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乎上有一些人對《羅輯思維》的評價很低?
感謝這麼多大神的回答,第一次自己問題被如此熱烈的討論,抱歉不能對各位的回答一一寫下自己的感受,但題主保證每個回答每條評論都會仔細研讀,再次謝過。
看了大家的回答,發現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 節目本身的觀點漏洞和知識漏洞:這點其實是希望大家能多討論一些,尤其是更詳細一些具體的討論,因為從一個個具體實例中才能看到他的漏洞。
- 節目中的廣告:盡量少討論,畢竟是人家自己的節目,做點廣告無可非議。
- 與熊貓君的版權之爭:這個問題可能是很多知乎大神最痛恨的,但希望在這裡盡量不要因為這個問題而影響您的評價,畢竟這是兩位當事人的問題,裡面的過程外人也不便猜測。
- 關於節目風格問題:一個蘿蔔白菜的問題,個人感覺沒什麼討論的必要。如果不喜歡,不看就完了,這個問題也不用回答。
- 節目專業性問題:希望能看到各位的詳盡解答,越細越好,希望能從各位的回答中得到真正的知識,畢竟每個人的專業都不同,對自己專業以外的事情,能了解一點皮毛也是好的。
如果哪期節目剛好對了您的專業,又有很大紕漏,希望您不吝賜教。
==================================5.27更===================================
請大家回答的時候能說的具體一些,比如具體的例子,不要撂下一句批評就走,然後說一句「題主是粉,無話可說。」
我其實還替《羅輯思維》覺得挺惋惜的, 聽了不少期,開始有些介紹的書還不錯, 比如有一期《大國不能認死理》里介紹的徐棄郁的《脆弱的崛起》就非常好。但是這個節目的內容受到的批評肯定會越來越多, 是因為他選擇的商業道路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矛盾:
1. 如果是按照開始的「替別人讀書」的定位, 那麼羅胖是可以保持比較客觀謙虛的態度,但是那隻會類似《開卷八分鐘》那樣, 成為一個不溫不火的節目, 因為實際上愛讀書的人就直接讀書, 不讀書的人也不會去聽讀書節目;
2. 但是在這個節目湊巧火了以後, 申音就提出了這麼個「魅力人格體」的概念, 通過羅胖的個人魅力來吸引會員的無條件供養,作為一種商業模式。 可是為了達到這個魅力人格, 肯定就要讓羅胖成為一個高於他自己的人( A MAN MUCH BETTER THAN HIMSELF), 不但要脫離原來「書本知識搬運工」的位置,裝成本身就很有學問很有思想的樣子, 而且對他講的題材,也要有很明確的好惡態度,這樣才會有人格魅力(因為人們不可能去喜歡一個看起來超然的人,而是會喜歡和自己想法一樣的人). 所以從那時開始, 羅振宇就是在扮演羅胖這個角色了。
3. 到了後來申音退出李天田接手後,羅輯思維更是在流量變現的道路上加速。 可是要怎麼賺錢呢? 除了收會員費, 就只能賣東西和參加培訓, 所以節目的題材就越來越偏向他們自己賣的書,而且節目的主導思想也越來越各種互聯網思維了, 甚至有陣子羅胖和雕爺也混得很近,肯定被這傢伙教壞了。
但是,作為一種產品,羅輯思維恰恰放棄了對它最重要的部分---產品品質的打造。 其實對於這種節目, 知識策劃人就是產品經理。 可是從最新這些期來看,羅輯思維的知識策劃人就是原來近親繁殖的那幾個人,所以還會沒底線地來知乎盜取謝熊貓君的內容,可見這塊的能力非常薄弱,和羅輯思維的社會知名度根本匹配不上。看來注意力都用在商業套現上了。
但是,確實從他的商業模式所針對的目標客戶來說, 節目選題也是很不好做的。 因為如果是針對比較有知識素養的人群, 這類人要成為會員來給他交會員費或者在微店買東西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是針對比較年輕比較沒見識的群體,這種模式才能存在。 但是對這些人的節目,就必須做到題材聽起來高端,聽完又有點若有所悟,最後還能出去給別人講點小段子,(也就是所謂的"有種有趣有料") 最終就會是現在這個水平。
「愛智求真」這個只是個MARKETING的概念嘛,可不能死磕。 就好像小米本來說目標客戶是發燒友,後來又說,「 小米群體分了兩類,一個叫發燒友,一個叫泛發燒友。泛發燒友是指你可能不專業,但你得有專業設備。所以小米就是給你貼了一個標籤,你不一定真正專業,但是你有專業的想法,你願意選擇帶著專業氣質和這種角度 」。 所以, 通過看看視頻節目, 在微店買些東西, 買個號稱限量的會員身份, 你也可以成為貼上「泛愛 智求真人士」的標籤,不用讀書思考, 容易吧?
有位知友評論說: 「愛讀書的人不用你說,不愛讀書的人你說了也愛不上。說書的變成賣書的,誰之過?老羅之過還是商業之過?」 嗯, 羅輯思維本來有沒有可能避免這種看上去要為青年指路,實際上只是想賣幾本書的悲劇之路呢?
其實我們可以想想那位《眨眼之間》和《異類》的作者格拉德威爾。像他這類人有一個稱呼: 雜誌智者(Journo Guru)——指的是一群把社會文化、商業現象、獨特思維和引入入勝的行文融合為一套簡化理論模式的出版界寫手,一群個人品牌的建立者。本來靠羅胖的表達能力,他是有可能成為這種視頻方面的雜誌智者的。
格拉德威爾的特點,就是:"善於把錯綜複雜的事務歸納成耳熟能詳的趣聞、深入淺出的分析和簡短巧妙的詞語」「你希望給別人講個故事,事實上是想給別人一個了解這個故事的理由,所以我往往同時考慮這兩件事。」 羅胖在把故事傳達得流利有趣方面,其實也還是很有功力的。
但是,格拉德威爾在美國也是有很多批評者。 批評者集中於質疑他的寫作存在「樣本不足」的問題,認為:"他只是善於用『恰好如此』的故事和隨機選擇的『科學』。類似《眨眼之間》這樣的書當中充斥了陳詞濫調和自相矛盾,「就像是給一個從來不看書的人寫的書」。(嗯, 對羅輯思維的一個批評也是, 節目內容好像是給缺少基本知識的從不看書的人聽的)。
格拉德威爾的自我辯解是:"這種簡化是必要的,如果你要把學術觀點翻譯給大眾,那你必然就要簡化。如果你認為我的書過分簡化,那就不要去讀它。」「格拉德威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他擅於將文字轉化為公開對話,他的書更像是一個基於演講內容的手稿。」有個格拉德威爾的朋友回憶起自己某個晚上和格拉德威爾在一起,「你會覺得他的談論方式和內容,都像是他觀點的一再轉述,只不過,他轉述得非常精彩。」 (對羅輯思維的批評也是:過度簡單的定論和自我重複了無新意)
格拉德威爾擅長「新瓶舊酒」的藝術。他的書既充滿著激動人心的樂觀主義,又不斷重拾一些基本信息——小細節可以引發大不同(《引爆點》);相信直覺勝過反覆思考(《眨眼之間》);成功的人受到環境左右(《異類》);表面上的強者可能擁有致命的弱點(《逆轉》)。很多時候那些理論原本已經令人覺得了無新意,但格拉德威爾像是擁有化解這些既成事實的點金術,能從其他人視而不見的常識出發尋找出新的發現,同時為人們營造出一種與專家溝通的氛圍。這樣就能夠喚起人們的「錯覺」,告訴人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你不易察覺又值得深思的事情。這一信念又恰好和這個時代的社會風潮相吻合 ,你長期信以為真的觀點,事實上有另一套說法,而這套說法究竟是否正確,這並不重要。製造衝突和違反直覺同樣是他喜好的工具。 格拉德威爾說,」我的書始終關注衝突——人們喜歡這一點。」(這一點也是羅輯思維的基本套路---開始先說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或觀點,再想法顛覆,有時就會很勉強)
那格拉德威爾怎麼掙錢呢?「即使一本書並不賺錢,只要在飛機上讀過你這本書的某人邀請作者去做一次演講,你可能就賺回來了。」所以說, 羅輯思維這種內容並非沒有高端市場, 節目質量提高的話變現前景也是很不錯的,開個企業家培訓就可以賺不少錢了。 可是這個團隊計不及此,著急著通過收取年輕人的會員費和買些東西來掙錢, 真是浪費啊,(為什麼說浪費, 因為實際上他們不能給會員提供什麼服務, 那就只能是一次性的收入,沒幾個人會一直年年交會費。而且靠賣書能掙幾個錢?), 浪費了微信和視頻大爆炸的機會,播下了龍種,收穫了跳蚤。我就說說我的個人體會,我先要承認我看過的羅輯思維是很少的,可能有十期吧。
這個節目號稱「愛智求真」,但幾乎所有我看到的節目的思路都是先立一個觀點或者結論,然後挑選證據來「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性,而削弱這個結論的證據卻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或者一帶而過。是一種目的驅動的「論證」,律師,政客式的論證。
我理解的「愛智求真」,是把問題充分展開,各種證據理由充分論證,最後得一個開放式的結論,不光明白論證的優點,更重要的還要能明白論證的弱點在何處。不管什麼觀點,正面反面都說清楚。
我認為的愛智求真的目的只能有一個:就是愛智求真本身。羅胖一邊搖頭晃腦自信滿滿真理在握,同時宣布自己在「愛智求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不過如果說羅胖就是個商人,他的愛智求真只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我真沒辦法和一種目的是賺錢的廣告較真,就和我沒法跟牙防所較真一樣。我相信知乎上的用戶還是有一種真正求真的心的。
這就是我非常不喜歡羅輯思維的原因。當然了在我看的有限的節目里,他講完故事後的分析,都有些挺可笑的邏輯,有一種濃濃的市井味(抱歉不知道怎麼形容)。有點在飯館和計程車上聽人談國家大事的感覺:總覺得邏輯能力有點欠缺,觀念有點走樣,談論的事情超過了談論者的能力
舉兩個例子:
