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紐約的設計師偏愛用黑白灰為主色調來成為一風格?
經常看到雜誌上的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等,黑白灰是環繞紐約風格的一主色調,想了解是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反對某些不懂裝懂的答案。
---
第一,並非是紐約偏愛黑白灰,而是整個設計界在這個極簡主義盛行的時代都偏愛中性的黑白灰。
比如,工業設計上,在現在蘋果硬塞彩虹進去之前,蘋果是非常推崇大面積白色或者是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的,然而蘋果公司坐落在色彩明快依山傍海的加州。服裝設計業內的黑山老妖山本耀司也並非在紐約發跡,設計出小黑裙的Coco Chanel也不在紐約。北歐和日本的極簡主義風格建築師們也都不是依託於紐約這個意象。
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的極簡主義出現在二戰後60年代,而它的誕生本身就是對興起於紐約的抽象表現主義的一種反抗。之所以它能走到現在被大眾熟知並且持續流行是因為它剝除了很多作者主觀的內容,呈現出來事物的本質,化繁為簡,將核心的,甚至是不完整的內容呈現給受眾,使得受眾可以直接地感受到事物本質,甚至變成內容的參與者。
顏色作為視覺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極簡主義風格的作品裡如果不是作為表現的主體的話,那使用中性的黑白灰就能夠起到最好的效果。這就和在一些情況下,黑白照片能夠比彩色照片更強調照片核心內容一樣,去除多餘的元素,才能展現和強調事物的核心。所以黑白灰才會收到極簡主義設計者的青睞。
---
第二,紐約的設計風格是經過多年變遷的,多種風格在紐約都有自己的舞台。
比如蓋茨比電影中的紐約,無論是服裝,建築或者是室內,都沒有使用黑白灰為主題。那個時代風行的設計叫Art Deco,這才是在紐約興盛並且仍然在紐約保留著的設計風格。Art Deco脫胎於十九世紀歐洲盛行的Art Nouveau(新藝術運動)。幾何的大膽運用,簡明的線條,明快的色彩,各種對二次工業革命產物的象徵元素,金屬,還有對古老文化的一些演繹和借鑒構成了Art Deco的主要特點。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廈這兩個紐約的地標建築都是Art Deco流派的設計,同時Art Deco被視為是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早期形式。
事實上另外幾個答主貼出的圖片不僅不能說明紐約設計偏愛極簡主義,反而是在展現紐約自二十世紀以來一直保持到現在的Art Deco風格。
如前文提到的,極簡主義是對過於複雜的商業社會風潮的一種反抗,而紐約自身就是這種商業社會的烏托邦。紐約設計師並沒有比別的地方的設計師更愛黑白灰或是更愛極簡主義,在某種程度上,紐約的設計師對於奢華復古的紐約上流社會生活更心存嚮往,即使是看似禁欲主義的Thom Browne也還是印著藍白紅的小綉標賣著雕花小皮鞋。
---
第三,紐約之所以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其實和設計關係不大,是和紐約人的生活方式有關。
有一個教授說過這事,在紐約一個是著名景點的大樓里,真正來上班的紐約人和來玩的遊客非常好分辨。電梯里會自動分出左右兩堆,一邊是全身黑色嫌棄地看著遊客的New Yorker,另一邊是穿著彩色拿著相機興奮得不知所措的各地遊客。如果你在紐約生活過,這個畫面真的太容易想像了。
紐約人就是愛黑色,就算去優衣庫,他們也只買黑色。紐約人不像美國別處的傻大個,他們是相對更保守更冷漠的。有人說他們追求高效,確實如此,但不夠,我覺得是一種自我的約束和保護。因為在紐約,時間總是不夠用,大家為了能在這個節奏超快壓力超大的城市活下去都已經費盡了精力,因此黑色這種冷漠不友善,同時簡單易搭配的顏色就成了最合適的顏色。
