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收藏居然是贊贊的3倍!豆子的心也碎成了8瓣(* ̄︿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給豆子點個贊呀~
全文約9.4k字,篇幅有點長,這也是我迄今為止寫過的最長的學習類乾貨回答,希望我的這份認真也能讓你們有所收穫。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寬泛,雖然此前我也曾寫過不少學習類的文章,但是像這麼大的問題也是第一次嘗試,為此我也是提前做足了準備工作,查了很多相關資料,並特意製作了一些配圖,只希望能把回答寫得更加通俗易懂。
說到知識體系,其實大家都不算陌生了,通俗點的解釋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聯繫的知識系統。
這種系統就像是一棵樹,每片葉子都是獨立的,但樹榦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體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學生時代做的那些教輔資料,它們的每章末都會有自己的章末小結,對前一章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即是最常見的知識體系的構建了。
然而,原理大家固然都懂,真正實施起來又談何容易,世界上的各類知識成千上萬,又趕上互聯網數據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早已不再是以「點狀」或者「樹狀」的形態呈現,而是變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網」,以個人的能力將它們內化成知識體系幾乎成了一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而我此前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曾考慮了以上諸多方面的因素,所謂的方法既不能說得太空泛,又要有切實的可行性,所以我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主要從文科也就是文史類的角度寫這篇文章,同時也涵蓋了建立各類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
至於建立理工類知識體系的方法以及其他技巧,已特邀學習類問題活躍答主,也是我的好朋友 @葉倩倩 @劉暢 來回答:
理工類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技巧請見@葉倩倩: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知乎
社科類建立知識體系分方法技巧請見@劉暢: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知乎
衷心地希望我們的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一個目錄——————
一.糾正個人知識管理的兩個誤區
1. 糾正「以知識的收集為中心」的學習觀念
2. 糾正「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
二.談談建立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
1. 明確知識體系的主題和用途
2. 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3. 知識的整理與分類
4. 知識的輸出與運用
5.把握學術動態,更新知識體系
三.如何構建文史類的知識體系?
1.思路一:從傳統文學史入手,搭構框架,形成體系
2.思路二:從你喜歡的作者入手,按圖索驥,遵循軌跡
3.思路三:從你喜歡的類別入手,循序漸進,逐漸深入
4.思路四:從你的「共鳴點」入手,劍走偏鋒,另闢蹊徑
四.總結
——————我才是正文——————
一.糾正個人知識管理的兩個誤區
早些年在騰訊cdc博客曾流傳過這樣一張圖(原作者: hsiang),用於描述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低效的知識管理現象。
上面圖中描述的現象是不是很熟悉,其中很多流程循環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
每天熱衷於各類知識的收集,比如在知乎上看到好的回答就想點收藏,但收藏之後又不會多看一眼,潛意識裡不願花較多的時間在知識的消化上,又偏偏是收集成癮,最終導致採集的知識總量越來越大,逐漸產生一種時間不夠用的錯覺,最終在知識的海洋里迷失自我,整日忙忙碌碌、碌碌無為。
而這也是低效知識管理模式的典型,不但會影響個人知識體系的建立,長遠看還會打擊人的自信心,徒增焦慮感,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在思維上糾正我們在個人知識管理的兩個誤區。
1. 糾正「以知識的收集為中心」的學習觀念
互聯網時代,信息大爆炸,不僅在信息數量多得可怕,而且其更新速度也是快得嚇人。
如果一個人還按照傳統的觀念去收集知識,企圖在數量上建立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那幾乎是天方夜譚的事,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做到這一點。
誠如《莊子·養生主》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其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
而所謂的面面俱到、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也絕非個人力量就能完成的,這應當是整個人類的目的。
倘若還是「以知識的收集為中心」建立知識體系,那你能消化吸收的知識在採集總量中只佔極小比例,最終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做了許多無用功。
所以我們首先要糾正的,就是這種「以知識的收集為中心」的學習觀念。
2. 糾正「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有的時候我們看書學習不仔細,自以為已經弄懂的知識,一到真實運用時就傻眼了,很多知識一看就懂,一做就錯,學的時候囫圇吞棗,用的時候一臉懵逼。
這裡面其實暗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邏輯,那就是「我懂了」與「我會用」其實是兩個概念,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高估自己實際運用的能力,做什麼事都喜歡求大求全,自以為積累的各門類的知識越完整越好、越「成套」越好……殊不知這樣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往往看似高大全,實則都是「紙老虎」,經不起實戰的考驗。
因此,我們在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最忌諱無目的、無方向、無重點的學習, 要時刻銘記自己的目的,調整自己閱讀的內容和思考的方向,糾正常見的「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
寫到這裡可能有朋友會疑問,這也不行,那也不對,那你說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嘿,我們在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時,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個理念是——
應當以自己的應用場景去架構自己的知識世界。
所謂的「應用場景」,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我們掌握知識也好,建立體系也罷,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學以致用,你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專業或者工作建立一套高實用性的知識體系,讓你可以隨時能從中提取信息,並且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
以答主個人為例,我學的專業是文學,所以我在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時,就會格外留意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看別人如何遣詞造句,學習他們寫文章時的思維與邏輯,讀書時也會習慣性地留心各種文學間的相似與差異,這些內容也會在有意無意間影響我之後的寫作和學習,而我也會及時地把這些經驗整理到自己的文史類知識體系中。
二.談談建立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
糾正完個人知識管理的兩個誤區,說完建立知識體系的核心理念,接下來我將在第二部分談一談建立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這套方法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的,具有普遍適用性,大家可以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進行實踐。
這套方法大體分為五個步驟,其具體內容如下:
1. 明確知識體系的主題和用途
簡而言之,在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前,你務必要明確自己體系的主題和目標,提醒自己「我的知識體系是什麼,它的用途是什麼,我又為什麼要建立它?」
只有搞清楚自己知識體系的方向,找到自己最願意學習的部分,並且能讓自己更加專業的知識,你才有足夠的動力去堅持。
比如,你是一名學法律的學生,你需要的「知識體系」就是「與法律相關的內容」,用途就是利用這個「體系」提供法律服務的必要知識,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假如你在讀書或者學習期間看到一些刑事案件,後面鏈接到古代刑法的演變是合理的,如果再扯到《金瓶梅》乃至古代色情文化就沒必要了,因為《金瓶梅》中雖然含有一些古代刑法,但是相對於你的「體系」而言則是無效信息。
明確知識體系的主題和用途可以幫助你迅速理清脈絡,剔除無效信息,不必再在無關的內容上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2. 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明確「知識體系」的主題和內容後, 接下來就是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我們不但要學會理清脈絡,更要學會篩選知識。
常見的獲取知識的途徑有:
① 書本:
針對某一領域,進行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可以快速掌握某一領域的基礎知識,形成最基礎的知識框架,另外每本書一般都會有參考資料,這些也是很好的知識來源,只要你細心,完全可以按圖索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建立「體系」的內容。
② 課堂:
這裡的課堂既包括現實中的上課,也包括網路視頻課程,像網易雲課堂、中國MOOC等網站都是你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
③ 網路:
互聯網時代,網路已然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須品,只有你好好利用網路,其實能找到適合你「知識體系」的內容,這是你主動學習的一大「法寶」。
④ 隨時留心生活的點滴:
永遠不要把知識累積全部放到主動學習上,有的時候生活當中的一本隨手翻翻的書、一頁無意中瀏覽到的網頁、一次好友親人之間的聊天,如果你足夠敏感,都可以成為你知識體系中重要知識的來源。
3. 知識的整理與分類
這一點是一般「知識體系」建立的重中之重,也是實施起來最難的部分。
有了前面所說的主題和途徑,你就可以按照邏輯和層次,分出盡量詳細的項目類別了,這期間你既可以用手寫筆記的形式整理,也可以利用網路管理資源,像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為知筆記、evernote等筆記類軟體進行整合,專門建立一些「筆記本」,用你的「知識項目」來命名,然後把你的知識點(文字、圖片、其他媒體)按照名稱,作為筆記歸納進你的知識體系之中。
當然,整合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會發現最初列舉的項目一定是不完整的,沒關係,只要你繼續往知識體系里填充,並且及時整理即可。(可以參考的相關回答: 碎片閱讀如何形成知識體系? - 知乎)
4. 知識的輸出與運用
我曾在另一篇學習類回答花了很多很大的篇幅介紹過「費曼技巧」,而這個技巧放到這裡依舊合適,其實讀書也好、學習也罷,只有讀進去能表達出來,才算是真正吸收了,因為你表達的過程,就是思維加工的過程。
當你輸入了大量的知識後,在認真地整理成體系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進行輸出,你可以選擇在網上輸出,比如開一個博客或公眾號,或者在知乎上寫回答寫專欄,在豆瓣上寫相關的文章……
這時,對於體系里的知識,你不僅懂了,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地運用,將知識的運用做到遊刃有餘, 並且用各種方式輸出或分享給其他需要的人,這種成就感很難被替代的。
5.把握學術動態,更新知識體系
一個好的「知識體系」的形成,絕對缺少不了及時有效的更新,你可以依據實際情況不斷對其進行補充,使之更加完整可靠。
更新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你要學會及時把握與你的「知識體系」相關的學術動態,看相關的學術期刊,關注相關的學術論文,就答主個人而言,知網、萬方、維普、讀秀是我經常看的中文資料庫,尤其是相關領域的權威刊物,裡面的文章都可以成為你擴充更新知識體系的有效來源。
三.如何構建文史類的知識體系?
談完構建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答主想在第三部分著重寫一寫「文史類知識體系」的建立。
之所以把它放到第三部分,一則是因為對於建立「知識體系」而言思維的轉變是最關鍵的,二則是因為我的這些經驗帶有過多的個人讀書學習的烙印,不可能像第二部分那樣具有普遍適用性。
而且文史類的東西偏靈活、重積累,沒有什麼公認一致的標準答案,如果貿然把它拎出來當作回答寫在這裡,可能就顯得主觀性太強了,熟悉我的小夥伴應該都了解,我在寫文學類或者學習類乾貨文章的時候,特別注重全文的系統性,裡面的每一小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家在用的時候不一定非要以我寫的順序來,只要汲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即可。
上一部分我曾提到過建立「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就是明確它的主題和用途,對於文史類的內容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相比於其他科目,文學的體系其實更為靈活,文學史讀多了會有一種很直觀的感覺,你會發現所有文學形式的出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以及各時期的代表作家作品的出現,你總能往上找到源頭,並由這個源點梳理出一條無比清晰的線,再由這條線添枝散葉,即自成一套體系。
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拘泥於某一種方式死死不放,我接下來會用一定的篇幅介紹幾種構建文史類「體系」的思路,也算是對前兩個部分的補充,私貨比較多,只願能對愛讀書的你有所啟發。
思路一:從傳統文學史入手,搭構框架,形成體系
這是最完整、最系統的建立「文史類體系」的思路,也是傳統中文系及相關文科專業最常用的辦法。
就像我在上面所說的那樣,所有文學形式及大家的出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文學史可以幫助我們很快地建立起框架,我們只要依據這個框架不斷填充,讀文學史中重點闡述的作品,或者你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很快就能把最直觀的體系建立起來。
這個思路暗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邏輯,那就是以時間線為經緯,從歷史的縱向角度出發搭構框架,在這裡我推薦一本由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歷史年表》,基本涵蓋了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及重要文學作品,打開就像奏章一樣,脈絡十分清晰。
另外,關於中國文學史的推薦書目,限於篇幅我在這就不刻意展開寫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閱下相關資料(可以參考的相關回答:想要入門文學史和文學理論作為業餘愛好,有哪些推薦的書籍? - 知乎)
思路二:從你喜歡的作者入手,按圖索驥,遵循軌跡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那種方法太麻煩,那完全可以從興趣入手,從你喜歡的作者入手,按圖索驥,遵循軌跡。
舉個例子,假如你喜歡知乎的張佳瑋,通過他的回答你可以發現他格外喜歡王小波,而你再看王小波的作品的時候發現王小波又反覆提過卡爾維諾和奧威爾,於是再挑這兩個作者的優秀作品繼續讀下去……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甚至可以在很多專業書中的參考資料中找到作者曾經的讀書軌跡,如此按圖索驥,從而不斷擴充你的知識面。
但是,我們在踐行這種思路的時候還需格外注意,千萬不要無目的、無方向地閱讀,要主動地總結不同作家之間的相似性,並且及時補充到前文所說的「知識體系」中。
思路三:從你喜歡的類別入手,循序漸進,逐漸深入
每個人喜歡看的書不一樣,有的時候我們會對某一種文學類型情有獨鍾,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每一大類都可分為若干小類,喜歡那一類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循序漸進、逐漸深入。
以網路小說為例,倘若你現在喜歡看玄幻升級文,不妨從小白文轉到文藝文的路線走,開始看看像《塵緣》《歷史的塵埃》《褻瀆》《天行健》《悟空傳》《英雄志》這類在網文界相對比較文藝的經典作品再按照這條路看看金庸、古龍以及之前更早的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如果你有心,甚至可以一直把閱讀視野延伸到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系列中,像《聊齋志異》《三言二拍》《閱微草堂筆記》等都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你甚至可以隨著自己的興趣一路追溯到先秦諸子的作品,比如《莊子》中的諸多神話寓言。
而這個循序漸進向上深入的過程,其實也是你的「閱讀品味」逐漸提升的過程,你完全可以以此為線索把它們添加到你的「知識體系」中。
思路四:從你的「共鳴點」入手,劍走偏鋒,另闢蹊徑
「共鳴點」這個概念聽起來很玄乎,但是理解起來很簡單,那就是你在讀書學習中的所謂「爽點」。
這裡說的「爽點」覆蓋面很廣,它既可以是讓你生津開胃的美食描寫,也可以是那些直擊靈魂的細節描寫,甚至那些讓你血脈噴張的小黃文,都能成為你構建文史類「知識體系」的動力源。
這方面我很佩服知乎大V黃叔叔,他在某個回答(十六歲女生看《金瓶梅》有錯嗎? - 知乎)中曾直言不諱地說:「 書里性描寫簡直是如饑似渴閱讀世界名著的第一生產力 。」
是不是第一生產力我不知道,但是黃老師的這個利用「共鳴點」讀書的思路是可供我們借鑒的,為此我還曾特地依據他們的閱讀經歷寫了篇推薦的書目回答(小說里都是怎麼描述床戲的? - 知乎),僅供大家參考。
四.總結
略累,幾乎是對著電腦屏幕碼了一天字,想了一下還是覺得有必要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最重要的是思維上的轉變,糾正「以知識的收集為中心」的學習觀念以及「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改變低效的個人知識管理模式,應當以自己的應用場景去架構自己的知識世界。
糾正了思維上誤區,還要掌握構建知識體系的一般方法。你需要在體系建立之前明確它的主題和用途,不在無關的內容上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之後你要學會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獲取知識,隨時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舉一動、一草一木都可以是獲取知識的來源。
有了來源,還要學會知識的整理和分類,可以按照邏輯和層次,分出盡量詳細的項目類別,期間充分利用像有道雲筆記這種網路筆記類軟體,分門別類,不斷補充。
知識的輸出和運用是我們建立知識體系的最終目的,可以用「費曼技巧」等方式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只有讀進去能表達出來,才算是真正的吸收,從而獲得難以替代的成就感。
有了體系也千萬不要墨守成規, 因為你會不斷地遇到新的信息,必然會對原來的結構造成影響,這時候你要及時把握學術動態,更新知識體系,一定不能讓自己的大腦僵化,而是要打破原來的體系不斷對新的事物進行接受。
最後,我花了一定的篇章寫了建立文史類「知識體系」的四個思路,從文學史、作者、類別、「共鳴點」等角度出點,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學習,殊途同歸,最終搭構框架,形成體系。
收藏居然是贊贊的3倍!豆子的心也碎成了8瓣(>﹏<),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給豆子點個贊呀~
@梁豆子 的相關回答:
有沒有一種讓人很爽的學習方法? - 知乎(重點推薦!!)
有哪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 知乎(番茄學習法的細節)
你堅持過哪些細小的好習慣? - 知乎(幾個生活中的小習慣)
想寫純文學小說,但感覺自己不會編故事,但思辨能力較強,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豐富的閱歷在未來能不能彌補? - 知乎(關於寫作的技巧)
1,
托手機和互聯網的福,我們已經進入完全碎片化的時代。
碎片化時代,通常來說,指的是兩個方面的碎片化:
第一是場景的碎片化,以前我們讀書的場景,只限於學校和自己家裡的書房,但現在生活節奏日漸加快,我們所生活的場景,已經被分割成好幾塊:辦公室、各種交通工具、社會娛樂活動場所、家裡、圖書館等等,想要在單一的場景下呆上較長的時間學習,已經很少有這個可能。
第二是內容的碎片化,以前我們單單依靠實體書本來作為吸取知識的載體,內容還能稱得上是較為系統。但隨著公眾號、知乎和各種聚合類信息流軟體的興起,內容不斷遭人分解和二次加工,而且缺少必要的讀書場景,你完全靜不下心來讀長篇的乾貨類文章。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很多人都遭遇過以下的幾種情況:
看到某個公眾號介紹的書,立馬就買了回來,結果就把它給晾起來吃灰;
越來越不喜歡思考,讀不了長篇類的文章,喜歡講求速成;
即使良心發現拿起書來讀,讀完之後腦袋依舊空空如也......
