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家境不好,為什麼他卻選擇去鑽研科學,而不是去賺錢?
原問題: 據我所知,牛頓家境不好。但是他選擇去鑽研科學和數學,而不選擇去賺錢。一般不都是所謂的富二代才會有這個精力和時間去做科研嗎?牛頓是怎麼樣一個心理呢?
牛頓同學爹很早就死了,老媽改嫁了別人,沒帶他走。這小孩在學校里經常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後來他媽又死了老公帶孩子回家了,但是和牛頓關係非常糟糕。為了解決這個麻煩,牛頓的舅舅,英國著名的神父,將他送進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牛頓老媽改嫁後雖然有點錢,但是顯然不願意給他付學費,所以印象中牛頓是拿了獎學金在劍橋的。在劍橋,貴族算是一等公民,拿獎學金的屬於二等公民,要作義務勞動。早期的大學其實都是神學院,最多有一些研究自然哲學的,牛頓在劍橋算是研究數學。但這學科人數很少,歷史也很淺。好在牛頓這人是不世的天才,靠個人之力就把現代自然科學的框子給搭起來了。但就算這樣,當國王徵招牛頓去當造幣廠廠長的時候,他立刻就答應了,毫不留戀他在劍橋的辦公室。
順便再說說別人。
開普勒這個人比牛頓早生了很多年。他家也窮,老爹出去打仗常年不在家,爺爺養大。這人從小就是個神棍,數學很好,還會兩手占星術。神學加數學,他妄想著太陽系裡的五顆行星的軌道對應五個正多面體。他的偉大雄心是想用黃金造個太陽系模型。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他去給第谷同學打下手,搞到了人家的數據,最終推翻了自己原來的假設,建立起行星運行的三大定律。
愛因斯坦同學小時候家裡到還算有點錢,可惜還沒等他上大學,他老爹的公司就破產了。他成績不錯,可以到瑞士聯邦理工大學讀書。可是等畢業了他找不上教職,只能去專利局工作,業餘時間搞搞科研。據說他當時常常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推公式。
費恩曼,這人家境也不過平平,老爹做過推銷員。美國當時物理學家不多,費恩曼決定從事物理工作的時候他老爹專門去找到他導師,想知道幹這種事情工資夠不夠養家。
達爾文這人家裡倒是真有點錢,可是我們都知道他老爸想讓他當醫生。他為了能夠乘坐小獵犬號環遊世界可是沒少費勁。
偉大的天文學家赫歇爾起家的時候是音樂家,確實賺了不少錢。可是一旦他開始搞天文,造望遠鏡,馬上就把積蓄花光。他不得不出售一部分自己製造的望遠鏡貼補家用。直到後來他迎娶了一位富有的寡婦,才完全解決經濟問題。
要說起來,真正有錢的可能也就是卡文迪什,用著家裡留下來的老錢,算是倫敦銀行最大的儲戶。此人倒是真正的科學迷,完全不在乎自家錢有沒有升值。忙的時候常常一昏頭就給別人開個幾萬鎊的支票。但是縱觀科學史,並不是只有他這樣的「富二代「才會搞科研。
所謂的「富二代搞科研」其實是來自很荒謬的邏輯:科學家一定收入低。窮人一定想賺錢。所以只有有錢人的孩子才會搞科研。可事實上,科學家收入並不低,像費恩曼他們靠自己的工資完全足以養家,窮人也不一定都非想賺很多錢,比如開普勒,愛因斯坦。想賺錢的人也未必立刻就有機會去賺,比如牛頓。賺錢也不一定非自己上場,還可以吃軟飯嘛,比如赫歇爾。所以,科學家在生活中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那個生下來不滿六斤,性格古怪,愛錢如命的牛頓,可以是喜歡泡酒吧,敲非洲鼓,到處留情的費曼,可以是著名音樂家玩票玩大了了赫歇爾。
最後說一句,其實真正要是富人,不是痴迷到上癮的話,有非常多參與科學的其他方式,每個都比自己親自苦逼上陣划算的多。花錢包養科學家,甚至直接花錢辦個研究所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么。
===================================================================
補充說明:
1. 有錢人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較少生活壓力,這當然是利於科學研究的,但這並非是決定性因素。我相信富人子弟中選擇科學藝術作為職業的比例會比普通人高一些。但是有錢人少,普通人多,大多數從事科研工作的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2. 超一流科學家的成長之路沒有一定之規。每個人基本都有極為個例的經歷。
3. 有評論說上面都是外國的例子。那麼,中國以北京為例,以天文為例,科學家收入不高,也不低。維持正常人的生活毫無問題,且時間支配自由,在編人員幾乎無失業風險。我的同事大多都是普通人,甚至一部分家境不太好,但是幾乎沒有人因為生活所迫,放棄這份工作去賺錢。
4. 被知乎日報收錄了,很多評論說文字太糟糕。才力所限,在這裡表示抱歉。黑客哪來的時間和動力去挖系統軟體的漏洞?
