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交網路》獲得2010年奧斯卡最佳配樂?

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聯袂為《社交網路》打造的純電子配樂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原創配樂,而那一屆其他的候選作品幾乎也個個都是精品:John Powell的《馴龍記》被譽為近年來最佳動畫配樂;Hans ZImmer的《盜夢空間》被認為是他近年來最具突破性的作品;Alexander Desplat的《國王的演講》、A.R.Rahman的《127小時》、Danny Elfman的《愛麗斯漫遊仙境》(金球獎最佳原創配樂提名)同樣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為何《社交網路》的配樂能脫穎而出?


這和奧斯卡獎的評獎制度有關係:最佳音樂的提名由學院成員中的音樂方面的專業人士來投票,所以奧斯卡獎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提名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而最終獲獎情況是由所有的學院成員一起投票。學院成員中佔比重最大的是演員,這些人大多數都不了解電影音樂究竟是怎麼回事,更不認識什麼Alexandre Desplat,John Powell。所以像Trent Reznor這樣的歌星出現在投票選項里和上述兩位並列時,你猜他們會選誰。


謝邀但是很抱歉原片沒看過(因為那時候我連本科都還沒上…和音樂半點關係沒有)不過以2012年Steven price配的那個gravity拿獎了以後,雖然我當時學的還是傳統作曲,但是心裡還是千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啊…那簡直幾乎就是音效片嘛拿音樂的獎?!!!尼瑪全都是弱聽么評委們?!!!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是我們現在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拿來做的範本,雖然說這種牛鬼蛇神的動畫電影本來就需要大量音樂所以並不難下手,但是John powell給出的音樂真的很令人振奮。所以看到樓上各種的評論,再加上how to train your dragon被淘汰…估計就又是一個瞎評的了

僅為猜測…表示會儘快補看這片子然後來補充的

…………………割…………………………………

倒騰半天終於搞明白怎麼補充了,這功能隱藏好深…

今天看完了(尼瑪整整卡了我兩天才看完!誰再跟我說資本主義網速快我掐誰肉!),乍說呢,除了划船的那段peer gynt還算改得挺亮眼以外,其他地方真沒感覺有什麼特別酷炫的…真心的,如果說它和馴龍高手在音樂方面形成了競爭然後馴龍高手被滅了的話,oh shit...

那一股帶著酸爽的西伯利亞冷空氣拂過千萬匹羊駝那高傲的絨毛時,整群羊駝都沸騰了撒歡賓士的場面…


配樂最重要的功能是烘托電影而不是單獨拿出來聽,《社交網路》這種電影其實是很難配樂的因為非常容易喧賓奪主。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片子的配樂,特別是那個鋼琴+電子背景噪音的main theme,配上影片開頭男主在深秋哈佛校園落寞的奔跑,非常搭啊,不知道樓上為啥那麼多黑。而且我覺得這部電影從攝影,剪輯,劇本,配樂都堪稱完美,而且確實拿了這4項非常重要的單項獎中的三項,只是《國王的演講》更主旋律一些罷了,但是《社交網路》明顯要比《國王的演講》更令人回味。


引用當年我寫的一篇日誌《所謂的奧斯卡配樂審美情趣》。
內容可能會有一些偏激,但是請各位理性討論。

對比當年John Williams因《星球大戰》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在電影音樂史上書寫下重重一筆的事件上看來,如今奧斯卡配樂獎項早已失去了它的意義。配樂在好萊塢電影音樂工業中逐漸邊緣化,其地位早已不如從前,而對於學院來說,這個獎項也逐漸變性為用於撫慰那些落選作品集中營。

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再到如今的《社交網路》,學院一次又一次挑戰樂迷們的底線。那些像Thomas Newman,John Powell,James Newton Howard這樣的活躍在好萊塢配樂領域的優秀作曲家年復一年的陪跑,看著那些在電影音樂領域混跡無名小輩在其頭上撒野,這是一種何等無奈?

