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曾經社會地位很高的職業由於科技的進步被淘汰?淘汰後的失業人員又是何去何從呢?

鏡像問題:歷史上有哪些曾經社會地位很低的職業由於科技的進步被提高?

話題相關:歷史上由於技術進步而被淘汰的職業,都是如何處理失業率、社會穩定 與 再就業問題的?

現在大家在討論到科技發展的時候常常會說隨著科技進步逐漸會有很多低技術含量的工作逐漸被新取代。

可是感覺不一定只有技術含量低的工作被取代,很多智力密集型的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職業也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因此想問一下歷史上都有哪些本身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職業被新的科學技術所催生的新興產業淘汰?

淘汰後的失業人員又是何去何從呢?

如果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能否總結一下規律,來預測一下不久的將來面臨淘汰風險的現在看來很「體面」的職業?

附加一句: 注意是 在科技進步的背景下 和 社會地位高


「代寫書信」的先生。

圖片中這位看起來很儒雅...

這個曾經非常普遍,中外都有。過去漫長的年代裡,文盲率一直是非常高的,往往一個村裡就沒幾個識字的人,更別提寫出完整通順的信件或合乎格式規範的文書,甚至閱讀書信給人聽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做這個工作的人自然就稱為一方小天地中的知識分子,備受尊重。通訊非常欠發達的年代裡,也是人們生活中離不開的角色。相信他們一生中也是閱盡了世間的各種故事吧(有故事的人啊..)。這類人物的身影亦可見於不少文藝作品之中。

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文化程度的提高,在大多數地方這類行業自然也就被慢慢淘汰掉了。

其實直到幾十年前郵局門口還有這樣的從業者,擺一張桌子替人代筆。可能社會地位沒有曾經那麼高了,但我想還是個受尊敬的職業,畢竟家書里總會有一些個人的、或者很私密的內容,客戶一定會找自己最最信任、值得託付的先生來代筆。
尤其古代還代伸冤、告狀的人寫狀紙一類的「法律文書」,想來是個善於傾聽、有社會責任感、並且很考驗人品的職業。


描圖員。
跟同學去西安旅遊的時候,在回民街大清真寺門外有一個賣玫瑰鏡糕(即熟梨糕)的攤子,招牌上寫的都是工工整整的仿宋字。
一問,原來賣鏡糕的阿姨,年輕時是設計院的描圖員。
自從有了CAD以後,這個整天和鴨嘴筆打交道的墜痛苦的職業,engineering drawing,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地圖繪圖員。
老師講過,在有全站儀以前,地圖繪製是一門相當精細的手藝。繪圖員一隻眼看圖面,一隻眼看著航拍照片,把地形轉繪到圖上。隨著計算機的應用,這種手藝也逐漸不需要了。


秤將(釘秤人。官話應該寫作「秤匠」,但我們那的人寫的都是「秤將」,意思是這個職業很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曾存在上千年之久,在改革開放之初直到本世紀初都是一個「吃香」與「技術」結合的職業。
小時候我奶奶是開鋪子的,當時鋪子不遠就有個老頭釘秤,生意好到快要被踏破門檻的地步,而且他釘的秤當時比任何秤都受歡迎,不要說那種用秤砣各種撥拉游標的綠色機械秤不如他的秤受信任,以至於我奶奶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北京,從北京帶回來我區(我市範圍內不知道,但我區應該是第一台)一台電子秤的時候,街坊鄰居都不以為然:「這東西能有老X頭釘的秤准嗎?「

但自從新世紀開始後,除了某些南方城市出於文化宣傳的報道之外(在相關的報告中,釘秤人幾乎都是老人),幾乎就見不到釘秤人和他們製作的那種秤砣秤了,現在,秤砣秤甚至被視為「不精確」「不好使」的落後工具,最常見使用秤砣秤的人是大學畢業時收舊書的那批人,而這些人是以」黑心「而著稱的……
————————————————————————————————————————————
經 @孟德爾提醒,又想起來個故事。
還有這個職業——修筆匠
評論中說修筆匠似乎不是個受尊敬的行業,這點至少在我的記憶里我是不認同的。我記得我小時候,九十年代的時候,修筆師傅在當地基本上是高端職業。由於本地能買到的鋼筆質量一般,很多人買到鋼筆後,第一要務就是找修筆師傅換個好筆頭,記得上小學剛學用鋼筆寫字的時候,誰的筆頭要是找修筆師傅換過的鎢鋼頭或者更高級的金尖,那純粹是高帥富沒得跑了。

這個職業的消亡除了因為科技進步外,最大的影響是受到了消費選擇的衝擊——
1、寫字的人越來越少了;
2、仍需要寫字的人大多數在用不容易污染紙張、攜帶方便的中性筆;
3、使用鋼筆的人越來越多的開始使用萬寶龍和凌美,在這些高端鋼筆品牌引入中國人的生活後,老式鋼筆存在的那些常見的問題,例如筆尖容易劈、導墨不流暢幾乎不再存在。
(上圖這位山東的大爺修的主要就是那種老式塑料筆桿、尖針的鋼筆,這種筆說實話我很多年沒見過有人用過了)

另:說到這可以講個事。我奶奶打麻將的一個很要好的老太太的丈夫就是修筆匠,去年11月我回家鄉的時候去奶奶家,老頭見我用凌美(狩獵者,不算高端)寫字,把筆要過去用放大鏡照著端詳了半天,說是這麼滑、打磨地這麼好的筆這麼多年他都沒見過了,當時就問我說這筆多少錢,能不能賣給他,一千塊夠不夠不夠打個白條(狩獵者其實不到兩百……)。今年過年我回去的時候送了他一支百樂(280多的那種,客戶送的,自己也沒花錢),老頭硬要給我塞錢我沒要(我奶奶說老頭一個月退休工資也就一千多點),結果過年的時候老頭把他家農村親戚送他的雞、兔子、獾子油、臘肉全給我奶奶搬來了……

哦對了,老頭是東北人,建設三線的時候遷到我們那的,他老爹好像還是馬占山手下的兵,所以自始至終,我都沒告訴他那支百樂是日本貨……「大爺,這是美國飛行員用的,您看,pilot,就是英語『飛行員』的意思「

另:不要問我百樂吸水桿上面寫著「Japan」怎麼辦……百樂對霓虹國的熱愛豈止是吸水桿?外殼筆尖不到處是Japan嘛……不過沒事,老頭不懂英語。


3.13凌晨,過千贊了,感謝大家關注。有空給我這個貼捧個場老師可以有多壞?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傳呼小姐。
我高中畢業時(99年)有同學去做了傳呼小姐,上崗前要專門培訓一個月,發聲部位發聲方式都要專門練習,每個人的聲音都需要讓人感覺到微笑。
我同學所在的台就是以傳呼小姐們聲音甜美聞名。
在以年輕女孩為主的職業里,傳呼小姐在當時算是很時尚很受歡迎的。很多傳呼小姐都有粉絲,追求者眾多。很多人打傳呼就是為了聽她們的聲音。
在漢顯的時代她們也是知道秘密最多的。


寫字先生與「代客畫像」
看北京電影廠老電影《茶館》的第一幕,裡面有一處很小的細節,不知道有誰注意過。
秦二爺是裕泰茶館的房主,到茶館裡查看生意情況,在茶館一處窗戶上帖這一個小招牌「代客畫像」。

過去文盲極多,在晚清那個時候,80%以上的人口不認識字,如果以會寫字標準衡量,這以比例更要達到90%。
因故,一個人達到「能說會寫」的程度,就意味著他的文化水平超過了90%的人口,識文斷字是標定一個人社會身份的重要標誌,成了「先生、讀書人」。
讀書人的最光明的出路,是通過科舉考取功名,但有相當多的讀書人,一輩子沒能在在這方面取得什麼成績,最後不過是童生、窮秀才。
有些去教私塾,或者去做帳房,或去做一些為官府、書局或大戶人家謄抄卷冊的活計,更多的讀書人沒有一技之長,唯有的出路是賣字。
最常見的,就是這種寫字先生。他們專門到諸如茶館這種人流密集的地方,很多不認識字的人、寫不出完整句子的人,如果想寫封家書,或者需要有一些必須交易雙方寫下字據契單的買賣,就讓寫字先生代勞。
還有到了逢年過節,寫字先生更可以接一些諸如題對聯、寫福字之類的活。

