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鼓勵(補貼)長期來看是沒有用的嗎,為什麼?

為什麼很多國家養孩子那麼優厚的政策,都沒有大幅提高生育率?

關聯問題:
為什麼現在政府要呼籲大家生二胎? - 張小小的回答
關鍵詞:
看現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要沒有經歷戰爭或者極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無論給於什麼鼓勵生育的政策,都幾乎沒有效果。
從來沒有一個政策方向,不論意識形態、無視政治制度、不管貧窮、富有、腐敗或者廉潔,在任何條件下,由任何執政者,都沒有成功過!這就是鼓勵生育的政策——從來沒有有效過。


很多人都有個根深蒂固的誤解,認為生育率低的問題現在解決不了是因為還不嚴重,只要夠嚴重政府一定能夠解決,只是代價問題。這個誤解是另外一個誤解的升級版本,那就是——生育鼓勵(補貼)政策是有效的。


讓我們以最為兇殘的瑞典450天二胎產假來做分析,這個政策兇殘到估計幾乎不會有另外一個理性的政府敢使用。


我們構建一個簡單模型,假設有育齡的男女10組,假設他們的5年內的生育意願和職業情況如下:

那麼,在政策未實行前,5年後的新生兒為6人

在政策實行之後,3-6組的生育意願將提高,我們以極限100%計算,5年後的新生兒將為8人,結果「令人欣喜」的提高了,可以向選民交代了。


但是,當我們用動態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在實施政策前(以四個月產假計算)和政策實施後(二胎450天產假),4-18個月幼兒的哺育市場需求會產生巨大的差異:

邊工作邊帶寶寶的需求幾乎消失了,需求消失會使得沒有企業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比如說5-10個月幼兒需添加輔食,如果邊工作邊帶寶寶的需求是主流,那麼市場就會相應的提供半成品輔食和成品輔食;而如果全職帶寶寶的需求是主流,可能市場就更傾向於只提供半成品甚至輔食原材料。

再比如,如果邊工作邊帶孩子的需求是主流,市場可能會流行孩子自己玩或是幫助孩子玩耍的服務和產品;而如果全職帶寶寶的需求是主流,可能市場就更傾向於提供親子互動類的服務和產品。

當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孩子的時候,市場就會提供與該時長相適應的分析、陪伴、應對的各種培訓、產品和服務。這個時長會固化,一個新媽媽沒有陪伴足夠的時長將會深深的自責或受到周圍的壓力

這就是幾乎不可逆的精力的奢侈品化。


當這種市場環境經過幾年的培育,首胎的育齡家庭面對的將是一個壓力非常大的生育環境——需要一個家庭成員放棄近兩年的職業生涯來對應。瑞典未來必然會面對更為惡劣的首胎生育環境。同樣受到傷害的還有創業者、微型企業和獨立手工業者,整個生育環境被政府搞的如此奢侈,經濟規律不會變,瑞典還期望他的年輕人走向大企業不擅長的創新之路嗎?這恐怕也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何沒有帶薪產假的美國是生育率最高的發達國家。

瑞典的事兒還沒完,當瑞典年輕人放棄近兩年的職業生涯來生育首胎之後,當他(她)重回職業市場時,經濟規律還在不依不饒的起作用。在企業看來,來工作的是一個隨時有可能休450天產假的二胎適齡者,哪個企業願意僱傭以及培訓這樣的員工?

如果我們把假期換成錢,以上的模型也仍然可用,任何對二胎的補貼(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力的)都將短時間內激勵那些猶豫是否二胎的家庭,而短期內提振生育率;但也無可避免的推高養育成本,卻讓未來的生育家庭承擔成本的上升。是典型的殺雞取卵。
(關於錢和精力如何影響生育率,為什麼 2015 年初,上海有衛計委官員呼籲大家生二胎? - 張小小的回答)

