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過去、活在當下和活在未來這三種心態有何區別,對生活又有什麼啟示?

謝謝各位的捧場。這一問題靈感起源與我在數次登山過程之中心理轉化。爬山說實話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大多數人可能相較於這個過程會更喜歡結果。因為過程是絕對痛苦的,當然如果你們有嘗試通宵爬4、5個小時的山去看日出。一旦你跨上了第一個台階那就是一條不歸路,因為鏈接你前後的都會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在狹小的山道中就算哭著也要堅持。因為你稍有氣餒就會阻塞交通,會迎來無數人的口水。沒辦法,所以必須堅持到山頂,即使你現在可能對看日出的慾望降到了零。
當人們在登山過程中漸漸遺忘初衷和喪失激情甚至悔恨交加的時候就會產生心理的極度疲乏和在大自然面前的極度自卑。我們註定得不到任何幫助,除非有人會傻到用最原始的方式去選擇和放棄。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的心理調節。
在此過程中我們的視線會有三個方向。向山底望,向山頂望和盯著腳下看。我選擇的是第三種。個人覺得向山底望同活在過去,由於自己所處海拔太高和太抖難免會產生恐懼,向山頂看同活在未來,由於通往山頂的路途依舊高不可攀和荊棘依舊又難免會產生迷茫,所以我選擇第三種盯腳下看同活在現在,沒有太多的恐懼與迷茫,依然平靜,不追不趕。說不定下一次抬頭就到了山頂……


謝邀。今晚又睡不著,搶在動機老師之前答了。
無論活在過去還是活在未來,其實一直都只能活在現在。所以活在過去/未來這種用法,只是一種詩意的表述,我理解它的意思是:一邊活著,一邊又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過去/未來。無論是投入到過去還是未來,其實都要和現在相聯繫。歸根結底,所有心態都是為現在服務的。
首先論述過去/未來的區別,但這時最好再引入一個變數:正面的/負面的。
這樣一來就構成了四種心態:沉浸於過去的正面事件;沉浸於過去的負面事件;沉浸於未來的正面事件;沉浸於未來的負面事件。這個模型,是我自己隨便提的,沒有什麼科學性。

1,沉浸於過去的正面事件:
也就是常常追憶過去的所謂好時光,換言之,現在失去了一些東西,生活沒有過去好。你可以想像一個破產的百萬富翁,或者一個追悔莫及的失戀者,他們的心態以失意、抑鬱、哀傷為主。失意都是針對現在的,假借了一個過去的殼。這樣一來,便不用面對現在的失敗。

2,沉浸於過去的負面事件
也就是怎麼都沒有辦法癒合的傷痕,換言之,過去失去了一些東西,現在還沒法承受。你可以想像一個被劈腿的原配,或者失去了兒子的祥林嫂,只能一遍遍憤憤不平地重複抱怨,這種思維方式的英語叫rumination(反芻)。心態或是憤怒(指向外界時),或是抑鬱(指向自我時)。但憤怒或抑鬱都是表面化的,其內核還是空虛,不斷地把憤怒指向過去,便不用體驗現在的哀傷。

3,沉浸於未來的正面事件
也就是沉迷於對未來各種美好的幻想,換言之,現在過得不怎麼樣,幻想以後會有奇蹟。你可以想像那些做發財夢的窮光蛋,成功學培訓的擁躉,企業家傳記的忠實讀者。他們的心態以自卑,激越,自我感動為主。難以自拔地頑固。這些躁動也是表面的,逃避的是現在的羞恥。

4,沉浸於未來的負面事件
也就是不斷設想未來的各種災難化的可能性,換言之,自己嚇自己。明明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總忍不住考慮最壞的可能。你可以想像……太多了,廣泛性焦慮障礙,場所恐怖症,強迫症,疑病症……或者直接想像集一切之大成的Sheldon Cooper。其心態以焦慮,擔憂,恐懼為主。其焦慮指向未來,但也是表面的——最後這句我要解釋一下:很多研究者提出,焦慮者使用worry(擔憂)這種加工的重要獲益之一,就是降低了他們真實的情感體驗,因為worry是一種摘要式的認知加工方式,它用「如果……怎麼辦……」這種理智的思考,取代了「啊啊啊!!!!」的情感體驗。

個人感覺,第1種和第4種,相對簡單一些;第2種和第3種,相對更複雜,跟人際和自我形象有著各種牽扯,常見於心理動力學所謂的邊緣性人格水平。但這只是主觀感覺,並沒有什麼道理。而且簡單與複雜都是針對治療而言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哪一種情況都不好受,都是逃避。

與此相對的就是活在當下。這個概念沒有什麼難理解的,大概指的就是:注意力集中在眼下的想法,手頭在做的事情,以及內心的感受上。有些書和課程把這個概念演繹得神神叨叨的,其實在我看來,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注意力的一種分配方式,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很少會被不相干的事情分心。其心態是怎樣的呢?答案是有各種可能,既可能開心,也可能不開心,可能焦慮,也可能憤怒,總而言之,你當下感受是怎樣,心態就是怎樣。而且通常來說是流動的,瞬息萬變。——有人說,當下不好,我不願意活在當下。那麼,你覺察到這一刻的不願意,也就是當下了。
有人說,活在當下的人是平和的,其實未必。前面說了,他們也會有各種情緒反應,也會憂愁恐懼。不過他們最大的優勢,是能夠隨著心念之流領略風景,隨遇而安,不會執著於一時一地,追逐剎那的憂懼而不可自拔,最終迷失於無盡的困苦。所以從長遠來看,也能當得起平和二字。他們的另一個優勢在於:比較能節省注意資源,做事情容易保持專註。所以總的來說,這種心態還是有諸多好處的。大家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能力,勤加培養,會對保持我們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看到這個我推薦一個TED的演講: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家)健康的時間觀念,網易公開課有,鏈接:【TED】健康的時間觀念,雖然這個演講主要講的是時間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這個概念,以及在怎樣應用於實際生活,但是對於題主問題能有很好的回答。以下內容源自演講的內容。

時間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以下簡稱TP)個人如何以時間區域和時間類別為單位,劃分自身經驗。根據人們劃分自身經驗的不同,將時間洞察力分為三個導向:

面向過去(past oriented):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自身經歷和經驗,依靠對於過去的經歷回憶做決定,稱這樣的人是面向過去的,因為他們關注的是過去。比如,在過去幾次數學考試中我都失敗了,所以我並不擅長數學。
面向現在或稱為以現在為導向(present oriented):對一些人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當前的情境,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和他們的感受,當這些影響了人們做決定時,我們把這種人成為「面向現在」,因為他們的關注點在現在。比如,我覺得我現在考試狀態非常好,繼續保持。
面向未來(future oriented):專註於預期的結果,關注的是將來。比如我預期這次考試我肯定不會的高分,所以我放棄了考試。

而以上三種導向具體又可以分為六種模式:
過去時間洞察力(past time perspective)專註於積極經歷專註於消極經歷
現在時間洞察力(present TP)享受現在(hedonism);宿命論(fatalism)
未來時間洞察力(future TP):以人生目標為導向;超越未來


菲利普津巴多認為最佳的時間洞察力是:高度依賴於積極經歷,適度依賴於未來,極少考慮消極經歷和宿命論。(high on past-positive.Moderately high on future.Moderately high on present-hedonism.Always low on past-negative and present-fatalism.)

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們之間的關係是:過去的積極經歷給了你根基,使你能夠將你的家庭,身份和自我緊緊聯繫在一起;未來給了你一雙翅膀,使你擁有值得奮鬥的目標和新的挑戰;現在給了你力量,使你能夠探索自我,他人,世界和原始需求。(英文版更好些,如下:
Past-positive gives you roots— you connect your family,identity and yourself.
Future gives you wings—to soar to new destinations and challenges.
Present hedonism gives you energy—to explore people,places,self and sensuality.)

ps:以上內容為演講內容(包含部分翻譯),演講最後還提到了時間洞察力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裡不貼出來了,希望回答有所幫助。


一會沒來,各位老師已經快把答案寫完了。

@夏茉 老師找來了津巴多的 TED演講。我本來也想推薦這個。另外推薦一本書,是津巴多的《時間心理學》,用時間取向來區分人格的研究主要是他在做。他們甚至還專門做了個網站,www.thetimeparadox.com,可以測量你的時間人格。


@李松蔚 老師提出了個積極-消極、過去-未來的模型,這個和津巴多老師的模型很像,英雄所見很略同。松蔚老師說,活在過去、當下和未來的本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但我覺得其實注意是表象,不是本質。活在過去、當下還是未來的最重要差別,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動力和意義感。

在《時間心理學》這本書里,津巴多區分了六種典型的時間觀:

1. 積極的過去時間觀。這種時間觀的人以積極的態度組織自己的記憶。回顧過去,他們會覺得自己度過了一段美滿而無憾的人生,並因此知足。過去的事肯定有好有壞,但把它編織成一個好故事,並賦予這個故事美好的意義,這是一種心態。

2. 消極的過去的時間觀。這種時間觀的人回顧過去,會覺得自己的過去全是壞事,糟糕透頂,並因此沮喪。同樣過去有好有壞,這些時間觀的人選擇性地注意了過去的壞事,甚至編造未發生的壞事,來證明自己有一個悲慘的過去。這同樣是一種心態。

3.
享樂主義的現在的時間觀。這種時間觀的人習慣遵循最簡單的「快樂原則」,講究及時行樂。追求吸毒、喝酒、性、各種感官刺激,奢糜無度。

4.
宿命主義的現在的時間觀。這種時間觀的人常把未來交給命運,覺得自己現在做什麼都無所謂,反正好的壞的,該來的總會來。宿命主義的時間觀的核心特徵是覺得自己渺小,但並不最求當前享樂。

5.
未來時間觀。這種時間觀的人總是為了未來更大的利益放棄現在的享樂。他們為自己設定高遠的目標,仔細做計劃,並為自己安排很多的工作。對極端的未來時間觀的人來說,現在的享樂就是浪費時間,而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屬於犯罪行為。他們就像被驅趕著的陀螺,很難停下來。

6.
超未來時間觀。這些人比「未來的時間觀」想得還遠,他們想的未來,是來世。所以他們吃齋念佛,為來世修行。

如果把這個時間人格的理論和
「活在過去」、「活在現在」、「活在未來」的說法聯繫起來看,有一個關於過去的美好回憶並不會讓人「活在過去」,「活在過去」的人通常是因為過去的一件「未完成」事件,比如談了一段美好卻意外中止的戀愛,或者正起色卻意外夭折的事業。我覺得,「遺憾」比「美好」更容易讓人「活在過去」。

「活在未來」比較好理解,就是總為未來更長遠的利益犧牲現在,焦慮而行色匆匆地前行,總覺得好日子在後頭,可是一旦形成了這樣的步伐,卻總也停不下來,等有一天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好像從未活過一樣。

可除非你同樣能享受現在,否則那個許諾的美好未來永遠不會來。

「活在現在」是最難理解的。按卡巴金老師的說法,正念式的「活在當下」,叫「live in the moment」,而享樂主義的時間觀,是「live for the moment」。Live in the moment的意思,是不讓每一個現在未帶審視地輕易溜走,全心投入,專註地勞作、學習、生活和體驗。這種當下整合了過去的記憶、未來的目標,卻經由對每一個現在的把握達到。此刻的當下,不是通向未來的途徑,它就是生命的全部。至於未來,在把握了每個現在後,自然會來。
正如卡巴金老師所說:
「生命只在剎那間展開,若無法全心與這些剎那同在,我們將錯失生命中最寶貴的事物,且領略不到蘊涵於成長和轉化中豐富而深刻的可能性。」
「較之於當下在我們之內的,於我們身後的過去和眼前的未來,都是瑣事。」(這個是愛默生老師說的。)
此刻,如花盛開。


這個問題真是出乎我意料啊,心理學方面我最喜歡的兩位老師 @李松蔚老師和 @動機在杭州老師都出動了。
同時感謝 @夏茉小姐的TED分享,確實給我增加了一個新的觀點。鏈接:【TED】健康的時間觀念

那就是,我們其實可以,甚至是一直都同時活在過去,活在當下,也活在未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最優解,也是一個最難解。三位老師都已經在自己回答裡面充分的詮釋了過去,當下,以及未來的可能形式。我就聊聊為什麼,以及如何可以更好的活在三種狀態里吧。

篇幅有點長,所以下面是各個部分的標題,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觀看:
1. 同時具有三種狀態的情景描述
2. 「最佳狀態」理論根據
3. 「最佳狀態」的現實狀況參照