有一期節目叫《誰迫害了科學》,講的是伽利略事件的重新解讀。大概的結論就是伽利略被判刑是政治鬥爭的結果而沒有宗教原因,宗教沒迫害科學。繪聲繪色說了很多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當然很多「證據」也是捕風捉影。但是這個看法最大的反證就是1616年伽利略已經被宗教法庭開了禁令,日心說已經正式被定性為異端,不允許再寫任何支持日心說的書,否則就要坐牢。判決書的原文網上都能找到,清清楚楚。這個證據羅胖提到了,卻很奇怪的用一種非常不屑的態度提到這件事,彷彿壓根就不重要。但這個證據是整個伽利略事件里最有份量最確實有據可考的證據好不好。比他那些很多捕風捉影的東西要重要太多了。
後面羅胖開始分析的時候,才真的讓我目瞪口呆,連什麼最重要的300個科學家90%以上都是信教的,最大的10個科學家都是信教的。這種基督教宣教小冊子上的胡說八道「證據」都出來了,特別讓人崩潰。
這期節目讓我得出幾個印象
1,羅胖不是以介紹觀點的目的來做節目,他認為自己介紹的確切的知識和事實,他是真的相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2 羅胖對於自己的結論用的是春秋筆法裁剪證據方法來達到的。是律師政客用的推銷式的方法。而且非常可能羅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他正在用這種方法,而且這就是他在生活學習工作上一直用的思維方式的一部分。
2,羅胖可能是看過一些資料。但是他缺乏對這些「資料」判斷真偽的能力。他是否採信這些證據取決的不僅僅是調查,而是一些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的因素,比如資料的來源,比如來自某專家某老師xx協會,證據的表達方式,是不是寫的特有「學術味」有很多「數據」支持,甚至口味,是不是符合他的價值傾向。
有一期節目叫做《瘋狂的投資》,看完了我就就再也沒看過邏輯思維了。
羅胖先花了幾分鐘,把《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和作者皮凱蒂,徹底鄙視了一遍。那真的是發自心底的鄙視。後來羅胖就繪聲繪色就介紹了一個創業者的故事,來說明財富是怎麼來的,財富來的是多麼的正義,而資本稅是多麼的邪惡。說明了皮凱蒂的荒唐。
別的我不多說,我就引用21世紀資本論里的一句話,皮凱蒂是這麼說的:
」資本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至少在初期總是伴隨著風險與企業家精神,但也總是在積累到足夠大的數額後向租金的形式轉化,那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的邏輯終點。"
皮凱蒂從來沒有說過風險和企業家精神得來的財富有什麼問題好不好。整本書都是在吐槽食利者富二代們好不好。羅胖花了半天舉得海底電纜的創業者的例子不就是皮凱蒂在他書里提到多次的巴爾扎克筆下的靠麵粉麵條創業的高老頭嗎?我很難相信羅胖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度真讀過《21世紀資本論》。
最扯淡的就是羅胖用一個創業者的故事來告訴大家「財富是怎麼來的」。這就是在拿一個最偉光正的形象來代替現實生活中財富的真實來源是什麼。如果有人舉出焦裕祿搖頭晃腦的來說明真理黨員到底是什麼樣。大家會不會有抄鍵盤的衝動?最簡單最基本的,羅胖你分清楚企業家和資本家的區別好不好。
這個路數,和《到底誰迫害了科學》是一樣的。
我聽過羅胖說過很多次,這個這個那個那個是經濟學上的一個結論,聽起來特別彆扭。我其實也不懂經濟學,但我認為,這種學科是不會有多少叫做結論的東西,都是在爭議辯論中前進的。所有的結論都只是一個觀點,而且這個觀點一定有弱點的,都是有可能被推翻的。
說三個我喜歡的節目:
有一個媒體節目,bbc廣播4台的In Our Time,Melvyn Bragg主持的。 我從2006年開始聽,幾乎每星期都有,40多分鐘一期,已經聽了快十年了。而且我把老的節目都聽了一遍。也就是20多年的節目。我非常非常非常的喜歡這個節目。這在我的標準里,就是個愛智求真的節目。每期講一個主題,沒有嘩眾取寵沒有結論沒有自我正確感沒有真理在握,大主題有大的講法,小題目有小的講法。歷史政治經濟科學哲學文化社會,什麼題目都有,別說一期講一本書,講一整個思想傳統都可以。水平的確很高,因為資源就不一樣,但我覺得和邏輯思維最不一樣的就是態度。
自媒體節目,有一對格林兄弟弄得Crash Course,最早只有兩個人,小團隊,可能跟邏輯思維規模差不多,主要一些政治歷史心理科學知識,十幾分鐘一期,語速特快,跳躍性很強。挺火爆,火爆到奧巴馬都提了,而且連NPR都來搞合作。這個槽點就稍多了,因為畢竟資源不如bbc的IOT,水平上欠缺一點。但很合我的胃口和能力,節目製作精良緊湊沒廢話,不裝不故弄玄虛,雖有個人喜好和政治正確傾向但也會顧及全面。我連手機鈴聲都換成了他們的主題曲了。
最後一個,可能也是最貼近生活中的節目:Steven D. Levitt和NPR合作的一檔節目,以他的最著名的書《Freaknomics》命名。基本的套路就是用經濟學的眼光看生活中的各種實踐。各種雞零狗碎婆婆媽媽的話題,非常的精彩。蘋果的Podcast中有下載,語言平實,美式口語,語速合適,我認為是不可多得的提高自己的節目。Levitt本身是科班出身,拿過克拉克獎,算是一流的學者,水平上無可質疑。強烈的推薦
我吐槽邏輯思維。因為這些東西跟我認為的愛智求真實在差別太大。我無法接受。水平的高低都是其次。 「用一種確定性的態度來對待不存在確定性的東西」 不是愛智求真,你可以叫信仰,宗教,但絕不是愛智求真。 我不喜歡邏輯思維,就是因為它雖然愛智求真,但其實是《卡耐基成功學》,《猶太人的智慧》,《商場里的成功哲學》式的愛智求真。不是我所理解的把求真本身作為目的求真,是像人生導師演講,牧師講道那樣的「愛智求真」,而不是課堂式的求知式的愛智求真。其實很多人都提過邏輯思維是一套成功學,我一直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聽的時候總是在那兒跟這個節目較勁,越聽越火。想通了這一節,我算是似乎是弄懂了羅輯思維和羅胖。
不過我對羅輯思維的這些吐槽如果從市場角度出發從來都不算個事。商業上成功那就是成功。我如果希望從一個商業節目里得到純純的愛智求真,可能就像我希望從風月場所找到真愛一樣,不是羅輯思維有什麼問題,而是我這個人有問題。這歸根結底就是一門生意。不滿意我就轉身走,去找我喜歡的節目,別較勁。
最後說說邏輯思維的最大優點,就是羅胖這個人的表現能力Showmanship,這是一種極度稀缺的資源,一個特別能說事的人就算是瞎掰也能讓人有興趣聽下去。如果邏輯思維能夠繼續壯大的話,資源多了,可能就能吸引到一些能力更強的人,水平也會上去。Jon Stewart脫口秀一次節目20分鐘不到,後面的團隊50人的規模。這樣的節目不強也不可能。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說,Jon Stewart秀的核心競爭力卻是Jon Stewart本人。他的觀念態度品味showmanship和能力才是決定性的力量。羅輯思維的最大決定因素就是羅胖本人,羅胖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態度達不到愛智求真的境界,這個節目也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是自己觀念的囚徒。說不定幾年後邏輯思維可以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這當然好事一件,這種節目當然越多越好。
可能過一年,我也會變成邏輯思維的粉絲呢,這個世界變化快,什麼都有可能。
曾經在羅輯思維實習過的粉轉黑來回答一個。我認為他們是在批量生產假的知識。
當初老羅要做得到app,招了一幫實習生寫稿子,號稱要顛覆互聯網(嘴皮子就是老羅,也是羅輯思維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知識)。我早些年也算個羅輯思維粉,買過幾本書,那個時候我覺得羅輯思維還是有些質量的,所以看到這個招聘就憑著情懷投了簡歷。然後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寫稿子,給得到提供素材。
他們的稿件要求有一套標準,具體就不透露了,但是有一條:越顛覆現有的知識體系越好,就是要吸引眼球。而且這一條是沒有先驗條件的,比如保證知識準確前提下的顛覆,沒有,只求顛覆。至於稿子的來源,基本是二手三手以上,從其他網站app書籍上扒下來的。
那個時候稿費比較高,兩三百字就有幾百RMB,高產的同學一天能寫十幾篇。結果就是大家爭相投稿,有時候一些大V的公眾號剛更新就被一個同學挖坑佔領。這些也沒什麼,到後來,為了吸引眼球,大家的標題越來越誇張,簡直就是在批量生產假知識,甚至逆民族主義、極端思想這種容易引起大範圍爭論的東西有時候都能看到。UC震驚黨什麼的跟這個比起來弱爆了。投稿池就像街邊的地溝油一樣,骯髒,但是就是吸引你。
後來實在有一天,我受不了這種垃圾信息泛濫的情況,悄無聲息退群保平安了。
老羅自己的節目也可以看出來這種跡象。早年的節目還是過得去的。到後來,各種強行拼湊,缺乏一而貫之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常常前後矛盾,以顛覆為目的,進而洗腦賣書。老羅就是個書販子,至於知識分子的良心,我覺得是沒多少的。
從他對專業知識的介紹(例如人工智慧)我們很容易看出來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比較善於找亮點,做聯繫,說結論。「誒,有意思的事就來了」,「你說他怎麼這樣呢」,「這就到了考驗我們觀眾朋友們的時候了」,「你看,這就是為什麼他這麼有趣了」。這思維很適合在上海搞傳銷。
