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這個話題最近又收到不少小夥伴的關注,所以有必要再更新並回應一些延伸的問題。
1)「這個學科還找不到邊,原則一說無從談起」
會這樣想的小夥伴可能還年輕氣盛,沒有看過Gazzaniga 在《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一書中的第一章。我想書名本身就可以回答原來的提問了,「心智的生物基礎」。
2)「認知神經科學也不過就是認知心理學」
會這樣想的小夥伴可能還不了解認知心理學的前世今生,因而弄反了關係。在關於這個話題的其他回答中,我強調了「認知神經科學」本身不是一個學科(只是翻譯成什麼什麼學),而是一種取向,是認知心理學最新近的研究範式(關於範式的定義,參考科學哲學類書籍的論述)。認知心理學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把目標定位在對心智過程和機制的探索,而探秘大腦僅僅是一種取向,還有其他與生理基礎沒有關係的研究取向。
2015-1-24
======================================================================
首先,我不認為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太大了。但是我想提供一些我的思考,或許多少有點幫助。
1. 認知神經科學的核心在於認知,而不是神經科學。
首先,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結合最終目的在於解決人類心智的根本問題,例如,意識的起源是什麼?智力是什麼?人類思維加工的過程是怎樣的?。。。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在於認知,而神經科學主要是一種工具和手段,用以促進認知科學的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一旦理清神經活動,心智謎團就迎刃而解。這種把神經活動等同與心理過程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
2. 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是大腦功能定位
認知神經科學取向在一開始很大程度是為了回答大腦加工模式到底是分各個功能模塊,還是作為一個整體對信息進行加工。在認知神經科學取向興起之前,學界思潮上是從計算神經科學平行加工取向(Parallel-and-Distributed Processing, PDP)佔主導。認知神經科學一開始的基礎就是尋找功能的生物物理基礎(特別是大腦成像技術和大腦刺激技術)。
3. 認知神經科學的目標是理清人腦信息加工的過程和機制
這一點和認知心理學的目標相同,回應第一點。在此,我想介紹一下David Marr 的觀點。Marr(1945-1980)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他採用心理學、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的技術和方法系統地研究人類視覺加工過程。他最為突出的貢獻在於將「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的方法應用於視覺領域的研究。然而,他在35歲時卻因罹患白血病而早逝。在麻省理工大學同事的合力下,在他去世的第二年,Marr關於視覺研究的專著得以出版(Marr, 1982)。該書的第一章,更從方法學的角度深入地在探討如何研究一個複雜的信息處理系統。
在Marr看來,認識一個複雜的信息處理系統至少需要以下的三個層次:計算理論層次、表徵與演算法層次以及物理實現層次。這個三個層告訴分別我們該信息處理系統的目標與邏輯(為什麼)、處理過程(是什麼)以及如何執行(怎麼樣)。
在第一個分析層次上,Marr認為研究者首先要弄明白信息處理系統的計算目標(功能),從而掌握運算的邏輯和思路。在這一認識層次上,信息處理系統的計算過程和具體實現都不是研究者所應該關心的問題,我們所需要分析的是該系統最終所需實現的功效。這像在哲學層面思考信息處理系統的價值問題。
隨後,第二個分析層次是內在表徵和演算法層面上的認識。這是認知心理學所希望了解和認識的層次,也是很多心智謎團之所在,涉及人腦信息加工的過程和機制。
最後一個層次的分析屬於物理實現層面上的探討,也就是神經科學或者電子工程學上的思考。
對於認知神經科學來說,許多人希望通過第三個層次的認識來推進第二層次的認識,這就像一個逆向工程的問題,難度可想而知。
認知神經科學。
就像樓上朋友回答的那樣。
包含了兩個東西。
認知和神經科學。
認知雖然現在大部分出現心理學裡。
但其實最開始就是大腦功能的研究。
隨後出現的認知心理學,只不過是大腦神經系統運作對心理行為的影響而已。
嗯,基本原則。
特別像教科書開篇的第一句話。
所以可能書本上有更嚴謹的說法。
推薦閱讀:
※無知是一種快樂,求知是一種慾望,如何取捨?不可兼得?
※如何看待蔡康永線上「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線下同事員工評價其生活中「臭臉,陰沉,難以靠近」?
※怎麼讓算命師尷尬?
※心理學裡的智力和性格測量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嗎?它們是否科學?心理學方面有沒有其它得到較廣泛認同的測量方法?
※為什麼在家庭暴力中,母親通常比較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