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貝索斯(Jeff Bezos)說 AWS 業務會成為亞馬遜最大的業務?AWS 業務現在對於零售業務起到怎樣的支持?

Jeff Bezos Believes AWS Could Be Amazon』s Biggest Business
當初亞馬遜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一個看起來和零售毫不相關的業務?
請懂技術的人可以詳細說說嗎?


2002年初,O"Reilly出版公司創始人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飛到西雅圖,建議貝索斯開放亞馬遜API。奧萊利的理由是:價格、產品、銷量排名之類的數據能夠幫助類似O"Reilly的廠商更好地進行決策銷售產品。

為了說服貝索斯,奧萊利還展示了一款名叫「Amarank」的爬蟲程序。Amarank每隔幾小時就訪問一次亞馬遜網站,抓取O"Reilly所出版書籍的數據和競爭對手書籍的排名數據。

儘管Amarank很粗糙,使用的還是最原始的抓屏技術,但貝索斯被打動了。他召集了一幫技術高管,商討開發類似API的可行性。一家1999 年被亞馬遜收購的團隊恰巧在開發類似API,允許手機、PDA之類的非桌面設備訪問亞馬遜。在貝索斯督促下,產品很快推出,外部網站可以使用亞馬遜開放的索引獲取產品價格、詳細說明,還能使用購物車和支付系統。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擴張期的亞馬遜也面臨越來越多自身問題。一項主要的問題是,亞馬遜的技術支持是支單一團隊,他們嚴格控制了公司伺服器。需要使用公司資源的團隊要提前向他們申請,獲批後才能使用新項目和新技術。整個過程非常緩慢。

2004年,亞馬遜IT基礎設施部門老大克里斯·平克漢姆(Chris Pinkham)想帶著家人回到南非祖國,但上司不願讓人才就此離去。權衡之後,亞馬遜決定在南非首都開普敦設立辦事處,以便平克漢姆能繼續為公司服務。在討論項目可行性時,之前的API產品給了他們啟發,他們決定建立一項「無論哪種類型開發商,都能使用亞馬遜伺服器上所有程序」的服務。之後平克漢姆和一些同事搬到南非,按商定的想法成功開發出EC2。這項服務後來成為亞馬遜雲服務的核心,和之後陸續誕生的其它服務共同組成AWS。

這些故事被彭博商業周刊記者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完整地記錄在著作《一網打盡》里。書中,布拉德·斯通評價AWS的誕生,寫道:「亞馬遜極其偶然地走上了一條成功之路。」

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通過AWS來部署服務。除了眾所周知的蘋果、Adobe,Spotify、Airbnb之類的明星創業公司同樣是AWS的客戶。至於AWS對零售企業的支持,亞馬遜發布過一份詳細的介紹文檔,它的優勢大致可以概括為:

  • 相對簡單地進行伺服器遷移
  • 更靈活地應對季節性訪問高峰
  • 快速創建多個測試環境,幫助企業更快地發布移動應用
  • 更快地部署服務,不用花費時間、等待伺服器申請獲批
  • 數據分析支持,可以通過EMR統計商品交易和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用戶需求、制定營銷策略,這對零售企業非常重要

更詳細的內容,你可以查看亞馬遜的文檔進行了解。

介紹完AWS的誕生歷史和服務優勢,可以發現作為一項基礎服務,它可以應用在於幾乎所有IT服務,前景無限。對比亞馬遜公布的AWS財務數據,更能證實它的商業價值。

過去幾年,AWS年度營收增長超過50%,整體收入佔比逼近10%。考慮到雲服務應用的廣泛性以及AWS目前在雲市場30%以上的佔有率,貝索斯對AWS的澎湃野心就不難理解了。


暑假去了一趟西雅圖,拜訪了幾位在amazon工作的老朋友,走了走他們公司。Amazon和我之前所想像的真的是差很多,主要的區別是在對於amazon,更準確的定位是一個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個網路零售商。Amazon的產業來自好多塊,網路零售只是其中之一。Amazon的收入來源包括:硬體(kindle),IMDb,AWS,online streaming,拍電影,賣電子內容等,前天還發布消息要推出amazon prime air,可能要進入快遞行業。作為一個企業,多利潤點,分散投資本身就是好事,再加上AWS利潤應該不菲,當然應該進軍AWS,利用在現有客戶群中得號召力,好好賺一把。所以,在有這麼多產業的情況下,AWS對於網路零售行業有沒有影響並不重要了。

