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為什麼要捉老鼠?

好吃嗎?


謝邀。


貓為什麼要吃老鼠,首先要從貓的飲食談起。和雜食性的狗不一樣,貓是純粹的肉食動物(obligate carnivore), 這在貓的結構和生理上有很好的體現。結構上最明顯的是貓的牙齒和消化系統。從牙齒結構來看,貓的犬齒特別粗和長,這樣的結構適合於捕捉獵物,而且貓位於後方的上下臼齒形狀形成了和剪刀類似的結構,上下閉合時能有效切割獵物,但是相對於「切割,咬碎」來說,貓牙齒的咀嚼功能就差多了http://maxshouse.com/feline_nutrition.htm,http://www.vivo.colostate.edu/hbooks/pathphys/digestion/pregastric/catpage.html。所以對於貓來說,高纖維難消化的植物是無法在口腔進行初步分解的。從消化系統來看,貓的腸道相對於人來說很短,沒有很多的儲存空間,所以就要求食物有容易消化並且能量高,非常適合蛋白的消化。生理上就和貓產生的消化酶有關係,貓能產生很多消化蛋白和脂類的消化酶,同時也就能消化各種糖類(澱粉、纖維等)的消化酶,但是貓並不能完全依賴後者提供足夠的能量 http://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ved=0CDcQFjABurl=http%3A%2F%2Fwww.ncbi.nlm.nih.gov%2Fpubmed%2F12479324ei=8uMfT9f2DoSiiAfGhYQ5usg=AFQjCNH-kC2kvzaEKl_rVnhJGqWY3PHM9gsig2=5KsRpmUJCgXb5j74Z4hxGw。而且,就如桂武磊所說的,貓並不能自己合成某些物質,如牛磺酸和維他命A,需要從別的動物裡面攝取。所以,在飲食的需求來說,貓自身的結構和生理特點需要高蛋白的的食物,而各種小型動物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其中包括老鼠。

那麼喜愛而且一定要吃肉的貓,是不是一定就要吃老鼠呢?當然不一定,很多時候我們都有聽說「鳥窩讓貓給扒了」,就證明貓並不是單單喜好老鼠的。實際上關於貓的獵物曾經有過專門的研究,研究人員認為為了弄清楚家貓對野生動物的影響而採用問卷的方式調查了貓的帶回家中的捕食動物,結果發表在2003年mammal review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305-1838。結果顯示,貓帶回家的獵物中,哺乳類佔了69%,鳥類24%,兩棲類4%,爬行類1%,還有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在哺乳類中,嚙齒動物佔了大概2/3,是所有動物的44.3%。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年輕和體重較輕的貓,相比起年老和體重較重的貓,會捕捉更多的鳥類回來。可見,雖然鼠類佔了貓的獵物很大一部分,但是除了他們,貓還是有很多其他選擇的。


而且,從貓的馴養過程來看,很可能是「有老鼠吃」,才讓野貓成為了家貓,從而讓我們問「為什麼貓要捉老鼠」。因為家貓是由野貓演化而來,而野貓和雖然和其它大型貓科動物一樣是肉食性動物,但它卻是「孤獨的捕食者」----它們並不群體獵食,因此也只會捕捉比自己體型小很多的動物。因為沒有群體性,人不能作為「領導者」對貓進行馴化。而貓對於人類來說「實用價值」也不大,它不象狗一樣可以馴化幫助捕獵,也不能像豬羊一樣圈養提供動物蛋白。所以更可能的情況是,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穀物的貯存和其他過剩的糧食引來了成群的老鼠,而一些「機會主義貓」也因為豐富的食物來源進入到人類社會中,開始在人類眼皮底下捉起老鼠並被養成各種好看的品種。這個觀點在PNAS09年發表的文章From wild animals to domestic pets, an evolutionary view of domestication也被採用。

所以綜合來看,貓捉老鼠並吃老鼠是符合自身的捕食行為和營養需求的,但老鼠並不是貓的唯一食物來源----各種鳥類和爬行類可能都會成為貓的獵物。而且,很可能正是因為老鼠在人類社會的猖獗,貓才主動走進我們,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PS:Scientific American的The taming of the cat http://fredcobio.files.wordpress.com/2010/10/final-sci-am.pdf 做得非常好,推薦一下。


