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外形設計真的很好嗎?如果好,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套上了外殼?
外形設計對中國用戶有多大影響?
「外形設計對中國用戶有多大影響」?
每次換代前的各種猜測概念圖瘋傳不是因為外形?
顧客購買之前看到的不是本身的外形?
與你的觀點恰恰相反,個人覺得相較於功能配置,中國用戶比其他任何國家的用戶都更在意 iPhone 的外形。
至於外殼,那是對機器加以保護與展示個性的需求。與產品本身的外形設計是兩碼事。我不喜歡外形設計(內部配置)這樣的區分方法,只要是需要保持接觸的產品(包括僅僅是視覺上的接觸),沒有人會使用裸機,那麼從此可推出代表這個產品的是外形,但事實顯然不是,所以如果將一個產品進行這種粗暴的二分法來看待,我認為和我們接受的那些馬克思哲學機械的一面並無二致。
如果只給出一個答案,那麼前半個是問題的答案是:對,真的很好。如果不需要考慮語言表達上的周密性,大可以說:他們是做的最好的。
而後一半的問題就複雜了,這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設計本體性尋蹤》(http://www.hi-id.com/?p=2753),裡面也涉及了這個問題,但文章較長,我在這擷取幾個方面來談。
Apple 的設計非常出色,有些方面可以超出同類設計甚至整個設計領域一代,這個一代不是指一代產品,而是指一代設計師,比如像我等設計師在耄耄之年在「You and I have memories longer than the road that stretches out ahead」坐在懶椅上的時候,仍會對諸如 Unibody 等產生「羨慕嫉妒恨」 。消費者能體會到設計的出色,能體會到產品製造的精度,從裝配的精度到設計的清晰和確切帶來的精度,但是這種消費者的體會是日常的,甚至是不會作用於強意識的,可能只在偶爾將同類產品放在一起的時候才有明確的意識。
是的,消費者對設計的消費,或者說對於質量和品質的消費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設計本體性尋蹤》中我引用了《The Meaning of Things》一書的調查數據,顯示人們並不關注產品的品質,而是在這個產品上的生活經歷,那些最有感情的物品並不會和品質直接相關。
我在《設計本體性尋蹤》提出的一個看法是,隨著物品的自動化和數字化,功能抽象化,你手拿著 iPhone 不會去意識馬達的位置,你拿著一個碗需要去察覺是否有缺口,當物品抽象化之後,物品就符號化了,我們對物品的感知偏向了這個符號所指的內容。另外一面,隨著市場化以及現在的信息化,我們對物品的感知和認知也在走向符號化,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去感知物質的本真,而是對它的進行信息的拾取。
如果去調查和分析那些套上外套的個例,會各有不同,有的出於安全的考慮,有的為了好看好玩,有的為了遵循某種習慣……但背後的根本,就是我們是在作符號的消費。消費行為中即日常使用中,個體的情感和認知介入也會走向符號化,兩人都用同一款 iPhone,即使在不開機的狀態下對自己擁有的那台的認識是不一樣的,這是理念和情感凌駕感知系統的一個例子,所以很多對其設計品質有認識的人一樣會用外殼,因為它已經獲取了這種認識,它並不需要經常用手去確認,但是它在符號上也有追求,所以會去用各種好玩的外殼,有的會去保護這種品質,因為他在概念觀念上去和這種品質作交流了,所以用一些糟糕的外殼也不足為奇。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沒有人去買一個沒有「外觀」的產品再去套一個外套來用,也就是說設計的品質作為根本是不會變的,也就是這一問題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其實並不矛盾。1.蘋果的外形設計真的很贊,據說甚至艾文為了保持邊框的手感拒絕為四鳳刷其他塗層 結果導致了死亡之握
2.因為蘋果很貴,而大家希望保護好它
3.中國人很看重蘋果的外形,因為在中國它不僅肩負著通訊產品的使命,還成為了某些群體眼中身份的象徵,所以影響很大。
先不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有問題。外形設計的好壞和裝不裝外殼本來就沒有必然的聯繫在裡面。因為用不用外殼完全是一種消費者的個性化行為,不能夠單一的歸結於外形設計上。而凡是涉及到消費者行為的,其中的原因肯定是很複雜的,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竟然問題提出了,自己就試著解答一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Iphone的設計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全球風靡就可以說明一切。不論從硬體和軟體性能上,還是從外觀設計上,Iphone都代表著新一代移動互聯手機的發展趨勢和引領著手機生產和銷售變革的新潮流。Iphone可以說是手機工業設計上的一個巨大變革,從設計美學到製造工藝,iphone都顛覆了我們原來的想像。總體說來,Iphone的外形設計簡約而不簡單。作為最薄的智能手機,9.3mm的超薄機身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眼球的視覺衝擊,更重要的是帶給我們非同一般的手感。而這樣超薄的機身,恰恰給了外殼這種副產品發展的空間。兩片鋼化玻璃機身加上不鏽鋼銀邊,讓這部手機整體散發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
