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使「中國製造」達到「德國製造」的水平?
品質:耐用,可靠
設計:秉承 Germany-land of ideas
範圍:從重機械到糖果餅乾
德國工業的成就源自於一百多年工業革命的悠久積累與深厚沉澱。
而天朝的差距,我認為,不在於技術投資,不在於創新意識,而恰恰在於對「積累」與「沉澱『的輕視。
————————————————————————————————
輕鬆一點,咱們先來講段子。你是否也聽過類似的故事:
1. 大公司的生產線會發生空包裝的問題,於是斥巨資請來博士生研究改造。同樣的問題,小作坊的農民工用一台電風扇把空包裝都吹走了。
2. 美國航天局斥巨資開發能夠在太空使用的內壓式墨水筆,而蘇聯宇航員——用鉛筆。
咱們最喜歡這類小聰明了,還樂此不疲的傳誦。
而每一次傳誦的潛台詞就是:哈哈你看,高學歷有什麼用,知識淵博有什麼用,還不如我拍拍腦袋抖個機靈來的管用。
連武俠小說也是這樣,苦練幾十年的人註定只是綠葉,主角只要撿到本秘籍就可以天下無敵了。
——其實,我們追求的就是一種自慰:別人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我總能找到不努力也成功的方法。
但很可惜,現實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知道蘇聯最終仍舊是斥巨資採購了美國的太空筆,如果你願意思考其中的原因,那麼你自然也該知道,每一個樂於「分享」那種故事的人,都是在為自己貼上無知的標籤。
——小作坊當然可以用電風扇吹走空包裝,但如果你是一萬條生產線的大企業,你去裝一萬個電風扇嗎?一萬條線的空包裝,且不說產能和良品率的問題,光是每天撿盒子就能要你的命。
電風扇的方法不好嗎?
對於小作坊來說,你當然可以說這是好方法,至少是暫時的好方法。
但問題是,這個方法具備普遍意義嗎?能夠適應更龐大、更複雜的環境嗎?
這就是問題了。
小聰明、小機靈通常只在小作坊模式下有用,當企業規模擴大了、技術級別提高了,各種問題自然接踵而至,裝電風扇這種小伎倆又能夠支撐多久呢?蘋果這級別的公司是靠小聰明走到今天的嗎?
拿小作坊的「權宜之計」,去嘲笑大作坊「嚴謹踏實」,這就是裹足不前的原因了。
所以中國不缺一夜暴富的土豪,卻沒有底子夠硬的龍頭,此絕非偶然。
別人辛苦幾十年研究出來的技術和管理模式,這樣的積累不是抖個機靈就能一蹴而就的。
除了看到別人的"突破",更請看到別人的"積累"。以現代科學而言,後者甚至更為重要。
說的難聽點,對投機取巧的追捧,其實就是對不勞而獲的幻想。
社會風氣如此,只能讓人徒呼奈何。
不好意思亂跑火車了。如果能用簡單的三個字來回答題主的問題,我會說:正 三 觀
———————————————————————————————
吐槽完了,回到正題。長文慎入,容我慢慢道來
現代科技的核心精神,其實不在於夢筆生花式的突破創新,而在於承前啟後式的層層遞進。達到這個目標的方式,就是三個字:標準化
標準化指的是一種建立共同認可的標準、由此創建溝通渠道、提高溝通效率的過程。比如使用統一的文字,這就是最簡單的標準化,從此有了文明有了歷史有了人類的一切。。。
說的更簡單一點,就是一種讓別人能夠繼承、複製你的工作的表達能力。
由此,後人能夠在你已達到的成果上進一步努力,任何發展與進步,必須要能積累下來才有意義。
舉個栗子
假設你是一個沒有語言的猿人,今天你想吃烤野豬了,你有兩種選擇:
1. 你學一聲豬叫,有幾個弟兄聽懂了,於是你們幾個組團去刷野怪
2. 你也可以發明一個系統性的語言,從「我」到「打獵」到「野豬」,然後再花力氣推廣你的系統,花力氣教育你的弟兄,終於有一天你可以用每個人都理解的語言說:「弟兄們,今天吃烤野豬,咱們走起!」
所以哪一個方法更容易?很多人肯定覺得是第一種,我只要叫一聲就行了嘛。但是你考慮過複雜情況么?如果今天你要獵殺10頭野豬呢?如果你要推大boss猛獁象呢?如果要指揮隊友,A中單B補刀?如果有人死活就是聽不懂你的豬叫呢,你咬死他?
標準化就是一種遠見,一種將個體方案投射到複雜環境、把每一步都為將來鋪路的思考方式。
我們當然無法要求所有人都具備這種遠見和精神,但正是那些為未來而思考的偉人,才能在文明歷程上留下印記。
至於很多人認為的標準化等同於流水線,以為只適用於大批量廉價產品,這是不了解其本質。
再舉個栗子,看看中西方的差異
就以做菜為例。讓我們比較一下中西方的菜譜,以示公平,咱們都做烤雞:
即便不懂英文,你也一定看得到差別:右邊充滿了精確的數字和單位,甚至一隻雞該有多重、能夠餵飽幾個人都寫的清清楚楚。而左邊的,不出意外,當然就是各種「少許」、「適量」。
如果你是初學者,請問你會選擇哪一邊的菜譜?哪一邊的更能讓人學會、學好?
(美帝1 cup = 8 oz,1 tablespoon = 0.5 oz,都是精確的計量單位)
中國菜的博大精深源於其深厚的底蘊,而正因為標準化的缺失,所以美食的傳承變得十分困難,傳統美食正在不可逆轉的流失。
你是否也抱怨過,口味正宗的XXXX越來越少?就因為沒人知道適量到底是多少,大師傅也許能夠把握平衡,傳到下一代時就沒人記得了。
而更諷刺的是,居然一天到晚有人分享:「老外學做中國菜,看到『鹽少許、糖適量』都崩潰了。」
——分享時甚至還充滿了自鳴得意之色,簡直讓人以為天朝美食是靠著「少許」、「適量」來統治世界的。每次看到這種分享我都難過的胃疼。
這種對標準化的輕視——甚至可以歸結為對邏輯思考的輕視,正是意識形態上的根本缺陷。
(要扯得更遠,甚至可以談到中醫。。。這裡且按下不表。)
標準化不代表單純的精確化,核心意義是降低溝通成本。
中餐食譜的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數字,而在於大大提高了學習難度。
如果我太蠢了,就是看不懂「適量」是多少,怎麼辦?你咬死我?
你讓人從模糊中揣摩數字,和讓人從數字中自己調節,到底哪一個成本更高?
舉個極端例子,有一天人類都死絕了,火星人挖掘出了這兩份食譜,西餐的分分秒秒就給你重現出來,而中餐的就只能扔垃圾桶了。然後火星人還會說,西餐真好吃,中餐一坨屎。你心痛不心痛?
相比較,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垃圾食品,雖然水準不算太高,但品質始終如一。別說經歷幾十年都不會失傳,而且你去街上隨便拉一個人都能做出同樣水準的食物——別小看了這個能力,人家就是靠這一條橫掃全球。反觀天朝,連蘭州拉麵都越做越差,還口口聲聲的不屑於人家的科學方法。這正是讓人痛心疾首之處。
總有冥頑不靈的人要說,每個人口味不同,所以只能寫適量...
第一,難道整個西方國家所有人都口味統一一成不變,所以不需要寫適量?
第二,中餐是因為「適量」才好吃?你走進一家飯店,難道大師傅一眼看穿你的鹹淡口味,再給你做一盤「適量」的菜?
第三,真把幾克幾克寫明白了,你就不能自我調節了?你比我還蠢啊?
要學人辯論,說話前先試著說服自己行嗎?
還有人會說,中國菜是藝術,不適合標準化...
首先,你的拉麵餃子就是藝術,別人的漢堡披薩就是流水線出來的垃圾。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正是不思進取的遮羞布。
其次,先掌握了標準化的,再融合自己的突破,那才叫藝術。而如果連最基本的標準法都搞不定,那叫「沒學會」,說的多好聽都沒有用。下棋也要學打譜,繪畫也要學明暗,如果有人一上來就不肯學基礎,那是純粹的耍流氓。
再次,很多人不僅輕視了標準化的重要性,更輕視了其難度。那些寫」少許「、」適量「的人,他們僅僅是不想寫數字嗎?恐怕他們也寫不出來吧。不是我瞎說,同一個菜讓他燒兩遍,估計鹹淡口味都不一樣。別說什麼」適量「是為了創意發揮了,你創出來了也沒用,因為你創完了自己就給忘了。很多不寫數字的,不是不想,是不能爾。
回到工業設計領域,我來講講什麼叫藝術。
藝術就是今天造棟3層樓的房子,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未來30年、可以往上加30層、可以往下加30層、可以你來加也可以別人來加,這就叫藝術。
不是我馬後炮,拿中餐當例子時我便預想到了反彈。執意談中餐,多少有點釣魚的意思。現在看看下面的回復,嘖嘖,我還有什麼話說。所以我才必須寫這文章,不管你聽進去多少,我仁至義盡。
樓下正巧有廚師朋友說了,正規廚師培訓還是會寫數字的。可惜一幫外行孜孜不倦的辯證「適量」的重要性,可見大多數人的意識缺陷。心真累。
如果你以為我在黑中餐,那隻能說你沒有理解本文的精神。我黑的是對傳承的輕視。
漫漫五千年華夏文明,失傳了的文化瑰寶還嫌不夠多麼?
