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前半生榮耀後半生潦倒的真實人物?

溥儀那樣的也不能完全算是,畢竟他一直是個傀儡,後半輩子做了園丁也算是有了個不好不壞的結局。

相關問題:有哪些前半生潦倒後半生榮耀的真實人物?


既然有了電影標籤(多圖),那就不得不說說有著「好萊塢之王」,「好萊塢浪子」之稱的馬龍·白蘭度了,沒錯,就是「教父」。

馬龍·白蘭度一生極負盛名,是方法派演技的集大成者,被譽為「演技之王」,「電影教父」,一生憑藉早期的《碼頭風雲》和晚年作品《教父1》兩次封獲奧斯卡影帝。百年來最偉大100名男演員中排名第四。 (白蘭度在憑藉《教父1》封影帝之後因不滿當時美國原住民即印第人的生活狀態,以拒絕出席奧斯一事也算是一段軼事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馬龍·白蘭度性格桀驁不羈,叛逆,放蕩無畏。但是在表演方面卻擁有著極大的天賦。一生作品中絕大多數都是精品。
在拍攝《叛艦喋血記》的時候因白蘭度的性格而發生的種種鬧劇導致此片進度嚴重拖延,而且多出了電影經費600萬美元。連當時的總統肯尼迪忍不住打聽「這劇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即使如此,此片上映後還是好評如潮。
白蘭度早期經典作品《飛車黨》可謂是「公路片」的始祖,影片精準刻畫了美國青年乖戾、陰鬱、好鬥和渴望得到社會認同的形象,被認為「喊出了美國青年一代的心聲"。白蘭度在片中跨著「凱旋6T」摩托車,身穿黑色皮革夾克,緊身牛仔褲,黑色手套及長靴,內里的白色T恤,的經典裝扮,更是掀起一陣狂潮後來被無數人所模仿。

白蘭度私生活極度混亂,雖然自己承認是同性戀(應是雙性戀),但是仍三度結婚並且生下9個子女。他至少還有25個情人,其中6人為他自殺,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私生子女。(傳聞還與他的同門師妹夢露有過曖昧關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馬龍·白蘭度還是樂壇天王邁克爾·傑克遜傑克遜的人生導師。

也是如如今好萊塢當紅男星約翰尼·德普的忘年交,或者說也有師生一樣的關係,兩人合夥出演過經典電影《唐璜》,德普還邀請白蘭度出演他自導自演的作品《英雄少年曆險記》。

然而這樣一位了不起的電影巨星,晚年生活卻無比凄慘。晚年的白蘭度身患肺炎且身體嚴重發福,無奈只能坐上輪椅,更有報道指他欠銀行1100萬英鎊(約1.43億人民幣)的巨債。

晚年的白蘭度兒子殺人,女兒自殺,他為了幫兒子脫罪向銀行借貸,不過還是其子還是判刑入獄,白蘭度也因此欠債400萬英鎊。以對他來說算是微薄的退休金和政府津貼度日。
1972年,白蘭度憑藉電影《教父1》第二次奪得奧斯卡影帝,憑藉在《教父1》中的精彩表現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電影拍攝前白蘭度還進行了對他來說簡直是侮辱的試鏡,且片酬只有他以往片子報酬的零頭30萬美元)。
白蘭度在《教父1》中的演技無可挑剔。將維克多·科里昂教父緩慢優雅的紳士風度,與這位黑幫大佬表面下的暗藏殺機,和他的不怒自威表現的淋漓盡致,馬龍·白蘭度的這部電影在世界影視上的地位勿用贅述,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白蘭度的演技出神入化。

2004年7月1日,馬龍·白蘭度在洛杉磯一家醫院逝世,一代巨星隕落。享年80。

另附白蘭度與費雯麗主演的電影《慾望號街車》劇照一張,費雯麗的一生,也算是符合這個題目了吧?

最後,附自己畫的「教父」肖像一張致敬馬龍·白蘭度,水平有限,望各位不要嫌棄。


我要說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大都出身富裕家庭,一生都一帆風順,並且在各自的領域出類拔萃,但卻在同一年走向了同樣的終點。

姚桐斌 (1922.09.03—1968.06.08),男,江蘇省無錫市人,祖籍安徽休寧, 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1945年,姚桐斌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現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勛。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被紅衛兵毆打致死。


趙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吳興人,出生於河南開封,中科院院士,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為中國人造衛星事業作出傑出的貢獻。他於1933年於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35年赴德國柏林大學學習,1938年獲博士學位。1941年兼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1944—1949年任代理所長、所長,其間1944—1949年兼任南京大學理學院氣象系教授,講授動力氣象學,1967年,中國科學院「造反派」開始奪權,趙九章首當其衝。他所有的權利統統被剝奪殆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補償給他的,除了學習班,便是白天夜晚沒完沒了的充滿野蠻與瘋狂的批判和鬥爭。1968年10月在寫完最後一份檢查後自殺。

陳紹澧:1925年12月24日,陳紹澧出生於廣東省東莞市,1948年從燕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赴美留學,1950年獲得衣阿華州立大學化學系碩士學位。1950年陳紹澧回國,在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分所工作,後被調往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文革期間,陳紹澧被說成是從美國回來的特務,遭到迫害,後來自殺了。


周華章 ,男,1917年,周華章出生於江蘇江陰,1939年從清華大學地學系畢業後考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48年3月赴美留學,1952年6月獲得芝加哥大學數理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剛到美國時就公開表明了自己支持共產黨,後還多次參加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的活動,受到美國移民局的警告,在美國國務院安全小組被建立「存檔」。1953年1月周華章回到國內,任職於清華大學數學系。文革開始後,周華章被說成是「特務」、「裡通外國」,並被軟禁在家中。當時有一張題為「周華章是人還是鬼?」的大字報。這使得他心理壓力很大,寢食難安,1968年9月30日其住所跳樓自殺。


林鴻蓀,力學家,化學流體力學專家。在創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力學研究室及後來的力學研究所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為創立新的力學學科——化學流體力學作出貢獻。60年代在研究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總體方案、燃燒、傳熱、低溫技術和地面試車技術,以及在組織領導研製低空導彈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後來的發展打下重要基礎,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力學人才。他出生於天津,他的父親是一位有愛國思想的銀行家,抗日戰爭初期任天津中國銀行副行長,後被派往印度,任印度中國銀行行長。受其父影響,林鴻蓀從小勤奮好學,1949年 在美國布朗大學獲數學碩士學位。後回國效力。「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超低空導彈研製工作被迫停頓。不久,林鴻蓀因莫須有的罪名被「隔離審查」,並受到人身侮辱和精神上的嚴重摺磨,終於在1968年12月15日含冤而死。


程世祜,結構力學專家。從事航空航天器結構穩定性的研究,在內壓圓柱殼體穩定性理論與實驗方面獲得成果,為中國早期航天器總體設計研究作出了貢獻。1945—1949年 考取公費出國留學,先後在英國曼徹斯特、臘格比城和格拉斯哥城的機械製造廠等實習工作。1949—1950年 美國監湖城猶他大學機械系學習,1950年獲碩士學位。1950—1955年 美國芝加哥伊里諾伊理工學院力學系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文革時期於運動的衝擊與當時對科研工作的「瞎指揮」,實際上各項研究工作基本停頓。程世祜由於無法繼續科研工作,心情十分焦慮不安,又受到當時極左思潮的種種衝擊及步步緊逼,甚至對他施加人身侮辱,使得一心為了報效祖國排除萬難回歸本土的愛國科學家程世祜無法忍受這種種誣衊和冤屈,終於在1968年10月23日含冤自盡身亡,享年50歲。

這只是文革當中受迫害的科學家們中極小的一部分,文革時中科院131位科學家被打倒 229人遭迫害致死。


我在這個答案里為何現在大量的公民對國家不知感恩? - 哲部豪跋的回答


提出來一個觀點和一個問題,希望各位能想一想


我們能活在這個如此繁榮的時代,我們應該感謝的是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圖靈、袁隆平等一系列堪稱偉大的科學家們

建國後,有一大批在全世界師從於當時最偉大科學家的青年才俊們回國效力,他們的下場如何呢?這些下場凄慘的學子們中間會不會出現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圖靈?他們的學生們呢?