說到底你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或者是根本不會讀書,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2,讀書需要功利一點:黃金圈法則
這是我做的關於如何構建知識體系的思維導圖。
為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法則——黃金圈法則,黃金圈法則從里往外分別代表著why、how、what。
最裡層的是why——自己為什麼要學習,解決的是你自己的動力問題,無論你是想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還是滿足自己的成就動機,你都要找出為什麼讀書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夠知曉自己為什麼要出發。
很多人可能會罵我:讀書就是一時興起唄,想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哪有那麼多約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大學給人一種幻覺就是以為你自己擁有大把時間,但當你走出大學這座象牙塔,你才發現自己的身邊無時無刻不存在著一個黑洞,這個黑洞什麼都不吸,專門吞噬你的時間。
第二層是how——怎麼樣學習,主要是解決學習的策略問題,怎麼選擇輸入的方式,即如何獲取信息,如何對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等等。
最外層是what——做到了之後,可以達成什麼樣的成果,這個成果主要是你確定了動機,明確了達成目標的方法給你帶來的。
例如你想構建心理學的知識體系,首先要面對的是,你為什麼要學心理學?是為了更加了解自己、洞察他人,還是單單只是為了應對考試;接著就是解決學習的策略問題,即如何獲取心理學的知識,該不該做好讀書筆記等;最後是當你全部都明確且做到了之後,你可以實現什麼樣的成果。
3,選擇輸入方式:如何獲取正確有用的信息
現在信息的載體有千千萬萬個,很多人置身於信息的海洋中時,往往會犯本末倒置的思維錯誤,就是先關注網路上的碎片化知識,有時間的情況下,再去啃該領域的專業著作。
這其中的原因,你可以理解為我們人類天生就喜歡挑捷徑來走,網路上的碎片知識,往往添加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在裡面,相對於枯燥無味的專業書籍而言,讀起來更加輕鬆愜意,不用費腦筋。
如果你學過心理學,你就會發現知乎上帶有「社會」、「人生」、「家庭」話題下的高票回答,核心觀點都出自於《社會心理學》這本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
但實際上,很多人寧願刷知乎,看不同的段子和別人的人生經歷,也不想花點時間把相關領域的專業書籍給看完。
在獲取信息的渠道上,我建議你優先看完某一領域的經典書籍,例如想要學習心理學的童鞋,先把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和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給看完,再去看其他的書籍。
接著你可以去網易公開課上挑選相關的心理學課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老師。這裡我推薦哈佛大學的幸福公開課,主講教授是大名鼎鼎的Tal,另外還有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導論》,主講教授是Paul Bloom。
這些經典書籍和課程,需要你安排連續且大量的時間來學習,個人不建議你把碎片化的時間,例如等地鐵、吃飯後的休息時間投擲在這上面。
碎片化的時間,我建議你訂閱和心理學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沒事的時候,可以翻一翻;在此期間如果你突然想起某個心理學概念,你得學會如何去搜索,我之前寫過高效搜索的文章,你們可以看看這樣使用搜索引擎,真的爽爆了!
4,整理和歸納:建立起自己的外部大腦
很多人經常高估自己的記憶能力,認為書只要看看就好 ,完全沒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更沒有必要做思維導圖。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陷入一種「我已經學會了」的錯覺之中。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一種錯覺,是因為我們當時在學習的時候,承載著知識的載體——書本、教室中的黑板、手中的kindle就在我們的眼前,即使忘了,我們只要偷瞄一眼,知識點就會浮現起來,但只要這些載體消失了,我們經常把知識點忘得一乾二淨。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上課的時候,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會,結果一到考試就潰不成軍的原因。
所以,讀書的時候做好讀書筆記,在需要的時候,更要做好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你避免陷入「我已經學會了」的錯覺,因為你做讀書筆記的期間,你大腦中關於知識點的細胞聯結,會被重新激活一次,從而加深你對知識點的理解。
關於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做讀書筆記?用這個方法真的爽爆了!
而做思維導圖是為了讓你對知識點的結構,互相之間的聯繫有更系統全面的認識。
我對於一些經典的書籍,除了多看幾遍之外,還會把它給做成思維導圖,方便自己今後的複習和對各個知識點的把握,下圖是我做的《社會心理學》的思維導圖。
5,輸出加分享:讓知識為你所用
長期浸潤在中國應試教育裡面的人,會患上這樣的一種「學生思維」:
以為知識的終點,就在於試卷交上去的那一瞬間,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和拿到畢業證而已,至於學到的知識怎麼用上,那我可不管。
畢業之後,我遇到過很多犯了資料或者書籍囤積症的人,他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碎片化的時間裡,收集各種學習資料和書籍,但卻不怎麼去看,即使看了也只是翻一翻而已,從年頭一直持續到年尾,你問他今年讀過什麼書,獲得什麼樣的收穫,他們卻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其實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除了要有信息的輸入方式,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的能力,你還得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輸出和分享。
我們為什麼提倡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和分享?因為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被動學習,這種學習不太涉及認知的主動參與,你只要把人帶到現場,就可以進行學習了,這種學習形式包括上課聽講、被動閱讀、看人演示等等;
另外一種學習方式是主動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需要消耗你大量的認知資源,你需要將學到的知識,通過拆解、組合或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介紹給別人,這種學習形式包括討論、實踐、傳授給他人等。
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你儲備在知識倉庫裡面的知識點,需要不斷調用出來講授給別人聽,有時候別人不一定聽得懂,或者你當時儲備進去的時候,學地也不夠仔細,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在對知識進行不斷提取的過程中,知識的平均留存率實現了最大化,因為你不是泛泛地翻過而已。
在輸出的過程中,我有幾點建議給大家:
第一,要找到屬於自己合適的輸出平台,輸出平台一般有私密性和公開性兩種形式。
私密性的平台包括自己的紙質日記系統、手機自帶的日記軟體等,特點是自己寫給自己看,其他人看不了,完全不知道有什麼反饋;公開性的平台指的是可以和別人進行互動,能收到其他人給予反饋的社交軟體,包括但不限於知乎、公眾號、微博、頭條等。
當你剛剛開始輸出的時候,我建議你優先選擇公開性的輸出平台,因為公開性的輸出平台,你在輸出的過程中,不是單方面地在和自己對話,而是能連接到互聯網,讓你的文章得到曝光。
在私密性的平台,你寫得好不好,觀點是否正確,文筆是否通暢,有時候在你自己的眼裡,你是得不出結論的,甚至即使你寫得很爛,但由於自我服務偏差在,你依舊認為這個錯誤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其他的外部原因。
但在公開性平台,看到你文章的讀者,會對你文章的好壞給予反饋。
不要小看這些反饋,它可以讓你知道誤區和盲點在哪裡,不會讓你的缺點一直重複循環下去,到最後改也改不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同樣都是資質平平的兩個學生,一個父母請得起家教來對其進行課後輔導,一個卻不行,有家教輔導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來說,會得到巨大的提升,因為這個學生犯了錯誤,能夠得到家教的及時糾正,不用一直沿用錯誤的解題思路或者方法。
及時的反饋,是私密性的平台無法給予的。
當持續輸出已經變成了你的習慣,你可以逼迫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用輸出倒逼輸入。
什麼意思?就是當你想要回答一個問題,或者寫一篇文章的時候,這個問題或者這篇文章的內容,你完全不熟悉,你無法從你已有的知識倉庫裡面提取出來,那怎麼辦?只能逼迫自己去查閱資料、收集相關的素材和觀察別人如何撰寫。
我一些朋友本來不想寫某個領域內的文章,但由於接受了約稿,對方付了定金,在金錢的「誘惑」下,才倒逼自己去輸入,慢慢地把文章給寫出來了。
6,迭代和升級:讓知識不斷得到更新
我們除了要面對知識的碎片化,還要面對知識的爆炸性增長,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後果,一個是信息量的急劇猛增,另外一個是信息的更新不斷得到加快。
很多現在看起來真實有效的知識,過不了多久就被證偽了。
就像之前我們常常認為大腦的關鍵發展階段是在嬰兒期,過了嬰兒期之後,我們的大腦就穩定了下來,不會再有什麼樣的大變化。
但後來經過科學實驗證明,大腦內部的突觸、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可以由於學習和經驗的影響建立新的連接,也就是說在不斷地學習還有認知的過程中,新的連接可以讓我們的大腦不斷得到重塑。
因而,在構建自己知識體系時,要密切關注該領域的最新動態,定時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更新,這也算是不斷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的行為之一吧!
希望對你們有用!
寫了整整一天畫了好多圖的6.2k字長文,點個贊再走吧~
從真學渣變成偽學霸的過程中我做了很多努力,在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中也分享過一些心得。其中「構建知識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當時給出了「構建知識樹」與「推導公式」的小例子,但很多同學反饋說這些對於實際操作來說遠遠不夠。於是喵就把這部分內容拿來單獨寫一篇。
當我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時,那些建立在數學和物理這兩個基礎學科上的專業課彷彿活了一般,脫掉了枯燥的外衣,變得靈動起來。就像一顆樹種生根發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我學習的深入、知識的豐富,這棵樹的枝葉也越來越茂盛,每一個知識點都牢不可拆——直到如今工作,我依然能用到的時候回憶起那些專業知識。
這是喵關於學習策略的第四篇文章。
在第一篇講了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及時獲得學習中的正反饋有沒有一種讓人很爽的學習方法? - 知乎;第二篇講了如何克服困難,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歡、覺得困難但又不得做的學習任務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歡的工作/學習任務? - 知乎。第三篇講了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 知乎
上一次,在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 知乎中,我們把學習劃分為兩種類型——「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是以通過考試或者科學研究為目的,主要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歸納、解題。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主要強調解決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
類似地,我們也將「知識體系」分為兩種類型——「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和「以應用為中心」的知識體系。顧名思義,第一種知識體系的建立是為了掌握專業知識,與「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相對應。構建這種類型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你理解消化教科書與課堂所學,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第二種知識體系的建立是為了解決問題,與「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相對應,可以教會你如何主動獲取信息並把信息轉化為知識,如何將碎片「聚沙成塔」,如何學會思考不被微信雞湯雞血文洗腦,如何批判性地接受新的觀點,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應用知識」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本身就是一個體系,只是由於你接收這些信息的過程是間斷的,所以這些知識看起來才顯得雜亂無章;而後者本身就是一些碎片,加上你接收這些信息的過程是片面的,於是碎片看起來就更凌亂了。對於前者,我們需要做的是「理解——歸納整理——記憶」,當有新知識點進入體系時要「吸納接收」;而對於後者,我們需要「重組——添加——重組」。
本文的「知識體系」特指「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知識體系,給出的建議與具體策略也是圍繞怎樣更好地掌握專業課(理工類)、如何取得更高成績展開的。下一次(學習系列第六篇文章)喵將給出第二種知識體系的構建方法。
文章結構圖如下:
二、 如何建立知識體系
1) 兩個工具
1.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用圖表表現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過程也就是大腦思考和產生想法的過程。
思維導圖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1) 中心圖像用來捕捉主要內容——比如,如果你使用思維導圖籌劃一本書,那麼你可能在中央放上這本書的圖畫
(2) 分支從這幅圖畫向四周散射,首先被分成各大主題,附在中央圖畫上,然後此主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上一層分支上
(3) 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者印在線條上的關鍵片語成
注意,思維導圖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是「關鍵詞」,而不是「短語」或者「一句話」。思維導圖適合自己給整本書或者教材做讀書筆記,而不適合記錄聽課筆記——如果你無法從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中精確地找到這個關鍵詞,最好用康奈爾筆記法或者傳統筆記法進行記錄。而且課堂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上老師的思路」,這裡思維導圖所倡導的「發散性思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思維導圖適用範圍是複習或者自學,而非課堂學習。
下面是東尼?博贊在《思維導圖》中給出的為教材做思維導圖的步驟:
(1) 快速瀏覽、翻閱全書或整篇文章,對其內容的組織得出一個初步的印象。
(2) 編製一個時間方案,用以研究並確定在這段時間裡必須涉及的材料內容和數量。
(3) 給這個領域已經知道的內容畫一幅思維導圖,以建立聯想性思維「抓鉤」。
(4) 用一個小型思維導圖確立這個學習階段希望達到的目的和目標,並完成一幅不同的思維導圖,用來回答在次學習階段必須回答的所有問題。
(5) 再總覽以下全書或這篇文章,看看目錄、主要的標題、結果、結論、小結、主要的示意圖或者圖片,和其他一些映入你眼帘的重要內容。這個過程會給你為全書或這篇文章畫的新思維導圖一個中央圖和主要分支(或者基本分類概念)。
(6) 現在,轉到預習階段,看一看有沒有材料還未包括在概覽中,特別是每段、每節和每章開頭和結尾,因為這些地方往往集中了最為重要的信息,然後把它們加入到思維導圖中去。
(7) 下一步是內查。這時,你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學習難題,但仍會跳過一些主要的問題區域。對全書或文章的其他部分熟悉以後,你就會發現已經很容易理解各段落的意思,並快速地完成思維導圖。
(8) 最後是複習階段,你可以回到一些早先跳過去的、比較困難的部分,回頭看看全書或文章,以便回答剩下的問題,或者填完沒有填的空。這時你可以完成思維導圖的筆記。
有點類似於拼圖遊戲,把小塊拼好最後再組裝到一起。
看範例的話應該會更直觀一些~
嘿~你還記得我剛剛說的話嗎?思維導圖適合一個人看書或者複習的時候用。那麼,聽課或者聽講座的時候該怎麼記筆記呢?來看看康納爾筆記法吧!
2. 康奈爾筆記法
這個有很多文章推薦,這裡就不再複述了,下面我們就可以動手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2) 建立知識體系的具體步驟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直接用自己的教科書進行演示吧,這樣看起來會更直觀一些。今天被我用來當栗子的是《電力電子技術》~~不是學電的同學看不懂具體內容也沒關係,因為這種方法只需要你用眼睛觀察就可以知道怎麼操作。
1. 確定哪些內容要加入體系
如果你面對一本教科書不知道該怎麼入手的話,先看看它的目錄吧。
這是《電力電子技術》的目錄:
我們在此之前已經學過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和《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目錄第一章裡面提到的「大功率二極體」、「大功率晶體管」與我們在那兩門基礎課中學到的「二極體」和「晶體管」有什麼聯繫或者不同呢?直覺告訴你,它們之間一定有聯繫對不對!?如果沒有聯繫的話,名字怎麼會這麼像呢?但是肯定不會完全相同,要不然就可以省去「大功率」三個字了。
看完目錄再看一下第一章的小結:
嗯,看起來這些器件被分成了好幾類,具體有哪些類別,我現在不需要記住它,只要有個印象就行了。老師講到分類這裡我要認真聽下。
我們接著看目錄後面的內容。第三章的標題是「交流-直流變換」,第四章是「直流-直流變換」,第五章是「直流-交流變換」,第六章是「交流-交流變換」。看出來了嗎?就像是兩個變數A和B之間的排列組合一樣。我們知道,一本教科書通常會在前幾章寫一些基礎性的內容作為鋪墊(比如介紹大功率元件);中間的幾個章節通常是考試的重點,是該學科的主要理論基礎;最後幾章一般是行業內新發展新技術應用之類的。
看完目錄,我們知道佔據了整本書巨大篇幅的重點就是中間的四個章節,學習時候重點要放在這裡,而且從標題來看,這四種變換方式肯定是有聯繫的。具體有哪些聯繫,我們學到那個部分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尋找它們之間的異同。
這些很重要、彼此有聯繫的知識,就是建立知識體系的基礎。
2. 搭建組塊
要熟練地掌握理工科知識,就要創造一些概念組塊——這是通過意義將分散的信息碎片組合起來的過程。
1. 進行組塊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組塊的信息上。
2. 組塊活動的第二步時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組塊,首先要理解這個基本概念。
3. 組塊的第三步,是獲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將不僅是如何進行組塊,還有何時何地使用它們。聯繫可以增加神經元網路的帶寬,這樣連接到組塊的神經線路不僅穩固,而且它會成為多條痕迹路徑上的一站。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來用具體的知識點解釋一下:
敲黑板!!!下面的內容非常重要!!!