另外,在那個沒有照相機的年代,卻有不少場合需要看人的面相。
比如說某個大商鋪要找夥計、學徒,除了「五官端正、家世清白」的基本要求外,還要看面相是否「周正福瑞」,不能頰帶顏晦。除此之外,諸如紫禁城內外給皇室做侍衛工作的護軍、王府或其他達官顯貴的家丁,除了配腰牌以外,同樣需要看和留下本人的「影畫」
所以寫字先生大多還能給人畫像。

跑到茶館裡,做這種工作,不用問,肯定是沒考取什麼功名的讀書人,但讀書人再窮酸,依然是讀書人他在社會上依然還能得到一定尊重。

等到普及基礎義務教育,強化掃盲,同時照相館又逐漸普及、照正身證件照的成本低廉後,這個曾經受人尊敬的職業,以及茶館,就都消失了~


。以前飛行機組需要兩名駕駛員,一名飛行領航員,一名飛行機械員,和一名飛行報務員 所謂的五人制機組,很長一段時間內,五人制駕駛艙是非常盛行的,機長、副駕駛、領航員、機械員、報務員缺一不可。

如果飛長航線的話,可能需要兩套機組也就是10個人。伴隨著飛機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計算機取代了很多駕駛艙的崗位,並且將飛行員的飛行強度降低。機械員、領航員、報務員消失了。
只需要機長和副駕駛 兩人制機組就足夠了。

飛行報務員 - 飛機的嘴巴和耳朵


飛行報務員將地面的指令轉達給機組,又將飛行的狀態和機組的意圖反饋給地面。所以飛行報務員是與駕駛員配合最默契的工種。而在曾幾何時因為歷史原因,尤其是在跨洋航線上,報務員作為在駕駛艙唯一能夠聽懂英語的人,地位是非常高的。

當年第一批飛行員都被禁止學習英語,所以中國民航的飛行報務員可以說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學習。強度非常大。


在母語是英語的國家中,飛行報務員是最早被取消的工種,而在中國民航一直到80年代某期,由國航率先開始在737嘗試,並且通過四年時間實現「兩人制」機組。


而飛行報務員在中國民航跨洋的747機型和777機型中,還是保留了很長時間,甚至到現在還有幾位老報務員在執飛航班任務。


當然了,隨著年輕機長的增多和大家普遍英語水平提高,這些老前輩們早已不是當年的主力了,早期中國民航沿用的蘇聯的體系,在開闢國際航線時,英語通話成了老大難,但是,年輕一代的中國機長,都經歷的國外英文環境的培訓以及英語空陸通話的考核,完全勝任全球飛行的通話要求。

飛機的指南針 - 飛行領航員

簡單的來說,飛行領航員是飛機的「指南針」,他為駕駛員提供準確的方向,以免飛機「迷路」

在以前飛機沒有那麼先進,尤其是慣性導航系統和gps沒有大規模使用前,飛行領航員通過羅盤 ,地圖坐標,和飛行計算尺來計算飛機的位置並進行導航。

早期領航員是「坐在飛機鼻子里的」

tu16機鼻上那個玻璃座艙裡面就是領航員席位

這張b17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因為在那個時代,領航基本靠眼?後期,尤其是民航客機飛行領航員也和其他飛行員們一起坐進駕駛艙中

tu154客機 左側應該就是領航員座椅(注意駕駛艙一共五個座機兩位駕駛員和 領,通,機各司其職)

後期領航員工作需要「看」的東西少了,算的東西就會變多,也變複雜。趕上空中風很大的時候,就要不斷用計算尺來計算航線夾角,駕駛員來修正航跡。要是趕上航線上有雷雨,飛機繞飛時,就得牢記繞飛的角度,速度、時間,不然就有迷航可能甚至撞山。

進入80年代後隨著慣性導航系統的大規模使用,民航飛行領航員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年輕的重新學了飛機駕駛技術,變成了飛機駕駛員,稍微大一點的轉了地面工作,再大一點的就直接退休了。(軍方有些機型依然保留)

作為飛機的指南針和飛機的眼睛,領航員是當時所有招飛要求文化課成績最高的。

飛機的大管家 - 飛行機械員

早起飛機系統尤其是發動機系統繁雜而不穩定,這就需要在它不太聽話的時候人工控制一下,於是飛行機械員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注意這張E 3(改裝自707)預警機駕駛艙照片 在飛機起降過程中 右邊的飛行機械員左手是和飛行駕駛員的手一起在控制油門,原因是早期飛機沒有電子發動機控制系統,在起飛和落地過程這種對發動機推力精確度要求比較嚴格並且飛行駕駛員工作負荷高的情況下,需要飛行機械員去人工精準的調定推力。

飛行機械員和地面機務的區別簡單的說是飛行機械員更像飛機的管家,去輔助駕駛員控制和操作飛機,而地面機務往往像飛機的維修者。

飛行機械員通常有兩種:專職飛行機械員和第二副駕駛。專職飛行機械員通常是飛機和發動機機械師出身。他們不是飛行駕駛員,也不具備升級為飛行駕駛員的資格。第二副駕駛一般是積累經驗準備走上飛行崗位的飛行員。申請第二副駕駛職位的人,必須擁有商用飛行員執照,一定的飛行小時,並且通過飛行機械員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U.S. Airways 1549航班在哈德遜和面迫降奇蹟的機長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 III)就是一名飛行機械員出身

向前輩們致敬


農村流水席總管
/

農村的紅白喜事,要擺流水席,通常短則兩三天,長則六七天。宴請鄉鄰親友都需要在自己家裡搞,做飯要請大廚、端菜打掃要請人幫忙。如果沒有一個人總覽全局,那就會亂得一塌糊塗。
而流水席的總管呢,就是總覽全局的人物。
經常做總管的人,會在村裡獲得很大的威望,很簡單嘛。他為別人家操心流水席,忙得自己好幾天都無法工作生產,到頭來的謝禮往往只是一條廉價香煙、一瓶廉價白酒。所以村裡人都會對其尊重,覺得欠他的面子。
而當總管的人,也是樂在其中,原因是他在這一段時間內,獲得了指揮別人的權力。
有個鄉鎮領導曾說,以前選村幹部,選上來一些大款、無賴,不操心不辦事,弄得一塌糊塗。還不如找那些沒啥錢又喜歡指揮人,經常做流水席總管的老男人。這些人有一定的指揮能力,也有一定的威望,而且熱衷於報酬較低但面子較重的工作,往往會把事兒辦好……
所以嘛,有很多流水席總管,往往都是村幹部。

至於做一個流水席總管多麻煩呢。
首先你要謀劃辦流水席的家庭會宴請多少親友,有多大的開銷能力,籌劃能擺多少桌宴席。比如我奶奶和我姥姥過世的時候,由於直系後代不是很少,而且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於是就規划了幾百桌,買的菜也盡量高規格。而等我父親過世的時候,由於直系後代就我一個,又窮又弱,總管就會很貼心地規劃一百多桌,買菜也盡量中低檔次。
而後就是搭建宴席的大棚、借桌椅餐具,這都是麻煩事兒,需要總管和開席的家庭一起籌劃。不過現在嘛,都是掏錢去家政公司租了。
在後就是請赴宴、幫忙的親友。赴宴的親友送請帖或者打電話都可以,然而幫忙的親友若非自己的鐵哥們,就必須要總管帶著去一家一家敲門,給人家有牌位的主屋磕頭。
請來人之後,總管會下令讓誰負責掌盤(就是端盤子)、清桌下菜、打掃衛生。這就真需要威望了,這都是苦活,如果總管不給力、開席的家庭社會地位不高,就會很難辦。

