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建立時的首任臨時大總統是孫中山,為何後來被袁世凱奪得實權?


喵。這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啥叫民國史唄。

炮黨和本朝的歷史教科書都是從太平天國和鴉片戰爭開始講,為啥呢?這個要搞不懂,就不要扯民國,絕對是基礎知識不夠啊。

好吧,哀家來普及一下這個問題。

1,

從鴉片戰爭開始講,背後的元敘事是:天朝自古以來自成一體的經濟大循環不復存在了。東亞朝貢秩序解體了,推論是,過往二十四史的原則和邏輯,在未來一百年的歷史敘述中不能用了。

次級推論是,1840年以來的中國史已經不僅僅是中國史了,而是世界革命史和世界經濟史的一部分。

2.

從太平天國開始講,是因為太平天國打響了推倒腐朽帝國的第一槍,而炮黨和我黨都是革命合法性,換句話說,太平天國是正義的,因為後來的反抗者炮黨和我黨也是正義的。

一個疑問是,為啥不從清朝中期的白蓮教大起義開始講?因為那個時候這還是農民起義的傳統敘述,洋鬼子的力量還沒有干涉中國歷史進程。所以白蓮教大起義並不是合法性來源,太平天國才是。太平天國中出現了洋鬼子的軍隊,洋鬼子的武器,而這些現代化的東西被認為是我大清最後完蛋的一個主要因素。

解決了這個疑問,那麼,推論是,在兩岸的官方敘述中,近代史之所以是近代史,是因為外界力量的強大輸入。

不信?

看看炮黨。炮黨的合法性是什麼?第一是革命,第二是共和。尤其是共和,這個東西,據說中國沒有,據說推翻了幾千年的帝王專制,所以,共和是好的。

共和是哪裡來的?看一下南京臨時政府的組織模式——呵呵,是美國模式。

再看一下二次革命前炮黨給袁世凱試圖挖的坑是什麼模式?是英國模式。

看到沒有?合法性,標新立異的點,或者說,用現代人能聽懂的辭彙來說,營銷核心策略是哪裡來的?是洋人帶來的!

再看本朝。合法性是什麼?第一是革命,第二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哪裡來的?是德國和俄國來的。還是洋人帶來的。

正是由於兩岸的合法性背書都不是本土的東西,所以導致教科書寫成了這個樣子。

什麼樣子?在教科書里,偉大的國父為了讓中國擺脫邪惡的封建專制,舉行了十次起義,都失敗了。後來,武昌起義,成功了。再後來,突然大家都共和了,大清倒台,再後來,袁世凱攛奪了革命成果。再再後來,袁世凱被消滅了。

但是看到這裡你會有疑問。

消滅了袁世凱?為啥中國還是這爛樣子呢?哦,教科書告訴你,是因為還有其他軍閥。怎麼辦?辦了他們!於是北伐。北伐完事兒好了嗎?沒有好,國民黨又竄奪了革命成果,怎麼辦?辦了他們!於是終於把它們辦了。革命勝利了,這一年是一九四九年。

嘿嘿,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比較low?恩,不好意思,因為歷史書並不是按照傳統的中國式歷史來寫的。所以出現了革命是好的,所以和革命作對,就是不好的。那為啥革命就好?恩,以為不革命的大清喪權辱國。而這一切的一切,是最邪惡的洋鬼子來了。

恩,這個邏輯抽出來之後,是不是想換個口味?

3,傳統歷史敘述中的清末民國進程,是這樣的。

請大家對照後漢書和三國志加以理解。

假如,我們不把洋鬼子來了當做開天闢地的事件來討論。

這個歷史敘述如下,第一部分是清史。這一部分中,最重要的是這麼幾章:

宣宗本紀。

在這一章節中,大略地描述了清朝晚期管理渙散,吏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現狀。士大夫狗苟蠅營,買官賣官,人民活不下去。英賊犯邊。

文宗本紀。

穆宗本紀。

德宗本紀。

這一段時間,帝國在各個方向陷入困境,西北大起義,西南大起義,太平天國,捻軍,三合會,北方俄羅斯,蒙古貴族蠢蠢欲動。

本土軍閥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逐漸崛起,評定太平天國後,南方各省的一把手都有一定量的私人武裝,他們的事迹見《左李沈彭劉傳》和《曾國藩傳》,以及民國史中的《袁大總統本紀》中的附錄部分。

而隨著洋鬼子的強勢,朝中形成了請流派和改革派的尖銳鬥爭,洋務派佔據優勢後,陷入弱勢的小皇帝又試圖利用激進派和洋人的力量重新奪權,被洋務派支持的太后強勢碾壓。而試圖扶植小皇帝,驅逐太后的洋人直接進京,小皇帝和太后被迫逃亡到長安。

慈禧太后成為清朝後期唯一能夠穩定局面的人,她的事迹見《后妃傳》。

大起義後,朝廷又面臨革命黨人的暗殺和暴動。具體情況,見《五大臣傳》,《良弼傳》。

以及邊疆區俄羅斯人的步步緊逼,漢人軍閥在應對危機中繼續強大。

面對這種強弱對比的快速變化,朝廷束手無策,只能依託袁世凱的新式陸軍,而最大的軍閥袁世凱就此做大,最終威脅到朝廷的地位。

革命黨人分批滲透各地的軍隊,並最終掀起了瀰漫到全國的軍事政變,少數地區,比如河南,失敗了,但是大部分地區,包括新疆,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對朝廷的逼宮。

袁世凱在叛亂軍閥和朝廷之間謀取利益,最終成功取代清朝,建立民國。

這個時候,我們要研究一個問題,就是孫文同志,在這場鼎革之中的作用是什麼呢?

答案是,他是南方那群沒頭蒼蠅的合法性來源,他帶來了一堆新的,最夠對抗忠君意識形態的東西。

第一,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瓦解了漢人對朝廷的忠誠。

第二,是共和制度。共和制度瓦解了人民對皇帝的執著。

具體的情況,見民國史中的《臨時大總統本紀》和《國民黨本紀》。

至此,大清徹底瓦解。天下不是進入了一個美好時代,而是,天下分崩。

具體情況,見,民國史之《東北書》《北洋書》《粵桂書》《四川書》等。

同漢末一樣,大起義被鎮壓了,但是朝廷也完了。軍閥混戰開始,而最終,哦,這個結局我們先不講。

所以你看,在傳統史學中,孫文同志的作用如下:

他從海外學會了一堆能夠抗衡天下觀和忠君思想的精神武器,他的一切地位,都來自於此。

他發起了多次撓痒痒一樣的暴動,欠了很多錢。

連續的軍事政變展開後,南方的軍閥為了抗衡北洋,選擇了孫文來為自己保持分裂和獨立背書,這個理念叫聯邦共和。

孫文當然不甘心受困與人,他建立了自己的組織,並在這個組織尚未形成戰鬥力之前死去。他的繼承者秉承他的意識形態遺產在名義上一統中國,但很快陷入到內部撕咬中,並最終對南方軍閥妥協,並腐敗下去。這個組織的最大盟友憤然揭竿而起,並最終消滅了他的組織。

而歡脫的是,那些讓國民政府陷入危局的文人,資本家和軍閥,卻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並進入了政協。

好啦,回頭看題主,我們盡量保持嚴肅。

宣判開始:

第一,中華民國從來就沒有能夠建立,他只是軍閥混戰中的一個民族虛擬共同體。在民國存在的三十七年,中國一直在內戰和外戰,國民政府除了維持局面,只剩下的就是背叛和欺騙。孫文試圖建立的那個東西,存在,且只存在於他的建國大綱里,就像他吹噓要修的那幾萬公里的鐵路一樣飄渺。

但這並不妨礙孫文的偉大,他讓漢人有了對抗君權的意識形態武器,並通過共和制巧妙地在排滿的同時保證了形式上的民族統一和版圖完整,雖然他的功勞僅限於此,但足夠列入本紀。

第二,袁世凱繼承了北洋大臣留給他的政治遺產,並且妥善地運用了他。他在軍事上的失敗證明了中國傳統歷史表述的強大——大一統帝國崩潰後的中央政府是弱勢的。他在稱帝方面的失敗證明了共和制度的深入人心。雖然前者才是原因,後者才是結果,但是一般人,請只記住結果就行了。

但無論如何,袁世凱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他在能力範圍內實施了儘可能有效的統治,並捍衛了國家利益。所以,必須列入本紀。

第三,如果說民國是一個政治實體,那麼一個歷史人物沒有辦法去蹂躪一個從來沒有建立過的政治實體,所以這個提問是病句。如果說民國是一個概念,那麼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蹂躪一個概念,孫文的民國至今仍然好好地躺在他的建國大綱上等待實踐。那麼這個提問,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over


辛亥革命以及每次重大變革的時候,孫中山要麼在美國,要麼在日本 - 「遙坐指揮」,你在逗我?