不過以上的衣著風格和生活方式還是主要集中在曼哈頓地區,出了城都會感到鬆口氣一樣。每次放假,長周末,我都會和楊面計划去曼哈頓以外的地方玩,甚至只是去皇后區的法拉盛華人街區吃個火鍋都行。我常開玩笑說這是逃離曼哈頓。記不得哪個朋友說過,站在曼哈頓以外的地方看曼哈頓才是最美的,大家對紐約的設計和生活方式的感受大概也是這樣吧。
---
最後,服裝設計方面請參考@楊面的答案。
因為最原始最單調的東西 最豐富。
謝謝@謝竹君 的邀請。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沒有舉得出證據的答案,只能談一些我自己的感受。
如果要轉載去別的媒體,或者做商業用途,要事前徵求我的同意哦。
-----------------------
關於這個題目,首先,我想到了Woody Allen在1979年拍的影片《曼哈頓》。
在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彩色片已經不是技術問題,那麼Woody Allen這樣的大導演選擇把《曼哈頓》拍成黑白片,一定是出於藝術設計的考慮。
我看了一下他的一個採訪,問他為啥要把紐約拍成黑白的,他說,他從小的記憶里,紐約就是黑白色的。原文:Allen decided to shoot his film in black and white because that"s how he remembers it from when he was small. "Maybe it"s a reminiscence from old photographs, films, books and all that. But that"s how I remember New York.
他提到的,紐約從舊照片、老電影、書籍里感受到的就是黑白的。
所以這部電影是一個印象派的紐約,是一個私人記憶里理解的紐約。reminiscence(舊事,回憶)這個詞用的真是好。
從《曼哈頓》的海報,標題設計都可以看出紐約的氣質,黑白灰的主色調,城市的建築、大橋、風景線,都是紐約的標誌。
我不得不說,如果我不去認讀Manhattan這個詞,但從這個字體形態的設計上看,我也80%地能猜到他是紐約。
-------------------------------
那麼,關於紐約是黑白色的這個觀點,或者說印象,我是同意的。
紐約這個地方,我去過四次。第一次是2008年的8月,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的三月。
不得不說,在這幾年間,通過幾次拜訪,紐約在我心裡的樣子一點兒也沒變。
我彷彿每次去的紐約都不是一個具體的、物理的、真實的紐約,而是一個我理想里的、被傳媒化了的、被解讀後的紐約。
那麼這個紐約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回想了一下我腦海中對於紐約的具象化記憶,浮現出的是以下幾個照片/圖像:
首先是攝影師Charles C Ebbets 1932年的著名照片是Lunch Atop a Skyscraper Poster
赫本在第五大道Tiffany櫥窗外吃牛角麵包的場景。
位於市中心的紐約中央車站,這張照片攝於1930年。
還有Cindy Sherman的成名作,Untitled Film Stills,在紐約的街頭。
還有,老版的金剛,佔領帝國大廈。
這麼細想起來,這些關於紐約這座城市的視覺記憶和理解還真的都是黑白的呢。
雖然《蒂凡尼早餐》這部電影是彩色片,但我總覺得它是黑白的,也許是因為赫本的小黑裙,也可能是後來流傳甚廣的照片海報都是黑白的吧。
所以,我覺得是不是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對於紐約這座城市的印象都是黑白色的,所以黑白灰的色調最適合紐約。所以一談到紐約風,就自動轉換成了黑白灰的色調和主題。
因為我自己不是學設計的,沒有專業背景,只能提供自己記得起來的設計範例。Project Runway我是每一季都看了,其中有很多集設計師的主題任務就是「以紐約這座城市」為主題,設計衣服。
