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悲劇的美感會往往大於喜劇?


這個問題沒有描述,只有一句斷言式的結論。以至於大多數的答案已經默認了這個結論,回答的已經不是悲劇和喜劇哪個更有美學價值或美學意義的問題,而是替悲劇辯護——悲劇的美學價值或者美學意義何在?比如高票答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但是他在答案里犯了至少兩個錯誤:

1.將悲劇等同於崇高。
實際上悲劇與崇高關係甚密,但並不等同。悲劇的任務是崇高的,而崇高的人物並不一定是悲劇的。悲劇與喜劇是相對的美學範疇,但是崇高與喜劇未必相對。

2.將喜劇等同於虛擬的快樂。
這個時代是否太多的快樂?是否這些快樂都與消費主義、後現代相結合?這些快樂是否都是假的,虛擬的快樂?虛擬的快樂是否是快樂?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在高票答案並沒有得到重視,甚至直接忽略論證而直接下結論。為了證明題主的結論,不惜弱化甚至貶低喜劇的作用,這已經扭曲了事實與真相了。

那為什麼題主的結論是悲劇大於喜劇的美學意義?為什麼大多數答案都在附和題主的結論,解釋悲劇的美學意義?
原因是在歷史上,與悲劇的藝術創作繁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喜劇的地位遠遠不及悲劇那樣輝煌和顯赫,優秀的喜劇作品實在是太難得了。在理論上也是如此。儘管喜劇範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闡釋,但是都是一直作為悲劇的對立面得到詮釋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悲劇範疇的一個補充和附庸。因此歷史上不少理論家都認為悲劇高於喜劇,這使得喜劇性本身缺乏一種獨立的品格,在根本上無法得到充分的展開。

別林斯基:悲劇的因素存在於現實中,所謂生活的肯定中;喜劇的因素存在於具有客觀現實性幻影中, 生活的否定中。在中篇小說、長篇小說、長詩裡面,都可能有悲劇,在它們裡面,也可能有喜劇。喜劇只限於使本來不值什麼的、虛偽的、自相矛盾的現象歸於自毀滅。
魯迅: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那麼喜劇的美學價值就真的往往低於悲劇嗎?
首先且不論這個問題是否為真問題,因為這種對比大多數是基於悲劇美學與喜劇美學理論廣深度的對比而得來了,但並不能代表其本體論意義的優劣。
其次,鑒於大多數的答案是在詮釋悲劇,往往忽略甚至扭曲的喜劇,在這裡我們更多的是討論和證明喜劇的美學意義,但這並非是為了將兩者進行比較,甚至是為了證明喜劇的美感大於悲劇。

喜劇的美學意義何在?
笑是構成喜劇的特色。由喜劇引發的笑可以分為:肯定性的笑和否定性的笑。
1.肯定性的笑是一種常見的笑,它由愉快感、興奮感引起。西方喜劇史集中於諷刺性、批判性喜劇的創作和探討,歌頌性喜劇並不發達;在這方面,我國古代尤其是當代喜劇創作有填補空白之功。中國古代以皆大歡喜的大團圓收場的戲劇基本上可視為這類令人喜悅的喜劇。肯定性、歌頌性喜劇不是沒有諷刺,但那是帶有幽默的輕度諷刺,從而構成幽默的喜劇。
2.笑也可能是對引發自己不快情感的醜陋對象的一種嘲諷和鄙薄,這時笑就包含著對不適對象的否
定和對自我優越感的肯定。這是一種否定性的笑。否定性的笑構成諷刺性喜劇。它是西方喜劇創作史上的一個傳統。阿里斯托芬、塞萬提斯、莫里哀、果戈理等人都是著名的喜劇大師。這類喜劇的主人公是有缺點的壞人,喜劇的題材是有缺點的荒謬悖理的所作所為,喜劇的結局是這類人和事受到諷刺與嘲弄,喜劇的效果是觀眾受到教育。這種壞是不致引起傷害的醜陋滑稽,所以不會使人感到痛苦,而會給人娛樂。所以高票答案的觀點,悲劇更加具有啟發意義是沒有由來的。喜劇的美感反應是人們懷著幸災樂禍、看笑話的心理從愚蠢無知的人和事的模仿中感到快樂,引起快感和痛感的混合。在劇場和人生中的一切喜劇里,痛感都是和快感混合在一起的。
3.黑格爾在分析笑的心理機制時指出,人們笑最枯燥無聊的事物,往往也笑最重要最有深刻意義的事物。如果把喜劇性降低為表面的可笑性,黑格爾是不贊成的。

作為真正的藝術,喜劇的任務也要顯示出絕對理性,但不是用本身乖戾而遭到破滅的事例來顯示,而是把絕對理性顯示為一種力量,可以防止愚蠢和無理性以及虛假的對立和矛盾的現實世界中得到勝利和保持住地位。儘管喜劇表現的只是實體性的假像,而其實是乖戾和卑鄙,它卻仍然保持一種較高的原則,這就是本身堅定的主體性憑它的自由就可以超出這類有限事物(乖戾和卑鄙)的覆滅之上,對自己有信心而且感到幸福。

參考文獻:
《論悲劇與喜劇:美的範疇研究系列之四》祁志祥
《論喜劇美學》陳孝英
《喜劇美學宣言》俞吾金


所謂悲劇,它把焦點投向了人類的負面情感。悲劇的美感大於喜劇,這個結論必須基於社會語境來說。當前的藝術美感更能從悲劇中體現出來,原因是:如今的世界上有太多的快樂


我們身處崇尚消費享樂的時代,商業文化創造了太多的快樂假象。鋪天蓋地的廣告、娛樂節目……這種聲色犬馬的快樂帶有很大的虛幻性和蒙蔽性,它依賴於人們對於生活中現實存在的痛苦的忘卻和逃避。事實上,我們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快樂。