雖然這幾年網路零售如火如荼,但是再往後發展,不一定能像以前那樣瘋狂增長了。許多州已經開始立法針對amazon等在線購物網站的消費徵收消費稅。今天的報紙說,amazon等企業上訴,聲稱個州對網路銷售徵收消費稅違反憲法。美國最高院駁回了上訴請求,拒絕聽審。這位各州保護傳統零售業,徵收網路銷售消費稅掃清了法律道路。

另外,消費者對雲端的需求增長是顯而易見的。隨著每人所擁有的可上網設備數量的增長,對雲端的需求也會增長,因為用戶傾向於在不同設備上保持相同的使用習慣,能享受同樣的服務,而雲服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對用戶來說也是最經濟的辦法。以前我買個macbook覺得必須得2000美元買高配,因為我放音樂就要40g,拍的照片還要40g,亂七八糟還要好多g。現在我覺得最低配沒問題,聽音樂有蝦米,照片什麼存雲端,做文件用google doc。對單個設備的硬體需求越低,就越能省下錢買下一個設備,人均所擁有的可上網設備量又會上漲,對雲的需求越大。整個是個良性循環。

那我說,在未來,只要是能夠上網用amazon購物的人,就需要雲服務,這個不為過吧?AWS的前景也就好揣摩了。


很有意思的問題。

AWS是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雲計算供應商,在Gartner的公有雲魔力象限報告2016中微軟Azure排在第二,Google Cloud排在第三,阿里雲排在第五。

包括AWS在內的這幾個主要的雲計算供應商其實這幾年業務發展都非常迅猛。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經過這幾年的教育,很多企業都接受了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將企業的IT架構遷移到雲計算平台(無論是私有雲還是公有雲)確實有助於減少IT運營投入,幫助企業將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發展。

而且目前雲計算供應商所能提供的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虛擬機而是包括計算、存儲、數據、網路、硬體在內的一系列完整的服務,用戶不但可以將已有IT平台遷移,也可以更好的在這一平台上開發新應用。

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個團隊做了個應用允許手機用戶上傳照片,結果大火特火,一下子日活10萬每天都有100萬張圖片上傳,每張照片假設10MB,那就是一天10TB的存儲外加大概每秒100MB的帶寬要求。比較一下傳統伺服器和數據中心帶寬投入和雲計算平台對相關資源的報價就可以發現,如果這個架構放在雲之上,所需要的初期投入就小很多,更不用說所節省的硬體部署時間所帶來的商業優勢。這還沒完,有了海量數據之後也許你想說在得到用戶許可後對這些圖片做更多的利用和分析,比如搞個人臉識別或者提取圖片中地理信息之類的應用,這時候你可能會想起個Hadoop Cluster,用HBase存儲一下元數據,然後跑一些個分析任務,這些目前都可以直接在雲計算平台上通過相對簡單的配置來獲得對應資源運行而不需要自己搞伺服器下載編譯部署從零開始。更妙的是如果運算任務結束,你可以馬上釋放掉這些資源,不需要繼續付費。如上所述,這種使用雲計算平台所帶來的易用性靈活性和成本上的優勢,實實在在的吸引了不少企業和個人開發者,也使的這個市場發展的越來越快。

至於AWS對零售業務的幫助,個人感覺目前已經不再是Amazon發展AWS的主要原因,最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別的不說,但從業務利潤率來看,AWS就要比零售業務要高出許多。

拋磚引玉,希望看到其他朋友的不同觀點。


利益相關 - 微軟僱員,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企業立場。


酷殼上的一篇翻譯Amazon前員工文章詳細介紹了2002年Bezos頒布的法令,以及Amazon內部的SOA進程,以及後來的AWS平台的誕生。

引用一小段:"Amazon過去也是家產品公司,一道神秘的力量使得Bezos領悟到他們需要平台。那道神秘力量來源於,他們被 逐漸蒸發的市值逼到牆角了,不得不想方設法突圍出來。但他當時所擁有的只有一群工程師和他們的一堆計算機……除非他們能變成印鈔機……你可以看到他們是怎麼搞出來AWS的,而不是像我們Google+一樣事後諸葛亮......"