前半輩子作為黨的領導人之一,後半輩子在蘇聯,每月只有110盧布的生活費,而蘇聯普通工人的退休金基本都超過了150盧布。

王明(1904甲辰年~1974年3月27日),安徽金寨縣雙石鄉(時屬安徽省六安市)碼頭村人,原名陳紹禹。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江局書記等職務。

1930年從蘇聯回國後,打著「反對立三路線」旗號,在1931年1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奪取了中央領導權,至1934年間,在黨內推行了一條以教條主義、媚蘇親蘇為特徵的「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對革命事業造成了極大危害。

1931年6月,總書記向忠發被捕叛變,斯大林指示米夫以國際名義指定由王明為代理書記。黨內開始了第三次「左」傾錯誤的統治。同年9月,黨中央機關遇到破壞,王明隨米夫去蘇聯,任中共駐國際代表。王明去蘇聯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負責,博古執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

而李德同志是1932年在上海執行公務的時候,接到了博古轉交的《共產國際駐華軍事顧問委任書》,這才沒有返回總參謀部復命,而是去了江西蘇區。

但共產國際的說法卻是,當時王明打了報告過來,說是中國紅軍缺乏正規軍事人才,而共產國際真正派出所的軍事顧問還沒有抵達中國,所以想要讓李德留下來幫忙。

於是,共產國際勉強同意李德以『志願者』的身份留在中國,身在莫斯科的王明把博古也給騙了,讓他真的以為李德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軍事人才」

接下來,博古到了中央蘇區後,就把李德給大肆吹捧成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授予他軍事指揮全權。

於是這位僅僅在伏龍芝學過三年的奧托?布勞恩同志就開始了「指導中國革命」的工作。。。

而王明在莫斯科通過刪改甚至捏造「共產國際訓令」遙控指揮中國革命,還矇騙斯大林同志,把蘇共和中共領導人都騙了。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彭德懷甚至直接罵李德是「崽賣爺田心不疼」。

王明建國後在1956年叛逃蘇聯,繼續媚蘇親蘇,攻擊中國革命的「錯誤」,但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後,中央才和他斷了聯繫,王明最後死於1974年,他強烈要求葬在了新聖女公墓,並且他的墓碑一定要在「赫魯曉夫同志」的墓碑附近。(赫魯曉夫是唯一一個沒有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的紅牆下的蘇聯領導人。)

武裝保衛蘇聯就是他提議的。


謝君豪這個演員,在我這95後的記憶中最早是因為《仙劍奇俠傳》裡面的酒劍仙和《隋唐英雄傳》的隋煬帝的角色而被記住的,但實際上他從影是很久的了,在他之前的演藝生涯中,尤其以《南海十三郎》最為出名,而這個南海十三郎 江譽鏐 ,還真是個符合題目的人。

心聲淚影女兒香
燕歸何處覓殘塘
紅銷夜盜寒江雪
痴人正是十三郎


(以下基本來自複製粘貼)


1914年,南海十三郎出生於廣東南海一個貴族家庭,後至香港求學。他性格偏執、內心單純,自幼對粵劇深深痴迷,二十歲時為粵劇名伶薛覺先撰寫劇目《寒江釣雪》一炮而紅。凡是由他編劇的戲,一經上演便極度火爆,往往一票難求。


前半生的南海十三郎,家境優渥,生活富足,再加上他本人天資聰慧,風流倜儻。可謂享受盡了人間的富貴, 在意氣風發的日子裡,在花前月下的幽會中,在天南地北的追尋時,他寫下了不朽的劇作,成為一代粵劇名家。 而抗日戰爭的到來,中斷了他紅極一時的道路,也成為他盛極而衰的轉折點,他參加了勞軍演出,但因不願媚俗而被趕出,而因為業內人的嫉恨,戰爭結束之後更是無人願意讓他寫戲,他不願意寫「情節離奇」但是深受觀眾喜歡的電影劇本,他不願接受親朋好友的救濟,寧願流浪街頭。 終於被當成瘋子,受盡白眼。他隻身來到香港,家人全留在廣州,內地政治風雲變幻,父親江太史慘遭迫害,家人全被批鬥。十三郎有家歸不得。於是真的變成了瘋瘋癲癲的乞丐

1984年一個冬夜,衣衫襤褸的南海十三郎江譽鏐死在街頭。那個時候,粵劇已經默默退出了主流舞台,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倒在路邊的乞丐是一代粵劇藝術大師。


謝道韞。

其實,她的後半生算不上「極其潦倒,沒能善終」,也算不上「還沒死已經生不如死」,但真的算是嘗盡了世間百態。

魏晉時期,在那個最講究出身的時代,她是安西大將軍謝奕的女兒,一代名相謝安最偏愛的侄女,是王羲之嫡子王凝之的妻子。有王門謝氏的身份,她的前半生不可說不顯赫。

然而,她的晚景卻令人嘆惋。謝氏父兄早逝,王家子弟也紛紛凋零。丈夫兒女更是盡數被暴匪屠戮,唯獨留下年邁孤寡的自己和年幼的外孫, 閉門謝客,在孤獨的晚境中追憶當年繁華。

更可悲者,她的詩詞文賦幾乎全都散佚,空餘一代才女之名,讓後人只能在零星遺留的詩文殘稿和傳聞軼事中想像她的才華。

對於她的人生經歷,我直接照搬自己專欄的文章了。

作者:林為珮
鏈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0174314

細想來,最讓我傾心的女子,當屬謝道韞。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中國古代的各個時期,最惹我浮想聯翩的,就是魏晉時期。魏晉名流,風流最是王謝家。而謝道韞,她是安西大將軍謝奕之女,宰相謝安之侄女,又是王羲之次子凝之之妻。謝家之女,王氏之婦,她的身份可謂顯赫至極。


大才子謝朗是她長兄,東晉名將謝玄是她小弟,她才不輸謝朗,智不輸謝玄,小小年紀,便深有其名,更是受叔父謝安的疼愛。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都偏愛她,「謝家最小偏憐女」是她,「多情王謝女」是她,「蕭齋謝女吟秋賦」是她……隔著千年的時光,她留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倩影。

叔父 安 嘗問:「《毛詩》何句最佳?」道韞 稱:「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 謂有雅人深致。——《晉書》

叔父謝安問她最喜歡《詩經》中的哪句,她如是回答。好一個「穆如清風」,好一個「雅人深致」,因為詩經里的這句,喜歡上了她。


羲之的兒子中,有至性之人王微之,有純情之人王獻之,他們繼承了魏晉特有的清韻,一如其父。可是,偏偏,她嫁的凝之,是如此的膽怯之人。

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 曰:「王郎,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復有 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 謂 謝韶,胡 謂 謝朗,羯 謂 謝玄,末 謂 謝川,皆其小字也。——《晉書》

至情如她,自是不肯甘心,「大薄凝之」。她「甚不樂」,甚至在叔父面前憤怨。可是,王謝聯姻的大局,豈能由小女子挑揀?