其中有兩套設計我記得很清楚:
第一套,是一個男設計師給百老匯的一個劇團設計的舞台服,我記得這個設計得到了那一集的冠軍,從圖案的設計上就可以看到紐約標誌性的skyline,城市風貌此起彼伏,金屬感的材質也體現了大都市的感覺。我覺得挺好看的。
第二套,是一個女設計師以紐約為主題做的高級定製。她坐著觀光大巴在城市裡繞了一天,照了很多相片,最後發現自己喜歡的都是建築的細節,尤其是一些老舊的樓房上,在戰爭時期留下的黑色、灰色的、斑駁的痕迹,夾雜在新樓的縫隙里,她覺得很美。所以,她選擇了一種很厚重的、灰色的羊毛料作為裙子的主體,而且還故意抹黑、暈染了裙?,製造和模仿了她看到的舊樓房上的痕迹。而上身的菱紋格皮質材料就體現了一種現代化的、摩登的、都市的感覺,而這種極簡主義的幾何圖案也代表了現代藝術的主線。
我覺得這個設計的感覺很對,灰色的主體,故意的染黑,都呈現了一種城市的歷史感和厚重感。而上身的摩登都市氣質正好在老舊的灰色基地上凸顯新風尚。
再看看這兩個設計,色調都是黑白灰的範疇。
我相信大家如果去搜搜其他Project Runway里紐約主題的設計,色彩也應該都是黑白灰為主的。
----------------------------
那麼到底是紐約先是黑白灰的人們才如此記憶她的;還是人們這麼理解她的,所以她在設計里被描繪成了黑白灰?
下面來一點乾貨。
也許這個現象可以用鮑德里亞的「仿像」(Simulacra)理論來解釋。
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是法國七十年代之後一位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他幾乎推翻了法蘭克福學派在二戰前批判資本主義大眾文化的理論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分析高級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的意識形態。
在一個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環境里,一個產品的符號資本、或是象徵意義已遠遠超過了它本身作為一個物件的使用和消費價值。這種視覺層面的符號資本,就是鮑德里亞所說的「仿像」(Simulacra)。
鮑德里亞在他的「仿像」(Simulacra)理論里一直在解釋「超現實」(Hyperreal)和「模擬」(Simulation)的概念。他多次強調在後工業時代的消費社會裡,商品的實用功能意義正在趨於消失,商品的「仿像」文化消費則占居了消費行為的本質。人們喝的不再是百事可樂的味道,而是消費自己在喝百事可樂時的形象;年輕人不再是需要時尚服裝的保暖或舒適功能,而是在購買著自我個性展示的資源;人們觀看的電影也不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輓歌,而是在消費自身投射在那個形象、那個年代裡的假想,甚至是在購買一種文藝情懷和懷舊情愫的體驗,把電影的本身轉化為自我感受的表達,甚至最終將它幻化為包裝自我精神世界的談資。
如今,人們在消費一個事物時如果還只是在購買它的功能實用性,那就必須面對一個事實:承認一種物質消費和為了實現物質消費而工作的虛無感。這種為了物質而燃燒自我生命的虛無感是令人恐懼的。於是,現代文化的心理便在潛意識裡努力將現代文明的物質消費逐步轉化為一種意識形態層面的美學消費。
因此,在這個大眾文化消費的全球化年代裡,電影、音樂、文學、設計以及各種廣告、時尚媒體和社交網路對受眾的影響都已經先於具體產品/事物而產生了。
也許你沒去過紐約,但你一定看過關於紐約的電影,讀過關於紐約的書,見過紐約的照片。
那些形象和你對它們的自我理解,都先行於一個真實的、物理的、具象的紐約城的存在,已經紮根在你的腦海中里了。以至於,有一天你來到紐約,你還是希望它是你腦海里的樣子,或者你會按照你腦海里的理解去「選擇性」地體驗和觀看這個城市。
這個關係用一句很流行的話說,就是「究竟是電視劇模仿現實,還是現實模仿電視劇啊?」
