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就著急迫切想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我所遇到或者接觸的人無一不是拿成功者某某的話題來炫耀,又或者說起他們親人朋友多麼有錢多麼牛,又或者從約炮或者異性話題方面強調自已很受歡迎,又或者在網路描述自已牛逼哄哄的網路創業文案但其實又總是拖延而沒去實踐。這些心理特徵是否是由於網路媒體總是炒作的一些話題影響而形成的?
可是媒體所製造的炒作大多都是假象,是否會給年輕人造成傷害?讓他們變得更加浮躁而不能靜下心去追求自已所想要的?

請看清題主問題描述作答。


未必有那麼多人想當人生贏家,但肯定沒有人想當人生輸家。


有時候人比人百分之百是會氣死人的,這種「氣死」不是說生理上死亡,而是你的那股好強徹底心死了。

所以年輕的你我才會有一種偏執的情緒:在別人身上找不同,然後抱著那一點不同帶來的優越感偏安一隅。

在老家看到了小鎮子里混的風生水起的親戚,你就想起自己那略勝一籌的學歷。看見校園裡屢屢摘得獎學金的學霸時,你心裡又忍不住提及自己的人脈和社會經歷,把學霸幻化成一個書獃子。
校園裡顏值破天的情場高手,你笑他們只懂撩妹不思進取。相貌平平的商業巨擘,你對鏡自顧,又找到了幾分自信。

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一點小私慾,就像一隻不安分的貓咪。貓咪會幫你舔舐傷口,但更多時候,他在你的心窩口撓啊撓的,發癢。有那麼多追之不及的、成為贏家的人,而世上的眾多之人,都只能成就在平凡里。

人人都曾經想過站在巔峰之上,沒有人會自甘墮落不求上進。但熱血三分鐘就會涼,恪守的目標很快就融化成泥漿。努力的道路又太蹉跎,回報周期比海岸線還長。

可能因為懶,更可能因為不敢,這世界站在巔峰的只有極少數人。而最令你恐懼的是,當你歷經千難萬險爬上山頂,卻發現這只不過是巨峰之下的一座小丘。

至於我們普通人,實在是太普通了。

所以說啊,沒有人不渴望登上巔峰。那些樂於現狀的人不是清心寡欲、不是眼界高闊。沒有人能看破紅塵,紅塵是一場癲狂的沙塵暴,是濃到稠密的PM2.5,何止萬丈長。他們只是被現狀打服,然後認了。

這世界只有那一小撮人擁搡在一線里,剩下的,都認了。

生不來一線的顏值,就認了吧。
上不了一線的大學,就認了吧。
買不起一線的房子,就認了吧。
娶不到一線的姑娘,就認了吧。

平凡當然沒有任何卑劣,但年輕的那點炫耀,那點浮躁,那點張狂,同樣是一種燃燒的方式。

每個人都悶了一口求之不得的慾望,只不過有人藏得深,有人往外亮。

普通人都想活的光鮮亮麗,也都會被現實扒個精光。普通人最終都清涼如水,卻也都曾發燙。


完。


因為微博,也因為微信

因為王思聰,也因為郭美美

因為吳亦凡,也因為tf-boy

因為papi醬,也因為李叫獸

當然,也因為特朗普,也因為奧巴馬,也因為屠呦呦,也因為莫言。

成功人士在我們看起來,似乎只有年齡的差別。

但是他們臉上褶子的多少,頭髮花白的程度的差異,以及你自己對身體各項機能從22歲的巔峰開始下降的感受讓你害怕。

你的父母,爺爺奶奶開始頻繁出入門診,長期吃藥,這更讓你感覺害怕。

所以,你要成功,快速成功,無羈絆的成功。

所以,一定要成功,早成功。

不要臉上帶著褶子的時候才成功,

不要一身老人斑的時候才成功,

不要嘗不出米其林三星和麥當勞區別的時候才成功,

不要願意買頂配輝騰而不願意買蘭博基尼的時候才成功,

不要無法晨勃的時候才成功,

不要絕經的時候才成功。


因為恐懼,因為焦慮。

看著中年危機的人,害怕成為他們的樣子,被孩子,房貸,車貸,醫療,教育壓得喘不過氣。

害怕當面對自己喜歡的姑娘的時候,低頭看看自己,一無所有,拿什麼厚著臉皮讓人家跟你走。

害怕自己庸庸碌碌荒廢光陰,等到人生過半之時只能在酒杯的碰撞中聽到夢碎的聲音。

害怕自己像新聞里那樣面對重病的至親卻無能為力。

害怕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一個一事無成的loser。

害怕自己成為一個自己曾經最瞧不起的廢柴。

害怕自己有一個顛沛流離貧困交加的晚年。

害怕的東西太多太多,因為恐懼,所以想要避免這些事情發生,而這一切都要錢,要資源,我不成功,哪來的錢和資源?

成功不是目的,成功只是我獲得錢和資源來避免我害怕的事情發生的方式。

那,我為什麼不努力呢?

我為什麼不想成為人生贏家呢?

學似逆水行舟,人生更是逆水行舟,除了那些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和擁有過人的天賦能力的,這世間誰活著不是hard模式,所以我急,我迫切,這也有錯嗎?

年輕的時候不想著成功,我等70再想?


我忽略一下題干,只看題目回答一下。

高中時同班的一個女生,身材高挑,長得好看,賦有思想,成績還特別好,跟我一同考進了市裡最好的中學的實驗班。

我和她關係要好,引為知交的那種了。

去年她結婚了。

老公是他的小學同學,成績不好只讀到了初中還是高中。

但家裡有錢。

這個女同學,結婚後就成了閑逸的居家少婦了,朋友圈裡都是自拍、麻將、買買買。

以往的詩詞歌賦偶爾的人生思考,是不存在的。

我訝異於一個人的改變是如此巨大迅速,但我還是衷心為她找到最恰適的生活模式而感到高興並祝福。

當然,她的婚禮我並沒有出席。

我高中有個最好的基友,同樣,成績出色,寫得一手好文章,中二時期跟我的交談不離北島奧威爾帕慕克,關注盲人律師與塵肺,定期悼念遇羅克。

別人的高一還在瘋狂英語的時候,他已經是股市老手,有一天指著廣州的IFC,跟我說:這是我以後工作的地方。

我當然相信他。

去年工作,他跟著女朋友回到了三線城市,供房買車,去到社區單位從事醬油工作。

日子過得挺好。

我大學宿舍幾個舍友,組建了一個小群,群名叫做「站在天台的邊緣」。

我們便是典型的焦慮的一代,我們天天都在想著,如何在二十多歲實現人生制霸。

舍友A進了金融行業,做機構業務,工作一年,負債上十萬,經營各種關係,不斷宴請客戶,拿了底薪一整年,辦公室的人五點鐘下班,他天天十點鐘下班。有一次我們聊天,他接到一個電話,一單跟了半年的業務丟了,隨後那一個小時,他抽了半包煙,眼眶泛紅。

