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選擇從事金融行業?

包括從事證券、銀行、保險等…純粹感興趣喜歡,really?for money?Or Just enjoy challenge?


從小就愛看企業家傳記,但後來越看越多後發現金融業和資本是這些卓越企業家背後的支持者。

大學選擇了金融,了解到金融的魅力,那種通過各種手法變魔術般進行資本的騰挪變幻的魅力。

從業後有些失落,一是中國金融業的封閉與行政干預,二是從業者中比自己優秀的簡直多到沒法直視。

和上面回答問題的顧總類似,我也是看到了互聯網與金融交叉領域中的機會,工作幾年後出來創業。還是離不開金融。

我想,金融還是很有魅力的。


謝不邀。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為什麼從事金融行業?
因為我是個喜歡冒險的人。每一次投資都是冒險,對於不喜歡冒險的人來說這是找罪受,但是對於喜歡冒險的人來說就好像戰爭狂問到了帶著血!腥!味!的!空!氣!這個世界上確是有人為此而來的,我覺得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為什麼從事金融行業?
因為我見到太多悲劇。太多的因為一個數字被壓垮的家庭和幸福。作為一個個體我很痛心又做不了什麼大的幫助,但是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和我愛的每一個人身上,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令人哭泣和噁心的事情,我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比同齡人更快地擁有超人的能力,然後把這些事情扼殺在萌芽之中。我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我希望永遠只是我替別人惋惜。

我為什麼從事金融行業?
因為我心懷善念。我見過太多的不平等和可以避免的病痛,也見過太多不該演繹的死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再是從前為官入仕那樣簡單,市場經濟把世界限制在經濟允許的框架內運行。要完成一個偉大的不沾銅臭夢想要用充滿銅臭的方式來達成,經濟學是最好的選擇。我要設計一種合理的慈善機制,讓它能夠穩健地自主運營,也算是不枉為人一場。

早晚會有很多人,一條一條地把我的回答看遍,我一點也不急。


為了打仗。
你們不要覺得我是在亂說,現在這個世界很難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因為雙敗的結果大家都不想看到。那麼國家和國家的鬥爭怎麼開打?
金融
這是一種蠶食的戰鬥方式,君不見多年前的日本,被美國的金融一衝擊,瞬間垮台
我想用我微薄的智力去做一名金融業的鬥士,希望以後和大國博弈的時候國家可以考慮我,看不上的話就自己掙掙錢過日子,吃這個飯也不會過的太慘

打完球回來稍微更新點自己的想法

經濟實力等於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前段時間爭的沸沸揚揚的亞投行的建立,也正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越來越被承認,才會有國家壓籌碼在中國這一邊。人在國外,更不能避免被貼上「中國」這個標籤,國富民強真的是再正確不過的一個詞了。從來不奢望能民留青史,如果國家的gdp能因為我的努力上漲0.0001個百分點,我也很欣慰了。


加入金融行業的初衷還是因為金融行業的高收入。
但現在加入到人人貸(http://www.renrendai.com)主要是為了能做點自己喜歡,又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新的P2P模式的互聯網金融,從根本意義上改變人們的一些金融體驗和習慣。就像10年前的淘寶和支付寶改變了人們的shopping模式一樣。
帶著這樣的夢想去做一件事情,是相當快樂的。這時候其實行業本身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想做什麼,想如何去做。


錢多,漂亮妹子多。此外,應該是最公平的市場,恐怕只有高考的公平性能夠相比,當然,相對而言,其中的貓膩也是蠻多的。


世界上有兩種最原始最強大的力量。這兩種力量驅動整個地球轉動。
權力 和金錢。


就是找份工作而已


1.高薪。這是大家的公識,無論是銀行,保險,或者券商,信託,其薪酬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筆者所認識的金融從業者們除了對工作本身有熱愛外,對金錢的追求也是促使他們留在這裡的一大原因。 而且,據說某金融機構的筆試里就有你對自己買房買車的預期,測的就是你對金錢的渴望。真是十足地應了那句話,greed is good.