就如同迪士尼世界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關於「童話」、「天真」、「Magic」的形象和概念,所以人們去迪士尼樂園後都會不自覺地按照他們宣傳的理想行為做起來。整個迪士尼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仿像」;同理,紐約也是一個巨大的「仿像」。
所以,設計師在創作關於紐約風格的設計里都會不自覺地使用黑白灰色調,因為在「紐約」這個大仿像里,在人們的腦海里,在人們的記憶里,在人們的想像中,紐約就是黑白灰的。
在真實和擬真的設計/理解之間,我們的意識形態在理解和想像的深處已早就分不清他們的界限了。「仿像」被模仿到極度「真實」之後,它就是一種「超現實」的存在了。
希望你們覺得有用。
喜歡的話就給我一個贊同吧~
我就從服裝的角度談一談吧。
第一,紐約黑白灰為主的基調既不來源於紐約設計師的引導,更不來源於紐約建築鋼筋水泥的質感,而是來源於廣大的紐約人民(俗稱New Yorker)對於黑色衣服的喜愛,原因有兩個:高冷,懶。
第二,服裝設計上,黑白灰不是並且也從來不是紐約設計師們單一鍾愛的色調,(對歷史上也不是)就像同樣為紐約名設計師的Phillip Lim 愛用米黃和粉藍各種粉筆色,Proenza Schouler的倆「姐妹」花設計師愛用姨媽紅和怪獸藍,Adam Lippes愛用裸色一系列一樣。你覺得紐約的代表設計師只愛黑白可能是因為講到紐約服裝設計師你只知道王大仁先生和王薇薇女士,對,他們還叫做大王和歪ra王。
第三,絕大多數設計師喜歡跟著潮流走,畢竟在高街品牌層出不窮的紐約他們做的不是設計,是錢。誠然,極簡黑白在這幾年內的確是大勢所趨,但或許前兩年純黑白的設計還能讓時尚買手們拍著手叫出聲來,但現在他們只會冷冷看著你的linesheet問一句「Do you offer other colorways in this line?"
第四,比起紐約不如說日本的designer brand更能給人一種純黑純白的印象。
所以我希望有一些答主不知道就不要強答,紐約的黑與白和歷史和情懷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穿黑色是一種習慣,或者說是一種跟風和一種標榜「I am New Yorker」罷了。Update:
在之前回答時,這個問題沒什麼人動,或許抱著U can U up的zhuangbility心態,我在地鐵上晃蕩著回答了,玩文字多過去解答。
幾天後,多謝各位點贊的大爺,我又回頭審視了自己的回答,太BB了,有點抓不著調,雖然講了我的意思,但偽文藝讓我跪了。
我跟一個老New Yorker(現在他住在New Jersey而仍在NYC工作)聊過類似的話題,我借用一下他的話-「We must go straight,be effective」,所以才有我回答中說到的「簡潔/本源/基礎」,正如另外的答案中提到北歐也同樣簡單和熱衷黑白灰,因為早期環境和條件要求他們的先輩直接有效,從而一代一代根深蒂固的融入血液中,形成了這樣的文化(所以我不覺得這是為了裝逼)。紐約今日的地位,使之成為這種文化的代表並發揚光大,吸引著熱愛這種文化的人群。
PS:在我一次送那位老人去機場的路上,他go
straight地告訴我他是彎的。
----------------------以下是原答---------------------
謝竹君邀。
這個世界有一個城市叫NYC,New York City
Sex and the city的那個CITY
當新移民在這裡打下第一根地樁時,他們想的一定不是重現歐羅巴老家的宮廷繁華,而是自己怎麼才能在這裡好好活下去。
拋棄了奢華和粉飾,紐約就這樣在灰白的鋼筋水泥中慢慢站起。
所以這片大陸的先輩留給後世的第一條,就是「務實」。
穿梭在這個城市森林角落的,是來自各地追尋美國夢的人,或許相信奇蹟總會實現,所以你身邊一身平價西裝的男人可能就是一個Billionare,不起眼的社區大學走出多位諾貝爾獲得者,還是一臉雀斑穿著大白T恤短褲人字拖的小子已經手握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這個城市教你懂得「平凡」。