這就是所謂掌盤,如果擺滿了湯,還真不好端:

每一輪宴席後要打掃,緊接著又會上,無論對開席的家庭還是幫忙的親友,都是苦不堪言的負擔

現在我們這窮地方,也慢慢普及酒店結婚了。雖然也會象徵性地找一個總管,但真的就是象徵性的了。


補充:假如酒席五天,每天五輪,你覺得幾百桌還可怕嘛?
一輪酒席實際上只有六到十五桌,總共加起來才是幾百桌。覺得幾百桌多的,可能是見過吃過但沒親自操辦過流水席的。


看了一圈,竟然沒人說電報員。
電報自晚清進入中國後,操作電報的人員就一直是吃香的技術工種,當時的收入能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電報最後的輝煌是1980年代。當時改革開放,民間一下子活絡了起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跨地區乃至跨省業務激增。那時候,長途電話還不普及,而且相比行諸文字的電報,電話的信憑力要差很多,所以這些業務往來都必須依託電報。
1990年代後,長途電話普及,又引入了傳真機等新發明,1990年代末電子郵件也普及開來,電報也就沒有了存在價值。記得十多年前尚推出了所謂「鮮花電報」等私人服務,換個角度看,這正說明電報已喪失了實用意義,轉而靠情趣和情懷續命了。


轉一篇馬親王的近代電報八卦
[轉載]閑說近代中國的電報八卦(八)


幾百個答案了估計也沒人看得到,我這行曾經有個挺重要的崗位叫:描圖員。

過去畫圖的順序是:工程師出草圖——製圖員理解工程師的意圖繪製白圖——描圖員在硫酸紙上描圖,然後曬製成藍圖作為成品圖紙。

描圖員出的硫酸紙圖紙就像照相的底片,是圖紙最基底的一層。該崗位只需要最基礎的文化,但是要非常非常細心和一手好字。(反正我幹不了,兩條都不行)

現在都是CAD了。

一不小心暴露年齡了。

評論區有人讓我上鴨嘴筆的照片!手機實拍!我豎起來那支就是鴨嘴筆!左下第二支也是!渣像素+帕金森,湊合看!

我還不到30你喊我長者我表示很生氣!


記得當初剛上大學的時候
就是那個數碼相機剛剛興起年代
在圖書館裡看到了一本photoshop的書
於是自己按照書上的案例
學起了photoshop
最後竟然小有所成
之後系裡但凡要是做一些海報之類的事情
大都會找到我
當然這不是重要的

後來我的才藝被系裡的女同學發現了
於是
女孩子紛紛找到我
讓我幫她們的照片處理一下她們的照片
我一般根據熟悉程度開展不同工作量的服務

認識的女生可以開展
磨皮
調光線
去紅眼
等基礎服務

關係不錯的女生
可以進行
瘦臉
塑身
拉腿等擴展性的服務

曖昧的女生
可以根據其需求進行訂製
比如合成一些長腿歐巴與她本人的合影之類的

可以說
photoshop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
直至有一天
出現了一款叫美圖秀秀的軟體
我的青春
彷彿也定格在了那裡。

評論區的一個兄弟給了我一槍,好疼。。

當然後來我也找到了解決方法
請見
我的知乎回答:百度行過哪些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07753/answer/149339156?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在九十年代時候一個市公安局的科室主任突然想改行,原因是原來一直覺得地位很高的他,在飯局看到一個普通的外貿工作人員。旁邊一堆企業家,國企老總發自肺腑的拍他馬屁,想盡方法討好他。主任同志很驚訝,他開始詢問外貿的問題,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於是他決定改行,而且所有人都支持,於是他求爺爺告奶奶,上下活動,總算把自己調到外貿。

當時國內的一般企業以及民企是沒有對外貿易權的,對外貿易把持在國有外貿公司手裡。當時一個普通外貿工作人員,手裡都有上百萬的流動資金,九十年代干幾年外貿,賺個幾百萬很輕鬆。

好多企業的進出口業務仰其鼻息而活,你要想出口,就必須靠外貿公司幫你賣東西。你要想進口設備,外貿公司幫你買東西,這就是當時的買辦嘛,而且是國家支持的。外貿的人每一個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關係硬手頭也硬。

可是,可是,可是,國家政策說改就改。時代要變化,進出口許可權一天比一天寬鬆,逐步下發到企業手裡。外貿就沒有當年的好日子。

那位公安同志剛進公司一年多,業務還沒熟悉,外貿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外貿改制,他就莫名其妙的下崗了,連公安局都回不去了。


電腦和Photoshop發明以前的照片修圖師。


上一個時代的影音設備的維修人員。

包括但不限於維修下列產品:電視錄像機、磁帶型錄音機、黑膠電唱機、顯像管電視機……
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國家並沒有在一般家庭普及電視錄像機、黑膠唱機這兩個物件。

我們今天可以靠智能手機和電腦代替以上產品。

但是在那個時代那些設備在較為發達的國家是家庭影音娛樂不可或缺的存在。

現在的中國觀光客在東京的各個綜合電氣零售店裡購物,在秋葉原、新宿、池袋被各種商家坑的很開心的時候,可能不會意識到這些店在30年前意味著什麼。
1990年的Yodobashi Camera新宿西口本店的地下部分,全部是影音產品的維修櫃檯。我爺爺那個時候在日本工作,他有幸見證了日本工業設計時代最輝煌的掠影。
在當時,這些超級大店的維修人員基本上能夠在幾分鐘的時間裡就弄明白你的機器出了什麼問題,並且基本上能夠在故障品送店5小時內將非嚴重性損壞的產品修好。那個時候維修業務佔了類似的電器產品連鎖商店業務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

如果有過相關接觸的朋友都知道,電視錄像機和錄音機這兩個東西的故障排查是十分頭疼的。
一台80年代生產的雙方向磁帶錄音機(大概枕頭那麼大的那種)裡面會有上萬個零件。誇張的說,每一個零件都有可能是故障源。我曾經在去年嘗試維修一台90年代中期生產的東芝的單放機,儘管我還是有一些維修經驗的,但是經過一個下午的折騰我也只能大概估計問題出在轉動結構的問題上,然後不得不選擇放棄(啊,文科生的悲哀)。
而電視錄像機更為可怕——如果你運氣不好,在使用的第一秒它就有可能吞了你的錄像帶,更不要提某些因為保管不當而引發的掉磁、霉變、受潮對錄像機的損壞。
這些東西如果我現在去新宿、池袋或者貴的離譜的秋葉原的維修店,可能需要等上好幾天。但是在二三十年前,日本人卻可以享受到幾個小時就能被修好的服務待遇。
這就是影音電器維修行業的縮影。


順便又想起了一個事。
那就是沖洗膠捲。
所幸日本人在數碼衝擊之前實現了膠捲沖洗的機械化,今天在東京的我還可以享受到2小時沖洗膠捲的待遇。
不過國內的話,真的已經是技術斷代了。某些大型圖片社全然不見15年前沖洗大戰時候的優良技術,即使再好的膠捲洗出來的照片粗糙的都能當砂紙用。
這可能也算是一個行將消退的行業吧。


書法匠人。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全村活的最自在的人,是一位老夫子。此人一生不曾下地,兩項絕技,一是占卜,二是寫的一手好字。

村裡但凡誰家有紅白喜事,便離不開他。選吉日找他,寫對聯找他。尤其是喪事,靈棚怎麼寫、明旌樓怎麼寫、棺材裡邊放什麼等等,全村就他一個人會。紅白事司儀,也都是他。

全村800多戶,四千多口人,可以說是每月都要有幾場事,多多少少給他些利事(紅包),管他吃飯,管他抽煙喝酒。

到了春節村裡人找他寫春聯的排隊,從進入臘月初八以後一直排到除夕都是絡繹不絕。一個春節能賺夠他半年的吃喝花銷。

以致於我五歲的時候看到書上寫:要做個受人尊敬的人,我便以為是那樣的人。

我從六歲開始連毛筆字,十歲有小成,十二歲開始給他打下手,十五歲開始他不想去的窮人家辦事兒了派我去。

十七歲我讀了職專,會計專業。我們那時候的會計專業要學兩樣現在不學的東西,一是打算盤二是書法。我書法老師便是一方[巨匠]。

從他那裡我又發現了更大的世界。毛筆字寫的好,一副招牌便是幾千上萬,比如陳天然張海那樣的大家,能喊到一字萬金。嗯,那時候在河南到處都看得到這兩位批發大戶寫的大招牌。

在書法老師的鼓勵下,我又苦練了兩年,參加過所謂的「段位比賽」評過七段。

到了2002年我讀大二的時候,暑假開小學生輔導班賺了一點小錢,買了酒肉和宣紙墨水去看他的時候,發現他的生活異常窘迫。他後來在學校因為桃色事件被開除了,別無所長又手無縛雞之力,淪落到去給一家工廠看大門為生,家裡一團糟。

我在聊天當中小心翼翼的問他,為什麼不賣字呢?

