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什麼 bug 級的存在?

世界大大小小這麼多戰爭中,有什麼bug,包括武器、歷史人物、部隊等等


俄羅斯的冬天。


安利一個專欄:槍手往事 -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c_29158524

光武帝劉秀絕對是個bug級的存在!
從騎牛造反到登基為帝僅用三年!
以下是一篇網路上流傳很廣的文章,

原作者:ACFUN海上鋼琴師,
原文鏈接:【真?天下無雙系列】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標註出處:
本作品來自AcFun文章區,未經允許禁止商業性轉載,非商業性轉載請註明本作品作者及出處,並在正文內容中保留本段全部說明。

寫得很有趣。支持原作者,保護版權人人有責!

說起來,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就像後來的大耳賊)。但是由於漢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間的土豪而已。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後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劉秀在家族中也並不算什麼,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劉秀只是家裡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劉秀9歲時,父親去世,叔父撫養他直至成人。成年後的小夥子劉秀依然文靜低調,最喜歡的是種田……他的大哥劉縯則完全相反,年輕氣盛,喜歡結交各種豪俠,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猛士。大哥很愛護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著劉秀的頭說:「如果我是劉邦,你就是劉邦的弟弟,咱們比比看誰將來有出息,哈哈!」

劉秀的二姐嫁給了新野的鄧晨,而鄧家與新野的真正豪門世家陰家(這可是名相管仲的後裔)也是親戚,所以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遇到了陰家的豪門千金陰麗華。後世李太白曾經有詩讚頌她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能在歷史上以美貌揚名的女子,得有多麼的漂亮!不過美貌可不是陰麗華的全部——這可是整個位面為未來的帝王準備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絕世的美貌,還有溫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富有的家財……當然,這兩個年輕人初見時並沒有想到以後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只是一對互相一見鍾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還是男主角的單相思,因為那時候女神才十歲左右,劉秀你個蘿莉控)。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去了京城繼續讀書深造。要考試了讀讀書,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在京城期間,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金吾(類似於警察局長)最為羨慕,於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感慨。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怎麼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說起這個讖語時,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裡,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決斷。

拿到太學生畢 業 證書(或者肄業證書)後,劉秀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的同時也失業了。王莽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生們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畢業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劉秀也回到了故鄉,繼續拿起鋤頭,繼續種田、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種出更多的糧食。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娶幾個漂亮的妻妾,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但不管天命還是王莽,都沒有給他這個選項。先是他哥哥劉縯結交的一位哥們因為犯法為官府通緝,這事也牽扯到了劉秀身上,所以劉秀就很沒節操的逃亡了。他乾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邊繼續販糧食掙錢,一邊與小美女陰麗華趁機卿卿我我,日子反而過的比逃亡以前還要滋潤,一時間劉秀也體會到了他的著名後代劉禪的心境,「此間樂,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說里的橋段,當主角忍辱負重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的時候,總是反派來犯賤,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氣給撩撥出來不可。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劉秀也不例外。正當他小日子過得滋潤時,新野警方通過身份證實名系統和外來人口登記系統查到了他,並且以沒辦暫住證的名義把他抓進監獄,蹲了好幾天。當然,劉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劉秀自己也是太學生,全國各地都有同學親友,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獄了。我們不知道劉秀是覺得在女神面前丟了面子,還是在監獄裡丟了肥皂,總之,出獄後的劉秀已經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監獄大熔爐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恥大辱,不能忍!誰不造反誰是孫子!「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劉秀出獄後,和大哥劉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傑,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傑們一併加入。人並不多,由於都是親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帶口。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連馬都沒有,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馬讓給別人,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坐騎都是牛……

成軍之初最艱難,一同謀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殺,正當人心惶惶之際,劉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過去。大家看到以後都議論說,「連劉秀這樣的老實人都準備好了,我們還怕個鳥」,於是人心穩定。劉秀兄弟在每次作戰之時也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所以部隊也越來越壯大。當時正是天下大亂,各地豪傑紛紛起義的時代。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擴大聲勢,劉縯劉秀兄弟率軍加入了綠林軍(當時最大的一股起義軍力量),很快也成為綠林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實力越來越強,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鬥。有不少人看好劉縯,認為他有威名,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後無法控制,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劉縯劉秀等南陽子弟聽到這一結果時,心裡都很不高興,但是對方在綠林聯軍中勢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只好認了。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劉縯為大司徒,也算是個小小的甜棗。漢朝復立這件事,對王莽的震動很大,於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萬,對外號稱百萬,準備把這個危險的新政權徹底屠滅。

百萬王師前來,將綠林軍們都嚇的夠嗆。一群心不齊的農民武裝,裝備差很多,數目差更多,補給幾乎沒有,和正規軍怎麼打?於是當下就有高層建議,乾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化整為零後說不定王師就找不著我們了是不?

外有大軍壓境,內有隊友如豬,怎麼辦?在這一瞬間,劉秀想起了當年的楊威利元帥,想起了長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萬萬反敗為勝的主角們。彷彿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督促著:「站出來吧,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將心想事成!」

於是,小小的偏將軍劉秀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堅守孤城以待援軍,然後親自率領著13人在敵軍圍城之際出城調集援軍,共召集到援軍一萬多人。但這畢竟是40萬對2萬的兵力比,怎麼辦?

放心吧,劉秀同學,位面管理局經過會議討論後一致決定,現在是給你開掛的時候了……

後漢書@光武本紀中記載,正當數十萬大軍志得意滿準備圍城打援時,「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先是隕石召喚術,白天又看到天上彷彿好大的蘑菇雲壓將下來,王莽軍全軍士氣頓時見底。此時,劉秀率領援軍殺到,「光武奔之,斬首數十級」,如此勇武,把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家都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記得平時劉將軍膽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這麼猛!吃什麼葯了!大家都跟上,和將軍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現下,一支只有萬人的軍隊主動衝擊數十萬人的營盤,居然連戰連勝,殺死上千人。劉秀又一鼓作氣,帶領三千敢死隊,涉水向中軍發起突擊。此時風雨大作,樹榦屋瓦都被刮的橫飛,劉秀領軍長驅直入,當場斬殺敵軍副主將王尋。王莽軍徹底潰散,光是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昆陽一戰之後,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毀殆盡,偏將軍劉秀名動天下。以前總是躲在大哥劉演背後的小兄弟,一躍而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三個月以後,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多說一句,王莽死後,他的舌頭被亂民割掉,頭顱作為戰利品被後來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後毀於火災。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詭異的對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當劉秀挾大勝之威,繼續攻城略地之時,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大哥劉演,被更始帝所殺。

這結局其實也是必然的。劉演本身就是那種鋒芒畢露受人擁戴的豪傑,又是南陽派系的首領,還是漢室宗親,理論上比更始帝其實更適合坐這個王位。而且劉秀昆陽大勝以後,南陽派系即將羽翼豐滿,難以制衡。為了自己的皇冠和腦袋,更始帝以劉演的某部下意圖謀反為借口,先下手誅殺了他。

此時,劉秀陷入了兩難狀態。是乾脆起兵連更始帝一起反了,還是險中求活?劉秀選擇了後者。他立刻放下前線的軍權,孤身返迴向更始帝當面謝罪。他又發揮出了多年來低調謙遜的本色,除了謝罪以外就是閉門不出,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連昆陽大戰的戰績也絕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劉秀如此低調,心中不由得非常慚愧——本來劉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現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人家大哥,難道真的要斬草除根,連劉秀一起殺了?其實舊綠林軍的高層們都建議殺了乾淨,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劉秀不僅逃過了殺身之禍,還因功被受封為武信候。從另一個殘酷的角度來看,劉演的被害,掃平了劉秀登上權力巔峰的兩個最大障礙:親情和大義。如果劉演未死,劉秀不可能越過大哥自己稱帝,充其量做一個將軍王 爺;如果更始帝不犯大義錯誤,推翻更始帝則名不正言不順,難免落下反賊之名。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青年劉秀,將登上比昆陽更大的、名為天下的舞台。

雖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劉秀還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寶物——他終於迎娶了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28歲,陰麗華19歲,這一對亂世中的年輕人,得成心愿,並能夠白頭到老。

經過幾個月的低調新婚生活和結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後,綠林軍高層對劉秀的提防漸漸放下。包含著三分歉疚和七分惡意,更始帝給劉秀派了一個極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去巡閱河北諸地,將其納入統治。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惡毒的,因為河北等地民風彪悍,在此天下大亂之時更是群雄割踞,烽煙四起。去收服這種地方,其難度遠超過開荒英雄團隊本——順帶要求一次都不能滅團。難度這麼高的任務,劉秀唯一的裝備,僅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節杖,代表著更始帝那虛無縹緲的權威。至於兵卒?對不起,一個都沒有,只有寥寥幾名劉秀自己的隨從而已,連打個5人本都不夠。更始帝,或許你借刀殺人的計謀對付常人綽綽有餘,但在真@開掛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嗎?用愛救世界,揮棒走江湖之東漢版,即將上演!

劉秀很光棍地將新婚三個月的媳婦送回娘家,帶上幾個隨從就進了河北本。開始的日子確實非常落魄,有不少勢力號稱來信砍,他們幾個人,連別人的城邑都不敢進,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強大光環隨之顯露出來,河北豪傑聽說昆陽英雄劉秀來了,紛紛自帶兵馬、自帶糧草,自帶美貌女兒(真定王的侄女、劉秀的二夫人郭聖通)來投奔,短短几個月以後,劉秀在河北就成為最龐大的勢力之一,有錢有地有兵有勢,外帶一個美貌年輕的妻子。第二年,撲滅河北最大勢力王郎,平定銅馬、青犢等起義軍。在這過程中,劉秀的勢力不但沒有因為征戰而損傷,反而打一仗就收編十來萬降軍,實力大增。不到20個月,劉秀的實力就從單車數騎,膨脹成為帶甲百萬、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勢力(見過這麼離譜的掛嗎?)。劉秀隨即與更始政權決裂,即皇帝位,史稱東漢世祖光武皇帝。

這一年,劉秀剛剛30歲,離他起兵造反、騎牛上陣,僅僅過去了3年的時間。

劉秀自立後,親朋舊部、謀臣猛將,紛紛前來投奔。劉秀就命他們兵分多路,分別進攻各地的割據勢力。劉秀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也是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這些人都是一時之俊傑,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難以攻克的目標,一旦劉秀親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環下煙消雲散。終劉秀一朝,沒有太過出名的名臣名將,這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出色,而是在太過耀眼的主角光輝下黯然失色而已。諸葛武侯就曾經評論道:「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十二年後,東漢一統天下。光武帝封賞功臣,息武興文,精簡官吏,發展農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人口從不足千萬增長到兩千多萬,經濟從徹底糜爛(1斤黃金只能買5升豆子)恢復到正常水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還有劉秀和他的妻子們。他先娶陰麗華,再娶郭聖通,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女神,一個是帶來皇帝基業的臂助。劉秀稱帝後,立誰為皇后成了大問題。陰麗華自小相識,情感深厚,共度患難;郭聖通娘家人多勢眾,傾盡全力幫助劉秀成就大業,貢獻良多,甚至幫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秀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夠立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以大局為重,為了安撫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諸豪門,力勸劉秀立郭聖通為後,自己甘願為妃(這閃瞎人眼的女主光環啊……)。

於是,郭聖通成為皇后,長子劉疆被封為太子。一直到了十幾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劉秀和郭聖通漸漸疏遠,才發生了廢皇后、換太子的事情。令人吃驚的是,歷朝歷代的後位變更,太子換人,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宮廷陰謀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這次政治劇變卻平平靜靜:郭聖通失去皇后位,被封為中 山王太后,生活平靜而享盡尊榮;陰麗華被封為皇后,但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原來的太子劉疆多次上書請辭,劉秀一再挽留,2年後才不得已同意,將劉疆封為東海王,賢名遠播,享受天子儀仗;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被立為新的太子,後來即位為漢明帝;郭聖通所生的5個男孩全部封王,與其他皇子一樣可以隨意出入宮殿,探望母親,依然深受父母寵愛;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漢明帝即位後還多次登門拜訪,就像對待自己的親舅舅家一樣。

後世的史學家往往將廢后當作劉秀一生唯一的污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只是一個男人為心中至愛的青梅竹馬完成了一生的承諾。以陰麗華的性格,她當上皇后以後對整個郭氏照顧有加,對孩子們一視同仁,郭家貴於當世,無禍無災。但以郭聖通的性格,不好說當劉秀故去以後會發生什麼。

公元57年,劉秀去世,享年62歲。他死之時,心愛的女人們、孩子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都圍繞著他,陪伴著他。這樣的死亡,安靜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後,他的氣運依然在保佑著新生的東漢帝國。他的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人民富足,人口從兩千多萬增加至四千多萬。武功有班超定西域(這個猛男我們後面專門會講),文治有白虎(觀)會議,史稱「明章之治」。

回首劉秀的一生,他起於微末,受過高等教育(歷代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起兵後三年稱帝,十五年掃平天下。策慮深遠,戰無不勝,執政清明,勵精圖治,聰明睿智,英明神武,遠超同時代的其他英傑,實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功臣們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終;家庭和睦,沒有任何宮斗奪嫡的人倫慘劇。他一直是一個善良而坦蕩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後世以苛刻著稱的史家們都無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絕大部分的穿越小說都要不可思議,比絕大部分的小說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唔,這麼多答案沒有提到他嗎?此人乃當之無愧的戰爭史的BUG,橫空出世少年成名,戰神附體自帶光環,實現對敵人真正意義上的吊打。唯一遺憾的是英年早逝,天妒奇才。而且關鍵是。。顏值也高啊。。(誤

霍去病(前140 —— 前117),西漢名將、軍事家。西漢名將衛青的外甥,曾隨衛青伐匈奴,戰功卓著,被封為冠軍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其任驃騎將軍,數次討伐匈奴,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他又率兵五萬,出代郡,長驅兩千多里,穿越大漠,殲匈奴左賢王部七萬多人,使匈奴元氣大損,緩解了匈奴對西漢北邊的威脅。霍去病為人沉穩,勇於任事,精通兵略,屢建軍功,是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天才、常勝將領。

之所以說霍去病是個當之無愧的BUG,因為他具備如下一些,其他將領鮮有匹敵的傳奇經歷。

出身普通
霍去病的母親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父親是平陽縣小吏霍仲孺。霍仲孺這貨只敢偷情不敢認,唯恐泄漏出自己跟公主女奴私通的緋聞。於是霍去病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認兒子,母親又出身卑微,如果僅從出身時的遭遇來看,霍去病貌似沒什麼前途可言。(詹姆斯:慢著,我表示不服。。)

(插播一段日本惡搞的衛青、衛子夫、霍去病大家族漫畫。。)

對比一下其他名將如:李牧(李璣)、項羽(項燕)、戚繼光(戚景通)、漢尼拔(哈米爾卡),都是軍事或高層家庭出身。
而霍去病後來之所以能夠飛黃騰達,和他的姨媽衛子夫受寵息息相關,一併雞犬升天的還有他的舅舅衛青。霍去病剛滿周歲那年,衛子夫便被選入劉徹的後宮,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僅次於皇后。霍去病的舅舅衛長君、衛青也隨即晉為侍中。

無師自通
因為並非行伍出身,霍去病幼年從未系統性地學習過兵書陣法之類。他的舅舅衛青也不是科班出身的將領,小時候還放過羊。兩人都是自學成才的典範,靠著無師自通就成為了名將。
我們都知道出身重要,師從也重要。譬如那孫臏跟著鬼谷子混、諸葛亮跟著司馬徽混,張良跟著黃石公混。而霍去病偏不。漢武帝曾想親自教他孫子和吳起的兵法。未想霍去病只是呵呵道:「戰爭只看方針策略如何就夠了,不必刻意學習古代兵法。」然而他打仗時也確實從不拘泥於古法,指揮作戰想像力豐富,輕描淡寫就吊打對手。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出道極早
霍去病自幼便精於騎射,17歲那年就開啟了職業生涯。(想想17歲時你還在幹個啥。。反正我17歲時只能YY自己手持雙刃~)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籌划了一場大規模的對匈反擊戰(即歷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戰)。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戰場之上,霍去病再三要求舅舅撥點兵給自己耍耍,衛青實在拗不過,便給了他八百騎兵。得到兵馬的霍去病如魚得水,率領軍隊自己單幹,徑直拋開衛青的主力軍幾百里,尋找有利的機殲滅敵人。此役殺敵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國和當戶,殺死單于祖父一輩的籍若侯產,活捉單于叔父羅姑比。霍去病的功勞在全軍兩次數第一,漢武帝大喜,劃定一千六百戶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於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再冠軍,以千六百戶封去病為冠軍侯。

在別人出道只能拿下最佳新秀的時候,霍去病17歲出道就勇奪MVP。。。

自帶導航
我們知道,匈奴之所以難纏,就是因為他們擅長游擊戰,打了你搶了你就跑,避免同漢軍剛正面。(想想基地、ISIS好了。。
而霍去病強大得令人髮指的能力在於,在茫茫大漠中,他能如自帶GPS導航般,精準地定位到匈奴軍隊的所在。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技。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其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此時霍去病年僅19歲。
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迴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且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正面對攻的遭遇戰。

最終,霍去病死戰取勝,而一萬精兵也僅剩三千人回師長安。但相比起來,匈奴的損失已經不能用慘重來形容了: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死於戰陣,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盡數被俘。霍去病軍斬敵八千九百六十,連匈奴休屠的祭天金人都被搶來充當戰利品。

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復河西之戰。此戰,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帥,而聯盟的上一代王者——飛將軍李廣和公孫敖等人作為他的策應部隊。可笑的是,配合霍去病作戰的公孫敖等常跑大漠的老司機,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絲毫未起助攻作用。而李廣所部更是被匈奴左賢王包圍。
豬隊友帶不動,霍去病只好再次單幹。他率眾孤軍深入,再次成功找到匈奴藏在沙漠深處的老巢,並獲得大勝,力挽狂瀾。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六十三人。

(浩瀚的沙漠之中,霍去病實現精準定位打擊)

經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從此漢王朝收復了河西平原。曾經在中原為所欲為、燒殺擄掠的匈奴,到頭來終於被霍去病吊打到只能哭哭啼啼:「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此役之後,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單騎受降
我們聽過關羽單刀赴會、上杉謙信單兵闖寨,但那畢竟都是故事。霍去病玩真的。
兩場河西大戰失利後,匈奴單于想痛扁敗陣的渾邪王,消息走漏傳進渾邪王和休屠王耳里,這倆貨便想乾脆投降漢朝算了。漢武帝不曉得匈奴這倆貨究竟搞的什麼鬼,便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時,匈奴降部中忽然發生了嘩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名親兵,就獨自衝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怒目而視,喝令他誅殺嘩變士卒。

渾邪王面對這名敢於孤身犯險不懼生死的少年,被他霸王色的霸氣完全震懾住。那一刻他完全有機會把霍去病扣為人質或殺之報仇,只要他這樣做了,單于不但不會殺他反而要獎賞他。然而渾邪王不敢。霍去病的霸氣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最終沒將嘩變繼續擴大。

河西受降順利結束,我們只能去腦補當局勢迷離、危機四伏時,這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軍大營中,憑藉一身熱血漫畫男主角般的光環,壓制了一眾匈奴士兵的。
從此,中國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併入漢王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面對外虜的受降,不但為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漢朝人有了身為強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僅僅封狼居胥四個字,就已經是後代無數兵家畢生所求。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之戰」。此時的霍去病,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漢軍的絕對王牌,ACE級殺手。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能力無比信任,在這場戰爭的前期策劃中,他原本安排了霍去病一對一單挑單于,然而由於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碰上了左賢王部眾。

此戰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
在繼續開著霍家真傳人肉GPS,深入漠此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于,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
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也便是封狼居胥,這既是一種戰場儀式,也是一種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決心。
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據考為今俄羅斯貝爾加湖),方才回兵。

霍去病從長安出發,一直吊打對手退至貝爾加湖,在對方的地盤,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里,打到哪勝到哪,這隻能用戰神附體、國士無雙來形容了。
而這一年的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此時的他,真可謂是「遍尋天下,但求一敗。」

值得一提的是,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可謂改變了伺服器平衡性,將塞北局勢從匈奴盛漢朝衰改變成了漢朝獨大。東漢時北匈奴被驅逐之後,只好往中亞跑,一路干波斯、乾哥特、干東西羅馬。打得歐陸雞犬不寧、人人自危。直到匈人阿提拉最後一擊,干垮了西羅馬帝國,把歐洲打進了中世紀。(關於匈人和匈奴的關係,尚無定論,但北匈奴西遷和匈人的崛起時間比較吻合。)

漢武帝為了賞賜霍去病,為他修蓋府第,並讓他去看看。霍去病只是回答說:「匈奴還沒有消滅,我無心考慮自己的事情。」這也便是赫赫有名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私以為,正是因為有霍去病這樣的天神下凡,才讓漢武帝產生了「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氣。
(回復一下評論區里,所有提示我那句話是陳湯說的知友,謝謝啦,不過這個出處我還是清楚了解的。大概是表述的問題吧,我並非想說這句話出自劉徹之口,只是表示劉徹當時的那種信念和決意。)