下面僅供不懂代碼的人士觀賞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一個沒寫過代碼的人在網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某語言,想把觀眾教懂到該語言作者的地步。特別是這群觀眾也一行代碼沒寫過。於是就會有這樣的場景:「誒你看這個指針,你覺得他像指針吧,他其實不是。他是reference . 這個東西說來話長啦,我們以後有機會一定給大家單獨開一集介紹介紹」(此處應有口水)
「話說到Java , 這我不在行,我是聽人說的啊。裡面的member function 都是virtual function。這玩意你不需要知道太深,只需要知道,我們打個比方,就是你用筆畫在一張紙上,騙編譯器的一個幌子。騙他說這裡有個function 其實沒有」
「所以你看,內存就是這麼奇妙。既有堆,又有棧。這很像我們陰陽那一套,此消彼長,不增不減,就在那裡」
我只看過一集《羅輯思維》,然後我對這個節目的評價就一直不太高。
題主做了好多限定啊:不讓談廣告營銷、不讓談個人風格、不讓談抄襲謝熊貓君。。把這麼多黑點都避過了,好吧,那我就退一步,談談《羅輯思維》的知識硬傷吧。
本來我是不看的,後來,寫過這麼個答案,講的是早期經度的測定方法,還上了知乎日報:不用鐘錶,如何測量當地經度? - 汪有的回答
就有人下面評價:《羅輯思維》有那麼一期就是講這個的。日報評論里還有更嚴重一點的,說我抄了《羅輯思維》。
於是我好奇地搜到了那期節目,叫做《擊敗牛頓的鐘錶匠》。看了以後,感覺無力吐槽。
題目就不太對,歷史背景是,當年為了測量經度,英國成立過經度局,當局還專門諮詢過牛頓。牛頓沒給出一個解。節目里介紹的鐘錶匠哈里森通過製作海鍾,最後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這也不應該起名叫《擊敗牛頓的鐘錶匠》。。牛頓沒解決的事兒多了去了,做鐘錶這也不是牛頓的業務。。
好吧,我再退一步,標題黨我能原諒,畢竟標題生猛一點打開率高。接著我點開視頻,隨便跳著看看,裡面就一堆學術硬傷:
1. 認為鐘擺是伽利略發明的——其實伽利略發現的是擺的等時性原理,真正的擺鐘是法國科學院創建人惠更斯發明的;
2. 認為哈雷是哈雷彗星的命名人——其實哈雷只是發現了歷史記錄中周期性出現好多次的那顆大彗星是同一顆彗星,並預言了它的回歸時間。哈雷彗星是後人命名的,命名的時候哈雷早都去世了;
3. 說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作用是為了解決經度測算問題——並沒有。。格林尼治天文台是當時查理國王和皇家學會共同建設的天文觀測基地,用來解決經度測算問題的機構是經度局,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天文觀測資料確實可以用來協助測量經度,但那不是天文台的主業;
4. 說伽利略幾十年研究經度是為了西班牙王室的獎金。——哎。。伽利略沒有連續幾十年研究經度問題,當然初衷也不是為了獎金。是起初擺鐘發明人他爸找到的伽利略求助,他才開始研究。
還有更多細小的不提。
《羅輯思維》這一期又不是他自己編出來的,他是根據達朗·索貝爾的《經度》一書給大家演繹的,還在節目里給大家推薦。
《經度》這本原著是本好書(強行植入:當然科普類的歷史故事我最喜歡《小提琴家的大拇指》),在探討問題的時候為了增強戲劇性也有一點小小偏差,比如裡面就黑了鐘錶匠哈里森的競爭對手,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斯基林,把他塑造成超級反派(其實真實情況還好,而且這個反派也做了不少貢獻)。如果羅振宇想講好《擊敗牛頓的鐘錶匠》這個故事,不應該偏信一家。
那我再退一步,我不對他做過高要求,還能參考多部書籍史料公正看待大反派什麼的。但就這一本書,你也按照原著給講好行不行。。我也看過《經度》,我怎麼一點都沒看到《經度》這本書里有這些硬傷吶,我們到底看的是不是一本書啊。書里沒寫到的你不要腦補行嘛?
這些都不提,如果從科普角度,很多答案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比如,讀者可能並不在乎哈雷到底是不是哈雷彗星的命名人,也很喜歡在酒桌上跟人講伽利略為了獎金研究經度這些小故事,根本不在乎真實歷史。畢竟他們聽了個差不多的故事,也算進行了一點科普吧。總比他們連鐘錶匠哈里森都沒聽過好一點吧。
就跟你看袁騰飛寫的歷史書一樣,雖然不少破綻,但是至少引起了一點興趣嘛。不要要求太高。
我倒也能接受這個解釋。好我再退一步吧。
你們自己看看,自娛自樂,我超接受(我都不說他抄襲過謝熊貓君那次大事兒了)。但是——
我接受不了部分《羅輯思維》的粉絲到處拿這個秀,感覺看了這個就掌握真理了,都被拿出來當成辯論依據了。
我寫過不少科學史答案,總被羅輯思維粉中槍。之前還寫過一篇學術界有哪些知名的爭吵? - 汪有的回答,也上過日報。評論不出十條,就來粉絲說:你說的伽利略和教皇辯論的一段不對!跟《羅輯思維》有一期說的不一樣!
這種事情發生過好多次,我寫的一樣,就說我抄了《羅輯思維》;我寫的不一樣,又說我寫錯了。真是令我煩不勝煩,一粉頂十黑啊。
哎,我那篇也是綜合參考了好幾處不同的關於伽利略的資料相互參照進行的敘述,你要說我和維基百科不一樣我都回去查一查,你說我和羅輯思維不一樣——
這次我可不上當了。
----
最後,我的新浪微博,歡迎關註:→Sina Visitor System @汪有我就看了兩期,一期《岳飛為什麼必須死》,我就是深刻懷疑他所推薦的兩本書,鄧廣銘的《岳飛傳》和王增瑜的《岳飛新傳》他到底讀了沒?讀了為啥能講的和書上不一樣?
還有一期《秦檜為什麼必須是奸臣》,當我看到他把秦檜為什麼當奸臣說成是為了給高宗背黑鍋的政治需要,為了自污時,我就徹底路人轉黑了~呵呵
因為就沖這些,我對他其他講的東西都不敢信了,其他領域我不了解,說不定就被他似是而非的忽悠給蒙蔽了。在不知不覺中被蒙蔽,這才是最可怕的
———關於《羅輯思維》內容的補充——
沒想到評論區這麼熱鬧,但是有一位「羅粉」,讓我把羅胖的錯誤指出來,其實我是真想,可是真是太費事了,因為他那期節目就沒幾句對的。我一沒精力,二用的是手機,也很不方便,姑且截取一段文字版《羅輯思維 奸臣指南》來給大家開開眼,看看這三觀到底有多歪
「所有的人都說,抗金抗金抗金,皇上就老說,說你們天天都說抗金,當年我在船上,在寧波上船被金國人追的滿大海跑的時候,你們在哪呢?天天在那喊,真的到城破的時候有幾個為國家死難的人?所以皇上是不信這些抗金派的,恰恰在這個時候誰能站出來說,老子此後萬世之名不要,我來當投降派,那皇帝當然歡迎了,這就是為什麼秦檜能夠獨相17年的真正的秘密。
秦檜跟趙構合營的這個公司就算上市了,但是怎麼當奸臣,你以為像你想像那麼簡單嗎?我們很多人都說他像奸臣,會拍領導馬屁,光拍領導馬屁就能當奸臣嗎?那當奸臣也太容易了,當奸臣至少要有這麼幾手本事,第一,能替領導背黑鍋,比如秦檜就替高宗趙構背了上千年的黑鍋。
這個話得說到岳飛的孫子叫岳珂,他後來不是替爺爺辯冤嘛,到處上訪辯冤,但是他從來不敢引官修史書,他引的都是野史,說秦檜跟他老婆王氏怎麼在家裡密謀於密室,後來怎麼害死的岳飛,叫片紙入獄,二指寬的條子送到牢里去,最後牢頭禁子就把岳飛給害死了,怎麼可能。
當時的官修史書歷歷在目,非常清楚的證據,甚至有人,有史料說明,秦檜還要求留岳雲一命,但是高宗說不行,要殺都得弄死,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斬首於市,而且特地在御批當中還告訴,要多派兵將防護,這都見於官修史料,所以秦檜實際上是替高宗背了一個黑鍋」
看到了么?第一段,把我們秦相爺描繪的多麼可憐啊,為了高宗的投降大業不惜出賣自己的名聲,真是愚忠的典範啊!然後高宗心疼秦檜,哎呦這小可憐見兒的,為了我背了黑鍋,這樣吧,讓你獨相十七年來補償吧!
這簡直是三觀喪盡了!秦檜分明是依靠紹興議和,換取到了金國「不許以無罪去首相」的保護,剝奪了高宗的宰相任免權,才獨相十七年的。期間秦檜任用同黨,禍亂朝政,把持台諫,操縱中樞,更有甚者公然破壞趙宋祖宗家法,與其子對掌文武大權,甚至不通知趙構一聲就擅自調動臨安殿前司軍隊!趙構被蒙在鼓裡,還是當時為儲君的孝宗,告知了趙構,趙構聞言後大驚,問秦檜怎麼回事,秦檜說「出去抓賊了,不想勞動陛下,等抓完了會跟陛下稟報的」,回家後,得知是孝宗告的狀,立馬奏請削減孝宗的給俸,逼得高宗只能從自己內帑里給自己兒子錢!這就叫「臣忠君仁」的典範么?!
再看後面,說岳珂只敢引野史,這簡直就是胡扯,你哪怕百度一下《金佗》,都會知道,岳珂的《金佗》是南宋官方承認的,並且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官方支持,發還了大量的高宗手詔,岳飛奏表等一手資料。《金佗》的史料價值,輪不到一個說書匠來指摘,真要想了解,原宋史學會會長王增瑜點校過《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對金佗的史料價值進行過詳盡的分析。
至於說秦檜給岳飛背黑鍋,甚至說秦檜想救岳雲。呵呵,我告訴你,學界還有觀點是誅殺岳飛父子的詔書都是秦檜矯詔,先殺人,後請旨,日期是倒簽的。詳見戴建國《宋代法制初探》
好了,手機打字實在不方便,就只能截取這麼一小段,也沒上正經的史料,如果想看正經的論著鄧廣銘《岳飛傳》,王增瑜《岳飛新傳》《岳飛與南宋初期軍事政治》,龔延明《岳飛評傳》,戴建國《宋代法制初探》都行
如果嫌論著太多,麻煩,不妨移步@北溟客 他的答案有很多岳飛及南宋相關,乾貨慢慢,良心大大
————5.30————
我實在某些羅粉醉了,說我不看《羅輯思維》,不接收錯誤知識的邏輯是「因噎廢食」,說你接受的雖然有可能是錯誤的,但如果你不接受,那你可能什麼都不知道!——這邏輯也是醉了,我放著大好的,可靠的,嚴謹的知識獲取途徑不用,非要去通過《羅輯思維》來學習知識?我有病么?放著營養豐富的,美味爽口的食品不吃,去吃對人體有害的「垃圾食品」,還得告訴我,如果我不吃「垃圾」,就是「因噎廢食」!!
