而努力工作。1982年下半年,刊物收到自發來稿《漢字好學好用證》,稿子長達兩萬餘字,即用豐富的科學實驗材料,又同
多種拼音文字進行認真的比較,非常充分地認證了『漢字是歷史悠久、字型優美、易學、易寫、經濟有效的文字』,根本不應當廢除它而走什麼拼音化道路。事關重
大,作者曾性初曾被錯劃為右派,怎麼辦?發表還是不發表?編輯們把這篇稿子交給一帆同志,他認真閱讀之後,毫不猶豫地予以簽發,並立即向編輯們布置任務:
多方面組織爭鳴稿件,尤其要組織文改工作和語言文字專家們的稿件,認真討論一番。1983年伊始,《教育研究》分兩期連載了《漢字好學好用證》,引起國內
外的強烈反響,說是「轟動效應」也不為過分。後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鄭重決定將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更名為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不再提漢字走拼音化道路了,
這同《教育研究》發表曾性初《漢字好學好用證》,有著重要的關係。」 ——《百度百科·曾性初》
  附錄三:呂叔湘先生《奇文共欣賞》文節錄
 
 寫這篇文章(指《光明日報》1988年2月16日第3版「語言文字」副刊上的一篇題為《中華母語及其教育科學化》的文章——王開揚按)的人當然是個知識
分子,很可能還是「高知」,可是寫出來的文章叫人無法理解。說實在的,在我們的知識分子中間,對語言文字缺少常識性理解是並不少見的。這是非常不幸的事
情,因為對合理的語文政策的阻撓常常來自他們。有人會說,不是現在的中學課本里隔三間五有「語文知識」課嗎?以後的情形會好起來的。可是筆者不敢這樣想。
因為那些「語文知識」課都講的是某些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某些句子格式的分析和運用,是筆者稱之為微觀語文知識的東西。至於宏觀語文知識,這些課本里是不談
的。什麼叫做宏觀語文知識呢?我以為至少應該包括:語言是怎麼回事?文字是怎麼回事?文字和語言之間是什麼關係?是不是有的語言能用拼音文字來書寫,有的
語言不能?漢語除了能用漢字書寫外,是不是也能用拼音字書寫?為什麼直到大約七八十年前,中國人的語言生活是這樣一種畸形現象:嘴裡說的是方言,筆底下寫
的是文言,兩不相干?這種情形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這種情況不能適應現代中國人的生活需要,因而要進行改革?哪些方面的改革已經成功或正在推進?哪些方面
的改革還遲疑不決,止步不前?漢字要使用打字機,以及通過打字機使用電腦,是不是必須經過漢字形體的分析編成號碼?因而不能脫離專業化,即限於一批以此為
職業的打字員,不能通過拼音打字,打成漢字,使電腦這個一切現代化的關鍵手段普及到每一個會說漢語普通話的人?這一系列問題,其中的是是非非,都可以通過
觀察和實驗得出答案。(請看《語文建設》1990年第2期第64頁《受留學生青睞的中文信息處理課》)這就是我所說的宏觀的語文知識。這樣的語文知識,筆
者認為每一個受過中等教育的中國人都應該具備,正如他應該知道他的身體里有腦、心、肺、胃、腸、肝、腎等器官,各自起什麼作用一樣。這樣,像前面轉錄的那
種莫名其妙的文章就永遠不會出現了。(呂叔湘《未晚齋語文漫談》第41~43頁,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附言:
  本人
曾著文《從趙元任的三段奇文論趙元任的語文改革思想》,發表在曲阜師範大學《現代語文》雜誌2001年第7期;2012年,為向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第十屆
年會暨首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2012年10月13日-15日,上海)提交論文,為紀念趙元任先生誕辰120周年,為補充我10年間對此問題的持續
不斷的追蹤和思索,我對10年前那篇舊作做了改題、改寫(重新組織結構)和擴寫(舊文大約7000字,現此文兩萬多字);在參加上海會議之後,又略有修
改。感謝吉林北華大學陳永舜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彭澤潤教授提供相關資料和提出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趙元任.語言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趙元任.通字方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趙元任.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C].葉蜚聲譯,伍鐵平校.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4]鄭林曦.同音字不是同音詞,趙元任從不「很反對拼音」[J].語
  文建設通訊,1992,(35).
  [5]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1999.
  [6]周有光.漢語拼音方案基礎知識[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3.
  [7]蘇培成.當代中國的語文改革和語文規範[M].北京:商務印書
  館,2010.
  [8]陳永舜.語文現代化文集[C].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王開揚 濟南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 250014)