天妒英才
這一點上,倒不是霍去病獨享。許多少年成名的天才都英年早逝。譬如孫策、周瑜、郭嘉、岳飛、常遇春、石達開。只是,霍去病比他們離開得都更早:在登上了人生的頂峰:驃騎將軍大司馬後僅僅兩年,年僅24歲的大將軍霍去病就去世了。他的死因,到現在還眾說紛紜,可謂是一個歷史的謎團。不論如何,一代軍神如此隕落,實在是令人嘆息扼腕。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著名的「馬踏匈奴」雕塑,便是在他的墓前。

詩人李白和王維都曾寫下詩篇紀念這位戰爭史上的奇才。
我們的文明,正是因為有霍去病這樣的英雄,才得以生生不息,從未被毀滅。

李白 《胡無人》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王維《少年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戚繼光和他一手打造的戚家軍。

台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犧牲陳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戰鬥:我敵對比:1500對2000餘,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己方犧牲陳四等3人。

長沙之戰:消滅倭寇3000名。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顆,俘虜29名,犧牲陳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戰:擊潰數上萬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斬首688顆,己方無一人犧牲。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斬首960顆,俘虜26人,己方陣亡90人。

平海衛戰鬥:斬首2622顆,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

仙游之戰:擊潰10000餘名倭寇,殺死倭寇1000餘,斬首498顆,生擒1名,己方犧牲童子明等24人。

王倉枰戰鬥:擊潰倭寇近萬名,斬首177顆,己方無一人陣亡。

蔡丕嶺戰鬥:擊潰倭寇7000餘名,殺死1000多名,斬首160多顆,己方犧牲31人。


嘉靖、萬曆年間,戚繼光率戚家軍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未嘗一敗,空前絕後,彪炳史冊。


【Tips】現已開啟微信公眾號:科研學徒(kystudent),歡迎大家關注,會不定期分享一些趣事雜談和科研路上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http://weixin.qq.com/r/EDsCGsnEkpTtrY15924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先說東方的:
班超,沒用漢朝一兵一卒,只靠使團的36人為基礎就完成了征服西域36國的神話,並且擊敗當時蠶食壓制了帕提亞的中亞第一強國貴霜帝國。

白起,從軍征戰30年,殲敵百萬,戰無不勝。一個人打殘四國。其用兵,料敵合變,出其無窮,殲滅戰的造詣無人可比,他的大腦好似計算最精密的戰爭儀器。白起彷彿天生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他從一個最普通的小兵做起靠軍功一步步晉陞為統帥,沒有比他更純粹的軍人,戰國數百年戰火千錘百鍊出的第一軍神,煌煌 武安君。

西方:
亞歷山大,冷兵器時代西方最偉大的統帥,只帶3.5萬馬其頓士兵從歐洲打到印度。從底比斯重步兵,波斯不死軍,到西徐亞游牧騎兵和印度戰象,全部倒在他的鐵蹄下,整個星球的西方沒有一個人能阻擋下他。驚才絕艷的亞歷山大擁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善於找尋和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他在各兵種協同作戰的指揮上具有驚人的造詣,足智多謀,英勇果敢。才30歲出頭的亞歷山大已經完成了征服半個星球的壯舉,真乃千古一帝。

=============================================

看評論似乎某些朋友不太了解班超的強大之處。確實,白起和亞歷山大太耀眼了,與之相比班超黯淡很多,這是事實。但如果單論取得成就的難度,我認為他並不比上述兩人差,如果將他倆放到班超的位置,我想他倆也未必能做到班超做到的事,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班超是BUG級的原因。由於班超實現的軍事奇蹟如此的特別,如此的難得,以至於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就出了他這麼一個人完成了這樣的壯舉。唐朝的王玄策和班超很像,但論難度還是成就都要低於班超,班超之後再無班超。。。
搬運一篇大神的文章,長河飛舟 寫的班超的精彩文章給大家看看,看完後就會了解班超的經歷和其不可思議之處。

西域揚威(上)

說這個傳奇人物,我們不妨從他那令人驚嘆的家學淵源說起。
我們前文提過一位成帝時有名的才女賢妃,班婕妤。話說班婕妤的三個哥哥也都是以才學著稱的朝中重臣。其中三哥班稚又生下一子班彪,成為了東漢著名的史學家。
與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一樣,班彪的史學造詣也沒有在自己身上結出果實,而是著落在他兒子班固身上。班固所著的《漢書》,成為堪與《史記》比肩的史學巨著,開創了為前朝著斷代史的先河,從而為中國偉大的史籍體系奠定了一塊重要的基石。
但是班固生前,《漢書》卻剩下一點沒有完成,還是靠他的妹妹,當世第一女學者班昭整理完成的。尤其是那篇蘊含相當科技含量的《天文志》,絕非常人力所能及。
在當時,班昭之才,名震朝野。整個前朝後宮,均以師禮待之。當朝大學者馬融為求指教而跪地相候的故事,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幾乎不可想像。甚至對朝野政局,班昭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今日,金星上的一個隕石坑,正是以她命名的,以表達整個人類對這位絕代才女的紀念。(註:現代天文學界有個一個有趣的習俗,把金星上新發現的每一處地形,都以人類歷史上的傑出女子或女神命名。)
一家之中,出了班固、班昭這樣一對兄妹,已然是相當驚人的成就了。可上天還嫌不夠熱鬧,在名震史冊的「班氏三兄妹」中,還為他家添上了一個異類。
我們的孤單英雄班超出場。

生於書香之家,班超自也是飽讀詩書,起初也與父、兄、妹一樣,擔任文職。但班超生性與此不合,於是就有了著名的「投筆從戎」之舉。
公元73年,班超隨竇固北伐匈奴,深受竇固賞識,遂被交以重任,出使西域。

兩百年前,張騫鑿空西域,打通絲綢之路,使漢朝與西域諸國建立了聯繫。而後漢宣帝建西域都護府,西域正式歸屬漢朝。然而新莽時代天下大亂,中原政權也徹底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幾十年間,西域又出現了小國林立的情況,其中不少國家還與匈奴結成同盟,對漢朝邊疆造成不小威脅。
班超出使之時,正是西域形勢最為複雜兇險之時
他首先來到離中原最近的鄯善。鄯善在西漢時期稱作樓蘭,是一個傳統西域大國。當時絲綢之路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兩側分為南北兩道,北道諸強基本上是匈奴的盟國,因而南道相對中立的鄯善、于闐兩強,是班超首先要爭取的目標。
起初鄯善王對班超一行甚是恭敬,但數日之後,卻疏懈輕慢起來。班超極敏銳地意識到,有什麼事情發生。便找來一招待人員,突然詐道:「匈奴使節來了好幾天了,現在在哪兒呢?」侍者完全被唬住,只得將匈奴使者的情況一一交代。
班超找來他的屬下商議:我們整個使團總共不過三十六人,一旦鄯善國倒向匈奴,我們只能束手就擒,死無葬身之地。而以目前鄯善的態度來看,這幾乎是定局!
眾人彷彿看見了自己腦袋搬家的未來,手足無措之下,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班超。
直到此刻之前,班超,還只是東漢王朝一名普普通通的使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將校。他本來在執行著一項最普通的出使任務。千百年來,無數像他一樣的人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最終,化身為史冊中的淡淡一筆。
但急轉直下的處境,將他逼到了懸崖旁邊。這一逼,逼出了一段千古傳奇。
時勢造英雄。那個常用來造英雄的超級機器,叫做絕境。

絕境之中,班超做出了決定。在魂飛魄散的人群之中,響起了一句屬於班超的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是夜,班超率三十六名手下突襲匈奴使團住處。匈奴使團人數數倍於漢,但班超表演了一場微型的以少勝多之戰。他派十人持鼓藏於房舍之後,其餘人持弩守在門口處。班超尋一上風處放火,火起處,舍後鼓響,聲威震天。夢中驚起的匈奴人奪門而出,結果被射成刺蝟。
一戰下來,匈奴三十餘人被殺,剩下百餘人盡皆葬身火海,使團全軍覆沒。
天明,班超直接將匈奴使者的首級扔給鄯善王。見此情勢,鄯善王當然知道該怎麼做。匈奴那邊已經解釋不清了,只得一心投靠漢朝。
初行即建奇功。消息傳至竇固處,竇固大喜,欲給班超增兵。班超卻敬上了一句充滿豪氣的回答:「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測,人多反為累贅。」
他竟要用這區區三十餘人,平定整個西域。孤膽英雄的神話,正式開始。

下一站,于闐。
匈奴對西域的重視,顯然強過東漢。竇固雖然對形勢有著極清晰判斷,卻也只派出一個使團。匈奴卻向西域各國同時派出使節。因此,班超到達于闐之時,匈奴使節早已紮根多日了。
為了讓于闐國死心塌地追隨匈奴,匈奴使者找來一個巫師,讓他對於闐王說:「我已探知天意,你若向漢,必然天怒神怨。你須與漢使決裂。今漢使有一匹黃馬,你將其捉來祭我!」于闐王信以為真,便派使者來向班超討馬。
由此看來,匈奴的文明程度似乎要比于闐這等西域小國高些。他們都懂得利用巫術了,而于闐卻還處在舉國迷信的原始階段。
可是這等事情對班超來說卻太好解決了。他對使者的要求滿口應承,只是讓巫師親自來取馬。那巫師竟還真的來了。結果不問可知,班超又割下了巫師的首級,扔給於闐王。
見到巫師首級的于闐王大為震恐,立即殺死北匈奴使者,歸附這位神通廣大到可以殺死巫師的漢朝使節。
搞定了鄯善、于闐,意味著塔克拉瑪干以南,基本歸漢朝所有。但班超並不滿足,他又派出他的副將田慮西去疏勒。
疏勒大約位於今天的新疆喀什,臨近絲路南北兩道的交匯處,地理位置重要,國力卻甚弱。當時早已被匈奴的盟友龜茲(qiū cí)國降服。但田慮一去,便巧計擒獲駐紮在那裡的龜茲大將兜提,助疏勒復國。疏勒隨即降漢。
曾幾何時,田慮還只不過是鄯善國中那驚慌失措的三十六人中的一個。在班超身邊不過數月工夫,竟轉變成能以一人之力收服一國的英雄。這不禁令人驚嘆,一個超級領袖,究竟可以給身邊的人注入怎樣的能量。

在班超及其手下以數十人之力為漢朝開疆拓土之際,大將竇固倒也沒閑著。公元74年,竇固大軍攻破北道強國車師,一舉切斷了匈奴和它兩個重要盟友焉耆、龜茲之間的聯繫。竇固的西域戰略全面告捷,西域初定。漢明帝隨即恢復西域都護府,派陳睦為西域都護,召竇固回京。
召回竇固,自是因為他功勛卓著,明帝為他加官進爵,引為朝中重臣。但如此一來,邊疆少一大將,為接下來的變亂埋下了伏筆。

第二年,漢明帝崩。劉炟繼位,為漢章帝。不料焉耆、龜茲趁漢朝國喪之際,突然引兵攻打西域都護府,都護陳睦被殺,車師重新叛漢,西域局勢大亂。漢章帝未敢輕動,一面派兵將被困在車師的漢軍救回,一面下旨召班超使團火速撤回洛陽。

漢章帝剛剛即位,千頭萬緒,決定暫時放棄西域在情理之中。但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盡全力救回被困或滯留在西域的兵將,不讓每一個大漢子民白白犧牲,值得贊上一筆。
此時班超正在疏勒。他當然知道形勢險惡,接旨後即刻準備撤退。消息傳出,疏勒舉國憂恐。其都尉黎弇對班超說道:「漢使若棄我而去,我疏勒必復為龜茲所滅。我實在不忍見漢使離去。」言罷,竟舉刀自刎。
班超雖然心下震動,但畢竟皇命在上,形勢在前,不由得他不撤。歸途中又路過於闐,結果,于闐國自王侯以下盡皆大哭:「我于闐子民依漢使如父母,漢使萬萬不可離去!」班超待走時,發現馬腳已被眾多於闐人死死抱住。
看著滿地拜倒的黑壓壓的于闐人,班超心生感慨。自己的存在與否,幾乎可以說關乎著眼前這些人的生死存亡。一念及此,豪情陡生。班超忽然大喊一聲:「我不走了!」于闐人一詫之下,舉國歡騰。
決定留下之後,班超卻沒有呆在於闐,他又反身前往要地疏勒。回去才發現,僅數日光景,疏勒已有兩城投降龜茲。班超就地用疏勒兵馬,即行攻取二城,將挑動反叛者盡數誅滅,疏勒復安。緊接著,他又一鼓作氣,以疏勒為基地,領兵東進,接連攻破兩個投靠龜茲的西域小國尉頭、姑墨,顯出向龜茲步步進逼之 勢。
想這數十年來,龜茲對疏勒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還是疏勒這些人,還是疏勒這些兵,到了班超手裡,就可以逐步蠶食龜茲領地,龜茲卻奈何不得。班超真名將也。

但班超雄心,遠不及此。他隨即上書漢章帝,提出了他的終極設想:不費漢朝一兵一卒,單靠就地取材,收復整個西域。
漢章帝大為振奮。儘管班超不要,他還是給班超派了援兵,可這援兵的數量有點搞笑:一千人。
想來漢章帝也知道,單靠這一千人是派不上什麼用場的,基本也就起個儀仗隊的作用,大事還是要依靠班超籌劃的那個「以夷制夷」之策。
接下來的十年間,班超將此策演繹得出神入化,龜茲、莎車、康居等國多次向班超進攻,皆被班超依靠疏勒、于闐等國兵力一一化解。班超以西域弱國之兵屢勝強國,漢使之名,威震西域
直到公元90年,班超面臨了一場真正的考驗。請看下集——西域揚威(下)。

【257】 西域揚威(下)

  我們還是從西面新崛起的貴霜帝國說起。
  公元75年,貴霜第二代君王閻膏珍去世,貴霜陷入混亂。大將迦膩色迦用了三年時間,擊敗所有割據勢力,重新統一貴霜。在迦膩色迦治下,貴霜迎來了它們兩百多年歷史中最鼎盛的時代。
在整個世界歷史上, 迦膩色迦都是一個有影響的帝王。其名氣之大,主要有三:
  其一,大力宣揚佛教,人稱「阿育王第二」。據載,大月氏人本來多是信奉拜火教的,但迦膩色迦治下,佛教完全取代了拜火教和其他一切宗教,成為整個貴霜的主要信仰。尤其重要的是,在這個時期,興起了佛教當中的一個主要支派——大乘佛教。
  關於這個還有一個傳說。說迦膩色迦雄才大略,志在擴大貴霜版圖。當他領兵攻打摩羯陀國之時,摩羯陀深知不敵,表示願意獻上鎮國之寶乞和。鎮國之寶是什麼呢?兩樣:一個是相傳佛祖用過的石缽;另一個是聞名天下的佛教大師馬鳴。迦膩色迦大喜罷兵。自此之後,日日跟馬鳴學法。而這位馬鳴禪師,也被後世許多佛教徒尊為大乘佛教的創始人。
  所謂大乘、小乘,就是大車、小車的意思。大乘佛教,意思就是可以度更多的人。相比強調自度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既強調自度,又強調度人。後世佛教極有影響的兩大支派,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也就是說,都是自這個時期的貴霜帝國發源的。因而在整個佛教史上,迦膩色迦都有著極重要的地位。
  其二,迦膩色迦在位的二十幾年間,中亞及北印地區的經濟極度繁榮。後來甚至在北歐、中非,都挖出了這個時期貴霜帝國的鑄幣。可見當時貴霜商業的興旺程度。
  其三,就是版圖的擴大。迦膩色迦時期,亞歐大陸上真正形成了並排的四大帝國,自東向西為:東漢、貴霜、帕提亞、羅馬。貴霜帝國向南囊括了印度河、恆河流域,向西擊敗帕提亞,伸入伊朗和阿富汗邊界,向北登上帕米爾高原,向東……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故事了。

  公元90年,貴霜派出使節到西域,找到班超,表示想要迎娶漢朝公主。不料班超請示都沒請示,直接回絕。迦膩色迦在整個中亞威風八面,哪裡受得了這般屈辱,即刻派兵七萬向西域殺來。
  西域諸國大都弱小,上萬人就已經是大陣仗了,哪裡見過如此雄兵。整個西域邊境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班超卻道:「敵軍雖眾,卻是翻越蔥嶺長途跋涉而來,糧草必然難以接濟。我等據險而守,不過數十日之內,敵寇糧盡,必降。」
  在此時的疏勒、于闐等地的西域人心中,班超已是天神一樣的人物。他既說不怕,人們也就真的不怕了。曾經軟弱的西域人,變得同仇敵愾、眾志成城。
  戰局果不出班超所料,數十日之後,貴霜軍糧盡,派人向東邊的龜茲請援。這一切當然早在班超算計之內,貴霜派出的求援部隊直接鑽進了班超的伏擊圈。班超把為首將領的首級扔到貴霜軍中,貴霜全軍震恐,即刻罷兵請罪。
  自此之後,堂堂貴霜帝國,年年向東漢王朝進貢。班超威名傳諸千里,連龜茲這樣的漢朝死敵,也不得不請罪歸降。西域三十六國,只剩下焉耆、尉(yù)犁、危須三國尚在負隅頑抗。
  對於班超來說,剩下的事情就是小菜一碟了。公元94年,班超調集龜茲、鄯善等八國大軍七萬餘人,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焉耆,消滅敵軍兩萬餘人,生擒焉耆、尉犁二王。
  二十年前,正是這個焉耆王趁漢朝國喪,攻入西域都護府,殺死都護陳睦。今日,班超將此二王帶到陳睦陵前,斬首致祭。整個西域,宣告歸服。
回想當年,班超率三十六屬下以使者身份入西域,歷時二十載,未曾調動一次中央大軍,竟將整個西域收復。翻開歷史地圖,東漢王朝全境,也不過西域的五六倍大小。西域三十六國,國情各異,形勢複雜,但終都拜服在了班超腳下。三十六人收復三十六國,古今奇蹟,莫過於此。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中國遠征軍軍歌

  其實班超本還有可能做下另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公元97年,其時西域已定,生來便具有探險精神的班超非常想看看,世界的更西邊,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只聽人說過,世界的最西邊,有國名為大秦,至於大秦在哪裡,大秦是何模樣,整個東漢,無人知曉。
  可惜的是,當時班超已經66歲了,以此高齡長途跋涉,未免力所不及。於是,班超派部將甘英,向西探查。甘英領命向西而去,穿過貴霜,便來到了另一帝國帕提亞。據甘英自己說,他走到了帕提亞西邊邊境的海邊,船夫告訴他,此海很大,要過海,順風需要三個月,逆風的話漂兩年都說不準,往來入海之人,皆要準備三年的糧食。甘英沒那麼強的探險精神,他覺得不可能等幾年之後再回去復命,便當場打了退堂鼓,迴轉西域。
借甘英這段半途而廢的旅程,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西亞局勢。公元1世紀的帕提亞早已今非昔比,在東線,它完全不是新興的貴霜的對手,領土被大量蠶食;在西線,它也無力侵入羅馬,於是它所能保有的領土,基本只限於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區了。帕提亞雖然在陸上與羅馬直接接壤,但兩國局勢向來緊張,邊境線上肯定有邊防軍,因此走陸路進入羅馬帝國風險較大,所以甘英會去海邊。由於敘利亞、猶太地區一直被羅馬牢牢掌控,所以帕提亞西邊挨不著地中海,那麼甘英所到的地方,多半是波斯灣。我們看看地圖,從波斯灣沿水路進入地中海,那可是要繞大大的一圈,船夫所言不虛。許多後人感嘆,甘英的無能,使漢朝和羅馬兩大帝國的相會失之交臂。但就當時形勢而言,除非班超親臨,張騫再世,沒有大勇氣大志向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一貫通中西的壯舉。
  於是乎,東西方世界的直接對話,又要等上好多好多年。可惜的是,到時候,完成這一使命的不再是中國人了。我們禁不住又會想:要是班超真的年輕二十歲呢?
  歷史常由英雄所改寫,然自古英雄,何其少也!