「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你不感興趣的事會有人去做,更有意思的是你覺得極度枯燥乏味的事情很多人卻樂此不疲。」 ——馬雲
這一票問題簡直都可以用這一個答案來回答,
總有人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理解別人的行為。
更何況除了世俗的價值標準(錢什麼的),有太多對不同的人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能真正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一件多麼快樂而又難得的事情。
不要覺得自己無法理解就否定別人在做的事情,這樣的人多了,對被否定者也是一種傷害,甚至會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想想中國這樣的現象還真是比較普遍,社會總體略顯浮躁與功利的價值觀。
父母期盼你讀完大學出去就找到一個輕鬆又掙錢的工作,他們並不在意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三姑八婆評價一個後生的標準就是這個人賺的錢多不多、物質生活好不好;
老師眼中好學生的標準就是他是否能取得一個高分,其他方面都被無限弱化;
……
也無法去過多的苛責社會中平凡的個體,導致這種群體價值觀不大正確的現象有其更本質的原因。
----------------
2014-02-09 update:
為了解答一些朋友的疑問(或許原文比較含蓄了點),我再更深入點談一談我自己的想法。
註:此部分已與命題完全跑偏,關於興趣部分我還覺得對不同時代背景都還適用,而關於群體與個體的價值觀部分更多是引伸為對當前時代下的思考。牛頓選擇的具體原因的確應該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去分析。此部分不想看可忽略。
接原上文,
我覺得導致這種群體價值觀不大正確的根本原因是,
社會總體資源分配到大多數個體的時候無法給個體提供足夠的個人自由發展的空間,導致我們在青年階段的犯錯成本增高,使得每個人在不斷嘗試或者追尋興趣和夢想的同時還必須得考慮基本的生存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分配到大多數個體的社會資源還不足以支撐個體自由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我可能表述得十分理想主義,可能現在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達到這一點,但不同的國家之間還是有不少的差距,而我覺得中國應該算是全球靠後的,無論從物質層面(人均水平)還是文化層面(強調集體主義)。也就是相對個人自由發展空間更少。)
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的原因很自然的有兩個:
1、社會總體資源太少;
2、資源分配不合理導致大部分資源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所以很自然的解決方案是:
1、發展才是硬道理,增加社會總體資源;
2、減少社會貧富差距,合理化分配製度。
所以你會發現竟然很自然的得出了 新聞聯播 中洗腦式的內容! 0.0
P.S.
還想說一句的是,政府都作為基本國策什麼的東西也不是空想出來和空喊口號的東西,肯定是經過嚴密的分析,至少在邏輯上是很正確自然的。儘管看起來很理想主義,但大部分大概是因為真正看到了最本質的東西吧。至少在想到這些的合理性之後,覺得共產主義社會的推演和想像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利益相關:工科宅一枚,非黨員,不大喜歡政治,不大喜歡政治課,純技術層面討論和思考,並不是給某黨歌功頌德,只是就事論事。
更新部分完畢。
----------------
如果題主只是想從牛頓身上找到支撐自己做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力量,
那我衷心希望題主能夠堅持下去,不要被現實打敗,
如前文所述,這個社會能夠真正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真的非常可貴。
個人認為,當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個人價值和社會總產出價值都會最大化。
很難想像一個對自己事業不感興趣的人能把它做到極致。
那個時期搞科研的沒幾個不是富N代……或者投靠了富N代。反正不用自己擔心錢的問題就是了。
家裡窮到不要緊,只要你能做到一流水平就行
基礎科學的研究,做不到同時代一流水平,家裡又不是那麼有錢,那的確苦逼了
實際情況是,做到同時代一流水平的,無論家境如何都會勇往直前
做不到的,家境好的可以享受科研這個過程,家境不好的要麼忍著要麼轉行
牛頓家境不好?題主您聽過法拉第么?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一開始他以為做教授就有錢,後來才發現不!是!這!樣!當然這和胡克等人的壓制有關。不要相信胡克說是牛頓壓迫他,胡克當院士的時候牛頓還是一文不名的小年輕。
2,他炒股,可是虧了。所以他說,我可以計算星球的運行,無法計算人類的愚蠢。後來技術的進步表明計算人類的愚蠢需要超級計算機,而這還要幾百年才能發明。
3,他研究鍊金術可是失敗了。說好的黃金呢?看來書上很多東西都錯了,所以牛頓對亞里士多德等人的權威性存疑。於是他嘗試發明化學,遺憾的發現還要一兩百年才能發展起來。不過這也許使我們避免了一個絕命毒師一樣的牛頓?
4,最後,他經過努力終於成為造幣局局長!在這個位置上他終於收穫了夢寐以求的財富。願他的靈魂安息!
當然,在苦苦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他不經意的發現了一些後人稱為科學規律的東西。但是,諸位捫心自問,你們為萬有引力定律付過一分錢的使用費么?沒有。他同時代的人不付,後代願意付也付不了。科學價值如此巨大以致辯證法使這種價值不能以運轉社會的金錢衡量:當時大而無用,過後發現有用而無法支付報酬。這是尺度錯配。
順道一提,這裡面真正奇葩是當時的英國人,在牛頓先生指引下開始了所謂科學時代,不幸錯過了法國式波瀾壯闊的大革命,導致英國至今仍然生活於陳舊貴族統治下。愛因斯坦說的好,沒有科學才是正常的,英國人推崇牛頓這樣的人而發展科學是不正常的。
雖然我們比英國人要正常的多,但是在這裡讓我們象不正常的英國人一樣,感謝上帝讓牛頓這樣的天賦曾經降生於世,而寬恕他個性不像各位想像那樣熱心科學不計報酬吧。這些都是看大腦的。我們現在記住的牛頓,笛卡爾,惠更斯哪一個不是做到了頂尖?
