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樣的?
鑒於羅永浩回國後對日本的各種誇讚,以及魅族對侘寂的推崇,很想了解真正的日本的工匠精神是什麼樣的 。
------序-----
社會的發展賦予了時代不同的特質,而每一段特質,又深深地影響著所有的人。
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粗略地概括一下中日的不同的話,或許可以這麼說:
日本就好似一潭足夠沉靜的湖水,雜質已經漸漸沉澱,清澈見底。
泛舟湖上,一股安定感油然而生,彷彿一切都可以不緊不慢地進行,頗有餘裕。
中國就彷彿波濤洶湧的大河,挾帶著巨量的水和泥沙飛速地前進,響聲震天。
乘船而上,在感受著可怕的能量之餘,不免心中有些興奮,有些緊張,也有些彷徨。
當然,日月流轉,斗轉星移,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湖水會因地殼變動而被攪得天翻地覆,而大河,也總有流入港灣漸漸平復的時候。一切都是自然規律,沒有高下之分。
人受時代的影響,而工匠精神,則受人的影響。
在這個時代的日本,它的工匠精神,就是當代日本的精神。
-------------
要探討工匠精神,先要明白什麼是工匠。
其實所謂的工匠,在日本叫做【職人】,職人從事的工作統稱【工芸】。
【工芸】這個詞代表的是用創意為實用品增添藝術性,使得物品本身的機能與美巧妙的結合的活動。(日本著名美學家柳宗悅認為,所謂工芸,指的就是實用品,它和美術完全不同。比如繪畫是為了視覺而創造的藝術品,和服或者桌子是為了使用而創造的工芸品。)
================
以上是一般的工芸概念。柳宗悅自己,又把【工芸】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加以細化:
在【工芸】之下,又分為【美芸】與【民芸】兩大類。美芸代表的是技巧性的,貴族性的,裝飾性的技藝。民芸代表的是機械性的,創造性的,實用性的技藝。也有人把【美芸】稱作【上手物】、把【民芸】稱作【下手物】。
要展開說,太費周章,這裡不做過多討論。
================
如果用使用的材質來分類的話,那麼有漆,玻璃,金工,陶瓷,寶石,木竹,絲,紙,布,革,合成樹脂這麼幾大類。再細分的話比如金工又分為鑄金,雕金,鍛金等等。
所以職人與工芸,就構成了日本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
我手頭有一些書籍資料,便挑選兩位日本的職人,摘錄下他們的話。
-----1-----
京都的【御所人形】
職人:伊東 久重
「御所人形是注入了人形師的魂的作品」
「我離頂點還差得很遠,以前的作品總是被祖父指摘沒有「品格」,所以每天每天,不斷地在雞蛋殼上練習」
「經過了二十年的磨練,每日的鑽研,終於成功在東京舉辦了個展,這其中的辛苦,我自己最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浮世繪印刷】
職人:長尾 直太郎
「以前職人們的世界,是有徒弟制度這麼一說的,十幾歲就住在師父家裡學習,雖然是以自立為目的的,但是能不能學到本事才是最重要的考核標準。所以在這期間,不會有工資方面的問題,因為他肯定知道錢是很少的,能學到東西才最重要。當然,我對徒弟制度並不全面肯定。早晨早早起來,一直工作到深夜,連睡覺的時間都幾乎沒有這種事情也很多,非常辛苦。但是,通過這樣的修行,能實實在在繼承這門手藝,這也是事實。」
「這工作有竅門,不管怎麼努力,如果印十二、三色的話,也肯定是有缺陷的。我幹了四十幾年,能作出自己認為好的作品的時候,也不多。也就一兩件而已。」
「職人嘛,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太棒了』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時候,從中國傳去了非常多的技藝,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改造」後,成為了日本式的,煥發著別樣生命的東西。如果說這到底是什麼,那就是日本人自己的「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覺」。雖然手工藝不只有日本獨有,但是日本的技巧,是纖細的,多樣的,並且重視製作時候的精神和情感。
「這個用心了」「這個沒用心」這樣的話很常見,因為這樣的精神,不僅自己知道,還能夠傳遞給使用者。
另外,上文提到的長尾直太郎的那句「職人嘛,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太棒了』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是很多職人共同的特點----謙虛。這已經不僅是職人的範疇,也與做人是共通的。可以說應該是人生基本的態度。
在一定不是輕鬆的條件下,只管一心去做的認真精神,我們不假思索就應該大聲叫好。「如果把自己的全部熱情賭在工作上,即使疲乏從指尖傳到身體,精神也是不會累的」。
跟生活緊密相關的職人們的工作,不同於藝術家那孤獨性的探求,最重要的,其實是回應人的需求。甚至於,對於職人來說,每一天面對的新的挑戰,才是真正的樂趣所在。更進一步說,如果能夠和各種各樣的職人一起切磋琢磨,才是最理想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的這種精神,不僅僅在工匠的身上能夠體現,食品業,製造業,甚至是體育圈,演藝界,統統如此。
這是關於製造業的精神:
[NHK][紀錄片].中日對決--製造工藝人的攻防戰
這是關於聲音的精神:
[諸神][NHK紀錄片]京都尋聲 守護傳統之音-01
這是關於動畫的精神:
[諸神][TBS紀錄片]熱情大陸 肩負吉卜力的男人:鈴木敏夫
對工作的全情投入:
[諸神][NHK紀錄片]長井鞠子的口譯人生
在舞台上奮力的揮灑汗水:
[中字]100818 NHK堂本光一 《一切為了舞台》
看這些紀錄片,你會發現,所謂光鮮酷炫的背後,都是對自己極限的一次次挑戰,這種極度認真的精神,跟工匠精神是完全契合的。
它是實實在在,深刻於這個民族內部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傳統工藝不斷衰退的今天,有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死去,都能連帶著這門技藝的消亡。但相對的,不管是哪一種傳統工藝,如果自己做到極致,那麼你一個人,也能振興它。所以,不要否定,更不要閉鎖,靈活的運用頭腦去臨機應變,才能改變傳統工藝的困境。
在翻閱大量資料的同時,我也注意到,很多手工藝的保有者年齡都很大了,他們對於後繼者的缺失有很多無奈和擔憂,這其中,紀錄片里宮崎駿先生偶然冒出的一句「現在的年輕人不中用了,孩子們也在減少」引起了我的注意,的確,日本急劇增加的老齡化和少子化趨勢,正在逐步蠶食著一些稀有的技藝,甚至於很多人不再敝帚自珍,轉而用開放的態度來歡迎外國人繼承和學習。以我親身的經歷,的確有不少我們的同胞,在日本的老師指點下,默默地學習著,努力著。我很期待,藉由他們的雙手和智慧,能夠反過來帶給我們中國怎樣的驚喜和變化,讓古老的技藝,在兩個不同的文化間,再次激蕩升華。
參考文獻:
「工芸の道」柳 宗悅
「江戸の職人:伝統の技に生きる」中江 克己
「日本の匠:六十三人の棟梁と語る」中村 昌生
「女職人カタログ:伝統工芸就職紀行」菊池 比佐乃
「人間復興の工芸:民芸を超える」岀川 直樹
「匠のこころ:近畿の伝統工芸」吉田 甦子
感謝大家的贊同,一天多就收穫700多贊同,在下倍感榮幸。如果您覺得在下的答案寫得還挺用心,那麼這個答案也許也值得您一讀。
最近流傳的「iPhone 6 成本只要 1200 人民幣」靠譜嗎? - 蘇鵬的回答
————————————————————————————————————
關於日本工匠的一個小故事,和iPod有關。
那些打磨出iPod的日本匠人們
iPod的後蓋,居然是手工磨出來的。
在日本的新瀉縣,有一個叫燕市的地方。
這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地方,有著一家專門研磨金屬加工品的殿堂級公司——【小林研業】。
看這毫無設計美學的招牌,其貌不揚的廠房,你很難相信他擁有著日本最頂尖的金屬研磨技術。
2001年發售的iPod後蓋,就是以這家公司的匠人們為首,在燕市一個一個地研磨而成,宛如鏡面一般。
(當時秒殺一切其他便攜音樂播放器的外形)
這家公司的社長小林,是一名研磨的道路上鑽研了40年的專家。日本的工匠令人驚嘆的技藝,再次在iPod的背面展現地淋漓盡致。