結論:任何對二胎的補貼都是對未來生育家庭的懲罰。

其實生育補貼都有同樣的問題,補貼就會傷害未拿到補貼那部分人的生育意願。對於窮人的生育補貼會降低不太窮的人的生育意願,除非收入遠超過對應生育的支出。而全面的生育補貼只能全面的推高養育成本,動態上分析,根本沒有任何長期效果,這也被現在各個發達國家的事實證明了,收益微乎其微,成本卻無比龐大。

同時全面補貼從規模上就不經濟,由於政府行為的必然低效率,這部分成本又以未來的經濟增長作為代價;而且沒有任何方案能夠保證所有的人都能拿到補貼,必然有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拿不到;同時這種補貼在我國顯得尤為不可行,由於戶口制度的限制,類似的補貼只能給不在戶口所在地長居的大量家庭添麻煩。


結論:任何生育補貼都會傷害未受補貼家庭的生育意願,並長期上推高養育成本。

另外,在我闡述這個觀點時,我聽到大量認為我國有特殊性,政府的強力有推動解決低生育率問題的反駁。

在邏輯上來說,可以強制節育卻沒有辦法強制生育。

比如說強制生育二胎,首先如果沒有懲罰就不能叫做強制,那麼,這個懲罰將以什麼時點作為判斷呢?總不能以頭胎生育開始吧?我隔十年再生老二,老大十歲前都不給上戶口?那大家只能頭胎都不生了……

要是從結婚開始算,那人家懷不上怎麼算?得病還得被罰款?那隻能選擇沒懷上就不結婚了……

從青春期開始算?政府給發老婆么?

這麼看只能塵埃落定才能罰,鑒於男性幾乎青春期後的全年齡都有生育能力,那恐怕只能以女性絕經作為時點給予懲罰了,那絕經前離婚了怎麼算?離婚也必須生完二胎才能離?

其不可行在於,從邏輯上來說,沒辦法對沒發生的事情給予懲罰。


所以,這是一個進退維谷的問題——懲罰不可行;獎勵卻懲罰了未來。

------------------------------------------------------------------------
補充12/29
評論中有人指出了瑞典二胎產假也包括男性,我寫的時候沒有仔細調查,在此致歉。
所以做了一些修改,把之前有關女性職業生涯的兩句話改掉了,整體推論邏輯未變。


說個政.治不正確的:如果要鼓勵生育,就應該提倡奶粉餵養、提倡(外)祖父母帶小孩、提倡兄姐照顧弟妹、提倡讓孩子自己玩家長不要花太多時間陪伴等,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生育成本。理由也可以很光明正大:奶粉是科學配方生產的,媽媽可能因為體質問題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外)祖父母和兄姐照顧孩子可以培養濃濃的親情,孩子更有被愛護的幸福感;孩子需要以自己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家長不能揠苗助長灌輸成人的看法等。
但是目前的主流觀點恰好相反,孩子要父母親自養,不能犧牲老大時間帶老二,不能隔代撫養,要親子互動,還要喝母乳。這就造成養孩成本高昂。提供補貼並不能降低養孩子成本,而補貼投入嬰幼兒市場,只會是水漲船高。


要鼓勵生育為什麼不開放單身生育和精子庫呢?

開放單身生育損害的不是「妹子寧願自己生了自己帶,也不願意嫁的男人」的利益么,你們踩個啥呀……


現代社會生育意願降低根本在於社會福利的提高,人和陌生人之間的聯繫加強,導致家庭這樣的經濟互助單元的重要性在不斷降低。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富裕程度不斷提高,你只要有工作,有錢,就有人給你吃的、喝的、玩的、醫療服務、教育等等一切,現代社會的社保、醫保、商業保險等等現代發明,讓家庭本身的保障作用更多的被社會保障所替代。人對家庭的依賴降低,從大環境上降低了組建家庭的意願,同時也降低了生育意願。 從個人層面看,現代社會隨著人的收入提高,人的時間價值隨著提高,而養育後代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在優生優育等觀念影響下又不斷提高,這就從兩個方面提高了養育的成本。而養育後代能夠帶來的好處呢? 社會保障的提高極大的弱化了後代所能提供的生活保障,而現代社會的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更加沒有邊界,子女所能提供的精神慰藉功能也被逐漸弱化,甚至婚姻本身的保障及精神慰藉功能都在不斷弱化,更不論子女。總體來看在現代社會上,因為社會保障提高,社會發展水平提高,生育乃至婚姻本身對個體的價值都在不斷降低,而維持此種生活方式的成本將不斷提升,對個體而言,選擇少生育,不生育,甚至不結婚才是最經濟的選擇。任何不經濟的組織方式,長期來看終將逝去。