補充一點:
家貓就算吃喝不愁也會去抓老鼠。這個是本能。叫 fixed action pattern。

比如,走路也是 fixed action pattern,所以人坐久了都要站起來走走。


這是牛棚里的一隻貓,流浪貓,上面還有一窩小貓,我拍照的時候,它喉嚨里發出咕嚕咕嚕的警告,所以我立馬用最快的速度爬下來走了。
天氣冷,加上南方天天下雨,這隻貓就一直縮在上面的稻草堆里,運氣好的好的話,這些稻草可以在春天之後消耗完
沒人會喂他,關於鄉下民風淳樸人心善良什麼的我就不發表我自己的見解了,總之沒人驅逐拿鋤頭追它就算好了
那你看,它能吃什麼?能提供熱量的肉類,只有是老鼠了,還好它沒有餓到去偷雞,不然它肯定活不過明天


單純的為了好玩

今天抓的

2016.11.23更新 今天又抓一隻,一開燈就發現,嚇我一跳。是另外一隻藍貓妹妹抓的,看樣子是和虎斑弟弟學的。


因為好玩。


一是為了牛磺酸,能讓貓在夜裡視力更好。
二是是因為貓喜歡捕捉小型的動物(能用這個詞嗎?)。


吃老鼠攝入牛磺酸(貓體內不會自己合成)
缺少牛磺酸會夜盲


說說老鼠肉的問題,有些老鼠是能吃的。菜單:你吃過老鼠肉嗎?好吃嗎?安全嗎?
另外:細數那些噁心卻美味的中國小吃
感興趣的可搜索龍虎鳳(我太瞧不起連貓星人都吃的人了!!!)

隱約記得《狼圖騰》里有烤田鼠的記載。
「烏力吉嘆道:你們農區來的人就是弄不清這件事,你們要是不調查研究,真要誤大事。我是在草原長大的,我太了解狼了。狼是愛吃牛羊馬黃羊這些大傢伙,可是牛羊馬有人看管,弄不好吃不著牛羊還得把自個兒的小命搭上,黃羊腿快也不容易抓著,比較起來就數黃鼠好抓。從前草原上的窮人,在荒年的時候也是靠吃鼠肉活命的。我小時候當奴隸,吃不飽的時候也常常抓黃鼠吃,草原黃鼠個大肉肥,小的有一紮長,二三兩重,個大的有一尺長,一斤多重,吃上三四隻就能飽。抓多了吃不完,就剝了皮,曬鼠肉乾,也很好吃,還可以儲存。你要是不信,等有空了我抓幾隻烤好了讓你嘗嘗,那肉又細又嫩,當年蘇武,還有成吉思汗,在草原上都吃過鼠肉的。
  包順貴面露窘色。烏力吉不看他,只管說下去:有一年,一位領導到邊防站視察,他是廣東人。那天我正好到邊防站談軍民聯防的工作,他問我草原上的大鼠好不好吃,我說很好吃,他一聽就說今天中午不吃別的,你們就拿鼠肉招待我吧。我帶了一個牧民民兵到草地上找了幾個大鼠洞,又提了水桶往裡面灌水,不到一小時就抓回來十幾隻大鼠,鼠皮一剝就是一身的肥白肉,那位領導一看就說好,中午我們三人美美地吃了一頓烤鼠肉,把全站的官兵都看傻了,聞著香就是不敢吃。那位領導說,草原乾淨,草更乾淨,吃草原上的青草和草籽長胖的鼠也最乾淨,他還說這是他吃過的最香最好吃的鼠肉,比廣東的鼠肉好吃多了。要是拿到廣東去賣,非搶瘋了不可。可惜廣東太遠,火車上不準運活鼠,要不然每年內蒙古可以向廣東提供多少活鼠啊,既可以幫助草原滅鼠,又增加一筆大收入,還可以給廣東增加高級肉食……」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貓吃老鼠(口味略重,自行搜索吧),老鼠的骨質應該沒有那麼硬,因為貓吃老鼠時是連毛都不剩的,你還能聽見清脆的咯吱咯吱的聲音,切以為,味道應該八錯~


