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最無恥(無知)的文人及其事迹是什麼?

聽說有「文人無恥無下限」的說法,(其實是源於他們的無知)雖然知道一些,但是理解不深刻。請賜教。


新鮮熱辣,剛剛出爐:


2017.10.4更

我快瘋了

————原答案

不算文人,連他喵的作家都算不上=皿=
白落梅真尼瑪不要臉啊...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pi li)》里的「林徽因替代品糟踐生命社會毒瘤結局悲慘叫你不學林徽因的不良少女」陸小曼搖身一變...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感覺中國出版界再這麼亂下去,五年內必然有

→_→林徽因黨→_→林徽因的死對頭黨陸小曼黨
→_→徐志摩黨→_→金岳霖黨→_→莫名躺槍之可憐梁思成黨
→_→張愛玲黨→_→胡蘭成黨
→_→納蘭家族之容若黨→_→之性德黨
→_→老子誰也不爭不搶的倉央嘉措黨...

五十年後,我們可以讀到以下書籍。
《魔幻引人,現實入勝<共和國第一文學才子莫言的跌宕一生>》
《出水芙蓉,淤泥不染<為您解讀第一位文藝少女安妮寶貝的清閑生活與內心針扎>》
《穹頂之下,君臨天下<帶您領略共和國第一記者柴靜的壯舉>》
《以秀吾愛,污己之身<共和國最好男人鄧超的生活瑣事,歡喜為真>》
→_→不講段子了...

我覺得,這種寫字的,遲早要遭報應。


明末士大夫頗多無恥,整天高喊義理名教,在清軍打過來的時候卻爭相降清者比比皆是。

但是無恥到了登峰造極的還是袁彭年。
他是崇禎七年(1635年)進士,歷仕崇禎、弘光、隆武三朝。南明時官左都御史,與禮部侍郎劉湘客、吏科給事中丁時魁、工科左給事中金堡、戶科右給事中蒙正發稱「五虎」。袁彭年為「虎頭」,「言非虎黨不發,事非虎黨不成,星岩道上,遂成虎市」,貪污受賄無所不為。

在降清後,1647年他至廣東。任廣東學政署布政使,然後頒布了剃髮令。
特別留下了金句「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其他答案中列舉的那些文人,他們無恥的話人們可以不聽,但是他無恥起來,當時的人們只能聽從,否則將有性命之憂,這才是無恥到登峰造極。


好像跑題了。

他也算…………文人嗎?


一不小心贊數略多了,評論都看過了,尊重大家的看法,周老師的散文寫的確實很好,這點我承認,對於他人的家事我確實不夠資格說三道四,但是對於他極其下流的思想觀念和齷蹉的人品委實不能贊同,夫妻生活不再做評論,留下他如何背叛自己的妻子和消費自己的亡女的事,以及他無與倫比的男女觀念!!(關於評論中的一些質疑,這裡回復下,關於他和前妻之間的忘事,他在很多場合都親口承認過,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看魯豫有約周國平那期,周老師很多言論真的不怎麼好看,還有南方周末寫的周國平個人生活的採訪報道)

應一位知友的評論邀請特意把他文章最奇葩的一段附在這裡,供各位了解其為人。
文段來自《想念 我生活中的鄧正來》一文:
「」有一回,我們去他家裡,還帶去了我家的兩位女友,他語重心長地批評她倆說:「你們不知道心疼國平,國平跟別人不一樣,我閱人無數,很少有像他這樣優秀的人,但他一輩子沒有享受過。」然後布置任務:「你們每人每周約他出來一次,要單獨和他,找一個好的酒吧,讓他放鬆。」我很不好意思地引用他對我的溢美之詞,只是為了說明他對我的不同尋常的關愛。一位女友聽後感動地說,她看到了男人之間的感情。

他是真正心疼我,所以,知道紅又懷孕了,他力主做掉,理由是我應該安度晚年,不該再受苦了。叩叩生下後,他召開家庭會議,力勸紅辭職,好好安排家庭生活,讓我好好休息和工作。」」
上文鏈接如下:南方周末 - 想念——我生活中的鄧正來
簡單翻譯下,就是周老師借自己的朋友之口邀請兩位女性朋友每周輪流做自己的情人,在自己的妻子懷孕後,不是想和怎麼做好一個父親,而僅僅只是為了讓妻子專心服侍自己就想要妻子墮胎,甚至得意洋洋的寫到文章里!如果這都不算無恥,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啥無恥之徒了。


----------------------原文的分割線----------------------------------------
周國平 無恥之徒!
在自己的女兒身患絕症,終日痛苦不堪的時候推卸責任。女兒死後出書把老婆的婚外情搞成天下皆知,明明自己在女兒患病過程中忙著搞婚外戀卻裝可憐,大書特書父女情深,被老婆指出瞎扯不敢反駁,拉上自己的狐朋狗友利用各路關係對老婆直接進行人身攻擊,然後用各種語言美化自己的齷蹉,最噁心的是這貨眼裡,中國女人就是生育工具,男人就是要三妻四妾,價值觀下作到匪夷所思,無法理解讀了那麼多年哲學是怎麼讀成這個樣子的。

------------------人渣的分割線-----------------------------
感覺知乎群眾對這種所謂的「學者」還是有一個比較客觀的看法的,所以我接著多寫一點。

周國平老師一共有過三段婚姻。
第一位妻子是在廣西認識的,當時還是個高中生,兩人後來在廣西成婚,1978年考研成功後他就離開了當時的妻子到了北京,讀書期間不忘把妹,順利追到了當時北師大的一位妹紙,人生得意後毫不猶豫地踹了遠在廣西的髮妻,迎娶新人。此後談起這段經歷,周老師都會很憂傷的表示「經歷了種種磨難的他,認為生活已經過去了,但雨兒讓他覺得他還能戀愛,全新的生活可以從此展開」,就是不知道在廣西苦苦守候他的髮妻能不能開始新的生活。。。
第二段感情生活中最讓人感慨的不是他對妻子有多渣,而是他作為一個男人軟弱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根據他那本號稱感天動地的回憶錄記載,當時的他的女兒是有活下去的希望的,然後周老師親手斷送了女兒活下去的可能。周老師的女兒罹患的是眼部腫瘤,最可行的辦法就是立即切除眼球,然而我們可愛的周老師表示「妞妞不能沒有眼睛」,坐視自己的女兒病情不斷惡化,終日被難以想像的痛苦折磨直到最終死去。然後周老師趕忙寫了寫書賣錢向天下人宣告自己是一位多麼有愛的父親,就是不知道他那早夭的女兒會不會同意。
(評論里有知友認為他對妞妞的做法不算過分,那麼在這裡附上一段鏈接,用同是絕症患者的人來直接評價周老師的言行:南方周末――[文學]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
第三段感情就很簡單了,就是趕緊踹了愁容滿面又最需要安慰的妻子,和比自己小了22歲的美女結婚咯。
你看,這才是叫做人生贏家啊,不管對自己多好多親近的人,一旦有了必要就馬上踹了,端的是心狠手辣,翻臉不認人。你真的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中國最早一批的哲學研究生和一位不斷在作品宣稱自己內心多麼細膩溫和的文化人,真的是很難想像。


------------------------------
最後說下,個人對於這個由原來的欣賞到後來的憎惡,必然帶有個人情感,若是傷害您心中的高大上形象,在此一併致歉,但我永遠厭惡並且鄙視這個人。


難道沒有人提范曾嗎?
對國家不忠,對恩師不仁,對妻子不貞,對藝術不義,這種人渣也稱得上當代大師?
(多圖慎入)
--------------------------------------------------------------------------------------------------------------------------------------------

再補充幾篇文章:揭秘范曾齷齪的人生
范曾的知名度源於中央高層抬舉?
揭秘范曾叛國及一生真相(組圖)_今日藝術網
時代美術館王藝痛批范曾!現實中的范曾是否果真如此不堪?

