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蔡康永線上「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線下同事員工評價其生活中「臭臉,陰沉,難以靠近」?

如題。這種反差是為什麼,又如何評價?這些看法來自康熙節目中一些工作人員提到的評價。為什麼蔡康永現實生活中沒有一貫的在節目中顯現出自己的溫雅?

----------我是分割線----------

我的意思是,蔡康永在台上很會照顧別人的感受,懂得用語言轉換話題或者順利繞出討論死角或者禁區。為什麼台下他會不再照顧別人的感受,就是臭臉,陰沉..不再像在台上生怕不得體的語言或者肢體語言讓旁人不舒服。誰遇到臭臉或者非常陰沉的臉會舒服呢,何況工作人員也說過非常緊張害怕,為什麼蔡康永不顧及呢?(臭臉是在康熙來了 員工回憶 那一集的工作人員不止一人提到過。陰沉,陰森,小s曾說過,小甜甜也說過,全部都是在最近的康熙來了中可以看到)


朋友,你知道費玉清嗎?


被人邀請是挺榮幸的事,所以要聊聊看

首先這事情沒什麼好評價的,不過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性格罷了。

然後,我說說看這種反差。

無論什麼人,在工作前的準備環節和工作中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準備的時候我可能要讀大量的資料,在腦子裡象過電影一樣想像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應對的方案。這種狀態下,依然會非常完美的照顧別人情緒的人,要麼根本不專心,要麼是太小字輩,必須放低姿態,否則工作堪憂。就節目上蔡康永說的,他連電視新聞的聲音都覺得是干擾,關注別人的情緒更是干擾,排除一切干擾只是為了節目開錄之後有的好的效果,工作人員即使當時心驚膽顫,也會覺得能參與這種現象級的節目是一種榮幸。

據說娛樂圈也有場上場下一樣嗨的,吳宗憲好像就是這樣,只是這樣的人非常少見,更何況他還在蔡康永面前哭鼻子,你知道蔡同學要準備多少資料,多精心的在採訪前就努力走入這個人的內心才能在不經意間把一個以搞笑為終身職業的人問哭么?

再一點,大部分時候工作人員需要的並不是上司給的所謂關懷,而是工作中所體現的價值,這就是那期節目里製作人提到的壓力的根本所在,他們寫的腳本被蔡康永拆解的他們自己都不認識了,這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認可,於是改進工作方式,把腳本寫成一本書,這是真實的壓力,當蔡康永用自己的方式把節目腳本的內容一點點抽絲剝繭的展示出來,並得到收視反饋以後,製作人們知道主持人厲害的時候,他們當然會理解在準備狀態下的蔡康永不聽他們逼逼叨的道理。

最後一點,「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給的是陌生人,我理解這種性格,因為我也差不多,對自己家人或者非常熟悉的人,我希望的是,可以不說不需要說的話,我在這邊看書,你在那邊玩遊戲,我們依然非常和諧,只有對自己不熟悉的人,而又不得不交談的時候,才會用溫文爾雅的方式一點點試探對方的底線,是不是可以開玩笑,說某些事情對方會不會介意,等等。

所以,很正常。


還記得夏洛特煩惱大獲成功後,看到沈騰和馬麗在金星秀上的一次訪談,印象深刻。 沈說,在開心麻花的舞台他們有很多笑點,但是在台下他往往傾向於沉默寡言。原因有二,第一在台上花了太多精力去引人發笑,而平時就彷彿被抽空了力氣。第二,很多時候靈感其實不是一時之間迸發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期的感悟和體會一點一點提煉出來的。在舞台上表達,在生活中就更傾向於傾聽。