這就是上面提到的 寫得非常好的Scientific American的The taming of the cat

德里斯科爾、克拉頓-布羅克等撰文,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 《環球科學》授權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 - 家貓是如何起源和「馴化」的

時而疏離冷淡時而蜜意柔情,時而恬靜似水時而野性難馴,時而令人惱火時而可人討喜——貓咪喜怒無常,卻是最討人歡心的寵物。在世界範圍內,在人群中安身立命的貓超過6億隻。儘管我們對這種動物很熟悉,卻仍無法參透它們的來歷。我們馴化其他野獸,是因為它們身上有奶、肉、毛,或有勞力可供使役。在我們的生息勞作中沒有貢獻一口食物一絲氣力的貓,又如何能成為家裡司空見慣的固定「擺設」呢?

長期以來學者們都認為,大約3,600年前,古代埃及人開始畜養寵物貓,他們是最早馴化貓的人類。然而,最近5年來的遺傳學和考古學發現改變了這幅圖景,催生出一系列新視角,洞悉家貓的世系(ancestry)以及家貓與人類關係的演化。

家貓搖籃

家貓的起源地問題具有挑戰性,原因有很多。雖然很多研究者懷疑,家貓的所有品種都是野貓(Felis silvestris)這個單一種的後代,但他們無法證實這一點。此外,這個種的分布範圍並不局限於地球上的某個小區域。它的種群眾多,從蘇格蘭到南非、從西班牙到蒙古,整箇舊世界(指東半球,即歐、亞、非、大洋洲,尤指歐洲)都遍布它的足跡。直到不久前,科學家仍無從斷定,到底是哪個野貓種群進化成了今天的馴養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貓。實際上,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於埃及起源說的其他假說。他們認為,貓的馴化發生在幾個不同的地區,每個地區都演化出了一個不同的品種。但一個事實卻讓人們對這種觀點生疑:我們很難區分不同種群的野貓,甚至很難從野貓群中識別出被稱為鯖魚虎斑貓(mackerel tabby cat)的野生馴化貓,因為它們的皮毛上都有一樣的彎曲條紋。它們之間能自由交配的特性,更是模糊了各個種群間的界限。

2000年,本文作者之一德里斯科爾開始著手解答這一難題。他收集了非洲南部、亞塞拜然、哈薩克、蒙古和中東979隻野貓和家貓的DNA樣本。因為野貓一般都會終身守衛屬於自己的那塊領地,所以德里斯科爾預期,野貓種群的基因組成能像其他貓科動物一樣,隨地理分布呈現差異,但變異速度在時間上保持穩定。如果憑藉DNA能將各地區野貓的土著種群區分開,而家貓的DNA又與其中的一個種群具有高度相似性,那麼他就有了清楚的證據,確定馴化從哪裡開始。

在發表於2007年的遺傳學分析中,德里斯科爾、本文的另一位作者奧布賴恩及同事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類DNA上,它們是分子生物學家用來區分哺乳動物子群(subgroup)的傳統工具。這兩類DNA,一類來自線粒體,完全遺傳自母系;另一類是通常所說的「微衛星」(microsatellites),也就是細胞核DNA中短而重複的序列。他們運用設計好的計算機程序,基於以上基因特徵,評測了這979隻貓的世系。他們還特別測定了每隻貓與其他所有貓的DNA相似度,並把擁有相似DNA的貓劃歸一組,接著求證同組的貓是否大多生活在同一地區。

計算機評測結果表明,野貓有5個遺傳聚類(genetic cluster),或者說5個世系(lineage)。其中的4個世系與4個已知的野貓亞種對應得相當完美,而且確實生活在4個特定的區域:歐洲野貓(F.s. silvestris)生活在歐洲,荒漠貓(F.s. bieti)在中國,亞洲野貓(F.s. ornata)在中亞,南非野貓(F.s. cafra)在非洲南部。第5個世系不僅包括了分布於中東的野貓亞種非洲野貓(F.s. lybica),還包括了樣本中數以百計的家貓——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純種或混血家貓。實際上,從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偏遠沙漠採集的非洲野貓DNA樣本,與家貓從遺傳學上根本無法區分。家貓在所有野貓類群中僅與非洲野貓歸為一組,說明家貓的老家只有中東一處,而非另外那些野貓經常出沒的場所。