以下內容摘自博客中國,作者何青青

藝術:《文姬歸漢》是范曾投機的產物

人們對范曾藝術的質疑,無疑是繼其品格之後的一大焦點。藝術史的真理就是藝品與人品相兼,人品不高,藝術無趣。所以,談范曾必須談他的品格,方可給予其藝術上的定位。
范曾的座右銘是「外靠奸商、內靠官僚」,這是眾所周知的。台灣名人畫廊負責人胡云鵬曾說,「范曾的藝術是託人家的命活著的」。現在看來這話很有概括性,如1962年范曾在央美的畢業創作《文姬歸漢》就是一個典型。
近期,范曾在央視《藝術人生》欄目中又將《文姬歸漢》搬了出來,云:「郭沫若看到這畫後,高興得『夜不能眠』,就題了很多(辭),而且說『以後畫多少給題多少』」。這是真相嗎?那麼,郭老為何給范曾題了畫?又為何在以後一幅都沒有再給題呢?
道理很簡單!
第一、1962年郭沫若先生的《蔡文姬》話劇全國熱演,范曾抓住了郭老的「蔡文姬」情結,識時機地畫了同樣題材的畫兒迎合郭老。據知情者講,當時范曾夾著畫在郭老家門口守候數日,一次,郭老的車到了門口以後,范曾就箭步上前,由於郭老不認識他就沒搭理。其秘書王廷芳下車了解了情況後就把畫捎了去。郭老打開畫一看「蔡文姬」,和他的話劇題材一樣,而且是小青年畫的就給題了。假如當時范曾畫的是「老子」、或者「懷素」,郭老會給題嗎?這就是後來郭老一幅都沒有給題的答案。所以,《文姬歸漢》純屬投機。與其說郭老給范曾的《文姬歸漢》題辭,還不如說郭老給自己的「蔡文姬」熱演後的社會反饋資料寫評語;或者說,郭沫若先生的「夜不能眠」,不是因為看到了范曾的《文姬歸漢》,而是他親眼目睹《蔡文姬》熱演後的成功讓各行各界認可,乃至畫界連小青年都追隨效仿他;
第二、郭沫若先生給范曾題畫只是為了提攜青年一代,換做是別人畫《文姬歸漢》,郭老照樣給題。這就好比讀者來信一樣,總有一個幸運者被回復。
第三、公眾人物給追隨者簽名是正常的聲譽與形象保持手段,這就是郭沫若先生給范曾題畫的最通俗的答案。與當下的歌星、球星、影星給「粉絲」贈簽名唱片、簽名戰靴、簽名光碟等有如出一轍的道理。只不過范曾借勢造勢,將此事作為宣揚的工具罷了。
郭沫若給范曾題了畫後,就再沒搭理過他。范曾為了接近郭沫若,就開始討好郭老的長子郭漢英之妻謝貝嶺。每次碰面都稱謝為「恩姐」,弄得人家很反感他。在當時,謝貝嶺負責郭家的所有事情,要接近郭老,必須要過謝貝嶺的關。加上謝的父親是一位將軍,而且她本人也是電影局藝術處處長。所以,范曾才不厭其煩,將原本不認識的人稱「恩姐」,弄得別人一頭霧水,時間長了就開始煩他、躲他。如此情形,謝貝嶺實在無奈,就通過吳某給范曾傳話:「悅石,你認識有個叫范曾的人嗎?這人我根本不認識他,總是叫我恩姐,我很討厭他。郭老給他題畫,只是出於社會責任提攜了下青年人而已,他沒有必要這樣感激我」。
事實上,范曾巴結的不光是謝貝嶺,只要是郭家的人他都巴結。郭沫若的子女郭建英、郭平英都稱「並不認識范曾,很討厭看見他」。
原來,范曾為了接近郭沫若先生,如此用心良苦,低三下四惹人討厭!

文化:「批林批孔」畫是范曾反傳統的證據

現在,范曾成了傳統的「衛道士」。在前段時間的央視《我們》欄目上,他滔滔不絕背《離騷》、侃孔孟之道,讓世人又一次迷惑了起來。當初這位「批林批孔」的先鋒,在「文革」中表現得尤為積極,畫一些打打殺殺的造反畫兒來剷除傳統文化,今天卻一臉正經地謳歌「和諧」、誦讀「孔孟」。尤為諷刺。
有人說的對,「范曾翻臉比翻書還快」!
他以為,時過境遷了,畫造反畫兒的事情人們已經忘掉了,所以就毫無忌憚地轉換成正面形象,來投機和諧盛世。事實上,他曾經給榮寶齋,以及一些雜誌報刊作了許多「批林批孔」的畫和插圖,這永遠都成為人們揭發他的罪證。今天,他正在用佞言迷惑青年一代,文藝界要做的,就是拿出證據,拆穿這個陰謀,來堅守正道。讓其在指責聲中繼續檢討與懺悔。
1974年, 江青、王洪文等「四人幫」成員為了篡奪權力,大肆宣揚「女皇」輿論,為反周「組閣」造聲勢,發動了一場「批林批孔」運動。每逢運動,范曾尤為積極。他在這個時期,畫了許多關於黃巾軍、李自成、義和團等農民起義造反的插圖和畫來批判孔子和儒家思想,如《黃巾軍的反孔鬥爭》(《革命接班人》雜誌1974年第12期)、《中國農民反孔鬥爭》(1976年作,尺寸39×27cm×14,2008年3月23日中國嘉德四季第13期拍賣會)等。他認為,只要消滅了儒家思想,才能「興洛倉」、「法平等」、「均貧富」、「等貴賤」,其中《中國農民反孔鬥爭》這幅插圖,就是典型的范曾反孔的證據。
過去,孔子和儒家思想在范曾眼裡就是十惡不赦的「破壞分子」,他甚至把社會的貧富差距等因素也歸罪於儒家思想。今天,范曾一反常態,又高歌孔孟之道,說明他很投機局勢,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他都會毫不猶豫去做。
連文化都背叛的人,還能稱得上文人嗎?所以,我們在認清范曾的同時,就等於認清了當代藝術史的所有反面真相。在文化生態中,范曾的存在,無疑是鄉愿們的代表,投機與搗亂,消極意義無窮。

愛情:曾拋妻與楠麗通姦了20年之久

(前妻邊寶華,現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女美術家聯誼會會員。)

(現任妻子楠麗,圖中黑衣日裔女子)

范曾的愛情真相,是他情感和生活的全部底細。前妻邊寶華是從好友馬某手裡奪來的。因此,勇奪朋友之妻一事,讓藝術界鄙視他至今,使他成為了壞人品的代言人。
在別人眼裡,范曾的感情是齷齪的。而范曾自己反倒覺得自己是「至情至性」的。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范曾從好友馬某手中奪來了邊寶華之後,結婚五年左右,於1971年夏在一次聚會中認識了楠麗。當時楠麗身著一件雪白的連衣裙,兩條辮子烏黑油亮。范曾用了「春梅綻雪、秋慧披霜」八個字來形容她的素潔。
1972年,范曾背著妻子邊寶華和楠麗通姦的事情被楠麗的老公發現,范怕相關部門找他談話,或者要面臨坐牢,就倉惶逃到了秦皇島。其友崔某怕事情鬧大,召集了一些朋友找人商量將事情擺平:第一向人家保證不再犯;第二賠禮道歉;第三就是拿錢賠償。等萬事大吉以後,范曾回來後大罵崔某說泄露了「機密」,並且提出絕交。 對於此事,我拜訪崔某時,他的立場格外堅定:「范曾和楠麗20餘年的愛情,的確是背著邊寶華通姦」。
事實就是這樣,范曾在1992年11月2日,給丁關根的檢討信中寫道:「今我已於原偶分居逾三年,離婚之事當不成問題,這對我亦如釋重負」。這樣看來,他和楠麗的20餘年愛情屬於通姦了.
好笑,在央視《藝術人生》欄目上,范曾說他84年至85年就和楠麗商量捐建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的事情,當著全國人民這是一個不小的謊言。那個年代,通姦是要坐牢的,誰還敢和情人公開商量這麼大的事情?范曾對此會做何解釋呢?

情義:沈從文批范曾「損人利己」

八十年代末,台灣藝術界與畫廊界有這樣的一句話:「別人往上爬樓梯,范曾往上登別人的性命」。這話揭露了范曾無情無義,過河拆橋的本質。沈從文曾經就是范曾利用後的犧牲品。

范曾在央美即將畢業,為了得到一份做插圖的工作,天天給沈從文寫信,對沈格外關心。一次,天剛亮,范曾就敲開了沈家門,說,「昨晚夢見先生生病,我不放心,連夜從天津趕來」,這話讓沈從文很感動。於1962年,在沈從文先生的幫助下范曾調到了歷史博物館美術組,給中國古代服飾做插圖。陳大章是他的組長。

在歷博工作沒多久,文革到來,沈從文成了當時被批鬥和揭發的對象。范曾搖身一變成了「中央派來的工作組」,指責沈先生「牛鬼蛇神、自身有嚴重的錯誤,有病需要治」。所以就專門負責監督和「幫助」沈從文「思想改造」。並特辟專欄,給沈先生寫了幾十張大字報,列舉了幾百條嚴重錯誤,說「沈從文頭上長膿包,爛透了寫黃色小說,開黃色舞會」。這些大字報讓沈從文先生足足「學習」了三半天。

沈從文在1966年7月《一張大字報稿》中用了「十分痛苦、巨大震動」八個字來概括這事。說「揭發我最多的是范曾,到我家前後不會少十次,有幾回還是和他愛人同來的。過去老話說,十大罪狀已夠致人於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寫出幾百條。我只舉一個例就夠了,即范曾揭發我對群眾最有煽動性的一事,說是丁玲、蕭干、黃苗子等,是我家中經常座上客,來即奏爵士音樂,儼然是一個小型裴多菲俱樂部。這未免太抬舉了我。事實上丁玲已去東北八九年,且從來不到過我家中。客人也十分稀少,除了三兩家親戚,根本就少和人往來。 來的次數最多大致便是范曾夫婦,向我借書主要也只有你夫婦。你怎幺知道丁玲常來我家中?這究竟是怎幺回事?別的我就不提了。即使如此,我還是對范曾同志十分感謝,因為他教育了我,懂事一點,什幺是『損人利己』。可說是收穫之一 」。

這是鐵證如山的真相!

