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左右派與美國左右派的相比有什麼區別?
聽過「中國和美國右派和左派是反過來的」的想法,但我覺得不是這麼簡單。 我覺得可能這個描述更準確些: 「中國右派經濟上像美國右派,但人權和外交方面更像美國左派。 中國的左派反而經濟上像美國左派,但外交和軍事上像美國右派。」 這個說法正確?我知道當然真情更複雜。但這個說法能不能總結? 附件一張示意圖,不是我製作的。圖片下面有引文來源
那是一個春天,有三個老頭,走到了一個丁字路口,有一個寫著左和右的牌子,第一個老頭看了,毫不猶豫地走了右邊,第二個老頭躊躇半天,然後也跟著蹭到了右邊,第三個老頭昂首闊步,走了一會到了路牌跟前,把左和右調換了一下,然後大步跟上了前兩個老頭。
後來的小年輕走到了這個路口,按照路牌的標示,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走到了其他地方,別人卻說那個路口左是右,右是左,爭執起來,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紛紛表示,精分了。「陛下且聽草民一言,自由市場經濟好」,不是右派,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一言,國有化好」,不是左派,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一言,請降下天威痛懲南海小國」,不是國家主義者,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一言,回亂不可姑息」,不是民族主義者,是奴才。
哈哈 @Matt Hartzell 你還感興趣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談起來寫一本書都可以,所以一句話概括一下:中國的左右派無法簡單地和美國的左右派進行對比,是因為中國的政治坐標和美國的政治坐標本身就是錯位的;中國的政治坐標整體偏左,所以中美政治坐標上的刻度並不重合。
請管理員審查時手下留情,這裡只是進行歸類劃分,沒有任何不適合討論的政治內容?(? ???ω??? ?)?!!
找不到僅有中美兩國對比的坐標軸了,所以下面這個雖然不準確,但湊合視覺化一下吧:
如果中國的左以毛為起始點,雖然這個圖上沒有標中國右派的位置,但我個人認為就和liberal擦了一個邊。錯位感分分鐘體現。
題外話:就像美國有極左的共產主義者(Communist),中國也有極右的國產自由意志主義者(Libertarian),但是這兩類人在兩國的語境下畢竟是少數,也算是坐標軸上的outliers。至於剩下在坐標繫上的人是能夠進行討論和對比的對象。
中國:
一句話概括:當下中國的左右派,是根據是否願意接受政治體制改革的程度來劃分的。
1)中國的左
如果我們把中國語境里的極左定義為毛左,那麼他們他們到底是革命派還是保守派?這一點就要結合中國的49年以來的黨史了。還是一句話概括:在過去,毛左不僅是革命派(revolutionist),還是不斷革命派;但是這種革命,必須1)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2)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毛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不斷革命,來保護共產主義果實不被西方思想侵蝕,保護共產主義精神能夠綿遠流長。
但是在當下語境里,毛左變成了極端革命派變成了極端保守派,原因在於當下對於改革(「革命」這個詞已經被時代拋棄了)的定義和重點變了。在過去,西方的自由化思想就是毒草,是「反革命」的,所以面對當今右派的訴求,毛左成了右派眼中最冥頑不化的那一批人。根據判定規則,從毛左開始逐漸在坐標軸上往右,願意接受政治體制改革的意願逐漸加強。所以中國並非只有極左和極右,很多人都是中間派(你叫他們moderates也好,middle-ground people也好,但大多時候其實很多人沒有政治態度)。
2)中國的右
現在最提倡改革的反而是中國的右派。他們提倡政治和司法體制改革,提倡西方的普世價值觀,提倡普選和言論自由等等等等。這裡不再贅述。
本文重點來了:中國的右派無法和美國的右派進行對比,甚至無法和美國的左派進行替換,是因為他們所擁抱和追求的價值是美國政治里早就公認的東西;這些價值觀甚至是奠定美國政治的基石。公允地說,這些美國人早就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中國人現階段卻沒有辦法擁抱。
美國:
我的老本行。Matt應該對此很了解,但是為了中國的讀者,一句話概括:根據美國政治的劃分,左派為Liberal,自由主義者,右派為Conservative,保守主義者,其實也是針對美國現階段社會問題進行改革的願意程度進行劃分。
除了對於政府的管轄範圍的態度決定了政治上的左右,美國政治上的左右其實更體現在經濟政策和文化層面。
1)美國的左
美國的左派以Liberal為主,支持的東西其實也耳熟能詳。概括一下其實就是:
對政府的態度:大政府,政府應該從政策層面決定民眾生態,等等
經濟:宏觀調控;按不同階層的收入進行稅收,減小貧富差距,等等,
福利:entitlements,全民醫保,社保,最低工資,退休金,減免公立大學學費,等等
文化:支持LGBT婚姻,支持大麻合法化,不太宗教化(less religious),等等
可以說,美國的左派奉行的價值觀,都是旨在他們的意識形態里建造一個比較和諧和平等的社會。他們的reform,改革,針對的是美國現階段社會存在的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懸殊,比如同性戀群體不能得到平等待遇等等。
*美國的左派可以說比較關懷貧困階級,但並不能說美國的左派就是貧困階級
*美國的左派並不等同於民主黨,雖然民主黨人較共和黨人整體偏左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和中國的右派並不能同日而語,中國右派追求的東西已被美國左派默認成了改革的前提。
2)美國的右
美國的右以Conservative為主。他們在改革上比較保守,因為他們1)厭惡政府過度干預 2)所以經濟上反對政府大的動作,所以也反對對富人的過度稅收 3)因為更加宗教化,所以文化上更保守,比如反對同性戀婚姻和墮胎。
*美國的右派可以說在政策上不太關懷貧困階級,但並不能說美國的右派都是中產階級以上,或都是富人。美國有一種叫做Hardhats的群體的存在,他們又窮又保守。原因一句話概括,就是保守派的文化宣傳工作做得太好,讓這些人認為文化上的保守的價值大於經濟上接受福利的價值。
*美國的右派並不等同於共和黨,雖然共和黨人較民主黨人整體偏右。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對於美國左右派非常粗暴的劃分。在現實情況中,很多人是economically conservative but socially liberal,或者相反。美國人對於自己的意識形態的劃分其實十分模糊。
最後回到重點總結!!!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張圖!!!