1. 悲劇能夠給受眾帶來審美快感

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通過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這種感情得到凈化。憐憫和恐懼都是痛苦的情緒,受眾可借悲劇的力量將負面情緒宣洩出來,從而得到釋然——這種釋然,便是悲劇帶來的審美快感之一。

按照弗洛伊德的意識理論來分析,「凈化」的作用實質上是,人們由悲劇產生的恐懼與憐憫是指向受眾自己的。人們在欣賞悲劇的同時,激發了「無意識」中潛在的懼怕和憐憫。這種感情在欣賞悲劇時得到了象徵性釋放,然後按照人們正常的情緒宣洩方式比如哭一下,從而獲得快感。


2. 悲劇具有喜劇通常不具備的啟迪性質。悲劇往往具有相對宏大的敘事,它常常以一種高屋建瓴的氣勢壓倒個體化的情緒,往往配合以較強的戲劇張力,來揭示或者試圖揭示現實生活存在的困頓、疑惑、命運、人生種種。使欣賞者感受到情感共鳴,換句話說,讓受眾有一種「有所悟,有所得」的感受,由此獲得快感。


3. 形式超越內容。悲劇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段來創造一種心理距離,也就是要求人與外物分離。比如時間、空間、人物、情境的異常性或者遙遠性。反正會讓你清楚知道,這些悲劇沒有真實發生但有可能發生。這樣你才會有心情去欣賞它。


4. 人們在悲劇中「體驗」否定和失去的感受,而不是肯定和獲得的快樂感受,這是一種「不為我所得,但為我所賞」的快感。人們經常會因為得不到某種想要的東西或者珍貴的東西丟失,而對它產生更深的欣賞和眷戀,對它的價值更加肯定。

正如利普斯所說,「我已喪失者,我不僅目前依然能享受,並似乎更熱烈地在享受。它業已喪失,它的價值尤其令我感動;這一點能加強悲痛,不過也能加強喜悅。假設失物仍然為我所有,也許我就很少甚或不會看重它。」


5. 由悲情向美感轉化。悲劇的情感共鳴也就那麼一小會的時間。重點是共鳴之後的理解和轉化。悲劇的本質不在於悲情,而在於崇高。悲劇主體通常都被塑造為偉大的人、高尚的人、善良的人…無論是怎樣的敘事,主題一般都是肯定和推崇這些光明主體的高尚品質。悲劇主體的痛苦遭遇甚至是毀滅給予受眾創傷,反過來這一主體的肯定性的精神導向又給受眾以心靈慰藉。受眾在欣賞悲劇過程中,情感體驗不斷積累、強化,到最後則轉化為對精神主體的一種認可。這是一種從悲情到美感的轉化。

如今我們的文化里,並不缺少快樂。但多半是是商業化的、虛擬的,是對人們心中美好願景的一種模擬而非現實。與這種快樂相對,悲劇負責以一種警示性、現實性力量提醒我們生活的真相。


哎呀好想回答這個問題呢。目前整整個100個答案,最好的是 @劉仲濠 的答案(被壓那麼低真是呵呵),以 @Captainwwx 為代表的幾個文藝科班,或是簡單捋了個說法,或是用理論套上去,對這個問題本來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一看,可能就感覺「扯文藝理論真沒意思」,所以我寫個更通俗的答案罷。

悲劇的美感會往往大於喜劇

先看這個題內預設,起碼得明確三個概念:什麼是悲劇,什麼是喜劇,什麼又是美感。按照正統的說法,悲劇和喜劇都是一種戲劇體裁,但是沒有經過系統藝術教育的大眾沒有這個意識,一說喜劇,想到的可能就是周星馳,一說悲劇就是紅樓夢。大眾錯了嗎?也不算。就比如去年我碰到一個有關「文學」的題,很多人認為像 @朱炫 這樣把故事寫的非常有趣就可以代表知乎上的「文學」了,這就是個標準、範疇的問題,那可以算文學,但僅把講故事當作文學,又實在過於狹隘。所以我建議在本題中,對悲劇、喜劇的定義不妨折衷一下,具備鮮明悲(喜)劇內涵的文藝作品都可以拿來討論

再來說美感,這個更難辦。美學的主要觀點,我可以一口氣說七八種,對審美體驗的定義更是眾說紛紜,我這裡用個最保底寬泛的:文藝作品在被受眾接受感知後,對審美主體產生的心理刺激。文藝科班的同學肯定聽說過一個概念,叫做「霧海行船」。你們站在岸上,看風浪霧靄中孤舟一片搖晃著,說不定還配點霞光虹霓,海鷗翻飛,你們覺得那畫面挺美;而我是一個海員,我在船上就得不到你們這種審美,我可能會有對局勢失控的無助,可能會有面對未知的恐懼。但是,但是,我的「無助」和「恐懼」難道不是生命體驗的一部分嗎?難道不是另一個角度的審美感受嗎?所以我覺得朱先生這個例子舉的非常失敗,他的本意是審美者與審美對象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才能產生美感體驗,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審美者與審美對象之間保持不同的心理距離,會產生不同的美感體驗」。

第一段提到的兩位,一眼就看出來這個預設是有問題的,如@Captainwwx所言,有哪個重要的美學理論會這樣去表述呢?有人說亞里士多德更重視悲劇,那還不如說席勒呢,席勒認為悲劇因道德而起的衝突更凸顯人性,但這不等於悲劇就具備完全的優越性。這就如同一位懂酒的行家,不會去說「伏特加比白蘭地更有味道」這種莫名其妙的話。但是,批駁完這個題目就算完了嗎?很多人依然有疑問:既然悲劇和喜劇無分伯仲,為什麼我看完悲劇以後會記得很久,看完喜劇笑笑就算了?更有較真者會說,舉凡古今中外的文藝作品,為什麼總讓人感覺悲劇的多喜劇的少,怎麼會有這種不平衡呢?