老師淡淡的問我:賣給誰?

是啊,時代變了,這幾年已經基本上沒見到手書的招牌了。
而我,也已經十來年沒有再掂過毛筆了。



英語里computer在電子計算機出現之前是個職業名,
意思是負責計算的人,常常出現在航天等領域。
這個我還是看了圖靈那個電影才知道的。
===================================
這個可能原始的地位也不是很高,
但是因為科技進步,這種工作完全絕跡了。
職業名稱都變成了一種工具的名字。
所以我覺得值得一提。


wikipedia.org 的頁面
Human computer


【我說一個,貨郎。】

這個職業挺古老的,在和平年代存在。

在商品流通閉塞的年代,農牧民大多數需要都是自給自足的。但還是會有一些商品是自己造不出來的,人口較多的地方會在趕集的時候買的到。

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就是需要貨郎來作為流通渠道。

小孩兒的玩具,姑娘們喜歡的首飾或者擦抹,小夫妻喜歡的葷東西。基本貨郎手裡都有。

偏遠農牧區的老百姓因為沒處交流商品,手裡會有比較可觀的貨幣。貨郎如果到這些家庭,往往能掙到很多。

民國時期,貨郎喜歡去偏遠農家賣貨。到地方就把貨全亮出來,他不怕對方給不起錢,而對方也會盡情挑。最後,貨郎拿到的並不是錢,而是洋煙。偏遠農家總是會在山溝巒壑間種罌粟生產鴉片,幾年下來存量可觀。而那個時候的西北,洋煙真的就是一種硬通貨。

新中國成立後,貨郎曾經存在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治安管理加強,貨郎就比較少見了。因為老百姓不能隨便到處串,到外地必須有家鄉政府開具的介紹信。當然,也和當時商品短缺有關。

改革開放後,貨郎又開始多了起來。

貨郎每到一個家庭,孩子們首先興奮的要他拿出好玩兒的玩具。當貨郎拿出那些鐵皮發條玩具時,孩子們兩眼放光,喜愛非常。老人會跟貨郎買去痛片兒,都是按片兒買的。價錢我忘了。當老人小孩兒主婦都挑選過貨品以後,男主人正打算付錢,貨郎又會把男主人拉到一旁悄悄嘀咕。然後倆人非常猥瑣的笑,貨郎偷偷給男主人一點兒東西。最後結賬而去。

夜裡,主婦問白天兩個人在嘀咕什麼。男主人笑的挺隱晦,拿出貨郎給他的東西:巨黃巨黃的兩三本畫冊。夫妻倆一人一本,看的嘖嘖稱奇,然後耐不住性子,倆人半夜跑到沙樑上,在月光下,那什麼。

到了2000年,貨郎還是有存在。這時有些富裕的家庭已經開始買了VCD、DVD之類的東西,貨郎也專門為這些富裕家庭準備了碟片。還是同樣的節奏,孩子先選貨,然後是主婦和老人,最後貨郎神神秘秘把男主人拉到一邊嘀咕的樣子,簡直是千百年以來的一模一樣的發生,很有意思。兩三張碟片,《金槍肉盾》、《真軍搗黃龍》。男主人看看封面就趕緊藏好。

從漿皮影,到粗糙雕版印刷的春閨麻紙書,再到改革開放後南方小印刷廠印的外國黃畫冊,最後到毛片兒。貨郎總是能給山野荒村的夫妻帶來調劑生活情趣的東西。

貨郎,這個古老的職業,在偏遠地區的人眼裡總是代表著什麼,對孩子來說會帶來童趣,對主婦來說能帶來好用的生活用具,對男人來說就是那個時代的草榴,遠遠的看見一個挑扁擔的人,就硬了。

時至今日,隨著農村地區逐漸開始道路、電力的村村通,隨著汽車下鄉之類的政策,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再想接觸外面的花花世界,已經很容易了。貨郎逐漸失去了他的存在的價值。

孩子到了學齡就會去鎮上上學,關於玩兒的事物,到小賣鋪可以買到的玩具,有時還能去遊戲廳、網吧玩兒更高級的東西。

主婦們只要坐上丈夫的車,就能去鎮子上買她們喜歡的用具、化妝品。

男人即便不去鎮子上,也能在十里八村男人組成的微信群里看到大家分享的片兒,無非多費些流量。移動公司的鐵塔看似無用的杵在野外,卻起到了當年貨郎的作用。

再也用不著貨郎了,好像是這樣。以往對貨郎扁擔箱里有限商品的期待,變成了今日無止境的的欲求。全球化的商品經濟如此強勢裹挾所有人參與進去,即便再偏遠的地區,只要通信鐵塔到了,每個人想要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貴。

將過往的樸素與如今的紛繁對比,我有千言萬語的感慨,欲言又止,無法表達出來。


大致思考了下:
第一類,當時先進設備的使用者,如計程車司機,90年代的司機是廣泛受到社會尊敬的,現在……。以此類推,民航機長、飛行員、甚至宇航員,隨著時代的進步將必然沒落。
第二類,當時先進媒體的傳播者,如戲曲(尤其是地方戲曲),即便是京劇(小眾圈內地位是另一回事),也不能倖免。廣播(一維)&>影視(二維)&>全息影像(三維)&>體感互動(四維),小品演員、相聲演員、接下來會是影視導演、影視演員么?
第三類,當時先進(含工業無法取代的精細)技藝的掌握者,如金匠、銀匠、銅匠、鎖匠、木匠、漆匠,等等。

綜上,這些職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第三產業。利用並受制於當時先進生產力所產生的服務性行業。


奇怪到現在還沒人說圍棋手……算了放過李世石,認真地談談過去五十年失去光環的職業:

首先是印刷工人。

在工業時代早期,印刷工人(包括出版業職員)是無產階級精英中的精英,因為他們必須識文斷字才能完成工作。在那個遍地文盲的時代,認識所有的字就意味著教育水平超過80%以上的成年男性。當然,和鉛字、鑄字爐、石板打交道也不是個輕快活,所以貴族子弟和資產階級不屑親自來搞印刷,印刷工人因此成為最有文化的無產階級、最傾向革命的知識分子。同時,藉助工作便利,印刷工人能免費閱讀各種書籍,享受到其他無產階級買不起的精神產品,因而思想開明進步。再考慮到文化管制政策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就業,印刷工人成了最反對保守主義,主張言論自由的一批底層群眾。

平日里,印刷工的工資和閑暇略高於工人的平均水平,是少數能靠自己能力擺脫無產階級身份的勞動者。而一旦階級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必須在戰場上做個了斷的時候,印刷工人是勞動階級的中堅力量,是最可能把造反變成革命,把破壞力變成建設新社會創意的人物。從18世紀美國-法國大革命到中國革命,一二百年間,印刷工人成為革命領袖的概率幾乎高於所有職業。(這是活字時代才出現的局面,雕版印刷時代的製版和校對工人都不需要識字)