圖片轉載需私信,而且說下我換頭像了 (?_?),首先說下吧,其實我們這個國家能有這樣一個BUG級別的領土,完全是從很久以前一個BUG級的人物開始的,這個國家就是因為他,從一個東方並不大並且四處危機的地方,成為了一個橫亘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所謂的「新疆」正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晚,而我們熟知的「廣東、廣西、福建」這些地方,也沒有那麼早,這些地方成為我們的土地,其實是幾乎同時期的,一切都從這個時代開始。

  • 這個馬上也要在專欄里寫了,人物也並不陌生,其實就是一個神奇的皇帝劉徹,也就是後來被稱作漢武帝的這位,看了這麼多答案,彷彿都是有意的避開了「帝王將相」,實際上宏觀的布局,才是戰爭上真正的BUG,然而至於他怎麼當上皇帝的在之後的文章里會說,也是個不亞於甄嬛傳的狗血劇情。

其實我們的沛縣豐邑地痞劉邦拿下這個天下的時候啊,這個國家早就已經千瘡百孔了,當年秦始皇的時候,好歹還是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 不要小看這僅僅幾句話,其實可以說秦始皇通過侵略戰爭第一次正式把中央政權深入到了現在的「廣西」「廣東」「福建」這三個區域,這三個曾經是西甌越人、南越人、閩越人的區塊徹底成了所謂「中國」的一部分,而匈奴也被蒙恬的長城軍團搞的根本沒法觸碰到內地,可以說這個時候秦也像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帝國一樣,在統一之後迅速的發動了對外戰爭並且節節勝利。

關於這段歷史以及秦末戰爭這裡就不多說了,文尾有鏈接,關鍵還是把重點放到漢朝,總之劉邦屌絲逆襲拿下這個天下之後,他發現自己的國家和秦始皇的時代徹底反過來了,首先就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當時秦設立的百越地區的南海郡(廣東)一帶,當時的秦朝的副將趙佗,在這裡割據並且迅速的控制了桂林郡和象郡(廣西),領著下面亂七八糟的華夏小弟還有百越小弟就算是造了反了。等到劉邦幹掉項羽之後,給閩越人封的「閩越國」這邊從聽話也慢慢的變得獨立,終於到了文景的時代,就成了一股福建獨立勢力了。

圖 南越閩越獨立,這兩個曾經的外族地盤(百越)又一次脫離,百濮的「夜郎」「滇國」也在西南過的很開心。我們再回到北方,匈奴本來是個草原亂七八糟放羊娃搞出來的一個部落聯盟,當時戰國的時候,南邊的華夏人一直在撕,戰鬥力也很高,現在陝西內蒙寧夏一帶的什麼義渠、林胡、樓煩啊就一直被秦趙吊打,所以這些人只能慢慢結盟,躲到更北方的地方去,秦統一之後也是一直被蒙恬壓制,但是正好也是巧了,陳勝吳廣項羽等撕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匈奴聯盟出來了一個叫做——冒頓(音莫獨)的單于。

  • 居住在大興安嶺一帶有一個部落聯盟叫做「東胡」,這群人總覺得匈奴聯盟越來越大,侵犯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於是就開始挑釁匈奴,結果挑釁不成反而被X,冒頓擊敗東胡,按照東胡的傳說,一部分東胡逃到鮮卑山,一部分逃到烏桓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成為「鮮卑」「烏桓」部族,實際上這個很有可能就是被匈奴給拆分瓦解的,東胡部族全部臣服匈奴,匈奴的勢力範圍威脅到了現在的東北地區,雖然這個地區也是和當時的我們沒什麼鳥關係。

圖 匈奴控制東胡

  • 在河西走廊,還有一個神奇的民族,這群人要是說血統吧,屬於一波非常古老的印歐人,我們也叫他們「吐火羅人」。換句話說是一批很早的白種人,他們一直居住在新疆直到甘肅的綠洲地帶,其中最大的一波人,又被我們稱為「月氏」。

圖 屬於吐火羅人的月氏
然而月氏也有個很大的敵人,就是西邊伊犁河谷天山一帶,也就是現在北疆的塞種人部落——烏孫,塞種人也是一批很古老的白種人——雅利安人的一支,他們的親戚早就去南邊建立波斯了,而這群人還在北邊游牧,隨著月氏越來越強大,兩邊的碰撞也就不可避免了。

  • 但是最後還是月氏技高一籌,他們擊敗了也烏孫的老大「難兜靡」,(靡這個字類似日語的桑,推測是所有雅利安塞種貴族名字的一個尊稱),烏孫向巴爾喀什湖一帶遷徙(現在的哈薩克東部以及天山西部,也就是現在的伊犁。難兜靡家破人亡,最後兒子「獵驕靡」被冒頓單于撫養成人,隨後與匈奴結盟復國,這樣一來,獵驕靡熊熊的仇恨就必須要找個機會報復了。

最終在冒頓單于的幫助下,烏孫匈奴聯軍殘酷的吊打月氏,月氏被打的親娘都不認識了,月氏王的腦袋都被匈奴人做成了酒壺,就這樣月氏被迫西遷,融合了一部分南疆的羌人,一直跑到了帕米爾高原西邊,也就是現在的阿富汗一帶,這也就是後來的「大月氏」,當年這個地方叫巴克特里亞。

可是這麼一來,整個吐火羅人和一部分雅利安人全部被匈奴控制,這樣一下,匈奴就成了一個包圍漢朝的龐然大物,不可同日而語了。

圖 匈奴控制東西兩個部落,成為了一個黃白混有的巨大部落聯盟,漢成了個漢堡肉餅一樣被夾在各個部族中間,非常可憐。

  • 結果也就是這段時間,又一個貨出現了,當時劉邦在沛縣起兵的時候有個哥們叫盧綰,劉邦事成之後各種分封諸侯王,就給這人分到了邊疆地區燕地,也就是北京一帶,結果這人後來投靠了匈奴不說,小弟衛滿還進入了商朝遺民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鮮」,滲透進入內部之後直接推翻了箕子朝鮮,這也就是朝鮮歷史上的「衛滿朝鮮」時代。(上圖的朝鮮區塊)

反過來看匈奴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趴在漢的北部,就算一百個長城,也根本防不住,劉邦打冒頓單于最後被羞辱(白登之圍)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甚至等到劉邦死了之後,冒頓單于還要把人家老婆呂后這個「寡婦」過繼過去,可以說這個大漢朝的羞辱也實在是到了極致,更何況中國多年戰亂,所有民眾疲憊不堪,國家凋敝,內部也是窮困的不得了。

  • 可惜我們這個民族和游牧民族最不同的是,我們是靠著軟硬並施,通過蠶食,同化,戰爭。在漢代之前就經歷了上千年才獲得廣闊領土。靠暫時的武力震懾,與周圍的部落達成暫時的鬆散聯盟終究會遇到大麻煩。


隨後也是大家熟知的」七國之亂「,周亞夫平定叛亂之後,國家開始正式統一,文景時代的「黃老之術」「休養生息」開始奏效,這種無為無不為的狀態持續下去。終於到了劉徹繼位時,大家也都知道,國庫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花不出去。

  • 劉徹,謚號武皇帝,誰也沒想到這個叫做「劉彘」的起個歪名好養活的孩紙,成為了決定中國兩千年命運的人物,或許也是因為有了劉徹的漢朝,「漢」終於從一條江最終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劉徹,直到他的奶奶竇太后死了之後,他才算開始執政。竇太后一直還是那套說道不道說玄不玄的手法,而劉徹更推崇的是以中央為最高權力,進行統一國家,威震四方的思想。

  • 所以說不是儒家選擇了劉徹,是劉徹選擇了儒家作為解釋自己思想的武器。

儒生董仲舒和劉徹一同搞出了個新儒家,確立等級秩序,確立君權天授的天人合一思想,削弱儒家認「仁」的成分而偏重「禮」的成分。加上劉徹加大削弱諸侯的「推恩令」(諸侯不斷細分)。「中國」算是徹底的穩定下來,慢慢的沒任何人懷疑漢的正統性質,劉家人就是中國的大救星,我們希望他萬世一系,永遠統治我們。這看起來也是個「中國特色」思想的初步形成。
這樣一來,中央的皇權終於可以任意的調動地方的資產和權利,以全國之力辦大事,雖然這個時候漢的疆土並不是很大,也就是南到江西,西到四川,北到內蒙,東到南京一帶的國家。

匈奴這個時候是伊稚斜單于執政,發展到了頂峰,不僅僅是草原諸國,新疆地區同樣屬於吐火羅人的城邦,以龜茲、焉耆、輪台、樓蘭等為首的西域36國也開始依附。甚至亞歷山大當年留下來的遺產「大夏王國」(也叫巴克特里亞希臘王國,阿富汗一帶)也與匈奴交好。

  • 前面說的在南方的閩越、南越、夜郎、滇國也是一個比一個猖狂,沒事就把漢朝批判一番。

劉徹發現這兩個都不好惹啊,一個太強,一個太遠。算了,自己這麼野心勃勃怎麼辦呢,先把西南(雲南四川貴州廣西)一帶還沒有成氣候的「夜郎」搞下來吧。

圖 夜郎和滇國

  • 夜郎一般認為屬於古百濮的一個部落聯盟的泛稱,地區大約就是現在的貴州雲南一帶,後來這幫人很多都成了東南亞少數民族了,不過這是後話了。
  • 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派唐蒙從巴蜀進軍夜郎,不斷招降東甌夜郎的部落首領,「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但是隨著地區的穩定,南部廣西雲南一帶的夜郎又開始叛亂,漢朝軍隊平南越,接著「行誅隔滇道者且蘭,斬首數萬,遂平南夷為牂牁郡。夜郎侯始依南粵,南粵已破,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總之這古文大家就大概理解下就好了,反正漢沒費太大力氣就真正控制了東部南部的夜郎地區。
  • 這個時候四川西部以及雲南的夜郎以及「滇國」開始不滿,看著自己骨肉同胞逐步被蠶食,非常不爽的發出了,良辰有一百種辦法讓你在本地活不下去……哦不,「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這也就是夜郎自大的來源。滇王開始割據進攻漢。
  • 漢朝便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出兵擊滅這群人的老大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朝在滇國境內設益州郡,賜滇王印,令其復長其民。至此,漢朝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所以還沒等打,滇王就嚇尿,所以自己歸順了漢。

至此西南平定。


不過在滅掉滇國之前,平定南部的劉徹就已經開始對匈奴開始了,我們就較為概括的稱為漢匈三大戰役吧,我們發現漢武帝在這個時候就體現了他戰略家的一面了,如果對付匈奴,最重要的就是切斷匈奴的兩個管道,這就像輸卵管或者輸精管一樣,一旦斷了,我們的匈奴可就麻煩多了,接下來上圖。

圖 如果要是重新尋找在匈奴包圍中的主動權,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祁連山和大漠圍成的「河西走廊」,這樣一來匈奴和吐火羅人以及烏孫等的聯繫就會被很大的削弱,而東邊燕山和渤海所形成的 「遼西走廊」,一旦漢可以控制,就可以直接影響匈奴和東胡的聯繫,這樣一來匈奴的兩個「翅膀」就受到了極大地影響。
於是轟轟烈烈的戰爭就打響了,通過前面的鋪墊大家也知道了,核心就是東西北三線的戰爭(順便看一下就好)。

  • 一 河南之戰 (也叫河東戰爭)
  • 公元前127年,匈奴貴族搞了兩萬騎兵(河北懷來縣)、漁陽(北京一帶)。劉徹聲東擊西的,派小舅子衛青率3萬騎出雲中(內蒙托克托縣),西至隴西(甘肅東部),收復河套地區,掃除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 衛青採取迂迴進攻的方法,從後路包抄,一舉趕走匈奴的樓煩王(好煩啊)和白羊王(脾氣大),解除了長安的威脅。 於是,劉徹在那裡設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萬屯墾,又重新修了秦代的舊長城,派兵駐守。 衛青升為長平侯。
  • 二 河西之戰
  •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所以是漢武帝的.....小舅子的外甥是不是也應該叫外甥,這人用很多人所說的話就是,是個自帶GPS的上天選中的少年。和衛青征戰的時候,一馬當先,率領800來騎兵突進匈奴營地幾百里,取得大勝。劉徹據此封他為冠軍侯,給他造了一座大宅子,讓他去看。霍去病搞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 前121年。劉徹派霍去病攻佔曾被匈奴佔領的隴西(甘肅酒泉一帶),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縣)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和匈奴軍短兵肉搏,大獲全勝。
  • 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澤(內蒙古居延海),攻到祁連山,大破匈奴軍,河西的匈奴貴族損失慘重。 霍去病將美酒倒到泉水裡,犒勞將士,酒泉因此得名。同年,匈奴貴族內部分裂,渾邪王率四萬人降漢。這次戰役後,漢在這裡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歷史上稱「河西四郡」。從此河西走廊成為漢的土地,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的道路。
  • 三 漠北王庭戰爭
  • 說這個之前,就要提到一個神奇的武器,「弩」。弩在連年征戰的戰果時期就開始風靡,並逐漸發展出了步兵弩和戰車強弩。由於漢人體力不比游牧民族,但是手工業以及木材極其發達,所以弩這個科技碾壓的東西就出現了。 在英國史書中,獅心王查理就是死在弩箭下,「一個只經過十天訓練的士兵,就可以熟練地使用弩並射殺經驗老道的騎士」,而這個時候已經是中世紀。漢朝在公元前就已經開發出弩兵陣法,(類似英國的排隊打槍),弩車方陣配合騎兵。所以這種赤裸裸的科技碾壓,也造成了匈奴的慘敗。
  • 前119年,重說三,劉徹派衛青、霍去病,小舅子大外甥齊上陣,率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呼和浩特)和代郡(張家口蔚縣)出發,共擊伊稚斜單于於漠北(蒙古高原)。 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蒙古杭愛山脈),搞掉1.9萬多人,強弩進攻。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敵7.4萬餘人,飲馬瀚海,到達北海(現在俄羅斯貝加爾湖)。
  • 漠北之戰之後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並西遷。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肅永登),以60萬吏卒屯田,加強防守。 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 但是,這就結束了么?其實匈奴並未滅亡而且還是很強大,重說三。
  • 在解決匈奴王庭的同年,霍去病將東胡擊敗,並把烏桓從匈奴中摘除,使歸附漢朝,並讓其遷入遼東,成為制約其他東胡的屏障,在東北地區,設立烏桓都護府,類似現在的自治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國時期袁紹手下的烏桓部落。

隨後劉徹開始了征服南越國閩越國的道路

  • 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1年光棍年),也不知道南越王是不是不知道漢正在北邊殺的開心,可能是看到漢在南邊沒有兵了,竟然希望向北攻打漢,劉徹當時也就哭笑不得的派路博德、還有後來朝鮮戰爭的楊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討南越。等到之後的冬天,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廣州),生擒南越王相呂嘉,趙佗從陳勝吳廣時期建立的南越滅亡。漢在南越設立南海,儋耳、珠奎、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廣東廣西)。隨後劉徹下令分兵征討東越地區。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各路漢軍進至東越國境,越建成侯敖繇王居股合謀,殺余善投降漢。
  • 劉徹因為閩越實在是太不熟了,地形也混亂,所以他就讓各路將領將當地民眾遷徙到江、淮地區,然後就進猛攻,閩越實在是受不了漢人這樣的攻擊,隨後投降。至此,長期處於割據東越、南越地區的閩越國,其民眾均歸屬漢朝,南邊的疆域到達今天越南的南部。

也就是這個時候,本來在東邊坐著看漢和匈奴撕的衛滿朝鮮想一直在這裡悶聲發大財,結果還沒反應過來,漢武帝讓楊朴(這人還有個名叫「樓船將軍」)搞了50000水兵,從齊地進入渤海,荀彘將陸軍從遼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夾擊衛滿朝鮮,前108年,衛滿朝鮮滅亡。

圖 漢武帝滅衛滿朝鮮,這樣一來,整個遼西地區成為漢的內部勢力,包括東北的東胡也別漢人控制,匈奴的東側翅膀被徹底砍斷。

隨後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朝鮮平壤)、玄菟郡(朝鮮咸興)、真番郡、臨屯郡。漢朝將上層是漢族貴族,下層為朝鮮土著的漢化朝鮮正式併入疆土。因為陸續有中原漢人去四郡任職,在整個漢魏西晉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中原政權的郡縣統治,在北朝鮮原生文化基礎上創造了富有影響力的樂浪文化,並讓朝鮮大量漢化,如今的韓語中仍保留70%的漢語辭彙。
控制朝鮮半島的漢又開始和東北地區(吉林一帶)的扶餘人進行鬥爭,最後在南北朝時期此地區歸順扶余建立高句麗王朝。(扶餘人的高句麗和韓人的高麗王朝沒有任何直接的民族關係,扶餘人的血統以及語言更類似日本人和日語,這個之後再說。)


解決了南北各國的漢已經開始威震周邊,就連遠在印度河的前面說過的大夏「巴克特里亞希臘王國」也開始恐懼,並希望同漢交好。但是同時因為迫於匈奴壓力,只能靜觀其變,但是對於漢來說,折斷了東翼的匈奴,只差西翼就可以徹底折斷了。

  • 所以漢同唐一樣,之前的連年內亂使得人們心中的血性還沒消失,加上剛統一的政權的休養和集權,很容易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讓力量和機動性都要更強的游牧民族吃大了虧,因為游牧民族一旦強大,鬆散的聯盟就由於沒有農業基礎很難自給自足,最後導致內亂。所以秉承這種文化的漢,很難遇到敵手,包括下面所說的,高度發達的希臘化塞種城邦。

  • 劉徹自從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華夏人第一次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劉徹在敦煌郡旁建設玉門關,並修築長城防護匈奴。走出玉門關後,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如同鳥獸棲息,樹木參天。隨後這篇大湖泊被命名蒲昌海,也就是現在的羅布泊。蒲昌海旁有一個富庶的國家,樓蘭。
  1. 隨著之前張騫走西路,走過蒲昌海,發現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沙漠中隨著天山的融雪產生了片片綠洲,每個綠洲都是一個國家。整個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匈奴都禮讓三分的輪台,還有以農業為主的龜茲。這個時候這些民族隨著亞歷山大東征加上吐火羅人和周邊部族的交流已經半希臘化,有著巨大的宮殿和磚壘造的房屋,還有一定規模的廣場。可惜在這群希望建功立業的史家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這些美妙的國度。這些國家的居民以吐火羅人為主,最早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就定居在這個地方了。沙漠北部是輪台龜茲等國,南部是莎車、精絕等國家。
  2. 穿過沙漠以西的帕米爾高原,前面也說了是以塞種人(使用印歐語言伊朗語族)為主的民族。
  3. 北邊的伊犁河谷(新疆伊犁到哈薩克)是匈奴的附屬國烏孫。
  4. 帕米爾西邊的費爾干納盆地(今烏茲別克)是當年希臘馬其頓建立的極東城邦,後被塞種人入侵,並希臘化,建立了希臘化國家,大宛。
  5. 南邊是大夏——希臘王國,也就是著名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也是亞歷山大東征之後留下的塞琉古帝國分裂出來的一部分,居民也是塞種,文化是希臘文化。
  6. 《史記》記載「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這時的西亞、中亞以及新疆已經一定的希臘化,比較大的國家如大宛、大夏、安息,非常有可能建立大型劇場,浴場,民眾的廣場,巨大的愛奧尼克,多立克柱子聳立在街道上,襯托著貴族的威嚴。或許在兩千年前,漢家的使團就徜徉在這希臘化的國家裡,聽著古希臘模式的交談、戲劇,可惜這一切都被抹殺在漢家建功立業的慾望里。
  7. 劉徹在元封年間,數次和南疆的車師、樓蘭、莎車、龜茲進行戰爭,但是很難真正控制,都是前腳勝利,後腳就反,所以並沒取得太大的戰績。

圖 中亞的各種希臘化塞種雅利安人的國家。

圖 從西方視角看這些曾經從希臘馬其頓帝國分裂出來的國家們(基本都屬於雅利安塞種),羅馬這個時候地盤還沒這麼大,為了看得明白省略了一下。

  • 一切的轉折就是,大宛戰爭。

現在的時間是,公元前104年,劉徹改元太初,也就是太初元年,一個多麼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從這之後,漢,就不僅僅是一個朝代的名字了。

  • 劉徹隨著連年的征戰,已經擁有了東到朝鮮,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越南,西到敦煌的廣大領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國思想逐漸在劉徹以及漢朝人心中形成,融合自古以來的華夏本位思想,華夏人帶著自己的文化優越感開始希望」讓所有周邊部族開化「的想法,他們希望周邊的部族都可以成為」華夏人「,這種大國心態以及華夏理念開始慢慢產生,從這之後,對於華夏,或者」中國來說,就沒有西方小國一樣的「民族國家」界限了,也沒有老子「小國寡民,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大同想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後的儒家華夏的大一統帝國,奠定了以後「中華」的歷史之路,也造就了「漢族」的形成。所以,征服西域,包圍匈奴,成了重中之重。
  • 可是當年的很多酸儒甚至到了民國的很多「知識分子」,還是沒有看清劉徹這個充滿遠見的大局。

還記得前面說過的那個在冒頓單于幫助下報仇的烏孫國王「獵驕靡」么,這老頭非常能活,當年張騫曾經造訪烏孫,希望烏孫可以和漢聯合對抗匈奴,烏孫也想脫離匈奴控制來獨立,但是又懼怕匈奴,所以「獵驕靡」十分感動並且拒絕了張騫,張騫沒辦法只能去求月氏,結果被匈奴打成篩子的月氏竟然完全不記仇,只顧著自保,也不理他。張騫沒辦法只能去找大宛,雖然大宛對這個東方土豪很感興趣,但是同樣懼怕烏孫和匈奴,仍然只是做了禮儀性的交涉。

圖 大宛,一般認為是一個希臘化塞種城邦聯合體國家,有一種說法名字來源於希臘的一支(愛奧尼亞),他們在我們亞歐大陸「中央山結」——帕米爾高原西側(古代叫蔥嶺),這個地方是個水草豐美的「費爾干納盆地」(在現在烏茲別克),算是亞歐中間的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了,這個地方的西邊就是裏海以及歐洲了。

  •   西域有良馬,良馬在大宛。大宛的「貳師城」盛產汗血寶馬,據說可以日行千里。漢武帝迫切需要這個寶馬,並希望和大宛結盟,按理說既然是談判肯定得搞一個去過很多西方國家的談判高手去談笑風生吧,結果漢武帝偏偏派了一個直腸子漢子「車令」帶著一幫人還有一匹「金馬」去大宛要「寶馬」。

