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時只有一個麥克風,音樂應該大多是單聲道的,那為什麼我們下載的音樂普遍是雙聲道呢?

題主在一些唱歌的視頻中看到,那些專業的歌手們唱歌時錄音都只用了一個話筒,那麼得到的聲音應該是單聲道的,那麼我們下載到的歌曲的雙聲道音樂是如何處理得到的呢?
樂器的聲音也是如此。


2015-7-27更新:
頭一次上日報,感謝同時,上日報後那邊也有不少評論,有兩個特意說下,一個是嫌啰嗦,這個其實我想說主要是反駁其他幾個答案所致,日報那邊只有我一個回答,沒有了反對對象的上下文參照,所以反駁那一長段顯得有些奇怪;另外一個,主要是很多人把「多軌錄音」,混淆為」立體聲錄音「或者」多聲道錄音「。比如覺得架兩隻話筒的是立體聲錄音,架6隻話筒的是5.1聲道錄音等等,」多軌錄音「嚴格上說,還都是單聲道錄音範疇,和歌手嘴邊放一隻話筒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多放一些不同類型的話筒,對著不同那個方位,可以採集到的音色特徵不相同,這是單聲道錄音的一種多軌應用,這方面我在正文最後,另闢段落解釋,正文被我標出來,力求最短篇幅。
有興趣繼續看這方面解釋的,看完正文繼續往下看就是

-----------------------------原文分割線------------------------------------

各位都沒說到點子上(還有兩位說得很不對,最後解釋不對在哪)。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在邏輯上需要解釋,而不是專業用設備概念去跟題主解釋。

【下面段講解自然界的單聲道向立體聲的轉變過程】

其實我反問題主一個問題,如果你在現場聽一個音樂會,那我們也可以認為每一個歌手、樂手他都是「單聲道」的,但是你聽到的結果呢?顯然是立體聲的,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有幾點:
1、每個歌手、樂手,他所處位置不同,那麼你兩耳所聽到他發出聲音的音量和時間就會不同,這導致你兩耳對這個「單聲道」音源,產生了立體聲的聽覺(兩耳不同)。比如完全在你最最左邊的一位樂手,你左耳幾乎是沖著他右耳幾乎是背對他,那麼你聽到他的聲音時,就明顯知道——他在我左邊,那麼為什麼會知道呢?是因為你左耳採集到他的聲音特別大並且頻率飽滿,右耳採集到的她的聲音特別小並且很悶(讓你意識到他沒沖著你這個耳朵),你的兩耳採集到了一個立體的聲音來判斷這個樂手發出的聲音位置(雖然這聲音發出時是單一)。

2、房間空間大小,比如你在一個山洞裡,裡面傳來一個聲音,轟隆隆的,你除了偶爾能挺清楚聲音內容外,聽到了大量的轟隆隆,那麼你即使沒有睜開眼睛,你的耳朵也告訴你,嗯,這是在一個山洞裡。那麼一個簡單的單聲道音源,通過山洞的處理,變成了立體聲的效果,你耳朵通過這種立體聲的呈現,判斷出你所處空間大概是什麼樣子,是個大廣場、郊外、室內、音樂大廳還是山洞,一個單一的聲源通過環境的轉換到你耳朵里變成了某種立體聲。

-----------------------------------------------------

【下面段講解音樂製作是怎麼根據自然界規律,制定出採集單聲道,模擬自然界位置和空間轉換方式製作立體聲的】

最後回答題主問題,音樂製作人收集歌手、樂手的聲音,一般收單聲道即可,也有多隻話筒收音(對著一個人或者一個樂器)一般不是為了收立體聲也不是為了收5.1聲道或7.1聲道,而是為了收集不同的音色進行疊加,本質上仍然是單聲道錄音,只不過變成了多次多軌單聲道錄音。總之,如果是單一一個人或者一個樂器,我們一般錄音是只錄單聲道,錄進來後,錄音師將他給你聽的時候,就要基本考慮兩個問題:

1、這個歌手(樂手),相對你這位聽眾,他應該站在哪,站左邊點,還是站右邊點,於是錄音師通過軟體,把這個聲音左右聲道各放一份,左聲道加強,右聲道減弱,那麼你聽著他就往左去了,反過來你聽著他就往右去了,如果左右聲道一樣,那你聽著他就在中間。這叫做擺位,他主要是模擬現實中單一聲音因為與聽者相對位置不同而形成了雙耳立體聲的過程

2、錄音考慮應該最適合在什麼地方唱給你聽(演奏給你聽),是在一個小房間里?一個大廳里?一個山洞裡?一個大曠野上?他考慮這聲音最佳的傳達環境是什麼,然後再根據這個環境,製造一個混響效果,這混響效果就如同山洞裡的轟隆隆一樣,簡單說,就是聲波在牆壁上不停的反射傳遞到你耳朵里的感覺,耳朵通過這種反射的頻率高低、頻率速度、疊加的層次等,自然讓你感覺身處在房間里、音樂大廳、山洞或者曠野中,混響,是錄音師把單聲道專為立體聲的另外一個主要工具,他主要也是為了模擬現實中你聽到的單一聲音通過環境折射變成複雜立體聲的過程

