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把英文字母「V」念成「微」?
題目似乎偏離了題主本意。
個人理解題主想問的問題如下:不同地域方言(即第一語言)會多大程度的影響到英語發音? ~~~~~~~~~~~~~~~~~~~~~~~~~~~~~~~~~~~~~~~~~~~~~~ 我是江南人,會經常全國各地跑,發現北方的英文口語和南方的英語口語會有很大差別,且個人感覺南方的英語會更接近真實英語的發音(這裡指的是所有英語國家,英語,美語,澳洲英語都包括,不包括印度)。 英語發音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方言習慣?教育?~~~~~~~~~~~~~~~~~~~~~~~~~~~~~~~~~~~~~~~~~~~~~~~~~~~~~~~~~~~~~~~~~~~~~~~~更新一下問題讓各位有個參考。例如朴樹的《平凡之路》中有句歌詞是「via,via」,朴樹唱的就是標準的,而不是「微啊,微啊」。這樣表達稍微直白一些。我不知道我這個問題為什麼會被划上地域標籤,很無奈。無他,只是聽到「VIP」被念成「微挨屁」的時候有點彆扭,所以想來知乎求證一下哪個發音才是正確的。
這主要是由於孱弱的師資力量跟不上前衛的教育制度。
我一直認為,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中國的中小學生就不應該作為強制普及英語的對象。教的人自己都他媽不會,能教對嗎?
這裡邊有教材太死板的問題,比如韓梅梅那版教材出來的學生,被老外打招呼How are you的時候,回答一水的「矮么飯,三Q,俺丟?」;
有考試重讀寫輕聽說的問題,比如大部分人在口語的時候只會一個一個蹦單詞,完全不會連讀,而且單詞的聲調全部是固定的;
有教學範圍的問題,比如很多人語法爛熟,卻連$49.99怎麼念這種生活常識都不會。
題主你說的發音爛,則是老師和學習環境的問題。小學生同時學習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很容易混亂,然後就會向日常使用較多的母語靠攏。記不住英文的標準發音,就拿母語的近似音素來湊合。用拼音或漢字輔助記憶單詞的現象非常普遍,比如box記成豹克四,banana記成不那那。
以北京英語為例,標準北京口音的26個英文字母念法如下:
A:欸(ēi)
B:閉(bì)
C:塞(sēi)
D:地(dì)
E:意(yì)
F:癌夫(áifu)
G:記(jì)
H:唉吃(éichi)
I:愛(ài)
J:這(zhèi)
K:尅(kèi)
L:癌擼(áilu)
M:癌木(áimu)
N:恩(ēn)
O:歐(ōu)
P:屁(pì)
Q:(無對應漢字)(kiù)
R:啊兒(ár)
S:癌四(áisi)
T:替(tì)
U:優(yōu)
V:微(wēi)
W:達不六(dábuliù),有時也說搭不六(dābuliù)
X:癌克四(áikesi)
Y:外(wài)
Z:賊(zèi)
注意,括弧里的聲調絕對敏感。
絕大部分學過英語的北京人念起英文字母都是這個操行,就是拿母語注音這個臭毛病導致的。單詞也是,發音極硬。東北英語類似,只是聲調不同,外加把C念成洗(xǐ)。
英語里的e、?這兩個發音在普通話里沒有近似的音,於是一律變成哀/癌,had、head、hide三個詞在北京英語里發音一模一樣,都念害的。
V這個輔音普通話里也沒有近似的聲母,所以北京人念成微。南方部分地區的人普通話水平比較爛,而碰巧它方言里可能反倒自帶近似音素,就有天然優勢。比如某個解說英雄聯盟的南方人,V得爐火純青:「我日啊飛機已經vǔ級啦這還怎麼玩」「這老劉都vú敵了」。
