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心靈雞湯嗎?為什麼?

我感覺大家對心靈雞湯這個詞的定義不一樣,結果就是各說各的。我也沒能力去定義它,我舉個例,尼采說過一句話: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鄙人認為這也是心靈雞湯。這樣的句子你還討厭嗎?
相似問題:
「心靈雞湯」式的文章錯在哪?
什麼是雞湯文?為什麼知乎上大都排斥雞湯文?


給你講兩個當年看到類似心靈雞湯的,勵志書籍里的小故事。我小學時候看的,憑記憶寫下來。
這兩個故事在一套書里。

第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去某公司求職,老闆說,千萬別去推公司里一扇門,大家說好。然後老闆也沒解釋為什麼,說自己有點事情馬上回來,就把一群人晾那兒走了。然後那個年輕人去把門打開了,裡面一張紙條:你被錄用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拘泥於條條框框,敢於嘗試。

第二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幫一個老人看住一個什麼東西,老人說不能打開,也沒解釋為什麼,然後年輕人就老老實實沒打開。老人回來,對他狡黠一笑,你沒打開吧?你真是一個好青年,給你幾百萬之類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誠信。

兩個故事在一個系列的書里。
這兩個故事不是在一樣的情況下么?
什麼時候打開,什麼時候不打開?
去死吧


心靈雞湯沒有邏輯,總用結果去反推過程,這點很多人已經說過了。
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嘗試過被實踐心靈雞湯,那簡直是一生難忘的經歷。

初三的時候,我們換了一位數學老師,他因為書教的好,被學校重金挖了過來。
這位老師呢,刻薄、傲慢、易怒,他經常會花上整整兩節課時間來咆哮我們的無知無能,罵得興起時用三角板砸穿講台。
常說,我不知道有些人為什麼要學數學,你們以後反正也是掃大街的命、數學也是你們這種人能學的?我勸你們學學算數,知道怎麼在菜場買菜就好了。

每次數學成績出來後,他就會讓不及格的同學站起來,站在教室最後面聽課,因為不及格的人沒有資格坐著,站完兩節課要去他的辦公室里寫檢討,主題內容是:面對如此優秀的老師,我還是考了不及格,我到底是有多麼的愚蠢啊,現在我要深刻反省自己的愚蠢,保證以後再也不玷污數學了。
初三一整年,我大約站過7次,寫了一厚疊檢討書,15歲那年的我感覺已經洞穿了自己的靈魂,回首過去,自己空空蕩蕩的,再也反省不出什麼來了,人生已經到達了一種死水無波的境界,雖然更多的人將之叫做死豬不怕開水燙。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愛看《讀者》,虔誠的心靈雞湯愛好者。
不但愛看,還愛實踐。
你可能會對這兩個故事有印象,因為他們流傳極廣。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學鋼琴的小孩子,他總覺得自己彈不好,一首曲子沒練完,老師就給他布置了下一首更難的曲子,如此這般,讓他疲於應付,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學鋼琴的天賦,別的小孩都能彈流暢的曲子,可是他總在艱難練習的途中。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了,找到自己的老師,問老師,為什麼總是給他彈不了的曲子,老師微微一笑,拿出很早以前的譜子讓他彈,他驚訝地發現,天哪,他可以彈得如此之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一開始就去搞搞龐加萊猜想什麼的,雖然怎麼也搞不懂,可是假以時日,你回過頭去學微積分,就下筆如有神了。

這種用腳趾頭想,都覺得不太對勁的事情,我的數學老師相信了,相信了,那就要實踐一下,於是他就是這樣做的。
他給你一套題,讓你十道題五道不會做,然後也不講,收上去,第二天給你一套更難的,讓你十道題五道半不會做,如此這般,到了第三周,一套題發下來,保證全班最多只有一兩個人能做出半道題,他心滿意足了,然後把第一次做的題目還給我們,說道,我相信,現在你們已經全部會做了。

沒有!還是不會做!
完全不會做!

第二個故事:
一群中年人參加某個中學同學的葬禮,葬禮結束後,他們紛紛談起那位同學,談到他們曾經的生活,驚訝於大家為什麼這麼多年後還能聚在一起參加他的葬禮,理由是這位同學曾經在一張紙條上寫過他們的優點。說道這裡,中年人紛紛掏出自己的錢包,從裡面拿出珍藏已久的紙條,大家都驚訝地看著彼此,發現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還保留著這張珍貴的紙條。原來是他們的老師曾經讓他們彼此寫下對方的優點再交給對方,這張紙條成為了他們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說過你好話的同學,以後不要去參加他的葬禮。

數學老師常說我們是搬磚的,可能是為了讓我們在日後的搬磚生涯中留下一些溫暖的念想,回憶一下彼時被他諷刺刻薄的日子,他空出了一節數學課,發給我們每人一張紙條,抬頭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互相交換寫下紙條屬於者的一個優點,不斷地交換,直到每一個人的紙條都被班裡的其餘人寫過優點為止。
我知道數學老師要幹嘛,因為那時候我也看《讀者》,但我對心靈雞湯一直沒什麼印象,也不會去分辨裡面故事的真假,反正看過就不記得了。

歷經一片混亂後,我收到了自己的紙條,理論上上面肯定寫滿了我各種各樣的優點,但是沒有,上面只寫了一個優點有意思,以及有意思的另外56種表達方式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人被逼急了能寫出多少種重複的廢話來。

有意思、有點意思、還算有意思、是有一點意思吧、有趣、挺有趣、蠻有趣……還有一個歪歪扭扭的字體,艱難地寫著呃……還行吧
同學,辛苦你了!我知道你實在是想不出我有什麼優點!因為我也是啊!好多人我根本就連名字都寫不對啊!我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優點啊!

而這件事情,讓我更深一層的感受就是,可能我和我的同學們彼此都不大在乎對方,我們熱熱鬧鬧地生活在一起,可似乎我們的關係好像也就是同學而已,這裡沒有什麼人能夠稱得上朋友啊!
你看,我那麼多優點,卻沒有人能夠發現
我經常睡過頭可是很少遲到,因為我飆車很厲害,還可以單手騎車,另一隻手悠閑地吃著早飯,看漫畫看到凌晨三點第二天還能堅持上學,總能找到抄作業的合適時機,很快就學會了吹口哨,也是我們班第一個把閱覽室一整排書都看完的人,可是這些通通都沒有人發現啊。

也許我的優點全部都算不上優點,也許我的優點連同我本人一樣,太過平凡不起眼,淹沒在嘈雜的背景音中,成為了校園裡少男少女們靚麗青春的背景板。
哎,我貧乏而慘淡的人生啊。

這張寫滿了「優點」的紙連同上面歪歪扭扭的字體,都像是對我無聲的嘲諷,嘲笑著這荒唐而可笑的時刻,這讓人尷尬的敷衍和慘淡的現實。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真的為之感動,也不知道多少人經歷了和我相似的尷尬,總之,數學課一下課,許多人便忙不迭地將紙扔了。
因為有些人收到的優點是,能吃、雖然不漂亮但是人很老實、看起來很健康、頭髮扎的很好……

像尷尬的不合時宜的玩笑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些文章,其實通通都是假的啊,戴著偽善的面具,熱淚盈眶地編造著,這個世界在謊言的粉飾下是多麼地美好。

我記得那天之後,我把《讀者》雜誌的投稿地址抄了下來,寫了一封信,惡狠狠地說道,真是沒有什麼比編造裝模作樣的人生道理更荒誕的事情了!