所以這道題更適合問成:「為什麼悲劇在總體上比喜劇給人更深刻的心理感受?」

因為有悖於人自以為是的認知。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這話不全面,但是精闢。無價值的撕破了,我們不會覺得可惜,反而會更加快意,這就符合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知,認為好的東西就應該被供奉起來,垃圾就該丟進垃圾堆,悲劇則完全相反。用文藝理論的術語來說,藝術的快感是和人們的一些觀念伴隨在一起的,而不是被盲目的自然必然性所控制的。我們認為才子佳人要在一起才對,所以《玉簪記》就是喜劇;我們認為善惡有報,所以《竇娥冤》就是悲劇。

但這世界可不是按照目的性運作的。我們每個成年人其實在心底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惡人都會被懲處,不是所有的善舉都得到暖意的回饋。花朵會凋謝,宴席總散去,勞燕要分飛,王子娶了公主也可能搞外遇,殺了惡龍也得長鱗甲。可愛的孩子被遺棄、美麗的少女被侮辱、充滿朝氣的青年身患頑疾,悲劇只是把這些我們不忍面對的、違背情願的、缺乏合理性的事件演給我們看。這就是別林斯基的論述:「悲劇的對象是具有一切複雜因素的生活,悲劇中的人物可能既有惡漢,也有好人,既有愚人,也有小丑,因為整個人類的生活就是英雄、惡漢、平常人物、渺小傢伙和愚人彼此間的衝突和相互作用而構成的。」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觀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接下來我說的才是本帖的主要意見:不要把喜劇和悲劇對立起來評析

先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愛情靈藥》,愛情靈藥 (豆瓣)它原來是一部義大利喜劇,歌劇。豆瓣連中文介紹都沒有,我就費點口舌了。有個屌絲叫做內莫里諾,他的女神叫阿迪娜,屌絲當然愛女神,可是女神連千斤頂都不讓屌絲當,她愛的是一個軍官。大伙兒都笑話屌絲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可屌絲不放棄,他找了個老軍醫買愛情葯,號稱只要998,姑娘帶回家,既可么么噠,又可啪啪啪,他吃完就去了,然後被女神啪一巴掌打回來,人家和軍官訂婚了。屌絲找老軍醫算賬,老軍醫說你用的這個是淘寶爆款不好使,多添點錢給你整個原裝的,小內內就信了他的邪刷錢升級了。正趕巧這村裡富豪掛了,大家一算,屌絲原來是富豪的唯一繼承人,瞬間就思聰了。屌絲一回來,那村裡姑娘看見他就跟賣酒婦見了李靖似的,恨不得一個個當場強暴他,他不知道這茬啊:「嘿,藥效來了!」果然抱得美人歸。

你說這是喜劇么?絕對的啊,又可笑又有happy ending,可是這天真的小人物在充滿現實和利益的情場中摸爬滾打著,所得不過是偶然天幸,豈不又是可悲?他經歷的這種生活,難道只限於舞台么?手機面前的你如果是個收入不高、容貌欠佳、平庸無奇的小夥子,有沒有在現實中遇到過相似的無奈?如果有,你還笑的出來嗎?

這劇里的主題曲叫「一滴情淚una furtiva lagrima」,有興趣可以聽聽多尼采蒂歌劇《愛情靈藥》中的詠嘆調《Una furtiva lagrima 一滴情淚》

喜劇和悲劇現在通常被人理解成「讓人笑」、「讓人哭」,或者是大團圓結局和缺憾收場,但在戲劇本質上只有體裁之分。喜劇原本是狂歡、歌舞和祭祀,悲劇才像是戲劇的主體——充滿主體和命運之矛盾掙扎。在這個基礎上開枝散葉,悲劇永遠是悲劇,因為更接近生活的本質;而喜劇則在不斷的世俗化。世俗在兩個方面,一是拆解,它要拋棄那種煽動式的集體狂歡,成為庶民的樂趣;二是追求技巧,它要製造矛盾、衝突和對比來生產滑稽和荒謬的部分,但它無法過分的戲劇化。小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你可以把悲劇拆解開嗎?不能,因為它要的是完整的效果,但你可以一個笑點接著一個笑點聽郭德綱,或者看喜劇片。

但是喜劇並不完全是插科打揮裝瘋賣傻啊,也是有高低優劣的,就比如「滑稽」和「荒謬」,後者就比前者更耐人尋味。「滑稽」往往是通過一時的不和諧感來產生喜感,而「荒謬」則接近到了本質,顯出一點世事無常人生無奈的味道,再延伸下去就是悲劇了。其實現在大家都有共識了,真正好的喜劇往往是「笑中帶淚」的。就拿通俗喜劇電影來說,比如王晶那種屎尿屁、每年的賀歲檔明星臉,和周星馳能比么?