你可以看到「美國和中國的左派和右派是反過來的」這句話有多扯淡!!因為兩國的政治生態實在相差甚遠,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也完全不同。所以你拿一個加州的橙子讓我和北京昌平的蘋果進行比較,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題主說道:
中國左右派與美國左右派的相比有什麼區別?
聽過「中國和美國右派和左派是反過來的」的想法,但我覺得不是這麼簡單。 我覺得可能這個描述更準確些: 「中國右派經濟上像美國右派,但人權和外交方面更像美國左派。 中國的左派反而經濟上像美國左派,但外交和軍事上像美國右派。」 這個說法正確?我知道當然真情更複雜。但這個說法能不能總結?
——你的解釋可以簡單總結中國的左派和右派。
其實從政治學角度來講,反而是美國的左派、右派的劃分比較奇葩……當然,這也是美國歷史所決定的——早期受到英國影響的Classical Liberalism+清教徒傳統——導致早年美國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傾向於小政府(貴國早年連中央銀行都不建……),社會層面上則傾向於保守主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經歷了各種挫折之後,人民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簡單說,就是國內和國際的現實帶來對的挫敗感被歸咎於ideology的不正確,逆反心理)——於是在美國,「左派」成為了「改革派」、「自由主義者」(實質上是Social Liberalism),「右派」則是維護傳統的人。也正是因此,如今Liberals主張左傾的經濟政策(政府干涉經濟——與美國建國初期的理念不同)、社會政策上則是右傾(政府和教條主義遠離人們的私人生活——與清教徒傳統相反);Conservatives,咱就不說了,略。
中國,也經歷了同樣的歷程。
如果我們回顧新中國的建國史,在建國初期,毛太祖推行共產,經濟政策上極度左傾、私有制統統摁死,不要說私有銀行,就是私企都死光光了;社會政策上相比之下也是比較保守的(當然,這一點展開說會非常複雜,因為毛也是個叛逆主義者,他同時搞了「破四舊」,掀翻了很多中國社會傳統中保守主義的觀點,如男女不平等、包辦婚姻等;儘管如此,彼時中國社會依舊是保守的,83年還有流氓罪呢不是~)。
許多年過去,中國人逐漸發現毛的政策是行不通的,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也都經歷了推翻固有觀念的過程。所以一部分人的想法,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上都轉向了建國時期的反面,即經濟政策上支持私有制、反對政府干涉經濟(認為這樣是沒有效率且滋生腐敗);社會政策上則支持開放的觀念——一如美國的liberals。
由於毛時期主張自己是「左派」(從政治學角度他也確確實實是實實在在的左派),並且不斷的「反右」,因此如今在中國,「右派」反而是「改革派」、「自由主義者」,而「左派」則是保守主義的代表。
所以說,由於中美建國時期,社會情況的不同,美國人民大體上經歷的是ideology由右向左走的一個過程;中國則正好相反,經歷了由左向右的變化。由於兩國人民經歷的歷史進程不同,貴我兩國對「什麼是自由主義、哪一派才是自由主義」理解有很大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這一點我在:這一回答以及美國的左派和右派是怎樣定義的兩個回答中有詳細講述。
以上也是我在給我的某位教授解釋「對中國學生來講,美國政治術語哪一點最難理解」時,所作出的解釋(即美國的左、右派劃分與中國不同)。事實上,中國的左右派的定義是比較符合政治學定義的,美國的定義,嘛,有「歷史的局限性」——這一點 Political Compass 也曾吐槽過:FAQ 17. You can"t be libertarian and left wing
然後我們來說說其他諸多回答所提及的,「中國人政治立場哪能左右這麼粗暴的一划呢?!」這種觀點。
——任何一個國家,其人民的政治立場都不可能簡單得劃為左、右兩派。難道美國人的政治立場拿 liberal 和 conservative 就可以概括了嗎?你,作為一個個體中國人,的政治觀點,哪些是左傾哪些是右傾,並不影響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對「左派」和「右派」的定義。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絕大多種公民的政治立場都是出於中間位置(即既非極左,也非極右),因此才有Median voter theorem(中間選民理論)。
當中國網路打口水仗,左派右派陣營互罵的時候,人們心中當然有一個差不多是共識的標準,來確定誰是「左派」,誰是「右派」。當然,我也不否認,絕大多數情況中,這個標準很粗暴的變成:「擁護我黨/天朝=左派;批評我黨/天朝=右派」。
就當我第一部分給出的是一個學院派的歸納吧。漢語中很多歷史政治術語都只是僅僅借用某個字眼而已,與之發源的西方世界有著外延上的根本區別。
比如「封建」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中1949年之前都叫「(半)封建社會」;在西方語境中差不多等於中世紀以來的采邑制度+封君封臣法權體系。為什麼「此封建不是彼封建」,為什麼不用個其他什麼詞避免課本上的混亂,反正很多歷史老師都說不大清楚。大概就只是因為幾十年前蓋的這麼個棺,今天也不方便去揭,索性將錯就錯了。
所以「左派」的「右派」定義在中美的區別,大概也就是「狗」和「熱狗」,「魚」和「鯨魚」,「你造嗎(台灣話)」和「你造嗎(東北話)」的區別。不存在什麼反過來就能成立的說法,任何牽強地比附否是徒勞,因為完完全全是兩回事。我認為凡是把人簡單粗暴歸類的都是耍流氓!(還有什麼星座啊,血型啊九型人格啊)
就這圖哪有幾個全左全右的?兩邊都站算啥?中國這麼多人政治立場就兩種不啻於天方夜譚。
況且這張圖裡的標準也極其模糊。比如說民族主義:你說這個民族是什麼呢?漢族?中華民族?再有一個大家經常討論的關於是否支持政府的問題。這個政府是指什麼呢?西崗區政府?大連市政府?遼寧省政府?中央政府?再有我支持中央政府難道是事事都支持么?無論是共和國民國還是滿清,利國利民的我們就應當支持,損害國家利益、道義的就該罵。哪能因為是前朝就抹殺一切?哪能說我是自干五所以佔便宜了就是我兔腹黑,吃虧了就是下大棋?