最可笑的是這位大神自認為邏輯思維爆表,「獨立思考能力」超越一般人,他可以對某個領域的基本知識豪不了解,然後僅僅通過羅胖告訴你的知識,然後配合自己的「邏輯思維」就能推論出正確結論!並且振振有詞的認為羅胖告訴他的「前提」真實與否他不在意,他可以憑藉「邏輯形式」的正確來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違背「形式邏輯」基本定理的理論實在把我震驚了!這也許是跟羅胖子學的「羅輯思維」吧!!
最後,這位標榜自己只可以憑藉「邏輯形式」獲取正確結論,並且具備超常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大神,居然認為他不覺得《羅輯思維 奸臣指南》這一期節目有什麼問題,他沒看出來,這活生生的打了自己的臉啊!您用真實例子告訴了我們,對一個領域啥都不懂的小白,在羅胖子的忽悠下,無論再怎麼標榜自己有「獨立思考能力」,都只會淪為被欺騙忽悠的可憐蟲!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既然我們的知識儲備有限,能力有限,辨別能力受知識儲備制約很大,那麼我們獲取知識,就一定要通過更靠譜和嚴謹的途徑!因為我們是人,對於我們不了解的領域,我們很容易被欺騙,我們的謹慎,不是因噎廢食,是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是有局限性的「人」!我們需要對自己更加負責而已!!某些人喜歡吃「垃圾」,請不要指責我們對自己負責,吃「營養品」的人,您自己去角落裡默默吃吧!乖
最後再發一張評論的截圖,原來只有看《羅輯思維》就叫「有獨立思考能力」,反「羅輯思維」就叫「用想像代替別人觀點」或者叫「站隊標榜自己」。嘖嘖,《羅輯思維》果然能夠代替邏輯了!我們憑什麼要給羅胖子提出建設性意見?他給我們錢么?我們只要指出來,他的節目里大量存在胡說八道,剪裁證據,誤導觀眾的情況就夠了!難道我們在街頭拆穿一個騙子的騙術後,還要費心幫助騙子完善騙術么?我對羅胖愛的那麼深沉么?憑什麼?他叫羅振宇,又不叫喬振宇,長得沒人家帥,就算搞基我也不會找他!呵呵
——————
最後,再用最簡單的類比,給某些邏輯捉急的羅粉明確一下我的觀點
問題: 知乎上為啥對羅胖子系列食品評價很低?
我的回答: 我吃過羅胖子系列食品中的一款,味道極差不說,而且我明顯發現所用食材是過期食材,而且營養價值極低,對人體傷害不小,所以我拒絕再食用他系列的其他食品。也許有味道好點的,食材可能也沒有過期,但是,我分辨不出來,我寧肯花錢花時間去更加正規的地方吃更加健康好吃的食品!
某羅粉: 你拒絕吃羅胖系列食品的背後隱藏的邏輯就是「因噎廢食」,你吃羅胖系列食品,也許會吃飯垃圾,但你不吃羅胖系列,你就會餓死的!而且人體有自潔能力的,你吃下去的垃圾會被自動分解的。你不吃垃圾,就證明你沒有「自潔能力」,你個被洗腦的「骯髒」的人!
我:呵呵,你說一千道一萬,垃圾我就是不吃。
有美食,為何要吃垃圾?這個邏輯我一直不懂,讓我更不懂的是,為何非要逼我吃?當羅輯思維講到與你專業相關的話題時,你個人是很容易判斷其水平的。而知乎專業人士比例相對其他社區高很多
忍不住聽了《時間的朋友》,一些觀點還是很不錯的,值得聽一聽。
-----------------
更新:忍不住回來吐槽。。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裡面一句話說的太對了——「羅輯思維的社群江湖裡,有生意、有人脈、有領袖、有品牌、有騙局、有道義,還有佛法,但一切都無關知識。」
本來等著今年元旦羅輯思維招募新會員,我就不再續費了,沒想到人家直接來了個「不再招募新會員、原來所有會員終身制」,額……然後呢,被元旦前夜羅振宇搞的那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嚴重綁架,忍不住匿名改實名上來吐槽。
不能不說這場演講是營銷做的是非常成功的,買到現場票的不停在微信群里刷屏嘚瑟,沒買現場票的,很多都買了優酷一整年的黃金會員,要在31號晚上看全程直播。哦對了,那個優酷的會員我沒記錯的話也有200多、400多、600多好幾個檔(大概是這樣)。
31號那天晚上,羅輯思維的社群里,人們就像很多年前大年三十晚上必看春晚一樣狂歡起來。(各種綁架,煩透了好嗎!比如在那幾天里,如果你和羅輯思維的會員聊,肯定會被問到有沒有買現場票、有沒有買優酷會員、有沒有看直播之類,《時間的朋友》具體講了什麼我不清楚,但看他們刷屏,羅胖好像一直在鼓吹創業多麼好,然後群里很多人都high了,都表示想創業,面對他們的狂熱,我只能默默不說話。。)
也有朋友問我:你最近還看《羅輯思維》嗎?我的回答一般是:不看。羅輯思維應該改名叫《「沒邏輯」思維》。聽羅輯思維胡說八道,還不如聽會兒郭德綱收貨大。。。
至今仍然追捧羅輯思維的人,我敢說大部分是渴望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但實際又缺乏獨立思考力的人。對我來說,羅輯思維就是一種改頭換面的推崇快速致富的成功主義,這裡面商機不能說沒有,人脈不能說沒有,但真的把羅振宇的那套思想奉為真理,真的就呵呵呵了。。。
--------------------------------------
羅輯思維親情會員,已經粉絲轉路人……
一句話總結我的感受——感覺智商被踐踏了。
羅振宇要「帶你牛逼帶你飛」
節目的質量什麼的不說了,就說羅輯思維的社群吧。
加入之前,羅振宇天天在微信上鼓吹加入會員多麼多麼牛逼,會員名額非常緊俏,必須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你必須天天關注他在微信語音上發的東西,才能知道哪天開放報名。
你一天不落地聽了,媽蛋,比上學時候聽課還用心。終於有一天,他告訴你,各省的準會員的微信群已經建好了,讓你加入。但是呢,他不告訴你怎麼加。你找不到入口,他就說,不懂得怎麼連接的人,不配和全國最牛逼的互聯網思維的社群玩兒。好吧。於是你到微博上搜,到QQ上搜,到各種SNS搜——最後,終於搜到了本地一個鐵杆會員,加了好友,他把你拉進了「準會員」的微信群。
然後他告訴你,加會員只有一天的時間,你沒加進去,這一年都別想再加了——終於,在某個早晨,你激動地點下付款按鈕,輸入密碼,成功給羅振宇交了200塊錢。
我們是一個特別牛逼的社群,小夥伴們只有連接才能產生價值BALABALABALA……
好吧,連接。於是,你們城市的會員們計劃組織一次線下連接的活動,畢竟只有連接才能產生價值。
然後,在前幾個月的時間裡,全國各城市的羅輯思維會員,組織了各種各樣的「高逼格」活動:
吃飯不叫吃飯,叫霸王餐;
聚會不叫聚會,叫思想碰撞;
交朋友不叫交朋友,叫建立連接;
侃大山不叫侃大山,叫線下High聊會……
交了錢,優越感就來了。鐵杆的看不起親情的,親情的看不起非會員的,非會員的看不起沒聽過羅輯思維的……媽蛋,我就想不通,你們跟同城交友、同城吃喝玩樂群有毛線區別?
牛逼的人才不跟你們攙和
羅輯思維的會員都是很有優越感的。不得不慚愧地承認,最開始我也有這種優越感——覺得全天下所有人都是沒思想沒腦子、成天只會吃吃喝喝的蠢蛋,只有我們羅輯思維的人才是有知識有素養有文化有理想的好青年,覺得除了羅輯思維的人,全天下都找不到這樣志同道合的人了。見到朋友,總是特自豪地告訴人家我是羅輯思維的會員,人家要說羅輯思維是什麼?哼,羅輯思維都不知道,鄙視之。
現在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以後,我開始深深反省。有一個非常痛的領悟是——羅輯思維會員里你能聊得來的人,其實都是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
這裡不得不說說我所在城市的會員。經過這半年的觀察,加羅輯思維會員的人多數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
1、想通過這個社群發家致富跟著羅振宇一起牛逼一起飛的,屌絲;
2、喜歡讀一切編著類圖書,什麼老子的職場解讀啦,走向成功之路啦,人生貴在堅持啦這種書,喜歡拿羅輯思維來標榜自己愛讀書、愛知識的,屌絲(其實就的明明沒有讀過幾本書,還偏偏想讓人家承認他有文化)
3、容易被洗腦的一類,這類人範圍比較廣,從買面膜的微商到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都有,特點是把羅輯思維的觀點奉為聖經,別人發表個什麼觀點,他們都能拿出羅振宇的話來比對。「就像羅胖在《XXXX》那期里說的一樣」 「羅胖不是說過嗎,balabalabala」是他們的常用語。
(就在今天,我在微信發了一句和天津爆炸有關的話,立刻就有人在下面評論,說我是「陰謀論者」,呵呵,尼瑪,看懂我說的什麼意思了嗎就往羅輯思維講過的東西裡面套,對這種人真是無語了)
4、個別投資人,到羅輯思維會員里找項目。然並卵,他們並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項目。也有人試圖通過羅輯思維會員群,發起一些小項目,但是最後都呵呵了。
我是文科狗,以上所有觀點全部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為的是被羅輯思維社群坑了這麼長時間。當然,客觀來講還是有某些收穫的,但是和自己被洗腦當成傻子耍了半年相比,這些收穫都算不上什麼了。
利益相關:連續兩年鐵杆會員(會費每年1200元),現粉轉黑
先說羅輯思維視頻節目:
羅胖的節目最開始我是每期必看的,可慢慢發現,羅胖的觀點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互聯網思維,去組織化,U盤化,自由人的自由結合。。。。剛開始覺得新鮮,聽多了就煩了。
除了這個已經被說爛了的概念之外,節目再沒有任何其他核心思想。並且節目選題非常隨機,缺乏知識體系和系統觀點。羅輯思維每期1個小時,觀眾投入這麼多的時間,自然是想「精讀」而不是「泛讀」。每期換一個主題,還不如就著一個主題多講幾期,講精講透。
另外一點就是,視頻上廣告發布的比例越來越高了。羅胖經常很自豪的理直氣壯的說,我就是要賺錢啊,賺錢不丟人啊。。。。等等。我當然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您又見過哪個成功的企業家整天對著自己的顧客大喊,我就是要賺你們的錢!!!!還是那句話,說多了,聽眾就煩了。
再說微信公眾號上的每天60秒語音:
很佩服羅胖能堅持幾年每天60秒,這個的確不容易。並且每期都剛好60秒,時間掐的真准。
但是內容本身的話,很多觀點實在是太牽強了。前面40秒講的故事和後面20秒的總結,我經常覺得兩者完全沒有任何因果關係。也不知道羅胖是怎麼聯繫起來的。
另外一點就是,微信上廣告發布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
然後是羅胖組織的那些活動:
就舉個「霸王餐」的例子吧,具體事件大家網上搜搜就知道了,大概意思就是召集會員於同一時間在全國各地不同的飯店同時吃一頓免費的「霸王餐」,以體現「互聯網的強大」。當然了餐館都是提前徵集好的。
我就不知道這事兒有什麼好吹噓的,說白了不就是用廣告費抵飯錢嗎?你幫餐館做代言,餐館請你吃飯。僅此而已。
這個活動唯一能證明的,就是羅胖的代言費很便宜,一頓飯就夠了。
隨便一個公眾人物,不論是高曉松還是楊冪,要組織同樣規模或者數十倍規模的活動,都是小菜一碟吧。
最後說生意:
羅胖賣的書基本都是獨家的,是從已經絕版的舊書裡面找出所謂好書重印,然後在自己的網店銷售,大都是原價。
對此我只想問一點:羅胖之所以這麼做,到底是因為現在書店裡根本沒好書了,還是因為只有獨家才能保證他的利潤?那麼,他在節目選題的時候,會不會更加傾向於選那些已經絕版的書籍呢?