--------------------------------------

總結:現實生活中,單聲道的音源(歌手、樂手),因為跟聽的人的位置不同、所處空間不同,傳到聽著耳朵里時變成了不同的立體聲效果,這是現實世界中對單聲道向立體聲的大自然的轉換。錄音過程中,錄製了單聲道聲音,錄音師後期也是利用Pan左右聲道填充音量不同和Reverb混響效果的各種參數不同,來模擬位置和空間的區別,從而讓錄製的單聲道音頻文件到了聽眾耳朵中呈現了立體聲的效果。


--------------------------正文到這裡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下面段講其他幾個回答的錯誤】(在我寫這篇回答時,其他六七個回答只有一個說調Pan的一句話的那個還準確,其他的全都是錯的,而且具備明顯誤導,所以才讓我一下子收不住寫了這麼多,寫完後我看到又增加了一個新回答,就還在基本正確的路線上,但本題目前下面10個左右答案,大多是不正確的,這個需要警惕)

一個是說H4N舉例(H4N是zoom立體聲錄音機,經常用來收集影視同期聲),據此說錄音話筒看著是一個,其實是立體聲。這個說法有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是H4N是特例,錄音話筒基本還都是單聲道的並不是立體聲,立體聲的話筒都是特殊用途話筒。第二個錯誤在於,H4N並非針對一個具體對象的錄音設備(比如針對某個人,某個樂器,當然你要對著一個人的嘴錄音也沒問題,但他的立體聲就毫無意義了,這時候他就只相當於一個單聲道話筒),H4N是針對整個場景的錄音設備,他起的並非是僅僅錄音話筒作用,他還起到了人耳模擬作用,等於他把人兩個耳朵聽到的效果如實記錄下來了,那麼後期你基本不需要擺位、製作混響(或者略增強下混響),立體聲話筒針對的是現場整體的還原,他能把所有音源+相對位置+聲場環境+他送到你耳朵的過程一起錄下來,大家說那我錄音就用這種話筒就好了嘛,實際上簡單的要求不高的電影同期、舞台劇、現場演出用這種話筒很多的,但是這種的缺點也很明顯,他錄進來就是混在一起的,對於單一聲源的錄製效果就差很多很多,跟一人面前擺一隻話筒所能採集到的音質,那在我們專業工作者這邊說,差100倍都不止。這裡舉個栗子,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這類節目,三種錄音方法:【第一種】用立體聲話筒跟著攝像機錄(或者攝像機內置立體聲話筒),所錄即所得,優點是場景效果真實,缺點:人離遠了說話就聽不清了,各種想突出的細節聲音都不夠,不想突出的環境聲都太大。【第二種】每個嘉賓帶一個無線小麥克,不需要離嘴非常近,領口足夠,人聲80%環境20%,後期調下音量就用(花樣姐姐),優點,大家說話都很清楚,缺點,場景混亂,室內室外一個樣,左邊右邊一個樣,聽著死板,【第三種】湖南衛視做法,仍然是一人一個微型麥克,但是後期根據每個聲源在鏡頭裡的位置和場景,重調每個話筒錄音的聲相和混響最後再加入整體背景環境聲,這樣每個話筒都被通過後期技術手段還原到了畫面上的相應位置上並且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保持位置準確的同時突出某個話筒的聲音,這才真的專業。

另外一個回答說,有很多樂器人聲前面放多隻話筒,是用來錄立體聲的,這個說法基本也是錯誤的,樂器或者人聲,只要是單一聲源(一個樂器,或者一個人),那麼放多隻話筒的目的,是為了採集不同角度、不同話筒出來的不同錄音音色,而不是為了錄立體聲,也不是錄5.1聲道,也不是錄7.1聲道。在音樂製作中,有一個叫做「多軌」的概念,這些軌道本身前期是不具備任何空間位置概念的,每一個軌道都是單純的單聲道,靠錄音師後期給他進行定位。這些多軌的錄音,比如一次有5隻話筒對著一台大鋼琴,那麼這5隻話筒算什麼?這5隻話筒都是單聲道錄音,他算你同時進行了5次單聲道錄音,叫做5軌錄音,為什麼要一次錄5個單聲道,原因很簡單,錄音師覺得只用一隻話筒對一個位置,錄出來的音色不滿意,多用幾隻話筒,多對幾個位置,錄出來的音色他要麼可以挑選下哪個位置最好,要麼可以混合下,取長補短,要麼可以在左右分割時兩邊使用相對有差異的音色給另個耳朵等等。多軌單聲道錄音的目的在於」獲得多樣性的音色",所以他不能叫立體聲錄音也不能叫4聲道、5聲道、6聲道、7聲道……錄音,一旦你用到」立體聲「或者」聲道「概念,就意味著你這麼多話筒彼此的配合不光是為了音色更是為了相互定位,現實中當然存在立體聲話筒也存在多聲道錄音的,但如果你們拿一隻吉他對著多隻話筒,一個鋼琴對著多隻話筒,一個吉他音箱對著多隻話筒,一個爵士鼓對著多隻話筒來聲稱這不是單聲道錄音,對不起,是你錯而不是我錯


