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醫生教師不應該多賺錢?
好多人都認為醫生教師這些職業就應該是無私奉獻的,談論收入好像就道德敗壞一樣。醫生和教師用自己的知識賺錢就讓人不齒,為什麼?
(不隨便修改別人的問題是基本的禮貌,有意見舉報,有問題自己提。)
最近有一則新聞,有一位公立中學的老師,語文教研組組長,專欄作家,教學非常好,在網上開了公開課,堂堂爆滿。然後就被人舉報了,「違規有償授課」,學校和有關部門都希望她停課。她覺得不能接受:「我沒有做家教,課是公開的,也沒有佔用學校資源和影響工作。目前沒有一項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老師網上有償授課,去網課平台開講座和我給雜誌寫專欄拿稿費有什麼區別?」最終,她選擇了從學校辭職。(揚子晚報)
這樣的現象很典型。在很多人眼裡,教師、醫生收入高一些,就是有問題。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職業的收入水平。而因為教師、醫生本身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職業,這裡面的供求關係被掩蓋了,好醫生和好老師,整體上目前還沒獲得更高的定價。想一想曾經被視為低端的技校畢業生才去做的工作,例如操作數控機床,某些電焊工等等,現在的收入其實都很高了。就是因為需求大,人少,自然價格就上去了。如果嚴格按照好醫生和好教師的供求關係,他們的收入本應非常高,正是因為有社會公平、普遍服務等的考慮,才沒有特別高,而不是因為他們本就應該如此,只是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
歷史的原因讓人們形成了認知慣性,教師就不應該是收入很高的職業。然而,為什麼做生意就該比教學生收入高?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生同樣也是生意,通過自己的技能創造價值,等價交換。人們能夠接受一個商人賺很多錢,卻不能接受一名優秀的教師賺很多錢,這並不合理。
有人會說老師謀自己的私利,現實的說,哪個職業不是在謀自己的「私利」?何必慷人之慨。明星一次演出能賺很多錢,今天的人們已經覺得是理所當然,一位老師一次講課能賺很多錢,很多冷言冷語都會出來。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佼佼者和一般水平的人,收入都應該有差異,甚至應該是懸殊的。這樣會鼓勵更多的人往這個職業發展,從事這個職業里的人也能夠往更高的水平發展。好的教師如果能夠和商人一樣賺錢,本身就會驅動更多的人成為好教師。真正想要做好教學,並不是簡單的事,有知識和會教不一樣,教研本身就是重要且有難度的事。
開頭新聞里那位語文老師的例子,她在網上講課能夠賺更多的錢,能夠讓更多的學生聽到優質的課程,而不再只是限制在某個公立中學課堂上的少部分學生,這就是非常大的好事,創造了正向價值。她賺到錢,有更多資源,能夠更好的改進教學,又可以正向循環。別人看到這樣賺錢,也有動力成為更好的老師,這就是標杆。而對於學生,聽她的課交點錢和巨額的擇校費(有錢也未必進的去)相比,是很少的。這實際上也是某種程度的眾籌。記得我在讀高中的時候,還常常租一些優秀老師的教學光碟來看,的確很有幫助。
我自己也兼任大學裡的校外導師,和一些大學老師很熟悉。他們其實同樣都有生活的壓力,承擔各種科研項目等等。這種壓力不僅僅是溫飽,更多的錢可以讓他們的家人有更多的生活,甚至可以負擔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例如對於教學本身的研究。然而人們常常忽略了,為什麼不能讓好的老師,直接通過更好的教學本身賺到錢。今天的大學教育,在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間。
知識和教學,並不是完全等同。同樣的知識,都寫在書本上,為什麼還需要教師,而教師還能賺到錢?因為對於知識的吸收存在難度,而教師就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消除這種難度。很多人都認為知識已經在那裡了,邊際成本很低,所以不值錢,卻不知道,真正值錢的是讓你吸收這些知識、少走彎路、提高效率的過程。
這有點像農作物,為什麼田間地頭可能很便宜,到餐桌上就貴了。讓農作物能夠順暢的到你餐桌上,這事本身就有價值。如果你自己直接跑去田間地頭,買到的一定是最便宜的,然而這意味著要付出更多額外成本,例如跑過去的路費油費。知識的獲取也是如此,自己看書學習也是可以的,但是對自己的領悟能力、學習能力有更高要求,也可能要花費更多時間,好的老師幫你優化了這個過程,
--
順便聊聊,關於知乎 Live,我曾從產品的角度為知乎團隊提過很多建議。我認為知乎 Live 不應該是「粉絲」變現的工具,而應該是教與學的平台。某種程度上,應該是範圍更大的在線教育。各行各業都可以湧現出一些教師來,讓人們更有效率的學習。知識還是那些知識,教的過程很重要。Live 的價值並不在於提供了多少新知識,而是優化了獲取知識、習得技能的過程。
這意味著從產品角度,要不斷支撐更有效率的教學和學習,讓能夠真正幫到人的、講的好的好內容脫穎而出,為各行各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將各種類型的「課堂」內容搬到線上。短期內的各種 Live 的確良莠不齊,需要長時間的沉澱,評價體系的完善,另外需要經受短時間的誘惑,控制噱頭型內容。
大浪淘沙之後,最終會有越來越優質的內容產生,這些優質內容應該賺到錢,反過來投入更多資源、人力物力在改善內容上面。讓人們意識到做好教學是能賺到錢的,就像以前獨立開發者開發 App、做遊戲一樣。好的 Live,某種程度上也是承載優質內容的 App。有了標杆,更多投入有更多回報,就能夠越來越好。長期來說,我看好 Live 的模式,當然產品本身是需要不斷迭代和改進的。
也許多年後,回過頭來看,中國社會學習氛圍和學習水平、技能的提升,都和今天的各種努力相關。
--
一些人說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這些工作,就會影響本職工作等等。我想問問,你們平時有沒有一些娛樂活動,例如打牌、打麻將之類?如果有一位優秀教師,只是把你們用來打牌、打麻將的時間,用來在網上開了一堂公開課,這個真的必然會對本職工作有影響么?
以前有個笑話:
A:你抽煙嗎?
B:抽。
A:每天多少包?
B:三包。
A:每包多少錢?
B:10英鎊。
A:你抽煙多久了?