每每讀到這段話,我總是既羨慕又惋惜。羨慕她可以如此自豪地講出自己的家世——封 胡 羯 末都是何等的人才,全是她謝家的兄弟;惋惜,卻是惋惜,她嫁的凝之。千年之後,中國另一個女傑秋瑾,發出了這樣的惋惜:可憐謝道韞,不嫁鮑參軍。借著她不如意的婚姻,抒著自己的懷。


她應該是可愛的女子。

又嘗譏 玄(謝玄)學植不進,曰:「為塵務經心,為天分有限邪?」——《晉書》

她調皮地逗著自己的弟弟謝玄,取笑他天分有限——要知道,這可是挽東晉江山於將倒、淝水之戰一戰成名的名將謝玄啊。

凝之 弟 獻之 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 獻之 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 獻之 前議,客不能屈。——《晉書》

王獻之有口吃的毛病,與賓客辯論自然吃虧。史書中記載了這麼一個王家的生活小插曲,道韞幫王獻之與賓客辯論,竟然將對方辯得無法駁斥。想來生活中的她,應該是伶牙俐齒不肯輸人的俏女子。


自古以來,淑女名媛這種稱號,一定要評出個一二三的。看《晉書》這段話:

初,同郡 張玄 妹亦有才質,適於顧氏,玄 每稱之,以敵 道韞。有 濟尼 者,游於二家,或問之,濟尼 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道韞 所著詩賦誄頌並傳於世。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風。」只是形容一個姿色甚美的女子嗎?「神情散朗」,是嵇康的氣質,是劉伶的風度,是曹植的舒曠,是淵明的閑適,是那個時代名士的風流。翻遍二十四史,恐怕再難找到第二個擔得起這四個字的女子。蔡文姬太過哀怨,李清照常懷血淚,薛濤倒是稍有此風,然而官妓出身畢竟不能與王謝名門相比。


我想,形容一個女子的極致,應該是「林下風氣」了。一個女子,活得瀟洒一點,於己有益無害,讓人看著也舒心,總勝過弱柳扶風、黛眉長斂的病西施之美。

這是她的詩作《泰山吟》,從詩中,我們看不出一點閨閣之氣,那種魏晉風骨,從文字中溢出。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做到這步,才女謝道韞之名已定奪無疑。然而,她卻不止如斯。


晚年的她,遭受了家族的滅頂之災:

及遭 孫恩 之難,舉厝自若,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其外孫 劉濤 時年數歲,賊又欲害之,道韞 曰:「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恩 雖毒虐,為之改容,乃不害 濤。

孫恩之難,昏惑的王凝之將他的怯弱無能發揮到了極致,葬送了一家人的性命。然而,她卻「舉厝如常」。待聞丈夫喪命、諸子被戮,她甚至沒來得及哀傷,就提一把長劍,護著外孫突圍。

讀至此處,我心一驚:這是那個絕稱詠絮才的閨閣女子嗎?


再一想,也是了。謝家的風流,一向如此。


當年朝堂之上面對油鼎談笑自若、聽聞戰勢觀棋不改的救時宰相謝安石,不也如此嗎?


她仗劍,手刃數人,左衝右突——要知道,此時,她已年邁。及至被俘,她又以氣略鎮住了毒虐的孫恩,保全了自己和外孫。


只是,這場災難之後,丈夫兒女皆慘遭殺戮,王家、謝家同輩的兄弟也先後去世,連她至親的弟弟謝玄也先她而去。

自爾嫠居會稽,家中莫不嚴肅。太守 劉柳 聞其名,請與談議。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 束脩整帶造於別榻。道韞風韻高邁,敘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漣,徐酬問旨,詞理無滯。柳 退而嘆曰:「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使人心形俱服。」道韞 亦云:「親從凋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

年輕時被稱「雅人深致」,成家後依然「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等到老了,依舊「風韻高邁」,這輩子,當真是無人可及了。


以後的日子,她依然閑淡隨適。只是舊時煊赫的王謝世族,已凋零敗落。她閑坐中庭,仍是誦讀那句「穆如清風」。偶爾也在搖曳春光中來了興緻,揮劍林下。


劍氣蕭蕭,她一身素衣,裙帶漫飄。有柳絮紛飛,如雪而落。


恍惚間,她看到了多少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那時的謝家,正是鼎盛之時。


一家人圍坐觀雪,好不熱鬧。叔父謝安問:「大雪紛紛何所似?」她的長兄謝朗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她淺笑而答:「未若柳絮因風起。」

劍走如虹,柳絮因風而起。那一同隨風飄散的,是她數十載的年華。


經歷過大富大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她的心,早已靜如湖水,再無波瀾。


錢福星

台灣富商家庭出身,年少赴日本求學,二戰後考入東京大學,師從名師,娶得日本富家小姐(突破岳父家重重阻力),被黨的統戰人員選中,帶著黨和人民的任務,選擇宇宙航空專業繼續讀博,五十年代前半學成回國,和錢學森等是一撥,受總理接見。本人在中科院力學所(查一下兩彈元勛郭永懷就知道力學所是幹啥的了)任研究員,日本太太在首都師範大學任日語老師。在反右、文革中,倖存,堅持科研,比如珍寶島繳獲的蘇軍新型穿甲彈當時吹風洞沒吹明白,錢老憑藉強大的流體力學造詣給算明白了。最高任職,全國政協常委,台盟副主席。

然後,人生開始轉折了……

1986年,錢老被公派允許赴日本學術交流(當時中日關係很好),期限是三年。當時國內工資是按大團結(10元)計的,而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的頂峰,而他太太又是日本的富家出身,跟他在國內擔驚受怕過了三十年,經濟上一下子矮了日本親族一大截,錢老心裡受到的衝擊、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三年後,(已按知乎要求修改),在老婆的壓力和內心的恐慌迷茫中,沒回國……

起初,錢老的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在日本當研究員的工資並不低,然而都是臨時職位,他當時已經年過60,沒有年金社保,很快沒幾年就沒有人敢再僱傭他了。於是,他失去了經濟來源。老婆家族不容納他,他又不敢回國(心裡有陰影,「滯留不歸、叛逃」要槍斃的),回到台灣,靠親戚救濟。九十年代,台灣的反共意識形態仍有殘留,錢老在大陸當到台盟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於公於私在台灣都是被打擊對象,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可想而知。當年整個家族的驕傲,變成了寄人籬下、飽受攻擊的糟老頭子。

直到2010年,錢老在台灣實在沒人管了,才被接回日本,吃日本的低保救濟。他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排隊等政府免費提供的按摩椅……吃的很少,納豆配生雞蛋是常態……

他還活著……

---------------------------------------------------------------------------------------------------

感謝大家對錢老的關注,很多朋友為錢老的境遇嘆息。

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錢老已經風燭殘年了,什麼苦沒吃過,什麼氣沒忍過呢,這麼多年都這麼過來了,得失榮辱已經不重要了。當然,如果有人,有關部門能給予援助,我會感到感激和欣慰。

錢老的一生命運,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們這個民族在近代的不幸,而這些不幸在當下還是我們國家民族關注的盲點。比如:

1、錢老是台灣南部高雄的木材商家庭出身,在他少年時代,台灣是日本統治的,他作為台灣本土漢族,他的經歷、心態、赴日本求學的過程,是什麼樣的?這不是錢老個人的歷史,而是關係到我們國家民族團結統一、撫平創傷、彌合割裂所必須了解的。了解台灣,不能光看眼前,看媒體,還要從歷史脈絡梳理;

2、錢老是經歷過二戰末期和戰後初期的日本的,以他的身份,他的經歷,對這段歷史可以有深刻的反映;

3、錢老與中共的對接,是由XX的中華學校教員來單線實施的,說明早在二戰結束前,中共的組織已經在日本有所發展,而這些歷史是不被人所知的,隨著當事人的故去,最終會被湮沒;

4、錢老原本是學數學的,但在中共的統戰人員的說服下,轉向宇宙航空,這種選擇和轉向不是個人的思考、也不是某個工作人員拍的腦袋,而是代表著國家的戰略判斷(當時中共最希望進軍的是核武器和航空航天,但工作人員分析,日本戰後的核科學一定會被美國限制學不到啥,所以決定要錢學習航空航天),注意當時的時間結點是1950年左右,新中國剛剛成立,飯都吃不飽的狀態下的國家戰略布局;

5、中科院力學所的事兒,目前對外說的最多的還是郭永懷、李佩夫婦,但肯定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人物和故事……

6、中國政協、台盟組建、開展工作的各種歷史掌故……

7、日本富家小姐,如何衝破家族阻力,選擇跟台灣學霸私奔,如何來到中國,融入社會主義大家庭……

上述這些,如果錢老故去了,就真的沒人再能知道了……這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所以,我希望,相關部門、作家、媒體,可以去拜訪一下錢老,從搶救史料的角度,將錢老的經歷記錄下來,是否發表另說,這是對國家民族財富的搶救!