一旦我們弄清了家貓從哪兒來,下一步就是確定貓被馴化的起始時間。隨機遺傳變異的發生速率比較穩定。通過調查變異隨時間的累積量,遺傳學家就能估算某一特定演化事件的發生時間。但這種所謂的分子鐘走得有點兒太慢了,很難精確追溯距今較近的時間段,比如說過去10,000年。不幸的是,貓的馴化可能正好落在這個時間段內。於是我們轉而埋頭於考古記錄中,以便精確定位人類馴化貓的原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最近的一項考古發現確實蘊藏著特別的信息。

2004年,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吉恩—德尼茲·維涅(Jean-Denis Vigne)和同事報道說,他們發掘出了人類將貓馴養為寵物的最早證據。發現地位於地中海的塞普勒斯島。一具9,500年前性別未知的成人遺骨被端放在淺淺的墓穴中。各色各樣的物品——石器、成團的鐵鏽和成把貝殼陪葬在遺骨周圍。在同一個狹小的墓坑中,離成人遺骨僅40厘米處,居然有一隻8個月大的貓的遺骸。貓頭沖西放置,與人的擺放位置一致。

貓不是地中海島嶼上的土生種,因此,必然有人乘船將它們帶到了這一地區,而且它們極有可能來自於鄰近的黎凡特海岸。把「貓的輸入」和「人貓合葬」這兩項事實綜合起來考慮,我們就可以說,在10,000年前的中東地區,人和貓已經結成了一種特殊的、有意義的聯繫。這個地區正好與我們的基因分析得到的起源地相吻合。如此看來,貓的馴化恰巧始於人類在中東新月沃土地帶建立第一個定居地之時。

貓鼠博弈

一旦確定了貓馴化之初的地理位置和大致年代,我們就可以回歸那個老問題了:為什麼人和貓會發展出一種特殊的關係?大體來說,貓不是馴養動物的理想候選者。大多數馴養動物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的,群體有明顯階級性(人類無意中利用了動物群體的這種階級結構,取代了它們中「領頭羊」的地位,從而對整個有凝聚力的群體實行更有效的控制)。這些群居動物早已對「摩肩接踵」的處境習以為常了,所以只要食物充足有地方可呆,它們就很容易適應狹小的空間。

相反,貓是個獨來獨往的獵手,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對同性同胞很不客氣(獅子卻是個例外)。另外,大多數馴養動物都以分布廣泛的植物為食,貓則是專性肉食動物(obligate carnivore),很難消化肉類以外的任何東西——實際上,貓已經完全喪失了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力,無法品嘗甜味了,而肉在人類為馴養動物準備的食譜中相當罕見。至於貓對人類有什麼用,我們只能說,貓都是些不聽話的小東西。貓的這些特點說明,與其他被人類列入馴養名單、被迫執行特殊任務的動物不同,貓很可能是自願與人生活在一起的,因為它們在人類這裡看到了機遇。

9,000年前-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新月沃土的早期人類聚居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向一切懂得變通又具有好奇心(或者膽小而飢餓)的野生動物開放,任它們開發探尋。家鼠(Musmusculus domesticus)就是其中一種。考古學家在以色列發現,人類最早的野生穀物窖藏(約10,000年前)中,就能找到這種起源於印度次大陸的嚙齒動物的殘留物。雖然它們在野外敵不過本地的野生鼠類,但當它們把窩挪到人類的家中和糧庫里時,卻發展壯大起來。

毋庸置疑,對貓來說,家鼠是個很大的誘惑;城郊的垃圾堆也對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那裡資源豐富,這些貓科動物全年都能在此覓食。這兩種食物來源都促使貓去適應與人為伴的生活。用進化生物學的術語來說,自然選擇更偏愛那些能與人共存的貓,因為它們擁有垃圾和老鼠這樣穩定的食物來源。

久而久之,在新月沃土地帶,與人類主導環境融合得越好的野貓,就越「貓」丁興旺。總的來說,在貓的馴化中,這個新生態位(niche)的選擇機制佔主要作用,但貓與貓之間的生存競爭仍左右著它們的進化,並限制著它們的順從度。當然,由於這些原始家貓基本上得自謀生路,所以它們捕捉獵物和翻揀殘渣的技巧依舊嫻熟。時至今日,大多數家貓還是「自由公民」,不依靠人也很容易生存下去——全世界城市鄉鎮中數量眾多的流浪貓就能證明這一點。