還簽訂中日盟約,承諾建國後日本對於滿蒙有「特殊權益」,以此獲得資金而且孫中山的主要盟友一直是日本軍方。其中之一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組織黑龍會(目的在於謀取黑龍江流域為日本領土,其會名即從黑龍江而來)。黑龍會一度和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展開合作,圖謀推翻中國政府。1905年7月30日,在黑龍會斡旋下,各派中國革命組織在東京黑龍會總部共同成立中國同盟會

光復會元老陶成章憤而聲稱孫中山將募集的革命款中飽私囊,用於個人花銷,結果死於不知名人士的暗殺,自此同盟會分裂

孫中山剛開始自設「非常大總統」,後來被迫下野時要求其他幾位元老下野他才下,別人下了他還賴著。

他下野後表示願專任修鐵路之責,保證在10年內修築鐵路20萬里(一說10萬英里,約合16萬公里),請袁在同一時期訓練精兵百萬以強中國。據說,當時袁世凱一聽,高興得站起來大呼「孫中山先生萬歲」,袁特授孫中山以籌劃全國鐵路全權,設總部於上海。孫中山曾打算出賣鐵路經營權換取外國借款以完成其鐵路建設計劃。孫中山率領大批失業黨人,乘豪華專車到全國視察。後來孫袁交惡,當局要清查鐵道公司的賬目,發現鐵道一寸未建,而視察公帑卻浪費百十萬兩,於是袁世凱要下令通緝「貪污犯」。 孫中山表示袁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此討袁

另外,孫大炮這個名詞並不是說他能指揮炮兵,而是他長期放嘴炮(尤其在四處籌款時),卻不做行動。

那麼袁世凱呢:

坐鎮朝鮮時穩定了朝鮮局勢:在1884年朝鮮王朝的甲申政變中,在無法得到國內指示的危機時刻,當機立斷,率軍擊退日軍
在袁任清朝駐朝鮮大臣期間,他盡一切可能擴大中國在朝鮮的影響力
在世界列強尚未深入朝鮮之際,袁世凱曾建議廢藩建省,將朝鮮變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組建中國近代第一支新式軍隊,設立現代化的通訊兵學校
手下先後有5人當上中華民國總統或總理
裁撤舊軍改編警察,令中國軍警分離,是中國警察制度近代化的開始
組織了東南自保運動,反對朝廷對於義和團的支持、也反對朝廷對外國的宣戰
出面籌錢,督修了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
自1912年到1914年這3年間,支持新開4000多家工廠
提倡國貨,增加進口稅並減少出口稅
經過袁世凱的治理,中央財政也有很大改觀,從民國初年的借債度日到每年庫存可余兩千萬元
興辦新式學校,積極倡導學子留洋
在他的努力下,中國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寧可壓縮軍隊,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新式學校,即四年制初級小學
上奏《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折稿》,山東大學堂正式成立,即後來的山東大學
袁實行責任內閣,對文官的等級、任用、考試、懲戒、保障、甄別、恤金、待遇均制定了專門的法律
在天津推行地方自治、試行普選制
直隸省設立了200餘個戒煙分所,先後剷除煙館800多個,查獲秘密販煙案1300起;頒布的《禁煙令》至少有七次之多
1912年6月頒發的《暫行新刑律》對賭博者、開設賭場者規定有不同的刑罰
英方代表在西姆拉會議上企圖用欺騙手段讓中方在條約草案上「草簽」,被袁世凱政府一口回絕,「麥克馬洪線」未獲承認
外蒙古在俄國的鼓動下獨立,致使內蒙古局勢不穩。袁世凱任命貢桑諾爾布為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總裁,晉封大量蒙族上層人物為親王,使內蒙王公數量比清朝時的數額增加了幾倍,內蒙古自此穩定

錯就錯在,恢復帝制

但我們再看一下時間:
1915年5月7日,袁世凱政府與日方談判20多次。在談判中中國代表對日本的要求多有抵制。袁世凱政府採取各種辦法拖延時間並向社會各界透漏日本之無理要求,以期國際社會幹涉此案,並喚起國內輿論討伐日本。日本擺出大戰一場的姿態,軍艦在渤海一帶游弋,山東、奉天兵力增加,關東戒嚴,日僑紛紛回國。

5月8日袁世凱召集政府要員開會,袁世凱認為日本已收回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各條款,其他條款已非亡國條件,為避免開戰,所以接受日本條件

在日本的脅迫下,袁世凱政府5月9日在回應了日方的最後通牒後將當日定為中國國恥日,史稱五九國恥

5月25日在北京簽署《關於山東省之條約》、《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13件換文
,總稱《中日民四條約》,與《二十一條》原案比較,中國損失相較於原案已儘可能減小到最低程度。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面遞《二十一條》時曾說:……彼等(指中國革命黨)與政府外之有力日人有密切之關係,除非中國政府給予友誼證明,日本政府不能阻止此輩之擾亂中國……
袁世凱政府因此罵孫中山「將效法吳三桂,引外兵擾亂本國」。日本外務省檔案館現存一份孫中山與日本簽訂的《中日盟約》。該盟約甚至承諾把滿洲作為日本的特殊地區,承認日本擁有移民和開拓的優先權。同年夏,北京政局動蕩不定,共和政體以來亂象不斷,《二十一條》剛交涉結束,「共和不適於中國國情」之言論不斷在社會上傳播。

8月3日,由通曉中國事務的前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艾略特為袁安排憲法顧問弗蘭克·約翰遜·古德諾發表《共和與君主論》稱:「......大多數之人民智識不甚高尚......由專制一變而為共和,此誠太驟之舉動,難望有良好結果......中國將來必因總統繼承問題『釀成禍亂』......如一時不即撲滅,或馴至敗壞中國之獨立......中國如用君主制,較共和製為宜,此殆無可疑者也」。中國無帝則一盤散沙之論甚囂塵上

8月15,楊度等人開始準備恢復帝制

送上兩句他的話
」……我國雖弱,苟侵及我主權,束縛我內政,如第五號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堅拒到底,盡了最大之力……如今日人最後通牒已將第五條撤回,凡侵主權及自居優越各條亦儘力修改,並正式聲明將來膠州灣歸還中國。在南滿雖有居住權但須服從警察法令及課稅各條亦與中國人一律。因此,與初案相比已挽回許多……我國國力未充,目前尚難以兵戎相見。故權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後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恥辱!……經此大難之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卧薪嘗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刷新,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群策群力,期達目的……希望『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他的遺言
」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袁世凱不服! 尼瑪誰糟蹋誰啊?

先說說孫大炮如今地位為啥這麼高。
大陸追溯光輝歷程必提孫大炮,台灣呢,連100塊錢都印著這廝。土共稱其為「革命先行者」,國民黨尊其為「國父」,全中國的老豆,厲害!

孫中山是國民黨創教祖師爺,國民黨以他為至尊自不待言。 土共為啥也要高舉這廝的神主牌呢?人家也是有道理的。他們認為孫大炮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驅,即所謂民主主義革命的帶頭大哥,開啟了近代以來的革命事業,而自己是從他手中接過了革命的香火,繼續革命,而且更徹底更堅決,有個名目叫做新民主主義革命,更高級更屌。蔣介石? 那是孫總理的不肖子孫,革命的大叛徒啦! 我才是最正宗的革命接班人!