---------------------------------------------------------------------------------------------------------------------------

1. 同時活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情景描述


如果你不明白如何同時活在過去,當下以及未來的話,試著設想這麼一個場景
你正在看著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當下),然後你看著松蔚老師的答案的時候,你回想起來自己過去沉浸在一些負面的生活當中,並且情緒有了一定的波動。接著,你看到了動機老師的答案,然後意識到自己的未來或許可以選擇某幾個模式組合在一起過日子(未來)。

而上面這個,就是我所指的「同時活在過去,當下以及未來。」
我們其實很難辦到一段時間完全的活在過去,未來或者當下任意一個,且只有一個狀態當中(比如你因為巨大傷痛,一直處在回憶階段,你依舊會有吃喝拉撒的日常行為。)

當然,我知道特例總是存在的,也肯定有人只活在一個單一的狀態裡面。但,這並不妨礙大家看一個「或許更合適」的狀態,你們說呢?

---------------------------------------------------------------------------------------------------------------------------

2. 「最佳狀態」的理論根據

要聊這個「最佳的狀態」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心理學家Phillip Zimbardo老師(也就是動機老師提到的津巴多老師)怎麼說的:

首先是視頻裡面的一個截圖,關於比較平衡的時間形態應該如下(截圖自視頻4:30秒)

翻譯一下內容:(內容部分來自原字幕,儘管我覺得字幕組的翻譯沒有神韻,但我實在不善於翻譯。建議大家認真觀看這段的原文,【TED】健康的時間觀念,4:20秒開始)

積極經歷:高度的依賴
未來:適當偏高(中等偏上)的依賴
享受現在:適當的
同時,要注意
負面經歷:永遠保持一個較低的關注度
宿命論:永遠保持一個較低的關注度

「積極經歷」奠定了基礎,你和你的家庭,獨立自主。
從「未來」得到的是,值得奮鬥的目標,新的挑戰
從「享受現在」得到的是動力,去探索自身、世界、他人、以及原始需求(sensuality)

---------------------------------------------------------------------------------------------------------------------------

3. 「最佳狀態」的現實狀況參照

我知道,高度依賴積極經歷,中等偏上的期待未來,以及適當的享受現在,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

在這一個部分,我會試著利用一些個人的經歷,去闡述這種同時活在過去,當下,以及未來的狀態。我知道對於不少人來說這並不容易做到,但是有個參照總比沒有好,你們說呢?

最佳1:高度依賴積極經歷(High Past-Positive)
對於積極經歷的依賴,並不是說:「我過去做的很棒,我很開心,所以我現在不用努力了。」
更多的,我認為,是依賴你「積極經歷」當中,所利用的那些技巧,所學習到,接觸到的新鮮知識。同時,也是你在積極經歷中,所挖掘出來的,自己善於做的事情。然後,進一步的去擴大這個優勢,突出自己的優勢,簡單的理解就是咱們成語揚長避短裡面的揚長。


最佳2:低度關注負面經歷(Low Past-Negative)
對於負面經歷,你不能完全的忘記。比如說你曾經從三樓往一樓跳,你身受重傷,你就不要再輕易地嘗試去做這件事情。但是,你不能因為你過去的負面經歷,而讓自己變得縮手縮腳——所以,如果不是會出現一些不可承受的後果,請不要太在意你的負面經歷,多想點正面的事情,合理的運用「打雞血」這個特別的功能。

最佳3:中等偏上的關注未來(Moderate High on Future)
Phillip Zimbardo 老師其實蠻有趣的,因為他文中提到的過度關注未來,其實會有點像宗教一樣,把希望寄託於來世或者「下輩子」。由於我們今天不準備探討宗教問題,所以先來聊聊各個不同程度的關注未來。

1)幾乎沒有的關注未來
明天吃什麼?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從事什麼工作?我也不知道。我這門課能不能上完?我還是不知道。這件事情我什麼時候做完?我不管了。接下來我準備做什麼?我不去想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幾乎沒有關注未來。


2)低程度的關注未來是什麼呢?
你能告訴我以後可以從事一個什麼工作嗎?我現在blablabla(省略400字)。你能告訴我我要怎麼樣過更好地生活嗎?我現在blablabla(省略350字)。請問要怎麼樣才可以解決這個生活困難?我現在Blablabla(省略500字)
這就是低程度的關注未來的經典表現——你偶爾有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然後偶爾會提出來,接著如果獲得不了解答,就算了。獲得了解答,如果不合你的心意,或者比較難達到,也還是算了。

3)中等偏上的關注未來
既然說完最低,也說了最高(過度),有了兩極以後,定位會變得比較輕鬆。現在,我們開始討論最佳的形態,也就是中度偏上程度的關注未來。
首先,你得做的比那些不斷問人,也只會問人的人如何決定自己未來的人,多一點。
所以,你要盡一切的努力,去找尋自己的未來:
你可以讀不同的書,去接觸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行業,看看自己是否有興趣。
你可以接觸不同的人,聊不同的事情,認識更多的人。
你可以嘗試在讀書期間做不同的工作,去感知自己是否喜歡一個行業。
這一切,都在為你的未來做鋪墊。你可能要犧牲掉自己現在的一些享受,(比如少打點遊戲,少買點衣服化妝品,少睡點覺),去期待和尋找一個更好地未來。

最佳4:適度的享樂主義(Moderate on Present-Hedonism)
前面,我特意提到了,你需要犧牲掉「一些」現在的享受,去關注一個更好地未來。然而,這並不是告訴你現在就不能吃好吃的了,更不是告訴你,你現在就不能睡覺,不能談男/女朋友,不能滿足你ML的慾望,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或者不能關愛你的朋友,你的父母了。(嗯,我真的不是在吐槽舌尖上的中國,真的不是)

只是讓你不要因為談戀愛而茶飯不思,不要因為一頓好吃的東西浪費上一整天時間什麼都不做,不要為了一部連續劇一看看上一天,也不要因為OOXX了一個晚上結果第二天整個人都非常疲憊無力。。。

只要有適度的享樂,那麼,你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為你的未來而奮鬥了——比如說,每當我吃到美味的食物的時候,為了能夠不斷地有這種驚喜,我總歸是要去努力的。