前幾天有個知友在我的群里和我理論,說在群里的我和在知乎看到的我稍有差池,他覺得很失望,並希望我可以保持在哪裡都一樣的態度。
對,他說的好像很對。可能你不在乎我這麼一個殭屍粉,我的建議你也可以不採納,甚至我說完這些你可以把我踢出去,我只是想表達我的想法。
是的,他沒有錯。說了一堆冠冕堂皇對他來說無關痛癢的話,而我,在屏幕上打出大段大段蒼白無力的解釋。即使我早就知道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心情卻還是大受影響。有個人跑過來對我說,我關注了你,可是你沒有讓我滿意。
如果他本身就不喜歡我,我大可惜不予理會或者直接拉黑。可是他說他作為我的關注者,讓我無端生出幾分為難。他說我不會在乎,但是怎麼可能。
這無可厚非,而我卻手足無措。
最後只能無可奈何地說,在哪裡都保持一個樣子,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而且,我怎麼會知道他是因為哪一個答案而關注我的呢。有時候我會很認真地答題,有時候我也會抖機靈。有時候我會撕逼,有時候說話也挺客氣。
他把我的每個回答都看完了嗎,如果沒有的話憑什麼指責我表裡不一。
我平時在大家眼裡,準確地說在大多數人眼裡,是個逗比。幽默搞笑沒有下限有時候近乎瘋癲,活潑開朗熱情大方能力挺強。
但是也有時候,出去聚會我心情不好,我不想搭理別人,有人會說我高冷難以接近。我不是那種對陌生人排外的人,相反我是個自來熟,可是睡沒有低落的時候呢。
就像我在外面被周圍的人揶揄是小太妹,但是我在家從不爆粗口,安靜得像個淑女。因為爸媽喜歡,我就做給他們看。
那麼你們呢。也一樣吧。怎麼會有任何時候都一樣的情況存在。不覺得是一種苛求嗎。論一個人日常的自我表現,你會不知道站在這裡說話的到底是你,還是你這個演員。
無人能倖免。

我們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某某的壞話。那個某某,最可能是老師面前的紅人,我們會覺得他像馬屁精。
還有經常發生在女生之間的故事,校花搶了誰誰的男朋友真不要臉。分手了真是大快人心,一定是因為本性難移,活該。
長大以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那樣,只有幼稚如小學生才會相互猜忌,空穴來風又愛亂嚼舌根。

原來有一段時間,草根這個詞特別流行。其實不止是草根,只要有人一夜之間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只要那個人發生了蛻變,在他身上的流言蜚語就不曾停止。
曾有人說周星馳江郎才盡,說趙本山忘了本,鄧文迪是心機婊,鳳姐永遠不可能變成鳳凰。
有一天我在空間里看到一條說說大概意思是,你每天都在窺視別人的生活,別人過成什麼樣子你真的好關心,各種批判好像你就是上帝你是聖母瑪利亞。
可是人家照樣過得好好的,你說什麼他都不聽見,何況你被淹沒在塵埃里。再看看你自己,生活一團糟,還為別人的起落操碎了心。為哪般呢。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據說很多主持人在私人生活中都比較沉默內向,我記得以前看天天向上,有提到歐弟在生活中就是如此。

上面有人回答的周星馳也是如此,星爺總是被人指責不會做人在片場太苛求專斷,並且性格上被描述為「敏感而內向」,這顯然是和他的熒幕形象大相徑庭的。

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羅溫·艾金森自我評價是個「嚴肅的人」,並且接受過抑鬱症的治療。

但是我們還是會喜歡歐弟的主持、星爺的電影、憨豆先生的表演,哪怕真實的他們是沉默的內向的,畢竟那離我們太遠,他們的作品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真實。

2015年12月。

————————————分隔線——————————

今天收到一封私信,問起這個問題,很有點意外....所以也比較鄭重地回復了一下,雖然覺得寫得還是沒有什麼營養。附上來補充一下吧~

抱歉,您一開始的私信沒有附上背景,所以我也就玩笑地敷衍了一句不知道。不過藉此重新看看我的這個回答,確實只列舉了現象,而沒有給出什麼像模像樣的解釋,您不理解也是正常的。

冒昧問一句,您有參加工作么?很多人都說,工作的話,那當然是找自己熱愛的感興趣的事情來做啦,但是也有人說,做自己愛好的工作,最終的結果只會殺死愛好。箇中滋味,如果您有參加工作之後,可能更能體會。 可能您會比較直觀地覺得,舞台上那些妙語連珠、說學逗唱、外向而機敏的主持人、演員就應該天生如此,但對他們來說,這既可能是在施展天賦才華,也可能是在從事一項養家糊口的職業。 人是會變的,熱情會消磨,愛會變質,咱們不否認總有矢志不渝,但其實,我等皆凡人。 這是其一。

另一個觀點可能有點無厘頭甚至有點牽強。大概可以總結成「脫敏」。 病人找醫生說,我得了抑鬱症,很不開心。 醫生說,最近城裡來了個幽默大師,您可以去看看他的演出。 病人說,我知道啊,我就是那個幽默大師。 笑話挺多了總會乏味,更遑論你還是那個絞盡腦汁要去想笑話的人。 年幼時雜貨鋪里各種三無零食都能饞你一嘴口水,長大了山珍海味可能也只用來拍拍朋友圈。 在台上你要去逗笑別人,你要情商高超出口雞湯,到了台下那就難免因為不會被逗笑而顯得沉靜內斂,因為看穿人心而顯得耿直狷介。 很多時候,在別人的嘴裡,沉靜就是陰鬱的同義詞呀。 我想,這可能是其二。

希望這些補充能夠幫助到您。

這是我很早之前的一個回答了,信手寫了點話,沒想到還是騙到幾個贊的。後來長篇大論地寫東西,反而關注寥寥。

以上。

2017年7月


難道演李莫愁的演員日常生活中還得沒事殺殺人?