嗯,他這個星期成了兩單業務,業務提成加起來一百多萬,分成到手也有數十萬。

室友B中產二代,家裡一線城市數套大戶型,家裡經營業務前景一片好,但他從不玩樂,潛心研究股市,看書考證。熊市積極耕耘,蟄伏靜等。他跟我們說,下個牛市就是收割的時候。

室友C剛畢業拿到了某上市互聯網巨頭offer,而後覺得不是自己方向,毅然辭職,往後各種嘗試,不斷調整。而不是一開始就為了保住一份安穩的工作,釘在一個看似不錯的崗位上。現在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努力成長。

最後便是我自己,畢業這一年我時常處在一個不滿和焦慮的狀態里。身邊很多人都會選擇規勸我。但我真不敢讓自己慢下來。以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講,收入算是不錯,狀況好時,稅後月入也有過萬。但我卻成日保持在高度的緊張狀態里。

我怕被社會拋在身後。

我還認識一些年輕人,跟我一樣的年齡,比我優秀百倍,比我努力百倍。

他們家境有好有壞,但經過了二十多年後的定型,他們都成了現實生活里獨立自主、熠熠閃光的那一小撮。他們不會輕易滿足於現狀,即使已經跑在千萬人長跑的最前端,仍不敢輕易放鬆絲毫。

二十多歲的年齡,家庭出身的因素早就認清並也不去埋怨,關於出身的馬太效應已經無法改變。

我更看重一種「奮鬥的馬太效應」,二十多歲不努力成為人生贏家,比如一口流利的英語,一份不錯的工作,足夠開闊的眼界。我不覺得三十歲會能有更大的可能去實現,更消提四十歲,五十歲。

這一年裡,我們奮鬥在一線城市。擠公交,高房租,物價貴,生活境遇糟糕,生活壓力山大。但還是不可能往後退一步。

說實話,我有許多朋友,我們關係都很要好,但我更願意把對話的時間留給同樣努力同樣迫切同樣焦慮的那幾個。

我欣賞他們的迷茫,也欣賞他們的堅定。

而對於那些放慢了腳步的朋友們,我們還是一樣要好,但是啊,我不能再跟你們一起走了呢。我必須加快腳步了,我要跑起來,即使更可能摔倒受傷。

這個社會,很糟糕,但也算是相對公平,不會讓你的付出無端白費,或多或少總有迴響。

今年二十三。

我開始正視自己的夢想、慾望和現實需求。

功利也好,現實也罷。

我打從心底讚美那些通過自己努力、掌握自己人生的二十歲小年輕們。


我覺得這些人都是比較幸運的,他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還算比較順利,他們對未來還是很有期待的。

一個人能把成為人生贏家作為一個優先順序最高的事項,說明他的生活中其他事情沒出什麼大亂子,沒有後顧之憂。也就是二十齣頭的時候,身體還算健康,父母健在,學業順利,沒孩子,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對於二十齣頭的年輕人來說,同時擁有這些東西似乎很容易,因為他和他們身邊的人都有嘛。所以這些年輕人們選擇性地忽視了一些被命運坑了的同齡人,他們眼裡沒有失敗者只有贏家。這些一切順利的年輕人怎麼能理解這世界上會有這麼多人酗酒、吸毒、甚至放棄生活了呢。他們理解不了啊。在他們眼裡,那些出生偏遠山區的,沒有上過大學的,不在一二三線城市的,跟他們都不是一個世界的。甚至於,那些高考完全考砸了的高中同班同學,那些大學被開除了的大學同學,那些家裡父母入獄或者去世的同學,也跟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或者說,這些樣本都太小了,他們感受不到。他們自己沒有被坑過,沒法兒感同身受。他們只看到了那些跟自己水平似乎差不多的同齡人,抓住一兩個機會,馬上就成為人生贏家了。大家眼裡只看見了贏家,那怎麼能不著急。

以前年代的人可不是這樣。過去動蕩變遷的時代里,大部分人早早地紛紛被命運坑過了。他們有的吃不起飯上不起學,有的被農村戶口所限看不到一點出路,他們有的看到自己的父輩莫名其妙地就下崗了、插隊了,他們看到房價說漲了十倍就漲了十倍。所以他們知道,一個人的命運啊,主要還是看歷史的進程。於是他們也努力也奮鬥,但是不著急。

再過兩年就好了。再過兩年,現在這些著急的年輕人們就不急了,因為他們終於自己也被坑了,或者他們看到身邊來來往往太多人被坑了。朋友的家人去世了,一蹶不振;朋友早早地結婚生子又離婚了,帶著孩子顧慮重重生活很辛苦;朋友被公司開除了,創業身體累垮了也失敗了,年紀一把了還得重頭再來;就更不提那些沒能申上好學校MBA的、被戀愛多年的女友劈腿分手的、來上海打拚在崇明買房還要還貸20年的了。這些破事兒,分分鐘有可能就輪到你了。

再過兩年啊,誰的日子都是一地雞毛。

也就是二十齣頭的時候啊,覺得有精力去追求成為人生贏家是常態,其他那些妥協了的人是例外。然而真相是,著急迫切想成為贏家的這種狀態才是例外,人生的常態是被坑,再被坑,是無序,是妥協,是把身體健康、家人身體健康不出意外放在第一位,是費很大勁兒把生活中其他的事情都打點好了,才把剩下的精力拿去追求成功。而且也不著急了,因為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人起起伏伏也明白了,這輩子到底能不能贏,終究還是看命,還是運氣。

恩,還是珍惜年輕吧。著急啊,真的也就那麼幾年。


人生贏家對應的是什?

