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這個概念自產生到當今的歷史是怎樣的?


轉自搜狗問問 中華為什麼叫中華?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近代以來才有的民族學名稱,泛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但是,這個族體已存在數千年之久,其族稱的形成與發展也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

大約在5000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19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辭彙也應運而生。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即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華民族」的「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舜」是謚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謚法》曰:「仁聖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稱。「虞」本是帝堯時掌山之官,即部落聯盟中負責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鳥獸的部落世襲公職名稱。中國上古有「以官為氏」的習俗,即以其在部落聯盟中所擔任的公職名稱為部落名稱,故稱其部落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時,部落聯盟向民族和國家發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變為朝代名稱,如同夏後氏之稱為夏朝。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干部落聯盟的痕迹。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舜名「重華」,唐代學者張守節撰《史記正義》,釋「重華」為「目重瞳子」,說是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這種解釋不合情理,難以置信。如果細究其源,「重華」的「重」,是遠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名稱。這個氏族在帝顓頊高陽氏時代擔任過部落聯盟世襲公職「句芒」(木正,相當於今之林業部長。見《左傳·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稱。「華」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傳統,氏族首領的名稱即全體氏族成員及其後裔共有的名稱。在舜建立國家政權後,人們沿襲古老的習俗,以舜的名字稱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為「華」。「華」作為族稱見之於《尚書·周書·武成》,意思是指先聖王的後代,即遠古社會的貴族。這是初始的、狹義的內涵。而後來的「華」作為族稱見於《北史·西域傳》,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國人。這是廣義的內涵。以後,「華」作為族稱從此流傳下來,直到現在,成為約定俗成的對全體中國人的稱呼。即使遷徙到海外,也叫海外華人。如果擁有其他國籍,也叫外籍華裔。

在「華」的族稱形成之後,歷史上一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稱,也曾經作為華人的別稱流傳,如秦人,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唐人,見於《明史·外國真臘傳》;甚至於契丹在北方聲名遠播後,也成了華人的別稱。

「中華」一詞,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其源可溯自「中國諸華」。「中國諸華」一語見於漢朝高誘注《呂氏春秋·簡選》。意思是「中國諸聖人的後代」。在公元3—6世紀,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紛紛向中原匯聚,建立政權。當時,中原的中心地位備受尊重。內遷各族都表現出對中原傳統的強烈認同意識。「中華」一詞作為一個超越當時漢族、兼容當時內遷邊疆各族的概念被響亮提出。能否居中華正統,在當時成為一個政權是否能在社會輿論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資格的潛在標準。因此,內遷各族所建政權均從血統、地緣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聖人後代、理當居中華正統的根據。例如,鮮卑拓跋氏自述為黃帝之裔,見載於《魏書·紀序》;鮮卑宇文氏自述為炎帝之裔,見載於《周書·帝紀》;鐵弗匈奴劉(赫連)勃勃根據《史記·匈奴列傳-搜狗問問匈奴列傳》記載,強調自己的夏王室血統而稱所建政權為夏等。甚至於遠在漠北的柔然,當其強盛之時,也曾自號「皇芮」,宣稱以「光復中華」為己任,見載於《南齊書·芮芮傳》。同時,「舜為東夷之人」、「大禹出於西羌,文王生於西夷」等語,亦常出於諸君王之口,以明中華聖人本身也多有出自邊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權強調中華的地理內涵。居中華之地,居先王之國,理所當然為中華正統。

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現「中華」一詞。見於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頒行、由長孫無忌領銜撰文的《律疏》(後稱《唐律疏議》)。其中,對其卷三〈名例〉的「中華」一詞釋文如下:「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意思是說,凡行政區劃及文化制度自屬於中國的,都稱為中華。