——本傑明富蘭克林,印刷學徒出身。策動了美國革命,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發現正負電荷並發明避雷針。他曾作為美國第一位外交官出使法國,通過文字和行動見解策動了法國大革命。他曾經為自己撰寫墓志銘(未採用),自稱Printer。

——《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

除大俱樂部之外,各區俱樂部也出現了。1790年夏,工程師杜孚聶、醫生聖特克斯、印刷師摩莫羅等在當時已改為法蘭西劇院區的舊哥德利埃區,組織了人權及公民之友社,簡稱哥德利埃俱樂部,因其會址最先是在哥德利埃派〔譯者按:即五傷方濟會之音譯〕的修道院,後被貝野所逐而遷於多斐內街博物院大廳。人權之友社並不是一個政治學院,而是一個鬥爭集團。

——引自《法國革命史》,這個俱樂部實際上是左翼雅各賓派最核心的組織。

到了19世紀中期,隨著印刷工業的擴大和無產階級整體規模飛速增長,印刷工人日益成為革命幹部的優先「候選人」。無政府主義宗師蒲魯東(被馬克思主義批判也被馬克思主義者引為盟友的那個蒲魯東)就是法國貝桑松的印刷學徒。同期美國偏左翼自由主義的作家馬克吐溫也是印刷學徒出身。在巴黎公社和第一國際領導層中,以及和卡爾馬克思一起在諸多文件上簽字的革命領袖,出身印刷工業的比例遠遠超出印刷工佔全部工人的比例。

到了20世紀,印刷工人依然在左翼運動中充當骨幹。作為1917年革命前奏的1905年俄國革命,第一階段就是莫斯科印刷工人發動罷工。在德國國會縱火案中被樹為「靶子」的季米特洛夫,第一份工作是印刷學徒。後來搞過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的斯大林提名季米特洛夫當保加利亞共產黨總書記。朱可夫同學雖然沒有當過印刷工,但在自傳中承認第一次求職就企圖進印刷廠,只是因為沒有熟人介紹才作罷。日本共產黨創始人片山潛,曾經當過共產國際美洲負責人,第一份工作也是印刷學徒。1933年病逝的時候,斯大林親自抬棺,把他葬在紅場克里姆林宮的牆下。

中國革命也不例外。1921年建黨,主要是知識分子聯盟,建黨後依據意識形態積極發展工人階級入黨,第一個工人黨員就是印刷工人徐梅坤:

三大代表徐梅坤:中共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黨員--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

徐梅坤,1893年農曆七月初一出生於浙江蕭山長山鎮(今屬新街鎮)富星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0歲時就開始到醬油店、訂書作坊做工,16歲到浙江省官制印刷廠當學徒。因為不識字,一開始他只能學澆鉛版,後來,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識字,經過努力當上排字工。1920年,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在浙江印刷公司當工人的徐梅坤為了能把杭州的印刷工人組織起來,多方奔走,聯絡工人,終於在1920年七八月間,與倪憂天共同發起成立了杭州印刷工人團體——浙江印刷公司工作互助會,徐梅坤擔任互助會宣傳股長。

1922年,徐梅坤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歷史上較早的工人黨員。

徐梅坤入黨之後,就向陳獨秀建議:印刷工人有知識、不是文盲,比較容易開展工作,應該先在印刷工人中籌建工會。陳獨秀同意了他的建議。他又主動向陳獨秀提出去商務印書館開展工作。經陳獨秀介紹,徐梅坤到商務印書館編輯所工作,並在那裡認識了沈雁冰(茅盾),後又由沈雁冰介紹進入了印刷廠。不久,徐梅坤動員一個照相製版工和一個繪圖工加入了青年團,繼而又發展、吸收商務編輯所的一名工人入了黨。此後,上海的四大書局:商務、中華、世界、大東都先後有了中共秘密組織。

由於印刷工人積極入黨,到了1928年的六大,中央委員一共23人,其中2人是印刷工,六大四中全會補選的中央委員陳雲,最初也是商務印書館的店員兼印刷工。陳雲同時也算是在中央領導層時間最長的領導人。這樣算來,六大中央決策層中,八分之一的人有印刷廠從業經歷,份額超出印刷工占勞動力的比例100倍有餘。

余茂懷(1902-1956)又作余茂淮,字余琪,又名余飛,曾用名余先一、余茂德。安徽黟縣人。少年時到上海一家英商電車公司去學電工。1920年,經友人介紹進商務印書館當印刷工人。

……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被推為大會主席團委員,併當選中央委員。會後留在蘇聯,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同時還擔任駐職工國際代表。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行動委員會」(簡稱「總行委」)委員。1931年1月7日,出席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會後不久,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區域中央局委員。

關嚮應(1902-1946) 原名致祥。遼寧金縣人。滿族。1920年入大連伏見台公學堂商科讀書,開始接觸新思潮,積极參加反日愛國活動。1923年3月畢業後當印刷工人。

……1928年6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後任共青團中央書記。1930年調到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工作,後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

這個趨勢到20世紀中期迅速弱化。因為教育開始普及,在革命後的國家普及尤其迅速,識文斷字再也不是一個明顯的優勢。而電影、廣播、報紙等廉價大眾文化產品的出現,也削弱了印刷工人享受免費書籍的優勢。所以印刷工人不再兼顧知識分子和勞動階級身份,而是變成了普通的勞動者。隨著激光照排、電腦排版、電子出版等技術的發展,恐怕這個半體力工種都會逐漸消失。

當然,即便這個職業依舊保持過去的地位,如果共產主義運動依然保持原來的慣性,恐怕印刷工人也未必會一直保持革命中堅力量的地位,成為反革命前鋒也不是不可能——此處請參考我前幾天的回答:

相信共產主義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馬前卒的回答

到了20世紀,隨著工業進一步發展,這個中間階層已經相當顯著了,上層會被接納到統治集團,下層至少也可以穩定的當中產階級。一旦他們不再有被工業消滅的危險,他們就不願意再站在無產階級一邊。當然,按照馬克思的說法,他們本來也不是同志。


就算再遇到社會危機,他們也願意團結到大資本身邊當法西斯的基層幹部,來鎮壓剩下的工人革命。蘇聯中國成立之後,又是技術官僚和幹部集團最終葬送了革命。但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邏輯,這些人本來都應該是革命的骨幹力量。可見他們的這個具體預測其實是有問題的。尤其低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階級分化。德國革命最終沒有成功,蘇聯和中國的革命因此垮掉。

其次,我曾經為我的書寫過一個自序,結果被出版社以篇幅理由拒絕了。其中提到了一個剛出現20年就要逐漸消失的職業:膠輪馬車馭手。

六十年來家與國 —— 《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自序

我父親生於50年代,在那個時代,故鄉是一個純粹的農業社會。除了偶爾能從偽滿留下的鐵路上聽到幾聲汽笛,父親的童年世界沒有任何工業社會的痕迹。每天早晨,叮噹作響的駝鈴聲從門前大路上傳來,成百甚至上千峰的駱駝商隊從門前走過,帶著北方蒙古草原的特產走向南面100公里外的長城隘口,半個月後再帶著布匹和食鹽返回。


駝隊的興盛是因為當時沒有硬化路面的公路,中國大部分縣城和其他地區的聯繫只能通過泥土鋪設的「官道」來進行。木製包鐵的輪子剛性太大,遇到泥土路面任何的軟弱點都會深深地陷進去,沒法支持車輛在道路上長途跋涉,所以馬隊和駝隊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60年代初的某一天,父親發現家裡的獨輪車的輪子改成了安裝橡膠輪胎的金屬輪子,從此貨物加在泥地上的壓力被有彈性的車胎分散到更大的面積,這意味著車輛通行能力大大增強了,顛簸還減少到原來的幾分之一。同時出現的還有馬車使用的膠輪,於是各個生產隊紛紛打造更多的馬車,從日益裁員的馬幫那裡換來騾馬,從農資公司購買新型的橡膠輪胎,在鄉村中第一次建立了長途公共運輸力量。