平凡人,小富即安?
錯了,人生贏家必然對應著,大量的盧瑟,廢物,屌絲,備胎。

與其說年輕人是在追求成為人生贏家,不如說,他們是在逃避成為人生敗犬的命運。

其實不僅年輕人想成為人生贏家,老油條也想成為人生贏家,所有人都想成為人生贏家。

不同的是,老油條已經失敗慣了,被羞辱慣了。老油條已經習慣了這種套路,就算當個社會敗類,社會廢物,也毫不在意,可以愛誰誰誰,去TM的,可以直接罵回去。

年輕人還沒有到有膽子直接對著操蛋的社會,操回去的勇氣。

他們單方面的接受著社會的灌輸,又達不到社會的要求,這種對現實的無力和無能,只能讓他們一心的扭曲自己。

中國這些年,將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濃縮到了10年,這個過程,被嫌棄,被拋下的是數億的人群。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就像被自動化,被科技替代的工作和崗位一樣,落後的人,會被掃入底層,毫無聲音。

不管是在校園,還是在社會,年輕人都能看到一個,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嫌貧愛富的現實世界。和老油條已經對社會毫不在意不同,年輕人把社會看得太重,更加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


非常簡單。因為這一批年輕人是伴隨著互聯網興起而起來的人。

而互聯網則恰恰是世界資本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必然之路。無論是從個人角度,還是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主動和被動都要推著這些二十歲的年輕人必須迫切去成為人生贏家。

什麼意思呢?我來解釋一下

啥叫主動性?

1995年雅虎成立。1997年網易成立,1998年騰訊成立,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2000年百度成立。刨除他們0-5歲不懂事的年紀。可以說,在這一批年輕人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的時候(2000年左右),正好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野蠻興起和快速發展變化。

互聯網是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AT壟斷的寡頭時代。但之前的群雄割據時代,恰恰伴隨著這批年輕人成長起來。他們看多了速度,看多了互聯網快速形成的方式,並且他們也確確實實是這些互聯網產品的直接受益者。

更可怕的是,互聯網極大的縮短了我們獲取東西和社交的距離。但是也極大程度的改變了我們的心理。所以我一直在呼籲當代心理學家與時俱進,好好的研究一下「互聯網心理學」。

在一個你隨手打開微博就能看到豪車美女的年代,你二十多歲蹲在大學宿舍里吃泡麵,你想成功嗎?

在一個遍地是包裝過的,專門攻擊你心中弱點讓你轉發的公眾號文章的年代,你各種認同,然而你連公眾號里推薦的一個眼霜都買不起,你想成功嗎?

在一個打開微信刷朋友圈,全是美食,全是朋友去各地旅遊,全是朋友靜心選過的他們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的照片的時候,你連去成都的機票都買不起,你想成功嗎?

更不要說,你是一個經歷過互聯網的人。你用過電腦玩過遊戲上過扣扣耍過塞班安卓的蘋果。你知道了其他人的生活,你看到了其他年輕人的成功。你自然會心有不甘。你再也不是那個安於在角落裡的孩子了而已。

啥叫被動性?

還是那幾個詞。資本成型。階級固化,科技泡沫,經濟結構失衡。

我們處在資本定型的年代。大家都知道,資本發展到極限,那就是所有工作者的價值都被榨乾,資本家獲得最大的價值。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都有這個減緩的趨勢。那就是,工作者的價值已經榨的差不多了。資本到最後怎麼解決?無非是三種。要麼是有更多資本發展把大餅畫開,讓更多的底層人不那麼痛苦(靠科技發展帶來新的生產),要麼是去搞殖民地,獲得更多資本,要麼就是把壓榨做到極致,等著無產階級的革命。

互聯網就是很多人以為的第一種方式,帶來新的生產,從而讓資本繼續活下去。(還記得前幾年我們國家提倡的全民互聯網創業嗎?我相信他的本意是好的)

而正因為年輕人都處在互聯網的時代,並且被他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他們才會更容易發現下面的邏輯:

1 資本已經成型,互聯網只不過是續命而已,無論是什麼主義,資本的玩法永遠都是上層人吃肉,中層人喝湯,下層人出賣時間被壓榨價值,馬克思沒變過,這個社會也從來沒變過。

2 階級早就固化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高考在上層階級來看只不過是手段而已。(另外,任何質疑階級固化的人,就不用看了,具體數字遠比你想的更可怕。這個詞用爛了,我也要繼續用)並且這三十年,階級積累基本已經接近完畢。等到你三十歲時候基本定型了,你再也脫離不了你的階級了。那麼你二十歲的時候會不會很焦慮?

3 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經濟都在走下坡路,矛盾越來越激化,越來越突出。在亂世中,能存活的人只有兩種,提前做了準備的良民,以及亂世梟雄。所以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不至於餓死。所以又什麼貶值,又什麼外匯儲備少了。年輕人更加迫切的需要去成功,去趕快獲得資本積累。

只要你感受到了這一點,你馬上就會像發情的狗一樣開始不安。而且越來越不安。而恰恰因為互聯網,讓現在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些了。以往的歲月,可能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才能知天命明白這些事情。因為你擔心,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容不下給你三十年四十年時間去讓你積累,去讓你成為人生贏家了。

十年時間,百度可以從零到八百億

五年時間,微信可以從零到八億,

一年時間,王者榮耀可以從零到三十億。

你害怕,你不安,你擔心原本那套成功學,在當今這個時代,被淘汰了。因為你看過太多傳統行業因為互聯網而倒閉,你看過太多行業因為守舊而消失。你擔心階級固化,你擔心自己年輕時候沒有資本,等變老了,就和當年東北下崗工人一樣被社會徹底淘汰。你擔心還沒等你到三十五歲該成功的年齡,這個社會就早你一步先崩潰。你擔心你趕不上房價崩潰,趕不上外匯爆值,趕不上人工智慧,趕不上生物工程,趕不上孩子可以靠學區房連讀十二年的時代,趕不上中產階級保值的最後一趟車。


很多因素,導致這一批年輕人,會很矛盾。他們有時候很功利,有時候很有情懷;他們有時候很渴望成功,但有時候又想現世安好;有時候對房價恨之入骨,但有時候又炒房炒的不亦樂乎;有時候可以鑽研一個事情鑽研很久,但有時候又沒有耐心。

正是因為我們處在了這樣一個撕裂的時代罷了。互聯網只不過是恰巧被推了出來,成了時代給我們的後繼者。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變化,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劇烈,要多變,要讓人匪夷所思。

我從來都希望年輕人可以腳踏實地,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時代不同了,這個年代,年輕人迫切的需求成功,沒什麼可丟臉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他們的年輕歲月,是站在土地上過的,他們值得安穩,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積累自己。

而這一代年輕人,恰恰是在這撕裂的裂縫中往上爬的人,

他們不想迫切的成功,那就要掉下去了。


P.S.由於每天諮詢我職場,大學,人生焦慮的人太多,私信我沒精力回。我在我的公眾號「驚雲小屋」里寫了一篇關於職業選擇和在階級固化的年代如何坦然不焦慮的終極邏輯,關注公眾號後回復5 就能收到。相信我,你看完之後,會去看公眾號里其他文章的。


人在什麼年齡都想成為人生贏家,不是二十多歲,而是當他有了慾望的那天起,就會為滿足自己的慾望渴望成功

錢鍾書說過,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尤狂是無識妄人

胡適年輕時候的日記很多人笑過,這算不算制定了計劃拖延不去實施?