范曾以前的朋友這樣評價范曾:「范曾通過朋友介紹,只要認識了更高地位的人,就踩踏朋友,翻臉絕交;通過局長認識了部長,就踩踏局長,絕交。所以,千萬別給范曾介紹比你厲害的人」。

1983年,范曾戲弄新華社外事局局長楊榮剛一事,讓人哭笑不得。范曾要去趟法國和加拿大,由於那邊不認識人,所以需要熟人接待,就托吳某幫忙。吳某找了新華社原社長曾濤,曾濤安排楊榮剛幫忙辦理這事。楊局長答應了,和曾濤、吳某三人應邀去了范曾家。范曾很激動,也很恭敬,一副求人相,當場就說「曾社長我給你畫一幅好畫」,接著又給楊局長也答應了一幅。沒多久范曾去了溫哥華新華分社,吃、住、行新華社楊局長接待得很好。等一回國,范曾見到楊局長說,「你是曾社長的司機吧」?「這才幾天,一個局長變成司機了」!吳某當場就懵了。楊榮剛很大度,說「是,我是曾濤的司機」。事後,他對吳某說,「這種人(范曾),永遠別拉我去見他」。

孝道:恩師對范曾的評價是「中山狼」

范曾最近當著媒體談李苦禪先生,一幅「孝悌之道」的正經,反倒勾起了人們對他的懷疑。事實上,范曾曾是苦老的學生,由於范曾對苦老不敬,師徒之間的關係最終決裂。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單昭祥先生在吳某的陪同下去拜訪苦老。剛到苦老家,還沒坐穩,苦老很不高興。單老急忙問道:「怎麼了」?苦老遲疑了半天,嘴唇煽動了幾下,極為委屈的樣子說:「你認不認識有個叫范曾的畫家」?單老一聽事情不好,范曾這傢伙肯定又踩踏了老師。然後說,「據說是你的學生」?苦老開門見山就罵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給單老足足罵了幾個小時。
原來范曾在畫賣到一尺七元時,畫價和苦老、董壽平等老先生的一樣高,就得意忘形了。見了苦老,不再喊老師,而直接拍著苦老的肩膀喊「苦禪」。並且總是擺出一幅盛氣凌人相,對苦老指手畫腳,帶有指責。長此以往,苦老也最終選擇了在離世前的最後時刻,立下口頭遺囑:「沒有范曾這個學生」。特意交代「死了別讓范曾扶靈」。古語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以想像范曾對恩師的傷害是何等重大。
苦老去世的那一天,葬禮是按照國家重要首長的規格辦的,場面極為壯觀。政界高層、藝術界權威,以及各界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來了,現場甚至出動了武警警衛。一看這場面,范曾也來了,拿出了其搞「運動」的表演天賦,在門外哭得「驚天動地」。但苦老的學生以及子女,為了響應苦老的遺囑,拒絕他給苦老扶靈。萬兆元(已故)先生一看范曾一個人在門外哭鬧,死不罷休的樣子會影響葬禮秩序,就幫忙說情讓范曾參加了苦老的葬禮。
我今天把這個事情拿出來,不是專門揭范曾的短處,而是讓他實事求是,堅守原則。知道做過的事情就是潑出的水,無法收回,也無法迴避,只能收斂。
我們在聽范曾講故事時,必須要了解他的真相,以免被迷惑!

「民族心」:懺悔是因貧窮導致的

由於西方人在政治上對嚴家其越來越失望,所以在經濟上由持久的資助轉為偶爾幫助。這樣,樹倒猢猻散,嚴家其過上了饑飽沒有保障的生活,自身難保,范曾也落魄了起來。這時的他,遭台灣藝術界和畫廊界封殺,自己的畫沒有銷路。據知情人士講,楠麗在巴黎穿的鞋子是本地最下等人穿的破布鞋,窮得無法生活。即便有以前賣畫的些許老本,在這種身處沒有邊際的亡命日子,卻不敢動這些錢。所以,范曾只好拿著以前在大陸拍好的錄像帶,上門推銷自己的畫,卻無人問津。這樣,在慘遭政治上被拋棄與生活上困窘的雙重無奈下,讓他的精神已經崩潰。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范曾開始了他又一次政治轉向。通過各路渠道託人說情,稍信,給江總書記用一張大宣紙「潑墨」寫了四首七律檢討書,來表達「懺悔之心」,「愧疚之意」、「思鄉之情」。如今,江總書記秘書黃宏處尚存這封信的複印件。

後來,范曾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又給丁關根同志寫了封檢討書。寫了還沒發到信箱,就把這信發給了《文匯報》,目的是通過媒體障別人的眼。而丁關根並沒有看到這封信。

丁關根同志:
我於一九九零年秋辭國蟄居巴黎兩載,冷靜回顧之後,決定回國,原因有四:

一、 在國內我一向愛國主義和風險意識,而辭國遠走與自己內心抱負相悖。國外各國留學生住處幾乎都掛有我為教委所題贈他們的字幅「月是故鄉明」、「砥礪品學」、「尤樂國天下」等耿耿情懷至今依然;

二、 自一九八五年為天津南開大學「二年畫一樓,兩鬢添秋霜」,今□樓已成,我所手建立的東方藝術系亦已開學兩年,莘莘學子,我所深愛至今未見我一面,我的辭國帶給全系師生無可言說的遺憾和痛苦,此亦我遠居異域,內心不安的主要原因。

三、我一向支持改革開放的政策,年初以還,國內請方正及需用人之際,我願接近□力,繼續為中華民族振興風斗二十年。

四、 我辭國主要原因其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今我已於原偶分居逾三年,離婚之事當不成問題,這對我亦如釋重負。
回國之決心已定,尚盼各方鑒諒 此頌
近棋 范曾於巴黎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日

好自大與虛榮的文字,處處暴露著一個背叛者的矛盾與膽怯。行文一開頭就以 「冷靜回顧」交代了自己的錯誤,卻遮遮掩掩,把叛逃牽強附會成「蟄居」;把背叛與出賣強化成「愛國」與「奉獻」。用 「向來支持改革開放」來扮呼風喚雨的政治家的權威,用「海外的留學生」和國內的「莘莘學子」似乎在強調其無處不在的世界性「民意」。無疑是狡辯其叛國的「合理性」,有逼諫的手法。
那麼,范曾為什麼要 「冷靜回顧」?為什麼給國人與南開學子造成「遺憾」,並且極力要強調自己「向來支持改革開放政策」呢?《展望》雜誌(八十年十月號)上,范曾的多年好友楊克非道出了范曾叛國的實情是:「對天安門事件的『關懷』」。這就是連范曾自己都難以啟齒,需要遮遮掩掩來檢討的真相。

范曾現象值得深思

翻開范曾曾在亡命巴黎落魄時給自己偽造的「平反」著作《辭國記》「客從東方來」篇,他說:「其實我的去留,無關人類命運的宏旨,不似某些大人物的病情足使股票升降」。這裡,范曾的「倒鄧保趙」陰魂不散,用「某些大人物的病情」「足使股票升降」映射批評鄧小平同志與改革開放政策,否定「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三中全會」的會議精神:「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甚至認為,「『治理整頓』會導致『停滯』」,肆無忌憚為推崇資產階級自由化製造輿論。似乎只有叛逃才是「關乎人類命運的宏旨」的「正確」選擇。
到了1993年,中國政府對於叛逃在外的暴亂分子給予了寬大政策。只要不發表新的言論,不加入新的組織,就可以回國,既往不咎。范曾於11月歸國了。但國家對他有幾項禁令,今後媒體不能宣傳,不能報道他,他的活動官方人士不能參加。他的朋友說,范曾受制了多年,久經沙場,利用他的座右銘「外靠奸商,內靠官僚」逃脫了束縛,又一次上了央視,做了「良民」。
今天,真相已經大白,范曾還口口聲聲炫耀自己的「憂樂國天下」情懷,讓之憎惡。所謂的「憂樂國天下」,其實就是一場反革命陰謀與他逃亡海外後在政治上的落魄與絕望。他「憂」的是亡命天涯的日子,政治破產、生活困窘;「樂」的是打打殺殺與亡命天涯後的一個夢,「推翻中國共產黨,顛覆社會主義政權」建立所謂的新「國」和「天下」。恐怖至極!

縱觀范曾人生的方方面面,投機與背叛是關鍵詞。這類人的命運與性格,無疑與多變的社會大環境有關。
由於我國曾經長期處於複雜的政治運動之中,使一些人嘗到了投機局勢,弄虛作假的甜頭,見利忘義,做了變色龍。而范曾就是這類人的代表。每每在動蕩中毫無原則、翻臉不認人,不擇手段在混亂中「發家致富」,留下了千古罵名。成了今天車間生產的工人、田間地頭識點字的農民、退休養老的社區老人、喜好藝術的文人和政客消遣、談論、指責的工具。其劣跡永遠將成為人們津津樂道消遣與趣談的灰色經典,和正襟危坐、傳道授業的反面教材。

———————————————————————————————————————————

我很看不慣這種所謂的「大家」,人品跟不上水平,更何況他為人詬病的「流水線式」的作畫方法。
即使是在本問題下飽受爭議的郭沫若也比此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以上圖片全部摘自百度圖片,來源見水印)


當代我最討厭的文人,就是那種自己本身沒什麼文化,還偏要裝作很有文化,然後為了賺錢去褻瀆文化和文化人的文人!這裡包括賣毒雞湯,講野史,錯解國學之類。
(其實當我在這幾年看到陳坤劉同之類位列噹噹十大暢銷書作家的時候,我就該呵呵了)

推其代表,當為白落梅同志!她號稱隱世才女,卻出版近二十本圖書,全是以文化人的風流韻事作噱頭,最出名的莫過於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了!

多少無知的文藝少男少女,就毀在她這文藝的文字里。安意如蘇纓夏如意之流,在她面前簡直是渣渣!

她的書封面都是一個風(niao)格(xing),文藝到爆的那種!還有她十五本書的書名,其實是三首詩——/三首文藝到暴的詩!