最佳5:幾乎不要有宿命論(Low on Present-Fatalism)
宿命論一般特指:我這輩子就註定了,沒有辦法改變了。
變種則是:
我出身在不好的家庭,所以我這輩子就一定不如那些出身好的人。
我因為生下來就不夠聰明,所以我一定就做不好這件事情。
我大學專業選錯了,註定了我這輩子沒有希望了。
我結婚伴侶選錯了,我這輩子就毀了。
等等等等。
沒錯,上面說的每一條都有可能會對你人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不是宿命,也不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是可以被修正和改變的更好地。所以,不要被一些錯誤的東西認為你就會被影響一輩子。你只要正視他們的影響,並且不要融入過多的個人情緒,那麼就可以了。

---------------------------------------------------------------------------------------------------------------------------

終於寫完了,累死我了。內容寫得有些亂,有一點點像思考筆記。回頭可能會對文章進行一些其他的修改,也歡迎大家和我聊聊。

希望大家能夠看明白這個狀態,而且能稍微有點收穫吧^_^


在Quora上看到一個句子很符合題主的問題,但在《道德經》上沒有找到類似的原文。
----
"If you are depressed, you are living in the past. If you are anxious you are living in the future. If you are at peace, you are living in the present." - Lao Tzu


這個問題很屌,一定要答一答。

在我看來,最積極樂觀的態度應該是【活在當下】,而無論是悲觀主義的【活在過去】,還是過於激進樂觀的【活在未來】,都不屬於對我們人生有意義的幫助。

所謂的【當下】,【過去】,【未來】,其實,都只是一個相對時間,並不是一個絕對時間。

●●●●●先說說【活在過去】●●●●●

這個,顯而易見,是最消極,最悲觀,最缺乏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無論這個過去,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有些人總是不願意走出來,日以繼夜的回顧,無論當下和未來再欣欣向榮,就是一眼不看,無法從過去中自拔出來。

過去再美好,也不可能在你沉溺的態度中重現;過去再蹉跎,也不會在你積極地態度中重演。

這個,我真的沒辦法評價,甚至沒辦法規勸,因為性格使然。

但是,有句話一定要說一說,點醒某些人:

放不下過去的人,一般都抓不住未來……

●●●●●再說說【活在未來】●●●●●

【活在未來】有幾個弊端。

1,本末倒置

知乎最近很有趣的一個話題「不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是不是耍流氓?」

這就是個典型的,【活在未來】的例子。

在這個問題中:戀愛=當下,結婚=未來

它跳躍過整個【當下】,把最終目標作為整個當下活著的大前提,而根本忽略了路上本應該有的風景和體驗。

【活在未來】,很容易把本應該是結果的東西,錯誤的當成一個目標或者動力。從而失去很多體驗。


2,前路未卜

誰能預知未來?誰能完全的按照自己的規劃不差毫釐的前進?

經過人生中一系列的「計劃跟不上變化」,我現在的個人計劃,基本很少做到3個月之後了,因為變數太大,一個人,一件事,都可能對你的方向產生本質上的影響和轉變。

伺機而動,貌似才是面對瞬息萬變的人生和社會的最好方案。

舉個淺顯的例子。女人們買衣服,最容易活在未來,為啥?比如,我看中一條很美的裙子,明明有點緊,我會想,媽蛋,這麼好看,買回去,等我瘦個幾斤就可以穿了,於是,等到身材合適了,裙子已經過季了。再等到第二年,已經不流行了。

這就是【活在未來】的風險,你知道明天的你和明天的世界是什麼樣?


3,杞人憂天

某些【活在未來】的邏輯很好笑:

因為未來的某些不確定因素,而根本放棄當下唾手可得的美好。

比如:我怕未來有一天會不愛你了,那麼,還是不要開始愛比較好……

按照這個邏輯,人都會死,那麼,是不是生下來就掛掉才是不走彎路的最佳方案?


PS:

任何事情都「等明天」的,不是活在未來,而是拖延症。

●●●●●最後說說【活在當下】●●●●●

什麼叫【活在當下】?

很多人理解為得過且過,今天有飯吃就不擔心明天會不會被餓死。

其實,不然。

【活在當下】和【得過且過】並沒有很大的聯繫。

還是那個例子:「不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是不是耍流氓?」

我和相愛的人,彼此真心,好好相待,善待對方,但是,也許有一天,我們分道揚鑣。難道,就因為未來的結果是「分道揚鑣」,就可以否定我們在整個過程中的付出和收穫?明明積極地相愛,卻變成了得過且過?

難道,並不把「婚姻」強制執行為戀愛的終極階段,就代表在一起的兩個人相互玩弄,彼此不真誠?

這是哪家的霸王條例?

戀愛,就是戀愛,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現在相愛】,與未來的歸屬無關。


【當下】是通往未來的過程,但,不一定非要是為了未來而存在的基礎。

這也是道家學說所推崇的「無為」。

「無為」並非消極,並非避世,而是積極地去迎合【當下】的情勢,不對【過去】進行無意義的留戀和沉溺,不對【未來】做出過多的不切實際的規劃,甚至是為之奮鬥。


如果能把每一個【當下】都過得很精彩,怎麼會缺少值得回味的【過去】,和錯失充滿希望的【未來】?


耿耿於懷著過去和忐忑不安著未來的人,也常常揮霍無度著現在。


謝邀!對於動物而言,是缺乏對過去與未來的理解的,人對於過去與未來的理解,離不開符號系統(語言)的運作。而活在當下,又有符號狀態與體驗狀態的區分。我想談一談關於人的符號狀態與體驗狀態之間的區別。

人類是一個符號化的動物,習得語言之後,人便與符號狀態建立了親密的聯結,而與體驗狀態越來越遠。思維、幻想、回憶等佔據了意識的大部分內容,價值判斷、態度等也較多的左右了人的選擇,人類建立了諸多的規則、等級、信念的東西,這些均是符號世界的內容。符號世界帶給人成就、安全和效率的同時,使人的貪婪心、執著心、分辨心也越來越強烈。人類的符號系統是一個慾望傳遞與激發的系統,自戀的、權力的慾望不斷地被激發出來。比如,有些人之所以樂於追逐女人,並非是生理慾望本身所致,背後推動的力量更多的來源於自戀的願望,而後者本質上是人類社會制度(通過語言系統)製造出來的。人類對權力的追逐也是由於過多沉迷於語言世界的規則所致,這些追逐讓人迷失了真實的自己。