《月光寶盒》那兩部,應該是星爺最為人稱道的作品了。夠喜劇嗎?太夠了,那真是要把人笑死。但也是悲劇,太悲傷了。紫霞仙人那一滴淚,就一滴,足夠流進千萬人的心中,喚起人們對往事的眷戀,牽動成長痛楚的記憶,對世事無常的喟嘆。

《喜劇之王》里一個龍套一個妓女,對他們在關鍵情節上的心態刻畫,可謂活靈活現(比如「床費」一段),因為現實,所以可悲。觀眾為他們最後能在一起而感到格外的高興,很大程度上是電影暗中提醒了我們不願面對的現實:一個龍套想成功,很難,一個妓女想從良,也很難,接受一個窮小子的承諾或是一個風塵女子的真情,同樣不簡單。

《食神》沒有最後的結局,本來是個悲劇:愛你的人失去了才知珍惜,唯剩黯然銷魂。用荒謬誇張的手法讓女主復活且附加顏值,才扭回到喜劇的道上。

周星馳的電影形象全是小人物,包括《食神》里的奸商,包括《武狀元蘇乞兒》里的官二代,包括《九品芝麻官》里的八府巡按等等,得意時好似呼風喚雨,失意時則狗都不如。這些人物的「小」不是和其他人去比對出來的,真正玩弄他們於股掌間的,是世事無常,是命運變臉。周星馳用極其誇張的超現實手法表達出來,顯示出極其精彩的荒謬感,本質都是戲劇化的悲哀。

無論喜劇悲劇,不僅僅停留在歌頌美好或暴露黑暗,這種二分法太膚淺了。好的文藝作品都要更深一層的去探討——探討人性和世界的本質。不必帶有過分傷感或樂觀式的道德主義,也不必完全拘泥於現實。一個有深度的作者或觀者,應具有一種對現實保持有某種距離的審美經驗去看待文藝作品。悲劇在總體上比喜劇給人更深刻的心理感受,不是因為我們喜歡看到美好被破壞,而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熱愛,我們在乎,我們了解這世界同時充滿了無比混沌失序的事件和架構、無比殘忍粗暴的時間和處境,和無比溫柔美好的感情和心靈。


謝邀啊。
感覺這種沾染到文藝美學理論的東西很容易就會因為深刻而讓人看不懂呢。

想著解釋一下,也剛好最近在讀美學(手機碼碼字,不便於觀看,深表歉意)

悲劇的美感,是源自於與「崇高」的密切關聯。
優美加崇高,等於壯美。
丑加崇高,等於荒誕。

何為「崇高」?要知道崇高的兩端,一端通向無限性,另一端通向美,是一種高級形態的美,指的是人類的的情感和境界。

康德看來,崇高有三個含義:1,對象的巨大(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力量上)。2,主體精神的高揚(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等)。3,崇高是一種精神力量,壓迫越大,反抗越強,所成的崇高的力量也越強。

所以,崇高不僅是一種具有強大視覺衝擊能力的形象,更是人性中最複雜最深沉最美好的東西。

再看悲劇的三種表現。
1,價值的毀滅。在這樣的作品中,我們能看見人性中某種美好的東西因為悲劇而彰顯。例如項羽的慷慨赴死,是多麼一種英雄的大氣概。

2,命運的註定。在古希臘神話中體現最多,命中注定,主人公在看似尋常之中會步步走入深淵。(例如封建禮教壓死的祥林嫂)

3,觀看悲劇的痛苦,一方面將使我們內心的恐懼投射出來,另一方面,我們在主人公身上發現的美好情感,會鼓舞我們喚起一種積極的情緒,同情主人公、願意為他辯護,甚至願意為某一群體抗爭。

這就是達到了一種「凈化」的境界。

悲劇聯繫崇高(不屈不撓的人格精神),更加理性。

喜劇則更加感性,主要通過扮丑來體現機智(無論是扮丑方的機智,還是戳穿醜惡的人的機智。)
低級的喜劇形式,是單純模仿低劣的動物和事物。
基本的喜劇形式,是諷刺。
高級的喜劇形式,是幽默。

幽默是主人公將自己投放在低賤的場合,用自己的機智,主動醜化自己,從而獲得一種自由境界。(自嘲是一種形式)
體現出一種人性的善良和高貴與純粹。

例如,「在禮拜一,一個被帶到絞刑架前的罪犯說,哦,這個禮拜開始得多美。他就自己創造了一種幽默,提供了一種滿足感。」


所以,在更高精神層次上,喜劇和悲劇是相通的。

於是,大師巴爾扎克才將那一部有名的悲劇集,取名為「人間喜劇」啊。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那麼,有價值的東西美感大於無價值的東西。


簡言之,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快樂,而悲劇引起共鳴。


第一名@泠初 說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我覺得相應後面承接這個論點的美學家們也有被介紹的必要,才疏學淺,希望沒有大錯。

首先完善一下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柏拉圖的大媳婦認為,悲劇的形成是需要六大要素的,也就是場景/音樂/台詞的外在因素,以及情節/性格/思想這些內在因素,自然的,在這些因素之中,最核心的就應該是情節,它被人物的行為塑造,並且是認為觀眾直接感受到的東西,而情節,尤其是具有轉折的複雜情節,是悲劇的重要成分。

而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悲劇利用了複雜情節的調動,使觀眾成為了一個感受命運的共同體,使觀眾具有相當的凝聚感,也就是所謂「行動的統一體」,而使他們激發了恐懼以及同情,這兩種情感使觀眾「使某種過分強的情緒因宣洩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持住心裡的健康。」(朱光潛)

於是接下來主要介紹一個傢伙叫萊辛的。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德國劇作家,當然劇我們記得的自然少,這傢伙更出名的是對於拉奧孔的探討,實話說這本書我沒看過,不過其表達了一些思想,也就是詩歌藝術和雕塑藝術塑造美的方式的不同而探討美學的一些問題。