一、詩經體

花開半季,情暖三生。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你是錦瑟,我為流年。
——《詩經·文藝風·呻吟在那年的春天裡》

二、唐詩宋詞體

時光知味,煙月不知人事改。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相逢如相見,回首是一生。
相思莫相負,月小思眉彎。
——《相思,永遠吹不彎》

三、現代詩體

陳跡,清歡;
在最深的紅塵里相逢。
愛如禪,你如佛;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紅塵相逢,一夜清歡》

看到這些書名和封面,想必你也知道她書里寫的是啥子東西了。
呻吟,重複呻吟,文藝,強調文藝——僅此而已。
無他,唯呻吟爾。無他,唯文藝爾。


號稱隱世才女的白落梅(話說隱世為毛要在生前出這麼多書呢?),也就指著唐詩、宋詞、林徽因、張愛玲、三毛、納蘭性德、倉央嘉措等文藝青年必備元素活著了。


貌似她還有本《恨不相逢未剃時》,寫的是又一位情僧·蘇曼殊,這句詩貌似是蘇本人寫的。
我想,白落梅,你自己還是先剃了吧——別來糟蹋詩詞文學了。


唐朝詩人宋之問,代表作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因妒殺人。大家知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千古名句么?恐怕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有人在落花時節沉吟起這個句子吧。這個句子的作者叫劉希夷。他的舅舅叫宋之問,也是個才子。宋之問聽到了劉希夷的這個句子,特別的喜愛,誰不喜愛呢。可巧宋之問知道了劉希夷這個句子還沒讓別人知道,他就想據為己有,他跟劉希夷要,雖然宋之問是劉希夷的舅舅,然而文人自有風骨,劉希夷拒絕了。宋之問又求,劉希夷一時心軟,答應了宋之問。事後,劉希夷想想自己可能一輩子也寫不出像這樣的句子了,就反悔了。宋之問大怒,派人殺了自己的外甥劉希夷,具體手法是用麻袋裝土,壓死的。劉希夷死的時候三十歲都不到。

2、攀附權貴。宋之問學問很好,他成名於武則天時期,武皇有何勝舉,立刻獻詩祝賀,武皇很滿意,大大的賞賜了他。後來宋之問求北門學士一職,史書上說「以有齒疾不許」,因為口臭沒有如願以償。宋之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竟然絲毫沒有廉恥的搭上了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是武皇男寵,為人所唾棄,看到這麼大的一個才子靠上來,哪有不接納之理。宋之問因此得到提拔。

3、賣友求榮。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事敗被誅,宋之問被牽連貶斥,他偷偷的跑了回來。投靠了他的朋友張仲之,可惜張仲之把宋之問當朋友,冒著生命危險收留了宋之問,宋之問卻視張仲之為路人。張仲之痛恨韋後和武三思勾搭成奸,意欲誅殺武三思,然後入宮廢了韋後,宋之問得知了這個消息,毫不猶豫的告發了。張仲之被擒拿,他被擊打腹部,又折斷了手臂,他掙扎著痛斥武三思與韋後的私情,再押赴刑場的時候,張仲之大聲呼喊:吾已負汝,死當訟汝於天(武三思,我敗給了你,可我死了也要向老天爺告發你)!一個忠勇之士,被他所認為的朋友宋之問害的滿門抄斬。宋之問成功洗白,再次飛黃騰達。

4、結局。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武三思之後,擁立唐睿宗繼位,貶宋之問,兩年後李隆基繼位,賜死。

5、聊聊他的詩作。大大大大大才子。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他之後的一千年,再也沒有人把遊子寫的這麼的輾轉反側,體貼入微,讀來彷彿自己的心被放在粗糲的砂石上揉搓一樣,見不到的時候思念,快要見到的時候反而怕了起了,不敢開口問啊,真的不敢啊,家裡好么,萬一來人說不好怎麼辦,唉。個人認為這首詩至少有S級,在感同身受的時候甚至可以到S+。


和「知乎大神」的版權問題已解決,謝謝大家。

半夜睡醒打開微博又看到「知乎大叔」私自轉載,老規矩,閣下看到麻煩私信,或直接微博@夢蝶的布娃娃 署名,謝謝。

以下正文:
徐志摩讓張幼儀去打胎,張說打胎可能死掉,徐說:「打胎可能死掉?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呢,那大家都不坐火車了?」妥妥的人渣!

然後又在散文集里說多麼懷念早夭的兒子,呵呵呵,這個油頭粉面的傢伙我以前居然痴迷過他。

(備註:我特別想說「結果自己最後就是坐飛機死掉的,也是神嘲諷」,想想畢竟是文學界前輩,而且死者為大,嘴巴不好那麼毒,刪了好幾次…………)

ps:據筆者不完全考證(其實就是猜),徐讓張打胎是為了離婚追林徽因,那時候張千里赴英投奔夫君,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呵呵呵………

距首答一個多月後居然漲了150贊。

那就繼續裂三觀,張並沒有打掉這個孩子,可娃娃在肚子里九個月的時候徐還是跟張離婚了。

一個月後張在其兄長的幫助下生下這個孩子,也就是徐的次子彼得。然後叻,彼得兩歲因腦膜炎夭折,徐志摩居然還寫文章懷念,這篇文章就收在他的散文集《我所知道的康橋》里,簡直是罪證

——————————————————歪樓的分割線———————————————————

既然大家討論的那麼熱鬧,我就再說幾句自己的小看法吧:

1、徐志摩的文字水平:我就一句話,美則美矣,格局太小。具體是什麼意思諸君對比徐志摩的文字和錢鍾書的文字細想即可明白。

答主淺見,讀完可以給人留下思考的文字才有流傳的價值,以這個標準來看,徐文一般。

以上是我對徐志摩粉轉路人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渣(雖然確實很渣)。

2、覺得徐渣並不是單純的因為他讓張幼儀去打胎,而是因他漠視生命。

評論中有人說民國初年的醫療衛生水平,生孩子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二十,如果此言屬實,那張幼儀說「打胎可能死掉」想來不是危言聳聽。

殘忍乎?危險乎?渣乎?

無論有什麼原因(而且徐的原因不能被稱為原因),錯了就是錯了,漠視生命更是一生黑。

我們不能因為某人「有理由」的犯錯就原諒他,不信諸君去監獄看看,那裡面的人大部分都有理由,所以無論犯錯的理由有多強大,錯了就要承擔。

3、關於林徽因。

我對林徽因沒有特殊的感情,她的生平我了解的並不深,所以不能說太多,她在我眼裡無論私德如何(我不了解她的私德),總歸是個(學術上)優秀的人。

4、關於此答案的信息源。

我這麼多年讀過的書共同構成了這個回答的信息源(這也是為什麼今天被別人悄悄轉載我那麼氣憤),這個故事是很多本書裡面的片段拼湊起來的,最後一點關於彼得的就至少有四本,所以具體讓我舉出是哪一本這很難了。如果諸君有疑惑,可以讀讀《小腳與西服》,也許可以給諸君答案。

5、個人對張幼儀的看法。

離婚前,她只是個普通的中國女人,離婚後她活的才是她自己。張是個很優秀的中國女人,堅韌,智慧,善良,極其美好。

6、結語


希望世人永遠不要以一無辜者的痛苦去取悅某人,無論某人是否知情,也無論某人多麼美好。如果有一天有人將我置於這個「某人」的境地,那麼我想我與他此生都不必再見。


哪怕無關情誼,無關尊重,至少佛曰「眾生平等」。


私以為,諸君中也有很多人執此立場。

以上。


明成祖靖難之變攻入南京的前一天,解縉、胡廣、王艮、吳溥等四名江西籍翰林在吳溥家中集合。解縉胡廣二人奮激慷慨,陳說大義。尤其是解縉,站在桌子上(也許是嫌自個個矮不夠聲勢?)慷慨激昂,聲稱明天城破之時就要到太廟去,在與他情同父子的太祖皇帝牌位前自殺殉國,而王艮只在一邊默默流淚。

三人走後,吳溥之子吳與弼嘆到:「胡叔死節,應是大好事。」吳溥告訴他:「真死的只有你王叔。」待會聽見東院的胡廣吩咐家人:「外邊亂,將家裡的小豬看好,不要讓它跑出去。」吳溥對兒子說:「你看,一個小豬都捨不得,怎會捨得性命?」再待會聽見西院王艮家傳出來哭聲,原來王艮已經服毒自盡了。當年殿試時王艮本是最優,但建文帝嫌其貌丑,便將狀元給了儀錶堂堂的胡廣,而王艮只能位居榜眼。卻沒想到最後盡忠的卻是這個相貌醜陋的王艮。

待到天剛黎明,解縉從家中出來,且走且哭,奔著太廟方向去了。大家以為他真要履行諾言,到太祖靈前去自殺殉國。沒曾想他走到眾人看不見之處,立即飛奔出城,去向朱棣投誠,搶第一個投降的頭功去了。
-----------------------------------------------------------------------------------------------------------------------------------------------
南明紹武政權滅亡時,大學士蘇觀生跑到自己的親信吏科都給事中梁鍙的住處向他問計。梁鍙說:「死吧,還說什麼呢?」於是觀生進入東邊的房子里,梁鍙進到西邊的房子里,各自關上門上吊自殺。蘇觀生怕他裝假,稍停了一刻想聽聽他的動靜。梁鍙故意用手按壓咽喉,氣往上涌,發出響聲,又把几案推倒在地,過好長時間就一點聲音都沒有了。蘇觀生以為他真的死了,寫下「大明忠臣義固當死」八個大字後,自縊死亡。第二天,梁鍙就把蘇觀生的屍體獻出投降了。
----------------------------------------------------------------------------------------------------------------------------------------------
有好多知友說第一個故事出自《明朝那些事》。抱歉,那書我聽說過,不過真的沒看過。這故事是多年前《明朝那些事》還沒寫出來時,在應該是當代或者十月(抱歉年代久遠我確實記不得準確名字了)之類的一本文學雜誌上看的。因為當時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後來讀明史時特意比較注意,其中確實也有這段描述。歷史故事么就那麼點事,其實在網路流行之前就已經被翻來覆去講過多遍了。只不過因為現在網路影響力大,結果很多人就誤以為被炒過多次的冷飯竟然成為原創了。


還會有比靠喝自己妻子的血維生,又逼著她把親生子送人,然後又把斧子揮向她的顧城更令人鄙薄的文人嗎?水太涼的那位錢先生,只不過不願共死;換睾丸的那位康先生,還知道拿錢買浣紗女;就算是另一位娶不如偷的郭先生,也沒說自己上手勒死老婆。

我們來看看舒婷對顧城夫妻的回憶:
http://book.ifeng.com/a/20150923/17570_0.shtml#

顧城在某些程度上,已經不能算是一個「人」了。

一直有朋友追加評論,我這裡統一回復一下,每個人心目中對無恥的定義不一樣。對我來說,投敵叛國、追求名利、拋妻棄子都屬於無恥的一種,傷害親人伴侶是更高層次的另一種。總之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我不奢望我的觀點一定讓您滿意,您也別老拿精神病人作惡就不是惡這種話來吐槽我,何況顧城是不是精神病人這一點還存疑。

至於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另一個問題中,我回答了我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摘錄如下:

我覺得吧,嫉妒是人類前進的原動力。大部分吐槽那些文人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內,在文學創作一道或者名利上,都遠遠不能和自己吐槽的對象相比。那麼就從為人處世或者道德範疇攻擊一下,多少求得個心裡平衡。你文章好可是我長得好,你長得好可是我不休妻,你文章好長得帥又不休妻,那你一定有隱疾。人不都這樣嗎?