百年的務實和平凡,讓一切都變得簡單直接。匆匆的腳步需要的是節奏和效率,每日的都市留下的烙印就是黑白灰的色彩,所以這些就是NYC,所以喜歡這個城市的人就這麼融入NYC。
Simple/Original/Basic扔掉其它顏色的NYC看起了分外和諧
再見,色彩
因為色彩帶有情感 也能傳遞情感。他會讓你產生一系列遐想的空間。
色彩濃郁 情感影響大 個人思維空間越小
而反之相反
所以高端配色一般選用黑白灰這類非常中間而穩定的顏色 以留給觀者空間
而在新藝術傳入美國後創造了一些列現代風格,他們更善於融入傳統與現代
模糊能創造更多可能性 所以高端配色一般都會選用同色相明度高而純度低。如果不是要傳達激烈亢奮的情感 不會紅配黃
因為黑白灰不死。
(多圖)
素雅,素色容易表現出優雅。黑白灰在國外很多場合代表優雅和高貴。
和我們對高貴優雅的理解不同,我們認為的高貴優雅一直都是大紅大紫。而國外幾乎都是和黑白灰有關,國外很多重要場合都是黑白灰,深藍,棕色等素色為主色調。例如音樂會,婚禮,晚宴色調幾乎都是黑色為主。
一個人越成熟越會覺得黑色灰色這樣單調乏味的暗色調好看,耐看,高雅相反,大紅大綠則體現著不成熟,庸俗。
小時候,看奧運會開幕式的入場式,看到別的好多國家的代表隊都是穿著灰色的西裝入場,我當時很奇怪,他們為什麼不和中國隊一樣穿大紅色的運動服呀,多鮮艷多好看呀,慢慢長大後,才發現人家的才是真的好看。
讀Master的時候一位derivative領域著名professor抖過一個段子說:New Yorkers all wear black because their closets are too small, while black is good for all occasions. -紐約客都穿黑色是因為他們的衣櫃太小了,而黑色是可以應付各種場合的
黑白,簡約大方,不失風味,
其實現在很多紐約也是在用色彩呀 比如thombrowne
宗教---》18世紀洛可可---》工業革命---》簡約設計---》包豪斯
看看歷史你應該會明白為什麼。
事實上,不只是紐約傾向黑白灰的簡潔,很多歐洲的城市都習慣將黑白灰應用到甚至unexpected corner,將一切化繁為簡得令人性冷淡。我想這大概是城市發展到某一階段的特徵,1/頻繁的經濟活動要求所有的工作都必須井然有序條理清晰;2/社會分工越是明顯對很多繁瑣的細節就越容易忽略;3/我們從一隻猴子衍變到今時今日極簡主義確是過往任何一個地域與時代都無有過的,從沒的到有,這是在發展。
若單從設計領域去總結或許有點兒戲,畢竟任何年代的娛樂都是時代統治的產物。
大家口中的歐美風主要構成顏色就是中性的黑白灰,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穿衣風格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和流行,從而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
極簡風格的盛行,而黑白灰最容易凸顯極簡
黑白灰只有亮度變化 簡單
用大師們的話來說,黑白灰,永恆的經典色,不論多少年,永不淘汰。
現代風格里,黑白灰的經典配色,讓一套小房子變成大空間的視覺衝擊感,年輕人象徵朝氣蓬勃的未來感,深沉黑白色的互相牽制,搭配中間調和的灰色,一道完美的菜肴上桌,難道不是賞心悅目嗎。
順眼咯~再說經典,看著就有種很穩很安靜的感覺
這跟紐約不紐約有什麼關係?倫敦 巴黎米蘭 世界上各大時裝周 各種主流時尚品牌都是這種色彩搭配,你提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上面已經有很好的駁斥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切圖?
※設計圈裡有哪些經常被讀錯的詞?
※名片怎麼設計別人才不會扔掉?
※有什麼簡單的編髮?
※有哪些好看極簡的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