彭澤潤《趙元任的「獅子」不能亂「吃」——文言文可以看不能聽的原理》

【來源:《現代語文》2009.12】

《趙元任的「獅子」不能亂「吃」——文言文可以看不能聽的原理》

彭澤潤


從1919年廢除文言文的白話文運動至今已歷時90周年。用了幾千年的文言文為什麼突然要廢除呢?為什麼廢除90年以後還有人捨不得呢?到
底應該怎樣對待文言文的歷史和未來、文言文和相關的漢字呢?我們先看趙元任先生創造的一個極端的文言文例子,即文段(1):下面(1)來自趙元任《語言問
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49頁,(2)是(1)的普通話譯文,(3)是(2)的拼音轉寫。

(1)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適市視獅是日十時施氏適市適十碩獅適市是施氏視是十獅恃十石矢勢使是十獅逝施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施氏使侍試拭石室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碩獅屍實十碩石獅屍是時施氏始識是實事實試釋是事
(2)石頭屋子裡有一個詩人姓施,喜歡獅子,發誓要吃掉十頭獅子。這位先生經常去市場尋找獅子。這一天十點鐘的時候他到了市場,正好有十頭大獅子也到了市場。於是,這位先生注視著這十頭獅子,憑藉著自己的十把石頭弓箭,把這十頭獅子殺死了。先生扛起獅子的屍體走回
石頭屋子。石頭屋子很潮濕,先生讓僕人嘗試擦石頭屋子。擦好以後,先生開始嘗試吃這十頭獅子的屍體。當他吃的時候,才發現這十頭大獅子的屍體原來是十隻石頭獅子的屍體。先生這才意識到這就是事情的真相。請嘗試解釋這件事情。
(3)ShítouwūzilǐyǒuyīgèshīrénxìngShī,xǐhuānshīzi,fāshìyàochīdiàoshítóushīzi.Zhèwèixiān

shengjīngchángqùshìchǎngxúnzhǎoshīzi.Zhèyītiānshídiǎnzhōngdeshíhou,tādàoleshìchǎng,zhènghǎoyǒushítóudàshīziyědàoleshìchǎng.Yúshì,zhèwèixiānshengzhù

shìzhezhèshítóushīzi,píngjièzhezìjǐdeshíbǎshítougōngjiàn,bǎzhèshítóushīzishāsǐle.Xiānshengkángqǐshīzideshītǐzǒuhuíshítouwūzi.Shítouwūzihěncháoshī,xiānshengràngpúrénchángshìcāshítouwūzi.Cāhǎoyǐhòu,xiānshengkāishǐchángshìchīzhèshítóushīzideshītǐ.
Dāngtāchīdeshíhou,cáifāxiànzhèshítóudàshīzideshītǐyuánláishìshízhīshítoushīzideshītǐ.Xiānshengzhècáiyìshídàozhèjìushìshìqíngdezhēnxiàng.Qǐngchángshìjiěshìzhèjiànshìqíng.
【作者 說明:發表 的 時候 被 編輯 不 小心 把 詞距 全部 刪除 了。】

《中文》2009年第2期(總第25期)第87頁發表補白文章,江蘇技術師範學院馮壽忠教
授先引用例文,但是沒有說明出處,然後做了簡短的「評點」:這篇文言作品閱讀沒有問題,但是用普通話讀或者轉寫成拼音閱讀就出問題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多
的緣故。一般認為,趙元任是希望用這個例子來證明漢字拼音化帶來的荒謬。支持拉丁化的人認為,他只是舉例說明拉丁化不適合文言文。馮壽忠教授說的「一般」是指誰呢?「一般認為」的觀點是否違背了趙元任本來的意思呢?

我們來看趙元任在敘述了這個例子和包括「飢雞集機記」等3個自己創造的例子以後說的話:「這些當然是極端的例子……如果你要是寫語言,當然不會有問題。因為你寫的要是不夠清楚(假定你把語言里的聲音全寫出來而仍舊不夠清楚),那你本來話就沒有說清楚。不久以前,
《今
日世界》(第168期)刊登了一段我的談話,大部分都刊登得對,就是最後幾句話,說到我說關於羅馬字的拼音文字的用處是很有限制的,那大概是訪問的時候,
時間匆促了,沒有弄清楚,結果刊登出來的那個說法,跟我的意見剛好相反……在多數文字用處的場合……我覺得現在就可以用國語羅馬字拼音文字……我們有一套
向來沿用的公式,我們還沒有制定出新公式來,還沒有人想到有這個必要,給他制定成現代化的一種語言,能夠說了就可以聽得懂的……心理上還沒有進展到相當的
程度,完全不是文字學的技術上的問題。」

可見,趙元任的意思很容易被大家誤解和歪曲,而且幾乎是從當年的記者開始,就想當然地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趙元任,把他本來的意思完全顛倒了。如果我們不贊同趙元任的觀點也可以,但是不應該通過歪曲或者誤傳他的觀點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可見,趙元任製造的這個「獅
子」是不能亂「耍」的。