所以,我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幫忙轉發我的期望,如有上述的關係並有意願採訪錢老的,請與我聯繫。我會幫忙介紹。謝謝!


-------------------------------------------

附上百度百科對錢老的介紹:

後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台盟第三屆副主席。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在日本從事翼射組合體氣動特性的研究,提出了軸對稱體的亞、跨、超、高超間速飛行時的非定常問題的處理方法,給出了定黨和非定黨的氣動力計算公式。後又研究跨、超音速三元非線性非定常問題,解決了高速飛行器動穩定性問題,晚年開始著手研究高雷諾數跨音速粘性分離流動及管內風洞等問題。

——可以看看錢老的研究領域和解決的問題,稍微有點兒理工常識的人都能判斷出其對中國國防工業的貢獻。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張岱《自為墓志銘》

張岱是個很有趣的人,有人覺得他很慘,有人覺得他這輩子值了。我覺得他很慘,也值了。有些人活著是為了來這世上走一遭見識一番,有些人活著是為了舒舒服服享福。如果有的選,我倒巴不得吃這樣的苦,見這樣的市面。
——2017年1月

借地方打個硬廣——
答主新書上市,歡迎圍觀。
《如何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王小圈 地址戳下↓:
噹噹dangdang 京東JD 亞馬遜Amazon

_


黃金榮。

以下為轉載:

黃金榮,舊上海叱吒風雲的人物,連蔣介石都曾經投靠其麾下,後來居然拿起掃帚,在大世界門口打掃衛生,成為當時的一條爆炸性新聞。

利用租界與華界鼎立的特殊社會背景,黃金榮腳踏黑白兩道,左右逢源,是上海灘的巨富和流氓大亨。他苦心經營大世界十餘年,使其成為名噪一時的滬上名勝。1949年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之際,82歲的黃金榮面臨人生的最後一次抉擇——或去台灣,或留上海。最終黃金榮留了下來。「以不變應萬變」是他的處世信條,反正來日無多,聽天由命吧。

上海市軍管會曾對他訓誡,要他不得包庇流氓地痞、破壞社會治安,以求得政府的寬大處理。從此黃金榮威風不再,門庭漸趨冷落,收支也日益拮据。1951年全國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黃金榮不少徒子徒孫被抓捕,警察又在黃公館搜出槍支彈藥和鴉片。在政府的敦促下,黃金榮於5月20日在《文匯報》和《新聞報》上刊登「自白

書」,表示「願向人民坦白悔過」,「擁護人民政府和共產黨」,要「洗清個人歷史上的污點,重新做人」。

在「勞動光榮,不勞動恥辱」的氛圍中,人們認為黃金榮不能光吃喝不做事,政府就派人通知黃金榮,要他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譬如掃地等,尤其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地點正是在他昔日的生財寶地大世界門口。明知是對他的懲罰和羞辱,黃金榮也無可奈何,於是出現了照片中的一幕。路過的市民無不感嘆,世道確實變了。聞訊趕來的記者攝下了這一情景——曾經不可一世的大人物竟如此落魄,又是那麼老態龍鍾。

「黃金榮掃大街」的新聞不脛而走,傳遍世界各地。舊上海另一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得知這一消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留在上海,躲過一劫。考慮到國內外的反響,對黃金榮的這項「改造」措施只是象徵性的,並沒有持續下去,畢竟他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兩年後,黃金榮便撒手西去了。


葉企孫。

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清華大學物理系創始人之一

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半數以上曾是他的學生…

被無數大師封為師尊,「大師的大師」。

前半生聲明顯赫、擲地有聲,撐起中國科學界的大半壁江山

後半輩子卻受盡屈辱,淪為街邊乞食者

兩年後,在北大作教師的張之翔騎著自行車,在校外的一所公寓中找到了他。
張之翔說「他已經不認識我了,我說我是張之翔啊,他說哦哦,坐坐。他坐在藤椅上,就給我看,這個腿,兩個腿腫得很厲害,走不了路。他也沒有牢騷,很平靜的。可是人已經不像個人形了。我也沒有多少好說的,我說先生多多保重,我就,我就……」
他淚流滿面。
「……我就離開了,以後再也沒有看到他」。

他的侄子說他從沒對任何人講過自己的悲慘,「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歷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感嘆自己的人生」。

他只是經常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點古典詩詞或歷史書打發時光。
1977年1月13日,他去世。在生命的盡頭,錢臨照去看他時,他取出《宋書》來,翻到范曄寫的((獄中與甥侄書》中的一段:「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然平生行已在懷,猶應可尋,至於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我反覆念他這幾句話
「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
一直到八十年代,已經平反之後,清華想要為他塑像之時,仍有人說「你們要為這個人造像,我就尿它」。

「然平生行已在懷,猶應可尋……」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國科學界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文章里說「有人懷疑中國民族不適宜研究科學,我覺得這些論調都沒有根據。中國在最近期內方明白研究科學的重要,我們還沒有經過長時期的試驗,還不能說我們缺少研究科學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學研究,五十年後再下斷語。諸君要知道,沒有自然科學的民族,決不能在現代立腳得住。」
八十年過去了,他在空白處栽種的一切,讓我這樣的後代得以生活在一個濃蔭蔽頭的世界上,而我卻今天才知道葉企孫先生的存在。

「至於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這張照片上,他是如此坦白溫和地看著我,不求理解,不加責問,但這樣的疑問,卻從此重重放在了人的心頭。

(以上內容摘自柴靜紀念葉企孫先生文章《而我卻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剛看到這個問題時,我腦子裡竄出了好幾個人物,但是細細一想,都不合格。

第一個想到的是鄧通,有一位答主提到了,我就默默點了個贊。

然後想到了石崇和元載,但這兩位都是榮華富貴一生,至死也是富家翁,談不上「半輩子潦倒」。

同理,和珅落魄也就那麼十幾天,也不能歸入「半輩子潦倒」的行列。

元首至死也是元首,歸進來明顯不合適。拿破崙相對合適一些,然而他的潦倒和榮耀存在著很多交叉部分,實在不好寫。

想來想去,還是老司機曹雪芹最合適了。

曹雪芹是老司機的證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86015/answer/152077595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主政江寧織造達五十八年,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天下推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駕四次。

曹雪芹早年托賴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璽、曹寅之徳),享受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公子哥生活 ,日子過得心滿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園中游卧,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閑消日月」。他終生都對這段幸福生活記憶猶新,在《紅樓夢》開卷第一回《作者自雲》中親切地呼曰「夢幻」 。

雍正五年十二月,時任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一說父親)曹頫以騷擾驛站、織造虧空、轉移財產等罪被革職入獄,次年正月元宵節前被抄家。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內務府筆貼式差事,後來進入西單石虎衚衕的右翼宗學擔任一個不起眼的小職位。

乾隆十二年,曹雪芹三十三歲,移居北京西郊。此一時期,曹雪芹一面過著覓詩、揮毫、唱和、賣畫、買醉、狂歌、憶舊、著書的隱居生活,一面靠賣字畫和親友的救濟為生。「在那貧窮潦倒的境遇里,很覺得牢騷抑鬱,故不免縱酒狂歌,自尋派遣」,其正邪兩賦而來的真性情愈加鮮明。

在隱居期間,曹雪芹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將舊作《風月寶鑒》「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了巨著《紅樓夢》。

乾隆二十七年,曹雪芹四十八歲,因幼子夭亡,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大約於這一年的除夕病逝於北京。