正是因為有這個邏輯,歷史課本里才把孫打扮成偉人,聖人, 和袁世凱之間的權力之爭才被寫成他忍辱負重相忍為國,簡直就是華盛頓托生在我中華。 袁世凱嘛,自然是心懷不軌利欲熏心,成了那個革命成功下山摘桃子的大壞蛋。

實際上呢?
武昌起義以及一系列地方「反正」之後,革命黨這邊局面其實相當不樂觀,山頭林立各懷鬼胎。湖北派,江浙派,立憲派,各省革命大將小將以及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名流仕紳,各自都打著自己的算盤。 並且還有一個巨大的難題難以解決,那就是沒錢! 各個代表薪水都發不出,更別提要搞個大新聞了。 說時遲那時快,這當會兒孫大炮彷彿從天而降般回國了,之前他整整流亡海外十六年啊!!到底是誰下山摘桃子啊! 孫大炮雖然屢戰屢敗,顛沛流離,但是招牌亮,名氣大,形象好,小弟多,一下子大家就找到領導核心了。關鍵是什麼? 關鍵是大炮說他有錢啊!!! 跟歐美日幾國高官談笑風生,大筆的貸款援助就到手了,能幫助你們這幫屌絲革命黨分分鐘脫困。 要麼說他外號起的好,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事後大家才發現,被騙了! 原來歐美日政治家沒一個鳥他,英國外交官甚至這樣點評孫:「喜歡說大話的政治家」(孫:被看穿了嗎...)。列強在當時其實更屬意袁世凱,認為他才是中國問題的那個答案。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後, 窮的叮噹響,軍餉發不出,公務員工資發不出,每天去孫文門口鬧事討薪的大頭兵一波接一波。 孫文一咬牙,去找日本人,漢冶萍公司抵押給你了,快給我錢!滿蒙我們賣給你了,快給我錢! 嘖嘖,這就是我們的國父哦,當個臨時總統就敢賣滿蒙了,要是當了正式總統,全中國都能給你賣了! 沒錯,這就是個為了目的沒有下限沒有節操的玩意兒。 還好整件事因為日本軍部的反對而攪黃了(軍部:啥,那玩意兒還要花錢? 勞資血戰得來,還要另外花錢?),否則孫文只能給石敬瑭做灰孫子了。
孫文迫不及待的當臨時大總統,一來想正式成為革命派新政府的共主,二來也是為了和北方談判時取得對等地位。清廷再不濟也有個中央名號,咱也不能矮人一頭不是? 所以整個南京臨時政府,根本沒有代表全國的合法性。

後來呢,南北和談。大家都知道,談判是要有本錢的,革命黨空有一腔熱血熱情,沒錢沒餉,而清廷還有北洋六鎮虎狼之師呢,打外國不好說,消滅你這些亂黨還是可以的,雖說北洋也有經費問題,但勒緊褲腰帶還是能幹一乾的。當時起義的武漢三鎮已經被馮國璋打下兩鎮,而且列強都表明支持袁世凱出來收拾局面,你孫大炮再不識相可就不行了。 後面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老袁通電支持共和,勸迫清廷退位,成立民國,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其實以老袁的本心,是支持君主立憲的,維持清廷的架子,然後再來行憲,吸納各方豪傑。因為這樣能避免社會陷入更大動蕩,成本也低, 但是革命黨不同意,老袁只好去逼迫孤兒寡母,背個忘恩負義的千古罵名。 而且孫大炮自己當總統時,搞的是美國的大總統制度,總統最大。袁世凱當總統了,非得弄個內閣制,總統說了不算。連夜修改臨時約法,那叫一個運筆如風。國體這麼大的事,就憑你孫大炮嘴巴一張一合,大筆一揮說改就改,尼瑪憑什麼啊?起碼老袁還提議召開國民會議共商國體呢,比你們皿煮多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袁世凱避免了中國陷入全面內戰,和平解決了當時最大的政治問題,並且保全了清廷性命權益(民主之後殺全家你以為跟你說著玩兒?),對歷史是有功的。糟蹋孫中山,更是從何說起。 倒是大炮兄,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女兒給糟蹋了,無恥之尤。


孫中山建了個毛線國,辛亥革命爆發時他人都在美國呢。

清帝遜位詔書寫得清清楚楚,清朝皇室放棄政權,把清皇室原來管理的完整領土與所擁有的全部統治權委託給了大清國最後一任總理大臣以建立共和政府。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看清楚沒?沒誰搶了孫中山的,袁世凱的中華民國擁有最大的合法性,道統在人家這兒呢。
——————
修改,應該是法統。


一個有口號沒手段,一個有手段沒口號,所以最後只能讓既有口號,又有手段的人得逞。。。


實在看不慣知乎現在的氛圍,以為自己看過幾本野史,讀過幾本歷史材料就以為自己「通古今之變」、天下大勢都瞭然於胸,提問者不好好問,答者也不好好答,出口就是孫大炮、孫大炮,還各種替袁世凱翻案的,也算過猶不及。雖說袁有才華、謀略,於國家和平統一有一定益處,但在關鍵的歷史時刻,袁因一時之失誤而身敗名裂,對於中國、對他本人都很不幸,儘管其中有各種緣由,但當時袁手握北洋重兵,又挾滿清,是最大的實權派,自己卻沒能處理好各種矛盾,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和天賦,未能造就民國,反而留下一堆爛攤子,「恨只恨我,讀書時少,歷事時多。今萬方有事,皆由我起。帝制之誤,苦我生靈,勞我將士,群情惶惑,商業凋零,如此結果,咎由自取「,袁世凱是個聰明人,人家對自己的評價比絕大多數的知乎人公允得多。孫中山確實沒有創建民國,國共兩方對其可能均有文過飾非之嫌,其人可能也有諸多過失,但人家至少是革命的先驅(雖說孫不是親自領導武昌起義的,但如果沒有這類革命家的奔走呼號,宣傳籌劃,難道起義會自動從地里鑽出來?)、為國鞠躬盡瘁,有的人看了幾本史書、泡杯咖啡刷刷知乎,就開啟了上帝視角,孫大炮、孫大炮的冷嘲熱諷,沒一點敬畏之心,實在讓人反感。

---------------------------------
一、推薦各位知友讀讀 梁啟超《李鴻章傳》,看看梁任公如何評價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對於學習作文、歷史、歷史評價皆有裨益,當然,這書也只能作為參考,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二、對知友的兩段回復
(1)我不是學歷史的,也非這方面的專家,也沒資格答這題,我答這題的本意也不是想解決題主的問題,只是看前面的答案,若干段子好手寫得好似是完全孫中山志大才
疏、空喊口號耽誤了袁的建國大業,這些答案明顯很有問題——一、個人偏見,諸如「孫大炮」、「跑火車」之類的很明顯地在貶抑孫中山,您難道我們能從這些答
案中找到對歷史人物客觀、公允的評價?二、缺乏參考文獻,考慮問題過於簡單,比如說孫氏「賣滿洲」(袁氏「二十一條」也類似),一方面,沒有提供足夠論
據,另一方面,歷事者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當時各方的觀點等等都沒涉及,若只是簡單地將一些歷史片段揉合成一段新鮮、吸引人的段子,那這和那些演義、野史、
斷章取義的媒體、標題黨有多大區別?我本人既不迷信孫中山,在我有限的認知中袁世凱也非簡單的大奸大惡、竊國大盜,反而有膽有識,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本人
見識有限,主修也並非歷史,只希望在知乎看到專業的知識、見解和經驗(知乎的口號),要是看段子、聽故事就不必來知乎了,希望專業人士為這題提供有趣、有
益、專業的見解,我的答案無非一牢騷罷了,兄台盡可摺疊之。

(2)首先,我不是孫粉、孫黑,也不是袁粉、袁黑,僅就事論事。辛亥革命後,投機分子各個心懷鬼胎,一盤散沙,重新建黨又變成了獨裁,革命也得是「摸著石頭過
河」啊,哪那麼容易一蹴而就、馬到成功?他又不是神。孫革命了一輩子都沒成功(這些失敗經驗倒是真讓毛給學會了),可見他本人各個方面能力確實有限,能力
不濟,但人家宣傳、發起革命,至少是做到了組織革命黨人推翻滿清帝制(當然也有袁氏的部分功勞)、啟迪民智,有必要使勁黑他嗎?何必求全責備?若將其他人
換作他的位置又會怎樣?
至於袁氏,我倒是希望當初他能處理好各方矛盾,建立共和(真正的君主立憲都行),但事實不是。他倒霉就倒霉在復辟帝制,搞得他本人為千夫所指、國家分崩離
析(至少是心理上),無論他本人動機如何,僅這一點就能將他的所有功績給抵消掉,另外,他還有扯不清的「二十一條」,當然,他本人在歷史大潮中表現的才
華、見識與膽略是怎麼也抹不掉的,不然現在怎麼會有人替他正名呢。


袁是一個老成持重的政治家,孫是一個矢志不渝的革命家。沒有孫的堅持革命可能會夭折,沒有袁的助力革命難以成功。孫的理想主義值得讚賞,但袁的現實主義不可或缺。人總是要從欣賞孫中山到欣賞袁世凱吧。這就是所謂成長的歷練。所以說不存在誰破壞誰,他們都在革命的成功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也來一發分割線--------------------------------------------------
感謝大家的支持,因為之前研究過一段時間這個問題算是有所感悟,我就再談談孫的看法。
對於孫的認識,很多人落入了非黑即白的窠臼。但這種臉譜式的認識是不利於對一個歷史人物的全面評價的。對一個人的分析不能這麼一刀切,要麼就捧上天,要麼就把他打倒在地踏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這是文革的思路好嗎。青年「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汪兆銘和晚年投靠日本的汪兆銘能一樣評價嗎?我們不能拔高一個人的優點,也不能放大一個人的缺點。同樣對於孫文也是一樣。
孫早年支持改良,失敗後轉投革命。一個優秀的革命家需要什麼品質?