諸多有智慧的哲人已經看到了人類語言世界帶來的弊端,主張人要走出語言世界的束縛,回到體驗的狀態中。在體驗狀態下,思維、幻想、判斷、回憶等符號化的內容會被甄別出來,去重新回到前語言的體驗狀態,即關注感知覺本身,而並非感知覺所帶來的思維與想像等,這是禪修要做的功課。由於人類對於語言世界的依賴,想要走出這種束縛,是需要持續不斷地修鍊的。

所以,即使一個人沒有回憶過去,也不在憂慮將來,而是處于思考之中,那麼也仍然處於符號系統主導的狀態中。真正的活在當下是從符號系統中出來,回到體驗的狀態中。能夠建立與語言系統的距離,重新回到體驗的狀態,那麼便可以成為一個更真實的和完整的人。


這問題讓我想到心理學的一個概念:Mind-wandering,心理學的專業解釋是「心智游移」,通俗點說就是走神,http://en.wikipedia.org/wiki/Mind-wandering
Mind-wandering 常在人們進行注意類任務時產生,指的是不能長時間集中心智於當下的事或物。例如,在駕駛,閱讀等其他活動中,人們有時會忽視周圍的環境發生了什麼而被自己的想法佔據了大腦。根據實驗室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結果,Mind-wandering 也被看作是人類一種穩定的特質和一個臨時狀態。研究還發現情緒低落或憂鬱的人更容易產生與當下事物無關的想法。Mind-wandering 常和個體心理上進行的時間旅行聯繫起來,時間旅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個體對過去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的思索和對未來的某種預期。時鐘的手似乎停止了,意識卻緩慢流動。可以說,Mind-wandering 反映了-我們想要在任何地方除了這裡。

我的觀點,人並不是一直活在當下,有時會活在過去,有時則活在未來,就像是 do something 時的一個Mind-wandering,無非是生命中許許多多個小小的插曲。

那我們又是什麼時候活在過去,什麼時候活在未來呢?Jonathan等人的研究發現,一,工作記憶貢獻大且在完成非連續性的任務時人們更容易產生展望式的 Mind- wandering;二,閱讀時,對所讀物的興趣會抑制和過去或未來相關的想法,在 Mind-wandering時,與任務主題相關經驗較少的個體傾向於展望式,而經驗較豐富的則傾向於回顧式。因此,展望式的 Mind-wandering 有兩大產生條件:不需要連續的注意力,不需要與當前任務主題存在顯著相關。

Jonathan關於 Mind-wandering 的後續研究還發現,自我反省是一個導致展望式 Mind-wandering的核心因素,即,有自我反省的個體產生更多與未來相關的想法。同時,自我反省強度上的個體差異產生的根本原因,乃是記憶。這種記憶的優勢可能會使個體在展望式 Mind-wandering 時產生心理上對未來的一種模擬。

偶爾活在未來不一定不妙,Baird等人的研究就推翻了之前研究對 Mind-wandering to future 的偏見,結果證明,這種自發的想法有一個潛在的功能-引發對個人未來成就的計劃與預期。而且工作記憶容量高的人更容易產生展望式的 Mind-wandering。這些都說明了 Mind wandering 能夠加強潛在的認知操作,有助於人們審視他們的日常生活。

無論我們的心理狀態處於何時,我們的物理狀態是活在當下的。在我看來,心理狀態的遊走就是一種正常的 Mind-wandering,每個個體都會發生,甚至我們有時都注意不到它的存在。但我們應該明白,適度的暢想未來和回顧過去才不會干擾我們當下的生活,而但凡某一種狀態過了度,勢必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步伐。Science 曾經有篇新奇的文章,作者 Killingsworth 用簡單有趣的實驗告訴我們,Mind-wandering 是一種不快樂的心理體驗,人們並沒有因為不關注當下的事物而得到了幸福感的提升。正如他所說的,我們都要活在當下,這才是常態。
References

Baird, B., Smallwood, J., Schooler, J. W. (2011). Back to the future: autobiographical planning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mind-wander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4), 1604-1611.


Killingsworth, M. A.,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932.


Smallwood, J., Nind, L., O』Connor, R. C. (2009). When is your head at? An exploration of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oral focus of the wandering mind.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8(1), 118-125.


Smallwood, J., Schooler, J. W., Turk, D. J., Cunningham, S. J., Burns, P., Macrae, C. N. (2011). Self-reflection and the temporal focus of the wandering mind.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4), 1120-1126.


憂傷
快樂
希望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 the present "

非原創。 出處不可考。


感謝邀請,金剛經有一句經典的話: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三心空寂,了無一物,人生或悲或喜,或成或敗,發現沒有得到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生老病死面前人人平等,或許只是一種人生的經歷。經歷的本身就是一種修鍊,藉助人事物成長成就自己的智慧與覺悟。

一個聖人的風帆是不渴望未來,不回憶過去,只把握當下。完全的融入生活,連當下的概念也超越了,活在當下,沒有當下者的存在。全然無我,整體無為,專註忘我,一切皆是自然而然的體驗著。


試著換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有一點跑題,但我覺得這些也許是比現有的問題更值得大家思考的東西。

  • 下面的文字可能會給您帶來不適。如果您決定繼續閱讀,務請做好心理準備。
  • 下文中很多結論是推斷甚至只是假設,並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可以證明,其中很可能有許多錯誤。預先請您諒解,並歡迎您指出錯漏之處。但作者保留不歡迎噴子和拉黑的權利

本文接受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保留上面兩點提示

首先,這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以至於松蔚老師和動機老師都寫下了長篇答案)?
如題主所言,活在過去、活在當下、活在未來這三個概念一般會被我們理解為「心態」。也就是說它們是不同的態度,它們在什麼地方不同呢?我覺得可以簡單總結為下面幾方面:
對待時間的態度不同。

更重視過去,現在,或是將來。

對待事件的態度不同。

現在的事件與過去,現在,或是將來聯繫在一起。導致行為的變化。

對待事件的專註程度不同。

現在的事件進行的時候,正在思考現在,過去,或是將來。後兩者就是我們常說的「走神」。

由於這不是我的重點,就不舉例了。

下面是重點,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我的理解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以及建立一種更好的,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做事情或者不做事情」的選擇,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而「做事情或者不做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沒有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事實上,絕大部分時候,我們所能作出的選擇,只有「做」或者「不做」而已。
我們改變自己和改變世界的想法,也只有通過選擇做」或者「不做」才能實現。