從此以後,山裡的木材、山貨和平川里的物資開始頻繁交流,車把式成了新興的熱門職業,就連小腳的婦女都因此獲得了逛一趟縣城的機會。縣城不得不為這種新興產業設置了專門的大車店——60年代縣城的物流中心兼信息中心。


在21世紀的孩子看來,甚至在我這個80後的回顧視角中,貧困的農村多了幾輛馬車和獨輪車,縣城多了幾排散發著馬糞味的平房,這實在算不上什麼變革。但這對於幾千年來少有變化的農村,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用我父親的原話講:「日子從此不一樣了」。

注意,這裡的馬車不是指傳統上的那種窄幅、木輪木軸,用舊皮革來緩衝的馬車,而是加裝了鐵軸、滾珠軸承,使用充氣橡膠論壇的半工業化產品,在平坦路面上載重超過一噸,而且長途旅行基本不需要修理。所以能取代馬幫駝隊,成為農村長途運輸的重要工具。在70年代生產隊紛紛購買拖拉機之前,中國的農村曾經經歷了一個馬車時代,軸承和橡膠搶在內燃機前面結束了中國各個村落之間的孤立狀態。農民的日常活動範圍因此擴大了一個數量級。(當然還基本限於縣域)

「馬廠子」的由來

……木輪牛車是解放前多見的運輸工具,堅固耐用,載重量大。前面是一頭老黃牛拉車,後面木架子車上馱著大包的糧食、成捆的蔬菜,給城裡一些地方送貨。牛車的速度很慢,趕車人一般就在一旁跟著走。車輪是木製的,因為木頭不耐磨,又用鐵釘在木輪上包一圈,使它行駛起來不易開裂。不過行走起來路面與車輪硬碰硬,讓木輪牛車比較容易傷路面,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這種車就不太進城了,取而代之的是膠輪馬車。在解放後,不管拉磚瓦、石灰,還是運輸蔬菜、糧食,都能見到膠輪馬車的身影,「噠噠」的馬蹄聲常在路上響起。南門外,原來還有過一個大的馬車店,賣韁繩、膠輪等物。到八十年代,馬車就漸漸少見了。

周口鎮馬車運輸合作社

馬車運輸合作社的主要工具是膠輪馬車。據資料記載,膠輪馬車的車型與高輪馬車相似,只是車輪使用汽車輪胎,車身長而寬。馬匹可單套、雙套或者多套,三匹馬的時候,一匹駕轅,其他兩匹並排在駕轅馬前拉旁套,趕車的人坐在馬車前幫上,用繩鞭抽打指揮馬匹前行。單車運量可載貨1~2噸,雖然比汽車少,卻比架子車多,是介於汽車運輸與人工搬運之間的一個比較先進的運輸工具。


1960年,是馬車運輸的巔峰時期,周口一帶各縣從事貨運的膠輪馬車發展到近1000輛。之所以業務興旺,一是迫於當時的路面限制,大路少,小路多,汽車走不了,只適宜馬車行駛;二是汽車少且運費貴,馬車運輸更划算;三是馬車運輸手續簡單,填上一張託運單、提貨單,不用預付資金,辦理流程相似於現在的快遞物流。

注意馬車不僅僅是運輸工具,也是「信息流」和客流的載體。小腳婦女可以坐車去縣城,老年人可以坐車幾十里去探訪親戚。縣城發生什麼新鮮事,來了什麼緊俏貨,要送郵包……都必須藉助這個新型交通工具到達農村,農村向城市出售土特產換現金都得靠馬車。

同時軸承和膠輪相對農業社會的積累來說不算便宜,所以馬車在十幾年間成了農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縣城的大車店成了「物流中心兼信息中心」。誰誰能控制馬車的日常運營,就能掌握農村的商業通道,成為消息最靈通的農民,立刻獲得鄉村的「中產」身份。著名的文革電影《青松嶺》,講述的就是生產隊內部「奪鞭」的故事。從今天的視角看來,為一輛馬車的運營權而爭鬥未免可笑,但實際上這爭奪的是農業社會通向現代化的窗口,在60年代是非常現實的新生矛盾,是幾千年農業社會未有之事。

1970年之後,中國汽車產量和拖拉機產量出現躍升,地方鐵路也迅速擴張。1970年中國輪式拖拉機產量達到一萬台,1979年達到十萬台,膠輪馬車運輸隨之衰落,到80年代已經成為輔助運輸工具,在90年代已經算是罕見景象了(奇怪的是,北京北四環外現在也有人趕著馬車賣水果)。前面提到的那個繁盛的周口馬車合作社,甚至在1970年之前就開始衰落:

周口鎮馬車運輸合作社

到60年代中後期,馬車運輸逐漸低落。1966年,周口鎮馬車運輸合作社有社員42名,牲口56頭,膠輪馬車19輛,佔全區馬車總數108輛的18%。之後,隨著公路越來越寬,機動車越來越多,馬車運輸逐漸蕭條,只是有些路線和物資運輸,汽車和架子車不能擔負,仍然需要馬車完成。到1970年,周口鎮馬車運輸合作社的馬車減少到18輛,全區的馬車總數也銳減到43輛,業務越來減少。1975年6月,周口鎮馬車運輸合作社解體,馬車及牲畜作價處理,人員調到搬運公司。

周口市的馬車是被土鐵路淘汰的。60年代周口市以農業積累建設了全國最長的窄軌地方鐵路網,是少數擁有市級鐵路局的地區之一。這些窄軌鐵路的技術員和蒸汽機操作工眼看也要退入歷史。

隨著馬車衰落而邊緣化的職業不止是馭手,還有獸醫。今天給寵物治病的獸醫當然也有賺錢的,但畢竟只是錦上添花的服務業。當年的獸醫相當於今天的4s店和汽車製造廠,是保證軍隊機動和農村交通的主要技術人員。你想想今天的汽車相關產業有多大,就能理解當年獸醫的地位。這裡我只舉一個例子:

1955年實行的軍銜制

1955年軍銜制對軍官的區分比較複雜,按專業勤務分為指揮、政治、技術、軍需、軍醫、獸醫、軍法和行政等8類。指揮和政治軍官中,又按軍兵種分為若干類。各類軍官軍銜等級如下:

1、指揮軍官和政治軍官

步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騎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炮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裝甲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工程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鐵道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通信兵軍官:少尉至大將。

技術勤務軍官:少尉至上將。

公安軍軍官:少尉至大將。

海軍軍官——海上軍官:少尉至大將。

海岸軍官:少尉至上將。

2、技術軍官:少尉至上將。

3、軍需軍官:少尉至上將。

4、軍醫軍官:少尉至上將。

5、獸醫軍官:少尉至上將。

6、軍法軍官:少尉至上將。

7、行政軍官:少尉至大校。

在這個序列中,騎兵軍官可以當大將(許世友貌似就是以騎兵序列授銜),和裝甲兵、步兵平起平坐,炮兵也主要靠獸力驅動。所以治馬的獸醫軍官和修汽車的技術軍官、治人的軍醫一樣,都可以當上將。解放軍內部還有一個獸醫大學,和汽車學院、裝甲兵學院並列。今天的獸醫可沒這麼風光。

作為一個小縣城的居民,我再談一個直觀的印象:30年來,縣城服裝市場先被服裝廠衝擊,然後是淘寶電商,分批淘汰了縣城的裁縫和小店主。這個過程我在另一個回答里描述過:

淘寶改變了哪些城市? - 馬前卒的回答

90年代初到2007年左右,裁縫數量迅速減少,留下的要麼是高端裁縫,一個縣城保持兩三個,專門上門裁剪高檔正裝;要麼是簡單的縫補匠,只作裁褲腳,補漏洞,改腰圍等零碎工作,賺點小錢。大多數學裁縫的女孩,這時只能扛起旅行包,擠上長途車,到白溝、動批、大紅門、義烏等地去批發時裝,回到縣城開個小店賺差價。服裝廠徹底打敗裁縫作坊的年代到了,小作坊的主人們現在只能給標準化大生產做配套物流。