7月4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季羨林日記里,也直白的表達對女人身體的渴望

「此生只想多日幾個女人」

民國的大師們,年輕也常常在一起擺龍門,內容就是吹吹牛皮,老子當年如何如何。談談時政,嚼嚼八卦

不是今天的年輕人浮躁,而是年輕人這個群體就沒有安靜過,古往今來一直如此。當然,像題主這樣批判的人也沒斷過


謝邀。看到這道題我感慨良多。
先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然後說一個心理效應,最後分析這個年輕人普遍的現狀。作為一個95後,這本身也是我的一個自我檢討。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曾經在北京國貿的一家金融公司做過實習生,但現在在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跟著公司導師做marketing and strategy。看起來貌似整個求職經歷順風順水,對吧?
但是在那之間,我也有非常狼狽、非常不堪的經歷:我在去金融公司實習並拿到return offer之前,我曾經面試了一家世界前500強的FMCG公司管培生,走到了總監面,被當場拒絕。


當時是通過校招途徑,信心滿滿地向那家公司投遞簡歷。而且在投遞後我還讓一位也是在裡面擔任管培生的師兄幫我內推,後來那個師兄跟我說,你沒問題了,我正要把你的簡歷推過去的時候,HR那邊都已經準備給你發麵試邀請了,你沒問題的。
這其實就意味著就算我沒有內推,我依然還是能從幾萬份簡歷中拿到群面邀請。我當時很自豪,對自己感覺也非常良好,覺得自己的畢業院校和GPA擺在那裡,公司里也有校友資源,基本上沒問題了。
群面和總監面都在上海總部,日程非常緊湊。我滿心期待地飛去了上海。
大家都知道FMCG公司跟互聯網公司一樣,都是非常時尚導向的,所以群面的學生都笑談說,進這家公司還是要靠顏值。然後我們那一組都說看好我,因為說我形象很好。然後我就更膨脹了。
多完美的條件啊:長得好看、名校畢業、成績好、還有公司內部的校友資源。我當時真的極度膨脹,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甚至在通過群面拿到最後一輪的總監面邀的時候就跟我上海的朋友討論以後在哪裡一起租房。
但是現實狠狠打了我一個巴掌。總監面試的時候,問我電商、問我marketing、問我營銷戰略,最後甚至皺著眉頭看我滿篇律所實習和個人自媒體的運營經驗說,你確實很優秀,但是我真的看不到你的核心競爭力,我不認為你可以做好FMCG。
我出來後就問HR結果,因為那家公司以效率著稱,她用非常委婉的語言告訴我,你被刷了。
我都不記得我是怎麼走出那棟精緻無比的大樓,只記得我在地鐵站買地鐵票的時候,慢慢地把錢推進機器里,然後不停地流淚,心裡一直在用支離破碎的聲音說,我不想離開上海,我真的不想離開上海啊。
我當時還怕自己哭得太狼狽,戴上了墨鏡,躲在車廂角落裡,眼淚完全就控制不住,心裡非常的失望。我跑去了陸家嘴散心,我媽打電話問我面試情況怎麼樣,聽到結果後,只是冷冷地哼了一聲,沒有安慰我。我看著陸家嘴的河面精神恍惚,覺得無比孤獨,無人訴說。
甚至等到我坐上從上海飛回北京的飛機時,我問空少要了一張毛毯,當飛機飛離地面的時候,我把毛毯蓋過臉,控制不住自己,發出了一聲無比委屈的嗚咽,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小狗。整個人都在發抖。


我回北京後消沉了大概三天吧,但很快就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回來,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不停地暗示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也順利地在以後拿到了幾份非常棒的offer。
經歷過那件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非常冷靜、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平復自己的情緒,甚至當時我參加現在東家的面試的時候,面試我的大佬跟我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冷靜的本科生,你的自制力讓我都覺得可怕。
總歸是需要生活狠狠煽你幾巴掌,你才肯接受現實,把自己的期望值降到平均水平,然後帶著傷痛繼續走下去。


我想通過這件事表達一個現在我們這些90後甚至95後共同存在的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你幻想中的膨脹往往匹配不上你的實力。
我曾經接觸到一些人,他們身上的言談舉止非常像曾經的我,非常的浮躁,妄想著一畢業出來後就一步登天年薪百萬。
比如他們問我:我怎麼在畢業後就能找到一份月薪兩萬的工作(朋友,如果你能一畢業後就找到月薪兩萬的工作,你不僅比我厲害,而且還請你告訴我你怎麼找到這種工作的,苟富貴勿相忘)
比如有個休學的人跟我暢聊她的未來:我要修完法律和經濟雙學位,去美國讀心理學博士,然後回來進投行。(讀心理學博士然後去投行?。。。。R U KIDDING? 你真的知道去投行需要什麼專業背景么?。。。。)


我們這些90後的在刷微博的時候見過了一個個90後通過網紅或者娛樂的手段年紀輕輕就年薪千百萬,通過美劇也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要像上面的主角一樣年紀輕輕就住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摩天公寓里,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於是我們害怕死亡,害怕衰老,害怕失敗,所以我們會想著一定要儘早出名,儘快財務自由,而且關鍵是,我們相信我們有這個儘早財務自由的實力,我們自以為我們都是那個註定要改變世界的人。
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先請一個人給自己打分,從個人魅力、雙商等方面進行打分,然後他們再請別人為這個人打分。結果,自己打的分總是遠遠高於別人給自己打的分。
這就是「優越錯覺」,既心理健康的人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會比別人優越,反而是憂鬱的人,能夠用更客觀的視角去看待自己。


想想吧,心高氣傲的我們是不是都是覺得自己最diao,別人都是SB?
這種心態一旦沒有辦法更正過來,就會像當時的我那樣,覺得自己絕對穩拿那一份FMCG的offer,然後在失敗以後還非常自戀地覺得,我怎麼可能會輸,我怎麼可能會失敗?
所幸的是通過這件事我已經磨平了自己的自負。


年輕人,這個世界終究是我們的,因為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老人們終究會把自己手中的權力和社會資源慢慢地過渡到我們手中。
但是,在我們向這個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的時候,先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幾斤幾兩,有沒有那個能力和資本去爭奪。
如果有,那麼盡人事,聽天命。
如果沒有,那就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他對我說,他上次把某某某打的喊他爸爸。
他對我說,他前兩天上的妹子奶子特別大。
他對我說,他有個朋友今年融資了兩千萬。
他對我說,他手裡有個好項目保准發大財。

他還想和我說什麼,我一個大嘴巴子扇了過去,能不能先別花父母的錢,先保證讓自己餓不死?