木牛流馬你會造么?
高山流水你會彈么?
幹將莫邪你會鑄么?
奇門遁甲你會擺么?
六脈神劍你會使么?。。。
這些你都不會,no can no BB。所以他們無論有多牛B,又有什麼意義呢?就是讓你多一個吹牛B的段子?
中醫的巔峰是幾千年前的華佗,中餐的巔峰是民間某處的不知名小店。
這種迷信於」高手在民間「,」絕技在從前「的想法,說白了,只能證明有些人的思維還停留在未開化的階段。你讓這些人去挑戰「德國製造」?痴人說夢罷了。
武俠小說總是喜歡說,資質平庸之輩拘泥於招式而不知變通,於是自詡有資質的投機者們便興高采烈的以為只要會變通就行了。殊不知你連基礎都沒打牢就胡亂變通,取死之道爾。
這正是當今的大多數中國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而這些人,也正是華夏文明失傳的幫凶。
——有不少人問,天朝的標準化教育要怎麼解釋。
事實上教育行業是必須要標準化的,任何發達國家均是如此。
天朝學生缺乏創造性、獨立性等問題,是教學內容的問題,和行業本身的標準化完全是兩回事。你們以為哈佛耶魯就沒有教學大綱嗎?
拿教育反駁標準化的人,我只能說你們其實還是沒有理解這三個字。
再來更多栗子,看看什麼叫戰鬥力超群
先來個洋氣點的栗子,聖經里有一段我特別喜歡:
人類最早是說同一種語言的。有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計劃造一座巴別塔(通天塔),以挑戰至高的上帝。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舊約11章)
上帝當然不能由著你們這群二貨胡來。全知全能的神是怎麼應對的呢?放地震、暴風雪、流星雨?當然不會那麼低端。
上帝做了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舊約11章)
於是愚蠢的地球人只能各自為戰,沒過多久就GG了。
再來個本土化的栗子:但凡說到秦始皇的功績,必會提到「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這也是在執行標準化管理的一個實踐。
後人無論怎麼黑,這段功績都是黑不掉的。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統一了這些標準,華夏才能作為一個整體而做強做大。
這就是標準化思維的戰鬥力,明白了沒?
為什麼小聰明不行。小聰明就是你的方法別人用不上、別的場合用不上,所以放到整個文明長河裡是沒有意義的。
你解決了這個個別問題,很好,我為你的創新精神而喝彩;但是人類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嗎?很難說。如果整個民族,解決每一個問題,都只能構成獨立事件,無法串聯在一起,那無論多聰明都只能是原地踏步。
而指望個體的創新突破能夠瞬間打敗別人整體的百年傳承,這無異於痴人說夢。我說得更直接點,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抱有這種幻想便證明了一個人的愚昧與淺薄。
科學技術就是如此,你必須要搭好一個穩固的台階、才能跨入更高的境界。投機取巧的人寧願爬樹、踩高蹺,因為那樣成本低、見效快。但是,這些人很快會遭遇瓶頸、並且遲早會掉下來的;而更遺憾的是,無論他們曾經爬的多高,其成果都煙消雲散,後人只能重新開始。
只有一步一個台階的往上積累,人類才能達到前無古人的巔峰,正因為每一個巔峰都成為了後人的起點。
———————————————
地圖炮固然令人難過,雖難免錯殺,但中靶者想必也不少。
很多朋友也提到了,天朝目前的局面有很多歷史因素及客觀因素,這些都是事實。只是這些背景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覆蓋面內了,改天再寫一篇好了。
當然,工業化積累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也正如眾多回復里所說,國內有識之士者也正在緩步前進。所以本回答黑的爽快,卻未全盤否定。就當是我為天朝發展推波助瀾吧
同時,若您覺得我吐槽的有理,避免日後成為本答案吐槽的對象,那便不枉了我的滿紙荒唐言。
最後,感謝所有支持、贊同、反對、批評、對罵、對噴...的朋友。是你們的參與,讓本答案持續進化。
更多思考及文字請光臨個人同名主站:丙等星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權微信號:丙等星(bingdengxing)、在美國(laimeiguoba) 轉載。
其餘轉載請聯繫本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謝謝。
還有什麼想聊的,歡迎來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長文多圖謹慎點擊。開頭是分析,技術乾貨在末尾。
第一,不改善待遇,就不可能有發展。
先從工人談起。
老一代的工人是國家的寵兒。我剛進鋼廠時,聽老師傅講,他們當初的日常就是釣魚(狹義的),打撲克,聊大天,工作穩定(傳說中的鐵飯碗),有分房(這個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工作有張有弛,同時還拿著不低的收入。按照我師傅的說法,這叫「職工貴族化」。
一番劇變後,老一代工人逐漸向新一代工人蛻變。
新一代的工人是國家的棄兒。除了工資之外並無福利。許多工廠的集體活動,都是領導和文職人員、技術人員參加,一線工人根本不帶玩。哪怕勞保用品,也常常被剋扣。很多人受了工傷,也不允許上報,通常會走保險理賠,只能賠償一部分。如果哪個「不懂規矩」的報了工傷,那麼排擠和歧視會立刻接踵而至。
所以說年輕人不願意做工人,每年工廠都有大批用工缺口,這真的只是某些人大嘴一張所謂的「不願意吃苦」么?根本沒那麼簡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你問過馬兒的感受嗎?
又累又臟又沒好處,誰願意當工人吶?紀律鬆弛的「職工貴族化」固然不可取,然而在這種血汗壓榨的大環境下,招工困難那是必然的。
說完工人,再說說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的來源通常是大學生。大學生初來通常都要下基層,就是扔到車間散養,熟悉生產一線。然後過個若干年,把他們提拔起來充當技術員。於是廣大技術員每月拿著微薄的死工資,經常要守在一線解決問題,同時承受來自中層領導的壓力。他們的待遇,只能說比一線工人好點有限。
待遇差,願意當技術人員的人也越來越少。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
待遇差——從業人員基數少——優秀的從業人員少——技術手段落後——產品低劣——口碑差——效益上不去——待遇差
第二,至於如何改善待遇,需要整個社會協同努力。
雖然工廠一線人員待遇比較差,但是老闆們往往收益豐厚。經過一家不起眼的工廠時,總能看到裡面有幾輛昂貴的豪車。
雖然專心做技術很清貧,但是搞金融,搞房地產(老闆和股東)的人往往待遇豐厚。安安穩穩過日子時不顯什麼。一旦家庭出了一點變故,財富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這種分配方式是否合理先不討論。然而人生有很多可供選擇的路口。在這種大環境下,甘願安守清貧,鑽研技術的人必定是越來越少;明顯更多的人願意去研究怎麼賺快錢,怎麼擠進管理層。於是許多原本可以在技術研究上取得突破的人,最終卻出現在其他的位置上。
所以,提高一線工人和技術人員待遇這副重擔,不該只由工廠來背負。這是整個社會的擔子,需要一隻強有力的手來逐步干預。
第三,在實現前兩點的前提下,我們要拿出充分的耐心,來減小我們和那些西方國家的差距。
礙於時間成本、技術水平、設備成本等原因,我們的事故分析報告往往只是簡單的幾張紙。有時只分析一兩個方面,就草草得出結論。分析結果如果是合理的,通常就能有效規避下次事故發生;但如果分析結果不夠合理,下次事故發生時,仍然是一頭霧水。
我舉個德國ICE高鐵斷軸事件的分析報告為例(篇幅有限,只列舉技術分析部分):
先吐槽一下,轉載這篇報告的人不少,就沒人來翻譯翻譯。還得讓我這個戰五渣來。累傻小子呢這是!