而更多的人是無法在歷史上留名的。
所以無所謂什麼只有富人才能搞科研。這也是大腦沒有強大到那個程度的人的說法。
唯有藝術和科學是看大腦的。
永遠都是。
牛頓確實放棄科研去賺錢了啊。
誰說人家沒去賺錢,牛頓爵士想當年也是買過股票的人,不過都虧了,都怪那個時候股市還沒有現在這麼成熟,沒有神馬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和消息面分析,不然人數學那麼好,離皇室又那麼近(內幕消息肯定不會少),手裡還掌握著貨幣發行權,賺個錢那還不不是分分鐘的事。
就牛頓那性格,去打工賺錢早就餓死了。。。
現在學校的世界史教育有說十七世紀初的英格蘭,只要你想賺錢,就能找到門路賺錢?你以為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啊~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此養家糊口不是很正常么?其實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多多少少是有點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生存,或者求知,為何而生存,因何而求知!
牛頓的蘋果能砸到孔子頭上嗎?這個說法很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十分荒唐,現實發生的可能性根本沒有。牛頓和孔老夫子一輩子也沒什麼交集。雖說事事皆有可能,但是一個蘋果砸完了牛頓再去砸孔子,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分析,只能在科幻的世界裡上演了。但在他們各自所有國度里,一定會有差不多時間裡同時有人被蘋果砸過,但由此引發的故事卻大有不同。
有一個說法,西方文化是由兩個半蘋果而來的:第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吃的那個,象徵著西方的宗教思想,人類受了誘惑,犯了原罪,竟然想著向上帝看齊,想著明辨是非,上帝很不高興,所以要懲罰人類,所以我們人類到如今那麼痛苦;第二個蘋果,就是砸到牛爵爺頭上的那個,啟發牛爵爺發現了地心吸力,象徵著西文文化里的科學精神;另外半個蘋果,有一種說法是希臘神話「爭吵女神」扔下的那個寫著「獻給最美麗的神」,從而引發了雅典娜、阿佛洛狄德和赫拉相互撕逼的蘋果,而這個蘋果則象徵了西文文化里為了征服女人的心而冒險的英雄思想。
這有點笑話的味道,但是如果只是當成笑話講,就大錯特錯了。伊甸園的蘋果告訴我們:人類都是貪婪的,一生下來就有罪!人性本來就是惡的,誰也不會例外,所以要防止人們變壞,就一定要約束他們,而且要加以嚴格的監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主的產生。民主的出發點就應該是要把所有的人當成壞人。
牛頓的蘋果實際上是一種對好奇心的保護,對具體事物後面抽象規律的追問,也成為了催生現代科學產生的重要營養。
至於希臘神話里三個女神爭奪的金蘋果,則直接展現了西方人為了女人大打出手卻一點也不覺得丟臉的騎士精神。當然,也有種說法是,那半個蘋果是希特勒自殺時留下的半個蘋果。其實這兩個都有一定的道理,故事裡面都包含了西方文化里崇拜力量,熱於徵服的傳統。
蘋果不是西方獨有的水果,中國一定也有無數人像牛頓一樣被蘋果砸過,卻沒有砸出一個大科學家。
牛頓因為一個蘋果砸到了頭上,就開始茶飯不思,陷入冥想,在我們看來,根本就是走火入魔,不務正業。
我們大膽的假設,如果孔子也被一個蘋果砸到,估計他會說:果墜地,其然也!
蘋果本來就要向地上掉的,這是事物本來就有的樣子!
太睿智,太有哲理了,大智若愚啊!
然後他的弟子們便爭相傳誦老師的智慧如宮牆萬仞不得其門而入了。
只是這樣的話說了等於沒說,人們依然不明白,蘋果為什麼沒有插上「空想的翅膀」,去自由地翱翔。
孔子看見滾滾而逝的江水,發出這樣名躁千古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下文了,你自己悟去吧。他提煉不出時間永恆的概念,因為那樣真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歷史沒有假設,更不能用現代的標準來放「馬後炮」,讓孔老夫子達到牛頓的境界也確實求全責備,不合常理。不過,這不能成為我們不去審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由。
鐵一樣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無論我們取得過怎樣輝煌與燦爛的文明,無論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是多麼地讓我們自豪與驕傲,我們的文化土壤里沒有生長出現代社會的兩大基石—科學與民主,直至今天,我們仍然羸弱。問題出在哪兒呢?
好奇心是科學最重要的因素,而我們的傳統習慣於將這種好奇心扼殺。我們養了兩個殺手:一是經驗;二是功利。
憑經驗辦事實在是一個很壞的傳統,無數的權威就是從經驗至上的土壤里長出來的。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走的路比你走的橋都多……」
「以我從事多少年的工作經驗來講……」
這樣的論調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對一切都有興趣,看見任何東西都要追問一番。大了,經驗多了,覺得自己啥都懂了,形成了習慣,什麼也不問了,也不深入思考了,麻木了,好奇心也就一點被扼殺了。沒有了好奇心,便不會去追問,沒有追問,就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邏輯,沒有邏輯便沒有數學,沒有數學,哪來的現代科學?