假設1:生命的存在是客觀的,無需證明。
假設2: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至少部分在於「做事情」。
這裡說的「做事情」,其實可以翻譯成「努力」,但是我特意不用褒義的「努力」,而用中性的「做事情」,原因在回答最後會解釋。

3. 如何評價「做事情」?
3.1 做與不做(行為)
做與不做,解決的是0或1的問題。
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做與不做」的行為。比如在周日休息的時候拿出一個小時去健身房,又或者拿出一個小時去圖書館。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做這些。選擇的權力完全在於我們自身。
3.2 做什麼事情(內容)
而具體到「做什麼」,我們就會開始受到限制。
請接受,有的事情也許別人能做,但我「做」不到。
比如複習高考,有的人可以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但「我」就是不行啊。
3.3 怎麼做的,做的好不好(方法與結果)
這兩方面,我們會受到更多更多的限制。
比如想創業,喬幫主東山再起可以直接拿到很多的投資。不說別人,喬幫主自己第一次創業的時候,就拿不到那麼多錢,只能玩Hard模式吧?
至於做的好不好,隨便一次考試,大家的分數多半總有高低。有人60分有人100分,當然如果你不去考試就是0分。

這些足以告訴我們,有的東西是事實(fact),和我們怎麼解釋它沒有關係。
接受事實,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之中,最重要的一步。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或者說,我們所能「掌控」,或是「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做事情,或者不做事情

而「做什麼」,「怎麼做」,「做的好不好」這些問題,既然很大程度上不取決於我們,或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即使你在意也沒用,那也就不用在意了。

4. 活在過去,活在當下、活在未來?
4.1 動機
剛剛跑題的討論只是為了說明一點:一切能使我們「做事情」的動機,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活在過去,活在當下、活在未來,都可以給我們提供「做事情」的動機和意義感。很多回答都引用了【TED】健康的時間觀念。容易想像,積極比起消極更有利於我們「做事情」。具體的介紹可以參考夏茉小姐http://zhi.hu/3Med和動機老師http://zhi.hu/3PUx的回答。
4.2 專註
如果考慮做事情時刻的狀態,也就是專註度。結論大約是,專註在所做的事情上是最好的。
這方面可以看松蔚老師http://zhi.hu/3McL和Didohttp://zhi.hu/3OFF的回答。很有意思的是Dido同學引用的這篇Science,我還找到了Killingsworth的一個TED演講作為補充。

Killingsworth, M. A.,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330(6006), 932-932.

Matt Killingsworth: Want to be happier? Stay in the moment

需要補充的是,專註度是和工作效率直接相關的,也就是會和「做的怎麼樣」相關。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要比較的話,專註度的重要性並不如動機。

拾遺:什麼是「如何評價做事情」的「事實」?
行為(做不做)第一,內容(做什麼)第二,結果(做的怎麼樣)第三。
極端一點:行為第一,其餘皆可忽略。
我們不快樂的一大原因,即是結果導向的評價標準。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了,事件的結果,有時候(甚至很多時候)和我們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不說「努力」,因為褒義的「努力」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結果,由於大部分人心中的「努力就會有好結果」的條件反射得不到滿足,我們會不快樂。而用中性的「做事情」就沒有這個壓力了。也許我們更能接受這個更真實的,我們美好的願望(比如蛋糕落到地上是下面朝下,又比如努力就會有良好的結果)也常常不會成真的,中性的世界

說到底,我們能選擇的,只有「做不做」而已。而平凡中的偉大,大約就是選擇「做」。

參考資料:
各位前人的精彩回答
李松蔚老師《一小時外》:「『努力』的陷阱」


活在當下知足小二B
活在未來奮鬥小苦B
活在過去痛苦大傻B


在漫漫人生路上,活在過去的人是仰起頭走,從不看路。活在當下的人是低著頭走的,生怕絆倒。活在未來的人是閉著眼睛走路的,無所謂絆倒。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聽上去很有道理的建議,其實都是在誤導我們的人生。

其中,最誤導人的建議就數「活在當下」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話都有可能會潸然淚下,因為確實大部分人認為它是無比的正確的。

產生這種錯覺,是因為現在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壓力,且無比躁動的世界之中。尤其是每天都會時不時冒出這樣的新聞: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XXX辭職去環遊世界

俗不知,現在的新聞大多是為了博取眼球,哪管事實背後的真相。所以,你若真的以為「活在當下」這句話是正確的,感覺幸福感爆棚的話,我只能告訴你這只是很多人的錯覺,因為這句話是最誤導你人生的建議。

我們來做一個推理:

1.假設我們篤信「活在當下」是正確的,

2.於是你非常羨慕那些不工作週遊世界的人(當然你聽到這些事大部分都是從朋友圈和微博中);

3.由於羨慕,你放在工作上的注意力開始減少,感覺生活不應該是工作,而是旅行人生;

4.進而心態上發生改變,看到周圍同事活在朋友那麼拚命努力賺錢,感覺他們其實不懂人生;

5.進一步,你會從意識上慢慢感覺工作是那麼的累,沒有更多的心思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這聽起來很玄乎,但是,「活在當下」就是這麼誤導我們的,因為我曾經就是這麼「被害」過來的。

有段時間,我周圍的幾個朋友非常篤信「活在當下」的人生哲理,由於每天談論的都是某某旅行世界,慢慢的我開始感到工作的疲勞。於是,我辭去工作開始了麗江的旅行。旅行前,我感覺自己棒棒噠,再也不用為工作那麼拚命,因為我是真正「活在了當下」,開始享受人生。

到了麗江,我花了兩天時間騎行了洱海,一切都是那麼美,那時,我都想著如何可以生活在麗江。因為這裡確實太美了。

但是,呆了不到10天,我就開始無聊起來。看著外面懶洋洋的行人,我開始思考:真要這樣生活一輩子嗎?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我就想明白一件事情:朋友圈裡那些高大上的美好都是曬給別人看的。

由於「活在當下」,就會讓我們沒有了前進的動力,都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進而會更加的焦慮,於是你將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

就像下面這樣:

既然「活在當下」誤導我們的人生,我們該活在哪裡呢?

總不該,活在過去吧?