2008年以後,縣城衣服門店急劇減少,一方面品牌連鎖店跟著高速公路進駐縣城,另一方面網購完全拿走了衣服的物流利潤。縣城有穩定工作的女人們普及了智能手機,閑下來就點開淘寶唯品會京東貨比三家,再也不用費口舌去和小店主討價還價,猜測小販們在批發市場的拿貨價了。這是淘寶打敗傳統物流、零售業的時代。當年的裁縫,曾經的小店主終於完全下崗

此外,這幾年消失的一個「高技術」公眾還有飛機導航員(領航員)。由於GPS、慣性導航、無線電導航等技術的進步,飛機已經基本不需要觀測地貌來確定自身位置,尤其是沿著固定航線飛行的民用飛機。所以機組數量逐漸從4-5人壓縮到2-3人,砍掉的職位就是報務員和領航員。想當初,這可是和飛行員同等重要的一個職位。(林彪機組就沒帶領航員)

總的來說,最近幾十年是工業技術迅速普及的時代,每次工業技術的推廣都不是均勻的,都會在某些行業和某些地區之間製造技術壁壘。這時能用人工操作打通壁壘的工程師就會構成一個相對高薪的技術行業。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會設計安裝土暖氣的水暖工都可以在城鄉結合部構成賣方市場,社會地位一度直追前些年的電工。

但隨著技術進一步擴展,擊穿技術壁壘,這些「中產」就會迅速消亡。這幾年BIM(建築信息技術)的出現,意味著信息技術摧垮了土建行業的高牆,設計和施工行業的許多低端操作工有難了。一周以來阿發狗的戰績或許還不足以消滅圍棋運動,但肯定把圍棋陪練這個行業打擊的很慘,因為這東西對著李世石都能下「指導棋」。這麼多的前車之鑒其實說的是一件事:在工業化時代,千萬別指望靠20歲學到的東西混一輩子。這一點我有切身的體會——作為35歲的中年人,我20歲時在同濟大學練就的很多技能已經被廢掉了。不信請看:沒有衛星時怎樣繪製等高線地形圖? - 馬前卒的回答

其他相關回答:

為什麼說「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東西是 1949 年後才有的,卻常被我們當做傳統文化? -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當代有哪些足以彪炳史冊、讓後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發明或工程? - 馬前卒的回答

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 馬前卒的回答


爺爺以前是縣革委會主任,據說,級別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縣長,實際比縣長書記可能還要要牛逼點。最初沒有汽車,騎的高頭大馬,行走有專門的警衛員和通訊員跟隨,據說那時都是配有槍的。為啥是據說呢?因為,我5歲左右,爺爺就因病去世,而且我出生後爺爺就退休在家,並沒見過這些場景,關於爺爺的信息都是從自己一些比較碎片和模糊化的記憶,加上村人,父母的講述中知道的。

爺爺姊妹好幾個,有英年早逝的,有遠嫁的,有在別處成家立業的 ,只有一個哥哥在身邊,也就是我大爺。我大爺當時官至鄉長,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一次性買斷,提前退休回家。買斷就是,上邊一次性支付你多少年的工資,你就放棄工作和職位。大爺退休回家以後,在村裡開了一個代銷店,可能在城裡相當於國營商店,在農村就相當於現在的小賣部,代銷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被淘汰,大爺也養大了兒女,離開了。

再說爺爺,爺爺是毛主席手上的官員,比較廉潔,沒有為後輩積累什麼資源,唯一留下的財產可能就是跟大爺一起建了當時鎮上第一個瓦房院兒,有主屋,廂屋,前屋,後屋,東屋,西屋,上屋,下屋,大概形狀相當於北京的四合院,不過面積可能比四合院要大些。三面是房子,剩下一面朝著大路,沒有院牆。這在當時可能算是豪宅了,因為當時縣裡大部分人住的是石板房,而且只有小小的一兩間。

我爹到現在有時提起我爺爺都還不停埋怨,因為爺爺沒啥文化,也可能是那個年代官員都是如此,對自己兒女很苛刻,有好事什麼都顧著別人,有什麼要出力吃虧的事都讓家人先上,那時沒有貪污腐敗和徇私舞弊一說。農村教育也不發達,我爹只上了小學三年級,就沒上了,跟著當地武裝部參加訓練當民兵,回來參加各種運動,搞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我爹混的最好的時候也就是當了幾年村長,本身地方窮,加上社會風氣好,大公無私,直至下台,也沒為自己謀得半分積累。

我爹說,那時的官場雖然沒有貪污和徇私舞弊,不過有一個政策,就是老子從位子上退下來了,兒子可以去頂班,也就是接替老子的位子。

(謝樓下黑客指正,所謂頂班(頂替),絕不是不是領導子女直接接老子的職務,就秦始皇以來,出皇位繼承,其他木有哪個職位可以傳給繼承人。毛時代,體制內的人,政府,事業單位,國企,老子退休,子女中有一個名額可以進體製做基層職員。除了頂替,還有內招,就是單位擴招員工,候選人只限職工子女。所以,體制內的職員有兩個子女,一般都能解決就業問題。)

爺爺有7-8個子女,除了二叔去軍營當了軍官。其它的子女多是農民,教育程度最高也是初中。爺爺最偏愛小兒子,也就是我小叔,我爹說,爺爺那時的心思是,準備把位子留給小叔的。

據說,小叔當時被大家稱作,小少爺,可能算是那個時代農村的官二代或富二代吧,雖然爺爺沒積累什麼財產,不過,那個年代吃國家飯,拿工資,家境也算不錯。小叔上學時也不咋用心,愛交友,拉幫結派,吃喝玩樂,沒考上高中。年紀小,不知道當官的好處,對官場沒啥興趣,接班也不到年齡,便去了省城學廚師,後來,爺爺去世,失了勢,加上頂班這個政策也被取消,小叔也就沒乘上爺爺留的車位,最後成了普通農民。

我爹結婚早,大概15歲左右吧,就成家了,據說當時政策方面還是比較嚴,不允許私人做生意,誰去地里摘點菜賣了都會被抓起來當走資派批鬥。印象中農村人都很膽小,還記得90年代,有一天我爹跟我娘說中央某大領導去世了,呆會兒可能咱們要去哭。我幼時膽大頑皮,順口說了句,xxx死了有啥大不了,我爹狠狠扇了我一巴掌,說,要是前兩年說這話被人聽見咱們全家都會跟著你遭罪的,以後再敢胡說老子把你耳朵割了……。

據說,當時農村人也不能私自去城市,那個時候沒有打工這個概念,在農村要養家只有種地一條路。而且是集體種地,修水利……,GC主義,大家共同幹活,收的糧食全部交公,然後按照各家乾的工分來分糧。

本來,大傢伙兒一起集體幹活兒,積極性就沒有後來給自己種地時積極性高,有偷懶的,有磨洋工的,收的糧食產量不理想,如果遇到災年,比如說乾旱,洪災,減產嚴重,每家分的糧食就更少了。有的家裡孩子多,又有老人的,只有男人一個勞動力的話,分的糧食就不夠吃,全家都會餓肚子,挖野菜,吃樹皮,觀音土……據說還出過了滅絕人性的事。我大哥二哥說,他們小時候最深的記憶就是餓。那時農村小孩兒別說吃奶粉,能喝上一口大米稀飯都是很稀罕的。一家人吃飯,孩子們都會相互搶著吃,而且會去偷吃的。據說,二哥那時就把爺爺的收音機偷去賣了換吃的,差點被家裡打死。因為那時收音機在農村算是很珍貴的東西,全鎮可能都沒幾台。