L結尾的音,舌頭要頂一下上齒齦,這個步驟不能省,有了這個上頂的動作,連讀不要太簡單,比如all of them,l和o會自動連在一起變成lo。但大部分中國人(不光是北京人)都聽不出來也學不會,就用歐或者兒糊弄了。school念成死顧偶,all念成嗷,world和word不分。一般的老師根本不會糾正你的發音,反正考試也不考。
英語里的d?,在北京英語里大部分用zh代替了,G讀不出來是因為zhi念之,於是只好再換個聲母,變成記。你覺得傻逼嗎?我還見過無數南方人把G念成zhei,把J按拼音念成雞的呢,這個玩法和北京口音完全相反,乃至於交流起來不得不把J念成鉤,好歹撲克大家都玩過。
說到撲克,山東人管Q念他媽球的,真是白瞎他們方言里自帶?了。青島話是我個人知道的各方言里發音系統最像英語的。至於南方大部地區,連n、l、r都不分,根本不用抱任何期望。知道pidgin(洋涇浜英語)這詞怎麼來的嗎?就是廣東口音的business。
一嘴奇葩口音,老師就這麼教的,學生也就跟著這麼學。都是小屁孩,心智不成熟,誰跟錄音帶練標準發音,誰就被笑話。
這就跟很多南方人學不好普通話一個道理。第一你基本沒有正常途徑學到標準普通話;第二你就算會正常發音也沒法當人面說,別人會嘲笑你。
日本人英語口音傻逼也是因為這,環境就這樣,沒法改。我自己的英語全部是工作以後跟美國人大量聊天硬把口音扳過來的,但我自己也不敢說自己發音很地道。
把V念成微確實爛,但你覺得南方人發音好就錯了——那是你聽慣了南方話聽不出發音爛在哪。歡迎你貼自己的錄音上來給大家聽聽(不過我估計題主你也看不見了反正你取消關注問題了)。
——————————
總而言之,要改變中式英語口音的普遍糟糕狀態,只能先停止英語基礎教育大眾化,這樣想學的人可以不受他人干擾、正確學習,不想學的人也可以解放,從環境上防止錯誤發音形成主流、劣幣驅逐良幣。然後再一點一點來。揠苗助長要不得。
當然,真心想學的人,怎麼都能學好的。只是——先打了一個爛底子、養成了壞習慣再糾正,要比從頭學乾淨正確的難得多。這就像重寫永遠比維護別人的垃圾代碼舒服。可惜人生是不能重來的,一旦走錯,就要加倍努力才能扳回。
如果你還年輕,珍惜吧。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更新—————
@老邢 提到一個觀點
個人覺得,能說一口帶口音的流利英語比那些所謂發音正確卻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的人強千百倍。
這個確實沒錯,比如大家都嘲笑印度人新加坡人口音重,但人家跟英美溝通起來毫無壓力。不過對於大部分英語差的中國人來講,這個想法是沒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只是拿來做遮羞布而已。我這裡補充兩點事實:
- 發音爛是由於錯誤的學習方式(一上來就背語法背單詞)導致的,而錯誤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也就是說大部分發音爛的中國人根本不僅是發音爛,而是整個口語都很爛,又不會正確發音又磕磕巴巴。
- 正確的發音方式有助於順暢度,發音爛往往會導致心理上迴避使用長單詞,比如unfortunately,responsibility,complicated,appropriately,productivity,internationalization等等,單詞量受限,肯定會影響溝通。
當你什麼都不行的時候,不要把發音和語速對立起來,琢磨什麼發音不標準但流利總比發音標準但磕巴強之類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有點志氣,練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呢?