斷裂位置描述:
軸斷裂前的超聲波探傷結果,多點檢測後未發現缺陷。由此可以推斷,斷裂前無宏觀裂紋。
軸斷裂後的超聲波探傷結果,多點檢測後仍然未發現缺陷。由此可以推斷,宏觀裂紋真的不存在。但是按照我們的習慣,有前一份報告,就完全不用做這次測試了。
下面是材料分析內容,包含取樣方式,取樣位置:
力學測試總則
拉伸測試示意圖。
力學測試結果。寫了強度、韌性、塑性和衝擊能量符合要求。證明問題也沒出在這裡。
截面梯度測試
斷口檢驗及形貌分析。
下圖中,最下面的小點是微裂源,黃線(實線為可見,虛線為假想)覆蓋區域為擴展區,個人推測上面一大段深色的是瞬斷區。或者,右上角帶塊肉的是瞬斷區。
裂紋擴展圖證明我大致猜對了。
顯微觀察的分析結果。截止到目前,用的仍然只是低倍。
斷裂的最終原因由轉動造成。殘餘斷裂面佔據五分之一。原始斷口無法評價。
翻譯到這裡就不必看了。低倍無法分析,就要動用高倍金相顯微鏡。
硬度測試也沒問題。
裂紋源切面。這些德國人略小氣了,也不公布一下腐蝕劑配方。畢竟彩色金相圖看起來更舒服更護眼。黑白金相圖對密集恐懼症患者是極度不友好的。
夾雜物分析
非金屬夾雜
和標準對照後,發現夾雜物嚴重超標。最終的結論已經呼之欲出了。
疲勞裂紋溯源,發現其根源始於非金屬夾雜物
最終結論
這樣的分析絕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如果需要及時出具報告,就需要多部門的成員協同努力,並各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雖然他們的分析方法浪費了一部分成本,但是覆蓋面夠廣,能成功分析出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以後的生產中,可以給易出問題的環節以更多關注,從而避免再次發生類似問題。
我有必要給評論區的幾位朋友添幾句話:
我們的主要差距並不是技術手段,而是在「緊箍咒」下,大家都太「聰明」,所以不捨得花太多成本,所以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
如果能摘掉那些「緊箍咒」,我們也能逐步達到德國製造的水平,不過需要花多少年就難說了。
民科的遠征:
中醫里的「寒氣」指什麼?怎麼分辨自己是不是寒氣重?有怎樣驅除身體的寒氣?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氣象局停報霧霾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什麼原因會使人體嘌呤值增高引起痛風,如何預防?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有沒有什麼研究方向曾經很火,但最後卻被證明無法實用化或者是偽命題?或者目前很火,但是你認為必將失敗?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2016 年的科技領域,哪些行業開始顯露頹勢?
紅薯皮會有重金屬殘留或其他污染嗎? - 知乎
很多人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很多人,包括高票答案,沒搞明白德國(日本)製造不僅僅是比中國製造強,而是比美國(英國)製造也強。德國和日本是發達國家中少數還以製造業為核心比較優勢的國家,其他大部分國家,甚至像義大利,總體上都是服務業存在比較優勢。因此想達到德國(日本)製造的水平,不是僅僅靠文化、技術積累就可以達到的。
其次,在任何一個國家,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這些人都是少數,一個國家製造業的核心是中高級技術工人,是藍領階層,你提本科生的工資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相比於德國(日本)製造,美國、英國製造業疲乏,背後也凸顯高技術藍領短缺的問題,因此媒體才會呼籲讓特朗普重視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教育不是有一樣的問題?
再次,國家建立一套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也不一定有用。義務教育階段,都有批量的初中生離校打工,如何保證職業教育的質量也就十分關鍵。這背後同樣反映學生投身職業教育的回報,他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就業穩定,這個學上的值不值。不能今天學了一套紡織技術,過兩年紡織業衰退了。或者今天學了高端電焊技術,過兩年造船業衰退了。
德國一大批技校學生,之所以選擇技校,就是因為他們入學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進當地一些百年企業了,因此他們才會認真學。中國別說企業變遷,就是產業變遷都很快,這是因為中國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所以說,在如今的中國,你放心讓孩子學一門手藝,不怕這行10年後衰退?
這背後就引來德國企業之所以能存活百年,一方面是德國百年來是發達國家,本身處於發展前沿,企業衰退問題不像中國嚴重。另一方面,你必須思考為什麼德國(日本)製造業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存在比較優勢。
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於德國遺產稅鼓勵富二代繼承、經營家族企業。如果富二代選擇經營家族企業10年,就免除遺產稅,如果連續7年,則是稅率降低到10%(?)。大家想想吧,如果存在遺產稅,那麼對父母來說,讓孩子繼承財產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將實業金融化,債(證)券化。這樣孩子在交稅的時候,才能短期內給出大量的錢。
如果不這樣,那麼孩子交遺產稅,特別是很多國家的遺產稅邊際稅率高於50%,自然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既然父母都將企業變賣,或者債(證)券化了,富二代還搞毛製造業啊,直接搞金融業嘛。如此,家族企業的人際網路、銷售信譽等就丟失了,很多企業不就死了。因此遺產稅自然會搞垮大量發達國家的製造業,而德國恰恰相反,德國的稅制恰恰讓實業相對於金融、收租,存在比較優勢,而不是劣勢。
最後,德國製造相對於日本製造,還有其獨特之處,就是德國經濟並沒有像日本這樣長期停滯。你必須思考,為什麼兩個國家的製造業都很強,特別是製造業的核心領域——汽車產業,日本還領先德國,但日本反而相對停滯了,這和德國製造高質量的背後有什麼關係。想想吧,日本遺產稅的邊際稅率高達70%。日本的金融業還不發達,因此擁有社會財富50%的老年人,不敢投資、消費,他們必須攢錢,到死的時候讓自己的孩子有錢交遺產稅,所以遺產稅加大了日本經濟的衰退力度。
說句提外話,遺產稅能降低社會不公么?短期當然可以,長期英美就告訴你不行。就像前面說的,遺產稅長期會造成國家整體經濟偏金融化,而資本可以快速的全球流通,避稅途徑多,而且各國的稅率競爭嚴重。反而通過遺產稅鼓勵實業,讓製造業成為主體,有利於政府徵稅,長期有利於財富再分配。
簡單地說,中國製造要達到德國製造的水平,很多答主想的太簡單,這背後牽扯到比較優勢、稅制、產業階段、教育體系等等問題,根本不是僅僅通過技術積累、質量監督、工人待遇、文化理念可以解釋的。
ople/c4026922a5777190ca7225a7593ac598ople/e5fb0aab23f1ebca897594c74d178c79 德國製造,一直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地位,這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被放大的部分,恰恰突出了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製造出現的問題。問題的發現很容易,但解決卻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完成的。德國人的油紙包在微博上都快成了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其中有戲謔,有真實,也有誇大。關於兩者的差異,有人提到了積澱和底蘊,有人提到了學徒制,這都是德國製造傲世群雄的因素,結合我個人的一些經歷,我也就隨便談談。
德國製造在中國的幾次大規模出現,都有著自己相應的歷史背景。從第一次在清末出現到改革開放,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每一次它的國際地位和意義都有著不同的變化。
