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邵逸夫先生一生所做的事業及其成就?


百度地圖,「逸夫」。

(這裡顯示的點與數字,並非真正數量,只是地址里具有「逸夫」關鍵字的點。
據教育部網站最新的消息:「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先生通過邵逸夫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地教育捐贈巨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迄今贈款金額近47.5億港幣,建設各類項目6013個。」)馬伯庸:

他生時清末,去時已是二十一世紀,白雲蒼狗,變化之劇有如穿越,足足橫跨一個世紀。謹奉輓聯:百年觀雲濤,從此空院無光影;千樓蔭學子,至今石基有公名。

———————————————————————————————————————————
再補充幾條關於邵逸夫先生在慈善方面的細節吧:

  • 邵爵士曾捐贈蘭州大學逸夫樓。邵為捐贈事到蘭大,看到穿軍裝軍訓的新生,說了一句「我討厭看到軍裝。」學校取消了那一年的軍訓。(此條史實不能完全確定,不過在微博上有當時的蘭大老師證實。)
  • 邵逸夫捐贈教學樓、醫院等,不只是捐錢而已,眾多建築是要求以「政府配套投資」作為條件的。這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迫使」財政額外投資教育、醫療事業。此種槓桿效應對中國的教育等事業影響深遠,並讓幾代人受益。
  • 邵逸夫亦曾於1985年出資1000萬以資保護敦煌莫高窟壁畫。
  • 1990年,中國科學院將他們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
又:

  • 傳說中,早年的邵逸夫有「吝嗇」之名號。有這樣一條笑聞至今流傳:1970年他捐贈一家養老院500港元,養老院隨即將錢退還給他。
  • 不少學者甚至在考慮將逸夫樓和逸夫學校作為統計中的「干預變數」來研究中國的教育投資、財政分配、公共品供給等一系列問題,足見邵先生影響之大。
  • 如何防止腐敗、資金被挪用盜取:成本共攤,合作方不管是政府還是大學,都要真金白銀掏一部分錢出來,邵氏基金出1塊錢,合作方要出3塊錢(具體比例上下有波動,大致如此,詳見李華芳《現有大樓再說——談談邵逸夫的捐贈策略》:

根據《香港邵逸夫基金內地教育事業贈款項目管理辦法》,申請的學校需要符合一定的資質。如果是基礎教育,興建項目應建設在經過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後長期保留的學校;項目使用期限至少要在50年以上。資助縣級以下(包括縣級)的完全中學、高級中學,農村初級中學和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地(市)級特殊教育學校興建教學樓、實驗樓等項目。項目所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能夠提供不低於1:1比例配套資金。同時對學校的規模,在校學生人數,以及興建大樓的面積都有詳細的規定。
而在高等教育領域,資助本科以上層次高校興建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建築,如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等,每個項目贈款的強度在500萬港幣之內,興建的項目規模在一萬平方米到兩萬平方米之間;項目單位確保能夠提供不低於1:3比例的配套資金。)。

先生走好。


邵逸夫爵士可能是華人中最早意識到品牌效應的幾人之一。「邵氏出品,必屬佳品」這句廣告詞傳遍了華人圈。他做電視和電影是在文化和傳播領域進行品牌塑造,他的慈善事業可視為在公眾領域鞏固品牌形象。真正為他聚財的則是金融和房地產領域,但這方面的卓然成就,與前兩者關係頗深。「聚財是一種滿足,而散財是一種樂趣」,能把兩者結合的如此緊密但不落俗套,邵爵士當仁不讓。

每每在新聞上看到大善人陳游標時,腦子中都忍不住浮現邵逸夫先生的形象。有趣的事情在於,同樣做公益,一樣採用的是並不低調的方式,同樣是高級品牌運營,但陳游標先生的種種奇葩(中性詞)行為往往只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而遍布中國的一座座逸夫醫院和逸夫教學樓在幾十年後仍然為後輩所瞻仰。這並不是優劣之分,你也可以說是個人標準使然,也許與實力和底蘊有關。但後者的堅持、自信和從容即使不局限於華人圈,也顯得不落他人。

從天一到南洋再到邵氏,從邵氏影城到香港電影城;邵氏家族真正經歷了中國電影業從草創到興旺的幾乎全部時代,甚至說中國電影的奠基以及香港電影的發揚光大都是邵氏一手締造。而早於所謂的香港電影黃金期(八十年代中到回歸前),邵氏淡齣電影界,開始在電視和大眾娛樂領域發威。我們當然能理解邵氏對於華人電影,TVB對香港文化的影響;而事實上,在大陸娛樂產業的起步階段,正是邵氏和TVB出產的這波天王天后們,成為了主流的審美情趣和娛樂消費對象。若不是廣電禁止大陸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港劇,這種影響或許還要深遠。

影響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靠突破性的發明和產品,有人靠卓越的金融運作,而最深遠以及難度最高的怕還是文化(排除發動世界大戰這樣的因素)。若是一個人非是靠政治力量,而持續影響一個民族的文化過半個世紀,那隻能用「偉大」來形容了。


全國各地逸夫樓的階梯總和,足夠他登上天堂,無論天堂有多高。(via互聯網)


他捐贈的大數量的錢財。
他拍的好電影。
他創立的邵氏公司。
他的TVB。
全國各地遍布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校舍。
他對香港文化的締造。

……

哪一件,拎出來,都是足以名垂青史,讓人銘記一生的事。
他卻做到了這麼多。
這樣的一生實在是讓人欽佩,故只敢列出他的貢獻而不敢議論之。

願一路走好。


長文,手機黨慎入

先扒段維基百科的簡介吧:
邵逸夫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舊上海時代人稱「邵老六」,來港後尊稱「六叔」。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亦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多年來佔據本地的收視領先地位。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業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邵逸夫慈善為懷,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尤其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而邵逸夫晚年更撥出資金,成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邵逸夫獎」,表彰人類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香港、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科學研究。無論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或澳門,兩岸四地的多任領導人都曾表彰邵逸夫爵士對華人影視文化和華人社會的貢獻。

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冠絕亞洲,歷年來,培育出華人演藝界的無數顆巨星,以及多位幕後精英,只要有邵逸夫的地方,一定眾星拱照,星光熠熠。


下面單說我最熟悉的電影領域,就是邵氏王國以及……八卦:


以下資料全部轉引自我當年於《香港電影》雜誌所寫固定版《永遠的邵氏》,轉載請註明

1、邵氏前身是家族企業「天一公司」,幾經戰亂,戰後邵邨人重回香港時勢已轉,與蔣伯英的大中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合作拍片仍難以再現舊日榮光。1950年邵邨人又借易名尋覓生機,用邵氏父子公司取代南洋影片公司,將拍攝粵語片的重心調整為拍攝國語片,但在五十年代末香港電影業熾熱化的競爭下,邵氏父子的小本製作實在難入觀眾挑剔的眼界。香港製片業務停滯不前,邵逸夫與三哥仁枚在南洋的電影發行業務卻蒸蒸日上,情況好比檔口買賣興旺,倉庫貨物供應不足。在三兄弟共同協議下,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負責拍片,而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仍留原名,但僅負責經營影劇院和影片發行。