  1. 一心為國的高尚情操
  2. 矢志不渝的堅定毅力

縱觀孫的革命歷程,無論是孫領導的起義,還是孫的護國護法運動,還是孫投靠日本蘇俄,孫一心為國的情操沒有變,孫要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目標沒有變。所以說孫是近代最偉大革命先行者這個評價一點也沒有過譽。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孫在武昌起義中沒有尺寸之功,卻一回國就能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因為孫的堅持和功績能夠服眾。
但是我們常說沒有手段的正義,那麼目標再正義也難保罵名滾滾。孫在革命中的不光彩的行為卻為他的偉大事業抹黑了。

  1. 孫熱衷暗殺,這在革命時期到不無不可,但在革命後還用這種手段不免有些骯髒,對於意見不合的人就直接幹掉,這不是成了黑社會了嗎?
  2. 孫成立中華革命黨(國民黨前身),改變過去鬆散民主的黨派風氣,在黨內實行唯我獨尊和絕對服從。這給以後中國的黨派開了一個很壞的頭,黨內民主成為空談。一個勵志實現民主國家的政黨,黨內都搞絕對服從和個人崇拜,那還有什麼會相信你。
  3. 孫投靠日俄,出賣國家利益。孫的中華革命黨成立於日本,後來又聯俄聯共,但是列強又怎麼會白幫你,所以明許或者暗許出賣國家利益這是逃不開的,一個還沒掌握國家政權的人就開始出賣國家利益,又有什麼資格指責袁世凱的二十一條。

這三大罪狀可以說刀刀致命,但是我們換個思路來想,孫勢單力薄,在革命時期不用這些非常手段又怎麼取得革命的勝利。我們可以說孫為了革命的勝利,搞了戰時資本主義,或者走了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或者資本主義初級階段也說得過去啊。所以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再偉大的政治家為了實現理想,也不得不使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時,應少一點「道德潔癖」,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
所以說孫作為一個革命家,不為富貴名利,不圖榮華富貴,一心為國,忠貞不渝,這樣偉大的情操還不值得我們尊敬的嗎?


為什麼自從我來知乎 感覺 各種以前活錯了要重新活一遍了?


其實我都不好意思黑孫大炮了。大炮確實算是個執著的人、勇敢的人、有追求的人,但真不是一個善於實幹的人。

先說建立民國的問題。


且不說辛亥革命爆發時候孫的價值及革命黨中盤根錯節互相看不順眼的各派勢力,就算他們精誠一致,只要袁世凱鐵心做大清重臣,被鎮壓掉也就是個時間問題。袁世凱出山,第一步就是先教訓教訓這幫革命黨,於是馮國璋先頭部隊一到,漢陽立刻失守,武漢三鎮岌岌可危。要知道,當時革命黨里最能打的估計也就是這支湖北新軍了,這支一垮,仗基本就沒法打了。立憲派們肯定再回舵,革命黨人估計又是藏匿的藏匿、流亡的流亡。
好在袁大頭已經鐵心做亂世之梟雄了,於是更精明的段祺瑞去替換掉實心眼的馮國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注意這個相持可不是勢均力敵的結果,是袁世凱為了兩邊要挾故意在軍事上手下留情的結果。再後來,就是青帝遜位,走向共和了。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建立民國最重要的人是袁世凱,孫中山在這個過程中只絕對的配角,甚至很長時間連男二號都不算

再說糟蹋民國問題。

這個得分兩個階段。一是從南京臨時政府到袁世凱確定《中華民國約法》階段,二是從袁世凱確定《中華民國約法》到他稱帝階段。

第一個階段,如果說民國被糟蹋,那麼南方一派(包括各革命黨、國民黨、中華革命黨)顯然是主犯。


首先當時和談成功,清帝遜位,民國創建,可以說南方革命黨人的理想已經達成了。既然說了不貪戀權位,既然談判時候同意袁世凱作為領袖,既然南京政府本身就是總統制,為啥一交權力,就搶著出本《臨時約法》,把制度改成議會制?這不是從開始就背信棄義,變相搶權么?真以為袁世凱出身舊官僚就不懂法了?這必然埋下之後鬥爭的禍根。

然後,就是不明不白的宋教仁槍擊案了。這事說是袁乾的有可能但證據太不充分。宋教仁固然競選能力極強,但袁就選擇了這麼個最笨的解決問題方法么?何況當時袁宋矛盾還真未必有孫宋矛盾大。現在是民國了,該怎麼辦?走司法程序判定啊,當時的司法還是不錯的,直接兇手、策劃人、聯繫人都被抓出,有嫌疑的國務總理趙秉鈞都被提出,,這種情況下憑什麼不各方保持中立,給司法以時間?就算真查出是袁乾的,是不是還應該先走議會彈劾和司法追究的路線?這些都不走,在一切都不明朗、證據遠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撕破臉皮,直接開打,還名其名曰「二次革命」,這是誰在破壞民國?

再後來,就是袁選上總統和《中華民國約法》的建立。誠然,到這個時候,袁已經算是中國的獨裁者了。但是,在那個時期,有一定時間的獨裁者階段是很正常的。對比後來的北洋及民國政府時期和國際上類似國家的發展階段看,甚至一定時間的獨裁者階段勝過一開始就純民主。所以到這個時候,也算不得袁世凱糟蹋民國。

第二個階段,這個沒的說,確實袁世凱糟蹋了民國。

袁在當選總統後,在獨裁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要當皇帝了。且不論到底哪種制度更適合中國,或者說哪種制度更先進,至少如梁啟超判斷的那樣,一旦進入共和,就不可能退回帝制了。更何況,就國家長遠發展來說,帝制和獨裁不可同時兼備。一個獨裁的總統,可以先集中國家力量,待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漸次改革政治;一個虛君的皇帝,作為政治吉祥物擺設著,也不影響政治制度的完善。但是,袁世凱要做的是獨裁的皇帝。這麼一來,和先前的清廷又有何區別呢?縱然有千般理由,無法掩飾袁世凱的這一巨大錯誤。當然,袁也為自己這步錯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至於這時候的孫,就行動而言基本上與一般軍閥無異了。但是,不同於一般軍閥的地方在於,他一直有大志向大理想且百折不撓,終於晚年應了天道酬勤,最終成了國共雙方一起捧的建立民國的聖人了。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手機作答,有空再補
袁世凱當時卻是眾望所歸,滿清大臣中改革派,年富力強,能力高。在清廷眼中,可保清廷生命和部分財產安全,且退位仍有皇帝虛名。在革命黨看來,袁可逼清廷退位,且袁的一系列舉措證明其是改革派,能力高,威望大。
袁手握重兵,南下直搗武漢,革命黨被迫何談。其他地方許多所謂革命黨,多是舊官僚。至於中山先生,只是名望較高,對於當時國內沒有太多掌控力。
我們的歷史教材說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其實不準確,辛亥革命最終推翻清王朝,袁世凱雖有私心,但功勞不可謂不高,在此之前,中山先生奔走呼號,收效卻甚微。
只是袁後來稱帝,卻是走錯了,晚節不保,遭人唾罵,歷史終會給一個中肯定評價。