(小林社長)
而誰也想不到,風靡全世界的便攜音樂播放器 iPod,將它的後蓋打磨成像鏡子一樣閃閃發光的生產地點,居然是這樣的——
(房齡超過40年,木造。會漏風,面積不超過100平米)
========================================================================日本匠人與蘋果的緣分,從一台筆記本電腦開始
2001年1月,蘋果發售的PowerBook G4,是首次使用鈦合金作為外殼的電腦。
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蘋果公司和住在新瀉縣的匠人們之間的緣分,就是由這台筆記本電腦開始的。
鈦合金,它擁有美麗的光澤,輕巧且結實。因為可以用來造高達而被廣為人知(誤)。
蘋果對這種材料青睞有加,千方百計想要用鈦合金造出一台電腦來。
蘋果當時曾經向美國的鈦合金協會提出這個計劃,但是被毫不留情地駁回了。憑他們現有的加工工藝,對他們來說是一向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即使是這樣,蘋果也沒有放棄,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尋找。
據當時相關人士回憶說,蘋果對於提高產品的完成度所傾注的熱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這個產品的負責人,開始不斷地向世界各地的企業諮詢。通過生產鈦合金的大手日本公司神戶制鋼那裡,得到了在新瀉縣,有一家叫東陽理工化學研究所的情報。據傳聞,在那裡有世界頂級的加工技術。
於是,在和東陽化學研究所的共同開發下,完成了堪稱藝術品的,厚度僅僅0.4毫米(鈦合金外殼自身的厚度,而非機身)的超薄鈦合金筆記本。
被這件藝術品震驚的蘋果, 當時的反映據說是這樣的:
於是他們派出了當時最高管理層的6人(包括蒂姆庫克),特意來到新瀉,提出了獨佔生產線的合同。
「他們無懼失敗。眼前的產品是不可能會失敗的。所以他們要做出最完美的東西。」
——(東陽理工化學研究所前負責人)
就是這種成功的體驗,促成了相距9000公里,美國西海岸的it公司和新瀉縣的加工產業之間的基情。
========================================================================
蘋果與匠人們的蜜月
在某種意義上說,蘋果會將目光投向這些在新瀉的匠人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江戶時代後期開始,新瀉縣燕市一帶開始發展刀具和金屬研磨的產業,即使到現在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水平。1960年至1980年左右,餐刀等廚房器具的加工產業迎來了頂峰。但是隨著以中國為首亞洲國家的的崛起,燕市漸漸失去了當初的輝煌。亞洲其他國家敵不過的,只有最頂級的工匠們的研磨技術。
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蘋果和新瀉匠人的相遇了。
—————————————————————————————————————————
「找不到能打磨的公司的話,我就要被炒魷魚了!」
柏崎市的一個金屬製造公司的銷售代表, 通過燕市的研磨工會,終於找到了小林。他給小林帶來的工作,是幫忙研磨iMac的支撐架。
這是個超難的工作。要將金屬磨得和鏡子一樣光亮,一般來說需要用熱帶產的植物纖維——劍麻製成的布。但是用這種布摸出來的金屬,雖然只有一絲絲的痕迹,但是蘋果不允許。蘋果要求完美,一絲絲都不行,需要完全的光亮。如此苛刻地要求,可以接下這件工作的公司,全日本可能只有小林研業可以。這也是為什麼,那位銷售代表找到小林之後,忍不住哭了出來。
「沒有好的布啊。」
即使是小林這樣的傳說級工匠大神,要完成蘋果發布的S級任務也是不容易的。
小林為了找尋不傷到零件的布,來到了大阪。在這裡,大手纖維公司東麗開發的新商品TD布被他發現了。
就這樣,小林從東麗訂購這種布,為蘋果打磨了一年半。但是,隨著這件工作的訣竅被母公司知道了之後,工作就被剝奪了。
還好,蘋果將新開發的商品iPod的打磨工作,通過東陽理工化學研究所的介紹,交給了燕市的打磨工匠們。
又是一件超難的工作。
工匠們最初,在不知道是什麼產品的零件時試著打磨了一下。要打磨只有0.5毫米厚度的蓋子,需要絕妙地施力技巧。再加上不鏽鋼摩擦生熱會造成歪斜,所以需要在打磨的同時保證良好地散熱。
打磨完成的蓋子還需要接受嚴苛的品質檢查。在一定亮度的熒光燈下,檢查員會左右傾斜蓋子來測試。一旦反射光有一點點偏差,就作為不良品廢棄。如果10個完成品中沒有8個以上的合格品,就會被打上失格的烙印。
當時,由於許多的工匠陷入了苦鬥,蘋果認為量產的話需要花上兩個月。但是小林只花了5天,就打磨出了極高的良品率。
「不愧是小林啊。」
來自同伴的讚美聲不絕於耳。
打磨iPod後蓋的工作日漸增多。包括小林在內的匠人們5人即使拚命打磨,一天也最多打磨出1800個左右。一個的加工費雖然只有100日元,但是巔峰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就超過了以前年收入的一半。而當地其他公司的匠人們由於技術不足,打磨出來的品質良莠不齊,產量也因此上不去。
於是,附近的公司的人來請教小林,能不能開個打磨技巧的學習會呢?
由此,當地的燕研磨工會,從零散的個體戶,變成了可以接受大量訂單的生產聯盟。在2003年的鼎盛時期,有將近20家打磨業者,一天可以打磨將近兩萬台iPod後蓋。
匠人之間極少見的切磋技藝,也在時不時地發生著。
在小林不斷刷新業界標準之後,將iPod後蓋的光澤度磨到了接近物理的極限。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iPod後蓋,已經亮到了一個新高度。
然而蘋果和燕的研磨匠人們的蜜月,也在不久後結束了。
因為,日漸增加的iPod銷量,單憑燕市的匠人們手工研磨已經嚴重產能不足。
還有,隨著勞動力價格上升,蘋果迫不得已開始消減成本。
========================================================================
突然出現的神秘男子
2005年春天的某一天,小林和幾名研磨的匠人們像往常一樣正在沉默地工作著。
突然,出現了一個單手拿著攝影機,從早到晚在拍攝他們工作內容的男人。
(圖文無關)
「讓我拍下打磨過程吧。」
向蘋果供應金屬零件的一家製造商派過來的這個男人,靠近匠人們,鏡頭聚焦在他們的手上。還是灰色的不鏽鋼,碰到研磨用的布之後就變得光亮無比。
碰觸的角度,施加的力度,還有研磨的時間,都被攝像機巨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作為領導人的小林,憑著直覺,理解了這台攝像機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累計打磨了超過100萬個iPod後蓋的小林的匠人之技,被攝像機詳盡地記錄下來,用來作為今後用機器批量研磨生產的範本。
「拍攝持續了三天。但是因為是客戶拜託的事情,我們也沒有辦法拒絕。」
小林頗為無奈地說道。
攝影結束後不久,小林就從這份工作收手了。巔峰時期約有20家公司一天手工打磨出1至2萬台iPod後蓋的工作,就這樣從當地消失了。
發售初期的出貨量只有30萬台的iPod,在05年翻成了超過50倍的2249萬台。對蘋果來說,想要把手工打磨的工作,轉移到勞動力更廉價的國家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小林對於這件事是這麼說的。
「和中國的製造商競爭是沒有勝算的。比起這些,正是因為有蘋果的訂單磨練出的接近極限的技術,才能幹好現在的工作。」
現在,他們的工場在研磨的是設計精妙的不鏽鋼制杯子,精密用的機械零件,高速公路的照明用燈的反射零件等等。
在工作現場,也有不少正在接受小林指導的年輕工匠的身影。
那象徵著技藝的傳承,一磨一生。
浮躁的時代,應該向專註的人們致敬。
————————————————————————————————————————
感謝認真閱讀到最後的你。
我想你應該和我一樣,認真且熱愛分享。
近期剛開通了微信公眾帳號:日企研究
微信號:j_research
不定期更新有關日本領先企業的有趣文章(皆原創)。
希望可以讓你在享受閱讀的樂趣的同時,收穫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工匠精神的社會前提是:
1. 階層固化 ,反正你和你的同齡人也沒太多地方跑,
你周圍不會出現,今天當員工,明天換個行業就變成了老闆,發財了的故事!