邵逸夫上任,旋即為老朽的邵氏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改革熱血。據鄒文懷回憶:「早年,邵邨人先生的發展著意於在港多建戲院,令收入方面能多收一些……至於邵逸夫先生則認為電影最重製作,故日後邵氏的發展偏重製作方面。」於是,打定主意大幹一場的邵逸夫大興土木,買入清水灣220號地段的80萬平方英尺土地,興建大規模片場,這座被成為「東方荷裡活」的電影城,從1957年動工,耗時七年才算基本竣工,共12個攝影棚,配音間、沖印間、餐廳、甚至員工宿舍一應俱全,僅常駐合約工作人員(編劇、美術等,不包括演員)就有五百多人,為日後邵氏以流水性作業生產獨霸香港影壇奠下了堅實的基石。

電影方面,針對當時「頭號敵手」電懋以時裝片為主,尚未大規模發展彩色片的現狀,邵逸夫發揮自己在「天一」時就已大量拍攝古裝片的優勢,主打大製作彩色古裝片,邊提出日後深入人心的「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口號,邊物色品質優秀的劇本,其中,被用來打頭陣的就是李翰祥的[江山美人]。當時李翰祥年僅30歲,雖此前拍攝的第一部黃梅調電影[貂蟬]備受好評,亦有憑[貂蟬]再獲第五屆亞洲影展女主角,名頭一時無兩的女演員林黛加盟,可財務人員一做預算,成本至少要花港幣百萬,萬一這部片子拍得不成功,邵氏兄弟就有癱瘓的可能。但邵逸夫再一次發揮其過人膽識,認准古裝戲必走紅的前景,給予了李翰祥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資金。所幸,「新生」李翰祥沒有辜負老闆的厚愛,[江山美人]一炮打響,除創香港電影開埠來票房最高紀錄,更在1959年度的亞洲影展上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內五項大獎,自此李翰祥的黃梅調電影走紅港台20餘年(六成出於邵氏),邵逸夫的「邵氏兄弟」亦在市場急流中站穩了腳跟,獲得了與「電懋」叫板的力量。

2、張徹對邵逸夫的回憶:「邵逸夫之成為香港電影『起飛』的人,正是時勢與英雄的配合。第一,他本人的性格、天資及對電影的熱忱;第二,他的錢,由於他在新加坡的財力龐大,新加坡和香港的銀行融資相通,他可以在香港銀行無限額透支﹙據他那時親口告訴我﹚;第三,他是新加坡兩個平起平坐﹙他和邵仁枚﹚的老闆之一,並不需要唯新加坡之命是從﹙如鍾啟文,甚至作為他二哥的邵邨人﹚,而他也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這不光表現在興建影城等方面,邵逸夫還實施了「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當時,亞洲電影製片業中,日本和香港都站於領導者的立場。日本和東南亞的關係素來深遠,跟香港又有著不少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他認為「要是有心把亞洲電影發揚光大的話,香港是不能不跟日本電影界通力合作的。」於是,他通過亞洲影展的聯絡,與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合作。1959年,他們在港合作拍攝了[香港小姐]。其後,更向新東寶借用攝影師西本正、日活借出攝影師柿田勇,發展伊士曼彩色及闊銀幕等新技術。


另一方面,需要幫手才能撐起這塊影城的天地,因此招攬人才是當務之急。通過朋友吳嘉棠的介紹,邵逸夫認識了鄒文懷。鄒文懷此前已在香港的報業拼搏多年,深諳行銷宣傳之道,邵逸夫對他頗為看好。1959年,他被邵氏聘為宣傳主任,並找來何冠昌、梁風、蔡永昌等親信擔任要職。鄒文懷入主邵氏後,花重金挖來電懋的當家花旦林黛出演[貂蟬],又緊隨推出[江山美人]。其後的12年間,他惡鬥國泰、請回淩波、攜[楊貴妃]參加康城電影節,屢立奇功,堪稱邵氏第一能臣。1970年,他離開邵氏,創立嘉禾,令其元氣大傷。


邵氏另一成功之處就是大量栽培新人。1961年,邵氏成立南國實驗劇團,由顧文宗任團長,為邵氏培訓演員。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均是邵氏一手培養起來的。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反串女王」淩波。同年,邵氏影城正式投入生產,令公司如虎添翼。


3、「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目前香港娛樂圈70%的人物都是出自「邵氏王朝」和後來的無線電視。據邵氏公司的馬芳蹤統計,某次金馬獎頒獎晚會,台上19位頒獎影星和影人,竟有18位是發跡於邵氏。這麼多人才是怎樣栽培出來的?這就不得不提到邵氏的明星制度。


邵氏粵語片組於1955年成立。1961年,邵氏成立南國實驗劇團,由顧文宗任團長,副團長是賈亦棣,主要為邵氏培訓國語演員。


學員經過考試後,首先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訓練。設有華語、表演、音樂、舞蹈、武術等課程,還有體能訓練和化妝訓練,每週上課五天,還要被派到片場做免費的臨時演員,美其名曰臨場實習。而且,他們每個月只有50元車費津貼,僅夠勉強維持生計——周潤發就曾是南國劇團的學員,有時被派到片場實習,收工時已是半夜,趕不上返回南丫島的渡輪,因為沒有錢住宿,只好躺在碼頭的木椅上睡覺,等到天亮才搭早班輪渡回家。畢業後,學員還須經鄒文懷、何冠昌等考核,通過者才能簽基本演員合約,而且一簽就是8年,薪金每月港幣200元,不會說國語的演員只有150元(後來在台灣地區招考新人,選去香港用的就提高一倍,月薪400元)。邵氏在金錢方面,真是精打細算。但即便如此,報考者仍絡繹不絕,這種局面的形成自然有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年青人對電影都好奇,又喜歡搭伴。第二期學員江青後來回憶道:「那時候『南國』的校址是在彌敦道的一個破樓。我上去填報名表格的時候,看見那裡就幾張破桌子,什麼設備都沒有,就很沒『胃口』,所以複試我都沒去參加。當你(鄭佩佩)來找我,說我被錄取時,我都覺得莫名其妙了,但是我當時卻被你給吸引住了。我覺得如果在那兒,至少還有你這樣的玩伴,也不錯,所以就這樣進了『南國』。」南國實驗劇團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相差不到幾個月。受訓期間,方盈和李菁、秦萍、邢慧四人,都是從九龍彩虹村搭巴士到卲氏上課。簽約後,方盈和秦萍、李菁三人便一同搬進卲氏宿舍。這些十幾歲的小女生聚在一起,自然十分熱鬧。當時她們最常玩的遊戲就是打電話:翻電話簿,專挑高級住宅區打,如果是女人接的,就假裝是對方先生的情婦,用哭哭啼啼的聲音大吐苦經;如果是男人接的,便胡扯幾句,馬上把電話掛掉。此外,她們還玩抓迷藏,幾個人樓上樓下地躲,樂此不疲,玩鬧的同時也培養出深厚的交情。