功利性充斥著社會的每個角落。去和一個人交往,去學一種知識,我們的第一標準往往就是能不能帶來什麼好處。
遁入空門的寧鉑
曾經是無數青年人成功偶像的「亞洲代表」芮成鋼
2013年的博鰲,「亞洲代表」芮成鋼自覺幽默的打趣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中科大有個少年班,都是些神童,張亞勤上大一的時候才12歲。但這些神童後來都有些扭曲,比如著名的寧鉑哥哥,後來就出家了,張總現在看起來還蠻正常的嘛」。
現場自然笑聲一片。信仰值幾個錢,你都出家當和尚了,還有什麼出息。世間萬物,唯有功名利祿才算「成功」。對一個人的宗教信仰竭盡挖苦諷刺之事,卻自我感覺高明,旁觀者也覺平常。
悲涼,無奈,只能無語「呵呵」了!
「成功有很多種,寧鉑在佛教界非常受人們尊敬,找到寧靜,就是成功」。張亞勤抽了所有人一耳光。
有人問丁肇中:「你現在所從事的研究有什麼經濟價值?」
丁肇中回答說:「我不知道。」
停了一會兒,又說:「如果一定要問科學有什麼用,有什麼經濟價值,其實科學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好奇心的滿足本身就是用途,你還要別處去找別的用途嗎?」
科學本身就是就是對真理的探索,難道只有產生出了現實的物質利益,滿足了低級的需求,才能稱這價值,滿足了人類這個最高級的理性需求,就不能稱為價值了嗎?
當然,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講,最現實,也是最迫切的就是要讓人們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一切都要有實際的應用價值,這沒有什麼大錯。不過,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人類還有更重要的一種生活:精神世界的生活。
物質的貧乏可以用精神的富足來補充,精神的萎縮卻不是物質的滿足可以治療的。再追問下去:我們對所有物質生活,根本上還不是為了精神的愉悅與充實嗎?一個整天想著拿課題經費,想著評職稱,或者想著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億萬蒼生造福,這樣的指導思想,或多或少地偏離了科學精神!真正的大科學家,並不苛求某種用途,只是把追求真理本身作為了最大的享受。現實的功利,只是科學副產品而已!
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是會直立行走,是會製造和使用工具,還是人類會使用語言文字?這些當然都能說明人和動物的區別,卻遠遠沒有到達事物的本質。
直立行走不用論證了吧,經過訓練的狗也能站起來,黑猩猩可以把兩根竹桿接起來成為新工具。語言本不是人類所獨有的交流方式。文字本質上就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符號,大多數社會性的動物都可以做到。
那麼,人和動物的那個本質的區別在哪兒呢?
在於人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馬大鬍子曾經說過:「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人類思維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可以從無數的具體紛繁的事物中,抽象出那個最為一般的規律,去探尋那「物理學之後」形而上的無形世界。人類可以對一根竹桿背後蘊含的「工具」這個抽象的詞進行思考和探究,而動物則不能,就是因為這個,人類才能從食物鏈的最低端走到了最高層。比如說數學,比如說邏輯,這些作為科學的基石,都是在抽象世界裡存在,我們手摸不著,眼看不到,只能在抽象的世界裡思考。只能對事物的追問才能到達抽象的世界,我們缺少的恰恰是這種追問。
如果牛頓生在了中國,他的老師一定會問他:「你整天想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能夠創造出多少價值?能造福蒼生嗎?」當這樣的質問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扼殺科學的萌芽了!
人類最抽象的思考莫過於死亡了。
「未知生,焉知死?」怎麼活的事情還沒有搞明白呢,追問死亡的意義又有何用?明白了生,就一定能明白死嗎?這是孔老夫子教給我們的態度。很久以前,我把這個看作是高明。現在我覺得,只有明白了死,才會真正明白何以生。兩者不可分裂。不思去處,何談來處?不知自己身去何方,又怎能確知如何而去呢?
復旦的「哲學王子」王德峰說,中國哲學的是生命實踐為中心的,這一點或許比西方高明。
但是真正的哲學是一種對於世界的高度抽象,是「生命實踐」以外的思考。把一切思想的出發點局限在「生命實踐」的框子里,定位於「有什麼用」的標準上,這種哲學所代表的文化土壤里註定不會生長出科學。只重感悟,尊崇經驗,強調服從,定位實用,急躁功利,長於謀略,短於思考,在這樣一個傳統和環境里,出不了諾貝爾獎,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長達幾千年的傳統,根深蒂固,源遠流長,決不是幾十年的改革就可以解決的。但是,我相信:順著河流的方向,終究會發現大海。世界的進步,什麼也無法阻擋,更何況只是一些小小的偏見呢?
如果我坐在了蘋果樹下,牛頓的蘋果砸到了我,第一反應絕對會是:「太特么倒霉了!」
然後,我會像發現了寶一樣,先看看好不好吃。如果好吃把蘋果裝到籃子里拿回家,或者向父母邀功,或者自己偷偷吃掉。這算是好事變壞事。如果不好吃,就直接扔了!
我才不會無聊到去思考蘋果落地的原因呢!對於我來講,這兩種選擇更有看得見的用處,也更容易被人認可。
其實,我們從來不缺牛頓的頭腦,也不缺牛頓的蘋果,只是我們總覺得蘋果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來吃的!