圖 大宛(開個玩笑)
  結果車令到了位於現在烏茲別克的大宛首都貴山城之後,國王」毋寡「帶著希臘貴族的高傲就一直對他沒好氣,當車令要馬的時候,竟然直接就給回絕了,並且表示不稀罕你漢朝的金子。
  所以,車令,神奇的,把馬,摔了,我們的最佳男主角用自己摔馬的動作代表著這個漢♂子對無恥的國王的強烈控訴,也引領了一個時代。
  大宛是一個城邦聯合體,最後不言而喻,在大宛王示意下,使團經過大宛邊境城邦「郁成」的時候,壯士就這麼的有去無回了。
劉徹暴怒,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進攻大宛,現在想想為什麼要派車令出使,就比較好解釋了。

  • 李廣利帶著6000「屬國軍」,還有2萬多惡少年,也就是俗稱的少年犯,向遙遠的費爾干納走去。

屬國軍,主要都是曾經匈奴的降部,但是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漢人的恩惠,往往比漢人更為忠誠。至於惡少年嘛。

前112年,發兵擊南越,皆將罪人。前109年,征朝鮮,募天下死罪為兵。前105年,討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從軍

所以劉徹最愛乾的事情就是把這些犯人弄成軍隊去戍邊。效果也確實很好。

但是這次征戰劉徹算錯了,這一路之上,所有的親匈國家全部都懼怕漢軍來,紛紛閉門不出,就算樓蘭這種已經臣服的國家,由於國家過於貧窮,根本不能給漢軍提供資助。

所以跨越沙漠以及鹽鹼地,尤其是還要翻越那個極度苦寒的帕米爾高原,到達大宛邊境,前面說的那個郁成的時候,已經剩下僅僅不到一萬人,屬國軍的馬也都餓死了,這群丟盔棄甲的殘兵,像幽靈一樣,進攻較為薄弱的郁成城。
大宛制度酷似希臘,雖然有一個中央君主,但是城邦都有著較高自治權,所以郁成直接與這村殘兵開戰。

「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殺傷者甚眾」

李廣利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狼狽班師,到了玉門關清點人數,不到三千人。
這下大宛可算是開心了,原來把匈奴打的那麼慘的漢,竟然這麼弱雞!我好厲害!哈哈哈!
皇帝更是暴怒,劉徹怒說:」宛小國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屬輕漢?「。
這也是在我另一個文章里寫過的, 他讓李廣利不得進入玉門關,漢武帝動一半的國力,釋放大量囚徒,並且搜尋大量「惡少年」加上自願參軍想來一次希臘城邦七日游的(霧),加上邊境騎兵,一共10萬餘人,還不算糧草輜重。因為聽聞大宛首都「貴山城」引水自城外,漢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築工事斷其水源。並令18萬甲卒駐紮張掖酒泉以北進行布防,發天下七科讁,為李廣利運糧。據說部隊從頭到尾的長度可以走一天。 現在想來,也只有這樣的集權國家,才能做出這樣的壯舉。
這一路上,眾多國家再也不敢閉門不出,連尿都嚇出來了,紛紛給漢軍提供住所和食物,這次漢軍改走北路,順著天山,竟然遇到了輪台這個號稱西域第一大國的國家,他們竟然不識相的希望打敗漢軍......

  • 史書上留下了「至侖頭,侖頭不下....攻數日,屠之」,漢軍竟然給這個國家執行了徹底的滅絕,最少3萬的國民,一個不留,徹底的被抹殺在歷史長河裡。

復仇心切的漢家將士,就像一群野獸一樣,殘暴的抹殺了一個文明,至此西域諸國,無一敢阻攔漢軍。
經歷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點人數,發現竟然就剩下3萬人。
這些保守征戰之苦的漢人,竟然一多半當了逃兵,融入到西域的吐火羅歐羅巴國家中去。
也就僅僅這3萬人,一路殺到首都貴山城。
漢軍斷了大宛水源後,沒想到果然是有高度發達的城邦文明的國家,大宛竟然用城內的儲存水進行維持。
大宛現在仍然認為漢軍是紙老虎,調動全國軍隊希望殲滅漢軍。沒想到,漢軍的弩兵集團和車載強弩,給這個國家造成了科技碾壓。
一排排希臘騎兵和步兵死在強弩中,漢軍僅僅3萬人,全殲6萬大宛部隊。攻殺40天後,大宛城破,貴族勇士「煎靡」被捉,其他貴族躲在內城恐懼之極。

最後秉承著希臘的民主制度,貴族們一致認為是因為國王的腦殘才招致此大禍,所以開了個會,直接把國王「毋寡」處死,帶著首級見了李廣利。並和李廣利說,說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已經除了,希望求和停戰,否則大宛會殺死所有的寶馬並血戰到底。

  • 李廣利一怕北邊的康居順便南下,二怕真的馬都被殺了不好交差,於是答應合議,立親漢貴族「昧蔡」為王,大宛成為漢的附屬國。

於是李廣利帶著大宛所有的馬,班師。途中,聽說郁成又偷襲漢軍,血洗這個有著血海深仇的郁成,卻放走了郁成的國王。
國王逃到康居,康居懼怕,送給漢軍上官桀,手下騎兵趙弟殺死郁成王。
之後就是神奇的連鎖反應。
班師走到河西走廊後,西域國家紛紛送子女到漢成為人質,大骨頭龜茲由於接受了周圍國家的人質,被漢軍又一次吊打,隨後全面山寨漢文化,成了塞外漢人重鎮。
烏孫隨即同意依附漢朝,對抗匈奴。


這次戰爭,讓西域一直到烏茲別克的地區徹底成為了漢的疆域,從這之後,匈奴的第二個翅膀徹底被切斷,匈奴徹底成了瓮中之鱉,這個大漠草原雄鷹被漢徹底包圍,隨後被漢撕裂成南北匈奴,最後本來不可一世的匈奴,我們北邊最大的游牧民威脅,淡出在歷史長河中。

所以無論後世所謂「史學家」如何評價「漢武帝,暴虐」「李廣利,庸才」,也因為這次戰爭是「封建王朝的對外侵略戰爭」,所以在我們這個時代被本朝限制宣傳力度非常的弱。

領土極大擴大的漢,文化傳播極度頻繁,劉徹在位末期,秦隸已經徹底簡化為「漢隸」,已經極度近似現在的楷書,並兩千年幾乎未變,成為整個東亞中亞的共用文字。「漢隸」穿越時間空間。
征戰一生的劉徹,隨著晚年的「輪台罪己詔」,帶著爭議的千古一帝,溘然長逝。死後謚號「孝武皇帝」 
但是他塑造的漢,已經從


變成了

一個在從被匈奴以及西域諸國包抄的東方國家,徹底成為了亞洲大陸上的——「中央之國」
華夏民族的概念逐步在這個時候變成了「中華」概念的雛形,周邊無論是說阿爾泰語言的東胡,還是說歐洲語言的高加索部族,吐火羅人,塞種人,全部認「漢」文化為正統,所有的華夏族人可以在見到外國使團的時候,驕傲的說——「我是漢人」。
  明犯強漢者,猶遠必誅。

  •   從這之後,無論是朝鮮,越南,安息(帕提亞波斯),大夏(阿富汗、印度)甚至後來滅亡大夏的「月氏」建立的」貴霜帝國,以至於歐洲的羅馬,都帶著深刻的大漢的印象,讓「漢」成為了世界強權國家的象徵。

羅馬、安息、貴霜、漢的帶領下,世界進入四大帝國時代,也就是這樣,我們這個民族坎坷幾千年,終於在漢的時候在世界上穩定了一席之地,讓原來毫無存在感的華夏人被世界所認知,也正是因為秦漢奠定的版圖基礎,讓這個大國不間斷地存在了兩千多年。

  •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有些英雄,是不能忘記的,我們需要英雄,中國需要英雄。

英雄難道不是秦皇漢武這樣的帝王將相么?
以上
這裡不安利別的答案了
這個算是這篇回答的前傳
18.漢水、漢中、漢族 - 祖先 - 知乎專欄
當然了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
祖先 - 知乎專欄


5個讓Rambo(蘭博)Orz的真實士兵

來源:Cracked  翻譯:SweetRiver

  史泰龍飾演的Rambo深入人心,簡直是風靡世界,在中國可是與施瓦辛格大叔並列兩大肉男,偶當年在電視前看的可是熱血沸騰,看他一個人瘋子一樣的在屏幕上A來A去的。

  但是看完這篇文章,各位小盆友就知道什麼叫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了,與下面5位神人比起來,Rambo大叔真的也只能Orz了。

Simo HayhaSimo Hayha是哪個?

  Simo Hayha在芬蘭有過一段挺沒意思的經歷。他服了一年兵役,然後回家種田當農民去了。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此時他決定幫助自己的祖國打擊外來敵人。

  因為大部分的戰鬥都是在叢林中進行的,所以他覺得他抵抗入侵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上他的來複槍,帶上一堆食物,跑到叢林里藏起來然後射殺敵人。當時是在冬天,戰鬥就是在這樣厚厚的積雪和零下20-40度的天氣下進行的。

你能發現Hayha嗎?反正蘇聯人不行

  當蘇聯那些人發現不過是區區一個拿著來複槍的人能殺了他們那麼多人,他們tmd的被嚇到了。因為Simo Hayha所穿的白色迷彩服,他被人稱為「白色死神」。當時蘇聯曾經發動了一個專門的任務就只是為了幹掉Simo Hayha。

  開始,蘇聯派了一支小隊希望找到並殺死Simo Hayha,不過都被他幹掉了。

  然後,蘇聯又組織了一隊的反狙擊槍手(基本就是殺狙擊手的狙擊手),結果又被Simo Hayha全部幹掉了。

  在100天的時間裡,Simo Hayha用他的來複槍一共殺了542個敵人。另外他用SMG還幹掉了150人左右。總共被Simo Hayha幹掉的人達到了705人之多。

  蘇聯的那些人要麼死了,要麼已經被嚇得崩潰了,所以他們乾脆地毯式轟炸所有Simo Hayha可能出現的地方。如果他們掌握了正確的地點,那可能Simo Hayha會被流彈擊中,但事實上他一點事沒有——因為他是tmd的「白色死神」啊(because he』s the fucking White Death, damn it)。

  直到1940年3月6號,有個鳥人走運打中了Hayha的頭部。其他芬蘭士兵發現了他並把它帶回了基地,當時「他的半個腦袋已經沒了」。白色死神的腳步在這裡停止了…

…就一個星期。儘管確實被擊中面部,但Hayha依然活著,他在3月13號恢復了知覺——戰爭也在同一天結束了!


最接近的好萊塢形象

Shooter(SweetRiver:中譯名《生死狙擊》,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強烈推薦)中的Bob Lee Swagger(Mark Wahlberg飾):

  在Shooter中,Mark Wahlberg飾演Bob Lee,一位希望走出過去的陰影、已經歸隱的狙擊手。FBI找到Bob Lee,問他假如他要射殺總統的話他會怎麼做。

  FBI聲稱他是當時最棒的狙擊手,因為Bob Lee曾接收過長年的狙擊訓練,他曾在沙漠中殺了70個人,使用的是下面的東西:

為什麼Bob Lee比不上Simo Hayha

Simon殺了700多人,是Bob Lee的10倍之多;

Simo只接受過最基本的軍事訓練;

Simo是在叢林中零下40度中進行的戰鬥。

然後,請瞻仰Simo使用的武器:

Yogendra Singh Yadav

Yogendra Singh Yadav是哪個?

  Yogendra Singh Yadav曾在1999年的巴基斯坦衝突中作為一名擲彈兵。他們當時的任務是:爬上Tiger山,搞定山頂的三個炮台——這意味著他們要爬一百英尺的、全結冰了的峭壁。由於他們不想一個人一個人地用冰橇爬上去,所以他們決定先送一個人上去綁好繩索,然後其他人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靠繩索爬上去。Yadav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

  在Yadav爬到一半的時候,在附近山上的敵人發現了他們並開始攻擊,敵人向他們發射了火箭彈,然後開始瘋狂掃射。Yadav他們半個小隊的人都死了——包括指揮官也掛了,其他人都處於驚嚇和無組織中。Yadav,儘管被擊中了3次,但仍然在堅持往上爬。

  當他爬到頂的時候,3個目標地堡中的一個發現了他,並用機關槍向他攻擊。Yadav向前衝進槍林彈雨中,向地堡里扔了一個手榴彈,幹掉了裡面的所有敵人。這時第二個地堡也開始開火,Yadav又沖向第二個地堡,赤手空拳幹掉了4個武裝精良的敵人。

  與此同時,他小隊的剩餘人員站在山頂上,看著Yadav說:「dude, holy shit!」 然後他們一起沒費什麼力氣幹掉了第三個地堡。(SweetRiver:真tmd的像在演電影)

  由於他強大的、可怕的勇氣,他被授予印度軍隊的最高榮譽:Param Vir Chakra。和美國的榮譽勳章不一樣,Param Vir Chakra只被授予給那些「極少數的、超越自己使命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勇敢行為」 。恩,所以基本上打破「常理」的火星人才可能獲得該榮譽。

我們一致認為這個勳章看起來就像兩個黃銅蛋蛋

Param Vir Chakra歷史上只被頒發過21次,其中2/3發給的人都是死人……開始有報道稱Yadav也死了,結果是他們搞錯了,或許他們認為:沒有地球人能夠在斷了一條腿、胳膊粉碎性骨折、同時中了10-15顆子彈的情況下還活著從戰場回來吧


最接近的好萊塢形象

來自Die Hard虎膽龍威)中的John McClane (Bruce Wilis):

為什麼John McClane (Bruce Wilis)比不上Yadav

McClane有一份很牛X的簡歷,爬進電梯井並赤手空拳幹掉一堆恐怖分子,但是Yadav 這個變態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裡吃的子彈數量比McClane在整個《虎膽威龍》系列裡吃的子彈都多,而且Yadav並沒有因此吃子彈就放慢自己的腳步。再而且:那個Yadav居然tmd只有19歲(he was fucking 19-years-old)!你們自己想下高中生的Bruce Willis大叫:「yippee ki-yay, motherfucker!」

SweetRiver註:上面應該就是Bruce Willis高中時候的照片吧~~Exactly.

Jack Churchill

Jack Churchill是哪個?

  他是二戰時候一位盟軍的指揮官,熱愛衝浪~~(SweetRiver:下面這句話我不翻譯了,自己看吧,太血腥了,翻譯不出那種感覺:Captain Jack Malcolm Thorpe Fleming Churchill aka 「Fighting Jack Churchill」 aka 「Mad Jack」 was basically the craziest motherfucker in the whole damn war.)

  他雖然不知道突擊隊是幹嘛的(只是聽起來有點危險),但他自願去做突擊隊員。他的一句名 言是:「不拿上劍就開始行動的士兵就像沒穿好衣服一樣」,所以他在參加戰鬥時一直帶著一把劍。這不是那種一般搞著玩的,Jack帶了一把雙刃大砍刀(Jack carried a fucking claymore)他在一次夜裡,用這把巨劍砍死了42個德國士兵,還有一個迫擊炮小隊

  一次,Churchill和他的小隊被任命佔領德軍的「Point 622」據點。Churchill沖在前面,冒著到處都是的鐵絲網、地雷、手榴彈。儘管其他人努力在趕上他,但除了6個人其他人都傻傻地就去見上帝了。這6個人中,一半的人都受傷了,而且他們身上剩下的唯一武器就是小手槍。然後,一個迫擊炮彈片飛了過來,除了Jack Churchill,其他人要麼死了要麼受傷。

  當德國人找到他的時候,Jack居然在用風笛吹「Will Ye No Come Back Again?」(一首歌)!Oh,我們開始沒說嗎?Jack的風笛就帶在他的big fucking sword旁邊。

  後來,Jack 被送到了集中營,然後他覺得無聊就離開了!就這麼簡單地大搖大擺地走了!(After being sent to a concentration camp, he got bored and left. Just walked out.)。德國人再一次抓到了他,把他送到另一個集中營,然後他又走了……(They caught him again, and sent him to a new camp. So he left again)。在只帶了一罐爛洋蔥的情況下,Jack走了150多英里以後,被美國人接到並送到了英國。他回去以後非常不爽,要求把他送回原地,因為他發現在回去的途中戰爭已經結束了。後來,他對他的朋友說,「如果不是那些美國佬,我們可能還要再打10年」。


最接近的好萊塢形象

來自《現代啟示錄》中的Colonel Bill Kilgore (Robert DuVall):

為什麼Bill Kilgore比不上Jack Churchill

其實,這兩個人基本上就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他們都在自己的故鄉戰鬥,對戰爭有著同樣的理 念,而且,他們兩個變態好像都對迫擊炮和子彈免疫!Churchill基本上就是一個更加瘋狂的、蘇格蘭版本的Kilgore,而且還tmd背著一把 big fucking broadsword。

他 == 嗑了葯的William Wallace(from 《Brave Heart》,《勇敢的心》中的主角)扮演的Kilgore。

Alvin York

Alvin York是誰

  Alvin York出生在美國田納西的一個農民家庭中,他的青年時代基本上是在酒吧里酗酒、打架。直到他的一個朋友在酒吧中打架被打去見上帝後,Alvin決定戒酒,然後變成了一個和平主義者。1917年,Avlin接到徵兵通知,他填寫資料中聲稱自己是「認真的反戰者」,結果別人不鳥他,Alvin被拖去參加基本訓練。

  一年以後,他和其他16個人一起被任命去做掉一個守衛德國鐵路的機槍營。當他們接近的時 候,德軍發現了他們並開始攻擊,9個人被送去見了上帝。

York小隊所剩下的人

  剩下的倖存者自覺蛋不夠硬,於是都跑掉了,留下York一個人面對32 個重機槍士兵,他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當時沒有時間去躲到樹後面或者樹叢里,我甚至沒有時間蹲下或者趴下。我啥都沒做,我就看這些德國重機槍士兵,然後使出我的渾身解數讓他們知道哥的厲害。每次我看到一個德國機槍手,我就送他見上帝。開始我是用俯卧的姿勢進行射擊——這就像我們在田納西山上做的射擊比賽一樣,當時的距離也都差不多一樣,但目標相對更大。在這樣的距離下,我實在沒辦法錯過任何德國人的頭或身體,而實際上我也沒有。」

  在York幹掉20多個人以後,一個德國軍官集合了5個人,想從側翼幹掉 York。York拿出了他的Colt .45手槍(只有8發子彈把他們所有人幹掉了,用他的話來說,就像「在家打野生火雞」一樣

SweetRiver:搞笑的開始了,請注意瞪大眼睛~~

  這時候,Paul Jurgen Vollmer軍官大喊問York是否是英國人。看,在二戰的時候,沒人把美國人當回事,都以為美國人是外行。Vollmer覺得這個瘋狂的、牛X的、有膽識士兵肯定是來自英國的超人。當York說他是美國人的時候,Vollmer回答「天哪!如果你不再攻擊我們的話,我讓他們都投降」。

10分鐘以後,133個人走向York的營地。Woods軍官——York的上級,開始以為是德國人的反撲——直到他看到York,York敬禮並說道:「長官,York下士與囚犯向您報到」。但那個已經蒙了的長官問他有多少人的時候,York回答:「長官,其實我也不知道」。

SweetRiver:我真tmd的笑瘋了……滿地打滾ing……


最接近的好萊塢形象

來自《第一滴血》里的Rambo


為什麼Rambo比不上Alvin York

Rombo也幹掉了守衛戰俘營的一大坨越南士兵,但當時戰爭已經結束了,那些越南人被乾的時候也不知道Rambo會跑到營地里弄他們。

而York則是在真正的戰爭中,而且和Rambo一樣是以一敵百。再而且,York 是一個和平主義者……SweetRiver:好的,你很和平)

Audie Murphy

Audie Murphy是誰

  1942年Audie Murphy申請入海軍的時候只有16歲,身高5′5″體重110磅(SweetRiver:相當於168cm,100斤)。那些人當著他的面笑他。於是他改去申請入空軍,那些人當著他的面笑他。於是他改去申請入陸軍,那些人覺得擋子彈的步兵是永遠不嫌多的,Audie Murphy就這樣進入了軍隊。(SweetRiver:可憐的孩子……)

  Audie Murphy在軍隊里混得不怎麼樣,Audie在一次訓練中昏過去以後,他們讓他改去做廚師。但Audie堅持要做個軍人,所以他們把他送到了戰爭的漩渦中。

  在入侵義大利的時候,他因為出色的射擊而被提拔為下士。與此同時,他染上了瘧疾,——記住這點

  1944年,他被送往法國南部。他碰到一隊假裝投降的德國機槍兵,這些人把他最好的朋友給送去見上帝了。Murphy怒了,他把機槍炮台里的所有人都送去見上帝了,然後用他們的武器把100碼之內的所有壞蛋都送到上帝那了,這包括:其它2個機槍地堡、以及一堆狙擊手。稍後,他們給他頒發了Distiguished Service Cross(美國軍隊第二高的榮譽),然後任命他為排長,這時,其他人都來道歉以前稱她「矮子」。

  半年之後,他的隊伍被任命去保衛Colmar Pocket,法國的一個重要區域。當時,他們只剩下19個人(原來128人)和一些M10反坦克車。

  德國人有一大堆的士兵和6輛坦克。由於援兵短時間不會來,Murphy和他的士兵藏在了戰壕里,放出M-10,然後M-10被炸成碎片。

  這時,這個168cm、帶著瘧疾的小盆友沖向一輛已經瘸了的M-10, 他跳到.50口徑的機關槍後面,開始把他視野內的所有物體送去見上帝。請注意下,當時那輛M-10已經起火了,還有滿滿的燃料罐,那簡直就是個死亡陷阱。
他一直暴走了1一個小時,直到子彈打完了。然後他走向他那些已經茫然的戰友們,同時那輛M-10在背景中爆炸。(SweetRiver:我肯定,這是標準的好萊塢鏡頭!太拉風了!)