考慮到小貓造不成大破壞,人們也就不去計較貓的如影相隨。當人們發現貓能夠消除鼠患和蛇患時,他們還可能鼓勵貓的這種行為。另外,貓身上恐怕還有其他動人之處。一些專家認為,某些野貓可能正好擁有一些特徵,使它們能夠與人發展出親密關係,並適應這種生活。相較於其他貓,這類貓有著大眼睛、扁平臉和高而圓的前額——伶俐可愛的相貌能吸引人去餵養它們。所以,一些人十之八九只是看小貓咪可愛就把它們抱回家馴養,讓貓開始在人類的火爐邊佔據一席之地。

為什麼非洲野貓才是惟一被人們馴化的野貓亞種呢?種種證據表明,歐洲野貓和中國山貓這樣的野貓亞種都很難與人相處。其實僅僅這一點,就可以排除這兩種野貓進入人類家庭的可能性。南非野貓和中亞野貓比較友好,在合適的環境下可能很容易被馴化。但非洲野貓因為生活在人類最初的定居地附近而佔得了先機。隨著農業文明的火種從新月沃土地帶向外撒播,非洲野貓被馴化的後代也佔據了每片新區域中相應的生態位,有效地關閉了新區域中本地野貓的馴化之門。如果近東的家貓從未抵達過非洲和亞洲,那麼這些地區的本土野貓或許也會隨著城市文明的興起,被帶入村鎮和家庭。

貓神的起源

從中東的野貓到人類親密的家庭伴侶——這個過程經歷了多久,我們不得而知。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動物能夠被快速馴化。在一項開始於1959年的著名實驗中,俄羅斯科學家採用高強度的選擇育種,僅用40年時間,就從野生狐狸中選育出了馴化的銀狐。然而,新石器時代的農民家中既沒有門板也沒有窗玻璃,即使他們想干預貓的繁殖,恐怕也無能為力。因此,我們似乎有理由這樣說:人類對貓的繁殖、對可能存在的家貓與野貓的雜交幾乎沒有施加影響,使家貓歷經了上千年才發生形態變化。

儘管我們對貓馴化的具體過程知道得仍不確切,考古學證據卻一直都在為解釋這一過程添磚加瓦。除了塞普勒斯的發現外,以色列的考古遺址出土了一顆貓的臼齒,年代大概為9,000年前,這是人與貓「結成聯盟」第二早的暗示;巴基斯坦發現的另一顆牙齒,可追溯到4,000年前。

相比而言,貓轉變成完全馴養動物的證據在年代上則要晚得多。以色列一具製作於3,700年前的象牙貓雕像暗示,貓在傳入埃及之前,在新月沃土,就已經是房屋和鄉村裡的尋常景象了。考慮到其他所有馴養動物(除了驢)和栽培作物都是從新月沃土引入尼羅河谷地的,這種理論當然說得通。但是,只有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的黃金時期,開始於約3,600年前)的繪畫作品,才真正為我們提供了已知最古老、最可信的貓被完全馴化的證據。畫作中的貓安坐於椅子下方,有時戴著項圈或拴著繩套,還經常從碗中取食或舔吃食物殘渣。這類題材的畫作相當多,意味著貓那時已是埃及人家庭中的常見成員了。

這些畫作在很大程度上給學者們留下了「埃及是貓馴化起源之地」的印象。但是,即使是最古老的、有關野貓的埃及畫作,也比9,500歲高齡的塞普勒斯墓葬晚5,000到6,000年。孕育了大量文化成果的古埃及文明,雖然算不得家貓馴化的源頭,但的確在後來的馴化方向、家貓向全球分布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埃及人將人類對貓的喜愛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2,900年前,家貓搖身變為女神貝斯特(Bastet),成了埃及的官方神祇。在貝斯特的聖城布巴斯提斯,犧牲作祭品、製成木乃伊並被埋葬的貓數量非常可觀。數以噸計的貓木乃伊說明,古埃及人不僅是在捕獲未馴服或野生狀態的貓,更是在有史以來首次有目的地培育家貓。