還是編輯一下答案,省得有人說滿是省略號。
看不下去幾個捧袁貶孫的答案了……
首先這個事情很好笑,捧袁貶孫本來是小圈子裡面調侃蔣粉的,北洋粉從來就不是真的北洋粉,多是共和國的支持者借用蔣粉的邏輯反串黑而已,就連我也偶爾客串一記。沒想到在知乎這個國粉大本營竟然這麼受歡迎。
袁再有能力,但他依然是延續曾胡左李的體制內舊人,渾身上下散發著裹屍布的陳舊氣息,被幾份報紙就忽悠住當皇帝,這樣的人怎麼會理解現代社會的邏輯。清末的問題不是練一下新軍,加個警察局就ok了。清末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也就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永遠永遠無法通過體制內的改良來解決的。袁的路線依然是曾胡左李德裱糊匠路線。孫有很多缺點,手段很不成熟,這是沒有辦法否認的事情。但他是變革中的中國社會產生的「新人」,是那群不甘於被禁錮在鐵屋裡的優秀中國人的代表。他一直在成長,從初期的利用會黨起事,到後來建立嚴密的列寧式政黨-這種工業時代的組織形式,他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沿著孫的路線,是新的思想的湧入,是社會各階層的聯合。他的繼承者是蔣、毛、周、鄧這些離現代社會更近的人。我黨對他評價已經說明了一切-「先行者」。先行者可能犯錯,但沒有先行者,就一定沒有後來人。
回到題主的問題,其實教科書上已經給出了答案。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完整的革命,他局限於上層,並沒有完成中國最廣泛的動員。他對中國社會的利益格局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所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換了衙門牌子的舊官僚篡奪。
1840年開始本朝所面臨的問題,從來就不是舊的方式能夠解決的。太平天國、義和團、湘軍淮軍以及他們開展的洋務運動這些都是我們2000年來解決社會問題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清季卻完全不起作用。太平天國死於內鬥和洋槍洋炮以及赫德強化的財政能力,洋務30年一朝被扒皮。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完成全社會各階層的動員,完成現代民族國家的構建,其力量才足以抵禦來自海上的侵襲,才足以完成現代化的轉型。所以大革命的黨軍一出,北洋軍完全沒有抵抗能力,而共軍對上退化了的蔣記新軍閥,更是摧枯拉朽。辛亥這種上層革命之後,租界依然歌舞昇平,而人民軍隊一到長江,紫石英就不能停留,這就是區別。這條路線,從辛亥失敗開始萌芽,以大革命為標誌,以朝戰為高潮,一直持續至今。當然,20世紀我們在享受他的療效,現在則要承受他的副作用。


我又來歪題了。

客觀評價袁世凱是好的,
總體來講袁世凱是功遠遠大於過的。
但是,伴隨而來的醜化孫文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清帝退位委託袁世凱,
袁世凱就算名正言順了?
滿清入主中原本身就有問題,
孫文領導的革命也是以民族主義為旗號的,
當然,人家清楚知道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不一樣的。
打天下,要喊「驅逐韃虜」;治天下,要喊「五族共和」。
比起一直到死都不忘「階級鬥爭」的呵呵呵,不知道高明多少。

清王朝新政本來就是維護其統治的,
沒有國內外的壓力,人家才不會費這個力氣呢。
要是南方革命軍沒有足夠壓力,
清廷會把權力交給袁世凱?

說孫中山不幹實事光放炮?
呵呵呵呵。
「放炮」傳播革命精神,本身就是實事。
孫文勵志革命之初,到處都是噤若寒蟬的滿清順民。
但是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中華大地再難有皇帝了。
哪怕「偉大的」頭銜加的再多(什麼是「三忠於」、「四無限」、「四個偉大」),
只要有皇帝的名號,就要被罵死。
袁公不管內情如何(被兒子部下騙也罷,一時糊塗也罷),
算是一個實例,共和早已深入人心,任何人也別想再做「皇帝」!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要人要錢要槍...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孫文到處演講、結交不就是宣傳革命精神,招攬革命同志么。
孫文到處籌款募捐,為的就是做革命之資金。
清帝國是一次武昌起義就打倒的???
哪有那麼容易。十次革命起義有幾次就是因為武器沒運到位,原地解散的。
籌款採購武器運輸,哪個都不是輕巧活。
不能因為做文職就搞歧視啊。

袁世凱拿著清廷的餉銀,有兵有將,自然左右逢源,進退自如,資源大大的有。
歷史上,真正的布衣造反成功很少的;
大多都是那個豪族大家篡了這個豪族大家的位子。
孫文起步,跟現在的憤青們一樣,
就是從一小撮吹牛X的年輕人開始的。
這四大寇之首,自干反賊,好好的醫生不當,也不跟著哥哥在美帝做生意,
偏偏干這把腦袋別再褲襠里的謀反,哦不,革命大業。
不管經歷如何,沒有變成一個冷漠的悶聲發大財的海外華人;
反而自始至終堅持革命。
當時世事複雜,正直思想碰撞的十字路口。
現在開上帝視角,對當時的歷史人物百般苛責實在太過。
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孫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都已做得很好了。


孫文為革命勞苦功高,海內外威望過人。
但是政治就是妥協,避免南北之塗炭,讓袁世凱當總統換取和平統一怎麼看都是賺的。


看了不少答案,尤其是最前面幾個,只覺得心寒。自以為是,書生誤人,莫過於此。
想起皙子挽逸仙聯:
先生做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

我相信孫中山先生要是到了知乎此處來,看到大家不再受衣食之窘壓迫之苦、看到大家各抒己見、民風日盛,他是會高興涕零的。
至於看到有人污他損他,先生當一笑而過: 文一生所求,是民族獨立、國家蒸然、憲政人權之彰明、社會民生之昌旺;何會計較於個人得失、所謂清名?
真有一個字要概之中山,我相信是"誠"。

文不對題,只是有感而發。見笑。
----------------------------------------------------------------------------------
1月9日補增:
現在我看上述答案,自己實主觀上過於捧奉。但是當確時是前幾個答案都帶著非常明顯的對孫文的不尊重,呼以大炮,貶得孫中山彷彿只以誇口處世,遑提甚至有對其人身污衊之嫌啊……當然現在幾個客觀的答案都被頂上去了。
以下都是由看了眾多答案後的欲吐之言,比之之前理性一些。可能並非直接回答題主,但或多或少與題目相關;識見有限,紕漏彌多,希望海涵。我是拋磚引玉,大家起而論之何樂不為,不要言語含鋒、咄咄逼人就好!

1.雖然題主的題目帶有污衊袁的傾向,但亦不應該看到「糟蹋」二字立即擺出一副怒從心起、要代天為項城說理、刷新題主三觀的姿態。這樣一個題目雖是帶有明顯被教科書化的傾向,但既然已經看出此傾向,就應該理解其實質,奔核心而去;我以為此處題主主要是想了解袁世凱為何、如何對民國做出了及其消極的影響(至於其積極影響,是客觀的答者所亦須說出的內容)。如此理解,至少讓人心平氣和地作答,而不是偏激到捧袁的同時還非將中山踩在腳下。對人之尊重,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何況對一位偉人。
2.我以為,梁啟超評價李鴻章的「不學無術」用在袁世凱身上也可取,這也就是他本人所說的「讀書時少、歷事時多」的結果了。袁世凱聰明、有能力,從小站之兵到坐擁北洋重師,借步青雲於李鴻章、榮祿甚至張之洞等人,前後實掌國內舊新政府的最高權力;以履薄之心步步為營,最終也說得上是一匡天下。他確實以他的能力於民國之建立有一鼎之功,但他之後難道沒有同樣以他的能力對民國做出惡劣的影響嗎?逼退唐紹儀、刺殺宋教仁、干涉議院,令憲政名存實亡,這些恐是真的吧(我堅信鈍初為北洋所殺),何況最後失足稱帝。孫文等人費心經營的民主憲政勢頭在袁死後又遭冷棄,而軍事割據之風又起,袁項城恐怕難辭其咎,正是他自嘆之「萬方有事,皆由我起」。袁世凱一生縱橫捭闔,稱帝之前,可當一句「前後逢源、分身有術」。但是我贊同的是,他始終不變的還是為己的利益至上。前,民國確實非由他不可成竟;後,他又信有「糟蹋」民國之嫌。原因就在於自己的利益發生了變化。
為自己的利益搏之一生而能幾成之的人,無疑是聰明能幹,何況慰亭仍扛起了國家大擔,應贊一句豪傑。但偉大一詞,屬精神境界追求矢志不渝之人,文當之不愧,世凱則距霄壤之別。