曹雪芹一生看慣燈紅酒綠,嘗盡世態炎涼。他眼見起朱樓,他眼見宴賓客,他眼見樓塌了,於是將一生的遭際凝集在巨著《紅樓夢》中。「紅樓」本為富貴地,而富貴榮華如過眼煙雲,回首望去,不過是一場夢。夢裡步步繁華,醒時悲辛無盡。只有親身經歷過榮華和落魄的人,才能將那些場景描繪得活靈活現,不至於犯下「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的可愛錯誤。

此人,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前半輩子極盡榮耀,後半輩子極其潦倒,還沒死便已經嘗盡世間百態。」

富察明義詠紅樓絕句二十首中的最後一首,用來描述曹雪芹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

饌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

青蛾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


孫立人,少年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父親孫煥庭是大學老師。孫家老宅的面積堪比一個小城。

青年時候考上清華學校,1920年升入清華高等科。在校期間,擔任籃球隊長獲得過華北大學聯賽冠軍。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擔任主力後衛,於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

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緊接著就考取公費留學。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在美國橋樑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後,決意改學軍事,考入有 「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軍旅生涯。1927年畢業,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

然後回國,從軍,加入緝私總隊,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受到英國女王頒發的勳章。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內戰時曾於四平、 公主嶺、德惠等地擊敗林彪。

此時,加在孫立人身上的讚譽有:
富家公子,清華學霸,普渡大學留學生,弗吉尼亞軍事大學畢業生,新一軍軍長,東方隆美爾,陸軍總司令。


1955年,孫立人遭蔣介石認定叛變被軟禁,隨著孫案的爆發,孫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歷史刪除。

家庭情況窘迫到需要他種花賣花為生,他不被允許出門,不被允許參加哥哥的葬禮,不被允許出席孩子們的家長會,不被允許和外界有任何的接觸,舊部大都被抓,被迫害,家裡常年住著一些「警衛」「廚子」,其實都是台灣當局的耳目。


上面那個躍馬揚鞭的青年人,逐漸變成了這樣。

我看孫立人紀念文集,最心酸的一幕是,他八十九歲時候終於重獲自由,有人來看他,要給他拍照。白髮蒼蒼的老將軍捂住臉,一直不讓拍照,還說「莫困擾我嘛。」

到最後,他把來訪者送到門口,舉起手,對來人行了一個軍禮。

三十年了,三十年了。

孫立人的義子揭均老先生說:

「娘娘多次告訴我,開始被監禁期間,爸爸常常半夜醒來,高聲喊叫,憑什麼把我關起來?!他們(我的部下)都是冤枉的阿!你們這樣做國家不垮嗎?!一向待人誠懇的將領,他沒有懷疑、也沒有覺察蔣經國的陰謀,只是覺得蔣介石聽了讒言,一肚子怨氣白天強忍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只有娘娘聽到他的嚎啕。」


不敢想像當時軍座的心裡被多麼巨大的痛苦支配,失去自由,失去榮耀,失去一切所有物。蒼顏白髮,如孩子一樣深夜裡嚎啕。「我曾經就是太有稜角了,你以後要外圓內方。」後來九十歲的他這樣說…磨平的都是血肉,留下的還有筋骨。

我從來沒有想過孫立人會哭,他是那種拿著機關槍架在橋上,對英國人吼:「我要等我的士兵都過了橋我再過橋!要炸就先炸死我!」的那種人。

他依舊沒有放棄內心的堅持,他依舊是那個少年人。

少年時榮華富貴,青年時為國爭光,中年時馳騁沙場,晚年時境況凄涼。

台灣禁書《緬甸蕩寇志》里有一句他晚年的批註,他提起那時候的戰況,寫道:「白骨遍野,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永遠的新一軍軍長,永遠的孫立人,永遠的少年人。

參考:百度百科孫立人詞條
揭均先生自述
安徽出版社《紀念孫立人文集》
《孫立人傳》薛慶煜


必須有此人:李龜年

就是杜甫筆下的那個《江南逢李龜年》,王維贈詩的那個《江上送李龜年》(別名是婦孺皆知的《紅豆》),就是那個年輕時出入岐王府,崔府的李龜年。

年前寫過一篇《江南逢李龜年》的背景文,放在這裡很合適,以饗眾人。

《【舊詩新感】江南逢李龜年,恍過一個盛唐》

杜甫,是詩史,是老杜,是詩篇萬口傳的大詩人,但唐·大曆五年的杜甫,只是個沒了官做,又老又窮的可憐蟲。
但當他在長沙(古 湖南潭州)街頭流落時,遇到了一個故人:李龜年
我們已不可考杜工部是怎麼遇見李龜年,也許是偶遇李龜年在酒樓賣唱,也許是就在街口,一個轉身,成了故事。但無論怎樣,杜甫一看到他,就愣住了,怔怔地想起了自己的年輕時光,那時他南下北上,裘馬輕狂,華彩文章錦繡口,識得顯貴,交遊好友,也正是在崔滌等顯貴的延接下,他得以出入岐王府,崔府,也是在那裡,他認識了李龜年,彼時李龜年作為宮廷御用歌唱家,深得權貴激賞。你知道,窮人有窮人的跟風心理,這權貴可一樣跟風攀比,玄宗喜歡的歌手,岐王府怎敢怠慢,崔府,韋府,人趕人,人捧人,李龜年過的怕不止是血色羅裙翻酒污的小布爾喬亞生活,那時的杜甫呢?還沒有太醉心於投機鑽營,幾分文采,南北漫遊,難言大富大貴,但開元年間讀書人家的生活,畢竟是有的。
可,怎麼就遇著李龜年了呢?
安史之亂,物是人非,人老了,錢也沒留下,就這樣混跡著,哪裡能唱唱歌,當地小官給個薄面,掙個糊口錢,就漂泊到哪裡,我不是太敢揣測杜甫此時的心思,但換我,也是有種小樣你混得也不咋地的快感,所以我讀詩時,總有種杜工部調笑的意蘊。 但我想杜甫是不忍調笑的,李龜年生卒年不詳,但作為開元初的藝人,此時也早已兩鬢斑白,嗓音渾濁,兩個職業生涯規劃失敗的老頭,在湖南長沙,暮春四月,花落馨香,杜工部緩緩彎腰作了個揖,李龜年怕是挺久才識得眼前的老人,畢竟李龜年是杜甫心中的一個符號,而杜甫只是他記憶里一個過客,李龜年的私人演唱會,哪會在意個隨大家來的小青年。
舊人隕落,只有杜工部記得了他,這是難以言明的歷史巧合,又像是一杯渾濁的酒。
他們那天會談話么,會聊什麼呢,李龜年不敢想自己曾經的生活,在京兆與兩兄弟修了座規格堪比王府的宅子,出入宮廷與權貴的府邸,那崔九,博陵崔氏,北方第一士族,那李隆范,玄宗親弟弟,甭管出於什麼動機,欣賞他,捧他,酒桌上下,京兆內外,好不風光。
他也許真的不敢想,數年後,在湘潭,因一次唱開元的舊曲過於悲傷而突然昏迷,雖四天後蘇醒,卻不久抑鬱而終。
而比李龜年早一步,在當年(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冬天,杜甫死於自長沙赴岳州途中舟上,年五十九歲。
與李龜年微笑地敘著這江南的好風景,杜鵑花落的暮春時節,就成了杜甫看到的最後一個春天。
子美的大半生,詩都是苦的,但人生的最後一個落花時節,筆下出奇的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公元770年春作)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居然沒人說後主李煜!
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降宋後凄涼悲慘,最後賜毒而死,死的都不成人樣了……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沒想到竟然二百贊了,謝謝大家(☆_☆)


