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親子依戀」是嬰兒對父母的依戀,那麼有父母對子女的依戀嗎?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介紹一個心理動力學的相關理論吧。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又譯依附理論)
這個理論是由Jhon Bowlby提出的,而心理學最早的關於親子依戀的重要研究也自此展開。(Bowlby是一位精神分析家,但因為這個依戀理論後期研究趨向認知和生物學,和當時的精神分析學會產生了衝突,最終「被判」離開了精神分析圈。依戀理論對整個心理學界,尤其是發展心理學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在依戀模型中,嬰兒的依戀模式受養育著(大部分情況下是父母)的餵養、照顧方法的巨大影響:對於嬰兒來說,早期獲得悉心照顧是存活下來的關鍵,嬰兒會盡自己的所能去配合父母的照顧方法,以獲得關注和照顧。如果嬰兒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或者養育著的照顧不夠好(頻繁地更換養育著,養育著本身無法為嬰兒提供穩定一致的照顧和反應),嬰兒就會無法發展出安全的依戀模式,無法持有足夠的安全感,也很難發展出合適的與人交往的能力。

當嬰兒逐漸長大,童年的依戀模式會深深地刻進個體的人際模式之中。和童年與父母相處類似的模式,將會出現在與其他人以及自己的小孩相處當中,形成「代際傳遞」。當父母在面對自己的小孩,與之相處的時候,實際上也在面對自身童年的依戀經驗。比方說,父母童年早期的經驗中缺乏細心地照顧,可能會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出現疏離感(抗拒和孩子親密互動),或者翻轉成過度補償(溺愛、害怕失去孩子,但同時又忽視了小孩成長中應有的自主和獨立,照顧不周的同時束縛孩子)。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兩點:
1 關於依戀,父母/養育著一方始終佔據著很重要的角色,父母的養育方式時候和嬰兒的天性匹配直接導致嬰兒發展出什麼樣的依戀模式。
2 當我們談父母對小孩的情感時,無可避免地談到父母通過面對孩子時折射出來的,對自己「內在小孩」的感情。這些感情會促使父母對孩子給出相應回應(有時是照顧和關愛,有時則可以是憤怒和厭惡),同時也會影響著父母看待孩子的方式。最可悲的情況,莫過於父母一味地按照自己對內心孩子的期許來照顧和要求自己現實的孩子,而看不見自己孩子真實的需要和天性。

註:當然,區分或者判別對他人的情感哪些來自於他人(客體),哪些來自於自己內心(或曰「內部客體」),是極其困難的,在現實中,也往往是高度混雜的結果。但倘若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妥」或者痛苦時,檢視自身和他人的情感反應來源是很有幫助的。(關於內部客體的話題,可以參考為什麼有的人找東西的時候喜歡和丟了的東西說話?的回答)

注2:發現 @蘆雪 的答案裡面談到了Bowlby在成人領域的拓展研究,大家可以去看看。
注3: @方浩磊 的答案提供了更多關於依戀理論的文獻,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多看。


不請自答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的。

正巧最近在進行有關客體關係的讀書會,在N.Gregory Hamilton所著的《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實務》中,援引了Mahler等人所做的關於嬰幼兒的觀察研究,描述了個體如何從一個全然封閉的心理狀態發展到建立起內在心理世界的過程。事實上,在Mahler等人的研究里,父母對孩子的依戀,或者說是愛,其實是孩子發展的必要條件。在Mahler等人的觀察中,大概可以把0-3歲的心理發展階段劃分為如下的階段:

自閉(autism) 0-2個月
共生(symbiosis) 2-6個月
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 6-24個月
建立客體恆久性(developing object constancy) 24-36個月

因為這個問題是有關父母對孩子的依戀的,所以我們可以暫時把孩子的自我發展放到一邊,單純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0-2個月的自閉階段。按照Mahler等人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嬰兒先天來說處於一種自閉的狀態。這種自閉狀態絕大多數是因為嬰兒尚未發展起來的腦神經的生理機制決定的。他們沒有辦法區分爸爸媽媽,也沒有辦法區分人和物,甚至他們的感覺都未分化。在這種狀態下,如果說依戀或者愛的關係的話,其實主要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我想身為父母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覺察,孩子出生那一刻第一次的啼哭,父親第一次見到孩子的驚喜,還有母親第一次抱起孩子的感受,我想,這種感受是不言而喻的。這種感受在前面的回答里其實有提到過,那就是父母的內在小孩被喚醒了,這種喜悅,是難以言表的。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假如說依戀有起點的話,必然是從父母那一端開始的。