謝邀。
對生育率問題的掌握不超過公開常見的資料和數據,更沒有做過專門的研究、建模之類,所以只能說以下是個人淺薄的推測。
對於張小小知友的答覆,我個人贊同一部分,即國內外至今都還沒有成功激勵生育率大幅反彈的政策套路。但我並不贊成肯定,公共政策對刺激生育率反彈就絕對無能為力。
最重要的理由是時間尚短,實際上生育率下降到讓大批國家極度擔憂,從而推出大量生育補貼政策企圖予以對沖,這即使是在西北歐和日本,也是近二三十年才成了迫在眉睫的大問題。與控制人口膨脹的歷史相比,短的十分可憐。而曾經,認為人口必然會膨脹到超過環境可承受底線,只能通過周期性的戰爭饑荒流行病等殘酷方式化解的馬爾薩斯人口論,也被認為是冷酷但無法否認的真理。事實上,人口無限膨脹論(在環境可支持的前提下)還有生物本能和數十億的進化史作後盾,如果沒有近年的現實,恐怕在理論上至今還是沒人能駁倒它。但事實永遠比理論更有力。

而從邏輯上說,我們知道近幾十年生育率的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一些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化。那麼,先不管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可行性,但至少在理論上,逆轉這些社會因素就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同樣逆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當然這看上去很瘋狂,但似乎可以在理論上表明,生育率下降並非是真不可逆的熵增趨勢。
從現實說,我認為「如果我們把假期換成錢,以上的模型也仍然可用,任何對二胎的補貼(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力的)都將短時間內激勵那些猶豫是否二胎的家庭,而短期內提振生育率;但也無可避免的推高養育成本,卻讓未來的生育家庭承擔成本的上升。是典型的殺雞取卵。」黑字部分跳躍性過大,而且與之後的部分聯繫證明並不十分緊密。
顯然,現在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共識,生育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生育成本太高。直接增加更多的生育假期被證明效果很差,但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如果將補貼重點轉為直接的資金補助,或是降低養育成本的話,也一定會失效。尤其是不能認為,增加生育補貼就應該將主要責任直接加在僱傭女性的企業身上。個人認為,美國生育率較高的一個原因就是通過稅收減稅政策,相對合理(比歐洲日本)的懲罰單身丁克而賞勵多子女家庭。
再次說明,這只是個人在理論上的推測,但理論上,公共政策完全可以做到讓單身丁克單子女的養育成本反而高於雙子女或多子女,那樣從邏輯上講,必定能刺激生育率有比較大的反彈。


一:本質上,現代社會的養育孩子是一件代價極其昂貴的奢侈行為。
無論貧富,一旦有了孩子,相當於自己人生最風華正茂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要不間斷的付出和投入,而且從經濟成本來看,這種成本是收不回的。
二:人類社會發展到信息時代,工業時代的養兒防老這一原本有效的鼓勵生育的功能正在減弱,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將來會變得更弱甚至消亡。
三:傳統社會是熟人社會,不結婚不生育面臨的是巨大的人情壓力,而現在是陌生人社會,這種人情壓力已經非常弱了。
四:完全理智的分析的話,一個人如果想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話,最好的選擇是不婚,不生育,當然這是我國現在主流社會無法接受的,但在更進一步的發達國家,如歐美,這已經是一種雖然微弱,但潛能極大的趨勢。
五:別忘了,現如今的社會是加速度發展的,你能想像一百年前中國社會對同性戀的看法嗎?用不了多久,也許不超過二十年,不婚不育很可能變成中國社會的一種認可的生活方式。