下面說一說Iphone的外殼,我現在一直使用的詞語都是「外殼」,而不是通常大家說的「保護殼」。因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具體的下面再說。
使用手機外殼的原因和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一、保護性
什麼是手機外殼這個副產品生產的初衷?我覺得最初的目的比較單純,就是保護手機。還記得前幾年手機外殼剛剛出現的時候,都叫做保護殼。最開始主要是那種硅膠殼,很快又有了塑料殼。消費者在買這些保護殼的時候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保護自己新買的手機,防止手機被刮傷,摔傷。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時候用手機保護殼是幾乎完全犧牲了手機外觀為代價的,這點應該很好理解。因為當時的保護殼根本沒有美感可言,我自己深有體會,當時用剛買Nokia N72的時候,心疼手機,買了保護殼套上,但是使用一段時間以後,覺得這個東西不僅難看,還嚴重增加了手機的厚度,讓本來就不薄的手機變得更厚重,非常的礙事,所以從那以後,我換了幾部手機都就沒有再使用它了。
二、昂貴的價格和人類愛惜貴重物品的本能
外殼的保護性的道理同樣適用在Iphone身上,5000元一部的手機,對於中國普通消費者來說,絕對不是一個便宜的價格。大多數人都是在這股強勁的蘋果風潮中,控制不住自己內心對蘋果產品的渴望,一咬牙,一跺腳,買了一台給自己。當然會把它當成心肝當成肺,百般愛惜。可是,再怎麼注意再怎麼小心,意外情況誰都不可能預測,所以為了防患於未然,給Iphone穿山一件防護服是很讓人省心的辦法。所以,昂貴的價格和人類愛惜貴重物品的本能是Iphone使用者購買保護膜的最重要原因和目的。
三、Iphone的外形設計功不可沒
就像我之前說的,如果你用的是一部磚頭機,你還會願意再給手上的磚頭加厚加重嗎?我想都不會願意的。縱觀現在的手機外殼市場,又有哪一部手機的外殼能像Iphone的外殼一樣,幾乎成為新的一個微型產業。現在淘寶等網上商城裡,專賣Iphone外殼的商鋪越來越多,外殼的手機也變的多樣化,而且很多商鋪還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這是為什麼?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Iphone的超薄純平稜角分明的外形設計,給了外殼廠商無限的發展空間。超薄的Iphone,套上手機殼後依舊手感良好,而且依舊好看。這就消除了使用者購買外殼的顧慮。純平的背面給了外殼設計關闊的空間,各式各樣,風格各異的花紋圖案被製作在外殼上,給手機帶來了新的味道。
四、突顯個性化
曾幾何時,對於很多使用者來說,Iphone是富裕,時尚,潮流,品味的象徵。Iphone里中低端消費者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能買Iphone的高端消費者畢竟不是占多數的。說的俗一些,手上能有一部Iphone,是多麼有面子的事。但是,今非昔比,
隨著蘋果公司的戰略調整,中低端消費者也成為了其目標消費群體。Iphone每年的更新換代,還有新品舊品價格的調整,再到去年推出3000多元的8G Iphone 4,都說明Iphone已經不是有錢人的專屬了。再加上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Iphone已經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所以,Iphone已經無法倖免的成為了新一代街機,果粉的數量這兩年可以說是爆炸性的增長。在這種背景下,消費者的心理會怎麼變化呢?眼看著花了自己半個月一個月的心血去買了一台,但是走在大街上,人人手裡都拿了一台一模一樣的,內心的那種虛榮心是不是沒辦法得到滿足呢?竟然機子沒有辦法改變,那麼就從外殼入手吧!買一個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手機殼套上,至少感覺與眾不同了。所以,我說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也是Iphone外殼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無論一款產品設計得再美輪美奐,看久用久了,還是會審美疲勞的。這是人類的特性。所以,用手機殼可以緩解這種審美上的疲勞。這就是為什麼很多Iphone用戶買了各式各樣的手機殼,今天高興用這個,明天開心用那個,這種消費行為,尤其體現在女性用戶。
汽車的真皮座椅也會有人覆蓋上一層保護套的,這是想延長易耗品壽命的一種簡單方式,如果哪天蘋果推出買手機送apple care+的服務,我肯定不會帶套的。
就像鑽戒需要戒托。
我還沒有發現哪個套子對iphone有視覺增強效果,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但戴上套子後手感更好,iphone太滑。
1.安全;2.裝飾—個性和美觀
嗯,只有 Nokia 這種官方換殼的才是王道!