當代學者普遍認為,「民族」一詞,作為近代以來民族學的一個術語,是一個外來辭彙,是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此前,在中國古代漢文獻中,指稱人們共同體的辭彙,有「人」、「民」、「族」、「家」等。這些詞都單獨使用。偶然也有把民族兩個字連起來使用的,但那是指稱中國古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和群體的複數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陰經》序中有「愚人得之(心術)以傾宗社滅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則指古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的社會組織,社是指祭祀土地的社會組織,在宗社聚會祭祀時,特別注意等級秩序。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群體,如古代稱士農工商為「四民」(見《穀梁傳·成元年》),今尚存「農民」稱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緣的社會群體,如「四閭為族」(見《周禮·地官》),閭是相鄰的二十五家,則相鄰百家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緣的社會群體,如父子孫為三族(見《周禮·春官》),自高祖至玄孫為九族。在《太白陰經》序言中,「民族」二字雖然連用,但與近代以來的「民族」一詞有明顯差別。

在「民族」一詞傳入中國後,產生了「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辭彙。「中華民族」是一個在近代出現的、相對於外國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學者梁啟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也』之一觀念浮現於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但如前所述,中華民族實體則是遠在「中華民族」這個族稱出現以前數千年就形成了。

從中華民族內部結構來看,數千年來,內部各族族稱在不斷變化,大約數百年一易。族稱的演變顯示出其中歷史內涵的變化;一些族興起了,一些族哀亡了,一些族遷徙了,一些族與別的族融合後改換族稱了。儘管中華民族的內部結構在不斷變化,特別是中原政權的更迭,常常導致一些族群向邊疆乃至海外遷徙;而另一些邊疆族則向中原匯聚,並建立政權。但不管其內部怎樣變化,中華民族本身始終是一個數千年以來包容中國各族共同發展的恆久的主體。


這個詞出自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本來是學術用語,指代漢族。後來別某些人轉化為政治術語。意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的民族統稱,實際就是國族。這個詞的概念變化,是從學術用語變為政治術語。這麼做為政客之光榮,為社會學家所不齒。


講這個故事其實很可笑,那就是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再認識。

西方的民族主義傳到中國,中國人才逐漸出現了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概念。

第一個是炎黃子孫。這個是錯誤的,我們大部是黃帝之後。

對南方的征服。

第二個是宗族概念。其實中國人細查都是幾家上古的大姓分化而來,那個時候只有家,沒有國,也沒有民族這個概念。

第三個是漢族確立。漢匈戰爭第一次使中國人有了國家和民族的概念,但還是很模糊,那個時候我們叫漢人,不叫漢族。

第三個是漢族的衰落。有一種說法是崖山之後無中國,由於那個時候的漢族文恬武嬉,所以被人征服。

第四個是漢族被折服。蒙古人對漢族的統治時間非常的短,所以對漢族文化的征服有限,可清朝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是滿族被漢化,但另外一方面是奴化教育對漢族人的奴化。

第五個是漢族的崛起。傳統的中國人精神面貌非常,。。。。。。反正雅爾塔協定的時候,中國神秘消失,還是一個被任意宰割的戰勝國。今天漢族是崛起了,可我更關心漢族的精神面貌。

如何評價朝鮮戰爭在世界戰爭史的地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1、文化

什麼是文化?文化即經濟,全世界只有新教(非基督教)和儒家文化圈才有資格談經濟發展,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這裡我就要肢解中國的文化,洗腦總是很痛苦的,閾值很低的朋友請繞道。

我不認為中國是農耕文明,我認為中國有三種文明,一種是以東亞外流域地區為特徵的農耕文明;一種是以沿海省份特定地區獨有的海洋氣候、海洋環境和海洋交通為代表的海洋文明;一種是內流域地區以綠洲、沙漠、絲綢之路為特徵的游牧文明,而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只是排斥和壓抑自己應該舒展的那部分潛意識。

2、文化壓迫

從徐聞到上海,中國的海洋文明從來就沒有因為政府的打壓而終止過。比如說中國最有名的海禁,本身就是農耕文化一種嚴重的人格分裂癥狀,游牧文化使我們積極進取,海洋文化為我們帶來財富,萬國來朝,農耕文化帶給我們什麼?今天我們真的就開放了?我們沿海十二省市那個礦產資源不比日本豐富?那個自然條件不比日本好?那個人力資源不比日本豐富?可反問之那個比日本經濟發展的好?這就是中國特色,農耕文化不情願的對外開放,根子里是極端病態的抵觸情緒。

假如農耕文化還要對海洋文明、游牧文明進行壓迫,那有精力對外文化輸出?