我要建立組塊的知識點選自第三章「交流-直流」變換。我們先學了一個知識點,叫做「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它長這樣:
過了兩天,我們又學了一個知識點,叫做「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它長這樣:
又過了兩天,我們學了第三個知識點,叫做「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它長這樣:
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繫了嗎?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是由3個「單項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共陰極並聯而成的;而「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是由一組共陰極與一組共陽極——2個「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串聯而成的。
這就打包了3個相關的知識點。
為了使我們自己記住這個了不起的發現,快把它畫成一個小型的思維導圖吧:
注意哦,繪製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盡量用「詞」而不是「句子」,所以上面對名稱進行了簡化。
這時候我們只需要記憶最基礎的單相半波整流電路的圖形,再記住它們之間的聯繫,就可以一下子記住3個電路圖了。
但只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記住不同觸發角時的波形形狀,還要知道直流平均電壓之類的物理量的計算公式,要把其他的知識點也加進去,讓這個微型網路看起來更豐富:
比如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電阻負載有一種加續流二極體的特殊情形,還要掌握晶閘管和續流二極體上電流的平均值;對於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要知道觸發角大於和小於30°兩種不同情形下直流平均電壓;而對於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需要記住觸發角大於和小於60°兩種不同情形下的直流平均電壓……
讓我們把這些內容也加入思維導圖裡:
對比可以發現,三相半波電路與三相橋式電路在觸發角α較小時的公式形式是一致的,只是數值不一致,對比記憶又可得:
為了保證我們對這些知識點記憶深刻、穩固,我們要搞清楚這些公式都是怎麼來的,這時候要回到教科書,看大片的文字——那些是我們最不喜歡的原理,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公式。
以三相半波電路的直流平均電壓Ud為例。看的過程中問問自己,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教科書上給了推導:
我們先看第一個公式。
為什麼要計算直流端的負載電流與負載電壓?因為「交流-直流」整流電路的目的就是把交流電轉化成直流電,電壓和電流是描述電的基本物理量,是衡量這個電路轉換效果直觀標準。
公式里的每個數值都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這樣計算?我們可以具體看一下:先說公式本身,因為輸出端是直流,所以計算的是「平均值」;如果輸出端是交流的話,計算的就是有效值了。積分的意義是計算一個周期內的累計值,再除以周期長度,算出來的就是平均值了。看看這些數值都是什麼含義呢:
為什麼前面的因子是1/(2π/3)?因為一個周期(2π)內總共有3相電壓。
為什麼積分下限從π/6開始?為什麼積分上限從5π/6開始?這要從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的波形圖開始說起:
圖中數字1,2,3是A,B,C三相電壓波形,任意兩相相交的點我們稱之為自然換相點,我在圖中用紅色的圈標記出來了。在0至180°的範圍內,可以看出第一個點的橫坐標是30°,第二個點的橫坐標是150°。這時在剛剛到達自然換相點時施加觸發脈衝的情況。如果在這之後,在30°之內,觸發角有多大,相位就往後偏移多少,所以就有了上面那個積分公式。
α大於30°時,波形發生了很大改變——直流不再連續了。當一相電壓小於0時,晶閘管關斷了,直到下一次觸發脈衝到來的時候才能導通,這時候輸出直流電壓、電流都是0。對應的公式的積分上下限也發生了變化。
現在,我們就構建了一個關於「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的完整組塊,用關鍵詞與圖形相結合的方式覆蓋了該部分所有的重要知識點。下次你只需要看一眼思維導圖,就能夠快速從大腦中回想起這些知識。
請注意,「自己搭建組塊」最重要的是「自己搭建」。如果我直接丟給你上面的那張思維導圖,你一定不會聯想到那些公式的含義是什麼,死記硬背之後沒多久就會忘記它。而且萬一考試的內容的是「繪製觸發角為15°時的輸出電壓波形」呢?如果你理解了它,一定不難畫出來。
我剛剛演示的就是一次完整的搭建組塊的過程。所有的組塊互相交織,排成一張網路,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說,《電力電子技術》這門課的知識體系:
試試看,把康奈爾筆記的內容(課堂知識)和教科書里的知識整合到同一張思維導圖裡吧~
3.及時複習
間隔性重複有助於把信息從工作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
一定要回想學過的知識,這非常重要!在課堂上講過沒有及時消化的內容,通過自學理解後也要及時回想。洗澡的時候、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努力回想當天學過的知識。讓大腦提取關鍵概念,而非通過重複閱讀被動地獲取知識,將讓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學習時間。你越努力回想學習材料,它在記憶中植入得就越深入。別扔太久之後才去練習回想,那樣你每次都得從頭開始鞏固概念。特別是對初次學到、還頗有挑戰性的知識。學習任何新技能或者新學科的時候,你都需要在不同背景環境中進行大量的練習。
對於康奈爾筆記,應當儘可能頻繁地複習筆記。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複習筆記的好習慣,而非考前抱佛腳。這將極大地提高你的記憶與理解。
每學完一個章節,回顧一下自己做過的思維導圖。試試看,如果打開一張新的思維導圖,憑記憶開始繪製。完成之後對比之前你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的思維導圖和新的圖有什麼差別,哪些知識點遺漏了、哪些知識點記混淆了。
三、 總結
這篇文章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操作寫得比較詳細,這裡簡單地總結一下吧:
如果把每一個知識點比作一個沙礫,沒有體系的知識就是一盤散沙,有體系的知識卻可以聚沙成塔。
「知識體系」分為兩種類型——「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和「以應用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前者本身就是一個體系,而後者本身就是一些碎片,本文的適用邊界是第一種知識體系。
本文提供了一種筆記工具——康納爾筆記法,還有一種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二者配合使用,共同幫助我們完成知識體系的建立。
知識體系是由組塊整合而成的,要想建立知識體系,首先要學會確定要「整合」哪些內容,然後搭建組塊。知識點構成組塊,組塊構成知識體系。講了一個超級超級詳細的例子,手把手教會你從零開始完成整個知識網路。
裡面的幾個圖畫起來都很麻煩,又從早到晚寫了整整一天……喵……
看貓這麼辛苦,給小貓點個贊吧~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比較大,可能會說得比較靈散。
我基本上是通過大量閱讀,特別主題閱讀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主題閱讀具體體現在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
一、我對筆記的要求:
能把書中的框架和重點都展現出來或者你用一頁紙能把重點說清楚,就算合格。
第一步來說理清結構,歸納重點。
第二步是捨棄對自己無用的部分,
第三部分按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有時會把導圖按照7W3H的方式從新做一個思維導圖
第四步用自己的話從新表達出來,
第五步是實踐,然後根據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不斷重複這幾步
二、建立初步框架
1、讀過的書,儘可能做成筆記或導圖,筆記放在OneNote里。導圖放在MindManage里
2、針對不同的主題,建立思維導圖,盡量提練重點,然後在Note或分支中加下注釋或出處。
3、定期整理和匯總,不段調整分支和整體結構。
4、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做成PPT或寫文章,能把所關注的問題,用自己的話給清楚表達出來
5、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三、資料補充
如果學習的東西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
1、還需要建立自己的專業名詞字典
2、做資料收集工作,定期整理
3、針對特定大量閱讀本專業的期刊雜誌和相關資料,提練重點
4、會記錄所有自己學到的東西和心得
5、把遇到的問題和處理辦法單獨記錄,定期總結和分析
當你完全按照這種方式,針對某方面積累幾個月或一、二年,基本上可以冒充一下專家,而且業內人很難挑出毛病
上面所的說東西比較宏觀,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說到。如果目標的制定,建立或加入圈子,合作性學習、更有效的實踐、輔助技能的鍛煉、資料搜索、分類、重複閱讀、閱讀技巧、有效的記錄和表達
有些步驟我也正在努力,比如我做筆記的時間很長經常會比閱讀的時間長,歸納整理的能力還需要加強,我現在就在刻意每天練習,用微博或BLOG來分享每天一本書中第一、二步的內容
實際上對於建立一個知識體系最快最有效的辦法,高端訪談和頂級專家的培訓,但這二點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上無法實現。不過可以折中一下,多請一些業內的專家吃飯,海聊,效果也很不錯聲明:拒絕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體系。
1. 輕重的當。
2. 問題中心,個人中心。
3. 深究的、開放的、關聯的,發展的。
4. 豈有文章覺天下,來源於經驗的反思最靠譜。
以下是詳細說明:
構建自己知識體系,不是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百科全書的圖書館,而是緊急圍繞自己的真切需求,去收集一些問題解決所需要的信息、知識、技能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體系,那時理想狀態。試想一下,在學科分工如此細緻的今天,每個領域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信息,都有大量的創新與發展,即便是在某一個單一的領域,要想達到「熟識」和「通達」,至少需要一個人到了50歲吧,這個時候你才能夠比較自信地說「我真的了解這個行當」、「我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開拓」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對某一行當的徹底了解需要一個人長達20年、30年的積累,那麼在積累期他該怎麼辦?
我給出的答案就是以上4點,下面一一解釋。
1. 輕重得當。
輕重得當是一個「通用原則」,不管你說要發表一個演講還是做一個策劃,或是計劃你的人生,都需要輕重適宜,絕對不能平均用力。每一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發展出自己的專長,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才有立足之地。記得「羅輯思維」中有類似的觀點,大意是說,如今的世界是平的,每個人都可以找准一個點,製造一個突起,那麼你就是站立在這個世界上的高峰,就有了與他人協作的基礎。
對於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是同樣的道理。構建知識體系,最重要的用途,不是侃侃而談,不是為了人前掉書袋,牛逼哄哄,而是通過知識體系的合理構建,加快你的知識積累,以此解決你通往你人生某一特定目標途中的種種問題。
2. 以問題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時候,我們費盡心力地閱讀與體驗,卻收穫寥寥——不是我們不夠認真與努力,是看待學習的方式錯了,也許書中和別人的那些看似美好的經驗與知識,真的不適合你,抑或你沒有帶著自己的問題,沒有帶著自己的初心去積累自己的知識,導致邯鄲學步,人云亦云,事倍功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以問題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意味著「行動」——既然那是你的問題,是你的痛點,那麼在得到新的信息、知識或經驗時,你就會去嘗試、去驗證、去試圖解決,這就有了「交互」,有了「對話」,而不是在別人的經驗和書本里搖頭晃腦,紙上談兵了。
3. 深究的、開放的、關聯的、發展的。
既然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那麼就不能單純地就事論事,就不能停留於表層現象——每一個現象都是值得深究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看,不等於看見,看懂。以本人從事的教師行當來說,看似不起眼的一節課,細細深究下來,你能看到任課教師地教育目標的理解、教學的理念、學生的態度、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你能看到行為主義學習心理學的機械操作與強悍效果,能看到認知主義學習心理學的精細拆解與縝密組織,能看到建構主義學習心理學對個體的尊重和對協作、會話的強調,能看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學生的人本關懷等等。筆者最近參加了「朱樂平一課研究」的研討會,看到這群教師們,能夠對短短的一節45分鐘的數學課寫出幾萬字的教學分析,深有感觸。(……待補充。)
4. 豈有文章覺天下,來源於經驗的反思最靠譜。
讀書,能夠拓展我們的視野,被視為快速提升自我的途徑。需要指出的是,讀書的簡單相對於親身實踐的冗雜,容易激發一些人的「懶惰心理」,認為多讀書、使勁讀書就夠了,豈不知這恰好陷入了另外一個極端,其本質是一種偷懶,是一種想要找「捷徑」的懶惰。「豈有文章覺天下,忍將功業誤蒼生。」好書太少,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垃圾讀物,某些人為了寫書而寫書,凈是寫一些正確地廢話,甚至是誤人子弟。
謝 @梁豆子 邀請。
先推薦朋友的兩篇回答。
關於文史類的,前面 @梁豆子 的回答已經寫得很好了。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知乎關於理工類的, @葉倩倩 的回答也寫得很棒,同時講述了一個學渣蛻變學霸的過程。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知乎要解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你要先明白,什麼是知識體系?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最後才是怎樣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篇回答寫作的思路就是上一句話。
1. 什麼是知識體系
2. 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3. 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用一張思維導圖來展示這個回答的寫作思路
要想建立知識體系,必須先搞清楚知識體系的概念,我並沒有找到百度百科對於知識體系的定義。
先看看對知識的定義,「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事實上,在我們的認知方式中,知識大概可以定義為「人們在實踐或者閱讀中獲得的有用信息」
再看看百度百科對於體系的定義「泛指一定範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
我們類似地給知識體系下一個定義「在一定的範圍內,把知識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成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
(此圖來源於百度,舉的是高中生物鐘基因的表達的思維導圖)
很明顯,此圖仍然僅僅局限於基因的表達,或許說不上是知識體系,但能稱之為知識體系中的一條分支。
知識體系好比於一棵樹,樹上不同的分支來源於涉獵的知識,將之用類似於構建大廈的方法,不斷地添磚加瓦,一個終身學習者都應該具備這種能力。
---------
然後是為什麼要建立知識體系?
答案是增加我們的記憶效率與撿起遺忘的知識。
知識體系的建立用類似於大樹上不斷地長出小樹榦,小樹榦再發新芽。以此增強了我們的記憶效率。
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了下圖。
我並不否認,現實中可能有類似於女俠黃蓉過目不忘擁有超強記憶力的人。
但絕大部分人都是會遺忘的。很難相信,我們費盡心機甚至苦心孤詣記憶來的知識,僅僅是一天之後,遺忘的知識就到了百分之六十六!
構建知識體系不僅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記憶效率,更重要的是可能會讓某個知識僅僅暫時性的遺忘,通過某個知識點的連接,在某一刻,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想起。
知識體系的作用會大到讓你難以置信的地步。
先說些學習的事情,斯科特.楊寫過一本《如何高效學習》
他分析發現自己保持學習的高效率具有以下特點。
(1) 管理體型
a. 每日運動,保持體型,不熬夜。
b. 每周休息一天
(2) 絕不拖延
建立每周和每日目標
(3) 類似的工作批量完成
(4) 有組織
說回正題,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a、 知識的輸入
b、 知識的內化
有個席捲quora 的回答,其實有個前提是知識的內化。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Most of it』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But,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我吃過許多東西。
它們已經遠去,埋沒在我的記憶中。
肯定的是,它們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
其實,這一句所擁有的的前提便是知識的內化。
我所認為,內化知識最好的方式便是加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c、 知識的分享引發的正向反饋
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不喜歡都是源於沒有正向激勵造成的。
比如你拿著一個電子產品看說明書,大部分人都會津津有味地研究這個電子產品是如何使用的。
因為你一般看著說明書,解決著一個個問題有成就感,所以這份說明書寫得並不風趣和幽默,你依然可以看下去。
這便是正向反饋。
高效率一定伴隨著正向激勵。當你把你的計劃表上的to do list 一條一條劃掉,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便是短期激勵。
從長期來看,加薪升職或者一張滿意的成績單都是很好的長期目標。長期目標一般長期有效。
d、 把握動態,更新知識體系
實際上我們所用的Windows操作系統幾年就會進行一次更新,而我們的知識體系實際上是需要時常更新的。
把握住學術的動態,不斷地閱讀,如同肥料和好的土壤,便會讓知識體系這棵大樹越來越枝繁葉茂。
用一張思維導圖來總結一下回答的關鍵內容。
日復一日地學習每天微小的進步,會形成類似於經濟學中的複利效應,雪球便會越滾越大。
聽過一句很棒的話,真正的酷不是干那些地痞流氓的事兒,那些真的不難。真正酷的事情是做到別人做不到的。而終身學習是我見過最酷的事兒了,好嗎?