-----------------------------------7月24日分割線----------------------------------
常見誤區:
1、錄音當然是立體聲的好,自然界聲音都是立體的,你只用單聲道錄,自然不夠檔次,單聲道是錄音師被迫受制於設備、條件的妥協。

這個觀點在一般人心中可能真的比較頑固哦,因為大多數人的觀點是這樣的——自然界的聲音是立體的,所以錄音自然應該是立體的」


這個觀點錯誤在哪呢?自然界的聲音是立體的沒錯,但那時相對整個環境來說,對於單一對象來說,沒有立體一說的,一個人,一張嘴,一個樂器一個發聲點(吉他最初發聲點是你彈的那個點,鋼琴同理,他的最初發聲點是敲擊琴弦的那個點)我們面對的樂器和人聲,絕大多數都是可以視為點音源的,點音源本身就是單一的,錄音何必要錄立體聲?除非你想同時錄下這個房間的空間感,貼著點音源的錄音都是單聲道,不管你架設多少只話筒對著他,那怕你試用了立體聲話筒,只要你是緊對著點音源,那你就是錄立體聲話筒錄了個單聲道音樂(左右聲道一模一樣,立體聲何用?)


2、剩下一個誤區,就是因為要抬杠,很多人在找「立體聲樂器」,來證明不是所有樂器都能單聲道錄音的,有人舉出了電子琴(合成器)這個例子。

是不是驚世大發現!!第一個針對左右耳分別匹配不同音色的樂器出現啦!!!

這玩意跟本題討論的有毛關係啊,電子琴(合成器)的聲音本身就是人工後期合成的,這個立體聲算是最終混音結果的輸出。跟前期錄音有半毛錢關係啊。你見過誰用兩隻話筒對著電子琴兩個喇叭錄音?直接兩根線進電腦內錄了好不好。

我為這題再做最後一次說明:

【什麼是單聲道錄音?】
各種只使用一隻話筒的錄音,都是單聲道的,而單聲道錄音分兩種,緊貼發聲源的,這是乾淨的單聲道錄音,後期人工製作空間感和擺位。另外一種是置於發聲源一定距離外的(典型就是在觀眾聽眾位置錄音),這種是空間錄音,可以錄出空間感(誰說一隻話筒錄不出空間),後期一般在空間上就操作少一些,擺位可以擺擺。

【什麼是立體聲錄音?】
標準的交叉話筒,基本都是立體聲錄音,模擬雙耳聽到

立體聲錄音,一般是利用兩個交叉話筒對於位置判斷的準確性,來拾取:1、整體空間聲音;2、一群人、一排樂隊、或者一個組合樂器(典型是鼓)的錄音,因為這樣可以保持這一排人他們的相互位置一次錄製準確,或者一個樂團他們的所有位置一次錄製準確。這樣的錄音一般都是距離發聲源有一定距離,最典型的就是在聽眾的位置進行錄音,所謂主觀錄音。題主所說得歌手錄音棚錄歌,不可能是這種立體聲錄音。

【什麼是多軌單聲道錄音?】
一把吉他放好幾隻話筒(對音孔、對琴橋),一個鋼琴放好多話筒(對低音區、高音區、對共振箱),一套鼓放好多話筒(分別對著不同的鼓盤、鑔片),一個吉他音箱放好幾隻話筒甚至還要再錄一軌DI通道(對音響不同單元,使用不同話筒,對著不同角度)。

這仍然是單聲道錄音,只是你愛折騰,多錄幾次,不管是多彈幾次吉他,還是只彈一次我多放幾隻話筒,他都是單聲道錄音的本質。

在知乎日報也好、這裡也好,很多高呼這個人答錯了的,無非是把這種【多軌單聲道錄音】,當成了【立體聲錄音】或者當成了【多聲道錄音】,他們反對把這樣的錄音歸類到【單聲道錄音】裡面去,認為都放那麼多話筒了,還叫單聲道,你是逗我玩呢。

多軌單聲道是什麼概念,比如我有5隻話筒對著一架鋼琴,這5隻話筒分別錄製了各自特色的一段鋼琴的聲音(單聲道),這5軌聲音之間只有音色的差異沒有空間位置的相互關係,這5軌之間有這些關係,軌道1清脆些,軌道2悶一些,軌道3整體感強,軌道4高音鍵穿透好……這是這5軌之間的關係。