你的最佳選項就是老老實實爭取當個完美的螺絲釘按部就班干一輩子
2. 長時間不會經歷社會動蕩。
社會動蕩一來,你這個螺絲釘,有可能會去當插銷!甚至回爐重新煉製!
以前你付出的心血和成本,就此白白沉沒!
..
日本的牛逼企業,30年前是那些,現在還是。
年輕人啊!創業是沒前途的,是高風險的,把你的聰明才智奉獻給公司吧 !喲西!
.
深圳20年前出了個華為,10年前出了個騰訊,5年前出了個順豐,這兩年又冒出個大疆。
艹,憑什麼你們創業變成億萬富翁,老子整天加班被人搞剝削?
老子在學校里也是個學霸來的,老子家裡關係也挺硬的,憑啥讓我去當個鋥鋥亮的螺絲釘 ?
沒有任何一個社會特性,是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的。
評價好與壞,一看具體情境,二看程度。
當今的中國,無疑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於是這一點,在方向上,確實應該向日本學習。
但中國人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一個事實:美國這個國家,在歷史的不論任何時段,相比於日本,其缺乏「工匠精神」的程度,比中國好不到哪兒去。
但你很難說美國是一個沒有日本成功的國家。我們都知道,美國比日本成功的多。
日本這個國家最大的特性,也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就是習慣性地把他們認為「好」的品質,統統做到過頭,而完全不考慮「程度」在評價好與壞過程中的重要性。
結果?借用某答主的話說就是,「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而我個人的描述就是,日本總在做這樣的循環:
1,在「第N紀元」中,把事情做到極致
2,陶醉於自己的優越和精妙中不能自拔,卻永遠沒有能力把世界推向「第N+1紀元」
3,等別的國家/民族做出「第N+1紀元」的成就很久很久以後,才發現自己在「第N紀元」中的自我陶醉,早就沒有了戰略基礎
4,全民夢碎...碎得稀里嘩啦的
5,學習「第N+1紀元」國家的先進戰略理念
6,在「第N+1紀元」中,把事情做到極致
結論:日本的「工匠精神」,在方向上,值得當今中國學習。但在程度上,如果有人居然會真心醉心於那些日本人「工匠精神」的具體展現,並堅信那才是國家發展的終極模式...或許不是「戰略上的懶惰」,而是「戰略上的愚蠢」。
向美國學習戰略,向日本學習戰術,才是中國該有的方向
-------------------------------------------------------------------------------------------------------------------------------------
以下照搬個人的另一篇相關答文。我覺得裡面的比方還是很貼切的233333
日本到底哪裡厲害? - Fan Francis 的回答
如果中美日是程序員
日本程序員:我潛心鑽研C++有N年之久,編程冠絕同輩,程序乾淨整齊、一塵不染(其他日本人:斯闊以!)
中國程序員:我藍翔科班出身,你要啥我就給你弄啥。什麼?看著很亂?跑跑看咯,效果跟樓上的沒啥實質區別。哦對了,價格是樓上的3折
美國「程序員」A:我潛心鑽研C++有N年之久,編程冠絕同輩,價錢還不高,性價比之王(然後跟客戶談好生意以後,把活兒扔給日本程序員和中國程序員 -- 現實中主要是扔給印度程序員)
美國「程序員」B:編程真SB,煩死老子了...潛心鑽研N年黑科技,搞出了自動編程智能程序,間接導致日本程序員和中國程序員失業
後續:
美國「程序員」B:躺著數錢數到手抽筋
美國「程序員」A:我潛心研究自動編程智能程序N年,自動化效率冠絕同輩,價錢還不高,性價比之王...(你猜對了,活兒自然還是outsource出去)
中國程序員:藍翔回爐幾個月出來,又是一條好漢
日本程序員:自殺了
日本程序員的後輩們:我潛心研究自動編程智能程序N年,自動化效率冠絕同輩,自動編出來的程序乾淨整齊、一塵不染...(其他日本人:斯闊以!)日本封建社會階級固化的副產品,
他們做不了其他的事情,也沒有科舉,沒有上升通道,
於是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好,才能活下去;
於是這樣的傳統就一代代地傳下來了。
如果明朝活到今天,監管力度強一些,
明朝的「軍、民、驛、灶、醫、卜、工、樂諸色人戶」也必然是出色的匠人。
話說,絕大大大部分羨慕匠人精神的人,自己必然是不肯去吃苦做匠人的,
都是想著自己靠『科舉』出人頭地,然後反過來享受匠人的優質服務,
匠人能不能活好,想不想做舉人老爺,自然不在各位君子的考慮範圍內了,
呵呵,人性。
而這也是所謂匠人精神在現在的日本年輕人眼中基本算是個P的原因。
中國不會學匠人精神,要學也學什麼矽谷精神,蘋果精神。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國家正在進行產業升級;
so,看看就好,歷史不會開倒車;
有錢有閑就多去享受享受,以後就沒有了,
即便有,那也是給貴族、舉人老爺享受的高級奢侈品,
你看,管家你們就請不起吧?瑪莎拉蒂的真皮座椅,你們也坐不起吧?
------------
評論里居然有人說這些工匠是因為喜歡才做的.....
這和那些說西藏地區天天放牛不上學的孩子多麼自由多麼純樸多麼原生態的人有什麼區別?
那些現在絕大部分仍在堅持的匠人,
難道不是沿著「父親是做這個的——成年之後繼承作坊/店鋪——沒有辦法只有做好才能生存——原來做這個也挺有意思的」的心路歷程走下去的么?
但如果有更好的出路,你願意讓你的孩子磨一輩子金屬後蓋?
半澤直樹即便不想報仇,他會呆在工廠里做一輩子螺絲?
怒答。
之所以怒是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看了所有的答案,得分較高的都是很努力在寫了,但是讓我看的卵有些不適,因為完全是答非所問嘛,看完之後仍然不知道什麼是工匠精神。
自從羅教主開始做手機,這個工匠精神就沒有離開過他的嘴巴。這也讓這個工匠精神這個詞走進了很多人的耳朵里。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工匠精神這個詞還是比較模糊-----你們整天叨叨工匠精神,到底他媽的什麼才是工匠精神?