第二個階段,2-6個月的共生階段。這個階段中,由於嬰兒的生理開始迅速發展,他們開始有能力區分出外在的客體對象,他們開始與那些能夠穩定滿足他們生理需求的人建立起情感鏈接。這種鏈接就是依戀。這種依戀關係會使嬰兒和主要照顧者(這裡用母親指代)回歸到一種心理層面的共生(或者說懷孕)中,在這種類似與心理子宮的狀態中,嬰兒的自我可以吸收養分(關愛)與排出有害物(不好的感受),得到發展。對於父母來說,這種與孩子親密的階段的感受是非常良好的,或許會使他們的內在小孩進一步喚醒,回憶起小時候的經歷。同時,這種類似於生理懷孕的心理母親——孩子一體的關係,會使母親很容易就產生一種錯覺,即孩子是我的一部分。這個階段中,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因為嬰兒產生的反應而進一步加深。

第三個階段,6-24個月的分離——個體化階段。這個階段中,嬰兒的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彷彿宇宙大爆炸之後時空擴展一樣飛快發展。嬰兒開始有了分離的需求,同時他們也需要來自母親的保護與滋養,這裡就陷入了一種矛盾中。對於父母來說,這個時候的嬰兒是最讓人撓頭的階段。他們不像之前那樣好管教,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冒險的事情,比如從嬰兒床里爬出來等等,而由於這個時候語言能力的發展還不夠好,他們沒有辦法聽懂父母的話,他們只是感受到母親對他的控制,而對於父母來說,他們發現自己根本不懂孩子的意思,多數是猜測。比較理想的母親會同時由於上個階段中,母親產生的錯覺,即孩子是我的一部分,母親這個時候仍然認為孩子與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母親就會延續上一階段的看法,也就是頑固的保持母親——孩子一體的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的這個反應填補了一部分自己的需求,但是對於分離的需求,孩子也會頑固的進行反抗。這種反抗的程度會存在個體差異,對於母親來說,反抗的覺察程度也是不同的,這兩個不同,決定了後續過程中,母親對分離議題的看法。

第四個階段,24-36個月的建立客體恆久性階段。這個階段,嬰兒的發展已經放緩,孩子對周圍環境開始建立起穩定的看法。同時,親子關係模式開始穩定。3歲開始,孩子開始進入到幼兒園。而這個時候的入園分離焦慮,取決的因素實際是上一個階段的母子一體狀態的解離程度,假如上個階段母子一體狀態依舊延續下來,那麼孩子會因為離開母親和與母親的關係焦躁不安,母親也會因為離開孩子而感受到強烈的焦慮,坐立不安等等。

以上是理論部分的論述。接下來說一點我在工作中對父母依戀的感受。

我覺得父母依戀是重要的,父母依戀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社交關係,2歲之後形成的穩定的依戀模式甚至會影響到個體後續的親密關係的模式。但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其實是6個月-2歲之間的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說充滿了無言的權利競爭,而且這種心理層面的複雜程度以及激烈程度,絕對不下於任何一場政治權利鬥爭。在我接觸到的大部分的孩子中,很少有這個階段勝利的例子,最好也不過是父母意識到這個孩子很不好管,而很少有父母能正視自己的孩子並不是自己的延續這一事實(當然我也不否認,假如他們勝利了就沒有必要出現在我面前)。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是需要保護的嬰兒,所以他們難以信任孩子,而這種不信任,也使孩子產生負面的自我認知。

暫時就這些吧,歡迎討論。


不懂心理學,只能說說自己很片面的感受。

前幾天媽媽說面霜用完了,讓我幫她買新的。昨天晚上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選了歐萊雅的一款保濕面霜,請她批准。這個電話講了十二分鐘,主要由我媽發言,內容涵蓋了從「護膚品不應該用太貴」到「女人要善於持家」到「媽媽幾十年的經驗雖然嘮叨但是真理」......我平均10秒回復「嗯嗯」、「媽媽你說的對」、「我也是這麼想的」之類的話。