左右不過是政治鬥爭的一個借口罷了,今個內部鬥爭說你左傾,明個斗知識分子說你是右派。按當年的搞法,知乎全是右派全是修正主義。君不見莫須有能殺掉岳飛,意欲能殺掉于謙,欲加之罪其患無辭乎?
儲安平先生死的真冤!
在中國探討「左右派」的問題,是一種典型的西學東漸中的問題誤置,錯把西方人的問題當成了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就和以前爭論王陽明和朱熹誰是唯心主義一樣。但事實上,只有心學和理學之爭在中國思想史上才是真問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爭在中國思想史上就是假問題。
讓我們先來檢視一下當前中國通行的幾種對左右的劃分。
題主提到一種說法「中國的左右派和美國的左右派是反著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國的左派支持高福利,難道中國的左派就支持低福利?美國的右派支持個人自由,難道中國的右派就反對個人自由?相比這種粗暴的說法,另外一種對左右的劃分則顯得更有迷惑性。代表是網上流行的北大未名的政治坐標測試 http://zuobiao.me/,這個測試的結果說明裡,有這樣一段話:
本測試系統建立於中國政治價值體系基礎之上,試圖充分反映中國的特殊國情與政治文化。請注意,很多問題反映的是中國現實語境中的「左與右」,而非嚴格意義上的西方政治語彙中的「左與右」
而點開這個測試,第一道題就是:
如果人民沒有受過民主教育,他們是不應該擁有普選權的。
如果對待這個問題點「同意」,就會給左派加分,如果對待這個問題點「不同意」,就會給右派加分。可是我對著這句話看了半天,愣是看不出這和左右有什麼關係。按照這個邏輯,商鞅、韓非子是最主張強國弱民,儘可能剝奪人民權利的。難道我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左右派之分,可以把商鞅劃為左派了?在現代中國,假如說一個人因為支持市場經濟、熱愛資本家、鄙視未受良好教育的人民群眾,基於這個立場而選擇支持資本家專政,剝奪無產階級的投票權,他的這個最終立場反而可以讓他更像左派?這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通的。北大未名這套坐標測試里政治那一欄的大部分問題都面臨這個邏輯困局,我不想舉更多的例子。但是這個測試反映出中國流行的一套觀念:那就是支持專製為左,支持民主為右,極端專製為極左,暴民政治為極右。但這個劃分方法是極其荒謬的。眾所周知,左、右是現代政治特有的概念。而如果按照上述概括,那左、右完全可以用在幾千年幾萬年的世界歷史上。秦始皇和中世紀的國王全都是左派,而沒有形成專制政府的狩獵採集部落,就比秦始皇和中世紀的國王更右。這實在是太離奇了。
事實上,在中國,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面臨過左和右的問題。左右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下特有的產物,在中世紀封建制的時候,並不涉及左、右的問題。眾所周知,右派相對左派而言,更肯定市場經濟的價值,對資本家並無仇恨甚至支持。可是你告訴我,清末的時候資本家在哪裡?市場經濟在哪裡?我們連經濟都沒有,奢談左、右,這不是很奇怪么?就拿土改而言,國共兩黨都是支持土改的,分歧只是在方式上,因為土改意味著現代化。而這根本就不涉及左、右的問題。國、共的分歧並不是左右的分歧,而是哪一種方式更能讓中國通往現代化的分歧。就算你認為國民黨的方式再愚蠢、再無能,也不能說國民黨是右派。甚至哪怕你認為國民黨的土改只是幌子,它骨子裡支持封建制度,那國民黨也只是封建欲孽,而不是所謂右派,就像你不能認為清政府是右派一樣。
不但國共的分歧和左、右無關,建國以後、改開以前發生的諸多事情也和左右無關。支持共產黨的人肯定它在土地改革,工業化,興辦教育上的貢獻,這都是任何一個農業國家走向現代國家的必經之路,和左右沒有關係。反對共產黨的人反對土改的過度暴力,批判它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中的政策失誤,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做法和現代文明背道而馳,也和左右無關。計劃經濟是左派,市場經濟是右派,但是反對者批判的理由在於,一共很多政策上既沒有計劃,也沒有市場。披著計劃經濟的皮,不能讓又沒有計劃又沒有市場的經濟變成左翼經濟。
在改革開放之後,由於我們融入了西方,主要是美國制定的經濟體系中,有了初步談論左、右的資本。如今中國也開始面臨貧富差距懸殊、階級固化、工人生活工作條件惡劣等看似和美國類似的問題。但是很遺憾,在現代的中國,左右仍然不是主要矛盾,也並不是最重要的幾個議題之一。在政治上,民主和專制哪個是更優良的制度,在文化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孰優孰劣還是各有特點,這些才是當今中國的主要議題。而這兩個議題,都和左右無關。甚至於,不解決頭一個問題,我們都無法談論左右。你如果是左派,你敢組織工人罷工、遊行,建立工會和維權組織嗎?如果你是右派,你敢向破壞公平市場競爭的權貴階級開炮嗎?最不濟,你能投票給符合左派理念或者右派理念的政黨嗎?如果這些都不能做到,那左、右就都是空泛而沒有意義的話題。在現階段中國,你能選擇的只有兩個:
1.堅信政府將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支持政府,堅決反對一切不同的聲音和意見,剿滅反賊。
2.對政府保持疑慮態度,努力爭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權利。
而這兩個選擇,都和左右沒有關係。
請不要再自稱你是中國的左派還是右派了。
在美國留學,主修政治科學兩年來,一直有思考這個問題。最初我以為的也是,「中國的左右派和美國是反過來」,再然後我以為是因為中國的中軸線本身與美國相比就偏左,因此liberals顯得「右」,而保守派就相對左了。到後來 系統學習了比較政治學,才明白其實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1. 首先我們要明確定義:「左」和「右」與「保守」和「激進」是否可以一一對應,等量代換?答案是不。
「保守主義(conservatism)」的定義是尊重並提倡傳統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主張「維持現狀」或者更好的回歸傳統(比如在各個解讀美國憲法派別中的"原旨主義originalism",其主張不但要尊重憲法的文本,還應該考慮建國者們本來的用意,他們本來的思想。因此使用Federalist papers來佐證憲法該怎樣解讀是合適的。)「promotes retaining traditional so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來自維基百科,Conservatism】
因此理論上,「保守」二字並沒有自己真正的政治立場。在不同語境里,「保守」所代表的或許是完全相反的立場。比如晚清時期的「保守份子」可能指的是保皇黨,或者君主立憲派;而今天中國的保守派或許指的是堅定相信共產主義的左派人士或者極端的民族主義分子。簡單理解,「保守」主張的是維持現狀。至於其背後究竟代表什麼,取決於現狀是什麼。
因此,在美國的語境下,「保守」二字與宗教,憲法,資本主義市場自由,小政府和州政府權力相掛鉤,顯得和「右派」重合性很大;而中國的語境中,「保守」二字意味著支持政府決策,相信共產主義理想,相當程度的民族主義(「西方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其來源可能跟冷戰背景導致的共產主義/資本主義非此即彼(binary)語境也有關。)和相對傳統的儒家價值觀,其內容很多部分和「左派」相似。在這種對比下,就顯得「中國激進的是右派,美國激進的是左派」,那是因為激進與否與左/右政治譜系並無必要的關聯。而一個普遍的誤解(或許不是誤解,但在政治學裡這種說法就顯得不那麼精確)是,」左派「二字,尤其是「新左派(new left)」,總是「激進的(progressive)」。但實際上,「激進」相對來說與左派本身並不掛鉤。而liberalism,自由主義這個詞,就更加複雜了。還將牽扯到經濟與政治思想譜系的用語統一的問題。
2. 美國的「左派」是「真的「左派嗎?中國的」右派「是「真的」右派嗎?