2.和聰明人一起共事。金融行業里無疑還是人才濟濟的,行研,資管,私募等里的員工那都是一等一的知識紮實,智商高和反應快。當然這不僅僅是他們天賦過人,更是源於背後的不屑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好學。 是謂,有真才實學。

3.團隊氛圍好。筆者曾在不少外企實習過,再結合之其他券商,外企實習的小夥伴的講述,得出這個結論,金融雖苦,但是裡面的員工卻是真正把實習生當做實習生的,工作上願意教你,鼓勵學習,平時則是輕鬆愉快,兼備專業性和幽默性的段子總是在午飯時間層出不窮。然後,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也看不起外企的裝B。總結來,是謂 不裝不端。

4.市場開放,同業交流多。筆者在金融機構實習的期間,就沒少參加分享會,也加入了不少扣扣群,獲取了很多業內的信息。以後通過加入自己學校的金融校友會,不時的聚會也帶來了很多獲益。筆者因為是會計學,也曾去某知名500強財務部實習,深深覺得目光的限制,撐死就認識這個部門再加上公司里其他一些人,眼界也始終被禁錮於這個公司,甚至是自己手上做的一些賬。所以對於金融行業里的隔三差五的交流會,觀點尖峰,智慧碰撞表示非常喜歡。

5.工作自豪感強。雖然常常自稱金融民工,但是實質上,有自信的人才敢於自黑。自豪感這件事真的是因人而異,有人因為算出一個公司內部的轉移定價而自豪,而有人因為分析宏觀數據或者大談央行最近動作的意圖而覺得高大上。而筆者則認為後者比較有意義。其實,在各行各業比較有成就的人里,工作自豪感是必備的一項,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工作有趣而有價值,充滿意義。 所以這最後一條是一家之言,是筆者自己的偏見,卻也代表著對金融不可名狀的喜愛。


高中有個特愛數理化的同學,最後選了金融專業,他說他更愛錢。。。


說起來算是誤打誤撞。

本科畢業後從事工程行業,因為工地基本都在很偏僻的地方,感覺自己的書白讀了,一怒之下搜索考研信息,感謝百度的不靠譜,感謝百度收了考研機構的錢瞎推廣,第一條居然是本校師兄跨專業考上財金融的心得。

經過一番比較,最終選擇放棄了本專業,攻讀金融碩士,畢業後運氣也不錯,進入了政府平台投資公司做金融投資,總算過上了辦公室白領的生活,徹底離開了工地,總體來說,當初真的只是為了逃離工地回到城市才選擇的金融。
除了金融,還有什麼能讓你的工科出身顯得毫不突兀呢?很多行業都是要求本碩一致的,除了金融,本科讀什麼的都有,所以招生的學校和公司也都不在乎了。

當然,當初一起奮鬥的研友們雖然考上了各種名校,但是很多就業也很一般,主要是人才供應太過剩了,真正談的上在金融圈而不是「金融服務圈」的並不多,想進這一行的慎重,即使雙985的碩士被分配到銀行去做櫃員的也不在少數。
我進入金融業的第一家公司(政府投融資平台),金融投資崗位收到1200份簡歷,100人參加筆試,15人面試,最終錄取3人.有時候真的是需要運氣才能入行的。

再把長者的經驗重複一遍:一個人的命運啊,固然要靠自身的奮鬥,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