今天看來趙元任的觀點還是正確的。因為拼音文字是高度依據活語言制定的,而趙元任創造的文言作品不僅脫離了口語,而且故意採用語音很接近的文言詞,形成極端脫離口語的人工書面語,所以無法用根據普通話語音設計的拼音方案來準確拼寫。趙元任只是想說拼音文字不是萬

的,但是並不是說拼音文字是「荒謬」的。書面語緊跟口語才能使語言充滿活力,提高效率,這是語言發展的必然規律。雖然,我們習慣了漢字,現在在廣泛發揮漢
語拼音優勢的同時,還主要依靠漢字來記錄漢語,但是,根據口語語音設計的拼音文字確實是最簡便的文字,可以進一步從形式上提高書面語的使用效率。因此,這
是好上加好的事情,我們為什麼非但不能夠理解,反而還有抵觸情緒呢?

事物的發展方向即使是好的,也還要有一個逐步改變慣性並發展到新的方向的緩慢過程。我們既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因噎廢食。在使用電腦的初期,幾乎人
人都用五筆輸入法,後來逐步改用拼音輸入法。現在,使用五筆字型輸入法的學生人數每年都在減少。今年調查的兩個班,一個班有一個人在用,另一個班則沒有人
使用五筆輸入法了,通過漢語拼音輸入電腦漢字的方法已經全面普及了。這不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嗎?

另外,馮教授說「漢語同音字多」,沒有抓住語言的基本單位「詞」的要領來討論問題。當然,從文言文角度來看,同音字就是同音詞。但是用普通話語音標
准文言詞產生的同音詞是一種假象,很多不是真正的同音詞。在現代漢語中,同音字多數不影響同音詞。任何語言中的同音詞都是有限的,而且可以自我消化。否
則,就會像「期中—期終」改造成「期中—期末」一樣從口語的源頭消除同音詞。因此,拼音不會那麼誇張地製造同音詞。

(彭澤潤 長沙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410081)
趙元任的「獅子」不能亂「吃」 ——文言文可以看不能聽的原理


漢語辭彙音節重複率高,所以需要表意文字,就是漢字來區別意義。
——————————來根分割線————————————
語言本身是個成系統的有機體。英語和拉丁語本身有非常豐富的音節組合、時態和語態的變化。在表意上已經足夠用了,所以英文和拉丁文基本上只是作為記音符號在使用。
但是漢語與英語不同。漢語的音節組合併不豐富。現代漢語辭彙中雙音節詞佔據大半江山,在古代則是單音節詞的天下。再看看英語,單音節或雙音節的詞可有這樣的地位?比如 @惡魔的奶爸 舉的幾個栗子,幾乎全是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它們讀音相同或相近,不看書面文字的話根本不知道這段話是在說啥(話說有人能把這幾段話讀清楚嗎?)。音節組合不豐富(不複雜)必然造成同音詞(字)較多,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偉大的漢字出現了。
漢字是表意字,最初有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
以下歪樓:

第一張表是象形字,第二張表是指事和會意字,關於指事與會意的區別,《說文》裡頭寫了,但是臨到用時,答主還是不會區別哪個是指事,哪個是會意。
造出來的字全是表意的。後來有形聲法,就是一個形旁加一個聲旁,所以我們小時候學寫字才有那麼多偏旁啊!再就是假借和轉注,它們不直接造字,但促進造字(話說魯迅爺爺的文章臨時「假借」了好多字)。
額(⊙o⊙)…扯遠了!
話說漢語音節重複率高,語言豐富之後,為了區分同一個音節代表的不同的意思,漢字這種表意文字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與漢語相匹配的文字系統。當你面對一個zhishi([214]、[41])的時候,你可以通過字形判斷它是「指事」還是「只是」還是「指示」還是「知識」(搜狗打粗來的栗子果然不是很恰當,這裡有語調的變化)。尤其是運用在書面語當中,書面語不像日常用語一樣,擁有具體得不能再具體的語境(就是說話的情境)。
先答到這裡。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一割再割————————
當然還有漢語的語態和時態的變化。時態在英語當中通過動詞的變化來實現。德語的辭彙還有陰性、陽性和中性的區分,而漢語指女性的「她」在古代根本就沒有。不過沒關係,你有變化多端的動詞名詞,俺有萬能的虛詞,「的」、「了」、「嗎」、「而」、「爾」、「吧」、」之「、」乎「、」者「、」也「,照樣可以實現這些功能。
又扯遠了,幹活去先。
————————再三割——————————————
評論說沒說到重點,答主一直都在鋪墊,還沒來得及更嘛。