一般我們默認美國的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代表的是左派立場,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代表右派立場。但民主黨的所有主張真的都是所謂的」左派「嗎?比如說,一般意義上「左」
意味著政治譜系(political spectrum)上偏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一邊。維基百科雲,「左派」的思想核心是社會平等( 「social equality and egalitarianism」-- Left-wing politics)。但這種思想的表現方式卻並不總是統一。比如說,前蘇聯政府對待同性戀群體的態度,和美國新左派對待同性戀的態度,顯然不是一回事。但這個區別就讓他們中的一個不「左」了嗎?怎樣對待同性戀群體才是「左」的態度?我們無法簡單回答這個問題,也正是因為如今我們賦予「左派」這個詞的複雜意義。美國的「左派」和中國的「右派」在女權和同性戀的問題上更加容易互相同意(等等,中國的「右派人士」或許還沒到這個「社會自由」的程度),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左或右,而是因為他們都是「激進派」。而我們在任何一個語境中所熟悉的關於「左派」和「右派」的說法或刻板印象,也不見得在其他語境中是相似的。
如果我們使用美國的定義來看待左派,它一般意味著「強中央政府,弱州權,高稅收強社會福利,不迷信憲法的文本權威,以及支持女權、女性生育的自我權力、支持同性婚姻、寬移民政策等一系列在社會議題(social issue)上的立場」。但左派一定意味著這些嗎?馬克思主義者傾向於摒棄民族分化,拋棄民族主義。在美國,民族平權運動也被劃分為左派運動。但中國的左派人士形象如今總或多或少帶著民族主義色彩,以顯示與「西方列強」對抗的強烈情緒。
如果僅僅談論政治制度,我們可以得出,「美國沒有真的政治左派(民主黨提倡的社會福利制度,真的比共和黨好很多嗎?)」。如果我們跳出美國、中國這個單一的對比的視角,同時也放眼看看歐盟區國家,許多歐洲人民也會告訴我們,「美國也沒有真的經濟左派啊!(民主黨的經濟政策,真的要那麼不資本主義嗎?)」。在政治黨派的建立過程中,群眾性政黨(mass-based parties)通常傾向於擴大自己的意識形態包含範圍,久而久之囊括不同的利益群體和訴求,甚至使自己的意識形態在嚴格意義上不再兼容。譬如民主黨和共和黨實際都是很好的例子,共和黨在經濟上的自由主義、盡量減少政府管束的訴求,與它在社會議題上對政府管束的呼籲(例如關於生育權和墮胎階段的立法管束。這在來自中國的我看來荒謬極了。)實際在根本上衝突極大,那是因為這兩個訴求分別來自於「對憲法和州權中體現的個人自由之尊重」和「對基督教義中關於道德的戒律之尊重」兩個不同的源頭。它們並不從一開始就保證在邏輯層面互相兼容,但這都被看做「保守派」,也久而被統稱作「右派訴求」。實際上,政治譜繫上的「右」對於女性生育權,並沒有絕對可以推導出的立場。
而同樣的,「右派」二字在中國也是定義非常模糊的。我們甚至曾經歷過一段能夠把任何在文化上對非中式傳統的傾向都劃定為右派,任何對政府決策的些微不滿也都劃定為右派的時期。所有的「右派人士」除了支持自由民主的價值觀,也支持平權運動嗎?也支持自由的市場經濟嗎?這很難說。如果我們拿出比較政治學的定義來一條條對照在中國尋找「右派(rightist)」,恐怕結果也令人頗為失望。這就更不能保證他們也相信墮胎違反道德、地方政府應該擁有中央不可侵犯的權力了。
我也是從記憶和維基百科裡抄錄幾個重點罷了。實際上說了這麼多,簡單說來要點不過兩個,一個是因為文化語境和「中軸線」的不同,「左派右派」因為是相對中軸線而言,表現形式在不同地方很不一樣。有一些屬性甚至根本不在同一個方向。第二個則是,當我們說「左」和「右」時,不應該想當然代入「保守」和「激進」作混淆。「保守」和「激進」都沒有它們絕對支持的價值觀,它們也沒有和「左右」綁定。但一旦開始混淆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們就會發現不同地方對它們的看法是那麼不同——這也沒什麼,因為你在討論的本就不是它們本身。
我國法定極左,所以以美國劃分的左右派在我們這都是右派。
但是我國執政實際上更偏向右的厲害,所以左右派都鄙視他。
至於他自己,也精神分裂著。
中國根本沒有左右派,鍵盤俠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
法國大革命那會兒,議會坐左邊的叫左派,坐右邊的叫右派,然後爭相立斷頭台互砍腦袋。當年共產黨組織農會工會學生會,領導罷工罷課武裝起義,那叫左派。蔣介石,蔡元培和馮小剛啊不杜月笙掄起大刀片砍工人農民學生腦袋,那叫右派。要麼最起碼也得像美國最近那樣,領一幫人舉著旗子喊著口號上街演講互毆。
中國的鍵盤俠,你們在議會坐哪邊?你們的黨派在哪兒?你們的群眾在哪兒?甚至你們的旗子在哪兒?你們在公園演講過嗎?根本就沒有公共政治生活也吵吵左派右派,還互相開除左籍右籍,沒有比這更Low逼的了。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天下無派,群魔亂舞。我出生之前的事情不知道,我就說說我出生之後的事情。
外國的標準是右派是保守派,左派是反對派;而我小時候的中國,既沒有作為保守的右派,也沒有作為反對派的左派。我小時候左派是保守的,因為在我7歲那年,香港回歸那年,出了這麼個文件——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1997年7月16日)
這個文件什麼意思呢?原來,國企是低工資、高福利,退休以後可以相當於在職工資80~90%的退休金,這個文件的意思是,往後退休金按工齡拿,滿一年拿1%。也就是一個40年工齡的人,本來應該拿90%,忽然只能拿40%了。當時人們覺得,福利降了,工資該漲了吧?結果第二年——98下崗潮,不僅沒漲工資,而且還失業了。