以後的幾個世紀,對於出口他們所崇拜的貓的行為,埃及都明文禁止。不過這條禁令全無用處,2,500年前,家貓還是到達了希臘。此後,滿載穀物的貨船從埃及亞歷山大城直達羅馬帝國的各個城市;此間,人們肯定把貓帶上了甲板,以防鼠患。這樣,貓就開始在港口城市定居下來,並逐步向四周擴散。到了2,000年前,羅馬人忙著拓展帝國版圖時,家貓也隨著他們四處旅行,漸漸遍布全歐洲。德國石勒蘇益格(Schleswig)的托夫廷(Tofting)遺址展現了公元4-10世紀德國的居民生活,就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那一時期的藝術和文學作品中,貓的形象也越來越常見(奇怪的是,家貓出現在不列顛群島的時間,似乎比羅馬人把貓帶去那裡的時間更早。研究者至今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地球的另一端:據推測,家貓在2,000年前就已經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了東方。它們沿著希臘、羅馬和遠東之間業已成熟的貿易路線,經美索不達米亞來到中國,穿越海陸抵達印度。接下來就發生了很有趣的事。由於遠東地區沒有能與新來者雜交的土著野貓,東方家貓很快走上了獨立的進化道路。拜基因漂變(基因漂變產生的性狀既沒有利,也沒有害,因此可以被保留下來成為種群的固定特徵)所賜,被隔離的東方家貓小種群開始進化出獨特的毛色和其他變異性狀。

基因漂變產生了柯拉特貓(Korat)、暹羅貓(Siamese)、緬甸貓(Birman)和其他天然種。早在1350年左右,泰國僧侶就在一本叫《貓詩冊》(Tamara Maew)的書中描述了它們。2008年,這些品種的古老性還得到了遺傳學研究的支持。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瑪里琳·梅諾蒂-雷蒙德(Marilyn Menotti-Raymond)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萊斯利·萊昂斯(Leslie Lyons)發現,現存歐洲家貓和東方家貓的DNA差異告訴我們,歐洲和亞洲的家貓至少在700年前就因為分別馴養而分道揚鑣了。

至於家貓何時到達美洲,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有人說,哥倫布和其他同時代的航海家將貓帶上了他們橫渡大西洋的旅程;也有人說,「五月花」號上的旅行者和前往詹姆斯敦(Jamestown)的移民將貓帶上了這塊大陸,來控制鼠害並帶來好運。家貓到達澳大利亞的方式更叫人摸不著頭腦,不過研究者推測,它們是17世紀和歐洲探險家一起來到這裡的。我們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小組正試圖用DNA解答這些問題(參見《環球科學》2007年第8期《DNA揭示貓的世系圖》)。

選育新寵

雖然人類在東方家貓天然種出現時可能起到過少許作用,但是直到最近,人類才真正開始下大力氣培育家貓新品種。即使是以大規模養貓而著稱的埃及人,也沒有特意選擇具特殊性狀的貓,可能那時具明顯特徵的變異體還沒出現。在埃及人的畫作中,無論野貓還是家貓,都具有相同的鯖魚虎斑皮毛。專家們相信,從英國自然歷史藝術家哈里森·韋爾(Harrison Weir)的記述來看,現代大多數家貓品種都是19世紀在不列顛群島上培育出來的。直到1871年,第一批嚴格意義上的珍奇貓品種(fancy cat breeds,由人類選育出的、有特別品相的貓品種)才在英國倫敦水晶宮的一場名貓秀上被展出。(暹羅貓在名貓秀上引起了轟動,但最終還是一隻波斯貓贏得了桂冠。)

今天,國際愛貓聯合會(CFA)和國際貓協會(TICA)認可的家貓品種近60個。對於這些品種來說,區區十幾個基因的改變就能解釋它們的毛色、毛長、毛質,以及其他如底紋、光澤等更細微的皮毛特徵。

多虧2007年人們對一隻名叫「肉桂」的阿比西尼亞貓(Abyssinian cat)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遺傳學家現在可以快速識別變異位點,控制貓的斑紋、黑白橘黃等毛色,以及長毛性狀等其他特徵。但是,除了與毛髮相關的基因外,家貓品種間的基因差異非常小,與鄰近的人類種群——比方說法國人和義大利人之間的基因差異相當。