另一個重要方面,則是因為南國劇團師資力量雄厚。台灣影人李影、井淼、魏平澳、李至善、丁善璽等都做過劇團的老師。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坦言:「香港當時沒有團體、機構提供有關戲劇的專業訓練……要學戲, 好像只能到邵氏的『南國』跟班學。」鄭佩佩後來提到邵氏更是感懷:「從我在南國實驗劇團開始,我學到的知識,我想絕不亞於現在國內中戲、上戲那些科班學生們。尤其是後來簽約成了邵氏公司的基本演員,更是一直不斷在學習中,記得當公司進入『武俠世界』的時候,公司給我們安排了各種不同的教練,來不斷訓練我們。從武術到騎術,最後我搖身一變成了個能文能武的『女俠』,在這七年內,不但培養我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武俠影后,也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直到今時今日,不論我在兩岸三地,抑或是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工作時,當我被人讚美時,我都會自傲地說告訴人們,因為我是從邵氏出來的,那是香港電影的少林寺。」其實在邵氏實習拍片也是鍛煉人的一種方式。林黛主演的[妲己](1964)中,方盈、李菁、鄭佩佩、李婷等人就曾扮演宮女,在申榮均飾演的紂王哈哈狂笑聲中出場跳舞。雖然連「特寫」都混不到一個,但畢竟也積累了一些拍片的經驗。

這樣,南國實驗劇團第一期畢業學員中,22名青年男女簽了三年合約,成為邵氏的基本演員。在早期的學員中,張燕、李麗麗、潘迎紫、羅烈、岳華、陳鴻烈等後來都很快獨當一面,為開始老化的邵氏演員班底注入新的生命力。


4、邵氏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明星經營模式,「一切都是用心與辛苦的結果,必須先有耕耘,而後才有收穫,半點也含糊不得」。


第一,創辦邵氏官方刊物,僱用寫手炒熱演員。1957年,邵氏父子有限公司創辦了《南國電影》,不久為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接手,成為企宣刊物。1966年1月,由邵氏公司控股,再辦了一本電影刊物《香港影畫》。這樣,僅邵氏公司就有了1.5本「官方刊物」(因為《香港影畫》也可報導邵氏以外影片,以及刊登非邵氏出品影片廣告,所以它屬於邵氏的「半官方雜誌),使邵氏聲勢更盛。


第二,栽培新人。有時候,選拔的新人同時在一部片子中演出,擔當不同角色,有能者自然冒出,比如一部[死角]令姜大衛、狄龍脫穎而出;有時候,為了配合新人氣質,會為他們特別選擇題材、編寫劇本、塑造形象,「以戲讓他們發揮自己,以戲使觀眾認識他們」:或清純、或知性、或英氣、或性感,互為輝映,各有所長;更多時候,邵氏會利用已成名的巨星帶起初出茅廬的新星,例如鄭佩佩和李菁這兩個新人,一出道就讓她們和林黛同台演出[寶蓮燈]。這樣做,不但能鍛煉新人演技,更能使明星貨如輪轉,不必擔心老化問題。


第三,長袖善舞,多方造勢。香港早年的重要影展、慈善活動、救災活動、高級集會,邵逸夫都會親自率領邵氏明星參加,以提升明星在社會中的崇高地位和正面形象。邵氏還組織影迷俱樂部(1959年成立),廣收影迷,策劃活動,務求交流。並且,公司管理制度嚴格,明星開工往返都會派專車接送,新人更是要住進專門宿舍,不鼓勵夜生活,這也為明星們營造出神秘的氣質。

5、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除邵氏外,尚有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兩大勢力。但由於題材和受眾不同,左派的市場主要是香港與中國內地,右派則以香港、台灣地區、新馬等地為主,這就造成邵氏和電懋雙雄爭霸的格局。

電懋的董事長是新馬首富陸佑之子陸運濤,他比邵氏兄弟早兩年登陸香港,財雄勢大(陸運濤曾放話給邵氏,只要肯開價,他可以立即收購邵氏在新馬的所有機構和資產.財力可見一斑)。當時電懋旗下明星有林黛、尤敏、林翠、張揚、陳厚等,導演則有岳楓、陶秦、王天林等,更有張愛玲、秦羽、姚克等編劇助陣。而剛到香港的邵氏,獨有女星樂蒂,可以說,邵逸夫是寸步難行,「想請大明星吃飯都要百般遷就,因為試請過幾位大明星一塊兒到他清水灣的別墅吃飯,結果大牌沒到,連二牌三牌也請不齊。」(李翰祥:《三十年細說從頭》) 


不過,在商業奇才邵逸夫的帶領下,邵氏很快便迎頭趕上,與電懋並駕齊驅。他首先拉攏林黛和李麗華「綠楊移作兩家春」,又加強小生陣容,成功引入陳厚、關山、張仲文等人,並制訂出和電懋迥異的製片路線。


有著留學歐美背景的電懋高層領導人,推行的是好萊塢的「垂直整合」製片路線,講究計畫運籌,風格洋化。具有文人氣質的陸運濤,想「在東南亞社會中營造一個具有嶄新生活方式和思想模式的現代化世界」,創作重點是時裝文藝片為主的現代都市題材,偏於藝術性。邵逸夫則更靈活務實,處處「觀眾至上」,劇本、導演和明星的取捨,都以票房記錄為依據。時裝片無法拍大,就拍古裝片。1959年的[江山美人],就這樣出爐,電懋的「時裝戲」在它華麗的古裝服飾面前相形見絀,被戲謔為「爛衫戲」。當年,[江山美人]票房高踞香港中片首席;而電懋的[龍翔鳳舞]雖位居第二,收入卻只及其一半。邵氏旗開得勝,自此站穩腳跟。


隨後,邵氏極力打造古典明星,走上古裝彩色巨片路線。邵逸夫又耗資上千萬港幣,投資興建大型片場、攝影棚,從正面反擊電懋的進攻。步入六十年代,雙方開始以整垮對方為目的的非常規操作,競爭轉入惡性。1964年3月,雙方握手言和,簽訂君子協定,「宣佈今後:一、不拉對方公司的編劇、導演、演員或其他重要職員;二、不再鬧雙胞案,每一月或二月,雙方製片部門的負責人以茶敘方式會面交換意見……」(《銀河畫報》第73期,1964年4月)。剛緩過氣的電懋,卻天降橫禍。6月20日,在赴台參加第十一屆亞洲影展途中,陸運濤夫婦乘坐的飛機爆炸,五十七人無一生還。這場突變使電懋受到絕命打擊,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無心戀戰,新經理俞普慶又是個電影大外行,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翌年,香港全年上映的三十四部影片,就有二十部是邵氏出品。加之邵氏清水灣影城擴建完成,成為亞洲最大的攝影廠,邵逸夫便坐上銀壇霸主的寶座。


6、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邵氏,彩色武俠之勢漸入人心,外人來看風光大好,孰知影城內部正暗生枝節。

這番引發後來香港影壇格局巨變的風波,還得從當時邵氏用人制度說起。都說頭等人方能用頭等人才,在邵逸夫接手初期,他大膽起用新聞記者鄒文懷任宣傳主任,又把權力下落允他自組班底。勤力的邵逸夫和鄒文懷性格截然不同,卻頗倚重下屬,事無巨細都由鄒文懷一手包攬,連帶何冠昌亦幫忙許多,鄒何二人因此還被人取了個綽號「邵氏孖寶」。鄒文懷帶領「鄒家班」越做越好,於是先後又被授以秘書長、副總經理、製片主任等職。對此這段過往,鄒文懷坦言:「在邵氏的時候,我管製片部門,雖然最後簽字OK的當然還是邵老闆(邵逸夫)自己,不過可以說拍什麼戲通常是製片部決定的。我覺得邵老闆最成功一點,就是知人善用。他相信你們倆人都說好,就可以拍了。這樣一來當然很快也就可以看得到結果,假如你開頭一連幾個戲都不行的話,他也不會再聽你的了。」