你拿個鎚子敲了一輩子釘子你就工匠精神了?你在哪裡裝卸了一輩子的集裝箱裝到退休你就工匠精神了?你雕刻了一輩子木雕作品幾十萬件你就工匠精神了?你在手術台上無失誤工作5000個小時你就工匠精神了?
非也。
你敲釘子敲了一輩子,但是你敲的每根釘子都沒有完全釘進去。你裝卸集裝箱裝了一輩子,一輩子沒有改進過你的裝卸方法和提升過裝卸效率。你雕刻了幾十萬件木雕,都是臨摹,沒有創新,沒有審美。你在手術台上無失誤工作5000小時,每個傷口縫合處都會多一個傷疤,每個都是。如果這就是工匠精神,那你真是工匠,你全家都工匠。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最初來源於手工製造業,畢竟是工匠們的精神風貌嘛。但是我們今天說的工匠精神其實算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概念,也就是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優秀的素質內涵。那麼,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概括。
1,熱愛你的工作。很多人覺得這個簡直就是扯淡,這不是咱們中國的「干一行愛一行」么?還真不是,日本人覺得你要想把你的工作做好,前提是你一定要熱愛你的工作,這樣你才有熱情和主動性把它做好。沒有這一點,工匠精神的精神基礎是不存在的。其實這個最重要,但是卻總是被我們忽略。我們總是在說我們要學習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但是回到公司之後還是抱怨工作太累沒意思,抱怨上司傻逼智商低;做的表格只有你自己能看懂,做的ppt邏輯混亂讓人不知所云,開會講話沒有邊際沒有重點,你還好意思說你喜歡日本的工匠精神?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兒子一開始並不是很想跟父親學習壽司,後來學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做壽司,於是把父親的真傳延續了下去。
2,不湊合,做到極致。當然,這個從手工業發展而來,因為手工製品一旦有什麼瑕疵工匠心裡明鏡兒一樣,所以他們不允許這樣的產品從自己的手工作坊里出去,即使是很小的瑕疵也不可以,要知道日本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聲的,有時候寧願死也不願意破壞自己的名聲。這種不湊合的態度流傳到了現代很多日本大企業中去,特別是豐田的精益生產。一旦出現瑕疵,立馬亮紅燈示意,及時處理掉,不讓有瑕疵的產品進入市場。當然,這種不湊合做到極致的做法其實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你去日本大街上溜達一圈,你會發現他們的店鋪招牌都做的非常漂亮,不論是材質還是設計,都是非常恰到好處,美不勝收。當然,如果你仔細想想的話,其實這一點在市場經濟之下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優點。作為生產者,理應對產品負責,理應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負責,而負責任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把生產的產品做到最好。很多人在這方面做得太差,這才讓日本人在這方面顯得太過難能可貴。沒辦法,自己不爭氣,就別怪別人把你甩在後邊。
3,善於學習和鑽研。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人從來不是閉門造車,他們善於從世界範圍的廣度來關注技術發展的狀況,不斷地學習世界的最新技術,然後要麼與自己原有的技術相結合,要麼根據自己對於技術和市場需求的理解把這項技術加以改進提高,坐到更好。美國人發明了半導體,但是索尼公司把它內化為自己的技術、縮小,造就了龐大的民用電子市場;歐洲人發明了汽車,但是日本這個後期汽車之秀卻把自己的汽車前輩幹得驚慌失措;美國人發明了CCD感測器,可是日本人卻研發出了自己的單反,並且品牌知名度超過了歐洲和美國老牌企業。為什麼中國人都跑去日本買馬桶蓋?抽水式馬桶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日本人卻在一個馬桶蓋上用了這麼多心思。在這一個小小的馬桶蓋上,加入了集便蓋加熱、溫水洗凈、暖風乾燥、殺菌等多種功能。
4,主體性或者說人性化。後工業時代之後,人的主體性在消失。在《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中,克勞福德說到,「作為消費者,我們被龐大的不可抗力量所控制;而作為工作者,我們每個人的主體性慢慢消失。」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其實在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作為人的主體性傳遞到了自己的產品中去,他們從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製造產品,讓買到產品的人能感受到產品背後產品生產者的存在,而不會以為這個產品僅僅是生產線上下來的冰冷的工業品。當然,這需要作為生產者和管理者要具有人文情懷和人性化的思維方式。
當然,這種工匠精神其實大部分還是來源於日本人的名族性格,不過這種工匠精神已經從以前的工作作坊走到了當前的各個方面,其背後的這些素質已然融入到了日本人的工作、生活中去。不過,工匠精神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獨有的,德國作為一個機械強國,一樣也有工匠精神。當然,現在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等同為認真,雖然有把工匠精神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只要是傳播出了工匠精神的正麵價值,都是值得鼓勵的。在這一點上,經常誇耀日本人和把工匠精神掛在嘴上的羅胖子確實做了一件好事。有仇日情緒的人肯定恨死了這個羅胖子,不過羅胖子肯定不在乎。他確實不用在乎,因為有仇日情緒的人腦子是不清醒的,腦子不清醒的人肯定不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另外,我國有個特色,就是一個詞剛出來的時候正能量極強,但是被我們奇怪的營銷界專家使用之後,這個詞的含義就會扭曲變形,甚至成為了這個詞本身的反面,比如「創業」。所以,「工匠精神」要小心了,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有企業開始濫用工匠精神了。
------------------------
微信公眾賬號:
http://weixin.qq.com/r/0EyJkTbEJWtarXLy9xn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概是這樣
沒錯,我就是來跑題的。
中國也有工匠,也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只不過大家要麼會選擇性失明要麼壓根就瞧不起。
你看人家日本工匠的逼格多高,做什麼東西都那麼精細精緻。你再看看村口做板凳的王木匠,你說做個破條凳刨那麼仔細幹什麼,能用不就行了,瞎耽誤工夫。對了,你聽說muji出的那個條凳了嗎,據說要1000塊呢,等有錢了一定要買一個。什麼gp王木匠,能比得上日本的木匠嗎!?