一個蘋果不可能擊中世界!真的是這樣嗎?
從宏觀上來講,牛頓投身科學是為整個人類社會的財富做乘法,而如果他去經商就相當於為社會做加法。把全人類的財富乘上一個係數,和為人類財富加一個小零頭,孰輕孰重?
這就是科學推動人類社會的力量,如果沒有牛頓這種為科學獻身的人,說不定今天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還是每天都有兔子肉吃的部落酋長。
我們應當鼓勵更多年輕人進入科學事業,科學家的收入之所以相對其他同等社會地位的職業較低,是因為由你發現的科學定律使普羅大眾得利。世人納稅養科學家只是真相的前一半,真相的後一半是科學家拓展了全人類的知識邊界卻沒有直接的收入來源。
長文滲入!!!!!
真的很長。。。不單單是傳記而且還包括了一些簡單的科普知識。
鄙人曾經任職編輯於《天文簡報》(這是個非盈利的公益團體,只是老大目前有棄坑的跡象,作為5年的編輯,也感到很是可惜),專門有一個介紹物理學發展的版塊,以人物為線索講物理學的發展史串聯起來,其中牛頓就寫了整整五期,特貼前四期於此,與大家分享。
沒耐心的請直接跳到最後看黑體的總結。。。
——————————————————————————
出場人物:艾薩克·牛頓
(順便吐槽一下。。。勛爵的畫像永遠是如此的丑。。。)
17世紀中期,在眾多有遠見的科學家,思想家,學者的推動下,哥白尼學說的思想得以得到廣泛傳播,也漸漸成為了對宇宙理解的基礎準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批科學社團相繼建立起來。
歷史上公認的第一個科學社團是由Federigo Cesih公爵【多謝 @seamonkey 指正】於1603年在羅馬建立的Accademia del Lincei,意為科學之眼。科學之眼的社員會定期的聚在一起討論各種科學問題,不過可惜的是,在1630年杜克先生去世後,這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社團也就被解散了。二十多年之後,有兩個兄弟在佛羅倫莎建立的社團則帶來了新的一股氣息,社團名被定為Academia del Cimento, 意為實驗社團。這或許也是這兩位兄弟選擇在佛羅倫莎建立這個社團的原因吧——向逝去的實驗科學的先驅者伽利略的致敬。實驗社團的宗旨不同於之前的科學研究的觀點,創立者鼓勵其社員合作研究,而非一個人埋頭苦幹。他們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實驗室,為社員提供合作研究的設備,實驗的課題都很有意義,包括聲速的測定,液體與固體的性質研究等。不過可惜的是,和科學之眼一樣,這個社團也在維持了十年後解散了。
在歐洲大陸的另一頭,英格蘭的科學家也建立起了類似的組織,從1648年開始,一些科學家在Wadham學院的一個房間非正式的聚在一起,對歐洲最新科學思想進行討論,這個社團的名字叫做:Royal Society,即皇家學會。到了1659年,這個房間內的社團得到了更加正規的規劃,他們在倫敦的Gresham學院開始了正式的例行會面,討論最新的科學發現及觀點。
只經過幾年的發展,皇家學會已經成為英格蘭地區科學活動的標杆和裁決者,任何有天賦的科學家都會被邀請入會,這使皇家學會的影響力進一步的擴張,社團自己也發展壯大。皇家學會開歷史先河的對外發行自己的社刊:Correspondence(通信)。這本社刊至今仍在發行中,不過他的名字已經變成了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哲學學報)。這本雜誌告訴17世紀的科學家一個現代科學的法則:如果一系列的合理實驗都驗證一個假說,則我們可以說這個假說是普世的。而艾薩克·牛頓在哲學學報上發表的《光與色的法則》一文便向世人充分驗證了這條法則。
艾薩克·牛頓(1643-1717)出生在英格蘭的林肯郡,不過有意思的一點是,世人似乎也希望接受這麼一個觀點,即我們的牛頓勛爵出生於1642年。那一年,伽利略與世長辭。這一點似乎讓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世今生以及轉世的一些非科學觀點。不過事實上是,這一年的不同是由於英格蘭島和歐洲大陸不同的曆法制度導致的。如果按照英國的曆法來算,牛頓出生的準確時間應該是1642年的12月25號,聖誕節誕生的科學之子(若是按照羅馬的曆法來計算,牛頓是在1643年1月4號出生的,大約在伽利略去世後大約一周年)。
牛頓出生之前他的父親便去世了,他的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改嫁了,而小牛頓也被帶到他的奶奶那裡。學校的教育激起了牛頓對化學現象的興趣,這也為他打下了他探索這個宇宙規則的基礎(有趣的是,這位從小對化學感興趣的孩子,長大後卻成為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661年,牛頓不顧自己母親的反對,獨自一人前往牛津,這一呆就是30年。