金融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業。


因為自幼裝逼多年,想繼續下去


北風如刀,滿地冰霜 無奇抿了抿乾裂的嘴唇 抬頭看了看漫天風霜 不由緊了緊手中木劍 雙目凝結心緒飄飛 無奇生於南方邊野小鎮自小腰掛木劍一心做那逍遙劍仙不少受鄉里恥笑 自古劍仙出逍遙 傳說小鎮以北翻越那飛鳥不渡終年積雪不融高不知幾萬里的巍峨蒼穹雪峰 穿越那無邊叢布參天巨樹兇惡異常的蠻荒叢林 可達逍遙仙宗 一路走來渴了喝河水雨露餓了以漿果果腹 應了那風餐露宿幾多辛酸 無奇定了定神 裹了裹身上已殘破不堪的單薄棉衣 抬頭看向眼前巍峨雪峰 雙目不由一緊 沒有堅毅也不帶信心甚至有一絲迷茫 連無奇也不知一個平凡少年憑什麼翻越眼前這雄偉險峻 世間仲有奇蹟 落在大千眾生渺小如塵的自己機率又有多大 但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一步步陷地不深的腳印 不至堅定有夢就足夠踏實 沒有刀光對無奇卻足夠崢嶸 渺小於世間 這一步走起 壯闊的是我的山河 寒風卷飛雪 埋了腳印葬了野心 風霜掩索影 誰以生命磨墨刻一幅崢嶸斑駁的迷濛 蒼茫飛雪天 渺渺天行道 斑駁迷離夢 孜孜追夢人 哪個年少不輕狂 我若不死 待那來日 仗劍天涯 逍遙天地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我以我血薦軒轅 !

PS:上年打算全職投資時寫的 ,善於學習長於邏輯分析人懶貪安逸但愛動腦愛思考愛總結,有浪漫情結充滿幻想,喜好旅遊想空閑想自在想幫親友想有能力做善事,然後平凡的我在現實經濟面前渺茫闖出的機會,投資滿足了我一切幻想,我覺得我現在就處於江湖心裡默默一個江湖夢,親友包括父母不知我做這件事,就像一個人默默練武幻想有一天能闖蕩江湖見識這片大好河山,再不濟也逐過夢,再無名小卒,也是這江湖一小朵浪花,再微末,對於自己也足夠壯闊,把設備銷售辭了找了份營業員的工每天空閑就好好學習整理系統,等有一天有積蓄穩定收益也夠開銷了就過渡到全職,過程親友同學很質疑工作的事,沒去解釋,我在想到我七老八十在別人斷定黃展一生清苦的結語中,能面帶微笑回眸我未曾崛起就已陸沉的江湖,道一聲我的孤獨 雖敗尤榮。


興趣。


我的故事可能比較特殊。

父親最早是一名工程師,從異地倒國庫券、炒認購證的時代就開始一隻腳踏入資本市場。到我進入小學的時候,他就正式辭去體制內的工作,趕著當年的潮流,每日坐起大戶室。他的朋友,也大都在證券、期貨行業打拚。

當年還沒有電腦的時候,我看著父親每天扒在地上用計算尺畫K線圖;後來開始裝上了電腦,每天看他用一個叫「錢龍」的軟體看K線。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知道MACD和KDJ指標了,雖然當時連滑動平均數學上怎麼求都不知道,並且至今也不太懂也不用技術分析。父親還經常給我講市場上的故事,雖然我基本也聽不懂,但是至少記住了很多名詞。等到高中的時候,我發現整個社會上,我最了解的就是證券行業了。

所以自然而然地,我的高考第一志願是某985大學的最高分專業(毫無意外是金融學)。畢業以後,我去美國讀了研究生,學的還是相關專業。

整個大學期間,我的所有實習都與金融相關,專業相關程度離得最遠的也就是會計師事務所了。銀行、基金、券商、QFII,基本各類機構的核心部門都曾經去混過一段時間。

回國之後,很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某個券商。

總結來說,我從業幾乎可以算是子承父業(可惜父親後來事業發展很不順利,在實習和工作上從來沒有幫上過我什麼忙)。而且有意無意中,我的整個教育背景和實習經歷也都是為金融行業打造的。對我來說,最合理的擇業就是金融行業。除此以外,這個行業本身對我也有兩個吸引力。首先,金融行業對於社會底層和中產階級來說,是相對比較公平的。關係在這個行業很重要,但是只要你的能力最夠強,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出身。其次,金融行業的收入水平處在全社會的金字塔頂端,它能夠為足夠優秀的人提供足夠具有競爭力的物質報酬。