我認為這是一種母親對子女的依戀的表現。

記得在知乎看過一個答案,大意是女人通過嘮叨來遮掩無力感。

孩子還是嬰兒時,像個布娃娃隨父母擺弄,父母看著自己的小寶寶會走了會說了會跑跳了,心裡滿滿的都是成就感。慢慢孩子長成一個幼兒,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了,變成個小麻煩,再然後他們上學了,懂得了爸媽未必知道的事情,於是小麻煩變成大麻煩開始叛逆了,他們對父母說「這個你不懂」。最後他們找到另一個親密伴侶比翼雙飛,他們說「爸媽我們過得很好你就別瞎操心了」。

這個過程中,多少父母感慨過「孩子不聽我的了」。是啊,不光是孩子,隨著人漸漸老去與世界脫節,誰都不聽你的了,去哪兒辦事都鬧不清為什麼以前可以的事現在不可以了。今兒剛見到一位老奶奶在派出所代孫女辦理更名,無論如何也不明白為什麼這事不能代辦。看著她一邊喃喃自語「孫女沒空呀,我把材料都帶來了呀」一邊顫巍巍轉身離去,我猜,老奶奶或許在孫女面前曾經自告奮勇「這點事嘛奶奶去幫你搞,你忙你的工作去吧。」

內心深深恐懼的爸媽們覺得快要被世界拋棄了,於是開始念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樂意與孩子住在一起幫助料理大情小事,忙著理財健身帶孩子。他們試圖通過這些來重申自己的價值,鞏固存在感。這種依戀的背後,是一代人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莫名的自卑。

多少老人一邊抱怨辛苦一邊依然孜孜不倦做著孩子的全職管家廚師保姆。這就是依戀。


補充發現,老人依戀研究中《老人心理解碼》專門講了這問題。

當然有。成人也有成人的依戀風格。成人依戀我認為主要有對婚戀依戀、子女依戀、同伴依戀。據我所知啊,成人依戀研究更多的放在婚姻關係上。老人依戀類型也是一個熱點話題,老伴與子女都是安全感源。
下面說兩種較主流的成人依戀模型:
John
Bowlby描述的兒童的依戀會轉變為成人依戀模型,並描述了三種不安全依戀類型:強迫給予照顧型,它是通過取悅和滿足別人的需要來獲得他人的
接納;強迫尋求照顧型,它來源於童年期處於一種害怕喪失或被遺棄狀態,在成人關係中渴望愛與支持;自我依賴型,它是把自我從他人身上轉移開,以避免被親
近。
Georage等人曾對成人依戀做了三種分類: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安全型是個體對早期關係看法恰當;迴避型是否認或者低估早期依戀關係影響;矛盾型是對過去經歷理解混亂。


有,孩子依戀父母,為了迴避成長的焦慮。父母依戀孩子,為了緩解面對死亡的衰老的焦慮。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依戀現象發源於生物學的觀察,如經典的洛倫茲鴨子。其後弗洛伊德根據臨床觀察和實踐,提出人格發展的五階段理論,他強調俄狄浦斯期嬰兒內在的衝突對嬰兒形成自我的重要性,即佔有異性父母和認同同性父母之間的衝突。 弗洛伊德的發現開啟了精神分析學家對兒童成長的觀察和研究。弗洛伊德之後,克萊茵、費爾貝恩、溫尼科特、鮑爾比等客體關係學派學者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非常早期的母嬰關係上,如克萊茵提出嬰兒一開始就生活在幻想中,並使用原始防禦機制「分裂」來和部分客體(如好乳房和壞乳房)互動,外在世界(最主要是母親)給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身體層面)塑造孩子的內心世界,費爾貝恩強調一開始嬰兒的行為就是追尋客體(母親或母性職能)的,而溫尼科特則提出母親抱持性環境對嬰兒成長的關鍵意義。當然,母嬰關係研究的集大成當屬鮑爾比和他的學生艾斯沃斯,他們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母嬰關係的質量(之前有哈羅的恆河猴實驗是對動物依戀的經典研究),論證嬰孩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價值和意義,當時提出了三種類型的依戀風格:安全型、焦慮-矛盾型和焦慮-迴避型,後來又提出了混亂型。這個前面有老師已解釋非常清楚,我就不做進一步解釋。
依戀理論提出來,後續有很多人會關注早年依戀風格對成人親密關係的影響,基本上來說,依戀風格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而且由於內在機制的運轉,成人的親密關係往往呈現不安全型的配偶也是不安全型,安全型和安全型相匹配的規律。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親子依戀」是嬰兒對父母的依戀,那麼有父母對子女的依戀嗎?我的回答是有的。首先,依戀是一種關係,父母和孩子都是關係的接受者和給予者,只是所給予的內容和形式不同,父母給予孩子生存所需,孩子給予父母生命延續和養育本身的快樂。第二,依戀的本質是生存本能。通過將自己依附在某個人身上,嬰兒可以應對周圍可怕的環境。對於嬰兒來說,環境中充滿太多可怕的聲音、光線和寒冷等(成人中還是會害怕很大的噪音,很強的光線,未知的黑暗等),他們需要一個可利用的客體(主要是母親)來時刻安慰自己,所以他們是需要的發出者,而父母要敏感接受到這些信息,並滿足孩子的需要。同樣作為父母,孩子作為父母的基因的承載者,他們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可以修復曾經的創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父母,並體會到那種沒法表達的情感體驗,所以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會發生很大改變。第三,年齡的變化,隨著年齡的變化,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主題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我們很容易觀察到年老父母對孩子的依戀。綜合所說,依戀關係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進行的主題,它貫穿每個個體生命的始終。