我上高中後,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是個剛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開學第一天,她將自己的名字大大地寫滿了整個黑板,使用傳統黑板報的藝術字體。

她說,請你們記住我的名字,因為我沒辦法記住你們的名字,這是我第一天當老師,但是我要當就當最好的老師,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一切就會成真。
她還說,我最討厭嬌氣的學生,如果你們中有誰是很嬌氣的,那就趁早回家吧,你們如果有誰認為自己是家裡的小公主,那麼我告訴你我也是家裡的公主,我不會照顧你的。我說話很直白,這是我的性格,有什麼說什麼,光明磊落。

開學後第一次月考剛剛結束,班會上,她發給每個人一張作業紙,讓我們互相揭發對方,誰抄作業啦,誰上課講話啦,誰偷偷看雜誌啦……
我很難想像,這種事情會以如此這般理所當然的形式發生,師德這種東西,可能每個人的理解是不大一樣的。
我什麼都沒寫,交了一張空白的紙條上去。

這之後噩夢就開始了,每天早自習,這位年輕的班主任會給我們朗讀一篇讀者上的心靈雞湯,努力學習就會成為科學家,感人的愛情會讓絕症康復,只要不放棄奇蹟就會發生,善良的貧窮女孩會嫁給王子……
她總是聲情並茂、極受感動,希望我們像她一樣高貴善良,她說,我一直以來都是優等生,所以我難免心高氣傲,但是我也很自信,我相信我會把你們教成最好的班級,只要我們有這個一致的目標,一切困難都會自動走開的。
然後到了中午,她便會拿出那些互相揭發的紙條,一張張地對照,一個個地叫過去談話。

輪到我和我的同桌時,她讓我們站在辦公室,聽她朗讀一張紙條「他們兩個都很不守規矩,趙曾良和那個L,趙曾良一直在看小說和雜誌,月考那麼差還不知道努力,L一直在講話尤其是L嘴巴那麼大,又說個不停,我強烈建議老師把L趕出我們班級,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班主任問L,你是不是老鼠屎?
L沉默不語,班主任又問,我的班級不歡迎老鼠屎。
L說,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說話了。

班主任又看著我說道,雜誌好看嗎?
我說,還可以。
她突然拉下臉來說,誰跟你嬉皮笑臉,我學生時代起就最討厭差生嬉皮笑臉了,這叫不知恥!
在我嚇了一跳還沒緩過來的時候,班主任又突然和顏悅色地說道,我相信你會懂的,相信你們還是想好好念書的,我相信人性本善,你們不是壞人,不要讓我失望了。

這之後我便想,到底是怎樣的人,熱愛並且深信甚至踐行著這些心靈雞湯呢?
他們遠沒有什麼真正的正義,既不勇敢也不溫柔,他們甚至是卑劣的、懦弱的、冷酷的,但是他們看不見這個真實的世界,只願意在心靈雞湯的世界中手握世界的真理,成為想像中那個高貴、善良、洞察一切的自己。

如果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那麼心靈雞湯大概是心靈雞湯愛好者的夢之鄉


一鍋心靈老雞湯

一個苦者對禪師說:我總放不下一些人一些事。禪師說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苦者說我偏偏就是放不下。禪師說放得下。苦者說我還是放不下。「你媽逼啊!」禪師一刀將苦者劈死,然後對身邊的小徒弟呵呵一笑說:你看,死了,自然就放下了。

有個人飼養著山羊和驢子,主人對驢子好,嫉妒心重的山羊便對驢子說:你一會兒推磨一會兒馱東西,這麼辛苦不如裝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驢子聽從了山羊的勸告,摔的遍體鱗傷。主人請來醫生,醫生說要將山羊的心肺熬湯做葯給驢子喝,於是主人殺了山羊救驢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羊雜湯是多麼的美味啊,連驢都愛喝!

母親領兒子去買東西時碰見一個賣櫻桃的熟人,熟人讓小孩抓一把櫻桃,小孩猶豫了一下,沒動手。 「你不愛吃櫻桃嗎?」老熟人問。「愛吃。」 於是,老熟人抓了一把櫻桃塞進小孩兒的衣兜里。 回家路上,媽媽問兒子:「剛才叔叔讓你拿櫻桃時,你為什麼不拿?」 兒子看了母親一眼,「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的事嗎,真噁心」。

一人請教禪師,總有人在他背後捅刀子怎麼辦。禪師把一把斧頭扔到天上,然後說:天空高遠遼闊,所以天空不會喊疼。話剛說完,一個女神出現了,捧著一個金斧頭問禪師:這斧頭是你的嗎?

弟子請教禪師:「俗事太多,每天洗衣做飯燒水砍柴,很疲憊,沒有時間靜心修行,感覺修行的目標太遙遠。」禪師默默的脫下鞋子,從裡面倒出一粒石子。弟子恍然大悟:「你是說使我疲憊的不是遠處的山,而是鞋子里的石子。」禪師勃然大怒:「滾!他媽的你再故意往我鞋子里放石子我殺了你。」

兩個和尚過一個獨木橋,橋邊站著一位美女,美女因為害怕掉入水中而不敢過橋,老和尚見這情況,抱起美女便過了獨木橋。和尚不是不可以近女色么?一路上,小和尚始終都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大約走了五里路,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老和尚為什麼要背那個美女過河,老和尚說:「等下給你買個棒棒糖,這事兒千萬不要告訴那個老尼姑。」

一個富翁有三個兒子,富翁考驗他們,說誰能用一個銅板買來一樣東西填滿一間房子。大兒子買來棉花,只填滿了一個角落。二兒子買了稻草,也只填滿了一個角落。三兒子買來一根蠟燭,點燃後,燈光將屋子填滿了。結果不慎引燃了角落裡的稻草和棉花,燒著了房子,富翁和兒子們,卒。

愚公家前面有座大山,行走不方便,決定全家總動員移山,智叟嘲笑他,愚公不理,一顆紅心堅信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總有一天可以把山移除。就這樣移了幾百年,終於發現,實行計劃生育了......

如果文佳佳先遇到每天早晨都為她跑幾條街去買豆漿油條的Frank,平淡的日復一日之後,突然遇到會帶她去坐遊艇、吃法餐的老鍾,不停收到包。那時,她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男人又會是誰呢?人生伴侶的出場順序很重要。先遇到老鍾是《北京遇上西雅圖》,先遇上Frank是《蝸居》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奮鬥,而是抉擇。當你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辨別方向的時候,請停下來,好好想一想,你是什麼星座。

一人挑著罈子趕路,後面碎了一個他也不回頭看一下,路人告訴他,他回復說碎了就碎了回頭也沒用。路人大罵到:「尼瑪,亂丟垃圾還裝酷」。

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愛情嗎?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親情嗎?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友情嗎?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夢想勇氣希望尊嚴地位未來嗎?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踐踏法律為所欲為嗎?!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嗎!!?? 是的,可以。啊~剁么痛的領悟~

他要準備考研,又是學生會主席。他很忙,約會時總是遲到。儘管有些不滿,她還是原諒了他。直到有一天,她說:「我們分手吧!」後來,他出國留學了,她再也沒他的消息。又過了幾年,她收到一張到法國的單程機票,上面還附有一張紙條:這一次,換我等你。她回信:太感謝了親。我會帶我老公和四個小孩一起去哦親。要包郵包吃包住包玩哦親。

他說他很愛她,可是每次出去吃飯都要讓她等半個鐘才到。每次去的還是同一間餐廳,終於她再也忍不住等待,提出了分手,他低著頭說了句:「對不起每次讓你等那麼久…」 一天她又回到了她們吃飯的餐廳,發現味道變了,她問老闆為什麼?老闆說以前有個男的,總是來這裡親自為女友下廚。老闆抓了抓粗獷的胸毛接著說:不過他現在只為我一個人下廚。(ps:這個太基情了)

戀人分手後多年,在一個城市不期而遇。男:「你好嗎?」 女:「好」。 男:「他好嗎?」 女:「好」。 女的問,「你好嗎?」 男的回答, 「好」。 女:「她好嗎?」 男:「她剛才告訴我她很好」。

她的告白遭到他的婉拒。她淡笑,對他說:「不就是花了6年時間來喜歡你嗎?你放心,不用6天我就可以放棄了。祝你幸福!」轉身離開,她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有些人,一旦刻在內心深處了,就算你用60年的時間也可能無法忘懷。而他望著她那200斤的離去的背影。緩緩的舒了一口氣。這是我最喜歡的愛情故事。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扔向水缸,「砰!」小孩兒被淹死了。

一個農夫在寒冷的冬天裡看見一條正在冬眠的蛇,誤以為其凍僵了,就把它拾起來,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用暖熱的身體溫暖著它。那蛇受了驚嚇,被吵醒了。等到它徹底蘇醒過來,便因為自衛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創傷。農夫臨死的時候痛悔地說:「娘子,我是許仙啊!」

冬天,農婦發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身體里。蛇受到溫暖後蘇醒了。農婦,卒。 後來,這個故事啟迪著無數少女:珍愛生命,找個男朋友。

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 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衝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 大伙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極了,拚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 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想都沒想,衝上來把放羊娃打死了。說明:事不過三。

認識她那天,她一直低頭玩iPad,和酒桌氣氛格格不入,後來他對她關懷備至,為她跑東跑西,看她笑,但還是一直不好意思開口。後來有一天,有人來找麻煩,大鬧公司,破碎的玻璃割傷了她,他風一般背她到醫院。她含淚問他為什麼會對她那麼好,他不再猶豫終於開口:就想借iPad玩兩天。

黑人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兒孩問:「為什麼司機伯伯的膚色和我們不同?」 母親 答:「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到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持不收錢,他說:「小時曾問過母親同樣問題,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會有不同的成就... ...下車後,孩子笑著拉著媽媽說:媽媽,用這辦法坐黑鬼的車,還真是每次都能省不少錢。

總有一天,你會等到你心愛的男神,就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他輕輕地在你耳邊說:「雖然你個子不高,相貌平平,家境平平,胸也平平,腰也不細,臀也不翹,好吃懶做,宅心人厚,愛哭愛鬧,脾氣不小,可我……還沒有瞎掉,你還是死心吧。」... ...