但老闆就是老闆,夥記就是夥記,始終不能同心同德。邵氏公司當年由老大邵醉翁創辦,老二(邵邨人)、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共同發揚光大,誠如鄒文懷所言:「邵氏一向是家族生意,沒有外面的人,不是姓邵的都不會是老闆。香港每家有限公司登記的時候,都有一本公司章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章程寫得很清楚,所有主要股東,一定都要是邵家的人。」(《香港電影》,第二期,第124頁)邵氏影城成立之初即由邵邨人的二兒子邵維瑛做總經理,後因二老闆全家都反對他替六叔效力,邵逸夫無奈才請來周杜文做總經理。周杜文本是美國聯美公司香港分公司的經理,經常替獨立製片公司做發行工作。來到邵氏後,他名為總經理,實則全情投入在影片發行方面,幾年下來,令得發行網不斷擴展,可謂功不可沒。


其時邵仁枚的一個兒子剛調派來任總務主任,處理業務十分生疏。一日周杜文看見他拿著單據在核對,又要找經手人來問話,忙得滿頭大汗。周便告他這些單據經過逐層批核,不會出錯,不必大費周章。他卻搖頭說:「這是六叔交待下來的。他老人家對我說,你要把所有員工都要當作是賊一樣的盯緊他們。」周開玩笑又問:「這些單據,都是由我和雷文(即Raymond,鄒文懷英文名)批核過的,上面有我們的簽名。那麼你看我和雷文是不是賊呢?」這位公子看了周片刻,居然點了頭。事後周杜文將這事告知鄒文懷,兩人心底遂對邵氏暗生芥蒂。(此事轉引自劉乃濟:邵氏春秋第廿四回)沒過多久,邵逸夫去往新加坡,收到周鄒聯名信一封,希望能在每年的盈利中分取花紅,結果邵逸夫始終不予答覆。周杜文對此事耿耿於懷,其後便遞交了辭職信。


周杜文出任總經理,位在鄒文懷上,本意就在制衡。他走後,邵逸夫出於平衡屬下利益關係的考慮,在鄒文懷上頭又找來一人壓著他:長期擔任邵氏法律顧問的淩思聰做了新任總經理。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淩思聰到任後便在影城四處巡視,看見片場職工聚賭,大為不滿,貼出佈告,以後若發現員工在影城裏有賭博行為,便會立即開除。當他再次巡廠時,竟看見幾個燈光師在打十三張,立時宣佈要把這幾名燈光師開除,全體燈光師決定第二天全體罷工——燈光師罷工,電影不能開拍,會直接使影城製作陷於癱瘓,邵逸夫聞之當然焦急。這本是製片部門的事,且片場總廠長又是鄒文懷的人馬,那些燈光師由其來管轄。但他並未吩咐鄒文懷處理此事,反交給張徹居中協調,個中意味路人皆知,一場混戰在所難免。


8、邵逸夫是個聰明人,輕輕巧巧把罷工的擔子推給張徹,好在張徹也不笨,他知道這個欽差大臣不好當,便首先去見了鄒文懷。


鄒文懷聽罷心裡自然不是味兒,他既有去意,當然不肯和凌思聰正面交鋒,只說:「張徹,這件事只有你辦!」有了這句話,張徹回身去見邵逸夫,告訴老闆他會先阻止罷工,以免損失公司威信,但前提是希望老闆收回開除成命。邵逸夫沒明確表態,即是默許,於是張徹連夜跟燈光師商談。他平時就和片場員工關係不錯,又是邵氏首席大導,大家都很信任他。張徹告訴他們六老闆已擬好一份電報,請日本大映公司立即派出兩組燈光師來港,並任由對方開條件——這就等於要炒他們魷魚,大家立刻慌了神,答應下張徹提出的條件:明天全部開工,那幾個被開除的燈光師暫時放假,薪水照支,等事態平息後再復職。這場罷工風潮雖告平息,凌思聰卻再也做不了總經理,不久就離開邵氏。總經理那張空椅子,仍舊沒分給鄒文懷,反而他的得力助手何冠昌由宣傳部主任調至了製片部做副主任。上層離心,下層不穩,情勢日益緊張。


話說回罷工風潮一事得以順利解決,或許還得感謝一個人——王羽,張老師正是從他這第一代弟子身上瞅出了六老闆的脾性。當時邵氏餐廳在六廠之側,一面可見三廠,一面是七廠,一日王羽在三廠拍罷張徹的戲,吃飯的時候嫌伙食不好開始砸餐廳,張徹在廠門口遙遙可見。剛好那天程剛也開工,他熱心地上前勸架,被王羽一把推開,氣氛很是尷尬。其時邵逸夫正巧從七廠走來回辦公室,經過餐廳門口,裡面打得乒乒乓乓,他卻徐步而過,目不斜視,充耳不聞,事後也沒有追究。經由此事,張徹明白老闆可容人之短,所以才能判斷他必不贊成凌思聰察察為明的做法。


王羽早年好打架是出了名的,「是大家口中的壞男孩」(鄭佩佩語)。這位大俠天天打,天天上頭條,但王羽雖已名成,卻未利就。他每個月收入只千多元,早期因為有個開麵粉廠的富爸爸,也不放在眼內,甚至懶得去會計部拿薪水。但後來其父生意失敗欠下幾十萬元債務,長子王羽只得擔負起清償債務和維持全家生計的重任,加之他此時與秦劍遺妻林翠同居,開銷很大,只得面見六老闆,請求挪借幾十萬元來應急,邵逸夫沒有答應,外面的人卻捧著大把鈔票等著他來拿,王羽遂生異心。邵氏也開始做兩手準備,一面落足資本讓王羽自編自導自演[龍虎鬥],一面命張徹物色新人做替補,雙生時代即將到來。


9、宣傳部主任的繼任人選,邵逸夫完全沒有徵詢鄒、何兩人的意見,而吩咐秘書處在報紙上刊登聘請廣告,應徵者由他親自面試。這顯是要把宣傳部這個重要的部門,從鄒文懷手裡奪回,免致他權力太過膨脹。但考取上的新主任對電影業一竅不通,大約做了一年左右,便黯然離去。隨即邵氏高薪延攬了被譽為新聞界奇才的唯靈,他曾做過一些龐大商業機構的宣傳工作,上任一個禮拜後卻也知難而退,其後原電懋宣傳主任陳銅民仍是無功而返。究其「短命」原因倒泰半不是他們無能,而是缺乏自己的班底,只得延用鄒文懷與何冠昌時代的人馬。這些舊人和鄒、何交情匪淺,當然不會輕易配合新主任。權利被架空,如何能成事?然而即便宣傳部主任走馬燈似的更替,依舊輪不到鄒文懷。更有甚者,邵逸夫在邵氏影城旁建了一座豪華別墅,每週都會在此舉行一兩次舞會宴客。以往這種活動都少不得鄒文懷,賓主盡歡的節目,也是由他安排策劃。但現今陪伴在六老闆身邊應酬的人,卻換了新臉孔。鄒文懷看在眼裡,心底也涼了半截。