理工科出身,我的思維模式比較偏向邏輯,上學時經常做的事如下:
1.把一篇論文看懂,總結其思路和方法,看能不能用自己的研究上;如果能,實現之。
2.機緣巧合去了諮詢公司實習,開始看商業案例,學習如何研究企業。學各種分析框架,寫分析報告。
3.剛好投資併購類的案例很多,於是開始了解資本市場,開始對股市基本面分析有興趣,開了炒股賬戶。
4.開始看財經類新聞,發現看不懂,於是開始了解經濟學、貨幣理論。
5.快畢業了開始找工作。雖然當時的主要興趣都在經濟金融上,但是什麼行業的工作都投了。
6.比較offer時,從興趣和錢兩方面考慮,選擇了銀行的工作。
7.工作半年了,每天都在學習,很滿足。努力成為金融行業中的專業性人才。


聽聽摩根大通最牛實習生怎麼說!

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邪惡、貪婪的;也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高冷、無情的;還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野蠻、強暴的... ..但是,金融行業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各行各業精英階層,蜂擁而至,砥礪前行。

你為什麼選擇金融行業?!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個爭議。今天,不妨一起來聽聽,這位金融大咖怎麼說!

卡頓·羅斯

摩根大通銷售與交易部(Sales and Trading)創始人、股權業務(Equities Business)創始人,曾統管全球投資銀行(Global Investment Banking)和全球股權(Global Equities)的集團前副董事長卡頓·羅斯。


曾經在摩根大通(JP Morgan)紐約總部的銷售與交易部(Sale and Trading)實習。當時每天早上5點過起床去上班,在出門時總不忘吐槽這沒有生活的假期。但是,每當走進位於紐約市中心最繁華的麥迪遜大道的公司大樓,看著一塊醒目的寫著JP Morgan的牌子,心裡暗暗佩服這家始建於1799年,卻依然巍峨聳立的全球金融巨禽。

更令人佩服的是,這家目前資產超過兩萬億(2 Trillion)美金,已是美國第一大金融機構的公司,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從幾乎沒有投資銀行業務,到躋身世界三大投資銀行之一。


以下是對這位摩根大通最牛逼的實習生——前副董事長的一篇採訪,關於他為什麼選擇金融業?

金融業就是在用金融資本和智力資本做產品,幫客戶搞定各種困難,超喜歡!那些歷史悠久、特別大的金融企業在外人看來很古板,其實隨時都有創新的機會。

在金融業,需要和一群聰明的隊友鬥智斗勇,其樂無窮。

做金融,更需要「情商」,如何把客戶變成朋友,其樂無窮。

同時,不妨聽聽他對金融行業人的一席肺腑之言:

進入金融業需要何種技能?

羅斯:我認為,想在金融領域成功,你並不需要是經濟學或者是金融學專業的。你可以是任何學位的。物理的,英文的,都可以。

當然,有一些基礎的技能,比如會計,是很必要的。但是,這些內容都可以在公司短期培訓的時候教給你。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要能思考,要能寫作,要能分析,還要能和他們一起工作,不管是小團隊還是大團隊。這些都是你通過任何專業的學習都可以獲得的能力。

顏曉川:就從事金融行業而言,如果我就是金融專業,或者商科的,我怎樣才能讓自己比其他專業,例如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更有優勢?

羅斯:優勢?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我認為商學院(或者金融學)的教育中,有一些「工具包」是有用的。

這些「工具包」可以讓你在剛入行的時候有一定優勢。這些「工具包」包括基本的《會計》、《金融》,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運營管理》是極其重要的。至少在我的經歷當中是。

顏曉川:《運營管理》對金融很重要?那不是搞生產的嗎?