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我是那些人,有了才華名利,我未必會比那些人高尚,但不耽誤我說兩句便宜話呀。宋玉這樣的大帥哥都做得,憑什麼我做不得?


王揖唐(1877-1948),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我國最後一次科舉的進士,後公派日本留學。其人以今日之標準來看也算半個「國學大師」,工詩詞文學,著有《今傳是樓詩話》,補輯《童蒙養正詩選》。
此人在清朝滅亡後由翰林清秘變成臭名昭著的北洋政客,抗戰爆發後更追隨自己的老對頭王克敏加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後併入汪偽政權),成為大漢奸。他多次參與組織針對我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軍民進行掃蕩和屠殺,死傷巨萬,潘家峪慘案即發生於這一運動期間。王又建立反動組織「新民會」,用於鞏固反動統治、對人民進行奴化教育,試圖利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手段而非單純剿殺與我抗日軍民對抗。這位前清官僚還曾經試圖拉名流下水,力勸昔日的貝勒載濤出任偽職,結果被後者堅決拒絕。
在思想上,他宣揚臭不可聞的封建糟粕,親自作詩表達對日皇的「忠君」:「八紘一宇浴仁風,旭日縈輝遞藐躬。春殿從容溫語慰,外臣感激此心同。」,還曾經多次主持「褒獎孝子」等用封建禮教為侵略者粉飾太平的活動。
可笑的是,由於王貪污腐化之極,最終連頭號大漢奸汪精衛和他的日本主子都對他產生不滿,於1943年逼他辭去了「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和「考試院」院長職務,而王下台時居然把這些機關里的公款財物席捲一空,連辦公用品和伙房的糧食都不放過,令汪大罵其無恥。
抗戰勝利後戴笠派員捕拿了王揖唐,1948年9月他被終審判處漢奸罪成立,同月10日被槍決。


剛才發現我還是太低估了趙缺先生的自我炒作能力……圖片為了不辣眼睛我放在最後了……

===========================

趙缺和捧他的這幫人也實在不是謙虛。

——摘自趙缺個人詩集《無咎詩三百》

=========一點微小的分割線=========

隨手吐個槽的回答沒想到還有幾位旁友感興趣,就找了一點趙缺的作品放在下面。我個人的觀點,趙缺的詩里寫得不錯自成一家的感覺有,惡俗到不可讀的作品也不少。如果趙缺只給自己定義一個類似於「張打油」的位置,或者說只是日常自我感覺良好,那這個槽也沒什麼吐的必要了。說趙缺先生寫詩自成一派,完全同意,但要說是趙缺先生算一流詩人這點就已經值得存疑,就更不用說什麼「才兼李杜」「更在曹植之上」的扯淡言論了。

暮歸,見小區旁有老婦賣毛豆子
殼子青青豆子鮮,夜來猶坐小區邊。
先生莫慮人工費,老婦光陰不值錢。

進口浴缸
陶瓷舶來品,萬里沐風塵。
未蓄華清水,先邀富貴人。
驚他一缸價,是我十年薪。
我亦非貧者,淮河有難民。

情人節
獨坐西窗下,咖啡已半涼。
平生甜蜜事,恰似口香糖。

閑情其二
走過千條路,歸來一扇門。
當時如嫁我,今日也離婚。

初中同學聚會五章 出門
百尺青階車一排,閑閑負手立塵埃。聞知更有貧寒者,只是今宵不過來。
新鄰
阿叔單車鎖二輪,阿婆阿嫂話防身。門窗日夜要關緊,隔壁搬來鄉下人。
卜運算元·過廣渠門橋
風雨兩千年,不見長城倒。大路依然車往來,都市依然好。
活著且奔忙,死了他人笑。下一分鐘輪到誰,只有天知道。
近視
飛花飛不遠,瓣瓣落東籬。
仰看天台側,有人拋果皮。
好的差的都放了些。創作時思想上的深度和語言自覺性的不足是硬傷,而且內容上和技巧上也絕對擔不住圖中諸位的馬屁。
ps:個人感覺聶紺弩的水準已是趙缺先生這條新國風道路的上限,然而聶紺弩還是要比缺Sir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防辣眼保護線==========

Σ(っ °Д °;)っ???


來吧,新鮮出爐的,手撕一個四萬大v @薩沙。

我也是來了知乎才知道,花園口決堤這個事,還真有「專家」在洗,文章洒洒洋洋,通篇民族大義,差點指著我等鼻子罵,為了抗戰,死你們河南150萬,不應該嗎?但實際上呢?

先把民族大義放一邊,為了延緩日軍進攻就挖開黃河大堤,製造黃泛區,真的是這樣嗎?蘭封會戰是38年5月,6月9日挖開大堤,緊接著6月12日武漢會戰開始,10月武漢淪陷,這就是所謂的延緩日軍進攻?按照薩沙的說法,是為了防止鄭州許昌這一線的京漢鐵路被打通,且不說淞滬會戰後日軍主力就是沿長江一線進攻,根本不存在花園口後,被黃泛區阻擋才變成從東邊沿長江進攻(文章大言不慚的說「 沿著平原南下失敗以後,日軍被迫轉而從東面的南京出發,沿著長江西進。 」),還有9號挖開的大堤,是怎麼給隔了三天就開始的還是從東面長江進攻的武漢會戰爭取時間的?薩沙同學的邏輯我也是服,此公先是假定了一個概念,武漢會戰這幾個月的成就是因為炸開了大堤才守住的,殊不知,武漢會戰卻是從東邊的長江沿線開始進攻的。花園口決堤唯一的作用就是保住了蘭封會戰的國軍殘部,躲在豫中看著黃泛區瑟瑟發抖,日軍改兩路進攻(京漢鐵路,長江)合兵一處由長江進攻(黃泛區也沒阻礙,日軍換了一條路趟過了黃泛區,還是從北面加入武漢會戰),而且並沒有拯救武漢會戰,幾個月後武漢照樣淪陷,我不知道在武漢會戰的國軍將士們要是知道他們為了給武漢奮戰幾個月的時間,最後卻被掛在了挖開花園口大堤身上,會怎麼想。

請記住薩沙同學的這句話「 二,國軍不炸堤,而在豫中死守會怎麼樣?亡國! 」,我看見的,是滿滿的無恥。一個國家的軍隊,死守自己的領土,亡國了,我們懷念他。一個國家的軍隊,不敢死守,只敢炸堤水淹人民,人為製造天塹,才守住了領土(其實並沒有,武漢該丟還是丟),我們鄙視他。此公滿篇文章民族大義,動不動就為了抗戰,號稱拯救了全中國的「花園口決堤」,實際上只拯救了蘭封會戰的國軍殘部,套用《集結號的台詞》,「你們怕被咬死?」,死去的幾十萬上百萬黃泛區人民不怕被咬死,怕被淹死。

但是,華北方面軍卻不顧大本營的決定,於6月2日將第十四師團配屬給第二軍,並下達了向蘭封以西地區追擊的命令:「一、敵主力有開始向平漢線以西後退的模樣。二、方面軍決定首先向中牟、尉氏一線追擊敵人。另外,令一部迅速挺進切斷平漢線。」儘管如此,當第二軍第14、第16師團推進到中牟、尉氏一線時,華北方面軍在6月6日就已經下達了停止追擊集結兵力的命令:「一、由於各兵團的果敢神速地急追,敵已潰亂,其大部逃入平漢線以西,開封亦已陷落。二、方面軍決定將在隴海沿線作戰的兵團,逐次集結在開封、杞縣、亳縣、宿縣一帶,準備下期作戰。」而日軍下令停止追擊時,中國軍隊花園口決堤還未開挖。花園口決堤是在7日開挖的,9日才出水,而日軍停止西進的命令在花園口決堤前3日就已經下達了。因此「日軍進攻被花園口決堤阻止」的說法完全不靠譜。

挖開大堤-黃泛區-武漢會戰-武漢淪陷

不挖大提-武漢會戰-武漢淪陷

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的悲劇。

再說民族大義,如果挖開大堤,製造黃泛區,能淹沒日本,甚至能直接抗戰勝利,那我們也認了,死一省人避免全國人當亡國奴,民族大義嘛,這點擔當都沒有,幾十年後還不得被大公司的HR戳著脊梁骨罵不要黃泛區的人?但結果呢?挖開大提的結果僅僅是豫中會戰晚了6年淪陷,所付出的代價確實河南安徽江蘇數省幾十萬上百萬人的死亡,上千萬人的流離失所。確實,歷史上不乏為了打贏戰爭,犧牲平民的例子,不說遠,近的就有英國為了不暴露情報,任由德國轟炸的例子,但卻鮮有「為了不讓日軍統治人民,我先把人民淹死,為了不讓日軍佔領國土,我先把國土淹沒。」的例子,最後我只想說,為了打贏戰爭,我們河南人敢打敢拼,死在戰場上,死在衝鋒的路上,值。死在自己人挖開的黃河裡,冤,而且死在還是本來就可以避免的悲劇中,千古奇冤。

還有我最後說一點,如果真的花園口決堤有奇效,為什麼空一格 蔣公偉人和GMD幾十年不敢承認此事,甚至當年的陳誠在事後還一直給憤怒的媒體造謠是日本人炸的?甚至在55年何應欽寫 《八年抗戰之經過》 時候,還口口聲聲說是日本人飛機炸的,怎麼就不敢承認呢?不是抗戰大捷嗎?不是都已經避免四萬萬人淪為亡國奴了嗎?為什麼一直到空一格 蔣公偉人死後,才敢零零星星的吹出來? 要是這事真有大V說的這麼偉光正,為何要推到日本人頭上?