我國90年代的國企下崗工人


宋徽宗趙佶。
在中國歷史上,共出現過83個王朝,隨之存在過的是397個「帝」和162個「王」。若論極盡榮耀,應該鮮有人能超越他們。
徽宗出生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據說他的父親宋神宗趙頊夢見南唐後主李煜前來謁見,隨後他的母親便受孕,所以趙佶出生後「文採風流,過李主百倍」。作為皇帝,他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藝術家,宋徽宗卻是無數帝王中毫無爭議的第一人。
徽宗獨創的瘦金體,瘦挺爽利,運轉如刀,對筆觸的控制驚人,可稱前無古人,後世模仿者雖眾,卻幾無得其精髓者:

徽宗的花鳥圖,也是技藝精湛、妙筆紛呈:

客觀地說,宋徽宗確實沒有辜負上天賜予他的藝術天賦,他不但將自己的書畫技藝磨練至極高的境界,更身體力行地推動了宋朝藝術的發展:他一手創辦了翰林書畫院,使繪畫成為科舉系統的一部分,並親自出題,選拔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作者)、李唐(《採薇圖》、《萬壑松風圖》作者)等名家;他設立了官窯制度,用嚴格的生產管理流程使瓷器的燒制技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宋窯的精美程度可稱空前絕後;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物,並令臣子編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冊籍,為中國美術史的紀錄與傳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荒唐的皇帝。

有一天,徽宗心血來潮地對下屬說,他想要修築一個「豐亨豫大」(即豐盛、亨通、安樂、闊氣的意思)的園林花園。最初,他將此園命名為「萬歲山」,後面又更名為「艮岳」,並充分運用自己的藝術天分對艮岳進行設計:艮岳坐落在汴京城東北的景龍江邊,曲水如歌,叮咚搖曳,山路與水道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樓台亭閣、奇花異石、異獸珍禽,還有上萬名美女出沒其中……徽宗還在山上埋下了大量的雄黃和爐甘石,用化學反應製造出雲霧繚繞的效果(每次讀到這裡都覺得,城裡人就是會玩……);他還命令道士林靈素在「艮岳」中餵養和訓練了許多奇鳥異獸,當徽宗漫步在亭台樓閣之間時,只要林靈素一聲唿哨,就會出現「百鳥來朝」的盛大場景……  

此外,徽宗也是出了名的愛好美色。史書記載,徽宗的貴妃、德妃、貴儀、淑容、婉容、婕妤、才人、貴人、美人、夫人等有名號的女子共一百四十三人;嬪御九十八人;御女七十八人;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但即便這樣也不能滿足他的玩心,他還常常微服出宮,與妓女廝混,與名妓李師師的桃色新聞更是傳得天下皆知。其中最出名的,則要數「馬滑露濃」了:

有一天宋徽宗生病了,李師師以為他不會來了,就約了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一起喝酒。結果周邦彥椅子還沒坐熱,外面的人就說徽宗來了,周邦彥只好匆匆忙忙地躲到了床底下。
徽宗帶著新鮮的橙子來看李師師,很高興地跟李師師聊著天,一直聊到三更半夜,然後打算回去了。李師師關心地說道:「夜深了,馬滑露濃,不然就別走了吧。」宋徽宗因為身體不太舒服,最後還是走了。
躲在床底下一晚上的周邦彥心裡老不是滋味了,於是回去後就填了一首《少年游》:「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結果有一天李師師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當著宋徽宗的面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徽宗聽了,便問是誰作的詞,李師師只好承認是周邦彥。徽宗一聽臉色就變了,第二天就找了個借口,把周邦彥貶出了京城……

為了尋歡作樂,徽宗專門設立了「行幸局」,負責他的出行(也就是逛青樓)事宜。更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徽宗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徽宗有排檔(宮中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有瘡痍(染病)。

如果沒有後面的暴亂與戰爭,宋徽宗也許還可以一直這樣逍遙荒唐下去。

為了搜索修建「艮岳」所需的奇花異石,宋徽宗專門成立了「蘇杭應奉局」,沿淮水和汴水而上,從江南到開封,運送花石的船隻十船編為一「綱」,故稱之為「花石綱」。《宋史·朱勔傳》載,為了運送一塊巨大的太湖石,役夫多達數千人,所經州縣,遇水門拆水門、遇橋樑拆橋樑,甚至把城牆都敢鑿開。無數平民百姓在為花石綱服役中死去,無數中產人家也在藉機斂財的官吏盤剝下破產自殺。這樣的結果,便是民怨沸騰,國力困竭,以致金兵乘虛而入,汴京失守。
而花費無數民脂民膏的「艮岳」,最終也只存在了10年:從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開始修建,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完工,前後經歷6年時間;公元1127年,金兵圍攻汴京,明人李濂的《汴京遺迹志》記載道:「及金人再至,圍城日久,欽宗命取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汴河,聽其所之,拆屋為薪,鑿石為炮,伐竹為篦籬,又取大鹿數千頭,悉殺之以啖衛士雲。」 奇石被毀作為炮彈,異獸被殺充為軍糧,這座耗費無數心力錢財建成的巨大遊樂園由此毀於一旦。

宋徽宗的人生,也從此盛極轉衰。他本人以及所有子女,包括皇后、貴妃、妃嬪、女官,除了第九子康王趙構「泥馬過江」僥倖逃脫之外,全都成了金兵俘虜,被押解回金國的京師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南白城)。
沿途,金軍官兵在飲酒作樂時,常常強迫宋徽宗和宋欽宗像侍從一樣侍立一旁,他們的兩位皇后則像歌姬一樣唱歌跳舞助酒。普通的嬪妃宮女,則經常遭到金軍士兵的調戲甚至強暴,多名未婚女性因此懷孕。靖康二年(1127)正月時,金將翰離不曾專門頒布了一條針對女俘的命令,即「元有孕者,聽醫官下胎」,強迫關押在金營的北宋皇室后妃公主全部接受身體檢查,凡是懷孕的女性,一律用藥打胎。
有一次,宋徽宗父子遇到一位來自汴京的老人,回憶前朝往事,三人不禁大哭。結果這一幕恰巧被金軍統領看見了,命令士兵將父子二人分別抽了五十鞭子,宋徽宗當晚將衣服剪成條子準備結繩懸樑自盡,恰被宋欽宗看見,把他從樑上抱下來,父子倆抱頭痛哭……
到達金國首都之後,金人便舉行了獻俘儀式。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還有后妃、宗室、諸王、公主(帝姬)和附馬等,都被迫穿上金人百姓的服裝,頭纏帕布,身披羊皮,袒露上體,到金人的宗廟行「牽羊禮」。(《呻吟語》載:「妃嬪王妃帝姬宗室婦女均露上體,披羊裘。」)金人還給宋徽宗和宋欽宗分別起了兩個污辱性的封號: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
宋欽宗的皇后朱氏想起一路的奇恥大辱,難以下咽,當夜就自盡了;其他稍有姿色的女性都成了金軍的「慰安婦」,任人凌辱;姿色一般或年齡較大的女性則成了金人的奴婢。宋徽宗就像當地最低等的人群一樣,住進幾尺深的地窖,每日不停地哭泣,不久就哭瞎了雙眼。
囚禁期間,趙佶受盡精神折磨,寫下了許多晦恨、哀怨,凄涼的詞句,如: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翦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

經過九年的囚禁之後,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四月甲子日,宋徽宗終因不堪精神折磨死於五國城,享年54歲。金兵將其屍體架到一座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時再用水澆滅,將屍體丟入水坑中。
一生愛好錦衣玉食、賞花玩鳥的趙佶,最終的下場,卻比平民百姓還要卑賤污濁。


高凌風

當年的青蛙王子,台灣綜藝界的老藝人。也許現在年輕人都不太認識他了,《冬天裡的一把火》就是出自他手創作的,後被費翔翻唱被大眾所知,是70年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藝人之一。