羅斯:我們之前去給別人做IPO,好多公司就是工業型公司。我們去做調查的時候,我就到他們的車間里去看,去做訪問。就是因為我學了《運營管理》,他們的整個流程我基本都能聽懂。另外,《運營管理》教會你如何管理複雜的體系,從前端到後端。


為啥選擇金融行業?

顏曉川:你當時為什麼要做金融,為什麼喜歡它?

羅斯:我一直喜歡金融。因為,金融是智力產品/思維產品(Intellectual product),而不是實體產品(Physical product)。金融就是用金融資本和智力資本(Financial capital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去做產品。這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第二,我真心喜歡和客戶一起工作,並且幫助他們搞定各種困難。金融是一個你能做出一個思維的產物出來,然後把它嫁接給一個客戶的行業。諮詢也差不多是這樣,但是我更喜歡金融。因為金融還有個金融市場。

我喜歡搞定問題,解決問題。我把金融看作是解決問題的工作。有的人進入金融領域,就是因為他喜歡抽象地把做一些新東西出來。我不這麼想,我一直認為金融是用一系列工具去解決一個客戶的難題。這是我感興趣的。有的人只是喜歡沉浸在自己思維的世界裡去發揮他的想像,卻把自己和客戶隔開。對於我來說,我的動機是想幫公司、個人解決困難,幫他們做有意思的事情,然後讓他們的生意越做越興隆。

顏曉川:你很喜歡幫助客戶,很有成就感嗎?

羅斯:可以這麼說吧。金融裡面有一部分就是金融工程。這和工程師一樣。同樣的差別是,有的工程師去建一座橋,是為了讓人們能從河的一邊走到另外一邊。這和我的動機是一樣的,我的動機就是想讓人們從A點到B點。但是,有一些工程師修橋的動機是因為他們就喜歡修橋,他們就喜歡把零件拼在一起,然後說,看,我修了一座橋。但是,這座橋的目的和功能,他們並不感興趣。

如何在金融也做創新?

羅斯:我們一般覺得那些歷史悠久,特別大的金融企業都是很古板的。只有在矽谷這樣的新潮的,新公司如春草一樣到處生長的地方才有創業家精神。我覺得這個成見是不對的。在任何一個領域,不光是在金融,任何一個好的公司,都在隨時創造新的自己,都是在不斷去尋找新的做事的方法和路徑。你能通過很多的方式來創業,不是一定要去找個車庫然後在裡面開一家公司,當然這樣做是有意義的,但是並不適合所有人。

顏曉川:您在JP Morgan裡面如何創新?

羅斯:我在JP Morgan呆了太久了,做了太多事情了。其中一件就是我有幸在一個巨大的集團的體內,從平地而起,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業務。那是一個讓我能夠非常有創業精神的機會。那是在1980年代後期和1990年代初期,政府允許我們開展很多以前不允許的投資銀行業務。我就招集了幾個同事,來從一張白紙開始,建立一整套股權業務(Equity Business),包括銷售、交易、研究(Research)、承銷(Underwriting)、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我們一共用了十年來建它。十年之後,它從一分錢沒有,到二十億美金的營業額,十億美金的利潤。而今天,它已經是全球第一了。所以,能在一個大公司裡面,從零開始,建立一座大廈,是很讓人驚嘆的。我們當時需要把好多好多東西湊到一起。我們要找到正確的人,要建立一個正確的文化,還要讓這個業務有資金支持。這一切太好玩了。


如何在金融業成就自己?

顏曉川:能做到這麼厲害,最重要的是什麼?