在牛津郡,牛頓入讀了三一學院。不過三一學院的生活對於牛頓來說或許並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他是個勤奮而且嚴謹的學生,不過作為學生,牛頓也沒有表現出什麼亮點。牛頓在學校也極其的anti-social,他沒有什麼朋友,甚至無法參加到正常的校園活動中去。牛頓似乎天生就是一個獨行者。感謝三一學院的教學方式,牛頓在大學便得以接觸到一大堆的科學原著,包括哥白尼的,笛卡爾,開普勒以及伽利略的著作。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的《對話》以及《新科學》並沒有被包含在牛頓的閱讀書單里。原因只是因為三一學院認為這兩本書是大不敬的。
在牛頓求學的早年,他接觸到一個致力於用鍊金術以及魔法來解釋自然現象的科學社團,而這種觀點也在牛頓的心裡扎了根,直至牛頓去世,他依舊相信著鍊金術的理論。
牛頓在劍橋鎮學習的第二年是他新人生的一個起始點。那一年牛頓開始漸漸拋棄學校的傳統教程,並開始思考他所學到的所謂的真理。牛頓意識到:科學家們不能用所見即所得的原則定義自然現象,而必須要用客觀的實驗來建立起理論。而這正是亞里士多德所沒有想到的,他只是簡單的將自己所見,所感的現象定下了規則,卻沒有用客觀的實驗加以驗證,而這也正是他的科學思想錯誤百出的真正原因。
從1664年起,牛頓開始自己做實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稜鏡實驗,而他發現實驗結果推翻了笛卡爾的顏色理論。1704年,牛頓在他的《光學》(Opticks)一書中發表了他的第一個改變世界的理論。這段時間裡,牛頓在劍橋學習高等數學。他的數學教授,艾薩克?巴若(Isaac Barrow),是劍橋第一位盧氏體系的數學教授。有一次教授給牛頓布置了一次數學測試,旨在確定牛頓是否有資格贏得本科生階段的獎學金,他發現牛頓甚至連歐幾里得的數學理論都不知道。雖然巴若教授沒指望牛頓成為一名數學家,但是他還是沒有寬容的放牛頓一馬,決定不授予牛頓獎學金。不過牛頓可沒有就此放棄,在考試過後他立馬開始學習歐幾里得的空間幾何和代數。1665年,牛頓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校方希望他能留校工作,牛頓欣然接受並發誓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闡明自然之法的事業中去。
1665年倫敦大瘟疫爆發,超過10萬人死於這次的瘟疫之中,幸運的是我們的牛頓先生逃過了這次的瘟疫。在此期間,牛頓去了他母親家,直到1667年才返回到牛津。在老家的這段避難的時間裡,牛頓打下了微積分的基礎,並進一步研究了他的光學理論。除此之外,那第二顆改變人類歷史的蘋果(大家知道第一顆,第三顆以及第四顆蘋果又分別是什麼嗎?)砸到了牛頓的腦袋上,牛頓因此開了竅發現了引力。不過事實上這只是個故事,是由牛頓的一位粉絲,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以及歷史學家伏爾泰先生,編的一個帶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我們能確定的是,牛頓關於引力的思想是在他於老家避難的這兩年間產生的。當然,牛頓關於引力的思想也絕非他一個人悶聲發大財的結果,引力理論的出現是也要多謝前人的研究,笛卡爾,伽利略,惠更斯以及其他科學家都為引力定律的產生做出了貢獻。正如牛頓自己所說的那樣: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笛卡爾在1644年曾發表過他關於物體運動的一些文章,但是由於伽利略的前車之鑒,笛卡爾將他剩餘的手稿藏了起來。不過由於笛卡爾的研究大多也是停留在「對主觀感受做出總結」的層次上,他未發布的結果並沒有對科學界照成什麼損失,反倒是避免了一些對自然現象的誤解(不過最終於1664年發表)。總結起來,笛卡爾理論的正面意義為三點:
1. 空間和時間是相關聯的
2. 他提出了碰撞理論的錯誤
3. 他推廣了對於行星運動的符號化表示法
另外他對科學界影響最深遠的便是他認為物體無法在虛空中相互作用,力必須有散佈於空間中的一種物質相聯繫,而這種物質便是「以太」。這個錯誤的觀點影響了包括牛頓在內的好幾代人,直至200多年後愛因斯坦的出現。
作為另一位牛頓的「巨人」,克里斯蒂安 ? 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1695)更深化了笛卡爾的理論觀點,且大多是往正確的方向發展了。
惠更斯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數學與繪畫才
能,笛卡爾也因為他超凡的科學天賦,時常拜訪惠更斯位於荷蘭海牙的家。1655 年,他離開荷蘭來到了巴黎,基於他的出身和才能,惠更斯很輕鬆的就在巴黎的科學界與社交界混的風生水起。回到海牙後,惠更斯改進了伽利略的望遠鏡(主要是透鏡方面),使之擁有了更好的觀測能力,同年他就獨立發現了土衛六,一年之後發現了鄙人最愛的獵戶座大星雲;1666 年,經過長時間的觀測他又發現了土星光環的存在。在此期間他成為了英國和法國各自皇家科學院的院士。