金錢獎懲沒有任何用途,生育政策必須和民眾的人生利益綁定才能起到效果


舉個例子,不生二胎沒有醫保,不生二胎不讓上大學,公務員和國企不生二胎不得提拔為領導,高等院校不生二胎不得評教授,私營企業不生二胎不給退休金。這樣的政策才是有用的

談錢是沒用的。


鼓勵個毛線啊?我們農村這邊生個二胎罰款好幾萬,想生都不敢生啊,交不起罰款啊


今後50年內政府都不會鼓勵生育。而計劃生育在未來20年內也不會廢除。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政府怕年輕人還是老人?
先淺顯的看兩個選擇
1 擔心未來養老金不足,所以要鼓勵生育,滿足老人需求
2 擔心未來就業崗位不足,所以要限制生育,害怕年輕人失業太多,造成烏克蘭埃及困境
你說政府會怎麼選?

目前的情況而言,未來是出現1還是出現2,沒有任何人能清楚。韓國產業升級算比較成功的了,可是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歐洲更是出現大批年輕人需要被政府拿人民的稅金社保金養的狀況。所以保險起見,政府寧願犧牲老人,也不願讓社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來毀掉自己。

現在我們來稍微深刻的看看這個問題:
1 鼓勵生育或者說年輕人多就一定能解決養老金問題嗎?大家看看我們社會有多少人繳納養老金呢?去年還是前年統計數據說中國只有3千萬人繳稅。年輕人太多,社會工資不高,年輕人沒有錢繳稅或者僅僅繳納少量的稅,有什麼用呢? 如果工資高,一個繳養老金的年輕人都比幾十個不繳或者繳少量養老金的加起來還強。所以關鍵是就業質量,而不是就業人數。

2 中國的資源真的夠嗎?中國真的能承擔起人口多的環境壓力嗎?很多人張嘴就說未來科技多麼牛,資源不是問題。大家知道中國是糧食進口大國嗎?大家知道中國全世界買耕地嗎?大家知道中國淡水資源缺乏嗎?大家知道農業也會污染環境嗎?大家知道為了提供就業崗位需要開設多少工廠來污染環境嗎?很多人痛恨勞動密集型企業,說是壓榨底層人民,痛恨污染企業,可問題是沒有這些,到哪裡去弄就業崗位?這些小企業對中國經濟和稅收在2015年的今天作用不是很大了,如果不是因為就業問題,國家現在也巴不得這些企業趕快消失呢。資源足不足不僅僅是科技問題,而且是社會,經濟等等各方面綜合因素決定的。科技再牛,老百姓負擔不起有什麼用? 淡水不足,用科技搞海水凈化然後鋪設管道輸往內地,科技或許可以實現,問題那水老百姓用的起嗎? 最終要的是,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能吃飽飯就叫OK,當代人需要的是生活質量!

3 再來看就業問題。前些天看到一個微博,博主深刻批判計劃生育,說現在人工越來越貴,理髮,修甲,保姆,專人司機都越來越貴了,說應該廢除計劃生育,否則以後保姆司機都請不起了。由此想到這群不顧底層人民生活艱難的小既得利益者都對計生這麼大怨言,那些大既得利益者就更反感計生了,現在利益集團發動反計生輿論攻勢,目的是為了托房市,以及利益集團未來有更多的廉價奴隸,利益集團是不擔心中老年失業以及未來子孫就業的。但是我們老百姓還要隨之起舞? 中國是花了二三十年才終於耗盡人口紅利,帶來底層人民工資上漲,還要繼續這無恥的人口紅利嗎? 有人說人多就有更多就業崗位。我們來做點定性理論分析吧:假如中國增加1倍人,騰訊開發QQ需要增加1倍軟體工程師嗎?華為開發一款手機需要增加1倍電子工程師嗎?比亞迪開發一款新車需要增加1倍設計師嗎?拍一部電影需要增加1倍工作人員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沒錯,他們可能因為市場擴大或需要增加一些人手制定差異化市場方案,或需要增加一些工程師設計師,但是絕對不會增加1倍。所以增加1倍人口,當然會增加一批高薪白領,但是增加的有限。增加的主流是底層勞動者,理髮的,餐廳員工等等。而這些只會拉低中國人均,對中國的福利和經濟發展沒什麼用。人多了反而起到的是拉低社會薪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能連底層勞動力職位都不夠,要不看看埃及印度菲律賓拉美,很多不得不離開國家去其他國家當建築工,當傭人,或者在本國右手好閑,當黑社會當毒販,搞不好就鬧革命。