B:15年。
A:所以這些年來每年你抽煙就花了10800英鎊。
B:正確。
A:1年10800英鎊,不考慮通貨的話,過去的15年里你抽煙總共花了162000英鎊對嗎?
B:嗯。
A:你知道嗎?如果你沒有抽煙,把這些錢放在一個高利息的儲蓄賬戶里,按複合利率來算。你現在能買一輛法拉利了。
B:你抽煙嗎?
A:不。
B:那你的法拉利呢?
這個例子用來反襯「精力有限論」不錯。
(我們的朋友戴總表示:「我的法拉利就在樓下!」「…」)
--
還有人說老師會故意在課堂上少講來為自己拉生意。在開頭的新聞中,這位老師在網上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每次動輒上百人,有必須拉自己班上的學生去聽么?真正很好的老師,往往都很搶手。那些想盡辦法拉自己學生去補習的老師,往往並不是好老師。最終的結果,是這位老師以前執教的學校里,學生原本可以很低成本的聽到好的課程,現在聽不到了。真正應該制止的,是利益相關的補習。
一個老師教的好,收入高,會促進他們更好的教學,保持自己的聲譽。
在未來,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為什麼不能年入百萬、千萬?聽起來這樣的收入對老師很誇張,但是演藝明星的高收入,大家就能理解了么?王寶強出事的時候爆出來美國有兩套房。網友沒有一個覺得這很奇怪。後面清華老師被爆被騙了2000萬,網上炸鍋了,這個老師只靠教課怎麼能賺這麼多錢?!肯定黑心了唄,貪污了唄。
說實話,清華大學教授得多少年學術研究才能當到,得比多少搞學術的人強才能去到清華。但這些都沒有什麼。2000萬就是對老師的天文數字,無論你多麼優秀。
但王寶強人家是藝人,經常在電視上能看到的臉。無論多麼有錢都合理。
以前有段時間打擊臭老九,打擊知識分子。現在演藝人員沒有再打擊的了,反而上到一個上流社會的地步。反而知識分子,或者說靠學術維生的人還有有天花板效應。就是搞學術的,混的最好的就是中等家庭。
這樣的後果很嚴重。因為在美國還有英國歐洲,教授是可以到中層到上層社會的。所以可以吸引到人才。中國長期這樣下去一個很悲哀的現象就是很多人才不想搞學術。搞學術的要麼是想要清閑過日子的女性,要麼就是安於現狀的男性。長期以往,中國在研究和發展的道路上跟別的國家差距也來越大。到後來必須去買別的國家的研究成果。然後一邊抱怨國人創新型不夠一邊繼續給老師低工資。
引用另一個回答的例子講家長覺得給孩子上補習班太貴了!這幫黑心老師。後來孩子考不上重點高中交幾萬的折校費還覺得自己佔便宜了。從一個宏觀角度說,國家或者普通民眾(民意)覺得給科研人才教師花錢太浪費了,成果不知道有沒,錢到一直花。到後來必須用幾倍的錢買別的國家的研究專利的時候反而開始批判國人創新性不行,教育體制不行。
世上本無人才,給的錢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提高教師和科研人員待遇就會淘汰你們現在覺得的不負責任的老師,沒素質的老師。提高科研人員待遇自然就會帶來更多科研創新。這是未來投資,對祖國未來花朵的投資。不是做慈善一點不虧。
我是做老師的,就說下我的想法吧。(半夜睡不著覺,增補一下回答……麻蛋明明早上第一節就有課!)
接觸過的家長里,其實大多數還是很客氣的,並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素質低下、不可對話。
至於為什麼有人認為教師不應該掙錢,據我觀察,原因大致有二:
(這兩條放在醫生身上也一樣咯)
1、越是處於較低階級的人,越認為時間和技能不值錢,因為他們自己的時間和技能就不值錢。在他們看來,花了錢一定要買到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算值。
這種樸素的估價體系還有一條規則,那就是同類的東西,大的比小的值錢。我有次在樓下早餐店聽到大媽們的對話,可援以為證:「那什麼蘋果手機,比一台空調還貴!買得起的都是有錢人!」——作為上班狗的我只好默默收起我的6s,趕緊把粉吃完走人。
所以有時候會出現一個悖論:某些家長認為,輔導一個數學,一個鐘頭幾百塊錢,怎麼這麼貴!可是萬一孩子沒考上重點高中,他們又甘心交幾千幾萬的擇校費。
當然,很多家長還是願意把錢交給補習班的。捨得投資孩子前途的家長,在這點上認識得很清楚,不過在其他方面,他們也會陷入認知誤區。(什麼?你們老師守晚自習還有錢發?就是在那裡坐幾個鐘頭啊,又不用上課!)
2、受到「勞模」式宣傳的誤導,對教師群體的道德水準有著畸形的要求,過分強調奉獻精神。
他們可能看多了《感動中國》,覺得既然那些鄉村老師一個月幾百塊錢也能活下去,你為什麼就要多掙?(說多了都是淚,人家山區老師自己有地有房,我們城裡的打工狗怎麼能比 QwQ)
然後有的人就會延伸出一種如天才一般天馬行空的邏輯:因為教師希望提高待遇,所以你們老師滿腦子都是錢、唯利是圖、不務正業、不給錢就不幹活……然後就開始指責你們老師不收紅包就不會好好教學生,不上你的補習班就不給孩子好果子吃……最後得出結論:老師沒一個好東西。
類似的邏輯還有:你既然這麼喜歡錢,(Excuse me?)為什麼不去干別的?為什麼要混在教師行列里?沒有奉獻精神是不配當教師的!(Excuse me?)說得好像改行很容易似的。不過這些人也說得對,因為教師這行的薪資水平很低,晉陞曲線緩慢,所以除了少數熱門科目或者少數大城市之外,稍微有點本事、在事業上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才確實都不太願意進入這一行。【我本人是免費師範生出身,當時填報的時候純靠興趣,讀了歷史專業,雖然很喜歡,但是對養家糊口作用非常有限,現在入坑了想改行也不容易了。
-----------以上是增補內容的主體,以下是原回答的主體-----------
社會各界真正有站得住的理由來反對教師掙錢的情況,我總結一般是三種(歡迎提醒我補充):
1,對教育公平有著盲目的信仰,鄙視補習,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出不起補習費。
2,教師故意把重點、考點放在補習班裡講,平時上課不講。(強制補習 / 惡意誘導補習)
3,利用排座位、選班幹部、靈活處理學生違紀等機會收受禮金。(以權謀私)
其實第 1 條的理由也說不過去,但是教育公平是政治正確,不便公開反對。而以上 2、3 條所述的行為我本人是非常反感的,換成我,我也反對。
===================
至於我們為啥掙得這麼少?