德國製造第一次在清末出現,是以克虜伯為代表的軍工業,當時克虜伯大炮的優異性能在很多歷史著作已經有人提過,但事實上,當時的德國製造不過是二流水平而已,而以質量優異而著稱的是當時的英國貨。而在英國工廠化的衝擊下,德國工業遭到了嚴重的衝擊,直到1871年宣布廢止學徒工匠制,開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貿易保護主義,才開始了德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但是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德國貨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短短几年後1876年,費城世博會上,德國展台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克虜伯的大炮,甚至到了後來,德國貨要在商標上動手腳,假裝自己是英國貨,從而出現了英國的商標法案,以用來打擊假冒偽劣。而此時,北洋艦隊的一眾德國船,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國人報價低,而西門子承擔了國內很多的電報、鐵軌製造,還是因為報價低。這個時期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直到20世紀初德國恢復了現代的行會制度和學徒制度,同時大量興辦職業技術學校,大量專業的職業工人成為主要勞動力,德國製造才開始有了起色。這段時間,德國工業出口不斷擴大,到1913年,德國成為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出口國。而更重要的是,德國人為了在工業製造上壓倒英國人,拉上法國人搞了公制度量衡,以其簡單,精確的計量方式,伴隨著德國製造走向世界。同時,德國工業的標準化管理以初具雛形,1926年在德國成立的「國家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ISA)是目前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前身,在第二年就有了 21 個成員國。同時,德國參考自身國情,毅然放棄了以福特模式為代表的大規模流水線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以高科技和質量為目標(日本也有幾分相似之處),這使得德國製造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出現了很具特色的產品和企業,如福克的客運飛機,拜耳的阿司匹林,還有高中生都知道的合成氨工藝,都是德國工業的實力象徵。到了二戰前,德國在航空,化學,電子,精密儀器方面已頗有建樹。
二戰後德國工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大企業被限制和打壓,但也造就了德國現代工業了另一個高峰,即中小企業。由於大企業的融資渠道受到嚴格限制,銀行只得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這也使得德國出現了很多小而精的小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是數得上名頭的。從數據上來看,德國小於20人的中小企業,其員工總數佔到全國的89.3%,比例和作用之大可見一斑。而德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其自身因素和德國的政治,經濟政策。
從自身來看,由於中小企業人數少,管理方便而直接,使德國企業的管理經理/工人工程師之比遠遠低於其他歐美企業,其次,中小企業由於專業細分,使得銷售人員佔比很少,而大量的工程師擔任公司中層,這使得德國的中小企業傾向於通過和技術人員的交流來改進自身產品從而化解危機,這使得德國貨的質量有了明確保障。其次是國家經濟政策,德國戰後就確立了外向型經濟的方針,使德國當時慘淡的經濟形勢對企業的影響進一步縮小,而掌握核心技術(不是格力)的中小企業生存條件極為優渥。最後是德國的政治政策,從俾斯麥時代起,德國就相信和諧的工人與資本方的關係以及優厚的工人待遇是最有效的防共政策,這使得20世紀60年代幾乎摧毀英法的工人大罷工,在德國幾乎看不到影子。在加上德國因為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留下的大量高素質工人和技術人員,使得德國製造在二戰後得以再次騰飛。儘管曾經負責黑豹坦克生產的曼公司只能生產民用產品(它的貨車倒是真不賴),但也出現了像博世這樣的大企業(德國最大的工業企業,至今仍然是家族式企業)。
說到這裡,作為一個藥學生,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指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句話作為現代GMP制度的一個目的和目標,極大的影響了後來的食品行業和藥品行業。
到此,德國製造已經成了世界領先水平,但同時的美國製造,日本製造,法國製造等等都不是吃醋的,而為何唯獨德國製造在中國被額外崇拜,這就要說到德國製造第二次大規模進入中國。
改革開放之後,外企進入中國,作為保護主義和政治安全的考慮,外企進入中國並不是赤條條的來,而是以合資企業的方式進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汽車行業,我們就上面提到的幾個國家分別看看。
第一個是法國。高盧雞進入中國市場要遠遠早於別人,法國標緻集團很早就與二汽集團(也就是東風)開始了合作關係,最早提出的合作車型是彼時在歐洲很火,進入中國名為神龍富康的畢加索。但畢加索作為一個兩廂車,雖然很適用於歐洲狹窄的街道,但在那個買車不是政府就是富豪,面子第一實用第二的時代,二汽很早就提出了這一問題,但法國人死活不肯低頭,這使得一款在歐洲口碑很好的產品在國內毀譽參半,也導致了後來二汽和標緻和合資公司神龍的難產,更是導致二汽在有了本田這張牌之後由於與法國人溝通困難而對神龍的不重視。可以說,法國人由於自己的過分高傲毀掉了在華的一炮走紅。
(有人說了早期的合作車型是標緻505,這個應該是我記錯了,在此做個改正,不過法國人過於高傲死活不改三廂車這倒是一貫的做法)
第二是美國人,來的是Jeep,也就是克萊斯勒,與其合作的是北京汽車,美國人沒多想,甩手就把切諾基這樣的項目給了中國人,由於當時正值中美蜜月期,技術設備什麼的也都給了,萬萬沒想到啊,中國人造不出來,折騰了好久,又經歷了中美政治危機,等到形成產能,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比較複雜的是日本人,由於歷史問題,日本豐田和本田以及三菱的進入就比較困難,但是彼時日本人對中國還算友好,技術設備甚至於貸款都不吝嗇,儘管開頭難,但也造就了國內日系車的輝煌。
而德國人則顯得很務實,大眾先與上汽討論了很久,確定了帕薩特這一三項車型,針對中國企業的特點,不但給了技術和設備,還派出技術人員指導生產,並對中國企業的標準進行修改,同時還給予投資,從而誕生了一代神車桑塔納。
在生產過程當中,德國標準極大的震撼了習慣於在計劃經濟時代粗製濫造的中國人,區區一個方向盤,中國企業有6個,而德國人有100多個,甫一開始,中國可以自產的只有車輪,天線和收音機,再加上德國人進入中國市場早,迅速確立了德國製造高大上的特徵。而同時期對海爾的大力宣傳,也使得德國製造聲名鵲起(海爾引進了德國利勃海爾的標準和生產線,還有張敏瑞怒砸不合格冰箱的故事)。
1984 年,德國退休工程師威爾納·格里希受聘為武漢柴油機廠廠長。格里希按照德國企業管理方法,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測體系,把幹部從辦公室趕到車間,每天親自帶著測量工具巡視督查。在他的嚴格管理下,該廠產品質量大有起色,鑄件廢品率由 45%降到 15%。
1988 年格里希訪問上海時對時任市長朱鎔基說:「我認為生產企業不應有出口標準和國內標準兩種質量標準,如果好的出口,壞的賣給國內,產品就會失去信譽,這樣的工廠在德國要破產的。」
1985 年 4 月,時任武漢市長吳官正在授予格里希先生榮譽市民大會上表示,衷心感謝「格里希先生把日耳曼民族嚴謹的工作作風帶到武漢來」。這是中國人首次將德國人的民族性格稱作嚴謹。
但在格里希離任後,武漢柴油機廠很快回到了管理混亂、質量低劣的老路上,於 1998 年破產倒閉。
中國在 1980 年代前期翻譯出版了一系列德國資料,1987 年還編寫了《格里希在武柴》一書,對中國工業發展與企業制度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
至此,德國製造的地位在中國得以確立。
如今再讓我們看看德國製造,斷軸門,排放門對的德國製造的影響,我覺得要遠比蘭州的中山鐵橋和青島的油紙包牌下水道的影響更大。我們中國製造走過的路,不就是德國在一個多世紀以前走過的么。個人認為,中國製造的崛起,不僅僅在於行業領袖的搖旗吶喊,也在於日後踏上或是已經踏上工作之路的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
再從個人經歷談談製造業的問題吧。
畢業實習時,去了一家位於南京的中華老字號葯企(就不點名了),如果知道國內葯企的生存狀況的人,也一定知道我們仿製葯為主的現狀。我實習的這個公司呢,以出口的避孕藥為主和一部分片劑(安乃近之類的,都懂),國內也有不少。實習三個月也不長,但從我個人角度來看,GMP管理堪稱混亂,說混沌都不為過。有一次對包裝進行檢漏,得到了不合格的結果,師傅去向領導提交報告,回來後師傅在報告上寫下「領導予以放行」,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基層技術人員自己的堅持和無奈吧。(當然也不要太擔心,這種予以放行的葯,吃了也不會出事,不吃抗幾天自己也會好)