其實,正確的姿勢是「活在未來」

為了說明「活在將來」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先來看一個人: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

我和他見過兩次面,他的語速之快,腦洞之大,確實很少見。

從羅輯思維創業開始(羅振宇2012年12月21日 創辦羅輯思維),我就一直在觀察羅振宇。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他為何能成功的話,我想應該是:

羅振宇是一個活在未來的人

為何這麼說呢?

1973年1月11日,羅振宇在出生在安徽蕪湖的一個普通家庭。在上大學之前,他和其他人並沒有任何區別,一樣的從挖泥巴,丟沙包,看「葫蘆娃」,「機器貓」,「神鵰俠侶」 長大。

但是,面對高考,他卻有自己的想法:

「上帝把我扔到一個狗洞里你就爬吧,遠方有一個出口,那個地兒叫高考其他沒有任何光亮爬出去就當人,爬不出去就做狗」

這是他對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預測: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很多人其實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真正在骨子裡理解並踐行能做到積累知識的人其實並不多。不僅如此,我們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鄙視知識的人,經常聽到的一句就是:讀書有啥用,現在是個拼爹的時代。

但是,為何不這樣想想:如果沒有爹可拼,你只能而且只有拼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由於羅振宇有了這個對未來的預測,同時,他篤信自己的預測是正確的,所以提前按照這個預測行動和思考,最終考上了90級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實現了他從小地方到大城市的第一次轉變。

畢業後,羅振宇按部就班的到了央視上班,當了幾年製片人後,羅振宇又開始對自己的未來做了第二個預測:

製片人不賺錢,賺錢的是主持人,我要在節目前露臉,不做幕後。

他做這個預測是基於自己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發現的:製片人雖然起早貪黑的做節目,但是體制內干多干少一個月就那麼點錢,然而,主持人可不一樣,央視的平台可以很容易地製造名動全國的主持人,這些主持人出去參加一場房地產商的剪綵活動掙一二十萬。

也是基於這個想法,他就想辦法找各種機會去實現這個目標。果不其然,可能是才華太出眾了(應該不是長相),第一財經《中國經營者》找到他,羅振宇實現了當主持人的願望。

在2001年之前,羅振宇做的第三個預測是:北京房價將來會越來越貴。

現在你聽這個預測會感覺著不是已經很明顯的事情嗎?但是,回到2001年之前,很多人就是不相信房價會大漲,以至於,羅振宇現在回憶說: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財富機會就是買房,我當時勸所有人買房,很多人不聽我的。

基於這個預測判斷,2001年,羅振宇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子。在買房上,「有些人是看這大勢已經基本穩定了,慢慢投入進去,而且很快把這個錢付掉」,他採取了一個「很激進的策略」—有多少錢都扔進房子里,能貸款絕不去付全款,超出自己當下財政能力去買。

很具有諷刺意義的事情是,現在大家都開始炒房了,羅振宇卻說服丈母娘和老婆把北京的房子賣掉了,開始租房住。這也是他給自己人生做的第四個預測了:房價這麼高,不再具有投資價值了。買房後的錢羅振宇進行了更有價值的投資。

羅振宇應該是感覺到房地產泡沫遲早會到來,因為世界上80%的財富只集中在20%的人手裡,當80%的開始高價貸款買房時,你覺得你還會有機會贏嗎?

羅振宇流行的一句話是:不跟存量較勁,向前看。

從羅振宇的人生幾次選擇中,我們看到:活在未來才是正確的人生出路。

為何活在未來能對你我的人生起到關鍵作用呢?

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給出了解釋:

1.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2.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你篤信需要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於是你提取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5、你的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我們回想想羅振宇的人生,或者你周圍稍微有些成就的朋友,他們是不是比別人總是多想(預測)一步呢?

正如,《秘密》這本書里講的一樣,作者統計研究了大部分富豪,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活在未來。因為活在未來,所以才會心想事成。

其實哪怕你意識到自己有機會活在未來,並因此對未來做出來一定的預測,都已經拓寬了當下的寬度。

活在未來最大的困難和瓶頸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預測未來。

我們現在從一個簡單的預測開始實踐:

智能時代,大數據時代正在來臨。

關於這個預測,Google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前騰訊副總裁吳軍在新書《智能時代》里專門花一本書來講它。

「在大數據時代,IT軟體和服務業依然會是IT領域最好的行業,而且這個趨勢將更加明顯。提供服務雖然不像銷售產品一次能掙比較多的錢,但是細水長流的技術服務最終會給這些服務的提供者帶來更長久的生意、更多的利潤。」

--吳軍《智能時代》

再看看IBM現在轉型的方向就是:智能計算。其中Watson的人工智慧就是為可多客戶提供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方面的服務。

然而,大部分人並沒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以致於大多數人正走在越來越沒用的路上。想想,你身邊有多少人是真正懂「大數據」,「智能時代」的?

李笑來最近做了一個推測來計算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大數據:

2015年國內在校大學生人數大約3200萬,其實這只是適齡人群的1/10左右。你再想想看,在校大學生里,有多少人真正認真學習統計概率(大數據的基礎就是統計概率),然後有能力把這基礎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1/10不到,不誇張地講,甚至可能1/100都不到... ...那就意味著說,最多只有百分之一的適齡人有基礎、有可能去學習,理解大數據的意義。大數據的理論真的沒多難,但它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的,因為獲取大量的數據這事兒本身就是特別特別高的門檻... ...在乘以一個1/100吧。

到最後,人群中僅有萬分之一不到的人,甚至十萬分之一不到的人,有能力,有機會掌握大數據技能,並且利用這個巨大的優勢獲取更為巨大的回報,不是嗎?

所以,如果你是創業者,想想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否與大數據相關,或者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之上呢?

如果你是打工者,你現在的知識積累,是否走在大數據相關的這條路上嗎?