最後貼一個郭汝瑰的文章。

我不知道薩沙同學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才寫了這篇洗地文章,就事論事,我不對薩沙同學本人做任何評價,我只想說這篇洗地花園口決堤的文章,無恥,相當無恥。


王秀楚,《揚州十日記》的作者,本為史可法的幕僚,城破後無意隨主殉國,見「 鄰人相約共迎王師,設案焚香,示不敢抗」 ,便「雖知事不濟,然不能拂眾議,姑應曰唯唯。改易服色,引頸而待」。自然,螻蟻尚且貪生,僅是意圖投降倒也不必苛責。但他卻對妻子說:「兵入城,倘有不測,爾當自裁。」漢人的天下亡便亡了,朱家的國祚斷便斷了,史公的揚州失便失了,老婆卻是自己的私物,便是自己護不住,也決不能讓他人染指。
此後王秀楚又見到「三衣匠一中年婦人制衣;婦揚人 ,濃抹麗妝,鮮衣華飾,指揮言笑。欣然有得色,每遇好物,即向卒乞取,曲盡媚態,不以為恥;予恨不能奪卒之刀,斷此淫孽。」見韃子屠戮同胞,他只是惶悚驚怖,見女人委身異族,便立時義憤填膺,實在是勇士。
然而王秀楚不僅有「大勇」,更有「大智」,「卒嘗謂人曰:『我輩征高麗, 擄婦女數萬人,無一失節者,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嗚呼,此中國之所以亂也。」前代文人論及天下興亡,不過指摘一二紅顏禍水,惑主誤國。但王氏卻別有洞見,看出中國之亂,在於有太多女人放蕩無忌,才勾引得韃子入侵。如王秀楚這般德才兼備,比錢謙益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讀書時最煩三件事:
周國平談哲學,林清玄講禪宗,郭沫若寫屈原。


有人提老舍了,現在我直接把建國初期的一個冤案拿出來,你們看看有多少無恥的人。


文革之前的胡風事件,就是政治小白鼠測試的經典案例,胡風事件的試驗結果表明,很多人可以出賣靈魂。

胡風評述開國大典:時間開始了!——這句話堪稱經典。

胡風(1902——1985)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1929年,胡風去日本留學,後來因為組織抗日團體被驅逐出境,回國後與魯迅交往密切。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風主編《七月》。1949年後,胡風后任《人民文學》編委。

1954年,胡風寫了《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在文藝理論上表達了他的觀點,對改進文藝工作提出了他的看法, 然而胡風卻因此被捕入獄失去了自由,並被打成了反革命集團,涉案人員達2100多人。

1955年5月25日,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召開會議,將胡風從中國作家協會中開除。中國文聯主席郭沫若主持會議,他說:「胡風集團以不僅是我們思想上的敵人,而且是我們政治上的敵人。」中國作家協會秘書長陳伯塵報告了胡風的罪行,要求把胡風從革命陣營里清除出去。在會議上發言的一共有26人:歐陽玉倩、葉聖陶、梅蘭芳、李伯昭、呂驥、劉開渠、夏衍、李希、陳沂、吳組緗、孜亞、馮雪峰、張天翼、曹禺、鮑昌、陳荒煤、吳伯蕭、袁文殊、方紀、艾青、馮至、吳雪、陽瀚笙、田漢、洪深、陳其通。

其中,大教育家葉聖陶說:這種兩面派的陰謀手段,是跟《聯共布黨史》里講的托洛斯基相比,可以說是絲毫沒有區別。他們的目的也是相同的都是企圖顛覆人民政權,讓反革命復辟。胡風反黨集團的活動跟美蔣特務機關的罪惡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必須把胡風清洗出去。

其中,大作家夏衍說:徹底揭露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罪惡活動,是我們革命事業一個偉大的勝利。這等於從我們的身體上割掉了一個足以致命的毒瘤。階級敵人一刻也沒有睡覺,他們處心積慮得在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缺口,他們在磨我的刀,窺測方向。在此我想起了捷克斯洛伐克偉大戰士伏契克的一句話:人們,我愛你們。你們要警惕!夏衍和胡風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老朋友。

其中,作協副主席馮雪峰的發言,是從分析胡風和魯迅的關係開始的,揭發胡風挑撥魯迅和茅盾的關係,魯迅和周揚的關係,魯迅和夏衍的關係,從歷史上找到了胡風的反革命證據。最後他說:今天的會議,應該作出決議,首先把胡風從中國作家協會清洗出去,撤銷一切職務,並建議政府依法處理。馮雪峰成為建議法律處理胡風的第一人——馮雪峰的建議,不僅用到了胡風身上,最後也用到了自己身上。

其中,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吳伯蕭說:反革命分子胡風,走也好,滾也好,割下頭顱拋擲也好,我們再也不會上當了,我們必須徹底清查這個反動集團的底細。

其中,翻譯家馮至說:他們的策略和戰略,他們的組織和手段,簡直和蔣匪幫,美帝國主義派來的特務間諜沒有兩樣。

公開批判之後,各界名流為了表達對」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強烈憤慨,紛紛發表署名文章,對胡風進行更加深入的批判:

《請依法處理胡風》——作者:郭沫若(無論批鬥誰,基本都參加)

《揭下胡風派的騙人外衣》——作者:茅以升(錢塘江大橋主持設計建造者)

《看穿了胡風的心》——作者:老舍(代表作:駱駝祥子,茶館等)

《我看出了胡風的陰謀》——作者:冰心(謝婉瑩1900——1999)

《必須徹底打垮胡風集團》——作者:巴金(1904——2005)

《胡風,你的主子是誰?》——作者:曹禺(1910——1996)

《個人野心家永遠是我們的敵人》作者:焦菊隱(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戲劇家,翻譯家)

《胡風——陰謀家》——作者:田間(被「聞一多」稱讚過的詩人)

《胡風——反革命的灰色蛇》——作者:侯外廬(國學大師)

《繳下胡風的劍》——作者:高玉寶(小學課本里有他寫的——半夜雞叫)

《擁護全國文聯和作家協會清除反革命分子胡風的決議》——作者:程硯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我們絕對不能容忍》——作者:陳垣(被稱為與王國維齊名的學者)

《敵人在哪裡?》——作者:丁玲(1904——1986)

《肅清陰險的反革命分子》——作者:豐子愷(畫家,書法家,翻譯家)

《我的憤怒已達極點》——作者:趙丹(演過林則徐)

《趕快從人們隊伍中清除胡風》——作者:林巧稚(1901——1983)

《堅決反對胡風集團的罪行》——作者:翦伯贊(歷史學家)

《胡風和胡適「異曲同工」》——作者:馮友蘭(哲學家)

《決不容許胡風繼續欺騙人民》——作者:錢偉長(科學家)

《胡風——蛀牆腳的白蟻》——作者:馬思聰(音樂家)

《堅決鎮壓胡風》——作者:常香玉(藝術家)

《敵人不投降,就消滅他》——作者:於伶(劇作家)

《工商界人士應該警惕》——作者:王光英(劉少奇夫人王光美之兄)

這裡節選幾段文化名人的激揚文字,聽聽真實歷史的殘酷聲音。

《請依法處理胡風——郭沫若》:今天對於怙惡不悛,明知故犯的反革命分子必須加以鎮壓,而且鎮壓得比解放初期更加嚴厲。在這樣的認識上,我完全贊成好些機構和朋友們的建議,撤銷胡風擔任的一切公共職務,把他作為反革命分子來依法處理。——惡鬼的畫皮是容易迷惑人的。今天畫皮已經剝去,難道誰還那麼愚蠢,要對惡鬼自始至終保持他的忠貞嗎?——那是國法所不能容許的事。——徹底醒悟過來,忠於人民祖國,不要忠於惡鬼胡風。

《看透了胡風的心——老舍》:原來胡風並不只是心胸狹窄,而是別具心腸。原來他是把他的小集團以外的人,特別是共產黨,都看成敵人啊!他的文章里引證了多少馬克思,列寧,毛主席的名言呀,可是他要用鋼筋皮鞭毒打黨內作家和進步作家,殺人不見血!這是什麼心腸呢?我猜不透!我只能說,除了受過美蔣特務訓練的人,誰會這麼想一想呢?