諸君一同加油。
(收藏前能不能點個贊鼓勵下我啊QAQ)
由於這個問題也困惑了我很久,拜讀了之前所有答案,借鑒了前輩的一些想法,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1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目標。
知識世界如同浩瀚的海洋,想要獲取全部的知識在人們有限的時間中根本做不到,並且也沒有必要。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幾個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方面,有所積累就好。所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就如同燈塔一樣,指引你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獲得財務自由,體驗更多的世界;職業目標是成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師。
2.根據目標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根據我的目標,我的時間精力應該主要放在全面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上,怎樣獲得財務自由,去了解世界真實的樣子。
所以我把自己的知識定位在設計,繪畫,英語,編程,經濟學,會計,法律,對大環境趨勢的認識上,與此同時還需要培養自己的底層技能,如閱讀能力,檢索能力,協作能力,說話能力等。
我覺得每個人的知識體系是有廣度和深度的。廣度就是上面提到的知識覆蓋的範圍。深度就是你所掌握的某一範圍的知識的程度。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在設計領域我要學到90分以上,但是在金融方面我覺得學到60分就夠了,這就是深度的不同。
當你明確自己想要學什麼,而且想學到什麼程度,然後你就可以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這就像你自己建好了糧倉,每個糧倉我知道放什麼東西,這個放玉米,那個放麥子,另一個放大米。。。
3.下一步就是採集,你可以主動的去找某一種糧食,然後放在對應的糧倉里(主題閱讀),你也可以偶然碰到某種糧食,然後歸類放好(碎片化閱讀)。現在普遍的情況是我們隨處可以遇到各種東西,有糧食,有雜草,大多數人不會分辨,全盤通吃,什麼都往糧倉里放,弄得亂七八糟,以至於信息焦慮。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辨,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好的但對自己沒用的,哪些直接是垃圾,簡化信息,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
4.採集完了就是整理歸納了。
就像有了糧食,就開始研究這個糧食可以做成什麼食物,創造出更好吃的東西。
5.建立知識的聯繫融合。
有時候一不小心把兩種糧食放在一起會做出意想不到的美味,逐漸的所有的糧食都去嘗試,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廚藝。
6.輸出
做出美味的食物要記得跟大家一起分享哦!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的,這裡就不多說了,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相較於「個人知識體系」,我更傾向於構建「我的個人認知系統」。
我一直妄圖構建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全景式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不僅僅是某個知識點、某個專題、某個學科甚至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是從「個人實際應用」的角度構建的知識體系,我習慣稱之為「個人認知系統」。
在我正式形成「個人認知體系」這個概念之前,我曾做過大量的行業的、學科的、某主題或者某本書的知識體系。
例如:
下圖是我整理的斯科特·揚在《如何高效學習》中介紹的「整體性學習」的知識體系。
下圖是我初學社會心理學時整理的知識體系
這些知識經過我的梳理後很系統,邏輯也很清晰,知識點也很明確。我剛開始對此還很滿意,因為我發現這用來應對「應試性」考試和或給他人講解很有幫助。我能很清晰地講出完整的體系和來龍去脈。
但是在我隨之而來的應用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一直在致力於建立「形式上的完整性和邏輯清晰」,這也許有利於你去講解,但是這對於個人實際應用並非是最佳的體系(不可否認這種方式對於打牢基礎、建立純知識的體系有很大幫助)。
舉個例子,這就像一個搞心理研究的人,理論基礎很紮實,但是卻不太會做心理諮詢或在生活中應用一樣。
於是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增強「實用性」。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從「應用」的角度去審視這些知識體系,即「所有知識,為我所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一些感悟: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做一些「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有用」的事情,比如,上學時不去讀書就有罪惡感,因此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去隨便讀書(這個例子,可能不愛學習的人感覺不到,再舉個例子,工作以後,好像不努力就有罪惡感、焦慮感,所以要去「努力」,但是這只是為了努力而努力,為了減少焦慮而努力,這是形式上的努力)。然後在思維導圖、各種知識管理軟體流行的年代,我們又去追逐這些東西,好像我們在很努力,但其實我們只是「假裝很努力」。就像我用「微信讀書」,上面會顯示你的讀書時間和在朋友中的排名,於是為了刷排名我開始瘋狂讀書,(我承認這樣做最起碼比不讀書要好)但是這是建立在一個虛構幻想的基礎上,相對於我目標明確、計劃科學、興趣盎然的主題閱讀來說,這樣的讀書效果簡直太差了。
真正的努力應該是目標帶動,或是興趣驅動,你所做的事情能夠切切實實地應用,而不是只是滿足你自己「我很努力、我很優秀」的幻想。一些理論紮實但操作很差的人大都有這樣幻想。
而我之前只是一味地做漂亮的、完善的、形式上的知識體系,就是上述所言的那種虛假的努力,自我感動的努力。所以我開始思考實用性。
實用性的東西必然是圍繞你的實際應用展開的,於是我就逐漸形成了這個「個人認知系統」的概念。
建立自己強大的認知系統,就好比學習深厚的內功,基礎打好後「拈花摘草,皆可傷人」。
認知系統是內功(例如易筋經),知識體系是系統的武功(例如降龍十八掌),而零碎的知識點是一招一式。
在有了這個認識後,下面來說說建立「個人認知系統」的一些原則和注意事項。
在我看來,「認知系統」是比「知識體系」更高級一點的東西。說白了,「知識體系」就是一些客觀的知識點及知識點構成的結構。而「認知系統」是「思維層面」的體系,簡單說,就是「運用知識點」的體系,當然這裡面包括了「要被運用的知識體系」。
即,個人認知系統=認知系統+知識體系。當然這並非是簡單相加那麼簡單。
首先,第一原則是思考你的工作生活學習休息等一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進行一個分類。
關於分類:
我的習慣是分成七類,分別是「自我認知」、「職業」、「興趣及事業」、「通識類」、「生活類」、「休閑類」、「其他」。這基本囊括了「我」的一切,具體分類可以根據自己習慣而定,切記,一切從「實際應用」出發。
這樣是不是沒有必要做單個專題的知識體系了?
不,單個知識體系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基礎,是練武時扎的馬步。只是,我一般除了單獨做某個專題的知識體系外,我會再將其進行拆解,然後融入到我的「個人認知系統」中,例如上圖所說的「整體性學習」,這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但是我會拆解其中與我的學習習慣相符的做法和理念,放入到我的認知系統中。這樣,我就即了解了它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應用到實際,快速理論轉化為應用。
關於系統中的「個人認知」版塊
在我看來,「認識自己」是應該最優先關注的問題。人終其一生說到底還是在和自己相處。那些過的怡然自得的人,不論是否富有,都能洒脫自洽,而有些人終生都在自己折磨自己。所以,這個被我放在第一個版塊。
「人啊,要認識你自己」,但是認識自己往往是最難的。
那麼,怎樣去構建「個人認知」這個版塊呢?
第一是描述,去描述自己,盡量客觀地描述,盡量準確的描述,如果你沒辦法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某個特點,那就一遍遍描述,直到你滿意為止,描述的越精準,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自己的特點或情況時,不要用「優點」「缺點」這樣傾向性特彆強的辭彙去描述自己,不然你會被無意識的情緒左右。這樣你就不會注意到,一些你自以為的缺點其實可以轉換為「優點」。最嚴重的是,你會帶著對自身「缺點」先入為主的「敵對」心態,因為你覺得它是不好的,你老想著要「幹掉它」「克服它」,這樣的想法會給你帶來不自知的壓力,讓你處於對「缺點」的不自知的惶恐、焦慮之中。這往往是人難以與自己和平相處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解構,簡單來說,就是去細分。你要把自己拆分成無數個子項目,如下圖,我在最開始做自我分析時的解構圖(源於保護隱私,不是完整版的):
要注意的是,在解構的過程中,一開始你可能很難精準地做分類和歸類,這個時候你就如實記錄即可,例如在「不穩定的我」中「間歇性焦慮」中,你可以如實記錄「和一起畢業的同學相比,我混得比較慘,這個時候我感到焦慮」,在記錄的基礎上,你再去提煉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能更加清晰無比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形成這樣的自己的原因,或者是觸發自己某種行為的觸發情形或觸發物。記錄的越詳細,總結提煉的越多,你便越了解自己。
關於構建具體的「知識體系」
在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如何構建單獨專題的「知識體系」,例如你是學醫的怎麼構建知識體系;或者你在學習閱讀方法,怎麼形成知識體系;或者你要應對一場《金融學》的期末考試,要怎樣形成知識體系。
既然是體系,那麼其關鍵在於結構,結構的關鍵在於「聯繫」和「點」。比如說,體系是城市系統,聯繫就是道路,點就是每一個建築物或地點。
對於成熟的學科來說,其實建立體系特別容易,這個體系的中心,即城市的主幹線,或者說知識樹的樹榦就是那本入門的課程或書,即《...導論》《...概論》《...大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先依照這種基礎性的書籍來建立最初的體系,再根據你的研究側重點來增加相應的枝葉。
例如下圖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結構:
每一次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你就去想,應該放在你的基礎「知識樹」的哪個部位。
例如下圖是我學習了社會心理學「個體」方面的一些知識後加入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把知識體系視覺化表示出來,例如畫一個「知識樹」或「思維導圖」,每次學習新內容,就去你的思維導圖上找可以和哪部分進行聯繫。久而久之,你的積累會越來越多,聯繫會越來越密切,體系會逐漸龐大而完整。
如果你遇到一個全新的點,不知道該放到原有體系的哪個部分,你就需要去思考,是不是這個另一個維度,或另一個邏輯下的知識點,你暫時可以將其畫在你的思維導圖旁邊,不做任何聯繫,等以後再次遇到相關的,或發現聯繫時再去處理。
你只要時刻想著每學到一個知識應該怎樣和原有系統聯繫,這樣就可以不斷完善你的體系。
而對於不成熟的學科,零碎的知識點來說。你需要學會的,首先是「分類」和「歸類」。分類是將一個點無線細化下去,而歸類是將很多分散的點歸結到一起。鍛煉這兩種能力,你就能逐漸建立起一個系統。
對於怎樣建立聯繫呢。主要是將知識點分類、歸類做好以後,與你頭腦中的固有框架或熟悉框架聯繫。這裡的框架就是指你習慣的一種結構,一種順序。
比如,思維導圖要用不同顏色把各塊知識進行區分,結合這一特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首詩「赤橙黃綠藍靛紫,誰持彩練舞當空」,所以我的思維導圖一般是按照順時針方向,依照「紅橙黃綠藍黑紫」的顏色進行排列,我用黑色代替靛色,方便區分。這樣我就方便記憶。
還有一些複雜的聯繫、邏輯、框架,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內容太多,足夠寫一本書了。有興趣私下交流。
結語:
一定要建立單獨知識體系之後,去考慮他的實際應用,然後建立你的「認知系統」。具體怎樣提高認知能力,和運用認知能力來應用知識體系,我會在後續進行撰文闡述。
這個回答只是一個粗糙的、框架的、基礎的東西,還有很多細節和技巧沒有展開講述,後續遇到適當的問題我再回答,或者我會單獨撰文寫一下,內容確實太多了 ,望各位諒解。
。。。。。。。。。。。。。。。。。這是分割線。。。。。。。。。。。。。。。。
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公號:行長也吐槽,純屬娛樂,不定時更新,目前內容不多,但後續我會把一系列內容系統地發表在公號上。
首先,答主個人利益相關:高中文科成績全市前20,大學答主就讀於國內前五的法學院,年級TOP10%。這篇文字會涉及以下內容:外在知識體系解構、內在知識體系建構、主動性知識重構、知識面拓展。分享一下我關於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建立的一點淺見。全文5.6K字,但值得閱讀。
隨著實證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興起,現代學術方法為傳統的文史學科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文史與社科兩者之間有接近的趨勢。另外,作為文史圈的票友,答主當年語文通常在130+,因此也想兼談關於文史知識體系建立的方法。此處手動@梁豆子,作為文學院的學生,希望他能從專業角度對我的策略提出批評和指正。
知識體系的構建方法在我看來,可以分為3個層次。其一是結構的搭建(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其二是內容的填充(fulfillment of contents),前兩者是預設、勾勒、製造這一體系,而第三點,有效聯繫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valid connection)才是真正讓你的體系活絡起來,為你所有所用的關鍵。否則,你的體系僅僅只是資料庫database的堆砌,並不比一個谷歌搜索引擎強多少。而最終的知識體系建立,其價值在於取得知識廣度與深度。廣度應該是優先於深度的。也就是說,知識面比起鑽研更重要。
所以,就從以下三點來談。
1. 前言:我為什麼要建立知識體系?
我們都知道,對於知識而言,你寫還是不寫論文,做還是不做學術,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這是個問題。傳統的方法通常將二者視作涇渭分明,例如,歷史通俗著作的寫法和歷史學術著作的寫法完全不同,對後者而言,入門者完全無法得到任何啟示。實際上,你根本沒有任何讀下去的興趣,相信我。讀《萬曆十五年》和讀《從甲午到戊戌》(後者是茅海建老師的一本學術著作,包含了大量的考證與史料分析)的感覺,就像喝冰鎮可樂和白開水一樣天差地別。
但是,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學術專家。即使是,也只能做到在一個到兩個領域成為專家,總要有許多學科,我們對它只是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但這種初步的了解是建立在體系基礎上的,這就讓我們的水平至少保持「中等」,對我們是非常有好處的。
除開專業研究者,你也總能發現一些較高水平的票友。比如,在聊歷史時,有人只會聊瑣事、軼事,而這顯然是不成任何體系的。而少部分票友則可以準確地指出史料的來源與可信度,甚至作出一些基本的考證。這就是有知識體系的人和沒有知識體系的人的差別。聊瑣事的前者由於缺乏體系,其本質上屬於在知識海洋中轉圈,沒能站到更高的角度來觀察整個學科,而後者對該學科有了基本性的認識,兩者之間的差別,實質是一種觀念上的代差。這是很難通過單純的閱讀量來彌補的。
有人肯定要問了,那麼,如果我只選擇讀《明朝那些事兒》,或者我只讀得下去《明朝那些事兒》,你就不能建立起屬於自己關於該學科的知識體系了嗎?當然不是。
因此,下面我將主要以「拓寬知識面」,並且「取得對某一學科基礎性的系統認知」為主題,談論關於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
2. 結構的搭建(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
為什麼我們初中時抓耳撓腮的題目,到了高中覺得是如此簡單?高中文科那些論述、描述一類的題目,讀完本科卻覺得是如此脈絡清晰(當然就是博士生來回答也不一定拿得到幾分hhh)?原因是,你站的更高了,你的視野更加寬廣,從而搭建起了較完善的知識體系,或者對該學科的知識體系了解加深了,因此面對問題,你將得到更多的解決路徑,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要搭建起某一學科知識的結構,我認為,其奧秘在於幾點:總體體系、歷史脈絡、主要概念。
總體體系,即關於該學科最起碼的基本研究常識。這裡以法律為例,你首先應該知道,法律包含哪些學科,比如憲法,刑法,法理,國際法等等。然後你要明白這些分支之間的關係,比如民商事法律和經濟法靠的比較近,憲法與行政法靠的比較近,所以,明白這些宏觀聯繫對你建立體系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會讓你在面臨相近概念時注意辨析,在面臨區別概念時加以聯繫。因此,我強烈建議在你讀一本引人入勝的歷史通俗小說之前,先去了解了解歷史的大概體系吧。
而歷史脈絡呢?仍然以法律為例。這裡的歷史脈絡不是「法制史」這門學科,而是對當代的立法沿革、法律學說沿革、法學家思想變遷的考察。對於其他學科也是一樣。歷史脈絡的了解,即你在學習該門學科時,應該對該門學科的發展與變遷有所了解。我發現,實際中很少有法學生關注了這一點,而這對於解讀一些宏觀的問題是肯定不利的。比如,合同應該是先於擔保出現的,擔保是為了保證合同實現的產物。而為什麼我國的擔保法(1995年)出現早於合同法(1999年)呢?雖說這是一個比較務虛的問題,但背後的立法曲折、內涵、經濟社會環境,任何一點都值得你去了解。在充分研究完歷史脈絡之後,你會對這門學科有更明晰的認識。遠遠比讀幾本所謂的「入門書」要好用得多。
而主要概念,又是搭建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這裡以歷史學科的梳理為例。我們在整理歷史知識時,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應該特別重視概念。你可以嘗試以不同的分類入手,這種分類可以是由你自己定義的,也可以是現成的分類。一切都由你自由操縱。
比如,在你著力於古代政治史時,你完全可以按照現成的體系,將知識分類為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政治概念,例如家天下,法律概念,例如五刑。這是可行的一條思路。而當你著力於總體史學或者史學史時,你可以將其分作總概念與分概念。這種分類方式就是由你自行定義的了。如井田制、按畝納稅、均田制、租庸調製、兩稅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就屬於分概念,而土地制度或者稅制是總概念。這樣,你就把具體、繁複的小知識點與抽象、複雜的大知識點聯繫在了一起。此外,關於土地制度的知識,也可以在你學習經濟史或者土地史時發揮作用。
再往上,你可以分解到土地制度、政治繼承製度、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經濟政策等多個版塊,而這些版塊再往上,就與具體國家相關,比如漢帝國的軍事制度,羅馬帝國的軍事制度,波斯帝國的軍事制度等。再往上,就與國家類型相關,比如古代帝國的軍事制度,中古帝國的軍事制度……把這些小型的概念逐步加碼,最後就得到了屬於你自己的一部世界軍事制度史。可以說,到這個階段,你已經是小半個軍事制度史的專家了。作出這樣的整理,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但是依然非常值得,尤其是如果在你的專業相關方向,那就更加強烈地建議了。
這種知識歸納方法的優勢在哪裡呢?在於你不一定記得每一點,但你的高度比別人要高很多。至少和別人提起羅馬軍團時,你的頭腦中就會飛出一個個概念,一條條邏輯通路,而不是單獨的一個個故事。你的頭腦中將會浮現出帝國的組織形態,政治哲學基礎,工程技術成就,對外征服的時間線,政治缺陷與優勢,而不是約米尼,不是五賢帝,不是3世紀危機,不是戴克里先皇帝,不是阿德里安堡之戰……這就是有知識體系與無知識體系的最大差別。你的知識是體系化的、有深度的、有重點和方向的,而如果缺乏這種體系,就是讀了再多書,實際上也只是對史料(即故事)的重複平面堆積。達不到深化的效果。
形象一點,如果你有了你自己總結的知識體系,那麼你和他人之間的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別人:「羅馬軍團打仗是不是非常厲害啊!」
裝逼者:「對啊對啊,我給你講啊,有xxx戰役balalalala,有xxx戰役balalalala,還有,他們打敗了漢尼拔呢!漢尼拔知道不?就是Hannibal……」
於是這種傳統的「廣泛涉獵」式的知識看起來很廣,但最後的導向其實是落腳在漢尼拔這個英文名字上了,除了引出一堆戰例以外,並不能說明他的歷史水平有多高。
你:「要解讀羅馬軍團的戰力,其戰勝的戰例只是一個方面,還包括其後勤制度,兵制,武器裝備,訓練模式等等……」
然後你就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些制度。比如,兵制中的公民兵,貴族兵,武器裝備中的長矛,標槍。這些就是分概念。然後最後總結一句,因此,羅馬軍團非常厲害。
相比之下,你覺得誰的知識更成體系,更有深度?自不待言。
當然,製作這樣的軍事制度史或者其他別的什麼史,這需要你有一定的抽象和歸納能力。而這種抽象與歸納能力從哪裡來呢?我會在下一章中提到。它來自於你對知識的感性認知。只有在廣泛地接觸了大量材料並得到了鮮明認知之後,你的抽象能力才能表現出來。
3. 內容的填充(fulfillment of contents)
好了,我現在必須告訴你,即使你就只願意讀《明朝那些事兒》,你依然能建立起一套相當好的知識體系。因為,你不一定要去讀原著。而且,在讀書之外,你還有很多策略能夠獲取信息並加以內化。不過,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應當在認識到該學科豐富內容和複雜聯繫的同時,把視線聚焦於一點,太多的知識之間干擾頗大,並且不容易理清聯繫,也耗費時間。不推薦。
具體來說,這一部分的策略關鍵點在於:找到核心——適當發散——認知結構——自我重組。
第一步是找到核心和適當發散。這是最關鍵的。這直接意味著你接受信息的質量,意味著你知道哪些書好哪些書不好,哪些書有用哪些則是閑書。你可以不必看許多書,但是有一些書你必須看。
1. 入門體系方面。注意,這些書大多數都不是作者本人寫的。比如,你想研究馬克斯韋伯,但你又畏懼這個德國學者冗長的文風,那你完全可以先去讀萊因哈特·本迪克斯的《馬克斯韋伯思想肖像》,而不是直接讀韋伯的《儒教與道教》。後者會立即嚇退一大批初學者,更別說建立什麼知識體系了。
2. 學科基本理論和動態方面。它將為你提供研究該學科的基本方法。比如,在你準備去研究法學論文寫作時,你就應該先去讀何海波老師的《法學論文寫作》,在你準備去了解歐洲近代法制史時,你就應該準備一本戈爾德·克萊因海爾的《九百年來德意志及歐洲法學家》。你為什麼能夠知道這些書呢?因為在「入門體系方面」的那些書中,已經有人告訴過你了。
3. 學科具體材料方面。這包含著適當的發散了。比如,你已經讀過了史學史的書,知道了了解哪個朝代應該看什麼書,知道了哪本書的效力如何,知道了《明史紀事本末》是一部傳統史學史上很高評價的書(所以你就會去讀)。或者你讀二十四史,在你了解了關於中國古代史學一些基礎知識之後,你就會明白,哦,原來這裡這個「紀傳體」就體現為《史記》,這個「修前朝史」就體現為明任命宋濂為元史總裁……這種知識再認的過程本來也是對知識的加深以及體系的強化。
對知識結構的了解是不需要我過多解釋的。基本上,你可以通過以下思路來取得合適的結構。
1. 整理屬於自己的入門體系。
2. 諮詢這方面的專家。
3. 親手寫一些關於該種知識的報告或者評論,感受結構中各部分的權重。
自我重組則是你對知識的再次整理。在這裡,你將真正明白哪個知識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其權重如何,其形式性和實體性如何,是否有關於它的學說,別人如何看等等……這是你賴以分類和進一步使用的依據。具體的使用方式,我會在「有效聯繫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valid connection)」中提及。
此外,在具體的填充方式上,不建議過於依賴科技協助。真正的知識積累還是老辦法管用,比如抄,比如做卡片,比如列清單。你可以使用雲筆記,雲課堂,但是,我相信頁面右下角的QQ閃光可能比枯燥的筆記頁面的吸引力大得多。尤其是你在純粹憑興趣整理知識時。還有,不看電腦不看手機不刷微博不刷知乎,這些原本被發明來節約時間的產品卻成了浪費時間的禍首,讓我們淪為了碎片化閱讀的犧牲品,也讓我們掉進了時間的無底洞。
4. 有效聯繫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valid connection)
我們經常試圖在知識之間建立聯繫,這種聯繫有利於你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聯繫是由相似性或者因果關係引起的。而你的建立路徑,就應該遵循這兩個前提行動。
先談相似性(similarity)。
從相似性中尋找聯繫是所有生物的天性,我們總是趨向於將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識加以歸併,本質上是對記憶的再重整。而這對於建立一個「貯藏櫃」一樣的知識體系是極有好處的。
跨學科、學科交叉是目前知識體系的趨勢。我們應該利用這種趨勢中的相似性來擴展自己的視野。比如,學習法律時,不妨同時看一看英文版的法條,記憶一些英文法律術語,就不可避免地接觸到國外法律的一些制度。實際上,你就不知不覺地接觸了legal english的一點門道,天長日久,你甚至能得出自己關於Legal english語言特徵的一些直接經驗,再下一步,就是梳理概念,了解體系,歷史脈絡了。看,又回到了第一步,你的知識體系建立已經迫不及待了。
接下來是因果關係(casuality)。
因果關係的意義在於,讓我們了解事件背後的結果,這一方面有助於通過追問(比如,我會問,我可以說阿德里安堡之戰導致了羅馬的滅亡嗎?)來增加我們知識的深度,也可以通過相似信息(比如,我會問,與阿德里安堡之戰類似的戰役有哪些?)來增加我們知識的廣度。因此,對因果關係在知識體系中的討論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必須要注意,這裡的因果關係是前件(precedence)與後件(consequence)之間的恆常聯繫(constant conjunction),也就是說,這種聯繫是常態,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而不是某種過度解讀的聯繫——最典型的例子是少了一個蹄釘,輸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國家的故事。
此外,邏輯上的可能並不一定意味著現實中的可能。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鑽牛角尖,其原因就在於並未認識到這一點。小概率的、偶然的事件對於我們的知識體系是沒有意義的。只能作為智力的訓練而不是常態的思考。
5. 尾聲:建好了知識體系還需要注意什麼?