而真正的5聲道錄音是什麼狀態——話筒1請收取東北方向的聲音,話筒2請收取西北方向的聲音,話筒3收取西南方向,話筒4收取東南方向,話筒5用來收取正前方聲音,這樣的錄音才能叫做5聲道錄音,這樣的錄音仍然常見於對整個環境無數個發聲源同時進行錄音的過程,比如一個片場,我用5隻話筒這樣進行錄音,收下360度全景聲場並可以不需要後期就能鎖定所有音源的位置和位移。一輛車從前方呼嘯而過開往身後並饒了半個圈,如果靠後期處理車單聲道的空間移動(車上綁麥克風錄音),可能後期製作比較麻煩,如果我前期使用了5聲道錄音,那麼後期我不用做任何空間調整,整個複雜的空間位移就會被5隻符合5聲道錄音要求擺放的話筒一次性錄音鎖定下來。這種錄音,就不能叫單聲道錄音了。


就像上面那支立體聲錄音話筒一樣,立體聲話筒錄音錄出來的兩個聲道,是嚴格的鎖定在各自聲相位置上不能動的,他們錄音時互相的空間是鎖定的,他可以把整個前方所有發聲源的位置、相互位置、移動的過程全部一次性準確錄下來而不需要後期人工製作,而所有說【多軌單聲道錄音】不是單聲道的人,他們都沒意識到,鋼琴、吉他、爵士鼓這些話筒,他們收集的錄音,所有通道之間並沒有鎖定的空間位置,沒有互相鎖定的空間位置(只有一個聲音對象就不存在誰和誰之間位置要鎖定也不存在移動因為即使該樂器有移動,你的話筒也是跟著他動你們相對位置是沒有變化的),就不能成為」非單聲道「,只有單聲道的錄音,才是不鎖定位置,只採集聲音,位置由後期混音師決定。

回答到此,為止,陷入此誤區,或者不愛認真看我文章就張嘴反對以顯示自己更專業的朋友,我也不再解釋了。我看的出來,有些反對我的朋友是因為沒看仔細我的文章,有些是以為我在說立體聲錄音無用,但我很心寒的是很多音樂從業人員,把多軌單聲道錄音混同為立體聲錄音或多聲道錄音,我這篇因此而起,也到此就收,如果還要我繼續在這事上一個人一個人去說服,我也確實沒有更多時間了。


(一時手癢答問題,活兒多有空慢慢更...見諒)


影視錄音從業者。


我的看法:

單聲道/分軌錄音,是因為條件有限/便於後期製作

立體聲錄音,是為了還原現場感,但在還聲/播放過程中有很強局限性

立體聲還音,是聲音工作者為了更好地還原現場感/創造新的感官體驗,而做出的技術努力

-----
插個小例子:有人可能會注意到,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的節目,是標註有「立體聲」字樣的。與立體聲相對的,就是單聲道了。但是那些有兩個喇叭的電視機,或者插進耳機去兩個耳朵都能聽到電視聲音,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就是,單聲道音頻信號被分成兩路放進了左右喇叭,謂之假立體聲。


-----

很多人說了後期,那我從前期說起吧。


立體聲話筒/立體聲錄音機/立體聲錄音陣列的區別?

立體聲話筒:

Sennheiser MKH418s

Rode NT4

大家可以很明顯看到,Rode這隻立體聲話筒也是由兩個話筒頭組成的。

帶有立體聲錄音功能的錄音機:

Zoom h4n/h5/h6

Sony PCM D50

很多人提到以上幾款產品。答主看來,這些都是自帶了XY式錄音陣列的錄音機

答主本人用過h4n,後來賣掉換了h6,原因就是:方便。隨時隨地掏出來就可以錄立體聲環境。


立體聲錄音陣列:

最基本的有大家提到的 AB式,XY式,MS式,都是兩隻話筒(MS可用3隻)

進階的還有諸如

Decca Tree

Jecklin Disk

但以上立體聲錄音組合,究其本質還是單聲道話筒的組合。


說點兒後期。


之所以說立體聲錄音有局限性,主要在於角度的固定。一個單軌錄音,取得的只是一個點信息,可以在後期各種調整。然而一個立體聲錄音所獲得的,是一個相對固定位置的聲音信息。這樣後期的可操作性是微乎其微的。


在我接觸過的電視/電影中,只會用立體聲錄製背景環境聲。因為環境聲非常複雜,發聲體很多(城市裡的汽車,鄉野里的動物),直接錄下來,在效率上和效果上都會比重新設計好很多。當然也會有單聲道的環境聲,但大多在對白剪輯中使用。


可以做後期混音中改變各個點聲源的pan值,產生方位感


1 肯定的是,大多歌曲歌手的錄音確實是單只話筒收音。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想聽一個人在你面前說話聊天,而你又不需要獲取太多和他所處的空間相關的訊息,那麼聽單聲道即可。而事實上,廣大的標清電視節目的伴音就是這種效果。
2 請不要忽略了,大多數歌曲中,人聲只是其中一部分,除此外還有大量的樂器聲。它們的收音方式決不只一根麥那麼簡單。
3 對於人聲而言,我們還會為它追加一些空間信息的塑造。比如為它加上混響。而這種混響小貴大多都是立體聲的效果,因此疊加了混響等空間信息的人聲需要用雙聲道立體聲來呈現。


沒錯,你下載的「雙聲道音樂」,大部分人聲都是單聲道錄音的。只有和音才會用單聲道左右各錄多次做成人造雙聲道,錄合唱等情況更不必說。
然而!題主下載音樂也就罷了,其他那麼多樂器被你忽略了真的好么!人聲只不過是其中音量最大的區區一個聲部罷了……
至於樂器聲音大部分都不會用單聲道拾音啦(除了solo樂器有時候),題主可以看看錄鋼琴時的話筒是什麼樣的:

就這樣你跟我談單!聲!道!