《敵人在哪裡?——丁玲》:敵人在哪裡?敵人就在自己的眼面前,就在自己的隊伍中,就在左右,就在身邊,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胡風原來就是一個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裝著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混在我們裡面,口稱朋友,實際上那個包藏著那末陰暗的、那末仇視我們的鄙視我們的,恨不能一腳踩死我們的惡毒的心情,進行著組織活動的陰謀家。

我們的敵人在哪裡?在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上,特務在那兒放了炸彈。在美國空投特務罪證展覽會上,我們看到過藏在手套背面的手槍。現在,在我們文藝的隊伍里也出現了。我們常常因為我們的勝利,我們祖國的前進而忽略了埋伏在我們左右的敵人。

《我看出了胡風的陰謀——冰心》:我看了這些話使我的心眼突然雪亮了,他是在和我們作你死我活的鬥爭啊!現在不容許胡風再裝死了,我們要把他從我們的隊伍里清理出去,清除出去。

《必須徹底打垮胡風反黨集團——巴金》:胡風集團已經不是小集團,而是反黨、反人民的反動集團了,他們一直帶著藏刀的面具敢那些不見傷的陰謀勾當。我們要完全揭穿他們的假面目,剝去他們的偽裝,使這個集團的每一個分子都從陰暗的角落裡鑽出來,放下橡皮包著鋼絲的鞭子和其他秘密武器,老老實實,誠誠懇懇向黨和人民投降。

《胡風,你的主子是誰?——曹禺》:我從來沒有見過像胡風這樣的惡人!這樣狠毒,這樣陰險,這樣奸詐,這樣鬼祟,這樣見不得陽光,人壞到了這樣的地步,真是今古奇觀!

胡風和胡風集團的分子們你們聽著!你們必須老老實實向人民投降!你們必須老老實實交代出來你們的主子是誰?如果台灣之音所代表的,不是你們的主子,那麼,你們還要明白交代,另外的什麼反動勢力是你們的主子?——我們要追,追問下去,不說出來,人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1955年5月16日胡風被捕,5月18日全國人大才作出逮捕決定。胡風在看守所被隔離3個月,後來被單人關押到監獄,直到1965年底才正式宣判。1965年11月26日法院才正式對胡風做出判決,胡風獲刑14年,由於已經服刑10年,餘下4年監外執行。

1965年胡風出獄,1967年第二次被捕入獄。1978年胡風出獄,1980年」胡風反革命集團」平反。1985年胡風病逝。1986年胡風第二次平反。1988年胡風第三次徹底平反。至此,胡風案先後三次才從政治上,歷史上,文藝思想及文學活動上,獲得全面徹底平反。

1986年1月15日,時任文化部長的朱穆之,在胡風追悼會所致悼詞中說出的:對於他的意見是完全可以和應該在正常的條件下由文藝界進行自由討論的,但是當時卻把他的文藝思想問題誇大為政治問題,進而把他作為敵對分子處理,這是完全錯誤的。

今天,透過多年的迴避與掩蓋,探究一種特色病毒對人性的殘酷影響,感受很多人失去人格的悲催後果和慘痛代價。但是誰能知道,還有多少更大更悲慘的人禍災難,還在繼續掩蓋之中?誰能知道,繼續掩蓋過去的歷史事實和殘酷真相,會給今天及今後的中國帶來多大危害?誰能知道,那些喪失的人格,那些出賣的靈魂,那些迷失的人性與理智,是否還能救贖?

當年對胡風的政治迫害,實際上也是後來文革舉國政治迫害的一次演練測試!文化名流們集體相互揭發也間接導致整個社會人格與人性底線的淪喪。包括胡風與舒蕪的相互揭發 !只是胡風揭發舒蕪的內容「當時」沒有被上層理睬。見胡風《30萬言書》第3部分「事實與舉例」中關於舒蕪的問題。

透過胡風看歷史,歷史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在人治時代的道路上,註定走向文革之中的。歷史上的文革,不是一天煉成的。

PS:有人說我把胡風洗成白蓮花了,麻煩看看倒數第二段好吧。那是個復害社會好吧,這個階段被迫害的可能在上一場運動中是迫害者,問題不是誰乾淨的問題,是為毛要搞這些運動互相迫害的問題。


張大千 毀壞敦煌壁畫的歷史罪人

轉一則報道
教育部考察團目睹了張大千不按原圖臨摹外層壁畫,被毀壁畫永難再現

傅、李信中提到「間接聞之教育部派員前往者,亦作同樣說法」,乃是指由王子云任團長的教育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張大千率自己的團隊在莫高窟「考察」時,該考察團也在莫高窟做調查。王子云目睹了張大千對壁畫的臨摹方式,很不以為然。王說:「我們(臨摹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原有面貌,按照原畫現有的色彩很忠實地把它摹繪下來,而張大千則不是保存現有面目,是『恢復』原有面目。他從青海塔爾寺雇來三位喇嘛畫師,運用塔爾寺藏教壁畫的畫法和色彩,把千佛洞因年久褪色的壁畫,加以恢復原貌,但是否真是原貌,還要深入研究,只令人感到紅紅綠綠,十分刺目,好像看到新修的寺廟那樣,顯得有些『匠氣』和火氣。」③換言之,張雖然在毀壞外層壁畫時,留下了臨摹稿,但他的臨摹,並非對被毀壁畫的忠實記錄,相反,只是根據個人理解而繪成的「還原圖」,這就直接導致被毀壁畫已沒有任何可能再現,惟張大千擁有獨一份的帶有強烈個人印記的「還原圖」。

向達目睹張大千因個人喜好,「大刀闊斧,將宋元壁畫砍去」

向達向傅、李二人反映張大千對文物的破壞,傅、李二人再向于右任轉述時,是做了弱化處理的。姑引一段向達致傅斯年書信原文:「張大千以一江湖畫家,盤踞此間,已歷年余,組合十餘人,作臨摹工作,任意勾勒原畫,以便描摹,損壞畫面,毫不顧惜。且以洞窟作為卧室,鎮日關鎖,遊人裹足。尤其令人憤慨者,為擅自剝離壁畫。張氏崇拜北魏、隋、唐,遂以為宋以下無一可取,凡屬北魏、隋、唐原開而經宋元重修者,輒大刀闊斧,將宋元壁畫砍去,以求發見隋、唐作品年號、題識,唯日孜孜,若恐不及。似此更二三年,千佛洞遭罹浩劫,將不知伊於胡底矣!」④

被砍掉的壁畫徹底損毀,露出的新壁畫也多因毫無剝離技術而殘破不堪

在給曾昭燏的書信中,向達對張大千破壞文物的行徑,有更細緻的描述:「臨畫本是佳事,無可非議,而此輩對於壁畫,任意勾勒,以便描摹,梯桌畫架,即擱壁上,是否損及畫面,毫不憐惜。並即以洞窟作為家人卧室,鎮日上鎖,觀者裹足。而最令人憤恨者,為任意剝離壁畫一舉。千佛洞各窟,往往有為北魏隋唐原開、經五代宋元人重修者。畫面偶爾剝落破損,原來面目,暴露一二。張氏酷嗜北魏隋唐,遂大刀闊斧,將上層砍去,而後人重修時,十九將原畫劃破,以使灰泥易於粘著。故上層砍去後,所得者仍不過殘山剩水,有時並此殘山剩水而亦無之者。如張氏所編三0二號窟,窟外經宋人重修,張氏將宋畫剝去,現唐人所畫二天王像,遂續將此窟門洞宋人所畫一層毀去,下乃一無所有,而宋人畫已破碎支離,不可收拾矣。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夫千佛洞乃先民精神所聚,為中國藝術上之瑰寶,是國家所有,非地方個人所得而私。張氏何人,彼有何權,竟視千佛洞若私產,任意破壞,至於此極?此而可忍孰不可忍!」⑤

在稍後以化名「方回」公開發表的萬字長文中,向達痛心疾首地指出了張大千行為的巨大破壞性:

「千佛洞各窟往往有原是北魏隋唐所開,而經五代西夏以至宋元人重修的。第一層畫面偶爾剝落,便可看出下面還有一層或者兩層的痕迹。一位偏好北魏隋唐以至於五代的藝術家,便大發其歷史癖,大刀闊斧的把上層砍去,露出底下一層來供他們欣賞。但是在重修壁畫的時候,往往還把下面一層劃破鑿爛,後來的泥灰才能粘上,剝離之後,所得者不過是一些殘山剩水而已。即或下層未被剝壞,而被上面的泥土粘住過久,一經剝離,下層畫面的色彩以及墨跡,也往往連帶的粘去了。所以剝離壁畫,在技術上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在技術問題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以前,個人的意見,以為還是不要輕易去動手剝離的好。隨便剝離,往往得不償失,後悔無窮。至於描畫時之不可任意將原畫加以勾勒,不可將桌梯之類靠在壁畫上,以免損壞畫面,那是學畫的人頂起碼的戒條和道德,用不著一一細說。但是很不幸的,這種剝離壁畫和描畫的工作還在進行著,沒有人能勸止,也沒有人來勸止,眼見得千佛洞壁畫,再過二三年,便要毀壞殆盡了,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⑥

雖於1942年底遭曝光,但張大千手眼通天,仍遲至1943年11月才離開敦煌

但是,向達的大聲疾呼,並沒有能夠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到1943年4月,才有甘肅省政府主席谷正倫致電敦煌縣長陳儒學,請他「轉告張君大千,對於壁畫,毋稍污損,免茲誤會。」與此同時,張被聘為「敦煌藝術研究院」籌委會委員。該年11月,張大千才帶著自己的團隊遲遲離開敦煌。就現有材料來看,張大千及其團隊,對敦煌壁畫的破壞,至少自1941年底延續至1943年初,至於破壞總量如何,因向達當年的統計資料散佚,今日已難詳細考證。⑦學術界針對此事,當日曾有感慨:「近來國人頗言開發西北,敦煌藝術遂常為名流所注意,然其所成立機關之一,以於髯(于右任)為護持,張大千為主幹,西北古迹之能否長存,恐為一疑問。」⑧

事實上,除破壞壁畫一項外,張大千還帶走了數量不明的敦煌文物。據敦煌研究院資深學者賀世哲披露,「據我所知,張大千先生只是把張君義手交給前敦煌藝術研究所,現在還保存在敦煌研究院,其餘文物張大千先生都帶走了,後來流散到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⑨