很有趣( ̄▽ ̄)
SteveY對Amazon和Google平台的吐槽


因為據說目前只有AWS最賺錢,零售業務賠錢哈哈。為什麼只有相關的業務才可以,什麼賺錢做什麼,AZ還出過手機。。免費送。


從數字上來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

AWS15年的收入接近80億,同比增長70%,就算按照每年降10%的速度回落的話,到了2020年收入也可以達到400億以上(超過了Oracle當前的年收入)。

考慮到AWS目前的壟斷地位以及整個雲計算市場的增長勢頭,實際情況應該比這還要樂觀的多,如果2020年收入達到600億美元,那麼就接近亞馬遜當前北美的年收入了。而由於AWS目前有著高達20%的營業利潤率,到時的利潤貢獻佔比至少也在60%以上。

因此可以說,只要沿著目前的軌跡發展下去,AWS成為亞馬遜的第一業務,不是預言,只是尚未到來的事實。
----
如果思考的更深入一些,基於Web和開源的生態正在顛覆基於OS和封閉的生態,而AWS正是催生新生態的理想平台。雲平台的用戶粘性高,商業模式清晰有效,長此以往顛覆掉微軟也不為過(所以微軟現在力推Cloud First,並且大量的開源或者兼容開源,是實實在在的危機意識使然)。

14年底AWS 推出AWS Lambda,把資源的調度和使用周期從小時級向微秒級進化。讓Google、IBM都不得不抄襲(Google Function和IBM OpenWhisk),也證明了AWS完全有著構築自身技術標準的野心和技術能力。未來的幾大熱點,大數據、AI、物聯網等都離不開雲的技術平台。如果AWS能夠在下一波的IT變革浪潮中佔據微軟這樣的地位,其所具備的的意義,絕對毫不遜色,甚至超過了當前亞馬遜的電商業務。也會讓亞馬遜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傳奇色彩的技術公司。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還是挺合適的。


首先說為什麼說AWS會成為亞馬遜的最大業務。

這個與零售沒啥關係。

是因為AWS所代表的雲計算的市場空間和前景都非常大。

事實上雲計算已經成為微軟最大的利潤貢獻部分了,而微軟在雲計算市場上還只能說是第二名。

沒錯,第一名是AWS。

雲計算是一個比零售業務更有市場和前景的領域,而AWS則是這個領域的老大。
事實上並不是會成為,恐怕AWS已經成為Amazon的最大的業務了

再來說電子商務和雲計算的關係。
我目前所在的公司是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我們已經將所有的伺服器資源都搬到AWS上去了。

對於電子商務而言,雲計算最大的好處就是彈性的容量。
電子商務的淡季和旺季之間的流量差別非常之大。
淘寶雙十一一天的成交量可能是淡季一個月甚至一個多月的成交量。

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和聖誕季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所有大型電商公司都必須做自己的分散式集群。
因為首先只有分散式的集群才能提供如此大的吞吐量。
其次也只有分散式的集群能夠很好的調整淡季和旺季的吞吐量。

當所需的容量彈性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傳統的基礎服務提供商就已經無法滿足了。
這也是Amazon和阿里最終都嘗試自己來構建雲服務的原因之一。
借著自己對於分散式集群系統的和彈性伸縮的技術積累,來做雲服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中文世界看這三篇足夠明白來龍去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5MjM2Mw==mid=414279999idx=1sn=6907f88718432f34a40fa532be8201f5scene=0#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5MjM2Mw==mid=415716675idx=1sn=8a9a451741b653f714840aa3c16288c8scene=0#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5MjM2Mw==mid=418686661idx=1sn=a3e193de7d9ebd7b740f04fd58a3988bscene=0#wechat_redirect


謝邀,從一般意義上理解AMAZON的話是難以理解的,不過從下面來看就容易的多:

1. 貝索斯(Jeff Bezos)有著操盤手的出身,亞馬遜的年報裡面不只一次的提到公司關注長期盈利,那麼圍繞長期收益的技術投入,服務投入等均視為實現盈利的促進手段,貝索斯用操盤的概念在打理公司,注重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實現長期盈利。

2. 亞馬遜做的是零售行業但是它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零售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用科技服務著零售行業,另外用零售行業的客戶體驗來說,面對紛繁蕪雜的個體客戶環境,必然對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AWS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和零售沒有關係,但是AWS這種服務讓AMAZON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也為企業級客戶提供了技術便利,獲取雙重盈利。