以前,我最同情的就是路邊行乞的殘疾人。
現在,我最同情的就是校園裡創業的學生。

回想我上大學那會,除了上課,泡妞,打架,再無其他。那個年代,什麼微信,陌陌,直播,APP,智能手機等等一系列社交軟體和社交平台都沒有,有的只是七位數和八位數的QQ號,有的只是校內網。
即便如此,當時的QQ連個附近的人功能都沒有,校內網也都是真實的照片,網路上也很少有那些噴來噴去的言語,因為那個年代,大多數平台都是實名制,今天你在網上痛罵別人,明天就會有很大幾率被找到打斷腿,所以那個時候,相比於現在是單純的。

路邊行乞的殘疾人,那是喪失了基本的勞動能力。
現在校園的創業人,那是丟失了沉澱的生存技能。

如今,年輕人被各類社交工具,直播工具,網路平台所包圍,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外在的誘惑,內外的虛榮,都一點一點侵蝕他們的內心。

現在二十齣頭的年輕人,無論是身處校園中,還是剛步入社會裡,絕大多數人的腦子裡只有一個字:錢。

他們認為,國家倡導創業是為了增加中產階級。
他們認為,看了幾本成功學書籍就成功了一半。
他們認為,我的項目精美絕倫風投一定很欣賞。
他們認為,創業大賽獲了獎證明自己能力很強。

年輕人,何必如此,你就承認了吧。

你只是想,趁著最美年華,開著跑車,載著姑娘。
你只是想,趁著最美年華,披金掛銀,萬眾敬仰。

反觀現在,全國幾千所大學,大部分都開設了創業班,創業專業,隔三差五的,還會來一場大學生創業大賽,小到當地城市,大到全國,你算算,這麼多學校,每年會有多少創業大賽,每年會有多少創業班,創業專業的學生?

我一直講,把十個在校大學生關進房子里,一個星期後放出來,他們除了憋出開咖啡廳,開奶茶店,開書店,開餐廳等想法以外,還能想出什麼項目?

註冊知乎三個多月了,每天都要收到幾十條值乎和私信,大部分都是問我要投資的。

有些人,上來就問我要投資,連個你好都特么不說,這類人,現在都在我的黑名單里躺著。我就納了悶了,你連最基本的禮節都搞不懂,都懶得說,還想伸手問我要錢?我給乞丐錢,乞丐還會說聲謝謝。

有些人,上來就連發十幾條信息,每條信息好幾十行,啰嗦半天也沒看出他想表達的意思。拜託你先認真鞏固一下閱讀理解能力再來問我要錢好嗎親?

有些人,恨不得把在學校里獲得的各類創業大賽證書印在臉上,簡歷上印,社交工具里發,還有一些創業辦主任,精英班主任之類的頭銜都印在名片上。這類人,我非常真誠的希望,我們可以保持聯繫,等我缺錢的時候,你們就是我的提款機。

有些人,把自己的創業大賽獲獎項目藏的嚴嚴實實,生怕泄露了商業機密,被騰訊這類資本雄厚的大公司搶了去。大兄弟,創業大賽只在校園裡才會存在,在社會上是沒有這類比賽的好嗎。

有些人,費盡心思的想反駁我的理論,搜腸刮肚終於找到了一個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例子,發給我一看,當時我就樂了,心想這輩子又多了幾個和朋友飯後的講笑話環節。

年輕人,請捫心自問,
你想得到的,只是賺快錢。

你不想朝九晚五,卻嚮往自由自在。
你不想付出努力,卻向往日進斗金。
你想開著豪車,操遍拒絕過自己的女神。
你想吹著空調,俯視崇拜仰慕你的人們。

你錯了,你只想要回報,卻未曾付出。
你錯了,你只想要成功,卻未曾割捨。

二十歲出頭的你,可以暫時沒有情商,因為社會的磨鍊會教你如何成長,但你要有最基本的智商。

請大聲朗讀三遍:

風投永遠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
風投永遠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
風投永遠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

扔掉面子,摒棄尊嚴,踐踏自尊,
透支身體,委屈愛人,波及家庭,
做到這些,摒棄這些,才剛開始。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從來不是一場硬仗,
而是一場血戰,一場與自己拚命的戰役。


起床我和往常一樣刷了一下新聞,除了打開了美軍艦被撞就打開看了一條

章澤天和我同歲,然鵝……其實我也挺好,但客觀地講誰不希望自己也是王思聰也是章澤天。

不得否認媒體的報道有推波助瀾得效果,但反過來想媒體合適為了迎合我們的興趣點,時間久了想一夜暴富的願望就紮根於我們心裡了。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變化太快,社會財富急劇增加,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是由於國情,中國人口太多社會福利發展水平跟不上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這幾年房地產井噴,更是加深了階級固化。很多年輕人即使努力一輩子也不及敗家子人家有一套房子。昨天在微博上看了一個段子,講一個日本富二代一輩子不工作不結婚靠房子養著,大家感受下評論

雖然是調侃但多少透露著心聲。對於有些人來說成功很容易,有個好父母好老公就行,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暴富很難,需要大半生地努力去實現。當你看著人家開著跑車帶著美女你心裡會不會不平衡?會想憑什麼?丫有什麼不就是有個好家庭!我也得努力以後讓我兒子別像我這樣,也得是富二代!當你擠著沙丁魚一樣的公交車時看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子開車跑車拎著Hermes說實話你會不會感覺不平衡?這些一般來說(注意量詞,不排除有本事的)不是她這個年紀靠自己努力能有的,所以很多女孩子想盡辦法用盡手段想嫁入「豪門」一勞永逸改變自己的階級。這不是幻想經過很多人實踐是湊效的,所以才有可能前仆後繼的人複製。

這種心態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無法消除,因為我們不是朝鮮。用積極的眼光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助於創新與發展,年輕人為了改變自己的階級而奮鬥,這對於國家是好的,我們走得畢竟是資本主義的老路,誰都不想當個「無產階級」。