就是我小時候看到的保守左派,他們是平明,但又保守,厭惡改(fen)革(zang)。
另一方面,中國沒有作為反對派的左派,或者說根本沒有為了改良社會的反對派。只有一些作為反對派的右派,他們或者是改革中分到臟想繼續分贓,或者是沒分到髒的人想跟著分贓,所以為了中國這灘把水攪渾,渾水摸魚的反對派。與此同時,中國的外部環境非常惡劣,蘇聯解體、亞洲金融危機。本來是在美蘇之間玩平衡的,這回沒發完了,美國滿世界摘桃子,也看準了中國。這個時候民族主義情緒壓倒了一切,那個時候,就算是你一個渴望社會變革的人,大家緊繃的那根神經也會第一反應覺得你是在「破壞團結」。與此同時告訴你,中國現在經濟還不夠發達,所以blablabla……
這種情況在2011年終於改變了,2011年7月1日,中國左派的里程碑。這裡的左派,已經是作為反對派的左派了。因為那年屬於中國的《社會保險法》頒布實施了,意義相當於美國1935年的《社會保險法》。對,中國落後美國76年,現實情況可能還不止。無論如何,中國農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上保險了。但這只是階段性勝利,因為這個法律還有很大完善的地步,比如養老保險還是省級統籌,而非全國統籌,這會擴大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反對派要做的就是落實和完善它。對了,matt,你在中國工作過,應該也參加了中國的社保。但是由於沒有法律規定,外國人出境後如何處理社保的細則,所以你交的這筆保險被中國人貪污了,相信我,中國左派會努力幫你討回來的!!
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2011年中國航母下水,黑四飛天,外部環境得到了改善,民族主義的弦不再繃緊。你再說一句中國的不字,知道那是在罵政府,大家能夠分清政府和社會了。其次,從11年往前的三年裡面,曾經作為反對派的右派遭遇了沉重的打擊,他們那些謠言被一一戳穿。人們的抗擊謠言的能力漸漸的在提升了,人們從為了反對而反對,漸漸過渡到了為了改良而反對。免費午餐計劃也是那一年啟動的。
另一方面,中國的保守勢力已經不再是之前的下崗職工,他們用自己的錢不繳了剩下的社保,已經到了退休年了,開始領取那份縮了水的退休金了,所以不再鬧了。中國的保守勢力成了那些在改革中受益的人,他們更像是國際意義上的右派,嚴重的路徑依賴,幻想30年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是一個可持續的事情。以為繼續深化改革,就能夠繼續延續「經濟奇蹟」。就好像這30年不是老百姓趕出來的,不是建立在下崗職工和第一代農民工的血淚之上的,而是某隻鬼斧神工的手改革改出來的。他們看不到那些促進中國經濟騰飛的事情已經不能重複利用了,沒有第二次下崗潮了,也沒有哪些不要社保、不要命的第一代農民工了。你如果繼續路徑依賴,按照對待第一代農民工的方式去對待第二代農民工,你肯定招不到人。沒人會給你幹了,那種粗放式的找一堆人,剝削他們剩餘價值的時代過去了,你如果不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你不會再有了利潤的。
所以新的左派跳出來了,去反對這種路徑依賴,因為我們知道,繼續按這樣的路徑走,是一定藥丸的。鄂爾多斯已經是最好的例子了,賣完資源炒房子,炒完房子變鬼城,我怕這個中國就這樣完了。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的左派和右派,漸漸地向國際上的左派和右派靠攏。右派開始保守,左派也成了與之對應的左派,這個時候的左派跟之前已經不一樣了,包括對美國的態度。
我們喜歡美國,雖然不是現在的美國,而是1933年到1969年那個美國。那個把人送上月球的美國太讓我們嚮往了,那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想用我們的一生,把中國也建設成為那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轉一篇秦暉的《中國左右派的區分與現狀》,不代表答主觀點。
西方的左右派劃分標準
法國大革命的口號非常動聽,叫「自由、平等、博愛」。但任何激動人心的口號都有一個缺點,就是經不起推敲。每個人的天資、生存環境都是不同的,如果讓每個人都「自由」發展,那麼他們的財富、地位就不可能平等。如果要讓每個人都在經濟上「平等」,那麼必然會限制強者的自由以保障弱者。左右派起源於法國制憲會議,但很快定型成與初始含義毫不相干的兩個集團。其中左派比較支持平等,強調建設福利國家,更多的通過國家干預手段幫助弱者,右派比較強調自由,反對過高福利,比較支持競爭,反對國家干預,強調建立「弱」政府,反對對於強者的過多限制。但左派和右派的區別只基於對平等與自由的偏重上。左派更偏重平等一點,右派更偏重自由一點。對基本限度的平等與自由權利,均持有同樣的共識。
什麼是極左,什麼是極右
所謂極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自由的底限」。為獲得無差別的公正,而取消絕大部分的自由,為取消絕大部分的自由,必須建立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家機器,將人民的一切活動處於國家的控制之下。所謂極右,如果把右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平等的底限」。把反對國家限制強者推演成要強者控制國家欺凌弱者,宣稱「國家就是為強者存在的」(斯托雷平),實行寡頭專政,取消對弱者的一切保護,一切自由。
為什麼說極左制度是偽公平?