我上班的時候跟同事談笑風生,但他們都在我的朋友圈屏蔽欄里。


這不是是性格和禮貌問題,這是工作習慣和態度問題

說這個話的,不是記者或者娛樂圈其他場合與蔡康永合作過的人,而是是康熙的製作人員。他們說的也不是生活中,而是在康熙的化妝間里。

12年的康熙我快看全了,我記得無數來賓和工作人員說過,康熙的化妝間安靜壓抑,甚至康永和小S很多時候也不聊天,剛開始還因為這個傳出兩人不合的新聞。不止如此,蔡康永的奇葩事還有:女代班主持太能說,康永在他們之間拉了一個帘子;化妝間的電視不能有聲音。但我也記得,小S吐槽康熙的每個製作人員都嚴重缺覺,像行屍走肉一樣。別忘了,這是一個日播節目,每周五集。現在我一周憋不出來一篇公眾號的時候,我對這個數字有了新的認識。

小S是不看台本的,包括中間來康熙代辦的女主持,都不用看台本。蔡康永說過,來代班已經是莫大的幫助,所以你們就漂漂亮亮來就行。每一集從選材到內容 到流程包括錄的時候的時間把控以及後期剪幾集,都是康永和製作人定的,錄影過程中,他需要不斷的看時間,被擋住了時間會生氣。

小S懷孕生病時會請假,節目可以請代班女主持,康永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面部神經失調的時候,帶著面具來主持康熙

說完前面的事實,再來說性格。蔡康永溫和的個性絕對是錯覺,從一些細節透出來的強烈的好勝心會讓你驚訝。

到康熙最後一集還是會嚇到我,蔡康永哭最慘的時候,是在說觀眾其實看不出來很多時候他們都沒準備好,以及希望怎樣完美的一種效果。

之前主持讀書節目的時候,他會一周看幾十本書,然後總結內容給觀眾。但又知道讀書無趣,於是坐在馬桶上主持,開漫畫書專題,只為增加趣味。主持真情指數的時候,會在訪問前看完來賓的所以資料和作品,可以看採訪莫言時他對莫言的熟悉程度。主持康熙時,來賓的微博都是他必備的功課。

我是蔡康永的粉絲,小S的粉絲,康熙的粉絲。喜歡蔡康永越久越發現,叛逆反主流的另一面,是強烈的好勝心和完美主義。這個人對自己要求太高,對自己狠,其實很大男人。他為搭檔為節目付出了很多擺平了很多。這一面都隱藏在賣萌的拍照習慣和「溫文爾雅」的評價下,很少顯露,從不提起。

去過他的簽書會,他從中午到半夜2點,和每個人握手簽書,簽完最後一個人。那一兩年全國好多場簽售,每場如此。
所以回到題目,為什麼臭臉陰沉,因為他真的需要 認真 看台本。


如果我有時間把我有印象的康熙里的這些細節都截圖整理出來,可能會寫篇:
《你不知道的霸道總裁 蔡康永》

更新:
康永更文了,你是看到這題了么?


溫文爾雅很累的


謝邀,我盡量回答每一個邀請我的問題。
這種事情,我覺得實在沒有什麼討論的意義,求不打 ??? 。
第一,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性。
第二,即使是真的,有的人喜歡他覺得無所謂,有的人不喜歡就覺得很討厭。那麼每個人觀點不一樣,也沒有綜合大家觀點的必要。
第三,他作為一個明星,關於他性格怎麼樣,和我們無關,他能帶來好的作品,那很好,要是帶不來你就換個人。
總得來說,人本來就都是不一樣的,尤其這種所謂的聽說,沒有什麼證據,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又不同,實在沒有什麼討論的必要。⊙ω⊙


讓你老闆上個電視,我保證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即使他在單位總臭著一張臉


首先不一定是真的,其次就算是真的也很正常,周星馳私底下也很少搞笑。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要在熒屏上耍寶搞怪、娛樂大眾,生活中就勢必需要休息,對此我們應該理解,這也是天才應有的特權。