所以綜上所述,任何一項新技術新服務的開展只不過是為亞馬遜完成企業生態的構建,而亞馬遜就是後托拉斯時代的企業帝國。


2013年底,亞馬遜在中國上線了AWS雲計算產品的官方網站,至今運營已經3個多年頭了——但是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亞馬遜雲」的名氣遠不如他們家的跨境海淘服務來得有名氣。

事實上,對於亞馬遜而言,AWS(Amazon Web Services 亞馬遜Web服務)的先進性和重要度甚至還要勝過電商業務,因為它正是全球範圍內「雲計算」業務真正的大佬。亞馬遜AWS目前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份額世界第一,領先第二名的微軟Azure也不止一點點,更不要說和國內一眾模仿者的比較了。

從規模上來說,AWS服務已經遍布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歐洲、巴西、新加坡、日本、中國和澳大利亞都設立有數據中心,數百萬家企業將自己的網站或IT業務託管在AWS上,或是使用其S3(簡單存儲服務)作為雲數據備份與存儲方案。因為亞馬遜的雲服務遍布全球,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它在幫助客戶布置全球業務時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再加上多年經營所積累的技術和緊急情況處理經驗使得AWS的可靠性口碑相當之高。國內某知名風電企業在進軍海外市場時,將他們的軟體平台託管到了AWS上,結果發現遭遇機房故障時,過去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恢復業務,如今亞馬遜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了機房的切換和數據導入,效率不得不說令人驚嘆。

從服務方面來說,目前國內的一干「雲服務」企業還停留在賣流量、賣機房、賣存儲空間的時代,至多不過是取代了企業自采伺服器的成本;而亞馬遜的AWS已經衍伸出包括資料庫管理、軟體分發、市場推廣等全套業務……可以說,有了亞馬遜AWS,常規企業在IT領域的業務部門幾乎可以精簡到只靠數人就能維持全球範圍內正常運轉了——所節省的成本可想而知。


貌似是2012年11月某天,亞馬遜關閉了他們零售網站的最後一台物理伺服器,把所有伺服器都搬到了AWS上。這實現完全了完全的彈性化。感恩節和聖誕節等購物季節時資源多用些,平時空出來的租出去賣錢。


AWS的意義在於隨著規模的擴大,相對成本是降低的,從而在相對定價上越來越有優勢,所以但求AMZN跌個10%讓我入場。T, T


大量的start up和研究機構租用AWS的雲服務,靠用度收費,簡直像Google搜索的印鈔機一般,而且隨著硬體成本的不斷下降,利潤也在不斷上升,這一點比零售行業賺的錢多多了。Amazon的電商業務很久以來利潤很低,甚至經常虧錢經營。當AWS崛起之後,可以讓AWS的利潤補貼公司內部的在零售行業的研發和嘗試,就像Google有精力去搞無人車和AlphaGo這類短期無法盈利但可能有長期好處的東西。


1,亞馬遜依靠賣書業務做上了市
2,上市之後股東要求盈利預期
3,不斷的畫大餅開展或者投資新業務應付股東的要求
4,每一個業務都要畫一個巨大的餅來提高估值滿足舊股東吸引新股東
綜上所述,企業上市之後就要對騙來的錢負責,所以不斷的畫餅告訴股東你的錢我用來幹嘛幹嘛了,以後會賺更多錢


AWS並不是一個和零售毫不相關的業務,它是零售電商的上游產業。貝索斯在為自己的電商應用開發伺服器時,建成了這個巨大的雲伺服器網路。

1,銷售淡季的計算資源、帶寬資源和緩存資源被浪費了,怎麼用來賺錢?
2,好東西要大家共享,好的技術團隊當然也要大家來買單。
3,你的買家越多,你的拿貨價格就越低。

上面3個理由促使貝索斯做成了其全球最大的AWS業務。


如果你以一個小商店的模式來看亞馬遜的話,你自然就會覺得AWS和零售毫無相關。
但是如果你能看明白,亞馬遜其實是一個為全球提供服務的網上零售商的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他們要做起來AWS這樣一個在你看來毫無相關的業務。

其實對於這點,國內的阿里巴巴也是一樣的。

先留著,晚上回家再寫。


推薦閱讀:

企業級雲計算領域,IBM 能否競爭過亞馬遜,Vmware,微軟以及谷歌?

TAG:亞馬遜 (Amazon.com) | 雲計算 | 傑夫·貝索斯(Jeffrey Preston "Jeff" Bezos)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