看了樓上的一些答案
我覺得自己有幾個要補充下
首選還如他們所說
人聲和某些樂器一般錄音的時候是單聲道
但是後期處理的時候會加入一些空間信息
現在音樂上
立體聲主要不是為了體現某個樂手的精準位置吧
都是為了好聽
聽著舒服
樓主可以找個軟體把一個立體聲的曲子轉換成單聲道
對比著聽,有什麼不同?
最好是用耳機,效果比較明顯
很明顯的,本來很開闊的東西,
就一大坨壓到你頭中央了
後期處理中常常對樂器進行擺位和加入混響
擺位其實我覺得更多是為了讓你的耳朵接收到的信息比較均衡(強迫症
樓主有條件的話可以去下載個MIDI,試試看把大部分樂器往一邊塞
聽起來是多麼的折磨耳朵
而混響,大概就是聲音被無數次反射無數次進入你耳朵後形成的效果
通過混響你大概可以判斷所在的建築物的大小,空曠程度之類
而錄音的時候一般是要杜絕混響的
怕在後期處理的時候引入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後期處理的時候要把混響補償回來,聽起來聲音才自然
有時候混響也是為了其他效果
所以混響,有立體聲的話,效果也是會好過單聲道很多很多的
題主可以去仔細聽聽音樂
是不是人聲一般都在你頭中央響
而樂器有的左邊有的右邊


再加幾句 錄音的終極奧義是還原
eq是破壞性效果器

不立體聲根本就不是還原了啊

首先

單聲道和人耳聽感不是直接關係
因為每個人對你說話都是理論單聲道 但你聽到的已經是立體聲了 因為你有兩個耳朵


立體聲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你可以確定音源位置(就是在哪裡出的聲音) 這是人類必要的技能也是現狀


然後
1 關於普遍雙聲道 也有5.1 7.1這個題主肯定知道
2 雙聲道是最低限度實現「立體聲」的方式
3 因為你有2個耳朵,如果你只有1個耳朵 那就沒有立體聲的概念。

所以無論幾個話筒 歌手唱歌都是單聲道(一個音源)
而無論多少聲道 其實你也就是用兩個人耳朵來聽(為了確定位置)


所以 雙聲道是為了你像個人類一樣的聽到聲音
最後再說一次

幾個聲道都僅僅服務你倆只耳朵而已

另外再稍微解釋聲道的概念,我著急沒看其他答案 估計也有說的了
就是:
錄音時:聲道是錄音設備信號通路的概念
錄吉他用7個話筒,7個聲道會調成不一樣的發送量你猜叫幾聲道?哈哈 其實是為了音色,因為不同位置聽(話筒當作耳朵)到的音色不一樣。

播放時:無論立體聲還是多聲道,都是為了還原錄音時的場景(聲場和音色)。

而因為年代和播放方式出現的單聲道音樂,如果你同時聽一首歌的單聲道和立體聲你會立刻明白的。那就是假和真的區別嘛。

總之呢,不管用幾個話筒,結果就是得讓你像個人類一樣的聽到聲音。雙聲道是最低保證。
不然你都不知道人在哪裡唱,右邊的吉他手和左邊的小提琴聲音。
你會覺得吉他手鑽進了鼓手的身體 鼓手鑽進了貝斯手的身體,所有人鑽進了歌手的身體。
這樣的聽感。。。。。。。。你要麼??


看了上邊的回答我無語了……
我來普及一下錄音吧……

錄音必須是單聲道的,原因只有一個,方便後期處理!
單聲道的聲音可以調整聲向(聲音來源方向),在左邊還是在右邊,還是在中間,當然,一般主唱都是在中間(記的宋冬野的董小姐的第一版人聲左右各一個聲道放在一起屬於奇葩,後來某公司為其重錄後的那個版本把他的聲音放在中間就舒服多了)

其實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唱歌的就一個人,當然是單聲道了。
錄音的時候講究錄干聲,就是聲音本身,沒有迴響,人耳所聽到的一切聲音都是加了混響的,就是自然的混響,比如我對你說話,你會直接聽到我的聲音,除此之外你還能在幾毫秒之後聽到我的聲音從各個方向的牆壁上返彈到你耳朵里的聲音,由於時間差很小,你以為是一個聲音,如果去掉那些反射音,就是錄音棚里的干聲。。。(好像扯遠了……)