我也去過我姐夫單位,蘭州xx製品研究所(其實是個葯企啦,別被名字唬住了),這個公司從原料到生產到包裝,即使不詳細了解,你看一看也會讓人覺得放心,當然,如果你一輩子都不用他們家的葯,恐怕是最幸運的事了。所以作為一個製藥人,我把爺爺村裡藥鋪的對聯最為理想:
但願世間人無病;
何愁架上藥生塵。
受邀。
- 採用學徒制,製造業工人必須先做三到五年學徒工,並通過結業考試
- 工人加班付雙倍工資,節假日加班付三倍,每年三十五天帶薪假
- 以化工廠和核電站的安全標準來要求一切製造業工廠
- 把汽車抗碰撞標準和排放標準搞成全世界最嚴格的
- 把機械製造和工業設計專業弄成最難畢業的
- 侵犯他人專利者罰到傾家蕩產
- 保證國民每家都有全套工具箱
- 取消思想品德 / 政治課,全都改上手工課
- 語文老師全都考一遍數理邏輯,不合格的換成數學老師來教
- 電視上教做菜的節目砍掉七成,換成教摩托車改裝的
- 剩下的三成烹飪節目也要嚴禁使用「適量」、「些許」、「略微」等用詞,全部改成精確的國際標準單位。(via @徐舟)
- 製造業產品廣告文案全都找工程師來寫
- 車展中限制各廠商車模的質量不能高於車的質量
所以我覺得還是算了吧。
因為中國相對便宜的勞動力,以及作為新興市場的巨大潛力,越來越多多外資企業在中國採購零部件,甚至將產品線轉移到中國。這其中也包括很多德國企業。
很榮幸的是,這兩項都是我的工作內容。我認識很多人也在從事類似的工作。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有些以偏概全的偏見。就我所服務過的兩家老牌德資企業,它們在歐洲的工廠正使用著來自中國的零部件,雖然最終產品會打上made in Germany或者made in US.與此同時,很多在中國製造的德資品牌,依然有著良好的質量和市場口碑。比如一些進口的汽車,裡面的鈑金和機加工件可能就是來自中國。國產的外資品牌汽車,更是如此。
不考慮設計的因素,純粹從製造能力的角度來說,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並沒有天壤之別。我接觸過的很多國內製造企業,用的設備都是國際一流的品牌和最新的型號。一些國企更是土豪得讓人眼饞。我拜訪過幾家歐洲和美國的小型製造企業反倒節省得很,依然用著多年前的設備。不過一般都保養很好,擦得鋥亮而且不會有油液泄露污水橫流的情況。
而且中國經濟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培養了一批職業經理人和高技能人才。在我所接觸的製造企業裡面,那些昂貴精密的設備,基本上還是能夠保證做到物盡其用的。微信圈裡瘋傳的工業4.0視頻所拍攝的工廠,我有幸在08年的時候拜訪過,當時就對其自動化程度印象深刻。後來拜訪過國內的一些企業,其實大家在投資自動化設備上也是不遺餘力的。
從製造能力的角度來說: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兩者完全可以同台競技。在哪裡生產,不過是市場之手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而已。當然,我也承認,為了完成手上的任務,我和同事們也花費了很多心力。
很有可能,這些產品樓主或者很多國人並不一定有機會看得到用得著。很多人對於中國製造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小商品市場貨架上的那些東西。這些相對劣質的產品之所以會大行其道,還是發展水平所致。能享受質量可靠設計精美價格昂貴的人,在中國所佔的比例畢竟很小。如果說到區別,你可以摸下家裡門把手,儘管設計精美,依然有被銳邊和毛刺刮到的可能。而德國的很多產品,這些不起眼的地方是要處理的。在製造過程中,這會導致額外的工序,成本也就不一樣了。就使用體驗上來說,其實這會有天壤之別。
當然如果這個問題換成是「中國設計」如何達到「德國設計」的水平,之前各位的回答我就完全贊同了。這個還真的和教育體制和生活環境有關係。
當我問到一些德國的同事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時,得到的回答很多都是他的爸爸和叔叔是工程師,所以也選擇了這個專業。作為八零後,我總以為自己現在所處的時代環境大概類似於歐美同齡人祖父母輩的那個時代:從農業轉向工業,一些新技術不斷湧現出來,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人際關係也從農村轉到城市。我們的父母輩大多是農民,他們的知識和閱歷對我們的職業發展基本上沒有任何幫助。而我們的下一代所面臨的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濃郁的工程師社區環境和父母的職業,會對下一代有著很深的影響。看過《喬布斯傳》或者《創客》,相信對這點會感受很深。
現在諸如小米一類的公司在提倡設計的「溫度感」,從實際的產出來說產品已經非常不錯了。當有人糾結於iphone 6的屏幕和邊框結合處可以卡進頭髮絲的時候,中國更多的手機消費者需要的只是一個有基本通話和簡單娛樂功能的手機而已,零件之間接縫的大小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在價格上,二者實在是天壤之別。小米雖然號稱高性價比,但是上千元的價格,已經是基數龐大的體力勞動者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水了。
在我看來,要趕上德國設計的水平,還得指望下一代人的努力。
總結我的觀點,無論是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並沒有太大差異。中國的設計師能否設計出更多有溫度感的產品,以及是否有更多的國人付得起溫度感所帶來的額外成本,才是我們應該追問的問題。
我的微信公眾號【製造人生】(gmscm2015)
我在做一個工業定製品供應鏈資源分享網站 索及(http://www.5izhizao.com),目的是幫助採購和供應鏈同行節省供應商篩選和管理的時間。歡迎使用,也歡迎分享你眼中的優質製造商。
註冊用戶歡迎加我微信cairnstsai, 一起討論供應鏈相關的話題。
歡迎各位來打臉,本人不會刪除任何評論,無論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但請不要侮辱家人。
本人博客 2013-11-09 13:04:18 (工作半年)
-------------------------------------------------------------------------------------------------------------------------------
大國重器感想我覺得中國的材料,工藝,以及最基本的裝配工人的素質都是待以提升的。?把國外的圖紙,原封不動的拿給中國企業加工,有時都不一定能成一套完整的機械。
?1:材料。在中國很常見的鋼,有一種叫q235,就是屈服強度為235的鋼。在國外的設計圖紙中,屈服強度300多,400多的鋼很常見。?
中國也有能力生產出300多,400多的鋼,可是論企業來說,成本太高,因為你得特意從鋼廠訂購這種鋼材,鋼廠也得特意生產出這種鋼材。對跨國企業來說,還不如從本國訂購鋼材,再運過來呢。?
特種鋁合金等中國生產不出來的材料就不說了。?
材料上的一小步,機械上的一大步。
?2:工藝。有很多很多的工藝,中國還做不出來。就是把國外的東西,都給你,讓你加工,都加工不出來,焊接變形,國外產品解決了,你沒找到竅門,就是做不出來。你可以截短,再焊上個橫樑,可以達到要求,可是那一大塊鋼樑,你成本就上去了。
?3:裝配工人的素質。把成套的零件,放在一起,有些工廠就是不行,就是裝不上,零件誤差都符合零件要求,裝配誤差也符合要求,可就是裝不上。
?我覺得想改變,我有幾點建議:?
1。收購。國外有很多工廠,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國家可以給國內的企業提供貸款,收購這些企業。這些企業可能不賺錢,甚至賠錢,可是寶貴的技術資料,最寶貴的人員(工程師和技術員,以及工人),都會令企業能力上升一大截。
?2。國外設立研發中心,不同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人,應該也有差別,利用不同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靠譜。?
3。國家投資,建設大型裝備。比如航母,可以快速提升中國企業形象,有些外國人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中國企業,這種大型國產裝備一出來,可以讓外國人正視中國,為開拓國外市場,有著良好的意義,還能增加工作機會。
?4。國家調控。有些好企業,可能是因為經營不善,或者苦於與國家發展方向不同,或沒錢併購外國公司,資金短缺,可以提供低息,無息貸款。
?5。大專院校。應提高補助標準,校企聯合,有利有弊,有些院校,教授都跑出去拉贊助。應提高補助標準,讓大企業來找教授,共同研發。或者讓教授與其研究方向相同的中小企業合作,共同進步。?