  軍隊里基本上把能發的獎牌都發了(一共33枚,儘管有一些獎章他有2枚;另外還有法國發 的5枚、比利時發的1枚),這其中包括了傳說中的榮譽勳章。

  戰爭結束後,他患上了戰爭疲勞症,醫生給他開了抗抑鬱葯。當他染上毒癮以後,他沒有像娘們一樣去接受什麼戒毒治療,而是把自己關在motel里一個星期,然後戒毒成功……後來他寫了一本自傳《To Hell and Back》,再後來他做了一個演員。


最接近的好萊塢形象

《To Hell and Back》(VeryCD上譯名為《百戰榮歸》,注意下主演真的tmd 是Audie Murphy)中的Audie Murphy (Audie Murphy飾演) 。(SweetRiver:我……好想抽編輯啊~~~太tmd的神奇了吧~~~)


他真的是個矮子…

  在電影《To Hell and Back》中,Audie Murphy飾演他自己——一個猛男般的戰爭英雄,在戰爭中證明了自己夠猛。這部電影是環球製片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一部電影——這個記錄保持了20年後被《大白鯊》打破。


為什麼電影里的Alvin York比不上真的Alvin York

當某個好萊塢的製片人想根據Murphy的自傳來拍電影的時候,他決定一定要Murphy自己來演他自己。Murphy覺得如果就這樣原本把自己的無敵的、瘋狂的、變態的故事拍成電影,觀眾們可能會覺得這太不真實了、Murphy 不過是想靠名聲賺點錢罷了,所以Murphy把一些可能觀眾不會相信的部分從劇本中剔除掉了。這是真的,沒開玩笑。


我說的這位絕對是bug級的存在!

二戰的時候有個人叫Owen J. Baggett,是美國空軍(那時候還是陸軍航空兵)中尉。這哥們幹了一件超級無敵屌炸天的事:

他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人,在跳傘的過程中,用隨身帶的小手槍,於半空中擊殺了一名日本飛行員!

這還不算bug?
這是戰神附體啊!
這簡直是開掛了好嗎!自動瞄準外掛啊!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這個叫Owen Baggett傢伙和戰友們在一架美軍B-24轟炸機上執行任務,遇到一波日本零式戰機的攻擊,美軍飛機都快被打成篩子了,於是美國人決定跳傘逃命。

但是日本飛行員才不放過這些傘降的活靶子呢,繼續掃射這些跳傘的美軍,Baggett眼看戰友紛紛中彈,於是他......故意四肢下垂一動不動,這哥們裝死。

一架日本戰機飛到了離他比較近的距離,飛行員哪知道上方的那個「屍體」其實是活人。就在這電光石火的瞬間,我們的大英雄掏出隨身配發的M1911手槍,一槍爆頭!

「午時已到,天降正義,聖光會制裁你!」

這一次擊殺,堪稱是打出了M1911手槍最傳奇的一發子彈。

後來的結果就是那架日本飛機墜毀,Baggett毫髮無傷,順利落地,但是落地後被日本地面部隊俘虜了,一直關押著,直到戰爭結束後釋放。

Baggett後來官至空軍上校,2006年逝世,享年85歲。

這貨曾經的那件壯舉,真是可以吹一輩子啊。


------更新:補充說明------

評論里有人質疑這件事情的真假,我查了些資料,在此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當時日本的飛機是13架Ki-43 ,也就是奧斯卡戰鬥機,又稱作隼式戰機,隸屬於日本陸軍航空隊第64飛行大隊(JAAF 64th Sentai),美軍的飛機是12架B-24,隸屬於美國陸軍第7轟炸連隊,駐紮在英屬印度,戰鬥也發生在印度上空,當時的美軍飛機是去緬甸炸橋的,但是被日本人攔截。以上是背景。

對於Baggett大英雄做出的這件事,日本方面選擇不承認,美國歷史作家Edward M Young 的紀實作品《B-24 Liberators vs Ki-43 Oscars》,書中57頁表示日本方面沒有損失飛行員,同時還指出Baggett的機長Lloyd K. Jensen被擊斃。這是我能找到的、最初的、關於這件事情是假的報道。

對於Baggett的事迹,首先他自己說他干過這事。其次,他的這件事被記載在以下文獻:
1. 《Pictorial history of the 7th Bombardment Group/Wing 1918-1995》.,這是當時的美軍第7轟炸連隊自己發表的歷史圖冊 ,書中第288頁有承認這件事發生過。
2. 《The Colt 1911 Pistol》,一本介紹1911手槍的書,作者是Leroy Thompson,具體情節出現在第42頁。
3. 《A War, A Legend, and Forgivenss》,作者/編輯Jones Yates,書中50-51頁記載。
......
以及眾多相關報紙、雜誌。

而且,那個聲稱Baggett的機長Lloyd K. Jensen戰死的報道,是不正確的,因為實際情況是機長Lloyd K. Jensen活下來了。

我想說,有些時候如果你質疑一件事情的真假,你可以先去查一查資料。
但我之前並沒有「狠狠地查資料」,只是看了兩眼相關的文章,為什麼呢?
因為我相信我們的這個世界,是有英雄的。


說到戰爭史上的bug級存在,大家討論的更多的是那些逆天而行,國士無雙的人物,但我要說的,是一個戰爭過程中的bug事件,地球ol的系統小小的出了一個小bug,結果印發了一系列的後果,一個侵吞世界無可阻擋的大帝國短時間內迅速內亂土崩瓦解,其整體迅速擴張的腳步也驟然停止,未被佔領的文明休養生息,整個世界的文明史走向了另一條不一樣的路。
這個bug就是:釣魚城之戰中蒙哥汗意外被飛石砸死

對於蒙古帝國,大家最熟悉的故事莫過於成吉思汗帶領自己的部眾,東征西討,統一蒙古部落,建立強大的大蒙古國,並領導著整個大蒙古國,滅西遼,滅花拉子模,滅西夏,在臨終前把大蒙古國的版圖擴張成了一個地跨亞歐版圖龐大的強大軍事帝國。隨著成吉思汗的逝世,我們熟知的歷史似乎就已經結束,後續就是什麼忽必烈滅宋建立元朝之類的歷史課本里的事情了,但在成吉思汗病死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之間,整個蒙古國還有非常多的故事對後世影響深遠,其中蒙哥戰死這一事件更是影響了整個世界。

蒙哥即位前

在古代蒙古,汗位繼承遵循草原古制,是需要召開部落長老會議(庫里台大會),在會議上由長老們共同推舉出來的。而在蒙古部落中,有一條古老的習俗,正妻所生的幼子,擁有家族繼承權,其他兄長,需要出去自立門戶。
成吉思汗有四位嫡子,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幼子拖雷。按照古制,本應是幼子繼承汗位,但成吉思汗另有打算,立窩闊台為汗位繼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在臨死前,再次把諸子召到身邊,要他們服從窩闊台的領導,兄弟間要精誠團結。但是,汗位必須是經過庫里台大會討論才能決定歸屬,成吉思汗的遺命其實並沒有多少效用,在庫里台大會上,很多貴族主張尊從舊制,擁立拖雷繼承汗位,大會爭議了40天,最後托雷主動退後,表示尊重父親遺願,擁立兄長窩闊台繼承汗位。一個統一的大蒙古國順利繼承到了第二代大汗窩闊台手裡。
在窩闊台統領大蒙古國時期,他滅亡金朝,統一中原以北,威懾南宋;消滅花拉子模殘餘勢力,此時的大蒙古國四面已無敵手。在這樣的條件下,窩闊台發動了「長子西征」。
窩闊台召集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從征。諸王以朮赤的兒子拔都為首。在這次西征歐洲過程中,蒙古大軍攻陷莫斯科佔領了現在的俄羅斯的疆域;佔領波蘭,攻陷布達佩斯,佔領了匈牙利大部分領土,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兵鋒直指維也納。
在長子西征中,拔都建立了強大的個人威望,同時,諸王中比較有才華的幾個人也嶄露頭角,比如托雷長子蒙哥,窩闊台長子貴由,但在西征途中,拔都與貴由不和,這也為後來的紛爭埋下了伏筆。
窩闊台死後,準備立孫子失烈門為汗,但在皇后想立兒子貴由為汗,為了奪位,皇后干政拖延庫里台大會的舉行,親自攝政五年創造條件,最終在選舉汗位的庫里台大會上,貴由被推舉成了大蒙古國第三任大汗。在這次大會上,拔都因為不滿沒有來參加。
貴由上位後,沉溺酒色,政令混亂,再加上其母攝政的五年時間,法制廢弛,政令矛盾重重,整個大蒙古國呈現短暫的衰敗跡象。貴由在位不滿兩年,便因病去世。
貴由去世後,由於貴由與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絕奔喪。為了對抗窩闊台家族,拔都以長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請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亞草原的駐地召開忽里台,商議推舉新大汗。由於長子西征中威望極高,很多人推舉拔都為新大汗,但拔都在會上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又在西征中立有大功,應當即位,並指出貴由之立違背了窩闊台遺命(窩闊台遺命失烈門即位),窩闊台後人無繼承汗位的資格。大會通過了拔都的提議,推舉蒙哥為大汗。窩闊台、察合台兩家拒不承認。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庫里台,拔都派其弟率大軍隨同蒙哥前往斡難河畔,在這次大會上,蒙哥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第四任大汗。
自此汗位繼承,便由窩闊台家族轉移到了拖雷家族

蒙哥即位後蒙古帝國在做的事情
蒙哥即位後,對反對他的窩闊台系諸王進行了堅決鎮壓,使得整個大蒙古國保持了完整的政令統一。蒙哥汗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整頓蒙古國的內政事務,結束了前幾任大汗遺留下來的內政混亂,整個帝國政務系統高效而統一,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在位期間,高麗國王主動投降大蒙古國,雙方達成和平協議,高麗成為大蒙古國藩屬國。蒙哥還派其弟忽必烈南征大理,滅大理國,將整個雲貴高原併入蒙古國統治;蒙哥命另一個弟弟旭烈兀西征,先後征服波斯,敘利亞等地,將整個西亞和大部分小亞細亞列入大蒙古國版圖。

上圖為蒙哥統治下的蒙古國,可以看到,一個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領土超級龐大的大帝國橫跨在亞歐大陸上,而且周圍的鄰國對於它都根本沒有一戰之力。現在的蒙古帝國已經到達最頂峰,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都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只要它願意,龐大的大帝國向西可以鯨吞歐洲,向西南可以滅埃及入非洲,向南......沒錯,它準備向南滅南宋了。
戰爭進程
蒙哥汗八年二月,蒙哥汗為建立超過父祖的功業,決定親率大軍攻宋,並為帝國確立了以四川為重點,自西向東滅亡南宋的戰略方針。這一回,整個軍事行動兵分三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從北向南攻打鄂州,派大將兀良合台率軍自大理經廣西北上策應,蒙哥親自率領主力入侵四川,蒙古大軍的進攻非常順利,大敗南宋的部隊,成都、彭州、漢州、懷安、綿州等地相繼投降。不到一年時間,蒙古大軍就幾乎佔領了整個四川。1258年年底,蒙哥的大軍沿嘉陵江到達合州。合州後面就是重慶,再往東就是地勢低平、一馬平川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了。
合州的重要性南宋早有意識到,提前數年便在合州治所釣魚城準備防禦物資,隨著前線戰事吃緊,南宋政權搖搖欲墜的時候,無數中華兒女奔赴釣魚城協助守軍防守,全體軍民準備在此背水一戰。
蒙哥汗低估了釣魚城之戰的難易程度,始終不停的合圍進攻,結果都遭到了激烈的反抗,釣魚城久攻不下,整支軍隊都焦躁起來。有將領認為蒙古騎兵不適應攻打嚴防死守的險要山城,現在大軍滯留釣魚城,對蒙古整體戰略布局非常不利。建議蒙哥只留少量軍隊圍困釣魚城,主力沿長江東下,水陸並進到湖北與忽必烈會師,按照原定計劃滅掉南宋。這是一個揚長避短,發揮蒙古軍隊靈活機動、兇猛彪悍特點滅亡南宋的正確意見。可惜,相應的意見遭到了蒙哥的斷然否決。長期的勝利在蒙古軍隊中形成了驕橫自負的氣氛,準備放棄攻城的將領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
連續五個月攻城不下,一天蒙哥親赴戰場督戰,被守城軍射出的飛石擊中,暴斃城下。

事件影響
蒙哥汗的突然死亡,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首先,由於自己年富力強,所以沒有急著確立繼承人,而且由於是意外身死,死前也沒有立下遺囑或遺言,導致整個大蒙古國處於無領袖且領袖不明的狀態。
當時整個蒙古國威信最高的有兩個人,一個人是正在率領軍隊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另一個是留守草原大本營的阿里布哥,在蒙哥汗死後,二人開始使用各種手段爭奪汗位。蒙哥死後第二年,忽必烈在新築成不久的開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在草原大本營被蒙古本土的貴族推舉為大蒙古國大汗,同時雙方開啟內戰。
在內戰中,朮赤和拔都的後人建立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窩闊台後人建立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後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國都支持阿里布哥一方,前面提到的西征埃及的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支持忽必烈。
內戰打了四年多,最終以忽必烈的勝利告終,大蒙古國的大汗大位穩固在了忽必烈手中。但在忽必烈勝利後,支持阿里布哥的三大汗國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紛紛宣布獨立,支持忽必烈的伊爾汗國雖然名義上忠於忽必烈,但已經事實獨立,成為一個獨立運作的國家。至此,大蒙古國名存實亡,正式分裂。

點評
可以說,沒有蒙哥的突然暴斃,就沒有蒙古帝國的分裂,或許還會有更多的文明毀滅於蒙古鐵蹄之下。蒙哥本身年富力強,正直壯年,而且勵精圖治,是一個有作為的領袖,如果健在,整個帝國會在他的治下越來越強盛。蒙哥在搞定南宋之後(或者知難而退不搞定南宋),是肯定會令兵強馬壯的欽察汗國對基督教世界下手的。
同時,在蒙哥攻打四川的同時,西征的旭烈兀剛剛攻下的敘利亞,並且在積極籌劃滅亡埃及的戰爭,在即將攻打埃及時,他聽到了蒙哥身亡的消息,停下籌劃,開始關注汗位爭奪。由於帝國的分裂,各大汗國各自為政,也停止了擴張的步伐。


人形自走兵器
海帶攔潛艇,霧霾防美帝
儀錶堂堂,國士無雙
真預言家
因果律武器,代號「我軍貝利」

—————————————————我不是分割線————————————————————
是被哪位大V點贊了嗎嚇死我了
在這裡說明一下吧,黑局座似乎已經成為中國軍迷的日常。但是對於局座,他對於我國人民的軍事知識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局座能被選出來坐到這個位置上,與他的外表和水平都還是有很大關係,畢竟要上電視嘛,總得看臉。靠臉和才華吃飯,局座乃是我等的榜樣。
上千贊了,謝謝大家!安利一下局座的微信公眾號,是局座本人弄的,大家可以進去看裡面的視頻,局座親口說這個公眾號就是他的。局座也是心寬,自稱局座一點也不生氣,並非水軍,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些好東西。

http://weixin.qq.com/r/FEQLE0nE6RSWrQ1w9xEG (二維碼自動識別)


竟然沒有看到說毛主席的。在戰略判斷方面,他簡直就是人類歷史上的bug存在。這裡我就不說大家熟知的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之類的分析了,我們來講個冷門的,毛主席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分析判斷。

我們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然而最早提出這一點的竟然不是蘇聯人,不是英國人,而是遠在延安窯洞里的毛主席,更令人震驚的是,毛主席公開講出這一點的時間是1942年10月12日。為何令人震驚呢?


1.斯大林格勒戰役於6月28日開始次年2月2日才結束,也就是說,離戰役結束還有接近4個月時間。


2.在這期間蘇軍連連戰敗,10月正是巷戰最激烈的階段,而11月初德軍甚至佔領了斯大林格勒80%以上的地區,推進到了伏爾加河岸,將蘇軍成功分割。也就是說,當時斯大林格勒戰役勝敗還尚未可知,而斯大林、丘吉爾等西方領袖還是以悲觀情緒為主。


在這種情況下,1942年10月12日,《解放日報》刊登了毛主席寫的社論「紅軍的偉大勝利」(收入毛選時改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節選一部分:

斯大林格勒之戰,英美報紙比之為凡爾登戰役,「紅色凡爾登」之名已傳遍於世界。這個比擬並不適當。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戰,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凡爾登來,有性質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有許多人在這種時候還被德國的攻勢所迷惑,以為德國還有獲勝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一九一八年冬,在一九一六年,德軍曾向法國要塞凡爾登舉行數度的進攻。當時德軍的戰役統帥是德國皇太子,投入戰鬥的力量是德軍的最精銳部分。當時的戰鬥是帶決戰性的。德軍猛攻不克,整個德奧土保陣線再也找不到出路,從此日益困難,眾叛親離,土崩瓦解,走到了最後的崩潰。然而當時英美法陣線方面,還沒有看出這種情況,以為德軍仍極強大,不知道自己的勝利已經快到面前。在人類歷史上,凡屬將要滅亡的反動勢力,總是要向革命勢力進行最後掙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們也往往在一個期間內被這種外強中乾的現象所迷惑,看不出敵人快要消滅,自己快要勝利的實質。整個法西斯勢力的興起及其進行了幾年的侵略戰爭,正是這種最後掙扎的表現;而在戰爭中,又以攻擊斯大林格勒表現它自己的最後掙扎。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面前,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內的人們也有許多被法西斯的兇惡面孔所迷惑,看不出它的實質。自從八月二十三日德軍全部渡過頓河河曲,全面地開始攻擊斯大林格勒,九月十五日德軍一部打入該城西北部工業區,至十月九日蘇聯情報局宣布紅軍突破該區德軍包圍線為止,共計進行了四十八天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空前苦戰。這一戰終於勝利了。在這四十八天中,這個城市每天的勝負消息,緊系著無數千萬、萬萬人民的呼吸,使他們憂愁,使他們歡樂。這一戰,不但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甚至也不但是這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整個人類歷史的轉折點。在這四十八天中,世界人民的注視斯大林格勒,和去年十月間世界人民的注視莫斯科,其關心程度,是有過之無不及的。


……(中間是具體的整個二戰發展的分析)……


而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後,則形勢將和去年完全兩樣。一方面蘇聯將舉行極大規模的第二個冬季反攻,英美對第二條戰線的開闢將無可拖延(雖然具體時間仍不能計算),歐洲人民也將準備著起義響應。另一方面,德國及其歐洲夥伴再也無力舉行大規模的攻勢了,希特勒只好把整個方針轉入戰略防禦。只要迫使希特勒轉入了戰略防禦,法西斯的命運就算完結了。因為像希特勒這樣法西斯國家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它的生命也就完結了。斯大林格勒一戰將停止法西斯的進攻,這一戰是帶著決定性的。這種決定性,是關係於整個世界戰爭的。

好,引文結束。但是,以上兩點還不是最bug的地方,最最變態的地方在於,毛主席預測出了蘇軍反攻的地點:

「在蘇德戰線,距冬季不到一個月了,他(希特勒)須趕快轉入防禦。整個頓河的以西以南是他的最危險的地帶,紅軍將在這一帶轉入反攻。」

果然,1942年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擬制的反攻計劃,計劃蘇軍於19、20日分三路展開反攻,其中「西南方面軍由瓦杜丁中將指揮,其任務是從頓河西岸的謝拉莫菲維奇和克利茨卡亞地域橋頭陣地實施主攻,突破羅馬利亞第3集團軍防禦,直插頓河東岸的卡拉奇」,另外兩路一個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任務是配合主攻軍隊合圍德第六集團軍,另一個是頓河方面軍,掩護西南方面軍的主攻。


為什麼說這一點變態呢?