婚禮上,一年輕男子沖了進來。新娘立刻說:「我看過微小說,也做好了心理準備!說吧,你是來搶新郎、新娘、伴郎還是伴娘?「」或者是牧師?」新郎補充。年輕男子一臉飽受驚嚇:「我,我是你們婚禮的司儀,不好意思來晚了…」說完。他拉著新娘母親的手沖了出去。

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別有用心。

把青蛙放到溫水裡,慢慢加熱,青蛙會安於現狀,失去了跳出來的勇氣,最後變成煮熟了的青蛙。但是如果把青蛙放進滾燙的熱水裡——它會更快地變成煮熟的青蛙。記得在做生物實驗時,把一隻青蛙放在裝有沸水的杯子時,青蛙馬上跳出來, 但把一隻青蛙放在另一個溫水的杯子中,並慢慢加熱至沸騰,青蛙剛開始時會很舒適地在杯中游來游去,直到它發現太熱時,騰的一下跳出去了。


因為平時一直很反感雞湯類的文章,前幾天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今天也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回答都說到了,心靈雞湯本身並沒有錯,它就好像一道安慰劑,在一個人跌入低谷或非常失落之時,能給予人向上的力量。我認為這也是心靈雞湯最根本的出發點,給人提供正能量。

但現在雞湯泛濫的情況越來越背離它治癒系的初衷。越來越多的成功學,偏見性的情感問題解讀、經不起推敲的哲理段子,充斥於微博微信,它們成了營銷號的最愛。我認為要批判心靈雞湯式的文章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雞湯」本身壞掉了
判斷「雞湯」是否壞掉,可以用&<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中的方法作為參考依據,以判斷其在邏輯上是否存在明顯或誤導性的謬誤,比如:
①是否隨意人生攻擊:核心目的不在於闡明原因,解決問題,而是直接攻擊某群體,常見於某情感問題中,為了博得多數人的認同,而攻擊少數群體;
滑坡謬誤:指濫用因果關係,把可能性引申為必然性,從而得到有利於自己的結果。比如所謂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巴菲特的段子,就很啃爹;
訴諸權威:通過引入一些缺少專業知識的權威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常見於「馬雲說」「CCTV披露」等等
概括草率:僅僅根據群體中少數人的經歷,就得出關於整個群體的結論,同樣常見於各類成功學的段子;

2.「熬雞湯」的人有問題
謬誤不止如此,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如果說壞雞湯只是錯誤的表現形式,那麼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離不開「人」。微博上到處可見假公知、成功學大師,他們為了博取眼球,利用心靈雞湯式文章本身具有豐富的情感屬性去影響偏感性的讀者,從而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再加上互聯網上,許多人的獨立思維能力是比較欠缺的,最容易聽風是風,聽雨是雨,這樣的氛圍也給雞湯式文章提供了廣泛傳播的土壤。不僅各類追求利益的營銷號會編寫轉發,被移情的讀者也會轉發,這就形成了整個雞湯生態圈。


說到雞湯生態圈,之所以能形成,我認為離不開現實世界中浮躁的大環境,看看每年國考的人數,看看整個社會對功利的態度,看看年輕人對現實的妥協,最後一點最為可怕,那是種還沒來得及追求夢想,就已經放棄的態度。這個話題太深,不在這裡深挖,我們繼續。


還有一類雞湯文,為了達到自己文章的目的,採用歪曲事實、捏造論據、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論據的手段,這是最可鄙的,無需解釋。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不僅僅是雞湯文,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具備一種甄別信息的能力,我們要學會提出質疑,要學會批判性的看問題,而非陷入盲目「贊同」狀態。

扯點題外話:
前幾天,還看到有人問:如何看待馬雲結交王林之輩?(王林是誰?百度一下)我個人認為,馬雲是被媒體,被眾多網友過度解讀的一個人物。

說到雞湯,前段時間有人來加我QQ,說想交流時間管理方面的知識,結果後來每天都在QQ空間求關注他的微信號,關注突破500人,還曬一些某展會上和老外經銷商的合照,發的東西極度沒營養,這樣的人就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比雞湯段子都不如,立馬拖黑刪除!


心靈雞湯最早的概念和現在的根本不一樣。

最早出現心靈雞湯這個辭彙的時候,指的是富有智慧的讀起來很溫暖的故事;而現在心靈雞湯多是用來指毫無邏輯、只是抒情、看完之後沒有任何幫助的段子。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大概就像是用雞肉煲出來的湯和用雞精勾兌出來的湯吧。

小時候我是很喜歡心靈雞湯的,那時候生活很辛苦,看看這些故事,就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在內心當中也會充滿希望。

長大之後,天天被人轉發的雞湯也和以前不一樣,讀起來既無文學美感,又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大多都是浪費時間,有些還嚴重的誤導他人,自然就不看了。

變質的雞湯讓人最無法忍受的並不是它的抒情,而是……簡直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比如 @王諾諾舉的例子

第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去某公司求職,老闆說,千萬別去推公司里一扇門,大家說好。然後老闆也沒解釋為什麼,說自己有點事情馬上回來,就把一群人晾那兒走了。然後那個年輕人去把門打開了,裡面一張紙條:你被錄用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拘泥於條條框框,敢於嘗試。

第二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幫一個老人看住一個什麼東西,老人說不能打開,也沒解釋為什麼,然後年輕人就老老實實沒打開。老人回來,對他狡黠一笑,你沒打開吧?你真是一個好青年,給你幾百萬之類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誠信。

這兩個故事是不是自相矛盾?

從故事的結局上是的,但是請注意,從生活常識的角度去分析,第一個故事根本就不成立。

任何一個公司對員工的要求,服從性、忠誠度都是重中之重,除非是極特殊情況比如頭腦風暴、壓力測試、陷阱問題,為了測試面試者某方面能力時,才會採用特殊的手段。而這種簡單的面試場景中,面試官已經事先強調禁止行為,還有人要去違反規則,在現實中直接就被PASS掉了。

你沒辦法從謊言中得出真理。

反過來說,一個富有智慧的溫暖的故事是怎樣的?

傳說世間的一切生靈皆可修鍊成仙,而貓自然在其中。每修鍊二十年,貓就會多長出一條尾巴,等到有九條尾巴的時候,就算功德圓滿了,連天上的神仙都要敬讓三分。可是這第九條尾巴卻是極難修到的,當貓修鍊到第八條尾巴時,會得到一個提示,幫助它的主人實現一個願望,心愿完成後,會長出一條新的尾巴,但是從前的尾巴也會脫落一條,仍是八尾。這看起來是個奇怪的死循環,無論怎樣都不可能修鍊到九條尾巴。

有一隻很虔誠的貓,已經修鍊了不知道幾百年,也不知道幫多少人實現了願望,但仍然是八條尾巴,它向佛祖抱怨,這樣下去如何才能修鍊得道?佛祖只是笑而不答,它只得繼續修鍊。有一天當它在暴風雨中回到它藏身的村莊,遇到一個少年被狼群圍攻,以它的造化,當然不費吹灰之力地趕走了狼群,救下了這個少年,之後發現這個少年是它第一位主人的後代。按照規矩,它需要幫少年實現一個願望,然後脫落一條尾巴再長出一條新的尾巴,繼續它的死循環。

少年當然是欣喜若狂,九尾貓的傳說在當地不知流傳了多少年,而自己何其有幸,竟然成為了八尾貓的主人,還有一個不論多奢侈都能夠實現的願望!八尾貓問少年的心愿是什麼,他一時之間竟回答不出來,於是八尾貓變化成一隻普通的貓咪,暫且跟少年回到了他家。在之後的幾天里,少年小心翼翼地與八尾相處,發現它的眼神里除了看透世事的淡然以外,竟然還有些許悲哀。當他得知了死循環的秘密之後,竟然對這隻神通廣大的貓產生了憐憫。