張徹後來總結說,鄒文懷所犯的毛病是「功高震主」,如果他多讀一些中國歷史,知道劉邦殺韓信和雍正殺年羹堯的故事,當時便會有所收斂。凡是雄才大略的霸主,怎能忍受得了大權旁落?鄒文懷幸而不是生於當年,否則連腦袋都恐怕保不住了。正當微妙關口,邵逸夫的紅顏知己方逸華女士正式入主邵氏,鄒文懷和邵氏的火藥味愈加濃重起來。

10、1952 年的一晚,邵逸夫來到位於星馬邵氏戲院樓上的夜總會聽歌。正欲離去時,聽聞「方逸華」三字,頓生故人之感,駐足一問,方知是20年前上海「舞國紅星」方文霞之女。在上海的浮華過往紛紛攘攘湧上心頭,他立即讓侍者送上一大束鮮花,並邀其長談。那夜,方逸華演唱的曲目是《花月佳期》;那夜,成為令她永志難忘的佳期——或許六叔也同樣如此。17年後,邵氏開拍[新不了情](1970),恰逢採購部一邵家親戚離職,邵逸夫便搵她入組,主管採購事宜,不久又升至道具部。


張徹在他的回憶錄裡說:「在邵氏公司,職位是什麼,完全不重要,只要六老闆看得起你,你便有著與職位完全不相符的權力。鄒文懷是如此,方小姐也是如此。」方逸華之前曾有舉薦李翰祥拍攝黃梅調電影的壯舉,來了之後,大刀闊斧對會計部做出新規:「所有開支單據,由部門主管簽署之後,還要拿來給我核實。」公司內各部門申請領購物件,也都要經她批准。客觀而言,這是邵氏制止貪污日盛的必行之舉,可執行起來卻走了樣——為方逸華賺得Cutting Manager美名。此外,以前邵逸夫對電影控制較松,佈景運用拍幾天由導演決定,但到方逸華時變成電視台化,嚴格規限天數,時間一到就馬上有人進來拆佈景或改佈景,有些導演名頭小點,不得不沿用前人搭建的「前景」,故而拍出來的片子熟口熟面,尤以古裝片最為嚴重,有些電影甚至會因此停拍——張徹的新片[大決鬥]就曾因她棄用鮮花改用紙花圈,險些上演真人版大決鬥。


當時鄒文懷和何冠昌、蔡永昌、梁風,及管沖印間的趙耀俊,習慣每天午飯後開會,結成固定班底,方逸華進來後,他們做事情「頂不順」,鄒文懷大權旁落事態明顯,加速去意。鄒文懷開始秘密招兵買馬,邵逸夫也輾轉得知此事。經張徹「斡旋」,1970年,胸前掛著一個「勇」字,鄒文懷率隊離開「邵氏」,創辦「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簡稱「嘉禾」),順便牽走了王羽。王羽離開後,邵逸夫命人把其簽訂的合約找出來,欲追究責任,才有了之後鬧得沸沸揚揚的「獨臂」版權爭奪案。


11、1971年,在美國影界發展的李小龍透露如果劇本、片酬合適的話,他願意回港發展。他向邵氏毛遂自薦,開出以下合作條件:1、片酬一萬元;2、拍攝時間不得超過60天;3、劇本得需他本人同意才開拍。邵逸夫拒絕了他的條件,僅答應李小龍每部片酬有2000美金,還要簽長期合約,又要求他必須先行回港,才能安排一切,合作陷入僵局。在邵氏位高言重的張徹也因已有姜大衛、狄龍兩位紅星,並不急於找人,故也沒有插手力促其成(另有一說法是小麒麟拿著李小龍的「威水」資料往見方逸華,方小姐看罷資料,提出要李小龍先做配角,等到觀眾喜歡後再做主角,因此談崩)。邵氏對李小龍關上大門,嘉禾大門則為他敞開,鄒文懷簽給他每部7500元美金的片酬,並儘量滿足其他要求,李小龍才心有不甘地口頭答應為嘉禾開拍兩部電影——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2、香港電影工業步入七十年代,隨嘉禾興起,產生結構和拍片理念上的劇變,大片廠制日趨沒落,推行外判制和衛星制的影人成新兵遊勇,獨立公司雨後春筍般紛紛冒起,這些人員精簡、運作靈活、拍片迅速的電影公司作品時有異軍突起,其鮮活踴躍往往把凡事求四平八穩的大公司殺得措手不及,電影界昔日霸主邵氏成孤獨的巨人。



1973年6月,製片主任袁秋楓離職,「邵氏行政首腦」方逸華入駐製片部,大刀闊斧推出新舉措,首先瞄準的就是舊片市場——清理積存倉底的影片。此招看似笨拙,然在股災慘烈人心惶惶、票房成績一跌再跌、放映檔期大失預算、排映新戲信心不足的前提下,吃無本生意的重映舊日名片,實乃明智之舉,事實果然證明不假:[江山美人](1973.5.25-6.4)收780,091元、[不了情](1973.7.3-7.11)收492,730元、[梁山伯與祝英台](1973.9.7-9.11)收472,202元、[紅樓夢](1973.12.15-12.20)收249,327元……


與此同時,面對不斷遊說張徹「自立門戶」的嘉禾老闆鄒文懷,為免後院失火,邵氏率先以退為進:6月18日,張徹得好友金庸賜名,取杜詩「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之勢,在台灣地區組建「長弓電影公司」——張徹雖自掌製作權,但需負虧損責任,且仍用邵氏資金拍片,交邵氏發行,賺錢也仍歸邵氏,為的是消化邵氏在台灣地區積存的大量資金,未算得真正獨立。當是時,邵氏傳來噩耗:9月18日,邵氏影業董事長邵邨人因心臟病去世——這一晴天霹靂更給邵氏困境雪上加霜,急需佳績振奮人心。

「過去,邵氏有一些影片,一拍就是兩年,甚而至於有若干影片在兩年前完成,到現在還沒有推出,以至本來當時是時興和有生意眼的影片,因為推延得太久了,以至變成落伍,在賣座方面,總會或多或少的打了一個折扣……」(註:蘭詩:&<邵氏影片打開國際市場為中國電影史寫下光輝一頁&>,《香港影畫》97期,1974年1月)隨方逸華的入組,有著藝術家散漫習氣的邵氏電影人,真正「慌」了起來。方小姐提出,要增加效率,需評估拖延未完成的拍片計劃,並加快拍片速度。這個類似「多、快、好、省」的施政方針很快見效:「在最近這大半年來,通常一部片由開拍到完成,都是在兩個月之內。換句話說,即使每一天都在開工,也不超過60天。」

13、 1975年「佳視」電視台建立,和之前的「麗的」「無線」成三足鼎立之勢,到了1976年,萬人空巷追看的不再是邵氏武俠片或武俠明星,而是一部叫《狂潮》的百集電視劇,「電視撈飯」是香港下一代人的生活主題,時代的前進勢不可擋,這一年「何佩儀(註:亞視前藝員)誤打誤撞闖進六叔邵逸夫的辦公室,聽到六叔跟貴賓說:『電影前途不夠電視好,要發展就該發展電視。』原來六叔早已打算發展電視。」(李照興,《我們開始叫自己:香港人——1976年的前前後後》)