我認為,對於真正要使用這些知識的人,尤其是論文寫作者來說,以下幾點是必須加以特別注意的。我們在運用我們的知識體系展開論證、辯論時,有沒有犯以下的毛病?
1. 自言自語,沒有意識到可能的辯駁和質疑。
2. 舉了幾個例子,便以為是實證研究。
3. 對策論證沒有優劣比較、利益權衡,只憑想像。
4. 缺乏關鍵一手或二手資料。對應該讀什麼書把握不準確。
5. 缺乏統計學知識,論證問題時,對象、樣本、代表性、標準都處理的不好。
貼吧撕逼啊,雙標啊什麼的大多數都逃不過這幾條的範圍。所以,如果犯了這些錯誤,那麼你對知識的運用還不算特別恰當。
因此,我強烈建議各位,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不妨建立屬於別的學科的一個較為簡易的知識體系,在你的專業中一個複雜的問題,也許能在別的專業中找到別具一格的解決通路。學會從社會學、經濟學、價值衡量(法律經濟分析)等角度對你的觀點進行合理性解釋,學會從關聯學科(例如法學的關聯學科包括社會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尋找佐證與支持。
不過,以上這些就是知識體系之外的事情了,這些事情更多地決定了,我們是可以成為這方面的專家還是票友。當然,有時候當個票友,安安心心放放鬆松地讀幾本書,其實也挺不錯的,不是嗎?
此外,答主本人的專業不是教育學。本篇回答得到了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幾位研究建構主義的朋友的幫助,在此一併感謝他們。也希望這篇回答能夠幫到你們。
祝你們所有人讀書愉快,智慧充滿。
回答了同類的問題如何構建各專門領域的知識體系?,直接粘貼過來,再做一點補充
1、整理,要整理知識必須先對思維進行整理,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你的動力),比如你可以弄一個武將戰鬥力排名分析,先把一個個武將的事例、情況、資料都整理好,這一步你可以隨機來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把你知道的東西都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
2、標籤,你完成了對認知的整理之後,就可以開始給一類類的資料貼上標籤,比如武將、背景、轉折事件、人物的文化屬性……一句話總結就是把能歸納到同一類的內容都找到標籤歸納起來。
3、分層,現在你要思考標籤之間的關係,哪個是子級,哪個是父級,比如武將是父級,那麼人物文化屬性就是子級,具體的轉折事件就是人物屬性的子級……一句話總結就是把它們按照你的規則關聯起來。
4、邏輯樹狀,ok,通過上一步之後,要把經過分層之後的標籤按照邏輯的關係組織起來,基本上到這一步你的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歷史時間常見的如按照時間順序,每一年這些人物的情況……一句話總結就是別人可以清晰的閱讀、理解你的這個東西。
5、填充,根據你說的情況,你對有些東西不夠了解,那麼你在邏輯樹狀的時候一定會有些內容組織不起來,調查、學習那些東西,把它們聯繫起來,一句話總結:補足。
6、完善、修正,當你以上五步完成以後,你可以把你知道的東西去交流、探討、展示了,這個時候可能會有其他地方是你沒想到的,歷史的話正史、野史、傳聞多了去了,不斷完善,這樣你的知識體系就會越來越圓滿。
最後:對知識的認知和所有一切的感知都必須建立在實踐上。
推薦閱讀知乎上的大牛們是怎樣搜集資料的?
謝邀
Evernote剛出來的時候,我很喜歡用,網上看到什麼都仍進去;Instapaper 出來而時候,我驚呼,evernote可以拋棄了;微信公眾號流行起來的時候,我也很喜歡,看到喜歡的文章就收藏;到後來,evernote,instapaper,微信收藏都很多很多文章.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收藏多到爆炸,甚至不少人看到好的文章標題,首先是發朋友圈,而不是反覆閱讀.
互聯網的發展,大大地降低了我們獲取信息的難度.但是我們真的有變得比之前更智慧嗎?還是增添了許多焦慮和煩惱?問題就在於,信息太多了.我們無從選擇.選擇本事就要花費我們太多太多的時間.
做減法
我把知識分成三類,第一,是行,知行合一的行,比如,"如何練習肱二頭肌",你可能因為這個題目找了一堆的資料,各種流派,徒手的,用啞鈴的,吃仙丹妙藥的, 但是歸根結底你得去做,去煉.所以我看到這類文章,我不會放進諸如Onenote這樣的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系統里, 而是會直接扔進Outlook或者其他所謂的GTD軟體裡面. 等你真真正正去按著你所收集的資料一個一個方法去做的時候, 你才能體會什麼是肌肉的充血感,啞鈴的角度對肌肉發力的影響等等. 知行合一是講只有去」行」之後, 才能有真正的」知」,否則對於知識只能」了解」但並不能」體會」.因此這一類知識,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經驗」.
第二類, 是記憶.與第一類比較, 這類知識通常比較抽象, 比如&<讀懂央行資產負債表&>,這樣的知識除了我真正去央行對口的崗位工作外, 我們很難向第一類一樣去做去經歷, 那就只能去記. 一般我看到這類文章的時候, 我會讀完後直接寫一個筆記. 具體的方法上, 我比較習慣用卡片畫圖和給別人講來加深自己的理解.滿以為這樣算是真正把厚書讀薄, 將別人的知識融為自己的知識了, 但哪只過了半個月就忘了個精光. 這個時候才明白, 為什麼上學的時候上課,老師讓預習,下課給布置作業,定期還要考試, 知識的學習真不是點一個收藏這麼簡單. 互聯網是知識的海洋, 這海洋都是你的, 也都不是你的, 只有喝下去的才是你的, 可你喝的完嗎? 所以知識管理的一個重點是, 做減法.
第三類, 叫做書籤.看過, 有點印象, 備忘, 因此而已. 然而這好像成了現在大多數人的主要」知識」分布.
另外從構建知識體系的角度來說, 不能光考慮知識的消化和輸出的問題, 還應該想想, 知識的輸入. 如何讓我們的知識結構更加完整, 知識來源渠道更加多樣化, 否則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我們可能更容易狹隘與偏見.
謝謝 @Tom915 邀請。我嘗試從系統論的角度回答一下。
知識體系之所以能夠稱為體系,是因為它擁有體系的屬性。而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功能。我們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那麼就要從體系的共性和知識的個性去分析。體系的定義是這樣的:泛指一定範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那麼,根據體系的定義,我們能夠得到那些性質呢?
多元性
體系的「系」第一層意思是系列,意味著體系的形成是非單元的,必須有多種元素組成。單調不成樂,單色不成畫,單人不成群。也就是說,單一的知識不算體系,從這點出發,我們想要構建體系的前提是足夠的元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認知。如果想要構建一個體系,那麼就需要我們吸取足夠的元認知。就拿我本人來說,我的很多元認知都是小時候從《十萬個為什麼》和《藍貓淘氣三千問》里學來的。另一方面則是體系的基礎是系統,系統的基礎是元素。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點,而不是專屬於某個角度的重複。我們學過生態學也知道:增加物種多樣性可以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而知識系統的穩定的第一步也需要吸收足夠多的差異性元素。
相關性
體系的「系」另一層意思是捆綁、關聯。不發生關聯的組塊我們稱為非系統,只有發生關聯才能夠成為體系。一棟磚瓦房是一個體系,把它拆成磚瓦後他就不再是體系。知識也需要這樣的機制來實現體系的構建。而體系的關聯方式有非常多種,鏈式,塔式,環式,樹狀式,網狀式。其中最為穩定的形式是樹狀式和網狀式。前者能夠增加知識的層級結構,實現分類和規律化,後者則能夠通過交互關聯實現穩定。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儘可能將知識梳理成思維導圖(樹狀)的形式,並且通過舉一反三(網狀)的形式鞏固。這樣體系的構建也可以更加省力。
統一性
體系的「體」強調的是整體和協調。知識體系構建到最後是價值觀的形成,意味著我們將知識合多為一。這裡的「一」屬於從屬的高級,決定著其他知識的構建。體系必定以整體存在,整體的運行,延伸,產生關聯。但是任何的過程都有其主導因素,就像哲學思想裡面的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般,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有主導因素的構建和次要因素的構建。我們所能接受到的信息會因為這個主導因素而有所塑造。而這個主要因素就是我們對知識的目定性——獵人進山看到的是獵物,葯農進山看到的是藥材。所以,當自己在構建知識體系時,一定要明確這樣的目的,減少不必要的枝節。
非線性
恩格斯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後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過後我們都有兩種思想。」知識的提升並不是單純的加和,體系的構建也不是1+1=2,就像自己小時候咿呀學語,通過不斷嘗試,突然學會了說話,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有這樣的規律,即使一開始的它會在我們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突變,進而自發形成完善的體系。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當自己的知識輸入量和狀態量基數大到一定程度,體系甚至可以自發形成,產生輸出量。
秩序性
任何的系統都會有他們的內部運轉規律,知識體系也不例外。體系的紊亂除了突變因素,更多是因為秩序被打破。我們構建知識體系之前需要制定明確的,高效的秩序,以支撐體系的有序運行。那麼,怎樣構建這樣的秩序呢?關鍵在於懂得如何篩選知識,避免低級知識的吸收,減少無用信息帶來的紊亂,否則就會像電腦碎片文件多了會卡,人碎片信息多了會變遲鈍。知識的有效性取決於他帶來的確定性,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輿論八卦,低俗網路小說,實際上並沒有帶來確定性的功能,也就是無用信息。避免無效信息是減少影響秩序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總結一下上面的主要建議有:
1.可以通過看《十萬個為什麼》等科普書籍增加每個領域的常識,有利於構建知識體系。
2.一定要讓知識之間產生聯繫,可以通過形成思維導圖和閱讀時舉一反三。
3.我們構建知識體系的時候要將相同的知識分類到一個類別,產生統一,形成合力。
4.足夠多的刻意重複,當數量和嘗試足夠多,會慢慢自發形成知識體系。
5.減少無效信息的吸收,避免他們對我們體系秩序的影響。
至於怎麼檢驗自己是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可以看自己是否能夠使知識實現整體湧現,比如寫長文,流暢地說理等。
有收穫也順手點個贊吧,認真答題需要些鼓勵,謝謝哩。
關於思維和知識:
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 衛藍的回答
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 - 衛藍的回答
長期通過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接收碎片化的知識有什麼弊端? - 衛藍的回答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看過很多答案後發現都沒有說出知識的本質,只是一味說方法,說套路。所以我決定從本質上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知識是以文字元號,圖片符號影視符號為載體所傳播的思想和價值觀。本質就是是思想和價值觀,而不是那些優美的文字。特別是在當今互聯網開源時代,人們追求精簡、實用、有價值;鼓勵不吹、不作、不虛偽。導致知識的經濟實用性已經成為主流。
說簡單點,就是「知識變現」,只有賺了錢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持續性地生產價值。
一 以價值觀為導向
首先你得明白:以價值觀為基礎而得到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所以構建知識體系的第一步是定位自己的三觀,並且確保自己的思想不被他人隨意騎劫。
舉個栗子,羅輯思維為什麼會備受推崇?因為它善於騎劫有逆襲想法屌絲的思想,為屌絲製造一種關注羅輯思維,在得到app學習,你就有機會成為財富新貴,成為精英階層的假象。
這其實就是聽成功學的絡繹不絕,講成功學的換了一種思路而已。
總之要有適合自身發展的三觀,才能自然產生適合自身發展的知識體系,而三觀的定位又常常是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才能獲得的。
接下來來一些干一點的。
二 打造可以賺錢的知識體系
第一步 Delete
就是刪除不需要的,low逼的,無病呻吟的,對你沒用的。三個字「斷舍離」,精簡到只剩內褲。
你目前擁有什麼資源,微信收藏里收藏的是「大哥哥小美女小姨子」還是「不轉不是中國人」,你微課報的是一句不合就上天的成功學還是我那從沒有上線的微課,你今日頭條里推送的是一條條的黃段子還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這些從側面都可以反映出你曾經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你現在的三觀。
在將無用的知識打入冷宮之後,剩下的那一部分可能和你的專業,自我實現,夢想有關了。
接下來就可以去豆瓣搜索一下和這些相關的書,選擇評分最高的五十本,然後想方設法得到它們(電子書可以去微盤搜索,也可以去淘寶買)。這個時候你或許會發現自己輕鬆了很多,腦子也不亂了,如果這期間能畫個思維導圖更好了。
當你親手完成了這個從精簡到搜索的過程之後,才會意識到其實所謂的羅輯思維根本沒什麼邏輯,因為那些專欄和書單再好也是人家的價值觀,美其名為你省了尋找和迷茫的時間,實際上你脫離軌道遊離在別人軌道里才是最浪費時間的。
二 知識產品化
這個階段是一個輸入——處理——輸出——反饋的過程。
輸入階段:集中看你精挑細選出來的書,前幾本可以精讀,後面只看目錄就ok,有新的不懂的知識點再翻到那裡精讀,到最後一本書能解決一個問題,得到一個創意就足夠了。
消化完幹嘛,處理一下唄,把得到的知識用各種工具整理出來。比如印象筆記,思維導圖等等。
關於輸出和反饋我們放在下一步說。
第三步 Share
對待知識的最好的處理方式其實是分類整理以及吸收之後分享出去。這時候就要用到你自己整理好的那些書籍,筆記,思維導圖等等這些資源。
我在這裡告訴你們兩個關於輸出知識的分享方式。
第一個 是 擁有你自己的專欄
首先,找一個可以發聲的平台。我推薦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具體思路是通過知乎引流到公眾號,公眾號再轉化到微信個人號。至於你想和粉絲髮生什麼樣的關係就看你有多少能耐了。
思路整理好了就到了內容整理了。
首先,用思維導圖為自己以後要發布的內容做一個思維框架,然後把你整理的筆記以圖文的方式填充進框架裡面。最後轉化成思維邏輯清晰的乾貨文章發表出來。
第二個是 通過社群思維分享(粉絲積累到一定量)
1 通過發布軟文,建立你的長期讀者群,成員必須是自願加入,而不是你強行拉進去的。然後在平時的運營過程中多分享,禁止閑聊,打造社群的價值。
2 建立短期資源共享群,秉承分享交換交流的原則,規定每個人分享門檻,讓大家在群里自由貿易。
至於反饋嘛,你粉絲群里的相互交流,私下和粉絲的交流就是最好的反饋。
總之知識資源肯定要有,但要嚴格控制知識的進出口。進的口一要有用,二要權威。出的口要麼長期運營一個垂直粉絲群,要麼運營多個短期自由貿易分享群,我相信在分享和交換中你的知識儲備會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挑選知識的嘴會越來越刁鑽~
四 能力產品化,知識現金化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人畢竟是要吃飯的,飯畢竟不是免費的,所以要實踐,要變現。
首先是能力產品化。前提是你得有某方面的能力,而且要成為精通者。這個時候才能藉助平台和開源工具去放大和實現你的能力。
比如要想放大自己的能力,去知乎回答問題吧,我相信認真回答一百個之後不是行家也勝過行家。比如你想把自己當做一個產品去打造管理,就去學學Git 和 Github,在這裡你可以管理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身體,同樣可以在上面發布自己的項目,會有和你有同樣夢想的人幫助你完成的。
說到變現,如果你足夠敢拼,有足夠的學習實踐能力,完全可以忽略能力產品化,因為在你賺錢的過程中一切對你有用的能力都會上身。
千萬不要虛偽地說你不愛錢,說你願意一輩子做一個弔書袋,如果讓我聽到了,一定會用絕招錘你胸口的。
我曾經和一些大V聊過,他們明裡說不愛錢,自媒體只是我一個兼職罷了,其實每天眼睜睜看著幾十萬粉絲能急死。要麼就是是手上大把粉絲卻羞於講錢,因為他們畢竟是文人,畢竟窮酸慣了。
所以知識現金化的第一步就是不要羞於說錢。第二步要生產價值,這價值千萬不能只有你一個人用的歡,要尋找需要這些價值的群體,而且你提供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你得到的利益。第三步,為了利益最大化,批量操作,形成一個為你賺錢的機器。而你只是這台機器的操作者以及受益者,千萬不要成為這台機器的替代者,這就像你用腿幫助汽車往前滑行一樣。
總之,獨立思考獨自干,弄得好整個團隊出來直接把夢想實現了去。
到這個時候,知識對於你對於他人才有了價值。沒有價值,都是胡扯!