終於有一天,八尾貓待得不耐煩了,便問少年到底有什麼願望。少年想了想,問,「什麼願望都可以實現嗎?」八尾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少年接著一字一頓地說,「那麼,我的願望就是,你能有九條尾巴。」

八尾貓愣住了,眼睛裡充滿了疑惑,隨後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恩眼神。它俯下身,舔了下少年的手,很溫暖。

於是,八尾貓長出了華麗的第九條尾巴,變成了真正的九尾貓。而少年的一生,也過得十分幸福美滿。

故事到這裡結束。原來得道的天機是如此,只有遇到一個肯讓它圓滿的人,八尾貓才能有九條尾巴。以前的人都自私地為自己考慮,覺得八尾貓為他們實現任何願望都是應該的,從不會考慮八尾貓的感受,可是每一條尾巴都要付出八尾貓幾十年的修鍊。

當我讀到少年的願望時,著實吃了一驚,一直以來,不管是阿拉丁神燈還是雅各布斯的猴爪,人們在得到命運的眷顧時,所許的願望都是為了自己。對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人們總是享用得如此理所當然。

而耗費自己難得的運氣去成全別人的圓滿,這或許是世間最大的慷慨、最真心的回饋了吧。
謹以此故事,為你取暖。

(來自 @李皓 )

如果這算是心靈雞湯的話,我喜歡。


心靈雞湯,普遍的定義大概就是《讀者》上、或者乾脆就叫做《心靈雞湯》的書上面的段子或者句子吧。姑且以這個作為基礎,開始回答好了。

我討厭心靈雞湯,因為它有一種濃濃的「結果驗證過程」的味道。

首先,通常心靈雞湯都用一種「正面的過程」來導向一個「正面的反饋結果」。不管是句子,還是段子,基本上都是這麼個模式。努力一定有回報啊,堅持下去即是成功啊,都是這類的。
成功是一個偶然事件,其中包括很多東西,智慧、努力、人脈、運氣,很多很多,是一個非常大的偶然概念,硬是被心靈雞湯搞得人盡可成功,邏輯完全硬傷。《秘密》這類書都如此神棍了,我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心想這書怎麼就那麼多人推薦,還賣的那麼好,不得不說大家其實還是更希望有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啊。


第二,摘出來的句子段子都有片面的嫌疑。句子基本都是摘出來的,就如同題主說的那句,「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強大」,很好的句子。那麼,它來自於尼採的哪一本書呢?前因後果呢?是查拉圖斯特拉回答村人的問題呢,還是在《悲劇的誕生》里說的?
沒有前因後果的單獨句子,是最容易被人誤會的。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與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聽起來不錯吧,夠心靈雞湯吧?但後邊要緊接著的是「但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呢?一下子心靈雞湯變心靈毒藥了(這個純粹舉例說明斷章取義的危害,當時我沒有查證這句話的真偽,根據樓下@ Chuck Zhu 知友的提醒,觀看了一下果殼的討論帖,貌似原文是沒有後邊半句話的)。
再舉個栗子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里,阿廖沙跟他兩位哥哥、父親的哲學觀點完全不同,他們在書中對峙、辯論,隨便拿出角色的一句話,就能代表作者觀點嗎,就能表現出它的經驗性和正確性嗎?
所以說歸根結底,讀書盡量不要相信所謂的幾句話讀完XX名著。廢話,幾句話就說完,還能叫名著?

最後,心靈雞湯總歸會給你一份成功讓你念想。你會因此幻想你身上的好品質、好的習慣能給你帶來點什麼。把心放回肚子里,你要膽敢那麼想,你的好品質、好習慣一定活不長久。為什麼?因為你的好品質是有目的的,當目的不能達到的時候,你不會懷疑整個過程嗎?達不到目的,好品質又有什麼用呢?做一個好人,擁有好的品質、好的習慣,其實也許什麼也帶不來,有這樣的覺悟,去做好一切的人,不需要成功墊背也會去做;反之,如果你沒有那份赤誠和天真,就別嘗試了,因為之後你會怨恨自己當初too young, too naive,殊不知也許你就算不young,不naive,也未必會成功。
舉個例子,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為了這個讀書的人,是愛讀書嗎?讀書也許能帶來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但如果帶不來呢,讀書對於他們來說還重要嗎?不如不要拐彎,直接去追求想要的東西,也許不需要讀書也得到了。把自己追求的過程擰成一個麻花,有什麼意思呢。

PS:說句沒用的,心靈雞湯這玩意,不過就是加了點料的水。真想補,不如直接吃雞肉(正常的、邏輯推導正常定的書籍)。咱正常人這點消化能力還是有的。要是沒有,就別喝雞湯了,趕緊去醫院治好,健康了出來咱繼續吃肉。


先講一個故事,再給一個結論。
故事本身並無邏輯,結論也非真正的公理。
但是講故事和講道理的人總是一副「我領悟了人生真諦現在傳授給你」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我為什麼憎噁心靈雞湯?》的文章,作者的豆瓣名叫「萬方中」,讀來頗有共鳴,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不吐不快。

一、雞湯味道挺鮮美——助人心靈平靜的價值



無論是換個角度看問題,還是讓人懂得欣賞和感恩,心靈雞湯都給人以積極的影響。這裡我想到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
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能夠來分辨兩者的不同。」萬方中的文章非常強調對於現實的理性思考與行動改變,令人無奈的是,現實中有大量的事情,即便不是不能
改變、也是很難改變的。上面那句話出自於@清流

跟我推薦過的雷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於1934年寫下的禱告詞,我們不妨來看看它的全文:

The Serenity Pray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寧靜的禱告

上帝,請賜予我寧靜,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

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並請賜予我智慧,去辨別什麼可以改變,什麼不能。

用心生活每一天;用靈魂享受每個時刻;承受磨難,因為它是通向安寧的必經之路。

效法耶穌,看清這個罪惡的世界,

接受它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我所期盼的樣子;

相信只要服從神的旨意,神就能庇佑一切;

這樣,這一生我就有理由得到快樂,並在天堂與您一起得到極樂。


阿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幾乎就是一大碗宗教雞湯。但你很難否認,這些文字真的能夠給人帶來一些內心的平靜,而且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安慰,它還給出了一些重要的指引:


(1)看到世界可能未必是如你所願所想的樣子;


(2)看到你不是萬能的,你無法馬上改變一切;


(3)保持樂觀與信仰,勇敢去行動,同時接納自己能力的局限。


很多心靈雞湯的功效,基本與上面這個例子類似——它們重複的,往往是很多人生經驗與老生常談。然而這是否就代表它們沒有意義?又是誰在說:常識需要不斷被重複?


二、雞湯還是迷魂湯?——「接納」與「改變」的矛盾


但是,《為什麼憎惡雞湯》一文中的意思是說:「心靈雞湯說的『常識』很多都是錯的!」並且作者在最後還批判了很多中國人不愛理性思考的惡習和容易被語言文字遊戲操縱的弱點,讀來讓人頗有共鳴。


不過,很多時候,一個東西總是有著多個方面(很多時候它們還難以拆分),支持它的人可能支持的是它的A方面,批判它的人則可能是在批判它的B方面。絕大多數時候,各方都不會把這些方面的區分說得特別清楚,而是把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來支持或批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網路上絕大多數論戰都是這麼來的……


對雞湯問題來說,支持者可能主要是支持其溫情、讓人重溫常識(尤其是比較正確的那部分)、幫助人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等方面,而批判者(如「萬方中」)可能主要是批判其不深入、不直接解決問題、其常識可能存在謬誤的方面。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體現的是「接納」與「改變」之間的矛盾:雞湯很多時候強調的是換不同的視角看待現實,強調「接納」;「萬方中」強調的是更加理性、深入的思考,強調「改變」。


「接納」與「改變」,很多時候是存在矛盾的——一旦你對現實有了更多的接納,你改變現實的動力可能就會有所下降;當你非常不接納現實時,改變現實的動力可能就更為強勁。


所以,雞湯讓人心靈平靜(味道鮮美,但不管飽),但只有雞肉才能給人提供更多力量(實在,比雞湯更管飽)。


三、雞湯泛濫,只因雞肉稀缺?——生產雞肉不容易


要知道,只要一點點雞肉,就可以不斷重複熬出很多的雞湯(當然味道也會越來越淡,這也是讀雞湯越多越容易出現的感受吧),但雞肉卻是吃了就沒有了的——培育豐實的雞肉,可比拿點雞肉熬湯麻煩得多了!