八十年代的高凌風進入綜藝節目界,成為最紅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他的節目讓胡瓜等後來的綜藝天王嶄露頭角。在華視擁有專門的化妝間,四十五分鐘秀場價是新台幣二十四萬元;開過高檔夜總會,捲入黑道,豪賭豪輸,他出門攜帶八個保鏢,最紅時,他揮金如土,鄧麗君等一眾美人環繞在旁。

到了90年代,時代已然不屬於他了,風光已然不再,當年他提拔的年輪人已經是現下的綜藝大哥大,,最落魄時,他被封殺並患上抑鬱症,千金散盡,妻離子散;重新出山時,曾經的私人化妝間已被當年的跟班小弟們佔領……他在舞台上倍感寥落。他求告無門,屢遭羞辱,生病時住三等病房,但他認真反省,最終認定自己不能被打倒,決心重頭再來,從做模仿秀開始,重獲生機。年輕藝人看到他在綜藝節目里模仿徐懷鈺,深感不平,他卻坦然對之,用幾年時間,再次成為舞台上的熱門人物,《主席有約》一度成為最紅的模仿秀。他的演唱事業也再度啟動,而這次,他身後有了一個名叫「Very 3」的伴舞團隊,由三位女郎組成。

2011年8月6日,他的第三任妻子金友庄,被拍到和張姓男子在車中親密接觸,

2012年尾確診罹患白血病後,高凌風曾經入院接受化療,但因與前妻離婚、子女遠離無人照顧,以及巨大的經濟壓力於2013年下半年自行辦理出院放棄治療。


期間,帶病參加《康熙來了》等訪談節目回顧人生,當時已是骨瘦如柴引至在場老友落淚。高凌風眼眶泛淚,哽咽透露現今十分珍惜演出機會,表演讓自己快樂,他感概從前在身邊的藝人,如今地位比自己還高,「之前錄張菲、瓜哥的節目,在攝影棚里他們有自己的房間休息,我們卻坐在外面還不能跟他們講話,以前是反過來的,這些都要克服。」

如果不是那天隨便點開康熙來了,我竟不知當年叱吒風雲的人晚年竟如此不堪與凄涼,三次婚姻,許多子女,走到人生最後的階段,身邊竟無一人照拂,身患癌症而年邁的他還要被迫登台演出。期中心酸又豈是旁人能體會~。

這集末尾老友寫作一首朋友送予高凌風,唱歌期間幾度哽咽,全場落淚。

人生啊,總是無奈多。


嚴嵩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這是其紹興舊居青藤書屋的楹聯,是主人落魄潦倒一輩子滄桑的印記。

節選自《明朝那些事兒》

但隨著抗倭工作的不斷深入,胡宗憲發現,他的精力和智商已經無法適應繁重而複雜的事務,所以絕頂聰明的胡宗憲,決定招聘一個幕僚,而招聘的首要條件,就是這個人要比他更聰明。
  很快,他就找到了第二個關鍵的人:
  四百年後,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曾在瞻仰一幅古人作品時,發出這樣的感嘆:願為青藤門下走狗!
  這句話的通俗意思是,如果我能到青藤門下,給他當條狗,就心滿意足了。
  青藤者,徐渭也,徐渭者,徐文長也。
  在明代,有所謂三大才子之稱,入選的條件很簡單:博覽群書、博學多才,但事實證明,由於競爭激烈,越簡單的標準越難達成,評來評去,連唐伯虎兄這樣的人才最終也沒能擠進去。
  所以最終能贏得公認,獲此殊榮的,只有三個人:解縉、楊慎、徐渭。


六七歲開始學習八股文,被譽為「徐門之光」;十二三歲自製《前赤壁賦》琴譜,表現出對音樂的天賦;十五歲仿揚雄辭賦名篇《解嘲》作《釋毀》,轟動全城;《四聲猿》(指《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四部雜劇)被譽「高華爽俊,濃麗奇偉,無所不有」,令湯顯祖羨慕嫉妒直呼過癮;所撰《南詞敘錄》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意義深遠;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自成一家,讓鄭板橋、齊白石紛紛表願甘當「青藤門下走狗」;其書法則享有「散聖」、「字林俠客」之名;最神奇的是從沒上過戰場,卻好奇計,光憑紙上談兵竟也多談多中,常與胡宗憲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引薦戚繼光抗倭也是眼光獨具……對這個有明以來找不出第二人的怪才、奇才,只能說,非「天縱多能」四字不能形容。

嘉靖時期,東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頻繁侵擾,由於兵備鬆弛,官吏無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慘重損失。徐渭一方面以詩歌對此進行尖銳的抨擊,一方面滿懷熱忱地投入到抗倭戰爭中。他雖然身無一職,卻幾次換上短衣,冒險隨軍隊來到前線,觀察形勢,然後記錄下戰事的經過,分析成敗的原因,向有關官員提出破敵的方略。這些文章大都寫得比較切實,不同於一般的書生議論。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徐渭以才名為總督東南軍務的胡宗憲所招,入幕府掌文書。入幕之初,他為胡宗憲作《進白鹿表》,受到嘉靖帝的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對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優容。陶望齡《徐文長傳》記載說:徐渭常常與朋友在市井飲酒,總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開著大門等待。有人報告胡宗憲,說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聲叫嚷,胡宗憲反而加以稱讚。當時胡宗憲權重威嚴,文武將吏參見時都不敢抬頭,而徐渭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闖入門,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當然在幕府中也有許多不如意的事。胡宗憲出於各種原因,與權臣嚴嵩來往甚密,而徐渭是痛惡嚴嵩的,他最親近的友人沈鍊就因參劾嚴嵩而遭到殺害,但徐渭又不得不代胡宗憲寫了一些吹捧嚴嵩的文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被免職,徐階出任內閣首輔。在徐階的策動下,胡宗憲受到參劾,並於次年被逮捕至京(後來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職處分),徐渭也就離開了總督府。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死於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幾人受到牽連。徐渭生性本來就有些偏激,連年應試未中,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發作,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她殺死,因此被關入監牢。他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
徐渭被下獄後,友人紛紛予以援助。其中援助最為有力的,先是禮部侍郎諸大綬,後是翰林編修張元忭(即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他們都是徐渭的至交,又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在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渭坐了七年牢,終於借萬曆皇帝即位大赦之機獲釋。這是萬曆元年(1573年)的事,徐渭已經五十三歲了。

晚年鄉居的日子裡,徐渭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所交遊的大都是過去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據說有人來訪,徐渭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其中只在張元忭去世時,去張家弔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他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常常得到他的傑作。徐渭似乎特別嗜蟹,許多題畫詩記載了朋友們用活蟹來換他畫蟹的經過。最後幾年,徐渭身患多種疾病,大約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徐文長文集》中有《賣貂》、《賣磬》、《賣畫》、《賣書》諸詩,顯示出徐渭凄涼的晚境。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去世,年七十三。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多次修改,刪去文段,只留鏈接。


西江月,蔡京

八十衰年初謝,三千里外無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遙望神京泣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漫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ps:話說我一開始還真沒想到……但是既然有人提到了,我也加一點吧。

兩彈一星元勛:

于敏:「。」(于敏:願將一生獻宏謀--新聞報道)


錢三強:。([我的中國心]_20101225_中國的居里夫婦:錢三強 何澤慧)


錢驥:(不應被塵封的願望)。」(空間中心隆重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35周年----中國科學院)


姚桐斌:。(「兩彈一星」元勛姚桐斌的一生 (3)--科技--人民網)

ps:鑒於我遇到有人說姚桐斌的派別(??!),因此在附加幾個鏈接(《天涯》在線閱讀)(《天涯》在線閱讀)(劉少奇九個子女的今昔--《人民論壇》1994年11期)

(【圖】為什麼???---黑司令大流氓劉少奇的二兒子劉允若「916」的頭頭...... amp;amp;amp;amp;amp;<4amp;amp;amp;amp;amp;>_孔夫子舊書網)


趙九章:。([我的中國心]_20110101_趙九章)


鄧稼先:」(緬懷「兩彈元勛」鄧稼先)

強烈推薦電影《鄧稼先》!!!!!!