有,我就非常依戀我女兒。


有的,但在孩子未成家之前的依戀容易演變為三角關係。即父母把孩子捲入雙方的情感場裡面。這基本無可避免。比如有時父母爭吵下不了台時若有孩子在場很容易牽扯到孩子。

孩子獨立成家後,依戀就比較純粹了。當然和大人本身的性格也有關係。


我見過父母對子女依賴到病態的,就是那種在子女童年時期缺席成長寄養別人家,動輒打罵破壞自尊,經濟上嚴格制裁,後來子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了後,他們可倒是覺得自己立了大功了。開始對子女的生活不停插足。
強迫孩子把自己的錢拿來去投資所謂的項目,結果如果不是發現及時險些打水漂到身無分文;在任何時候,要求孩子隨叫隨到,哪怕是為了些無關痛癢的事;對孩子的戀愛橫加干涉,只要他們不同意,甚至不許見面……有些人可能已經迫不及待打出愚孝二字,但我覺得是恐懼,小時候的陰影成為性格里的巨大黑洞,讓他不敢對父母say no,全然忘了他已經長大,可以不受他們控制,是一個獨立個體了。
真心覺得這樣的父母,真的是以「愛」,「為你好」的名義在毀掉孩子的人生。他們作為五六十年代生人,探討他們小時候的依賴模式已經是沒什麼意義了,那個年代生出來個孩子不比生出來個牛犢值錢。但他們對子女的依賴,真的是我很無法理解的行為模式。


回答:肯定是有的。
依戀最初是指的嬰兒對熟悉的人所建立的親密情感聯絡。其實我認為依戀是雙向的。孩子對父母有一定的依戀,反過來父母對孩子也是有依戀的。就比如在我家裡邊,父母有我和弟弟兩個孩子,我在外面上大學,弟弟也已經開始工作,兩個人平時差不多一個月回家一次,有時候可能會更久一點。然後父母就會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來,什麼什麼時候就放假了吧?這可能是一種依戀,我覺得表達為想念會更確切一點。