極左的目的是為獲得經濟上無差別的公正,但由於每個人能力、背景各不相同,要壓制每個人的個性尋求公正,就必須實行極權。這樣儘管每個人在經濟上基本平等,但極權會造成權力的不平等。位高權重的,呼風喚雨,無所不為。地位卑賤的,連性命都無法保障。在權力傾軋中被淘汰下來的,往往境遇悲慘。這些大夥都很熟,我們曾經在這種制度下生存了很長時間。
為什麼說極右制度是偽自由?極左到極右的角色變換
這才是我想講的東西。作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代人,小學的時候,學的是公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甘做螺絲釘和馴服工具。初中的時候,學的是鄧小平同志的英明論斷:中國不可能出現百萬富翁!高中的時候,一切都顛倒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國有企業「賣給私人」了,工人階級要「自己養活自己」了。上大學以後,很無奈,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變成世界第一了。
極右制度不合理的關鍵在於忽視「起點平等」。劉少奇曾經握著淘糞工人時傳祥的手,笑著說:「我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在一個極左制度下的工廠里,雖然廠家資金的實際支配權在廠長和書記這裡,但名義上是屬於大家的。忽然有一天,分家了,廠長和書記拿到了廠,原先許諾給工人們的退休工資和醫療保障全都作廢了,工人們每人拿到了幾千元分家費。廠長對工人們說:我們現在不搞大鍋飯了,大家今後要自由競爭!話雖好聽,可這種「分家」方案,這種取消弱者的一切社會保障,取消一切退休金、醫療保險的「自由競爭」,難道真會是「自由」的競爭嗎?
極右制度,往往表現為權貴資本主義與寡頭專政。南美、東南亞模式可為前鑒。極右與右派的距離很遠,離極左卻是咫尺之遙。極左與極右有相同的「根」,在極左制度中,國民的財產名屬全民,而支配權屬於權力中心,轉變成極右制度很簡單,只要把「全民所有」的遮羞布拿下來就是了,直接依靠權力化公為私。
左右翼分派混亂的原因
大陸的左派、右派名詞來源與歐洲不同,在中國大陸,派別的劃分都是以政府為參照系的。由於歷史上政府一直是極左,因此在人們思想上有一個慣性:完全支持政府的就是極左,大部分支持政府的是左派,反對政府的是右派。可以說在九十年代之前,這種劃分都是比較合理的。
但現在情況變了,大家都能看到。農民問題、失業工人問題、學生就業問題,基本上都是自由主義者提出來的。按常理,自由主義應該屬於右翼陣營,對平等問題的關注較弱。但在國內,連他們都開始關注平等問題,表現得「左」了。說明目前的參照系已經偏向極右。
極左陣營一分為二。有一部分人停住了追隨變革的腳步。如果說工人失業、資本家入黨還可以被認為是「陣痛」和「權益之計」的話,國有資產的快速私有化卻是令人心下雪亮。有些地區,在九十年代末,私有經濟比重還只有百分之十幾,但過了四五年,就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到八十。這可不是什麼私有經濟的「優越性」,而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國有財產瓜分。私有經濟再「優越」,也不可能幾年就翻上幾倍的。
福布斯在二零零一年給出了中國富豪排行榜,中國大陸有形形色色的排行榜,但絕沒有這張有用。按著這張排行榜一個個查下來,富豪們紛紛入獄。我可以一個個扳著指頭數下來:在排行榜上位居第二的楊斌,通過奇蹟性的行政「劃撥」到3000畝土地獲利70多億,貴為朝鮮特區行政長官的身份,在吉林被捕。在排行榜上位居第三的仰融,在華晨的權錢交誼中「栽了跟頭」,琅璫入獄。不多舉例,大夥也能知道是哪批人「先富起來」了。
極左分裂了,不少人可以歸為極左與極右派系分裂。極左稱為毛派,已經失去了實際的政治權力,轉移到網上成為另一類反對派。現在有些網友看見極左派和右派都在批評政府,就想當然地認為執政者是中間派,其實不然。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不少極左派系轉型成為民族主義派系,我認為他們的轉型是為了逃避面對國內現實問題。罵日本罵美國,多容易呀,多安全呀,也不需要什麼判斷力,中國做的就是對的唄!哪有談國內問題那麼難?
討論假問題的知識分子
許多知識分子把目光轉向了台灣,他們覺得先用開明專制發展經濟,然後向民主化轉型,走「台灣道路」。新權威主義者蕭功秦感慨說,八十年代,所有知識分子都是激進民主派,誰也不聽我的。但八九年以後,知識分子終於變得深沉、睿智、成熟了。我倒覺得不妨把這些褒義詞換一下,知識分子變得冷漠、犬儒了。目前,知識分子的經濟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中國知識分子除了「吃苦耐勞」,沒什麼特別的優點。缺點倒是很多,攀附權貴,空談,抄襲,寡廉鮮恥的知識分子是屢見不鮮。現在是好點了,獨立的,面對現實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多,但我還得說上幾句,中國一些善良又獨立,還有點學者風範的知識分子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白日做夢」。他們從來不想,不去自己爭取權益,不去推動制度民主化建設,不去抨擊社會的不公。企圖等著經濟發展後制度「水到渠成」,笑話,沒看見別人的渠都是自己挖的么?不挖渠,水到了只會把人淹死。
九十年代末期的知識界現象,叫作「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對話」。看似與國外右派與左派的對話相似。但對些什麼呢?中國太平等了?中國太自由了?國內沒幾個人能聽懂「新左派」的「後現代」論述。想想也是,跟一個吃不飽飯的人談減肥,他能聽懂么?自由主義也面臨「少談公正」的指責而紛紛轉型。以前叱吒風雲的厲以寧,被人指責為權貴辯護。當人們越來越關注窮人的時候,談股份、談市場爭奪、談MBA,意義便明顯褪色了。
俺認為現在左和右的「對話」根本沒有意義。左派與右派根本沒有「對話的必要」。自由多一點平等少一點,還是自由少一點平等多一點,這種討論在中國毫無意義。真正要做的是建立「自由與平等的底限」。在一個既不自由又不平等的社會,談哪個多哪個少不是「空談」又是什麼呢?