不悔少年,淺見拙識,望請批判。
---------------------------------------------------------------------------------------------------------------------------------
添加答案
1.鋼材。鳥巢,鋼材是中國人自己研發出來的舞陽鋼鐵Q460(來源於百度)。證明中國研發能力其實並不差,也能研發出好鋼材,但是這種鋼太貴了,除了政治任務(鳥巢),沒人買。想要降價,只能是大量生產,也就是說必須有企業大量用這種鋼材(央企,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成本下來了,才會有企業用。
2.中國的國企,個人認為像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八級鉗工用8噸氣錘砸手錶,玻璃碎了,指針還照樣走,這種手藝放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奈何中國底子實在太差了,抗戰,內戰,動亂,使得手藝人成長的土壤太稀薄了。
3.有些程序員認為程序能改變能改變世界,其實是不對的,信息產業(個人認為是第四產業)顛覆的只能是第三產業,和第一、第二產業關聯度很小,程序再牛,也不會產出一塊煤,也不會讓一塊金屬變形。
4.技術門檻. 這些可能有些人不會理解,機械這個東西,技術門檻太高了,所有的,所有的,機械類企業(大廠),都是靠掠奪集體、國家的資源,才能站得住。
星期日工程師_百度百科,這個例子放到現在,怎麼也得算沒有職業道德。
朱總理的大下崗,抓大放小,小企業賣了。要知道,那時候是沒有退休金的、社保的。職工除了拿工資,創造的額外產值,是作為隱性福利來給職工的(上子弟校不花錢,去職工醫院不花錢,退休有錢拿,單位福利房),可是一放小,所有的這些福利都沒有了,再加上下崗。也就是赤裸裸的掠奪。
這些東西,都是技術門檻,資金門檻。
5.現在,央企還是在機械行業佔主導地位,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有些人會說私企產值多少,市值多少,可是,大部分的技術,還是掌握在國企央企手裡的,只不過不展現出來罷了。
6.人的因素(這部分是在知乎看到的,找不到出處了),中國南北方經濟差異和戶籍,鄉土觀念等的差異,導致了大量人的遷徙,從而奠定了人員的可替換性,人員/企業會考慮,如果不在這家公司干,去其他公司,自己能幹什麼。從而導致了無法在某一方面特別專,特別精。
學徒制,我是持正態度的,機械這個東西,就算你是清華高材生,在freshman時也不太可能超過一30多歲大專畢業的老師傅,經驗積累個人覺得在這個行業特別重要,可能設計的很好,但是不能保證可靠性。那時候的師傅,是真師父,從人文方面關懷你,從技術方面系統的來提高你。
吐槽:我畢業就去了外企,感覺沒有任何的系統的學習,也沒人系統的教你,大家都很Nice,你問問題大家只要有時間都給你解答,可是這不是成系統,而是一堆散點,你會通過這些散點來總結你的經驗,可是,你不會知道,你這麼弄會造成其他意外的後果。
其實現在也挺好,現在不是膽子大,敢想敢幹的時代了,在惡性競爭的環境下,企業只能一點點通過技術優勢來保證市場佔有率。
請各位給中國製造多一點時間,多一點時間,機械人正在努力追趕,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來追趕150年(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工業化過渡階段))的積累,是需要時間的。
說個具體例子吧,同樣一個產品,物理演算法完全相同,在中國生產出來的和在德國生產出來的產品性能指標差的不是一個等級,所以如果想比德國的產品指標高,必須在物理演算法上高一大截,這就是現狀。一個零件車出來差一點點,每個都差一點,裝配起來就差很多了。中國沒有規範的機械製造廠嗎?實話說,大型國企還是不錯的,但是人家看不上你的量和活,所以想找同樣水平和精度的加工廠真的非常之難,只能降低裝配要求,在設計上考慮出不能精準裝配可以手工做微調的餘量,我們的設計人員面臨的問題真的是非常的多,要做各種變通性設計,可是即使水平再高,也加工不出精準的東西出來,我們實際上最缺按規矩做事的人。
十九世紀初期,英國人要求所有出口到大英帝國領土上的德國產品必須貼上Made in Germany的標籤,從而將粗製濫造的德國貨與做工精緻的英國貨區分開。德國企業家們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從此一代代的改善產品,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候Made in Germany已經成了高端的代名詞,現在Made in Germany是德國工業驕傲的象徵。
現在你覺得高大上的德國製造曾經也是地攤貨和廉價貨的象徵,所以中國製造一定會有翻身的一天,只要我們一代代的去改善,一代代的去進步,知恥後勇,翻身是早晚的事兒。先說說我們的問題。
第一,基礎學科才是製造業的基礎。就是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這些學科在國內完全是冷門。
其次,現在小孩上個大學是先選好就業的,而不是選自己喜歡的。或者退一步,在就業和個人喜好間作出權衡。這也不能怪筒子們,因為有些冷門專業畢了業,確實有可能養活不了自己。工廠做的產品也是能湊合就湊合,不合格就多給點回扣。有時候甚至可能「關係」大於產品質量。技術熟練的工人在工廠留不住。待遇有限。人心浮躁、紅塵滾滾。
對比德國,德國的教育體系可能是世界上僅有的。德國的大學有兩種:一種Uni一種FH,就是大學和學院。能進大學的人的比例很少。所以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像化工這種專業,出來一個畢業生基本就會被搶走。以後基本不用換工作,因為待遇絕對讓你滿意。剩下的人基本都是進技校或者職業培訓定向學習。畢業就可以上崗。這樣,工廠就會有數量穩定的技術熟練的工人。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而德國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也是有保障的。這方面工會的作用很大。我們國家缺少這種能夠代表工人跟大公司博弈、爭取工人利益的機構。
要想中國製造趕上德國製造。不單單是公司的問題,可能社會和政府都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公平、和諧的環境,讓公司有能力持續發展,有資金培訓工人,有誠意珍惜工人。德國有手工業聯盟,就是hand werk。各個地區和城市也有手工業者的工會。可以看出德國整個社會對手工業工作者的重視。同意徐舟,教育制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德國的技術工人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德國中學實行雙軌制,考上高級文理中學Gymnasium的學生,畢業後直奔大學Uni。而一般Realschule的學生可以選擇學徒教育或職業大學FU,直接學習實用技術。學徒期間有收入、也有確定的工作目標,相反大學畢業生還面臨失業等問題,所以一些家庭和成績一般的學生願意選擇做技術工人。
徐舟舉例戴姆勒德國的工廠裡面的裝配工人都是三年學徒,這三年中各種培訓,輪崗,考核,基本上Bosch、Siemens、VW等德國製造業的各大品牌都是這樣培養工人的。
這個需要時間,製造業的很多工藝和技巧都是依靠時間的積累和技師的經驗總結一點點凝結起來的。這個無法取巧,德國、美國的工業化時間和積累遠比我國深厚。
當然,值得我們高興的是,在幾十年的積累中,中國現在的工業技術威力已經開始呈現,中國的工業科技開始進入爆髮式發展的階段。
比如中國向伊朗出口地鐵盾構機,為迪拜建造世界第一高樓提供混凝土機械,向澳大利亞出口大型礦用電動自卸車,向巴西出口四十萬噸礦砂船,然後從這些國家進口石油和鐵礦石,上述例子比襯衫鞋子更能說明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結構特徵。像美國、德國、英國、以色列這樣的傳統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大國,也日益從中國進口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比如汽車大型快速智能衝壓生產線、振動實驗平台、高速列車、電信設備、工程機械等。
有一個紀錄片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就是中國的超級工程系列,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很多人迷失在中國依然是依靠低端血汗工廠的年代,但是,雖然在1986年,紡織服裝產品取代石油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產品。但是,這一地位僅僅維持了不足十年,到1995年就被機電產品取代,此後機電產品在整個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3年已經過半,目前則已佔五分之三。而在機電產品中,高科技產品的比重也是越來越大,目前已經超過了一半。
2006年,中國就已經超越歐盟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產品出口國。在2012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傢具、塑料製品等七大類產品合在一起,占出口總值的比重勉強達到五分之一。
下面列舉一些數據:以給大家提供一個直觀的印象。
例證不必四處搜羅,僅僅從最近半個月內內的新聞報道中就可以信手拈來。
11月29日,中國首條也是當今世界上技術最先進、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高速列車車輪生產線在太重集團正式投產,中國高速列車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
12月3日,河北宏潤重工研發製造的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五萬噸垂直熱擠鋼管機組日前已投產,可擠壓世界上最大口徑和厚壁的巨型無縫鋼管———最大外徑1320毫米、壁厚200毫米、最大長度12米。
12月6日,代表國際尖端水平的國產高亮度LED晶元生產關鍵設備MOCVD在正泰集團上海張江理想能源設備有限公司成功下線,國內LED生產成本有望顯著下降。
12月7日媒體報道,中國石化重質基礎油光亮油基地項目日前在濟南建成投產,這將改變中國以往在航空、重大裝備生產等方面高端潤滑油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12月7日,神華神東煤炭集團與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高效全斷面掘進機研發」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12月7日,空天飛行推進新技術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推進及其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掛牌成立。該技術具有比沖高、有效載荷比大、發射成本低等優點,可廣泛用於微小衛星近地軌道發射、地球軌道碎片清除、微小衛星姿態和軌道控制等。
12月8日,中國第十一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據悉,截至2011年底,中國技能勞動者總量約1.19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約3117萬人。
12月10日,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13600標準箱集裝箱船在江蘇省南通市出塢。
12月10日,世界首台噸位最大、工藝最為先進的150MN(兆牛)鋁擠壓機在山東兗礦輕合金有限公司正式投產,該公司率先成為世界上能夠生產超大直徑、超大斷面、硬合金的擠壓材企業,這將為中國軌道交通、汽車、航空、船舶等高端製造業對大型鋁材的需求提供可靠的工藝保障。
12月11日媒體報道,中國北車集團公司與甘肅省政府日前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甘肅省合力打造西北百億級高端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目標指向中亞和西亞。
12月11日,國內自主研製的首台高溫超導電機日前通過鑒定,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兆瓦級高溫超導電機關鍵技術的國家之一。
12月12日,華能天津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示範電站今天正式投產發電。這標誌著我國潔凈煤發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成為第五個掌握IGCC電站技術的國家。
12月12日,目前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四川錦屏——江蘇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12月12日,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台智能化數控機床瀋陽機床集團的董事長關錫友,當選為央視年度經濟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裡面很多人的要點都沒錯,但也忽視了一點,任何工業高度的提升都需要無數的時間和投入。
比如公司生產線空包的問題,小公司用一台電風扇就解決了,這不是笑話,而是智慧的選擇。一個每年銷售額幾百萬的公司去學年銷售額幾個億的公司研究檢測軟體?除了讓自己負擔極大的研發成本,分散公司資源投入讓公司倒閉風險大增有什麼好處?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會發現使用風扇的成本正快速提高,必須用更好的檢測手段才能降低。這個時候,檢測軟體的研究才不是負擔,而是自我增益的選擇。
你看到了中國眾多小作坊不規範的操作,卻沒想到這對他們現階段來說是綜合成本最低的選擇,你也忽視了無數成長起來的大型企業,在精度和規範話方面的極致追求。
如最近的中航工業攻克大型薄壁複雜高端航空精密鑄件,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後第四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武漢銳科造成第一台萬瓦激光器,迫使國外廠商對同類產品的價格下降60%,爭取到國內30%的份額。
德國歐亞諮詢公司2014年2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球機械製造出口分布圖中,中國已超過日本排名第三,僅落後於德國和美國。中國產品已經與德國的中端產品產生激烈競爭,同時戰場很可能將在2020年前蔓延到高端產品。
這些是不重視標準化,不重視科研所能達到的成果嗎?