這種依戀關係是雙向的。

參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8課《依附關係》


我覺得父母越老,尤其是母親,越老越依賴兒子………………中國婆媳關係不好跟「共享」一個男人也有一定關係吧……


像馬修斯、蒙台梭利、紀伯倫等比較認同的「兒童是成人之父」這個觀點,到底是兒童依賴於成人,還是成人依賴兒童呢?附上紀伯倫的詩一首。
關於子女 紀伯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作為孩子媽媽,我就是經常被家人念叨,我依賴孩子比孩子依賴我多。雖然我不認可,畢竟我的初衷只是不想把照顧孩子的責任轉移到父母和公婆身上。
我有兩個寶寶,差了兩歲,姐姐32個月,妹妹8個月。照顧小孩特別特別辛苦,但又很容易滿足。
老大是全心全意自己照顧的,請了月嫂阿姨都沒讓她帶著睡過一晚,大包大攬,和先生一起照顧的。
因為我很愛很愛小孩,四個半月產假都沒離開過孩子,白天晚上,那段時間真的不能放手,也不肯放手,總感覺小孩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甚至公婆抱著離開視線我都難過,對,就是這麼誇張,總覺得要和我搶孩子。當然那時候婆婆說話也不是那麼入耳,就是會敵視。像護犢子的奶媽。現在回想起來,就是產後抑鬱了。我本身是個很開朗,非常外向的人,說出來都不信。
這樣的後果就是,我上班的時候,出不了門,小孩哭,我也哭。我根本就離不開。
理性告訴我,其實我不在家,小孩會適應的很快。但是那時候,我是感性的媽媽啊。哪裡管得了。
每天就盼著中午回家,抱孩子,奶孩子。
這種狀態持續了好久。
很多人可能會問,孩子爸爸呢,我的先生在這個時候沒有缺位,他也是照顧孩子的主力軍。無數個夜晚,他陪著我熬過去。換尿不濕,洗吸奶器(奶水很多,半夜每隔三小時就要起來吸奶)他幫我了很多很多。那些說什麼「生孩子一年內最考驗夫妻感情的」話在我們身上也不適用。我們並肩作戰。有什麼和父母溝通的話都是他擋在前面。
其實,最考驗的,還是婆媳關係。無數個和睦家庭的崩潰,都是因為孩子,準確來說,是孩子的養育問題。舊觀念與新觀念的衝突,經驗與科學的較量傷神傷心。
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方法,誰也不妥協。
我們年輕人也有欠缺,照本宣科,照書養。聽不得所謂的經驗,先生以婆婆沒照顧過嬰兒拒絕信任(先生小時候奶奶是主力照顧者),我也是。包括很多行事作風,看不慣。不科學!舊習慣!很勞心,你要說累不累,很累。心累最折磨人。漸漸的耗光了我對大家庭的熱情。我們一直爭取搬出來住,但是沒有成功過,公婆以老公是獨子為由不願意,或者說不鬆口。那種心不甘情不願綁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太難熬了。對,用「綁」這個詞一點都不為過。
好在調整過來了,不然怎麼辦。無力改變的現實。
一般的孩子爺爺奶奶都是很寵小孩,父母嚴厲。我們家不是,反過來的。奶奶是嚴厲的,這個不許,那個不行。經常教育她,批評她。我和先生就因為這個事,和婆婆有衝突,我們的觀點是,孩子,我們來教育,你們長輩陪孩子玩就行。孩子是最好的模仿者,你凶她,惡言惡語。她同樣學著你的舉止反饋你。
小孩挑戰我們忍耐極限的時候,我也會抓狂,我也會憤怒,也會批評。我們大人生氣的神情太可怕了。2歲以前,我都沒有凶過她,罵過她。所以大人會說,我是最沒有姿態的媽媽。因為我管不住孩子發火。
可是,為什麼不允許小孩子生氣,不允許小孩發脾氣?這個可以抑制嗎?這個不是她們成長要學會面對的情緒嗎?
引導她們把脾氣發出來,釋放情緒難道也不對嗎?小孩子難過的時候想要哭,為什麼嚴厲的警告說,不許哭。我覺得這才是最殘忍的事。大人難過的時候也會哭,也會表達。怎麼到了孩子身上,就是不聽話,任性了?
她的願望滿足不了,她的情緒上來了,哭一哭,又有什麼不可以。硬逼著她收回情緒,那她要如何釋放?
今年給她添了個妹妹,她不習慣,花了好長時間才接受,姐姐妹妹一起哭的時候,我都是先緊著她。因為她懂了,有想法了。以前都是她一個人獨享爸媽的愛,突然有人和她分享,不適應。我好理解她。因為我從小就有個弟弟和我一起長大,也是差兩歲,爭過寵,受過傷,但重要的是手足情。
有時候我陪她玩的起勁的時候,妹妹要喝奶了,我要起身,她就明顯不樂意。然後,姐姐就被大人貼上了「自私」的標籤,大家都要求她做個「姐姐」,都忘了她也是個寶寶,她才2歲多,哪裡會懂姐姐的責任有多大。她只知道,妹妹又來和我搶媽媽了。
每每聽到大人說,「你再哭,我就不喜歡你,喜歡妹妹了」,「你又哭,妹妹就比你乖」,「你快吃飯,不然我給妹妹吃了」…諸如此類。
不要比較,不要比較,這些話說出來真的不怕小孩傷心嗎,還是以為小孩的記性很差,轉身就忘?
有了妹妹,請了阿姨在家幫忙照顧。我們覺的好的,婆婆覺得人家不勤快。婆婆覺得好的,我們又覺得照顧小孩不周到。永遠有分歧。目前的這個也已經不入婆婆法眼了,離開也是早晚的事。無力感再次蔓延,做不了主,連請個阿姨都說了不算。
比起姐姐嬰兒時期的活潑,妹妹明顯比較沉穩,動作發展也稍顯滯後。當然都是在正常生長曲線中。兩個寶寶,成長趨勢不同,發展都是不一樣的,還要比!
「姐姐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你怎麼還不會?」
「你怎麼不笑的,老是板著臉?」
「會不會恭喜啊?會不會招手啊」
「你就知道吃。除了吃,你還會幹什麼?」
「你就是跑太快,把那點都跑丟了…」
我生育兩個孩子的目的是什麼,陪伴嗎,還是就是愛。仔細想過,我是真的愛孩子,想參與她們的成長,不要求她們成才,她們健康快樂最重要。
小孩發脾氣的時候,我是那個被責備的人,因為我被大家貼上了「寵孩子」的標籤,小孩子任性,是我寵出來的,沒管好。但是當寶貝散發著天使光環,伶牙俐齒,唱唱跳跳給大家帶來歡樂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誇我小孩教的好。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的大寶貝特別暖,又熱情,會照顧人,愛妹妹,也很會表達,我很滿意。
我的小寶貝是個冷靜的酷娃娃。黏姐姐,作息規律,天使的很。
我愛這麼好的一雙女兒。
給她們足夠的愛,足夠的安全感,不偏愛哪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夜深人靜,寶貝們都在沉睡。此刻我陪著姐姐,先生陪著妹妹。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你真的信任愛嗎?