如果現在廢除使用漢字,把生活中的漢子全都換成拼音,答主只怕要罵髒話了。nm老娘從學說話開始學了這麼多年漢語,寫了這麼多年漢子,並且還是倒霉的中文系出身,現在教的是語文,漢字是老娘的一半飯碗好么,說廢就廢了,你讓俺們這些語文園丁怎麼活?唯一的心理安慰是,老娘拼音好,並且沒學五筆打字。
考慮一下吧,咱們國家搞了這麼多年的義務教育,辛辛苦苦消滅了如此之多的文盲,如果廢除漢字,改用拼音,咱們老一輩四十歲以上的大叔大媽爺爺奶奶們,一夜之間又變成了文盲,考慮過他們的感受么?ps: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會使用拼音沒錯,不過就答主所接觸的人群來看,一般教育水平較低,且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群許多是不會使用拼音的。答主的母親大人就不會用拼音發簡訊,直到幾年前開始用觸屏手機。
再扯一下教育問題吧。不用漢字必然導致語文教育顛覆性的改革。古典詩詞,文言文怎麼教,qing tian you yue lai ji shi,wo jin ting bei yi wen zhi. &,請問有多少人能看懂?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古典詩詞和文言文實乃古典文化的精品,也是我們我們民族重要的集體記憶之一。古典文化現在本來就式微,一旦這些東西退出語文教學,將來還記得這些的人勢必越來越少。一個忘記自身記憶的民族,跟一個失憶的人差不多。至於失憶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那隻能交給尚未發生的歷史來評價。
上課去,一會兒再回來更。
忘了剛才要說啥,乾脆再扯遠一點吧。文字改革這種事情,不是沒人干過。內地人用的簡體漢字就是天朝成立之後弄出來的。怎麼說呢,雖然現在內地和台灣還有一幫學者在唧唧歪歪,說什麼簡化的漢字不成體統啦,但是相對於繁體字,簡體字的確好學好用有木有。考慮到當年的大陸教育水平那麼低,有那麼多不識字的人(答主的奶奶不識字),簡體漢字的確降低了學習和使用的門檻。這是文字改革的一大成功案例。
另外,蒙古人,滿族人,還有雲南納西族人,從前是沒有文字的。蒙古人和滿族人都是入主中原後依據漢字創造自己的文字,至於文字在他們的語言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樣的功能,答主沒學過,說不出來。
雲南納西族的文字是拉丁文,很神奇吧。納西族貌似有古文字來著,只是跟甲骨文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傳了(甲骨文是清代人發現的)。從明清開始,有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入滇傳教,見當地有語言但無文字,於是用拉丁文為當地語言注音。所以,拉丁文在納西語言里仍然只是記音符號而已。
由此觀之,文字改革只要不動搖大幅度地動搖語言自身發展的節奏,更功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那麼漢語拼音化會不會大幅度地干擾漢語發展的節奏呢?會。前面說了,漢字辭彙音節重複率高。拼音屬於記音符號。如果非要搞拼音化改革,為了避免同音詞,語言的音節必然會變得複雜,這樣組合的變化更加豐富,可以避免大量同音詞的出現。只是不知道那時漢語的虛詞還在不在。艾瑪,說著說著怎麼覺得咱們的漢語變得越來越像英語了呢?
那麼,既然已經有一套那麼成熟的英語,而且我們還有這麼多年英語教育的底子,英語在地球上又那麼好用,為毛要那麼辛苦地搞神馬拼音化改革,然後像學一門新的語言一樣學母語啊?想不通。

打了這麼多,一言以蔽之,漢字不會被棄置不用的,更不會用神馬拼音方案去代替漢字。這才是重點。


漢族會很快根據方言區分裂,中國隨之解體


完全沒有問題。。我的日記就全部用方言拼音寫的。三歲就開始記錄日記了喲。。辭彙問題很好解決,生活辭彙不變,也就三倆千,抽象高級辭彙,一個是增加詞形變化,英文的to too一樣道理,另一個解決方法是直接用英文,我是直接用簡化英文的方便


W Jianjue Zhichi Zhongwen Pinyinhua!


這個問題又跳出來了,好多認真的回答。我就來寫非學術回答吧~
(暴露了渣渣體質~不過我會加油噠~
(?????????))

先感慨下,致力於漢字拼音化,並且真的認真試行過的前輩執行力好好,還有滿腔熱血,即便沒成功還是很敬佩的。

這個問題,不說會不會該不該,就說真的完全廢漢字行拼音的話:

首先,以這兩年改學生漢語作業的經驗,看到拼音作業就頭疼看得不情不願(人家不想不想不想就是不想看拼音嘛!當然,還得認真改(? ̄? ??  ̄??)),漢字就利利落落改完,覺得自己應該需要很久都適應不了全拼音的閱讀方式。

(所以樓上全拼音回答的都……略過沒看……感謝他們直觀說明問題。唔,等下就去點贊。)
(? ̄? ??  ̄??)