14、古寒的邵氏逼走許冠文人盡皆知,其時邵氏另有一名詞「睇街症」,意指導演苦候會見方逸華。傳說孫仲因等得太耐,發脾氣而將一張椅櫈掟向了玻璃門。種種複雜的利益關係,讓有能耐的員工即便沒有當即奔出路而去,也在明裡暗裡建立與外界的聯繫,以謀更好的發展——因[傾國傾城]和[瀛台泣血]引起內地關注的李翰祥,為實現在真正的故宮拍大戲的宏偉理想,觸角逐漸已伸展至內地。更多的導演,則是找到一個能賣座的題材,就不停批量出產,直到把觀眾看到倒了胃口,再換另一個題材捲土重來。



拍戲奇快的楚原就遭遇特別禮遇。一日他正在廠棚拍戲,收到方小姐緊急召見:「楚原,你的[三少爺的劍]明天就拍完,後天開什麼新戲?」「這幾個月我馬不停蹄地拍[白玉老虎]跟[三少爺的劍],根本未替新戲作分場,怎麼開戲?」情急之下,他想起兩年前曾整理過《多情劍客無情劍》,說出名字,誰知一講到第七個「劍」字,方小姐立即說:「發通告,後天拍[多情劍客無情劍]。」……自此以後,楚原開戲都是兩部一起或三部一起進行,最多時創下八部片齊開拍的紀錄(1979-1980)。流水線似的拍攝,養成楚原一個習慣——因時間太匆促,來不及重新搭景,開鏡第一天總是用上一部戲的佈景。在演員方面亦總是徐少強或顧冠忠擔任重要角色,再慢慢邊拍邊定演員服裝和搞佈景。有時一個佈景不單加場,而且加戲。比如剛拍完狄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十八場NO8,下個鏡頭便拍岳華[黑蜥蜴]的三十場NO15,再下一個鏡頭是爾冬陞的[無翼蝙蝠]序幕。服裝、場記、副導演,甚至演員都頭昏腦脹,也就不稀奇。古龍電影拍到第七部[明月刀雪夜殲仇],導演自個兒都心生厭倦,「像工廠般的生產了。」

15、 爲找尋出路,邵氏再度染指西片拍攝:1977開拍詹士克維爾(James
Clavell)的暢銷小說《大班》(Taipan),六千萬元港幣的製作費若算實投,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驚人的手筆;1978年投資1600萬美元拍攝荷里活電影[地球浩劫](Meteor);1982年投拍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 主演的科幻電影[2020](即《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0年8月,麥嘉、石天、黃百鳴三人創辦新藝城電影公司。到1981年,新藝城就已躋身與邵氏、嘉禾並駕齊驅的院線三強行列。行業翹楚日行千里,對應的是曾經的邵氏王朝日薄西山:1979年邵氏的發行片數穩居榜首,近五千萬的收入甩開第二位的「新藝城」(2.6千萬)一大段;到了1980年,邵氏的發行片量仍居首位,總收入卻遭嘉禾緊緊咬住。至1982年,更風光無限:邵氏嘉禾兩大宿敵聯手對抗新藝城,依煞敗北(參見《香港電影》&<新藝城神話&>具體片目麻煩查下)。


16、日暮西山的邵氏,依然敞開懷抱,源源不絕地吸納著如王晶般的青年。演員有鍾楚紅、梅豔芳、王祖賢、夏文汐、張國榮、劉德華、鍾鎮濤……導演有張堅庭、張婉婷、羅啟銳、方令正……劉偉強、陳嘉上、葉錦鴻、鍾珍等人,也都在邵氏各司其職,於老一輩影人的言傳身教中,慢慢打磨出山的手藝。這些目光清亮滿懷理想的新一代弟子,猶如生銹的機器中滴落的鮮油,推動老邁戰車吱嘎吱嘎地啟動。昔日幼芽,日後茁壯成蒼天大樹,支撐起最光輝燦爛的港影天空。


對邵氏而言,在八十年代初展露鋒芒的新浪潮眾導,是著力羅致的目標。在昔日神話感召下,大手一揮,章國明、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紛紛飛進邵氏。只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新潮流導演們一旦收歸邵氏羽翼,即多老態橫生,生猛不再。這一方面固然與邵氏後期創作保守、縮手縮腳有關,比如章國明雄心勃勃謀劃的[星際鈍胎],在低成本規限下,僅將佐治魯卡斯[星戰]的部分畫面截取合成,再添些仿製的道具佈景,淪為粗陋的跟風之作。但導演與邵氏的水土不服,更多原因恐怕是氣場相斥。自七十年代中開始,邵氏其實已脫離香港娛樂主流。戰後出生一代的電視人(以許冠文為代表) ,取代外江佬把持的國語片潮,興起真正的本港風情。邵氏家長制似的大片廠制度,面對更靈活、更隨意的外判製片模式,也越趨僵化,對導演和演員的強勢控制令他們失了人心,內憂外困,至1985年電影票房只佔全港總票房的9%,邵老闆宣佈邵氏影業基本停產成意料中事。


一切如張徹所言:「如今從荷里活到邵氏龐大的片廠都拍上電視,這是世界性的大勢所趨。邵逸夫如方在英年,自可改選易轍,但他年事已高,無意再改事支持獨立製片人的煩惱。」(註:張徹:《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然則邵氏自七十年代後期開始,逐步將重心轉至TVB,而今的TVB,依稀可見當年邵氏片廠制度各種餘緒,邵氏影城、邵氏沖印中心、邵氏培養出的台前幕後各類人才,則沿革並續寫著當年邵氏電影王國的輝煌。去年東山再起的邵氏,依託邵氏老片及TVB資源,接連取得不錯戰績,從某一側面也證明了那段不可複製的時光,在人們心中到底刻下多麼雋永的記憶。

下面獻經典圖一張:

(1966年,《南國電影》刊發了一張連頁畫面——在巨大的影棚內,邵逸夫安坐在一輛黑色杜奇房車前,身邊、身後及車頂上站坐臥躺著眾多明星,這是香港被視為「東方荷里活」形象宣傳的一張「標準相」。這是邵氏的黃金時期,當然也是《南國電影》的黃金時期。)


PS:那個金光閃閃的SB是邵氏兄弟的英文縮寫,你們不要想歪啊

以及,倚在邵逸夫房車旁邊的那個美女是我特別喜歡的何莉莉這種事情,我才不會告訴你們呢。


我沒有什麼好說的,大部頭的答案都說得很好了。
注意:以下回答答非所問。


從小就是TVB迷,長大後和弟弟尤其喜歡看老邵氏片,幾乎每天都看,不過看歸看,總沒有把自己和邵氏和TVB掛上鉤。

那就說點跟自己和TVB/邵氏的關聯小感覺吧。

想起某次拍戲,和郭羨妮小姐在一起合作,郭小姐美麗,敬業,溫柔,每次拍她的戲份的時候,我都如沐春風,儘力拍好。
一次埋位,在擺弄鏡頭,郭小姐坐在我旁邊,看著我工作,我蹲在桌子邊,觀察著機位,郭小姐突然說:導演啊,你拍戲好像我們TVB導演拍戲。說話,走位,拍鏡頭都像,拍得快,我好舒服……
我一愣,原本說我像某種流水線導演的話我並不愛聽,但是郭小姐講出來,我聽了很舒服。
我回答:看TVB劇集看多了,鏡頭語言都像了……

有次,在某戲拍攝過程中,米雪小姐走進來,穿著戲裝,我正閑著無事,她突然拉著我的手,嚴肅地跟我說劇本,大約談了十分鐘,我盯著米雪小姐的臉,根本沒聽見她說什麼,一直在時空中穿越,從亞視到TVB,從老邵氏片到現在。
等說完了,我跟米雪小姐說,一會攝影棚有點熱,你要忍耐一下啊。
她突然說:你知道嗎,TVB攝影棚的冷氣開得太足了,我們夏天在裡面拍戲要穿棉衣的!熱一點好啦!
哎呀!好感動!