其實教師和醫生,尤其是一線基層教師和醫生,主要還是被郭嘉坑了。郭嘉也覺得我們是廉價勞動力啊 QwQ 不過城區學校的福利待遇還不錯,農村就真的一臉 mengbi 了 = =
但是教師行業還不太容易出亂子,因為一線教師幹得久的大多都是傳統女性,只要按時下班回家做飯帶孩子就 OK,對掙錢的要求不高(並非歧視女性,僅描述我所見之現象)。
但醫生這一行男性居多,在傳統性別觀念的壓迫下很多人都要承擔掙錢養家的責任(上面對女性的言論引起一些不滿,這裡對應歧視一下男性作為彌補),而醫生的培養成本高,就業後卻低職低薪,成長曲線緩慢,再加上郭嘉在醫療體制方面的一些政策……
所以我還是比較心疼醫生。況且教師好歹可以掙補習費(其實是禁止的,但各地執行力度不一),醫生就不行了,從沒聽過哪個病患家屬對醫生說「今天手術沒做好,您下班後到我家再來一刀」吧?
(底下有神評論——家屬的意思是,今天手術沒做好,下班後我給醫生來一刀!)
為什麼?僅僅是因為「這些人素質低、心理陰暗」么?
那為什麼商人掙錢沒給人造成那麼大的反應?而對醫生和教師的反感就格外多些?
追根溯源一點也不難,之所以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無非是近二十幾年來發生的一些變革造成的後果而已。
因為教育產業化和醫療產業化才是近二十幾年的事。這指的還僅僅是中央政策,完全鋪開到地方要幾年時間,全社會觀念轉變又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直到現在也沒轉變到位,再正常不過了。
教育和醫療原本在我國都是公辦事業,學校醫院全是事業單位,資金來自財政撥款。跟老國企一樣,國家負責給你按崗位發錢、給你評職稱、用榮譽稱號替代一部分你付出的心血。醫生是白衣天使,老師是春蠶和蠟燭。
早年確實沒有什麼多餘油水可撈,最多就是像七八十年代的百貨商店售貨員一樣,給親戚朋友走走後門,挂號入學少排點隊而已。
那時候人人都沒錢(少數普通老百姓接觸不到的權貴除外),所以大家相處也基本算和諧。
後來呢,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有了權錢交易的資本,而在那個大部分人還心思不夠活絡、行業也完全沒有市場化的年代。能主動用手中的權力換取收入,不走歪門邪道是不行的。
90年代中期,是醫生收紅包最猖獗的時候,也是中小學教師私辦補習班最如火如荼的時候。
這裡說的紅包可不僅僅是現在某些年輕人想像的感謝性質,而是確確實實的敲詐勒索,不給紅包真的會讓你下不了手術台那種。現在有些剛入行的醫生不理解五六十歲的老人就醫為啥硬給自己塞紅包,拒絕多少次都不心安,都是那時候被嚇怕了的。
而補習班也真的是明目張胆把本該在課堂上講清的內容切掉一塊,放到私人的補習課上來講。不參加補習班意味著只能靠自習跟別人硬扛,十有九輸。其實就是是借高考這座獨木橋綁架了孩子的前途。
換句話說,對醫生和教師掙錢的惡感,首先來自二十幾年前的社會現實所埋下的禍根。因為那時候老實的醫生和教師確實不掙錢,而掙到錢的,基本都是有原罪的。
而在這種背景下,中央推行了教育產業化和醫療產業化,首要目的還是為了甩經濟包袱,正如同一時期國企的大規模下崗一樣。
儘管我們知道公有體制下的行業是多麼低效繁冗,西方以私立為主的教育和醫療體系也很讓當年的國人羨慕(隨著近十幾年我們對西方的了解加深,慢慢也不那麼羨慕了),但這種由上自下的快速推動確確實實造成了兩個民生柱石產業的大混亂。
簡而言之就是中央減少撥款,要學校、醫院自負盈虧。
怎麼養活一個大院里幾百上千口人和他們的家屬?只懂拿手術刀的老大夫沒主意,只會埋頭書本的老教授沒主意,有主意的,是心思活絡的、提前致富的那批人。
壓榨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借用學校資源辦商業活動斂財、科研經費大規模挪用;醫藥代表的回扣、以葯養醫、莆田系花樣百出的騙錢手法……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於是,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建立起來之前的混沌狀態中,最會渾水摸魚的人摸得盆滿缽滿,卻給整個行業染上了難以刷洗的灰色。
時間過了十年二十年,國家有錢了,也總算想起來整理整理這兩個野蠻生長的爛攤子了。
近幾年其實是一個行業規範化和信任重建的過程。但打碎的瓷器想粘起來很難,何況很多原罪根本是洗不清的,正如當年虧損的國有工廠要重組,怎麼重組呢?幾個人把廠房設備一賣,進了自己腰包,工人們下崗。
醫院和學校早年的資產好多都是公有經濟遺留下來的,產業布局也是全國通盤考慮的。
比如北京的重點大中小學為什麼這麼多?那是大學生還包分配要報效國家的時代開辦的,如果完全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的規律來,學校的分布肯定不是現在這樣。但你不能在這個基礎上指責某些地方教育發展得不好是自己不努力,就好像自己所在的重點大學是能力之外資本為零似的。
從各種意義上,將來的醫療和教育環境肯定比現在要好、要規範,亂象會少很多。
看到對待學生和病人的一顆真心被踐踏,而藉此中飽私囊的貪婪之輩卻躲在背後暗笑,任何有良知的人都會痛心。
但僅靠良知無法和糟糕的體系對抗,作為福利的基礎教育和醫療要靠政府協力,而正規產業化的教育和醫療市場理應從少數有能力、理念較開放的人群開始,漸漸向全社會普及。
還好,現在懂得勞動價值與回報關係的、講道理的年輕人逐漸變多了,所以我對未來的前景還是看好的。
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行業被架在一個頭戴光環足踏污泥的尷尬地位已經太久了。
要麼安貧樂道、要麼抹煞良心斂財——這種成見也該被破除了。
首先一部分人先站著把錢掙了,然後讓所有人都接受站著是可以掙錢的。
希望不久的將來不會有人再有本題目的疑問了吧。
我第一次讀到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時特別佩服。這一模型能解釋很多問題。例如金融行業、IT行業工資高,那麼理性人就會從低薪專業跳槽到該專業,最後該行業會人才爆棚;而某些行業待遇低工作累,漸漸的人才就會流出,最後留下大部分中庸人才和低檔人才。現在優秀人才往東部沿海流動,向北上廣流動;西部流失人才等現象充分說明理性人假設是正確的。
但是我發現我國很多政策都依照一個叫做「高尚人假設」的奇葩理論制定的。該理論認為人們都是高尚的:某行業越苦,待遇越低,需要的犧牲越大,那麼高級人才就會蜂擁而至湧入該行業,趕也趕不走。而水平低,工作態度差的人會被這些高尚人排擠出該行業,形成「良幣驅逐劣幣」反經濟學現象。