建立知識體系是也有套路的。
第一、明確動機
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的動機,這將是我們接收知識的動力源,構建知識體系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過程,沒有強烈的動機很難做到堅持。
動機主要分兩種:內心的渴望和功利性需求
內心對知識的渴望源於自我興趣。人對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有種本能的衝動想要去了解。比如學者們對科研的執著;又比如我對《王者榮耀》的執著,我特別喜歡玩中路,當然我也會對上下以及打野位置進行研究,怎樣帶好遊戲節奏,也會研究各個英雄的屬性,然後在遊戲中坑隊友。。。
功利性需求是由於知識能夠對我們工作生活提供幫助。例如,為提高工作效率去學習時間管理;為應聘某個職位學習某種軟體;企業培訓等。
第二、選擇領域
對於知識體系領域的選擇要基於動機之上,說白了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自己的需求
為什麼大多數大學生全職讀了四年,在專業方面依舊是只只懂皮毛的菜鳥?關鍵因素在於很多人都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也不了解自己未來工作會有什麼需求,因此缺乏長期持續學習相關知識的動力。
明確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構建知識體系的困難度,這樣自己的內心可以持續給自己輸出最大的學習動力。
同理,意識到自己工作生活中最迫切的知識需求,同樣可以降低困難度,並且這種效果會更明顯。因為這種知識與生活工作相關,我們可以長時間沉浸於其中。
之前我工作職位是產品設計工程師,很少使用英語,一年前調職做項目管理,需要和國外客戶面對面接觸,不得不進行英語培訓,而這一年來學習英語的效率出乎我的意料,現在的水平要高於之前十幾年在學校所學很多。
第三、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
構建知識體系可分兩步,輸入和輸出,即學習和鞏固。
- 輸入有兩種方式:系統化學習和碎片化學習。
系統化學習即將別人的知識結構框架搬到自己身上,取其精華融入自己的思維體系中,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種學習方式非常高效,但也非常枯燥,並且需要連續的學習時間,多以授課形式為主。如:上學,上培訓課程等。
碎片化學習是將所接收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思維框架之中。這些信息就像是一個個磚頭,需要依自我本身的邏輯思維來分析歸納,將其有規律地砌成建築。
如果信息沒有經過分析歸納,那就變成是建築垃圾,而過些時間就會被遺忘掉。這種方式適合職場人士,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接收信息,但前提是需要通過邏輯思維分析歸納。
如果是新接觸某個領域,建議使用系統化學習方式,因為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直接搬別人的知識框架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如果是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大神,又缺乏時間,那麼碎片化學習是種很可行的方式,這可以將臨時得到的信息融入於自己本身既有的知識框架中,補充自己的知識框架。
如果能將兩種學習方式應用的得心應手,那你離大神只是時間問題了。
- 輸出那便簡單許多了,只需要將你的腦海中的知識觀點順利表達出來就行了。方式無非是通過口述和文字表述。
當然如果你覺得表達很難,那可能是你本身的知識不夠,也可能是你需要再構建一個關於表達的知識體系。
建議大家最好是在30歲之前就有意識地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35歲是職場的分水嶺,35歲前能否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決定了35歲以後的職場位置和生活質量。
這是個價值極高的問題,答案應該稱之為知識構建方法論。
但看完問題下的答案,發現大部分回答雖正確,但不夠完備,或者範圍過大,稱不上乾貨。
例如,有人回答的實際是讀書方法論。
讀書方法論只能是知識管理方法論在讀書維度上的應用,正確但不夠完備。
例如,收集——整理——輸出。
這個流程肯定正確,問題是怎麼收集才正確?整理的標準和步驟是什麼?輸出是有統一方法還是要因人而異?沒有操作標準,此方法論正確而無用。
當然也有人回答得很好,但信息冗餘太高不夠簡約(運用奧卡姆剃刀至少可以砍掉一半的內容),回答「如何構建知識體系」但答案自身卻不成體系。
我根據認知心理學、科學方法論中的一些原則,來構建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它共有四個步驟:
知識管理1.0:分類
知識管理2.0:剔除
知識管理3.0:固化
知識管理4.0:融合
乍看很簡單嘛,是的,我認為好的方法論都得簡單易懂。例如牛頓的理論叫「萬有引力」,達爾文的理論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尊敬的王東嶽老師的理論叫「遞弱代償」。大家的理論簡約到只有幾個字,但推導過程及應用卻有一定門檻。
接下來我就細說一下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每一步的由來及應用。
知識管理1.0:分類
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按學科做知識分類的,這是一種懶惰的行為。
學科的分類有助於知識區分、科學發展和社會分工,這是做學科分類的起點。
知識體系管理如果僅僅做一下學科分類,是無法實現知識效益最大化的。
也即,知識體系管理的目標,是使知識產生的效益最大化。
大腦工作時,並非按學科去調取知識和技能,而是有一套獨特的心智加工過程。
如果知識體系能更好地服務於人的心智加工過程,顯然更有效。
我的分類方法基於心智加工過程。
它源自認知科學的一個理論:三重心智加工模型。(參考《超越智商》)
後面的推論會反覆提及該理論。
自主心智
我們通過進化和內隱習得的。比如,對於事物本能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化反應,這是通過進化習得的。包括後天長期訓練的技能,已經內隱到自主心智。例如,今天的你騎自行車非常熟練,你騎自行車時做出的動作,全來自自主心智層面的條件反射。
演算法心智
就是我們平時口頭所說的智力。廣義上,我們說一個人智力很高,大體可以說是這個人演算法心智很好。但在認知心理學中,狹義上的智力被稱作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俗稱大G),它有兩種分類:
1.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在不同領域運用推理的能力。可以通過傳統智力測試中的圖像分類、數列推理來測量。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流體這個詞,可以強調這是一個像水一樣流動的過程性智力。
2.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指通過學習獲得的陳述性知識。這些知識就像晶體一樣結晶成一塊一塊地存儲在長期記憶中。所以這是知識性智力。
反省心智
對人類心智過程進行監控、幫助執行決策與判斷的心智加工過程,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理性。就像你身後的一個攝影機,從第三者角度觀測你的一舉一動。
三重心智的A—G不展開細講(詳解請移步理性與聰明的分野: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人類的心智在加工時,就是反省心智、演算法心智、自主心智三者在A—G之間的互動,三者分工明確。
信息-知識-技能的流程參考該理論模型,可以如此解釋:大腦輸入晶體知識,一些能提升流體智力,一些能促進反省心智。經過長期的訓練,知識不斷被內化至自主心智並形成技能,從而習得流體思維和思維傾向。
根據以上,我做知識管理時加了一個大的一級分類:
知識
技能
思維
知識
此語境下的知識,指的是晶體知識。無論是技能還是思維的習得,前期都得有晶體知識的輸入。在該類別下,就可以直接按照學科進行分類。
技能
此處的技能指的是個人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技能。技能習得初期必須輸入晶體知識,熟練後便進駐到自主心智。
例如,設計師需要用PS、AI、Sketch設計各類作品。當他還是新手時,他需要學習設計相關的晶體知識才能獲得新技能,例如設計軟體的用法、色系的搭配方法等。一旦熟練後,新技能便在他的自主心智中形成。
我從事社會化營銷行業,在我的技能分類中只包含營銷、創業、管理、設計四大學科,那麼歷史、物理、數學、計算機等學科就放到「知識」這個大類別下。
所以,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知識」中的相應學科劃分到「技能」中,這因人而異。
思維
包含思維技巧與思維傾向,這兩個概念有所區別,思維技巧即思考的技法,例如柵格化思維,即將問題的拆解出變數逐個分析,這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法。思維傾向,事實上隸屬於反省心智,例如,當一群人在同一個邏輯框架下頭腦風暴時,具有備擇假設思維傾向的人,會對邏輯框架發起質疑並在其反面思考。
以我的整理為例,如下圖。
在相應類別下,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再細化整理。每個人整理出內容也許只有自己才看得懂,好的思考技法實際並不多。
知識管理2.0:剔除
通過1.0的方法進行分類,一段時間後,你的知識體系框架中將充斥著大量的知識冗餘,這時就需要做一個簡化的工作。
剔除,遵循的原理是奧卡姆剃刀原則。
奧卡姆剃刀,即如果對於同一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我們應該採取比較簡單的那一種。
舉個例子來說明奧卡姆剃刀對於知識體系管理的巨大作用。
我在回答「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平面設計作品好壞」時,整理了非常多的理論框架。
比如,點-線-面,版式-字體-色彩-層次......
這些理論框架是正確的,都能用,直到我看了這篇文章《色盲設計師的自白!平面設計師如何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這篇文章說,無論多麼複雜的商業廣告設計,都靠三層建立:背景層,圖形層,信息層。
好的設計作品,一定在三層中有其所長。
例如,原研哉世博會海報。
信息層與背景層極簡,但圖形層出彩,對技法要求極高。
又例如,這張海報。
背景層極簡,信息層與圖形層創意性融合。
學習了分層法,才能明白如何有效正確地提高設計水平,即針對每一層中的關鍵要素逐一擊破。
背景層:背景層絕大多數都是攝影元素或者純色。
信息層:信息層多數都是文字或是圖形元素。
圖形層:圖形層是元素來源最多,發揮空間最廣泛,也是對於創作技能發揮最多的一層。可能是繪畫元素,可能是攝影元素,也可能是計算的形狀等等。
用奧卡姆剃刀剔除其餘的理論後,留下的這套方法不僅能更好地規劃設計學習,還能提升設計能力和審美水平。
我根據設計分層法,針對圖形層做了8天臨摹練習後,原創了這樣的作品。
在遇到更好的理論前,我僅保留設計分層法。
知識管理3.0:固化
剔除完成後要做什麼呢?
公眾號筆記俠說,他們要幫助大家固化知識標籤。
這讓我有所啟發,於是將其納入到我的知識管理體系。
例如,我剔除了其他設計分析法,固化了設計分層法這個知識標籤,但凡需要分析設計作品,我都會搬出它來做思維操練。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1、更高效的單點處理能力。
2、節省大量的認知資源。
在沒有對設計知識模塊作分類-剔除-固化之前,我分析設計作品都得琢磨半天——這個作品為啥好呢?
對於任何一個設計新手來收,思考這個問題會耗費你大量的認知資源,最後也不能給出有價值的結論。
剔除之後,要做的事就是固化知識標籤,並反覆使用它去現實中做操練。
知識管理4.0:融合
這是四步中最曠日之久的一步。
什麼是融合?
打個比方,你的大腦就是地球,知識是其中的組成物質,那麼融合就是萬物互聯。
那麼,如何融合呢?我們需要一根線,這根線就是提問。
新建一個思維導圖,開始記錄你這個世界的所有疑問,沒錯,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疑問、好奇、困惑。
自由是什麼?
世界是否存在大一統理論?
人為什麼不自殺?
人為什麼會孤單?
如何把握處理普適問題的普適思維?
如何實現公司內部自組織?
為什麼男人如此花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騷盪賤?
….
疑問列舉好,接下來就要從你的知識體系中提取能回答該疑問的答案。
例如,我回答自己多年來的疑問——孤獨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人既懼怕社交,又恐懼孤獨?
我迭代了三次答案,最後選擇了用人類學作答,因為這樣的解釋更為底層,直逼本質。
又例如,我在回答本文題目「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時,融合了認知科學的心智加工模型、哲學的奧卡姆剃刀、心理學的工作記憶與學習理論。
以提問的方式來做知識融合,會徹底打破學科的分類,實現知識效益最大化。
初期,這張新的思維導圖將會有大量的內容湧入。
隨著時間的演進,你對這個世界的疑問和答案會越來越多,但詭異的是,疑問和答案也會呈現出一種向無限小收斂的趨勢,它們之間不斷發生著合併、湮滅、替代、嫁接,傾向於齊物。
於是,我給這個思維導圖起了一個名字:萬物疑問。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以上,即一個齊物論者的知識管理方法論。
我稱之為齊物學習法。
本文首發自我的公眾號:千古劉傳(qiangulc),你不掃一下么?
此回答轉載至百度貼吧淺說吧and微信公眾號 淺說。
http://weixin.qq.com/r/YUz95czElJHrrYiG9xlz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並快速的吸收知識?
據統計,我們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方式多姿多彩,有讀書、參加培訓課程、聽朋友們吹牛逼、自學、觀看音視動畫、看電視節目等等。我們用了無數的時間,只為滿足我們那顆好奇心,不斷的學習和探索。男孩們可能會看《動物世界》《兵器知識》一類的節目,而女孩們則可能會看各類的電視劇、舞蹈節目、各種各樣的歡樂選秀節目。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已經越來越無法分清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娛樂了。知識娛樂化,娛樂知識化,相互參雜其中。時代在不斷的改變,古時候看《紅樓夢》可是屬於玩物喪志的行為,亦如今人看《快樂大本營》屬於」腦殘行為「,但到了今天,紅樓夢已成為文學中的重要著作,那是一門了解古代藝術的一門關鍵性知識之一了。所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學習。我們在無時無刻的變得更加腦殘和更加睿智之間來回的挪移,如一枚小彈珠一般,幾乎不受自己控制。
面對茫茫多的知識,諮詢,我們如何的快速吸收,幾乎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無法避免和迴避的問題。如前半節中所說的,我們幾乎無法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我們甚至不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知識。很多時候都是想當然的去選擇那些逗逼一樣的東西,被忽悠瘸了,那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PS:帖子由於不完整,我先把第一節搬運過來先,現在是第一節: 如何選擇書籍。由於是用QQ聊天方式講解,會有一些不連貫之處,請多多見諒。
我們先漫談,再開始
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走進書城後;面對茫茫多的書籍,你應該選擇哪一本?