某次,和李修賢-修哥一起拍戲,他平日里對大陸工作環境很不適應,據說拍戲的時候都不怎麼說話,極為嚴肅。
有次在午飯時間,我看其頗寂寞,主動上前搭話,他可能因為我是導演,他也客客氣氣地回答,不過兩下之後,我就將話題轉向老香港電影史上,他很吃驚,覺得我怎麼知道那麼多香港電影的掌故,而且他講話裡面提及之香港影人,生僻如桂治洪等,我都知道。
修哥頓時眉開眼笑,後面只要有時間,都要大談香港電影,尤其是邵氏老掌故,極為過癮。可惜沒有錄音。
記得一事,修哥提及:當時邵氏對年輕演員管理極嚴,演員住在公司宿舍里,夜晚不得外出。修哥年輕時極貪玩,夥同一群人半夜溜出喝酒,回來後只能砸窗進宿舍。
事後開始後怕,修哥當時也年輕氣盛,覺得人找我不如我找人,就徑直找到方小姐,說我不幹了,我要辭職,其實給自己找台階,好像那意思是找茬想走。
出辦公室後,有些發冷,在邵氏,方小姐是得罪不起的。
結果方小姐過了幾天之後,將修哥月工資加三倍挽留!修哥因禍得福。
修哥感嘆:方小姐厲害啊!

我去過香港一次,到港後每日都是轉悠,住荷里活道。港大/中環/半山一游之後,應友人相邀去清水灣教會做禮拜。
當時到達的時候,風清日和,綠樹成蔭,本來還想四處尋找邵氏片場舊址,可是我發現邵氏/TVB舊址就在我做禮拜的地址--清水灣小學旁邊,根本無需尋找!
在四周看了很久,樓宇已經殘破,但標誌還在,我在想,年少時候許多猜測和幻想,曾經叱吒風雲的邵氏片場就這麼安靜地,如此逼真地躺在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頗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看到這個問題趕緊就像是高中政治試卷的論述題。高中時代最怕回答這樣的題目了!

首先容我深切的哀悼一下邵逸夫的
逝世 !我想用「將星隕落」這樣的詞來形容他的逝世應該不為過。

簡答來說邵逸夫的一生都致力於發展娛樂事業,成立了邵氏影視公司,出產國千部電影;他其後又創辦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TVB),一直主導香港的電視業;邵逸夫同時熱心公益,多年來在中國及全球各地都捐出龐大善款;又設立的慈善基金及國際性的獎項。

他的事業當然是牛逼哄哄,香港傳媒大亨,香港傳媒貢獻第一人,60、70年代雄霸亞洲電影市場;80年代起主導電視業;開創了看電視聽收音免費的劃時代舉作(在TVB之前香港看電視盒聽收音都是要收費的);培養了大批大牌明星(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等等)。大大的增加了大眾的娛樂,滿足了大眾的需求當然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或許人們更關注的是他同時也是一名慈善家。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讀大學的時候去過好多大學都有一棟樓叫「逸夫教學樓」或者「逸夫圖書館」、「逸夫實驗室「之類的。當然還有很多學校會有」逸夫勵志獎學金「(反正我們學校有)。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人肯定超牛逼而且超有愛心。

今天看到數據統計他捐內地教育近50億港幣,項目六千多個!大善啊!
他的善舉多次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讚許,獲得多所大學頒授榮譽學位,英女王兩次頒授他CEB勛銜和冊封為爵士;得到過江澤民和溫家寶等領導人的接見。07年獲得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這也是內地對她的慈善事業的最高肯定。98年獲得香港最高榮譽
「 大紫金勳章」等等。

其實我還特佩服他一點,他直到104歲才退休!天啊!一個人幹了兩個人工作的時間!

--------------------------------------------------------------------------------------------------------------------------------------------
今天看了我的知乎2013!深感慚愧,於是我決定做第一個回答!


-
說兩件圈外人不知道的事。

一、

我大學剛畢業時,在台灣中影上班,有一天被副總叫去開會。長官說道,邵氏想收了,一堆老電影想找人接手(主要是電視的播映權),開價才幾百萬台幣,車載斗量的老片呀,副總問了,能接手不?那才是 90 年代初呀,別說幾百萬,幾個億都該拿下才是,那可是大半個香港電影史呢。

我說了意見,副總不置可否,後來決定了,從中視拿個時段(中視、中影,都是國民黨黨營事業,一體歸於國民黨文工會管理),後來拿了個深夜時段,試播幾部邵氏老電影看看,看收視如何?

節目是我管的,我排的片單,第一部是「金燕子」,第二部是「大醉俠」,我還很勇敢,沒有縮調畫面,直接給上的寬銀幕,才兩周,收視一蹋糊塗。此事就此作罷。

邵氏其實很早很早就在收束了,那時的邵爵士也是年過八十的人。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那堆片子現在花落誰家?並且,我也一直在驚訝,邵爵士的辰壽,竟然如此之長。

(幸好當年沒收,台灣中影自己也倒閉了,自己片庫幾百部片子,還不是要落人手裡?)

二、

後來在社會上工作,無意中認識了一個亞視的舞台總監,他原是香港無線的高管,後來跳槽亞視,再跳大陸,再跳台灣……。(因為香港房地產崩盤時,被房貸套牢了,四處奔走謀生)。

一次跟他在上海喝酒,聊到無線,他說了一個很果斷的描述,大意是:

「無線,邵氏,這一套,其實就是托辣斯的作法,從片廠到院線,到電視台,到廣播電台,從演訓班,到工作人員訓練班,邵逸夫的作法就是包天包海,一定要弄得其它人沒飯可吃。那還不是仗著香港沒有反托拉法,要是有,也就不可能出現『邵氏 + TVB無線王國』了。」

「唯一一個跟邵逸夫斗,活下來了,而且還活的不錯的,是鄒文懷。」

我當然清楚,一個無線的離職高管,不可能說什麼好話。但,邵逸夫的作為,確實是全世界的特例,再沒有第二家電影製作公司可以作到那種程度(除非是反托拉法執行「公司拆解」前的米高梅影業),從最源頭的人員培養,到中端的電影上下游,到最末端電視廣播平台。