鼓勵生育可以用降低撫養成本的方式,比如通過補貼嬰兒食品來降低嬰兒餵養成本,通過免費接種疫苗來降低醫療成本,通過補貼幼兒園來降低幼兒教育成本,通過改革高考來更公平分配優質教育資源,甚至政府投入的這些錢都可以以長期貸款的方式來運作,等嬰兒長大成人工作後開始還貸款,對於成年後又不幸死亡的孩子直接免除所有貸款, 對於移民國外的需要先還清貸款,


現在結婚的都少了何況生孩子,現在同性結婚能火起來原因之一因為傳統的婚姻已經不是必要了。


1.不是長期沒用,而是一開始就沒用;

2.為什麼沒用?因為生育是負擔。而政府所給的補貼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稅收。拆東牆補西牆,只會造成社會更大的負擔,進而進一步壓低生育率;

3.為什麼生育是負擔?現代社會不同於以往,一名合格的勞動力需要長達十二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進行培養和投資。這個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過往的農業社會,小學三四年級就可以幫家長分擔工作了,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能給家長分擔什麼工作?(例如,你去看個體戶,三四年級的小孩子就可以幫家長收錢看店了。所以,他們的生育意願就很高,負擔也輕)

4.所以,還是指望又綠又黑的叔叔們來給中國輸血吧。


先駁斥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該答案說「這個誤解是。。。。。那就是——生育鼓勵(補貼)政策是有效的。讓我們以最為兇殘的瑞典450天二胎產假來做分析」。用一個例子的失敗來說明生育鼓勵政策沒用,太簡單了。

排名第一的朋友還說「從來沒有一個政策方向,不論意識形態、無視政治制度、不管貧窮、富有、腐敗或者廉潔,在任何條件下,由任何執政者,都沒有成功過!」,真相是足夠獨裁的政治制度往往不在生育率低的國家,獨裁手段沒有必要被拿來鼓勵生育。


生育補貼沒用的根源是採用這種手段的國家都不是窮國,政府要講人權、要顧忌民意,獨裁程度不夠,無法採用很猛烈的手段。


我的觀點是生育補貼有用,但是溫和的生育補貼沒有用。(我在這裡給我說的「生育補貼」下個定義——採用經濟槓桿讓人們生育而且不允許直接剝奪不願意多生的人的財產,更不用坐牢、殺人等)

以下給出一種具體的構想:

————————————————————————————————————


一、公立高中、公立大學不免費、不補貼(學生繳納的學費至少要覆蓋學校運營成本而且略有結餘)。然後規定有一個兄弟姐妹的大學生讀高中、本科、碩士,都可以找政府領取補貼金覆蓋掉學費,有兩個兄弟姐妹的大學生出國讀書政府送學費(前提當然是政府劃定的國外頂級名校)。在這種國家,只要你是獨生子女,從高中開始,就要一路出學費,如果獨生子女考上頂級名校讀本科碩士,由於頂級名校的運營成本很高,他家出學費只能出到哭死。

夫妻生出一個之後,確實搗鼓不出第二個娃娃的,去國家正規福利院抱養一個娃娃算自己親生娃娃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整個抱養過程要公開透明,被抱養的娃娃的照片要上電視以確保不是被人販子拐帶的。