在「高尚人假設」理論的光輝指引下,我國分別對醫生、警察、中小學教師這三個行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因為這三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對我國影響極大,健康、安全和孩子是我們最關心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好好改造,讓這幾個行業永遠不缺高素質人才。目前改造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作者:韓冬
鏈接:為什麼現在一些大醫院的某些年輕醫生的工作態度較差? - 韓冬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知識的人,才會認為知識不值錢。
如果一個社會裡,知識分子賺的錢,還不如一個計程車司機多的話,那麼這個社會是出了大問題的。(沒有歧視計程車司機的意思。)
可想而知,一個醫生,大學至少要讀五年本科(很多三甲大醫院甚至都不招本科生的,碩士或者博士起步),而考到駕照,只需要一兩個月。
可大部分的醫生,合法收入的薪水每月只有幾千塊。(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住院醫生的基本月薪不過三四千而已。熬到主治或者副主任主任醫生後,會高一些。)
讓一個用了好些年才能學出來的高難度技能的職業,和一兩個月就能學到低難度技能的職業,拿同等的薪水,甚至更低的薪水,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不合理。
如今醫療體系的畸形,以及一些醫院,一些醫生,賺取灰色收入,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用錯誤的辦法,來強行彌補這種不合理,也是飲鴆止渴。
多年前,我年輕無知,也曾經對醫生這個職業有過誤解,並且在小說里罵過醫生,現在想來,自己當時很無知很幼稚,這裡順便向醫生們道個歉。
就很心疼,計劃經濟時期那些唾手可得的東西,許多人到現在還認為應該理所應當的享受。
計劃經濟時期,房子不需要錢,只要家裡有人當了幹部,就能多分幾套,分套大的,子女結婚就有了婚房——所以他們覺得現在子女結婚,也一定要有婚房,結了婚了還租房就是受罪;
計劃經濟時期,許多人上學都不花很多錢,住條件最差的宿舍,吃最普通的東西,穿最平常的衣服——所以他們覺得現在的小孩子上大學住宿舍,要什麼空調,出去吃什麼西餐,穿什麼名牌;
計劃經濟時期,許多人看病不貴,而且看了病單位還能報銷醫藥費,醫生都是每天工作24小時吃窩頭啃榨菜下鄉給鄉親們看病的,得再大的病,只有醫生看不好,沒有看病吃藥到破產——所以他們覺得,現在既然世界上有這麼多醫療團隊開發出最新特效藥,用最先進的儀器,就得給我用,你說費用高?憑啥收這麼多錢啊!我年輕時候多大的病也是幾毛錢的葯就解決了,肯定是醫生和藥廠太黑心了。
大部分回答,都沒說到點子上,扯淡高贊答案太多了。
醫生,教師,警察,服務行業本身的不賺錢,根本核心是人不值錢。
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人」不值錢的社會階段。
當然,不僅僅是中國,其他國家一樣存在這些問題。貧富差距很大,錢只存在少部分人手裡。
在當今中國,一條人命才多少錢?別說什麼人命無價,那是文藝宣傳。
真實情況,人命普遍只有幾十萬的價值,當然這個市場並不公開買賣。
一條人命只值幾十萬的時候,為人治病的醫生,提供教育的教師,為人服務的服務行業,他們收入該高嗎?這可能嗎?
現實社會不是知乎,不是天涯。不是到處都是年薪百萬,每人都買得起北京上海的房子。現實是大部分人連工資都是被平均。
醫生收入漲一倍好不好,教師收入漲一倍好不好,警察收入漲一倍好不好?
都好啊,關鍵錢誰出?
我不知道是不是知乎上的年薪百萬眾,一點小病都會去醫院,我知道,現實情況是,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很多人是不會進醫院的。進一次醫院,病人的開銷,也絕對不是可以輕鬆承擔。醫生收入漲一倍,只是讓這個萬不得已,拖延到更加嚴重的地步。
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掉生活成本,衣食住行。教育和醫療加一塊,每年能動用的資金也最多幾千塊 。為這些人提供醫療,教育,無形服務都是不值錢的。
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承擔醫療費用的階段。所以,大部分醫生提供的服務,要不就賤賣,要不就不賣,轉行。
例子都不用刻意找,知乎前段時間刷屏的羅爾事件,也綠子事件就體現得淋漓盡致。羅爾在中國,屬於中產階級上層。也綠子在年輕人當中,一樣屬於中產階級往上。
當今中國社會的中上層階級,面對醫療費用的時候,一個被醫藥費用,逼得女兒都不要,逼得一輩子名聲不要。一個被醫療費用逼得毀容多年,出爾反爾,其核心,都是人不值錢,人的名聲更不值錢。
在人命不值錢的前提下,醫療費用的上漲,只能帶來社會絕大部分人放棄治療。
不僅僅醫生是這樣,教師也是這樣,相比起醫療,教育的劣勢更加明顯。教育是一個回報期極端的長,甚至看不見的長期投資。
投資教育,本身和天使投資差不多,不確定性非常高,廣種薄收,回報率非常依賴運氣。以現實舉例,毫不客氣的說,絕大部分85後的教育投資,都沒有達到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
大學生平均起薪才3K,不升職,工資一輩子不會增加。離開高收入的那一批倖存者偏差,學校教育的回報率,平均線的教育,已經貶值到幾乎沒有回報的程度了。
不管怎麼強調文藝角度的生命無價,教育無價,最終落到現實。對於整個社會來講,大部分人是不值錢,也沒錢的。
指望醫生提高收入,教師提高收入,各行各業提高收入,首先得有相應的消費基礎。
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沒有富裕到可以為高價醫療,高價教育,高價服務買單的地步。
在這個階段,如果真要賺錢,找准目標客戶非常重要。在當今中國,值錢的人是極少數,只有為這少數人提供的服務,才有價值,才值錢。
當醫生,當教師要賺錢,可以為值錢的人開更高的價格,也可以拒絕為沒錢的人服務。但指望沒有消費能力的人付費,那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醫生,老師,服務行業賺錢的根本,在於差別定價。針對千萬億萬富翁,醫療價格提高十倍百倍是完全合理的,不要去和底層吵,不管怎麼吵,他們都是沒錢的。
當前社會下,能夠面向大眾提供的,始終是低廉低成本的工業化產品。單說教師,很多人骨子裡不尊重教師,不尊重知識,認為知識是很容易得到的。
奇怪的是,彷彿越是有知識的人就越不尊重知識,不尊重教師,或者說他們尊重抽象的知識和抽象的教師,但不尊重具體的教師教課賺錢的例子。
如果你前幾天嘲諷了輪子哥開的c++課,今天又在這個問題下面為教師說話,那我真心覺得你很精分。
我爸在中學一線崗位教了三十年的數學,經常有家長一臉怒氣地問他:為啥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那麼好?