知識與理性思考的雞肉,亦是如此。理性思考與生產知識都是需要高度智力、精力甚至財力投入的工作,哪有那麼容易?所以,雞湯易得,雞肉難求,也就順理成章了。


四、也有雞肉不稀缺,但你拿不到——其實是懶得拿,或者不敢拿,甚至不想拿


看得出來,《為什麼憎惡雞湯》一文也是非常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的解決。涉及到社會現實問題的解決,作為一個在北大旁聽過傳媒專業課程和在某著名紙媒打過醬油的人的體會(恐怕也是互聯網時代人的常識與觀感)是:除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新知識的生產之外,光是「信息的傳播」就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社會問題的解決,很多「信息的傳播」也算得上是「真雞肉」了,有的甚至是
「重磅雞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然而,如果你有機會看看各大新聞機構每天收到的「萱萱」發來的禁令(有的甚至只是一條簡訊),你就知道有多少「雞肉」被截堵在給你送來的路上。當然,「萱萱」有它的考慮:國家需要穩定,社會需要和諧——你懂的。本文既沒有專業能力也沒有勇氣去討論新聞監管這個宏大的問題,只是一種感嘆:造謠傳謠當然是可怕可惡的,但對很多真相的無知與忽視更為可怕。


對於真相的探索,是異常艱辛的歷程——你需要各種獲得信息的渠道(感謝GFW),需要有足夠多的空閑時間、精力與財力(光是翻牆的困難就能夠讓絕大多數的人放棄,筆者自己現在都越來越懶得翻牆了),還需要一個能夠保持開放和不斷學習的頭腦(從互聯網上的罵戰之多就能看出這一點要求有多高)。


比探索真相更難的,是「對真相持續的傳播」——如果它侵犯了特定人群的利益,必將受到對方的反擊甚至報復(所謂與虎謀皮,我要是老虎也不會肯把皮給你啊);如果它威脅了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你也必須以國家和社會為重而保持沉默,因為有些信息「不適宜對外公開」。


最難的是,誰知道到底真相是什麼呢?《人民日報》有《人民日報》的真相,《環球日報》有《環球日報》的真相,南方系有南方系的真相,烏有之鄉有烏有之鄉的真相——而且,他們之中有些人就覺得自己掌握的是真相,別人的都是謬見(僅針對其中少數,不要打擊一大片)……


而且,年輕的時候空閑多,對社會問題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大發議論(雖然很多時候都是自以為是的),但當你走入社會工作以後,要是還跟年輕時一樣「憤青」,恐怕還要被身邊的人覺得幼稚、不隨和甚至不好管理呢(不過在俺們單位,理性地關注和討論一下應該還好吧,嘿嘿)。


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激情可能不斷被磨平,我們的性情也可能在蛻變,當自己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利益的時候,我們還會願意和年輕時一樣一如既往
地為那些弱勢的人們呼喊嗎?尤其是這種姿態甚至可能給自己的利益帶來傷害時(比如時間與精力的消耗、周圍人的側目與排擠、甚至是工作與人身安全自由的喪
失),我們還有足夠的勇氣和意志力繼續堅持嗎?當我們批判既得利益階層時,我們有沒有捫心自問過,我們是否真的比他們更為高尚?如果處在他們的位置,我們
是不是真的會和他們不一樣?如果說他們漠視社會底層的悲慘,我們又是否時時保持著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願意為幫助弱者犧牲一切?我們又是否能夠拒絕一切不公
平的機會的誘惑?我們做過的小惡(你真的從來沒做過一點惡對不對?)與他們做的大惡又有沒有本質的區別?

生產雞肉不容易,獲取雞肉卻彷彿更難——有時它不僅需要針對外部世界的努力,更是需要拷問自我心靈的勇氣……


五、還有些雞肉也不少,但人一下子消化不了——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


寫完上一點,覺得心裡好沉重,就像《V字仇殺隊》里V在屏幕上演講中說到的:「如果你要找真正的罪人,只要看向鏡子里就可以。」——這滋味著實不好受。接下來還是讓我們看看輕鬆一點的方面吧!


其實除了新聞信息的方面,很多「知識」的雞肉還是著實不少的——圖書館裡的書籍汗牛充棟(方便閱讀的電子書也越來越多),網路公開課讓你可以旁聽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Quora和知乎上可以找到很多各領域達人對你感興趣問題的解答……


瓶頸不在知識的發出端,而在接收端——學習者們自己消化知識的能力。作為一個中小學時一直用功讀書並考上國內名校的理科生,本人已經盡量努力想多讀書多學
習了,本科時除了本專業的學習還去修經濟學雙學位,研究生時除了學習本專業的內容還去旁聽社會學和傳播學的課程,還去網上旁聽國外大學公開課(但目前完整
看完的也就哈佛大學的「公正」和耶魯大學的「普通心理學」,工作之後更是很少完整聽完一門課了),但效果仍然非常不理想,只能感嘆自己的學習能力實在有
限。本人身邊也有很多學習能力強得多的人,閱讀與見識之廣讓本人常感到難以望其項背。但是從全國範圍來說,有很大部分群體的人的學習能力恐怕連本人都不如
吧——這個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只能說,人類在認知能力上仍然還是很有局限的,雖然跟其他動物比可能已經聰明很多了。所以無怪乎網路上最受關注的人物往往
是娛樂明星,最受關注的內容往往是娛樂內容,因為娛樂才是最符合最廣大群眾的認知能力與興趣的(而且學習好的人也很喜歡娛樂啊,照樣喜歡看各種電影各種劇
有木有!)。


雞肉如果太多,我們真的「消化」不過來——試想如果某天你的微博關注或微信朋友圈內容全變成了深度分析的乾貨內容(估計很多都是晦澀的長文),你讀得下去
幾篇?網路上分享的內容,基本都是分享者自己讀過後覺得值得和願意分享的,雞湯遠比雞肉多,其實是因為大多人只消化得了那麼多雞肉,更多還是喝雞湯容易
(而且老是干吃雞肉,小心噎著!),不會給自己帶來太重的「消化負擔」。


同時,學習能力也是可以不斷提高的,最近開始看戰隼(新浪微博@warfalcon)的文章,覺得可以一直學習很多——如何學習與培養好的習慣,大概也是一種「元知識」或「元學習」吧,很有價值。


六、雞湯帶來的,有些還真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的心靈常處於枯竭狀態


雞湯太多,還反映出我們很多人或很多時候除了可能「吃不飽」,可能還處於「缺水狀態」——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叫心理倦怠甚至枯竭(burn
out)。如果回到之前關於是「改變」還是「接納」的問題,也就是:如果能改變、容易改變,我們何嘗不想改變?實在是因為太難改變,所以才不得不嘗試接納——接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絕望和無奈之後的暫時的妥協。


於是,作為雞湯的主要成分——水,雖然最是平淡無奇,卻也是人在枯竭之時最感需要的。又飢又渴之時(聯想到少兒不宜內容的童鞋請自行面壁~),雞湯既可以聊作肚子上的填補(讓人聯想雞肉,有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功能,有時運氣好還真能吃到點雞肉碎渣!),又能補充水分(讓人心靈獲得休憩、安慰與平靜),怎麼能不被人喜愛?