雖然惠更斯並不認同笛卡爾的理論(事實上惠更斯在這點上算是正確的),但是他依舊支持笛卡爾以數據和實驗說話的觀點。1673 年,惠更斯發表了他的著作:《擺式時鐘或用於時鐘上的擺的運動的幾何證明》,簡稱《論擺鐘》。惠更斯將這本巨作獻給了法國的路易十四(惠更斯將此作為對這位悲劇的法國國王贊助他職位的回禮,不過荷蘭人民對此倒是有些不太買賬)。在這本書中惠更斯著重討論了鐘擺的運動(即圓周運動),詳盡的說明了向心力的法則,簡諧運動中物體運動位置與時間的方程,即鐘擺擺動周期公式:
除此之外,他第一個對慣性做出了清晰的定義:
如果重力與空氣阻力不存在,那麼一個運動一旦開始它將永遠的勻速直線運動下去。不過的笛卡爾一樣,惠更斯也選擇了推遲發表自己的關於力學的文章。不同的是,惠更斯並不是處於宗教原因,而是對自己的作品有著完美的要求。
這種追求完美的性格幫助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不是這一次,事實上他的完美主義讓他把力學之父之名拱手讓給了牛頓:牛頓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惠更斯當年所做出的理論結果。
惠更斯在因重病返回海牙之前,曾與牛頓見過面,並在皇家學會教授他自己的重力理論。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牛頓與惠更斯有深入的接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牛頓日後的對手,萊布尼茨倒是與他有過接觸,並記錄了關於重力的理論要點。
雖然惠更斯的理論幫助牛頓尋找到了行星運動和太陽系之間的力的關係,但是他卻不能接受牛頓關於「超距作用」(即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物體之間存在直接的、瞬時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質傳遞,也不需要任何傳遞時間。這就打破了笛卡爾關於以太的理論)的設定(其實也包括萊布尼茨)。
不過牛頓對此倒是覺得這種鬼魅似的現象是種有用的假說,而非一種貨真價實的力學作用,可以說牛頓打心底還是認為以太的存在是正確的。
儘管惠更斯在力學方面的成就大多被人遺忘,僅有的那些也只受到了科學歷史學家的關注,但是他在圓周運動方面的成就卻流傳至今,他在光學方面(望遠鏡的改良等)的成就也是光學歷史上重要的一環。當然,最主要的是他為我們的牛頓勛爵鋪平了開創科學新時代的道路
上次我們說過牛頓深受鍊金術各種絢麗理論的印象,甚至他放棄了曾經一度堅持的笛卡爾的「以太」理論,轉而用粒子間的相吸互斥假象的某種神學力量來解釋力的傳遞。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那時的鍊金術(即普遍認為的化學的前身)實際上對牛頓發展出在當時荒謬的具有超距作用的引力理論功不可沒。
倫敦大瘟疫過後,牛頓於1667年返回牛津。兩年後他被賦予盧卡斯數學教授之職(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這個席位是依據當時已故的劍橋大學選區的國會議員亨利?盧卡斯的遺囑而設立的,而這個教授席位的特殊之處就在於稱謂擁有者不得參與教會活動,後世猜測盧卡斯設立這條特殊條件的原因是希望頭銜所有者能將更多的精力放置於科學研究上。而這正和牛頓的胃口,一來他希望自己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二來他的宗教信仰並非當時的國教,而是聖公會,這就能讓牛頓以此為借口避免宗教信仰間的衝突。可以說,牛頓早年在宗教信仰上的獨立與堅定幫助他順利地著書立傳。
牛頓除了《原理》一書外,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光學》。他在《光學》中依舊刻下了深深的宗教信仰與鍊金術的印子。牛頓通過實驗,發現光在通過不同密度介質的時候會發生折射,所以他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光粒子與物質粒子的碰撞導致了光路徑的偏移,我們可以將其類比於打撞球的場景。但是他又知道光的衍射現象,所以牛頓又很是糾結的將這種現象用波來解釋,不過牛頓所說的波與光波並不是一個概念,他只是借用了水波的原理來解釋光的行為,從本質上,牛頓堅信光是一種粒子。所以牛頓的光波與光粒子的概念與現在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光子的概念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牛頓的眼中,相對於普通的物質,光的粒子要小很多,並且光和普通粒子應該可以通過鍊金術實現雙向轉換。牛頓在光學中寫到:
「為什麼物質和光子之間一定不能不能轉換呢?為什麼普通物質不能從進入其中的光子那裡得到能量呢?」
「Are not gross Bodies and Light convertible into one another, ...and may not Bodies receive much of their Activity from the Particles of Light which enter their Composition?