總結:
個人認為,羅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急於把自己的影響力「變現」了。如果他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做讀書節目,也許反而會走得更遠。
題外話:
當初很多人購買會員,都是覺得現在浮躁的社會,能沉下心來做一檔讀書節目實屬不易。所以大家每人盡一份力,一起供養這個有理想的讀書人,讓羅胖不用為生計發愁,讓節目能堅持下去。
利益相關:因為開車較多,堵車嚴重;熱愛跑步和游泳,於是羅輯思維這個節目,基本上每期都聽。但並沒有特別愛聽或不愛聽(既然聽了,顯然不會不愛聽,否則豈不是成了自己噁心自己了)。對羅本人非黑非粉。非會員,不買書,沒給羅輯思維貢獻過一分錢。
下文主要評判兩件事情:
A,知識/觀點/眼界
B,邏輯本身
就篇幅所限,首先評價幾句話就能說完的B,即邏輯本身。
「羅輯思維」僅是一個商業傳播用的名稱而已,並不意味著其強調邏輯的嚴密。單從邏輯嚴謹性來看,其水平在「大眾傳媒節目」中,算是偏高甚至優秀的。
但如果衡量標準是「專業級別」,其邏輯嚴密程度自然很差勁 -- 但是的但是,從「專業」角度看,幾乎所有的「大眾傳媒節目」,邏輯嚴謹性,都很差勁,這簡直就是天然的和必然的。至於羅本人,我們只能看到他的公眾形象,而並不了解他本人到底如何。僅談公眾形象,感覺他算是「優秀人群」中,邏輯偏混亂的沒錯兒。但這也有可能是故意,或者說是商業的無奈 -- 如果目的是更多地賣書,那麼就必然要向著通俗性、話題性、傳播性等方向上生拉硬套,於是顯得邏輯經不起最基本的推敲。
個人結論:我同意你們對其邏輯嚴謹性的批判,但並不認可你們這種批判的「尺度」。即,作為一個「大眾傳媒節目」,而不是一個「學術/專業會議論壇」,這個節目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反正我個人並沒有苛責的興趣
--------------------------------------------------------------------------------------------------------------------------------------------
下面的全部內容,都是有關話題A,也是有關全部答文的主旨
A,知識/觀點/眼界......隨便你怎麼命名。簡單粗暴劃分,有兩個尺度:
1,廣度
2,專度
然後,我惡意揣測。。。
--------------------------------------------------------------------------------------------------------------------------------------------
(前方預警:原諒我畫得跟狗屎一樣的圖。。。)
受過正規教育的80後(包括90後)人民大眾(於是自然也包括你和我)是這樣的:
--------------------------------------------------------------------------------------------------------------------------------------------
羅振宇本人,感覺是這樣的:
即,他本人的水平還是比「受過教育的人民大眾的平均水平」要高一些的。同時,左邊的突出部是「歷史」 -- 所以我個人確實覺得他還是老實講歷史段子更好些,畢竟算是他的專長之一。而右邊的尖銳突出,可以代表如下幾個元素:執著、口才、市場營銷、組織力,等等
--------------------------------------------------------------------------------------------------------------------------------------------
小弟雖不才,但經常臭屁得很(麻煩看官稍微擔待一下),於是我自我定位是這樣的:
即,雖然我知道羅的歷史知識在歷史學家眼裡不值一提,但確實比我本人強,於是這點兒我佩服。我更佩服的是他的執著、口才、營銷等特性 -- 我本人絕對無法堅持每天錄一段60秒的語音 -- 這種「無法堅持」,或許是因為懶惰,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智商不允許我做這麼「傻」的事情(哎...又忍不住臭屁了)。但這並不重要,因為這種智商「高」,在特定的範疇下,其實是愚蠢。
但總的來說,我自認知識的廣度,還是要比羅本人強的。與此同時,在一兩個話題下,如財務會計和金融投資等等,我比人群中的大多數人都更「專」。需要注意的是,我在知識的廣度上比羅「強」,並不等同於「我比羅強」。這種強弱對比本就無謂且愚蠢,而羅在「執著」等元素上的尖銳突出,對他來說,遠比自身知識的廣度要重要。
--------------------------------------------------------------------------------------------------------------------------------------------
而羅輯思維試圖展現給聽眾的內容,是這樣的:
何意?對我本人而言,意味著兩件事:
1,對於我並不擅長的話題,能起到一些科普層面的補充效果。而即使事實有誤(除了自然學科之外,「事實有誤」這個說法本就不嚴謹,更多的情況僅是「觀點不同」),也起碼給了我不同的視角,或者激發了擴展學習和閱讀的興趣 -- 這種興趣,甚至經常是因為覺得羅在瞎扯淡,於是想要反駁他而引起的。
2,如果他恰好講到了我很擅長的幾個話題,我很有可能會產生「太淺顯」、「錯誤百出」的感受。這再自然不過。
--------------------------------------------------------------------------------------------------------------------------------------------
而我相信,如果一個熱愛求知識的人,真的因為這個節目,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真的認真研習完了這個節目推薦的每一本書,那麼這個「範圍」會是這樣的:
值得注意的是,哪怕一個人把我擅長的領域的書都研讀完了,在這些方面也自然趕不上我的知識前沿。這並不難理解:羅輯思維,依然是一個大眾傳媒節目,而非學術論壇或專業論壇。而上面可能推薦的書籍,也最多只能是對應專業的本科入門教材。更深更專業的話,從「擴充知識邊界」的角度講,大家讀不懂,也沒必要懂,效率也太低。
--------------------------------------------------------------------------------------------------------------------------------------------
我惡意揣測,知乎上很多對此節目嗤之以鼻的人,其知識邊界,是這樣的(圖太亂了,汗。。。綠色的。。。):
相信我,當羅講到跟你們知識邊界突出部相關的話題時,我充分理解你們看到一個知識邊界僅僅為紅色的胖子,強行傳達一個邊界僅僅為棕色的概念,來試圖讓聽眾產生閱讀知識邊界僅僅為紫色的書籍時,心中滿滿的不屑。我開車或游泳聽其扯淡的時候,也經常產生如此的情緒。(請耐心體會三個「僅僅」的意味...)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們真的自認聰明,自認是人群中相對優秀的一群人,難道你們居然能想不通,這再正常不過么?