但是請注意我不是鼓吹為了錢不擇手段,也不是鼓吹走捷徑獲取所謂的成功。我也渴望成功,也幻想出生在終點,渴望一夜暴富,但這些都是調侃,總要回到現實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欲速則不達,只要每天都在朝著目標進步努力就夠了,量變決定質變,不經意的你就會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這碗雞湯我自己先干為敬。

如果你每天無所事事躺床上久想著暴富那我也沒轍了,我也是躺著碼這些字的

千萬別懶,想想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是不是感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人家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行了吧!
別做白日夢了,誰都不會讓你白日,踏踏實實讓自己變牛逼,把夢實現。

看到這你是不是已經熱情高漲,富有激情、熱血沸騰了呢?別急咱們來降降溫

透心涼,心飛揚~請不要

請認清現實並且打起精神!能打敗你的只有你自己。

不多說了我還有個幾個億的項目要參與,先走了


我爹:「準備考研嗎?」

我:「不考。」

我爹:「準備入黨嗎?」

我:「不入。」

我爹:「那你四六級總得去考一考吧?」

我:「不考。」

我爹:「唉……」

道理我都懂。

公安廳最低學歷是研究生,也就是說,如果我不考研究生,就一定進不了公安廳。

黨員和四六級就更別說了,別人和我同樣條件,什麼都沒有的我肯定不會被優先考慮。

我懂。

我怎麼會不懂。

我爹每每說到這裡,都會搖頭,說「唉」。

我爹是個很普通,很普通的中年男人。

哪有父母不望子成龍?

他極其渴望我能成為人上人,成為人生贏家。

可我不想。

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得吃苦中苦。

可我不願吃苦。

準確來說,是我不願意為「成為人生贏家」而吃苦。

我可以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榮譽,風雨無阻地保持高強度訓練;

我可以為了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未來,談著一段相隔千萬里的異地戀愛;

我可以為了一篇能讓自己滿意的故事,翻查資料挑燈夜戰寫到天明。

可我不願為「成為人生贏家」而吃苦。

因為。

成為人生贏家,從來就不是我的夢想。

我又怎麼會為了一個我不喜歡的東西,而咬緊牙關、拼盡全力呢?

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同學錄上鄭重地寫:「夢想是成為一個普通人」。

而同學們都寫「歌手」「明星」「富翁」。

說起來不怕被笑話,我所能想像到的最美好的未來,就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溫柔賢惠的妻子、平平淡淡的生活。

我沒有奢望什麼出任CEO,也沒想什麼迎娶白富美。

我壓根就不想成為什麼人生贏家。

有人說,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才有資格說出「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句話。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經歷了什麼奇怪的風浪。

可我還是想說,我不想當什麼人生贏家。

我只想平平淡淡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

為了微薄的稿費而寫到兩眼發黑,為了異地的一次見面而堅持健身,為了我所喜歡的、我想要的,而拋灑汗水。

是不是所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都渴望成為人生贏家呢?

當然不是。

我就不是。

人生贏家多累啊。

我完全不想成為別人眼裡的人生贏家。

人各有志。

你志在高遠,可我的志向,就停在這裡了。

你為了那個萬眾矚目的位置咬牙攀爬,我為了我不高大上的未來而拚命努力。

我尊重你的努力。

也希望你能尊重我。

尊重我這個,不渴望成為人生贏家的,區區小人。

完。


謝謝。


剛剛和老媽打電話,這麼好強的女人在電話那頭哭了,原因是受到嫂嫂欺負,而她的好兒子左右為難,只能任其婆媳關係緊張。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關係很難處,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媽憤氣說到:「女兒,不久之後我肯定會離家出走,我要讓你們誰都找不到我。家裡的房子啊租金啊我什麼都不要了,幾個大孫子也別指望我養了。」

我知道老媽刀子嘴豆腐心,就順勢說讓老媽到北京來陪我,給我做飯照顧好我和貓就好了。我也不止一次和她說過這事。

可是我媽說女兒你現在還不夠厲害不夠穩定,老媽不能來給你添麻煩。

我說薪資要多高才算厲害,怎樣才算穩定能讓母上大人來照顧我? 我反問。

「最起碼你得有自己的房子了這才算穩定了。」

我頓時啞口無言了。

老媽一直希望我在北京買房,當初和前任準備在北京買房結婚時,我媽覺得倍有面,她非常希望我在北京能立足,這可是首都啊!

可是我畢業一年不到,讓我拿什麼買房。

我媽是個知識水平不高卻見過大風大浪的女人,她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唯獨解決不了兒媳婦,大家都這樣認為。她覺得自己的老公無所不能,當年確實如此。她覺得自己的女兒也無所不能,我一直在努力中。

她唯一覺得沒用的就是她的兒子,她一直抱怨兒子為什麼hold不住自己媳婦所以才讓她那麼委屈。

而我,迫切的想讓老媽離開那個環境。

我在帝都,全國的人才都集聚在這,我在創投圈,我每天耳濡目染各種勵志故事,我見過很多90後CEO,他們都是有理想有目標的一群人。

可是當今社會沒有經濟基礎,沒有背景資源,根本談不上穩定,就拿創業來說,你以為人人都能創業?這不是八九十年代了,草根創業者已成為過去式。

我也是有宏偉目標的人啊,你要說我是不是為了我的理想為了改變世界才那麼浮躁,激進。

我認真告訴你不是啊,我沒那麼偉大,我努力工作為了在行業領域有所建樹,真的只是為了不錯的年薪和響噹噹的名聲。

你看,金錢、名聲。

連我這個畢業不到一年的小姑娘都時時刻刻想著名利雙收

高票答案說現在的年輕人和他三歲的兒子沒啥區別,都是巨嬰。我感到很委屈啊,我沒有搞破壞,沒有成為空想主義,相反在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實現自己如此功利的目標啊。

我們只是在僥倖人類是進步的,如若我們上一輩人用了50年才達成的成就,我們是不是比他們聰明點,只需要花25年?所以,過早的幻想成為人生贏家並沒有錯。

有人說小姑娘你是太缺錢了吧,我告訴你是啊,我從小到大都是個花錢如流水的姑娘,現在自己獨立了,我才發現我很缺錢啊,我缺錢買房,缺錢實現各種目標,缺錢來實現人生價值啊。

可是,儘管浮躁激進,卻從沒有違背過原則,從沒有走過什麼捷徑,更沒有越過底線。我始終覺得自己才能給自己安全感,不依靠任何人。

所以請不要說我們浮躁,急功近利,像個巨嬰,社會是怎樣的,我們就是怎樣的。

在現實的洪流中,我越陷越深,思想觀念已發生巨大改變,就無法回歸真我,我求的只是安穩,而殊不知我的安穩在絕大多數眼裡就已經是人生贏家。


六某人不請自來,望海涵。

其實我們不是想成為人生贏家,我們只是想有錢。

什麼概念叫有錢?