王淦昌:」。(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 王淦昌)

「。」(共和國的脊樑――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


彭桓武:。」(鄭紹唐:紀念彭桓武先生百年誕辰)

「 (清華大學物理系amp;amp;amp;amp;amp;quot;與大師面對面amp;amp;amp;amp;amp;quot;——彭桓武院士報告會)

。「(記「兩彈」元勛彭桓武:天殷囑我重斯文---中國文明網)

」(《新華文摘》在線閱讀)(說明一點,本段文字的出處雖被網站標註為新華文摘,但該網站非官網,不一定可靠,希望曾讀過新華文摘2000年第5期的朋友鑒別真偽)


黃緯祿:。」([東方時空]崢嶸歲月?黃緯祿)本鏈接為視頻!!!內含黃老親口講述經歷。


屠守鍔: 。 (
深度對話?屠守鍔)

」。「(屠守鍔逝世 「航天四老」又走一位 回顧大師點滴)


周光召:。」(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隱姓埋名以身許國——為周光召八十華誕而作)


楊嘉墀:。「兩彈一星元勛」楊嘉墀:一生情系九天--科技--人民網


陳能寬:。《許身為國最難忘:陳能寬》【摘要 書評 試讀】


陳芳允:。」(中國科學院60周年院慶----中國科學院)


任新民:。」(任新民:中國航天事業先驅)


孫家棟:。(為了祖國的富強……——訪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國防科技工業》2005年04期)


王希季:。」(王希季---中國科學院60周年院慶)


王大珩:。(王大珩:鄧小平口中的「掃廁所專家」)


郭永懷:。」(「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的傳奇人生)


兩彈元勛中也有幾位當年的境況還不錯,但是為了全面,也列舉如下:

錢學森:「!」(周總理讓我搞導彈--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


吳自良:「。」(做國家急需要做的工作——吳自良訪談錄=)


程開甲:並未找到這一位的境況的可信資料,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位的恩師之一正是束星北。


朱光亞:。」(王作躍講述朱光亞核科技生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萬幸!!!!!!!!!

提到兩彈一星元勛,就不能不提葉企孫先生。23位元勛中,有13位出自他的門下。
。( 人民文摘)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軼聞:毛主席說amp;amp;amp;amp;amp;quot;要搞就搞大的amp;amp;amp;amp;amp;quot;(3)--文史--人民網) 還有黨內真正的老革命,譬如:
張愛萍,!」!」(開國上將張愛萍反思「文革」:別把問題全往體制上推--文史--人民網) 張蘊鈺(。(張蘊鈺:原子彈基地總司令卻曾一夜成了鍋爐工 ――中新網)

至於其他各學科的,譬如數學許寶騄植物胡先驌胚胎童第周化學陳天池計算機周壽憲航天程世祜農業袁隆平等等等等,數之不盡,也就不必再數了。

ps:再供參考:

1969:熊慶來: (熊慶來-彌勒市人民政府網);
劉綬松:。(追思劉綬松老師);
舒綉文:。」(人民日報) 馮喆,陳寅恪,鄭君里,吳晗,張宗燧,江楠,孫兆祿,魏璧

1970:許寶騄
趙樹理:。」(趙樹理「文革」中遭毒打 生日前一天在痛苦中去世--文史--人民網)
鄧叔群,范長江,顧而己,浦熙修,陳子晴,李希泰,李希侵,姚培宏

1971:謝仲墨:」(「文革」時期的中醫混沌現象); 蓋叫天:」(張天根:爺爺蓋叫天最後的日子) ,
(蓋叫天_中國網); 王造時:(王造時的晚年和平反昭雪--《世紀》2014年03期); 葉渚沛聞捷,程述銘,邵荃麟,侯金鏡,孫鳳池,楊哲明

1972:林紅玉,江紅蕉

1973:梅汝璈:「。(追憶中國著名法學家梅汝先生);

1974:王瑩

1975:周信芳:。 」(「文革」中,周信芳血肉之軀難擋專政機器的迫害(2)--文史--人民網);
王重民:。」(標記生成出錯,請與管理員聯繫!);
時傳祥:(「文革」中的時傳祥);
張景鉞;

1976:周壽憲:。(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ps的ps:

百年世事有天羅,休把心機太用過。富了又貧貧又富,江河成路路成河。

良心自有良心報,奸狡還須奸狡磨。莫道蒼天無報應,十年前後看如何。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須知海岳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先輩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左派其奈右派何?

請不要放棄希望啊,人心不死,聖賢永存。


南海十三郎
江譽鏐,別名江楓,又名江譽球,即名粵劇編曲名家南海十三郎。廣東南海縣張槎塱邊村人(今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他的劇本出名後,被人們稱為南海十三郎。

生平
出生:1909年,宣統元年(己酉) 逝世:1984年,農曆甲子年 終年74歲
杜國威的舞台劇《南海十三郎》指南海十三郎乃唐滌生之啟蒙老師,但未有史料證實。
早年就讀廣州南武中學河南分校,因頑皮鬧事而被逐出校。香港大學習醫時,為愛情而中途離港追隨女友到上海,適逢一二八事變而不能回港,無法完成學業。
十三郎晉身梨園,效力於覺先聲劇團。他恃才傲物,創作事業如日方中時,卻遭逢愛情和事業的打擊,生活潦倒,更因神智失常,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處流浪,最後在青山醫院病逝。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則指十三郎最後在香港街頭鬱鬱而終。相傳十三郎育有一位養子。

相關事件
他的生平事迹廣為流傳,最初被杜國威改編為舞台劇,在香港上演,謝君豪飾演十三郎。舞台劇上演後極受歡迎,後被改編為電影,亦由謝君豪擔綱演出。後來又改編為電視劇,於亞洲電視播映,並由林韋辰扮演。三種不同媒體對他的生平有不同的演繹,亦帶給觀眾南海十三郎的不同面貌。
造成十三郎後半生命運悲劇的。除了愛情,還有家國親情。刻骨銘心的愛情不僅讓十三郎心如槁木,同樣也激發了十三郎的創作潛力,在意氣風發的日子裡,在花前月下的幽會中,在天南地北的追尋時,他寫下了不朽的劇作,成為一代粵劇名家。然而愛情給他的打擊也是致命的,當愛人投入他人懷抱後,他基本上放棄了對生活的眷戀。他是一個愛情至上的文人,清高孤傲,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些高潔的品性不能為世人了解,終於被當成瘋子,受盡白眼。他隻身來到香港,家人全留在廣州,內地政治風雲變幻,父親江太史慘遭迫害,家人全被批鬥。十三郎有家歸不得,只有一首曲子表達無限悲痛:「為了世人的歡顏,我寧願裝成瘋顛。夜深人靜,是我思親的時刻……」。江太史在批鬥中逝世,昔日巍然的太史第,在社會前進的滾滾車輪中煙消雲散。親人的故去,完全扯斷了十三郎對人世的留戀,此後的人間,已與他無關。
一個典型的舊式知識分子,一個狂放不羈、追求愛情、追求平等的文人。南海十三郎讓我如此心喜,又如此悲哀。他的命運是個性造成,也是社會造成。過潔世不容,一個高貴的靈魂在碌碌無為,利欲熏心的人群中給當成瘋子,這是何等的嘲諷。社會的動蕩,新舊世界的交替,戰爭和死亡,也深深影響了十三郎,如果他處在一個開放自由,富裕安寧的時代,他絕不會輕易地放棄生活,放棄心愛的粵劇創作。


推薦閱讀:

有哪些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
你為什麼反對公眾眼中的國學?
美國歷史上最差的一任總統是誰?
如果穿越到古代,除了衣服,只能帶價值100元東西的話,帶什麼東西最好?
你的家族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或傳聞?

TAG:小說 | 歷史 | 人物 | 歷史知識 | 有哪些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