對時間和地理的征服,是農耕文明最變態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文化正朔

河洛地區自古就是華夏兒女的發祥地,但是由於歷朝歷代無休止的破壞、掠奪,致使偏安一隅的江浙地區後來居上。這裡就要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江浙文化、燕京文化、河洛文化那個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正朔?不是那個文化都能算中華文化,都能算主流文化,這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氣質、國運和未來。國人應該多考慮這些問題。

漢族史就是黃河史。

讓現在的黃河改道流入黃海,從長遠看是否更有利?比如增加領土面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4、文化首都

中國人的根在哪裡?答案是天水,天水是伏羲的故鄉。

5、軍事首都

冰與火的世界裡有一句話:凜冬將至,看我發圖,強取勝於苦耕 !

陝西大家都知道,這個地方因為光熱和降水的原因,所以只適合種小米(粟)和高粱,而華北則適合種植小麥,過了淮河就適合種植水稻。而小麥和高粱一年一熟,小麥可以一年兩熟,而水稻甚至可以一年三熟。這就是中國人身上的狼性和奴性。

得天下者,必先得陝西。陝西和華北、華南對比,就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優勢,對於粗放型作物小米、高粱,勞動者可以解放大量的時間用於戰爭,而華北、華南假如把勞動力放在準備戰爭,就會發生大規模的饑荒。而對於陝西而言,由於人口的增長,而糧食不能保持供給,戰爭就是最好的社會減壓手段,這就是中國的人口理論。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偶然嗎?那劉邦占關中,而踞天下。李唐定都長安。李自成幾齣陝西。毛澤東從延安走出。

中國的軍事中心就是長安。

6、經濟中心

軍事活動決定苦貧的陝西必然居於茶馬古道、西北絲路、東北亞經濟、東南經濟的中心。

徐聞上海。東南沿海土地奇缺,東南的人民必須出海捕魚來獲取食物,當人口進一步增長,就需要貿易來實現經濟增長,中央王朝的態度是什麼?片板不許下海,極端仇恨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羅列的特別措施共190項,其中禁止類38項,限制類152項。《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禁止類36項、限制類78項、鼓勵類中的限制措施約43項,共約157項。經過比對分析,發現兩者的吻合度居然達到100%!假如自貿區裡面和外面是一樣的,那弄自貿區幹什麼?中國式的幽默。

茶馬古道。從人類歷史看,中國和印度是世界最主要的兩個經濟體。歐洲、北美、東亞都太偏,而印度居於東西方交流的通道上。中國北方一熟,南方二熟,也有農業三熟的地區,那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也是中國經濟最繁榮開放的地區,而印度全境都有農業三熟的條件。種植業是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國民經濟的基礎,當然前提是利用好這一優勢條件。假如印度願意,隨時都可以成為世界首強。中印之間的貿易潛力,完全可以用+infty 來形容,大理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內控制中國和東南亞、印度之間的貿易,趕超上海。可是我們吝嗇的連條鐵路鐵路都不願意修,中印貿易還是靠騾騾馬馬來實現。

西北絲路。早在商、夏就有西域的玉器內傳,於是就有了中國的玉文化,中國人喜玉的情節完全不亞於今天國人賣腎買土豪金。農耕文明的官文化進入西域以後,原有的商業文明就凋弊了,直到今天。西域內流域,所以有著以坎兒井為代表的一系列設施農業,漢族所到之處皆以文化征服為特徵,一概剷除。空間地理真的是可以征服的?愚昧無知而已。

7、偏安一隅

中國人總是重視一件事情,然後就會忘卻大局。當前的中國人就是這樣,為了東北亞利益,而忽略了全局。

遼國人是怎麼評述燕京文化的呢?燕趙之地,自古多出諂媚之士。

所以認識中華民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你到底是陝西人,還是北京人。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是梁啟超發明的


推薦閱讀:

西方文化優於東方文化嗎?
這個世界上,有哪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例子?
有哪些前半生榮耀後半生潦倒的真實人物?
有哪些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
你為什麼反對公眾眼中的國學?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梁啟超 | 中華 | 近代史 | 中華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