把這個干聲放在伴奏里作為一個樂器一起做後期處理。注意!!!把人聲當作一個樂器!把人聲當作一個樂器!!把人聲當作一個樂器!!!
!!
伴奏中有很多樂器,有的在你左邊,有的在你右邊,有的在你中間,總體呈現一個扇形

圖中這個是頻譜儀,下邊那個半圓就是聲場,上邊是各頻率上的音量最大值。

你最後聽到的聲音是立體聲(糾正一下,雙聲道是什麼鬼,專業一點OK),是人聲和其他好幾十樣樂器混在一起的聲音,人聲只需要單聲道即可,最後聽到的是混合好的立體聲

贈送一張個人華麗的音量自動化圖。。。再補充一句: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錄「雙聲道」人聲?
答:「因為立體聲的人聲聲場太大,會影響其他樂器的頻率,導致整首歌聽起來好模糊好模糊好模糊……


卸腰。

哪有那麼複雜啊,都說了那麼多,累。
那麼多答案扯話筒結構、扯環境錄音、甚至說前期擺麥的,完全跟題主問的不搭架好嗎。

人聲確實絕大部分是用單聲道麥克風(一個或者多個)錄成一個點聲源為音頻文件。
但是這個單聲道音軌(或者多個單聲道音軌)是放到一個立體聲混音甚至環繞聲混音里去的,這個點,它佔據了一個位置。
你聽到的立體聲是這整個立體聲或者環繞聲的音頻,其中能有一個是單聲道人聲的點。


看了幾個回答長篇大論想表示自己很懂的那些人真搞笑,還要以快速回答問題為準啊
很簡單幾句話告訴你,基本上,一條音軌一個聲道,而一首歌由很多音軌混合起來。這個叫混音。混音的時候是為了好聽點會比如,吉他放左邊點,合成器鍵盤右邊點 ,人聲我放前面點 和聲放後面點,這些具體來說很專業就是學問了,我就是給你講大致工作原理是這樣,所以一首歌需要雙聲道來表現這些特點。就這樣


首先話筒就有立體聲話筒,並不是一個話筒,錄下來就是單聲道的。二來後期製作可以做pan。話筒數量和生成格式無關,和需求有關,5.1的電影不是只用6個話筒錄出來的。


謝邀
要粗淺回答這個問題很很簡單,錄音的那個麥克風是只有一個,可是這是一個立體聲麥克風。。。。外觀上看到只有一個麥,實際上裡面有兩個甚至更多個組合麥在採集信息,雙聲道結果不是處理出來的,它本來錄的時候就是雙聲道。。就比如Zoom H4N整體上只是一個采音器,但是他有兩個麥分別採集左右兩個聲道,到這裡還沒完事,這兩個麥都是立體聲麥,每個麥都能同時採集兩個聲道,也就是一次採集最高可以採集4聲道。。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對功能使用進更深一步的了解。

為什麼這麼做?
雙聲道就構成了立體聲的最最基本條件,從聲道數量來看是從1到2,但是對於立體聲的存在來說則是0到了1,從不可能到可能。人耳辨別聲音方位的原理是通過兩個耳朵接收到的微弱時間差還有力度差別才辦到的,單聲到不可能有空間感。。
空間感有什麼用?採集多聲道有什麼用?這是更符合人聽覺本能的一個聽覺狀態,在場日常生活中所有聲音都是有立體空間性的,所以一旦有一個聲音沒有空間性,人耳在接收到這種信息後,大腦立即就會把注意力從聲音內容理解,直接定義為了這個聲音是從喇叭里發出的,是人為製造的,這樣藝術代入感就大打折扣。就好像一個塑料蘋果不管顏色和造型做得多麼逼真,但是拿到手裡一掂分量立馬就知道是假的,吃的慾望立即煙消雲散。。即使是多軌道的5.1環繞,7.1環繞,哪怕是1200聲道,它的根本原理都是服從人的聽覺本能左右耳的音量和時間差。


反對最高票回答。雖然您上了日報,但我認為您並不沒有說清楚
—————————————————————————————————————
這裡 @王純迅 感謝,修改了答案。但是我反對您的答案是因為——

  1. 我從小語文沒學好,題主問得難道不是立體聲音樂如何處理得到的嗎?

  2. 我從小邏輯也不好,我真不知道題主的邏輯也不好,需要一些邏輯上的解釋,"唱歌的時候是只有單聲道啊,那怎麼會得到立體聲呢"沒問題,題主你扯你的邏輯,我用實例告訴你一首歌裡面一共有多少需要單聲道錄音,怎麼成為立體聲。恩。然後我的答案就被大叔你叫成錯誤答案我陷入了某種誤解裡面不能自拔。真是對不起(誤)!
  3. 我是新出來的偽專業派,大三本科沒畢業,我的乾貨對不起上不了您的眼,可以讓別人看看嘛?
  4. 其實我也不想寫這麼長的答案,第一次在知乎回答自己專業上的問題,一激動就停不下來了。甚至收到大叔你對我專業知識欠缺,說我胡說八道的侮辱之後連約會都沒有結束就開始想怎麼回答你了。畢竟我有自知之明,我的答案反正沒多少人看。你才是正確的
  5. 立體聲錄音有許多種,大抵分為A-B式,X-Y式,M-S式,與模擬人頭式,題主沒問我也就算了,不說。