——依戀類型與親密關係

每一段親密關係都重視了人最原初的情感關係。愛情是重新發現幼時的愛。

--弗洛伊德

Q:為什麼想談戀愛,但又不想邁出第一步去認識異性,而且不想改變現在單身的生活。

A: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的《從前慢》擊中很多嚮往古典和純粹的人的心靈,但是那種古典式的慢慢地認識一個人,再慢慢的培養感情,好象變成了遙遠的泡影,可望而不可即。

如今,網路的興起,各種社交工具的開發,人們建立關係更快捷了,我們周圍充斥著膚淺、廣泛、短暫的聯結,建立深刻長遠的關係變難了。

調查顯示,許多人抱怨對想要同某人建立伴侶關係的渴望正在衰減。無論是異性戀者、同性戀者、雙性戀還是變性者,最近這些年來去找心理治療師表達情感的匱乏和性的冷漠更多了。(——Nancy McWilliams 《精神分析治療:實踐指導》)

回到讀者的問題,你想談戀愛,為什麼卻似乎害怕真正去談戀愛呢,好象你並不特別信任愛本身。所以,我不由好奇你的依戀類型是什麼樣的呢?通常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常常與依戀類型密切相關。

首先,什麼是親密關係呢?

它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個方面存在差異:了解程度、關心程度、相互依賴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忠誠度。首先,親密的伴侶彼此間有廣泛、私人的了解,他們彼此關心對方,生活交織在一起,一方的行為會影響到另一方的行為目標和行動能力。他們的彼此需要和影響對方的程度是頻繁、強烈、持久的。他們認同雙方在生活上的融合,信任對方,期待對方會善待和尊重自已,相信親密關係不會帶來傷害,通常,親密伴侶忠誠於彼此,希望他們的關係能長遠,並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