除此之外,分享雞湯,還可以藉機表達我們的心情——有些心情,我們不想直說,而且有別人現成的話比我們自己表達得更漂亮、更深刻。


有時,雞湯還是我們(尤其是長輩們,年輕人分享雞湯應該還是要少很多)經歷過苦難重重後真實的人生體驗精華的分享,豈能隨意否定之?很多問題解決起來真不
是那麼簡單,在雞湯里休息、補充能量之後,該吃雞肉我們自然還是會去找雞肉的——暫時解決不了問題時,還不容我逃避和休息下?人生已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吧……


七、雞湯是一面鏡子,映出世界和我們自己


總體來說,雞湯就像一面鏡子,它映照出我們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完美、命運有多麼難測,也映照出人類在苦難之下的努力、無奈、堅強與溫情。


是不是寫作雞湯、閱讀雞湯、傳播雞湯、是喜愛還是批判雞湯,也都是反映著我們當時心靈的境況(當然,本文也反映著作者自己的心境,比如寫完本文後本人立馬就想再寫一篇《我為什麼憎惡和事佬》送給自己……)。


說起來,《為什麼憎惡雞湯》反映出一種深切的吶喊:我們現在對這個讓人太不滿意的世界,能做的還是太少,而我們目前已經能夠擁有的東西,仍然是那麼的不足以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


這種吶喊隱含著這樣一種願望:我們對別人的思想狀態(如喜歡雞湯)與選擇的行為方式(如傳播雞湯)感到不滿,希望別人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來行動(比如不要
分享那麼多雞湯,更多進行深刻理性的思考與更有實質意義的行動)——這種願望與我們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像我們喜歡的那樣來運行是多麼的相似。


這種願望的背後隱藏著這樣一種假設:我們覺得我們比別人有著更高明的見解與認識,別人目前的選擇是不能理解和不夠聰明的。


而對雞湯的徹底否定(未必是「萬方中」的本意,可能只是部分地批判,但很有可能有讀者把其解讀為完全的否定)的背後是另一種假設:一切方法、途徑、技巧、事物,如果不能終極地解決問題,就沒有其意義與價值,一切部分的、不完美的東西都算不上有價值——這種非黑即白的判斷標準,在
我們的社會上和我們的內心裡其實舉目可見。


最後澄清一下,本人並不是想批判《為什麼憎惡雞湯》這兩篇文章,反而很喜歡它,覺得它們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也告訴了我們需要警醒的真相:


暫時休憩的小屋,終究不能替代繼續前行的腳步;暫時扶助的拐杖,也終究無法成為驅走惡靈的魔杖。


雞湯喝多了終要喝膩,雞肉亦不足以提供足夠豐富的營養——還需要多元平衡的飲食,需要多喝水,需要適當的運動與鍛煉,需要充足的休息,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意志、智慧和勇氣……

來,小夥伴們,幹了(或不幹)這碗雞湯,讓我們繼續出發,一起去尋找更多自己尚能消化的雞肉(和其他營養)吧!


——畢竟,這世界上能改變的與不能改變的事情之間的差別,很多尚無定論!

以上內容引自本人第一篇知乎專欄文章:《雞湯太多,雞肉太少》(完整版),歡迎批評指正。


這是俺幾天前寫的一個小文章,發上來充數作為答案(俺在天涯上的用戶名叫錢塘煙雨,所以下文所說的煙雨,就是俺。):
一、 胡編亂造
  雞湯文的開篇,往往要先給讀者講一個小故事,「一個大雪紛飛的黃昏,傑克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小木屋裡…….」,「一個周末,湯姆帶著全家開車出遊,在高速公路上汽車拋錨了…」,毫無疑問,這樣的小故事是要引出下文的「人生哲理」的。
  問題是,雞湯文的這種開篇小故事,十有八九都說不清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連記敘文的基本要素都不清楚,很難讓煙雨這種油鹽不進、內心陰暗的人相信它們是真的。
  有點兒邏輯學基礎的人都知道,「虛假的前提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胡編亂造的小故事所推導出的「人生哲理」,又能有多少說服力呢?

  二、 以偏概全
  相比雞湯文的胡編亂造,成功學的開篇就要聰明很多,它舉的例子大多是有名有姓,板上釘釘的事實。比如說論證「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吧,那就舉周星馳跑了好多年龍套才大紅大紫,郭德綱說了十幾年小劇場才上了電視,等等。
  問題在於,跑了好多年龍套的小演員成千上萬,像周星馳那樣大紅大紫的才有幾個啊?說小劇場的草台相聲班子沒有一百也有好幾十,像德雲社那樣混出名堂還有第二個嗎?
  同樣是「堅持」,怎麼絕大多數人就沒能成功呢?光舉成功的個別例子,而不說失敗的絕大多數,這樣的「成功學」跟只說銷售明星、不提眾多下線的傳銷有什麼區別啊?

  三、 錯誤歸因
  雞湯文的胡編亂造和成功學的以偏概全,往深里說都是歸因錯誤——把一個因素說成是某種結果的原因,其實兩者風馬牛不相及——或者至少,那個因素只是那個結果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比如說,在雞湯文里常見的那種「湯姆或者傑克樂善好施,於是後來得到了好報」之類的故事裡,其實「樂善好施」只是「得到好報」的必要條件,而另一個必要條件是雞湯文不會提到的,那就是他們施捨的對象也得是好人才行。如果對方是壞人,那就不是雞湯文了,那就成了「農夫和蛇」,美味的雞湯就此就變成苦口的湯藥,讀者們不愛喝,雞湯雜誌也就賣不出去了。
  成功學也是一樣。那些文章只說周星馳堅持堅持再堅持,最後成了功,但沒有說到周星馳是在極度苦悶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底層人物的無厘頭」的這樣一個獨特的表演風格,又撞大運遇到了李修賢這位伯樂,這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成功學之所以不提上述這兩點,那是因為「堅持」這種事,講師講起來比較容易,聽眾理解也比較容易;但「找到自己的特色」講起來就困難得多——這個需要創造性思維,不是隨便哪個成功學講師就能講清楚的,讓聽眾做到那就更難;至於「遇到伯樂」,那概率恐怕比中個五百萬大獎還小。如果把如此悲催的真相說出來,誰還會花錢去聽成功學的課啊?!

  四、 忽視外因
  雞湯文和成功學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把內心的力量說得無比重要。似乎只要過了內心這一關,那就會永遠幸福(雞湯文),或者無往不勝(成功學)。
  但是問題是,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誰都離不開特定的生存環境。只改造自己,真的就能改變人生嗎?
  煙雨想問問那些雞湯文的作者,如果拿蚊子咬人編故事的話,一群該死的蚊子在您耳邊飛來飛去,還時不時地咬您幾個大包,您是激發內心的力量去憋著忍著啊,還是揮巴掌把蚊子拍死啊?
  成功學也是一樣,好像只要把自己改造好了,那成功就順理成章地從天而降了。
  成功學永遠不會提到,比爾蓋茨之所以能把Dos系統賣給IBM從而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除了他聰明能幹有眼光,買來的這系統的確不錯以外,還因為他媽媽是IBM的董事;成功學也不會提到,沃倫巴菲特8歲時就去參觀紐約股票交易所,是被他那身為國會議員的爸爸領去的。
  ——煙雨當然不是說,外界因素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但最起碼這也是個必要條件吧?這也就難怪那麼多做軟體的,最後只成就了一個比爾蓋茨;那麼多炒股票的,最後只站出來一個沃倫巴菲特;而那麼多花錢買成功學的書、聽成功學的課的,一個蓋茨或者巴菲特都沒出現過。

  五、 鼓勵懶惰
  雞湯文之所以大行其道,最大的成功秘訣就是暗暗契合了每個人內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的懶惰心理:
  「追求內心的安寧啦」,「滿足於眼前的幸福啦」之類的想法,比孜孜不倦地去學習,徹夜難眠地去思考,廢寢忘食地去努力等等的實際行動要輕鬆得多,也容易得多。在某個古鎮喝喝下午茶看看風景,跟文藝女青年們談談人生,比在寫字樓里苦逼地算數做報告,或者在烈日下打著領帶汗流浹背地去跑客戶,當然要舒服得多。愜意得多。
  煙雨見識短淺,煙雨沒見過哪個正處在事業上升期,忙得不可開交的人讀雞湯文的。那些讀雞湯文的,大多是事業或者生活正遇到阻礙和挫折的人。雞湯文的的確確給這些心力交瘁的人帶來了安慰,卻也縱容這些人就此懶惰下去,進一步喪失前進的勇氣和動力。
  更好玩的是,見識短淺的煙雨,沒見過幾個上有老下有小,精力正在走下坡路,正需要滋養身心的中年人在讀雞湯文的,反而是很多年紀輕輕的小白領樂此不疲。每當看到這些人,煙雨就恨不得上去給他們一巴掌:「你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精力充沛、四肢健全,說不定還念過大學。你現在不趁著自己青春年少,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地給自己、給爹娘多賺點兒錢、往上爬,你現在就追求「內心的安寧」了,你對得起誰啊你?」

  在這方面,成功學則是另一種口吻:它強調人要不停地努力,勇于堅持自己的夢想。這當然是不錯的,但問題是:堅持就一定是正確的嗎?不看看自己堅持的方向是不是對的,就一味地埋頭堅持嗎?
  跟「放棄」相比,「堅持」當然不算是懶惰;但跟「改變」相比,「堅持」實在是再輕鬆不過了。
  所謂改變,就是要審時度勢、綜合地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和外界的機遇和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再去調整方向走上正軌——這個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可要比「堅持現在所做的事」高出幾個數量級啊!
  煙雨牢記當年參加某個培訓課程時聽到的話:「堅持同樣的行為,卻期待不同的結果, 這不是毅力,這叫愚蠢。」