同萊辛注重」美與道德結合,在於人與人之間同情,寬容,理解,共生「,他所創作的一系列」市民悲悼劇「是十分具有進步意義的。因為在早期的戲劇創作的時候,悲劇作為需要全員參與的共同情感共振,勢必需要放在國家之間進行作用,其結果往往是貴族們打仗的戲份,而萊辛則把悲劇開創性的放在了市民之中,這和中產階級的崛起也是分不開的。

這人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而他更多的闡釋了這個問題,首先他對於亞里士多德的恐懼與恐怖進行辨析,問題就來了,恐懼和恐怖的區別在哪?接下來還有個問題,同情與慈悲的區別在哪?細心者會發現(懶得賣關子),它們中,前者都是一種以自我參與情感波動的情緒,而後者卻站在第三人的角度,用一種理解的方式進行的判定,並不是「置身事內「的。

總之,這樣的美學家們對於悲劇的定義和其特點,說實話就是悲劇作為更偉大劇作的原因。


2016.2.5更新:

@碎瓦 寫得好認真,他的答案里討論悲劇喜劇不必對立的那後半部分講得很好了。我們來就前半部分就事論論事。

首先我不是什麼文藝科班,文藝學也不是我的專業方向。只是這一塊有一些很基礎的知識,我覺得但凡真把文學當回事的人都沒有理由不去了解的。@碎瓦 的答案里說大眾錯了嗎?那我說當然了,討論事情之前不搞清楚定義、前提,雞同鴨講,這種討論不可能有什麼價值,只能滿足一下那些不願意付出努力只想著高談闊論的人的虛榮心罷了,所謂空談誤國,這種現象對文史哲形象的傷害還不夠嗎,難道我們該助長這種風氣嗎。

第二,折衷定義之後的問題沒有討論的必要。其實也沒有所謂的折衷,一旦放鬆要求,我們討論的就是 sad story 和 funny story,即便改成@碎瓦 所說的,為什麼悲劇在總體上比喜劇給人更深刻的心理感受,這題仍然是偽問題,或者保守一點說,是壞問題。A覺得悲劇給他的印象更深,就和B覺得喜劇給他的印象更深一樣,so what?只不過說出了一些「意見」罷了,大而無當。即使不較真,即是大家都認同了這個觀點,大家的解釋也都不可能有什麼深刻的地方,你也看到了,魯迅一句話在這題的100多條答案里刷了多少存在感。為什麼不能深入,原因還是在源頭,前提,定義,都沒搞清楚,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找材料來細緻分析。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滿足於自己大腦的靈機一動,滿足於自己看到一個現象後的簡單思考。從根本上講,還是大多數人認為文學藝術的問題不需要什麼積累和專業知識,只需要談談感受就好了。

如果各位真的想認真討論 sad story 和 funny story,那好啊,首先要有調查吧,要有個周全的問題設計吧,數量上不說多,涉及社會各種群體的一萬個樣本是至少的吧。接著要統計偏好和偏好的原因吧,然後要給個假定吧,接著要梳理一下兩種類型的發展歷史,再確定類型在多大程度上合理吧,要討論至少十部在歷史上有重要影響力的類型作品並分析其異同吧,要援引三個以上的重要學說來解釋吧,這些都做好了,才談得上討論悲劇為什麼比喜劇「往往」更美。

在知乎上,有能討論的好問題,有不能討論的壞問題。對於不能討論的壞問題,應該把問題規限到能夠討論的範圍內,在一個前提下進行討論。比如這個問題,為什麼悲劇的美感會往往大於喜劇?有一個很簡單的改法:比起喜劇,你更喜歡悲劇的哪些因素?

——————————————————————————————
2016.1.29原答案:

蟹 @譚酸菜 老師妖。

吐槽排名第一的答案,雖然知乎畢竟不是學術期刊,但討論「悲劇」扯到「如今的世界怎樣怎樣」實在是不能忍啊,按@泠初 的邏輯,過去悲劇都不美嗎?而且開頭和結尾的雞湯味,想知道給他點贊的朋友有多少認真看中間的一大段了?基本可以確定,泠初確實泛泛讀過一些二手資料,但他對美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還很不到位。當然,就這答案也確實比這題目下邊的大多數答案要好了,畢竟知道要去找亞氏的《詩學》。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這個問題是一個美學問題,而且是個古典美學問題。這意味著目前70個答案里只有@泠初 和@死蹈 的答案在譜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確:這確實是一個偽問題,70個答案里只有兩個排名很靠後的答案提到了這一點。然而他們都沒有講原因或者是講錯了重點。

「悲劇的美感會往往大於喜劇」這一命題的最大的問題,不是通常以為的「往往」——把二者泛泛比較,而在於「美感」這個詞——比較的標準有問題。這不是悲劇和喜劇的區別,甚至不是一個嚴格的有解釋力的學術辭彙。在我的記憶里,沒有哪個重要的美學理論存在這一表述。如果有,你告訴我,是亞里士多德,是高乃伊,是布瓦羅,是萊辛,是康德,是席勒,還是黑格爾?