這種要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內驅力,是人類的本性,是人歸屬的需要。

人際關係學家發現,在對待親密關係上,有人更容易獲得持久的親密關係,有人則難以開始和保持一段親密關係。這與人的依戀類型有關。

依戀理論首先由英國精神病學家 John Bowlby提出,依戀研究的重大進展來自 Ainsworth 的認識:依戀關係中個體間的重要差異在於依戀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於是,她與同事( 1978) 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 strange situation test),評定 1歲嬰兒對其母親的依戀的安全性。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測驗將嬰兒的依戀關係分為三類:

①安全依戀 (Secure),這類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舒心地玩玩具,並不總是依附母親,當母親離去時,明顯地表現出苦惱。當母親回來,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很快平靜下來並繼續玩遊戲;

②不安全依戀,迴避型 (insecure- avoidant),這類兒童在母親離去時並無緊張或憂慮,母親回來,他們亦不予理會或短暫接近一下又走開,表現出忽視及躲避行為,這類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與母親的安慰沒有差別;

③不安全依戀,反抗型 ( insecure- ambivalent),此類兒童對母親的離去表示強烈反抗,母親回來,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不能再去玩遊戲。

在 Ainsworth的最初研究中,安全依戀兒童約佔 65%,不安全依戀迴避型占 21%,反抗型占 14%。

後來依戀理論又有新的進展,在成人依戀領域,Bartholomew在1990年指出,他認為人們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親密接觸,是因為存在兩種不同的原因。一種情況是人們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另一種情況是人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與他人發生緊密的依戀關係。這就將成人的依戀類型分為了四種而非三種。

因此,Bartholomew認為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

第一種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基本相同。這類人有如下特徵:

較有信任感。這種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較少感到孤獨。

傾向於和別人保持長期的關係。

自尊心強,同時對他人也很尊重。

面對壓力的時候會尋求社會支持。

當愛人面對壓力的時候,能夠慷慨的給予他們支持。

恰當的袒露內心,更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更開放,同時希望別人亦如此。

更熱情,更富有表達性的非言語行為:微笑、注視和身體接觸。

積極樂觀,在和他人的互動中富有建設性。

相較而言不太懼怕死亡。

在積極情緒的應激下會變得更具有創造性和認知力。

相比其他依戀類型有更滿意的性體驗。

不會過於擔心被拋棄,也不怕別人在感情上與自己過於親近。

第二種是痴迷型(preoccupied),這是給予焦慮—矛盾型的新名稱,有如下特徵:

依賴於他人的讚許,過度尋求認同,沉溺於人際關係。

渴望親密關係但害怕被拒絕。

自尊低,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

生活中存在很多戲劇場景,但大部分並不輕鬆愉快。

憂慮被人拋棄常使他們情緒不穩定。

總覺得自己被誤解和不受賞識,認為自己的戀人和朋友都不可靠,不願意與自己建立持久的關係。

第三種和第四種依戀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迴避型」。

迴避型依戀型的人,常懼怕親密關係,拒絕信賴別人。

比較退縮,對愛情多疑且冷淡,認為別人不可靠或過分急於要承諾。結果是,他們覺得難以完全相信和依賴別人,只要有人試圖在感情上親近他們,他們就開始緊張。從根本上講,他們在迴避親密的關係。

恐懼型(fearful)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是消極的:

既害怕被拒絕,也害怕親密接觸。出於害怕被拒絕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

如果有了親密關係,又往往會過度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整天坐立不安。

而疏離型(dismissing)的人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自己是有價值的):

並不擔心拒絕,但卻不喜歡親密接觸。

拒絕和他人相互依賴,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

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歡自己。

他們會更關注替代選擇,會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愛情選擇,更容易被新結識的人所吸引

他們往往希望將來的伴侶不給他們提供幫助,因為他們不打算反過來做任何報答。

整體而言,安全依戀是以個體能夠流暢地表達與依戀相關的經歷和情感為特徵的,安全依戀使得人們可以更加準確地處理與同伴之間的相似經歷和情感,而不安全依戀是以防禦性地拒絕或不能夠整合與依戀經歷有關的各種信息為特徵的,這會導致個體與他人之間溝通不暢、對他人抱有消極期待以及自身社會功能出現問題。

之後,Brennan, Clark,
Shaver(1998)用維度法來考察依戀風格, 他們認為, 依戀類型可以被概括為迴避親密和憂慮被棄兩個維度。

迴避親密(avoidance of intimacy)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會影響人們接納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的難度和信任程度。在親密關係中感到舒心和輕鬆的人,迴避親密的程度就低;而與伴侶親密接觸時煩躁不安的人,其迴避親密的程度就高。