想一想吉娃娃(Chihuahua)和大丹犬(Great Dane)吧,狗的大小形狀和性格千差萬別,但家貓卻沒有這些差異。早在史前時代,狗就被人們以看家護院、協助打獵、放牧等不同目的馴養著,與狗不同,野貓就沒有承受這麼大的人為選擇壓力。只要具備與人為善的品性,它們就能在人類家庭中佔有一席之地。

那麼,貓真的已經被馴化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它們的馴化可能僅僅只是個開始。儘管與人合得來,大多數家貓卻仍不馴服,也不指望人類幫忙尋找食物和配偶。其他馴養動物(如狗)與野生先祖的外貌已經完全不同,一般的家貓卻依然保持著野貓的體態。當然,家貓確實有一些不同於野貓的形態學特徵,如略短的四肢、稍小的腦容量,以及達爾文注意到的、為消化廚房食物殘渣而進化出的更長的腸道。

家貓的進化還在繼續——可以說,它們的進化之路還長著呢。以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等技術為支撐,貓的培育者正將貓的遺傳學研究推向一片從未開墾過的處女地:將家貓與其他種的貓科動物雜交,創造出千奇百怪的新品種。孟加拉貓(Bengal)和卡拉貓(caracat)就是這方面的例子,它們分別是家貓與亞洲豹貓(Asian leopard)和金貓(caracal)的混血兒。因此,現在的家貓可能即將跨越前所未有的演化變革門檻,成為一個多物種的複合體,它們的未來不可估量。


我覺得因為好玩,因為不止老鼠,還有蟑螂,蒼蠅,鳥,反正只要在我家的我貓都會逮住,然後也不殺死,是慢慢折磨致死的,具體就是逮住了,放了,然後獵物逃跑,它在過去逮住,如此循環,折磨致死,完了有的吃掉,有的扔了


你管我!


養了只貓,一直覺得它性格活潑,親人,很乖
家裡無聊來大人小孩,一定過去主動賣萌,給抱給摸給親各種配合
偶爾就算脾氣來了,最多就是不理人,沒有咬過人抓過人,就算是洗澡,只是用肉糰子掙紮下,從來不會把爪子伸出來。

一直以為是天使。。。。。。

後來,撿了兩隻1個多月的流浪貓回家,給洗了澡餵了吃的。開始貓還覺得好奇,對他們聞聞看看的,我看它沒抵觸,就放心沒把他們隔離
半夜,被小貓的尖叫吵醒。。。。
貓完全拿兩隻小貓做玩具玩兒,一會兒咬住一會兒放手,各種伏擊捕獵。不管小貓躲在哪裡,它都能抓出來。重點是他們躲的地方我進不去。。。。


那次以後,我很久沒法直視我家貓了


貓是天生的殺手,捕殺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娛樂。貓之所以不殺死人類,僅僅只是因為人類的體型比它大多了


貓不光要吃老鼠,我家的貓還要吃魚,吃鳥,吃青蛙,吃小雞,還咬過兔子。反正比它小的動物都可能去咬,但不一定吃下去。


好吃你妹
我是愛捉老鼠,可是我從來不吃呀,我就是為了好玩,可能別的貓愛吃,反正我不喜歡. 愚蠢的人類...


曾經家裡同時養著三隻貓和先後兩隻旅行小老鼠,夠熱鬧吧。
貓咪送人後,又把前後兩隻小老鼠送到大自然,夠人道了吧,哈哈哈


哈哈哈哈,為什麼狗吃屎


因為老鼠是家裡唯一一個比他小可以隨便欺負,而且十分害怕他的生物


因為老鼠提供了一種貓必須要有的營養,為了防止夜間視力下降,老鼠體內有種叫牛黃酸的東西,是改善哺乳動物夜間視力的必要成分,貓本身不能合成牛黃酸,只有通過不斷吃老鼠來儲備,以保持自己夜間的視力.


我們不想失業啊~ 現在經濟不景氣啊~


推薦閱讀:

TAG: | 動物 | 動物行為 | 食物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