轉載請事先與我聯繫,否則視為侵權,謝謝。

剛看到這個問題,前面的答案說得都挺好的。
我從一個專業主持人的角度來回答一下吧。

留意一下身邊的同事和相識的主持人,的確不難發現,很多主持人在台上風趣活潑,在台下卻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大概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主持人職業需求與個人性格的反差。


主持人是傳達者,很多時候代表的不是自己「個人」,而是他背後的集體,他在代表欄目、公司、電視台、甚至是國家發聲,因此一個主持人在節目中是什麼樣,完全不由得他來選擇。
但是,從事主持人這一職業的人,性格各有不同。

您提到的蔡康永老師在康熙中「很會照顧別人,懂得用語言轉換話題」,這樣的表現,其實是《康熙來了》對主持人職業形象的要求。
康熙來了是中天的王牌訪談節目,上康熙的藝人也大多有宣傳目的(通告藝人除外)。因此他們才願意放下身段被康熙損一損。而康熙來了的任務,就是通過製造熱點,話題,幫助宣傳
如果認為主持人說的話都是自己想說的,那也未免太過天真。哪怕主持人有想撕的逼也必須在星火燎原之前好好結束,不然藝人當場被撕,經紀人會直接在片場和製片人大戰三百個回合。
信不信,如果康熙是一檔專門揭露明星醜聞並且無需清理戰場的節目,小s老師和蔡康永老師這兩個人精,分分鐘能把來賓撕得跪下來磕頭求饒。
說白了,一個人本來就陰沉,但是他的工作是主持人,他就必須在鏡頭面前扮演好主持人這個角色。但是既然下了台,那就不用再演了。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蔡康永老師「冷暖不一」的原因。


二、職業倦怠

我認為,具體到蔡康永老師身上,出現「台上暖,台下冷」的原因只有一個:職業倦怠


首先說一下我排除性格原因的理由:蔡康永老師性格相當暖。 一個真·陰沉的人,無法寫出《有一天啊,寶寶》《痛快日記》這樣的文字。

接下來回歸職業倦怠,康熙是一檔超過十二年的節目,而在這個節目中,蔡康永老師只缺席錄製過一次。可以想像,該聊的話題聊過了,該丟的梗丟過了。而且大家都看得出來,康熙請的來賓越來越 「 I don"t know her 」.
沒有能激發起主持人興趣的東西,節目得以進行下去也就靠主持人的耐心和人性了。
這裡的主持人,特指蔡康永老師

小S老師憑藉著生娃的空隙,得到了很大的對職業倦怠的刷新和緩衝。並且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她在康熙經常會聊自己的事(因為來賓實在沒有什麼可聊的),有時候直接在台上放空發獃,或者錄到一半閃人(感謝康熙的後期剪輯)。
甚至有一集紅酒的,小S老師直接把自己灌醉然後讓蔡康永老師主持。
她排遣職業倦怠的方法很直接:老娘累了,你們錄吧。
有的時候蔡康永老師會給小S老師丟梗,摸男嘉賓,你以為這是真的感興趣么,只不過是為了向領導交差,讓嘉賓有新聞可寫而已。 不信搜索一下「小S 吃豆腐」 、「小S 摸」等關鍵詞,經濟公司的宣傳稿滿天飛。

但是節目還是要進行下去,於是蔡康永老師在康熙的任務,從早期的「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增加到了「引導節目進程和走向」,台灣電視圈用語「拉主Key」。
在這裡額外提一下,「奇怪十點鐘」多次運用翻板進行節目流程式控制制,近期的美食、購物等單元由漢典哥(對!你沒看錯)帶節奏,以及多次比賽單元,個人認為蔡康永老師並不十分樂於把握流程。本來男女主持搭配時,一人帶流程,一人拋問題是最好的。但是小S老師光明正大地發獃導致了蔡康永老師身兼二職,real累

於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僅存的耐心和任性,全部用在了節目上。
蔡康永老師把自己的溫暖統統都用在克服職業倦怠里,那麼在生活中想要笑臉迎人、照顧好每一個人,也只怕是有心無力了。
就像是讓你面對一群小朋友,他們哭喊打鬧,當你必須微笑著把他們都哄好了之後,大概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留給其他人的。
當老師和醫生的朋友應該很能體會這種感覺。