3.這段是我最想說的
無論是歷史書上的孫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抑袁之「竊國大盜」,都是歷史評價而歷史評價本往往不應該是絕對公平的,而要喻褒貶於其內,以教化後人何為榮、何為恥;何為我一生所思求、何為我百世以捐棄。難道真的以為,教科書中有時故意隱瞞、疏漏事實以此製造偏誤全是為了政治嗎?現在罵教科書之風盛起,其實很多時候教科書何錯之有?
歷史評價並非要我們視中山為聖賢、視項城為盜跖。而是要我們取孫文的某些精神為我之所應求,引袁世凱的某些作法為我之所戒悌。
此之二人,皆我所敬佩;我更敬佩的,是苦心孤詣以資後人的歷史評價。
以《黍離》在這裡結尾最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首先,民國不能是某個人建立的,既不能說是孫中山建立的,也不能說是袁世凱建立的,但凡一個國家一個朝代怎麼可能由某個人建立呢,說白了,孫中山只是個代表人物而已。
那麼,民國的建立誰的功勞最大呢?應該是孫中山在思想上有引導作用,袁世凱在行動上發揮關鍵作用。
接下來就是,誰糟蹋誰的問題了。
袁世凱主張憲政,孫中山主張共和,各自走著各自的道路。
晚清自辛丑條約之後,確實致力於憲政改革,進行著變法維新,各省成立咨議局,中央也成立了國會,事實上對於開啟民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孫中山在國外一直主張武裝起義建立共和國,在國內積極推行其思想,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擁躉者。
如果不是一場意外,盛宣懷惹了鐵路禍,武昌新軍不去四川鎮壓運動,武昌起義就沒有條件,一切還很難說。說不定也就憲政下去了,同盟會越來越沒有市場了。
但歷史不容假設,就是那麼一個關鍵點,爆發了所謂的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後,國內是沒有同盟會的高層領導的,只是一批下級軍官的一時興起,來得太快。所以才會出現讓黎元洪出任大都督,以號召民意。
黃興還是來了,也去了武昌,也打了幾次小戰役,沒什麼頭緒,去了南京。
而清政府這邊懂兵知兵的袁世凱就被啟用了。
接下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
起義軍這樣鬧下去不是辦法,得有個頭,而真正的一呼百應能號令天下的,其實獨袁世凱一人而已。首先袁世凱主張憲政,至少是進步的,其次舊官僚舊體系中袁世凱的威望也是最高的。【另一個比較有威望的端方也掛了】
這時候就有人提出請袁世凱做大總統,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南北對峙狀態,要有一個權宜之計。因此各省議員商討選孫待袁,把孫中山列為過渡人物。
事實上孫中山自武昌起義之後一直在國外遊說,說到底回國成立政府是要錢的,孫中山轉悠了一大圈發現沒能借到錢。回國的時候發表一篇演說,我只帶來了主義。
袁世凱八面玲瓏和南方和談,一方面逼迫清王朝退位,最終給他的人生帶來了最高的榮譽。
不用流血方式,改朝換代,威望極高,各省議員選舉其為大總統。
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
=====================================================
要說民國亂,同盟會其實也要負有責任。
第一任內閣唐紹儀幹了三個月辭職,直接撂挑子了。
第二任內閣陸征祥,還沒組閣就熄火了,原因是參議院故意搗蛋。
而同盟會把目標鎖定在了全國大選正式選舉上。
=========================================================
接下來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
組建國民黨在同盟會中擁有極高威望的宋教仁被刺殺了。
當時同盟會指責是袁世凱乾的。
此時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通過法律途徑,一種是乾脆造反。
黃興支持通過法律途徑,畢竟革命成果來之不易,不能輕易再動干戈,事實上當時的上海檢察院已經給國務總理趙秉鈞下了傳票,如果走法律途徑,絕對是中國歷史一大進步。
但可惜的是孫中山選擇了第二條路,造反。
孫中山以為同盟會至少掌握著國家一半的省份,至少有五成勝算,事實上,各省同盟會的督軍也不支持二次革命,像那個著名的蔡鍔,當時就不支持。
只有江蘇江西安徽少量省份支持。
結果可想而知,被北洋軍打得狗血噴頭,孫中山又逃到日本去了。
========================================================
袁世凱認為再這樣鬧下去不行了,特別是楊度等理論派認為中國就應該走君主立憲制。
中國兩千多年有皇帝習慣了,而且也習慣了天下觀。
天下無主,人人可得之。有個三歲的皇帝在那裡,就代表了正統,就沒人去爭了。
這時候全國特別是原先咨議局的官僚們開始運作君主立憲。
孫中山也意識到同盟會的人只有名分不行要忠誠才行。所以後來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黨員要宣誓效忠孫中山。孫中山和黃興也分道揚鑣。
後來袁世凱走向君主立憲道路,自然引起全國嘩然,各地烽火再燃。
袁死後北洋北部爭權混亂,孫中山在廣東成立民國政府,整個中國四分五裂,多個政府,各處軍閥,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再到共黨興起,忙於剿共,全民抗日,三年內戰。

民國不是被某個人糟蹋的。
私以為,二次革命完全是個錯誤。
本來國民黨和進步黨已經形成兩大政黨陣營,南北雙方已經形成地緣陣營,舊官僚和革命黨的兩個政治派別,非常有可能有條件實現兩黨輪流執政的美好姿態,可惜的是,究竟還是發生了這樣一場二次革命戰爭。
從此一家獨大,走向了不歸路。
僅代表個人觀點。


袁世凱還覺得孫中山糟蹋國家呢。
在孫中山眼裡,袁世凱是個極為自負自私的人。
在袁世凱眼裡,孫中山是一個愛吹牛逼的人。


不要相信課本,歷史是受人打扮的小裱雜!!
事實上,孫中山是個喜歡吹牛逼的人,沒管理過國家實務,無實踐經驗。袁世凱比他更適合管理國家,袁世凱問他,先生想修多長鐵路?他說十年修好十萬英里,。
只能說他他眼高手低只會空談。
  其中既不分主次,也不研究先後,竟然還誇口說十年修10萬英里。新中國60年來投入了十數萬億巨資,數千萬人力,才只不過修了9萬多公里而已。
宋教仁認為:「蓋孫文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懷坦誠以待人,做事近乎專橫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像孫逸仙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要達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孫逸仙已是落後於時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導革命運動。」、「黃興的優柔寡斷又誤了事,孫中山的空想再來誤事的話,革命怎麼辦呢?……黃興食言不來也無所謂,我有兵力,決不允許孫派的人踏進城門一步!」

最有趣的信件和孫有關。上海的一個鐵路工程師H·T·福爾德寫道:
聽說孫逸仙有一套修建鐵路的計劃,於是我就主動與他結識。在我的印象中,他缺乏zheng治家的才能;與他交談之後,這種印象更加強烈。我發現他頭腦簡單,當然不是一個危險人物,只是一個徒有虛名的黨魁。該黨受到廣東勢力的控制,可能惹麻煩。
  端納也和孫博士討論過鐵路問題。他對孫博士的能力更沒有留下什麼好印像:
  他是個傻瓜……他告訴我他已決定盡自己的畢生精力來發展鐵路。他說他幾個月內還不能公開他的計劃,我搖唇鼓舌磨了好一陣子,他最終……拿出一張6英尺見方的大地圖,鋪在地上。從這張地圖完全可以看出,他不僅狂妄透頂,而且簡直是個瘋子。他完全不切實際,缺乏常識,對自稱目前正在開創的事業沒有最基本的了解。
  他還畫了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的許多線。無數細線遍布各省,經過孫加工過的地圖成了一幅怪誕的中國智力遊戲拼圖。
 唉,問題不在於他畫的地圖。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他畫的每一條線路、即使是更多的線路,都可望修建;問題在於,他竟異想天開,認為外國資本家能夠提供充足的資金,在5到10 年內將這些鐵路建成!…

很多人對袁世凱稱帝問題, 罵聲一片,儼然鐵案一件,鐵板釘釘。
袁世凱稱帝的決策,與民國初年的亂象有關。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被刺殺身亡。
是誰刺殺了宋教仁?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有爭議,不少人說是袁世凱指使的,也有人說是國民黨人陳其美指使的——可是,史學界至今仍然拿不出十分確鑿的證據。
個人懷疑是孫逸仙對此事件負責。
不等司法調查終結,國民黨人以宋教仁被刺殺為由,舉旗造反,悍然打起了內戰——史稱「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的槍聲,事實上打斷了中國正在孕育中的民主憲政建設、也打出了中華民國初年的亂局。

同年年底,不勝其煩的袁世凱終於下定決心解散了國民黨。從此,袁世凱失去了在野黨的制肘,他的權力野心,開始膨脹起來——我們毋須諱言,袁世凱也是一個舊時代的人,他的思想,當然也有局限性。
當我們回頭看1912-1914年這三年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清政府倒台之後的這三年的中國,政情其實是很糟糕的:社會權威缺失,朝野秩序大亂,就是連軍隊,都做不到統一調度了。
這時候的袁世凱認為:中國現在一盤散沙的現狀,就是不顧中國國情、盲目模仿美國搞共和試驗的後果,與其這樣亂下去,倒不如重新樹立一個權威,只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才能整頓國家的無序狀態。
我們設想一下受氣的袁總統,沒有政治權威,怎麼管理好國家事務。下面和他官員抬杠,不盡屬下本分,他也沒有有效處置手段,因為他還不是皇帝。
回復 王超 :我只是希望在人們都看到一個人光輝耀眼時,能看到他的陰影。一個人在歷史中形單影隻時,能關注到他正派的一面。