答案可以有很多,但真正的答案就是三個字:不知道。
你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沒理解透,可能是粗心大意,可能是昨晚打了飛機,沒人知道你大腦在你下筆這一刻哪些神經突然交錯,讓你做錯了這道題。什麼都可以是原因,什麼也都可以不是。
然後就有人說了,所以才要你們老師「因材施教」嘛,要找出每個人身上的具體原因,這是你們老師應盡的職責,「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不錯,因材施教是老師的職責。但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說,我告訴你這道題我有一百道解法,但我只有一堂課,我只有四十分鐘,我只能挑受眾面最廣的一種講,而即使最廣也可能只適合四成學生。剩下六成你要我因材施教,我就要一種一種解法去講,只要有一個學生還不懂,為了因材施教我就得繼續講下去,那麼我這堂課很有可能要四百分鐘,甚至四千分鐘。而且,因材施教不是工廠流水線,不是投入多少就一定產出多少。不是說講一遍不理解,講兩遍就理解50%,講第三遍就完全理解。很有可能是講一遍不理解,講兩遍還是不理解。而講每一遍每個學生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新問題,就算癥結一樣,但真的要解決每個人又是天差地別。完完全全的因材施教,你算算時間成本要多少?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育只能是盡最大可能去滿足儘可能多的學生,窮盡所有可能性去滿足所有學生的因材施教是不存在的。說到底這就是概率,老師的職責就是儘可能的接近概率的極限,找到最大概率的方法去教所有的學生,這也是所有教材、講義、試卷、補習班的真正目的。
為什麼很多家長會覺得醫生老師不該掙錢了?都是一樣的孩子,一樣的繳學費,憑啥別人家就比自己家學的好?唯一可能只能是老師沒用心教。同理,憑啥別人吃一副葯就好,我這邊醫藥費萬兒八千的開還不見好,都是吃一樣的五穀雜糧,唯一可能就是醫生沒用心治。這學費這醫療費,憑什麼讓你們掙去了。
然而問題在於,沒有哪個學生是完全一樣的。有的學生拚命學刻苦學,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有的學生上課聽懂就管夠,學什麼都能舉一反三。這就是上文所說的概率,目前教育資源下的最優解覆蓋不到他們,再怎麼教也跳不出資源局限,他們必然要承擔額外的成本。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面對教育,我們沒法在人一生下來就能根據腦電波訂製私人學習方案,做到徹底的因材施教,這種「無能」是現階段人類發展的必然。然而家長們痛苦的怒火,目前只能由老師們承擔,這種曲解和罵名,還將持續很長很長時間。
其他這些人並不是針對醫生和教師的。
這些人的觀點是:除了我自己的職業,其他職業都不應該多賺錢,其他職業都應該無私奉獻,其他職業都應該任勞任怨,其他職業都收黑錢幹壞事~
為什麼特別針對醫生和教師?
因為在這部分人的認知範圍內,世界上只有學生,醫生,護士,工人,農民,教師,公務員等等不超過20個職業,其餘統稱「白領」「老闆」「當官的」「不務正業的」「修電腦的」社會思維的演化要慢於經濟結構的演化
是,利益相關,家裡有多名教師,醫生出身的親屬。
表哥留法七年,聖誕回國的時候恰好和他爸媽一起吃飯,我正好一起,見證了新舊價值觀的巨大出入。他父母是蘇州中學教師,職稱不同,按照蘇州的家庭收入標準,也算是中產。我知道的是我姨媽教師工齡30年的薪水,特級有補貼,沒有我畢業起薪高。(就是互聯網行業普遍的稅前批發價)隱形福利我沒有計算,但是據說近年也基本沒了。當然我在一線的消費也很大,所以單純從數字來看,沒有可比性。但是,從側面反應教師行業工資確實不算太高。我們大學講師入門級為博士,好像最近只要海龜,起薪20-25萬,和一個本科應屆出來稍微好點的程序員薪水一樣,可是海龜博士的投入的時間金錢成本又怎麼計算?