每一本都在自吹自擂,但你需要哪一本?
比如,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選擇業餘課,面對茫茫多的課程,我們選擇哪一門?
問題就在這裡,你如何知道哪些書籍對你有用?你如何知道哪些課程對你有用?
就如同很多學習小語種的人,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學了之後,就業方向在哪裡,也就是說自己連知識應用都不明確的情況下,用了無數的時間去學……比如阿拉伯語。
所以,我們如何去選擇我們需要的書本,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讀一本破爛的書,會耽誤你很多時間,更重要的是;有的作者會夾私貨,把你的智商都給帶歪。比如高中,大學的人是最容易被帶歪的
人一旦選擇出錯,用一個成語來說吧……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當你的觀點,觀念在大學時代或二十餘歲時和現實社會出現哪怕僅僅是幾個點,當十年後……那後果,只有五彩這種才明白其後果(五彩是群里人員)
當然,很多人討厭書籍,但任何人都不會討厭新鮮的事物,求知是每一個人的本能。所以,如果你不喜歡書本,那麼我們還有別的辦法。當然,這些後面再說
我用實際例子來闡述可否?免得太過於枯燥了,弄得你們想睡覺
比如;你腦海里有一個念頭:「今後我希望做經理,做人事管理,現在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東西。」於是屁顛屁顛的跑到書城去了,走到企業管理那一層後,你會面對無數的書,多的把人嚇尿的節奏。然後,你會看到各種大師的書籍,各種教程,各種手把手系列,各種自吹自擂的書。你拿起每一本,看起來都好像很有道理。
好了,這裡就開始給你們說,如何選擇(注;我不會推薦,只說方法),去選擇我們需要的書籍,並且不會被帶歪了。
首先;在選擇書籍之前,要做一個規劃,這個規劃必須要清楚,不然會學的非常雜亂。比如學習企業管理,有很多門類,我們要事先的去明白我們需要學哪一方面的東西,也就是你最感興趣的職位
比如,在腦子裡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後,你覺得從事HR,做一名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人,今後在人事部門進行工作;那麼,你走到企業管理類後,可以直接忽略掉至少8成的無用書籍。
然後,要講究系統化;也就是說,盡量選擇同一個出版社,同一個作者,同一個系列的書籍。
千萬別亂選了,因為很多時候,特別是應用類書籍,會出現巨大的偏差。因為每個人對人力資源的認識都不一樣,比如最簡單的勞資對立問題,有的人會選擇暴力處理法,有的會選擇讓步,有的會選擇妥協談判。總之,我們需要學的系統,不能學的驢不像驢,馬不像馬。比如;現在剛剛進入社會的小年輕,在選擇上往往很雜亂,比如看應用類的;一句不地道的話就是;你如果學了法家,你就別去看孔子。
因為在自己還不具備專業能力的時候,也就是你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如果碰了太多的學派和觀點,很容易讓自己的思維非系統化,這樣會造成知識紊亂,腦子裡一片漿糊,簡單的說就是……會學成夸夸其談無敵,實際應用抓瞎,
把自己學成一個悲劇。所以,選擇上,特別是應用類的,要注意系統化。
知識太多會產生邏輯衝撞。
比如,我們都看儒家經典對吧。因為祖宗教訓很多都是根據儒家精神來的,比如;儒家喜歡這麼說,忍者無敵,咱別和小崽子一般計較,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的路還長著呢,你犯不著為一時之事兒而犯下錯誤。忍忍就過去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對吧?
然後……你如果看了厚黑論的;
那就是君子報仇,要乘熱打鐵,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機遇往往產生在一瞬間,如果此時讓步,可能就永遠沒了機會
人生的關鍵機會就那麼幾個,如果此時選擇了忍讓一步,那麼下一個機會會等待十年,甚至二十年。你將永無翻身之地,何談報復?
所以,我們乘熱打鐵,絕對不退讓,用謀略,用武力,甚至可以殘暴的解決掉對方
眾取之,則殺眾
這個是不是也一樣有道理?
所以,應用類的往往就會出現這種矛盾,你到底應該怎麼辦?
到底是忍了還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去取?
給你們舉個栗子
假設我和路人乙對峙了,快打起來了
路人乙此時如果轉身就跑,可能不會挨打
路人乙如果在我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給我一磚頭,他可能會贏
但是……路人乙想跑,又不跑,想上又在猶豫。握著小拳頭,猶豫不決
那絕對會被打屎
會被碾壓
生活中,挨黑打吃大虧的都是這種人
比如我們競爭官職,無論是學校還是工作中 ,上頭宣布了,給一個組長出來
然後大家可以自薦,此時有的人直接退了,公開表示……俺不行,不競爭了
有的人公開表示,老子要上,誰來滅誰。但,有的人會……也不說自己不退讓,也不說自己要參選,總之就是猶豫不決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所有人敵視
因為猶豫中你已經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
所以,學習需要系統化,吃精一門才是王道。所以,我們在選擇書籍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同一個作者,同一家出版社,同一個責任編輯,同一個系列的書籍。
給你們個小竅門兒
你們經常看到有的人家,有書房對吧?要判斷此人能不能被忽悠,能不能拿下他,看對方是否有真才實學。很簡單,看書架上的書籍,同系的多不多。
比如……中國史部分,是否有一套以上同一個出版社同一個作者的書籍;比如專業類的,哪怕你不懂,看包裝都能看出來,只要包裝一樣的,有一大排,那說明,此人很牛逼,至少學通了一門。
如果書架上啥B玩意兒都有,看似博學無雙,實則是個蠢B。因為學的太雜亂了
所以,我們要選的系統一些。就算被忽悠瘸了,也要一瘸到底
哪怕你書架上放了「郎咸平」大師的全集「李敖」全集
你一樣會有戰鬥力
最可怕的是……你書架上的書不成體系
哪怕你看袁騰飛系列全集
那也好
總之要成體系
無論你選了誰,都要成一個體系,同一個系列,同一個作者,這樣你才能把一個觀點吃透
右派學到極致者,也就不是右派了
左派學到極致的,也就不是左派了
比如鄧小平,左派學到了極致後,你覺得他是左派還是右派?
人家是法國留學生,從一張白紙開始就是極致左派人士,最後呢?
他學到了極致,吃通了左派,知道了真諦,做出的事情也就不是凡人能理解的了
所以,知道為什麼中國的教科書會是同一個系列了吧
比如印度教學;他們是選教材
國家教育部批准的教材可以隨便選
然後就ABCDEFG湊出一個教材
然後學生就學殘廢了, 學成渣B
因為不成體系了。
十個A+級教材湊成一套教材,並不等於A+
而是等於D級教材
十個同類C級教材,湊成一套教材,一定是A級教材
成體系:你如果要學,就一定要學一門,精一門。不能門門懂,樣樣瘟
如果是同一個問題,發生了嚴重的衝突……那就跪吧,學廢了
關於體系化,再舉個栗子
比如;有的學生,只學習教材,只看教材推薦的延伸閱讀本
在眾同學面前,就如同一個被洗腦了的傢伙
有的學生,學習教材,所謂擴展思維,開闊眼界,然後看很多公知的書籍
和教材產生嚴重的衝突甚至是矛盾
呈現了體系化對抗
於是,十年後
體系化學習的,一般會進名校讀書(很可能是美分很崇拜的哈佛,劍橋進修
不成體系化讀書的,一般高中就輟學了,因為連個三本都考不進去
這種例子,在我們身邊幾乎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但沒人總結過這是為嘛所謂「博學」的,吸眾家所長的,一副眾人皆醉他獨醒的樣子
張嘴民主,閉嘴經濟
三十歲時同學會,成體系學習的,很可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中層,手裡至少有一個以上的碩士學位並且博士學位快拿到了;說工資,成體系化的同學,可能至少都是三十萬以上的年薪。而當年博學多彩的那批人,可能還在為年薪四萬而和老闆據理力爭。要學什麼,一定要選一個人的書,讀到精通
然後,下一個問題
我們如何選擇作者?
比如;家裡蹲和真正的大家的書籍有啥區別?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告訴你們一個最簡單的常識,一個商業常識
書城拜訪書籍的時候,他們是做生意的。所以他們會把利潤最高的書籍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並且印刷海報,各種推薦
他們之所以這麼擺放書籍,那也是情有可原
那書籍之間,為何有的利潤高,有的利潤低?
原因嘛……比如速成書籍,諸如「傑克韋爾奇教你成為管理大師」這類書籍的作者,一般給個三四萬就給出版社寫了,
幾乎沒稿酬
所以出版社的成本會降低
出版社就能給書城更高的利潤
書城也就會瘋狂的推薦這些垃圾書籍
而比如……大學教授寫的書,他們是做學問的,所以字字珠璣,一般一本書籍需要花五六年,甚至十餘年去創作
所以,版權會非常貴
出版社為了壓低成本,只能在紙張上節約(比如用差一點的紙),甚至省去了
包裝費用
因為成本高昂,所以定價也貴一些,會比速成書籍貴一倍左右
而書城的利潤因為低,所以一般會擺放在書架的下層,靠後的位
只要你能隨手拿到的都是利潤高的
這是最基本的商業邏輯
書城是要掙錢的
所以,我們選擇書籍的時候,書城推薦的書籍……一律別買,那些都是垃圾書
然後,就是閱讀體驗
速成書籍,200頁很可能只有二十萬字
印刷極其精美,排版各種牛逼,字體一般都很不錯
看著就是舒服
甚至還有彩繪插圖(沖內容用的)
而真正好的書籍,字體會比較小,看著就如同異客說的,密密麻麻的字
甚至連間距都給取消了
讀著也拗口,專業辭彙過多
讀的腦子大
閱讀體驗極差
大部分人,在看到後者的時候,都會選擇不讀
翻兩篇就不讀了
因為實在讀不下去,太專業,太拗口,連配圖都木有
連個圖表都不給你畫
人的惰性,會讓我們去選那些垃圾書
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在同一類書籍里,再剔除掉至少6成書籍
接下來,就是我們要選什麼書讀了
接下來看的就是;出版社
盡量選專業級的出版社,比如經濟出版社,比如人文出版社一類的,都有抬頭
比如看經濟學的書籍,出版社你肯定不能選什麼……比如磐石出版社對吧
因為……出版社有專業的
比如抬頭為經濟XX出版社,一般都有經濟學專家級的人在擔任編輯
也就是說,他們會幫你把一次關
他們掙錢不是靠書籍掙錢,而是靠專業水平掙錢,所以他們會在學術上要為自己的出版社負責任因為這些國字型大小的出版社會有補貼給那些經濟學家啊,社會學家啊,什麼建築大師啊這些編輯給予一定的補貼。所以,他們是不會看出版後能不能暢銷的
能牛逼就可以了。
比如,某個編輯擔任了中共黨史的責編,尼瑪……那吹牛都可以吹一輩子了,好牛逼嘛
所以,他們會傾向於為那些牛逼的書籍做編輯。順便一提,那些出版社的編輯,行業里的大牛……脾氣非常大。如果你寫經濟學類的應用書籍,編輯在給你排版,初審的時候,如果他讀不下去,會把書稿給你仍臉上。你愛找誰找誰,老子不當這個編輯
因為人家本身就是行業泰斗級的人物,怎麼可能幫一個小二逼編書壞了自己的名聲?
所以,選擇出版社和編輯很重要
你們書讀的夠多了之後,甚至可以不看作者了,只看編輯就能選好書
出版社+編輯
出版社+編輯+作者,你基本可以選對書籍
用基本邏輯去判斷就是了
然後;你可以再排除掉2成的書籍
然後書架里同類的書籍就剩下十幾本到幾十本不等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拿起每一本書,看目錄
目錄我相信……對於你們來說,功能是查詢翻頁對否?
看目錄,目錄基本都會寫每章的抬頭,你基本可以從目錄里看出這本書說的是啥
然後再看作者自序(這個好多人都不會看)
知道書里說的是啥後,看看作者對此書的自序,因為作者需要用最少的字說明這是一本啥書,你基本就知道,這本書對你來說有沒有用了。
如果沒用,扔了,不看
有用的放在一起
所以,你們經常逛書城的話……你們會看到有的顧客會拿一個大筐子,選幾十本書對吧
而2B一般是手裡拿個兩本
會選書的,會選幾十本在框子里放著,然後找個偏僻的地方去翻閱每一本的目錄,作者序基本都看了之後,他才會放進框子里。然後……這幾十本里,你可能只會買走四五本,甚至僅僅兩三本書
那如何從二三十本里選出需要的?
很簡單,第一個就是體系選擇
翻到書的最後一頁
只有傻逼才在書城裡讀書的內容
翻到書的最後一頁,或倒數第二頁
一般寫的是出版社同類書籍有哪些,或者作者還寫過什麼書,書名是什麼,刊號是多少一類的
所以,你看最後一頁的時候,基本就可以把同體系的全部選出來了
然後,非體系化的……全部排除掉(我說的是硬知識類的)
比如某人寫的很牛逼,但是……他只有一本
那你就在自己的書單上把書籍名,書號抄下來,今後買即可
要優先選體系化書籍
因為這個時候你還不懂,你處於初學狀態
所以,別買
再牛逼也不買,因為買了你也讀不懂
然後,筐子里應該選了之後只剩下七八本了
這七八本基本都是成體系的書籍。
對了,給你們說一下何為成體系
就是從初級到高級,如同教材一般,梯隊式的書籍
還有從微觀到宏觀到應用,如一張網的,也是梯隊式書籍
基本可以一套就讓你對某一個學科入門
比如;經濟學大一教材,那就是有123456挨著來的
大一是啥,大二是啥,大三是啥,大四是啥……全部都能查到
明白了吧?
然後,你選擇到的書籍里,最後一個判斷就是;和你的目標融合度如何
不要選著選著把自己的目的給忘了,這樣不好.....所以,要提醒自己是來幹嘛的
然後從最後幾套里選擇出一套屬於自己的
OK,這套書籍就是你需要的書
你可以好好讀的書,認真學習的書
所以,求書是沒用的,這也是我一直不給你們推薦任何書籍的原因,單本容易把人讀殘
找書的話,網上找難度大,建議是圖書館和書城裡找
難度最低是書城
等級低的話,自己又不會選的情況下,建議還是去書城
當自己已經會選了,那就去圖書館
當自己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出版社,編輯,作者後……嗯,可以在網上找了
但是要大的書店
還有就是可以在專業類書店選
比如路邊經常會看到「建築專業書店」「經濟學專業書店」一類的
也可以去那些地方選
希望你們能舉一反三
為了防止你們今後再問,我再說一個選擇
也就是選單本的
比如很多人想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
提高提高自己的B格
但是不知道看啥
B格如何提高,甚至什麼是B格都不知道
也給你們個建議
方法和前面提到的一樣
還有就是;名家讀物可以少選擇
比如讀國外名著,不一定要去讀莎士比亞
直接選諾貝爾文學獎,比如茅盾文學獎旗下的書籍
你如果要B格夠高,可以選文學領域裡造詣極高的,但是……小老百姓不知道的那些作者的書籍,選自己喜歡的,選自己喜歡的題材,這樣讀起來也舒服
日積月累,B格也就出來了。
要記得背誦序章和目錄,以及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今後吹牛逼的時候方便隨時取用
一本名著,你背誦的字數可能不足一千字
但是……秒殺一大群人是必須的
另外,
12歲以上的小孩已經具備自我意識,也就是說你選的書他們一般都不會看了,沒辦法也不需要幫她們選書。
12歲以下的,建議給他們看能提起閱讀興趣的書籍
別想著給他們看什麼有用的書
我給我侄兒們買書
一般都是科教類的
純圖本的書籍
比如什麼恐龍畫冊啊
什麼飛碟畫冊啊
要不就是一些漫畫書籍啊
讓他們對書本有興趣比什麼都重要
你買個奧數書籍回去,你是要滅了你家的後代?
讓他們對書有興趣,比讓他們讀啥更重要
別和他談什麼長大了如何如何
人家說不準想長大了當陳浩南呢?