由此,起碼有那麼一部分人,大腦習慣了漢字的閱讀,字形到字義直接轉換模式,看到漢字可以非常快地辨別,而書寫系統全拼音以後必須先從看到傳入腦內,轉為一個聲音在腦內回想一下,才能反應出意思,像有個小人兒在腦袋裡讀書一樣~,閱讀速度是會下降的,還是在不考慮同音字到底是哪一個的情況下。

哦,應該很多同音諧音的遊戲玩兒不了呢!比如有人列出來的「石室食獅」,還有傳說中紀曉嵐故事中的「(尾巴)上豎(尚書)是狗,遇屎(御史)吃屎」之類…


那新一代,沒有學過漢字的,想來應該會像字母文字的語言使用者一樣,也能自然讀取吧。或許還會適應時代需求,把同音字改改,讓易混淆的詞語稍加區別,保證書寫系統的清晰準確,這樣詞語發音還會更豐富。可能還會用上古漢語的一些發音方法,比如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丟失的入聲,再增加幾個聲調,增加組合多樣性,再然後,書寫系統會反過來影響口頭語言表達吧。這麼順下來,到時候的標準語可能就不是北京話,北方方言為基礎了,可能辭彙會更加融合全國各地,而發音更偏向粵語之類,但也會把其中常用易混淆同音字加以改變吶!

就可惜我們這些人,擰得好彆扭,要變成整天懷念漢字時代的遺老咯~

這樣下去,我們可能還會變成懂文字的知識特權階層?能大量閱讀古籍都不用說,漢字時代大量作品除了已經電子化的,其他應該沒那麼快轉化為拼音,我們都是能讀書的人耶!

——想想我家未來的孩子學校不學漢字了,小學少了好多漢字練習作業吧,不過他可能會每天問我媽媽這些書上在寫什麼媽媽讀給我聽……然後我會煩死直接把他送去學書法,順帶學漢字,那時候書法老師會費用很高,不是每個人都會學,也不是每個人都學得起啦,如同現在的幼兒園、英語培訓機構。看來之後還是抽空學個書法傍身去╮( ̄▽ ̄"")╭。

當然,未來的寶貝可能壓根就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哦,未來有沒有寶寶都還不確定……我操心太多……?(? ? ?ω? ? ?)?(不行!即使都是拼音也得培養讀書習慣!)

此外呢,我家親愛的認字不太多的老媽,就可以看報紙看書了,畢竟她學過拼音,給她配好老花鏡,有一天就會驚奇地發現她開始跟我和老爸討論文學了,媽媽應該很開心更多參與我的生活。嗯,一時半會兒語言的演變也不會太快吧,這拼音應該還是北方方言,她應該看得懂,就不知道四川的老太太行不行。

這麼一來,雖然前面我個人猜測書寫到發音可能會往粵語靠攏,可是河南啊四川啊,大家可能不會同意的,注音到底該靠向哪個方言,目測又是會在江湖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先說好,看了有個回復里的四川話注音,對著漢字讀拼音可好玩兒可形象了,但是只看到拼音真的讀不懂,
{{(&>_&<)}} 所以!如果用川普標註我堅決反對!(四川小夥伴別打我…)

啊,就醬吧,啰嗦的答案會沒人看噠~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瞎想太久,洗澡水都涼了,洗澡全靠燒水的對外漢語小老師吶~~~~~

啊對,排除不討論對錯該否的前提,我喜歡漢字。這一點上願意頑固不化。


Ngo na ngoti fangqon sia tschuloi, nimen konkon neng dotong tuoscau.
Scengtiau pejung vughau piau le, rukuo jou syqiao, dziu piau scudz.
Ngo tcyoe te, scou sian sc nguoiloidz kengtcia rongqi on ngyan ngyjan penscen te latindzmujingscr scusia, piru tschangjung te ingngydz, vitamin, taxi, bus, chocolate, etc., tou tchingciang jung ngyanloi penscen te phingsia. Er ling i fangmian, ke fangjan nguoiloidz ja keji on ngyanloi te faqin scusia, piru scuo tschrfan tcietscang zcr scuo te "maitan", wuandzyan keji na jyeqin sia tscheng "maaidaan", ghuanjou ciang "gaaudim", tengteng. Dongzcr, keke fangjan tciauthi scrjung ja sc keji te. Beijyu sin se maai jat geoi jyutjyu, geq tsgheu ka liantcy zaonheghegho, tscengthi phaipan jou tshingtschu, tscengdzi, tui ngyan ngyjan faqin te ghuanngyandu ja kau.