(隱形福利我們不要談,各地差異太大)就是這樣,很多家長還會抱怨和投訴,覺得老師掙得多。
表哥在國外待久了,思維說話也很直接,晚上吃完飯他開車送我回家,姨媽姨夫要去看晚自習(江蘇高考的奇葩就是除語數外都是等級打分,如果不能過C本一無效,所以歷史這類小科也要去看晚自習)路上討論晚自習補貼幾塊錢,表哥說就應該讓家長掏錢,你們這麼辛苦,陪他們整天,還要晚自習,想要效果必須付費。姨夫姨媽在車裡呵斥了他,教育是讀書育人的事情,不能這麼功利,否則社會都會亂。唇槍舌劍以後,誰也沒能說服誰,討論不歡而散。
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姨夫姨媽這樣的觀念才配當老師,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像我哥那樣的市儈功利,就是不配為人師表。然而,我想說,姨夫姨媽這些60後70後,他們的道德約束感更強是有她成長環境造就的,在那個人人說奉獻的年代裡。我家是世代教師,我外婆也是教師就是那種教科書般楷模,幫學生交學費,帶他們像自家孩子一樣。家族言傳身教自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道德水平。但是,他們這些講究集體主義,奉獻自己的社會中堅力量漸漸就會退出市場,而更加理性和現實的年輕人他們成長的環境是市場經濟,他們會用腳投票,最終證明低薪資高工作強度必然會導致人才流失和劣幣驅逐良幣。這才是我們一下不能接受教育市場化的原因。
很明顯,教育和醫療這類關乎國民生存發展的行業是不太適合完全市場經濟的。否則因為經濟能力的巨大差距,會導致窮人的生存和受教育權利被剝奪的一乾二淨。那麼作為這類需要財政補貼的行業的從業人員,他們的薪酬本身也不可能和金融,IT一樣接受市場全程的調節。自然,不會所謂的寒窗苦讀幾十載,一朝功成名就。可是,相當一部分的人他們的能力和素質是需要高薪來匹配的。比如特級教師,比如院長級別的醫生。那麼,我們的制度如何保障這些人的利益?新加坡政府打擊腐敗,靠的是高薪養廉。這是一種政治智慧,那麼我們呢?是否也應該在制度設計上,去保障這些人的權利和應得的利益?
現在的矛盾在於社會對教育醫療行業的道德期待嚴重不符合當今社會平均道德水平,他們希望牛產奶,但是牛又不能吃草。(用平均水平是因為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很多人對教師和醫生的道德形象設計還停留在感動中國的山區老師和白求恩身上。這種高期待的背後就是要求教師和醫生犧牲自我,奉獻大家。
而制度設計的問題導致從業人員的薪水遠低於他們所預期和能力所到高度,因此,行業亂像叢生,劣幣驅逐良幣,讓補習班,手術紅包成為收入主要來源。代替工資的紅包又恰恰觸動了大家的道德紅線,才會導致現在的關係緊張,世人皆罵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很多80,90後出生的人往往比父輩們更清楚什麼叫自我,只有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奉獻社會。可惜的是,社會還期待道德完人的出現,並以此要求整個行業。這才是悲劇的根源。
當某一天,大家不再用身份標籤去約束一個人的時候,不再因為你是教師醫生就該貧賤,不管你多有能力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這個問題才有被解決的可能。過六百贊啦!哈哈哈哈!沒想到當時隨手一個小小的回答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謝謝大家!
————————————————————在知乎都是看得多答得少。(大神太多,怕自己班門弄斧鬧笑話)有時候看了大家的評論也在心裡想著要怎麼回復,然後思考完了,也就忘了要回復的這件事了。腦容量有時候不太夠用。嘿嘿。原諒我哦~
想說一句:真的很謝謝所有理解我的親們。(有木有感覺到濃濃的一股淘寶風)
2016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所有掙扎在基層的教師們,能夠開心一點,健康最重要。
2017年,無論是要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抑或是轉行,都能夠順順利利噠~
(比心)
以下是原答案。
————————————————————沒邀。自來。
我是一名教師。女。
2013年大學畢業回老家參加省內教師招考,上班至今。
小學教師。
大概四線的小城市邊緣農村的教師。
開車上下班,30分鐘車程。
學校一共90個學生。10個老師。6個年級,1個年級1個班。
每天7點到校下午4點放學。
看到這裡,所有人肯定會覺得一個老師輕輕鬆鬆教十個學生妥妥的,還能那麼早下班。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還有科學、思想品德、勞動衛生、安全、音樂、美術、體育。所以,學校每個老師至少都要教兩門課程。平均每個老師一周20節課,每天至少四節課。年輕教師更多。
自從上班到現在,每天嗓子都會隱隱不舒服(我不是嬌嬌女)。曾經有一個學期,帶一個班的語文、思想品德、勞動衛生、安全,兩個班的英語,四個班的音樂。每天6節課最少。每天回家嗓子都疼到咽口水都疼,後來嚴重到嗓子完全變聲,像個老男人。
同時還是班主任,負責全班同學裡里外外的事情,六一排節目,端著油漆刷牆,修建樹木,除草,打資料,採購學生食品。冬天下雪後一腳踩下去,沒到腳踝。掃雪、劈柴,搭火爐。經常停水停電。最怕冬天停電,午休時整個床都是冰到滲骨頭。
(我明明是鋼琴專業,報考的是音樂教師,現在教這麼多是什麼鬼?)
這些,都不覺得苦。因為比我更苦的人多得多。我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但是只要還在這個職位,我就會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
最心寒的是某些家長,不配合不理解也行,各種不堪入耳的髒話謾罵,我就搞不懂了。難道,我是要害你家孩子?學的好,那是你家孩子聰明;學的不好,那是老師水平太低不會教。
以前覺得「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真理,現在覺得完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尤其是你已經覺得自己耗盡了所有耐心所有辦法去教導的學生,卻仍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簡直沒有形容詞來形容我那不知怎麼形容的心情。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再不信,請你來體驗一下?
話說,無論我用不用心教,每個月的工資都會準時到賬。
所以,這完全就是憑良心做的一個行業。
不理解還要叨逼的人。
請高抬貴眼,別看;請高抬貴手,出門隨意轉。
我為所有在教師、醫生行業曾經奉獻過的人點贊。希望善有善報。
那些憑著自己真本事賺工資外的收入的老師醫生,我覺得很正常。但是,壞醫生壞老師,一定要惡有惡報。
醫生我不多說,說多了撕逼。
我就說老師。
從古至今,我們想想,歌頌老師的詩詞,都是什麼?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髮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最有名的,李商隱寫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別再告訴我是歌頌愛情,現在就是歌頌老師)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寫過老師的作文。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寫過,老師是園丁。
記住,園丁這兩個字。
中國老百姓最欣賞的老師,最想要的老師。
不是學文多淵博,不是知識多豐富。
是慈母!
沒看錯,是慈母!
科目教育上有多少水平,不在乎,只要符合教學大綱就行。
甚至照本宣科都無所謂。
但是,一定要對學生關愛,不僅僅關愛學習,還要關愛生活,關愛心理。
這裡的關愛,不是心理醫生的那種開導。
就是慈母一樣的關愛。
園丁是什麼?
關愛小花小草。
你見過拿幾十萬年薪的園丁嗎?