就像在知乎上,差不多水平的兩個故事,搞笑的會被人說是抖機靈而有點悲傷或者感動的會被人認為是乾貨一樣。


人在痛苦的時候才最像人。


喜劇渲染美,而悲劇凸顯美。

悲劇不是慘劇,因為悲劇不止有悲,還必有「美」參與其中,這種「美」因悲的襯托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悲劇著名的來源莫過於古希臘英雄神話,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推石頭的西西弗斯,弒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等等等等,這些神話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具有優秀品質的英雄們在與命運的抗爭中註定失敗的命運,這種命運對人特別是對具有美好品質的英雄的不公能極大的激起觀眾的同情心。有人強調悲劇須有英雄的參與,英雄實際上就是用來代表「美」在其中的存在。

為什麼悲劇更讓人印象深刻?
悲劇凸顯美,喜劇渲染美。

這不由讓人想起那句著名的話:高明的喜劇都有一個悲劇的核。這句話用在周星馳的電影上面特別合適。

最後,周星星天下第一猴賽雷!


很有趣的問題!我結合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做出一些推測:

第一,悲劇對人有種本能層面的吸引,因為人類進化帶來了對悲劇的敏感度和關注度,就好比人們對嬰兒的哭聲會很敏感。我們不喜歡悲劇,但是我們的進化過程中充滿了悲劇,所以我們是面對和處理悲劇的專家。有點像入殮師的感覺,雖然不喜歡死亡,但是看到個死人都想要去打扮一下的感覺。

第二,我覺得喜劇帶來的情緒反應很單一,大家開心的時候都差不多的體驗,但是在悲劇中,每個人的體驗和反應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覺得悲劇是更加複雜,精細和獨特的體驗?尤其悲劇一般都和死亡有關。生和死是存在和非存在之間過渡的過程,很明顯死亡帶來的各種想像和吸引要大於生,因為我們熟悉什麼是存在,卻不了解什麼是非存在。

第三,悲劇比喜劇顯得更宏大。喜劇比較容易被歸結於個體的成功,順利或者幸運。而悲劇中則容易折射出大於個體的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我們看《活著》,《白鹿原》之類作品,看到的不光是個人的悲慘命運,更有時代,社會,歷史的背景在其中。而對於喜劇來說,讓我們喜的往往僅限於個體的快樂體驗,我們不太關注喜的環境因素和歷史條件。

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是因為人在認知上有自利性(self-serving)傾向,喜歡把好結果歸結於個人的品質和優點,把不好的結果歸結於環境因素和他人。或許因為這樣的傾向,我們在看悲劇的時候,也就比較容易注意到悲劇背後的複雜性,而喜劇的喜,往往僅存在於角色之內。


美感?應該是說負面情緒更容易讓人體驗到更強烈的意義感吧。

悲劇更能動人心,我自己就更能被悲情因素所吸引,這應該算是一個相對普遍的心理現象。

比如我初中聽李貞賢唱丹心歌時被喚發出來的情緒真是很有傷痛之感,容易眼淚不自主地流出來,事實我當時壓根聽不懂韓語歌詞,這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類似林黛玉一樣感時傷懷之人,怕自己吐血早亡怕得很。

我覺得唯一能讓我信服的解釋是,從生物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切歸源於恐懼感的悲劇因素本就更加迎合併刺激了人類基因的特性。


我非常想打你們所有人的臉。因為最高票答案太弱智了。


最高票答主@ 泠初的無厘頭答案,行文開頭把喜劇等同於快樂,把快樂等用於快樂假象,把快樂假象等同於商業化,就知道不用往下看了,一個三流民間寫手的水平。既沒學過美學或戲劇學,也舉不出個什麼例子。這就是知乎答主的水平嗎?不是,因為還有我。

問主問的是悲劇和喜劇的問題,沒有扯到快樂,結果那答主說了一堆悲劇如何能讓人從虛假快樂的當今世界裡走出來。一臉洗腦邪教傳教士的既視感。

然後最高票答主開始扯到如今的世界和虛幻性什麼的,我還以為他下面要開始說鮑德里亞和齊澤克呢,結果拋了個2000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出來,估計答主除了認識亞里士多德和《詩學》也沒誰了吧。

《詩學》除了就戲劇論戲劇,難道有說任何關於現實的問題?拜託,亞說的是情感凈化,可沒說快樂是不好的。那是他老師柏拉圖的思維,就是那種拿哲學來壓制藝術,拿悲劇來打壓喜劇的思維,柏拉圖這套東西早就過時了,亞里士多德都不鳥他這套,更別說布瓦洛。所以阿里斯托芬就不如索福克勒斯有名,呵呵,估計最高票得主扯了半天亞里士多德,都不知道阿里斯托芬是誰吧。

我懶得給那些點贊狂魔解釋了。這裡我就簡單粗暴說了。戲劇的審美本身的高低層級:

荒誕劇&>悲喜劇&>怪誕劇&>喜劇&>悲劇&>滑稽劇&>喜鬧劇&>煽情劇

悲劇也就是是個中間檔次罷了。

或許這裡我很武斷,但總有文盲想來叫板這個次序?先讀讀《美學原理》,否則我們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啊,當然,如果有溫柔好學的妹子或漢子願意了解關於其他審美範疇的知識,不妨參考
看電影時從悲傷至喜悅之間,心理或者生理上具體的變化是什麼? - 心理學
我的答案。認準加菲狗,汪汪汪。最後提到幾種複雜的審美範疇,如悲喜劇,荒誕劇等等。


當今有悲劇嗎?別扯到蛋蛋了,《泰坦尼克》那叫煽情劇,是審美梯級里最低的,根本都不納入討論的。悲劇指的就是古希臘悲劇和近代的古典主義戲劇。你們看的那個叫「看似很悲劇的煽情橋段」,只有韓劇和台灣電視劇里才喜歡搞這個東西。


「可我覺得還是好悲啊」?那因為是從煽情裡面體會到「崇高」了。你看喜劇當然也可以悲了,因為戲劇里也有崇高的因素,而且戲劇很嚴肅。所以我又要啪啪啪打你們的臉,你們怎麼會認為喜劇就不嚴肅了?喜劇的快樂怎麼就是一種不健康的情感了?悲劇又怎麼就拯救人類了?