然而事實是那把條凳還真就是山東日照的王木匠做的。
現在中國的社會可能缺乏所謂的「工匠精神」,但並不代表我們過去沒有(大家都應該學過核舟記),也不代表將來沒有。
而現在,大家追求的「工匠精神」大多隻不過是希望享受現成的商品,而不是去成為他們。就像嚮往歐美髮達國家的人一樣,他們嚮往的大多是直接享受現成的工業文明的成果,而不是希冀於為建設這個國家出一份力。
然而不得不說日本在對外宣傳上確有一套,你真扛不住一個國家把本國文化當成國家戰略向外推廣。中國沒有輸在工匠精神上,而是輸在了吹牛逼的姿勢水平上。
睡前碎語,請多包涵。
最後多說一嘴:瞧不起自己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之一。但是我會瞧不起瞧不起自己人的人。您學過《核舟記》么。
不止是日本的工匠,所有的工匠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精神的來源是:他們從來不打算通過努力種地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族的命運,去做更高級的工作,成為人生贏家。他們的想法就是他們本來就是要來種地的,世世代代就是種地的,就是要把種地這件事情做好。
可以把「種地」換成「木匠」、「皮匠」……
應該看看 @御柳玄的答案,是一份認真的答案。
無意間看到了東野圭吾的一篇文字《程序警察》,實際上是把工匠精神背面的一個問題暴露出來,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人執著於一項工作,認真嚴謹的完成就變成一種精神,但是如果這些個體聯合起來完成一項工作呢?問題就來了。問題在文章里寫得很清楚,感興趣可以看看。
附上《程序警察》原文:
因為盛怒之下殺了老婆,我決定去自首。
本來當場打電話報警更好,但犯下殺人罪行後我恐懼難當,不假思索地衝出了家門,之後就像夢遊一般四處轉悠。沒過多久,我意識到這並不是夢,而是現實。我開始恢復理智,覺得事已至此,這樣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冷靜思索一番後,得出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我邁步走向最近的警局。
上一次去警局,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當然,那次和犯罪毫不相干,只是去更換駕照。記得那時東老舊狹小的建築。
說到這裡我才想起,聽說最近警局已舊貌換新顏,不光建築煥然一新,連辦案程序也大變樣,但具體有什麼變化我就不記得了。當時我覺得這和自己扯不上關係,也就沒認真去聽。早知道有今天,真該把每一句話都好好記住才對。只是,就算記住了,我也不覺得對自己現在的處境有什麼幫助。
我拖著筋疲力盡的腳步來到警察局,抬起頭打量這棟建築。
眼前這棟新蓋的大樓與兩年前我看到的風格迥異,外觀就像一座銀色金字塔,最底層佔地寬廣,愈往上愈形狹窄,最頂層那尖尖的房間想必就是局長辦公室了。這樣的造型給人沉穩的感覺,看起來就像在對犯罪者發出召喚:「來吧,不論你來自何方,本局一律熱忱歡迎。」
剛在玻璃門前站定,它就無聲的自動打開,我做了個深呼吸,邁步走進。
一進去是個半圓形的大廳,正對著一排辦事櫃檯,而在半圓的中心位置,孤零零地擺著一張辦公桌,桌後坐著兩名女子,一個很年輕,另一個已入中年,中年女子身穿女警制服,年輕女子則穿著紅白條紋的衣服,稍稍傾斜的帽子上也有同樣的條紋。
看到我走進來,年輕女子站起身,臉上堆滿殷勤的笑容。我覺得這樣的表情常在街頭上看到,但究竟在哪裡看到的一時卻想不起來。
「請問....」
「有什麼事嗎?」她馬上問道。
「老實說,」我咽了口唾沫,一口氣說道:「我是來自首的。」
「什麼?」她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旁邊的女警統統她胳膊肘,悄聲說:「是自首啊,自首。屬於SI的情況。」
「噢,好的好的。」年輕女孩子低頭憋了眼手邊,那裡攤著個文件夾,裡面密密麻麻不知寫著什麼。
她再次堆出笑容。
「是本局已經受理的案件嗎?」
「不,沒有受理,我剛殺了人......」
「剛殺....就是還沒有報案的殺人事件?」
「是的。」
「那麼你現在還不能辦理自首手續。」
「不能辦理?那我該怎麼辦.....」
「請你先到二號窗口辦理報案手續。」她語氣明快的說。
「報案?可我是來自首的呀。」
「是的,但你需要先辦手續,以便本局受理。」
說完 ,她看向旁邊的中年女警,表情彷彿在問,是這樣吧?女警朝她點點頭表示肯定,然後望著我說:「這是規定。」
我滿腹狐疑地走到二號窗口,那裡坐著一個戴著眼鏡,看似銀行職員的男人,旁邊放著一台電腦終端機。
「我殺了老婆,想要自首。」我說
眼鏡男就像沒聽到的一樣,照舊板著張撲克臉,慢騰騰地把身子轉向電腦
「被殺的是誰?」他漫不經心的問。
「不是,呃,是我殺的.....」
那人嘆了口氣,一臉不耐的望著我。
「我沒問是誰殺的,是問誰被殺了。」
「哦,對不起。被殺的是我的老婆,但說『被殺"也有點怪。」
「那就是根本沒人被殺了?」那人的眼鏡似乎寒光一閃。
「不,是我老婆......」
「請你報上具體姓名。」
「咦?噢,對不起。她叫只野花子,只是的只,花草的花。」
那人噼噼啪啪的輸入電腦。
「發現屍體的是你嗎?」
「什麼?」我又問了一遍,我實在不懂這個問題的含義。
男人板著臉再次看向我
「最早發現屍體的是你嗎?還是說第一發現者另有其人?」
「不,沒有別人看到。」
「那就是你最早看到的了?」
「可以這麼說吧.....」我側頭思忖,不覺有點頭疼。
「你的名字?」那人問。
「只野一郎。」
「請留下地址和電話號碼。」
「鐵鍋市蔥町四丁目二番二號,湖濱公寓二O五室,電話號碼是....」這些資料也被那人噼噼啪啪輸入電腦。
「與被害者的關係?」
「被害者?是說我老婆吧....那就是她丈夫。」
「發現現場在哪兒?」
「說『發現"也很彆扭......」我一嘀咕,男人就狠狠瞪過來,嚇得我慌忙回答,「是我家裡。」話音未落我就發現不妥,趕緊重複了一遍詳細地址。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大約兩個小時以前,」我看了眼時鐘答道,「今天上午八點左右。」
男人將資料輸入完畢,最後砰的敲下一個鍵。
「好,辛苦了。相關資料已送往搜查科,很快就會去實地調查,這段時間你會在哪裡?如果不在家中,請留下聯繫地址。查明案情屬實後,偵察員會去找你問話。」
「在哪裡……待在這兒可以嗎?」
「沒問題。」男人眼光冷冷地說:「這是你的自由。」
我分明是個前來自首的殺人犯,他卻居然對我說,我可以自由行動。
「那我就在那邊等著。」我指著大廳中央排列的長椅回答。
「好的,那就是鐵鍋警局一樓等候室……」男人敲打鍵盤,輸入上述地址。
我滿心莫名其妙地在長椅上坐下,環顧四周,除我之外還有好些客戶也這樣說也很怪,總之就是普通市民-在櫃檯的窗口前穿梭。
「你第一次來?」旁邊有人問道。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男人穿著夾克,扎著頭巾,大刺刺地蹺腿而坐。他正轉臉看著我這邊,看來是向我搭話。
「是第一次。」我回答。
頭巾男笑了,張著缺了門牙的嘴巴。
「不知道你是來辦什麼,但一定很困惑吧?我剛來的時候也給折騰得團團轉。」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問。