就算有,也和老師這個園丁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老師這種園丁,就是對雜花雜草抱以富貴蘭花一樣的關愛。
不求回報,只會奉獻。
慈母啊!
媽媽照顧你是應該的,和你提錢?媽媽怎麼會向你提錢呢?
很多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只知道媽媽給你吃給你喝是應該的。
好老師是慈母,不能談錢,談錢就不是慈母了。
多少孩子,要到母親死了,追悼會上才會說,我媽媽一輩子沒享福。
熟悉不熟悉,很多好老師的追悼會上也是這麼說的。
包括國家,也是鼓勵這個。
倪萍的《美麗的大腳》
有多少文化?但是,就是慈母。
為了給孩子買電腦,60度的白酒,干一瓶。
徹底是慈母。
慈母還不算,必須奉獻到死,不死這個好老師就沒法升華。
看完這個片子,有誰想過,要個倪萍這個角色加錢?
呵呵,別逗了,慈母,不談錢。
只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還在教。
大家還在把慈母形老師當做心中最好老師的標杆。
無私奉獻作為對老師最高的褒獎。
就永遠不會認為老師應該多賺錢。
因為他們自己幹不了醫生也幹不了教師啊……
並不是認為醫生和教師不應該賺錢,而是認為所有自己不從事的行業的工作人員都不應該賺錢。
醫生和教師被拎出來說的特別多,是因為大家和他們接觸得多,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接觸吧。這個觀點與我國傳統無關,尊師重道是中國傳統思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孔老夫子起,在私塾里求學,要給先生送肉條。醫生也一樣,醫生都是斷文識字的文化人,地位與士媲美,古代讀書人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
進入新中國後,識字班普及了教育,赤腳醫生建設了醫療,教師和醫生的隊伍空前龐大。國家自然無力負擔起真正的市場價格,對這些人的待遇,當然比農民要好,堂堂大科學家一樣是安貧樂道普通職業待遇,那麼教師享受正常待遇也就順理成章。而且當年普通人能花錢的地方也少,有吃有喝有房住,還有社會的尊重,足矣。
九十年代朱相的市場化改革,國家甩掉了教育和醫療的包袱,問題也就層出不窮。嚴格來講,這個鍋不能完全怪在朱相身上,國家社會變了,那精英就要往資本主義方向轉型,改革開放後鋪天蓋地的「下海」潮正是此理。所謂靠山吃山,當官的貪污腐敗吃乾股賣批條,那教師開補課班醫生收紅包,不是很正常么。
然而,民間普遍對學校醫院的仇恨,原因卻不止於此。你被別人騙了錢,家人會說小心點,可你要是去醫院多花了幾毛,好傢夥,不能忍!
當然不是反智,這一代人都知道「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信奉有技術的應該得到尊重。關鍵在於,我國的宣傳口徑一直很有問題,他始終把少數精英才能做到的事情當為普遍標準廣泛宣傳,明朝的士大夫就精於此道,道德牌坊比誰都高,然後一肚子男盜女娼。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學生時期,及格線是門門90+,會有什麼後果?
沒有什麼差生了,大家都是垃圾。
對學生而言,干多干少一個樣,反正都是垃圾;對老師而言,想批評誰就批評誰,反正都是垃圾。
我國當下教師、醫生、警察等職業面臨的困境,根源就在於此。你勤勉工作跟他混吃等死是一樣的。老百姓一看,草,你辛苦?你累?你特么比新聞聯播里那誰差遠了,垃圾!
可怕的是,你領導也是這麼想的。。。
PS:平心而論,蘇聯發明的教育醫療福利體系,對國家而言確實是巨大的負擔,西歐各國都飽受其擾(撒切爾有話要說)。而遠離蘇聯的美國,沒有這個概念,普通民眾的醫療和教育也始終是大問題,奧巴馬苦心積慮的醫保眼瞅要廢。我國教育醫療就這樣折騰下去,吃棗藥丸。教育滯後性強些,醫療怕是拖不得。
這是真的。
好多人都認為醫生教師這些職業就應該是無私奉獻的,談論收入好像就道德敗壞一樣,在中國老百姓中,很多人認為醫生教師不應該掙大錢,這是一種強大的固有印象,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固有印象?
這個問題下,所有其他答案都是錯的,凡是我看到的基本都是罵愚民,談經歷,講故事,太過於膚淺,所以我來寫一寫,本文的部分內容會收入悶聲作大死系列第三篇,所以要抓緊備份。
毛澤東時代的光輝遺產之一就是代價低廉的福利體系,這個低廉體現之一,就是醫生教師還有警察之類的公務人員工資非常之低,因為毛澤東的社會主義時代是不允許有利潤的存在的,不允許利潤,不允許超額利潤,這同義詞就是消滅私有制,只有在土改和三大改造完成之後,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醫院這才能稱為人民醫院,警察也才能叫人民警察,公共福利,不是某些人、某些階級、某些趙老爺的私有財產。
所以醫生看病維護公共衛生、教師教書傳授公共文化、警察(士兵)值班維護公共治安等等一系列公共福利,其價格極其低廉,體現在收入上就是工資微薄(相對歐美),作為代償,醫生、教師、警察等都被賦予了極其崇高的光環,人民教師、人民警察、人民醫院等等名字不勝枚舉,來源就是「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這和「為金錢服務」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是為人民服務,不要求利潤,所以價格低廉,並且為人民服務是光榮的,廉價而光榮,是那個時代的一體兩面,所以,中國老百姓對於醫生、教師、警察等等職業非暴利的「刻板印象」,完全來源於毛澤東時代的遺留榮光。
中南海的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依靠這一體系,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梅毒、天花、鼠疫等等傳染病,就連731部隊的戰爭工具——生化武器也基本消除了威脅,同時極大幅度地消滅了文盲,在國民黨不斷派特務破壞的情況下,消滅了為害中國數千年的土匪惡霸,社會治安良好,前天買書時候遇上個老紅衛兵跟他聊天,他的原話說,那會兒雖然斗得厲害,但是學校路上放下東西,一天都沒有人去拿,連妓女這種東西都消滅掉了,真是了不起。言語間都是敬佩,我想古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就是如此吧(此人關於社會治安的敘述存疑,有待旁證)。
斗轉星移,轉眼到了改革開放。
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亂象後來是如何慢慢被緩解的? - 治安
車匪路霸日益猖獗,社會動蕩不安,只好嚴打殺人,連朱德的幼孫都能殺,他只不過是因為多換了幾個女朋友而已,放在今天這算什麼?然而殺人並無卵用,法禁愈嚴而愈不勝禁,真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老實。
衛生狀況更是慘不忍睹,一個消滅了鴉片、梅毒的國家,居然產生了不止一個艾滋村,毒品村,更可怕的是傳染病大流行,1985-1990s左右,甲肝乙肝等等傳染病輪流大爆發、大流行,簡直比731還酷烈,如今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有一億以上,只比日本人口少了,這一切是為什麼呢?