首先,預測出蘇軍要反攻並沒什麼,每到冬季蘇軍就會在「冬元帥」「雪將軍」帶領下展開反攻,而德軍會轉入戰略防禦熬到第二年夏天再展開下一波攻勢——這點任何一名歐洲戰場的普通士兵都了解。但是要預測到反攻地點可就難了。


事實上,早在9月中旬,反攻的決策就已經做出了,但是最初斯大林設想的地點並不是頓河以西,看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的報告之後,他發問「只限於沿頓河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突擊,是不是更好」,因為他擔心突擊軍隊調動的距離過遠,後來經二人解釋以後才同意最終決定了反攻地點。而這一點是絕對保密的,在11月13日最終命令下達之前,只有斯大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三人知道。


第二,對面的德軍也一直在嘗試判斷蘇軍反攻的地點,畢竟冬季反攻是必然會發生的。照理來說,最了解蘇聯的就應該是德國,打了這麼久對於對方的套路習慣已經十分了解,更不必說長時間的情報工作獲得信息的幫助。但是很可惜,我們來看德軍在11月初作出的判斷:

紅軍將在斯摩棱斯克戰線的中段進行決定性的戰役,規模稍小的戰役則在頓河上進行;紅軍尚不具備足夠數量的兵力來發動廣泛的進攻;紅軍在伏爾加河上的行動將追求有限的目標:壓迫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軍。」

這也差的太遠了吧……看來蘇聯的保密工作做得相當好。一直到11月12日,德軍才判斷「預料不久將會有對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的進攻戰役」,早就晚了,第二天蘇軍的反攻計劃就已經被批准,7天之後反攻就開始了,也就是說得出這一判斷時蘇聯軍隊已經基本集結完畢了。110多萬人啊!聞味都能聞出來,還用你情報部門預測判斷?


所以我就覺得,看書讀報是一個多麼好的習慣,如果希特勒訂一份《解放日報》他肯定能多撐幾年。

——————12.12更新——————

前一段時間恰好有事,沒能及時更新,十分抱歉。不過我一直在關注評論區的狀態,有幾個同學一直在強調毛主席的預測只是為鼓舞士氣隨口一說,蒙對的,是我們一直在「過度解讀」。我對此表示十分無奈。

在10月12日發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之後,毛主席與14日和16日又連續發表了兩篇評論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文章,分別是《歷史教訓》和《評柏林聲明》。隨口一說會連說三遍?很明顯這是「重要的事情」嘛。


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毛主席是如何「過度解讀」自己的。(我寫一個梗概,梳理一下分析的思路,兩篇原文鏈接附在下面)


1.德軍去年的入冬時分也宣布自己將轉入守勢,但是性質與今年這次完全不同,這次是真正的整個二戰的攻守轉換,從此德軍將無力組織大規模反攻。為什麼呢?


2.去年攻勢結束後德軍之所以有發動新攻勢的餘力,是因為有三個條件:

①德軍尚有餘力

②日本與德國約好發動太平洋戰爭給予其支持,牽制美英

③日德之間尚在謀劃合力從東西兩端打擊蘇聯


3.今年這三個條件全部破產。

①為組織這次攻勢,希特勒集結了全歐軸心國及其附庸的全部力量,甚至連北非的一部分飛機坦克也被抽調,並且親自擔任總司令。但是這明顯「孤注一擲」的軍隊卻接連在沃羅涅日、克列茨基遭遇失敗,此時又僵持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脈。經過三個月的消耗,德軍兵力損失巨大又騎虎難下,「舊軍隊是疲敝不堪了,精銳部分已經耗完。他的人力資源與軍備資源即使再搜括,也不能組成一個像樣的攻勢了」。

相反蘇軍通過「先則誘敵深入、繼則頑強抵抗的方針」,既有效保存了自己又消耗了敵人,再加上冬季馬上就要到來,從此蘇德力量對比發生扭轉。


②英美在珍珠港事件之後,迅速擴充了自己的軍備,實力早已超越日本,羅斯福也發表聲明將要對日、德發動反擊。


③德日軍隊在舊戰場上都自顧不暇,早已無力開闢新戰線了。


4.這些外部條件的變化刺激了法西斯集團內部的變化。

所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戰略目標長時間無法實現,「法西斯內部將發生分裂的危機,過去那樣的團結不可能了」。首先是民心軍心已散,不可能像原來那樣狂熱地支持法西斯,同時,「德國與意、羅、匈、芬以至日本間的關係有大鬧彆扭的趨勢,義大利甚至有倒戈的危險。歐洲幾個中立國的態度也將起變化,某些國家或有加入同盟國之可能」。


5.實力對比的變化也造成了日德之間戰略的衝突。以日本目前的實力,在太平洋戰場上只有兩個選擇:

①集中所有海軍空軍孤注一擲發動一次總攻。

②保存實力進行防守,以期之後的反攻。


第一種選擇是德國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會繼續牽制英美,延緩西線戰場的開闢,但對於目前的日本無疑是送死。

第二種選擇是日本希望的,但卻會讓德國更早遭受雙線作戰的壓力。


6.因此,「世界形勢已起了根本的變化,一切法西斯國家實際上都已喪失了主動地位,不管德國或日本,都是如此」。


好,以上內容主要出自這篇文章《評柏林聲明》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 評柏林聲明


另外關於毛主席對於蘇軍反攻地點的預測,評論里有人多次質疑信息不足不可能預測。naive!

《歷史教訓》這篇文章里,毛主席對斯大林格勒戰役從頭到尾進行了比較細緻的分析,每一個階段,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有涉及。文章還指出了德軍失敗的原因——分兵(其中最關鍵的一次是德軍渡過頓河後分兵高加索,追擊紅軍並企圖奪取油田),雖然德軍當時還並未失敗,甚至表面還佔優。


具體的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同學戳這裡: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 歷史教訓


對了,以上兩篇文章均發表於《解放日報》。


最後再說一句,下次哪個元首粉穿越的時候,記得買下這套書帶回去

the end.

如果大家還想看反圍剿部分,請移步這裡:
如果紅軍由毛澤東一直領導,在江西的最後兩次圍剿,能粉碎不?會不會就沒有長征了? - 通吃島島主的回答

很微小的貢獻,謝謝大家!


長文多圖,流量觀看請注意。

說起二戰中出現的 BUG 級武器,除了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外,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屬於元首黑科技之一的「古斯塔夫列車炮」了(全稱「德國 800mm K(E) 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這麼叫似乎更帥(中)氣(二)一些?)。

古斯塔夫列車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所使用的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由克虜伯兵工廠設計並製造,其設計與製造目標是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這種大炮一共製造了兩門,第一門以克虜伯前任領導人,即當時的老闆埃福瑞德的父親古斯塔夫 · 克虜伯之名命名,稱其為古斯塔夫巨炮(Schwerer Gustav);第二門則以巨炮設計師艾利希 · 穆勒博士已故妻子之名命名為多拉巨炮(Schwerer Dora)。老二多拉的名頭似乎更響亮一些,以至於老大古斯塔夫常常被人們與老二混淆,也稱之為多拉重炮。

此炮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口徑的可移動大炮,其總重達到了 1344 噸,如此龐大的體量造成其運輸極其困難,根本不可能做到整體運輸。拿該炮送往塞瓦斯托波爾前線的過程為例:在送往前線的過程中,它被分解成多個部分由三輛列車分別運送,光是運輸車廂就有 25 節之多,列車的全長更是達到一公里!這還沒完,由於該炮的重量實在太大,即使分解了普通鐵路橋也依舊無法承受其重量,導致其不能跨河流運輸,最終運載巨炮的列車只得被迫繞行了數百公里,這才將巨炮安全地送到前線。從上面這段有關巨炮運輸的描述中,我們已不難窺見巨炮的龐大。

運輸已如此吃力,巨炮到達目的地後的部署過程更是不易。古斯塔夫列車炮在鐵路上架設的場面極為驚人:首先由一支由 300 人組成的工兵營負責巨炮的組裝工作,對於重達數百噸的主要零件,只能用 2 台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安裝工作花費了整整三周的時間,巨炮架設完成後,一座炮管長達 32 米,全長達 53 米,高 12 米的龐然大物就屹立於戰場之上了,這簡直相當於將一艘軍艦直接扔在了陸地上;與此同時,由於火炮巨大的體積,導致其很容易成為敵方空襲破壞的目標,這就表示它必須有完全的戰區制空權,因此德軍調動了兩個高炮連協助防空,除此以外還調動了大量德軍負責附近的警戒工作,在巨炮上空甚至有德軍戰鬥機巡邏保護,這群「巨炮衛士」大約就有 2000 餘人。巨炮發射時由一名上校負責指揮,直接操作火炮的士兵多達 1000 人,另外還有數百人的維修保養人員。這樣林林總總地算下來,在這門巨炮的身後,竟有一支多達 4000 人的隊伍支持其正常運作!這已經相當於一個步兵旅了,實在是難以想像,僅僅為了一件武器需要調動如此多的人力,恐怕也只有像古斯塔夫這樣駭人的武器才配的上如此龐大的後勤隊伍吧。

說了這麼多古斯塔夫的「大」,現在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上,這門巨炮的實際威力又如何呢?開炮前先讓咱們瞧一瞧巨炮發射的彈藥:

高爆彈(High Explosive)

  • 彈重:4.8噸(4,800kg)
  • 彈頭出速:每秒820米
  • 最大射程:48km
  • 彈頭炸藥當量:700kg
  • 威力:可炸出30ft(約一輛公車的長度)寬乘上30ft(約三層樓高)深的坑洞

複合穿甲彈(APCR;Armour-piercing,composite rigid)

  • 彈體長度:3.6米
  • 彈體重量:7.1噸(7,100kg)
  • 彈頭出速:每秒720米
  • 最大射程:38km
  • 爆炸當量:250kg
  • 貫穿力:以最大仰角配合特殊裝葯可擊穿7米厚的混凝土(實戰中的發射仰角往往比試射時的仰角大)

巨炮如此驚人,它發射的彈藥也是駭人聽聞。古斯塔夫巨炮可將重達 7 噸的炮彈投射到 37 千米以外的目標,這個距離意味著什麼呢?也就是說如果巨炮從法國的加來發射,炮彈可以直接橫跨英吉利海峽打擊到英國,要知道這裡的炮彈可不是幾十幾百千克的普通貨色,是七噸,七噸的大傢伙啊同志們!下面貼出的一些關於炮彈的參照對比圖也許能讓各位對巨炮炮彈的大小有更直觀的認識。

(多拉大炮的炮彈,後方為一架 T-34 坦克)

德軍開發古斯塔夫巨炮,最早的目的是為了攻破當時有「攻不破的防線」之稱的馬奇諾防線,消滅西線的英法聯軍,攻佔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以實現元首的施里芬計劃,帶領德軍走向勝利。然而巨炮偏偏生不逢時,在法蘭西戰役已經結束,德軍攻佔法國全境,馬奇諾防線已失去作用時才被製造出來。貌似已經失去存在意義的古斯塔夫巨炮並沒有就此受到冷遇,反而在有巨炮情結的元首的關照和重視之下(希特勒親自視察了巨炮的試射,表示非常喜愛),很快地投入到了德軍針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作戰中。這裡就要提到古斯塔夫巨炮一生中最大也是唯一一次的實戰經歷了,為了攻克蘇軍堅固無比的要塞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德軍決意將巨炮投入戰鬥,在為期十數天的戰鬥中,德國人在這塊 863.5 km2 的土地上一共傾倒了 30,000 噸彈藥,作為炮中之王的古斯塔夫共發射了 48 枚炮彈,每一枚都伴隨著驚人的破壞力,其中有一枚炮彈穿透了庫拉貝主彈藥庫上面厚達 30 米的土地,擊破鋼筋混凝土直接引爆了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般的彈藥爆炸,將蘇軍動員數千軍民經過長期苦戰建造起來的地下工事毀於一旦。到戰鬥結束時,塞瓦斯托波爾市可以說已經是被夷為平地,一片廢墟了。

(戰前與戰後的塞瓦斯托波爾城對比。經過德軍的狂轟濫炸,曾經的要塞城市成了一座到處是殘垣斷壁的散發著死亡氣息的廢墟。)

關於這兩門巨炮的結局,作為老大的古斯塔夫最後的命運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國人自行炸毀,以免淪入紅軍手中;老二多拉則更不幸,一次實戰都沒參與過的它剛被投入戰場就受到了蘇軍的合圍,僥倖運回德國後還是由於嚴重崩壞而被拋棄,後來盟國軍隊繳獲了這門巨炮的部件,在德國希爾雷本靶場發現過一根炮管和幾發炮彈,據說盟軍熔化這門炮用了七天七夜。

其實就今天的眼光而言,這兩門巨炮造價太高,壽命太短(一根炮管最多發射 48 發後就會報廢,需要返廠重刻膛線),需要大量後勤人員支持,機動性差,本身毫無防禦能力,放在如今就是活靶子。但對當時而言,古斯塔夫巨炮無疑具有一定的戰術意義和極大地威懾作用,畢竟它們代表了曾經的那個鐵與火交織、「巨大即正義」的時代,在人類兵器史上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介紹到這裡,你一定驚嘆於人類居然製造過如此超凡巨炮,但到此為止了嗎?圖樣!下面我要介紹的這件武器會讓上面的巨炮看上去不過是一名虛胖的胖子,它的威力會讓巨炮宛如雷鳴般的炮聲顯的是那樣軟弱無力,讓巨炮奪目的光環一下黯然失色,它究竟是誰呢?接下來我要介紹的就是人類史上最喪病的大炮:M65 型原子炮,或者我們可以叫它那可愛的昵稱 —— 「原子安妮」

「原子安妮」,也稱「冷戰魔炮」,指美國為冷戰局勢設計的 M65 型原子炮,專用於發射核炮彈,正式名字叫 280mm A型炮。其口徑為 280 毫米,全炮重量 85 噸,射程 32 公里,以水壓裝彈,射擊準備時間 15 分鐘。可別看「小安妮」身材嬌小,它發起火來可是毫不含糊!其所發射的核炮彈爆炸威力達到 15000 噸 TNT 當量,相當於 4000 發 155 毫米炮彈的威力,約是美國投放的廣島原子彈的當量!如此一比較,上面提到的古斯塔夫多拉一流簡直被完爆,在核武面前一切常規武器都顯得蒼白無力了,只可惜了安妮這樣可愛的名字竟被用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壞者身上。

「原子安妮」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實彈射擊實驗發生在1953年5月25日,由美國陸軍第 867 野戰炮兵營在內華達州核試驗場進行。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這次實驗留下的部分圖像資料,感受安妮帶來的壓倒性毀滅力量:

(圖片截自紀錄片《塵封核爆》(Trinity and Beyond),描述從1945年到1963年核武器在美國國內和國外的的發展,在劇中呈現了一系列驚人的解密鏡頭,強烈推薦感興趣的朋友觀看!)

既然說到了「原子安妮」,那我們也就不得不提它的小兄弟「大衛克羅無後坐力炮」(Davy Crockett)了。如果說安妮還是個彪悍的女漢子,那大衛真算的上是個萌蠢的小弟了。可別被它其貌不揚的外觀給騙了,它可是有著 10 - 20 噸 TNT 當量的核火箭筒!是的......你沒有聽錯,核火箭筒,而且可能還是射程小於有效殺傷半徑的那種。這種武器是美國在 1950 年代末期研發的武器,是為了在西德對抗蘇聯部隊,利用核炮彈的力量消滅或使推進中的部隊集群癱瘓,並將地域輻射化使其在 48 小時內無法進入,使北約有足夠的時間動員部隊為目的設計並製造的。美國從 1956 年開始共製造了 2,100 枚大衛克羅,並於1961 -1971年期間部署於美國陸軍。

大衛克羅最大的敗筆就在於它的準度奇差,幸好因為它的威力足以消滅方圓一公里以內的東西,所以只要「雖不中,亦不遠矣」就行了,反倒是因為大衛克羅爆炸後的輻射會擴散到方圓 3 公里以內,所以發射時,一定得確認自己不處於打擊目標的下風處,免得消滅敵人的同時,自己也跟著遭殃。說實話,這種核武實在有點蠢,恐怕也只有在冷戰的那種氛圍中才會催生如此奇葩的武器吧!

回答就到此為止了,最後我要說的是,雖然這裡是在介紹武器,但目的並非崇拜暴力和美化戰爭,而是為了欣賞其中所蘊含的象徵人類進步的先進科學和工業技術。戰爭是殘酷的,願世界和平,遠離戰爭!

引用資料來源:
老薩談希特勒的超級玩具 —— 古斯塔夫列車炮
塵封核爆 - 紀錄片視頻 - 愛奇藝
軍武次位面第一季 第七期:巨炮傳說
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衛克羅無後坐力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65型原子炮_百度百科

(圖片及資料均來自網路,侵刪)


來一發抗美援朝,
郭忠田,排級戰術防禦大師,打了一波防守,手下一個人沒掛,。。。。。。。。。。
。。。。。。。。。
資料來自百度,
郭忠田帶領的2排扼守在300米狹小的陣地上,承受了敵人數千顆炸彈的轟炸、成百架飛機的攻擊,始終屹然不動,連續打退敵人3次進攻,殲敵215人(被擊斃在車內拉走的不計),繳獲大炮6門及滿載軍用品的完好汽車58輛,自己卻無一傷亡,僅消耗子彈1305發、手榴彈14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這個人絕對是bug!絕對是!

毫無疑問。是我大唐史詩級外交官王玄策。
此人記載甚少,光芒被唐僧掩蓋,但從僅有的記錄可以看出,此人絕對是一個奇蹟。
他一個人滅了一個國家。
他沒用自己國家的一兵一卒。

本片是這樣的。開頭字幕旁白: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加強外交。二是拜會吐蕃王松贊干布,睦鄰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表達思念。」

然後鏡頭介紹印度政變。打影片名字:

《阿三極力忘記的故事》

印度發生了政變,國內當然不知道。

我大使到達後,篡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2000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其餘都遇難,王玄策被擒坐牢。

劇情進入轉折點。

接著,王和兄弟蔣竟然依靠智慧成功越獄。然後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逃出天竺印度。如果拍電影的話,此處因有床戲。比勇敢的心床戲要合理的多。

床戲後,影片起承結束,進入轉合。

哥們一沒寫信告狀,二沒逃回大唐。他竟然直接北上去尼泊爾了。

他找到尼泊爾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以迎娶唐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朝具有友好關係的吐蕃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

口才啊??口才??什麼叫一張嘴滅一個國?這就是!

尼泊爾因畏懼大唐國威,又被大使忽悠的頭暈眼花,直接給了他七千騎兵。

一個文官,就這樣直接帶兵報仇去了。他脫下文衫,換上盔甲。慢鏡拍腹肌胸肌。穿衣像書生脫衣像猛男。

太帥了。符合現在小鮮肉崇拜者審美吧。
男主演就找鹿晗黃子韜韓庚張藝興吳亦凡吧??或者我親自來。

這個蔣將軍就找個猛男演,培養個新人。

帥哥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北印度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阿羅順那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回中印度。

這場戰爭戲投資巨大。特效最好找光魔。

我大使以少勝多,已然報仇。可他不依不饒。

犯我大唐使者,雖遠必誅!我要滅你國!

印度兵將與我大唐外籍軍團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印度,求得東印度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設分兵用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乾托衛城也被蔣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

中印度滅亡!

此時加上阿羅順妻子勾引蔣將軍,再加一次異域床戲。前床戲唯美,這場床戲要瘋狂。

故事結束了?沒!

我大使想反正戰死的都不是自己人,軍費開支也不用唐朝掏,乾脆滅了印度順便往西統一歐洲得了??

他決定繼續靠著外籍戰士前進,將所有帶有印度二字的國家全殲。

印度王尸鳩摩嚇尿了,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王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

哎?滅了印度繼續往西?差點統一歐洲了呢??

這場戲要表達中心思想,突出和平,反對戰爭。這樣商業片的要素和要求基本全部滿足。

回國後太宗當時就傻了。為何我中國一個人兵沒去,怎麼鄰國就這樣滅亡了?怎麼印度就突然成了附屬國啦?到底咋回事?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比較好,因為結局吧??我大使死的有點冤枉。

最後,故事是大使和很多美女簇擁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對外版本,對內版本是大使繼續為國效力,努力工作。

你看,這麼牛逼的故事你不拍,你拍什麼抗日?

古往今來敢問全球,哪位文官能不廢本國一兵一卒滅掉一個國家呢?如果有比他神的,告訴我。

趕緊寫劇本吧,要不日本人就要拍啦!

這個故事我是從下面這本書得知的,我還改了改百科條目。有空大家可以去掃一眼。把我天朝捧到天上啦。日本人啊??有時還是很給力的。


丞相為何大笑?