「這沒什麼不可思議的,簡單來說,就是把警察的活動徹底程序化。你看那些人,個個旁邊都放著個文件夾,對吧?那裡面詳細記載了相關工作的規程,如果不遵照辦理,過後就會受到處分。」
「哦,是嗎?」
「反過來說,只要照章辦理,誰也沒發挑毛病。所以他們絕對不輕舉妄動。」
原來如此,我總算有點明白過來了。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還用問,這不正是時代潮流嗎?把一切活動程序化後,很容易明確責任所在,菜鳥也能早早上手。說到程序化,警察算是最落後的了。調查的方式因指揮官而異,偵訊的嚴厲程度也依經辦的警察而不同。順利破案的時候,別人自然會恭維說什麼個性的勝利,但踢到鐵板時就慘了,媒體會炮轟說案發後的現場調查存在問題,偵訊中過火的情況也被上升到人權高度,總之麻煩數不勝數。所以遲遲沒有動作的警方終於作出決定,今後一律採取統一的程序模式。」
「時代潮流啊。話說回來,你知道得可真清楚。」
「恕我冒昧,不知你來這裡是做什麼?」
「我?我是線人,靠給刑警提供情報賺點零錢。擔現在不比從前,不能在小巷、公園裡面悄悄遞話了,一切都很跑到這裡辦手續,簡直煩死了。」
說著,他拿出張紙給我看,上面印有「情報提供用紙」的字樣。
「只野一郎先生,只野一郎先生,請你聽到廣播後前往一樓的諮詢台。」忽然,大廳里響起廣播,播音的一定就是諮詢台那名年輕女子。
我來到諮詢台,看到哪裡站著兩個身材高大的男人,都穿著灰色西裝。見我過來,兩個微微點頭致意。
「你就是只野一郎先生吧?」其中一人說道。
「是的。」
「很遺憾地通知你,你太太不幸亡故了,而且懷疑是遭人殺害,請你和我們去一趟現場。」刑警宛如在照本宣科,多半是歸程上現成的套話。
「啊,好的,可實際上……」
沒等我說出「兇手就是我」,兩名刑警已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無奈之下,我只得跟上。
「發生這種事我們深表同情,現在我們正在全力調查,一定會將兇手逮捕歸案。」上車後,旁邊的刑警很有幹勁地說。
「可是,呃,老實說,兇手就是我。」
「啊?」
「是我殺死了我老婆,我現在是來自首的……」
似乎摸不透我這番話的意思,刑警翻了半天白眼,徒地回過神來,問正在開車的同事:
「哎,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
開車的刑警眼望前方,側頭沉吟。
「你還沒辦自首的手續吧?」他問我。
「諮詢台告訴我,要先辦報案手續……」
「那就是還沒辦嘍?」
「可以這麼說。」
「這算當場自首嗎?」旁邊的刑警說。
「也許。」
「這種情形該怎麼辦?」
「向被害者家屬通報案件時,家屬供認了罪行,是吧?怎麼處理呢……總之先問清楚情況吧。」
「可以馬上按自首來處理嗎?」
「這個說不好,我也沒什麼把握。先按家屬來問話怎麼樣?」
「對,這樣比較穩妥。」旁邊的刑警點點頭,看著我說,「自首的事暫且放在一邊,請先以被害者丈夫的身份回答問題。」
「是。」
「你太太遇害一事,你有什麼線索嗎?」
「咦?」我禁不住目瞪口呆。人就是我殺的,我哪兒會有什麼線索?這麼想著,我茫然望向刑警,刑警的表情也透著無奈,彷彿在說「其實我也不想問這麼蠢的問題」。
「我想不出還有誰會殺她。」無奈之下,我只能這樣回答。
「她曾經提過和誰結怨,或者接到騷擾電話嗎?」
「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和人結怨,騷擾電話沒接到過。」
「你太太最近情況如何?有沒有什麼反常表現?」
「有點歇斯底里。」我立刻答道。
「噢,比方說呢?」
「事實上,我養了只金絲雀,毛色特別好看,我一直很珍惜地養到現在,可是今天早上起來一看,滿屋都散落著它那漂亮的羽毛,而它就死在羽毛堆中間。我問老婆是怎麼回事,她就把連衣裙拿給我看,說金絲雀在上面拉了屎。這明明要怪她自己,本來就不該把衣服放在鳥籠底下,她卻一點都不明白這道理。她說她一氣之下把金絲雀從籠子里揪出來,想扔出窗外,鳥卻在房間里撲騰亂飛,惹得她愈發火冒三丈,揚起吸塵器的把手猛揍,把鳥活活打死了。她一邊說,一邊還泛著可惡的笑容,這下換我勃然大怒,用毛巾勒住她頸子-」
「打住!」刑警伸手制止了我。
「現在就說這些我們會很棘手。既然你剛才提到太太歇斯底里,那就來了解一下她的性格和人品好了。」他從旁拿出一張標準化答題卡,「首先第一個問題,你太太性急嗎?一,性急。二、比較性急。三、一般。四、性子比較慢。五、慢性子。請回答選項。」
「選一,性急。」
「第二個問題,你太太神經質嗎?一、神經質。二、比較神經質。三、一般。四、比較粗線條。五、粗線條。」
「選五,別看她歇斯底里,人卻粗枝大葉得很。」
「第三個問題,你太太外向嗎?一、外向。二、比較外向。三、一般。四、比較內向。五、內向。」
「選一吧,但與其說她外向,倒不如說她腦子空空,什麼都不想。」
就這樣一題題地問下去,刑警聽到我的回答後,便依次將答題卡的對應欄塗黑。
「這也要輸入電腦嗎?」我問。
「是的,藉此可以了解被害者的個性特徵,推斷她容易被捲入什麼類型的犯罪。」
我心想,就算不做這種事,兇手也已經在這兒了呀。但我還是知趣地閉嘴。
刑警放下標準化答題卡,開始問別的問題。
「請說出最後一次看到你太太的時間、地點。」
「看到我老婆?是指她生前嗎?」
「當然。」
「就是今天上午八點左右,在我家裡。」
「到時她有沒有什麼反常表現?」
「就像我剛才說的,為金絲雀的事歇斯底里了。」
「金絲雀的事啊……」刑警記到記事本上後,看著我說,「以下只是形式上的詢問……」
「什麼問題?」
「你太太的死亡時間推定為今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左右,這段時間你在哪裡?」
我一時弄不清這個問題的含義,不由得當場愣住。刑警又重複了一遍,最後補上一句:「說白了就是調查不在場證明。」
「啊,我沒有不在場證明,我就在現場。」
「現場是指哪裡?」
「我家裡。」
「為慎重起見,請告訴我地址和電話號碼。」
我的頭又痛起來了。
「鐵鍋市蔥町四丁目二番二號,胡濱公寓二O五室。電話號碼是……」我有些自暴自棄地說。
「問題問完了,謝謝你的合作。」刑警低頭致意,隨即說道,「那麼,我們接著辦自首的手續吧。」
「麻煩你了。」
謝天謝地,總算聽到這句話了,我安心地嘆了口氣。自首後就會遭到逮捕,但現在我已經不覺得有多恐怖了。
「自首者的對應措施是在……」刑警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被袖珍詞典似的小本,嘩嘩地翻著,又嘟囔道,「哎呀,這樣果然行不通。」
「怎麼了?」開車的刑警問。
「所謂自首,本人的自首地點很重要。以他的情況來說,應該算是在警察局,所以按照規定,必須在局裡的自首接待室接受偵訊,在巡邏車裡欠妥。」
「自首接待室?還有這麼個地方?」我問,「我剛才也說了,諮詢台叫我先去窗口報案。」
「哦,是這樣的。」開車的刑警回答,「只有局裡正在偵辦的案件,自首接待室才受理自首,所以需要先去報案。」
「可這樣很怪啊,像他這種命案一發生就跑來自首的情況,還沒有過先例吧?」
「通常這種情況應該打電話報案,接著偵察員趕到現場,本人也在原地等候。確認案情屬實後,兇手就當場申請自首,偵察員立刻辦理相應手續。一旦離開現場,貿然跑到警局,事情就複雜了。」
「都怪我太驚慌失措了。」我向他們道歉。
「總之巡邏車裡不能受理自首,」旁邊的刑警說,「先去現場吧。」
巡邏車開到熟悉的街道,停在那棟我看厭了的公寓前,我和兩名刑警一起走向我家。巡邏車周圍迅速擠滿看熱鬧的人群。
兩室一廳的案發現場來了大批偵查員,人人都穿著灰色西裝。莫非這也是規程的要求?