因為要改革,指導思想從為人民服務,轉變成了為金錢服務,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講,就是市場化。
國家減少、取消對醫療體系的投入,醫院漸漸開始自負盈虧,醫生也忙著填飽肚子,尤其是農村的赤腳醫生,失去了國家支持,行走在最貧困、最惡劣的環境中,他們不但要做基層最辛苦的防護診治工作,甚至還要自負盈虧,他們不得不降低成本,比如打針輸液時候共用針頭,消毒次數也是能省就省,原本對於赤腳醫生應該有持續投入的,但是醫療體系系統性地崩潰,導致他們的知識、技能、工具還有人員沒有更新換代的可能,而農村也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和犧牲品,也是最大的傳染源,其中的典型的就是大涼山和艾滋村。更可怕的是人民公僕體制,也就是官僚系統的官僚主義固化,人民公僕們一方面忙著下海忽視下面的人遞上來的報告,另一方面中飽私囊截留貪污國家有限的撥款,還有就是出現了大躍進期間有問題捂蓋子的現象,官僚們嘴上一片大好,人民公僕們在電視里和人民同甘共苦,身體卻很老實地吃特供,吮吸著民脂民膏,這在高耀潔揭露河南艾滋村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
光陰荏苒,又到了21世紀,2003年非典大爆發,不過是乙肝暴發的又一次重演,官僚化的醫療體系根本不能應對這一威脅,導致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這之後才重新建立起了有效的傳染病防控體系,如今,無論什麼流感埃博拉,都不能再現非典時期的窘迫情況了,因為人命終於引起了政權的重視,不過那些冤魂只能瞪著血紅的雙眼死不瞑目,看著這盛世如你所願了。
順便說一句,莆田系的崛起,也是趁著這一變化而進行的,百度之流的惡,比電線杆大,但是比上面某些人小,也許前段時間對於魏則西事件的言論禁令,大概就是沖著我這種文章去的,魏則西事件如果止於百度之惡和知乎大V封號,那才是這盛世如你所願、這知乎如繼新所願。
那個人所創立的社會主義體系,在如今必將受到人民和市場的雙重擠壓,人民XX門,不得不拿著社會主義的工資,買資本主義的房,這就是中國現如今的體制問題。
回顧完歷史,我們可以看看現如今的醫患糾紛了。
醫生,醫院,或者說醫療體系,在現在實際上是受著雙重壓迫,是風箱里的老鼠,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原本建立起這個體系並不斷扶持著的國家,原本扶著醫院的那雙手,不但不再摻扶,反而用勁推了一把,人民公僕讓自己屬下的人民醫院、人民醫生對醫鬧出錢、下跪,賠禮道歉,醫院醫生成為了半個孤兒,沒人疼沒人愛,只好像赤腳醫生一樣自己找路子,在市場的壓力下,人民醫院、人民軍隊們有什麼辦法呢?
武警醫院們跪下來脫了莆田系的褲子,正規醫院只好自己變著花樣創收,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只能向患者要錢(類似的有人民教師與學生,比如補課班;人民警察與群眾,比如抓嫖)。這個醫療體系,這些人民醫院、人民醫生們,原本服務著的最廣大人民,則受到了疾病、貧窮、無知的多重迫害,他們中的大部分要麼無聲無息地睜著血紅的眼睛死去,要麼有一小部分衝冠一怒,把手伸向了,為他們服務的,也僅能在他們身上創收牟利的,原本卻是光榮偉大地為人民服務的人民醫生,人民教師,人民警察等等群體。
而不明真相的廣大群眾,則為殺警察的楊佳叫好並罵警察,為殺醫的兇徒叫好並罵醫生,他們也為處死貪官叫好並罵貪官。
知乎的人大約會水平高一點,他們為擊斃叫好,並痛罵一聲,「愚民」!
不是醫生、教師不該賺錢,而是很多人都覺得服務類、技術類的職業都不應該賺錢,覺得服務就是廉價的或者免費的,而錢就應該買來實實在在的東西。
除了教師、醫生,比如在外面吃飯,有一些飯店會加收服務費,很多人就不願意給;維修電器,不願意交上門費、拆機費之類的。總覺的我吃了你的飯菜交了飯菜錢,用了你的零件交了零件錢,你還要收我的服務費就是不應該。
往深了講就是,社會傳遞的價值觀有問題,很多人都提到了《感動中國》,感覺輸出的價值觀很有問題,一個鄉村教師,幾十年拿著幾百塊一個月的工資,教育了一波又一波的學生;一個鄉村醫生,翻山越嶺幾十年,為村裡人看病,不求回報;一個科學家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不求回報……這些事情要每年拿出來顯擺、評獎,我真的看不到任何可以感動的地方,只感到了國家的無力和zf的無能,本來應該由國家解決的問題,而需要當事人憑著良心堅持,真是可悲。
這樣的價值觀已經完全不符合當今的社會環境,明星們可以賺大錢、房地產老闆可以賺大錢,而為我們教育下一代的教師,挽救我們生命的醫生賺點錢,就要被黑?
而在這樣的影響下,更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從事這樣的行業,原因也很簡單:不賺錢
我覺得現在是時候開始轉變一下社會的價值觀了,我不反對宣傳勤儉節約,淡泊名利,但是至少需要在付出和回報達到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當然現在社會還有很多不公平,觀念轉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推薦閱讀:
※沒怎麼做過家務的女生在男朋友家被對方父母各種明示暗示要求做家務是種什麼感受?
※女兒說謊了,家長怎麼辦?
※有哪些一發入魂醍醐灌頂的警句?
※作為一名教師的你,見過的最奇葩的家長是怎樣的?
※為何我可以和同學老師朋友相處得很好,但一放假回家和父母每天都要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