憂慮被棄(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是否會害怕他人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遠離自己。安全性的人在與他人親密接觸中非常安心,不會擔心別人會苛刻地對待自己,因而能積極快樂地尋求親密、相互依賴的人際關係。相形之下,其他三種類型的人充滿焦慮和不安,在親密關係中如坐針氈。痴迷型的人渴望親密接觸但害怕被拒絕。疏離型的人並不擔心被拒絕,但卻不喜歡親密接觸。至於恐懼型的人則兩者兼而有之,在親密關係中坐立不安又擔心親密關係不能長久。(——羅蘭.米勒 丹尼爾.珀爾曼 《親密關係》)

假如有一個快速約會的機會,一般來說,安全型依戀比不安全型依戀的人更有吸引力。痴迷型的人(憂慮被棄的人)偏愛恐懼型和疏離型的人(迴避親密的人)。如果約會,憂慮被棄的人在約會一開始往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會表現過於緊張、沉默寡言,所以很容易見光死。而迴避型會怎麼樣呢?不知道。因為迴避型人根本不會參加快速約會。通常,迴避型的人珍視他們的自足和獨立,所以他們不太熱衷於追求戀愛關係所能獲得的成就感,並且,他們通常不會期望伴侶提供他們幫助,因為他們不打算反過來作報答。相比之下,安全型的人更易提供關心和支持,也樂於接納伴侶對自己的依賴。這就是為什麼安全型的人總能找到心儀的伴侶的原因。

依戀類型並非一成變,在某些情境下是可以轉變的。學會信任是第一步,信任自己,信任愛情本身。如果你能識別自己的依戀類型,適當調整,勇於嘗試,你會在幸福之路上走得更遠。最後要說,無論我們自己是什麼依戀類型,找到一個安全依戀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侶真的是一種幸運!


題主開玩笑呢吧,明顯是父母對孩子的依戀比較強吧?


我很膽小,獨睡時就怕有鬼。
有了孩子之後,睡覺時就把手輕輕搭在他的小手上,這樣我就可以安心入睡啦,雖然他還是個嬰兒。


當然有啊,比如電視劇里經常演的,無論兒媳多善良懂事,婆婆都不喜歡,其實有些時候就是做婆婆的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


當然有啊,比如電視劇里經常演的,無論兒媳多善良懂事,婆婆都不喜歡,其實有些時候就是做婆婆的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許是大學以後,遠離家鄉,一年也回不了幾次,每次母親打電話過來,我都寥寥幾句,嗯,我很忙,嗯,有時間打給你。然後一轉眼忘的一乾二淨。殊不知母親在那邊一等就是一天。
有一天在家,母親對我說,以後不能按時給你生活費,我問咋(⊙o⊙)?母親說,你也只有沒錢了才會給家裡打電話,按時給你你更不打了。
每次回學校,母親總打電話過來,到了沒,到哪了。我一說到了,母親便責怪說,到了也不打電話啊,不知道我多擔心你啊。我也只能默默無語。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是很好強的一個人,小時候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個月也回不來幾次,母親一邊顧及地里的農活,一邊照顧我跟姐姐,那時候,母親一天的工資不到20塊錢,我要說想吃什麼,母親都毫不猶豫的買來,那是她一天的工資啊。
說實話我也不清楚老人依賴孩子的原因,自從姐姐嫁人以後,家裡連個說話的都沒了,也許是老了,也許是孤獨,也許越是好強的人老了對親情的依賴越大,我的理解是中國人自古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生活方式,讓親情成為生活中最大的羈絆。
太多的話是說不出來了,不過偶爾間的問候,回家帶點小東西聊表心意,跟父母談談生活中的見聞,哪怕只是一起坐著看會電視,都比子欲養而親不在好太多太多吧。


推薦閱讀:

如何更好地與父母溝通?
妻子經濟獨立,不太信任、在乎丈夫,反對婆媳同居,我該怎麼辦?
我從小被繼母長期傷害致殘該怎麼辦?
怎麼做能讓大兒子接受有個小妹妹?

TAG:心理學 | 心理 | 家庭關係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