當然我是絕對相信蔡康永老師在面對好友和親人時依舊是溫暖的。小S老師曾說,她半夜喝醉給蔡康永老師打電話,蔡康永老師火速地出現了。


以上就是對主持人「冷暖不一」原因的兩點分析。


你信蔡康永,他就是蔡康永。
你信其他人,他還是蔡康永。


個人認為,藝人都是有熒幕形象,熒幕上和私下一樣的藝人我感覺不多(孫儷娘娘熒幕上霸氣側漏,但在訪談節目中可以發現娘娘特別鄰家女孩性格特別好),我認為蔡康永也是一樣。熒幕上給自己塑造的是讀書破萬卷的讀書人形象,一般讀書人大家都會聯想到溫文爾雅,溫柔體貼。但私下裡蔡可能會呈現另一種狀態、這並不奇怪。他或許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溫柔,他喜歡保持自己的空間,讀書人都是高傲的,或許工作人員並不值得他去偽裝體貼溫柔。還記得金馬獎他與黃渤之間的博弈嗎,他為了鄭裕玲而去羞辱黃渤,卻被黃渤的幽默化解了。作為一個同性戀生活中會承受很多正常人感覺不到的壓力何況是一個公眾人物,性格陰沉什麼的多少可以理解吧z


很喜歡蔡康永台上的風格,也相信他所展現出來的是真實的蔡康永,但並不是全面的蔡康永。有答案中說蔡康永台上的表現是表演出來的,我覺得不全是,演技是可以表演的,但內心真實流露的東西是無法表演的,蔡康永的台上交流很有人性內涵,絕不是單純靠表演就能達到的層次,否則任何一個好的演員都可以代替蔡康永的角色,可惜現實中並不是。

然而台下的蔡康永和台上的蔡康永判若兩人...我相信這也是事實。
因為人的行為是依環境來變化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內向封閉的人而言。內向者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熟悉的小環境,在這個小環境中,會完全呈現出不一樣的自己,差異會大到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是內向的。比如可能在父母面前是個話癆,或者和朋友談起自己專長的事情也是話癆,或者在自己的辦公室也是個話癆。、
如果蔡康永是一個生性內向的人的話,直播間的那種主持桌可能就是他的熟悉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就會完全展示出來。

還有一種可能的現實是,其他答案中也有,蔡康永在工作中耗盡了太多的心血,那麼當他離開主持桌時,他就會全面收縮他的關注點,他可能就再也難以看到其他人的訴求,所以就表現出冷漠。或者為了在工作中能綻現出他的控場能力,他需要在不工作時保持蟄伏的狀態來節省精力。我相信從事高強度工作的人都會有這個體驗,工作之外絕不談工作。當然,蔡康永是從事與人有關的工作,所以,工作之外絕不談人,以及人的需求。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他不是聖人,只是個主持人。

主持節目時需要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私底下就別難為人了,尊重別人的個性也是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前提。


憨豆台下都抑鬱了…


一個是工作態度一個是生活態度。
你不能保證自己隨時保持一種態度,當然也無權質疑別人。
總之一句話,管你屁事


小s一定不是這樣認為的啊!

抖機靈結束,然後再認真寫,因為蔡康永是一個有邊界感的人。

什麼是邊界感?邊界感,就是需要我們認清生活、事業和家庭之間的關係,理清其中的邊界,從而更好地去生活。如果一個人缺乏邊界感,那麼他就會給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和自己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

蔡康永的溫文爾雅交談自如零距離就是工作時候的狀態,作為主持人,必須是要有這樣的態度,只有這樣的態度,才能讓來賓願意暢所欲言,才能有我們看得覺得很有趣很有意思的康熙,才能做好一檔節目。

而在和同事的交流中,這是生活中的部分,所以蔡康永的臭臉,陰沉,難以靠近,這是很正常啊,因為蔡康永的個性就是這樣啊。對於其他人等,當然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啊。

再者,是和小s,因為是好朋友,非常好的朋友,當然會更加遷,更加溫和,更加的沒有距離。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打破了我的一些思維。
當把自己看到的那個人當成是全部的他,這是一種片面的偏見。
自己看到的一個面,並不是那個人完全的樣子,但有時就是這樣的片面印象讓我們以為這就是他。


推薦閱讀:

怎麼讓算命師尷尬?
心理學裡的智力和性格測量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嗎?它們是否科學?心理學方面有沒有其它得到較廣泛認同的測量方法?
為什麼在家庭暴力中,母親通常比較懦弱?
女性該怎麼回應「找個好老公嫁了吧」這種話?
活在過去、活在當下和活在未來這三種心態有何區別,對生活又有什麼啟示?

TAG:心理學 | 交流 | 人際交往 | 蔡康永 | 康熙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