把漢語和日語放在一起說吧
我認為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日語
即便想去漢字,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就是【技術上都完全不可能】
可能很多人會用拼音寫一小段話,然後說【你看,可以看懂啊】
但是我敢肯定要去寫科學論文,法律文書,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除非你從根兒上對漢語的辭彙做全面改造

本來,拉丁字母就是適合那種輔音豐富、形態豐富的語言
漢語、日語這種在歷史演化的長河中,輔音被大砍特砍,化作聲調、高低調的語言
在用拉丁字母上本來就存在先天不適

越南語作為聲調語言,用拉丁字母,因為自己有3000個音節,用拉丁字母的確沒問題
但聲調語言的產生,反映到拉丁字母上,
等於說是把一堆輔音,變成了小小的聲調符號
本身就已經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難度

6世紀的中原漢語,有3800個音節,
這個版本的漢語,非要拉丁化,還是可以拉丁化的
但隨著北宋時期入聲合併、消失,中原漢語音節數量暴跌
一路暴跌到20世紀的1200-1300個
這就使得各地漢語方言的【漢字依賴症】大幅升高
我認為,在12世紀中原漢語的 -p、-t、-k全部消失後,拉丁化已經從技術上宣告不可能

不要拿東干語做反例,這個東干語他不需要寫什麼複雜高深的東西
就寫寫民歌、通俗故事,文字承載量極低

日語同理,甚至更徹底
日語從很早的遠古時期,至少2000年前,就已經變成了全世界語音最簡單的語言
濁音清化、開音節化
以至於日語連很多核心基礎辭彙,都得用複合詞,比如
蛋=tamago(球兒),雷=kaminari(神鳴),狼=ookami(大神)

日語加入漢字圈,漢語辭彙大幅湧入,自然使日語從一開始8世紀就患上了嚴重的漢字依賴症
但若日語不加入漢字圈,會變成什麼樣呢?可以看看現在的紐西蘭毛利語
就是一堆特別特別長的辭彙

雖然日語從8世紀就患上漢字依賴症
日語依然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基礎音節從88個砍到67個

韓語因為有韻尾,本土詞也從來沒有漢字化過,所以本來就沒有【去】的問題
韓語的漢借詞,雖然多數通過上下文可以猜出來,但是剩下的就必須要另外加註漢字
所以韓語只能說做到極致仍然還需要使用漢字
再者就是從道德層面來說,韓國人的姓氏,不用漢字的話會大幅混淆
這個韓國人自己都不會接受的

總的來說,越南語是可以完全去漢字的,
韓語在中間糾結又尷尬,漢字問題隔段時間就被弄出來吵一遍
漢語保留-p、-t、-k的方言 如 粵語、閩南語,也是可以完全去漢字的
但是90%的漢語方言(包括普通話),和 日語,都已經被牢牢綁上了漢字的戰車

以上是技術角度,此外還有道德角度、歷史階段角度

從道德角度來說,中國人也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姓氏跟別人的姓氏合併
光是這一點,就連漢字的進一步簡化都阻止了,遑論拉丁化
而且這幾年,中國為了尊重姓氏,恢復了很多異體字、繁體字
比如 鍾-鐘(鍾);甯-寜(寧);於-於;等等

從歷史角度來說,石油時代,普及識字率之後,
沒有人有辦法再對文字進行改動,因為所有人都習慣了
兩岸如果哪天統一,台灣的繁體字還能不能用下去,也會吵翻天的
拉丁化之類的問題根本就是被掃進塵埃、無關緊要的了

三個角度,我個人覺得足以結束拼音化這個話題了
最後還是要慶幸一下,機械打字的時代很快就過去了
否則那個時候,打漢字真的太坑了


原題是: 如果廢除漢字,用拼音代替當前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應用會怎樣?
因此本回答不涉及以下一系列偏題的因素,建議有偏題愛好者看其他答案
「為什麼要廢除」
「是否應該廢除」
「現在是否可能廢除」
「過去是否可能廢除」
「進入外太空後是否能廢除」
」廢除了老祖宗該怎麼想「
——————————————————————————————————————————
請參看越南語越南語

簡單介紹: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越詞,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阮朝滅亡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Ch? Qu?c Ng?/ 國語)

簡單來說,從20世紀後,越南從以漢字喃字為基礎的方塊字書寫體系,過渡到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書寫體系,和題主想問的問題完全一致。

至於有什麼影響:

1、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毫無影響。對於一個國家,文字只是工具而已,更不要說文盲一樣過日子。繁體也好,簡體也好,喃字也好,拉丁字母也好——無足輕重。只要歷史有專業人士傳承,當前能達成共同的理念,未來能有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就行了。