你和人家說那些沒用的幹嘛
陳浩南又不用學高等數學,對吧
第二節開始:
一:什麼是知識
這個定義,請務必要下的清晰明了而簡單。古有雲;」吾生有崖,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知識非常非常的多,但我們的精力和精神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學的全知全能!這根本就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東西。定義自己需要的知識,需要給自己列出一個目錄,嚴格按照自己的目錄學習下去。建議,根據一四三二比例去定義自己需要的知識,並去學習。 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一四三二。意思是;假設你每周的閑暇時間假設是X小時,那麼你需要用四成的時間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無論你屬於什麼行業的,都應該不斷的更新自己在該專業和衍生性專業中的知識。
三二的意思是說,剩下的六成時間,分成三個部分。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知識,可以用比如2成的時間看喜歡的電影,音樂或電視劇一類的。2成的時間讀漫畫,詩歌,看笑話等等。用2成的時間去網路上逛逛,盡量避免看新聞(新聞轟炸的時代,你不看新聞也知道最近有什麼大事)而是去逛逛自己喜歡的論壇,但要注意,不能水喲,吧友們提到的自己不知道的知識,也就是知識盲點,可以不斷的去補充一下,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再用2成的時間,和他人溝通和交流知識。
知識的定義,首先是要對自己有用。如果你學會了屠龍大法,而世間無龍可屠,豈不是悲劇?對吧。所以,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知識。至少你的知識,需要有至少一半是現實中可以用到的,無論是工作還是吹牛逼,必須可用。
所以,這裡我不能告訴你們,什麼知識是有用的。因為人和人不同,所以對知識的需求不同,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自己需要的那部分,才是真正的知識。
(1)書籍類1:速讀
任何書本,都需要速讀。讀書慢的同學,建議學速讀(不建議學生學),做到一分鐘讀一萬字到一萬五千字左右(也就是速度一級水平),這樣你平均一天,在不強烈要求自己的情況下,也可以一天吃掉一本書,並且基本明白這本書講了什麼,人物關係,故事順序,大致發生了什麼,關鍵事情是什麼一類的。所以一天我們假設安排早上起床後讀一小時,晚上讀一小時。你一天至少可以讀六十萬字以上(強迫自己快速讀的話,可以讀百萬字以上),當然讀書需要閑暇一些,不要逼自己去裝大神,拿速讀的段位。那些都是變態,一天可以讀數百萬字的傢伙們,都屬於非地球人。以我為例,我平均每天讀兩小時,大致是四十萬字上下。也就是說基本一天可以吃掉一本書。
可能有同學會問了,我們為何要學習速讀呢?道理很簡單,知識太多,我們需要快速的用一種辦法去甄別什麼書是適合我們自己的。SO『速讀是唯一一個能有效的讓我們快速甄別的辦法。我們可以粗嚼爛吃的在腦子裡一天裝一本書,也就意味著我們一年至少可以讀到四百本以上的書籍。這是拓寬自己知識領域的一個重要手段。
2;粗讀
當我們讀一個月,讀了三十本書了。PS:請結合前半段的選書法。我們一定會在三十本里選出至少三分之一的書,用於粗讀。粗讀並非是讓你逐字逐句的去讀,而是一目三行的讀,但是要壓低自己的讀速。降低到一分鐘兩千字以下水平。我們基本可以把整本書的內容,在三四天內全部消化掉。然後再選速讀過的其他書,覺得有價值的那些再拿來讀。最後,在同類里選出適合精讀的那一兩本出來。
3;精讀
當我們已經把整本書消化掉後,有的書是非常適合精讀的。因為有的學者幾乎字字璣珠,我們需要一段一段的讀。用心去讀每一段話,每一個詞,並體會他,理解他。然後,建議大家精讀類的書籍,一定要做讀書筆記。覺得有價值的段落,可以自己親手寫讀書體會,甚至衍生出更多的理解,並寫在文檔中,存起來。
永遠都要記住,只有自己付出了的知識,理解了的知識,你才會永遠的記住他的內容。精讀千萬不要死記硬背,那是沒用的。就如同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會讓我們劃段落,告訴我們那一段非常非常的重要,要求我們背誦。但是……若干年過去後,誰特碼還記得那些知識?背誦只有一個功能……就是應對考試。因為雖然我們背誦了,但是我們根本沒理解他意思,甚至不明白前後的邏輯,甚至不懂作者為何會寫下那些感受。那我們背誦了又有何用?學生黨看到這一段話,應該會有很強烈的感受。但是,並非是說讓你們不背教材。而是,如果一定要背誦,請務必記住,你一定要理解他為何需要背誦,那一段到底是什麼意思。請一定要琢磨透徹了。
舉個兩個小例子吧;
比如:商鞅變法 這一段是老師要求我們背誦的,屬於精讀部分。現在誰能回答上來商鞅變法的背景,過程,主要人物,內容,以及產生的影響?
因為我們不能去理解,在什麼時候商鞅變法這個實際的例子可能會有助於我們判斷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所以,我們現在讀的話,一定要學會延伸。假設你供職的企業,正在被競爭對手們圍攻,你的公司臃腫不堪,政令沒人執行,下屬人浮於事,各個都在玩兒指甲。而你是一個部門的主管或經理,你如何去改變?
以史為鑒,商鞅告訴過你如何去做,當然商鞅的下場我們也會看到。所以可以讓我們有效的去規避。當然,讀書需要活學活用,以史為鏡,並非是讓你和趙括學習。如何用活,那需要更多的知識積累和實際操作。
再比如;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這一類的死知識,我們幾乎費勁腦子去背。結果若干年過去依然記不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啥,更別說更高級別的數學內容了。所以,我們現在去學這些和你職業有關的知識的話,需要和你現實中的工作,事項不斷的掛鉤。這樣會有助於你去理解,甚至可以自己寫一份假的工作報告一類的,加強自己的記憶力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公文水平,對吧。這裡我先把結構論提上來說,方便大家參照,再說其他的知識吸收。
二:知識結構
知識是一定要有結構的,我們腦海里存在的任何知識都需要進行整理,不能是雜亂無章的。我們需要用聯想法,去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舉個例子;比如中國的朝代表,你可以幻想成鎖鏈,一環扣住一環,記頭尾皇帝,一環扣一環的往下走。當然也可以幻想成繩結,記每個朝代的關鍵部分(比如唐太宗)。但建議還是鎖鏈法,因為你需要有別的知識進來的話,繩節法可能會讓你的知識成單點化。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和小夥伴們吹牛逼的時候,有人說到了漢武帝,那麼同時期的歐洲是什麼時代?比如有人說到了北宋,那此時的中東是什麼時代?比如有人說到了朱棣,那麼此時的北非屬於什麼時代?所以,鎖鏈法有助於你把不同的地區全部串聯起來,在腦海里形成一環扣一環的鎖鏈,用鎖鏈再組成一張大網。
這是記憶法的一種,當然你們可以在網路上看更多的記憶法,整理法,選擇一種最合適自己的方法。PS:一定要記住,如果你沒有方法,學再多的知識都是白學,因為你一旦學成單點化知識,那就是學了也白學,變成死讀書的。無法舉一反三,始終是二逼兮兮的和人說純理論。
因為你無法跨領域。三:其他類的知識吸收 不要認為看電視劇就不能學,看電影屬於玩物喪志。要知道,那些都還是挺不錯的小說,名著改編而成的。在娛樂的時候,多注意台詞,遇到喜歡的台詞,記下來,然後好好的去品味。能衍生出很多的知識,並且電影會形成一個關鍵點,讓你記住那一段知識。
比如大漠君喜歡說的精神分裂,我對精神分裂也有一定的研究的說;之所以去了解精神分裂,只因為兩部電影《搏擊俱樂部》《致命ID》兩部電影,於是精神分裂中的很多理論,都有助於我們去記住,因為我們會自動聯想到電影里的場景,有助於我們去消化那些生冷的知識。 和朋友吹牛的時候,特別是專業類的知識,見聞類的。要多學,多記。
要知道,人類最牛逼的知識都是口頭傳授,在曾經沒有文字的時候,人類的文明就是這樣口口相傳下來的。至今還有很多民族是靠著傳唱的方式來延續文明的,諸如藏族的《格薩爾王轉》那就是一個傳唱類的。也如英國的《亞瑟王》那也是吟遊詩人們傳唱中的一個傳說中的王者。
拜訪老者的時候,記得帶錄音筆,手機要記得把錄音設置到最快捷的地方。當對方講到最關鍵部分,禮貌的問對方是否可以錄音,以方便自己回去好好學習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有助於吹牛逼者提高自己的道德節操,不敢加私貨進去。給你講的都是滿滿的乾貨,節操都是滿滿的。後記; 一氣呵成,可能沒什麼邏輯,可能錯別字也是多的喪心病狂。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小小的幫助。畢竟我們沒做教學大綱,所以基本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了。 在此,給大家道歉了。言辭偏頗之處,諸君見諒才是。
根本沒那麼複雜!
要把理論知識體系化,畫一下思維導圖就行了!
但是要命的是,很多人陷入了一個誤區,總覺得要把自己的所有知識都按照金字塔模型完整拆分,完整記憶到腦海裡面才算數,但其實根本沒必要!
梅西、c羅踢球的時候,會不會在面對後衛的時候,腦海裡面浮現出「背對後衛拿球過人的20種方式」、「面對後衛抽身的7種角度」?
肯定不會呀,他們做什麼動作,基本都是肌肉反應,是自己的本能。
所以咱們學習求知,不用花太多時間在建立體系上,因為你也不當老師,也不做培訓,體不體系的其實關係不大。
最關鍵的是,你要把知識融入到你的行為體系裡面去。
就像踢球一樣,你光是知道射門的技巧沒有用啊,你要在不同的比賽當中不斷運用這個技巧,直到這個技巧成為你身體本能的一部分,你的能力就算有很大的增長了。
那如何做到「把知識融入到你的行為體系裡面去」呢?
關鍵是要控制「學習和實踐」的比例!
兩分學習,八分實踐!
比如你有100分的精力,你不用全花在讀書學習上,你最多拿出20分來進行理論學習,剩下的80分,都是去踐行那20分學習時學到的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我讀書,讀一本講說服力的書,讀到其中的一個技巧,覺得很有價值,我就會停下來不讀,然後想一想可以在哪些場景運用這個技巧,然後在接下來一周,當我出現在那些場景,我就會實地去運用。熟能生巧,我的說服力自然就上升了。
兩份學習,八分實踐!
大家加油!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公眾號回復「成長」二字看超實用成長乾貨,讓你的世界大不一樣
相關live:
克服「學習無用」的四大狠招
每周2小時,秒變職場達人
1、任何知識體系都是先從一個「自圓其說」的小觀點開始。所謂自圓其說,重要的是「圓」,要形成閉環,合理合情。
首先要合理,就是合乎邏輯,這是理性層面;其次是合情,就是合乎感知,這是感性層面。
合理使得這個「小圓」成形,具有說服力;合理使其顯得飽滿,具有吸引力。
2、一個「圓」,還只是平面意義上的圓。一個平面「圓」固然也可以慢慢擴充,但是不可能無限擴大,那就有可能陷入虛無,過於泛化,也就沒有價值了。
所以,應該改變思路,將知識體系從二維提升至三維,也就是要營造立體空間。如何營造?還需要另一個圓,需要一個接一個的圓。
這些圓的連接方式不是在平面上的相交、相切,而是在立體空間的同心圓。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點,首先必須是同心圓,也就是說這些「圓」都是從一個核心出發。也就是說,這些觀點都服務於一個「知識核」。其次,這些同心圓可大可小,但都在立體空間內錯開角度,最終形成一個球體。
立體空間的圓也多,球體也就越緊密,就越像是一個「球」。所謂「知識面」,從來不是指平面意義上的知識,而是「知識球面」。
3、當一個「知識球」誕生時,它就開始產生「引力」,或曰「磁力」,所以可以稱之為「知識磁力球」。
接下來,順理成章,就是「滾雪球」了。所謂「滾」,是指不斷推動「知識球」向前,這個推動,可以是自我推動,當然也可以是外力推動。
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球」不斷開始吸納它所需要的、屬性相同的材料,使得球體更緊密、更瓷實,體積更大,速度更快,就如同「滾雪球」一般。
4、「知識球」在形成的過程中,不光是具有「磁力」,同樣的還要接受考驗。這種考驗,可以是其它「知識球」的撞擊,也可以是現實的檢驗,我們可以統一稱之為外來的「知識隕石」。
當然可能一擊即碎,存活下來的才是有價值的「知識球」。即便存活下來,在「滾雪球」的過程中,仍然會隨時接受「知識隕石」的撞擊。
「吸引」和「撞擊」是同時進行的,「知識球」可能壯大,也可能毀損。毀損沒什麼大不了,可以從頭開始「自圓其說」。
甚至可以說,任何「知識球」最終都會毀損,這是所有知識體系的最終命運。即便是最為穩定的宗教知識球,也不會在不同時代遭遇改革或是重新解讀。
5、假設一個人的「知識球」不斷擴大,最終會形成一顆「知識行星」,就是我們說的學者、大師之類。
當一顆「知識行星」形成,它固然仍在不時接受撞擊或是吸納新知,但更具意義的是,在知識空間里它已有自己穩定的軌跡,在行星內部,開始慢慢成為一個生態系統。這種演化,恰如地球的生成和進化。也就是說,會不斷生成新的知識成果,自己生長的同時也能促進別人生長。
與此同時,在外部,它會和其它「知識行星」通過自身引力形成穩定的共存結構,既相互影響,也交相輝映。(完)
/
/
/
/
/
/
/
/
/
/
【也留一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九號花匠(jiuhaohj),撰寫日常隨感,願者上鉤 】
我這裡也給出幾點自己總結來的建議吧。
因為我的知識來源主要是圖書和網路,所以建議大多也只和這兩者相關。
1.讀書的時候,盡量做筆記。尤其是一些他國的學術作品,繞來繞去就很容易忘記原本在說什麼。最好是能夠每段進行一個總結,將主題用一句話概括。如果做不到的話 一頁一次總結也可以。
2.在總結同時,可以發現有一些詞語多次出現在了一句句的總結中。這就是最核心的內容了,即便只是一個雙字的名詞,並沒有揚貶的評論,但也要將其提煉出來。
3.提煉出的那個核心詞,去維基上搜索,把整個頁面列印下來,然後在紙上貼一個便簽,寫上:XXX書XXX章節
4.這樣一頁頁的維基累計起來,就是自己的知識庫了~不求記得每一點,但只要在你需要的時候,在5分鐘內找到所需的詞語以及書著,就可以了~。
最後,願題主能有一個完善的節點網路~
大量放圖,流量黨慎點
方法不敢亂說,只能說一說我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我的知識擴充和體系構建主要利用onenote和evernote兩個工具,oneote整理並吸收知識,evernote收集存儲知識。
由於onenote是我構建知識體系的核心,優先介紹onenote篇:
- onenote篇——通過知識的整理與吸收,構建知識體系
tips:靠自己的總結歸納才能有牢固的記憶和理解吸收,所以onenote中內容80%以上的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有知友提到手機編輯、同步、標籤等問題,這裡統一回答下,對我來說,onenote是我進行知識整理的地方,我手工整理的過程中需要多頁面切換編輯,打字以及長時間的專註力,所以還是用電腦來好一些。又因為onenote對我來說是更多的是整理知識的工具,onenote中存儲的內容只是作為我大腦的一個備份,是結構化規範化的知識塊,當我想要複習哪一塊的知識時,打開相應分區就可以了,因此同步和標籤檢索功能對我沒什麼意義。
以下是我構建成的知識體系:
- 1、建立學習分區
其中專業知識單獨一個分區,因為專業相關知識太龐大,涉及到的細枝末節最多,想要對本專業有深入研究最好能單獨列出。其他的放到興趣、讀書里:
- 2、筆記本分級之非專業知識
不贅述,按照自己需要吸收的知識分級分類來總結整理即可
- 3、筆記本分級之專業知識學習
我是做數據的,按照我所在專業,分三大板塊存放知識:
然後再在大板塊下細分出小版塊: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板塊會隨著自己的知識不斷擴充完善而不斷調整,掌握的知識越多,結構越優。
- 4、細節知識點解構
,第一頁先畫知識圖譜,後面的單頁都圍繞知識圖譜來豐富
- 5、知識結構補充小技巧
a,當你在某個知識點上遇到困惑或覺得自己沒有吃透時,使用待完成按鈕
當你有時間時,快速找到未完成項並完善知識點
b,隨著你對某個方面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請逐漸修改你的onenote目錄結構
以股票舉例,隨著我對股票的深入學習,現在也要劃分大板塊和小版塊來存放知識啦~鼓掌~~
↓這是我去年12月的知識結構(取自onenote的12月備份):
↓這是我今年2月的知識結構:
- evernote篇——採集知識,構建知識的資料庫
evernote是用於資料收集,所以結構往往更複雜,更粗糙。
存放信息分3種:
1、需要整理吸收歸納總結到onenote的知識;
2、不需要總結歸納,但是需要保存備用的知識;
3、需要經常通過不同終端反覆查閱了解的知識
它的使用方法也簡單粗暴,只有兩個步驟:
- 1、信息收集
通常收集方式為微信一鍵推送和網頁剪輯推送。
剛剛推送得到的信息,都統一存到未閱讀文件夾,每天花一個小時整理該文件夾下的內容,
- 2、信息整理
待整理的信息分為兩部分:
- 對於歸納到onenote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並適當的在evernote刪除或標註「已整理」。
- 對於需要保存的知識,放入對應文件夾
- 當你的某個文件夾下的文件數目達到30個以上,說明你可以開始總結這個類目下知識的規律和特點,構建你在這個方向上的知識體系了。此時請重複步驟1
以下為我的文件夾目錄:
目錄展開後是這樣的:
個人認為所謂的體系,其實是建立在自己對整個結構架構有所了解和感知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來的,每個人的知識體系都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知識面和偏重點都是有差異的。如果沒有專才指點,那麼就需要像我這樣慢慢摸索,慢慢補充填充,然後逐步優化了。
也歡迎高人給我一些指點。推薦閱讀:
※為什麼許多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就著急迫切想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無知是一種快樂,求知是一種慾望,如何取捨?不可兼得?
※如何看待蔡康永線上「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線下同事員工評價其生活中「臭臉,陰沉,難以靠近」?
※怎麼讓算命師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