邵逸夫一人,全包辦了。

全世界,再沒有第二個人。

-


我懷疑邵逸夫老先生是處女座的·有輕微強迫症,··

因為當時非要給每個好點的大學都修一座樓,很多211985級別的表示我靠我不缺撥款啊,於是邵先生找政府機關施壓,大多數學校都扛不住壓力修了,清華表示我不需要啊,我不缺錢啊。我級別比政府不低啊,你找他們壓我?我們211985級別的學校缺錢??我部級單位啊,您給三本大專啥的捐多好···
邵先生最後找到統戰部施壓,大家知道咱們國家統戰啊跪台啊等等都軟骨頭啊,最後清華沒辦法調了一小塊地方給他蓋樓····

個人感覺如果真的如211985級別的學校不要,只給藍翔之類的大專蓋樓的話,估計大家會對邵逸夫的印象就是大專··所以就是找統戰部門施壓,即使人家不缺錢也給他蓋,這樣大家一想起來就是印象卧槽邵逸夫好牛逼,都是給211985級別的學校蓋樓啊


竟然還沒有人提到 Shaw Prize,邵爵士弄了個邵逸夫獎為諾貝爾獎填坑,十多年來的獲獎者們也確實都有其出色的科學研究成果,這也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蕭瀚邵逸夫先生去世了,很多人在紀念。我簡單概括下他的一生:先把自己過爽了,接著有條件了就讓別人也過得爽。這樣的人生是圓滿和幸福的。


轉一位前輩寫的:一個人,是要犯下何等滔天惡極,才要用後半生如此捐福贖罪。
1964.6.20,如今香港國泰集團前身,電影懋業公司老闆陸運濤,帶剛新婚妻子從台灣亞洲影展返航香港,懋業全體行政人員共57人因飛機意外失事全體遇難,次日才有香港邵氏帝國崛起,和那句「邵氏出品、必屬精品」的底氣。此事距1981聖彼得堡普希金機場大空難還尚早多年。這次影展邵逸夫因故未出席,他自此深悉隱匿行蹤之重,遠居西貢隱蔽視線。香港豪紳名士能夠數十年不為狗仔隊跟蹤追跡,可謂唯一一人。
內陸到新馬,遍地逸夫樓,此外還有大額逸夫獎和逸夫獎學金,筆筆善款過億,然而邵逸夫如此豪筆富有,卻事業坎坷,經營始終不善。從邵氏反目、陸運濤懋業雄霸天下、到鄒文懷出走創立嘉禾,及吝嗇錯失李小龍而丟半壁江山,時至今日邵氏吝嗇之名尤以TVB可表。
邵逸夫創辦香港小姐競選,得稱香港Hefner,花街花台是他終生無一缺席的活動,箇中原因家中不睦,二太太方逸華終守得他天年。
新加坡首富家族陸氏夢損香港,從此東南亞再無懋業。成王敗寇,兩代人後,天下人只知邵氏一家,再無人還記得陸氏,而此時邵氏早已脫胎換骨。香港影業多傳與三合會有染,尋根究源,或許即始於此。
逝者已逝。腥風血雨,誰人沒有雙手膩血的青春,卻不是日後都如此般廣濟善施。邵逸夫一百單八獨缺一合,天年家中壽終正寢,已是福壽祿三歸,既不枉他半生風雨半生德。


說一句吧:六叔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是一位傑出的慈善家,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愛國者。


在我看來,逸夫先生是個胸懷天下、仁慈濟世、淡泊名利的企業家。
他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獨特的視角,在香港電影業最輝煌的時候,當然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他慧眼獨到,看到了電視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把精力從電影轉到電視。
他善於發現人才,大膽任用人才,正因為他才湧現出至今仍舊活躍在熒屏上的天王天后。
他非常重視教育和醫療事業的發展,名副其實的慈善家,但他卻沒有把慈善當作宣傳自己的手段,他不是財富上最富足的,卻是精神上最富有的。
留下的不僅是每所學校里的逸夫樓。
Rest in peace.


邵逸夫先生一生行善,他捐贈建造的逸夫樓幾乎遍及了中國每個角落……他一生除了對電影和TVB之外還對教育醫療事業捐贈巨大……您一路走好!!!!!!


我的小學有一幢他命名的教學樓,我的高中春暉中學,有他命名的一幢行政樓,我的大學浙大,有一座他命名的科技館,深感恩澤,不願多論,邵逸夫先生千古
補一下浙大受先生捐贈的項目總覽


說一個細節:
剛剛在看《鏘鏘三人行》,許子東在談到邵逸夫的傳奇時,講了下面這個軼事:
中國青年網簡述:

 推有聲片險喪命

  邵逸夫勤奮又肯鑽硏,很快就對電影製片的各個環節了如指掌,自編自導都不在話下。1932年,當時的邵逸夫意識到,儘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已建立起影業基礎,但與歐美國家的有聲電影相比,無聲電影定將被淘汰,於是提出了拍攝有聲電影的建議。為此,他赴美購買了有聲設備,並自創劇本拍攝有聲片《白金龍》,由粵劇名伶薛覺生擔任主演,邵逸夫自己擔任製片和導演。

  《白金龍》放映時曾轟動一時,據說有一次放映時,觀眾硬是想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裡面。為了這部開創性的影片,邵逸夫曾死裡逃生,他在赴美購買有聲電影設備的途中,遭遇輪船觸礁沉沒,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大海上飄泊了一夜才獲救。

許子東說:「他像那個Pi啊!」


看了那麼多送樓的,我來個不一樣的


邵六叔能在60年代混亂的香港打拚創立tvb跟向華強和平共處這麼多年想必也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 電影業本就黑白均沾倒也不奇怪 原罪論 捐樓什麼的也不排除有贖罪的動機 一個如此成功的商人背後到底有什麼我不能肯定但必定包含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 邵爵士所做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他推動了一個社會的發展 但是因為這些而神化他未免有些片面了 所以梟雄一詞真是恰到好處 【權當我是小人之心吧 匿了】


1、他的商業手腕很強。邵氏電影之所以那麼成功,是因為邵逸夫是商業強人,一家公司把整個香港電影業從頭到尾全部吃透了。他從上游開始做藝人培訓班,中游用合同鎖定導演和演員,下游控制電影院。這種打法在香港,幾乎很難找到對手。

2、他的商業判斷很強。邵逸夫很早就有一個判斷:電視必將取代電影,贏得更大的市場。所以從70年代開始,就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電視業,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延續了商業上的輝煌。不錯,邵氏錯過了香港電影的黃年代年,但是它也稱霸三十年賺夠了。而且,也因此成功躲避了後來香港電影的崩盤。要知道,香港電影進大陸從來都很難,但是邵逸夫的電視節目卻可以在大陸合法落地。

3、他的運氣很好。邵氏當紅的時候,國泰本來打算大舉進入香港電影業,但是老總因為空難死了,反攻也就無疾而終。在電影事業上,第一次抓住歌舞片,第二次抓住武俠片,兩次都是熱點,都能引領潮流,這很難說是天賦,更多的是運氣使然。

所以,當你翻尋邵氏電影的時候,也許會我和一樣突然醒悟:啊,這個人竟然活了那麼長時間,做了那麼多事情,以至於他的偉大功業都在我的青春期之前就已經過去了。


推薦閱讀: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叫做性情中人?
papi醬是誰?
有哪些人物一出場你就感覺「穩了」「放心了」「贏了」?
哪些名人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TAG:人物 | 邵逸夫 | 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