二、凡是不撫養兩個及兩個子女的家庭,請自己存錢養老,國家不管。所在工作單位不扣該人士的養老保險,他老了也不要找國家領錢。

有人要抬杠說,結婚又離婚怎麼辦?結婚又離婚的人,你只要證明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孩子帶有你的DNA,你就可以參加政府的養老計劃。

如果夫妻確實無生育能力,去國家正規福利院抱養兩個娃娃也可以,整個抱養過程要公開透明,被抱養的娃娃的照片要上電視以確保不是被人販子拐帶的。


我就不信這種國家的生育率上不去。

——————————————————————

鄭重提醒,我想的方法有如下特點:

一、屬於經濟槓桿。
二、不直接剝奪任何人的財產。
三、還是給人們留下了不生孩子或者只生一個孩子的自由。

麻煩各位要諷刺我的人不要說一些建議政府殺人的方案,這很無聊。

——————————————————

我的方案的總體思路就是讓政府逐步讓不生育或者不撫養多子女的公民自己負擔養老、子女教育,甚至醫療,不生育多名子女或者不撫養多名子女的人請他自己多多賺錢籌劃自己的未來。

人類的困局就是相當一部分人覺得生孩子純屬個人自由、政府不要管,但是養老教育醫療還是要希望政府管一管。

就算我的這個法子失敗了,無助於提高生育率,也總比某些人一邊不願意生一邊希望政府統籌養老、教育、醫療要好。


你是沒去過農村,生二胎的太多了,對於他們來說,生育成本很低。


國家變窮變弱,問題馬上解決。
你願意接受那種生活么?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承擔生育成本的主體,與享受生育收益的主體不重合。
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組織形式,是一種針對小農經濟的制度設計。在這種社會裡,家庭既是經濟生產單位,也是人口生育單位;在這種社會裡,人力資源主要就是為家庭這個經濟單位服務的,因此兩者配合的非常好。
但是,在小農經濟解體以後,兩者就脫節了。人口的生產者仍然是家庭,人力資源的使用者卻是整個社會,兩者不對等。所以,邏輯上講,補貼生育者天經地義。但是,這不解決根本問題。從根源上講,我們需要的是把人口生產也社會化,儘快把家庭這種落後的社會制度送入墳墓,改成用造人機器來生孩子,用育兒工廠來養孩子。只有用工業化的人類生產,才能匹配工業化的物質生產,我覺得這才是工業革命最終完成的標誌。
最後,再重申一次:生孩子是世間最大的缺德事,沒有之一。


提高生育率恐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和退休金掛鉤。
只生一胎的65歲退休。
生二胎三胎的可以申請60歲退休。
生二胎的0-3歲國家每月補貼4桶國產奶粉。3-6歲補貼公辦幼兒園的所費。
生育率保證蹭蹭的升!
其實補貼新生兒的費用要遠遠低於養老金的投入,人到老年退休金和醫療費用絕對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承受的,而補貼生育,幾乎任何國家沒有什麼壓力。
中國出台這樣的的計劃生育政策未來是很有必要和可行的。
中國已經擁有了十三億人口的基礎設施,在獨子化老齡化,國家社會難以承受人口的老化萎縮,這會帶來空前巨大的社會問題。
即使出台這樣的生育政策,中國也沒有任何可能出現人口爆炸。維持較高生活水平和壓力都會很大,家庭小型化是大勢所趨。
我國維持十三億人口的規模,更加註重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而最終高素質的十三億人口,應當會對世界做出巨大的貢獻。
最終星辰大海,不是一句空話。


我們不想生孩子又不是因為錢…


談什麼鼓勵生育啊,國家連放開二胎都沒有時間表,你們真是想多了。


堅定的不婚不育


推薦閱讀:

一個顏值高的人有一天突然變醜了,或者毀容了,會有怎樣的身心變化?
什麼是騎士精神?
有些老人為什麼要誣陷扶他們起來的人?這是詐騙嗎?
有人擔心身邊人也用知乎,這是出於什麼原因?
整年都在旅行的人,有哪些經濟來源?

TAG:生育 | 經濟學 | 計劃生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