你喜歡可愛的寶寶嗎 既然他/她已經那麼Q了 為什麼媽媽們還要買各種可愛的衣服靜心打扮呢?
人們只對足夠美好的事物才會抱有興趣 穿著打扮只會讓寶寶變得更可愛更「自家的孩子」 有誰會去打扮一個熱水瓶么?
鋁導熱能力太強,冬天太冰手,不喜歡這種冰冷的感覺。
要是你家有孩子,你就該知道戴安全套有多重要!
好不好每個人評判標準不同。但是覺得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極簡的外形和幾乎看不出封裝痕迹的封裝都很優秀。iphone本來設計初衷可能是在使用時不貼膜、不套外殼,所以追求屏幕材質硬度和解析度,追求厚度。國外好像套外殼的不多,但是中國,套個外殼,貼個膜。屏幕硬度、解析度、厚度這些優勢立馬沒了。
iphone的話,其實大多人不是沖外形去的,其實大屏幕智能手機外形真很難有什麼大突破
當年iphone發布會一開始老喬提到iphone,底下的人激動不已,但是在看到一代iphone外形的時候,其實底下很多人應該是有點失望的,直到老喬展示多點觸控大家才又激動起來。有興趣可以找視頻看看當時這幾個點台下的反應。
美總會輸給新鮮感
沒錢,怕摔,老外基本都是裸機的。就是因為摔壞了再買個毫無壓力。
剛買的ipad,心血來潮去買個保護殼,回來被老公批評土包子,那麼好看的外形全遮住了(偶買的是便宜的全包的皮外套)不出兩天,早上醒來老公一臉歉意的給我討價還價,給你說個事,不準打我。得到允許後,直接拿ipad給我看,機子一角一個小小的傷痕,再一看皮外套都爛了一塊。原來此人半夜拿著玩掉地上了。如果說沒那個保護殼還不一定摔成什麼樣子。這下好好給自己扳回了一局,老公虔誠的給姐承認錯誤!!手機也是一樣的不耐摔
長得帥就不必穿衣服了?
1、我覺得大部分使用iphone的人並不知道它真正是好在哪裡,大多數屬於盲目和從眾的購買。
2、當發現周圍10個人中有5個人都在用iphone的時候,優越感就消失了,只能用外殼來凸顯自己的個性。
3、過高的售價,讓很多人不得已加上一個多餘的套。
本人非設計師,也不能從專業的角度來討論蘋果手機外形設計的優劣,只能從個人的體驗角度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問題的前半部分,蘋果手機的外形設計確實是好的,特別是4代,僅從手感來說,確實是優於市面上的其他手機的。
其次,為何要帶保護套。
想起一個笑話。說喬布斯讓蘋果的設計師努力提高iphone 的屏幕亮度,還有減少iphone的厚度0.5毫米。後來設計師們終於完成了這個高難度動作。但是一進入中國市場,先上一層貼膜,亮度降低20%,再加一個保護套,立馬就變厚5毫米。喬布斯知道這個事情後,就氣死了。
好了,這僅僅是一個笑話。
看我身邊的朋友在用iphone的,基本都套了外殼。在我看來原因如下:
第一、iphone手機價格高,用戶自然而然的希望能夠保持它的嶄新程度。至少我很少見到用諾基亞的朋友套了外殼的。
第二、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iphone設計的外殼,有些確實做得非常好看,這也為女孩子們經常換外殼提供了外部條件。諾基亞或者其他的手機就沒有那麼多的外殼來配套。
第三、iphone 手機的形狀唯一性。諾基亞的產品線琳琅滿目,三星摩托HTC等等都是花樣繁多。而蘋果就一個形狀,這也是為何市面上有如此之多的外殼的原因。(這點為補充第二點)
第四、國人使用iphone重在面子。這一點似乎是有失偏頗的。我記得蘋果官方曾有過發言,說蘋果就是是不需要貼膜的,另外如果不套外殼的話,手感會更佳。但是我們基本不會去在意iphone帶給我們的手感,更看重的是我手中的這個手機可能是我省吃儉用兩個月的工資。沒有理由不好好保護,至於手感?滾丫吧。
最後,外殼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保護了手機在某些時候的破碎,這是不可否認的。另外大家也有種感覺就是iphone不禁摔,諾基亞從五樓掉下來,電話鈴聲在一直在響呢。
你不會因為裸體漂亮就不穿衣服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