不存在看不懂的問題,不存在混淆的問題,不存在學習困難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所有文字普遍存在。

2、對於表達同個意思,越南語確實需要比其他語種佔用更多空間,所以常見文字的界面都會更加密集,包括實體招牌、廣告、手機應用。但通過排版、斷句後從最終效果來看,不會和英語系站點有大的差別


對應的示例:

越南top新聞站 Tin t?c 24h

hao123越南版 http://vn.hao123.com/


3、對於跨國內容翻譯,越南語佔用空間的問題特別明顯

越南語和俄語是需要考察的兩個邊界條件。

俄語是單詞最長,常見10個字母以上的單詞,不能換行

越南語是單句最長,單字常見在5-6個字母就用空格隔開,但是一個詞「下一頁」,需要用20個字母來表述


4、對於文字的廢立過程,代價肯定巨大,這是理念、執行、性價比的問題。這塊我沒有涉足,不能評價,希望後面能有專業人士補充。

總結:如果僅討論漢字徹底廢除,並非常順利地過渡到拼音替代的理想情況,它的影響只是引發了一門學科叫做漢字學,並在考古、政治等領域有百年以上的重要地位。沒有其他任何影響。


我學的是日語,老師說這學期的試題全部都是假名,沒有漢字,我的世界瞬間就暗了下來。這問題是我昨天睡覺前看到的,誰知道今天就踩屎了(哭)


題主問的是會如何,沒有問該不該,我覺得憤怒拍案而起斥責之的的答主可以歇歇了。
呃……知乎上有人提這個問題我感覺很了不起啊,在歷史上這個問題一度引起過各界紛爭的。
呃不過我指的是問該不該用拼音取代漢字的問題啦,現在我大中華越來越有錢了貌似提這個論調的不多了,反倒是外國人開始學漢語啦。
不過我希望下輩子還生在中國,因為身為中國人學英文太他媽容易了,身為西方的外國人學漢語太他媽難了!
呃回到正題(所以前面的不是正題是嗎?)我覺得起碼大家效率會降低很多的,因為漢字的識別是靠形狀,英文的識別是靠序列,這二者的效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漢字,和符號一樣,只要看清形狀,大眼一看,不必具體到每個筆畫,就能知道這個字什麼意思,比如在一霎那,眼睛看到一個方框,來不及看清裡面是什麼,聯繫上下文就能猜到這是個國字,還是個目字,即使是形近字也可以通過上下文辨別,甚至人腦還會聯想,有時候甚至視線都不必接觸到每一個字。
但英文就不同了,上面說的聯想,英文也能做到,英文里也有形近字,但有件事英文就做不到,比如bound和book,你第一眼看到了b,到目前為止,英文和漢字是沒區別的,但漢字的話有可能就已經知道這個字是啥了,但英文的話你還得接下來看下一個字母是啥,哦,是o,那讀英文多的人,也聯繫上下文,當然也有可能不用看下面什麼字母就能猜到這個單詞了,但是我想會困難的多吧,大多數人,還是得老老實實把每個字母都看在眼裡,才能識別出這個單詞是啥。
也就是說,對英文來說,同樣是識別符號形狀,但在識別符號之後,還多了一個需要識別這些符號的排列組合情況的過程,雖然英文的符號都很簡單,但識別排列組合這種事怎麼看都要比漢字效率低吧。
不要小看這一點點區別,那意味著一個漢字熟練的閱讀者和一個英文熟練的閱讀者,他們通過閱讀攝取信息的效率是有很大差別的。
小插曲,字母系語言的國家裡經常會有某種病症是大腦的功能性障礙,癥狀是無法識別人臉,治療的方法往往是讓他們學中文。
所以漢字學起來很難,但一旦掌握後閱讀效率會很高。


其實拼音的漢文是存在的,不光是漢語拼音或Wade-Giles,其實中國的回族用小兒經,就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寫中文,清末逃到中亞的回族(東甘族)就是用西里爾字母拼寫中文了。

小兒經:http://islaminchina.wordpress.com/2008/02/23/xiaoerjing-chinese-language-in-arabic-script/
東干族的文字:Dungan language, alphabet and pronunciation