而作為一個大眾傳媒節目,其默認受眾,本就是圖一中的那群邊界為黑色的人群不是?(再次強調:這群人是一個統計平均的結果,於是自然也包括你和我 -- 無論我們自視多高,都也僅是統計中的幾個點而已,根本沒人在乎)
這樣的一個大眾傳媒節目,是根本沒有可能達成以下的效果的:
1,將你我的專業突出部,變得更突出
2,將你我目前尚不專業的領域,變得很專業
它只可能達成一個效果:
讓你我對目前了解比較有限的領域,產生隨機的進一步擴展了解下去的興趣
上述這種專業知識的層級結構,舉個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例子,我覺得體現得很充分:那期有關人工智慧發展的節目。
大家都在爭,羅輯思維在那期節目中,到底有沒有侵犯了謝熊貓的權利。我在此並無趣對此發表個人觀點,特別是考慮到謝僅是提供了全文翻譯服務,而並沒有原創貢獻。
其實我想說的是,你們爭論半天,背後對應的那篇文章,有關人工智慧發展速度的文章,性質本就是「外行人說外行話」的性質,估計隨便給哪個真的在做人工智慧的人去看,都會覺得很扯淡。但我們依然會覺得這篇文章很好,好到熱衷於苛責羅輯思維侵權,本就是因為我們的「範疇」不同:對於我們這些並非從事人工智慧的人來說,並無法也無需其在真正的內行眼中到底有多麼地扯淡。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有了新知,聽到了有趣的新觀點,產生了興趣,甚至是因為想要反駁剛聽到的新觀點而產生了興趣,這就夠了。而帶著這種建設性的態度,才更有可能將自己知識的「廣度」不斷擴大。
參考:
如何評價《羅輯思維》第 115 期對謝熊貓君翻譯的關於人工智慧的文章的重新演繹? - Fan Francis 的回答
中有關「討論Tim Urban文章的內容」部分
於是,回到原問題:為何知乎上有一些人對羅輯思維評價很低?我的純個人感覺是:
這並非因為他們在邏輯層次上更高;
也不是因為他們在專業性上更強;
也不是因為他們脫離了商業金錢相關的「低級趣味」;
而是因為,他們在「智慧」層面上的愚蠢。
這個評價聽起來很激烈,但其實不然,因為它很普遍。這種因自命不凡而限制了自己知識邊界擴展的智慧層級的愚蠢,你我他都有。我們需要時刻自勉和共勉,盡量排除這種愚蠢對自己的限制。
另外,我相信一些人不喜歡這個節目,本就是因為這個節目一些「無腦粉」的「自命不凡」。這我也同意,但終究這是一個與節目本身關係不大的話題,更是一個與自己能從一檔節目中獲益多少徹底無關的話題。之前看過一期,問題頗大,我在貼吧寫過批駁:
最近一個新羅胖子把所謂「中國式脫口秀」弄得風生水起,並且冠以「邏輯思維」的口號,為人們所追逐推崇。然而,細細推敲,發現他的很多邏輯和論證都無法站得住腳,甚至難以說有「邏輯」。我並無時間一一聽取他千篇一律的相聲式胡言,我僅僅就他幾個例子批判一下。
羅輯思維_20140220
關於壟斷:
他舉得三個關於壟斷不僅不提高價格還是減小价格的例子。
一、美國鋁業公司
1887年賣鋁,5個美金一磅。50年後,1937年每磅22美分。因此證明,壟斷企業反而會降低價格。
任何一個學過高中化學的人都知道曾經鋁是多麼昂貴,甚至作為法國王室的和銀等價的器皿,但是——1886年,電解鋁方法成功創製,在之後幾十年里迅速普及,造成了全球鋁大生產和價格的跳崖。這,才是鋁價格下跌的真正原因(因為1886年才創製,1887年並未普及。)
其次,羅所說的價格因素,和壟斷結果並非對應關係。
二、美孚石油公司
1880年後其壟斷後煤油價格空前下降。·1880年他壟斷了全美百分之九十五的煤油,賣一美元每加侖,到1890年賣十美分每加侖。
事實:
直到1890年標準石油才控制了全美百分之九十的油田。並且兩個數據,1865年時,每加侖煤油56美分、1870年時每加侖20美分。羅胡說。
價格降低的三個原因:
1,標準石油現代化,生產增速為全美第一。
2,洛克菲勒加盟運輸業,使得其產品的價格遠低於對手。
3,托拉斯合併價格戰。
三、沒有對手的intel在不斷提升性能的情況下降低價格。
首先,Intel處於科技爆炸的摩爾速度時代,他提升性能,是因為科技爆炸。
其次,Intel還是現代企業,縱觀他們的利潤,追求的是利潤比而不是單價。也就是說,一部機器中,Intel所佔的比率,和Intel利潤所佔價格的比例。隨著技術增長科技爆炸。所有的電子產品價格都在降低,但實際上,隨著銷量的增加和技術的普及,他們本身的利潤反而擴大化了。成本的降低,銷量的增加,利潤比的穩定,才是他壟斷的真正益處。所以諸公司才會想進軍晶元市場。
最後,intel並非能做到真正的壟斷,因為amd以前佔據五分之一的份額。而其他公司的製造工藝,以手機晶元為例(抱歉pc端我了解不多),三星的14nm已投產,mtk,英偉達也是技術很強。
最後總結。
這人比周小咳咳平好些,比高曉松好一丁點。但是他整體上是個自己造數據為自己論點證明的人。自證有理,很可笑。而且他的類比,不但沒有邏輯。反而純屬編造。
-----------------------------------------------------這是他最早的幾期,錯誤百出到了這種地步,看樓上回答,後來似乎越來越差了。
可怕
首先肯定的一點事,羅振宇的口才和講故事能力比做同類節目的人高了不知道多少個段位,畢竟是職業出身的。我也是勉強長期聽眾,至少聽過一半的節目,但多數也就是在等地鐵或者上廁所的時候看看,完全是無聊的消遣,本身也絕對不算喜歡,心態跟看那些怪力亂神的網路小說差距不大。
問題能總結出來五個:- 叫《羅輯思維》但是一點也沒有邏輯,而且是典型的非理科思維,就是搞出來一個奇怪的結論,然後苦心積慮找出一堆東西填滿自己的結論。至於其他的論點論據,就被忽視了,最明顯的是那每天的60秒,經常是把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用一個完全莫名其妙的理由聯繫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其實多數節目更加接近於「啊呀,這個好有趣啊」的社會奇談,作為聽眾確實覺得挺好聽,但是和最早呈現的格調完全是兩碼事,把自己營造的很高端,但做的是街邊說書人的事。
- 我不清楚別的方向,在他談到互聯網、計算機相關的內容里,我能看出來他是一點不懂,基本就在瞎扯淡。另外羅振宇本身讀書應該也不多,經常會發現你都知道的一些東西但是他沒有扯過去,反而是在一個小範圍內聊一些很弱智的話題。當然出現這個情況最有可能的是羅振宇因為要做節目所以讀的太廣,哪個方面都淺嘗輒止,結果就造成了哪個方面都說不好。
- 第二季開始質量就下降非常明顯,甚至他提到的一些書感覺他自己都沒讀下去,就看了一個介紹就開始講。
- 內容隨機性太強,經常是某一期一個好的話題,下一期就又開始城市異聞錄,再下一期又去聊技術,對於長期聽眾來說這種情況是有可能讓人分分鐘棄掉的。
- 演繹謝熊貓文章的事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說句不好聽的,羅振宇講的這些東西其實更適合放在酒桌上吹牛逼,最適合的聽眾是那些自己懶得看書然後聽幾個故事就到酒桌上吹牛逼的。我覺得如果不是跟我一樣用來打法時間,聽這個的精力不如多聽聽TED或者學點Cousera的課。
在知識面前要謙卑,特別不是自己的領域。現代社會是高度分工的社會,即使是同專業,如果研究方向不同也不能妄加評論。現代社會另外一個特點是知識是分散的,每個人只是知識網路的一個小小的節點。行業精英的節點大一些,但也只是一個節點。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
我是經濟/金融方向的,針對問題第五點回答一些個人淺見:5,節目專業性問題:希望能看到各位的詳盡解答,越細越好,希望能從各位的回答中得到真正的知識,畢竟每個人的專業都不同,對自己專業以外的事情,能了解一點皮毛也是好的。
邏輯思維是在某一期用一種很low的方式,評論法國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的學術著作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這是一部影響力非常大的著作,在主流學術界和學術界以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多人不同意其中的學術觀點,批評也很激烈。但是用一種輕蔑的態度評論這樣一部學術巨著,是頭一次見。
學術著作不是耍嘴皮子。即使是受過PhD訓練的科班博士面對這樣重要的著作也只有學習的份。你邏輯思維算哪根蔥?我就不知道邏輯思維哪兒來的自信能夠用輕蔑的態度評論這部著作。只能用無知者無畏來解釋。
再回到文章的開頭,對待知識要謙卑。如果要批評在LSE, MIT都拿到教職的終身教授的學術著作,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姿勢水平。否則就是自取其辱。弱雞思維那個歪嘴的胖子和某個會變蛇的大師一樣,
就是一個靠賣成功學收智商稅的「大師」而已!
我另外一個回答下面的答案:
一個歪嘴的胖子和他的弱雞思維,賣的是什麼?
老套路:成功學而已!
看看下面的圖片:
中年大叔,
慈眉善目,
忠厚老實,
有益無害,
童叟不欺,
實際上呢?
我們來翻翻《這些年,一個歪嘴胖子的華麗轉身》:
歪嘴胖子1.0版:關鍵詞「供養」!
我是一個讀書人,
別讓讀書人餓死了,
別讓我餓死了,
你們要供養我
(非原話大意如此)。
讀書人不能說錢的,
俗!
要說情懷,
要說「供養」!
靠著供養讀書人的名義,
胖子收了多少智商稅呢?
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看看邏輯思維賣會員的情況。
歪嘴胖子2.0版:關鍵詞「變現」!
我是一個商人,
這一點我從來都沒有變過,
賺錢一點都不丟人,
如果你把我理解成了一個其他的人(讀書人),
那一定是你誤讀了!
我一直都是個商人。
賺錢了之後不能再提「供養」的事情了,
於是我們談「變現」,
變現不是和高比格不符么?
那咱就說自己是商人,
商人掙錢,天經地義!
讀書人?
我從來沒說過那話哦!
胖哥穩!
歪嘴胖子3.0版:關鍵詞「收割」!
2017年羅胖把他的脫口秀停了,
開始發力他的得到平台,
當然這次就更加的赤裸裸的賣成功學,
請了各個行業的大V加盟,
當然對於用戶:花錢的我才服務於你,不花錢的對不起了。
你願意留就留下,
不願意咱好(gan)合(kuai)好(gun)散(dan)!
讀書人,
商人,
理想,
情懷,
忽悠?
成功學!
一個都不能少,
當然,你要付錢!
羅胖是我見過的最成功的「把你賣了,你還替他數錢」的主!
玩的66666!
歪嘴胖子4.0版:關鍵詞「朋友」!
我們都是時間的朋友,
你是時間的朋友,
我也是時間的朋友,
朋友本來不該談錢的,
俗!
但是羅胖就不同了:
我們都是時間的朋友,
我是億萬富翁,
你們都是窮苦屌絲,
為了度化你們,讓你們不再是屌絲,
你要付錢給我!
於是:一群窮人傻呵呵的去供養一個億萬富翁,然後做著自己成為億萬富翁的夢!
朋友?
20年的朋友?
滾蛋吧你!
付錢給我,我們就是朋友。
不付錢?哪涼快去哪兒吧!
不得不說:
這個歪嘴的胖子真是玩的六!
大寫的六!
我們再來扒扒弱雞思維的大V,
我們只說2個,因為這2個比較奇葩:
李笑來大師!
熊太行大師!
@李笑來, @熊太行
先說李笑來:
下面這個標題風格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原來叫「標題黨」,到了大師這裡我們稱為「李笑來體」!
5分鐘:每天5分鐘大師課程改變你的一生。
1小時:一小時學會終生受益的讀書計劃
21天:學會全部GRE辭彙。
60天:只要5完塊,60天成為全棧工程師。
7年:讀書學習,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
這就是「李笑來體」!
關鍵是李大師的「認知」也很厲害:
「標題黨一點不丟人,要玩命的標題黨」(李大師說的)。
李大師你那麼NB,怎麼不上天呢?
大北京就只有6環,還能套住你這個通天妖猴么?
再來扒扒熊太行,
在知乎他也有賬號,大家可以去圍觀一下,
@熊太行
我看了他寫的東西,我就想問問:
就這水平都能去弱雞思維開專欄?