「警部,這位是被害人的丈夫。」刑警將我介紹給一個紅臉膛、胖墩墩的男人。
那人深鞠一躬:「發生這種事我們深表同情,現在我們正在全力調查,一定會將兇手逮捕歸案。」這番話和剛才在巡邏車裡聽到的一模一樣。
「警部,這事有點麻煩……」和我同來的刑警向警部耳語了一陣,警部的臉色立刻晴轉多雲。
「怎麼搞的,手續的順序錯了?」他邊說邊咂嘴。
「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誠惶誠恐地問。
「辦完報案手續,你應該馬上再去躺諮詢台才對。因為你報完案後,案件就由本局負責偵辦,這時你再去諮詢台,她們就會指引你去自首接待室。」
「這樣啊,可是誰也沒跟我說……」
「等候室里應該貼有告示,不過也有人抱怨說太不起眼,很容易看漏。」
「哦。總之我只想早點自首……」
「你這樣說我們也愛莫能助,你是去警局自首的吧?所以不能在這裡辦手續。」警部的說法和帶我過來的刑警如出一轍。
「那我現在就去警局。」
「且慢,你還要扮演被害人丈夫的角色。」警部一把抓住我的手腕,力道大得驚人。
我依照在場刑警的要求,領他們到了殺老婆的卧室。老婆保持著被殺時的姿勢,仰面躺在床上。
「這的確是你太太?」型警問。
「沒錯。」我回答。這簡直蠢透了。
「這個你有印象嗎?」刑警遞出一條毛巾,是我在附近的電器行購物時得的贈品。
「有,這是家裡的毛巾。」
「平時放在什麼地方?」
「應該是在梳妝台旁邊。」
「你最後一次看到它是什麼時候?」
「今天早上。」
「你用了嗎?」
「用它勒了老婆的脖子。」
「我只問你用沒用過?」
「用了。」
刑警一本正經地做著筆記。
隨後刑警把巡邏車裡問過的問題原樣有問了一遍,我告訴他,剛才別的刑警已經問過了,他回答:「必須再問一次以便確認」,大概這也是規程的要求吧。
我們回答之際,其他刑警也在繼續勘查,動靜不時傳入我耳中。
「警部,一樓的住戶反映,上午八點多時,這個房間里響動很大,好像有人在吵吵鬧鬧。」
「哦,看來很可能是在那時作案。」
什麼「很可能」,我不都說了,就是那時候下的手!
「警部,上午九點前,附近的老太太看到一個形跡可疑的男人從這房間出來,但她說長相記不清楚了。」
「好,去調查有沒有其他目擊者」
不用查也知道,那個可疑的人就是我。
「警部,指紋已經採集完畢,除了被害者及其丈夫,沒有發現其他指紋。」
「哦,兇手或許是個特別謹慎的人。」警部裝傻充愣地說。
不久,針對我的問話也結束了。
「辛苦你了。今天就先到這裡,以後可能還要找你問話,屆時請多關照。」刑警例行公事地說。
「請問,我現在該怎麼辦……」
「你可以隨意行動,但聯繫地址一定要留清楚,另外,今天全天,我們會派人監視你家周圍。」刑警一口氣說完,徑自離去。
其他刑警和鑒定人員也都撤了,家裡就剩下我一個人。一瞬間我忽然懷疑,該不會從今天到現在什麼都沒發生,只是做了場噩夢吧?但房間里狼藉一地的羽毛,分明就是被老婆殺死的金絲雀散落的,床單上的茶色污漬也正是老破被我勒頸時留下的痕迹。
焦慮的情緒又如波濤般湧上心頭。沒錯,我是殺了老婆,得趕快去自首才行。我像今天早上一樣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準備往警局。剛走出公寓,一輛計程車正好開來,我就坐了上去。
「你是去換駕照?」計程車司機問。
「不,是去自首。」我回答,「我殺了老婆。」 司機霎時目瞪口呆,但轉眼間後視鏡里的那張臉又露出笑容。
「這樣啊,那真是辛苦了。」之後司機再沒對我搭話。除了自首接待室,誰也不肯認真聽我訴說。
到了警局,我像之前那樣走進入口的自動門,發現入口旁已經掛出招牌,上書「蔥町公寓殺人事件搜查本部」。
諮詢台後還是那個年輕女子,她應該認得我的,卻像接待陌生人一般露出做作的笑容。
「我想自首。」我對她說。
「是本局已經受理的案件嗎?」她又拋出老問題。
「是的,是蔥町公寓殺人事件。」
「那請前往九號櫃檯,那裡是自首接待室。」 看來終於能自首了。我向她低頭致意,然後走向九號櫃檯。
九號櫃檯在最邊上,我一邊走,一邊調整呼吸,那裡空無一人。我不知道是職員暫時離開,還是一直沒人。
八號櫃檯的年輕人看上去很閑,我就過去打聽。他瞥了眼九號櫃檯,只答了一句:「好像不在。」
「我想自首。」我說。
年輕人搖搖手:「對不起,這不歸我們管。」
我正想到等候室的長椅上等待,忽然感覺尿急,就去上廁所。在廁所里,我仔細地想了想,想了很多。
上完廁所回來,發現九號櫃檯有人在了。我趕緊走過去,卻見那職員在窗口放了塊告示牌。走到眼前一看,牌上寫著「十二點到一點午休」。我看看時鐘,十二點零一分。
「才過了一分鐘!」我怒吼道。
職員冷冷地扭頭看了看我,什麼也沒說就消失在了裡邊。
其他櫃檯的職員也都紛紛離開,連燈也關了。
沒法子,我只得先離開警局。肚子餓得咕咕叫,我決定找點東西吃。
一家知名漢堡店映入眼帘。我並不愛吃漢堡,卻不由自動地引誘進去。
櫃檯後的女店員朝我露出殷勤的笑臉。
「歡迎光臨,你要點些什麼?」
「漢堡。」
「漢堡一個,需要飲料嗎?」
「漢堡就可以了。」
「我們還有薯條。」
「只要漢堡就夠了!」
「現在正是優惠期間,與奶昔合買會更便宜哦。」
「羅唆,快給我漢堡!」 我砰的一拳打到女店員臉上。
完
稍稍破譯下,諸君以為如何?
1.安貧樂道
2.苦心鑽研
3.代代相傳
中國就沒有嗎?不僅有,而且央視一直在鼓吹,還多了一項為國奉獻。
比如《大國工匠》,有位高鐵列車製造磨工,手工打磨工件,精度可以控制在0.05mm,全國獨一份。
這位師傅手藝堪稱國寶,然而,我們不認為這是工匠精神。
為什麼?
有付出就應該有收穫,為什麼他創造了那麼高的價值,卻要「君子固窮」,住小破房騎電動車?
所謂的工匠,不就是階層固化安心做螺絲釘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么?
工匠精神在我看來,如同對田園牧歌的推崇,日子過舒服了就無病呻吟,順帶麻醉年輕人。你感覺炊煙有詩意耕讀能傳家,那就滾去種地,別特么在空調房裡BB,我們農村人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孩子不用在土裡刨食;你感覺工匠精神好,就老老實實滾去搬磚挖土,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幫你介紹,月薪兩千包吃住,把這手藝傳承給你兒子,怎麼樣?
所謂「工匠精神」,講究窮極人力到了偏執甚至壓榨的地步,而非西方式的一次窮極人力,此後解放人力。
二戰時候日本窮極國力軍國優先,訓練出可以在黑夜裡目測很遠的嘹望員,培養了幾百萬以手持三八大蓋兒百步穿楊的士兵,製造了性能優越碾壓當時一切競爭對手的零式戰鬥機
結果呢?
可以在黑夜工作的嘹望員,視力再好也抵不過軍用雷達。
百步穿楊的士兵,再勇猛也抵不過炮火覆蓋,坦克碾壓。
工匠們精雕細琢的零式戰鬥機,即使在空中以一敵三,也抗不過流水線工人源源不絕生產出來的野馬戰鬥機。
到了今天還一樣。所謂工匠精神,在某些講究窮極人力的領域,日本人的確做到了極致。
但是,「工匠」們居然沉醉於此,將有限的人力投入到無限的重複勞動中,而不是如「懶惰」的美國人,將有限的人力解放出來,讓機器去做質量略低但是更有效率的事情,讓人力轉而研究怎麼提升機器人的質量。
我感覺很多東西做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的
我看喬大爺的傳記里有這樣一段話:"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傳世的公司,這家公司里的人動力十足地創造偉大的產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 當然,能賺錢很棒,因為那樣你才能製造偉大的產品. 但是動力來自產品,而不是利潤.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賺錢當成了目標,這種差別很微妙,但它卻會影響每一件事:你聘用誰,提拔誰,會議上討論什麼事情."