活在當下的人,今天有多享受,明天就有多大機會被淘汰。

活在未來的人,今天有多拼搏,明天就有多美好。


作者:猴子 微信公眾號:houzichedan 微信搜索:猴子聊人物


很贊同 @Dido 的答案里的一句話:
「但我們應該明白,適度的暢想未來和回顧過去才不會干擾我們當下的生活,而但凡某一種狀態過了度,勢必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步伐。」

自我安慰不僅存在於生理上,在心理上也廣泛的存在著,有的人會試圖用「美好的過去」或者「美好的未來」來安慰自己當下的不快,填補當下的空虛。這種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並沒有錯,但如果不控制度,那麼便會沉浸於此,難以自拔。
比較嘲諷的是:「美好的過去」和「美好的未來」是本不存在和虛無縹緲的東西,當有一天,這些人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巨大的落差,往往讓人產生更大的不快。

我還體會過和見過一種:對自己的過去過分否定的情況,就會感覺到很深的自卑和存在感的嚴重缺失。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把過多對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未來,或者乾脆把自己的現在,未來都否定了。

這些都不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因為這些生活方式,狹隘而極端

我們需要從 過去不好的體驗中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從過去美好的體驗當中找到我們存在的意義和值得我們做的事情。讓對未來的美好設想鼓勵我們,當我們意識到做一件事情的可怕後果時:停下來。

用過去和未來的角度審視現在

活在過去,活在現在,活在未來。並非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我們可以用一條線索把它們串聯起來,用它來判斷一件事情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去做。如果一件事情,你現在做起來是愉快的,可以預見到它對未來是有益處的,又對得起你過去的承諾與努力。那麼它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如果有那麼一份工作,它對得起你以往所付出的努力。你工作的時候會體會到愉快。不久的將來會給你進步。那麼它是對的工作。

如果你遇見一個人,她讓你覺得以往的一切困苦都值得,在一起儘是快樂,一起走下去會有更多愉快的事情發生。那麼他是對的人。


活在過去:我的生活再也不會那麼美好了……

活在未來:我憧憬的美好生活可能永遠只是空中樓閣……

還是踏踏實實地站在大地上,放平心態,活在當下吧。然後你會發現過去雖有溫暖光芒,未來也並非遙不可及,眼前的日子會漸漸變好。

以上都是個人生活經歷總結的經驗。


活在當下,是一個幾乎被說爛了的話題。但依然少有人做到。

在我看來,活在當下的歡樂里並不難,難的是活在當下的苦痛中。殊不知,苦痛和快樂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孿生兄弟,是雙生花。

我們願意接受陽光的溫暖,卻憎恨她留下的影子。這是苦痛的來源,甚至比苦痛本身還要讓人感到折磨。痛苦來自對痛苦的憎恨和逃避,憎恨顯然是痛苦,逃避也快樂不到哪兒去,沒見過哪個逃亡的人還過的優哉游哉。

我們常常活在過去。

認為過去的日子都很美好,而討厭現在。相信我,再過幾年,你還會懷念現在,認為今天的日子是黃金時代。現代人懷念80年代,80年代懷念民國,民國懷念宋人的雅趣,宋人懷念大唐盛世,大唐懷念魏晉風流,魏晉懷念春秋,春秋懷念周朝,孔子不就是一直崇尚周禮的嗎?

就這樣往複懷念,按照這個推論下去,猿猴是最快樂的。如果猿猴也懷念的話,可能最早的那片水是最快樂的。

既然如此,你願意回到那一片荒蕪嗎?顯然不願意,所以我們還活在過去,是多麼可笑的事情啊。

我們常常活在未來。

覺得只要我得到了某樣東西,就會快樂,比如豪宅、美女、豪車、權力等等。

恩,這也是一個謊言。

小孩子盼著長大,覺得長大了就會快樂。中學生渴望上大學,大學生渴望進入世界500強,500強的人渴望高級合伙人等等。

這種渴望一個比一個大,但我們知道,實現的那一刻就是破滅虛無的開始,試過吧,一直想買一個心儀的奢侈品,真正買來之後,快樂持續不了三天,就恢復平靜了。

因為恢復平常是我們人類的自我保護措施。遇到傷痛苦難,過一段日子,就好了,自動修復了,日子如常,不然怎麼過下去呢,這是人類進化出來的本能。既然傷痛能夠自動癒合,快樂也會同樣自動回復平常。研究表明,傷痛的恢復大約需要一年,快樂大概3個月就很難得了。

是不是很好玩?

一部分人認為過去是最好的,

一部人人認為未來是最好的,

卻一致的決定當下不夠好。


然而真相確實,如果當下我們體會不到快樂,未來也不會。如果過往就是美好的,那麼今天也會成為過往。


所以我們只能活在當下,這是唯一的選擇。

1、認識到苦痛是快樂的必然前提。

沒有攀登的「辛勞」,就沒有登頂的喜悅,

沒有持續的「磨礪」,就沒有寶劍的鋒芒。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充滿智慧的,成熟的,優雅的人,這些是過程的必須。沒有哪個蒼白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2、把苦痛轉化。

既然苦痛是必然的,那麼就有她存在的意義。既然她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就一定是美好的。

3、把平常的日子過成詩和遠方

沒有詩和遠方,我們認為遠方是遠方,遠方的人認為我們是她的遠方,互為遠方,卻都要向外去尋覓,是不是很尷尬?

懷著一個詩意的心靈,一頓早餐,可以不吃,可以湊合著吃,也可以吃的很精美。這完全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審美情趣。

我堅信一切都有意義,

我堅信世界是無常的,

我鑒定的用樂觀和熱愛擁抱她。


微信:827938213


活在過去就是拿過去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或是沉浸在過去的美好的回憶當中,無論這兩種哪一種情況都會讓你忽略當下,更無暇顧及將來。通常用過去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會把過去投射在現在,你會發現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痛苦或者負面的情況,很不開心的事情會在你的人生道路重複的出現,就像一個噩夢一樣有心理學的報道:丈夫能經常虐待妻子,這個妻子再婚之後不久,新一任丈夫又會對她施加暴力,而這一切是在無意識的過程中進行的,這個女人潛意識一直重複一個信念(活在過去):她相信她是個不配得到男人愛的一個女人。她的人生就會重複在一個失敗的循環模式中。這樣看來,吸引力法則還是有道理的。(投射是心理學專業術語,還有移情,退化什麼的,這些都是人類在進化過程當中形成的心理保護機制,保護人的心理不會被外界的痛苦的經歷搞到崩潰自殺)

好累, 活在當下和將來以後再說

我這就是活在將來了 呵呵


推薦閱讀:

社交網路對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會有什麼影響?
道德哲學家更有道德嗎?
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有哪些事物和事件看似無關,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因果關係?
父親很憤青,怎麼辦?

TAG:心理學 | 人生 | 成長 | 生活方式 |