注釋

①李永翹,《張大千年譜》,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7,P482-483。②該函原件現藏台灣中研院;函中提及四川省立博物館館長馮漢驥、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鄭德坤對張大千的控告函,寫於1941年12月20日,原件亦藏於台灣中研院。③王子云,《從長安到雅典:中外美術考古遊記》(上),嶽麓書社,2005,P70-71。④⑤向達致傅斯年函,1942年11月5日。向達致曾昭燏函,1942年11月5日。⑥向達,《論敦煌千佛洞之管理研究以及其他連帶的幾個問題》,重慶《大公報》,1942年12月27日、28日、30日連載。⑦向達曾撰有一份《敦煌千佛洞各窟剝離剜損略表》,但不知現存何處。見榮新江,《驚沙撼大漠——向達的敦煌考察及其學術意義》,收錄於《向達學記》,三聯書店,2010。⑧湯用彤致胡適信,1943年1月19日。⑨賀世哲,《對張大千「不曾破壞敦煌壁畫」之質疑》,《敦煌研究》2001年第01期。


孫雲曉的《夏令營中的較量》

我感覺他為了自己家開的夏令營打廣告忙著撈錢也就罷了

問題是他是在宣傳最糟粕最反動的思想,而且是用造謠的方式,而且還影響了很多人。

更搞笑的事,他說的那些不僅僅不是日本人有而中國人無的東西,恰恰是中國教育最糟粕最陰暗的地方,他居然把屎盆子扣在日本人頭上,然後對我們中國人說,

你看看這屎盆子,多香,日本人就有這屎盆子,中國人就沒有,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孫雲曉此文影響這麼廣,我想可以可以算個文人吧,不過文人在現代概念是否需要更新需要商榷,古代識字讀書的人都是鳳毛麟角,現在到處發表文章的人多了去了,怎麼判斷?這是一個問題,不過本文暫且不討論這些,先扒一扒那篇謠言滿天飛的糟粕文《夏令營中的較量》


看了看原文,我都要笑哭了

他筆下的日本孩子,分明是日本法西斯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啊!

麥克阿瑟哭暈在廁所


他寫的那些破玩意

全都是軍國主義日本即視感啊

「日本孩子吼聲在草原上震蕩
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中日兩國孩子勝利抵達了目的地狼宿海。
當夏令營宣告閉營時,宮崎市議員(同上)鄉田實先生作了總結。他特意大聲問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個日本孩子齊聲吼道:「美!」
「天空藍不藍?」
「藍!」
「你們還來不來?」
「來!」
這幾聲狂吼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中國人。天哪!這就是日本人對後代的教育嗎?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嗎?當日本孩子抬起頭時,每個人的眼裡都閃動著淚花。

看到「每個人眼裡都閃動著淚花」,我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編故事就不能編的像一點么?

如果說這是日本人對後代的教育,那也是法西斯日本時代的教育方式,集體主義刻奇,營造一種悲壯的氣氛,

為天皇效忠!天皇萬歲!

大日本帝國萬歲!


這幾聲狂吼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美國人。。。。怎麼還有駕駛飛機往航母上撞的?

喊完了還得閃動著淚花。。。我真是醉了。。。


而且說實話

「當夏令營宣告閉營時,某領導作了總結。
掌聲雷動
他特意大聲問孩子:「草原美不美?」
77個孩子齊聲吼道:「美!」
「天空藍不藍?」
「藍!」
「你們還來不來?」
「來!」

熟悉不熟悉?


這分明是中國特色領導訓話的橋段啊?

日本人覺得你這麼黑我真的好么


你把屎盆子扣在日本頭上我都忍了,可是你不能把中國人的屎盆子扣到日本人頭上然後對我們中國人說,

你看看這屎盆子,多香,日本人就有這屎盆子,中國人就沒有,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wcnmlgb

還有這個

"矮小的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臉色蒼白,汗珠如豆。中國領隊發現後,讓他放下包他不放,讓他坐車更是不肯。他說:「我是來鍛煉的,當了逃兵是恥辱,怎麼回去向教師和家長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麥克阿瑟哭暈在廁所,老子改造日本這麼多年,怎麼張嘴閉嘴還是這麼一股子法西斯氣。。。

日本人攤爪:怪我咯?那個什麼孫雲曉非要拿我們做廣告,我們也不樂意啊,我還想去看看新出的愛情動作片呢,聽說XXX下海了。。。。


說到底,《夏令營中的較量》就是

把中國人所厭惡的糟粕強加給日本人,然後對中國人說,我們要學習這糟粕啊!

最後給自己的夏令營拉人氣


呵呵呵呵呵呵

————————

其實本文還寫了別人,不過被和諧了,就孫還能寫23333

而且孫也不算最無恥吧,我只是挑一個比較無恥的寫,最近幾個高票也算讓我瞠目結舌了,特此為孫雲曉同志正名23333


http://weixin.qq.com/r/mTnC2r3EGeBmrfm592yL (二維碼自動識別)


相關安利

中國的工業黨與自干五的區別與相同點是什麼?你從《飢餓遊戲》裡面看到的是什麼?日本侵華和元清兩朝入主中原有本質區別嗎?為什麼大多數人用完全不同的態度看待?


鐵骨錚錚郭沫若
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郭沫若 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捲風雲 階級鬥爭綱舉 打倒劉和林 十載春風化雨  喜見山花爛漫
 鶯梭織錦勤  茁茁新苗壯  天下凱歌聲 走資派 奮螳臂 鄧小平  妄圖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項為綱」批透 復辟罪行怒討  動地走雷霆  主席揮巨手  團結大進軍
水調歌頭?大快人心事
郭沫若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幫』。 政治流氓文痞, 狗頭軍師張。 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
鐵帚掃而光。 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粱。野心大,陰謀毒,詭計狂。真是罪該萬死,迫害紅太陽!接班人是俊傑,遺志繼承果斷,功績何輝煌。擁護華主席,擁護黨中央
前後半年不到,這文風轉變有點快啊→_→

郭沫若曾在《紅旗躍過河江》一文 中寫道:「主席並無心成為詩家或詞家,但他的詩詞卻成了詩詞的頂峰。主席更無心成為書家,但他的墨跡卻成了書法的頂峰。……寫得多麼生動,多麼瀟洒,多麼 磊落。每一個字和整個篇幅都充滿了豪放不羈的革命氣韻。在這裡給我們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的人,乃至從事任何工作的人,一個深刻的啟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 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他甚至將毛的錯別字也進行讚美。

郭沫若也向江青獻媚。他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的討論會中發表了《做一輩子毛主席的好學生》後,即席向江青獻詩《獻給在座 的江青同志》:你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你奮不顧身地在文化戰線上陷陣衝鋒/使中國舞台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郭沫若向當時毛澤東的共黨朋友斯大林也獻詩《我向你高呼萬歲——為斯大林壽 辰所作》:「斯大林大元帥,你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七十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你的七十歲已經是地質學上的年齡了,/已經是天文學上的年齡 了,……你已經活了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地質年,/你還要活下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天文年。……我向你高呼萬歲/斯大林元帥,/你是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 70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原子彈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兒戲/細菌戰的威脅在你面前只是夢囈/你的光暖使南北兩冰洋化為暖流/你的潤澤使撒哈拉 沙漠化為沃土」。

郭沫若的學術精神也令人讚歎,李白和杜甫是雙子星座,這兩個巨星各有擅長,但是其學術著作《李白與杜甫》對兩位難分軒輊的詩人的態度反差之大,讓學界瞠目結舌。本來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讚譽李白自在情理之中。但僅僅是為了迎合毛澤東對李白詩的偏愛,他對李白不遺餘力地褒,而對杜甫極盡之能事地貶,反對將杜甫視為詩聖。郭沫若以學術投權力之所好,人性扭曲,卑躬屈膝,這種學術表演為真正的學者所不齒。
1953年4月,郭沫若為杜甫紀念館的題聯是:「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對詩聖的敬仰,溢於言表。但是下面是他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解讀
詩人說他所住的茅屋,屋頂的茅草有三重。這是表明老屋的屋頂加蓋過兩次。一般來說,一重約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這樣的茅屋是冬暖夏涼的,有時比住瓦房來還要講究,茅草被大風颳走了一部分,詩人在怨天恨人。使人吃驚的是他罵貧窮的孩子們為盜賊。孩子們拾取了被風颳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虧得詩人大聲制止,喊得『唇焦口燥』。貧窮人的孩子被罵為盜賊,自己的兒子卻是嬌兒。他在訴說自己的貧困,他卻忘記了農民比他窮困百倍。異想天開的「廣廈千萬間」的美夢,是新舊研究專家們所同樣樂於稱道的,以為「大有民胞物與之意」,或者是「這才足以代表人民普遍的呼聲」。其實詩中所說的分明是「寒士」,是在為還沒有功名富貴的或者有功名而無富貴的讀書人大撒,怎麼能夠擴大為「民」或者「人民」呢?農民的兒童拿去了一些被風吹走的茅草都被罵為盜賊,農民還有希望住進廣廈里嗎?那樣的「廣廈」要有千萬間,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勞役,詩人恐怕沒有夢想到吧?慷慨是十分慷慨,只要天下寒士皆大喜歡,自己就住破屋子凍死也不要緊。但如果那麼多的廣廈真正象蘑菇那樣在一夜之間湧現了,詩人豈不早就住進去,哪裡還會凍死呢?所謂「民吾同胞,物為吾與」的大同懷抱,「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契稷經綸,只是一些士大夫的不著邊際的主觀臆想而已。」(〈李白與杜甫〉,1971年版,P214-216,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為什麼龍應台在知乎得到的評價不高?
遊戲里的 BOSS 每天都在幹嘛?不寂寞嗎?
秦鍾為什麼字「鯨卿」?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我的少女時代》等青春片比《教父》等經典老片好看?
你聽過最可愛的鬼故事是什麼?

TAG:歷史 | 人性 | 故事 | 文學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