一些的舉措都要立足於自身實際,實事求是,是一切把事做好的根基。
那種已經壯大到一定程度的公司,如果還用小作坊的心態去經營,自然會被國內已經調整好經營觀念的企業所擊敗吞併。
我家鄉現在就處於這種轉型當中,因為生意需要,經常要接觸規模大小不一的公司員工,聊天中會聽到他們透露的一些信息,比如某個大企業不斷招收高素質管理人才對公司制度進行改革,壓力增大沒辦法偷閑,多工作才能多拿工資。比如某個小企業大學畢業的兒子回來,在培養交接的過程因為管理問題經常爭吵,最後往往父親讓步讓孩子用新觀念對企業進行改造等等。
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標準化規範化正如火如荼的在中國各處上演,這是工業化時代新文化與新觀念對不適宜的農業時代文化觀念的覆蓋更新,無論德美日,每個國家都必然經歷這個過程。同意冰波。
另外說一點,這個製造業與剛才回答的那個文化其實是一個性質的問題。朝不保夕的年代,純利率居高不下,沒有人會有耐心去為長遠投入,也只有產出一些浮躁、粗糙、淺薄、低質之物。
真箇社會穩定下來,產權得到保障,所謂恆產者有恆心,到那時才會有變成德意志製造的可能。1、企業都是在市場生存的,不是可以憑夢想幹活的。
2、要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讓用戶選擇,即現在活著的,就是用戶選擇的;其實很多德國產品在中國市場賣,但是德系很多沒有佔據主流。用戶並不買賬。另外,德系並不是都像大家說的那樣,比如曾經的西門子手機。市場是最聰明和明智的。
3、如果中國人都需要德系的品質,不是德系品質不買,中國的產品立即就會變成德系製造水平。什麼時候中國用戶的需求達到這個?
4、德系品質和德系品牌,是特殊條件下形成的,中國不一定需要刻意模仿德國的道路。
為什麼沒有人覺得這是市場的行為呢?
如果你做得再差,也能賺錢,你還有心力去做好東西么?
如果隨便招一個小孩也能幫你完成工作,你需要限定10年工作經驗么?
當高精產品需要工人有極高素質時,工廠還敢隨便招人?招不到人時,他不會想辦法培養?
當只有嚴格遵守規則,才能出高精產品時,敢把規則視為兒戲?
五百強與百人小廠都混過的工廠狗 告訴你們事實,
「班長,這台箱體這裡砸了個坑,」
沒事,國內的,能用就行
「班長,這條線斷了,返修就拿膠帶纏一下,太鬆了!」
沒事,掉不了就行。
「經理,這批外框沒做好,卡不住!好幾百呢!」
沒事,你拿膠帶從裡面粘住。
哎,你注意一下,這批一定要做好,小日本的,一點問題不能有!
本人工廠狗,不會寫,各位自己感悟補充@吳濤「保證國民每家都有全套工具箱」的實例:
- 我的德國同事幫我修自行車時,一邊開心的擰螺絲,一邊說"This is Germany! Everything must be precise! If it"s not precise, we"ll make it precise!"這個同事是自行車和衝浪迷,開一個小廂式貨車,把運貨廂改成了床鋪加儲物間。他還說過,修摩托車修汽車之類的事情,看上去很難,其實你琢磨一下說明書,很簡單——我們scientist每天乾的事不就是琢磨各種東西嘛!
- 我老闆來東德時才1993年,買了幢本來不錯但是飽經折騰的房子,於是買/租了全套工具,列了一個五百多條的to-do-list,每周干一項。包括用推土機把門前院後的違章建築們拆了,把門廊的柱子重新砌起來,鋪木地板,刷牆面,修整陽台......他家的地下室如今堆滿工具。他本人是物理學家,做物理化學,不過從小在農場上長大,手工了得。這麼做的動力是,如果請人來鋪木地板,人工費一千多歐,他自己鋪,一天搞定。
- 我們所的儀器壞了,自己修;想要一個實驗裝置,自己搭。沒什麼新儀器,一台X射線反射儀已經服役十幾年了,覺得功能不行,就自己設計一個裝置加上去,立馬牛逼了;X光管壞了,就打個報告給大老闆,買個新的換上。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公司客服參與。
- 在德國租房子,退房時或入住時往往需要刷牆,我還沒聽說有誰請人來刷的,男生女生一律自己動手。
- 法國有家連鎖店,可以租到從榔頭電鑽到推土機的全套工具,德國相應的公司肯定存在,我們沒有找,因為需要的工具都可以問朋友們借到。
- 德國宜家附近都有建材市場,Bauhaus或者Helweg之類的,你可以買到從裝修到蓋房子所需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永遠不能
除非用超能力把中國陸地憑空挖掉90%,否則永遠不可能。
因為不需要。
要說明時期:
二戰以前,德國製造的東西給西方人的印象是"偷竊設計、複製產品、偽造製造廠商……"。
正好讀了一個大神的關於中國製造跟日本製造、德國製造的分析,對比來看樓上回答全部都
too young too simple,分享一下,原文來自雪球TRUSTNO1,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得出的一個結論
原文如下:
德國日本製造的核心原因
要不要學(日本製造、德國製造)是一回事情,能不能學是另外一事。日本德國的工藝製造,根植於他們的產業結構,而他們的產業結構源自於他們的組織形態,而組織形態最終只取決一個問題,那就是說錢從哪裡來?沒有錢,一切組織都無法構建,而錢在組織內外的流向會塑造整個組織結構。也即是說,組織最根本的取決於他的融資形態,特別是最初起步階段的融資形態將會形成嚴重的路徑依賴。
比如講,美國企業的最基本的組織形態,來自於它的經理人制度,而這種制度的發端,與摩根時代,美國鐵路大發展,以及巨額的債券融資有關。鐵路的出現第一次使得運輸業出現了穩定的抵押標的和穩定的現金流,這是與英國傳統上依靠保險和股權承載的航運業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使得,鐵路的資產價格是以利率計價而非風險計價,換而言之,鐵路資產現金流的穩定性使得債券獲得了空前的流動性溢價。雖然火車誕生於英國,但是英國本土的國土狹小,而殖民地有民族主義敵對勢力不適合投入巨額的固定資產投資,而美國恰恰有著發展鐵路的天生稟賦,國土遼闊,橫跨兩大洋國內大規模的暴力反對派。這意味著,美國的鐵路債務,具有,超高的流動性溢價,極低的風險溢價。這使得美國的鐵路債務可以被沒有金融知識的普通民眾所接受。美國的鐵路債務在民眾中極度的分散,這使得債務人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極度衰弱,而可以隨時撤換的職業經理人則走上了前台。因此美國人構造的是一種不依賴於特定投資者的極端外部融資模式,而這種模式在美國社會中形成了路徑依賴,他們一直尋求各種穩定的現金流資產,流動性不好,他們就想辦法增加流動性,次貸即是這一模式的現代版本;風險溢價高的,他們就輸出民主增加軍事存在,降低地區的政治動蕩。
而日本,則是另外一種形態,日本企業的特色就是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他們的融資模式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極端的尋求內部融資。這兩種制度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終身僱傭制,實際上是一種兜底的供給制,一旦一個組織承諾兜底,那麼他就有巨大的內部融資動能。它允諾成員最低生存標準,隔斷成員在體制外的生存空間,使得組織成員可以放棄一切為爭取兜底而為組織服務。年功序列制,實際上就是老年人向年輕人融資。終身制承諾兜底,把年輕的員工捆在企業內部,年功制則強迫組織內部的年輕人為老人服務。這實際上是一種戰時制度,戰時不能對外融資,只能要求成員奉獻,戰時衝鋒陷陣總是血氣方剛的新兵蛋子而不是老兵油子。這種制度可能源自於二戰前的長期軍國制度,而戰敗後美國由於處於各種實際考慮未對日本的經濟結構像它的軍事組織一樣進行做大刀闊斧的改造。因此戰前的保持內部融資的財閥體制被保留了下來,而當時日本人口在40年代戰爭斷層和50年代的嬰兒潮,又形成了極不對稱的人口金字塔,這兩者共同強化了日本企業的內部融資模式。現在這一模式,不僅深刻地影響著日本企業,更形成了內向的社會融資體系,現在整個日本國債都是由日本人所持有,而最近日本央行的寬鬆行動可以說是把這一模式的發揮到了極致變態的地步。日本企業社會的融資模式,能在這條死路上能走多遠,取決於日本在美國全球分工體系的庇護下會不會破產。