這難道不和後世的德布羅意所提出的物質波理論有那麼一些異曲同工之妙嗎?牛頓意識到雖然粒子間的大小不一樣,但是普通物質和光粒子的本質是一樣的。當然,我們也能稱其為誤打誤撞,畢竟他所得到的這種思想是基於鍊金術的。不過雖然鍊金術的諸多理論都是完全背離現代科學的,但是他卻孕育出了化學和現代物理學的最重要的基礎,不得不說也是一件很粉刺的事呢。
就是如此,我們的牛頓勛爵在對宗教和鍊金術這兩個自然科學的「敵人」的培養下孕育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
從這裡可以知道,其實對於牛頓來說,他只是按部就班的在讀書,而且他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窮。另外對於他而言,之後出任教授是一個鐵飯碗,這樣他就根本沒有必要去考慮錢的問題了。
所以我覺得,不是他不想經商(或者的確牛頓同學對賺錢沒有多大興趣),而是他讀書讀下來讀的太好了,以至於到了他根本不用去擔心錢的地步。
牛頓的時代和我們現在的時代不同,甚至19世紀或20世紀初期的時候都和現在相差很大。那時候掌握研究一門學科的知識需要的時間精力的投入和現在相比是非常非常少的,因為那時什麼學科都沒有像現在這樣被突飛猛進的發展過。所以即便是干著別的維持生計的工作,只要有興趣、願意投入,總能學的差不多。甚至那個時候很多學術界的人都是能精通許多個領域的。
但是現在為何窮人越來越少能有足夠的水平做研究呢?我覺得根本問題在於因為窮而沒有辦法從小受到正規的教育,從而沒機會進入正規的科研機構進行進一步的培訓。這一切在如今知識已經如此豐富的情況下就導致幾乎不可能變成大家了。別說自己干著其他維持生計的工作業餘搞,就算是進行正規的全日制培訓,想搞當今的理論物理或是純數學,也需要很大的時間精力投入。而且往往搞了一輩子也只能把一個領域搞個差不多,而對於其他的本學科的分支領域所知甚少。
所以現代人想搞科研,不至於非得是富二代(比如說能買得起房子那種);但至少,要保證從小接觸到足夠好的教育,長大後父母不用靠自己早早賺錢來養活也能生活下去,所以不用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而轉行。@狐狸先生 說了國外科學家的情況,我就談談我國的。之所以題主會這樣問,就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下,只有富貴子弟能夠有機會搞科學,他一看國外不是這樣,自然就會有疑問。
祖沖之,生於官宦之家,祖父執掌宮廷的土木工程。父親學識淵博,也在朝廷為官。父親和祖父都給了他很好的教育,他成為科學家,順理成章的事情。
酈道元,出生於官宦之家,他父親是北魏朝廷的大官,自己也成為了朝廷的官吏。
沈括,出生於浙江錢塘的大族,祖父當官,父親伯父都是進士。加上他自幼勤奮好學,寫出夢溪筆談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張衡,出生於漢朝的名門望族,祖父為蜀郡太守,自幼刻苦向學。
這四位,都是典型的官二代。
當然,中國也有一些非富貴家庭出身的,但不太多。他們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有家學淵源的普通人家,二是貧寒子弟。
郭守敬,屬於第一類,他的父輩,本是有名的學者,自然為他塑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徐光啟,則屬於第二類他祖父一輩也是富貴過的,只是到了他爹這一帶就衰落了。
看看吧,這些學者大部分都是官二代,要麼就是學二代,要麼就是富二代,總之都是靠家族的力量在支撐自己的學術生涯。
儘管如此,但我們不能用自己的環境,來度量西方文化下的科學工作的基礎和條件。
西方科學興起於市民階層,市民階層本就是流動性比較強,今天可能富貴,明日可能就貧窮。文化和社會地位、財富是分開了的。有文化的人,可以很窮,甚至很多文化人,都可能過得不咋地。但隨時,他們也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社會中上層。簡而言之,西方的科學文化生活與身份、地位、財富不掛鉤,可以依靠別人的幫助、社會的支持。
中國不一樣,中國的文化資源集中在少數精英手裡,社會流動不太大。往往有文化的人,就有資源和地位。所以,中國的邏輯是文化和身份地位是掛鉤的。
現在,中西方在這一個點上的思維逐漸合流,但傳統的糟粕還在作祟。人們總擺不脫,有了錢,才有資格去搞科學,去搞文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這種邏輯已經落後,要努力實現夢想(無論是科學,還是文化,還是什麼),你才能夠獲取資源,成就夢想。你內心的慾望,遠遠比你擁有什麼條件重要得多!看了一圈,為什麼大家都說牛頓家境不好呢?雖然牛頓祖輩的社會地位不高,但也絕對不是窮苦人家,說是小土豪要更貼切些。
牛頓母親經營莊園的年收入約700英鎊左右。聽起來不太多是么?我們對比一下好了,那時劍橋的學費是10~15英鎊,牛頓出任皇家造幣廠總監的年薪是500英鎊,身後資產3.2萬英鎊…
但大學期間牛頓的生活費確實少的可憐,因為他母親覺得給兒子少的離譜的生活費會迫使他知難而退,輟學回老家幫她打理莊園。這導致牛頓大學時的生活很窘迫。
至於搞科研只是富二代的愛好?這是哪裡的理論?
牛頓對宗教的狂熱是他科研的主要動力之一,他希望通過科學探索來弘揚上帝。同時他的極端自負又使得他希望可以由此證明自己的獨一無二,甚至證明自己就是上帝一樣的存在……
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優秀的造幣廠總監,出色的皇家科學院主席……
牛頓的生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霸投身在任何領域都能遊刃有餘。誰說牛頓不賺錢!人家可是皇家鑄幣廠廠長!金本位的創立者,牛頓晚年還在研究鍊金術。做物理在那個時代是富二代的事情。現在已經職業化了,就是個職業而已,別想太多。
去賺錢的那個叫羊頓,你不認識。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韓信,他當年也是一衣食無著的情況下,每天什麼工作也不做,就是不停的練劍,學習軍事。身邊的人嘲笑他,就是連洗衣服的老婦人也嘲笑他說我給你食物不過是看你可憐罷了,根本就不會想要回報,就憑你能回報我什麼呀?我想絕大部分人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早就放棄了,去隨便找點什麼工作做來養活自己,但是韓信仍然堅持,最終成了一個幾乎是保持全勝紀錄的將軍,這就是天才啊!天才能夠不屈服於世俗的壓力,一心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我等凡夫俗子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