—————————————————————————————————————
在音樂錄音中,並不是所有的錄音都是單聲道的,尤其是樂手的錄音。
就拿之前第六屆混音比賽中曹軒賓先生的你不在北京這首歌作為例子好了。
這首歌的分軌可以在百度上搜到,分享個分軌--《你不在北京》
首先這首歌是有鋼琴,吉他,貝斯,和聲,弦樂組,架子鼓,合成器lead與pad,人聲部分組成的。
我不敢說每種樂器的錄音方式,因為我在參加實習的錄音棚經歷還比較少,立體聲拾音有很多種類,我也只掌握比較基礎的知識。
(以下並不所有都是立體聲錄音)
(我只是在講述這一首歌的例子,並不代表全部歌曲都用這種方式錄音)

  1. 首先鋼琴有兩軌Ac Piano.A1_01與Ac Piano.A1_02,用的是一種立體聲拾音的方法,至於是AB式還是XY式或者是其他擁有神奇命名卻不常用的方式就不得而知了
  2. 然後木吉他部分,木吉他分為兩個部分,指彈部分和節奏部分。每個部分都分左右兩軌。這是吉他中常用的錄音方式,用同一隻單聲道麥克風錄吉他在不同的方位分別錄兩次,演奏內容是相同的,然後講兩軌分別放在極左和極右,也就是樓上大大們說的pan。(哦,對不起,感謝 @王純迅 ,這樣錄音是Doubling,並不是立體聲錄音,但是如果在同一遍中使用兩隻麥克風錄製不同的音色,這屬於A-B式錄音。)
  3. 至於貝斯部分,屬於單聲道錄音,因為是一般流行曲中使用的都是電貝司,所以一般只有一軌,由樂器直接進入調音台而直接省略了使用麥克風拾音的步奏。(電吉他與電貝司的拾音方法基本一致,在一些錄音中,樂手也有將樂器信號通過效果器,在進過放大器來進行錄音,此時就要重新使用麥克風對吉他/貝斯音箱進行拾音。為了防止出錯【現在是為了取得某種效果】會讓樂手的樂器信號進入di盒,將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記錄下來)
  4. 和聲部分一共是10軌,同樣是用單聲道麥克風拾音的每兩軌和聲為一組,唱的和聲有低有高,每一種和聲唱兩遍,這樣使人聲更為飽滿(唱一遍和聲你就算把它分兩軌,pan放左右同樣聲像定位在中間,只能做一點延遲做一個假立體聲出來)
  5. 這首歌中架子鼓部分不是實錄的,是由音源製作的,所以我在這裡也不細說。這裡祭一張圖

    這是在大型演出時擴聲鼓的圖片,分別是前視圖和頂視圖。大部分都是單獨單聲道錄製,為了保留各個樂器的細節,在最上方放置兩隻麥克風(overhead)進行立體聲拾音,可以是A-B式拾音,也可以是X-Y式拾音,目的是為了保留大部分的房間特性以及架子鼓的整體聲音。

  6. 然後就是合成器部分,(合成器跟電子琴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合成器的輸出是立體聲的信號輸出,所以很自然的分了左右聲道,製作聲音的時候自然會考慮到聲像的問題,這與錄製方面無關啦。
  7. 弦樂的錄製也比較複雜,我沒有能力說的很清楚,他擁有一定的配置,一定的錄音方式,總而言之,同樣是單聲道錄製細節,立體聲錄製環境整體。
  8. 最後到了主音人聲上來,也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歌手唱歌只用一支話筒。祭圖:

    我們看到最後一軌是我們可以在現場看到的歌手唱歌的內容,其他部分也是由歌手單獨錄製的(比方說一口氣喘不過來的部分啊,bridge的部分啦)這些東西我們一般真的,只放在正中間,除了像最上面兩軌錄製的一樣要放在左右以外(其實也是做一個和聲作用,主音的和聲作用)其他部分的聲像肯定是放在中間。

  9. 剩下的後期製作等 @王純迅說這是後期,不讓說,那就不說,你年紀大你來說好了。

—————————————————————————————————————
只是簡介,不敢深入,歡迎各位大大們敲打與補充
這首歌一共是63個音軌
立體聲只是一個形式,由許許多多的聲軌進行混縮而得到的,我們看到一首歌是立體聲好像很簡單,其實它都是由超過50個音軌而合成的!多的的甚至超過100軌。


不明白題主到底要問什麼,因為有幾種可能:

1.題主想知道怎樣處理單聲道錄音素材
2.題主不能理解錄音與最終成品之間,還有製作、混音、母帶的環節
3.題主尋求製作立體聲的方法
4.題主只是基於知識不夠產生疑惑與好奇