看到這裡還不明白的人請舉個手。我要善意地告訴你們,崇高和悲劇根本不是一碼事!


你們都不可能體驗過古希臘幾萬人坐在那種超大劇場里一起看悲劇的真正震撼,這不僅是視覺震撼,更重要的是戲劇氣氛的震撼,可我和你們一樣沒見過。


(回復里有人質疑「幾萬人」這個概念,光是埃庇道魯斯劇場就能容納1.5萬觀眾,而更不用說崇尚古希臘悲劇的羅馬時期,羅馬斗獸場據考古學家估計能容納9萬觀眾!哪個悲劇不是訴諸上萬觀眾的集體狂歡?那個時期的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晚上有演劇活動,全體公民都會去看,因為是免費的!!哪像今天你們宅男連個現場的戲劇演出或者歌劇都不肯去看一下,看了幾部毛片兒就敢說自己懂戲劇。所以說你們噴子是不是sha……)

(不過如果你說你坐在鳥巢里和十萬個憤青噴子看到國足被某非洲小國踢出了翔,最後卻突然感受到了悲劇的體驗,這沒有問題。我要特別嚴肅地告訴你們國足粉,美國NYU大學的人類表演學performance studies就是專門研究這個效應的)


除此之外。

醒醒吧。悲劇早就死了,只剩下悲劇劇本,比如《俄狄浦斯王》,我也只能看那些劇本YY一下悲劇是什麼樣子。你們提到的亞里士多德式悲劇也已經死了,現在說《詩學》,也就是用一下他的「開端、發展、高潮」這個技巧用來當編劇法則,注意是編劇,不是成形的戲劇或電影。看一個悲劇劇本就凈化情感了?你是說那種都市減壓戲劇工作坊嗎?沒錯,我自己就帶過這種工作坊,我很知道怎麼減壓,歡迎來找我減壓。

最後就是,藝術家從來沒說要跟現實怎麼怎麼著較勁了,這都是你們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搞出來的。藝術怎麼就指導人們生活了?然後,悲劇怎麼就拯救當今世界了?莎士比亞寫《哈姆雷特》難道就是為了讓你們鄙視他的《仲夏夜之夢》?仲夏夜之夢都不知道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文藝或者批判對你來說太深奧。

不要罵我是文藝青年,我只是個搞創作的,給你們這些點贊狂魔造精神毒品,稍微學了點文化我忍不住就出來賣弄,因為我還是不理解為什麼那樣寫都能高票,枉了哥一番苦心,僅此而已。

低級噴子勿擾,如果想攻擊,煩請專業點,有一種人適合去樹上吃香蕉。我雖沒有匿名,但我其實都懶得點拉黑。


戲劇理論和藝術鑒賞我不懂,我就說一事提醒了下其他回答的人:「悲劇」這個詞的含義在不同的語境是相當不同的。在引用名人名言和前人理論的時候,如果悲劇一詞的含義搞錯了,那就很容易出偏差。

我們現在所說的悲劇/喜劇的判斷標準一般是sad story/ happy story,或者bad ending/ happy ending。但是在古希臘,悲劇是一種特定的戲劇體裁,劇情本身倒並不一定是sad story或者bad ending。

除了體裁的問題,在戲劇的主題上,古希臘的悲劇,以及莎士比亞的悲劇通常都是圍繞脆弱的個人與莫測的天命的關係,一個人不同內在性格間的衝突等主題(就我個人推測,一般認為悲劇比喜劇更崇高,更有美感,或者說逼格更高,很可能就是來自於主題的差異),而西方思想家所說的悲劇一般僅限於這一類的主題。至於晚近的「因為封建勢力/萬惡資本主義剝削壓迫導致家破人亡」的故事有時也被稱為悲劇,則是完完全全不相干的主題了。


可能因為悲劇具有終止符,喜劇沒有。
藝術品需要完成感和儀式感。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美好的東西都是一瞬間的,而不是永恆。所以,在消逝的時候人們才更意識到它的存在。因為這種特別的存在感就會顯得事物本身是很美好的。美好的是對永恆的幻想和那個事物本身那一瞬間的強烈存在感,這種感覺即使那個事物消失了也會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所以,我認為美好的是存在感,和那一刻的永恆。
什麼是永恆?這一刻我是愛你的,在我最愛你的時候被殺死了,那我愛你這件事就變成了人們眼中的永恆。

不過這麼一說反而感覺不美好了呀=_=

話說也不是所有悲劇都是美好的,像那個被侵犯的園丁大爺,還有ATM殺人的視頻,麥當勞殺人的那個事件,我不覺得美好,只覺得恐怖。。

我該睡覺了我該睡覺了我一定能睡著!!