17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清朝。

我們看看以下事件的時間序列:

  • 1661年,康熙登基,清軍攻入緬甸滅明朝。
  • 1673年,吳三桂攻佔湖廣,福建陝西隨之起兵。
  • 1681年,清軍攻克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之亂結束。
  • 1683年,施琅帶清軍佔領澎湖,台灣鄭氏政權被迫投降。
  • 1685年,清軍逼走雅克薩俄軍。
  • 1688年,清軍第二次佔領雅克薩,次年中俄談和。
  • 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東征被阻止在北京附近。
  • 1696年,清軍出擊昭莫多(烏蘭巴托)再戰噶爾丹,消滅準噶爾帝國野戰力量。

在地圖上看,這幾場戰爭的作戰方向是這樣的:

除了施琅進攻台灣之外,其他幾場戰爭都需要野戰軍大範圍機動作戰,為裝備攻城炮兵的重型部隊規劃數千里的後勤線,數千作戰部隊可能需要幾萬名軍事化的運輸隊保障物資。吳三桂和噶爾丹的主力都逼近過清朝的核心統治範圍,鄭家此前也曾經通過海路突襲南京,沙俄則用西式槍炮構築了要塞,必須在冰原上組建炮隊圍攻。清軍在任何一個戰略方向陷入長期對峙,都可能導致其他方向的敵人進入核心地帶,破壞提供後勤的中原地區,帶動大多數省份獨立。

在1685年前後的十幾年內,入關剛剛一代人的清朝在四個相隔數千公里的戰場上先守後攻,每2-3年發動一次大戰,奠定了除西藏外現代中國疆域的基礎。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四個戰場之間的實際路程有4000公里(不是距離)左右,通訊時間要幾個月,部隊行軍要一年以上,往往是前線軍隊就地鑄炮比後方前送更快。所謂「萬里赴戎機」,對於這個時代的清朝高級軍官來說絕不是誇張和比喻。(一等鹿鼎公韋撫遠大將軍少林寺方丈級晦明禪師天地會青木堂香主神龍教白龍使殿下揚州大俠諱小寶對此表示贊同)

中國歷史地圖の重繪

清朝前期最危險的一年,此時華東地區也不過控制了半代人

接下來就是準噶爾野戰軍直撲北京。

在康熙之後,雍正乾隆繼續發動戰略攻勢,遠征中亞,控制西藏,甚至翻過喜馬拉雅山攻擊尼泊爾,連續的勝利讓長城不再發揮任何防禦作用,甚至不再是進攻出發線。清朝前期統治集團的銳氣和指揮能力,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個奇蹟。他們的子孫雖然衰弱,但步步後退的晚清居然能把祖先的多數戰果保持到了1911年,則是一個更大的奇蹟。

古代戰爭相關回答:

東北邊防:
對於正在消亡的某些少數民族文化,應該進行保護還是順其自然? - 馬前卒的回答

清軍火器戰鬥模式:
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 - 馬前卒的回答

清朝的草原戰略: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有哪些戰略意義? - 馬前卒的回答

中俄爭霸:
為什麼俄羅斯可以佔領所謂的「漠北」和西伯利亞並進行有效統治而中國不能? - 馬前卒的回答

蒸汽機對舊格局的根本性衝擊:
歷史上有哪些當時看起來在下很大盤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的事? -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對外戰爭中之神奇一役, 我軍傷亡為零, 卻奪得了北方千里沃土與百萬牛羊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春,在黃河咆哮的臂彎里,匈奴開始投入歷史的悲劇。漢車騎將軍衛青的三萬精騎從雲中悄然出發,先向北渡過黃河,接著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們要北征的時候,衛青卻突然命令大軍九十度大左轉,沿黃河「幾」字形的上邊一橫,向西閃電疾行,每人二馬換乘,一日一夜急行軍八百餘里,奇蹟般的出現在河套矩形的左上角,高闕,向這裡的匈奴守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高闕,為陰山的一個山口,在今天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特拉後旗附近,是當年趙武靈王長城的西面終點,也是漢朝時連接匈奴右賢王部和河套地區的重要通道,樓煩王與白羊王的主力正駐紮於此,此地山夾一孔易守難攻,與當年趙國西面要塞井陘道有的一拼。只可惜匈奴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昨天還在雲中郡的漢軍,今天就如幽靈般的出現在千里之外的高闕,所以他們根本沒有防備,連關門都是開的,結果漢軍一次衝鋒,就拿下了關隘,並斬首兩千三百級,盡得其畜產輜重,樓煩白羊二王聞信狼狽向南逃竄。等到衛青中軍趕至,前鋒校尉蘇建(民族英雄蘇武之父)已經笑著在高闕城樓上舞旗子了。

——哈哈,車騎將軍,末將已經上來了,怎麼樣,剛好趕得及吃早飯!

衛青也笑,趕緊吃吧,吃完早飯,休息一個時辰,然後立即南下,爭取明天的早飯在榆溪吃!

榆溪,蒙恬舊塞也。據偵騎報知,樓煩王與白羊王正向南逃往此處。

次日清晨,漢軍大敗匈奴,拿下榆溪,樓煩白羊二王繼續南竄。衛青下令,全軍繼續追擊,兵鋒直指靈州,痛打落水狗!

靈州,為黃河河套西面的一個渡口,在今寧夏銀川東南,距高闕約四百餘公里,為匈奴右賢王增援河套的另一必經之道,拿下它,堵住它,樓煩白羊就再也無法與右賢王部會合了。

次日中午時分,漢軍穿越烏蘭布和沙漠,翻過賀蘭山,順利到達靈州,再次擊潰這兩個倒霉的王。至此,漢軍已於短短數日內,全部完成了對河南地區的戰略包抄大合圍。緊接著,衛青大軍主力架起橋樑,渡過靈州附近的北河(漢時黃河在河套地區有南北兩支,北支稱為北河),對白羊、樓煩王的殘部發起了全面進攻。

漂亮的進軍路線,完美的戰略打擊,顯然,這是一個經龍城之戰鍍金後的升級版衛青,這個衛青,已經掌握了在沙漠草原地帶、廣正面大縱深運動戰中,以大騎兵集團捕捉和殲滅敵騎兵集團的全部要領。

到得此刻,匈奴右賢王部所有向東的要塞已被漢軍佔據,右賢王只能望河興嘆,遠在上谷的軍臣單于更是鞭長莫及後悔不迭。事已至此,樓煩王與白羊王只能硬著頭皮與衛青幹了,但他們哪裡是衛青的對手,結果一戰下來,匈奴再次完敗,成群的胡人跪地投降。漢軍一路向南推進千餘里,直達隴西,進而又在高闕以西的符離要塞大破另一匈奴小王蒲泥王,俘虜匈奴偵騎三千零一十七人,這可都是最佳的引路嚮導啊,價值不可預估。至此,陰山以南地區被漢軍徹底蕩平,但可惜的是白羊王和樓煩王最後還是帶著殘兵敗將向西逃跑了,不過不要緊,人走了,牲畜跑不掉,據《漢書》記載,此役,衛青大軍共虜獲牛羊馬匹數量多達百餘萬頭,漢朝邊郡現今的畜產總數也不過如此,發了發了,發大財了!


漢朝發財,匈奴自然虧大了,從前他們每次入侵漢邊郡,搶掠的畜產也不過數萬,這下子自己反一口氣損失了百餘萬,等於前面七十年積累的戰果連本帶利全賠了進去。此戰匈奴兵力雖損失不大,但經濟遭到了嚴重打擊;陰山高闕之失,更讓匈奴人過之者未嘗不哭也;軍臣單于聞信亦吐血斗升,一病不起。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勝,不僅廣闊的河南地至此全部併入中國,畜產狂增。而且衛青的軍隊還創造一個世界戰爭史的奇蹟:傷亡數字,零。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漢武帝戰後發布的詔書:「車騎將軍青西定河南地,捕首虜數千,驅馬牛羊百有餘萬,全甲兵而還。」


說一個兩山輪戰時的中國偵察兵傳奇。

198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部隊一舉收復了被越南軍隊侵佔的雲南省邊境老山、者陰山地區,隨後轉入陣地堅守防禦(通常將這次作戰稱為兩山作戰、兩山輪戰;因主戰場集中於老山地區,故又稱老山戰區、老山前線)。越軍不甘心失敗,先後調集重兵到老山地區,企圖發動反撲。我軍則嚴陣以待,積極準備打敵反撲。就在這密雲不雨之時,戰區內發生了一個嚴重事件:越軍特工潛入我軍陣地,破壞了我方重點保護的進口炮位偵測雷達,並造成我方較大人員傷亡。

對於這次雷達遇襲事件,從昆明軍區到總參、軍委的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分別作出了批示,要求前沿部隊要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不得鬆懈。據說這件事當時驚動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特別召來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詢問:「越南的特工這麼厲害嗎?他們的特工可以進來,我們的偵察兵為什麼不能出去?」由此,拉開了一場綿延近5年之久的對越偵察作戰序幕。

鄧小平問的這個問題,當年確實令我軍很是頭疼。特工部隊是越軍中一個非常富有特色的兵種,在越南武裝力量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聲譽,堪稱是精銳中的精銳,尖刀中的尖刀。其前身來源於抗法、抗美戰爭時期的「敵後偵察組」、「城市別動隊」、「武裝偵察隊」、「武裝工作隊」等執行特別任務的精銳分隊。1967年3月,這些力量被合併成為了專門的特工部隊,直屬於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其最高建制級別為團,兵力約1200人,基本裝備採用步兵團制式裝備,有衝鋒槍或自動步槍、輕重機槍、美製40毫米榴彈發射器、高射機槍、迫擊炮等,另加強較多的火箭筒及反坦克火炮。在執行任務時,通常以班、組(3~6人)為單位獨立行動,滲透到敵軍縱深,襲擊指揮所、炮兵陣地、車站、橋樑、機場、港口、倉庫、醫院等重要目標,號稱「以少勝多,以小勝大,險中取勝」。在1979年年戰爭及以後的兩山輪戰中,越軍的特工部隊常混入中國軍隊後方進行襲擾破壞,威脅很大,尤為可恨。

越軍特工在訓練

在1984年發起兩山作戰初期,戰場的偵察保障工作主要由昆明軍區參戰部隊自己組織實施。直至發生了炮位偵測雷達被襲事件後,情況才發生了改變。奉中央軍委和總參命令,調武漢軍區和成都軍區的精銳偵察分隊分別組成了第1、2、3、4、5偵察大隊,共3500餘人,於1984年7月21日秘密進入兩山戰區參戰,歸昆明軍區前指指揮,執行巡邏、警戒、滲透、偵察、捕俘、伏擊、破襲、反特工、引導炮兵、配合步兵作戰等任務,保障老山、者陰山主戰場的翼側安全。可以說,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成規模的偵察作戰,既是保障主戰場翼側安全的配合行動,又是對越軍特工作戰的反制措施,以尖刀對尖刀,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此後一直到1989年1月,濟南軍區、空降兵部隊、新疆軍區、蘭州軍區、北京軍區、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瀋陽軍區也均派出精銳偵察分隊,又先後組成了10支偵察大隊,輪番進入兩山戰區實施偵察作戰。

偵察大隊赴滇參戰大會

這15支偵察大隊共11500餘人,先後在老山及其左右兩翼2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全面出擊,此起彼伏地打擊越軍。而越軍在老山當面常年布置有兩個特工團,約3000餘人,與我軍輪戰偵察力量大體相當,雙方可稱是你來我往,各顯其能。

與以往我軍傳統的偵察作戰模式相比,這次偵察作戰添加了很多新的內容,充分檢驗了偵察兵的戰場獲取能力和破壞能力,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為日後人民解放軍的特種作戰部隊建設打下了基礎。就具體的偵察作戰樣式而言,我軍偵察兵在老山戰場側重於滲透偵察、伏擊捕俘、破襲和引導炮兵等行動,既獨立作戰,又配合步兵作戰,兼反特工、反偵察。

偵察兵在執行任務前研究行動方案

滲透偵察,是指偵察兵秘密滲入敵後,獲取敵方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工事構成、人員動向及其他情報的偵察搜集任務。我軍偵察兵通常以班、組等小分隊為單位,秘密滲透到敵後,靠近越軍的駐地,長時間潛伏,運用各種偵察工具來獲取敵情。執行這種任務時,最難的就是在茂密叢林中進行秘密運動和在敵前日夜潛伏,稍有不慎,便會被敵人發現或誤觸地雷。當與越軍遭遇後,不能戀戰,要迅速轉移,以最大程度地不被敵人包圍。為了不做俘虜,偵察兵身上通常都帶有「光榮彈」。顧名思義,一旦掛上「光榮彈」,那就要隨時準備著光榮犧牲。偵察兵一般會選用體積較小、彈體光滑、易於攜帶的82-1式攻防兩用型手榴彈作為「光榮彈」,從拉火到爆炸時間為2.8-3.8秒,能產生330多個有效破片,密集殺傷半徑大於6米,那是神鬼難逃。上了戰場後,「光榮彈」隨時不離身,一旦遇到無法挽救的危險就要將其拉響。

偵察兵在出發前向祖國宣誓:遇到意外怎麼辦?拉響「光榮彈」 !

伏擊捕俘,是指偵察兵秘密進至前沿或敵後,伏擊殲滅敵方小股兵力及捕捉俘虜。這種任務的特點也是需要在山地叢林中長時間潛伏,靜靜等待敵人落網。因為越軍非常頑強,在老山戰場上要抓俘虜很難,部隊曾經規定抓到一個俘虜就是一等功。偵察兵往往在一個地方一潛伏就是幾天,其間不能亂動,不能說話,忍受蚊蟲叮咬,必須全神貫注地注視周圍地域的風吹草動。因為你不知道敵人何時會來,何時會發現你,也不知道在潛伏地帶是不是同樣有越軍特工在潛伏。要比的,就是決心、耐心、意志、毅力。當有較多敵人進入潛伏地帶時,偵察兵通常會將其放過去,不打草驚蛇;當敵人與自己人數相當時,就要伺機打對方的伏擊,將其殲滅;當敵人數量較少時,偵察兵就會看準時機突然捕俘,爭取立個一等功了。還有些膽大的偵察兵,會深入敵人陣地,虎口拔牙,乘越軍沒有反應過來時抓了俘虜就走。然而,即便偵察兵執行捕俘任務是家常便飯,但真正能抓到的俘虜數量卻不多。除了越軍戰鬥力頑強,不容易捕捉外,就是抓到了俘虜,要將其活著帶回來也很難。路上既要越過各種複雜地形,又要面臨敵人的尾追堵截,為了自己脫身,有相當數量的俘虜都只能在途中擊斃了,好多一等功就這麼泡湯了。

破襲,是指對敵方的重點目標採取破壞襲擊的主動出擊戰鬥。執行這種任務時,偵察兵通常會選擇越軍常對我方實施襲擾的前沿據點和陣地為目標,進行周密偵察,設定戰鬥方案,組織摸擬演練。當時機成熟時,會藉助黑夜或不良天候掩護秘密貼近敵人,在步炮火力或友鄰配合下突然發起攻擊,一舉打掉目標將敵殲滅。執行這種任務的風險相對較大,因為越軍戰鬥力較強,打不好就會被糾纏住,造成較大損失。在兩山偵察作戰中一次犧牲偵察兵最多的戰鬥,就是一場慘烈的破襲戰。

引導炮兵,是指偵察兵在前沿或深入敵後偵察,通過觀測等手段摸清敵方的指揮所、觀察所、屯兵點和炮兵陣地等重要目標的位置,將情報提供給後方炮兵,引導炮兵火力將敵消滅。一說到這個,很多讀者可能馬上就想到了對越作戰驚險故事片《閃電行動》中的一段情節:我軍偵察參謀劉凱華身背報話機,頭戴耳機,右手持話筒,左手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測量著前方距離,口中同時報出坐標:「霹靂霹靂,我是閃電。敵人流動重炮位置,距離1(腰)1(腰)7(拐)2(兩),縱坐標1(腰)37(拐)2(兩)8,橫坐標9(勾)7(拐)0(洞)3,高程332(兩),八發急促射,預備,放!」我軍千炮齊發,地動山搖,越軍陣地到處開花,真是大快人心!確實,這是偵察兵執行引導炮兵任務的主要內容,不過電影中還是表現得比較誇張。劉凱華用的這種觀測方法俗稱「瞪眼法」,是炮兵最基本的訓練科目之一,根據已知參照物來測定目標方位角。在其他技術手段都用不上的時候,用「瞪眼法」和「跳眼法」來簡單測定目標角度和距離,雖然精度很差,但也沒有別的辦法。目標高程一般來說需要通過儀器測量後再計算出來,如果事先已將偵察區域內的目標高程都熟練記住,直接報出來也有可能。然而像劉凱華那樣手勢一比劃就能同時報出目標坐標來,便沒有可能了。通常來說,炮兵偵察在測定距離和方位時,會使用交會法、秒錶法、圖上作業、光學測距機、激光測距機、平面直角坐標法、井字坐標法等技術手段,需要地圖和進行計算。要是都像電影中那樣簡單,還要那麼多專業儀器和方法幹什麼呢?戰爭也未免太浪漫了。

偵察兵在觀測敵人陣地

上述作戰樣式主要還是配合步兵,通過偵察行動獲取情報和削弱越軍防禦,為打擊越軍防禦體系和大部隊創造條件。與此同時,偵察兵有時還會與越軍特工正面遭遇,展開反特工、反偵察作戰。不過雖然雙方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但這種狹路相逢的機會並不多,因而也就更具傳奇色彩。80年代拍攝上映的影視劇《閃電行動》、《蛇谷奇兵》、《無影偵察隊》、《綠色的網》、《黑豹突擊隊》、《神風神龍》等,都是這方面的好題材,觀眾可以在其中盡情領略雙方尖刀對決的風采。在實際作戰中,偵察兵主要是憑藉豐富的經驗來辨識越軍特工滲透時的蛛絲馬跡,設伏圍捕敵人,或及時提供情報給防禦部隊。同時,要時刻注意甄別我防區內人員的異常動向,抓出潛入進來的越軍特工。因為歷史的原因,越南人與我國廣西、雲南邊境居民在外貌、語言上都比較相似,一時不好識別。不過偵察兵在這方面有很多辦法,如看對方的生活習慣、說話方式、知識掌握程度、面對外界的反應等,能抓住敵特工暴露的細小破綻。甚至其喊的口號是不是過時,穿的內褲是什麼樣,吃東西時是否貪婪,喜歡採購什麼東西,都是偵察兵辨識敵我的重要依據。一旦圖窮匕見,雙方也就只能刺刀見紅。越軍特工不愧是精銳中的精銳,必戰死方休,想抓到一個活的,實在是困難又困難。

當年我軍偵察兵在執行任務時所使用的武器,一般為67式微聲手槍、64式微聲衝鋒槍、79式輕型衝鋒槍、85式微聲衝鋒槍、82式手榴彈和多功能匕首等,支援火器還有步兵使用的衝鋒槍/自動步槍、機槍、40火箭筒、82無坐力炮和迫擊炮等。其中67式微聲手槍是我國研製的第二代特種手槍,其外形尺寸適中、攜帶方便、射擊精度較好、操作簡單,受到了偵察兵歡迎,缺點是停止作用較小;64式微聲衝鋒槍是我國研製的第一代微聲武器之一,通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彈和51式7.62毫米手槍彈,專門配給偵察兵使用。其隱蔽性好,實戰表現出色,因而從60年代一直用到了80年代。在對越作戰故事片《蛇谷奇兵》中,爭奪水庫大壩戰鬥時就出現了64式微聲衝鋒槍,打得越軍幾無還手之力。不過,該槍也存在較長較重的缺點,而且消聲部件易損耗並有時供應不上,在執行某些任務及保障時比較麻煩。到了兩山輪戰期間,因為有了新裝備的85式微聲衝鋒槍,有的偵察老兵就將64式微聲衝鋒槍前端的消音碗去掉,換用51式7.62毫米手槍彈,作為普通自動武器在搜索打洞時使用。但是,這樣射擊時火藥燃氣就會從槍管中噴出,容易燙傷射手。然而老兵們仍然義無反顧;

64式微聲衝鋒槍

79式輕型衝鋒槍攜帶方便,出槍快、精度好、射速高,近距離交戰時威力很大,在實戰中也有過較好表現。其缺點則是容彈量少,火力持續性不好;85式微聲衝鋒槍是當時我國研製的新一代微聲武器,體積小、重量輕、精度好、近距離火力強、攜帶使用方便,豐富了偵察用武器體系,加強了自動火力。偵察兵還喜歡一種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其容易控制,殺傷效果十分驚人,往往在深入敵後的戰鬥中用作斷後使用。另外,兩山輪戰時偵察兵使用了我軍首次配發的雙面迷彩服,雖然其偽裝效果不是很好,但仍屬填補空白,積累了實戰經驗,為後來的軍隊建設提供了借鑒。

手持去掉消音碗64式微聲衝鋒槍的偵察班長張峰烈士

兩山輪戰時,偵察兵創造的光輝戰例有很多。如作戰前期的1984年9月12日,昆明軍區第3偵察大隊奉命組織偵察分隊在844高地執行偵察捕俘任務。偵察分隊在連長孫建國指揮下,乘天降大雨之機突然出擊,不到一分鐘即摧毀越軍一個哨棚,俘虜負傷越軍1名,然後帶上繳獲的文件和武器彈藥迅速撤離。越軍出動約2個排兵力隨後追來,遭到偵察分隊先後設置的地雷攔阻,只好停止了追擊。偵察分隊重新選擇方向,開闢通路,安全返回了出發陣地。整個襲擊戰共擊斃越軍13名(被俘虜的越軍在押返途中死亡),偵察分隊無一傷亡。戰後,越軍在廣播里驚呼「遭到中國高級別動隊的無聲襲擊」。昆明軍區和情報部門的領導也盛讚了這次襲擊戰鬥,稱其「是我軍從抗美援朝以來偵察兵一次最成功的奇襲戰。」