有車有房,有錢娶妻,有錢養家,有錢在閑的時候出去玩一玩,有錢孝敬父母。這就叫有錢了。

可在現在這個社會,有錢,太難了。

因為太難,所以我們才想成為人生贏家。因為成了人生贏家,就有錢了。

1.
不是英雄造時勢,是時勢造英雄啊!現在這個社會,他在逼著我們成為人生贏家啊!

我們不成為人生贏家,我們連治病都快治不起了啊!

改革開放那會兒,也就是我們父母那一代。

大家都沒錢。

你我之間最大的差距也不過是比我多吃兩塊豬肉,比我多吃一口細糧而已。

所以不用成為人生贏家,為什麼?你累死累活成了人生贏家不也就比我多吃幾口肉?

改革開放,主張先打造一批富人,再用這批富人帶動窮人。讓窮人也有錢。

結果開放到現在,經濟畸形發展。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富人每天想著今天出門開哪輛車。

窮人每天想著怎麼從牙縫裡扣錢給孩子買房。

2.
小時候我從來沒聽過什麼阿迪達斯,耐克。

那時候天天穿著從地攤上,夜市上,十幾塊錢買的鞋四處亂跑也很開心。

看見件adidos都覺得這是國產大品牌。

我有個朋友叫喜子。

單親家庭的孩子,跟他媽相依為命。

他家窮

家徒四壁那種窮。

天天上學別人中午出去吃飯,他就吃家裡腌的鹹菜。

就這,別人還總是欺負他。

為什麼欺負他?因為他窮。

就這麼簡單。

很多時候,窮成了一種罪過。成了一種無葯可醫的疾病。

有一天他不小心踩到了學校里一個混混的後腳跟。

那混混抬手就是一巴掌:「你個傻x走路不帶眼睛的?把老子鞋踩壞了你賠的起?」

喜子不還手,站在那裡像個小學生。

那小混混更來勁了,左右開弓,喜子就站在那,任由他打。

那混混就罵他:「你是不是傻x?打你你都沒反應?」

喜子說:「你打,你不打死我就行,你把我打死了就沒人照顧我媽了。」

那混混繼續罵:「你媽的逼的你媽。」

喜子不敢動手,他怕。他怕他媽傷心,他也怕他賠不起錢。

與大多數童話不一樣

現代社會

人窮

志短

3.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當家的孩子

沒出路

喜子連高中都沒有上就出去打工了。

寒假回家的時候我路過一個修自行車的攤子,我聽見有人喊我名字。

是喜子。

他變化太大了,要不是他自己說我根本認不出他。

我們兩個找了個地方吃飯,

喜子看著我笑:「六哥真行,大學生了。」

我就笑著搖頭,問他怎麼開始修上車了。

喜子說:「嗨,就會這兩下子唄,天氣回暖的時候我就出去給那些高樓大廈擦玻璃,冷點了就支個攤,修車賺個零花錢。」

我一愣:「蜘蛛人?」

喜子點頭,可不就是么?

我怎麼也沒辦法把當初那麼惜命的喜子和這麼高危的行業聯繫在一起,我說,那可危險啊。

喜子說,危險怕個啥啊。掙得多啊,多攢兩年錢,把我家那破房子修修,再娶個媳婦。

我兩一邊喝一邊聊。

喜子說,六哥,小時候我怕死,因為我怕我死了就沒人照顧我媽了。

現在我不怕了,我現在才知道我這命根本不值錢。

死有什麼怕的?

死了正好,賠我的錢可能比我干一輩子掙得都多。

我媽拿這錢舒舒服服的過下去,挺好的。

喜子說完這話,笑了,老太太啊,這輩子也沒過過幾天舒坦日子啊。

4.
我們宿舍窮

一個賽一個的窮。

大一快暑假的時候,所有人身上的錢加一起沒有兩塊。

我們拿著小碗接著涼水往肚子里灌。

邊灌邊罵王思x我x尼瑪。

最後實在挺不住了,正趕上大四畢業,樓下有收書的。

我們幾個把書齊達齊達全賣了。

買了箱泡麵。

那時候才覺得,哇,有錢真他媽好。

後來整整半學年,我們上什麼課都沒有書。

天天四處亂串借書。

那時候我就幻想,等哪天我有粉絲了,我就把這些讓我哭的事笑著跟他們說出來。

我就想,我要有錢

不是因為不想拼搏,我想拼搏,可就在現在,你連拼搏你都不知道該朝哪裡拼搏。

學習?考研?

研究生一天從我身邊過的就有無數個。

畢業了天天住在地下室,一個月拿著幾千塊錢工資。

辛辛苦苦幹十年付了房子首付。娶了妻子。

於是開始天天還房貸。天天養孩子。

千萬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因為病了,你治不起。

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么?

沒人想要這樣的生活,誰都想要自由。

可這就是我們未來大部分人的樣子。

所以我們想當人生贏家。

不管能不能當的成

想想

有錯么?


這幾天回國,和以前的一個好哥們去喝酒,他喝多了一些,就趴在桌上,喃喃自語。


他女友嫌他不穩定,最近剛和他分手。

他說,是他自己不能給女友安定的生活,到時候成功了,一定她追回來。


他之前盤下來一個小工廠,做汽車零件製造,是去銀行貸款拿下的。

盤下的這個工廠,看上去還不錯,業務線也都完善,但是實際上有一大堆的爛賬和欠款,否則也不至於這麼低價就能接手。

貸款的利息壓力大,每天又有工人來問他:工資什麼時候發?