感謝知友的更正,
看了樓下匿名用戶貼的3篇文章,發現趙小哥的想法跟我們想得居然南轅北轍。
更了解到原來漢字在數千年的傳承中失去了很多的音韻。文中提到,普通話比粵語少了近一半的表達音韻。這樣的結果導致漢語變成了一種更加符合書本傳達,而不能適應於日常表達的這麼一種奇怪的怪圈。漢字,讓我們的文明得以傳承,但同時,我們只能知道古人的留下的內容,而無法得知古人是如何發音的。
我再一次的思考了以下,漢字是否需要革命?
我一個想到的是日語,也許日語就會漢語向字母語言過度的一種方式。
————————(我是分割線,歡迎討論,以下重點)————————
(上半場)
JAPAN 和 KOREA 做的都是將漢字改成了用音韻表示的文字。
KOREA做的更加極端,完全廢棄了漢字,但是人的名字還是要查漢字字典的。( @杜帥 提醒,比如韓國的法律文書)
JAPAN做的就很好,保留了能夠讀懂漢字的訓讀,和簡單的交流。
不要罵我漢奸,真的,我是偶然想到的。日語的這種方式保證了語言和文字的協調性,也保證了文字的歷史延續性。(他們用的是我中華的文字。)
以上觀點沒有學過日語和韓語的觀眾可能會不理解。
請聽我把話說完,日語為例,日語有五十音(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這平假名和片假名就是我們日常看到的鬼畫符,平假名來自於草書演化來的,片假名是取材自漢字的部首。這個玩意類似於我們的漢語拼音。
平假名50個,片假名50個。以前我很疑惑為毛啊為毛。
平假名ぁぃぅぇか,片假名ァィゥヴェ。看出區別了嗎?前者園柔,後者剛直。尼瑪這裡都是哲學啊。(這句是廢話)
說下功能,平假名用來標註拼音的(用這個詞比較好理解)例如

&<字幕第一行的見、明、日、迎、行的東東&>
片假名是直接表示外來辭彙的,例如
&<標題上ヮソピ—ス其實就是ONEPIECE&>
以上為兩種基本的用法,其實日語里也有好多片假名的辭彙。並且如果有漢字的如上圖,是要寫漢字而不是平假名的。(如果不寫漢字,會認為你沒書的小孩子。)
雖然我不知道日語發展的歷史,但是發現日語更容易接受外來的辭彙,文字更容易接近語言。唯一的問題只是不同的口音五十音有區別。日本得以迅速的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得益於他的假名。日本可以普及教育,也得益於假名,只要學了五十音,日本人都會寫字。區別是快一些漢字的人更牛。而我國的拼音方案已定要晚於日本的明治維新。
補充一條:
中國有幾次大規模的引進外來語,小夥伴們記得五四時候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比如:課程、物理、化學、心臟、醫療等這些名詞,都來自於日語。為什麼當時魯迅先生去日本學習醫學,因為日本當時先進,這些辭彙是他們在學習西方的時候自己創造的。
(上半場完結,僅限學習討論,可能我又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中場休息,該換人的換人,該喝水的喝水)————————
(下半場)
說完了日本,我們來說說台灣。台灣的文字仍舊使用的是繁體字,也就是非簡化字。當年中華民國投標表決國語,粵語以一票之差輸給了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北京話。(這個是謠言)而台灣也講北京話滴。
我第一次發現這個奇怪的符號來自於一款很有名的遊戲《金庸群俠傳》
玩過的都知道,再輸入名字的時候用的不是漢語拼音,又是鬼畫符。
ㄅㄆㄇㄈ
以上這些玩意,怎麼看著跟日語假名差不多,某些還有一模一樣的。後來在新華字典後面也看見了。(上面這四個對應著b p m f)原來是台灣用的(中華民國時期的拼音)採用的跟日語一樣的形式,取漢字偏旁或特殊寫法。
這些注音不會像日語那樣使用豐富,但有的時候可以表示一些無法寫出來的閩南話、粵語(?猜測)或者沒有漢字的古怪聲音,比如林志玲那嗲嗲的什麼的。
其實我的想法是,(突然間的主題的主體)我們的拼音如果採用部首形式,就順眼多了,而且可以推廣到各種方言的書寫上。這將是多麼偉大的創舉啊。可惜的是,我們沒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是搞了一個羅馬字母的拼音。(西學為體,中學無用),但是漢字是無法完全廢除的
(over)
————————(修改後,漢語為什麼好)————————
1、中國的方言這麼多,如果沒有漢字了,某些地方就完全無法交流了。你想想按照方言發音的漢語拼音,那時在用繩命在交流啊。yi ge qiao xi ma, nannvnan di zan dao lao,讀來試試。
2、因為有漢字非專業人員也能讀兩千年前的道德經,你讓其他母語的普通人試試?因為有漢字,所以我們可以穿越,雖然聽不懂,但是能看得懂。
3、可擴展性,比如爨字,金木水火土都有了。擴展的厲害吧。而英語一下子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就是一行。本著節省土地的原則,請使用漢語吧


推薦閱讀:

TAG:漢語拼音 | 對外漢語 | 書寫系統 | 帶有假設的問題 | 漢語拉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