  六、 自我麻醉
  雞湯文和成功學大行其道的另一個訣竅,就是它們都給深陷在苦悶或者失敗中的聽眾提供了很好的麻醉劑。
  雞湯文的麻醉劑主要有這麼三種:一是上文所提到的,追求內心的幸福而不是社會廣泛認可的成功,走一條輕鬆的道路;二是鼓吹世界上好人很多,好心肯定有好報,對真實社會的殘酷和黑暗視而不見;三是繪聲繪色地描述那些比讀者更慘的傢伙,說那些傢伙是多麼多麼地樂天知命,好讓讀者產生一種自我陶醉的優越感,忘了自己其實活得也是七扭八歪、不成樣子。
  成功學的麻醉劑,則主要是把成功說得很簡單,似乎只要做到了某一兩點,成功就手到擒來了。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仔細一點兒去研究那些真正的成功案例,哪一個成功人士是靠某一個單一的條件就功成名就了?誰不是既一邊腳踏實地地艱苦奮鬥,同時又不斷地抬頭看路,對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行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獨特道路,同時又擁有好運氣,遇到了合適的機會,找到了合適的人,做了正確的事…..七七八八很多因素湊在一起才成功的?

  麻醉劑這種東西當然是有價值的,它能讓人在手術時忘記痛苦,但麻醉劑本身是治不好病的,想治好病,還是得做手術。
  如果不給自己的思路、行為和客觀條件做個全面的診斷,再給自己做個實實在在的手術,然後再很痛苦地進行恢復性的鍛煉,而只靠雞湯文、成功學之類的麻醉劑來短暫地忘記痛苦的話,那痛苦就只會愈演愈烈。

  七、 誤人子弟
  煙雨並不是說雞湯文和成功學一無是處,這些東西對於短期內治療精神創傷、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勵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雞湯文不該把自己說成是人生的終極真理,成功學不該把自己包裝成成功的萬能良藥。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雞湯美味,但沒有營養,只喝湯不吃肉是長不成精壯漢子的;古今中外那麼多成功人士,也沒聽說過有多少人是讀了成功學之後才取得成功的。
  所以,茶餘飯後讀讀雞湯文、聽聽成功學,權作參考,反省自身,倒也有益無害。但是要把雞湯文當成人生的終極真理,把成功學當成成功的金光正道,時時處處都按裡面所說的去生活的話,其結果只是能耽誤自己、蹉跎時光。


大部分的心靈雞湯小段子,總是缺乏一個讓人真正信服的理由,這種零散小文,不告訴你前因,不告訴你故事裡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告訴你他的價值觀,不告訴你人物的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想當然地就讓你看見他做出多麼高尚的舉動,希望打動你。這是一件多麼不符合理性的事情啊,一股腦相信心靈雞湯的人本身是多麼懶惰于思考啊。。。雨果花了那麼大功夫寫《悲慘世界》,宣揚公義,正義,人道主義。他讓人明白為什麼要那麼做,什麼樣的價值觀使人做出更為高尚的選擇。我覺得這個可以算得上是「心靈雞湯」,既然是雞湯,那不煲個幾個小時哪裡能鮮美呢。然而那些微博上,人人上,微信里的正能量小故事,撐死就是一碗白水裡加了一勺「心靈雞精」,看著黃澄澄的,喝下去真實索然無味


我也來憤怒的補一刀。

當年看讀者文摘,講到麥當勞的前身「Dick and Mac McDonald」發展的很受歡迎的時候,克羅克問麥當勞兄弟,你們生意這麼好,為何不多開幾家餐廳?但是,迪克·麥當勞搖了搖頭,指著附近的山坡說:「你看到上面那棟房子了嗎?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喜歡那塊地方,要是連鎖餐館開得太多了,我們就忙得甭想回家了。」最後雷.克羅克以270萬美元收購麥當勞兄弟的餐廳。最後結尾感嘆,如今麥當勞發展成國際型企業,麥當勞兄弟多麼沒有眼光啊,人生果然還是要有商業眼光和手腕啊。

之後不久,又有一篇,講的是同一個故事,最後感嘆,「要是連鎖餐館開得太多了,我們就忙得甭想回家了」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常回家看看」的精神啊,多麼懂得捨棄啊。克羅克勞碌一生有什麼意義呢?不能每天回家親吻孩子人生又有什麼意思呢?

我只好憤怒的表示,別人幹啥你都有話說,哥屋恩——滾。


電影發行打車記

招手,上車。

師傅:去哪?

我:上海影城你曉得伐?

師傅:曉得的,你去哪?

我:上海影城啊!!!

師傅:哦。


我遇到了個奇葩師傅。。。


翻下計價器,我摸了摸皮夾,發現自己身無分文,只有一張交通卡。

於是,我淡定的拿出交通卡,拿給師傅。「麻煩你看一下,裡面有多少」

師傅接過,一掃:「29塊」

我「哦,我沒有現鈔,麻煩你不管目的地還有多遠,開到29塊就停吧。」

師傅:「呵呵,29塊有點危險。」

26,27,28,,,

29 !

我:「師傅,到29塊了,停吧。」


師傅停下,翻起計價器,拿卡刷好,還給我。

車頂「空車」兩字重新亮起,我接過交通卡,正準備下車。

師傅說:「小伙,算了吧,我再送你一程吧。」

「再送你一程吧。」

「送你一程吧。」

「你一程吧。」

「一程吧。」

「程吧。」

「吧。」


這句話,縈繞在我耳邊,我抓著車門的手,輕微顫抖著,縮了回來。

我只感覺,一碗香噴噴的心靈雞湯擺在我的面前。

我向師傅笑笑「多謝你。」

於是,車啟動。


開不到20米,遇一路人,路人招手,車停。

師傅說:「不好意思,下車吧。」


我下車。

覺得那碗雞湯倒進了臭水溝。

牧城,寫於2013年11月22日。


雞湯窮三代,勵志毀一生


不討厭,因為這些都是無意義的干擾信號,你會討厭海上的浪花(不超過2M)么?

某種意義上樂見其成,因為我知道它騙不到我,騙到別人客觀上對我甚至是有利的。

但我討厭在需要乾貨解決問題的時候,擺心靈雞湯浪費自己和別人時間的存在,特別不希望和這種人成為隊友,如果不幸如此,那就想盡一切辦法清除掉好了。

當然,我承認,在當年心靈雞湯甚囂塵上的時候,我因為堅持抵制它,而在學校作文什麼的方面吃過點小虧,也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是裝逼不合群。那時候我是有些反感這一套的吧,加上閱歷不足、底蘊不夠,吐槽技能未夠班,所以無法有效反制。

不過呢,五六年而已,大部分思維正常,頭腦不僵化的人都已經對其有正確認識了。

心靈雞湯這玩意,本質就是社會物質供給能力和人們需求水平急劇發展,信息獲取和發布的門檻降低的同時,與物質生產不直接相關的人文科學的思維體系、表達方式的進化較為滯後的情況下,乘機興起的一種扭曲而錯位的文化產物罷了;它利用了社會轉型期里社會實在和人們慣性認識之間的誤差,以及前現代的思維方式還在大部分受眾的腦海里佔據主流地位這樣的條件,從而用似是而非的邏輯掩護一些符合直覺但經不起推敲的結論——這裡隱含的條件是大眾其實是不需要邏輯的,因為邏輯這個東西的門檻太高;他們只需要偽邏輯,就是不講本體論的所謂論證,更不用考慮約束條件,即「A→B」這樣的簡單映射;比如「人要心態平和,如此方能快樂」,至於什麼是心態平和,什麼是快樂,心態平和是相對於何種不平和而言,快樂在不同時期有什麼不同表現方式,同等的平和狀態能否得到同等的快樂,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種「要平和」的勸誡,本質和「要行善就能有好報」沒有區別。(這就是所謂前現代思維的簡單舉例,當然要展開說就是一篇論文甚至專著了。)

比如什麼禪師與青年的對話之類的,大部分都是截取人生哲學中的某個點然後做一個線性的變換,引申出一個強結論罷了,這種方式本身就是反邏輯的,因為「點不推面」,「特殊不推一般」幾乎是高中生數學教材的基本知識。。。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上面的看不懂。。。對不起寫長難句寫慣了。。。)