今年的配樂獎結果實在讓人忍無可忍,看一下提名列表,Alexander Desplat的《國王的演講》、Hans ZImmer的《盜夢空間》、John Powell男的《馴龍記》,乃至A.R.Rahmen的《127小時》,這四部作品比起那些最簡單的毫無技法可言的鋼琴音,被人戲稱為猶如8位NES里的迪士科舞曲,以及那些嘈雜的電子環繞音效來說顯然更有價值,Reznor和Ross所做的也就只是把這些雜碎揉到影片中去罷了。

很明顯《社交網路》出色的劇情,精湛的快速剪輯和語言對白才是亮點,電影的豐滿明顯不是來自於配樂本身,這些氛圍音樂僅僅是點綴作用。相比起《馴龍記》,《國王的演講》這樣的需要用配樂支撐起絕大多數畫面的意義上來說,《社交網路》的音樂明顯佔據下風,配樂在成片中的功效則更為弱化。

然而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卻並不能因此為其他幾部影片配樂博取更多同情分。因為奧斯卡的投票規定除了動畫短片、真人短片、記錄長片、紀錄短片外,並沒有強制投票會員需要證明自己看過這些提名電影后方可參與投票,因此誰也不知道那些投票會員是否聽過了這五部提名配樂後作出了自己的決定。相比來說,如今專業領域的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家協會(IFMCA)的評選結果才是證明音樂價值的一個風向桿。

當電影音樂的傳統配樂技法們和符號化音樂們的再次落敗,在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後,我想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願意給奧斯卡的配樂獎項投出自己的信任票了。

By Harrybocai


我自己聽電影配樂的時候會從兩方面進行考量:一是對電影表達的渲染拿捏,二是單獨拿出來聽的欣賞價值。只是個人感覺,《社交網路》這套OST在前一點上做得很棒。像這樣一部充滿對話精心剪輯的情節片,無法想像若真用上很多豐滿的管弦樂,跟燒菜倒翻老乾媽有什麼區別。但我出去玩逛到碟店,在11刀特價的《社交網路》OST和23刀的《別讓我走》OST裡面還是輕鬆選後者的,那是因為我覺得《社交》配樂作為一張完整音樂專輯的意思不大。

Trent Reznor的東西雖然看上去好像挺簡單,但作為電影配樂它最基本的職能全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又給重古典功底的大師們帶來一點新思路,學院成員願意投票有什麼不可以呢,犯得著上升到讓他滾出配樂屆的地步么……


正是mark被甩後跑回宿舍的那段配樂才讓我眼前一亮決定認真看這部電影的。


又被菠菜同學把該說的都說了......

我在選擇OST的時候,是先看作曲是誰,然後再決定是否要看這個片子,哪怕看過片子覺得無聊,下次也還會選擇先從音樂入手,而《社交網路》的配樂讓我沒有絲毫好感,聽完一遍直接刪除,連片子都不想看~~

不是我拒絕新意因循守舊,現在電影原聲的門檻是比較低了,什麼樣的音樂風格都可以出現在影片中——但好歹傳統配樂都是帶個管絃樂音色的吧?就算沒管絃樂器,來點鋼琴或者吉他什麽的弄幾段旋律入耳的小曲兒也算是那麼個意思,Daft Punk 也是惡補了一番管絃樂才拿出來《創戰紀》這種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作品,Trent Reznor 和Atticus Ross 居然就這麼用各種8bit音效就把配樂給對付了事,而這個草台班子以這種方式湊合出來的玩意居然把《馴龍記》這部在動畫配樂領域里極有可能是後無來者的三S級優秀作品給擠掉了,我著實為John Powell 叫屈,作為好萊塢動畫配樂之王,居然一次奧斯卡獎都沒拿到,同時也為奧斯卡評委的不負責任深感失望,像John Williams 這號配樂之神也不是因為片子好,他的音樂就一定能獲獎,否則他也不至於40幾次提名僅有5次拿獎,而Trent Reznor 和Atticus Ross 這倆臭不要臉的居然一出道就能腦袋碰著天花板,得便宜賣乖,繼續恬不知恥的混跡在配樂圈子裡,做了《龍紋身的女孩》,無語了,這號人都能登大雅之堂,那別人努力學習樂理、學習各種樂器、學習不同曲風、學習指揮樂團錄音還有什麽意義?

讓Trent Reznor 滾出配樂界,做他的工業音樂去,這就是我的回答~~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美國騙局》?
奧斯卡獎的最佳混音與最佳音效剪輯這兩個獎項的差異在哪裡?
為什麼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

TAG:社交網路(電影) | 奧斯卡 | 電影原聲 | 奧斯卡最佳配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