最了解的民國初年,姑妄答之。

有人提起遜位詔書,這個不難。彼時的袁世凱,掌北洋新軍及直隸警務。他小站練兵建立起的親信班底諸如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人,皆握重權。在那個兵為將有的時代,即使醇親王免退他也無法撼動他在軍中的勢力。後來武昌首義,南方鬧翻天,不得已仍得要袁世凱出來收拾局面。諸大臣本來想以袁世凱剿平南亂,袁世凱也派馮國璋去剿了,佔了漢陽。無奈袁世凱已有反志,與南方諸系一串通,便直接威壓清帝退位,槍就是一切,退位詔書分分鐘的事情。

說起孫中山與民國建立無關,那是扯淡。民國何以由之,曰革命。逸仙以一生心血,經營革命,乃被後人如此談論,我只能說呵呵。昔鎮南關起義,孫身披堅執銳,槍彈如雨不懼,彼時你們安在哉?你們太爺爺安在哉?我就粗列一下孫所組織的同盟會【同盟會,顧名思義,各會之同盟】所發起的一些起義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385280.html
諸如廣州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廉起義,潮州黃岡起義,惠州起義 ,萍瀏醴起義等。每個起義都是淋漓的鮮血。後武昌起義意外成功,歷史給孫開了個玩笑,給了他希望又讓它破滅。彼時南方獨立諸省,論兵力不敵袁世凱,論行政又是諸省自立山頭,一團糟。袁世凱以大軍壓境,孫中山的南京國民政府卻連軍餉都拿不出來。孰強孰弱,一目了然。論終結清朝的能力,只有袁世凱有,所以孫等人只好結交袁,以民國總統換清帝退位。這個交易好不好,做了才知道。而交易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故綜上所述,孫造其勢而袁取其實。個人覺得沒有太多對錯可言,畢竟槍才是權


看到排名第一第二的答案在那胡噴真是夠了。

民國是1912年1月1日成立的,清廷2月12日宣布退位的,民國成立要你承認嗎,還道統,那不是純開玩笑嗎。民國怎麼就不是孫中山建立的了?武昌起義爆發的時候孫是在海外,1911年12月25日他不就回國與同盟會成員一道討論建立民國的事宜了嗎。就好像中央人民政府的地位要南京國民政府來承認一樣。還把退位詔書擺出來,那怎麼不把日本的終戰詔書拿出來去說盟軍糟蹋了日本。

還有說孫糟蹋了袁的,袁支持君主立憲,那還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你支持立憲直接用新軍把起義軍擺平啊,革命黨可是連自己的軍隊都沒有的。袁甲午戰前在朝鮮的活動,小站編練新軍結黨營私,戊戌變法坑了新黨和皇上,絞殺義和團,八國聯軍侵華他按兵不動,要給袁這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洗白是太難了。來說說袁是怎麼坑民國的吧,孫承諾誰逼清帝退位誰就接替大總統的職位,袁逼清帝退位之後如果按孫的設想來南京就任的話,有《臨時約法》規定的三權分立和責任內閣制對總統權力的制約,民主共和將不期而至。不知道那位知友為什麼說「起碼老袁還提議召開國民會議共商國體呢」,南京沒設立國會嗎?袁提議開國會,袁是解散國會,自己整了個使總統權力無限擴大《中華民國約法》好吧,刺殺宋教仁,扼殺了革命黨通過國會競選的合法手段實現民主憲政的希望。後來的五九國恥和稱帝鬧劇不用我多說了吧。

至於說孫賣國,那是因為那時候我們還沒有「民族國家」、「領土」這些概念,我們只有「內地十八省」的概念,這是漢族人長期生活的區域,至於周邊的地域,一直恪守華夷秩序的中原王朝的態度是你愛歸附我就歸附我,不歸附就不來往。孫中山早期提的「驅除韃虜」就是說要把滿洲人感到關外去,當然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是不對的,所以民國建立的時候提出要五族共和嘛!說孫先生賣國實在是不合適的。那毛還搞過湖南獨立呢,難道要被說成給阿扁提鞋?

下面來回答題主的疑問民國為何會被袁糟蹋,贊同 @caterpillar 所說的,辛亥革命還只是一次精英革命,主要的參與者和支持者是知識分子、留學生、會黨、華僑和新軍中的革命黨,當時社會的主流還是支持立憲,支持革命的是極少數。所以武昌起義後宣布獨立的十幾個省份的政權基本落入了立憲派和舊官僚手中。袁當時是立憲派的頭面人物,再加上袁的軍事實力和列強的支持,所以出現了非袁不可的局面,革命黨的力量又弱小,軍隊也沒有,只能寄希望於談判、立憲、國會、內閣來爭取民主共和。怎麼糟蹋的前文都說了不贅述。

鄙人才疏學淺,只是看有的知友瞎胡噴,給袁洗白看不過去,要了解辛亥革命有本很好的書,社科院馬勇的《1911年中國大革命》,革命的整個過程娓娓道來,絕少有偏激和成見,是中國人對這段遠去的本國歷史沉靜的思考。

至於《袁氏當國》這種通俗讀物就算了吧。


孫文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前,和宋教仁爭到底是美國總統制,還是法國內閣制,孫堅持總統制;後來袁世凱當中國民國總統時,孫文又開始考慮給袁世凱限權,又改成內閣制,於是宋教仁又開始搗鼓該組國民黨,國會選舉,架空總統。試想今天,總理實權,架空主席,什麼情況?照他這個玩法,袁世凱還是清朝的內閣總理大臣,欺負孤兒寡婦呢!

孫後來又,二次,護國,護法,挑起內戰,國內戰爭不都是他起的頭嗎?

自己立的規矩,就可以隨意改,別人改了就違反國體,政體,就要起兵討伐?


樓主標題太荒誕,至今未能跳出教科書之框框。上面一幫人雖說到了事實,但是矯枉過正,黑孫挺袁實在太過了。
辛亥革命勝利,是革命派之勝利,亦是立憲派之勝利,是孫中山之勝利,亦是袁世凱之勝利。袁世凱並非「竊取革命果實」,而是歷史選擇了袁世凱。

一、辛亥革命之前之政局
1.1 晚清的政治勢力
晚清之政局,可以分成三股勢力:
一為革命派。以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為首,領導以留日學生為主的革命力量。
二為改良派。改良派分為溫和改良派與激進改良派。溫和改良派包括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及袁世凱代表的官員洋務派,以盛宣懷、張謇、周學熙等為首的士紳階層,以及持改良立場之留學生與士子階層(如楊度、辜鴻銘等)。激進改良派則是光緒皇帝,以及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士子階層。
三為頑固派。頑固派有極端頑固派與清流派。極端頑固派有倭仁、徐桐、剛毅等;而清流派前有李鴻藻、中有翁同龢、後有瞿鴻禨。清流派並非絕對反對變革,例如翁同龢便立主政治維新;瞿鴻禨便是廢科舉之支持者;張之洞還是從清流派轉型為洋務派。
1.2 清末新政
庚子事變,京畿淪陷,兩宮蒙塵;慈禧太后大徹大悟,由半頑固派半洋務派立場徹底轉向洋務派,與民更始,推舊出新,便有了綿延十年的「清末新政」,十年新政期間,振興實業、興建鐵路、發展教育、改良法制、改良政治等等,清末新政最大的事情一是1905年的廢科舉,二是立憲運動(清末十年的不少政策還沿用至今)。
自然改良派政治觀點與政治立場成為朝堂之主流,清末新政以袁世凱之北洋新政、張之洞之湖北新政為圭臬;尤以袁世凱之北洋新政最為耀眼。
袁世凱北洋新政大致羅列如下:
一)、振興實業。
提拔周學熙等人,發展了中國近代化金融業,建立經濟管理制度。
直隸創辦了大量的工廠與工人培訓基地等。
興建鐵路,例如中國前兩條自主設計自主籌款的鐵路清西陵鐵路、京張鐵路便是詹天佑設計、袁世凱主導。
創造中國第一套城市交通系統。
二)、振興教育。
創辦近代化學堂,中國女子教育亦是袁世凱嚴修主導,呂碧城是中國第一位女校長。
三)、政治革新。
創辦近代警察制度;創辦憲兵制度,創辦政府公費制度,改善監獄,改善法制,把古典的流放制度改為勞改制度等等,不勝枚舉。
四)、振興軍事。
創辦了當時中國最強的近代化武裝北洋新軍。