連本大叔寫的黃段子都不如啊!
但是當我到了某平台之後我震驚了,
請看下圖:
55K的訂閱啊,
一個人199/年,
數學不好也知道那就是1100萬啊!
看看熊大師在知乎的水平,再看看這個欄目的訂閱量,
我就想問問:你們是有多蠢啊?
來來來,我這個噴子又來AOE了
我不但對羅輯思維評價低,而是對所有這種更新這麼快的讀書類節目評價都低
很久之前看鳳凰梁文道那個讀書節目覺得挺不錯的
時間比羅輯思維短的多,而且每次都講的意猶未盡的
但是能看出他真的用心去讀了這些書
最重要的是他能給我讓我去親自讀這些書的慾望
可是後來一天一播的節目明顯很快的就耗光了他的積累
到後來節目質量下降的也很厲害,我也就不再關注了.
第一次看到羅輯思維是因為去優酷追曉說看到關聯節目中它的廣告
然後吃飯時候沒事看了幾期,當時就沒提起興趣
後來曉說結束的時候又嘗試了幾期,發現翻來覆去就是那些東西
按他說的要建立互聯網思維,但是想用45分鐘把某知識點梳理到線打開到面再融入知識體系根本不夠
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專業人士,鬼知道他講的對不對
連 @謝熊貓君勤懇的翻譯外加查閱資料也會講錯一些東西
更別提他再重新演繹本來就是錯的東西
想學點東西去看專業人士講課,比如樓上推薦的TED什麼的,或者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哈佛公開課
按我說,這節目還真不如曉說
最早幾期講青樓科舉鏢局,講的真心贊,說明他原來用心研究過這些,點擊量也說明問題
到後來他自己講在美國親歷的事情,雖有演繹成分但是可信度也比較高
再到後來節目質量也下降,但是講到華語樂壇的那幾期依然很贊
因為那些對於他來說都是親歷者說
對於這種吹牛逼的節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I know it cuz I"ve done it."
最高票答案說的很好,講到專業相關問題就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水平
可惜的是高曉松從來沒碰過計算機相關內容,我沒法分辨.
但是裡面有幾期講瓦良格和中國周邊國家軍力對比明顯連我這種混超大和兔吧的人都騙不過
外加後來私貨越來越多我也就更沒了看的慾望.
曉說兩季結束之後優酷不知道是給停了還是讓愛奇藝挖走了
愛奇藝又重新推出了曉松奇談,講各個國家風土人情
這類節目對於我們這種出國黨更加沒有吸引力了,很多明顯都是胡扯的都講的一板一眼
對於我們經歷這些的分布各個時區的時差黨來說就完全沒意義了,到現在也棄坑多時
羅胖子講互聯網思維,U盤即插即用
卻不想想到底是什麼系統什麼介面多大尺寸支持了你能和別人進行數據交換
碼農不給你寫好了驅動器你拿個蛋接受數據,就算你能接受你沒有支持文件格式的程序讀出來的數據也是亂碼
有用么?
問題是就算他願意一板一眼分很多期講他自己傳媒專業或者他認真研究過的課題
我為啥不去追根溯源直接去聽那些傳媒專業教授的課題演講呢?
好歹面對他人自己還能坦誠的吐吐舌頭
而不是在內行面前裝逼的夸夸其談背後被人說SB...
經朋友推薦,關注了羅輯思維。
研究以後發現他的核心用戶畫像是28以上的,有點文化,沒有時間或習慣進行深度閱讀的,又期望別人覺得自己很有文化的人。這些人有情懷感和較高的消費能力。
這個用戶畫像跟知乎是不匹配的,知乎回答者或發言者,更多是理工科思維,更要求數據、邏輯,更能夠沉下心思去思考。
簡而言之,在用戶上,羅輯思維針對的是淺薄忙碌的人文裝逼客。知乎則都是技術裝逼流。完全不兼容。所以知乎答題者對羅輯思維的評價高了就怪了。
——————————————————————————————
簡單說說自己對羅輯思維的感覺,可能是一家之言,當參考吧。
1,升級版的雞湯,與傳統雞湯不懂的是,加了一些人文佐料,但實際上沒有區別;
2,有比較明顯的媚俗導向,不過不是諂媚低俗,他諂媚的是這群用戶的心理;
3,很多看上去與眾不同的解讀其實沒什麼價值,更像小說家言;
4,某些論點很幼稚,類似「皇帝每天砍柴用金斧子」的那種感覺,但不要以為編輯傻,因為這樣寫,他的用戶才能接受;
5,仔細研究他的文章題目以及內容,會發現很容易挑出來「金句」,也就是那種兼容性強又瞬間被理解的廢話,這樣很多用戶可以低成本轉發裝逼(羅輯思維用戶是最喜歡轉發時,把文章的一小段放到自己的話里的)
後來取關了羅輯思維,同時弄明白一個事情:
很多中產甚至大資本家大學者,也只是相對更難伺候的烏合之眾而已
我一直是挺《羅輯思維》的。
原因在於。
《羅輯思維》給中國底層人民,沒看過書的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台。
至少,他可以打開一個人的眼界和見識。
同時,也打開了很多人讀書的興趣。
這真的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有時候,我真的很反感,有一些知乎上的大V。
當然,像謝熊貓這種利益被侵犯的就不說了,我說那種沒被侵犯的。
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說《羅輯思維》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這個不專業,那個不專業。
是,確實羅胖講的很多東西都不專業。
是,大學裡面很多東西講的都很專業。
關鍵是大學裡面的課,你聽么?
那些傳統教育的知識,你聽么?
你真的有興趣聽么?
羅胖雖然講的不是很專業,但60%專業我覺得就可以了。
就像,于丹講《論語》,南懷瑾講佛學,他們都不敢保證很專業,同時那些所謂的專業人士,學院派,老是批判他們。
說你這個講的不符合論文,這個講的不符合文獻,這個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我想送這些學者和專業人士幾個字。
哪涼快,哪裡呆著去。
于丹和南懷瑾的東西對那些從來不看國學,佛學的人,無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啟蒙作用。
開啟了哪怕是不看書的人,或者最底層的人對知識,對文化的興趣。
還有什麼比這個功德無量的。
尼采,薩特,波伏娃,哥德爾的哲學,現在看來也是有很多紕漏的。
但是那又怎樣。
他們啟蒙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們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價值觀。
這些所謂的學者,包括知乎上那些高冷的大V們。
總是,認為,專業正確這件事很重要。
但,其實對於知識傳播來說,我認為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其有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
有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
有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
重要的話說三遍。
羅胖這個節目,有將近快1000萬粉絲了。
他賣個書,講點歷史故事,說說最新的科技,剖析一下商業。
我認為都是好事。
起碼給沒有聽過的人,帶來了很多價值。
總比去打遊戲,看電視劇,無聊的社交好多了。
當然,商業是公平的。
只要你能為市場帶來價值。
市場就會給你帶來利潤。
羅胖還是找到了他的市場,自然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也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
我認為《羅輯思維》的粉太少了。
不應該被打壓,還要儘可能宣傳他。
即使是誇張的宣傳也是可以的。
因為,這種東西,對於普通老百姓收益還是蠻大的。
工廠里的工人,在工地里的勞工,包括底層服務業的人,如果他們玩手機,能夠看到這些。
我認為,至少還是能夠點醒很多人。
如果他們追求知識,跳出了自己的圈子。
那羅胖就是他們的貴人。
能宣傳就宣傳吧。
反正,就算他侵權,就算他不專業。
我認為,比他的功績,真的是不值得一提。
貼一個評論里不友好的小夥伴。
希望這樣嘴巴吃屎的不要再出現了。
這個回答屬於我,評論區里我即上帝。
別說這麼沒水平的謾罵了,文明謾罵惹我不開心了我還可以隨意刪除呢。
是吧。
以下原答案————
講個故事給你
我初一時候,學校本來的英語老師下海了,小地方一個學校就一個英語老師,這下校長懵逼了。
那缺老師怎麼辦,招唄。
誒,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現了。
我校一個歷史老師,毛遂自薦說他來教英語。
校長說那不行啊,你教英語了那歷史怎麼辦,歷史也很重要啊,讀史使人明智啊。
歷史老師說這個好辦啊,我歷史專業的媳婦剛畢業賦閑在家呢。
接下來的事故就是他媳婦來教歷史,他當了我們三個班的英語老師。
接下來,我們那一屆一百多號人,英語考試就基本沒有及格的,沒記錯的話,中考大概有兩個八十多分的,兩個剛過六十的。
嗯,中考大家發揮比較好啊,加一起四個及格了呢。
英語老師其實也是痛心疾首:簡直了,這一屆學苗可太差了。
所以我講這個故事你知道為啥知乎很多人不喜歡羅輯思維了嗎?