—————再更新—————
不要爭賈斯特還是遮斯特了。第一,哪個也不對,用漢字標不出標準發音。第二,賈斯特那位朋友,要麼是你聽力有問題,要麼就是你念的賈根本不是普通話的賈。
我在下邊說了,中國南方北方哪邊英語說得好?客觀一點,普遍都不怎麼樣,五十步笑五十一步。總體來講北方英語算中式英語,中南部英語更接近日本英語,廣東英語算東南亞英語,似乎有些讀者認為我在開地圖炮。其實口音這個東西吧,本身就自帶地圖炮屬性,沒必要自尊受刺激,正視事實就好。比如北京話跟普通話其實就相差甚遠,我跟南方人說話必須時刻注意收斂口音,這不能賴人家聽力差——面對普通話使用者,我有義務盡量把普通話講得標準。其它地方也一樣,口音是客觀存在的,不要別人一說就覺得受歧視。
英語方面,同為英語母語者,英國人和美國人也會互相覺得對方口音怪。各個地區之間也有相互嘲諷吐槽的現象,但它們之間的差距遠遠小於中國英語和正經英語的差距。中國人母語非英語,老外不好意思當面評論你的發音,你說得再爛,人家頂多只會客氣地告訴你anyway your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my Chinese,但這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只是別人不計較而已。
當然,你完全有權認為「我就這樣你咋地」,就像我有權認為「認真學習很有趣」。得過且過固步自封也好、精益求精吹毛求疵也好,事情都是兩面的,沒有完美的對與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選擇,各自得到各自的結果。發音不同的問題,應該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較真吧...
語音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交流、溝通,只要能聽懂、能表達就好。
就像普通話和方言一樣,各地方言不同,也直接影響到各地普通話發音不同。
那麼,能評判誰對誰錯么?
語言這種表情達意的東西,本就沒有什麼絕對的發音對錯之分。
能說、能聽,就夠用了。
當然,一些人的發音可以和播音員一樣標準,我們也很佩服這些人的能力~
但是,這也不是說,發音和播音員不一樣的人,他們就不對。
這種「哼,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竟然沒有我發音標準」的心態很不好,最好改改吧。
這是可以你自豪的資本,但不是你優越感的來源。
至於描述提到的南北差異,就只能呵呵了...以及下面回答里攻擊南方人的答案,和題主又有什麼區別...
和和氣氣,好好說話。
BTW,批評國人發音不標準的,最多的反而是國人自己。想想也覺得挺好笑。不知這些人出了國門,聽了歪果仁老百姓口中的英語,又會作何感想。
P.S.看到題目,本來是想認真回答的。可惜一不小心看到了問題描述。尊重都是互相的,謝謝。
感謝閱讀。
誒逼洗地易愛撫季,
愛去唉街尅愛擼愛母摁,
偶屁丘,啊愛死踢,
有位大脖溜,埃克斯歪賊~
題主,顫抖吧,這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老師的英文字母讀法……
所以後來我就不去她開的英語班了……
然後被扣上了「小小年紀沒長性」的帽子………………
實名反對最高票答案。
說的現在學英語沒聽力材料和音標教學似的。
問題是九幾年那會兒就有了啊。。。那會兒我們的英語老師就一再強調不要用漢字注音,而且考試還會考字音辨析。
你們說南北差別的時候又不帶長三角玩。不開玩笑的說,長三角的英語發音還是相當標準的。
而且聽法國人德國人東歐人說英語感覺特親切有木有。他們水平不知比你們高哪裡去了,我和他們談笑風生!已經融入到漢語的英語詞,尤其是字母縮略詞,如果你讀太准,周圍的人反而會覺得你矯情。
VIP、GDP什麼的畢竟融入漢語了,我也覺得讀得符合漢語習慣更好一些,沒必要刻意和大家不一樣,好像就你發音標準似的。說外語的時候追求發音標準就行了。
給兩個參考:
我來自湖南,我們小夥伴之間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會用到普通話的概念,這些詞我們會儘可能地適應方言發音,不然聽起來有種違和感,雖然普通話是更具地位感的。但是我們如果切換到普通話頻道的時候是追求發音標準的。
德語中的拉丁語和希臘語成分,德國人是按照德語習慣發音的;融入了德語的英語詞也是儘可能地符合德語發音習慣的,比如[?]一律轉換成[?],Computer讀成[k?m?pju?t?]而不是[k?m?pju?t?],sorry甚至說成帶顫音的[so??i?](驚恐臉)。
唯一例外的是德語中的法語詞,德國人似乎追求把法語詞說得和法國人一樣,而不是像英國人一樣把法語詞本地化。這確實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
至於題主說到的朴樹的「平凡之路」,反而是發[?wi.a]才符合古典拉丁語的發音習慣。
廣東人把G讀成」居「你能忍?!!