中國各派別勢力在庚子事變後發生重大變化。
極端頑固派隨著徐桐剛毅之死被逐出歷史舞台,清流派亦接受了改革立場,隱隱有改良派味道。光緒、康有為等激進改良派,因戊戌政變而失勢,康、梁流落海外,成為海外立憲派之主流。但由於其不合法性加上康有為私德問題,海外立憲派影響甚微。
洋務派成為朝堂之主流;革命派成為反對派之主流。中國的道路只有兩條:要麼君憲,要麼共和。
由於慈禧的清末新政,大大緩和了朝廷與立憲派(洋務派+地方士紳+部分士子留學生)的矛盾。立憲派不持革命立場,不與革命派合作;而滿漢矛盾亦隨之有所緩和。所以孫文前期的革命均慘痛失敗告終。
但慈禧太后一死,風雲變色,人亡政息。載灃等人強化滿族權力,削弱漢族與立憲派勢力,罷免袁世凱、氣死張之洞,兩大新政名臣退出政局;成立皇族內閣;扼殺請求國會運動,扼制諮議局與資政院;將民辦鐵路收歸國有等,惡政連連,敗筆不迭,遂至立憲派憤然與革命派合作,方才有了辛亥革命。
在清末新政前期,孫中山發動了無數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未得到立憲派支持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分崩離析的南方政權
2.1 敗筆連連的孫文
作為革命首倡者之孫文,誠然實力太弱,得不到立憲派支持是客觀原因,但自身也犯有嚴重錯誤,造成了嚴重後果。
一是迷信會黨,不信任新軍。會黨只知打家劫舍,戰力微弱;而新軍訓練有素,戰力強盛。 同盟會朱和中早勸孫中山把宣傳重心放在新軍上,為孫中山所拒。等到雲南廣西慘痛失敗後,方才轉移到新軍來,已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
二是迷信邊地革命戰略。孫中山迷信從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發起起義,最後燃至中原,奪取政權。這一戰略由於離清廷中樞太遠,起義很快就撲滅了。黃花崗起義後,宋教仁等把革命重心轉到了中部,方才有了武昌起義之勝利。
但由於孫中山的錯誤,導致了革命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孫中山的聲名下降,暴發了兩次倒孫風波,同盟會分崩離析,陶成章、徐錫麟脫離了同盟會,成立光復會,自行其是。各省同盟內內部亦招兵買馬,各自發展,導致武昌起義驟然爆發時,全國起義沒有統一的領導核心,統一的組織結構。革命黨內部爭權奪利,亂相不斷。
武昌起義爆發後,擺在孫中山面前有兩條路,其一是迅速回國,領導革命;其二是遊走西方,爭取資金。可憐國父選擇了後一條路,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革命黨沒迅速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孫中山當時仍是聲望最高的革命黨魁,關鍵時刻不在中國;滬軍陳其美與鄂軍黎元洪爭奪領導權,頭破血流。等到孫中山回國時,革命黨已軍心瓦解了。孫中山一輩子未能掌握到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就是因此造成。
2.2 武昌革命後的南方黨爭
革命黨立憲派均非不食人間煙火,而辛亥革命各地是自發獨立的革命,而不是有組織有綱領的起義,造成的後果就是各都督誰都不服誰,都想染指最高權利。
最大的黨爭就是黎元洪與陳其美鄂滬都督之爭。後由於黎元洪面對北洋軍節節敗退,陳其美擊敗了北洋系統巡防營張勳,滬軍在政治上擊敗了鄂軍,黎元洪投向了袁世凱,而陳其美名聲臭了,兩敗俱傷。
第二大黨爭是革命黨與立憲派之爭。立憲派雖然參加了革命,與革命黨政見相左,在政府中掣肘抵制時有發生。如譚延凱在湖南抵制焦達峰陳作新。
第三大黨爭是同盟會與其他革命黨之爭。同盟會藉助其影響力,壓制其他革命黨。最嚴重的事情就是陳其美命蔣介石把光復會首領陶成章幹掉了。革命黨之間因陶氏之死而矛盾激化。
第四大黨爭是同盟會內部之爭,對於革命後之同盟會,孫中山黃興認為其仍是「革命政黨」,而憲政專家宋教仁則傾向於盡快改組同盟會為現代政黨,參與內閣政治;章太炎鼓吹「革命軍興,革命黨消」等

2.3 內外交困的南京臨時政府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來,面對最大的困局就是財政危機。隨著革命興起,革命軍軍餉與物資需求增大,南京臨時政府薄弱的財政難以維繫。
孫中山任職期間,採用了沒收清朝官員財產、海外借債、發行內債均得不到充足資金。最終只有舉借外債一途。
孫中山任期有所謂輪船招商局貸款、漢冶萍借款、華俄道勝銀行借款、滿州租借案,其間不乏出讓主權,為後世詬病。但處於孫中山當時位置,已無可奈何了。

綜上,黨爭與財政危機導致了南京政府內部瓦解,就等袁世凱來收盤了 。


三、為什麼必然是袁世凱
3.1 袁世凱縱橫捭闔
面對清軍節節敗退之勢,清廷被迫起用了袁世凱。袁世凱是軍事家、政治家;清軍主力北洋軍多是袁世凱私屬,袁世凱不出,這幫北洋將領根本無法調動。
袁世凱借勢而出,此時袁世凱針對南北兩方採用了不同縱橫策略
一、對北方採取穩定後方,恫嚇清廷策略:
1、軍事措施穩定後方,刺殺吳祿貞平定灤州兵變,平定山西閻錫山,收買張作霖平定東北,策反山東都督,平定河南革命,穩定了大後方;
2、借南方威脅恫嚇清廷。先排斥了載灃良弼鐵良等滿清勢力,又控制北京禁衛軍,恫嚇滿清權貴,逼迫他們交出軍資,到最後交出政權。
二、對南方採取了「打和並用」的策略
1、集中北洋優勢兵力,擊垮黎元洪,逼迫黎元洪講和。先以主戰的馮國璋攻下漢口漢陽,再以主和的段祺瑞推動和談。漢陽敗後,黃興退出武昌走南京,給鄂軍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自此黎袁合體了。
其間南京張勳已被江浙聯軍打垮,但袁世凱並未援助,以免多線作戰,削弱了北洋軍戰略。
2、對南京臨時政府適時和談,並借清廷與革命政府中立憲派壓製革命派。袁世凱代表唐紹儀方才到南方,馬上與張謇趙鳳昌聯繫。
最終無論清廷、立憲派、革命派均為袁世凱玩弄於鼓掌之中。

3.2 眾人企望袁世凱
此時西方列強已在一戰邊緣,日本在日俄戰後主動修復與俄國關係,英俄法日協約國架構成功,對抗德意奧同盟國。列強不願意中國再興戰火,希望中國有強有力的統治者,袁世凱自然是首選。
袁世凱是北洋新政及立憲運動之主導者,為其攢得了上佳的聲望。
南京臨時政府因財政危機與黨爭已然分崩離析。
立憲派舉足輕重的人物張謇、趙鳳昌以及從清政府轉過來的官僚像程德全等在清末新政時期與袁世凱多有來往,頗有好感;與革命黨政見相左,看不慣革命黨黨爭不斷,亦希望袁世凱主持大局。
辛亥革命四巨頭之一黎元洪先被馮國璋打趴下了,後來又由段祺瑞來和局,自然感恩戴德。湖北軍政府中黃興離鄂赴寧,削弱了革命派影響。黎元洪也擁戴袁世凱。
革命派其他派別因為同盟會殺陶成章之死,不滿情緒洶湧,亦擁戴袁世凱。
同盟會中宋教仁希望儘快結束紛爭,以實現自己夙願政黨政治,亦願意交權與袁世凱。而孫中山、黃興等無力挽回大勢,交權與袁已是大勢 所趨。中山黃興在私底下對袁世凱頗有好感,孫中山說道:「維持現狀,我不如袁,規劃將來,袁不如我。」舉國皆呼袁世凱為「中國之華盛頓、拿破崙」。
袁世凱縱橫捭闔之下,獲得了國內外的支持。辛亥革命後,歷史已選擇了袁世凱。


PS:由於趁著工作間隙碼字,立意不算清晰,待有時間再修改。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孫中山 | 袁世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