阻止極右傾向可能為時已晚
目前什麼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現象?我認為就是「私有化」。對此網上早已直言無忌,也有一些報刊膽子比較大,敢於直呼「私有化進程」。現實中的大多數媒體要遮掩一些,換個說法,什麼「改制」、「轉制」、「股份化」、「鼓勵私有成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我不談怎樣「阻止」私有化。長期極左造成權力不受制約,同樣這種權力「市場化」、權貴「資本化」,國民也已無力量制約。利益與不受制約的權力促成極左到極右的轉變而無可阻擋。在不可能阻止私有化的情況下,知識分子應該呼喚的,就是保證這種「私有化」能夠盡量公平。不要出現那種私有化:廠長書記拿到了廠子,工人一次性下崗。然後大家開始在「公平的市場」中進行「平等競爭」。這種分家最後只會造成社會動蕩和經濟下滑。類似的例子可以在蘇東私有化中看見。分家分得比較公平的東歐國家,經濟在短期下滑以後立刻回升起飛,而做得不好的俄羅斯等國,則造就金融寡頭與壟斷集團,經濟低迷很久才逐漸回升。
目前私有化的關鍵就是在國有資產被分光以前,建立一個比較公平的「分家」策略。但從現在經濟比重來看,國有資產已經被分掉了將近一半,對「分家」策略的討論尚未開始。
中國特色?中國沒有特色!
絕對不要相信「文化」會造成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同。經濟也許不是「制度決定」。但制度對經濟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文化對經濟的影響力。台灣與香港的經濟制度與規律,離美國近而離同種文化的大陸遠。東德與西德,南韓與北韓,經濟實體的差異程度,與文化的近似程度恰成對比。廣東企業與北京企業的相似程度,遠遠超過廣東和廣西企業的相似程度。決定經濟的仍將是制度,我們中國不會因為「文化不同」而走上與其它國家不同的經濟道路。
拿一個影響最廣的誤解來談,曾經吹得神乎其神的鄉鎮企業。九十年代一度被有很多人認為,鄉鎮企業是中國文化的「偉大創造」,是世界經濟的「第三條道路」,農民企業家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經濟現象。我本科的時候,在北大聽過不少講座,這種觀點早已讓人耳邊起繭。但九十年代末,鄉鎮企業集體「進城」和潮水般的民工以實際行動嘲弄了這種「發現」,以至於現在都沒人提鄉鎮企業了。其實多看歷史,就可以發現鄉鎮企業「似曾相識」。實際上這是國家轉軌的一種現象,在政府的經濟控制力減弱,而農奴制依然保留的情況下,鄉鎮企業就會大量湧現。
同樣,在國有資產私有化中,中國也不會因為「文化」而有所不同。分家的公平與否直接影響今後的社會穩定。如果仍舊像現在這樣,政府不斷地湧現億元量級的腐敗大案,而又以經濟困難的理由取消了下崗工人的退休金和「沒有失業」的莊嚴承諾,開始「自由競爭」。如果仍舊像現在這樣,各種工程一投就是上百億,而九八年百年一遇的洪災農民只能分到每人每月三十元的「安家費」。如果仍舊像現在這樣,一方面不斷「擴招」以實現「教育產業化」,另一方面大學生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學習期間打工陪聊,女大學生向百萬富翁們「投懷送抱」。那中國文化的「熏陶」並不會使得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們變得特別「穩重、深沉、善良」的。
中國的左右翼需要合流
在擺脫極左陰影的過程中,中國知識分子群體曾經為思想解放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九十年代分裂為左右翼,開始進行「偽問題」的探討。其實,左翼的社會主義者和右翼的自由主義者只應該在一種情況下對立,就是政府的機制決定了權力和責任是對應的。它有什麼樣的權力就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權力是公民授予的,公民授予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大的責任,授予的權力小承擔的責任也小。在這種情況下,主張國家多承擔一些責任的社會民主主義者就勢必認為應該給國家多一點授權,而反對國家權力過大的自由主義者勢必也要主張國家少承擔點責任。
但如果國家的權力並不是公民授予的,國家增加權力,也並不完全用於承擔責任。例如農民交了稅養活了警察系統是希望它們能保障社會安寧,而不是用來發暫住證收收容費的。網民繳稅是希望讓網路暢通,而不是拿這筆錢來搞過濾系統,培訓網警來阻塞網路的。一方面,通過權力侵吞公用資產,另一方面,社會保障體系紛紛崩潰。在這種情況下,談什麼國家權力「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有意義么?
如果直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還不能認識到中國的根本問題是在於確定一個「公正的底限」,熱衷於派別之爭,那麼或許在下一次震蕩來臨時,已經沒有人願意相信知識分子的話了。
中國是個能左能右的民族。
簡單劃分派別不太準確。
進可緊跟蘇聯老大哥,退可珍寶往死磕。
前有抗美吊打聯合國,後可會晤帝國主義握手又講和。
左能革命,右能改革。能躍進,能開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中國左右混亂的根本原因有且只有一個:
共產黨早就不是共產黨。
「你大爺早就不是你大爺了」。
自上而下的混亂,厘不清的。
(我只是提供另一個角度:)中國左右派與美國左右派的本職區別是:中國沒有左右派。
我不能說得更多了,我是一隻留學顧問。
中國左派:支持大政府,支持ccp的領導,不認為人民應享有政治方面的自由和權利,經濟政策方面像美國左派,社會道德和社會福利政策方面像美國右派;
中國右派(主體):支持約束政府的許可權,但不像美國右派有還政於州的訴求,反對ccp一黨專政,呼籲政治方面的自由,經濟政策像美國右派,社會理念和社會福利方面的訴求像美國左派的新自由主義者;
中國右派(少數):幾乎完全與美國右派相像。
還有極少數人稱作毛左,這部分人是不接受資本主義體制的,他們的社會理想是共產主義,認為當前執政黨是修正主義,希望回到毛執政的時期的狀態
這個問題由根本上沒有可以比較的性質.