說大白話:就是一些人憑藉廣大群眾認識水平尚未提高編出來的傳銷段子穿上了真善美的外衣罷了。(好像還是長句。。。。)

最近網路上對它的批駁,恰恰證明至少在這個領域裡,有一部分人已經初步有了比較正確的思維導向了。

國朝太祖詩云: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所以,也沒必要對它大加撻伐,如果妨礙不到你,不妨觀其自敗。

來打個賭,不遠的將來,「反雞湯文」由於過於強調一些庸俗的價值觀,也會被批判的。


所謂雞湯,偶爾喝之,美味;天天喝,誰都會吐的。


我寫的一個故事回答了我的看法

《小男孩》


從前有一個剛滿13歲的小男孩,
高一年級。
他讀了好幾合訂本的《心靈雞湯》,
他還有一個小本本,
上面記滿了他收集的各種名言警句。

那時候語文老師每周都會布置一篇作文,
通常會是議論文。
《心靈雞湯》和小本本是小男孩寫作文的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的威力很大,
只要作文引用了秘密武器的內容,
小男孩的得到的評價通常都是「優」。

那時候還沒有「正能量」這個詞,
小男孩對「負能量」這三個字也沒有概念。
小男孩只知道:

每當他難過時,
喂兩口「雞湯」自己喝,
就不難過了。

每當他失意時,
翻開自己的小本本,讀上那麼幾句,
就會感到熱血沸騰彷彿體內又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朋友們都說羨慕小男孩洒脫樂觀的樣子,
羨慕他好像不知道煩惱為何物,
有的小夥伴甚至還找他討要秘訣,
說想成為和他一樣的人。

這時小男孩總是會笑得驕傲且放肆。

班上也經常會有一些小女孩喜歡偷偷望著小男孩的小酒窩發獃……

日復一日,
小男孩覺得自己越來越幸福。
他很滿意這樣的自己。

《心靈雞湯》和小本本里的名言警句越來越成了小男孩樂於收集的寶貝。
這些寶貝是他心底最大的小秘密,
他誰也沒有告訴,
他一直小心保護著這個小秘密。
他相信,
按照這些寶貝給他指引的方向,
他的人生將會非常美滿,
他覺得這些寶貝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

又過了很多年,
小男孩長成了大男孩。
所有的「雞湯文」他差不多都已經能倒背如流了,
他的小本本也已經變得很厚很厚了。
一切本該變得更加美好,
但是,

也許是這個男孩生來叛逆又喜歡冒險,
他去了很多地方,
他經歷了很多事,
他結識了很多人,
他也交往了很多不同的女人……
他見識了更大的世界!

有一次,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大男孩發現了這個世界的一些真相。
他發現《心靈雞湯》和名言警句並不總是對的,
他越是追究,他就發現不對勁的地方更多,
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太沉重了,
他的小秘密成了一個布滿了裂紋的玻璃球。
繼續追究下去嗎?
玻璃球會碎掉的!
不要追究下去了,停下來吧?
這樣至少不會太難過。
或者騙一下自己怎麼樣呢?
當做一切都沒發生過,裂紋應該就沒了?

也許是他失戀過很多次,
或者別的什麼原因,
大男孩相信越挫越勇是對的。
他最後的選擇是砸碎了心愛了多年的玻璃球……

大男孩說,
大不了就是回到出發的地方,
將這個世界重新認識。

大男孩滿懷期待,
新的認識將會是深刻的。
不再有盲從,
不再有偏見,
大男孩還需要很多的知識。

也許下次見面,
大家就不會叫他「男孩」了吧
……


在唯物主義框架下,心靈雞湯是很討厭的。但世界當然是唯心的。

有個朋友在東京工作時曾帶一個剛畢業的日本女生去某高級寫字樓辦事,走近那大廈時,那女生發出了由衷感嘆:「真想有一天我也能在這樣氣派的大樓裡工作呀!」(沒問原文,大概是「私もある日に、こんな立派なビルの中で働きたい!」之類的。)朋友說很難想像中國女生說這種話而不做作。

心靈雞湯很多都是對的。比如提問者舉的那句「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就是如此。但你是懷著什麼心情說出這句話的呢?知行是否合一呢?

完全一樣的話,由不同的人說出來,有人覺得甲就是熱血,乙就是雞湯。這恐怕會被斥爲雙重標準。但這不是雙重標準,而是事實。在我看來,熱血背後帶著貴族式的責任感和義務感,這是主要的區別。


薩特說,人是一堆無用的熱情。人被拋到這個世上,就像無頭的蒼蠅亂撞,沒有誰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都是邊走邊看,邊看邊干,心靈雞湯的非理性作用在於能夠釋放人心底的這股不著邊際的盲目感,在明知是自欺中尋求安慰。

心靈雞湯的現實化形態就是國企中的開會,用一位朋友的話說,開會是對抗盲目感的最偉大發明。

企業為什麼要開會?在面對危機四伏的周遭與同僚之間,特別是重大危機面前,舉手無措,焦躁、恐懼和不安,但這時總不能啥也不幹吧?是啊,怎麼可能啥也不幹呢,那幹什麼呢?開會!

只要把會開了,那後面再出現什麼問題就問心無愧了,「反正會也開了,該說的都說的,該部署的都部署的,你還要我怎麼辦?」。

人在一定的低谷期和倉皇無措時,需要心靈雞湯式的自欺和安慰,這一點連聖人也不例外,不然哪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balabala 一大堆呵呵噠的怪話。

人的弱小需要安慰,再不濟,也需要自我自慰,從這個角度來看,討厭心靈雞湯就是討厭那個脆弱的自己。


最近很討厭的一種觀點, 你不行是因為你智商低,你不行是因為你爹不行,所有的勵志都是扯淡,所有的雞湯都是騙人。

接著用這種思想,麻痹自己,反正我智商不夠,爹也不夠,還沒有乾爹。不要努力了,擼集美劇,宅一宅,以後帶個30年的房貸,等著天上或有或無掉下來的餡餅,攤開雙色球彩券希望自己可以中個500W,人生,就這樣吧。

在我看來,這樣的思想跟封建社會或者士族思想用來奴役你的方法沒什麼兩樣,那個時候統治階級或者士族們告訴你,你的出身不行,不要努力了,不要有夢想,不要有希望,安心做奴隸吧。

但是,你不是活在兩晉。現在這個社會,世界這麼大,信息這麼開放,那麼多人有分享的精神,告訴你他們自己的經歷或者感悟。因為怕其中的辛苦傷了你的信心,讓你不敢做夢,滿懷心意的加了好的作料,去了湯里的腥味,捧到你的面前。

有些人只是淡淡一句,湯太濃了,就撇撇嘴走開了。
有些人喝下這碗湯,覺得湯挺好喝,卻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做出這麼一碗,只是轉身去找下一碗。
有些人喝下這碗湯,覺得湯挺好喝,相信,而且做夢。並且堅信自己也能做出這麼一碗,然後努力去學廚藝,找材料,最後自己也可以做出這麼濃濃的一碗,或許味道不如之前的一碗,但是這碗滿含著自己的味道。

一定程度上我覺得美國就是因為從小小孩雞湯灌得多,所以他們才會有那麼多新創意公司,那麼多對強權的挑戰,對自由和自我意志實現的嚮往,對未來的暢想。

從這個角度看,我不僅覺得雞湯是對的,我還嫌現在雞湯太少了,更多些雞湯會讓更多人有機會覺得自己也有機會,會讓更多本沒理想的人有理想,會讓這個時代更加絢爛多彩。

以上。


簡明扼要的說,心靈雞湯有兩種。
第一種心靈雞湯是一些人把自己經歷的一些人、一些事,總結的感悟寫出來,是很私人的行為。
還有一種心靈雞湯,就像一個熱心前輩,試圖告訴後輩的人:我曾經在哪裡遇到過陷阱,努力很久好不容易爬出來了,大家遇到一定要繞著走,可不能掉進去嘍!再比如,曾經執迷不悟終於撞了南牆,現在回頭了,大家要少走彎路;還有教我們如何放下、靜心的等等,諸如此類。
如果站在私人化的立場上,自己寫東西自己開心,那麼別人喜歡或不喜歡都不重要。
站在第二種情況感受,完全在於讀者認不認同筆者的觀點(話說,有些觀點是需要經歷之後才能悟出來的)。
所以,對於心靈雞湯談不上討厭或喜歡,面對海量的知識信息,我們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就夠了。
最後再送讀書的十六字箴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


推薦閱讀:

TAG:調查類問題 | 心靈雞湯 | 反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