外語的學習絕對和母語有關。人能分清不同的聲音,絕對是需要訓練的。
對於被沒有接觸過語音學的北方人來說,w、v、u本就是完全一樣的音(不過北方人念的其實是[?],並不是[v])。但是這幾個音對母語是其他語言或方言的人來說,有天壤之別。
南方人也不要太得意,我見過不少南方人居然分不清[?](英語中she的輔音)和[?](普通話"西"的聲母),有的廣東人乾脆[?]、[?]、[s]三個全念成完全一樣,聽得我那個難受啊。
(當然,不少北方人會把[?]念成普通話"詩"的聲母,也是完全錯誤的。)
可能目前來看南方人學英語稍有一點優勢,畢竟南方人擁有方言和普通話兩套音系,能聽出來的不同的音要多一些。
不要鄙視印度人,人家至少能分清楚清音、濁音,可大部分中國人居然都聽不出stop和sdop的區別。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說得英語是最標準的,因為他是在用自己的耳朵來衡量。想要真正學好一門外語,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耳朵是不可信的,並去學習科學的語音學知識,通過不斷的訓練分清楚原先聽起來完全一樣的音。我覺得面向大眾的教育很難做到這一點,這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要求都太高了,去看看日本吧,不能說人家素質不高吧,可日本人英語有多不標準呢?反正我是一句都聽不懂。
破一下題:為什麼有人把【vi:】念成了【wei】?
再轉換一下:對於「V」這個字母,中國人有時會把【v】處理成【w】;【i:】處理成【ei】呢?
【v】處理成【w】:普通話里沒有【v】,所以找聽感最接近的,就是【w】或者是一個唇齒近音(就是稍微咬咬唇,但沒有強烈摩擦)
選好之後,就會發現,這個w在漢語中後面不能跟「i」這個音啊,所以又找一個聽感接近的,於是就有了「ei」這個選擇,也就最終成了拼音里的wei。
而中國人很喜歡把BCD處理成第一聲「逼西低」,正確的一般根據語境讀升調或降調「鼻席弟」(當然這個只是一種可能性,但一般不會是「逼西低」),所以也就有了漢字「微」,而不是「胃」或「維」。
我就好了奇了,身為中國人念一個外文字母念不準有什麼可噴的嗎?念得准有什麼可秀優越的嗎?他要是不會用漢語我倒是很有興趣吐槽,比如某著名記者不認識「共商國是」還死皮賴臉。
試想啊,一個德克薩斯州人在quora發了個帖子問:為什麼加州人喜歡把「人」念成「潤」?是什麼原因?教育?
中國人看了後不覺得搞笑么…
————————
統一回應一下吧:我沒有說讀成「微」是對的,我只是說這個問題沒必要問;我上面的意思,就是這種問題本身就很搞,而我壓根就沒打算回答問題。至於 @吳修振 你說看不到題主地域歧視,那你知不知道題目里一開始是帶著「北方人」三字的?去看看問題日誌吧。
本來上面寫完了還想加個「求摺疊」的,但我覺得看得懂這個問題的人不至於這麼沒品,就沒加...