工人也都不容易,而自己有這麼多工人要養活,累啊。


他說,其實在兩年前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這個領域開始攢自己的人脈,從上游的原料供應,到下游的製造商,他都開始搭建自己的資源。

大學的時候他學的是機械專業,但對於具體的業務一竅不通,見客戶之前,都是通宵地查資料,好不容易才能談成一單。之前見一個大客戶,不僅從他們公司的業務了解得一清二楚,還把客戶的喜好調查得一清二楚,知道客戶對木雕情有獨鍾,就聯繫朋友從一個老師傅那裡請來一尊紫檀木雕,送給客戶。

這一單最後成了,他開心得不得了。


原來的工廠零件的精度不夠,很多大廠不願把業務給他。他改良了一些設備,能夠接到一些更好的單子了,準備聯繫到了業務再換幾台機床,到時候,估計又得有一大堆事要忙活。


他說,時間很急啊,總不能等女朋友和其他人結了婚再後悔吧。


他小時候爸媽離婚,從小是媽媽把他養大,他說,他這輩子沒有什麼大願望,除了女朋友之外,就是希望他媽能安享晚年。


他也才二十四歲。

我很佩服他,我也從來不覺得,他這樣拚命,這樣急迫,有什麼問題。

雖然他現在還什麼都沒有,雖然他也很可能失敗,但是我覺得他贏得了很多東西。


題主,我想你可能和那些媒體所宣傳的那樣,都搞錯了人生贏家的意思。在這場人生的戰鬥中,只有勝過自己的人,才是人生贏家。


PS:我的公眾號:本軟特(gogobrant)——與你分享人際交往、思維方式、生活體悟。來找我玩吧。


二十多歲浮躁,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

不誇張的說,大部分人三十歲、四十歲也一樣急迫的想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為什麼,因為他們從來沒贏過呀。

只有曾經滄海的人,才能雲淡風清的給大家灌灌心靈雞湯,才能說「人生最錯誤的事情是創立阿里巴巴」。

二十多歲能做到不驕不躁,每臨大事有靜氣的,那以後成就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二十多歲,大概只能看下輩子了。


曾經有個少年叫宮洺,才二十多歲就是《ME》的執行總編,身價上千萬。(某時代)

曾經有個少年叫肖奈,才二十多歲就是「致一科技」的總裁,身價上千萬。(微微一笑很傾城)

曾經有個少年叫項天騏,才二十多歲就是豪利集團的總經理,身價上千萬。(愛情睡醒了)

曾經有個少年叫李英宰,才二十多歲就是超級巨星,身價上千萬。(浪漫滿屋)

曾經有個少年叫陳長生,才二十多歲,啊不對,才十四歲就能怒闖帝都,逆天改命。(擇天記)

曾經有個少年叫蕭炎,才二十多歲就已經達到斗帝,稱霸大陸。(斗破蒼穹)

曾經有個少年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是一群90後現在也才20多歲,開發了貪玩藍月。成天喊著」古天樂綠了綠了「(貪玩藍月)

曾經有個少年叫朱候,才二十多歲就成立了自己的互聯網公司,身價上億。(傲嬌與偏見)

曾經有個少年叫何以琛,才二十多歲就是高級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身價上千萬。(何以笙簫默)

那麼我,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憑什麼就不能成為人生贏家啦?你沒看電視劇都是這麼設定的么?恩?

(完)

更新一點:


真心覺得現在這些電視劇對某些中二青年的影響太大了,好像每一個人不用怎麼奮鬥不用怎麼努力,就能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然後無數的漂亮妹子都來投懷送抱,結果你就喜歡一個你家樓下奶茶店的小妹。


沒事別給自己加戲了ok??


對了,我最近剛看完了《歡樂頌2》,給我下了一身冷汗。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一個20多歲的男人,沒有個幾百萬都不太好意思找女朋友。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這種感覺= =/


不只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想要出名,有錢。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追求美好事物,出人頭地。

古代是金榜題名,衣錦還鄉。

近代是鮮衣怒馬,揮斥方遒。

現在就變成了有很多錢,很多妹子。

近代歷史上曾有一位作家在她小說的再版序中有寫到「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被現在不少網紅奉為圭臬。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篇再版序里其實還有這麼常常被人忽視一段「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

之所以希望儘快出名,是因為時代是動蕩而速朽的...

儘快出名,無外乎是不希望自己被時代給遺忘。

19歲,考上了倫敦大學,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畢業時香港又淪陷

24歲,因為系列小說集名滿上海灘,應了「出名要趁早」

24歲,與當時某政府部門的二把手成婚。

36歲,在美國與大三十歲的美國作家成婚,但是由於經濟拮据,一度無錢購買機票返港。

59歲,在美國寫出《色戒》

74歲,去世

也許你猜到了,她就是張愛玲。

金聖嘆說過「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原因就是年輕人讀了水滸,很容易路見不平一聲吼,最後在法制社會落個「激情殺人」的罪名。老年人讀了三國,功於心計,多智近妖,一天到晚想著怎麼算計別人,也很難有啥好下場。

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張揚,30歲的時候何以面對迷茫,40歲的時候何以面對動蕩。

30歲之前不憤青,沒有激情;30歲之後還憤青,沒有前途...

我也曾著急想要出名,想要發家致富。去了一趟長江商學院給CEO們授課(參見 你在哪一刻體驗到了真正的貧富差距? - 知乎) ,我開始對於社會和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哪怕是最優秀的那群人,大多數也是30歲左右開始投身創業,奮鬥10-20年,50多歲才擁有1-2家上市公司。

你問我著不著急,我說著急也沒用...


何止二十歲的浮躁,三十歲的也在賣命賺錢。四十歲還在一線奮鬥。五十歲都不會停歇。就算七老八十了,也依然有人不要命的在碰瓷賺零花錢。

在國外有過生活經歷的人,會發現一回家自己就會浮躁,容易焦慮。這不能怪誰,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民族,把賺錢當信仰。以富有為己任。高度統一,全民配合。從出生就開始比,小學為初中打基礎,初中為高考做準備,高中為進入職場搏一搏。進入社會就比著誰先買房買車,誰先娶妻生子,誰更快升職加薪。一生都像量化考核一般定時定點的打卡比分。

或許是幾十年前我們太窮了。
或許是中國人不愛信神信什麼的。
或許是人口多大家壓力都大。
或許是不另類才是民族的文化。


現在的教育體系,小學初中高中讀完基本上就是十八九了。二十齣頭剛好大學這種充滿希望的時候。

他們要是老氣橫秋了,那才慘了,有幾個老夫聊發少年狂的?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婦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偷偷說:我曾經夢想過拿諾貝爾獎,現在只能拿諾貝爾瓷磚了


推薦閱讀:

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無知是一種快樂,求知是一種慾望,如何取捨?不可兼得?
如何看待蔡康永線上「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線下同事員工評價其生活中「臭臉,陰沉,難以靠近」?
怎麼讓算命師尷尬?
心理學裡的智力和性格測量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嗎?它們是否科學?心理學方面有沒有其它得到較廣泛認同的測量方法?

TAG:心理學 | 成功 | 價值觀 | 人生 | 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