因為任何融資方式所造成路徑依賴,只有以舊方式的徹底破產方式才能徹底改變。中國便是這種典型的案例。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實行的實際上是一種更為徹底的,兜底制和年功制。當時每個國企有醫院學校警察局,基本上把一個人生老病死都承包了,而員工又在企業內部以科層進階,師傅帶徒弟,八級技工訓黃毛小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這套制度之所以在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整個經濟體系融入了蘇聯式的計劃經濟體制,而不像日本融入了美國主導的分工體系,對這一制度進行合理的改良,使其在全球的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中國人在70年代之前就把這套內部融資體系做到了極致,整個國家,無論企業還是財政基本上都處於事實上的破產狀態。破產帶來是改革而不是改良。1978年當老鄧把兩個凡是趕下台的時候,實際上便是宣告了這種代際內部融資的結束。打破一個舊世界的時候,如何建立一個新世界便成為了一個問題。隨著整個80年代的不斷摸索,中國社會演進出了一種特有的地域內部融資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城鄉二元體制。利用中國人口眾多,但是分布極不均衡的狀態,實現了城鄉二元的融資模式。當國企,生產隊,票證,這類制度消亡的時候,戶口制度卻神奇的保留了下來。中共對這一計劃體制進行了巨大的改良,在改革開放之前沒有戶口就沒有糧票這類基本生活用品的票證,沒有糧票你連吃飯都成問題。而改良之後,這些基本生活用品得以流通,而更高級的公共服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基本生活物資的流通以為著人員可以實現長距離的遷徙和短期暫留。而,教育,醫療,住房這樣的公共服務限制,則把流動人口的大量消費資金留在了東部,同時又利用進入WTO的出口優勢,把這些人流的生產性資金也留在了東部。如果說日本是一種基於時間縱向的內部融資模式內部融資模式,那麼中國沿海的城市向貧困的內陸融資就是一種基於地域的橫向內部融資模式。這種橫向的融資模式,必然決定著人員,乃至技術的大量高速流動和傳播。春運這種全民性的候鳥遷徙,山寨之國高效模仿和替代性生產,絕對不可能在日本或者乃至任何其他國家出現,因為這些皆是中國這種特有的橫向模式外在反應。中國的技術工人,做不了日本德國那種精益的技術工種,因為人員的高速流動,必然意味著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必須可以複製和適配。因此中國的工業並不長於高端部件的製造,而長於對於複雜工業品的快速低成本的高效整合,從小米手機華為路由器到高鐵莫不是如此。
中國企業乃至社會的這種獨特融資模式,決定了我們不可能走日本人的道路,我們既不可能特別擅長於精密製造,但同時我們的活動範圍又比日本來的寬廣。日本基於代際的內部融資是內向的,他們走的是老子有兒子兒子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這個套路。而中國基於地域的內部融資本質上就是外向的,我們要比日本更有利於轉變為外部融資的模式。因為這種經濟體系要求地域足夠寬廣,當960萬平方公里不夠拓展的時候,對外輸出就是我們無可迴避的的選擇。過去數年,中國企業依靠勞務輸出賺取資源的對外輸出模式,實際上僅僅是對中國內生模式的一種簡單的複製。而現在高鐵外交,規劃一路一帶,即是這種地域模式的升級換代。這些對外的基礎設施建設,留下的並不僅僅是一堆固定資產,當寬廣的鐵路網把這些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緊密聯繫起來以後,中國工業那種長於複雜技術高效整合,快速複製,快速適配的工業體系會隨著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高速流動,在這些交通幹線的附近輸出成一個產業帶。而這正是日本企業在數十年對外輸出過程中所無法做到的,因為他們的超級精密的技術根植於他們的嚴格至變態的組織,這使得這些技術無法隨著日本企業對外拓展時,在那些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企業組織都相當原始的地區落地生根。而反觀中國,由於技術工人從事的都是高度可複製可適配的技術,反而這些工作可以傳播的更廣,一個安徽河南打工妹打工仔能夠熟練操作的工種,一個柬埔寨的工人沒有理由學不會。
由於歷史和文化上的親和性,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對,日本德國那種有著世代傳習精密工藝的體系有著不切實際的迷戀,但實際上當1976年安徽農村的幾個泥腿子在承包書上按上血手印的時候,我們註定已經回不到這樣的社會,它只會成為我們的一個影子,永遠我們身邊,但是卻永遠不是我們自己。
以下是關於要不要學習德國製造日本製造的論述
工藝是模擬的,工業是數字的。迷信工藝的結果就是,在數字時代大幅度的落後美帝,當年日本的集成電路水平多牛逼?但是摩爾定律出來以後立馬不行,看看索尼松下,都成啥樣了?當年初中的時候能有一個Sony的Walkman,簡直就跟現在有一個Iphone一樣,現在呢?這些日本品牌,連小米,鎚子都打不過。數字技術可以說幹掉了大半日本產業。
迷信工藝,迷信匠人,實際上就是迷信層級官僚體制。只有一個人,一輩子在一個坑裡不動彈,上不來,下不去,他才有興趣把,一個東西琢磨的徹徹底底。
數字是高速傳播,高速複製,而模擬是不可傳播不可複製的。一種工藝,需要耗費一個人最寶貴的十幾年青春去反覆訓練打磨,而度過了這個時段,無論從時間和精力上來看,人的創造力都不復存在。
這對於,日本德國,這類精緻的工業經濟體是合適的,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本身就是依賴於美國這種,金融,工業化,創新所組織起來的全球分工體系。他們只需要選擇某些特定的數字和工業化暫時無法替代的零星的專業領域。但整個全球的分工生產絕不可能是這樣一種形態。因為這種形態,依靠的是人對人的傳承,他們尋求的是組織形態在時間上存續上的極致。但是這種形態必然,意味著他們無法組織和控制龐大的勞動人口進行大規模的協作,因為人對人的影響和控制是極為有限的,20世紀人類企圖在這方面的嘗試都可恥的失敗了。而這種協作恰恰需要美國那樣,對資源配置,商業模式,金融制度做出不斷的創新,使得組織在空間邊界擴展到極致。
作為中國來說,我們的稟賦更像美國,而非日本和德國。我們的土地,人口,資源,遠非他們可比。中國需要在960萬平方公里上,調配13億人口,數十萬億的資產資源,進行高度協同工作。我們需要的是尋求是,長程超距離的高效的組織管理方式。這意味著,我們的資源和勞動力人口,必然是高速流動,高速傳播,高度可複製的,匠人在這樣一種社會裡是天然無法生存的。
所以現在互聯網行騙界所流行的產品做到極致,本身就是反互聯網的,甚至是反人類的。你沒有長時間的反覆錘鍊,如何做到極致?等你花時間做到極致了,產品早過氣了。喬布斯之所以能成功,與其說他把產品做到了極致,不如說他是嫁接模擬時代和數字時代的大師。它的很多才能,比如對字體的認識,是在70~80年代練就的。他的偉大,在於把這些模擬時代依靠人腦做到極致的工藝數字化了,它的成功是嫁接在Cook,郭台銘,這樣大工業化生產的組織者之上的。他絕不是把自己當作互聯網時代的工匠,去死磕產品工藝,結果卻敗在了生產線,材料等初級的工業化流程之上的傻逼(這是映射老羅啊。。。)。
推薦閱讀:
※在美國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美籍華裔的?兩者之間是否容易成為朋友?
※為什麼大多數國人看完電影直接就走,不願等彩蛋?
※為什麼許多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牛奶大部分不帶吸管、泡麵大部分不帶叉子?
※海外留學生如何融入當地人圈子?
※外國的方言在影視作品中是否有特殊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