————————
還是忍不住吐槽一句:討論這個問題真是閑得蛋疼。
————————
哦哦,還是得再強調一遍:我沒有說讀成「微」是對的,我完全同意這個讀音是錯的,我只是說這個問題沒有討論的必要
開啟免打擾模式,為了避免誤讀,關鍵詞已加粗。
我所遇到的有一部分南方同學舌頭不夠靈活,一些輔音都發不好。例如garage的第二個g,大一的時候老師給正音他們發不出我真替他們著急。除此之外,捲舌音發不好也是很常見的問題。
但話說回來北方的英語口語普遍也有硬傷,例如東北味英語帶有典型的方言語調和其他本方言的發音習慣。
總體來講,個人不認為中國沒有哪個市以上範圍的地區的平均英語口音水平達到標準、清晰的水平。請盡量不要只考慮身邊圈子的人的水平,尤其是作為大學生,畢竟身邊人都受過較好的教育。
總結就是,盡量不要公開地表達刻板印象(stereotype),盡量少地替自己的群體表達優越感。因為,我們老師是這麼教的。
尼瑪,看了這麼多評論,有誰說說到底讀啥。你倒是說咋讀啊……
其實我感覺這個問題和神經可塑性有關,最終的結果當然就是人會對自己母語中的發音更敏感,更能區分,但是對母語中沒有的發音就不太敏感,傾向於知覺成自己熟悉的母語中已有的發音,在發音的過程中也就很容易發成母語的發音了。
具體的內容懶得寫了,邀請 @張翼飛 師弟來答好了。
所以說外語什麼的還是從小聽從小學比較好啊。
作為段子哥順便講個段子吧,我09年學xdf時候的。
老張跟他的英語老師說:晚上看」西西踢微「的新聞聯播啊。結果他的老師糾正說:」那是 si si ti vi 。四個字母你讀錯了仨。「
過兩天他又跟老師說:」你看我買的包,艾路微(LV)的。「
老師糾正說:」跟我念:el vi。「
老張:對啊!是艾路微啊!
他的老師決定對他放棄治療。
啊??難道不念「微」?!
宇多田光 - タイム·リミット (Time Limit)
看懂的請默默點贊個人覺得,能說一口帶口音的流利英語比那些所謂發音正確卻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的人強千百倍。
v念成wei又何妨?念成bei又何妨?
我就是北方人。從小到大幾乎沒遇到把「v」念成「微」的。不知道什麼人會有這種口音。
何況這個跟北方南方有關係嘛?為啥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個**?
華麗的sssssssssssssssssssbbbbbbbbbbbbbbbbb分割線
原答案理論敏感字已修改這個跟南方北方沒太大關係,我是湖北南部的,算南方,我也把 V 念成 微 。
要說原因的話,還是受方言母語、教語言的老師的水平、考試要求這些因素影響。
在我家鄉的方言中,是不存在zi ci si 和zhi chi shi 之分的,l和n,前鼻音和後鼻音也是同樣的情況。因為分不清,所以曾經有不少同學造出了 on 這個音。甚至有人一直把 ian 讀作 ing 。老一輩則有不少人不分 h 和 f ,於是就有了 福北 湖建 結分 肥家 等等詞。民聽就四星期聽了啊,好高信。
三四十年前,家鄉上一輩人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老師是這樣教學生的:黑(hei),黑(hei),黑(he)板的黑(hei);回(hui),回(hui),回(fei)家的回(hui)。
小地方太窮,稍微有點水平的老師都跑了。到我上初中學英語的時候,表現得還是很明顯。老師都是教我們把 c 讀作 xi ,h 讀作 eiqu ,q 讀作 keyou ……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的字母讀音是不標準的。很多老師分不清 e 和 ? 讀音的區別,讀單詞和整個句子就更詞不成詞調不成調了。
我當初學英語的時候,就跟樓上 Thinkraft 講到的一樣,用漢字輔助記單詞。比如在box的旁邊用鉛筆寫了個 伯可死 ,因為自己音標沒認全,老師又只帶著我們讀一兩次單詞,不用這種辦法,很容易幾分鐘後就不會讀了。萬一被老師點起來,你要是不會讀,他會嚴厲批評你,說你上課開小差,甚至是打你。他要是看到你寫的 伯可死 也會打你,說你投機取巧。於是我只能用鉛筆寫,等自己讀的次數多了,知道 box 念 伯可死 後趕緊擦掉。
但這些都不要緊,家長和學校都不覺得有問題,反正考試是做卷子,又沒讓我們去讀。
李奶奶喝牛奶
請大聲亮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