還有一次戰鬥也令參戰人員刻骨銘心。1986年3月18日,第10偵察大隊2連奉命破襲1828高地之敵。在與越軍戰鬥膠著之際,戰場燃起大火,風大且風向不利,2連奉命撤出戰鬥。因越軍又在2連周圍草叢中打燃燒彈,致使該連在撤出時被大火包圍,情況非常危急。在連長袁輝、指導員張新奎指揮下,全連官兵奮力突圍,並多次沖入火海搶救傷員,絕不把一個戰友扔下。最後連主力終於脫險,但指導員張新奎為搶救戰友而英勇犧牲,連長袁輝為掩護戰士也被大火燒成重傷,全連共犧牲人員20名,其中幹部5名。在參加兩山輪戰的15支偵察大隊中,第10偵察大隊是犧牲人員最多的。戰後,2連的20名烈士中有11名被追記一等功,其餘9名都被追記了二等功。

在兩山輪戰期間,湧現出了一批偵察英雄。如昆明軍區第4偵察大隊4連排長傅孔良烈士,在1984年9月3日襲擊1243高地的戰鬥中,帶領兩名偵察兵衝鋒在前,自己的腹部和臀部先後中彈負傷,仍堅持戰鬥,連續擊斃3名敵人,最後壯烈犧牲,時年23歲。戰後,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成為了雲南麻栗坡烈士陵園英雄台上12名烈士中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4人之一(另3位烈士是張大權、李海欣、郭興科);

昆明軍區第2偵察大隊4連班長張柱兵,多次深入敵後偵察敵情,捕捉俘虜,與戰友一道俘敵5名,斃敵8名,為上級指揮機關獲取了重要情報。戰後,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捕俘英雄」榮譽稱號;成都軍區第11偵察大隊3連連長冷傑松,每次執行任務均身先士卒,人送外號「冷大膽」。在老山作戰15個月,執行偵察任務66次,共俘敵3名,斃、傷敵30餘名,摧毀越軍大量工事設施。戰後,他被中央軍委授予「偵察英雄」榮譽稱號;南京軍區預備炮兵某團司令部偵察股長徐小丹,帶領前沿觀察所人員執行偵察任務100多次,克服山地叢林環境的艱難困苦,機智果敢,充分運用炮兵知識辨別越軍炮兵陣地,先後捕捉了70多個重要目標,為後方炮兵提供了較準確的情報。戰後,他被中央軍委授予「炮兵偵察英雄」榮譽稱號;昆明軍區第2偵察大隊4連戰士丁曉兵,在捕俘戰鬥中被敵人扔來的手雷炸斷了右臂,他咬牙忍痛和戰友們帶著俘虜回撤。因路上叢林密布,行動不便,丁曉兵以驚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了還連著一點皮肉的殘臂,最後勝利完成任務回歸。戰後,19歲的丁曉兵榮立一等功,並獲得了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致殘後的丁曉兵拒絕了許多單位提供的豐厚物質條件,繼續留在部隊為國奉獻。2015年1月9日,已任武警廣西總隊政委的「獨臂英雄」丁曉兵被晉陞為武警少將,一時引起熱議。

立功後的丁曉兵接受記者採訪

今日丁曉兵

在老山戰場4年半的偵察作戰時間裡,15支偵察大隊共執行各種任務數萬人次,以傷亡208人的代價殲敵2400人,其中成功俘敵91人而己方無一人被俘,摧毀了越軍一批軍事目標並獲取了大量情報,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隊的堅守防禦作戰,勝利完成了中央軍委賦予的作戰任務。1989年1月,兩山輪戰已接近尾聲,最後一批參戰的成都軍區(昆明軍區於1985年撤銷,偵察大隊改歸成都軍區雲南前指指揮)第13、14、15偵察大隊奉命先後撤出老山戰區歸建。至此,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偵察作戰圓滿畫上了句號。

中國偵察兵與越軍特工部隊在老山戰場上的尖刀對決,是20世紀戰爭史上獨有的一幕,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全面來看,我軍偵察作戰的軍事目的性很明確,主要是獲取情報以配合大部隊作戰,打擊的都是越南軍事目標,遵循的是如何贏得戰爭勝利的原則;越軍特工作戰則涵蓋面更廣,且不分軍民目標,具有一定的恐怖襲擊因素,更傾向於總體戰的特點,目的是破壞對方的國家基礎。由於雙方國力、軍力強弱懸殊,越軍特工部隊儘管是精銳中的精銳,也在戰場上盡了全力,但仍無法改變戰爭全局。中國偵察兵懷雪恥之志出擊,哀兵必勝,在強大國力保障下盡展身手,贏得是實至名歸。

到了今日,特戰部隊已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軍力強弱的標誌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軍迷最熱衷的時髦詞語之一。中國的軍事力量在近年來突飛猛進,也令國人感到無比自豪。然而,中國的軍迷們不應該忘了,今日雄姿英發的中國特戰部隊,是從老山戰場的硝煙中走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保持世界軍事每小時行軍記錄的志願軍算不算?

哇,突然發現童貫公公給我點贊了,好激動。第一次被大V翻牌子


轉載自ACFUN
原作者:海上鋼琴師
地址:【真?天下無雙系列】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真?天下無雙系列】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在擁有史上最高氣運的男主角登場之前,我們得先多花一些篇幅來介紹另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說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這一點我們不作評論。不過王莽的一生,都彷彿籠罩著神奇的迷霧,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更是會令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此時距離西漢的開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自從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以來,先有文景之治,國庫中的糧食和銅錢堆積如山;後有武帝的赫赫武功,衛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殘,一半匈奴往西方遷徙,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波及到半個歐洲;武帝雖然消耗光了西漢的積蓄,後續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陳湯更是斬殺北匈奴單于,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振聾發聵的口號。看起來,帝國彷彿可以千秋萬載,永世不朽。


但帝國崩潰的主因早已經種下。外戚專權,王子王孫,達官貴人們如饑似渴地兼并土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繁花似錦的盛世背後,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流民和奴隸。宣帝的太子(元帝)憂心於逐漸沸騰的民意,於是放棄了「漢家自有法度,霸王道雜之」的祖訓,轉向純以懷仁的儒教治國,以經取士。雖然這一轉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使西漢得以延續,但「自是以後,漢無剛正之士,遂舉社稷以奉人」從此,漢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剛直不阿,文武雙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窮經的公務員了。


歷史除了必然性,還有如同開玩笑般的偶然。也許是天意希望西漢早點崩潰,所以命運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漢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腳。


公元前54年,元帝(這時候還是太子)的愛妃去世。哀痛之餘,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趕走,從此累覺不愛。宣帝和皇后當然對此憂心忡忡,為了讓兒子振作起來,皇后從自己宮裡挑選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宮女給太子,讓太子選一個來聊以排解寂寞。太子當時正在心煩,看都沒看就隨便選了一個。沒想到,一夜風流之後,這個名叫王政君的宮女居然就懷了孕,次年就為帝國生下了嫡皇孫!


漢宣帝老來得孫,喜出望外,對孫子千嬌百寵。宣帝去世後,元帝即位,王氏一門雞犬升天,一躍而成為西漢末年最強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後,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個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族裡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但真正爭氣的還是王莽自己。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後,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


在名聲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歲時就被推舉入朝為官。為官以後他並沒有因此驕縱,反而是越發的謙恭簡樸,常常將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分給窮人,贈給賢者。官職越做越高,名聲越來越大,朝野上下,無一不知王莽才是當世的楷模,輿論和民意,都堅定地站在他的一側。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做到這個份上,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聖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朝野對此歡呼雀躍,幾乎無人反對。


禪讓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劍四顧,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勞,終於走上了權利的巔峰,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夢中的理想國了!英特納雄耐爾,我來了!

於是,即位後的王莽頒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2,廢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5,改革貨幣。

6,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8,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為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9,修改與周邊異族的關係,尤其是滅高句麗,將其改名下句麗……(實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韓劇多大仇?)

也許這些改革政策會在另一個時空成功,但對於公元初年的中國而言,這些政策並不實際,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經察覺到歷史的扭曲,於是從王莽登基開始,天災不斷,民眾流離失所,原來對王莽的擁戴也都轉變成了對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時候了,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即將踏上舞台。時代的氣運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傑因他而彙集,歷史也將被他一手拉回正確(?)的軌道上來。


這事還得往前說起。公元前7年,漢哀帝即位,王莽因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團的排擠而被免職,隱居在新都。3年以後,數百名官吏和數十萬平民遊行抗議對王莽的罷免,漢哀帝抵不過壓力,只好又重新徵召王莽回京。


也許是位面力量發現用正常手段已經無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開心回京的同時,南陽郡里的劉姓家族出生了一個小男孩,相傳他出生時田裡的穀子結了九個谷穗,大家認為是好兆頭,就給他起名叫劉秀。


說起來,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就像後來的大耳賊)。但是由於漢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間的土豪而已。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後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劉秀在家族中也並不算什麼,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劉秀只是家裡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劉秀9歲時,父親去世,叔父撫養他直至成人。成年後的小夥子劉秀依然文靜低調,最喜歡的是種田……他的大哥劉縯則完全相反,年輕氣盛,喜歡結交各種豪俠,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猛士。大哥很愛護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著劉秀的頭說:「如果我是劉邦,你就是劉邦的弟弟,咱們比比看誰將來有出息,哈哈!」

劉秀的二姐嫁給了新野的鄧晨,而鄧家與新野的真正豪門世家陰家(這可是名相管仲的後裔)也是親戚,所以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遇到了陰家的豪門千金陰麗華。後世李太白曾經有詩讚頌她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能在歷史上以美貌揚名的女子,得有多麼的漂亮!不過美貌可不是陰麗華的全部——這可是整個位面為未來的帝王準備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絕世的美貌,還有溫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富有的家財……當然,這兩個年輕人初見時並沒有想到以後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只是一對互相一見鍾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還是男主角的單相思,因為那時候女神才十歲左右,劉秀你個蘿莉控)。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去了京城繼續讀書深造。要考試了讀讀書,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在京城期間,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金吾(類似於警察局長)最為羨慕,於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感慨。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怎麼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說起這個讖語時,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裡,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決斷。

拿到太學生畢業證書(或者肄業證書)後,劉秀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的同時也失業了。王莽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生們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畢業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劉秀也回到了故鄉,繼續拿起鋤頭,繼續種田、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種出更多的糧食。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娶幾個漂亮的妻妾,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但不管天命還是王莽,都沒有給他這個選項。先是他哥哥劉縯結交的一位哥們因為犯法為官府通緝,這事也牽扯到了劉秀身上,所以劉秀就很沒節操的逃亡了。他乾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邊繼續販糧食掙錢,一邊與小美女陰麗華趁機卿卿我我,日子反而過的比逃亡以前還要滋潤,一時間劉秀也體會到了他的著名後代劉禪的心境,「此間樂,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說里的橋段,當主角忍辱負重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的時候,總是反派來犯賤,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氣給撩撥出來不可。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劉秀也不例外。正當他小日子過得滋潤時,新野警方通過身份證實名系統和外來人口登記系統查到了他,並且以沒辦暫住證的名義把他抓進監獄,蹲了好幾天。當然,劉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劉秀自己也是太學生,全國各地都有同學親友,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獄了。我們不知道劉秀是覺得在女神面前丟了面子,還是在監獄裡丟了肥皂,總之,出獄後的劉秀已經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監獄大熔爐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恥大辱,不能忍!誰不造反誰是孫子!「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劉秀出獄後,和大哥劉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傑,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傑們一併加入。人並不多,由於都是親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帶口。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連馬都沒有,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馬讓給別人,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坐騎都是牛……


成軍之初最艱難,一同謀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殺,正當人心惶惶之際,劉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過去。大家看到以後都議論說,「連劉秀這樣的老實人都準備好了,我們還怕個鳥」,於是人心穩定。劉秀兄弟在每次作戰之時也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所以部隊也越來越壯大。當時正是天下大亂,各地豪傑紛紛起義的時代。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擴大聲勢,劉縯劉秀兄弟率軍加入了綠林軍(當時最大的一股起義軍力量),很快也成為綠林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實力越來越強,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鬥。有不少人看好劉縯,認為他有威名,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後無法控制,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劉縯劉秀等南陽子弟聽到這一結果時,心裡都很不高興,但是對方在綠林聯軍中勢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只好認了。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劉縯為大司徒,也算是個小小的甜棗。漢朝復立這件事,對王莽的震動很大,於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萬,對外號稱百萬,準備把這個危險的新政權徹底屠滅。


百萬王師前來,將綠林軍們都嚇的夠嗆。一群心不齊的農民武裝,裝備差很多,數目差更多,補給幾乎沒有,和正規軍怎麼打?於是當下就有高層建議,乾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化整為零後說不定王師就找不著我們了是不?


外有大軍壓境,內有隊友如豬,怎麼辦?在這一瞬間,劉秀想起了當年的楊威利元帥,想起了長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萬萬反敗為勝的主角們。彷彿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督促著:「站出來吧,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將心想事成!」


於是,小小的偏將軍劉秀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堅守孤城以待援軍,然後親自率領著13人在敵軍圍城之際出城調集援軍,共召集到援軍一萬多人。但這畢竟是40萬對2萬的兵力比,怎麼辦?


放心吧,劉秀同學,位面管理局經過會議討論後一致決定,現在是給你開掛的時候了……


後漢書@光武本紀中記載,正當數十萬大軍志得意滿準備圍城打援時,「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先是隕石召喚術,白天又看到天上彷彿好大的蘑菇雲壓將下來,王莽軍全軍士氣頓時見底。此時,劉秀率領援軍殺到,「光武奔之,斬首數十級」,如此勇武,把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家都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記得平時劉將軍膽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這麼猛!吃什麼葯了!大家都跟上,和將軍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現下,一支只有萬人的軍隊主動衝擊數十萬人的營盤,居然連戰連勝,殺死上千人。劉秀又一鼓作氣,帶領三千敢死隊,涉水向中軍發起突擊。此時風雨大作,樹榦屋瓦都被刮的橫飛,劉秀領軍長驅直入,當場斬殺敵軍副主將王尋。王莽軍徹底潰散,光是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昆陽一戰之後,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毀殆盡,偏將軍劉秀名動天下。以前總是躲在大哥劉演背後的小兄弟,一躍而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三個月以後,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多說一句,王莽死後,他的舌頭被亂民割掉,頭顱作為戰利品被後來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後毀於火災。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詭異的對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當劉秀挾大勝之威,繼續攻城略地之時,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大哥劉演,被更始帝所殺。


這結局其實也是必然的。劉演本身就是那種鋒芒畢露受人擁戴的豪傑,又是南陽派系的首領,還是漢室宗親,理論上比更始帝其實更適合坐這個王位。而且劉秀昆陽大勝以後,南陽派系即將羽翼豐滿,難以制衡。為了自己的皇冠和腦袋,更始帝以劉演的某部下意圖謀反為借口,先下手誅殺了他。


此時,劉秀陷入了兩難狀態。是乾脆起兵連更始帝一起反了,還是險中求活?劉秀選擇了後者。他立刻放下前線的軍權,孤身返迴向更始帝當面謝罪。他又發揮出了多年來低調謙遜的本色,除了謝罪以外就是閉門不出,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連昆陽大戰的戰績也絕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劉秀如此低調,心中不由得非常慚愧——本來劉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現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人家大哥,難道真的要斬草除根,連劉秀一起殺了?其實舊綠林軍的高層們都建議殺了乾淨,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劉秀不僅逃過了殺身之禍,還因功被受封為武信候。從另一個殘酷的角度來看,劉演的被害,掃平了劉秀登上權力巔峰的兩個最大障礙:親情和大義。如果劉演未死,劉秀不可能越過大哥自己稱帝,充其量做一個將軍王爺;如果更始帝不犯大義錯誤,推翻更始帝則名不正言不順,難免落下反賊之名。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青年劉秀,將登上比昆陽更大的、名為天下的舞台。


雖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劉秀還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寶物——他終於迎娶了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28歲,陰麗華19歲,這一對亂世中的年輕人,得成心愿,並能夠白頭到老。


經過幾個月的低調新婚生活和結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後,綠林軍高層對劉秀的提防漸漸放下。包含著三分歉疚和七分惡意,更始帝給劉秀派了一個極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去巡閱河北諸地,將其納入統治。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惡毒的,因為河北等地民風彪悍,在此天下大亂之時更是群雄割踞,烽煙四起。去收服這種地方,其難度遠超過開荒英雄團隊本——順帶要求一次都不能滅團。難度這麼高的任務,劉秀唯一的裝備,僅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節杖,代表著更始帝那虛無縹緲的權威。至於兵卒?對不起,一個都沒有,只有寥寥幾名劉秀自己的隨從而已,連打個5人本都不夠。更始帝,或許你借刀殺人的計謀對付常人綽綽有餘,但在真@開掛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嗎?用愛救世界,揮棒走江湖之東漢版,即將上演!


劉秀很光棍地將新婚三個月的媳婦送回娘家,帶上幾個隨從就進了河北本。開始的日子確實非常落魄,有不少勢力號稱來信砍,他們幾個人,連別人的城邑都不敢進,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強大光環隨之顯露出來,河北豪傑聽說昆陽英雄劉秀來了,紛紛自帶兵馬、自帶糧草,自帶美貌女兒(真定王的侄女、劉秀的二夫人郭聖通)來投奔,短短几個月以後,劉秀在河北就成為最龐大的勢力之一,有錢有地有兵有勢,外帶一個美貌年輕的妻子。第二年,撲滅河北最大勢力王郎,平定銅馬、青犢等起義軍。在這過程中,劉秀的勢力不但沒有因為征戰而損傷,反而打一仗就收編十來萬降軍,實力大增。不到20個月,劉秀的實力就從單車數騎,膨脹成為帶甲百萬、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勢力(見過這麼離譜的掛嗎?)。劉秀隨即與更始政權決裂,即皇帝位,史稱東漢世祖光武皇帝。


這一年,劉秀剛剛30歲,離他起兵造反、騎牛上陣,僅僅過去了3年的時間。


劉秀自立後,親朋舊部、謀臣猛將,紛紛前來投奔。劉秀就命他們兵分多路,分別進攻各地的割據勢力。劉秀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也是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這些人都是一時之俊傑,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難以攻克的目標,一旦劉秀親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環下煙消雲散。終劉秀一朝,沒有太過出名的名臣名將,這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出色,而是在太過耀眼的主角光輝下黯然失色而已。諸葛武侯就曾經評論道:「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十二年後,東漢一統天下。光武帝封賞功臣,息武興文,精簡官吏,發展農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人口從不足千萬增長到兩千多萬,經濟從徹底糜爛(1斤黃金只能買5升豆子)恢復到正常水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還有劉秀和他的妻子們。他先娶陰麗華,再娶郭聖通,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女神,一個是帶來皇帝基業的臂助。劉秀稱帝後,立誰為皇后成了大問題。陰麗華自小相識,情感深厚,共度患難;郭聖通娘家人多勢眾,傾盡全力幫助劉秀成就大業,貢獻良多,甚至幫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秀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夠立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以大局為重,為了安撫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諸豪門,力勸劉秀立郭聖通為後,自己甘願為妃(這閃瞎人眼的女主光環啊……)。


於是,郭聖通成為皇后,長子劉疆被封為太子。一直到了十幾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劉秀和郭聖通漸漸疏遠,才發生了廢皇后、換太子的事情。令人吃驚的是,歷朝歷代的後位變更,太子換人,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宮廷陰謀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這次政治劇變卻平平靜靜:郭聖通失去皇后位,被封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靜而享盡尊榮;陰麗華被封為皇后,但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原來的太子劉疆多次上書請辭,劉秀一再挽留,2年後才不得已同意,將劉疆封為東海王,賢名遠播,享受天子儀仗;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被立為新的太子,後來即位為漢明帝;郭聖通所生的5個男孩全部封王,與其他皇子一樣可以隨意出入宮殿,探望母親,依然深受父母寵愛;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漢明帝即位後還多次登門拜訪,就像對待自己的親舅舅家一樣。


後世的史學家往往將廢后當作劉秀一生唯一的污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只是一個男人為心中至愛的青梅竹馬完成了一生的承諾。以陰麗華的性格,她當上皇后以後對整個郭氏照顧有加,對孩子們一視同仁,郭家貴於當世,無禍無災。但以郭聖通的性格,不好說當劉秀故去以後會發生什麼。


公元57年,劉秀去世,享年62歲。他死之時,心愛的女人們、孩子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都圍繞著他,陪伴著他。這樣的死亡,安靜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後,他的氣運依然在保佑著新生的東漢帝國。他的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人民富足,人口從兩千多萬增加至四千多萬。武功有班超定西域(這個猛男我們後面專門會講),文治有白虎(觀)會議,史稱「明章之治」。


回首劉秀的一生,他起於微末,受過高等教育(歷代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起兵後三年稱帝,十五年掃平天下。策慮深遠,戰無不勝,執政清明,勵精圖治,聰明睿智,英明神武,遠超同時代的其他英傑,實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功臣們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終;家庭和睦,沒有任何宮斗奪嫡的人倫慘劇。他一直是一個善良而坦蕩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後世以苛刻著稱的史家們都無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絕大部分的穿越小說都要不可思議,比絕大部分的小說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推薦閱讀:

目前中國海軍能排世界第幾?日本如何?
1979 年中越戰爭雙方的主觀意願是什麼?這次戰爭解決了什麼問題,又留下了什麼問題呢?
上甘嶺戰役慘烈到什麼程度?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天皇是如何跟臣民解釋戰爭的「正義性」的?
戰爭中「側翼遭受襲擊」是什麼情況?一般有多嚴重?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軍事 | 戰爭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