中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政治光譜是分為支持政府和反對政府, 光譜的兩邊的人並沒有自己完整的意識形態或者價值觀,只有立場。
只有立場問題是,政府的政策,就政治意識形態而然,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再加上歷史因素, 中國的左右派基於支持或者反對政府的立場,不可能塑造出一個完整 價值觀體系
中國大部分的政治愛好者,具體情況論述往往會矛盾,大部分人都會基於立場,支持或者反對政府,而在特定場合選擇最有利的意識形態方向來說話。 如支持中國政府的人,可以一邊反對佔領中環一邊支持佔領華爾街, 單純就是完全地符合政府地利益。 反對中國政府的人, 可以一邊高呼民主自由, 一邊為美國不民主自由的地方洗地。
而正常的 政治光譜左右派, 應該是按照具體的政策/情況,支持或者反對政府的決策, 而不是一面倒地支持或者反對政府, 如,美國的左派可以反對伊拉克戰爭。 事實上中國內地的人也沒有什麼資格去指責台灣藍綠陣營或為反對對方而反對
個人主觀結論:在權威體制之下,沒有辦法產生正常的政治光譜,只有建制派和反對派。
這長遠而言是不健康的,因為人民會缺乏正常的政治素養, 只會盲目地站隊
如何快速識別偽裝成理客中的自干五? - 知乎
參考回答:
外國的左右派有選票,中國的左右派有嘴炮
Matt我覺得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問題中引述的這張圖片的作者方可成,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於我同學中間也很有名,是南周這些年出的一個名記者。他的總結也基本符合我對90年代新左派和自由主義論戰的認識。的確,從這些人的觀點看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可以大致分為左右兩派,然後各自見解主張如圖所示。90年代這段歷史是和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思想史一脈相承的,比如在20年代有「問題與主義」論戰,後來的思想史發展則被思想家李澤厚總結為「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民族主義+馬克思主義vs自由主義這個核心。我大學時曾經專門研究過,寫過論文。
但是,我理解你真正想了解的,不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左派和知識分子右派的區別及其與西方的對比,而是中國社會主流思潮的特點。而這兩個問題,是完全不同的問題。事實上,今天能上知乎的年輕人,除了專門關注過政治論戰史的,或者像我這樣本科專業學近現代思想史的,沒有幾個知道王紹光、崔之元,甚至都沒有幾個人知道秦暉。他們印象里的左派是環球時報(但是沒多少人知道環球的總編叫胡錫進)、烏有之鄉,右派是微博公知和柴靜、劉瑜,甚至都未必有多少人讀過前段時間流行的張鳴笑蜀五嶽散人的時評。web2.0時代極大改變了中國社會主流思潮的版圖和表現方式。這種改變,一方面是發聲渠道變化了,另一方面是社會結構本身也變化了。左右派和自由主義共同關注的很多問題,新時代下已經不再像一個「問題」。而現在願意關心政治的年輕人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問題。至於那些90年代改革中的失敗者,他們已經沒有聲音了。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特點,西方的觀察者很難理解,但是我以為它是觀察中國歷史最有效的角度——統治者維持統治、被統治者維持現狀和社會穩定,是當今社會,也是自古以來大部分時間裡中國人最主要的共識,一切左的和右的思潮都必須在這個問題面前讓步。除了改朝換代的小部分時間空隙,保持社會穩定,避免流血,保持統治者(某個家族或某個政黨)的統治地位和權力,是中國政治的核心、關鍵、基點,而左右派不過是圍繞這個問題的兩顆小行星。而反對派的關注核心,無論起點如何,最後經常不得不改變為:你是支持當權者,還是要求取而代之,這樣簡單的站隊表態。這種政治規律自身的引力,大於左右派的思想引力。所以如果讀多了各派的著作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派」,無論是王紹光、崔之元,還是後來比較火的制度經濟學家集群張維迎、陳志武,還是胡錫進、司馬南,他們無論怎樣爭論和表達,都繞不開到底是認同當前體制、認同維穩,還是想要搞點「反動」。這就是為什麼在西方看來完全無法兼容的思想,在中國可以兼容於一個派別。比如為大眾福利著想的左派,為什麼到了民族問題上就成了個民族沙文主義者?這很好解釋,因為國家需要(或者說扔不掉)左派意識形態,但當前的執政合法性主要源於民族主義,所以左派只要需要站到「擁護國家」的隊伍里,他就不可能反對民族主義。國家的另一個執政合法性來源是所謂「績效合法性」,在90年代和07年以前,直接表現為「世界工廠」。而我們知道,真正的左派是反對全球化的,他們根本不可能容忍這種「績效合法性」的!觀賞左派在這些問題上忸怩作態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他們的做法,有一部分是默認了,另一部分訴諸改革開放本身的失敗。非常有趣的是,這些知識分子的選擇和黨內權力鬥爭直接相關,如果你仔細追溯他們發表言論的時間和言論的細微區別,會有驚喜。比如說,08年是思想界圍剿改革開放的巔峰,而之後,這種聲音突然從網路上銷聲匿跡,到現在幾乎沒有人能想起來了。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
右派也有類似的矛盾,時間有限,下次更。
看中國政治,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書獃子。要看主義的表皮下面,各player實際上在爭什麼,想要什麼。毛鄧思想最核心的一點,是從實際出發,他們打主義的旗號,但他們自己不是任何主義者,而是徹底的實用主義者。只不過兩位領袖的目標不同,採取的策略也就不同。如果你的目的真的是了解中國政治思想的脈絡,而不是簡單寫一篇左右派對比的論文,我的建議是如此。本來根本就沒有反,一幫子人為了圓別的謊又是搞理論,又是上圖表,又是找理性客觀的角度,圓出來的社會共識。
近現代史聽說過一點點就夠了。都是左派進步小青年,聽說過右派進步小青年么?都是右派反動派,破四舊,有說左派反動派,破四新的么?西方的左派不就是自由進步總搞新花樣的么,右派不就是保守拒絕新思想的么,一點都沒有反,除了沒有上升到非黑即白你死我活層面罷了。
那麼現在為什麼所有人默認了"中國的左右反了"這句話,還搞一大堆圖表,整一大堆理論跟你解釋?
想想現在的"左派"是啥說辭,"敏燭不適合國情,國人素質低,這麼搞會亂的",還有類似的等等等。excuse me? 我國的制度是真正的人民當家做主,西方是偽民主,這是課本上說的吧?這幫子"左派"從根本上否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言論在以前早被當大右派批鬥死好幾次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