羅斯:你一定要對你選的隊友格外小心。對我來說,這是絕對的第一重要。聰明的人很多。但是,智商和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行了。而真正決定成敗的是他們是否和你的看法一致(share a common vision)。他們要認同你的目的和達到目的的手段。他們成為你的隊友,是因為他們想拿那份工資嗎?還是他們和你一樣想建這棟大樓?你一定要知道,你的隊友是否真的和你是一隊的。這是最重要的,它的力量無比強大。


羅斯:你要不斷地向你的客戶展示和交流你的業務的價值,這樣你的客戶就有可能成為你的隊友。他們能夠看到跟你合作的價值,而不是和高盛、摩根斯坦利合作,雖然這兩個公司也還行。要讓客戶跟你合作,而不是跟他們合作,你就需要讓客戶動心的理由。要把那個理由傳達出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你更勤奮,更注重客戶的需求而不是你自己的需求,或者你更有耐心。這中間要做很多的傾聽,來回奔波。走到最後,你能不能把事情做成,都是要看別人的決定。這是一個People business.


為何金融人要有商科教育?

羅斯:你去讀商學院,去讀金融專業,你會學到那些在你剛入門的時候有用的「工具包」。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去讀商學院最好的動機。我認為正確的動機是,你想洗心革面,讓自己常長遠的個人和職業規劃受到深度的改變。


最功利的動機是找工作。這個功利的目的是可以達到的。你有商學院的學位後,找工作要容易許多。這是業界的一個形式,你是需要去走的。但是,我覺得商學院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讓你很立竿見影地畢業後找到工作,或者在剛入行的時候的一些便利。而是更長遠地影響你人生和職業發展的後勁。

顏曉川:去讀商學院,學生應該抓些什麼?


羅斯:就連Sloan和HBS這樣的商學院也在兩個東西中間找平衡。一個是提供一些實用的,立竿見影的「工具包」。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給你一種審視這個世界的思路。它讓你看到作為一個管理者或者領導者所面臨的挑戰,這讓你不斷成長。這是牽扯到長期職業發展的,而不是你剛入行的那幾年的發展。商學院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不一定在開始的幾年裡有用,但是十幾年後,這些東西能夠顯現出非常強大的力量來。


顏曉川:當你說「長期的」東西,都是些什麼?

羅斯:我指的是如何當一個領導者。當一個領導者意味著什麼?設計一個Vision是什麼意思?怎樣在變化的環境中處理問題?怎樣冒險?怎樣說服別人幫你做你想做的事情?當一個管理者意味著什麼?管理和處理複雜性是什麼意思?作為一個管理者,每天要把公司不同的業務,模塊融合、交匯處理。所以,商學院的教育對你職業發展的作用,很可能是到15年,20年後才會體現出來。


用資本賺錢的效率遠比用勞動力賺錢的效率高,雖然從事金融行業也是需要出賣勞動力的,但至少比其他行業離資本更近,也能為有朝一日讓錢為我打工儲備夯實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


我想未來某一天 當我退休了 不工作了。只要給我一台筆記本 一個無線網卡 帶上輕鬆的心情 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 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 去完成年輕時候忍下未完成的夢。 所以一直很努力 一直不斷的學習進步。一直想要成為一個很厲害很厲害的人物。獻醜灌雞湯。勿噴。


蟹咬,

除了薪資,剩下都是金融靠緣分選擇了我。


本科學新聞的,09年那時候找工作不是特容易,我又想回家。海投之後就收到目前工作的券商筆試通知電話。
後來想想轉行也沒什麼不好,跨行業反而能增加自己以後的跳槽資本,金融行業聽起來也挺牛逼的,工資也還不錯,福利也挺好,放假時間也挺多。
總之,一切都是巧合而已,並沒有太刻意。


推薦閱讀:

投行常說的「模型」(model) 是什麼東西?
併購重組項目都是從什麼渠道得到的?
投行的人為什麼加班的時間那麼長?
在研報中,分析師預測某一上市公司7年後財務數據的做法是否合理?
為投行的交易員寫程序,大概需要哪方面的技術?

TAG:投資銀行 | 金融學 | 證券 | 金融 | 證券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