對我來說就是: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大劉在三體第一部里說:
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國內絕對不是沒有打造傳世精品的念頭,而是引力真的太沉重了
而且在環境壓力下做一個公司你要負責的不是你一個人的利益得失,而是全公司無數人的利益得失,沉重的讓很多驕傲的人都低下了頭去面對,委屈求全. 不過即便這樣,我們也在努力, 在夾縫中求一個平衡, 中國很大,問題很多. 中國在慢慢的改變. 我在中國,所以我是怎樣的,中國便是怎樣
希望我在財務自由以後,可以自己做一間小公司,不計成本的打造理想中的產品傳達我們的情感給用戶. 我相信這一天就在不遠的將來
幾個高票答案直接把匠人精神歸類為日本封建殘餘與階級固化的副產品,認為是弊大於利。
實際上字裡行間就是四個字:唱衰日本。
然而匠人精神並不是一個什麼都能夠裝進去的框,它不但不是一個大概念,相反,它只能用來管中窺豹。匠人精神,實際上是日本人認真性格的表現之一。
精神阿Q的答主們,把匠人精神描述為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子承父業鼠目寸光,以為盯著自己的產品做到最好就能征服世界,好像井底之蛙一樣。
然而不僅僅匠人們是這樣,日本人大體上都是這樣。與製造業相比,日本服務業的精益求精有過之而無不及。做事認真本來就不是階級固化的副產品,日黑都不用這招,不然怎麼吹德國?
現在知乎上唱衰日本是個很時髦的叛逆性觀點。知乎這個中產階級社區,主流輿論是親日的,那麼叛逆的學生黨天生是要反日。
然而2015年創新企業百強,日本還是憑藉40家企業拔得頭籌。熊本地震一發生,全球半導體產業還是要跟著哆嗦。這些如果都是虛的,就去看看近年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裡面,有多少日本人。
日本經濟再怎麼波動,仍然是七國集團的第二把交椅,發達國家排名上上下下是常有的事。事實上日本雖然經濟總量雖然早在半個世紀前就超過西德,但人均GDP在1980年之前並未甩開西歐國家。直到泡沫經濟出現,才造成了領先歐洲的假象。
失去的二十年其實是個偽命題,先有了虛幻的泡沫十年,才有了回歸本真的20年。
唱衰某國這種事,見的多了。80年代,英國病成了日不落帝國的笑柄,然而英國現在正在眼花繚亂的甩開義大利,超過法國,直追德國。2008年金融危機,又有一群人唱衰美國的金融立國,推崇德國的實業立國,現在啪啪啪啪啪。
自欺欺人,還不如什麼都不說。一輩子就專註於只做一件事。很慶幸自己在日本也受到了匠人文化的熏陶,做事精益求精。只是現在一直被伴侶吐槽除了做投資賺錢什麼都不會,想想平時也真是難為她了。
正好剛看了娜塔莉波特曼在2015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做的演講視頻。
她提到一段在東京吃壽司的經歷,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他們想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在於把某事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
這就是日本工匠精神的一個註解。抱歉截了這麼多大圖。因為我太愛娜塔莉波特曼了。
期待她的新片《愛與黑暗的故事》!
不覺得工匠精神有什麼好的。。。
美國人的工匠精神其實比中國人還差很多,學生都是沒怎麼學會呢就開始用這些知識做事情。開始時,做的那個慘不忍睹啊,各種基本概念全是錯的。可是,在工作中,不停地跟更senior的人溝通,練習,工作。沒多久以後,他們突然特別牛逼了,不僅做東西能做出來,還能有自己的想法,還能到處查資料把新東西引入自己正在做的東西。其實想想也挺正常的,有能力在戰鬥中學習的人,也一定能把戰鬥做成藝術。
後來有一天,他們轉行了,去了一個全新的行業。這一次,他們用更短的時間,達到了更高的高度。
他們和千千萬萬不靠譜的本科同學,創建了那麼多腦洞大的無法想像的公司。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失敗了,但是他們沒過多久就又爬起來了。。。為什麼呢?以前失敗的次數太多了啊。。。
於是美國有了蘋果,有了特斯拉,有了亞馬遜。。。
我校有位牛逼教授叫William Bialek,在他的課程講義第一頁寫著:
I think all of us who work on these problems (and, more
generally, on problem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have had the experience
of wandering into a field, trying to do something, and realizing only later that what we are doing
picks up threads that reach back quite far. I actually think this is OK, and that the alternative—
making sure you know everything before trying to do something—is a recipe for insuring that no
real progress gets made.
答豬渣翻譯:
我覺得每個做這行的,或者更廣泛地說,做跨學科的,都經歷過那種進入一個領域,試圖做點東西,然後直到很晚才明白了點特別基礎的知識。我覺得這OK啊,而且那種學清楚所有東西才開始做事情的作風簡直保證了你不會做出東西來。
真是渣翻譯。。。
1,嚴密的封建制度下,階級和職業的嚴格固化;
2,人力成本的極端廉價--或者說相對於這些精美產品的享受者(社會上層、貴族、富商)的財富和消費能力,生產這些產品的工匠的人力成本極端低廉,可以奢侈地精益求精。
中國明中晚期和清中晚期那些極端精美奢華的工藝,同樣是在類似的經濟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日本人尊重看重手藝人,國家政府也是,而他們手藝人自己也尊重看重這份工作。在我們這,也不是看不起,但是只覺得打鐵的就是打鐵的,編竹籃的只是編竹籃的罷了。
有工匠精神的人很值得尊敬和僱傭。但是那個人不該是你。
1.工匠精神其實不應該先接受。先批判,再接受,再批判,豈不美哉。(不能像一些答主那樣瞎吹法螺)
2.不應該先接受的原因是工匠精神在國內沒土壤。現在風口上的行業,比如IT什麼的,最不能有的就是工匠精神。因為傳統工匠精神不考慮用戶意見,非要做自己最好的。這些行業里,工匠精神嚷嚷兩句,賣個情懷足矣。
(工匠精神里的偏執不太好改良,高新產業用之則死,嚷嚷工匠精神的,你可別當真)
3.工業產品需要工匠精神,但是,日本的擁有所謂工匠精神的地方很多是工坊,就是那種街頭的小公司,比如常年生產一種部件或者做一種事兒,在供應鏈上。要求工匠精神的國家要足夠穩定,穩到階級都不太好破,或者沒有階級概念的地方。說一個公司有工匠精神,這公司恐怕不是產品種類多,成本高的那種,而是少而精的那種了。這種公司有好有壞,不過反正嚷嚷工匠精神的人,先不說能不能靜下心來做,就單說你敢不敢在中國開這種公司承擔風險,就打個問號。
(你爸爸有個工坊做一輩子特種螺絲,以後要傳到你手裡,你怎麼辦?這和開壽司店一樣的。別以為隨便就能去索尼或者壽司之神打工好嗎)
(這種公司中國不可能也不能有太多)
4.工匠精神是被統治的精神,是萎靡而軟弱的,帶有儒家尊卑風格的精神。無論是從你個人,還是從體系來說,都是毒藥。(工匠精神不掌握元規則,命運是被握在別人手裡的)
5.工匠精神充滿了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你一輩子能做那種工匠嗎?人和人差不多。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