由於題主問得不明不白,那答案肯定也不明不白!
下面是我的理解


一、解決疑惑和好奇,首先要清晰幾個定義:
聲音——震動的能量
錄音——採集聲音
音樂——按旋律變化的聲音
單/雙聲道——1/2條音軌
立體聲——模擬人類聽覺的回放方式
立體感——控制聲量變化模擬出真實的距離而產生的空間感

因此我們得出:
1.立體聲(回放方式)與音樂(有旋律的聲音)無任何邏輯關係

2.立體聲必然是多聲道
3.雙聲道不一定是立體聲

「音樂大多是單聲道的」這個假設條件不成立
單聲道制式不是音樂的屬性。所以正確的說法是:「聲音是單聲道的」或「音樂大多數以單聲道來採集錄音」

所以解惑的一句話就是:「你下載的音樂,是經過處理的。」
粗俗版就是「傻子才把錄到的文件直接給你下載」

再回答題主隱藏在邏輯外的疑問:
無論聲音的源頭是多少聲道,是否立體聲,人聽到的所有聲音都是立體聲,因為人有2隻耳朵用來定位空間。所以所有的成品都製作成立體聲。而錄音用單聲道,是為了方便製作。
簡單想像一下,聲音傳到2隻反向的話筒(你的2隻耳朵),得到2個單聲道的文件後混合成立體聲(你的大腦自動分析合成有空間感的聲音信息)

二、立體聲的製作方法(不含環繞音效)
1.單聲道添加立體聲混響或echo效果器
2.製造左右聲音差:
a.左或右聲道向後延時,以毫秒為單位
b.左或右聲道改變EQ或改變動態(添加壓縮器)
c.演奏2次,各放左右
d.用2支話筒錄音

關於立體聲的製作還需要掌握幾種知識:
1.立體聲的制式XY制、AB制、MS制
2.話筒的特性,指向、阻抗、聲壓級、頻響
3.各種聲源的類型和特性,主軸旁軸,敲擊、弦樂等等
4.錄音環境
5.話放的特性

詳情可百度或購買專業書籍


因為下載的音樂中不僅僅是人聲,還有其他的樂器以及整個立體的空間。就這麼簡單。


多錄幾遍


錄音軟體可以進行單聲道和立體聲之間的轉換


其實這個想想很簡單。
話筒只有一個是因為每次只需要採集一種(類)聲音。
多種(類)聲音需要多個話筒
但人耳卻有兩隻。
剩下把單聲道做成音樂的過程最高贊數已經回答完了。

另外附贈一種叫做人頭錄音的技術。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5%A4%B4%E5%BD%95%E9%9F%B3

在聲學裡,人頭錄音(Dummy head recording),[1] and the 01dB-Metravib[2]也稱模擬人頭錄音是一種 雙路立體聲錄音(Binaural recording)的錄音方式, 它使得人可以通過聆聽耳機來定位聲源,從而感受到真實的聲場感。

人類對聲源的定位感知非常複雜,它由以下效應組成:

  1. 簡單的「左-右」信息可以通過相對電平的不同和每隻耳朵接收到的不同而獲得。
  2. 對於打擊樂器的聲音,皮膚可以感受到聲波的衝擊。
  3. 聲波在進入鼓膜時,受人體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而扭曲變形,大腦能根據經驗判斷出聲源的方位和距離。此一研究領域為頭部相關傳輸函數(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

傳統立體聲錄音只利用到第1項效應;而人頭錄音同時利用到1、3兩項效應。


Double! Double! Double! 重要的事說三遍!如果有兩支麥,一支左聲道,一隻右聲道,在Double幾遍,幾個人活活能給你幾百人合唱團的感覺!


誰告訴你一隻話筒只能錄單聲道啦?
http://ai.m.taobao.com/search.html?q=%E7%AB%8B%E4%BD%93%E5%A3%B0%E9%BA%A6%E5%85%8B%E9%A3%8Espm=a311n.7676424.1000.1pid=mm_41965724_6434209_25902584envunid


目前製作中大部分實錄的樂器音色都是立體聲,就算是軟音源,也有不少是立體聲的採樣用來編輯。

另外對於歌曲是單聲道還是多聲道是由短板決定的,只要有一個軌道(一種樂器過聲音)是立體聲/多聲道,整首曲目就不會是單聲道了。

目前來說,主唱的聲音單聲道的居多(尤其是網路翻唱或原創),但是後期處理中時常會為了某種效果把聲音的位置改變(比如由左變成右,或者錄好的在中間的單聲道聲音擺到左邊去),在某些處理中不會改變聲音的位置,但是為了增強空間感(比如混響)必定會對左右的信號做不同的處理,這種也只能分成立體聲做。

除了主唱的聲音保持在中間外,只要有超過兩軌的和聲都會左右錯開擺,也是為了增強空間感。


推薦閱讀:

編完曲不混音會如何?
有哪些好的音效製作、音效剪輯、聲音設計、混音和音樂錄製類軟體?
如何更好的控制混響效果?

TAG:錄音 | 音樂製作 | 混音 | 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