知乎跟QQ空間不一樣,三教九流各行各業啥都有。
羅振宇講的東西總能被行業內的人發現他這一領域基本什麼都不懂。
大家一交流,發現他這也不懂,那也不懂,就亂講一通,然後最擅長的是賣會員。
用他那些講的真真切切的假知識忽悠那些不太愛琢磨的人,毀人孜孜不倦。
不懂不要緊,賣會員也不要緊,但是它蠱惑了很多人,讓其中一部分走了難以回頭的錯路,這 就是罪。
哪怕只有一個人,因為他為了私利而故意傳授的錯知識走上了錯路,都是他的罪。「昨天受群眾擁戴的英雄一旦失敗,今天就會受到侮辱。當然名望越高,反應就會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群眾就會把末路英雄視為自己的同類,為自己曾向一個已不復存在的權威低頭哈腰而進行報復。」
今天很累,昨天沒睡幾個小時,中午也忙著趕場沒休息。但還是有股子勁攛掇想碼幾個字。
上面一段話摘字勒龐的《烏合之眾》。平時洒家看書基本不做書摘(至於為什麼不摘除了懶還有俺自己的道理,日後細說)之所以對這句話另眼相看,因為它是解開我一個心結目前最好的一種說法。
洒家先擺擺心結,看看有沒有跟俺一副德行的傢伙。這個所謂的心結就是,發覺自己的認知層次越豐富,對之前賴以獲得新認知的較低層次的媒介產生由衷的厭惡和鄙夷,頗有過河拆橋之感。這個媒介可以是一個人,一本書,可以是一切讓你獲取智識的存在。
說完癥結,來說說這個「病症」的具體表現。先說書,上小學的時候覺著,語文書上得插畫格外好看,賴寧救火的故事格外感人,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事迹濕潤了俺幼小的心靈。而現在,俺心裡只有一浪接一浪的噁心。還有冰心啊,國寶季羨林,巴金啊,等一大批御用寵物的作品,小學初中不自知,只覺著寫出滿篇幾十個我還不認得的字詞就應該加以膜拜,後來也是腦子閃過一下就不禁犯噁心。太多,不細表。
說點人吧,最好是新鮮的。高一覺著韓寒牛逼,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他的國》,驚為天人,媽的,沒想到文字還可以這麼個組合法,所謂的流氓思緒也敢把它結成網弄成篇。那個時候,洒家稍稍寫點實在話,老師都要找俺單獨談心,說,小徐呀,文章不能這麼寫啊,高考要得零分的咯。後來把韓少的篇章一字不落全看完了,期間不少歡聲笑語,伴隨數個牛逼的讚歎。
後來洒家看馮唐,看王小波,看羅永浩,看五嶽散人,看孔慶東,看曹寇,看狗子……發現,他媽的,怎麼還有這麼多逗比,而且水平一點不比韓少差。洒家自忖功力漸長,G點日益拔高。儘管俺不黑韓寒,但再也提不上興緻,更不至於抿著嘴,盯著畫有韓少英俊容顏的海報兩眼汪汪。(他做出格的事之後也黑)
再後來,看德國的,美國的,印度的,南歐的,哲學的,心理學的,管理學的,各種亂七八糟學的。發現上面的一票也滿足不了我了。他們被俺定義為在特定領域相對有意思的人,僅此而已,如果跨出他們讓我最先欣賞他們的點,洒家很容易發現他們的蹩腳。
以上基於事實,洒家無意炫耀多讀了些閑散。
拉回來,說說時興的自媒體,羅振宇,高曉松,國師吳曉波,期間唯一讓我感覺舒服過一陣子的是羅振宇,其他的基本是跳大神。後來覺著羅振宇也噁心。目前,據洒家觀察的每一個自媒體都愛下蠱,相較之前的窮酸文人,他們世俗的機鋒太甚,而內功僅限忽悠大法。
拿羅振宇來講,他天天說這書好那書妙,洒家印象中不少都是自嗨,譬如有一本海盜經濟學,這tm的不是擺地攤的快消品么!。他老人家天天說的那些個鎮店之寶, 大多俗不可耐,不少三觀不正還帶些毒。(上頭有不少這塊內容的闡述,此處不過多展開,洒家來點新視角。)他深知他的目標群體是怎麼樣個認知層次,「死磕自己娛樂大家」,最搞笑的是跟在他屁股後面的一群人,把讀書思考都外包,咀嚼他吐出來的東西。本身他就是一個凡夫俗子的個體,高明有限,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理應自己尋找最適合自己,最不違背自我內心智識的滋養。而現在,一群傻蛋甘願給別人塑造成他想要的獵物。
羅會給你說kk的《失控》是個好東西,群體有無比的智慧,但是他會跟你說勒龐的《烏合之眾》埃里克的《狂熱分子》來說明群體同時也是傻叉最好忽悠么?他會給你灌迷魂湯,讓你莫名其妙地感到舒服驕傲自由,甚至為給你傻逼行為找到合適得洗地方式,你爽了把自己赤裸裸地像塊豬肉釋放丫案板上嘛,他怎麼會刺激你嘛,他偶爾真性情一把想罵人也是先把你綁定跟他一塊再划出異己加以踩踏。要過好這一生,要懂的太多,要見識的太多,不要指望一個商人拯救你的靈魂。很多愛智求真的小夥伴,報團聯誼搞活動,不就是聊騷勾搭最好的冠冕么。省省吧,洒家對腦殘羅粉徹底喪失了耐心。
肯定有人不服,說我就是當娛樂的東西看看,有選擇的看,不當真。恭喜你,還有點救,如果你對我破口大罵,那真是分不出誰真的對你好,那就沒救了。洒家最後行個善,說說真確的閱讀思考模式,看書其實是對自我智識的一種補足,畢竟我們最多能活100來年,書是很好的經驗知識載體,把別人活的智慧結晶嫁接到自己的生命里無疑是個聰明之舉,這個應當是共識,不展開。正確的姿勢是,先涉獵,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一個圖書館所有品類的書摸一遍,每個書架上的書至少看一兩本或者最少翻幾頁吧。確定自己的口味,吃哪塊的東西。確定自己的口味之後,就循著吃個透。
再者,正確的找書方式,現在可以去豆瓣讀書那裡,按照學科門類,每個品類挑100本左右評分最高的,書評基本過一遍,以後遇上垃圾的概率大大縮小,並且在腦子裡形成初步的圖書館式框架,當你要深入哪一行的時候可以精準快速定位深入學習。千萬,別人的推薦只能當個參考,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通過你自己靈魂的勾兌,出產能幫助你更好活下去的東西。
定位完書之後,就是找資源或者買書。找書的話,用網盤搜索引擎,譬如敲入關鍵字「百度網盤搜索引擎」或者戳我的菜單那有個資源搜索引擎。自己搜,下載,買個kindle,看,哦了。
如果你丫說臣妾做不到,也可以,安靜的做個傻蛋,別叫。
最後,記住,在羅,以及將來所有可能出現的一切「偶像派」面前,一定要明白,你才是你丫肉體的主人。說真話的人為什麼總是這麼少還老不挨待見,因為,順人性者昌逆人性者窮。哦了,反正不掙你們錢。
另,等俺得空,挨個扒。喜歡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你們記得點贊。
2015,9,10更
突然間有些個贊了,洒家是不是要故作驚訝狀應個景?
接著補一個自媒體內容製造方面的文,今天寫的,沒想到也能套套羅胖子,希望對看客老爺有所幫助。
原創狗如何打敗抄襲逼
自媒體從內容上來講,不原創就沒臉說自己是自媒體。但是當一批人把自媒體當生意來做時,第一位的是來錢,第二位是抓住怎麼放大來錢的因素,至於內容,順手牽羊顯然是最爽利的途徑,當個採花大盜,世界芬芳盡歸我所有,這種感覺想想就讓人激動呢。
循著人類正常的價值觀,不少傢伙偷著拿小號這麼干,摸黑瓜分各大自媒體平台「紅利」暗著爽,但場面上,肯定對這種行為吐了不少唾沫。人是個有意思的物種,大伙兒知道意思就成。
切入正題,先說說自媒體主要的內容生產方式,然後洒家試著演繹一番「邪不勝正」的戲碼,說說原創狗怎麼打敗抄襲逼。
以文字輸出型自媒體為例(其他的自己動腦瓜子拓展),最不要臉的第一種方法是:哪裡有內容就看哪裡,哪篇覺著好就複製一下,簡單修理或者壓根不收拾一毫,直接粘貼。愛搬哪裡就哪裡,運自家賬號,跨平台運,微博的搬運到微信公眾號,知乎的抄到微博,不亦樂乎。什麼?微信公眾號出了原創功能?沒關係,製成圖片(記得用鎚子便簽)貼就行了,搜索引擎對圖片是瞎子。
臭不要臉的第二種內容輸出方式是:看大量的書,文章,囫圇吞棗,改詞換句整成自己的,有個成語叫「拾人牙慧說」的就是這麼一撥人。這些人普遍沒能耐自己造蜜,只能人云亦云充大拿。最顯著的特徵是,常常充淵博給小白薦書,愛從中摘出一段,接著自己粉墨登場狗尾續貂。有些自恃機智,乾脆搗爛三五篇來個大雜燴。
逼格高聳的第三種輸出方式是:吸收古今中外日月之精華,熔鑄成一顆聰慧的大腦,獨立思考,輸出高質內容。用個恰當的比喻,前兩撥人就像屎殼郎吃屎還拉屎,第三種人就是採花釀蜜。前頭說抄襲逼是採花大盜,真是抬舉。
說完自媒體內容輸出方式,下面擺一擺這三種「自媒體」的生存形態。普遍比例來講抄襲逼過得要比原創狗好,但食物鏈最頂端的一定是原創。為啥這麼說,很簡單,原創耗時耗力,能倒騰的號有限,抄襲逼們,一個人供幾十個賬號都不是新聞,人家號稱建立賬號矩陣,你們丫的跑去哪兒都是他家魚塘。
為啥食物鏈最頂端的一定是原創呢?這其實也是原創打敗搬運工的不二法門。原創號本身具有人格化特徵辨識度較高,同時和粉絲們的粘度也非常強,其背後的運營人員甚至可以拋頭露面,積攢「威望」值,獲取真實影響力。而那些搬運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誰知道他們的軀殼裡到底安放的是哪股魂?他們是見光死,但玩得好,就叫悶聲發大財,這批人的存在以及在很大比例還活得不錯是一個無法抹掉的事實,你捶胸頓足怒不可遏,然並卵後,灰溜溜一批批加入他們的陣營。
只要能出產經濟效益,那地就免不了魚龍混雜。總體上,各個平台的遊戲規則都是日趨收窄抄襲搬運工們的生存地盤,同時網民日益提升的欣賞水平(這個是原創堅持下去最大的理由)對真正的原創者也是一大利好。未來自媒體的一大趨勢就是露臉,甚至從一開始就真人上鏡,這麼一來人格化就會很突出,是騾子是馬大家一看便知,方便豐富玩法便利套現(當然也不排除群體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工具趁手畢竟還看在誰手)。所以視頻是風口這一說法甚囂塵上。日後洒家專辟一篇講述,也會分析下音頻這一介質。各大平台的優劣也會擇機說上一說。
最後說個好玩的點,不管你是以哪種介質輸出自己的價值點,一定要長,短就保持高頻,讓你的好成為你受眾一時半會兒解不掉的毒。一本書能夠成就一個作家,一部電視劇能捧紅一個明星,刷屏的微博能造出段子手。一個人的影響力滲入一個個體,搶上一塊記憶地盤要能耐更要時間。
另,某羅說,我們不是什麼媒體,我就是一買賣人。記住此秘法——第一,時刻記得「我們」和「我」的自由切換;第二,逼急了,沒法了,千萬別說自己是自媒體。
以前期期看曉說和羅,但發現看完後生活還是和以前一個鳥樣,那我還是把時間放在多寫幾句代碼上吧...
推薦閱讀:
TAG:自媒體 | 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 羅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