後來,人民公社被取消,田地也包產到戶,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土地了。

慢慢就有了一些出賣自己勞動力和資源的人,比如說去幫別人割麥子的麥客,家裡有牛,去幫別人耕地的,去幫別人殺豬……,同村的話,不收報酬,只換工,比如說,我今天帶著兩頭牛給你耕一天地,算是三個勞動力,你記著,後邊我種莊稼或者需要幹活的時候,你來幫我干三天活兒。也就是說,慢慢有了輕微的貧富差距,有些人也開始積累了一點私人資產了。

政策慢慢寬鬆,我爹便去拜師,學了個手藝,就是制瓦。瓦是當時蓋房子必須要用的東西,爹雖然沒文化,但是天資聰穎,勤苦好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瓦匠。

以上是大概背景,現在進入正題,對,我要說的就是瓦匠。

那個時候,匠人,手藝人,在農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特別是瓦匠,因為每家都得蓋房子。我們家分的地比較少,加上爹會手藝,換工,很快就能忙完地里活兒,然後,就被人請去人制瓦。

農村人一輩子有兩件大事,一件是蓋房,一件是結婚。家家戶戶都得蓋房,家裡生活好了,嫌原來房子破小,會蓋新房,家裡兒女多,兒女大了一分家,每個兒女又會蓋新房。蓋的房都是土房,土從自己地里挖,樹從自己山上砍,唯一不能自己解決的就是瓦,瓦必須得買,或者用工換,或者自己出錢請匠人制。

周邊幾個鄉,幾十個村就我爹一個會制瓦的,瓦的需求量很大,瓦匠在當時是非常吃香的。我爹基本常年都在外邊做瓦,我娘有時也會跟著一起去幫忙。剛才說了,當時手藝人在農村的地位非常高,人們對匠人是特別尊敬的。請匠人的時候要帶禮,匠人請去之後給安排最好的屋子住,平常人一天只吃兩頓飯,但是匠人去了要給做三頓飯,除了早飯,午飯和晚飯一定得有酒有肉,煙茶也得管上……

也就是那個時候起,我們家的生活才慢慢好起來,因為除了制瓦能掙錢之外,不在家裡吃飯又省了糧食,煙酒糖茶等開支。簡單來說,也算是當時那個時代農村的開源節流吧。

不過,也有沒活兒的時候,沒活兒的時候我爹就自己在家制瓦,制好以後放著,誰家房子要翻新了,或者說圖省事不想自己做就來買現成制好的瓦。

可能很多城裡的夥伴以及年齡小點的夥伴已經不知道瓦是什麼東西了,或者說不知道瓦是怎麼製作的,我就簡單說說。

下面這張是石板房。

最早人們都窮,用不起瓦,屋子上面就鋪石板。一般窮人從決定蓋房子的時候起,農閑就全家老少一起去山上背石板,一塊一塊屯起來,估摸著石板屯的差不多了才開始蓋房,有的家裡勞動力少,光屯石板就得屯好幾年。石板房最大的缺點就是石頭太重,房子容易壞,也比較容易漏雨,很多人那時候一下雨家裡就到處用大盆小盆接著屋頂漏下來的雨。那時要看誰家條件好不好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他房頂蓋的是石板還是瓦。

下面這張就是典型的陝南瓦房,房頂黑色的東西就是瓦。

爹制的瓦準確叫法應該叫小青瓦,這個跟我們現在看到的有些仿古建築上的瓦是不一樣的,現在很多古建用的應該多是機器製成,比較精緻。

下圖就是小青瓦

制瓦的流程和工藝我結合記憶加上搜集的一些資料做點簡單介紹。

首先要選土,一般用那種被農人們稱為「白山土」的土最好。挖上一大堆土以後,摘除樹根、石頭,再用鋤頭把土塊敲碎,用粗篩和細篩篩好。

竹製的篩子

篩土,篩土的篩子是特製的,沒找到細節圖,不過跟上圖大同小異。

把篩好的土加水,牽上一頭牛,不停地在上面翻踩。(和稀泥這個詞是不是由此而來的?)

這樣反覆幾次泥土被拌勻後,將其堆起來成一個長方體的巨大塊狀泥堆,用塑料布蓋好保濕。做瓦坯時,用細鋼絲將這個巨大的泥塊切割成若干個小長方體。

製作瓦坯的工具是一個特製的木瓦桶,首先在瓦桶外面套上比照瓦桶大小縫製的布衣,而後在泥堆上用細鋼絲拉下一層薄而長的泥塊

將其圍在穿了布衣的木瓦桶外面

迅速將其拍實、抹平,修整成為一個精製的泥桶

將它拎到地上,放好,拉出裡面的木製瓦桶,輕輕揭去布衣,一個瓦坯桶就完成了。

待它晒乾以後,輕輕一拍,它就會順著既定的印痕破裂成為四片瓦坯。上圖瓦桶前整齊的一排就是瓦胚。

晾曬中的瓦桶。

土胚制好以後就要燒瓦了。那個時候,每個村子都有一個瓦窯。一般選擇一個懸坎較高的地方,先將上面平整好,而後量好直徑,往下深挖成一個一丈深淺的桶狀大坑,再從底部挖一個洞至桶狀深坑的底部,作為窯門。這只是初具雛形,要能夠用來燒瓦,還要用土磚砌好窯爐,這樣,爐齒上面可以放瓦坯,爐齒下面加柴添火。窯有大小,大的可裝一萬多片瓦坯,小的也可裝六七千片。

瓦窯:

燒瓦是關鍵環節。每到燒瓦時節,都要請工幫忙。所請的幫工一部分上山砍柴搬柴——燒瓦全部用的是柴火,所以需求量很大;剩下的人專門將瓦坯搬運到窯上,再由幾個內行的人在窯里一圈一圈地裝。

一窯瓦一般要燒上三天三夜,也有的只燒兩天一夜,一般視窯的大小和瓦的多少而論。

燒窯

燒瓦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火候,時間太長、火太大容易將瓦燒壞,時間太短、火太小又燒不透。通常要幾個人一班日夜輪流換班添柴加火。若遇下雨天,還要在窯上搭建防雨棚。待瓦燒到一定程度,便封好窯頂和窯門。窯頂用泥封好以後倒上水冷卻,等冷卻後就可出窯。

成品

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有人開始用機器專門制瓦。下面就是機器製作出來的洋瓦

漂亮的洋瓦房

洋瓦是機器批量製作的,所以成本低廉,也比青瓦細膩,漂亮,質量好。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洋瓦蓋房。用青瓦的人越來越少,爹的手藝慢慢失去了市場。

此時,爹已經靠手藝供養出了全鄉第一個大學生,就是我大哥。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農村用洋瓦的人也幾乎沒有了,人們開始建起了磚混結構的小洋樓

瓦匠,這個職業也隨著時代一起消逝在了時間長河。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更新:評論區有人說,住一院瓦房還算清廉?

在此說明下,院子是大爺跟爺爺倆人一起修的,相當於兩家人住一個院子。兩個體制內工作一輩子的人,加上8-9個兒女和村人幫忙,建一院房子很正常吧,普通人都能建一座房子,我們的院子跟別人房子的區別只不過是面積稍微大點,用的是青瓦不是石板而已,兩個小官連房子都住不起,才算是清廉嗎?

關於職位,有人說是造反派……,我的理解是:派系鬥爭只有輸贏,沒有對錯。鬥爭,只是位子上的人上上下下而已,不管誰輸誰贏,百姓的日子還是正常過。比如,老蔣和太祖,不管誰贏了,我們現在的生活都不會太差。


推薦閱讀:

AlphaGo 戰勝李世石後,最讓你害怕的是什麼?
如何看待 Google 圍棋 AI AlphaGo 擊敗歐洲圍棋冠軍?
基於深度卷積神經網路進行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
NLP(自然語言處理)界有哪些神級人物?
微軟的 Cortana 語音助手說話語調極為逼真像人,這是怎麼做到的?

TAG:歷史 | 人工智慧 | 職業 | 科技 | 社會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