生活中人們確實往往對悲劇要比對喜劇更有感觸,對此我有一個猜測(又:寫完後查了一下,發現演化心理學也有類似的假說),注意這是一個假說,學界未必會公認,而且應當只是本題原因的一部分,或者僅具有相關性。

人類的祖先還在叢林里的時候,由於叢林中猛獸毒蛇特別多,人的視力與聽力相對鷹犬這些動物來說並不突出,稍有不慎就可能死亡。

因此人在叢林中狩獵時,對可能發生的危險的感知與直覺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形成了一種自然選擇,越是感知敏銳的人越可能在叢林當中活下來,留下自己的基因,而那些渾渾噩噩注意力低下的人就相對比較難留下自己的後代。

而我認為,悲傷的情緒與對危險的感知具有正相關,而喜悅的情緒則具有負相關。因為悲傷往往是苦難挫折危險死亡的伴生後果,人類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感到傷心,除非他意識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這是與人對自身處境危險或者不好的判斷息息相關的,而喜悅總是與開心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其背後是人類判斷自身處境安全和平的結果。

鑒於人類的祖先長期處於叢林當中,我們走出叢林的時間與之相比就極為短暫。因此悲傷的情緒要比快樂的情緒更為強烈,這是警示我們附近有危險或者現在的處境並不可取,自身處於不利的位置。

人類在走出叢林以後,危險並沒有消失,只是從與野獸的競爭改為與人的競爭,以獲得團體內部資源的更多分配,對不利處境的判斷在此期間同樣極其重要,於是像以前一樣順帶強化了感受悲傷的能力。

不論是悲劇還是喜劇都是表演他人的事迹,然後經過人的同情共感能力轉化為自己感同身受的情緒。由於之前的自然選擇里。對自身處境是危險或者不利的判斷在性競爭中更加有用,而感受悲傷的能力在一代代的繁衍中被順帶強化了。於是現代人看悲劇,要比看喜劇更有感觸。

@黑厄渡鴉


第一種悲劇餵養,第二種悲劇恐嚇,喜劇則用來取樂(To feed, frighten or amuse people )。

第一種悲劇屬於古希臘最富於力量感、生命最豐沛的時代,充盈奢華以致於膽敢和神祗、天命血戰, 沉浸於對這種戰鬥偉大性的共同感受。在那裡,痛苦還是生命最好的興奮劑。悲劇或許有古希臘式和中國式,但悲劇的美感(確切地說:攝人的力量感)則全然屬於古希臘。

... 設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
他更強悍的存在令我暈厥,
因為美無非是可怕之物的開端,
我們尚可承受,我們如此欣賞它,
因為它泰然自若,不屑於毀滅我們。
——《杜伊諾哀歌 之一》

這一詩節,里爾克小心翼翼地保持與天使的距離,因為「美」對於凡人過於強大而可怕;卻不理解「美」是偉力的展現,可驚可怖之物既可毀滅也可以滋養和振奮人。

- 埃斯庫羅斯《普羅米修斯》

...... 如果你想從我這裡打聽什麼,你豈不是個孩子,豈不比孩子更傻嗎?宙斯無法用苦刑或詭計強迫我道破這秘密,除非他解了侮辱我的鐐銬。讓他扔出燃燒的電火吧,讓他用白羽似的雪片和地下響出的雷霆使宇宙紊亂吧;可是這一切都不能強迫我告訴他,誰來推翻他的王權。...... 你白同我糾纏,好象勸說那無情的波浪一樣。別以為我會由於害怕宙斯的意志而成為婦人女子,伸出柔弱的手,手心向上,求我最痛恨的仇敵解了我的鐐銬;我決不那樣作。...... 仇敵忍受仇敵的迫害算不得恥辱。讓電火的分叉鬃須射到我身上吧,讓雷霆和狂風的震動擾亂天空吧;讓颶風吹得大地根基動搖,吹得海上的波浪向上猛衝,紊亂了天上星辰的軌道吧,讓宙斯用嚴厲的定數的旋風把我的身體吹起來,使我落進幽暗的塔耳塔洛斯吧;總之,他弄不死我。 (羅念生 譯)

這是古希臘悲劇的豪華,力量的滿溢。悲劇的古典美感在此。

-《金瓶梅詞話》開篇詩
豪華去後行人絕,箏蕭不響歌喉咽。
雄劍無威光彩沉,寶琴零落金星滅。
玉階寂寞墜秋露,月照當時歌舞處。
當時歌舞人不回,化為今日西陵灰。

這是中國式悲劇「豪華去後」的頹廢、徹悟;毫無美感,除非你打心眼喜歡「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哎你已經老了。

另:在古希臘意義上,中國也有出色的悲劇;並非金瓶梅紅樓夢桃花扇竇娥冤,而是在山海經里,從未寫成的悲劇。


如果喜劇的美感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到此,我選擇狗帶。。

首先承認我看的喜劇少,所以喜劇不僅僅只有以上兩部啊。
但我想,今天的喜劇很少會有黑白默片卓別林那一種反諷社會、直擊人心的感覺。

記得有份關於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看漫畫的調查,
結果得出,是因為日本人壓力太多,看漫畫可以不用過多思考,可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因此,我覺得現在的喜劇或多或少有有點漫畫的效果,
甚至過分一點說,喜劇已經脫離「戲劇」的範疇,
成為一種大眾日常消費品——肥皂劇。

最經典的悲劇,莫過於莎翁筆下那四部了。
我找到一部訪談可以給大家看看。
英國智慧課堂_Michael Dobson:永恆的莎士比亞――他是世界性的文化符號
Michael從讀書時便喜歡讀莎翁的戲劇,成為最了解莎翁的人之一。
片中介紹了他是如何喜歡莎翁、如何研究莎翁。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卓別林
反而,我覺得近看人生是一部喜劇,因為每天都新鮮事情發生,每天都有不同的知識學習。
等到我們老去的時候看人生,才懂得這一生其實是悲劇,什麼都得不到什麼都帶不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暴走大事件》第四季?
寧財神的新劇《龍門鏢局》會超過他的《武林外傳》嗎?
喜劇演員是否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TAG:心理學 | 喜劇 | 美學 | 悲劇 | 古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